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易经》精髓

《易经》精髓

《易经》精髓

《易经》是一团裹着烂泥的明珠。

1、一个概念阴与阳

1、定义:一个事物内部存在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一种矛盾,称为阴阳。

2、什么是《易学》中的阴阳:将事物中的这对矛盾的互相作用,从而使事物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使事物表现出的不同属性,叫阴阳。而其中维持事物存在的矛盾叫阳,而使事物趋向消亡的矛盾叫阴,易学侧重研究的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呈现的动态规律。

3、阴阳观念的引申,将一个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观念引申,到万事万物中,凡是一种事物的两性则以阴阳称呼,如天地、男、女,公、母,雄、雌;进一步而将事物呈现的不同状态,也以阴阳称之:如动物的少壮称为阳,而衰老为阴,植物生长繁荣为阳,而敛藏枯亡为阴;将一个事物的上升阶段称为阳,而哀退称为阴;一个朝代从产生、建立到鼎盛期间称为阳,而朝代衰落灭亡为阴。而在社会中:民心向、背称为阳与阴;物产丰富的状态叫阳,而缺损贫瘠称为阴;人的精神饱满称为阳,而精神不足称为阴。这些观念的产生,是阴阳观念的表面化、阴阳作用的表面化造成的结果。

4、阴阳观念的泛滥:

如阴历、阳历,如凸出为阳、凹进为阴,表面为阳、内里为阴,山面向太阳为阳、背向阳光为阴,万事万物也是朝向太阳为阳、不见阳光为阴,人世间称为阳间、死后称为阴间等等,见不得人的称为阴谋。这些是阴阳观念,引申以后的滥用,已失去了《易经》阴阳观念的本意。

2:学习《易经》的两条入门途径

一、说说四象:四象是一个事物当中,阴阳转化的几个阶段的描述。是透过事物外在现象,而直接追溯到内部道理的结果。因此,四象不是外象的表示,而是内在原因的表达。

1:《易经》是由象及理的学问,阴阳双方互相转化,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易经》将这一过程,称为四象。将代表阳,叫阳爻;用代表阴,叫阴爻。而阴阳本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因此存在着由阳到阴的转变过程,也存在由阴向阳的转化过程。用“爻”来表示就是太阳、少阳、少阴、太阴等四种有代表性或者称为具有划时代性质的状态作为四象。也是从小量变到小质变、进尔到大质变的过程。

2:如何理解四象:四象是动态的、是一刻不停的,它代表着事物由生→住→坏→灭的整体过程,也就是由太阴生→少阴长→少阳成→太阳壮,然后再由太阳壮→少阳减→少阴衰→太阴亡的过程。因而是一个全景图、周流不息、循环往复。老子《道德经》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指的这一调合过程,也是体现

古人认为的:万物由无中生、复回到无中去的观念。这里用后人观念(道德经)来说明前人成果,顺序反了,但因其直达本质,因此借用过来作解说。

3:阴阳、四象,所包涵的对象是宇宙万有、无一不在其内。因为,万物都有生、住、坏、灭的过程,从而也就有内部矛盾相互转化作用的存在,这方面体现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朴实的自然观念。而万事万物的四象,表现型式是千差万别的。因此,要对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推究出现存状态背后的“四象”本质来,从而根据内部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再反过来,应用到现存事物的管理中,这就是《易经》产生的过程和原理。

二、说说“三才”和“五行”:《易经》是古人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现象,进行规纳总结后,追究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方向和方法的。因此,其主要内容是研究:人在事物、事业、人生及社会中、自然中,怎样合理生存的方法的,因而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兼“三才”而两之,从而作《易学》而形成八卦的。

1:什么是“三才”:古人将“天”、“地”、“人”称为“三才”。这体现了几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显示,古人认为,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和宇宙、天地的构成是相同的原理,因而人可以认识自然万物的道理。从而顺天应人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导依据。二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万事万物、法为人用!天地生万物,而人利用万物和改造万物,因而人有着天地之道同样的能力。三方面正因为“法为人用”而“法”因“四象”不同,人因四象不同,从而对法的应用效果、对人对物的影响也不相同。因此,才提出“三才”之间的互相影响的关系,来进行研究。四方面,其实“天、地、人”三才,不仅仅代表人在天、地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的万事万物中的大环境,客观物质条件、内在动力等方面内容。从而以“天”来代表大环境,以“地”来代表物质条件,以“人”代表物质存在的内部动力。如果用生物作例子来理解“三才”的话,其神、思想为“天”,其身体、血肉为“地”,其生命力为“人”,从而推广出去,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生、住、坏、灭的过程,都是因为有“阴阳”为根本,“四象”为变化,“三才”相影响的结果,只不过我们平时不易觉察、没有认识到而已。

草例一张四象、三才表格,作为参考,也提供一些思路,其它详细的可自参:

天才地才人才四象

道寂灭宇宙阴阳成、住、坏、灭

天空四、时星辰光、热、力寒、热、温、凉

地静四季、山川、万物聚、散生、长、敛、藏

生命神血肉之躯生命力(精气)弱、壮、衰、亡

矿物凝定万物、万象离、合成、住、蚀、散化

植物种性植物之躯生机幼、荣、衰、枯

社会制度国土、资源、家财民心向背建、盛、衰、败

事物政策物质条件人员素质酿、成、减、无

2:认识“三才”使事物的分析有了必备条件,以此“三才”为基础,进而分析出每一“才”所处的“四象”状态,这样大的影响趋势就可以得出来了,这就是《八卦》建

立的根据。但这只是粗略分析、是第一步,如何作到细致周到,从而最大限度采取有利措施,这就要对“三才”中每一“才”的四象状态,进一步分析,看其为什么处于此种状态,其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怎么利用?这样才能在大趋势了解的情况下,对细部原因也了然于胸。从而制定出最合理、最周密细致的方案来。这也是《八卦》进一步推演、由大到细的过程,也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这一过程其实很普实,我们平时每人也在无意中运用着,只不过或者没意识到或是过于片面而已。古人通过对现象进行归纳推究,从而提炼出理论来,再抽象化表示,变成普遍适用的规律,我们反而不认识了!!其实想一想,古人作《易经》在于预测万事万物,可谓无事不卜。其道理当然应该是很普实的、且易为大众掌握的东西。不可能高深到只有圣人才能掌握的程度,我们不理解是因为没能将这一过程,反推回到万事万物中,没有看清来路而已!

3:11月27日、早7:00:“三才”的深入理解,可以看出变化的趋势。但“三才”中各有“四象”,如果其中某一“才”中存在特别好或特别坏的因素,则会对大趋势构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基本趋势看明白后,还要分析出“三才”中的各自特性,及其中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从而制定出具体应对方法。而这方面的分析工作是最繁杂的,因此《易经》道理虽简单,应用起来不容易,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但这些分析又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因素!必须作好才行。

如何分析呢?古人对万事万物的现象进行归类后,得出其根本动力是“阴阳调合”,而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是由“五行”构成的。为什么引出“五行”这个概念,举一个例子可知其重要性:如我国南方是大平原,地城辽阔、沃野千里。从用兵角度讲,非常适合大兵团作战,也适合机械化作战;这是大环境,而其中有一不利方面,就是河湖、水泊众多,高湿多雨。这一因素十分重要,因此虽然适合大兵团、机械化作战,但不利于重装备使用。因此,要轻型化、机动化来调整。这就是“五行”的运用,如此,我们来看看“五行”。

4: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对万事万物进行归类的结果。阴阳是动力,五行是形体的基本构成元素,阴阳动力是通过“五行”来显示作用的,这由《易经》建立的基础可以看出来。《易经》讲“以象推理,从而知数”,而其中“象”的分析归类,就是“五行”学说建立的根据。

在《尚书.洪范》中,记载有箕子为周武王说治国纲领里,讲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半,稼穑作甘”。另在《尚书.大传》中讲:“五行者,孜孜不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滋生也,是为人用”。可见,“五行”学说早在周朝,就已经得到应用了,而周文王作后天《八卦》,也就是在周朝建立前夕。如此可知,阴阳五行实是一体,所谓“五行成万物,阴阳在其中”就是此理。

(1)、世界万物构成的基本元素论:古人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而其中五种元素间又存在着相生、相克的作用。这是非常朴实的自然观,而同时代世界各民族文明发展中,几乎都形成过类似或相同的观念。如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在印第安部落中,能找到崇拜地、水、火、风的踪迹;古希腊哲学家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