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莞工业发展进程共11页

东莞工业发展进程共11页

改革开放前:

1949年东莞只有1家工业企业和少量手工业作坊,工业产值仅有2895万元。50年代初大办个体手工业,1955年工业产值也仅有6411.2万元,工业从业人员只有6440人。

1949年至1978年间,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只有9.0%。东莞除了向港澳出口少量的农副产品外,与境外的其他经济技术合作几乎是空白。

东莞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基础和发展条件:

1978年,1978年三大产业的比例为44.6:43.8:11.6,东莞工业产值为4.204亿元,占全市GDP的43.82%。在当年的全部就业的549728人中,从事业生产的人数只有92601人.占总就业人口的16.84%。工业企业只有为数不多的“五小”工业、支农工业。

地域优势:东莞是除深圳以外、我国大陆距离香港最近的地区。这使得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入时东莞运输成本低。

人文环境:东莞对外丌放的氛围源远流长,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东莞人对商品经济有极强的认同感,具有合作、开放、竞争和信誉等现代理念。且国内人力资源廉价、丰富。

改革开放后:

东莞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对外加工业,吸引外商投资,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外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东莞工业经济呈跨越式增长,从而实现从农业县发展为现代工业城市的巨变,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制造业名城。

改革开放后,东莞工业发展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改革开放之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莞通过“三来一补”方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吸取国外的技术、管理和销售经验,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同时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发展外向型经济,为工业发展打下基础。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7.4%。

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抓住香港地区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大量引进港资,发展“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图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三来一补”具体是指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

1978年,食品制造业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业是全市最大的二个产业。1978年9月,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在虎门成立。1979年3月,由张光投资的龙眼发具厂开工了。这便是中国农村第一家来料加工的港资企业。1988年,龙眼村引进了全市第一家台资企业。

东莞丰富的农产品为早期的支柱产业——食品加工工业准备了原材料。大量的农业人口为劳动密集工业发展准备了劳动力要素。

东莞在1980年代与广东珠三角崛起的四座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小城市——南海、顺德、东莞、中山并称广东四小虎,享有“世界工厂”的美誉。1984年,东莞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后,县委提出"向农村工业化进军"的战略目标,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

第二阶段:腾飞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东莞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兴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利用外资方式从“三来一补”发展到“三来一补”与“三

资”并举,形成纺织、服装、电子、食品、机械等行业的外资企业群体,各类利用外资企业遍布东莞城乡。这一阶段,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41.5%,工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东莞于80年代中后期进入准工业化阶段,1985年,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消东莞县,建立(县级)东莞市,为东莞工业的发展开始了新的进程。

从1978年到1990年,东莞轻工业产值增长倍数为14. 05,年均增长率约为100%,而一些主要消费品的零售额也表现为大幅度增长,而后期在居民消费结构转变、消费保持缓慢增长的前提下,由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出口高速增长(98年出口额为94年的4倍)。1990年的能源供应(电力供应业)产值最大。

第三阶段:提升阶段。1994年至2000年。1994年,当东莞实现农村工业化,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引进外资质量提高,工业结构得以优化,从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密集与资金技术密集型相结合转变;新兴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在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传统产业比重相应下降,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支柱产业逐步显现,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8%。

东莞于90年代初进入工业化第一阶段,90年代后期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在工业化期间,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工艺美术品制造业、电力等能源工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先后在东莞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即支柱产业从前期的生活资料工业(属轻工业),中期的

能源工业,后期则是生产资料(属重工业)的转变,也直接证明了东莞工业的重工业化倾向。

在已确定的工业化阶段的基础上,工业内部结构的演进,东莞的特点表现为非均衡演进,即部分产业的演进与国际经验类似,部分产业则有逆向演进的现象。

东莞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后,纺织等产业仍是其支柱产业,反映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在较长时间内占有较大比重,东莞劳动密集型工业将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增长,而目前的工业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很大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恰逢台湾产业开始大规模向祖国大陆转移,东莞又一次抓住机遇,大量引进台资的电脑资讯产业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异军突起,成为全市最大的工业支柱产业。

在2000年前,其内部结构已渐向如下几方面演进:

一.重化工业化:与先进国家相比,东莞的重工业化涵义有所不同。先行国的重工业化主要是指冶金、机械和化工等部门的产值增长,但东莞是新兴的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东莞的重工业化趋势存在,但不是以原材料为重化重心,而是以加工组装工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高速增长的方式体现。

二.高加工度化:纺织这一原材料工业和其下游的加工工业、即服装制造业没有显著的高加工度化的趋势。建材和其它非金属矿采选业及制造业也不能对东莞工业的高加工度做出合理。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正在精密加工和制造的道路上。但原材料与加工工业的比值表现为递减态势,说明了东莞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三.高技术化:食品、纺织等一般加工工业的产值比重持续下降,而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并伴随技术水平提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增大。但由于资源在全球最优配置的影响,东莞高技术化演进并不均衡。

第四阶段:创新、转型阶段。进入21世纪之后,东莞工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进入转型阶段,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升级,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逐渐形成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龙头的比较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行业渐成为龙头产业。东莞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目前,形成了比较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分布在31个大行业中。

东莞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高消耗低成本数量扩张”的产业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表现出“六高六低”的特点,即高产出增长、高市场占有率、高要素投入、高行业结构、高外向依存、高集聚水平和低产出效益、低成本扩张、低价格竞争、低链条层次、低规模水平、低植根程度。

东莞的第二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过程中,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重化趋势加快。

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有18094家,是1980年的14倍。其中“三来一补”工业8496家,中外合资工业1012家,中外合作工业485家,外商独资工业1618家,拥有加工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产品的强大生产能力,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

业、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工产品种类达到数万种,拥有同行业上下游产品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完善的产业体系。

时至2003年,东莞已有工业企业21935家,比1978年净增20105家,工业产值达2411.13亿元,比1978年增长573.1倍,年均增长25.9%。1978年,东莞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为42.1%,到2003年,工业增长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形成了以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为重点,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工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的主柱产业。

2005年,东莞市确定将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制造业、化工制品制造业确定为东莞八大工业支柱产业。

2007年三大产业的比例优化调整为0.4:56.8:42.8。2007年工业总产值(当年价)6649.85亿元,年均增长27.0%。东莞仅用30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用100多年、亚洲四小龙要用50至60年才能走完的路,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时至2008年,东莞市电脑资讯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超过10%的有10多种,其中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高级交流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7%,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0%,电脑键盘占15%,电子元件占12%。IBM大中华区副总经理李祖藩曾调侃说:“如果东莞通往深圳皇岗的公路被断,全球70%的计算机商将受影响。”

不过2008年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过后,东莞以外贸为主导的传统经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