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

心理学基础知识.txt为什么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总要加上从前?开了一夏的花,终落得粉身碎骨,却还笑着说意义。心理学基础知识




一、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的科学。概括地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直到十九世纪后半叶,在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带动和影响下,于 1879年德国人冯德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开始了正式的心理学试验工作,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列宁认为“心理学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之一”。心理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生物学、社会学、医学、哲学、政治学等许多学科。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有助于这些学科的发展。
人是有思想的、有内心体验、有感情、有追求、有奋斗、有成功、有失败、有挫折......正因如此,生命才有价值,生活才丰富多彩。人的心理活动复杂多变,法国伟大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心理现象看不见,摸不着,既没有形状、大小,又没有重量、气味。因此,人们对心理的认识常常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心理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活动中,却无时无刻地存在着,支配和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学习、研究心理学,目的是让人类认识自己,探索、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现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正确说明、准确预测和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人的实践活动的效率。

二、心理实质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围绕人的心理实质问题,曾有过不同的认识和争论。辩证唯物主义对此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1.心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这一观点来自于对生理科学特别是脑科学研究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心理观的基本观点之一。物质是基础,人脑就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物质基础。大脑中有语言中枢、嗅觉中枢、情绪中枢……分管人体各种功能,可以说心理活动是人脑的属性,没有脑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不能产生心理活动。如去皮层状态的植物人,由于脑皮层功能的丧失,虽然生命体征尚存在,但却没有心理活动的产生。

(1)神经元

神经元也称神经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整合信息的机能。人脑结构中显示大脑有100亿—1000亿的神经元,它们是接受、加工、整理心理信息的细胞基础。

(2)神经系统

神经元经过复杂连接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有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构成。实现着中枢神经系统同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的联系。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部位不同结构和机能也不同。一般来说,部位越高,结构越复杂,机能也就越多样化。

(3)脑

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分为小脑、脑干和大脑。

小脑主要机能是协调骨骼肌肉的活动,保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结构,如同“网”一样,上面布满了神经元,故被称为脑干网状结构。网状结构对人心理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人的各种生命中枢,如心跳、呼吸、体温等都在脑干。

大脑是高级心理过程的中枢。分为左右两半球。有额叶、颞叶、顶叶、枕叶。枕叶为视觉中枢;颞叶为听觉中枢;额叶同人的有目的的行为密切相关。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人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是以脑的发育为基础,但心理不是人脑独立活动的结果。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结果。没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就不可能产生心理活动。所以说,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但是同样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如不同的人见到玫瑰,情人视为爱情的象征;植物学家认为是蔷薇科植物;经济学家认为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另一点,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即人的心理活动,是对外界现实经过主观的思维判断加工处理后的反映,而不是像照镜子一样直接反映客观的原型。认识到这一点,每个人在日常生活、训练中要勇于和善于调适自己,努力缩小主客观间的距离,尽可能使主观想法与客观现实吻合,以达到自身与环境的平衡,适应部队环境的需要,这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三、心理现象

恩格斯说:“人的心理现象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的任何活动都伴有心理活动。因此,心理现象的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通常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心理过程是指人们在认识、对待客观事物时所表现的心理活动,依据心理活动的性质和形态,又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是人与人心理活动差异的表现。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从认识开始的,情感和意志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反过来又影响着意识。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1)认识过程

人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

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即认识过程。

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舌头尝味道,手触摸软硬、湿冷等,这些都是对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称感觉。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除了解个别属性外,还要对事物有整体的认识。如知道梨子的颜色、外形、软硬,还要亲口尝一尝,才能对梨子的整体属性形成认识。人对客观事物整体及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称知觉。

人不仅感知当前的事物,有时还要回忆过去经历的事情,甚至事过境迁之后,还能感到“言犹在耳”、“历历在目”,这就是记忆。

把感知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应,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也是认识过程的核心部分。

人利用感知和记忆的材料,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这是想象。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目的、自觉的想象。它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无意想象是没有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就是在睡眠状态时的无意想象活动。

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为了更清楚和有效地思维、记忆,必须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这叫注意。注意是沟通心灵与外界事物的窗户,是认识事物的必要条件,不通过这扇窗户,外界的事物就不能进入心灵,人也就无法认识客观事物。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都是人在认识世界时产生的心理活动,综合在一起,构成认识过程。

(2)情感过程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产生思维意识,同时也会产生情绪和情感。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是由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人就产生肯定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满意、愉快、高兴等;当客观事物违背人的需要,则产生否定、消极的情感体验,如苦恼、愤怒、恐惧、忧愁。情绪和情感,是人对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反映了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意志过程

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凡是建立在某种需要或愿望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其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意志有明确的目的性,为了实现目标,支配人们产生努力克服困难的行动。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量。抗洪英雄高建成,在滔滔的洪水涌来时,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脱下救生衣穿在战士身上,一次次把战友推到树上,

最后耗尽体力,献出了宝贵生命,成为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这正是他优秀的革命军人意志品质所在。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总之,人类通过认识过程来认识客观世界;通过情感活动来体验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间的关系;通过意志行动来改造客观世界。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也称个性特征。主要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和世界观。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是人心理活动产生差异的基础,属于人心理活动的特异性系统。

(1)个性倾向

指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基本趋向、态度和根本看法的心理特点。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基础动力和出发点。如果已知一个人的个性倾向,就可以有更大的把握来预测他的远期行为。

需要是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们为了生存,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是推动人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换言之,人的活动的积极性,根源在于他的需要。需要可划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这种层次论符合人类需要的发展规律,但也有明显不足之处,它忽略了人类需要的社会实质,有其局限性。公安边防部队官兵的需要尚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荣誉的需要。崇尚荣誉,入党、提职、晋衔、立功、嘉奖等各种荣誉的获得,在某种程度上,是官兵在部队服役期间的标志和结论。周围战友、亲属等社会关系,也以此来评价、衡量其在部队的表现,这是对官兵在部队奉献的一种认可形式。

求知成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科技发展,部队的年轻人,尤其是战士,学习科学文化,两用技术已成为他们最强烈的需求。

被爱护、关怀的需要。部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官兵关系、上下级关系,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别。除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外,官兵的潜意识中还存在视领导为父母、兄长,这种需要是感情上的依赖,是他们从家庭走入警营,实现角色转变,过渡时期的情绪特点之一。

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它具有引发功能、指引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当兵的动机,是在保卫祖国、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动机不但能引发人的行动,而且还能维持、调整人的行动,使之始终如一地朝向期

望的目标努力。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图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态度,兴趣是事业的先导,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人获得知识的巨大动力。雷锋的“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是从兴趣入手,培养对所从事专业的兴趣,热爱本职,努力钻研其中的知识,最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

理想是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以现实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经过努力就能实现的想象,是人生奋斗的目标。理想不是空想。正确的理想,要以科学原理为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前提。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受到人们爱戴,虽死犹生,是因为他们都树立了为解放全人类奋斗终生的理想。理想是随着自我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而树立起来的。青年时代是树立远大理想的时期。理想是否能成为激励行动的动力,取决于个人的信念,没有坚定的信念,再好的理想也是海市蜃楼。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

(2)个性特征

指人心理活动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诸方面的不同。

能力。人的能力是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能力可以分为认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等。人所具有的观察力、想象力为一般能力,而歌唱家优美的歌声,舞蹈家动人的舞姿,背后所蕴含的出众才能则属于特殊能力。部队中有人擅长做思想工作,能说会写,有人擅长军事技术,比武领先,这就说明了能力的差异性。能力的形成先天素质是基础。生来脑发育不全的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会受影响。强调基础并不是忽视能力的可塑性。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形成发展的决定条件,良好的品质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军人应在军队的大熔炉中,经过学习、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气质。指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快慢、强弱、灵活性等方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脾气和禀性。

气质通常分为胆汁质型、多血质型、粘液质型、抑郁质型。其实,现实生活中人的气质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多数是介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间型或混合型。四种类型的划分是人为划定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研究和了解人的气质特征,更好地把握人的心理活动。

性格。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如谦虚、勤奋、正直、助人为乐或者自私、懒惰、吝啬、见利忘义等等都

是人性格的特征。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一个人在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总能表现出某种稳定的倾向。在谈到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时,并不是否定性格的可塑性。也就是说,人的性格不是一经形成就永远不变的,随着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可以使人的性格发生改变。

心理现象内容复杂,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总称为心理。为简单明了起见,列下表将其表示出来。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

个性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四、正确运用心理科学,创新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边防部队建设的“生命线”,是人民军队的“传家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已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公安边防部队官兵身处改革开放前沿,担负着艰巨而复杂的边防保卫任务,同样经受着各种考验,面临着各种冲击和压力,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案件和自杀事故也时有发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工作是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加强部队管理教育、提高官兵素质、预防案件事故的有效手段。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把“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写入了《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在《关于重视做好基层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官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认真做好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促进部队全面建设和战斗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新颁布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也要求官兵“掌握法律常识和心理知识,增强法纪观念,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刚刚修订的《政治工作条例》也增加了“搞好心理疏导”、 “开展舆论战、心理战”等内容。
武警部队自1998年起就把心理科学应用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自2001年起,在全部队开展心理普查,取得明显成效。去年部局在黑龙江、山东边防总队进行试点,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实践证明这一方法也适用于公安边防部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强了官兵的心理健康意识,官兵维护心理健康的自觉性和自我调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二是通过普查及时发现有严重

心理问题的个别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疏导和控制工作,减少了案件事故的发生;三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作为“两个经常性”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使“两个经常性”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有力促进了部队的安全稳定。各级一定要站在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高度,认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站在维护部队稳定的高度认识心理疾患的严重影响,增强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开展预防犯罪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深入研究心理问题的成因和表现,依靠测查、疏导等有效手段,增强发现、治疗和管控有心理疾患人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心理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教育心理学不仅能给新课改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能够给解决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性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③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趋势?
面对信息社会教育的新变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现出以下8种新趋势: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③研究学习者的内在过程和机制;④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⑤研究情境环境的影响;⑥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⑦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模式;⑧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5、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①连续性和阶段性;②定向性和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6、心理阶段的划分: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2~14、15岁)、

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7、什么是观察力?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8、中学生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观察力发展、记忆力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五个部分。(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①中学生认知结构的体系基本形成;②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③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①目的更明确;②持久性明显发展;③精确性提高;④概括性更强。(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①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②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识记方法;③抽象记忆占优势。(4)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情感发展特点:①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相关的情感;②自相矛盾的情感;③少年的热情与冲动;④选择性友谊的建立; ⑤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朗。高中生的情感特点:①个性化的情感;②浪漫主义热情。(5)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
9、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及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什么观点?对教育有何启示?
(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所有有机体都有适合和建构的倾向,同时,适应和建构也是认知发展的两种机能.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2}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的过程中其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面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标志着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孤立的行为模式的总和这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影响发展的因素皮亚杰认为,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四个因素是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可以作以下概括(1)充分认识儿童不是小大人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前提(2)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10、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含义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人格的发展上一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又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选择和一个

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整个发展过程分为八个阶段:①学习信任阶段;②成为自主者阶段; ③发展主动性阶段;④变得勤奋阶段;⑤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⑥显示充沛感阶段;⑦承担社会义务阶段;⑧达到完善阶段。教育意义:指出了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需要的支持帮助,这有助于教育工作了解中小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素面临的各种冲突,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在教育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勤奋感,教师和学校应鼓励学生大胆的设想和创造,对儿童的建议表示赞赏,并耐心的回答其问题,增强其自信心,发展其主动人格,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成败观,使其懂得成功的必然现象,不可因一时失败而丧失信心,教师要最大限度的尊重学生,切不可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不要在同班或其他人员面前轻视和贬低他们。
11、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何启发作用?
基本观点:(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心理发展观(3)内化学说(4)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启发作用:他也是个建构主义者。首先,他认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其次,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第三,强调内部心理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他的思想体系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石,启发着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育进行了大量理论建设和实际探索。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教学模式,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支架式教学。要点:首先强调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的发展活动;其次教师指导成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做到独立发现,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他的理论对与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
12、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进行教育?
(1)改变教学组织形式,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包括分校、分班、班内分组及跳、留级等。(2)改革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3)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掌握学习,个别指导教学法都是最佳的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方法。
三、学习的基本理论
13、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有什么特点?
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所产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学习特点:首先,学生的学习以

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其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第三,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14、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
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其次,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积极主动的过程。
15、学生的学习内容分为哪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16、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把学习分成了哪些类型?
①言语信息的学习;②智慧技能的学习;③认知策略的学习;④态度的学习;⑤运动技能的学习。
17、奥苏贝尔的分类?
奥苏贝尔(D?P?Ausubel)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①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的和发现的;②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的和有意义的。
18、我国的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
我国的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①知识的学习;②技能的学习;③行为规范的学习。
19、什么是知识?技能?行为规范?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作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他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20、简述桑代克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教育的指导意义?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他采用实证主义的取向,使教育心理学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拓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教育的影响: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是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形成的。他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的基础知识答案

录入时间: [2009/11/12] 【打印】【字体:大 中 小】【关闭】



一、选择、填空、判断
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负迁移

)。

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揭示事物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

3、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认识)。

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5、学习策略教学实现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学科渗透式教学;另一种是学习策略的专门训练)。

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7、对于"性质"一词可有两种理解:(一是科学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另一种理解是指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8、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9、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金钠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否认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斯金纳也是环境决定论者。他主张有机体带着先天的机能来到世界,但他首先关注的是环境因素在儿童行为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斯金钠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10、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

11、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

12、(朱智贤)的儿童整体发展理论。

13、布鲁纳是认知主义学习观的重要代表人物,认知发现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认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的活的、转化和评价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

14、(加涅)被公认为是将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

15、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代表。

16、美国心理学家杜威认为解决问题一般包括(困惑、诊断、假设等)五个步骤。

17、根据强化的效果可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心理学家不提倡运用负强化。

18、依随于是否作出某个反应进行正强化

或负强化被称之为(强化训练),它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奖赏训练;取消训练;惩罚训练;回避训练)。

19、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先后提出了七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罗还将七层次需要分为两大类,其四个层次称为(基本需要),后三个层次为(高级需要)。

20、根据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规定成就动机强度的因素有三个:(一个追求成就的行为强度,用M来表示;一个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用P来表示;一个满足感,用I来表示)。

21、人在追求成就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倾向,一种是回避失败的倾向。据此把人区分为成就动机水平高低不同的两类人,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低的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小于回避失败的倾向。

22、维纳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23、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儿童在五、六岁以前是属于无规则的阶段。儿童在六岁到八、九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八、九岁之后儿童过渡到自律阶段。

24、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25、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

26、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从道德教育的角度来看,道德情感有以下几个特征:(两极性;情境性;感染性)。

27、道德行为的形成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不仅要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还要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做",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单靠行为方式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通过行为方式的不断练习来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为了能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实现道德行为,必须锻炼道德意志。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包括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道德行为的训练可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角色扮演法、价值观辨析法、榜样引导法、行为强化法。

28、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钠。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远离把学习的内容编制成"

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学生通过机器上的程序显示进行学习。

29、程序学习的过程是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按一定顺序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一一回答,然后学生可以得到反馈信息。

30、教师的一般能力主要表现在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特点上。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31、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名词解释

1、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2、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3、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

4、学科渗透式教学:是把学习策略教学与具体学科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这种途径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但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全员参与。一般来说,较为具体的、使用于某类材料和学习情境的学习策略是用于在第一种教学情境学习。

5、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根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6、测验法:是指运用某种测验测量人的某种心理现象,使之数量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7、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

8、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根据记忆的有无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有益记忆和无意记忆;根据记忆的不同方式可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按照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表示的方式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9、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

10、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11、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

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12、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13、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

14、观察学习:就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15、顿悟:也叫领悟,学习就是一种突然的领悟和理解,领悟是对情境全局的知觉,是对问题情境中实物关系的理解,也就是完形的组织过程。

16、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指示,或者说成是关于"是什么"的指示,它包括事实、规则、发生的事件、个人的态度等。

17、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也可以被称之为"技能"。

18、概念学习:就是学习者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

19、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

20、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利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

21、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22、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它强调学习者能够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23、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24、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

25、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

素构成。

26、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或指激发、定向和维持学习行为的心理过程。学习动机支配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27、成就动机: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

28、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29、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30、自我效能感:指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32、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33、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

34、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

35、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36、意义障碍:是指学生头脑中存在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

37、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38、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39、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40、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三、简答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这些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

2、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份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性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交往发展两方面。⑴学生社会性

认知的发展。①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批评、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②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对权威和对友谊的认知。⑵学生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交往主要包括学生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交往。

3、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及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4、斯金钠如何用强化理论解释儿童的发展,他如何将强化理论应用到教学中?
斯金钠认为,人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对于这种不良行为的矫正,既要运用积极强化,也要运用消极强化。斯金钠育婴箱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他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

5、学优生与学差生、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异?
⑴学优生和学差生的人格差异。所谓学优生是指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能力以及正常的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交往能力的学生。学差生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困难的学生。第一,动机差异。学优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学差生的;第二,主体性差异。学优生具有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第三,人格适应差异。学优生通常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整合性、高独立性、更成熟等特征,很少有人格适应问题,而学差生常出现人格适应不良问题。⑵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的人格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具有如下人格特征: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

6、简要分析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行为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或思维的较持久变化的过程。包含内容有⑴学习是凭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思维的变化。⑵学习既有行为的变化,也有思维的变化。⑶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⑷学习是指那些比较持久、恒定的行为与思维的变化。⑸学习的结果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7、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⑴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学生的学习主要

以书本中的间接经验为主。⑵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体现在学习计划、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手段,教师检查和督促、教会学生学会思维和学会学习上。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还要通过学习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8、简述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主义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他们不再认为学习的过程只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简单联结,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还有一个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认知因素,而且人类的行为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动物的行为,二者间有质的差别。

9、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⑴陈述性知识是"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⑵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输入信息的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⑶陈述性知识激活的速度比较慢,是一个有益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对有关事实进行再认或再现;而程序性知识激活的速度很快,是一种自动化了的信息变形的活动。

10、简述原理学习的主要形式。
⑴概念学习的例-规法与规-例法也是原理学习的两种基本方式。⑵例-规法指在教学中先呈现一系列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原理。当问题不太复杂,学生通过探究能够发现规则时,可使用例-规法。⑶规-例法指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然后用例证来说明规则。当学生已掌握了上位规则,既可采用规-例法学习与之相关的下位规则。

11、促进概念学习都有哪些条件?
⑴提供概念范例。包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例-规法,另一种是规-例法。⑵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图。⑶消除错误概念。⑷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12、简述影响原理学习的条件?
原理学习的条件来自于学习者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⑴学习者的内部条件。首先,是学习者对原理所涉及的概念的掌握;其次,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也制约其能否掌握原理;再次,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最后,学习者的动机也是重要的内部条件。⑵原理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外部条件体现在言语指导中。

13、程序性知识学习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程序性知识的活的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的技能的过程,它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为陈述性阶段;第二阶段为程序化阶段;第三阶段为自动化阶段。

14、简述模式识别程序和动作步骤程序的

学习过程。
⑴模式识别学习就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别和判断。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把握产生式的条件项,这一任务一般通过概括化和分化来完成。⑵动作步骤的学习是指学会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动作步骤首先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来习得;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转变成程序性知识,而这一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程序化和程序合成。

15、简述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⑴费茨研究了动作技能将其分成4个阶段。①认知阶段②分解阶段③联系定位阶段④自动化阶段。⑵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技能分5个阶段。①活动的定向阶段②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④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⑤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16、学生元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
⑴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⑵元认知发展特点包括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②从他控到自控③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④从局部到整体。

17、什么是产生式?产生式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⑴所谓产生式就是有关条件和行动的规则,简称C-A规则。⑵产生式迁移理论则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

18、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
⑴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⑵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⑶认知结构。⑷认知技能与策略。⑸心理定势。⑹学习态度与方法。⑺智力与年龄。⑻教师的指导方法。

19、简述尝试-错误说和顿悟说关于问题解决的理解的不同之处。
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认为,问题解决是刺激情景与反应形成适当联结的过程,而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逐步形成的。问题解决过程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的盲目操作,不断地尝试错误,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即形成刺激情景与反应的联结,然后再不断重负巩固这种联结,直到最终问题解决。⑵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是突然产生的,是一个领悟的过程。问题解决是由于突然对问题情境中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有了理解和顿悟而实现的。

20、什么是问题解决?简要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⑴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⑵因素包括①问题情

境②问题表征③知识经验④认知策略⑤心理定势⑥功能固着⑦酝酿效应⑧原型启发⑨情绪和动机状态

21、根据强化理论的原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钠认为,强化是激发动机的必要条件,行为受到强化后,有机体会产生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从而以获得强化为个体的行为目标。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学习取得了多大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及时反馈、及时强化这是有效运用强化的一条基本要求。教师要利用好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教师要注意及时批改和返还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试卷,也可采用学生之间相互批改的方式,使学生及时知道结果。

22、简述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
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维纳指出人们经常把成就行为归因于下述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包括:能力、任务难度、努力、运气。在上述的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4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待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第一,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待发生变化。第二,归因还会使人们出现情感反应。

23、什么是习得性无力感?如何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
⑴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⑵消除学生的无力感包括①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②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③培养意识,增强免疫力。

24、如何增强自我效能感?
⑴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要善于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⑵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要注意给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榜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强自我效能感。⑶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以强化,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能力的提高,增强自我效能感。⑷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教师要通过示范教导等方式使学生学会确立合适的目标和根据自己的能力与目标来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评价。

25、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部分,是由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等四种因素构成的,它们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了品德的整体。⑴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品德的基础。⑵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⑶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⑷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26、简要概述品德的形成过程?
人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文化和教育条件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这4个心理成分要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形成稳固的联系。在这种条件下,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行动的指南,成为个人的道德信念,这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27、教学设计由哪些基本问题组成?
⑴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⑵教学设计由3个基本问题所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哪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等;再次是"我怎么判断我已达到了哪里?"即教学评价与监控。

28、学习准备都包含哪些内容?为什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并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这就是教学的准备性原则,也称之为"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周国韬将学生的学习准备概括成生理机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等6个方面。

29、什么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它给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⑴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⑵真正的因材施教,就应该以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为依据,来对教学环境进行选择、创造和评定。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是:①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②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