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面试知识点

面试知识点


负责后台会员管理、商品管理、订单管理、购物车管理等,前台商品展示等相关页面静态化,季度报表。



登录模块,权限设置,用户管理。


主要负责注册、登陆、投标、发标等模块。(p2p)









单点登录页sso:

用户登录---跳转登录页面--登录页面---action接受用户名、密码---验证是否正确---正确(生成token请求的唯一字符串(用户名还不知道是谁),因为没有session,token相当于session的ID,ID也就是当前session会话)---根据ID把用户信息保存redis并设置有效期保存(key是token,value是用户信息)----保存---返回登录成功---把token写入cookie中(为了保证其他系统知道你是谁就需要把token写入cookie中、正常session也是暴露给用户的session的ID也写在cookie中)------返回首页

--------
第二个流程(查询订单)----从cookie中取token(找到)---调用sso服务根据token查询用户信息(根据token查询当前用户的登录状态)---sso接受token---根据token查询redis---根据key(token)取值(值是有有效期的有可能过期)---判断token是否存在---存在调整生存期为最长---返回用用户已登录---显示订单信息(如果不存在跳转登录页面重新登录生成token写入redis--把token写入cookie中---判断是否有回调的url(没有返回首页、有并跳转要访问的URL)



redis:




weblogic:
Bootstrap:
Linux:
webservice:
Rose





struts1:
struts1的工作原理
客户端发送请求(Http Request),被struts1的核心控件器ActionServlet接收,ActionServlet根据struts-config.xml里的映射关系找到对就的Action,若找不到就返回500错误到JSP页面。若有就Action里的 excute()方法里执行相应的逻辑操作,比如调用Model层的方法,然后通过ActionForward,跳转到对应的输出页面。



1.初始化:struts框架的总控制器ActionServlet是一个Servlet,它在web.xml中配置成自动启动的
Servlet,在启动时总控制器会读取配置文件(struts-config.xml)的配置信息,为struts
中不同的模块初始化相应的对象。(面向对象思想)

2.发送请求:用户提交表单或通过URL向WEB服务器提交请求,请求的数据用HTTP协议传给web服务器。
3.form填充:struts的总控制器ActionServlet在用户提交请求时将数据放到对应的form对象中的成员
变量中。
4.派发请求:控制器根据配置信息对象ActionConfig将请求派发到具体的Action对应的formBean一并
传给这个Action中的excute()方法。
5.处理业务:Action一般只包含一个excute()方法,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模块
完毕后返回一个ActionForward对象进行转发工作。
6.返回响应:Action将业务处理的不同结果返回

一个目标响应对象给总控制器。
7.查找响应:总控制器根据Action处理业务返回的目标响应对象,找到对应的资源对象,一般情况下
为jsp页面。
8.响应用户:目标响应对象将结果传递给资源对象,将结果展现给用户。




Struts2:
(1) 客户端(Client)向Action发用一个请求(Request)
(2) Container通过web.xml映射请求,并获得控制器(Controller)的名字
(3) 容器(Container)调用控制器(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或FilterDispatcher)。在Struts2.1以前调用FilterDispatcher,Struts2.1以后调用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
(4) 控制器(Controller)通过ActionMapper获得Action的信息
(5) 控制器(Controller)调用ActionProxy
(6) ActionProxy读取struts.xml文件获取action和interceptor stack的信息。
(7) ActionProxy把request请求传递给ActionInvocation
(8) ActionInvocation依次调用action和interceptor
(9) 根据action的配置信息,产生result
(10) Result信息返回给ActionInvocation
(11) 产生一个HttpServletResponse响应
(12) 产生的响应行为发送给客服端。


Spring:

内部最核心的就是IOC了,
动态注入,让一个对象的创建不用new了,可以自动的生产,这其实就是利用java里的反射
反射其实就是在运行时动态的去创建、调用对象,Spring就是在运行时,跟xml Spring的配置
文件来动态的创建对象,和调用对象里的方法的 。
Spring还有一个核心就是AOP这个就是面向切面编程,可以为某一类对象 进行监督和控制(也就是
在调用这类对象的具体方法的前后去调用你指定的 模块)从而达到对一个模块扩充的功能。这些都是通过
配置类达到的。
Spring目的:就是让对象与对象(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没有通过代码来关联,都是通过配置类说明
管理的(Spring根据这些配置 内部通过反射去动态的组装对象)
要记住:Spring是一个容器,凡是在容器里的对象才会有Spring所提供的这些服务和功能。
Spring里用的最经典的一个设计模式就是:模板方法模式。(这里我都不介绍了,是一个很常用的设计模式)
Spring里的配置是很多的,很难都记住,但是Spring里的精华也无非就是以上的两点,把以上两点跟理解了 也就基本上掌握了Spring.

Spring AOP与IOC
一、 IoC(Inversion of control): 控制反转
1、IoC:
概念:控制权由对象本身转向容器;由容器根据配置文件去创建实例并创建各个实例之间的依赖关系
核心:bean工厂;在Spring中,bean工厂创建的各个实例称作bean
二、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 面向方面编程
1、 代理的两种方式:
静态代理:
? 针对每个具体类分别编写代

理类;
? 针对一个接口编写一个代理类;
动态代理:
针对一个方面编写一个InvocationHandler,然后借用JDK反射包中的Proxy类为各种接口动态生成相应的代理类



JAVA Hibernate工作原理及为什么要用

hibernate 简介:
hibernate是一个开源框架,它是对象关联关系映射的框架,它对JDBC做了轻量级的封装,而我们java程序员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思想来操纵数据库。
hibernate核心接口
session:负责被持久化对象CRUD操作
sessionFactory:负责初始化hibernate,创建session对象
configuration:负责配置并启动hibernate,创建SessionFactory
Transaction:负责事物相关的操作
Query和Criteria接口:负责执行各种数据库查询

hibernate工作原理:
1.通过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读取并解析hibernate.cfg.xml配置文件
2.由hibernate.cfg.xml中的读取并解析映射信息
3.通过SessionFactory sf = config.buildSessionFactory();//创建SessionFactory
4.Session session = sf.openSession();//打开Sesssion
5.Transaction tx = session.beginTransaction();//创建并启动事务Transation
6.persistent operate操作数据,持久化操作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553001.html,mit();//提交事务
8.关闭Session
9.关闭SesstionFactory

为什么要用hibernate:
1. 对JDBC访问数据库的代码做了封装,大大简化了数据访问层繁琐的重复性代码。
2. Hibernate是一个基于JDBC的主流持久化框架,是一个优秀的ORM实现。他很大程度的简化DAO层的编码工作
3. hibernate使用Java反射机制,而不是字节码增强程序来实现透明性。
4. hibernate的性能非常好,因为它是个轻量级框架。映射的灵活性很出色。它支持各种关系数据库,从一对一到多对多的各种复杂关系。

Hibernate是如何延迟加载?get与load的区别

1. 对于Hibernate get方法,Hibernate会确认一下该id对应的数据是否存在,首先在session缓存中查找,然后在二级缓存中查找,还没有就查询数据库,数据 库中没有就返回null。这个相对比较简单,也没有太大的争议。主要要说明的一点就是在这个版本(bibernate3.2以上)中get方法也会查找二级缓存!

2. Hibernate load方法加载实体对象的时候,根据映射文件上类级别的lazy属性的配置(默认为true),分情况讨论:

(1)若为true,则首先在Session缓存中查找,看看该id对应的对象是否存在,不存在则使用延迟加载,返回实体的代理类对象(该代理类为实体类的子类,由CGLIB动态生成)。等到具体使用该对象(除获取OID以外)的时候,再查询二级缓存和数据库,若仍没发现符合条件的记录,则会抛出一个ObjectNotFoundException。

(2)若为false,就跟Hibernateget方法查找顺序一样,只是最终若没发现符合条件的记录,则

会抛出一个ObjectNotFoundException。

这里get和load有两个重要区别:

如果未能发现符合条件的记录,Hibernate get方法返回null,而load方法会抛出一个ObjectNotFoundException。

load方法可返回没有加载实体数据的代 理类实例,而get方法永远返回有实体数据的对象。

(对于load和get方法返回类型:好多书中都说:“get方法永远只返回实体类”,实际上并不正 确,get方法如果在session缓存中找到了该id对应的对象,如果刚好该对象前面是被代理过的,如被load方法使用过,或者被其他关联对象延迟加 载过,那么返回的还是原先的代理对象,而不是实体类对象,如果该代理对象还没有加载实体数据(就是id以外的其他属性数据),那么它会查询二级缓存或者数 据库来加载数据,但是返回的还是代理对象,只不过已经加载了实体数据。)

总之对于get和load的根本区别,一句话,hibernate对于 load方法认为该数据在数据库中一定存在,可以放心的使用代理来延迟加载,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只能抛异常;而对于get方 法,hibernate一定要获取到真实的数据,否则返回null。





Hibernate中怎样实现类之间的关系?(如:一对多、多对多的关系)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表与表之间的关系进行操作,它们都市对对象进行操作,我们程序中把所有的表与类都映射在一起,它们通过配置文件中的many-to-one、one-to-many、many-to-many、



说下Hibernate的缓存机制:

Hibernate缓存的作用:
Hibernate是一个持久层框架,经常访问物理数据库,为了降低应用程序对物理数据源访问的频次,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运行性能。缓存内的数据是对物理数据源中的数据的复制,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从缓存读写数据,在特定的时刻或事件会同步缓存和物理数据源的数据
Hibernate缓存分类:
Hibernate缓存包括两大类:Hibernate一级缓存和Hibernate二级缓存
Hibernate一级缓存又称为“Session的缓存”,它是内置的,意思就是说,只要你使用hibernate就必须使用session缓存。由于Session对象的生命周期通常对应一个数据库事务或者一个应用事务,因此它的缓存是事务范围的缓存。在第一级缓存中,持久化类的每个实例都具有唯一的OID。
Hibernate二级缓存又称为“SessionFactory的缓存”,由于SessionFactory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应用程序的整个过程对应,因此Hibernate二级缓存是进程范围或者集群范围的缓存,有可能出现并发问题,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并发访问策略,该策略为被缓存的数据提供了事务隔离级别。第二级缓存是可选的,是一个可配置的插件,在默认情况下,SessionFactory不会启用这个插件。


么样的数据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中?
1 很少被修改的数据
2 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允许出现偶尔并发的数据
3 不会被并发访问的数据
4 常量数据
不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的数据?
1经常被修改的数据
2 .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访问的数据,如财务数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
3 与其他应用共享的数据。

Hibernate查找对象如何应用缓存?
当Hibernate根据ID访问数据对象的时候,首先从Session一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如果配置了二级缓存,那么从二级缓存中查;如果都查不到,再查询数据库,把结果按照ID放入到缓存
删除、更新、增加数据的时候,同时更新缓存

Hibernate管理缓存实例
无论何时,我们在管理Hibernate缓存(Managing the caches)时,当你给save()、update()或saveOrUpdate()方法传递一个对象时,或使用load()、 get()、list()、iterate() 或scroll()方法获得一个对象时, 该对象都将被加入到Session的内部缓存中。
当随后flush()方法被调用时,对象的状态会和数据库取得同步。 如果你不希望此同步操作发生,或者你正处理大量对象、需要对有效管理内存时,你可以调用evict() 方法,从一级缓存中去掉这些对象及其集合。




Hibernate的查询方式
Sql、Criteria,object comptosition
Hql:
1、 属性查询
2、 参数查询、命名参数查询
3、 关联查询
4、 分页查询
5、 统计函数

如何优化Hibernate?
1.使用双向一对多关联,不使用单向一对多
2.灵活使用单向一对多关联
3.不用一对一,用多对一取代
4.配置对象缓存,不使用集合缓存
5.一对多集合使用Bag,多对多集合使用Set
6. 继承类使用显式多态

7. 表字段要少,表关联不要怕多,有二级缓存撑腰



hibernate的开发步骤:

开发步骤
1)搭建好环境
引入hibernate最小的jar包
准备Hibernate.cfg.xml启动配置文件
2)写实体类(pojo)
3)为实体类写映射文件"User.hbm.xml"
在hibernate.cfg.xml添加映射的实体
4)创建库表
5)写测试类
获得Configuration
创建SessionFactory
打开Session
开启事务
使用session操作数据
提交事务
关闭资源




MyBatis:


MyBatis的前身就是iBatis,iBatis本是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2010年这个项目由apahce sofeware foundation 迁移到了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MyBatis。

iBATIS 一词来源于“internet”和“abatis”的组合,是一个基于Java的持久层框架。iBATIS提供的持久层框架包括SQL Maps和Data Access Objects(DAO),同时还提供一个利用这个框架开发的 JPetStore实例。(来源于百度)

总体来说 MyBatis 主要完成两件事情


根据 JDBC 规范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
通过Annotaion/XML+JAVA反射技术,实现 Java 对象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相互转化。
一、原理介绍
Mybatis的应用是围绕着一个SqlSessionFactory实例展开的。SqlSessionFactoryBuilder根据XML映射文件创建SqlSessionFactory。

SqlSessionFactory由名字可以联想到,可以通过它获取一个SqlSession。SqlSession包含了执行sql所需要的所有方法,可以通过SqlSession实例直接运行映射的sql语句: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SqlSession 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try {
Blog blog = session.selectOne("org.mybatis.example.BlogMapper.selectBlog", 101);
} finally {
session.close();
}
上面的方法是基于Mybatis的旧版本,在最新的版本中有更清晰的方法,通过一个java接口作为参数(e.g. BlogMapper.class)返回一个给定的sql映射。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SqlSession session = sql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
try {
BlogMapper mapper = session.getMapper(BlogMapper.class);
Blog blog = mapper.selectBlog(101);
} finally {
session.close();
}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对什么才是SqlSession和Mapper类真正执行的sql语句非常好奇。下面我们看一下例子.
Xml代码 收藏代码

PUBLIC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553001.html,//DTD Mapper 3.0//E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553001.html,/dtd/mybatis-3-mapper.dtd">



这个例子非常简单,是轻量级的。您可以定义众多类似这样的sql语句。这个文件在命名空间"org.mybatis.example.BlogMapper"中,定义了一个叫做"selectBlog"的sql语句。这样就可以使用一个绝对唯一路径“org.mybatis.example.BlogMapper.selectBlog”定位到这个sql语句上。如下所示: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Blog blog = (Blog) session.selectOne("org.mybatis.example.BlogMapper.selectBlog", 101);
请 注意 这是 一个绝对唯一的 Java类 调用 方法 如何 类似 的 。 这个名字 可以 直接 映射到 命名空间 的 映射 类 ,以及 具有 相匹配的 名称 、参数 和 返回 类型 映射 select语句 的 方法 。 这使得 您可以 很 简单地调用 映射 接口 的 方法 , 这里 是 例子 :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BlogMapper mapper = session.getMapper(BlogMapper.class);
Blog blog = mapper.selectBlog(101);
如您所见,第二种方法更简洁,不需要返回值的cast。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了解Mybatis如何将xml映射文件与Java类映射去执行sql语句的,具体xml映射文件的含义请查询mybatis官方网站的资料 ,再此不在介绍。
二、spring的集成
在基本的 MyBatis 中,session 工厂可以使用 SqlSessionFactoryBuilde

r 来创建。而在 MyBatis-Spring 中,则使用 SqlSessionFactoryBean 来替代。

要创建工厂 bean,放置下面的代码在 Spring 的 XML 配置文件中:
Xml代码 收藏代码



要注意 SqlSessionFactoryBean 实现了 Spring 的 FactoryBean 接口(请参考Spring文档的3.8 章节)这就说明了由Spring最终创建的bean不是SqlSessionFactoryBean本身。而是工厂类的getObject()返回的方法的结果。这种情况下,Spring将会在应用启动时为你创建SqlSessionFactory对象,然后将它以SqlSessionFactory为名来存储。在 Java中, 相同的代码是: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SqlSessionFactoryBean factoryBean = new SqlSessionFactoryBean();
Sql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tory = factoryBean.getObject();
在一般的MyBatis-Spring 用法中, 你不需要直接使用 SqlSessionFactoryBean或和其对应的SqlSessionFactory。相反,session工厂将会被注入到MapperFactoryBean或其它扩展了SqlSessionDaoSupport 的DAO(Data Access Object,数据访问对象,译者注)中。

下面给出一个完成的Mybatis-spring集成的例子:
Xml代码 收藏代码











destroy-method="close">













如有疑问,请查看Mybatis-spring集成 的官方文档。
三、代码生成工具
经过前面的两章,我们已经掌握了Mybatis的映射原理,并且可以集成进入到spring中使用了。但是童鞋们肯定会感觉Mybatis

的配置文件和映射类的工作也十分的巨大,并且繁琐,简直就是望而生畏。
不过我们有强大的代码生成工具帮我们自动生成xml映射文件和java映射类,它大大减轻了我们使用Mybatis的工作负担!

首先,建议在eclipse上安装Mybatis代码生成工具的插件。插件地址请点击我 。
安装完毕,就可以在eclipse上自动生成Mybatis的文件了,程序员可以把自己的精力专注在业务逻辑上的开发,而不是Mybatis配置文件和映射类上面。
Mybatis代码生成工具的原理是使用xml配置文件驱动的代码生成工具。 配置文件解决了如下问题:
如何连接数据库
生成哪些对象如何生成
哪些表要用来生成对象
详细内容请查看官网的文档 。

自动生成如下文件包括下面四个类型的组件:
Module类 数据库的对象POJO(没有实现Serializable接口,如使用缓存需要添加 )
Example 用于拼动态sql的帮助类
XXXMapper.xml 映射文件(包括自动生成的动态sql部分)
XXXMapper.java 与映射文件对应的DAO接口
四、缓存
缓存技术是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设计理念,利用内存空间资源来提高数据检索速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MyBatis默认情况下是没有开启缓存的,除了局部的 session 缓存。要开启二级缓存,你需要在你的 SQL映射文件中添加一行:
Xml代码 收藏代码

这样配置会开启二级缓存,并且加载缺省的缓存配置。下面的例子说明了如何更改缓存策略和配置:
Xml代码 收藏代码
eviction="FIFO"
flushInterval="60000"
size="512"
readOnly="true"/>
这个配置创建了一个 FIFO 缓存,并每隔 60 秒刷新,存取512 个结果对象或列表的引用,而且返回的对象为只读,因此在不同线程中的调用者之间修改它们会导致冲突。
注意:二级缓存是支持事物的,这意味着只有在SqlSession结束和提交的时候,或者当回滚结束并且插入、删除、更新操作没有配置flushCache=true,才会更新缓存内容。
除了Mybatis自己提供的缓存,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的分布式缓存。要使用第三方的缓存需要实现Mybatis的缓存接口:

Java代码 收藏代码
public interface Cache {
String getId();
int getSize();
void putObject(Object key, Object value);
Object getObject(Object key);
boolean hasKey(Object key);
Object removeObject(Object key);
void clear();
ReadWriteLock getReadWriteLock();
}
然后只要在xml映射文件中,缓存配置的部分使用自己的实现类。

Xml代码 收藏代码



更详细的内容请直接查看

官方网站的说明文档 。
幸运的是,针对很多著名的第三方分布式缓存,已经有了开源的插件,已经不需要我们自己开发缓存接口的实现了。下面拿我们公司DAL使用的Memcached为例,已经有了开源的实现。如果使用maven管理项目,可以添加如下项目到maven的配置文件中引入Mybatis-Memcached框架:

Xml代码 收藏代码

org.mybatis.caches
mybatis-memcached
1.0.0-beta1

然后在xml映射文件指定定制的Memcached缓存实现类:
Xml代码 收藏代码


...

具体的使用方法还请阅读Mybatis-Memcached项目文档 。
五、分库
现在大型网站都有自己的分布式DAL(Data access layer)层。如何在Mybatis上构建DAL,实现分库表的配置,路由规则定制都有现实的实际应用价值。下面简介一个Mybatis的分库插件。

shardbatis是一个由国人贡献的,Mybatis分库分表插件。Shardbatis的名称由shard(ing)+mybatis组合得到。诣在为ibatis实现数据水平切分的功能。

Shardbatis0.9是在mybatis 2.3.5代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扩展实现数据水平切分功能。 数据的水平切分包括多数据库的切分和多表的数据切分。目前shardbatis已经实现了单数据库的数据多表水平切分。

Shardbatis2.0可以以插件的方式和mybatis3.x进行整合,对mybatis的代码无侵入,不改变用户对mybatis的使用习惯。Shardbatis2.0支持的功能和Shardbatis0.9基本相同。

shardbatis的使用与原生的mybatis3没有区别,使用者只需要将shardbatis以Mybatis插件的方式引入进来,实现路由策略接口,实现自己的路由策略即可,此外还需要一个shard_config.xm配置文件,定义哪些sql映射操作需要使用路由策略。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考shardbatis官方文档 。以及iteye资料

六、其它基于Mybatis的项目和资料

1.CobarClient主要针对现有网站应用中使用iBatis做数据访问层这一情况而设计开发,如果你的应用程序最初使用了Spring提供的SqlMapClientTemplate的话, 那迁移到CobarClient实际上仅仅是稍微改一下应用程序的配置而已.
项目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553001.html,/wiki/display/CobarClient/Home
2.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553001.html,/
3.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553001.html,/p/mybatis/

Mybatis从出生到现在已经有10岁了,最新的Mybatis项目是Mybatis for scala,相信在并行计算大行其道的今天,Mybatis一定会跟上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继续保持在ORM框架里面的霸主地位。







什么是线程安全和线程不安全
首先要明白线程的工作原理,jvm有一个main memory,而每个线程有自己的working memo

ry,一个线程对一个variable进行操作时,都要在自己的working memory里面建立一个copy,操作完之后再写入main memory。多个线程同时操作同一个variable,就可能会出现不可预知的结果。根据上面的解释,很容易想出相应的scenario。
而用synchronized的关键是建立一个monitor,这个monitor可以是要修改的variable也可以其他你认为合适的object比如method,然后通过给这个monitor加锁来实现线程安全,每个线程在获得这个锁之后,要执行完 load到workingmemory -> use&assign -> store到mainmemory 的过程,才会释放它得到的锁。这样就实现了所谓的线程安全。

------------------------------------------------------

什么是线程安全?线程安全是怎么完成的(原理)?
线程安全就是说多线程访问同一代码,不会产生不确定的结果。编写线程安全的代码是低依靠线程同步。

------------------------------------------------------

在接口方式中,线程有一个共享的数据成员,即: private int count =10;
而在继承方式中,线程之间没有共享的成员,而是各线程各自有一个私有成员,即: private int count =10;
楼主的代码刚好是一个好例子,说明了何时需要考虑线程同步,并在一定程序上说明了怎样才能编写出线程安全的代码。
在多线程环境中,当各线程不共享数据的时候,那么一定是线程安全的。问题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在多数情况下需要共享数据,这时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同步控制了。

--------------------------------------------------------

线程安全一般都涉及到synchronized 就是一段代码同时只能有一个线程来操作 不然中间过程可能会产生不可预制的结果

---------------------------------------------------------

如果你的代码所在的进程中有多个线程在同时运行,而这些线程可能会同时运行这段代码。如果每次运行结果和单线程运行的结果是一样的,而且其他的变量的值也和预期的是一样的,就是线程安全的。

举例 比如一个 ArrayList 类,在添加一个元素的时候,它可能会有两步来完成:1. 在 Items[Size] 的位置存放此元素;2. 增大 Size 的值。

在单线程运行的情况下,如果 Size = 0,添加一个元素后,此元素在位置 0,而且 Size=1; 而如果是在多线程情况下,比如有两个线程,线程 A 先将元素存放在位置 0。但是此时 CPU 调度线程A暂停,线程 B 得到运行的机会。线程B也向此 ArrayList 添加元素,因为此时 Size 仍然等于 0 (注意哦,我们假设的是添加一个元素是要两个步骤哦,而线程A仅仅完成了步骤1),所以线程B也将元素存放在位置0。然后线程A和线程B都继续运行,都增加 Size 的值。 那好,现在我们来

看看 ArrayList 的情况,元素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放在位置 0,而 Size 却等于 2。这就是“线程不安全”了。



java多线程 —— 两种实际应用场景模拟 - 薛定谔的猫_
时间 2014-08-21 10:56:00 博客园-原创精华区
原文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553001.html,/juepei/p/3926673.html
主题 Java 多线程
最近做的偏向并发了,因为以后消息会众多,所以,jms等多个线程操作数据的时候,对共享变量,这些要很注意,以防止发生线程不安全的情况。

(一)

先说说第一个,模拟对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场景是这样的:

就像笔者之前做的消息的发送,一个是服务器,一个是客户端。发送的话,要保证信息100%的发送给客户端,那么发给客户端之后,客户端返回一个消息告诉服务器,已经收到。当服务器一直没有收到客户端返回的消息,那么服务器会一直发送这个信息,直到客户端发送回确认信息,这时候再删除重复发送的这个信息。

为了模拟这个场景,这里写两个线程,一个是发送,一个是接收,把发送的信息,要保存到线程安全的对象里面,防止发生线程安全问题,这里采用concurrenthashmap。

发送代码:

package com.TestThread;
/*
*
* @author 薛定饿的猫
*
* */
import java.util.Map.Entry;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

public class Push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try {
sleep(6000);
while(MainThread.pushmessage.size()>0){
//重发消息
for(Entry hashMap:MainThread.pushmessage.entrySet()){
System.out.println("消息id:"+hashMap.getKey()+"未发送成功,在此重发:"+hashMap.getValue());
}
sleep(1000);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发送代码,是不断遍历内存对象councurrenthashmap,从中取出信息,不断的重发。其中MainThread.pushmessage是内存对象,在最后一段代码中有定义。

当确认接收到信息后,另外一个线程来删除内存对象。

删除的代码:

package com.TestThread;

/*
*
* @author 薛定饿的猫
*
* */
import java.util.Map.Entry;

public class Remove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try {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sleep(2000);
for(Entry map:MainThread.pushmessage.entrySet()){
if (map.getKey()==i) {
System.out.println("成功收到id为:"+map.getKey()+"返回的信息,删除该元素");
MainThread.pushmessage.remove(map.getKey());
}
}
System.out.println("内存对象中的元素数量为:"+Mai

nThread.pushmessage.size());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
这里是来删除已收到的信息,然后从内存中删除,不再发送。

然后写一个主类入口:

package com.TestThread;
/*
*
* @author 薛定饿的猫
*
* */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

public class MainThread {
public static ConcurrentHashMap pushmessage=new ConcurrentHashMa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 i++) {
pushmessage.put(i, "该消息是id为"+i+"的消息");
}
Thread pushThread=new PushThread();
Thread remove=new RemoveThread();
pushThread.start();
remove.start();
for (int i = 10; i < 20; i++) {
pushmessage.put(i, "又一波到来,消息是id为"+i+"的消息");
}
}
}
这样两个线程可以轮流的进行各自的事情,并且不会造成数据安全的问题。用这种方式,再结合Androidpn的推送机制,会更加符合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二)多线程同步计数器

多线程同步计数器,按道理也是可以按照上面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定义一个像concurrenthashmap的变量。在java中,确实也有另外一种变量,原子变量 Atomic,有 AtomicLong, AtomicInteger, AtomicReference这些。

如果在多线程环境下要给一些值赋唯一id的话,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这个id的安全性问题,也就是一致性的问题,不能重复。这里有两个实现的代码:

package com.test;

public class Thread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s=new Thread[10000];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threads[i]=new AThread();
threads[i].start();
}
}
}

class A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pressWarnings("unused")
Counter counter=new Counter();
System.out.println(Counter.calNum());
}

}

class Counter{
private static long num;
public Counter(){
synchronized (Counter.class) {
num++;
}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long calNum(){
return num;
}
}
这里创建了10000个线程,每个线程都来访问这个计数器,在构造方法中来进行值的递增。

在计数器中,有两次用到同步,很多人都说用同步,经常会对性能造成影响。于是,用第二种的原子变量,这个性能应该会更好。

代码:

package com.test;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Long;

public class ThreadCou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s=new Thread[10000];
for (int i = 0; i < 10000; i++) {
threads[i]=new AThread();
threads[i].start();
}
}
}

class AThread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MyCounter.calNum());
}

}

class Counter{
private static long num;
public Counter(){
synchronized (Counter.class) {
num++;
}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long calNum(){
return num;
}
}

class MyCounter{
private static AtomicLong num=new AtomicLong();

public static long calNum(){
num.incrementAndGet();
return num.get();
}
}
这样写的话,在调用这个计数器的时候,直接不需要再new一个MyCounter对象,也不需要加同步的关键字了,这样可以作为工具类,直接调用MyCounter的calNum方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