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论汉语介词从_所为_到_处置_的演变_马贝加

试论汉语介词从_所为_到_处置_的演变_马贝加

试论汉语介词从_所为_到_处置_的演变_马贝加
试论汉语介词从_所为_到_处置_的演变_马贝加

中国语文2013年第1期(总第352期)

试论汉语介词从

“所为”到“处置”的演变马贝加

王倩提要宋代以来,汉语中出现“所为介词→处置介词”的演变路径。汉语(包括方言)历时、共

时平面上的处置介词“与”、“给”、“帮”、“搭”、“代”、“共”、“同”、“跟”等的直接来源都是

“替”、“为”义的引进所为者的介词。导致

“所为→处置”演变的因素有二:一是代词的语义指向模糊,即回指对象的暗中更换;二是“P (所为介词)+N (他)+V ”式中V 部分的

“非企盼”意义。前者在首发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在后随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是汉语

史上“所为→处置”演变的首发者,它在“与+N +V ”式中的意义和功能对后随的介词起着制

约作用。介词功能之间可以发生“所为→交互”或“交互→所为”的演变,所为介词有可能向处

置介词演变;这就是现代汉语平面上众多介词兼具“处置”、“所为”、“交互”三种功能的原因。

关键词所为处置与给

0.引论

近年来,有学者已注意到汉语的处置介词不止“持拿”义动词一个来源,若溯及动词源头,

还可能有“给予”义(曹茜蕾,2006;田春来,2011)、“帮助”义(曹茜蕾,2006)或“引领”义(马贝

加,2000、2002;何亚南,2001)等;有人认为部分处置介词来自介词功能的扩展,如伴随介词(曹茜蕾,2006)、受益介词(王健,

2004;林素娥,2007)或工具介词(吴福祥,1996;田春来,2011)等。在更早时期,朱德熙(1980、1982)还曾论及“给”的“与事”功能与“受事”功能的关系。以上研究引发下列问题:

1)现代汉语平面以及汉语史上众多的处置介词是否具有多个语义来源?除“持拿”义动

词之外,是否还可以来自“给予”义,或其他义类的动词?

2)处置介词的直接来源除动词之外,是否可能来自介词功能扩展?何种功能的介词与处置介词有直接的来源关系?

我们认为,就语法来源而言,处置介词有两类来源,一是动词,主要是“持拿”义动词;一是

介词功能的扩展,主要是所为介词①。汉语历时、共时平面的“与”

、“给”、“帮”、“搭”、“代”、“同”、“共”、“跟”等可以追溯到“非持拿”义动词源头的处置介词,其直接来源都是所为介词。

宋代以来,汉语中出现“所为→处置”的演变路径,引发演变的因素首先是“P (所为介词)+他

+V ”式中代词的指代模糊(因指代模糊而引发语义结构的变化),此外,

还有,V 部分的“非企盼”意义。

·

31·2013年第1期①

本文的所为介词是指引进行为动作为之而发的一方的介词,即通常说的“受益格标记”,英语相应的

介词是for ,但两种语言的所为介词的用法不可等同。汉语一部分所为介词所在的构式中,如“给(所为介词)+N +V ”式的V 部分可能表示对N 不利或有损的事件,而英语的“V +for +N ”式中,

V 部分通常表示对N 有利的事件。

1.始自“给予”义动词的演变

学者们已论及“给”作“把/将”解的问题(赵元任,1979;朱德熙,1980、1982),处置介词“给”来自“为、替”义的“给”的问题,以及不同类型的“给”字处置式的来源。我们的研究是从历时角度切入的,只涉及一般意义上的处置式和两个所为介词的演变。

1.1“所为→处置”演变的首发时期

宋代,介词“与”进入处置式。如:

(1)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

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

獉他理会过。(宋·黎靖德《朱子语

类》卷15,295)

清后期,介词“给”进入处置式。如:

(2)我只愿他死在那里,被七子十三生将他捉了去,给

獉他粉骨扬灰,再也不能投人类了。(清·唐芸洲

《七剑十三侠》142回,427)

在汉语方言中,存在表所为和表处置共用一个形式的现象,如闽方言的“共”,湘方言的“帮”、温州话的“代”等,这些都是“所为→处置”演变的沉积。

1.2“给予”和“所为”的联系

就语义联系而言,“给予”双宾语句的语义结构通常蕴含“让某人受益”义,从给予动词到所为介词,就认知的发展而言是有理据的。比较下例的两个“与”:

(3)毋与

獉齐东国,我与

子出兵矣。(汉·刘向《战国策·楚策》)

上例的前“与”是动词,后“与”是所为介词,两者语义上有密切联系。从另一角度看,接受方(或受益方)也可以看做动作或行为“为之而发”的一方,两种功能使用同一形式具有语义相宜性。唐代的所为介词“与”的用例中还能显现和给予动词“与”的联系。如:

(4)吾若脱衣裳,与

獉吾叠袍袄。(唐·王梵志《吾富有钱时》)

(5)为报阿连寒食下,与

獉吾酿酒扫柴扉。(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

(6)深谢灞陵堤畔柳,与

獉人头上拂尘埃。(唐·高蟾《下第出春明门》)

清代前期,见到“给(所为介词)+N+V”式,例中的介词“给”还保留了动词“给”的部分语义特征。如:

(7)正没人给

獉他们立个字,这胡和尚来得正好。(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22回,286)

(8)这年下正愁没甚么给

獉人送秋风礼哩,……(同上,88回,1157)

由例(4)—(8)可知:所为介词“与”、“给”的产生早于处置介词“与”、“给”。在“P(所为介词)+N+V”式中的动词通常是表示对其后名词所指事物有利的事件,是受益者,但自清后期以来,“给(所为介词)+N+V”式的动词部分有所扩展,可以表示不利于其后名词所指事物的事件。如:

(9)可从此以后,可就给

獉胜三爷惹下塌天大祸。(清·张杰鑫《三侠剑》1回,23)

(10)象你们这是给

獉山王现眼呢。(清·石玉昆《小五义》110回,404)

(11)我如今还配来瞧你么?没的给

獉你丢脸。(清·郭则沄《红楼真梦》47回,546)

(12)发髻里头给

獉他按上迷魂药饼。(清·石玉昆《续小五义》98回,482)

(13)我先将他灌醉,然后酒里也给

獉他下上毒药。(清·张杰鑫《三侠剑》3回,196)

(14)我必须想个万全之策,叫我兄长不能现丑,给

獉我盟嫂打断了奸夫。(同上)

(15)又吩咐禁子,当堂给

獉九黄钉了脚镣。(清·佚名《施公案》24回,38)

(16)公孙先生即吩咐差役,拿了手铐脚镣给

獉邓车上好,容他慢慢苏醒。(清·石玉昆《七侠五义》106

回,690)

·

41

·中国语文

(17)现有跟我胜某为仇作对的,给

獉你我挑拨是非。(清·张杰鑫《三侠剑》3回,139)

(18)为你正忙着,没得倒给

獉你添累。(清·郭则沄《红楼真梦》51回,596)

(19)雷鸣、陈亮,你二人拿我这简帖,附耳如此这般,别给

獉我耽误事。(清·郭小亭《济公全传》155回,

415)

(20)官人将刑具撤下,带上铁链,往下带的时节,给

獉他头颅击了一掌。(清·石玉昆《小五义》45回,

161)

(21)你有什么妖术,只管使来,好让本师给

獉你扫除尽净。(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152回,462)

例(9)—(21)的“给”字句中,动词所述行为表示对名词所指事物不利的事件,比如使之蒙受耻辱或刑罚,带来麻烦或损害等。这种用法的“给”不能用英语的for来对译。这些句子中的“给”是处置介词“给”的直接来源。例(21)的“给”可以换上“把”。

2.“所为”和“处置”的联系

处置介词“与”、“给”(简称“与2”、“给2”)和所为介词“与”、“给”(简称“与1”、“给1”)之间存在直接的句法、语义联系。在“与1+N+V”式中,“与1”的宾语通常是表示人的名词性词语,一般情况下,受益者总是“人或组织、集团”,而非“物件”。处置介词“与2”后的名词是行为的承受者,可以是指人名词,也可以是指物名词。在人们的认识中,典型的受益者是人,随着“与

1

+N+V”式的大量使用,名词的次类在扩展中,代词“他”进入,且有可能指代模糊(指人或指物,也可能指代不同的人),这就造成了名词语义角色变化的可能性(可能是所为者,也可能是处置者),乃至整个构式的语义关系的演变。又由于动词部分意义的扩展,从使名词受益到使受损,甚至受害,整个句子的语义结构发生变化。

2.1“与”的“所为→处置”演变

“与”是汉语史上第一个发生“所为→处置”演变的介词。代词“他”进入构式的N位置,且有可能作两种理解的情形出现在宋代。如:

(22)某甲本欲居山藏拙,养病过时,奈缘先师有未了底公案,出来与

獉他了却。(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10,清凉泰钦禅师,576)

(23)峥嵘万象森罗,向道与

獉他平出。(宋·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24)问窦:“看格物之义如何?”曰:“须先涵养清明,然后能格物。”曰:“亦不必专执此说。事到面前,须

与獉他分别去。到得无事,又且持敬”。(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8,404)

唐五代以来,汉语中表人、物或事件的代词都可以用“他”,在一些句子中,若不结合具体语境,容易造成“他”所指模糊,从而造成深层结构中语义关系的多种理解。如例(22)的“他”就有两解,“他”与V之间的论元关系也有两种。第一,“他”可指代人(即“先师”),N与V形成“与事—动作”关系,“与”可以解释为“替、为”义,此即“与1”,句义理解为“出来替他(即“先师”)了却”。第二,“他”可指代事件(即“未了底公案”),N与V是“受事—动作”关系,“与”可解释为“将、把”义,此即“与2”,句义可理解为“出来把它(指“未了底公案”)了却”。由上三例可知:在交际中,由于说、听(包括读者)双方的差异,N的回指意义有可能不确定,结构中的“与”也可能被理解为不同的意义,或被分析为引进不同的语义论元,乃至具有不同的功能(但这些都不影响听话人对句义的理解)。

再看指人代词的情况:

(25)前头有的是大松林猛恶去处,不拣怎的,与

獉他结果了罢。(明·施耐庵《水浒传》8回,64)

上例也可以作两种分析:“他”若指“高太尉”,则为“与1”;“他”若指“林冲”,则为“与2”。由此可见:在相同的句法结构中,由于所指模糊或指称的暗中更换(源自交际中传递和接收双

·

51

·

2013年第1期

方的误差)可能导致整个语义结构的变化;但不影响听话人对整个句子意义的理解。

下三例的“他”指代物品、道理或事件等,“与”是处置介词:

(26)若只是握得一个鹘仑底果子,不知里面是酸,是咸,是苦,是涩。须是与

獉他嚼破,便见滋味。(宋·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8,145)

(27)且如论语相似:读“学而时习之”,须求其所谓学者如何?如何谓之时习?既时习,如何便能说?“有

朋自远方来”,朋友因甚而来自远方?我又何自而乐?须着一一与

獉他考究。(同上·卷14,269)

(28)义是一柄刀相似,才见事到面前,便与

獉他割制了。(同上·卷56,1330)

当“他”的指代对象明确,且动词与“他”有“动作—受事”关系时,人们无法将构式中的“他”理解为所为者,例(26)—(28)的“与”获得了引进处置对象的功能。名词如为表示心理活动的词,“与”也可能向处置介词发展。如:

(29)也拟与愁排遣,奈江山,遮拦不断。(宋·莫仑《水龙吟》)

由例(22)—(29)可知:在相同的序列中,首先是代词“他”的所指变化导致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关系变化,这是“与2”产生的第一个句法、语义因素。其次是名词的语义扩展(由指代人到指代物品或事件等)引发论元关系变化,构式中的“与”变为处置介词。

最后,我们观察动词部分的意义,如表示使承受者受损或受害,即“非企盼”义,即使“他”指代人,“与”也可表示处置。如:

(30)譬如捉贼,“克己”便是开门赶出去,索性与

獉他打杀了,便是一头事了。(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

44,1118)

(31)俊问观察道:“将来诸军乱后如何?”姚观察道:“与

獉他弹压,不可交乱,恐坏了这军人马。……”

(宋·王明清《王俊首岳侯状》,引自《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229)2.2“给”的“所为→处置”演变

“给

2”同样与“给

1

”有语义、句法联系,“给”发生“所为→处置”的演变,与代词的指代模

糊,以及由此而来的回指意义的暗中更换也有关系;但主要致变因素是动词部分的“非企盼”意义。

2.2.1代词的回指意义

“给+他+V”式的“他”也曾有过指代模糊的情况,而指代不确定也可能引发语义结构变化。如:

(32)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

獉他送过去罢。”(清·曹雪

芹《红楼梦》70回,550)

(33)独有宝玉到贾母那边……并拿出那块玉来。大家看着,笑了一回,贾母因命人:“给

獉他收起去罢,别

丢了。”(同上·85回,672)

例(32)的“他”的指代对象若是“嫣红姑娘”,则此为“给1”(“替、为”义);“他”也可能指代“风筝”,则此为“给2”(“把、将”义)。例(33)也可以做同样的两种分析。“他”可以指“宝玉”也可以指“那块玉”,“给”也就有“替”或“把”两种解释。上两例中的“给”据说话人的意思应是“给1”,但因为交际中言者与听、读者之间存在理解的差异,“给”也有被理解为“给2”的可能性。根据“给”所处的语义、句法环境,我们可以推测“给2”的直接来源是“给1”。如果动词表示使承受者受损或受害的意义,“给”趋近处置介词。如:

(34)我把竖柜上小锁头扭下来,还有封条,全给

獉他撕了。(清·石玉昆《续小五义》100回,550)

(35)依我,离村口又远,又是孤零零的一处房子,放把火给

獉他一烧就算没了事了。(清·石玉昆《小五

义》68回,238)

·

61

·中国语文

(36)金龙说道:“我不会消息,我给

獉他砸了。……”(清·张杰鑫《三侠剑》3回,172)

上三例的“他”若指人,“给”是所为介词;若指物,“给”是处置介词。“他”指代人,“给”也有可能被理解为“把”义。如:

(37)先给

獉他挫动锐气,使他不敢小视我等。(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100回,298)

(38)我只愿他死在那里,被七子十三生将他捉了去,给

獉他粉骨扬灰,再也不能投人类了。(同上·142

回,427)

(39)回来给

獉你肚子上大大地拉一道口子,把心摘出来,再叫你笸箩里睡觉。(清·佚名《施公案》109

回,219)

(40)恶贼说道:“我把你哥哥一刀杀死啦,我把你天伦一脚踢死啦,又把你娘一刀给劈啦,留你这小冤家

何用?趁你萌芽出土,我给

獉你连根带叶扫平。”(清·张杰鑫《三侠剑》2回,120)

上四例表明:名词指人,“给”也可能向处置介词发展。条件是动词部分语义指向名词,且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上四例的“给”还看得出来自所为介词的淡淡的痕迹,但动词部分所表示的事件是使N受损甚至受害的,属“非企盼”义,“给”已呈现明显的处置介词性质。

2.2.2V部分的意义

每个词都有自身的语法化过程,“给1”向“给2”演变,呈现和“与”相同的路径,但致变因素不完全相同。在“给”的“所为→处置”演变中,V部分的意义起着决定作用。

在“给1”所处的语义结构中,N通常被看作受益者,V部分表示施事所提供的某种服务或便利。句中的“给”大多可以由“替、为”替换。但“给1+N+V”式中的V部分(指整个VP部分)继续扩展,可以表示不利于N的事件。如:

(41)咱们两个人死了倒不紧要,给

獉旁人招祸。(清·石玉昆《续小五义》26回,130)

(42)我若走了,就给

獉哥哥留下祸患了。(同上·28回,139)

(43)我借给你,但得有人家的原物在,别给

獉人家丢失了。(同上·74回,362)

前两例的动词为“招”、“留”,原本可以表示使某人有所得或获益的意义,但宾语为“灾祸”类名词,V部分就表示承受者不希望、不愿意发生的事件了,这样就和“给1”所在句子的“使……获益”意义不相匹配。例(43)的“丢失”也是“使……受损”义,同理,不能与所为介词所在句子的语义结构相匹配。

动词部分继续扩展,动词所带的趋向补语的方向也有所变化。如:

(44)比如绸缎镖,夜间有人给

獉你偷出两匹去。(清·张杰鑫《三侠剑》4回,212)

在类似例(44)的语义结构中,已孕育了处置式的语义关系(对某人或物作出某种处理)和结构方式(动词带补语),介词“给2”已蓄势待发。试比较:

给獉你偷出两匹来———给

你偷出两匹去

前例的补语为“来”,N被理解为有所获,结构中的“给”被分析为“给1”;后例的补语为“去”,N被理解为有所失,结构中的“给”有可能被理解为“给

2

”(还有可能被理解为被动介词)。由V部分的补语的方向不同而出现的损益变化可能导致语义结构的变化。由此可见:V 部分的“非企盼”义可能导致整个构式的语义、结构关系的变化。观察例(37)—(44),我们看到在“给”的宾语为人的条件下,如V部分有“非企盼”意义,“给”也可能发生“所为→处置”的演变。

V部分的意义从提供服务或便利扩展至受损或受害等“非企盼”意义导致构式中的名词从单一的受益者发展为包括受益也包括受损,这也是近、现代汉语中所为介词“给”不同于英语的for的原因。这种演变发端于清后期,我们统计了三部小说中“给(所为或处置)+N+V”

·

71

·2013年第1期

式的使用频率。图示如下:

受益

受损处置《七侠十三剑》

3923《小五义》

292132《施公案》15181

由上表可以看出,“给(所为介词)+N +V ”式中,绝大多数表示对N 有利的事件,表示受

损的占不到十分之一。而真正的处置介词

“给”在一百多年前还是罕见的;但演变毕竟已开始。“给2”所在的句子中,如受事已在上文出现,名词可能空缺,这种直接用于动词前面的“给”可以被分析为强调处置的助词。如:

(45)若能将贱婢捉住,不给獉碎尸万段,誓不为人!(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152回,460)(46)我们撒下围赶下来的野兽,黑汉你别给獉拿了走。(清·郭小亭《济公全传》74回,199)(47)正赶上有二十一家猎户打围,赶下许多的獐猫野鹿。陆通瞧见,他过去拿棍全给獉打死,挑起来就走。(同上)

(48)小二说:“黑爷爷,你可莫给獉摔了。”(清·石玉昆《小五义》8回,21)例(45)—(48)表明:在演变初期,强调处置的“给”(助词)所在的句子中,动词大多表示

“非企盼”意义。

助词“给”产生之后,可以与“把/将”结合使用。如:

(49)那典史同那常把总夜内带领官兵人役来至咱们庄中……把八庄主给獉拿住了。(清·贪梦道人《彭公案》

6回,25)(50)我生怕把这件事给獉说僵了。(清·郭则沄《红楼真梦》19回,216)(51)贾明……将讨人嫌的话全给獉打住啦。(清·张杰鑫《三侠剑》2回,77)(52)三太一要酒菜,就将金头虎的话给獉打消啦。(同上)有时,这种构式的“给”后面还出现表示承受者的N ,如:

(53)我不看你刚才还有点怕惧儿,不敢撒谎,我把你的腿不给獉你砸折了呢。(清·曹雪芹《红楼梦》67回,

810-811)(54)采花贼若是叫咱拿住,将恶淫贼大筋给獉狗娘养的挑了。(清·张杰鑫《三侠剑》2回,115)(55)婆子过来,就用汗巾子把手给獉她捆上。(清·石玉昆《续小五义》48回,234)这种用法也显示了“给2”与“给1”的联系。

由“与/给”的演变可知:两者都走过“给予→所为→处置”的演变历程,但致变因素和演变

条件不完全相同,“与”的功能扩展主要是代词指代模糊引发的,“给”的功能扩展主要是由V

部分的“非企盼”意义引发的。这里,我们区分两种演变模式:首发演变和后随演变。“与”是

汉语中第一个实现

“所为→处置”演变的介词,属于首发演变,它的演变因素可能比较特殊。“给”是在“所为→处置”的演变路径已经存在的情况下而发生同向演变的。虽然两者发展路径相同,但致变因素和演变条件不是完全相同的。

3.关于介词功能扩展的再思考

本节主要讨论处置介词萌生过程中,介词功能的扩展的可能性。我们认为从语义推理和语言事实看,交互介词②或工具介词,都很难成为处置介词的直接来源,而“与事”的范围过于

·81·中国语文

本文的交互介词是指引进共同实施事件的另一方的介词,如“与、及、将、和、同、跟”等,英语相应的

介词是通常称为“伴随格标记”的with 。

宽泛,宜缩至“所为”。此外,“帮助”等义类不是处置介词的直接来源,正如“给予”义动词,其

他一些义类的动词也是先向所为介词发展,然后再发生“所为→处置”的演变。

3.1关于源自交互介词的问题

近、现汉语中存在一个介词兼具交互和处置两种功能的情况,但这并不等于两种功能之间有来源关系。我们认为凡是兼有交互、处置功能的介词,必定也同时兼有所为功能,或历史上曾有过所为功能,这些介词的处置功能来自它们的所为功能的扩展。如“共”在闽语中兼具交

互、所为和处置三种功能(参看曹逢甫,2005;曹茜蕾,2006);“代”在瓯语中也兼具这三种功能

(参看马贝加、陈伊娜,

2006)。所为介词通常有两个来源:一是动词,如“给予”义类等;二是交互介词,如“和”、“共”等。

“给予”、“帮助”、“替代”等义类,由于源动词词义的控制,它们的所为功能早于交互功能产

生。除“动词→所为介词→处置介词”的路径之外,汉语史上还有“动词→交互介词→所为介

词→处置介词”的演变路径,此类演变的源头,动词大多是“随同”、“随行”等义类的,如“共”

、“同”、“跟”等。总之,历时、共时平面上存在交互、所为和处置三种功能相兼的现象,虽然演变

路径、方向和模式不一定相同,但最后一段都走“所为→处置”的路径。

汉语史上存在“所为→交互”和“交互→所为”两个相反方向的演变。来自“给予”

、“帮助”、“替代”、“随同”、“随行”等义类的介词绝大多数兼有这两种功能,但发展顺序不一定相

同。我们以“替”、“和”、“跟”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3.1.1“替”的“所为→交互”的演变

李崇兴(1994)认为交互介词“替”萌生于元代。我们试图发现“替”发生“所为→交互”演

变的中间环节,并探讨致变因素。唐宋时期已见到所为介词

“替”:(56)为他作保见,替獉他说道理。(唐·拾得《世上》)(57)当日众人都替獉你喝彩“好对夫妻!”……(宋·《崔待诏生死冤家》,引自《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

,441)从所为介词到交互介词,先经过所对介词阶段③。元代已见用例:

(58)不要你护雕,阑花甃香,荫苍苔石径纲。只要你盼行人,终日替獉我凝眸,只要你重温灞陵别后酒。(元·乔吉:《【商调】集贤宾·浪里来煞》,全元曲,

4417)上例的“替”是“向”的意思,还带有来自所为介词的痕迹。再如:

(59)(张千云)那壁官人的言语:借你那年纪小的大姐,与俺官人递三杯酒,叫三声义男儿,俺官人上马

便去也。(卜儿怒科,云)这厮好无礼也!他人妻,良人妇,怎生替獉你把盏?他的娘肯替獉我男儿把盏么?(元·无名氏

《十探子大闹延安府》1折,《元曲选外编·下册》,914)(60)(张千云)他不肯来。他说道:你的娘肯替獉他男儿把盏么?(葛彪云)他说甚么?(张千云)他那妈妈子说道:着你的娘,肯替獉他老公递三杯酒,叫三声义男儿,他才着他媳妇儿来哩。(同上)(61)(葛彪云)打这弟子孩儿!我有娘呵,要他替獉我把盏?(同上)(62)(蔡净云)……我着卖酒的与他说去,着他浑家替獉我递三杯酒,叫我三声义男儿,我便上马回去。(元·无名氏《鲁智深喜赏黄花峪》1折,《元曲选外编·下册》,937)

上四例的“替”可以理解为表示单方行为,则是所对介词(也可能是所为介词);但也有可

能被理解为双方行为,则是交互介词。所对介词主要功能是引进礼仪、表情或态度的接受方。

·

91·2013年第1期③

本文的所对介词,是指引进行为动作相对方的介词,相对方通常是礼仪、表情或态度的接受方,现代汉语多用“朝、对、向、冲”等;英语相应的介词是to 或at 。

汉语史上,“交互”、“言谈”①、“所对”、“所为”四种功能亦可兼于一身。举“与”、“给”的前三

种功能的用例:

(63)与獉治同道,罔不兴,与獉乱同事,罔不亡。(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太甲下第七》,317)(64)洎再生,遍与獉人说,然不言所犯隐秽之事。(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3·僧彦先犯隐秽》

,426)(65)才说扬善,自家已自分明,这亦圣人与獉人为善之意。(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14,2759)(66)苏北山我今天给獉你一死相拼,我这条老命不要了。(清·郭小亭《济公全传》37回,100)(67)此时甄阁学春秋已高……便写信给獉大儿子说,想要告病。(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60回,769)(68)南清宫宁总管特来给獉老爷请安。(清·石玉昆《七侠五义》17回,116)引进所为、言谈、所对对象的介词是表示单方行为的,但“单方→双方”的演变在汉语史上

是存在的。这导致一个介词兼有“交互”、“言谈”、“所对”、“所为”四种功能,如介词“与、给”

等。从单方行为发展到双方行为,“替”变为确凿的交互介词。如:

(69)(刘唐云)这打不死的贼,果然又活了,你仍还牢里去。(正末云)刘唐哥,我也曾替獉你同在衙门中来,直这般狠也?(元·无名氏

《都孔目风雨还牢末》3折,《元曲选》,1620)由上面的例句可知:“替”的“所为→交互”演变在汉语中有句法、语义基础,也符合汉人的

认知方式。

刘丹青(2003)在讨论北部吴语的“帮”的多项虚词功能时说“语义关系清楚地显示动词‘帮’最可能语法化为受益介词(即本文的“所为介词”

)而不是伴随介词或并列连词。……并列连词和伴随介词无法以动词‘帮’为语法化的直接源头,它们是在受益介词的基础上语法化

的。”他所说的“受益—伴随”演变路径就是本文所说的“所为→交互”的路径。

3.1.2“和”的“交互→所为”的演变

交互介词

“和”萌芽于唐代,宋代已定性。如:(70)悲泣呼醒虞姬,和獉伊死别,雪刃飞花髓。(宋·黎廷瑞《大江东去》)而所为介词“和”宋代方始萌芽。如:

(71)你休要气闷,到明日闲暇时,大家和獉你查访这金丝罐。(无名氏《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

,493)(72)刘郎异日奋发荣贵,和獉

你改换门风。(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同上,347)上两例的“和”可以分析为交互介词,“与、同”义;也可以分析为所为介词,“替、为”义。

冯春田(2000)认为介词“和”的引进动作行为的受益者的功能,源自“与、同”用法的介词“和”。我们赞同这一观点,“交互→所为”的演变,既有语言事实依据,也有认知的理据。分析

隐性语义关系,我们可以得知:所为介词“和”的直接来源是交互介词“和”,这也可以证明汉语

中存在“双方→单方”的演变。这种施事论元和行为方向的变化使“交互→所为”的演变有可

能发生。至元时期,有些介词“和”还可能是两解的。如:

(73)我一心待要娶他,他有心待要嫁我。争奈有老婆在家,和獉我生了一儿一女,我因此不好说得。(元·杨景贤《马丹阳》3折,《全元曲》,5363)

(74)小生到得卧房内,和獉

姐姐解带脱衣,颠鸾倒凤……(元·王实甫《西厢记》3折,同上,2008)·02·中国语文①

本文的言谈介词是指引进话语接受方的介词,如“对、向、和、跟”等,英语相应的介词也是to 或at 。之所以作“所为”、“交互”、“所对”、“言谈”四种类型的区分,是因为这四种功能在汉语史上时见集于一身的现象,而在现代汉语中呈现分工的趋势。如“冲”只有“所对”和“言谈”两种功能,“朝”多用于引进所对者,罕

见引进言谈对象的用法;而“对”多用于引进言谈对象,少见引进所对者的用法。

上两例的“和”同样有两种理解:一是将“和”前的S(包括隐含的)与“和”后的N都分析为V部分的施事,则此为交互介词;二是将S分析为施事,N分析为所为者,则此为所为介词。“和”在一定语境中的两解也表明:所为介词“和”的直接来源是交互介词“和”。“和”的“交互→所为”演变,动词部分的意义同样起着作用,如下两例的“送行”、“洗尘”是名词所指事物自身不可能实施的行为,“和”只能被分析为引进所为者的介词。

(75)晚夕三位娘子摆设酒肴,和

獉西门庆送行。(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55回,740)

(76)翟谦交府干收了,就摆酒和

獉西门庆洗尘。(同上,741)

除“和”之外,交互介词“跟”也发展出所为功能。如:

(77)我看来看去,只有诸位是老军务,目前就要借重诸位跟

獉我帮个忙才好。(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49回,613)

(78)一面喝:“拖下去!跟

獉我结实的打!”(同上·14回,148)

汉语的历时、共时平面都存在“交互”和“所为”相兼的现象,但此类现象的来源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因类推规律而产生,二是部分介词走过“交互→所为”的演变路径,如“和”等;部分介词走过“所为→交互”的演变路径,如“替”等。“交互”、“所为”兼于一身的介词很多,但它们的发展路径、致变因素不都是相同的。然而,一旦获得所为功能,这些介词就有可能向处置介词发展。据此,我们推论:近、现代汉语(包括方言)中如有“交互”和“处置”相兼的现象存在,那么这些介词也肯定同时存在引进所为者的功能,或者,有过此类功能———可以溯及“给予”、“帮助”、“替代”、“随同”、“随行”等义类的处置介词,究其直接来源,应是所为介词。

3.2关于源自工具介词的问题

“以、将、把、持、捉、拿、著、用”等介词都兼有处置和工具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之间是否存在来源关系?我们认为从发展主流看,是“持拿”义动词向两个方向发展的结果。汉语史上存在“持拿动词→处置介词”、“使用动词→处置介词”两条演变路径。“持拿”、“使用”两义之间也有语义联系,而“把”等动词的“工具”和“处置”的两个方向的演变既有动词词义的控制作用,也有“以”的类推作用。

“P(工具介词)+N+V”式中,V通常带自己的宾语,而“P(处置介词)+N+V”式中V与P在语义上通常共载一个受事N,即N是P的宾语,在语义上通常是V的受事。若“工具→处置”的演变可以存在,那么V后的宾语与N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从“非同一”变为“同一”的,这个问题还有待于探讨和解释。我们以“著”、“用”为例,说明“持拿”、“使用”义类向两个方向发展的问题。

3.2.1“著”的两个方向的演变

动词“著”用于V1位置,后随的N可分析为工具论元,南北朝已见:

(79)公卿皆暴露请雨,洛阳令著

獉车盖出门,汤将卫士钩令车收案。(南朝刘宋·范晔《后汉书·桓荣列

传》,1250)

(80)伯著

獉火炙之,腹背俱焦坼。(晋·干宝《搜神记》卷16,198)

(81)上有金凤相飞唤,欲去不去著

獉锁绊。(邺人金凤旧歌,《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513)

上三例的“著”可分析为动词(“持拿”义或“使用”义),孕育着向工具介词(例(81)的“著”还可能是被动介词)发展的趋势。上面的“著+N+V

2

”式虽然还不能排除连动结构的可能性,但“著”已呈现向工具介词发展的明显趋势。唐代,工具介词“著”已有较多用例。如:

(82)莫著

獉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唐·元稹《酬知退》)

(83)相思堪面话,不著

獉尺书传。(唐·贾岛《寄韩湘》)

·

12

·

2013年第1期

“持拿/使用动词→工具介词”演变的句法条件是构式中N的次类变换,如N表示“非持拿类”的事物,“著”可以定性为工具介词。

“著”向工具介词演变,有较为清晰的演变路径;而“著”向处置介词发展,演变轨迹不清晰。此外,工具介词“著”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处置介词“著”使用频率低,且承载的语义结构较少。“著”兼有两种功能不能证明处置介词“著”与工具介词“著”有来源关系。例(79)—(81)可证:动词“著”和动词“以”有相同的义项,可分析为“执持”或“使用”义动词,这是“著”向两个方向发展的语义基础。

唐宋时期,“著”可作“将、把”理解,可视为承载“将某人/物看作某类人/物”的语义结构的处置介词。如:

(84)烦君强著

獉潘年比,骑省风流讵可齐。(唐·房孺复《酬窦大闲居见寄》)

(85)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

獉人间比梦间。(唐·韩愈《游城南十六首·遣兴》)

(86)不然岂有姑苏郡,拟著

獉陂塘比镜湖。(唐·元稹《再酬复言》)

(87)细想前欢,须著

獉人间比梦间。(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

例(84)—(87)中的“著”还带有“持拿”或“使用”义的痕迹,但由于构式中的N有“不可持拿”的推理意义,且“著”的宾语在语义上也是动词“比”的受事之一,“著”可以被分析为处置介词。但是“著”作为处置介词在唐宋时期只能进入一种语义结构。至元时期,构式中V部分意义扩展,“著”字处置式可承载“将某人作某种处理”的语义结构。如:

(88)有一日拿住费无忌呵,直著

獉那厮摘胆剜心,做俺祭卓儿上的礼!(元·李寿卿《伍员吹箫》3折,《全

元曲》,2357)

上例的“著”的用法是罕见的。唐代以来,“著”与“把、持、捉、拿”等有相同的两个发展方向,这是由源动词的意义控制的,同时也有首发模式“以”的控制作用。“把、捉”等“持拿”义动词,几乎都是在同一时期产生“处置”、“工具”两种功能,这也可以证明:“持拿”义动词可以向工具介词、处置介词两个方向发展。

3.2.2“用”的两个方向的演变

动词“用”和动词“以”词义相通,也可能向工具、处置两个方向发展,但工具介词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处置介词“用”可承载“将某人/物授予某人”的语义结构。如:

(89)单于既得翕侯,以为自次王,用

獉其姊妻之,与谋汉。(汉·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

(90)光以为……太后省政,宜知经术,白令胜用

獉尚书授太后。(汉·班固《汉书·夏侯胜传》)

(91)用

獉所衣布袍赠蔡曰:“某年月日岳阳楼前用钱三百七十买此。”(宋·郭彖《睽车志》卷1,《四库全

书·子部》,1047-227)

也可承载“将某物作某种处理”的语义结构。如:

(92)用

獉木剧(屐)倒著,并画地户天门。(晚唐五代·无名氏《敦煌变文集新书·伍子胥变文》,838)

上例“用”的用法也是罕见的。“使用”义与“持拿”义之间有语义联系,如“著”就兼有这两种意义。由“用”反观“著”,其处置功能也应是来自“持拿”义或“使用”义动词,而不是工具介词。

纵观汉语史上处置式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就动词来源而言,“持拿→处置”是一条主线。“使用→处置”的演变是受“以”的影响而存在的,是次线。

4.关于动词来源的再思考

曹广顺、遇笑容(2000)以及曹广顺、龙国富(2005)等学者在贝罗贝(1989)、陈初生(1983)、祝敏彻(1975)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解说“持拿→处置”的演变方向;马贝加(2000,·

22

·中国语文

2002)认为处置介词“将”来自“引领”义动词“将”;何亚南(2001)也持同样看法。后一种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在探求语义来源和发展路径时,区分主线和次线,首发模式和后随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把从动词“以”到介词“以”的演变看作“持拿→处置”、“持拿→工具”演变的首发模式,后来的“将、持、捉、把、拿”等都可归入后随模式。后随演变通常以首发演变为参照系,首发演变的语义、功能和句法条件,包括语义推理,控制着后随演变的方向和路径。作为源动词“以”有“持拿”、“使用”、“引领”等义项,且都可以进入“以+N+V”式;紧随其后向处置介词发展的“将”也有相同的三个义项,也有可能发生同向的演变。而演变始发阶段,哪个义项率先向处置介词演变,具有不确定性。就目前所观察到的语料而言,处置介词“将”首先与“引领”义发生联系,但动词“将”也有“持拿”、“使用”义,这对发展方向也起着引导或制约作用。

总之,上古至中古,“持拿→处置”是发展主线,部分处置介词可能与“引领”义(如“将”)或“使用”义(如“用”)发生联系。但是,这些动词同时也具有“持拿”义或与“持拿”义有密切的语义联系→后随演变的义类受到首发演变的义类的控制。宋代以来,“所为→处置”逐渐成为演变主线,此类演变以“与”为参照系。首发模式的控制是近、现代汉语平面上“所为→处置”演变的原因,也是“处置”、“所为”、“交互”三种功能集于一身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贝罗贝1989《早期“把”字句的几个问题》,《语文研究》第1期。

曹逢甫2005《台湾闽南语的ka7与宾语的前置》,《汉语学报》第1期。

曹广顺龙国富2005《再谈中古汉语处置式》,《中国语文》第4期。

曹广顺遇笑容2000《中古译经中的处置式》,《中国语文》第6期。

曹茜蕾2006《汉语方言的处置标记的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学术沙龙报告。

陈初生1983《早期处置式略论》,《中国语文》第3期。

冯春田2000《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何亚南2001《汉语处置式探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蒋绍愚曹广顺2005《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商务印书馆。

李崇兴1994《〈元曲选〉宾白中的介词“和”“与”“替”》,《中国语文》第2期。

林素娥2007《北京话“给”表处置的来源之我见》,《汉语学报》第4期。

刘丹青2003《语法化中的共性与个性,单向性与双向性———以北部吴语的同义多功能虚词“搭”和“帮”

为例》,《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

刘子瑜1995《唐五代时期的处置式》,《语言研究》第2期。

马贝加2000《对象介词“将”的产生》,《语言研究》第4期。

马贝加2002《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马贝加陈伊娜2006《瓯语介词“代”的功能及其来源》,《汉语学报》第3期。

梅祖麟2002《唐宋处置式的来源》,《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石毓智2004《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田春来2011《汉语处置介词的来源和替换》,《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

王健2004《“给”字句表处置的来源》,《语文研究》第4期。

吴福祥1996《敦煌变文语法研究》,岳麓书社。

徐丹1990《关于给予式的历史发展》,《中国语文》第3期。

徐丹1992《北京话中的语法标记词“给”》,《方言》第1期。

·

32

·2013年第1期

赵元任1979《北京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0《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景松1995《介词“给”可以引进受事成分》,《中国语文》第1期。

祝敏彻1975《论初期处置式》,《语言学论丛》第1辑,商务印书馆。

佐佐木勋人2002《由给予动词构成的处置句》,《语法研究与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

引例书目

《北梦琐言》贾二强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敦煌变文集新书》潘重规点校,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版。《儿女英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汉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红楼梦》,启功等整理,中华书局,2010年版。《红楼真梦》,郭则沄撰,华云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后汉书》,中华书局,2001年版。《济公全传》,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刘坚、蒋绍愚主编,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金瓶梅词话》,陶慕宁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旧唐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睽车志》,四库全书·第一〇四七册·子部(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彭公案》,秦克、巩军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七剑十三侠》,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版。《全宋词》,中华书局,2009年版。《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全唐诗》,中华书局,1996年版。《全元曲》,徐征等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醒世姻缘传》,程毅中辑注,齐鲁书社,1980年版。《三侠剑》,张杰鑫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施公案》,佚名,秋谷典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史记》,中华书局,1975年版。《水浒全传》,唐富龄标点,中华书局,2004年版。《搜神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王梵志诗校注》,项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五灯会元》,苏渊雷点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七侠五义》,石玉昆述,俞樾重编,宝文堂书店,1980年版。《小五义》陆树仑,竺少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续小五义》,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元曲选》,臧晋叔编,中华书局,1958年版。《元曲选外编》,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战国策》,明洁辑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朱子语类》,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马贝加温州大学人文学院mabeijia@tom.com;王倩温州大学人文学院myhuidefeng@163.com)

2012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评选揭晓

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2012年度评选工作于11月12日结束。本次评奖共评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朱冠明的专著《〈摩诃僧祇律〉情态动词研究》获得一等奖,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史文磊的论文《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转移》和《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研究综观》获得二等奖。

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是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生前捐资设立的,评奖活动每两年一次,于双数年份举行,至今已评选十六次。该奖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为了铭记吕叔湘先生对中国语言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弘扬前辈大师的学术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管理委员会经研究决定,此奖项自2012年起正式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本次评选为更名后首次评奖。

(白长茂)

·中国语文·

42

ZHONGGUO YUWEN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January,2013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WANG Guiyuan,Some issu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main stages in terms of the features of the characters'shape:pictographic from Shang Dynasty to Western Zhou Dynasty,sub-pictographic from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middl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clerical script from the lat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Eastern Han Dynasty,and regular scrip from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up to now.In pictographic and sub-pictographic stages,the characters' conformation was based on the physical images,and then turned to the meaning-sound patterns.There were two interacted mechanisms in the cour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system after the clerical script change:innovation which dominated the early period,and structure balance which replaced innovation in the later period.Co-existence of multiple shapes of the same character is common,while total replacement is fairly rare.

Key words: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clerical script change,pictographic.

MA Beijia,WANG Qian,Evolution from beneficial prepositions to disposal prepositions in Chinese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evolutional path from beneficial prepositions to disposal prepositions started from Song Dynasty.The disposal prepositions,such as yu(与)、gei(给)、bang(帮)、da(搭)、dai(代)、gong(共)、tong(同)and gen(跟),all directly originated from the prepositions which introduce the beneficiary.Two factors are argued to be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one i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anaphor when the beneficiary is a pronominal;the other is the“undesired”meaning implied by the verb in the“beneficial preposition+ta(他)+verb”construction.The paper also finds that the evolutional path between beneficial prepositions and accompanying prepositions is bidirectional,and this is the reason why some prepositions can have beneficial,disposal and accompanying usages in modern Chinese.

Key words:beneficial,disposal,yu,gei

LONG Guofu,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yuelaiyue(越来越)…”construction in Chinese:A case of construction emergence

This paper trie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where do constructions come from”through a case study on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the“yuelaiyue…”construction meaning“more and more”in Chinese.It illustrates the evolutional path of the“yuelaiyue…”construction as follows:yue(越)+place noun>yue+common noun>clause,yue…>yue…yue…>yuelaiyue….The mechanism of the

·

59

·2013年第1期

方位介词英语

1. at表示\"在......处\",一般指较小的比较具体的地点。如:He isn\'t at school. He is at home. 他不在学校,他在家。 2. in表示\"在......内部;在......里面\"的意思。如: What is in the box? 盒子里有什么? 3. on表示\"在某物的上面\",但两者互相接触。如: My books are on that table. 我的书在那张桌子上。 4. under表示\"在某物垂直的正下方\",两者之间不接触。如:My cat is under my chair. 我的猫在我的椅子下。 5. behind表示\"在某物体的后面\"。如: The broom is behind the door. 笤帚在门后。 6. in front of表示\"在......的前面\",正好与behind相反。如:

There are some big trees in front of our classroom. 我们教室前面有几棵大树。 7. near表示\"在某物体的附近\",意为\"接近、靠近\"。如: The ball is near the door. 球在门旁边。 介词in, on, under, behind是表示静态位置的介词。 1. along:沿着…,顺着… I'm walking along the river. 我正沿河而行。 2. across:从一边到另一边,在…那边 There are many trees across the river. 河对岸有很多树。 3. towards:向…,朝…

初中英语常见动词与介词搭配的短语

初中阶段常用动词与介词搭配的短语 l.动词+about speak/talkabout谈论thinkabout思考careabout关心,对……有兴趣bringabout引起,使发生setabout着手,开始comeabout发生hearabout听说worryabout为……担心 hang out 闲逛 throw about乱扔 know\learn about了解 look around 环顾,四周看ask about 询问 complain about 抱怨2.动词+away throwaway扔掉blowaway吹走carryaway拿走,使入迷clearaway清除掉,消散dieaway逐渐消失,减弱passaway去世washaway冲走takeaway拿走,使消失putaway收拾起来,存起来giveaway捐赠、分发wearaway磨掉,消耗breakaway摆脱 run away 逃走 go away 走开3.动词 +backcome\beback回来、记起lookback(on)回顾holdback控制住giveback归还callback回takeback拿回,收回4.动词+for gofor努力获取askfor要求得到waitfor等候standfor代表,表示longfor渴望hope/wishfor希望得到carefor关心,喜欢payfor支付、偿还searchfor查找lookfor寻找callfor需要,要求providefor 提供 change…for用……换charge…for收费,要价applyfor申请take…for误以为……是sendfor派人去请comefor来拿,来取5.动

英语中所有的介词和介词短语

英语中所有的介词和介词短语 1) at once 立刻 2) at last 最后 3) at first起先,首先 4)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5) at the end of 在?…之末 6) at the begi nning of 在…“之初 7) at the foot of 在?…脚下 8) at the same time 同时 9) at night / noon在夜里/中午 10) with on e's help在某人的帮助下,由于某人的帮助 11) with the help of 在的帮助下 12) with a smile 面带笑容 13) with on e's own eyes 亲眼看见 14) after a while 过了一会儿 15) from now on 从现在起 16) from then on 从那时起 17) far example 例如 18) far away from 远离 19)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从早到晚

20) by and by 不久 21) by air mail寄航空邮件 22) by bike / air / train / bus骑自行车/乘飞机/火车/汽车 23) by ordi nary mail 寄平信 24) by the way 顺便说 25) by the window 在窗边 26) by the end of 到“…底为止 27) little by little 逐渐地 28) in all 总共 29) in fact事实上 30) in on e's twen ties在某人二十几岁时 31) in a hurry 匆忙 32) in the middle of 在 .. 中间 33) in no time (in a mi nute)立刻,很快 34) in time (on time)及时 35) in public公众,公开地 36) in order to 为了.... 37) in front of 在?…前面 38) in the sun在阳光下 39) in the end最后,终于 40) in surprise 惊奇地

初中 介词讲解及练习题

介词教师用 介词是一种虚词,它不能单独担任句子成分,必须与名词或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构成介词短语,才能担任句子成分。 1、介词的种类 介词由词形上可分为简单介词和短语介词。 简单介词知识一个单词,如:in,on,after等。 短语介词是由两个以上单词集合而成,如:out of,in front of,because of,instead of等。 1、表示时间的介词 表示“时间”的介词如下: ①表示年、月、日、时刻等用at,in,on ②表示时间的前后用before,after ③表示期限等用by,until,till ④表示期间等用for,during,through ⑤表示时间的起点等用from,since ⑥表示时间的经过等用in,within (1)at,on,in A.at:用于表示时刻、时间的某一点 at lunch在午饭时at breakfast早餐时at noon正午时at that time那时 at night在夜间at the moment此刻,目前at present目前at nine(o’clock)在九点钟at first开始的时候,起初at/on the weekend在周末at last最后at the same time同时at times偶尔,有时at the end of 1999在1999年末at this time of(the)year在一年中的这个时候 We usually have lunch at noon/ at twelve.我们通常中午吃午饭(十二点吃午饭) 注意:表示时间的名词前有this,last,next,every等修饰时,其前面不加介词。this morning今天早上;last Monday 上周一;every week每周 B.on用于表示某天,某一天的上、下午(指具体的某一时,一律用on) on Monday在周一 on Tuesday morning在周二早上 on June 6在6月6日 on May 4,1996在1996年5月4日 on a cold night在一个寒冷的夜晚 on that day在那天 on Christmas Day在圣诞节那天 on time准时 on Monday evening在周一晚上 on the night of July(the)first在七月一日的夜晚 we didn’t listen to the lecture on Wednesday afternoon.周三下午我们没去听演讲。 C.in用于表示周、月、季节、年和泛指的上午、下午、晚上(指在一段时间内)。 in the week在这周in the holiday在假期中in May 在五月in summer在夏季 in Spring在春季in autumn 在秋季in 1995在1995 in winter在冬季 in September,1995在1995年9月 in the morning在上午 in the afternoon在下午 in the evening在晚上 in the 21st century在二十一世纪 in time及时in an hour一个小时后in a minute一会儿,立刻 Jack was about to lock the door when just in time he remembered his key. 杰克正要锁门,忽然(正在那时他及时)想起了他要拿门钥匙。

“方位介词”图解和精讲

初中英语重难点 之“方位”介词 介词的种类很多。在初中英语中,有许多表示事物存在的方向和位置的介词,我们称之为方位介词。如in (在……里),behind (在……后面),down (向下)等等。其中有些方位介词的意义比较接近,在用法上很难区分,如on, over, above 都有“在……之上”的意思,但含义却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用三个图示配以简短的文字叙述来说明这三个介词的不同用法。 on over above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很容易掌握这三个介词的用法。现将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部分方位(强调与物体的表面相接触)

几组方位介词的区别 方位介词in, on, to的区别: 1.in表示"在……范围内”,还表示“在…之中”Chongqing lies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2.on表示“与……毗邻,接壤” Canada lies on the north of America. 3.to表示方位,不接壤 Hunan lies to the east of Zhejiang.

1.at, in, on, to at 用于小地方,at school, at home In 用于大地方,in Beijing, in China On在……上面,on the map, on the table To到……To Chongqing 2.Above, over, on Above在……上方(高过另一个物体,不强调垂直) The airplane flies above that tall building.(不在正上方) over在……上方(垂直上方) The bridge spans over the river. On在……上面(物体表面有接触) There's some water on the floor, so you should be careful. 3.Below, under在……下面 Under在……下(正下方) The cat lies under the chair.(正下方) Below在……下(不一定是正下方) The cat lies under the chair.(不是正下方) 4.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 在……的前面 in front of 在外部的前面,两个东西是独立的,相反的是behind

(完整版)初中英语介词用法总结

初中英语介词用法总结 介词(preposition):也叫前置词。在英语里,它的搭配能力最强。但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需要和名词或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及从句)构成介词短语,才能在句中充当成分。 介词是一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需与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搭配,才能在句子中充当成分。介词是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前,表示词与词之间关系的词类,介词常与动词、形容词和名词搭配表示不同意义。介词短语中介词后接名词、代词或可以替代名词的词(如:动名词v-ing).介词后的代词永远为宾格形式。 介词的种类: (1)简单介词:about, across, after, against, among, around, at, before, behind, below, beside, but, by, down, during, for, from, in, of, on, over, near, round, since, to, under, up, with等等。 (2)合成介词:inside, into, outside, throughout, upon, without, within (3)短语介词:according to, along with, apart from, because of, in front of, in spite of, instead of, owing to, up to, with reguard to (4)分词介词:considering, reguarding, including, concerning 介词短语:构成 介词+名词We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Saturday. 介词+代词Could you look for it instead of me? 介词+动名词He insisted on staying home. 介词+连接代/副词I was thinking of how we could get there. 介词+不定式/从句He gives us some advice on how to finish it. 介词的用法: 一、介词to的常见用法 1.动词+to a)动词+ to adjust to适应, attend to处理;照料, agree to赞同, amount to加起来达…, belong to属于,

古代汉语 介词、连词 用法总结

介词、连词 一、介词 1、于(於、乎) ——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 ——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为之而寒於水。(《荀子·劝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即表示被动。 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2、以 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材料与依据。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 引入行为动作的时间。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3、为 (1)引入行为动作的对象。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苦为河伯娶妇。(《史记·西门豹治邺》) 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史记·西门豹治邺》) (2)引入行为动作的目的 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二、连词 1、与 作连词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 作介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

(完整版)汉语介词分类

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方向的介词: 从、自、自从、于、打、到、往、在、当、朝、向、顺着、沿着、随着(2)表示方式的介词: 按、照、按照、依、依照、本着、经过、通过、根据、以、凭 (3)表示目的的介词: 为、为了、为着 (4)表示原因的介词: 因、由于、因为 (5)表示对象,范围的介词: 对、对于、把、向、跟、与、同、给、关于 (6)表示排除的介词: 除、除了、除去、除非 (7)表示被动的介词: 被、叫、让、给 (8)表示比较的介词: 比、和、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 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他为谁,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 (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乒乓球.(动词) 你比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 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 (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 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大桥.(动词) 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简单的说,介词就介绍对象和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的。比如:在,和,跟,从,除了,为了,关于,根据……等等 现代汉语-副词的种类 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程度副词:很、最、极、挺、太、非常、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过分等;范围副词: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仅、单单、净、光、一齐、一律、就;时间、频率副词: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在、正在、将、将要、就、 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早晚、从来、一向、向来、总是、始终、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 还、再、再三、偶尔 处所副词:四处、随处 肯定、否定副词: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用(甭)、不曾情态、方式副词:大肆、肆意、特意、猛然、忽然、公然、连忙、赶紧、悄悄、暗暗、大力、 稳步、阔步、单独 语气副词:难道、岂、究竟、偏偏、索性、简直、就、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竟然、何尝、何必、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重复副词:又、再、还、仍等。 1.副词的意义和种类 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 1)表示程度:很、非常、极、十分、最、顶、太、更、挺、极其、格外、分外、更加、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几乎、过于、尤其 2)表示范围:都、全、总、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净、一概、一律、一齐、单、单单、处处 3)表示时间、频率: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在、马上、立刻、、渐渐、早晚、从来、终于、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往往、永、赶紧、仍然、还是、屡次、依然、重新、还、再、再三、偶尔、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 4)表示肯定、否定:不、没、没有、不用(甭)、必、必须、必定、准、的确、未、别、莫、勿、是否、不必、不曾 5)表示情态、方式:忽然、猛然、公然、特意、亲自、大肆、肆意、悄悄、连忙、赶紧、暗暗 6)表示语气: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幸而、幸亏、偏偏、明明、恰恰、未免、只好、不妨、索性、简直、就、可、难怪、反倒、何尝、何必 同一小类的副词,语义和用法不一定都相同,有的差别还相当大。所以,同类副词在用法上的差别值得注意:举例来说,“都、只”都表示范围,但是“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而“只”表示限制,限制它后面的词语的范围。 例如“中文(1)(2)(3)(4)班的同学都去了,只中文(5)班的同学没去。”这一句的“都”所总括的对象是前面的“中文(1)(2)(3)(4)班的同学”,而“只”所限制的范围是后面的“中文(5)班的同学”。

古代汉语介词连词

介词?连词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汉语介词主要特点是什么? 2.古代汉语介词和现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介词和介词宾语,如介词宾语省略也请说明: 1.汝将何以视天地。(段太尉逸事状) 2.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3.可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5.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齐桓公伐楚) 6.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7.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柳子厚墓志铭) 三、说明下列各词的词性和在句中的作用: (1)于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3.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答李翊书) 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齐桓晋文之事) (2)诸 1.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郑伯克段于鄢) 2.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孟子?滕文公下) (3)以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齐桓晋文之事) 6.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段太尉逸事状) 7.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齐桓公伐楚) 8.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9.斧今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10.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子厚墓志铭) 1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12.今者任座之言直,是以知君之贤也。(自知) 13.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为 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2.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3.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答李翊书) 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 5.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答李翊书) 6.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劝学) 7.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

现代汉语介词配价现代汉语介词配价解析

现代汉语介词在理论处理上虽然被划归为虚词,但是它们还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仍然具支配其他成分的语义基础,还不是完全形态化的语法标记和语义标记。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介词是一种具有配价能力和配价要求的特殊虚词。本文将根据动词配价与介词配价的对比分析,拟就句子的配价体系中介词配价结构的句法特征、介词配价成分的数量表现及语义性质等几个问题,来具体探讨介词配价的特点。一、介词配价结构的句法特征现阶段现代汉语的配价研究已经涉及了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介词配价的明确化无疑使此项研究工作向前迈进了一步。在这四种词类的配价系统之间,动词配价与介词配价的关系无疑是最关键的,以往动词配价研究的症结正在于此。种种语言事实也显示,介词配价有着明显的特点。下面,我们就对介词配价结构的具体特点进行详细考察。吴贻翼(2000)指出,由于跟其他一切有配价能力的词类X畴,如名词、形容词、前置词(包括介词)等比较起来,“动词是最具有结构性的,可以看做是整个句子结构的潜在负荷者”,因而介词的配价与动词的配价有着明显的不同:“前者通常只具有与其他词语组配的能力,不具有预示任何句法结构的能力。而动词在语义上总是预示一定的句法结构,具有与其他词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的能力。”[1]也就是说,动词的配价结构在语义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句”,可以直接实现为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事件或过程;而由介词构成的配价结构是一个“零句”,所表达的只是一个“零过程”,它在语义上是不完整的,必须依附于其他结构才能在句子中实现。例如,从动词“买”(释义:拿钱换东

西)我们可以联想到这样一个商业交换的活动场景:a购买方-b金钱c出售方-d商品由此以“买”为核心谓语动词,我们可以造出下列语义完整、句法合格的句子:(1)a-v-d:X三买了一件衬衣。(2)a-b-v-d:X三三十块钱买了一件衬衣。而由介词“从”(释义:表示起点,指处所、来源)我们可以联想到某个地点,但这却不足以形成可以独立运用的句子:(3)?X三从学校(4)?X三从胡壮麟等(2005)认为介词可以解释为次动词:从概念功能上讲,它是一个次过程;从人际意义上讲,它是一个次谓语成分。[2]“次过程”、“次谓语”的提法正是对介词配价结构在句子中的句法地位的准确反映。介词配价结构的这种次级谓语地位与学界对现代汉语介词的传统看法也是极为相似的:介词在句子结构上没有独立性,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能跟所介引的词语一起充当主要谓语动词的修饰语。与我们不同的是,传统观点出于对介词虚词属性的考虑,片面地将介词结构的非独立性归因于介词的依附性。其实,这种依附性的载体既不是介词也不是介词的宾语,而是整个介词短语。例如:(5)我自己一个人从农场走到市里,是三十多里。(英才杂志社《十年百人》)→*我自己一个人从走到市里,是三十多里。→*我自己一个人农场走到市里,是三十多里。→*从农场在此例中,何止是介词“从”不能单独出现,名词“农场”也不能单独出现,二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出现在句子中;整个介词短语“从农场”也不能单独使用,要依赖于主要谓语“走到市里”。“从”与“农场”的结合恰恰说明介词的配价有着极为强烈的强制性,不能缺省也不能隐含(动词的配价成分在一

中考英语 介词和介词短语

中考英语介词和介词短语 1.My father often goes fishing Sundays. A. in B. at C. on D. for 2.She came to Lanzhou 2008. A. at B. on C. in D. to 3.I often get up 6:30 in the morning. A. on B. at C. in D. for 4.The head teacher put a jacket the sleeping boy to prevent him from catching a cold. A. above B. with C. under D. over 5.Don't waste water.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and no one can live it. A. without B. with C. except D. besides 6.—Excuse me. Is there a library around here? —Yes. It's the restaurant the supermarket. A. between; and B. between; or C. across; from D. next; to 7.—When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 this year? —It's June 12.We will have a 3-day holiday. A. at B. in C. on D. from 8.—How soon will your father come back form London?—two days. A. On B. In C. Of D. For 答案:CCBDAACB 9.Jackie Chan and Jet Lee have much . And they often play similar roles in the movies. A. in style B. in turn C. in common D. in fashion 10.Don't ask her to keep quiet for a long time. , she is only a small child. A.In all B. After all C. First of all D. Above all 11. the No.48 bus driver, all the passengers were saved. The driver managed to stop the bus before he died. A. Thanks to B. According to C. As for D. Begin with 12.—Many teenagers put mobile gaming other things and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 —That's really bad. A.up to B. as for C.ahead of D. along with 13.—Look, so many dark clouds! —You should take an umbrella rain. A. instead of B. in case of C. with the help of D. because of 答案:CBACB

“方位介词”图解精华版

初中英语重难点之“方位”介词 介词的种类很多。在初中英语中,有许多表示事物存在的方向和位置的介词,我们称之为方位介词。如in(在……里),behind (在……后面),down (向下)等等。其中有些方位介词的意义比较接近,在用法上很难区分,如on, over, above 都有“在……之上”的意思,但含义却不尽相同。我们可以用三个图示配以简短的文字叙述来说明这三个介词的不同用法。 on over above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很容易掌握这三个介词的用法。现将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部分方位 (强调与物体的表面相接触)

几组方位介词的区别 方位介词in, on, to的区别: 1.in表示"在……范围内”,还表示“在…之中” Chongqing lies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2.on表示“与……毗邻,接壤” Canada lies on the north of America. 3.to表示方位,不接壤 Hunan lies to the east of Zhejiang. 表示地点位置的介词: 1.at, in, on, to at 用于小地方,at school, at home

In 用于大地方,in Beijing, in China On在……上面,on the map, on the table To到……To Chongqing 2.Above, over, on Above在……上方(高过另一个物体,不强调垂直) The airplane flies above that tall building.(不在正上方) over在……上方(垂直上方) The bridge spans over the river. On在……上面(物体表面有接触) There's some water on the floor, so you should be careful. 3.Below, under在……下面 Under在……下(正下方) The cat lies under the chair.(正下方) Below在……下(不一定是正下方) The cat lies under the chair.(不是正下方) 4.in front of, in the front of 在……的前面 in front of 在外部的前面,两个东西是独立的,相反的是behind The building is in front of the hospital. The building is behind the hospital.

初中英语常用介词短语

初中英语常用介词短语 1)at once 立刻 2)at last 最后 3)at first 起先,首先 4)at the age of…在……岁时 5)at the end of…在……之末 6)at the beginning of…在……之初 7)at the foot of…在……脚下 8)at the same time 同时 9)at night/noon 在夜里/中午 10)with one's help 在某人的帮助下,由于某人的帮助 11)with the help of …在……的帮助下 12)with a smile 面带笑容 13)with one's own eyes 亲眼看见 14)after a while 过了一会儿 15)from now on 从现在起 16)from then on 从那时起 17)far example 例如 18)far away from 远离 19)from morning till night 从早到晚 20)by and by 不久 21)by air mail 寄航空邮件 22)by bike/air/train/bus 骑自行车/乘飞机/火车/汽车 23)by ordinary mail 寄平信 24)by the way 顺便说 25)by the window 在窗边 26)by the end of…到……底为止 27)little by little 逐渐地 28)in all 总共29)in fact 事实上 30)in one's twenties 在某人二十几岁时 31)in a hurry 匆忙 32)in the middle of 在……中间 33)in no time (in a minute) 立刻,很快 34)in time (on time) 及时 35)in public 公众,公开地 36)in order to 为了…… 37)in front of 在……前面 38)in the sun 在阳光下 39)in the end 最后,终于 40)in surprise 惊奇地 41)in turn 依次 42)of course 当然 43)a bit (of) 有一点儿 44)a lot of 许多 45)a little 一点儿 46)on one's way to 某人在去……的路上 47)on foot 步行,走路 48)a talk on space 一个关于太空的报告 49)on the other hand 另一方面 50)at/on the weekend 在周末 51)on the left (right) 在左(右)边 52)on the other side of 在……另一边 53)on the radio 通过收音机(无线电广播) 54)to one's joy 使……高兴的是 55)to one's surprise 使……惊讶的是 初中课本中常见介词短语分类列举 1.表示时间的介词及介词短语 in, at, on, before,after,till,since,for, fromto, until,by,in the middle of,at the beginning of,at the end of,at half past five,at night,in a week,in the morning,in class,at sunrise,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on Sunday,on Saturday afternoon,on a winter evening,for a long time,for two months,after school,since liberation,before lunch,at the time of,at the age of。 2.表示地点的介词及介词短语 in,at,into,to,on,beside,before,behind,above,under,outside,inside,up,from,far,from,near,across,off,down,among,past,between,out of,around,in the front of,in the middle of,at the back of,at the foot of,at home,at the gate,at the table,in the sky,on the ground,in a tree,in the south,in the sun,in the bed,on one’s way home,by the side of。 3.介词和各类词搭配构成的介词短语 1).介词与动词搭配 arrive in/at到达 ask for要,请求 do well in在……方面做得好 give in投降 go on继续 hear from收到……来信 hear of听说 help's B.with sth.帮助……做 laugh at嘲笑 learn from向……学习

-常用方位介词和短语

常用方位介词和短语 【概念引入】 介词后面可以跟名词和代词做宾语,构成介词短语。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一下用来表示方位的介词和介词短语。 【用法讲解】 1. on 介词on表示“在某物之上”的意思,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之表面上面。两者之间有接触。 例如:Your book is on the desk. 你的书在课桌上面。 There is a ball on the floor. 地板上有个球。 拓展:above 和over的区别 on指的有接触面的上面,但是over和above都是没有接触面的上面。 over“在……正上方”,与under相对。 例如:There is a bridge over the river. 河上有一座桥。 The picture is hanging over the blackboard. 那张图挂在黑板的正上方。 above只表示“在……上方或位置高出……”,不一定是正上方,与below相对。 例如:A plane flew above our heads. 一架飞机从我们头上飞过。 The Turners live above us. 特纳一家人住在我们的上面。 2. in 介词in表示“在某物的里面”,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内部、中间或者在某个范围之内。 例如:Your pen is in the pencil case. 你的钢笔在铅笔盒里面。 She is the tallest in her class. 她是她们班最高的。 3. under 介词under表示“在某物的下面”,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垂直正下面,两者之间没有接触。 例如:My bike is under the tree. 我的自行车在树的下面。 The shoes are under the chair. 鞋在椅子的下面。 拓展:under和below 的区别 under表示“在……之下”,通常表示位置处于正下方,与介词over“在……上方”相对应。 例如: T here is a book under the table. 桌子下面有一本书。 A cat is sitting under the table.一只猫在桌子下面。 below表示“在……之下”,“在……的下游”,与介词above相对应,常指在某物体之下,但不一定在该物的正下方。 例如:He is below the average at school.他的学习成绩在水准以下。 I looked down at the hall below. 我瞧了瞧下面的大厅。 4. behind 介词behind表示“在某物的后面”,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后面。 例如:Your brother is behind the tree. 你的弟弟在树的后面。 She is standing behind her mother. 她站在她妈妈的后面。

常用方位介词和短语

Where is my schoolbag? 专项语法讲练——常用方位介词和短语 【概念引入】 本单元学习介词+定冠词the+名词构成介词短语的用法,介词后面可以跟名词和代词做宾语,构成介词短语。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一下用来表示方位的介词和介词短语。【用法讲解】 1. on 介词on表示“在某物之上”的意思,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之表面上面。两者之间有接触。 例如:Your book is on the desk. 你的书在课桌上面。 There is a ball on the floor. 地板上有个球。 拓展:above 和over的区别 on指的有接触面的上面,但是over和above都是没有接触面的上面。 over“在……正上方”,与under相对。 例如:There is a bridge over the river. 河上有一座桥。 The picture is hanging over the blackboard. 那张图挂在黑板的正上方。 above只表示“在……上方或位置高出……”,不一定是正上方,与below相对。 例如:A plane flew above our heads. 一架飞机从我们头上飞过。 The Turners live above us. 特纳一家人住在我们的上面。 2. in 介词in表示“在某物的里面”,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内部、中间或者在某个范围之内。 例如:Your pen is in the pencil case. 你的钢笔在铅笔盒里面。 She is the tallest in her class. 她是她们班最高的。 3. under 介词under表示“在某物的下面”,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垂直正下面,两者之间没有接触。 例如:My bike is under the tree. 我的自行车在树的下面。 The shoes are under the chair. 鞋在椅子的下面。 拓展:under和below 的区别 under表示“在……之下”,通常表示位置处于正下方,与介词over“在……上方”相对应。 例如: T here is a book under the table.桌子下面有一本书。 A cat is sitting under the table.一只猫在桌子下面。 below表示“在……之下”,“在……的下游”,与介词above相对应,常指在某物体之下,但不一定在该物的正下方。 例如:He is below the average at school.他的学习成绩在水准以下。 He looked down at the hall below. 他瞧了瞧下面的大厅。 4. behind 介词behind表示“在某物的后面”,它通常表示一个物体在另外一个物体的后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