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立体几何经典练习

高中立体几何经典练习

高中立体几何经典练习
高中立体几何经典练习

一、 强化训练

(一) 选择题

1.定点P 不在△ABC 所在平面内,过P 作平面α,使△ABC 的三个顶点到α的距离相等,这样的平面共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P 为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平面ABCD ,P 到B ,C ,D 三点的距离分别是5,17,13,则P 到A 点的距离是

( )

(A)1

(B)2 (C)3 (D)4

3.直角三角形ABC 的斜边AB 在平面α内,直角顶点C 在平面α外,C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C 1,且C 1?AB ,则△C 1AB 为 (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不对 4.已知四点,无三点共线,则可以确定( )

A.1个平面

B.4个平面

C.1个或4个平面

D.无法确定 5. 已知球的两个平行截面的面积分别为5π和8π,它们位于球心的同一侧且相距

是1,那么这个球的半径是( )

A.4

B.3

C.2

D.5 6.球面上有3个点,其中任意两点的球面距离都等于大圆周长的6

1

,经过3个点的小圆的周长为4π,那么这个球的半径为( ) A.43 B.23 C.2 D. 3

7.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被以A 为球心,AB 为半径的球相截,则被截形体的表面积为( ) A .

45π B .87π C .π D .4

7π 8.某刺猬有2006根刺,当它蜷缩成球时滚到平面上,任意相邻的三根刺都可支撑住身体,且任意四根刺的刺尖不共面,问该刺猬蜷缩成球时,共有( )种不同的支撑身体的方式。 A .2006 B .4008 C .4012 D .2008

9.命题①空间直线a ,b ,c ,若a∥b,b∥c 则a∥c ②非零向量,若∥,∥则∥ ③平面α、β、γ若α⊥β,β⊥γ,则α∥γ ④空间直线a 、b 、c 若有a⊥b,b⊥c,则a∥c ⑤直线a 、b 与平面β,若a⊥β,c⊥β,则a∥c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10.在正三棱锥中,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3

π

π(,) B 、23ππ(

,) C 、(0,2

π) D 、23ππ

(,)

3 11.一正四棱锥的高为2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这一正四棱锥的斜高等于( )

A .26

B .23

C .43

D .22

P

A

B

C

D

D

A

B

C

第19题

12.以正方体的任意三个顶点为顶点作三角形,从中随机地取出两个三角形,则这两个三角形不共面的概率为 ( )

A .

367385 B . 376385 C .192385 D .18

385

(二) 填空题

13.在三棱锥P —ABC 中,底面是边长为2 cm 的正三角形,PA =PB =3 cm ,转动点P 时,三棱锥的最大体积为 .

14.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A 、PB 、PC 与平面ABC 所的角均相等,又PA

与BC 垂直,那么ABC ?的形状可以是 。①正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③非等腰三角形④等腰直角三角形

15.将边长为3的正四面体以各顶点为顶点各截去(使截面平行于底面)边长为1的小正四面体,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 . 16.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 1,点M 在A 上,且AM=3

1

AB ,点P 在平面ABCD

上,且动点P 到直线A 1D 1的距离的平方与P 到点M 的距离的平方差为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Ay 中,动 点P 的轨迹方程是 . 13—16解答

(三) 解答题 17. 已知

ABCD ,从平面AC 外一点O 引向量

,,,OE kOA OF KOB OG kOC OH kOD ==== ,

(1)求证:四点,,,E F G H 共面; (2)平面AC //平面EG .

18. 如图,P ABCD -是正四棱锥,1111ABCD A B C D -是正方体,其

2,AB PA ==

(Ⅰ)求证:11PA B D ⊥;

(Ⅱ)求平面PAD 与平面11BDD B 所成的锐二面角θ的大小; (Ⅲ)求1B 到平面PAD 的距离.

19. 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侧棱PA 垂直于底面,E 、F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PAD ;

(2)当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成多大二面角时,

E

B

x

M

直线⊥EF 平面PCD ?

20. 已知多面体ABCDE 中,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 = AD = CD = DE = 2a ,AB = a ,F 为CD 的中点. (Ⅰ)求证:AF ⊥平面CDE ;

(Ⅱ)求异面直线AC ,BE 所成角余弦值; (Ⅲ)求面ACD 和面BCE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21.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PB ⊥平面ABCD ,MA//PB ,PB=AB=2MA , (Ⅰ)证明:AC//平面PMD ;

(Ⅱ)求直线BD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Ⅲ)求平面PM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的大小。

22. 已知斜三棱柱111ABC A B C -,90BCA ∠=

,2AC BC ==,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恰为AC 的中点D ,

又知11BA AC ⊥。

(I )求证:1AC ⊥平面1A BC ; (II )求1CC 到平面1A AB 的距离;

(III )求二面角1A A B C --的大小。 (四) 创新试题

1.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是BC 的中点,AA 1=AB =1. (I )求证:A 1C //平面AB 1D ;

(II )求二面角B —AB 1—D 的大小;

(III )求点c 到平面AB 1D 的距离.

2.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棱长都为a ,P 为A 1B 上的点。 (1)试确定PB

P A 1的值,使得PC ⊥AB ;

(2)若3

21 PB

P A ,求二面角P —AB —C 的大小;

(3)在(2)条件下,求C 1到平面PAC 的距离。

1—12解答

1.【答案】D 解析: 过P 作一个与AB ,AC 都平行的平面,则它符合要求;设边AB ,BC ,CA 的中点分别为E ,F ,G ,则平面PEF 符合要求;同理平面PFG ,平面PGE 符合要求

2.【答案】A 解析:设AB =a ,BC =b ,PA =h ,则a 2+h 2=5, b 2+h 2=13, a 2+b 2+h 2=17,∴h=1.

3.【答案】C 解析:∵C 1A 2+C 1B 2

=AB, ∴∠AC 1B 为钝角,则△C 1AB 为钝角三角形.

4.【答案】C.解析: 因为无三点共线,所以任意三个点都可以确定平面α,若第四个点也在α内,四个点确定一个平面,当第四个点在α外,由公理3知可确定4个平面.故选C.

5.【答案】B 解析: 如图,设球的半径是r ,则πBD 2=5π,πAC 2

=8π,

∴BD 2=5,AC 2

=8.又AB =1,设OA =x.

∴x 2+8=r 2,(x+1)2+5=r 2.

解之,得r =3 故选B. 6.【答案】B 解析: 设球半径为R ,小圆半径为r ,则2πr =4π,∴r =2.如图,设三点A 、B 、C ,O 为球心,∠AOB =∠BOC =∠COA =

3

π

,又∵OA =OB ∴ΔAOB 是等边三角形

同理,ΔBOC 、ΔCOA 都是等边三角形,得ΔABC 为等边三角形. 边长等于球半径R ,r 为ΔABC 的外接圆半径. r =

33AB =3

3R R =

3

3

r =23 ∴应选B.

7.【答案】A .解析:S=

41π·12×3+81×4π·12=4

5π。 8.【答案】B .解析:当有n 根刺时有a n 种支撑法,n = 4,5, 6,… ,则a n+1=a n +3-1=a n +2或a n+1=a n +4-2=a n +2,∴{a n }n = 4,5,6,…, 为等差数列,∵a 4 = 4∴a n =2n -4,A 2006=4008 。

9.【答案】C .解析:由传递性知①②正确;由线面垂直性质知⑤正确;由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坐标平面关系否定③;三坐标轴关系否定④。

10.【答案】A .解析:法一:考察正三棱锥P –ABC ,O 为底面中心,不妨将底面正△ABC 固定,顶点P 运动,相邻两侧面所成二面角为∠AHC.

当PO →0时,面PAB →△OAB ,面PBC →△OBC ,∠AHC →π 当PO →+∞时,∠AHC →∠ABC=

3π. 故3

π

<∠AHC <π,选A. 法二:不妨设AB=2,PC= x ,则x > OC =3

3

2. 等腰△PBC 中,S △PBC =

21x ·CH =21·2·?-1x 2CH =2x

112- 等腰△AHC 中,sin 2

x

1

121CH

2AC 2AHC

-==∠

由x>

332得2AHC sin 21∠<<1,∴3

22AHC 6π?π<∠<π<∠AHC <π. 11.【答案】B .解析:由已知得底面对角线的一半为22,所以底面边长的一半等于2,由勾股定得斜高为

222)22(+.

12.【答案】A 解析:此问题可以分解成五个小问题:

(1)由正方体的八个顶点可以组成3

856c =个三角形; (2)正方体八个顶点中四点共面有12个平面;

P

A

B

C

H

O

P

A

B

C

D

D

C

(3)在上述12个平面中每个四边形中共面的三角形有2

44c =个;

(4)从56个三角形中任取两个三角形共面的概率243561218

358

c p c ==;

(5)从56个三角形中任取两个三角形不共面的概率,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的公式,得18367

1;385385

P =-=故选A .

(二)、填空题:

13.。3

6

2cm 3.解析:点P 到面ABC 距离最大时体积最大,此时面PAB ⊥面ABC ,

高PD=22cm .V=362224433

1=???3cm . 14.由题意可知ABC ?的外心在BC 边的高线上,故一定有AB=AC 选(1)(2)(4)。

15.37.解析:原四个顶点截去后剩下截面为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而原四面体的四个侧面变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其表积为 374

364434=??+?

. 16.9

1

322-=

x y 。解析:过P 点作PQ ⊥AD 于Q ,再过Q 作QH ⊥A 1D 1于H ,连PH ,利用三垂线定理可证PH ⊥A 1D 1. 设P (x ,y ),∵|PH|2 - |PH|2 = 1,∴x 2 +1- [(x 13

-)2+y 2] =1,化简得91

322-=x y .

(三)、解答题:

17、解:(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 AB AD =+

∵EG OG OE =- ,

()()

()k OC k OA k OC OA k AC k AB AD k OB OA OD OA OF OE OH OE

EF EH

=?-?=-==+=-+-=-+-=+

∴,,,E F G H 共面;

(2)∵()EF OF OE k OB OA k AB =-=-=?

,又∵EG k AC =? ,

∴//,//EF AB EG AC

所以,平面//AC 平面EG .

18、解:(Ⅰ) 连结AC , 交BD 于点O , 连结PO , 则PO ⊥面ABCD , 又∵

AC BD ⊥ , ∴PA BD ⊥, ∵11//BD B D , ∴11PA B D ⊥ .

(Ⅱ) ∵AO ⊥BD , AO ⊥PO , ∴AO ⊥面PBD , 过点O 作OM ⊥PD 于点M ,

连结AM , 则AM ⊥PD , ∴∠A M O 就是二面角A-PD-O 的平面角,

又∵2,AB PA ==

∴AO=2,PO=226=-

PO OD OM PD ?=

==,

∴tan AO AMO OM ∠===

,

即二面角的大小为 . (Ⅲ)用体积法求解:11B PAD A B PD V V --=BPD PAD x S AO S h ?=??

3

131

解得x h =, 即1B 到平面PAD

19、证:(1)取CD 中点G ,连结EG 、FG

∵E 、F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EG//AD ,FG//PD , ∴平面EFG//平面PAD , ∴ EF//平面PAD .

(2)当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成45?角时,直线EF ⊥平面PCD.

证明:∵G 为CD 中点,则EG ⊥CD ,∵PA ⊥底面ABCD ∴AD 是PD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 ∵

CD ?平面ABCD ,且CD ⊥AD ,故CD ⊥PD .又∵FG ∥PD ∴FG ⊥CD ,故∠EGF 为平面PCD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即∠EGF=45?,从而得∠ADP=45?, AD=AP.由Rt ?PAE ?Rt ?CBE ,得PE=CE.又F 是PC 的中点,∴EF ⊥PC.

由CD ⊥EG ,CD ⊥FG ,得CD ⊥平面EFG ,∴CD ⊥EF ,即EF ⊥CD , 故EF ⊥平面PCD .

20、解:(Ⅰ)∵DE ⊥平面ACD ,AF ?平面ACD

∴DE ⊥AF 。

又∵AC=AD=C ,F 为CD 中点 ∴AF ⊥CD , ∴AF ⊥面CDE

∴AF ⊥平面CDE 。

(Ⅱ)∵AB DE ACD AB ACD DE //??

??

⊥⊥平面平面

取DE 中点M ,连结AM 、CM ,则四边形AMEB 为平行四边形 AM//BE ,则∠CAM 为AC 与BE 所成的角。在△ACM 中,AC=2a

a a a DM AD AM 542222=+=+=

a a a DM CD CM 542222=+=+=

由余弦定理得:5

5522)5()5()2(cos 2

22=

??-+=

∠a

a a a a CAM ∴异面直线AC 、A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5

5。 (Ⅲ)延长DA 。EB 交于点G ,连结CG 。

因为AB//DE ,AB=

2

1

DE ,所以A 为GD 中点。又因为F 为CD 中点,所以CG//AF 。 因为AF ⊥平面CDE ,所以CG ⊥平面CDE 。

故∠DCE 为面ACD 和面BCE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易求∠DCE=45°。 21、(Ⅰ)证明:如图1,取PD 的中点E ,连EO ,EM 。

∵EO//PB ,EO=

21PB ,MA//PB ,MA=2

1

PB , ∴EO//MA ,且EO=MA

∴四边形MAOE 是平行四边形, ∴ME//AC 。

又∵AC ?平面PMD ,ME ?平面PMD , ∴AC//平面PMD 。

(Ⅱ)如图1,PB ⊥平面ABCD , CD ?平面ABCD , ∴CD ⊥PB 。 又∵CD ⊥BC , ∴CD ⊥平面PBC 。

∵CD ?平面PCD , ∴平面PBC ⊥平面PCD 。 过B 作BF ⊥PC 于F ,则BF ⊥平面PDC ,连DF , 则DF 为BD 在平面PCD 上的射影。

∴∠BDF 是直线BD 与平面PDC 所成的角。 不妨设AB=2,则在Rt △BFD 中,BD BF 21=, ∴∠BDF=6

π ∴直线BD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是

6

π (Ⅲ)解:如图3,分别延长PM ,BA ,设PM ∩BA=G ,连DG , 则平面PMD ∩平面=ABCD=DG 过A 作AN ⊥DG 于N ,连MN 。 ∵PB ⊥平面ABCD , ∴MN ⊥DG

∴∠MNA 是平面PMD 与平面ABCD 所成 的二面角的平面角(锐角) 在Rt △MAN 中,2

2

tan ==

∠NA MA MNA , ∴∠MNA=arctan

2

2

∴平面PM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锐角) 大小是arctan

2

2 22、解:(I )因为1A D ⊥平面ABC ,

所以平面11AAC C ⊥平面ABC ,

又BC AC ⊥,所以BC ⊥平面11AA C C , 得1BC AC ⊥,又11BA AC ⊥ 所以1AC ⊥平面1A BC ;

(II )因为11AC AC ⊥,所以四边形11AA C C 为 菱形,

故12AA AC ==,又D 为AC 中点,知160A AC ∠=

。 取1AA 中点F ,则1AA ⊥平面BCF ,从而面1A AB ⊥面BCF ,

过C 作CH BF ⊥于H ,则CH ⊥面1A AB ,

在Rt BCF ?中,2,BC CF ==7

CH =

即1CC 到平面1A AB 的距离为CH =

。 (III )过H 作1HG A B ⊥于G ,连CG ,则1CG A B ⊥, 从而CGH ∠为二面角1A A B C --的平面角,

在1Rt A BC ?中,1

2AC BC ==,所以CG =

在Rt CGH ?中,sin 7

CH CGH CG ∠=

=,

故二面角1A A B C --的大小为arcsin

7

。 解法2:(I )如图,取AB 的中点E ,则//DE BC ,因为BC AC ⊥, 所以DE AC ⊥,又1A D ⊥平面ABC ,

以1,,DE DC DA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坐标系,

则()0,1,0A -,()0,1,0C ,()2,1,0B ,

()10,0,A t ,()10,2,C t ,

()10,3,AC t = ,()12,1,BA t =--

()2,0,0CB = ,由10AC CB ?= ,知1

AC CB ⊥, 又11BA AC ⊥,从而1AC ⊥平面1A BC ;

(II )由1AC ? 2

130BA t =-+= ,得t =。

设平面1A A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1AA =

,()2,2,0AB = ,所以

10

220

n AA y n AB x y ??=+=???=+=??

,设1z =

,则)

n = 所以点1C 到平面1A AB 的距离1AC n d n

?==

7。 (III )再设平面1A 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10,CA =-

,()2,0,0CB = ,

所以

10

20

m CA y m CB x ??=-+=???==??

,设1z =

,则()

m = , 故cos ,m n

m n m n

?<>==?

,根据法向量的方向,

可知二面角1A A B C --

的大小为arccos

7

。 (四)创新题:

解法一(I )证明:

连接A 1B ,设A 1B ∩AB 1 = E ,连接DE.

∵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且AA 1 = AB , ∴四边形A 1ABB 1是正方形, ∴E 是A 1B 的中点, 又D 是BC 的中点, ∴DE ∥A 1C.

∵DE ?平面AB 1D ,A 1C ?平面AB 1D , ∴A 1C ∥平面AB 1D.

(II )解:在面ABC 内作DF ⊥AB 于点F ,在面A 1ABB 1内作FG ⊥AB 1于点G ,连接DG.

∵平面A 1ABB 1⊥平面ABC , ∴DF ⊥平面A 1ABB 1,

∴FG 是DG 在平面A 1ABB 1上的射影, ∵FG ⊥AB 1, ∴DG ⊥AB 1 ∴∠FGD 是二面角B —AB 1—D 的平面角

设A 1A = AB = 1,在正△ABC 中,DF=

.4

3 在△ABE 中,8

2343=?=

BE FG , 在Rt △DFG 中,3

6

tan ==

∠FG DF FGD , 所以,二面角B —AB 1—D 的大小为.3

6

arctan

(III )解:∵平面B 1BCC 1⊥平面ABC ,且AD ⊥BC ,

∴AD ⊥平面B 1BCC 1,又AD ?平面AB 1D ,∴平面B 1BCC 1⊥平面AB 1D. 在平面B 1BCC 1内作CH ⊥B 1D 交B 1D 的延长线于点H , 则CH 的长度就是点C 到平面AB 1D 的距离.

由△CDH ∽△B 1DB ,得.5

5

11=?=

D B CD BB CH

即点C 到平面AB 1D 的距离是

.5

5 解法二: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 (I )证明:

连接A 1B ,设A 1B ∩AB 1 = E ,连接DE. 设A 1A = AB = 1,

则).0,0,2

1(),21,43,41(),1,23,

0(),0,0,0(1C E A D - ),21

,43,41(),1,23,21(1-=--=∴A

.//,211DE C A DE C A ∴-=∴

D AB C A D AB D

E 111,平面平面?? , .//11D AB C A 平面∴

(II )解:)1,0,21(),0,23,

0(1-B A , )1,0,2

1

(),0,23,0(1-==∴D B AD , 设),,(1r q p n =是平面AB 1D 的法向量,则0,0111=?=?B n n 且, 故)1,0,2(,1.02

1

,0231===-=-

n r r p q 得取; 同理,可求得平面AB 1B 的法向量是).0,1,3(2-=n 设二面角B —AB 1—D 的大小为θ,5

15

||||cos 2121=?=

n n n n θ ,

∴二面角B —AB 1—D 的大小为.5

15arccos

(III )解由(II )得平面AB 1D 的法向量为)1,0,2(1=n ,

取其单位法向量).0,0,21

(),5

1

,

0,5

2(

==n 又

∴点C 到平面AB 1D 的距离.5

5||=

?=n d 2、解法一:(1)当

11=PB

P

A 时,PC ⊥AB

取AB 的中点D ′,连结CD ′、PD ′ ∵△ABC 为正三角形, ∴CD ′⊥AB 。

当P 为A 1B 的中点时,PD ′//A 1A , ∵A 1A ⊥底面ABC , ∴PD ′⊥底面ABC , ∴PC ⊥AB (2)当

3

2

1=PB P A 时,过P 作PD ⊥AB 于D , 如图所示,则PD ⊥底在ABC

过D 作DE ⊥AC 于E ,连结PE ,则PE ⊥AC ∴∠DEP 为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 又∵PD//A 1A , ∴

231==PA BP DA BD , ∴a AD 5

2

= ∴ .53

235260sin a a AD DE =?=

??= 又∵

a PD A A PD 5

3

,5

3

1=

∴= ∴ 3tan ==

∠DE

PD

PED ∴∠PED=60° 即二面角P —AC —B 的大小为60°

(3)设C 1到面PAC 的距离为d ,则11ACC P PAC C V V --=

∵PD//A 1A ∴PD//平面A 1C ∴DE 即为P 点到平面A 1C 的距离。 又PE=a a a DE PD 5

32)53()53(222

2

=+=+2

DE S d S ACC PAC ?=???131

31 ∴a a d a a 5

3

)21(31)5322

1(312?=??

解得 2

a d =

即C 1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

a 2

1

解法二:以A 为原点,AB 为x 轴,过A 点与AB 垂直的直线为y 轴,AA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 yz ,如图所示,则B (a ,0,0),A 1(0,0,a ),C )0,2

3

,2

(a a , 设),0,(z x P

(1)由0)0,0,(),2

3,2(0=?--=?a z a a x AB CP ,得 即2

,0)2

(a

x a a

x =

∴=?-

, ∴P 为A 1B 的中点。

11=PB

P

A 时,PC ⊥A

B 。 (2)当

),0,(3

2

),0,(323211z x a a z x PB P A PB P A --=-==,得时,由 即 )5

3,0,52(53522)(3,

233a a P a z a x z

a z x a x ∴???

???

?

==??

?-=--=

设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n =),,(z y x '''

则???????=?'''=?'''?????=?=?0)0,23,2(),,(0)53,0,52(),,(00a a z y x a a z y x ,即n n 即???????='+'='+'?0232

,0535

2

y a x a z a x a

取 ).2,3,3(2

,33--=∴-='-='='n z y x ,则

又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0=(0,0,1) ∴2

1142||||,cos 000-=?-=??>=

∴二面角P —AC —B 的大小为180°-120°=60°

(3)设C 1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d , 则.2

4|,0,0()2,3,3(||||||,cos ||111a

a C C C C C d =-?--=?=>

即C 1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2

a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0题及解析(二)(51~100题) 51.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BC=CD=DA=DB=AC,M 、N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 求:AM 及C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解析:(1)连接DM,过N 作NE∥AM 交DM 于E ,则∠CNE 为AM 及CN 所成的角。 ∵N 为AD 的中点, NE∥AM 省 ∴NE=2 1AM 且E 为MD 的中点。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 则NC=21·23= 4 3且ME=2 1MD= 4 3 在Rt△MEC 中,CE 2=ME 2+CM 2= 163+41=16 7 ∴cos ∠CNE= 324 3 432167)43()43( 2222 22-=??-+=??-+NE CN CE NE CN , 又∵∠CNE ∈(0, 2 π) ∴异面直线AM 及C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 2. 注:1、本题的平移点是N ,按定义作出了异面直线中一条的平行线,然后先在△CEN 外计算CE 、CN 、EN 长,再回到△CEN 中求角。 2、作出的角可能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能是它的邻补角,在直观图中无法判定,只有通过解三角形后,根据这个角的余弦的正、负值来判定这个角是锐角(也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钝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邻补角)。最后作答时,这个角的余弦值必须为正。

52. .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AD 上的点,已知AB=4,CD=20,EF=7, 3 1 ==EC BE FD AF 。求异面直线AB 及CD 所成的角。 解析:在BD 上取一点G ,使得3 1 =GD BG ,连结EG 、FG 在ΔBCD 中,GD BG EC BE = ,故EG//CD ,并且4 1==BC BE CD EG , 所以,EG=5;类似地,可证FG//AB ,且 4 3 ==AD DF AB FG , 故FG=3,在ΔEFG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cos ∠ FGE= 2 1 5327532222222- =??-+=??-+GF EG EF GF EG ,故∠FGE=120°。 另一方面,由前所得EG//CD ,FG//AB ,所以EG 及FG 所成的锐角等于AB 及CD 所成的角,于是AB 及CD 所成的角等于60°。 53. 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c ,AB=a ,AD=b ,且a >b .求AC 1及BD 所成的角的余弦. A B C D E F G E D 1 C 1 B 1 A 1 A B D C O

必修2立体几何复习(知识点+经典习题)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点与复习题 一、判定两线平行的方法 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 行 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依据平面几何的定理证明 二、判定线面平行的方法 1、据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3、两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平行于该平面 5、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平行,则也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三、判定面面平行的方法 1、定义: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两面平行 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四、面面平行的性质 1、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上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 3、两平行平面被第三个平面所截,则两交线平行 4、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一个平面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五、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 1、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2、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 3、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4、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六、判定两线垂直的方法 1、定义:成? 90角 2、直线和平面垂直,则该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3、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4、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5、一条直线如果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它也和另一条垂直 七、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1、定义:两面成直二面角,则两面垂直 2、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个平面垂直于另一平面 八、面面垂直的性质 1、二面角的平面角为? 90 2、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3、相交平面同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九、各种角的范围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 < ?90 0θ(]? ?90 ,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 ≤ ?90 0θ[]? ?90 , 3、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 < ?90 0θ(]? ?90 , 4、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取值范围是:? ≤ < ?180 0θ(]? ?180 , 十、三角形的心 1、内心: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的交点 2、外心:外接圆的圆心,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重心:中线的交点 4、垂心:高的交点 考点一,几何体的概念与性质 【基础训练】 1.判定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2)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为梯形的几何体叫棱台.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 C.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D.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高考链接】 1.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2)若α外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和α平行; (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和β垂直;

立体几何题经典例题

D E A F B C O O 1 M D C A S 15.如图,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B =1,D 在棱BB 1上,且BD =1,则AD 与平面 AA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6.已知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棱长为2,底面边长为1,M 是BC 的中点. (1)在直线1CC 上求一点N ,使1AB MN ⊥; (2)当1AB MN ⊥时,求点1A 到平面AMN 的距离. (3)求出1AB 与侧面11A ACC 所成的角θ的正弦值. 7. 如图所示,AF 、DE 分别是1O O ⊙、 ⊙的直径.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8=AD .BC 是O ⊙的直径,AD OE AC AB //,6==. (1)求二面角F AD B --的大小; (2)求直线BD 与EF 所成角的余弦值. 8.如图,正方形ABCD 、ABEF 的边长都是1,而且平面ABCD 、ABEF 互相垂直.点M 在AC 上移动,点N 在BF 上移动,若 a BN CM ==)20(<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矩形ABCD 与正三角形AED 所在的平面 互相垂直, M 、N 分别为棱BE 、AD 的中点, 1=AB ,2=AD , (1)证明:直线//AM 平面NEC ; (2)求二面角D CE N --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 2 π = ∠=∠ABC DAB ,且22===AD BC AB , 侧面 ⊥PAB 底面ABCD ,PAB ?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PC BD ⊥; (2)求二面角D PC B --的大小. 15、(北京市东城区2008年高三综合练习一)如图,在直三 棱柱ABC —A 1B 1C 1中,∠BAC =90°,AB =BB 1,直线B 1C 与平面ABC 成30°角. (I )求证:平面B 1AC ⊥平面ABB 1A 1; (II )求直线A 1C 与平面B 1AC 所成角的正弦值; (III )求二面角B —B 1C —A 的大小. 52、(河南省濮阳市2008年高三摸底考试)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AE ⊥面ABC ,BD ∥AE ,且AC =AB =BC =BD =2,AE =1,F 为CD 中点. (1)求证:EF ⊥面BCD ; (2)求面CDE 与面ABDE 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 A B C D M N 第18题图

高二文科数学《立体几何》经典练习题(含解析)

高二文科数学《立体几何》大题训练试题 1.(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的几何体中,AB 平面ACD , DE 平面ACD, △ ACD为等边三角形, AD DE 2AB 2 , F 为CD 的中点. (1)求证:AF〃平面BCE ; (2)求证:平面BCE 平面CDE 。 2 .(本小题满分14分)GkStK B C F 如图,AB为圆O的直径,点E、F在圆O上,AB // EF,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和圆O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AB 2 , AD EF1. ⑴求证:AF 平面CBF ; ⑵设FC的中点为M,求证:OM //平面DAF ; ⑶求三棱锥F —CBE的体积.D C B M 3.(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所示, 正方形ABCD与直角梯形ADEF ADE 90o, AF // DE , DE DA 2AF (I )求证: AC//平面BEF ; (n)求四面体BDEF的体积. 4 .如图,长方体ABCD A1B1C1D1中, AB AA 1, AD 2, E是BC 的中点. (I )求证:直线BB, //平面D, DE ; (n )求证:平面A1AE 平面D1DE ;O C (川)求三棱锥A A, DE的体积. 5.(本题满分14分) 如图,己知BCD中,BCD 90°, BC CD 1,AB 平面BCD , AF ADB 600,E,F分别是AC,AD上的动点,且圧 AC AD ,(0< <1)

7 、 (1)求证:不论为何值,总有EF 平面ABC; 1 (2)若二求三棱锥A-BEF的体积. 2 6.(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三棱锥 A —BPC中,AP丄PC, AC丄BC, M为AB的中点, D 为PB的中点,且△ PMB为正三角形. ⑴求证:DM //平面APC; ⑵求证:BC丄平面APC ; ⑶若BC = 4, AB = 20,求三棱锥 D —BCM的体积. (本小题满分14 分) 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C ADC沿AC折起,使平面ADC 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 ABC,如图2所示. ABCD,俯视图是直角梯形.(1)求正视图的面积;(2)求四棱锥P ABCD的体积; (3)求证:AC 平面PAB;

高中空间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高中空间立体几何典型 例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侧面对角线AB 1,BC 1上分别有两点E ,F ,且B 1E=C 1F. 求证:EF ∥平面ABCD. 证明 方法一 分别过E ,F 作EM ⊥AB 于M ,FN ⊥BC 于N ,连接MN. ∵BB 1⊥平面ABCD , ∴BB 1⊥AB ,BB 1⊥BC , ∴EM ∥BB 1,FN ∥BB 1, ∴EM ∥FN. 又∵B 1E=C 1F ,∴EM=FN , 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EF ∥MN. 又MN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 所以EF ∥平面ABCD. 方法二 过E 作EG ∥AB 交BB 1于G , 连接GF ,则B B G B A B E B 1111=, ∵B 1E=C 1F ,B 1A=C 1B , ∴B B G B B C E C 1111=,∴FG ∥B 1C 1∥BC , 又EG ∩FG =G ,AB ∩BC =B , ∴平面EFG ∥平面ABCD ,而EF ?平面EFG , ∴EF ∥平面ABCD . 2 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G 1、G 2、G 3分别是△PAB 、△PCB 、△PAC 的重心.

(1)求证:平面G 1G 2G 3∥平面ABC ; (2)求S △3 21G G G ∶S △ABC . (1)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PG 1、PG 2、PG 3并延长分别与边AB 、BC 、AC 交于点D 、E 、F , 连接DE 、EF 、FD ,则有PG 1∶PD =2∶3, PG 2∶PE =2∶3,∴G 1G 2∥DE . 又G 1G 2不在平面ABC 内, ∴G 1G 2∥平面ABC .同理G 2G 3∥平面ABC . 又因为G 1G 2∩G 2G 3=G 2, ∴平面G 1G 2G 3∥平面ABC . (2)解 由(1)知PE PG PD PG 21 =32,∴G 1G 2=32DE . 又DE =21AC ,∴G 1G 2=31 AC . 同理G 2G 3=31AB ,G 1G 3=3 1BC . ∴△G 1G 2G 3∽△CAB ,其相似比为1∶3, ∴S △3 21G G G ∶S △ABC =1∶9. 3如图所示,已知S 是正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SA =SB =SC ,SG 为△SAB 上的高, D 、 E 、 F 分别是AC 、BC 、SC 的中点,试判断S G 与平面DEF 的位置关系,并给予证明. 解 SG ∥平面DEF ,证明如下: 方法一 连接CG 交DE 于点H , 如图所示.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角典型例题求法总结

线面角的求法 1.直接法 :平面的斜线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通常是解由斜线段,垂线段,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是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可以起到联系各线段的作用。 例1 ( 如图1 )四面体ABCS 中,SA,SB,SC 两两垂直,∠SBA=45°, ∠SBC=60°, M 为 AB 的中点,求(1)BC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2)S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B M H S C A 解:(1) ∵SC ⊥SB,SC ⊥SA, 图1 ∴SC ⊥平面SAB 故 SB 是斜线BC 在平面SAB 上的射影, ∴∠SBC 是直线BC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为60°。 (2) 连结SM,CM ,则SM ⊥AB, 又∵SC ⊥AB,∴AB ⊥平面SCM, ∴面ABC ⊥面SCM 过S 作SH ⊥CM 于H, 则SH ⊥平面ABC ∴CH 即为 SC 在面ABC 内的射影。 ∠SCH 为S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 sin ∠SCH=SH /SC ∴SC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7/7 (“垂线”是相对的,SC 是面 SAB 的垂线,又是面 ABC 的斜线. 作面的垂线常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其思路是:先找出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然后一面内找出或作出交线的垂线,则得面的垂线。) 2. 利用公式sin θ=h /ι 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h 是 垂线段的长,ι是斜线段的长,其中求出垂线段的长(即斜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既是关键又是难点,为此可用三棱锥的体积自等来求垂线段的长。 例2 ( 如图2) 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 , AB=3 ,BC=2, A 1A= 4 ,求AB 与面 AB 1C 1D 所成的角。 A 1 C 1 D 1 H 4 C B 1 23 B A D 解:设点 B 到AB 1C 1D 的距离为h ,∵V B ﹣AB 1C 1 =V A ﹣BB 1C 1 ∴1/3 S △AB 1C 1 ·h= 1/3 S △BB 1C 1 ·AB,易得h=12/5 ,

高考立体几何大题经典例题.

N M P C B A <一 >常用结论 1.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 (2转化为二直 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3转化为线面平行; (4转化为线面垂直; (5转化为面面平行 . 2.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线平 行; (3转化为面面平行 . 3. 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1 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 (2 转化为线面平行; (3转化为线面垂直 . 4.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相交垂直; (2转化为线面垂直; (3转 化为线与另一线的射影垂直; (4转化为线与形成射影的斜线垂直 . 5.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2转化为该直线

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 (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5转化为该直线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垂直 . 6.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转化为线面垂直 . 3、如图,在正方体 1111ABCD A B C D -中, E 是 1AA 的中点, 求证: 1//AC 平面BDE 。 5、已知正方体 1111ABCD A B C D -, O 是底 ABCD 对角线的交点 . 求证:(1 C1O ∥面 11AB D ; (21 AC ⊥面 11AB D . 9、如图 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 , PA PB CB =⊥平面 PAB , M 是 PC 的中点, N 是 AB 上的点, 3AN NB = A D 1 C B D C D D B A C 1

立体几何空间直角坐标系解法典型例题

立体几何坐标解法典型例题 1、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都为2,D 为1CC 中点. (Ⅰ)求证:1AB ⊥平面1A BD ; (Ⅱ)求二面角1A A D B --的大小; (Ⅲ)求点C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 2、如图,在Rt AOB △中, π6 OAB ∠=,斜边4AB =.Rt AOC △可以通过Rt AOB △以直线AO 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B AO C --的直二面角.D 是AB 的中点. (1)求证:平面COD ⊥平面AOB ; (2)求异面直线AO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A B C D

3.(2010·上海松江区模拟)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A 1=2,∠BAC =90°,E ,F 依次为C 1C ,BC 的中点. (1)求异面直线A 1B 、EF 所成角θ的正弦值; (2)求点B 1到平面AEF 的距离. 4.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45ABC =o ∠, 2AB = ,BC = SA SB == (Ⅰ)证明SA BC ⊥; (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 D B C A S

5.如图,点P 是单位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异于A 的一个顶点,则AP →·AB → 的值为( ) A .0 B .1 C .0或1 D .任意实数 5.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A 1B 1和BB 1的中点,那么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 A.32 B.1010 C.35 D.25 <二>选择题辨析 [注]: 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 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 ③若直线a 、b 异面,a 平行于平面,b 与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 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 ⑦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则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 [注]: ①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 (×) 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相交,则与平面相交. (×) ③若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内必存在无数条直线与平行. (√) ④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平行于这个平面. (×) ⑤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⑥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⑦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相等,则∥.(×) [注]: 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αααb a ,b a =b a ,a αa αa αa αa ααa l αβαβ

必修二立体几何复习+经典例题

一、判定两线平行的方法 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 就和交线平行 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依据平面几何的定理证明 二、判定线面平行的方法 1、据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 行 3、两面平行,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平面外的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平行于该平面 5、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平行,则也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三、判定面面平行的方法 1、定义: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两面平行 3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四、面面平行的性质 1、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上的任一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 3、两平行平面被第三个平面所截,则两交线平行 4、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一个平面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五、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 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线面垂直 2、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3、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该平面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6、如果两个相交平面都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那么它们的交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六、判定两线垂直的方法 1、定义:成90 角 2、直线和平面垂直,则该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3、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 垂直 4、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 垂直 5 、一条直线如果和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它也和另一条垂直 七、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1、定义:两面成直二面角, 则两面垂直 2、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个平面垂直于另一平面 八、面面垂直的性质 1、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

专题一立体几何经典练习题

2 专题一 立体几何 班级: _____ 姓名: _____ 学号: _____ 一、选择题(4 分×10=40 分) 1.直线 l , l 和 α , l // l , a 与 l 平行,则 a 与 l 的关系是 1 2 1 2 1 2 A .平行 B .相交 C .垂直 D .以上都可能 2.若线段 AB 的长等于它在平面内射影长的 3 倍,则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 1 3 B . 2 2 2 2 C . D . 3 3 3.在正方体 ABCD-A 1B 1C 1D 1 中,B 1C 与平面 DD 1B 1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 .15 B . 30 C . 45 D . 60 4.有下列命题:①空间四点共面,则其中必有三点共线;②空间四点不共面,则其中 任何三点不共线;③空间四点中有三点共线,则此四点共面;④空间四点中任何三点 不共线,则此四点不共面.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5.有一山坡,倾斜度为 300,若在斜坡平面上沿着一条与斜坡底线成 450 角的直线前进 1 公里,则升高了 A . 250 2 米 B . 250 3 米 C . 250 6 米 D . 500 米 6.已知三条直线 a , b , l 及平面 α , β ,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 若b ? α , a // b , 则a // α B .若 a ⊥ α , b ⊥ α ,则 a // b C . 若 a ? α ,α β = b ,则 a // b D .若 a ? α , b ? α , l ⊥ a , l ⊥ b , 则 l ⊥ α 7.已知 P 是△EFG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 PE=PG ,则点 P 在平面 EFG 内的射影一定在△EFG 的 A .∠FEG 的平分线上 B .边 EG 的垂直平分线上 C .边 EG 的中线上 D .边 EG 的高上 8.若一正四面体的体积是18 2 cm 3,则该四面体的棱长是 A . 6cm B . 6 3 cm C .12cm D . 3 3 cm 9.P 是△ABC 所在平面α 外一点,PA ,PB ,PC 与α 所成的角都相等,且 PA ⊥BC ,则 △ABC 是 A .等边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3 10.如图,在多面体 ABCDEF 中,已知 ABCD 是边长为 3 的正方形,EF//AB ,EF= ,EF 2 与面 AC 的距离为 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E F A .2 B .4 C . 2 2 D . 4 2 D C 二、填空题(4 分×4=16 分) A B 11.空间四边形 ABCD 中,AB=6,CD=8,E 、F 、G 分别是 BD ,AC ,BC 的中点,若异面直

立体几何大题练习题答案

立体几何大题专练 1、如图,已知P A⊥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为AB、PC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若∠PDA=45°,求证:MN⊥平面PCD 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E F分别为, AC BC的中点. (1)求证:// EF平面PAB; (2)若平面PAC⊥平面ABC,且PA PC =,90 ABC ∠=?, 求证:平面PEF⊥平面PBC. P A C E F

(1)证明:连结EF , 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 //EF AB ∴. ……………………2分 又?EF 平面PAB ,?AB 平面PAB , ∴ EF ∥平面P AB . ……………………5分 (2)PA PC =,E 为AC 的中点, PE AC ∴⊥ ……………………6分 又平面PAC ⊥平面ABC PE ∴⊥面ABC ……………………8分 PE BC ∴⊥……………………9分 又因为F 为BC 的中点, //EF AB ∴ 090,BC EF ABC ⊥∠=∴……………………10分 EF PE E = BC ∴⊥面PEF ……………………11分 又BC ?面PBC ∴面PBC ⊥面PEF ……………………12分 3.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C ,点D 是AB 的中点。 (1)求证:BC 1//平面CA 1D ; (2)求证:平面CA 1D ⊥平面AA 1B 1B 。 4.已知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P ,P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 AB 、PC 的中点. (1) 求证:EF ∥平面PAD ; (2) 求证:EF ⊥CD ; (3) 若∠PDA =45°,求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完整版)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 a α a∩α=A a∥α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b β => a∥α a∥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 aβ bβ a∩b =pβ∥α a∥α b∥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a β a∥b α∩β=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 α∥β α∩γ=a a∥b β∩γ=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P a L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立体几何经典题型汇总

1.平面 平面的基本性质:掌握三个公理及推论,会说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 (1).证明点共线的问题,一般转化为证明这些点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依据:由点在线上,线在面内 ,推出点在面内), 这样可根据公理2证明这些点都在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直线上。 (2).证明共点问题,一般是先证明两条直线交于一点,再证明这点在第三条直线上,而这一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这第三条直线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 (3).证共面问题一般先根据一部分条件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证明其余的也在这个平面内,或者用同一法证明两平面重合 2. 空间直线. (1). 空间直线位置关系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无公共点 [注]:①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射影一定是相交的两条直线.(×)(也可能两条直线平行,也可能是点和直线等) ②直线在平面外,指的位置关系是平行或相交 ③若直线a 、b 异面,a 平行于平面α,b 与α的关系是相交、平行、在平面α内. ④两条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图形是一条直线或两条平行线或两点. ⑤在平面内射影是直线的图形一定是直线.(×)(射影不一定只有直线,也可以是其他图形) ⑥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长相等,则斜线长相等.(×)(并非是从平面外一点.. 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 ⑦b a ,是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线段,若b a =,则b a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或平行或异面. ⑧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 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2). 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如右图). (直线与直线所成角]90,0[??∈θ) (向量与向量所成角])180,0[ ∈θ 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 (3). 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段的长度. 空间两条直线垂直的情况:相交(共面)垂直和异面垂直. [注]:21,l l 是异面直线,则过21,l l 外一点P ,过点P 且与21,l l 都平行平面有一个或没有,但与21,l l 距离相等的点在同一平面内. (1L 或2L 在这个做出的平面内不能叫1L 与2L 平行的平面)

苏教版立体几何习题含答案详解

苏教版立体几何习题含答 案详解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江苏最后1卷)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平面与平面相交,那么平面内所有的直线都与平面相交 (2)如果平面⊥平面,那么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 (3)如果平面⊥平面,那么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平面也不垂 直 (4)如果平面不垂直于平面,那么平面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 真命题... 的序号是 ▲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答案】(3)(4) (南师大信息卷)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若点是棱上一点,则满足的点的个数为 6 . 提示:点在以为焦点的椭圆上,分别在、、 、、、上. 或者,若在上,设, 有. 故上有一点(的中点)满足条件. αβαααβαβαβαβαβαβ1111ABCD A B C D -P 12PA PC +=P P 1AC P AB AD 1AA 11C B 11C D 1C C P AB AP x =2211(1)(2)2,2 PA PC x x x +=+-+=∴= AB P AB

同理在、、、、上各有一点满足条件. 又若点在上上,则. 故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同理上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南通三模)已知正方体1C 的棱长为1C 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为2C ,以2C 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为3C ,以3C 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为4C ,依此类推。记凸多面体n C 的棱长为n a ,则6a = ▲ . AD 1AA 11C B 11C D 1C C P 1 BB 12PA PC +=>1BB P 1DD P

高中立体几何经典题型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练习题精选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说明: 1、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框内,第Ⅱ卷直接答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设直线l,m和平面α,β,下列条件能得到α∥β的有() ①l?α,m?α,且l∥β,m∥β; ②l?α,m?α且l∥m; ③l∥α,m∥β且l∥m. A.1个B.2个C.3个D.0个 2.一个四面体中如果有三条棱两两垂直,且垂足不是同一点,这三条棱就象中国武术中的兵器--三节棍,所以,我们常把这类四面体称为“三节棍体”,三节棍体ABCD四个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为A(0,0,0)、B(0,4,0)、C(4,4,0)、D(0,0,2),则此三节棍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36πB.24πC.18πD.12π

3.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为90°,它的表面积为a,则它的底面积为()A.B.C.D. 4、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4,且侧棱AA1⊥底面ABC,其主视图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则此三棱柱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A.16B.2C.4D. 5.三棱锥P-ABC的侧棱PA,PB,PC两两互相垂直,且PA=PB=PC=2,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体积是() A.2πB.4πC.πD.8π 6.在正方体ABCD-A′B′C′D′中,过对角线BD‘的一个平面交AA′于点E,交CC′于点F.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四边形BFD′E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②四边形BFD′E有可能是正方形 ③四边形BFD′E在底面ABCD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 ④四边形BFD′E有可能垂于于平面BB′D.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AB⊥平面BCD,BC⊥CD,若AB=BC=CD=1,则AD=()

立体几何典型例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F E D C B A ; 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热点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例1.(2014,广二模理 18) 如图,在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F ∥ 平面ABCD , 1EF =,,90FB FC BFC ? =∠=,3AE = . (1)求证:AB ⊥平面BCF ; (2)求直线AE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正切值. · ! 变式1:(2013湖北8校联考)如左图,四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2,1,5,DB DC BC === 2.AB AD ==将左图沿直线BD 折起,使得二面角A BD C --为60,?如右图. (1)求证:AE ⊥平面;BDC (2)求直线AC 与平面ABD 所成角的余弦值.

] 变式2:[2014·福建卷] 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BD=CD=1,AB⊥BD,CD⊥BD.将△ABD沿BD折起,使得平面ABD⊥平面BCD,如图1-5所示. (1)求证:AB⊥CD; (2)若M为AD中点,求直线AD与平面MBC所成角的正弦值.

热点二:二面角 例2.[2014·广东卷] 如图1-4,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DPC=30°,AF⊥PC于点F,FE∥CD,交PD于点E. ? (1)证明:CF⊥平面ADF; (2)求二面角D-AF-E的余弦值. 变式3:[2014·浙江卷] 如图1-5,在四棱锥A-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BED =90°,AB=CD=2,DE=BE=1,AC= 2. — (1)证明:DE⊥平面ACD;(2)求二面角B-AD-E的大小. 变式4:[2014·全国19] 如图1-1所示,三棱柱ABC-A1B1C1中,点A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D在AC上,∠ACB=90°,BC=1,AC=CC1=2. (1)证明:AC1⊥A1B; (2)设直线AA1与平面BCC1B1的距离为3,求二面角A1 -AB -C的大小. 【

高中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一、选择题: 1.(2008全国Ⅰ卷理)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内的射影为ABC △的中心,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C ) A . 13 B C D .23 1.解:C .由题意知三棱锥1A ABC -为正四面体,设棱长为a ,则1AB = ,棱柱的高 1 3AO a ===(即点1B 到底面ABC 的距离),故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3 AO AB =. 另解:设1,,AB AC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为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1,,AB AC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的两两间的夹角为0 60 长度均为a ,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111133 OA AA AB AC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1AB AB AA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211112,,33 OA AB a OA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1AB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1 1 13OA AB AO AB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二、填空题: 1.(2008全国Ⅰ卷理)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有一公共边AB ,二面角 C AB D -- 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6 1 . 1.答案: 1 6 .设2AB =,作CO ABDE ⊥面, OH AB ⊥,则CH AB ⊥,CHO ∠为二面角C AB D -- cos 1CH OH CH CHO ==?∠=,结合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可知此四棱锥为正四棱锥,则AN EM ==11(),22AN AC AB EM AC AE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 11()()22AN EM AB AC AC AE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12 故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1 6 AN EM AN EM ?=u u u r u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另解: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则点(1,1,0),(1,1,0),(1,1,0),A B E C ----,

高一立体几何经典例题复习课程

立体几何周练 命题人---王利军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线段AB 在平面α内,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A 、A B α? B 、AB α? C 、由线段AB 的长短而定 D 、以上都不对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A 、平行 B 、相交 C 、异面 D 、以上都有可能 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11AC AD ⊥ B 、11D C AB ⊥ C 、1AC 与DC 成45o 角 D 、11AC 与1B C 成 60o 角 5、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是 A 、l ∥a B 、l 与a 异面 C 、l 与a 相交 D 、l 与a 没有公共点 6、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 B 、2 C 、3 D 、4 7、在空间四边形ABCD 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E F G H 、、、四点,如果与EF GH 、能相交于点P ,那么 A 、点必P 在直线AC 上 B 、点P 必在直线BD 上 C 、点P 必在平面ABC 内 D 、点P 必在平面ABC 外 8、a ,b ,c 表示直线,M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M ,b ∥M ,则a ∥b ;②若b ?M , a ∥ b ,则a ∥M ;③若a ⊥ c ,b ⊥c ,则a ∥b ;④若a ⊥M ,b ⊥M ,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9、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 、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 B 、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 C 、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 D 、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 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