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集团十三五规划

集团十三五规划

集团十三五规划
集团十三五规划

东海翔集团五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7—2021)

东海翔集团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四月

一、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1、纺织行业发展改变是必然趋势

我国是纺织大国,但并非纺织强国。特别是作为纺织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提高附加值关键链条的染整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设备及环保意识和设施,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很大。这不仅已经成为整个纺织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同时导致了我国环保型纺织品的开发薄弱,产品不能与国际绿色纺织品市场趋势相适应,纺织纤维原料及纺织品服装生产的综合竞争力不高的局面。因此,为适应国际市场发展趋势,保持我们已经取得的世界纺织贸易、生产大国的地位,“推行环保、节能、清洁生产印染加工技术,实现印染行业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预防转变,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轻工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特编制《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指出轻工业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智能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强盛的核心路径

金融危机使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强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工业水平,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来重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实体经济。2015年,国务院提出《中国制造》,全面部署推进强国制造战略,实施创新驱动,

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主要从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新业态新模式等五个方面。

3、产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推进

用信息技术支撑工业转型进级,借助信息化工具和手段,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工业化,以信息化手段保障产品质量,有利于企业在产业产品研发设计、出产过程控制、企业治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新型业态培育等环节全面推进,有利于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安全生产。

4、临海产业集群整体的水平提升的需要

杜桥未来城市规划格局主要是在临港新城规划这个大框架下,按照“拓南启东提西、改老建新”思路,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作为临港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外交通、用地布局、公共基础设施等规划上都会做到与临港新城的规划衔接。建设以“临海副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新型城市,市区内的企业已严重影响杜桥城市整体形象。通过本次整合,进一步提升“临海·中国户外家具及庭院休闲用品出口基地”产业集群整体的水平。

二、公司发展现状

东海翔集团经过这几年的产业发展整合升级,生产规模及综合竞争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台州市东海包装制造有限公司和台州东海塑料品制造有限公司通过搬迁整合,促进了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本次整合升级,集团成立了台州东海翔织造有限公司和台州东海翔染整有限公司,延伸细化产业链,

向上流产品发展,创企业自主品牌,同时,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品,一方面能通过采用节能、高效、无污染的技术,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通过生产出满足当今绿色纺织品需求潮流的产品,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竞争优势,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再则通过绿色染整,将使企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直接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优化,实现企业成为“以环境保护为中心,提供‘绿色’纺织品生产与技术的研发型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

集团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增长、治理整顿等阶段,现已到了调整提高、树立品牌的阶段。各个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完成了扩大再生产的阶段,已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又通过开发现有产品相关联和衍生产品,生产出满足当今绿色纺织品需求潮流的品种,形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竞争优势,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并开始追求市场最大化、国际竞争力、品牌效应等目标。通过集团企业的整合升级建设,引导企业发展传统的优势产品,开发新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名牌产品,以期形成国内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专业化加工基地。

三、企业基本情况

1、企业概况

东海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公司现有职工458人,

拥有一组实力强大的管理团队,使得销售额逐年递增,公司2016年度总资产达到101947万元,销售额达到76372万元,固定资产总额28475万元。主要产品有:太阳伞布、帐篷布、箱包布、色织布、奥力芬环保布、亚克力阳光面料等各种旅游休闲用品面料。公司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声誉关系,贷款均能按期偿还,资信等级为AAA,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工业十强和“1217”工程管理重点企业,台州市“513”工程企业。2011年,东海翔公司的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纺织印染废水经技术处理通过省环保厅推荐,属国家环保专利技术。公司荣获省清洁生产企业;2008年东海翔集团研发中心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11年被认定为技术中心;东海翔公司和塑料品公司被确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塑料品公司的特斯林产品,2012年被授予临海市政府质量奖,2013年被授予台州市政府质量奖、东海翔公司被评为2013年度质量强市工作先进集体、台州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

公司在董事长的关心和支持下,现已形成了一个以总经理为核心的具有专业水平高、创新意识强、工作干劲足的管理团队。我公司还不断引进年轻、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军,不断充实我公司的管理团队。

东海翔公司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产品还出口到东南亚、欧洲、中东和北美等国家,国际注册了36个国家的商标。根据浙

江省产业用纺织品和非织造布行业协会统计,东海翔集团有限公司2013——2015年度这三年在产业用纺织品中,销售量、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各项经济指标在同行业均位居前三位,在同行业内享有广泛知名度。公司遵照“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浙江省诚信企业、浙江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浙江省绿色企业和浙江省清洁生产企业。

2010年,东海翔集团向市政府申请建设生态科技工业园区作为集团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已得到省规划专家组的评审和市政府的批准。集团新工业园区规划征用土地600多亩,投资13亿元,建设“东海翔科技生态工业园”,计划在今后五年内将达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实现税利3亿元,安置社会人员3000余人。集团将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户外休闲产业用品面料供应商,化纤后加工制造业全国龙头企业。目前,东海翔工业园一期和二期工程已建设完工,包装、塑料、汉涌三个公司已搬迁完毕并顺利投产,台州东海翔织造也已经搬迁完成并开始生产。三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计划今年9月份完工并投产,一、二、三期总占地450亩,建筑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东海翔集团,一颗民营企业的希望之星,经过全球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的冲洗,逐渐呈现出真金不怕火炼企业经济实力,紧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潮流,在竞争中壮大,

在创新中成长。

2、企业主营业务涉及的行业领域

公司专业从事太阳伞布、色织窗沿布、奥力芬环保布、箱包布、帐篷布、涤纶短纤、春亚纺、四面弹、亚克力面料等产业用布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是中国最大的产业用布生产基地之一。产品品种规格齐全,产品质量均达到国家制定的行业标准,有的产品达到了国际ISO、美国AATCC及英国BS的一些标准。奥力芬环保布填补国内空白,色织窗沿蓬布国内首创,特斯林网布工艺技术属国内领先水平。奥力芬环保布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还被美国联邦科技质量评价委员会评定为高质量科技新产品,公司产品色织窗沿蓬布被法国科技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评定为高质量科技新产品和向欧盟市场推荐产品。公司产品属于国家税务总局重点扶持的,国内拟培育的全国性制造中心12个和拟培育的全国重要产业基地26个之一。公司的客户遍及全国各地,产品还出口到东南亚、欧洲、中东和北美等国家。公司遵照“重合同、守信用”的原则,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和浙江省诚信企业。公司经浙江省外贸经济合作厅批准为进出口经营自主权企业,并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有效地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企业创新竞争力分析

作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的龙头企业,东海翔集团在技术创

新过程中,不断总结、固化既有的创新成果,使内部技术体系标准化、计量化、规范化、系列化,同时还致力于研究相关产业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从而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在自身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推动行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我公司一直坚持不懈作出努力,持续走在技术创新的前沿,不断获得技术创新系列荣誉,为行业企业起到龙头示范作用。2011年,东海翔公司的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纺织印染废水经技术处理通过省环保厅推荐,属国家环保专利技术;2009年作为主要起草单位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建筑用曲臂遮阳篷》的制订,2011年作为主要起草单位承担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行业标准《野营帐篷》的制订。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带动和辐射同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显示了东海翔集团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

四、企业发展战略和指导思想

1、远景发展目标

完成东海翔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 EIP)的建设,建成一个利用工业生态学及系统工程学的理论和思想来规划和运行的工业园区。它不仅强调园区内的各成员内部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排放之外,同时强调企业之间的联系、合作和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物质的循环利用,使企业得到最大的收益,使园区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现企业成为“以环境保护为中心,提供‘绿色’纺织品生产与技术的研发型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

将集团打造成全国最大的户外休闲产业用品面料供应商,化纤后加工制造业全国龙头企业。

2、指导思想

抓住国家纺织、轻工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历史机遇,对东海翔集团公司所属各公司进行整合升级,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建设。

突出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扩大出口;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用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推进机电一体化、连续化进程;坚持与时俱进,发挥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倡导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共赢和提升。

3、发展思路

在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下,采取多元化的战略方针,企业在把握好现有产品的市场前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发挥原创技术,提升自主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管理创新,以向跨国供应链终端要效益为目标,寻求协同效应,以新型共同活动方式集聚产业综合竞争力。

五、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1、发展目标

1.1总体目标

未来五年,公司将围绕现有目标市场,着眼于科技创新,深化内部改革,不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新六化”建设,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鼓励员工广泛参与到公司的改革进程中来,通过全面细化改革,激发团队潜能,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到2021年打造全国最大的户外休闲产业用品面料供应商,化纤后加工制造业全国龙头企业。

1.2主要经济指标

1.3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1.4企业技术进步指标

1.5人力资源目标

1.6投资风险控制目标

2、实施计划

2.1制度创新计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已经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管理体

组织已初具规划化运行机制,但是,随着国家产业、财税、投资、劳动等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决定了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也要不断的变革创新的过程。建立完善符合公司实际和规范化管理要求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根据内部管理需要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形成严谨、高效的运行机制。

2.2人才强企计划

公司战略目标的体现,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牢固树立人才是企业第一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动力,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选拔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重点,以强化人才激励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造就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匹配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高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四类人才队伍,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人才体制。

2.3激励创新计划

充分利用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完成工作目标,是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的重要管理措施。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激励体制,多层、高覆盖坚持以绩效管理为主线,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调节和激励作用,摒弃将绩效工资作为固定工资的偏面认识,完善项目激励机制,促进项目带动经济发展的效应,推动经营责任考核激励体制,激发公司经营管理的活力。

2.4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计划

根据各公司自身的技术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品种进行技术开发,构建自己的品种体系。首先将公司优势休闲产业用布的各个品种进行深度开发,研发上市一些产品,向主要省市推广上市,优化产品结构,并转型升级到高端市场竞争,赚取更高的行业利润。公司的特斯林网布、餐垫布在出口国外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那就要继续进行深度开发,优化产品出口结构,并完善境外注册商标、销售和服务体系。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国内产业用布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期,国内市场的开发成为主要方向。加强对国内的市场研究,构建多元的国内分销渠道网络体系,重点发展电商平台。

2.5技术创新计划

在国家推进制造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公司要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主攻高端技术,加快推进技术研发和攻关,争取在核心技术和前沿先导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在原创设计、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要保持在行业前沿,未来重点针对面料后处理技术进行开发,着力推进智能制造模式创新,在生产智能化、产品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等领域加强研究和应用。

2.6管理升级计划

在完善管理体制变革的基础上,着力推进集团管控体系的完善,目标是母子公司定位清晰,权责利分配合理,管理制度

科学,战略协同效应强。

在六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新六化建设提升企业效率和产品品质。在自动化和信息化基础上推进智能化制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推进柔性化建设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需求,提升顾客满意度;以互联网化建设推动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拓;以精益化建设推动企业效率持续改进提升。

2.7投融资计划

为实现产值30亿,利税超亿元的规划目标,十三五期间除了已经建设投产的企业发展外,还要大力开展后续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投资方向以原料研发、休闲产业用布后处理技术为主,其他行业的发展为辅,投资主线围绕以下几点:

与现有的产业链相配套,能够提升现有业务盈利能力的资产。

拥有专利、品牌、商标、资质等短期内靠资金投入无法取得的无形资产。

能够提高三废处理能力,能够实现环保升级的环保产业资产。

适当投入代表技术革新发展新方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

表2-1年度重大投资项目计划表

2.8企业文化建设计划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创业、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的,并被员工广泛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所遵从的做人做事方式。在当前经济形态下,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为实现公司后那个味目标而努力,就必须更加牢固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推进文化强企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公司网站和企业的宣传资料是企业传播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形象的窗口,在扩大公司内外宣传,加强内部信息工作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网站要确定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和协调工作,及时做好网站的维护和内容更新工作;宣传资料上要保证和企业形状的一致性,构建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

3、重点项目

休闲产业用布行业:加大自动化装备和技术的人才引入,十三五期间自动化改造项目的投入。

六、保障措施和建议

1、加强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

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战略管理是企业的灵魂,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名优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决策者能够为企业制定科学、正确的发展战略;一些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的决策者战略决策失误。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每破产1000家大企业,其中85%都是因为企业管理者决策不慎造成的。”可见,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是必要的、十分紧迫的。

2、推进生产管理水平

全面贯彻ISO9000、HACCP质量管理体系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按照企业“三点e线”信息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人、财、物”的管理,保持优雅的工厂环境、良好的工作秩序和严明的工作纪律,以提高工作效率,改进产品质量,节约生产成本。

3、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按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制定财务运行、管理机制。通过编制完善的收支计划,合理使用项目资金,确保项目正常运转。加强项目投资管理,严格控制建设支出,降低建设成本。正确核算及缴纳各种税收、规费,及时向上级主管机关报送各类报表,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4、完善销售管理

制定年、季、月销售计划,加强销售管理。进一步整合企业现有营销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扩大与完善企业营销网络,确保营销目标的实现。

5、树立企业文化

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树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快速、稳步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除了要拥有核心技术、人才储备以及出色的资本运作能力外,企业文化必不可少。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而要把品牌、技术、人才培育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就离不开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企业永葆青春和活力。

6、经营公司的员工

在企业中,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员工往往有两个标志:一是掌握核心的专长和技能,二是认同企业文化。这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维度——能力和态度。

能力维度。企业把员工招进公司的时候,员工身上既有的能力是属于员工本人的,并不属于企业。企业只能拥有人力资源,不可能拥有人力资源。要想运用人力资源,就必须设法让员工的能力发挥出来。

态度维度。企业运用的是员工的能力,管理的是员工的态度。企业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目的就在于让员工在企业中

获得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员工找到这三种感觉,才会有积极的态度和意愿去投身工作。

由此可知,企业对外经营的是客户,对内经营的是员工。要想积累忠诚的客户,必须首先培养忠诚的员工。企业希望员工如何对待客户,就应该如何对待员工,这就是企业经营的价值链。

七、希望政府在政策上予以指导并支持

1、人才引进方面:目前,公司30%以上人数是大专以上学历,研究生人数只有1名,远远不能满足后期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将出台措施吸引人才。

2、土地政策方面:集团在后期产业链的建设中还要投入相应的重点项目,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有限支持和考虑。

3、希望能够提高技改投入补贴力度,临海市“四个一批”“两化融合”等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项目能够继续给以支持补助。

4、希望能够降低社保负担。

5、降低企业税收压力。

6、集团子公司台州东海翔织造有限公司已经竣工,希望能够协调不动产证的办理工作。

机电工程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 参考资料

机械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2006〕16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精神,针对“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及重庆“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6+1”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构建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 二、现有基础 (一) 产业背景分析 建设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培养机械制造、工业机器人和汽车维修领域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设装备制造专业群和汽车技术专业群的产业背景如下: 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智能制造机器人列为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将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高精密减速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新能源汽车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国家将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车使用新能源汽车。 (二)人才需求分析 装备制造专业领域和汽车技术专业领域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通过对渝东北机械企业的调研发现:机械制造方面的技能人才每年将需求1万人,工厂电气维修技能人才每年需求量为5000人。对渝东北汽车制造和维修企业调研发现:汽车领域的技能人才每年需求量约为8000人。 (三) 专业建设基础 1、课程条件基础 机械工程系目前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和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三个高职专业。形成了机械基础课程群、电工电子课程群、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和汽车维修课程群,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团队,为拟新增设专业的课程教学奠定了基础。 2、师资队伍基础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十三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要点) (2016~2020年) 学院 一、专业建设基础 至“十二五”建设期末,本学院开设专业个数,在校生人数(第一稿统计时间节点为2015年7月10日,第二稿编写时增加2015级新生数)。专业名称等。 简述“十二五”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果(专业调整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与多媒体课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成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建设、以及本学院各专业建设的特色等方面)。 二、“十三五”期间专业人才需求预测 结合“五个对接”企业调研成果、研读《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讨论稿)后的体会、以及通过其他调研(如发改委、经信委、行业协会等渠道)获得的有关数据,形成未来五年本学院各专业人才需求的预判。 三、“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亟待突破的主要问题 1. 检查“十二五”规划的专业建设目标是否全部实现,若有未能实现的,查找原因,结合今后五年的发展趋势,指出该目标是否需要延续或调整。 2. 以“五个对接”的前四个作为重点,分析研究对接契合度,

找出差距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深入思考通过未来五年的建设,本学院哪些专业能够实现升本,目前的现状与四年制应用技术型本科之间有多大差距,要缩短这些距离,需要突破哪些主要问题。 四、“十三五”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总规划的指导思想为引领,围绕学校“十三五”期间提升办学层次的战略目标,针对“十三五”南通地方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研究专业结构调整的新方向和专业建设的新契机,以及优化资源配置方案,论证学院内、跨学院的专业整合、及新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充分性。形成本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由此凝练出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十三五”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五、“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确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目标可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以地方产业升级转型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应用型人才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智慧化校园建设作为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新技术、新技能培养作为实训基地建设改造的目标,以专业升本、提升本学层次作为发展动力,以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态势作为参考目标。 规划目标的可考虑办学层次、专业结构、建设规模、新办专业、机制创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教学成果、教改项目、对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精品开放课程、教学

市场营销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目录 一、社会人才需求调研与预测 (2) 二、市场营销专业基本情况 (5) 三、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6) (一)目标、思路与原则 (6) (二)专业建设内容 (7) 四、十三五专业建设举措与保障条件 (9)

XXX 市场营销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一、社会人才需求调研与预测 (一)市场营销专业社会需求调研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搞好内部和外部市场营销活动。显而易见,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市场营销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目前全国开办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达到1180所,在校生的规模超过45 万人。有数据表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3%以上,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市场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高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调查显示,我国人才市场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状况,总体表现为:一方面,深受企业欢迎的高技能、高素质的适用型专业人才,非常短缺,缺口很大;另一方面,一般销售人员无人问津,大量积压。 1.社会需求调研分析 一是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不仅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都在讲市场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 二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给增加。近20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市场营销专业,导致几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营销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是低层营销人员的薪资水平被拉低,人才之间的竞争日渐激烈。 三是社会需求的结构变化。市场营销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提高,需复合型的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报告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本规划分为二章,第一章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规划思路;第二章为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第一章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规划思路 1 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和建设国家示范性院校为指导,坚持“加强建设、规范管理、质量为本、深入改革、立足创新”,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教学装备现代化建设,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质量,使我系成为区域建筑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 2 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规划总目标:按照“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形成土建施工类专业群。使我系在校生人数稳定在500人-600人规模,并建设二个至三个院级乃至省级精品专业及专业方向。具体规划

目标如下: 2.1 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国家示范性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2 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2.3 贯穿基本素质和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探讨项目教学、模块化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并建立完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2.4 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稳定5-10家产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习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形成校内、校外实验实训两大保障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2.5 加强开发教科研能力,积极探索、实践学校——企业互动双赢的办学机制,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6 建立一专多能的多证书培养体系,创造并加强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尽量使学生获得专科层次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1~2个本专业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2.7 加强高职教育规律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获得突破。 3 专业建设规划思路

大学十三五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

为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特制定本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一、学校“十二五”建设的成绩、做法和问题 (一)主要成绩与做法。 学校始终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北省教育事业各个时期规划为统领,以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需求为目标,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着力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坚持走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道路,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形成了初显地方师范性大学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与布局。到目前为止,我校共有63个普通本科专业,分布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中,初步形成文理交融、理工结合、师范与非师范并行的专业结构。 1.专业建设层次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校按照“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市场应用广泛的专业,发展有市场潜力的专业,压缩无市场前景的专业”原则,加快了专业结构调整步

伐。共成功申报新专业8 个,(教育部2012年进行专业调整)专业总数由2009年的43个增长到63个。采取调整、新增、压缩等办法加强专业建设,同时学校加强了对新专业的监控,增强了新办专业的办学实力,规范了新专业的教学管理。着力巩固优势专业,铸就品牌专业。目前,我校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7个,校级品牌专业3个,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专业建设体系,品牌专业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和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2.深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学校按照“结构优化、评建结合、培育特色、分类指导、持续推进”的原则,系统推进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了大量改革探索与实践。我校共有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项,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4项。 3.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扎实推进学校与政府职能部门、企业、行业的密切合作。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学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聘请与我校具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高管、工程技术骨干和行业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学名师进入我校担任特聘教师,为学生定期开设专业学术讲座和实用课程。鼓励企业、学校、政府部门积极参与学科专业调整建设、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管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方案的实施、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建立学校与企业、学校与行业合作的长效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达成合作意向,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坚持将工程教育理念贯

数计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数计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学校办学定位及发展规划 学校办学定位为:建设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新型地方大学。 在专业建设方面,要从重视专业内涵建设的学术性向突出专业内涵建设的应用性、实践性转型,要改变专业服务面向不清、特色不明的问题。数计学院将整合全院力量“做大工科,做强理科”,在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特色专业的支撑下,打造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特色的“大数据管理新技术”、“智能制造”教学与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上取得突破,所培养的学生将成为具有“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实现转型、提升内涵 建设一支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师教育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0%,教授达到10位,改善教师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培育一批团结务实,优质高效的教学团队,培育2—3名学术带头人,培育1—2名教学名师。 2. 形成特色、构建优势 建设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交叉、注重实践和应用、高度整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先进的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成效显著,启发式教学广泛开展,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大幅度提升。各专业均建设3—6个优质稳定的教育实习和专业实践基地,打造品牌实践基地。 开发若干高质量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发表高水平教研论文。 初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二.现有专业基本情况(包括数量、结构、特色等)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专业4个,其结构如下表所示:

数计学院现有专业情况一览表 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其他三个专业为非师范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隶属于数学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隶属于计算机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为支撑的专业发展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发展工科专业,引领学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的方向转变。 三. 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及预测情况;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要长期保持中高速发展,必须迈向中高端,必须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为确保“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及寻求区域性实践范例,中国工程院经过广泛深入全国各地调研比较,认为泉州作为制造业大市,产业门类多、规模总量大,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又鉴于泉州在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显著进展,决定将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在此

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山东诚铭建设机械有限公司2015-2017年发展规划 2015年3月

第一章规划概要 山东诚铭建设机械有限公司2015-2017发展规划是在对公司未来三年即将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行认真分析后制定的纲领性文件,重点对公司未来五年的使命和任务、战略业务的定位及所采取的战略进行框定。 规划期末主要指标为: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资产收益率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本规划分五章,其中: 第一章:规划概要。 第二章:战略规划目标,明确了公司三年规划的任务与使命,成为中国破碎机械的标志性企业。 第三章:战略规划的依据,主要对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进行了总结和剖析。 第四章:总体战略及战略定位,概括性地提出了公司今后五年的总体战略。 第五章:战略业务定位及发展目标。

第二章战略规划目标 企业使命 山东诚铭建设机械有限公司的使命:成为一家现代化、国际化的矿山技术和矿山机械开发商、制造商、服务商。 指导方针 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从小型化单台产品向大型成套设备的转变,从传统产品向清洁环保产品的转变,从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的转变,从而实现低端向高端产业链的延伸。 重点工作及目标 公司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中国破碎行业的标志性企业。 1.规划末期,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其中国内市场占60%,国外市场占40%,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2.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和高素质的营销队伍,提高我们的营销能力,使公司的品牌成为破碎机械行业的国内前十品牌。 3.确保员工收入处于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领先水平,保持竞争优势,建立和完善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4.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引进一批标志性人才,优化公司员工结构,加强员工在职培训,使公司员工整体素质居于同行领先水平。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企业所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用共同价值观,把全体职工凝集在一起,形成强有力的团队,用制度管理人,用文化塑造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5.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住国内先进水平,缩小差距;在有相对优势的部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建设,建立省级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使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科研队伍,并积极开发拥有自有知识产权项目,规划期开发的新品增加收入2亿元。 6.企业内部建立以模拟市场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和管理体系,降

医学检验专业十三五发展建设规划

齐鲁理工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十三五”规划 一、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基础和条件 护理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创建于2015年,我院建立并健全了专业课教研室。开设了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免疫学及检验、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输血技术等多门专业课程。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教师的积极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咼学历咼职称的师资队伍,能完成本专业全部理论课及实验课教学工作。在未来发展及建设中,依据本专业现有基础并结合国内外同类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对人才需求情况,提出本专业十三五发展目标规划。 二、“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医学检验是现代科学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渗透结合,在近20年内形成和发展迅速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随着应用物理和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仪器分析等学科的发展,分析系统的微量化、自动化、多项目的有机组合,使医学检验技术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医学检验已由单纯的技术性工作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完整体系的、独立的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使医学检验实验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基本职责出现新的飞跃,也对现有检验学科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及规格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建设目标

为了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科研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我们将按照检验医学学科建设标准来建设医学检验专业教研室,医学检验实验中心,计划在2016-2020年内新建临床检验自动化实验室、临床检验网络教学实验室,改变专业教学与检验临床脱节的现状,充分利用各教学医院先进的仪器设备资源及充足的临床标本,通过宽带互联网络,将实验室中基本技能的训练与临床实践凝聚为一体,使各个学科有机结合,资源共享,为临床检验专业提供一个现代化的实验教学的综合分析实验技术操作平台,建立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先进的医学检验教学基地。 (三)基本任务 医学检验专业确定培养具有坚定的医学理论和生物医学基础,熟悉有关临床知识,具有较强的外语、计算机、实验室组织与管理等知识技能的检验医师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可在各级医院、血站、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根据检验医学发展速度快,教材知识点老化过快的特点,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弥补现有教材及教学方法的不足。包括新知识点的补充、仪器的介绍、新实验方法的展示及操作过程的规范化等等。并且在检验专业中尝试双语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根据专业特点,注重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实验教学中摸索出一套独立的完整的实验考核方法。 按照培养目标,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建立临床脱落细胞学、输血技术、实验室管理、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专业,办一些更能办出我们学

大学十三五专业建设和 发展规划

各学院: 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蓬勃发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为了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凝练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将于近期修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为做好修订工作,充分吸收各学院的专业建设规划调整情况,请各学院根据新产业变革、新经济发展、新工科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参考如下要求提供专业建设规划修订计划。 一、修订内容 1.申报新专业的需求 各学院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充分考虑专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的保障情况,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提出新专业申报的需求,要简单说明申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专业更替或退出的计划 各学院要以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对招生就业困难的老旧专业,通过退出或合并等方式,进行存量调整,加快专业更新改造。

3.专业方向调整的方案 各专业根据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新工科、新经济、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新需求,对传统专业方向进行调整,提出调整的初步方案。鼓励增设跨专业联合培养的新专业方向,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培养体现学校办学优势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4.增亮招生魅力工程 按照各学院前期申报的黄牌专业以及近5年第一志愿录取率低于30%的专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提升改造计划,包括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条件建设等。 5.专业群建设的计划 结合专业群中期总结情况,认真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产业链、创新链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在课程群的教学团队、课程重构、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实验室等方面提出建设方案的修订计划。 6.其他方面 基于上述1-5点的计划变化而产生的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计划修订。特别是在线课程、校企联合开发课程,校企联合开发教材的建设计划。 二、修订要求 1.各学院要根据学校及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计划,同时充分考虑2021年福建省招生制度改革带来的严峻考验,本着对学校、对教师负责的高度做好本次专业建设规划修订工作。

某某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某某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某某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省教育厅关于加快建立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我院各项事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升我院的综合实力,按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先发展市场急需专业;以工为主,文理管结合,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学科专业发展格局”的总体思路,遵循“增强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建设原则,根据学院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制定某某学院“十三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学科专业规模逐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秉承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学科专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石油主干学科为特色,以工为主、文理管结合的学科格局,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和文学。专业由“十二五”初的XX个发展到“十二五”末的XX个,专业规模逐渐扩大。XX个专业中,理工类专业XX个,占XX%;文管类专业XX个,占XX%。 2.学科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积极推进特色办学的各项改革和探索,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了人才培养总目标:即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十二五”期间,学院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学院现有1个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2个某某省战略新兴产业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5个校级重点培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工学学科成为我院专业建设群的主体,反映了我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终审稿)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建筑工程系“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本规划分为二章,第一章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规划思路;第二章为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第一章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与规划思路 1? 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和建设国家示范性院校为指导,坚持“加强建设、规范管理、质量为本、深入改革、立足创新”,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教学装备现代化建设,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质量,使我系成为区域建筑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 2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规划总目标:按照“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形成土建施工类专业群。使我系在校生人数稳定在500人-600人规模,并建设二个至三个院级乃至省级精品专业及专业方向。具体规划目标如下:

2.1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国家示范性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2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2.3?贯穿基本素质和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探讨项目教学、模块化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并建立完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2.4?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稳定5-10家产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习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形成校内、校外实验实训两大保障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2.5?加强开发教科研能力,积极探索、实践学校——企业互动双赢的办学机制,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6?建立一专多能的多证书培养体系,创造并加强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尽量使学生获得专科层次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1~2个本专业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2.7?加强高职教育规律研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获得突破。

工程造价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

工程造价专业“十三五”规划 一、综述 1、指导思想 以学校“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坚持“加强建设、规范管理、质量为本、深入改革、立足创新”,深刻理解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教育内涵,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系统规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合理构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和毕业生质量。 2、专业建设规划目标 规划总目标:按照“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能力抓教学,对准需要育人才”的专业建设理念,以专业建设为重点,形成土建设计、施工、造价、管理类专业群。使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本科在校生人数稳定在300-400人规模,并建设一个至二个教研室乃至省级精品专业及专业方向。具体规划目标如下: 2.1、以基本素质培养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探索并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2、建设一支适应专业需要、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 2.3、贯穿基本素质和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条主线,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探讨项目教学、模块化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教学体系,。并建立完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2.4、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与稳定8-15家产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实习及技能实训室的功能,形成校内、校外实验实训两大保障体系。与企业合作建设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2.5、加强开发教科研能力,积极探索、实践学校——企业互动双赢的办学机制,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6、建立一专多能的多证书培养体系,创造并加强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尽量使学生获得本科层次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1~2个本专业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二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1、规划总目标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学校2 -3个院级、省级及以上品牌专业,突出特色专业,使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本科在校生规模在200-300左右,专业教师在35人(其

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

职业技术学校“十三五”发 展规划 “十三五”是全面完成学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的关键时期。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与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市场体制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校改革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科学编制与实施学校“十三五”规划,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重点、采取积极措施、实现建设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校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与依据 1.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科学技术进步的

日新月异,人力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都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凸显了加快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职教工作意义,明确了“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职教发展方向。表明国家在未来的若干年内,将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大力增强高职教育办学活力,为高职教育的当前改革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加快我校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未来五年,XX乃至全省将充分发挥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智力等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综合创新力和服务水平。在经济与产

(新)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十三五”建设规划(定稿)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 (2016-2020)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学校定位,以培养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的应用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为基本任务,致力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以学校转型为“应用型”大学为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本专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支柱作用和专业应用领域宽、专业适应性强等特点,紧密围绕地方产业和国家新兴工业领域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开展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专业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及专业科研能力保障建设等工作,促使专业建设协调发展,加强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突出专业特色为立足之本推进本专业“十三五”期间建设发展工作。 二、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毕节市区域经济特征,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验室建设,努力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学校的特色专业。 2016-2017年,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达到校级特色专业水平;2018-2020年,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达到省级特色专业水平,1个专业方向在省内同层次高校中具有一定优势与特色;到2020年,建设省级科研平台1个。 (二)具体目标 1、专业办学规模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专业在校生规模发展指标: 以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适度控制本专业招生规模。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面向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学生毕业前应获得至少一种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2、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1)自2016年起,建设期内获得省部级教改项目立项1项,校级教改项目2-3项,力争获得国家级教改立项。 (2)建设期内,力争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省级教学团队1个,建设其他质量工程项目校级1-2个。 (3)建设期内,力争获得省级教学质量奖或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质量奖和成果奖1-3项。 (4)每年学生签约率保持95%以上。 3、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期内引进博士1-2名、硕士4-5名,至建设期末,使本专业在岗教师总数达到7-10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达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总人数的20%以上。 (2)建设期内1-2名教师提升学历学位,4-5名教师参与在职培训。 (3)建设期末,力争培养1名在省内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力争建设1个省级科研团队,1-2个校级团队。 4、专业培养目标改革与发展 (1)在2016年内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 (2)力争在建设期内出版专业教材1-2部。 5、教学条件建设工作 (1)专业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其中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占40%以上。 (2)力争建成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至2020年,本专业各类实验室设备总值达到500万元以上,实验室总面积达到2000m2以上。 (4)建成校外学生实习基地7-9个。 6、科研水平建设 (1)建设期内,每年立项校级基金项目1-2项、建设期内立项省厅级项目

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XX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2016-2020) 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联系社会的纽带。专业建设水平的高低对于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点,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与龙头,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推动学院专业建设快速发展,适应学院总体战略发展需要,特制定学院专业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1、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在保持原有优势和特色专业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类型的需求状况,不断调整专业服务方向,优化专业结构,在原有16个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发展前景广阔、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连锁经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旅游管理、汽车整形技术、航空服务、金融保险等14个新专业,使学院开设专业达到30个。同时,积极改造传统专业,使新旧专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为更好地适应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2015年学院又组织申报了电子商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和电梯工程技术等五个新专业。“十二五”末,我院专业设置数将达到33个,对于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都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学院坚持以区域经济发展为需求,力求突出高职特色,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积极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已招生的17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工作作为院级科研课题进行立项研究,而且每个专业给予1万元的经费支持。坚持遵循以职业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一方面缩减课堂理论教学时数,加大实训内容,全面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断缩小在校学习内容与岗位技能需求的差距,突出能力本位。坚持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传授知识与培

[实用参考]十三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doc

“十三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青江小学韩宁 随着“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对教师自身发展也是一个积极的挑战。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经发展成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为保证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计划。 一、个人现状分析 了解并认清自我是教师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认识自己很难,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这是追求教师人格力量的前提。 1.优势 (1)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尊重、信任、理解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工作之余不忘充实自己,喜欢阅读与研究,包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能吃苦,有上进心。 (2)善于采集教学资源,能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并能熟练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 (3)能独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能与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保持频繁、有意义的支持性交流。

(4)考虑问题能从多角度去思考,周到细致且能集中注意力深入某个问题或观点,创新意识强。 5)作为班主任,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对于班级管理有自己的思路与做法,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习惯,形成良好班风。 2、劣势 (1)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对我自身的教学经验的积累是不好的。 (2)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外延度的把握不够,因而在课堂教学上不能那么得心应手,借鉴他人和外地教学经验不够。 (3)缺乏开拓创新的科研意识,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实施,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4)常规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经验。至今为之,我班主任工作经历较少,因此对学生和班级的常规管理缺乏相关经验。 二.职业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05-经济管理系专业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经济管理系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系部建设的重头工作,是教学工作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专业建设的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办学水平。 在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成立的2004年,便设立了经济管理系。初期我系只有汽车营销与服务(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一个专业,经过十三年的发展,已经拥有横跨营销、管理、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共六个专业。随着我国以及陕西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将总结过去、分析现状、瞄准未来,把汽车学院经济管理系建设成为以汽车服务行业为核心的横跨经济、管理、物流、营销等多领域多专业多学科特色系部。 一、现有各专业发展现状 1、现状概述 经济管理系是学院依托汽车行业的独特优势,为满足汽车相关行业经营管理及营销商务类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系部。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以及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教研室。现有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模特方向)、保险(汽车保险方向)、会计、道路运输与路政管理、物流管理、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其中,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于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省级重点专业。

2、现状问题总结 (1)对于未来专业建设我系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结构偏年轻化。 (2)部分新兴专业如保险、汽模等缺乏成熟办学经验参考,也是我系专业建设中的外部环境问题之一。 (3)教师能力结构不合理,缺乏企业一线相关岗位经验是我系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人才素质短板。 (4)实训、实验室硬件条件已初步具备,但由于专业系统设备投入相对较晚,因此实训体系的建立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现有各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在过去几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传统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各行各业的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等正在快速转变以适应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既懂基层业务操作又懂基础业务管理的综合技术服务性人才受到市场欢迎。特别是我系所有专业均围绕汽车相关产业展开,而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也必然会为我系各专业的发展带来行业支持。 具体来说,我国汽车保有量距离发达国家水平差距仍然是巨大的,这个差距在缩小的过程中,可以预计的是我国汽车行业对汽车营销、销售、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一线人才的未来需求量一定会呈现上升趋势的。 三、我系专业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及可行性分析 (一)总体规划

计算机专业建设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建设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 1.制订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多次组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教师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在遵循IT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发展规律,领会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同时兼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结合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工程教育,参照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发布的《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及计算机类专业补充标准》,建立既有国际化特色,又结合中国国情,同时考虑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性的先进培养体系。 经多次商讨,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6级,2017级培养方案,并用于2016级、2017级学生的培养中,实现本科第一、第二学期按照计算机科学大类培养,专业特色从第三学期开始体现,同时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试点班(优班)的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适当加强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根据专业定位和市场需要,合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加强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要求,为学生在校内、企业参与实践活动、科技创新活动设置特别学分。 2.整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围绕知识体系展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分解为三个阶段,即通识教学阶段、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教学阶段、专业实践教学阶段。 通识教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包括数理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人文素养基础,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奠定基础。另外,专业基础与核心教学阶段的某些基础课程也在此阶段进行,此类课程的设置综合考虑专业阶段和基础阶段的特点,以便较好地实现两个阶段的衔接。 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教学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学生工程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实现“掌握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具有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思维能力、基本工程与人文素养、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能力”的目标。在这阶段中,综合考虑主干专 业课程和特色课程的设置,基于办学特色设置若干动态可扩充的课程模块,全面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强调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组织了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课程群、计算机系统能力课程群和专业方向基础课程群,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能力和计算机系统能力,并初步建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践教学阶段通过具体实验、实训、实习参与工程项目训练,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与论文培养总结概括能力,实现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