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
卫生事业管理总结

卫生事业管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3.卫生事业的特点:A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B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C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D 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4.卫生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本观念:

A以人为本的观念B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C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D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5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6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项目方式。*7.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1.以农村为重点2.预防为主3.中西医并重4依靠科技与教育5.动员全社会参与6 为人民健康服务

8卫生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A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B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C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

D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9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学科特点: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强。

第四章卫生组织体系

*1健康组织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人群的健康需求,通过区域卫生规划、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为目标的各种不同的组织群。

2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是指卫生组织体系,包括卫生服务组织,卫生行政组织、第三方组织。

*3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由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4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

5.第三方组织(NGO)的类型: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

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

**6卫生组织体系的变革:

1.目前我国卫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

(2)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导致管理困难。

(3)市场机制对多元组织结构的影响。

(4)政府职能的缺位与不统一导致组织功能的不确定。

2.组织变革应遵循的原则:

(1)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建立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Ps:四项制度包括a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b覆盖城乡居民的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

c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d科学规范的公益性医院管理制度

(三)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卫生领域。

第五章健康保障制度

1.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2医疗保障制度分类:(1)基本医疗保险(2)补充医疗保障制度(3)商业性医疗保险(4)医疗救助(5)农村医疗保障

*3健康保障的基本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存蓄医疗保险模式、其他保险模式。

4 我国对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包括: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全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5 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为基本原则,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提高服务和水平,妥善解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覆盖范围: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

目前存在的问题:覆盖范围仍较低,保障水平与职工实际消费需求存在差距,医疗保障体系仍然比较单一,基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仍需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疗保障立法滞后。

6 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历史和问题

?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

为主的农民互助共济制度

?“新”特点

?政府主导、三方筹资责任明确

?保大病为主

?全体农民参加、以户为单位

?县级统筹

?分级分段分项支付

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卫生投入的政策资源和财政资源严重不足。

2.筹资难度大,资金不易到位

3.保障水平低,有限的政府投入和农民收入水平跟医疗需求之间差距大。

第六章卫生政策分析

1卫生政策:政府为了保障人民健康而制定并实施的用以规范政府、公民和医院等社会组织的目标、行为指南、策略与措施的总和。

2.政策按照层次划分可以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3.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式:理性决策方式、经验决策方式、混合决策方式。

4.决定和影响决策方式的因素:(1)待解决问题的复杂性、(2)事物发展的确定性(3)决策层的既往经验(4)人们的习惯势力(5)社会生活的民主程度(6)决策者能够支配的时间和资源

5 卫生政策的特征:政治性、复杂性、阶段性、系统性

第七章卫生服务规划工作

1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的原则:a协调发展的理念b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c系统的理念d目标和过程的理念

2规划步骤:1背景分析2拟定目标3修正目标4制定战略5实施战略6监测评估

3卫生服务规划评价:1 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4.区域卫生计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5.区域卫生规划所具有的特征:1针对特定区域2核心是优化配置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6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a 要从国情出发,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

b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

c要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d要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行全行业管理。e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敢于冲破现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边规划,边调整。

第八章卫生服务营销

1.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服务的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对象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综合。市场组成:卫生筹资市场、卫生服务市场、卫生服务要素市场。

2.卫生服务营销:卫生服务人员和服务组织通过创造,同服务对象交换有价值的卫生服务产品(包括服务和有形物品),以满足人们健康需求和欲望,同时满足卫生服务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

3.卫生服务产品的特征:1 专业性和技术性2垄断性3高质量性和无误差性4供给者的主导性。

4卫生服务业的营销组合:产品、价格、地点和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过程。

5服务营销体系:1卫生服务人员2卫生服务设施和服务设备3非人员沟通4其他人员

6卫生服务社会营销:是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比如滥用毒品、吸烟、艾滋病、肥胖、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常见慢性病等,运用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技术,使得目标群体改变旧有观念,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同时以合理的价格和方式提供相应的产品来支持巩固观念和行为的改变,从而达到增强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目的。

第九章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0质量可以分为搜寻质量、体验质量和信誉质量。卫生服务属于信誉质量。

1卫生服务质量: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

2WHO指出卫生服务质量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服务过程的有效与舒适性2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效益)3危险管理4病人的满意程度。

3医疗风险管理:是一个作出并执行决策,从而使医疗事故性损失最小化的过程;同时也是经由识别、解决或缓解医疗活动中现有和潜在的各种风险问题,来提高健康服务的过程。

4风险管理战略:风险回避、风险承担、风险控制、风险转移。

第十章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1卫生人员:指在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在职职工。

2卫生人力资源分为:1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人员2医疗卫生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3卫生系统的技能工勤人员

3人力资产的质量:1健康2经验3知识4技能5忠诚

4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的是围绕着人力资产的获取和提升以及人力资产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

5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职务体系设计、岗位设置与职务分析、人员规划、人员获取与聘任、激励绩效管理、薪酬组合与福利安排等。

第十二章卫生系统绩效评价

1绩效:指对一个组织、机构或内部成员的成就与效果全面、系统的表征。(它通常与生产力、质量、效果等概念密切相关)。

三个层次:组织层次、过程/职能层次、团队/个人层次

2 绩效评价: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对企业或组织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3卫生系统:指所有致力于产生卫生行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4 卫生系统的职能分为4种:即监督管理、筹资、服务提供、资源筹措。

5 卫生系统的目标主要有:促进健康、增强反应性以及确保卫生筹资的公平性。6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新指标:

(1)减寿人年数(2)无残疾期望寿命(3)健康期望寿命(4)伤残调整寿命年(5)伤残调整期寿命年(6)健康的不公平性

第十三章卫生项目管理

1卫生项目:是一个卫生组织为实现既定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的工作。

特征:1目的性2独特性3一次性4制约性5其他特性

2卫生项目管理: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各利益相关者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项目组织、计划、领导、协调和控制活动。3卫生项目管理组织: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卫生项目,由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人

员组成的一个组织。

组织形式:1职能型2项目型3矩阵型

4项目团队的特点:1目的性2临时性3团队性4成员接受双重领导5渐进性和灵活性

5团队精神:1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2团队成员之间强烈的相互依赖3统一的共同目标4全面的互相合作5关系平等与积极参与6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

第十四章初级卫生保健管理

1“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到2000年世界上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到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并且通过消除和控制妨碍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人们都能达到与他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相适应的那种健康水平,达到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适应性上的完好状态,使之能有效地工作,积极参加社区生活。

2初级卫生保健是一种基本保健,它依靠切实可行、可靠而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他通过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其费用是国家和社会依靠自力更生和自觉精神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有能力负担的;初级卫生保健是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和主要焦点,是国家卫生系统和整个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是个人、家庭和社区与国家卫生系统保持接触的第一环,它使卫生保健尽可能接近于人民的生活和工作场所,是卫生保健持续进程的起始一级。

3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社区与群众参与原则,部门协同原则,成本效果和效率原则

4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内容:1增进健康2预防疾病3医治病伤4康复服务。

5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任务是消灭和控制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对人民健康的威胁,第二次卫生革命任务是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等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威胁,第三次卫生革命的任务是抗衰老、抗死亡、增强抵抗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调高期望寿命。

6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特点: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长期性。

7初级卫生保健的意义:(1)体现了社会公正原则(2)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3)人类获得最高健康水平的关键(4)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8初级卫生保健在我国农村卫生工作中的作用:

(一)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本途径,推动我国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职责与任务。

(二)凝聚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智慧和力量。(三)创造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精神和工作效应。

(四)探索了一条低投入、高效益、穷国办大卫生的卫生发展道路

9我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经验:

(1)政府重视,部门间协同行动是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前提

(2)初级卫生保健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3)开展健康教育,动员群众参与是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有效途径。

(4)建立健全三级卫生网:县级医疗机构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

为基础。

(5)科学管理是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关键环节。

第十五章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1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

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服务中的一种最基本的、普遍的服务,是由全科医生为主要卫生人力的卫生组织或机构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

详细:社区卫生服务与医院定向的专科服务有所不同,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主要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位一体,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3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1基层医疗保健2人格化照顾3综合性照顾4持续性服务5协调性服务6可及性服务7以家庭为服务单位8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9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10预防为主11团体合作的工作方式。

4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1有利于优化配置卫生资源2有利于卫生事业适应社会需求3有利于坚持“预防为主”的积极战略4有利于抑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5有利于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6有利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7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8有利于医学模式的转变

5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1健康教育2社区医疗3社区预防4社区康复5社区保健6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第十六章医政管理

1 医政管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2 医政管理的内容:(1)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2)对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3)对各项医疗工作的管理(4)是对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行政管理。

3医疗管理的性质:法律强制性、社会公益性、职业人道性、时效性

4医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的原则(2)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俄原则(3)公平性的原则(4)可及性原则(5)分级原则(6)中西医并重原则(7)整体效益原则

5医疗机构是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机构。

6我国医师分为四类两级:四类:临床类别、口腔、公共卫生、中医

两个级别: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7医院根据其功能和任务不同将医院分为一、二、三级,每级经过评审有确定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这样共分为三级十等。

8医疗服务质量:是医疗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点和生命线,也是医政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医疗服务质量分为医疗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又分为基础管理工作质量和医疗过程工作质量。医疗质量是医疗服务效果的评价,所以又称为终末质量。工作质量又称为环节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技术工作和医院文化对医疗质量的保证程度。医疗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是医院机构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应。

医疗质量一般包括:医疗安全性;诊断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治疗的合理性;护理的周密性;患者的心理满足程度;医疗工作效率和效益性。

医疗服务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安全性、有效性、价廉性、便捷性、效益性、舒适性、忠诚性。

9医疗质量的管理,重点强调:

(1)强调病人受益:病人满意不等于病人受益

(2)重视前瞻措施:预防为主的思想

(3)关注实际效果:病种分类和结合成本额质量控制

(4)技术力量整合与群众参与:强调集体精神与协作,人人参与

(5)运用内力和借助外力共同促进:院内建立质控体系;外部接受社会监督和同行评审。

10医疗质量控制分为基础质量的前馈控制、环节质量的实时控制和终末质量的反馈控制。

11医院感染管理: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12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以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13我国城市医疗急救的组织模式:指挥调度型,依托型,院前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型。

14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

医疗事故特性:1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 发生在医疗活动中争议的事件

3 违法性行为是过失

4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5过失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要构成医疗事故,以上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五个条件同时具备,才构成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一级又根据损害程度分为甲乙两等。

二级医疗事故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二级内又分为甲乙丙丁四等。

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也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

四级是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的处理:1医疗双方协商解决

2 卫生行政部门调解

3 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解决

医疗事故的方法: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自觉依法执业意识。

2 加强质量管理意识。

3 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防范医疗事故的责任感。

4制定预案,完善制度。

5 加强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特点:

1确保公正处理医疗纠纷

2医疗事故重在预防

3医疗事故内涵扩大医务人员责任加大4医疗事故鉴定改由医学会主持

5医疗事故鉴定将设置专家回避制度6患者死因鉴定将由法医参加

7患者有权复印病历

8增加医疗事故赔偿条款

9划定非医疗事故范畴

(完整版)《卫生事业管理学》知识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卫生系统的概念; 卫生系统是所有以促进、恢复和维护健康为目的的,致力于开展卫生活动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2、文化环境对卫生事业影响的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社会整体价值观、医务人员的行医理念、人群的健康期望。 3、卫生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①提供卫生服务; ②提供医疗保障,具体包括筹资,建立资金池,分配资金以购买服务; ③资源筹措,具体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④管理,即卫生系统作为管家,管理资金、分配权力,并且对人群赋予他们的期望作出应答。 4、卫生系统的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1.改善健康 2.提高卫生系统反应性 3.分担疾病经济风险确保筹资公平性 5、卫生事业的概念; 指国家和社会为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有条理、有规模的从事所有社会服务的总和 6、卫生事业管理的概念;P10 是以防治疾病,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目的,国家和社会采取的所有管理事务 7、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有哪些?P13 ①法律手段 ②行政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项目管理手段 8、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P16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事业的管理体制 3.卫生事业的运行机制 4.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专题小组讨论法,swot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政策研究情景分析,循证政策分析。 定量研究方数据收集过程中常用: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数据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卡方检验,方差分析,路径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关键路径法。 9、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和客体;P12 主体:包括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改革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监督部门);社会其他管理者,如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等。 客体:包括卫生组织及其构成要素和职能活动两类。 10、卫生系统的特殊性有哪些?P5 a)卫生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专业性; b)大多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状况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1、卫生工作方针的概念;P19 是国家指导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和基本思想,使卫生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指导国家各项卫生工作和制定各项具体卫生政策的依据。 2、新时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P23 1.以农村为重点 2.预防为主 3.中西医并 4.依靠科技与教育 5.动员全社会参与

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点归纳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20秋学期《卫生事业管理学》在线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从广义上来讲,计划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三个阶段。 A.权衡计划 B.评估计划 C.完善计划 D.检查监督评价计划 答案:D 2.WHO于1981年提出,衡量各国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低限度标准可分为12项,其中至少有()的国民生产总值用于卫生事业。 A.3% B.4% C.5% D.6% 答案:C 3.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评价指标之一是:成年男女的受教育比例是() A.50% B.60% C.70%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印度尼西亚采用的是()医疗保险模式。 A.储蓄 B.国家 C.商业 D.社会 答案:A 5.就计划的分类来看,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既规定了目标,也规定了实现目标的具体做法的是()。 A.程序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功能性计划 D.指导性计划 答案:B 6.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依据是() A.《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B.《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C.《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D.《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答案:C 7.下列不属于妇幼卫生信息的来源的是() A.常规性业务登记 B.监测系统报告 C.病历系统记录 D.专门调查 答案:C 8.信息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是() A.人员 B.相应的法规制度 C.组织机构 D.数据 答案:A 9.实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最佳途径。 A.全科医生制度 B.全科医疗 C.政府领导 D.社区参与 答案:B 10.全员参与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识别领导要求 B.批评工作中的错误 C.以不断学习为目标 D.只做正确的事 答案:D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1.卫生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维护所有者权益 B.产权界定 C.提高卫生质量 D.产权登记 E.资本金预算 F.资产处置 答案:B 12.社会卫生筹资是指政府预算外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资金收入等。 A.预算内基本经济建设经费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考试说明 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电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学习者。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卫生事业管理学》(郭岩主编)。本考核说明是教学大纲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4次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20%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一般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形成性考核为4次记分作业(由中央电大通过作业本的形式下发)。 (六)终结性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

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涉及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一般问题,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组卷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内,并按照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安排各类题目,掌握的内容约占40%,熟悉的内容约占30%,了解的内容不超过30%。 (2)考试命题的覆盖面尽量大,并突出课程重点内容。 (3)试卷兼顾各个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30%,理解40%,应用30%。 (4)试卷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按照难易程度,一般分为易、中等、难三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容易的题目占30%,中等难度的题目占50%,较难的题目占20%。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5)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情况,同时也是检查施教者导学、助学及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运转情况,多种媒体教材的使用情况,以使学习者通过课程或发现问题并改进学习。因而,出题者不以学生为敌,不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卫生管理专业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与台湾元培 合办) 发布日期:[ ] 点击次数:[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知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在医药、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而努力工作。树立崇高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热爱医药卫生事业,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献身精神;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能团结协作、爱岗敬业。 (二)知识要求 必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和方法,具有科学决策的能力;具有比较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法律基本知识和医学相关的法规;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技能,以适应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 统化的需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可进行涉外业务活动; (三)技能要求 掌握中西医临床诊疗技能,熟练地诊疗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对公共事业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提高各项公共事业的效率和效果;还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沟通的能力;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三、修业年限:年 四、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 本计划按照先医学专业、后管理理论知识安排,分基础理论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毕业实习与论文答辩四个步骤实施。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doc

卫生事业管理学作业与习题 第一章卫生事业管理绪论 一、选择题 1、卫生事业的服务对象() A 健康人 B病人 C残迹人 D亚健康人 2、我国现阶段卫生事业的性质() A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B实行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C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D实行一定公益政策的社会福利事业 3、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是() A 以农村为重点 B 预防为主 C 中西医并重 D 依靠科技与教育 E动员全社会参与 F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4、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 A 促进健康 B 治愈一切疾病 C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健康 D 消除疾病 二、名词解释 1、卫生事业 2、卫生事业管理学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2、简述我国卫生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论述题 论述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第二章管理理论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韦伯的组织理论的作用? 3.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4.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5. 勒温的三种领导风格的特征?

6. 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与管理方式的关系。 7.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8. 管理方格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卫生服务体系 一、名词解释 1、卫生服务体系 2、组织 3、行政改革 4、卫生服务组织 二、选择题 1、卫生服务体系包括( ) A 专业治疗机构 B 卫生科研机构 C 健身房 D 医疗器械制造商 2、()是组织最大的资源,是组织创造力的源泉。 A 人力资源 B 财力 C物力 D信息 3、在利维特模型(Leavitt,1965)中,组织具有的关键要素包括() A 目标 B结构 C技术 D人员 E环境 4、塞尔兹尼克的制度理论对组织的最大贡献在于() A 持续质量改进技术 B管理行为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C强调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差别及职能 5、以下哪项不属于公共行政组织的设计原则() A 法制原则 B 效率原则 C统一与平衡原则 D等级原则 E符合人性和适应环境的原则 6、以下哪些是我国的群众性卫生组织() A中华医学会 B中华预防医学会 C中国医师协会 D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架。 2、简述我国卫生行政组织的子系统及各自的功能。 3、简述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因。 4、我国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四、论述题 试述我国卫生服务组织变革及动因及实施。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重点

,. ; .. 六.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 1.计划方式2.法律方式3.经济方式 4.行政方式5.项目方式 七.我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挑战 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 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4.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 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 6.卫生法制化建设升入推进 7.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挑战:1.健康需求发生变化 2.医疗卫生体系制度安排 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药品供应体系问题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问题 第三章卫生事业管理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 课题来源: 实际工作 日常生活 文献资料 (1)重要性(2)科学性(3)可行性(4)创新性 选择课题 陈述假设 第二步 研究目的:(1)探索(2)描述(3)解释 制定研究方案 第三步 收集资料 第四步 整理和分析资料 第五步 解释结果 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完善 (1)研究目的意义 (2)确定研究内容(或理论假设) (3)确定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 (4)确定研究方法和抽样方案 (5)说明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方式,问卷调查/访谈 (6) 说明调查人员的组成、管理与培训安排 (7) 说明调查场所、时间进度和经费使用计划 卫生管理常用定性研究方法: 4.1.德尔菲法 5.含义:是一种以反馈性、匿名性、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为特征的预测方法.通过多轮匿名专家信函调查得到. 三、卫生管理常用定量研究方法抽样调查 四、特点:数据化 精确化 标准化 系统化 操作化 五、1.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 六、2.关键路径/临床路径 七、第四章 卫生规划 3.卫生事业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卫生规划的步骤: 卫生服务需要 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供给 卫生服务利用 五、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卫生规划评价 1.形势分析和战略定位 2.建立目标及指标体系 3.目标差距分析 4.确定发展战略重点 5.针对战略重点的政策策略研究 卫生规划评价 1.适合程度评价2.足够程度评价 3.进度评价4.效率评价5.效果评价 6.效益评价7.影响评价 第五章 中国卫生事业概述 卫生组织 1. (一)取得的巨大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 2.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3.基层卫生服务系统逐渐发展 4.建立了新形势下的医疗保健制度 5.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6.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7.医学教育全面发展,卫生法制化建设深入推进 8.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二)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1.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薄弱环节,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任务艰巨,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2.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 3.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弱势人群无有效保障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 乱,价格过高,公立医疗机构出现 了市场化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卫生组织包括: 1.卫生行政组织 2.卫生服务组织与卫生相关的第三方组织国际卫生组织 3.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 4.规划 准入 监管 5.卫生经济调控 发布医疗卫生有关信息 促进公平竞争 卫生服务组织的特征? ①卫生服务的性质复杂,变异性大 ; ②很多工作救急性强,不能延误; ③高度专业化,需要不同专业群体的密切协作; ④在服务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模糊或错误; ⑤服务产出的界定和衡量比较困难; ⑥组织成员重视职业的忠诚,而不是对组织的遵从; ⑦对医的诱导需求与费用倾向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 卫生服务组织的变革的动因? ①承担两次卫生革命的双重任务,防治任务严峻 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③人们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 ④卫生机构功能重复、机构重叠、效率下降、患者不满意 ⑤环境的变化,新项目、新技术开发 ※卫生行政组织改革的动因? 1..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2.机构膨胀,人员结构不合理,协调困难,效率不高 3.宏观管理功能薄弱,微观干预过多 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 4.权力过于集中,不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卫生组织变革的原则? 明确政府职能,落实政府责任 2.建设四项基本卫生制度,增加卫生

卫生事业管理学考试题

专业资料 《卫生事业管理学》练习题 1.“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所体现的是管理的哪个基本职能?() A 计划工作 B 组织工作 C 协调工作 D 控制工作 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3.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4.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5.老龄化人口是指() A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B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C 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 D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7% 1.A 2.B 3.B 4.B 5.A 1.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不包括哪项() A农村卫生B预防保健C康复服务D发展中医药 2.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A行政决策机关B行政执行机关C公共政策目标群体D大众传媒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3.公共政策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的() A层次性B阶段性C稳定性D普遍性

4.下列哪项不是公共政策的客体包含的内容() A社会问题B政策的作用对象C行政决策机关D人们之间的利益5.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通常人们将制定政策的政策称为()A元政策B总政策C基本政策D具体政策 6、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A适宜度评价B恰当性评价C进度评价D结果评价 7.评价的基本原理是() A确定价值B判断可行性C比较D调查测量 8.对卫生计划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性评价是() A适宜度评价B过程评价C恰当性评价D进度评价 9.评价的前提是() A获得信息B确定价值C完善计划D建立指标 10.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P98-104)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B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C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D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卫生费用和卫生服务利用 11.以下哪个指标不属于卫生服务需要量指标?() A两周患病率B两周卧床率C慢性病患病率D住院率 12.未住院率的计算公式是() A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人数×100% B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调查患者人数×100% 精心整理 专业资料 C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100% D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就诊患者数×100% 13.下面哪句话正确?() A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B卫生服务利用间接描述卫生系统为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 C卫生服务利用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D卫生服务利用直接反映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 14.下列哪项属于间接卫生费用?() A营养费B检查费C药费D材料费 15.卫生服务效率是反映()之间的比值。 A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利用 B卫生服务需求和卫生服务利用 C卫生服务需要和卫生服务资源 D卫生服务利用和卫生服务资源 16.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A人群特征和卫生服务需求B卫生服务需求和工作描述 C工作描述和任职说明书D人群特征和任职说明书 17.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中非认知领域考核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

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学 论述题 1.“看病难看病贵”原因:1.卫生资源总体不足 2.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改变 3.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主要靠自费就医 4.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 5.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 6.医疗保险发展缓慢 2.分析医疗纠纷发生和增长的原因: 发生的原因:(1)医院方面的原因:①医院对医疗事故不做实事求是的处理 ②医生和病人对医疗差错意见不一 ③医生态度粗暴 ④医务人员索要红包 (2)病人方面的原因:①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院规章制度的不理解②病人及家属不良动机增长的原因:(1)人民群众医疗保健知识和法律观念意识提高(2)有些医疗主体追求物质利益造成医德降低,态度恶劣(3)新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存在未知情况(4)医疗保险带来医、患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 3.分析处方流失的利弊,你认为处方流失能够防止吗?为什么 利:患者可以买到价格便宜的药,减轻患者负担;促进市场竞争,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抑制药价虚高,消除药品回扣。 弊:目前我国以药养医,医院补偿不足,处方流失可能使医院受损失;减少医生与患者的联系,不利于治疗。 防止的可能性不大。(1)连锁药店发展迅猛,价格比医院低(2)患者倾向到药店购买药(3)医疗保险制度使在药店可以保险药费。 4.在新医改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1)增加农村卫生投入(2)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素质(3)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4)做好农村妇幼保健工作(5)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6)合理安排农村公共卫生经费(7)加大卫生支农和扶贫力度(8)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9)发挥中医院在农村卫生服务的优势与作用(10)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武汉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武汉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卫生保健体系建立与发展的要求,专业基础宽厚,知识结构合理,能胜任卫生政策研究、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管理和医院经营与管理等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和政策水平,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自觉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熟悉卫生事业或卫生经济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系统扎实的公共管理和经济科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经济学与医疗保险理论、医院经营与管理等理论技术与方法,具备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学术视野,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略通第二门外语。 二、研究方向 1、卫生政策与卫生事业管理 研究医疗卫生政策体系和医疗卫生政策分析与方法;研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政策,医疗保障制度政策,公共卫生政策,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政策,城乡卫生经济政策,卫生事业管理和卫生管理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2、医院经营管理与医药经济 研究医院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医疗市场医院经营战略,医院经营模式,医院成本核算,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医疗卫生政策与医院经营管理;药品市场研究,药品费用研究,药品价格、药品成本、药品效果、药品效用研究、医药经济管理等。 3、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险 研究卫生经济基本理论,最优地筹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卫生经济的宏观与微观管理;研究医疗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医疗保险的国比较研究等。 4、基于信息技术的健康相关问题研究 研究卫生领域相关管理数据信息,如卫生资源、卫生人力资源、卫生服务、卫生经济、卫生政策与法规、健康与经济社会等管理数据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及信息处理技术等。 5、健康社会学与健康心理 研究健康保健组织,健康与社会,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社会心理保持、健康促进等理论、技术与方法。 6、卫生法和卫生监督 研究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监督等。 三、学习年限 本专业研究生实行以二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下表) 五、应修满的学分总数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章节归纳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卫生事业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第三节:中国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卫生事业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卫生事业 一、名词解释 ●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并且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的经常性活动。 ●卫生事业:是为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权利,保障经济发展,履行其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通过政府组织、政府投入及社会筹资等手段,动员各种社会力 量建立起来的包括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服务政策等多面容在的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工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指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个人能够负担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人口老龄化: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基本概念 ●卫生事业本质:一项政府职能 基本特征:(由政府投入和社会筹资而形成的)社会福利性 基本要素:包括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福利性的卫生经济政策。 三、中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政府实行的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特点:①以增进国民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②服务对象是整个人群。 ③卫生政策体现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④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垄断性。 四、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社会制度 ●经济基础: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②卫生事业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文化背景:①健康教育 ②卫生保健接受性 ③卫生人力资源 ●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构成】 ●科技发展水平

●管理水平 五、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意义 卫生事业是造福于人民的事业,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卫生事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之一。因此,发展卫生事业具有以下意义: a)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b)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c)发展卫生事业是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d)保证群众健康权益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六、卫生事业发展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主导卫生事业的必要性: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卫生事业中的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承担卫生事业主要责任。原 因是: ①健康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保护公民的健康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②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③消除贫困,维护医疗服务的公平性是政府的社会职责。 ●政府的主导作用: ①政府主导的目标 1)保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平衡。 2)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合理安排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使卫生事业发展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3)保持医疗服务价格的基本稳定,尤其是基本卫生服务价格水平的基本稳定,使之与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能力相适应,是政府主 导的基本目标之一。 4)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性的和区域性的卫生规划,运用规的财政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手段,逐步实现卫生资源在区域之间和城乡 之间的合理配置,促使地域间的基本为沙僧服务利用的均等化。 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手段: 1)经济手段:是指政府通过经济机制对卫生机构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手段。 2)计划手段:计划具有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 3)法律手段:是指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各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 4)行政手段:主要表现是政策和行政命令 5)项目手段 ③政府主导的实现机制 第二节卫生事业管理学 一、基本概念: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 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法的科学。 ●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 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宏观卫生发展规划,寻求最佳卫生服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满足

卫生事业管理学-案例版-重点

二、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 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三、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 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四、卫生事业的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3、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具有垄断性。 五、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1、以人为本的观念;2、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3、人民健康与社会 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4、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六、卫生事业的主体与对象 1、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如:发展和改革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2、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七、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1、计划方式: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2、法律方式:约束性、强制性和稳 定性;3、经济方式: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自觉性;4、行政方式:政策和行政命令;5、项目方式 八、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提升卫生系 统功能 九、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十、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系;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1、卫生事业——泛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政府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以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对卫生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 3、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政策相适应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1、卫生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的保持和促进人民的健康 2、卫生事业的主要目标——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3、卫生事业的主体——政府 4、卫生事业管理的基本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5、卫生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药品管理、中医药管理、医学教育与科技管理 6、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方式、法律方式、经济方式、行政方式和项目方式 7、计划方式的特点——方向性、指令性和指导性8、法律方式的特点——约束性、强制性和稳定性 9、经济方式的特点——间接性、灵活性、灵敏性和自觉性 10、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 11、我国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卫生事业管理理论、卫生组织体系、卫生政策、卫生行政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选择题库

5、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 )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A. 区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D. 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6、作为组织生存发展的灵魂是( ) A. 组织的技术问题 B. 组织的管理者问题 C. 组织的目标价值问题 D. 组织的社会心理问题 7、医学信息工作的质量标准是( ) A. 广、快、真、准 B. 广、快、真、精 C. 广、快、精、准 D. 广、真、精、准 8专家定义的需求是( ) A. 标准需求 B.表达需求 C. 相对需求 D.认识到的需求 9卫生人力需求量预测方法之一卫生需要法是建立在( )基础上确定卫生服务的需要量。 A. 专家意见 B. 人群生物学基础 C. 人群社会学基础 D. 人群生物学基础和专家意见 10问题的严重性评价是属于( ) A. 适宜度评价 B. 恰当性评价 C. 进度评价 D. 结果评价 11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医疗事故是( ) A. 一级医疗事故 B. 二级医疗事故 C. 三级医疗事故 D. 四级医疗事故 121996年我国开始实行的“三网合一”是指( ) A.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检测和同产儿死亡监测

B.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新生儿死亡监测 C. 出生缺陷检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婴儿死亡监测 D. 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死亡监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 13根据医务人员是否有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可分为 A. 医疗过失纠纷和非医疗过失纠纷 B. 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C. 医疗意外和医疗并发症 D. 医疗意外和疾病自然转归 1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是 A. 以专家为基础的服务 B. 以保健为基础的服务 C. 以医疗为基础的服务 D. 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15管理活动中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是 A. 财 B. 人 C. 时间 D. 信息 16以下哪个指标属于卫生服务需要指标 A. 年每千人住院天数 B. 两周患病率 C. 每千人口医生数 D. 每千人两周就诊次 17造成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属于 A. 三级医疗事故 B. 四级医疗事故 C. 一级医疗事故 D. 二级医疗事故 18医院的管理费用属于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混合成本 D. 直接成本 19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第一步是进行 A. 家庭调查 B. 社区调查 C. 社区诊断 D. 居民患病调查 20以下哪一条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原则有误 A. 低水平广覆盖 B. 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C. 医保统筹范围实行非属地化 D. 医保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 21整体把握、科学分析、组织综合说明的是管理学的哪个原理 A. 系统原理 B. 整分合原理 C. 封闭与开放原理 D. 弹性原理 22卫生事业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反映的指标 A. 卫生筹资水平 B. 国家对卫生事业投入 C. 国家财政投入 D. 卫生发展水平 23单项试点研究属于 A. 随机实验研究 B. 自然实验研究 C. 现况调查 D. 抽查 24公共政策的主体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 行政决策机关 B. 行政执行机关 C. 公共政策目标群体 D. 大众传媒 25卫生服务研究主要是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 A、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利用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最新)

单选10*1=10 多选10*2=20 简答5*8=40 问答2*15=30 性质: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详见课件) 特点:1.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2.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3. 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 4.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念;发展卫生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 重要性:1.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2.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3.发展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容 4.保证群众健康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①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②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③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④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展 ⑤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也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对于拉动需,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相关产业的方针也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面临的挑战: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完善 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相适应 构成:卫生行政组织、卫生服务组织、第三方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a)卫生部 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相适应,按照国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卫生工作方针,对全国卫生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围绕卫生工作战略重点,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国卫生事业,防病治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重点加强政策法规、综合规划、监督执法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并对部属企事业单位做好规划、指导、协调、监督、服务等管理工作。 卫生部部机构设15个职能司局:卫办厅、人事司、规划财务司、卫生政法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管理学重点 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补助。 卫生事业的性质: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的具有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管理: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政府、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部门 卫生事业管理的方式-------计划、法律、经济、行政、项目 卫生事业管理的对象-------各种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及相关人员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优化卫生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科学的编制和实施为生计划、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建立和保持整个卫生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保持社会各阶层在卫生筹资和健康状况上的公平性。 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用,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2.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3.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4.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了明显进步5.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 卫生事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 2.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不健全3.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4.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 管理:指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活动,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期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卫生行政组织: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等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服务组织: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卫生服务的组织,包括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营利性和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等。 中国卫生服务体系按照城乡划分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卫生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卫生服务组织体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健康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教育机构、卫生信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运用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测、科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疫情及健康相关因素信息管理、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实验室监测分析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技术指导与应用研究。 我国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由原来的市、区、街道三级逐渐发展成为社区卫生机构和综合性卫生机构两个层级。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特点:由县及县以下卫生组织机构构成,行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即县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是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组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机构。 目前我国卫生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1.组织体系布局不合理导致服务可及性较差。(医疗服务资源在层次布局上向高端服务集中、在地区布局上向高购买力地区集中) 2.组织体系中的条块分割导致管理困难。(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之间的割裂问题、公共卫生组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