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哲论文联系实际说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哲论文联系实际说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哲论文联系实际说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哲论文联系实际说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马哲论文联系实际说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还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主要有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经劳动加工后的原材

料) 。显然,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便成为劳动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物化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就成为物质的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科学为生产管理提供了崭新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使生产力诸要素更有效地组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988 年 9 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首先,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我国现阶段高新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 5,10 倍,是手工业的 50,100 倍。其次,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 1,小轿车为 5,彩电为 30,计算机则为 1000。美国国

家航空航天局(NASA)1972 年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投资总额为 2.7 亿美元,而第一年就回收了 14 亿美元。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深刻的、全面的影响。近半个世纪发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不仅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而且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给社会经济与生活以深刻的、全方位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所产生的影响决不仅仅局限于产业部门内部,相反它将波及社会每一个角落。时下离我们最近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进步的例子,它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今天的世界,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空前的机遇,同时也提出全新的挑战。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积极影响为主,影响“利大于弊”。科学技术主要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一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二是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思想影响社会。

一、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并决定着未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一)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各要素: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1(科学化的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会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 2(先进的劳动工具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巨大的作用; 3(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已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 4(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管理极大地依赖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本世纪前,是按照“生产—技术—科学”的顺序发展的; 在当代,是按照“科学—技术—生产”的顺序发展。如运用相对论及原子核裂变原理形成和发展了核技术,促进了原子能在军事、发电等方面的应用。 (三)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 1(产业高次化,科学技术的贡献超过劳动力和资本,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2(产品科技含量高密化(如软件) ; 3(科技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

缩短 (四)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 1(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

二、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使人们能获得更多、更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享受,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食、衣、住、行各方面的物质生活更丰盛。三、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权力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人际关系结构。 (一)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信息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 (二)生物技术的突破正在酝酿新的主导产业 (三)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决定性的因素 (四)在激烈的技术创新能力竞争中,企业组织结构经历新的调整 (五)高新技术的发展强烈影响国家安全的观念和格局 (六)人类生产、工作和生产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四、科学技术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增强了人类的多种能力,其中包括对类发展有害的能力。 (一)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如世界村的形成 (二)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科技发展失调给又人类造成危害:1.科技负功能的危害 (如 DDT 农药的大量使用,对人和生物产生了持久的毒化作用) ; 2.对科技管理失控的危害(如核电站事故会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3.高技术犯罪(如计算机网络已被用来犯罪);4.科技发展及应用引起的生命、资源,环境、信息,网络、空间等重要的科技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五、科学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改变。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在经济方面,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材料技术、氢能技术,将造就一个又一个的经济高增长,推动着整个 21 世纪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科技对环境的作用论文

面对我国现如今环境的恶化 对科学技术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窥探 交通运输1111班王健 2011230075 (由于字数的限制,接下来将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我的题目。) 一、有所为 稀土元素是制造被称为“灵巧炸弹”的精确制导武器、雷达和夜视镜等各种武器装备不可缺少的元素。根据资料显示: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稀土拥有国,中国名列第一位。但是,中国稀土状况与政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稀土行业存在不少问题。 我国稀土生产量巨大,按照现在的生产量计算,我国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20年。我国有60%稀土产品出口到国外,且生产的主要为低端产品,在高端产品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大部分的稀土出口到美国、日本等则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另一个巨大威胁还有就是对环境的破坏。 江西赣州离子型重稀土占全国同类保有储量的60%以上,在国内外同类型矿种中位居第一。因为稀土,这个城市在迅速“暴富”的同时,也开始遭遇严重污染的困扰。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2011年,江西全省稀土行业全年利润仅为65亿元,然而仅赣州地区稀土整体治污花费的代价就是380个亿。 之所以对环境有这么大的污染,大多是由于开采方法的落后。一位稀土行业专家表示,赣州地区的稀土因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形成其简单易行的开采和选矿方式(露天开采、池浸选矿),长期采用落后的“露采-池浸”工艺选矿,即发现稀土矿后,即将山体植被全部拔除,之后挖坑,往填有稀土矿的池子中灌注硫酸铵,以提取稀土资源。上述专家称,这种“土法”废渣随意堆放地表,选矿废水肆意排放,废弃后的矿区植物生长必需的N、P含量极低,有机质严重缺乏,植被难以生长。同时大量的植被被破坏。 大规模稀土矿产资源开发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矿区地质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然植被惨遭破坏、表层土壤被剥离、弃置、矿渣乱堆、废水滥流等,由此造成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人均耕地减少,河流河床淤高、水质污染等非常严重的民生问题。 如今,随着国家政策对稀土开采的规范化和开采技术的进步,稀土的开采得到初步的控制。例如,辐射选矿法、重力选矿法、磁选分离法、浮选法、电选法、化学选矿法。这些科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专业:艺术设计学号:姓名:吴思繁 摘要: 本文是关于科学技术革命与实践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论研究。在研究中采取了多学科合作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技术与产业革命史等多个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影响力对人类影响 前言: 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它包含人造器物,科技活动的制度和体制、科技活动的行为规

范和科技价值观念。尽管它在知识形态上是一般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而当它一旦进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与技术往往是分离开来,他们各自独立的发挥着作用。技术的进步往往是依靠传统技艺的提高和改进,只凭经验摸索前进。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及理论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光,影响程度之深,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因历史时期而不同,从技术领先到科学领先发展,从技术与科学分离到科学与技术精密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加使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技术的应用开发之间的时间缩短,尤其系统科学的诞生,导致了自动化、计算机、通讯技术从科技到产业化的迅速转化,而系统科学应用于生物医学又导致了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之间偶合,将迅速导致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的应用,从而导致个体化医学、转化医学与医疗工程化系统的生物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越来越凸显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生产达到了高度结合。 一.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1).在经济发展方面 1.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以及国民收入的增加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逐渐提到第一位。1950-1970年期间,科学技术所占的比重在发达国家平均为48%。到了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上升为60%-8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5%。 以我国为例,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关键阶段。经验表明,处于这一时期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出现两种发展前景,一种是重视引进、

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及启示

浅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及启示 摘要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是关系到人类命运走向的两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涵义,及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现状,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字科学技术社会启示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是关系到人类命运走向的两个重要课题。回顾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竞争,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牵引机”,而人类社会发展又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实验室”和“加速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可以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涵义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 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含义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论文采用的是马克思的观点,认为“科学”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即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认识和改造关系;第二,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第三,科学是生产力;第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认为“技术”是指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1] (二)社会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社会不是别的,它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这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第一,从直接的人与人来看,一个人的肉身生存直接来源于作为对象的另一个人的赋予,———或者自然的赋予,这都是一回事,因为自然具有人的本质。他作为人的生命则直接来源于无数人的赋予。而这种赋予同时也赋予了赋予者自身以生命。这种“赋予”绝不是来源于某种“之间”,而是确有所源。第二,从人与物的关系来看,“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从而社会的物具有双重的人格。第三,从人与自身的关系来看,即从内在历史方面来看,“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因为“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 [2] 以上阐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概念,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正确理解它们的涵义,以及把握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是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现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对人类科学与技术实践历史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论,并以此作为观察社会、研究问题、建立理论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心是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发展规律及社会作用,其中许多深邃的思想和

保护环境论文2000字

保护环境论文2000字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学院:理学院姓名:林某某学号:155461000x 目录 1引言.............................................1 2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1 3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3 4结论 (4) 提要: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我国北方地区近 50 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 3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 关键词: 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 1 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

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摘要: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对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科学技术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介绍其在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关键词:科学技术计算机领域社会发展生产力经济影响双刃剑 科学技术,通常我们会认为与科学是两个可以相互转化的概念,也就是科学可以说成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也可以说成是科学,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但是,其实不然,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与技术,两者相区别但又紧密联系,两者辩证统一,趋于一体,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极大地促进着社会历史的进步。 众所周知,继“蒸汽时代”和“电器时代”之后,人类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该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作为兴起的标志。其中,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可以说是此次革命的一大亮点。40年代后期,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诞生,1959年出现晶体管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在100万次以上,截止到1964年已达到300万次。到了60年代中期,出现许多电子元件和电子线路集中在很小的面积或体积上的集成电路,每秒运算速度达千万次,它适应一般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的需要,使用方便。70年代发展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1978年的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5亿次。80年代发展为智能计算机。90年代出现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大体上每隔5年~8年,运算速度提高10倍,体积缩小10倍,成本降低10倍。而从1980年开始,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和国防技术现代化,也推动了情报信息的自动化。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过渡,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这也就必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生产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论文

题目:科学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 学生姓名:李潇 学号: 20100702295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摘要: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在满足人类生存、保证生存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尤其是进入20世纪,人类开始遇到了人口增长、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的威胁。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人们比以往更加关注科技与自然、科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对科技发展提出巨大需求,也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有待提高。在扩大劳动就业、理顺分配关系、提供健康保障和确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有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对其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一、21 世纪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之一,是从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发明,到转变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进程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并不是说,今天有了科学发现,明天就会有技术发明,后天就可以直接变成生产力。它还取决于发现和发明的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的成熟程度、市场需求、发育和发展的水平,还有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其它影响因子的制约作用,所以转化速度不完全一样。 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指出: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

马哲论文---以马克思视角看经济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论文 题目:以马克思视角看经济全球化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以马克思视角看经济全球化 摘要:“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加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这种全球化的潮流,而这种潮流在经济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全球化 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与发展前途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利与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文:经济全球化不是近年来才有的现象,但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工业革命和世界 市场的形成浪潮中涌现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不是一种目标,甚至也不是一种稳定的状态, 而是一种客观趋势和一个主观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巨大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 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了解和研究这一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经济全球化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 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 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经济全球 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起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地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也没有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 进行具体的回答,但是在马克思相关的著作中却集中体现了他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进一步明确,是欧洲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 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并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 在发达的西方国家,马克思从当时的社会条件出发,对全球化的性质和发展趋势做出 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 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 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特征的分析 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关于环保的科技论文3000字

关于环保的科技论文3000字 关于环保的科技论文3000字篇一关于暖通空调环保节能的探讨摘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量运行管理与控制系统的节能优化措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应建立智能自控系统,将建筑内所有设备集成一个系统来实现信息共享,进行综合管理;因而在实践中利用各种材料和设计特点来改进这些围护结构设计,建筑与文化克服热桥的影响,也成为主要节能措施。 本文从暖通空调的能后特点、作用及效果、节能途径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暖通空调的环保节能技术。 关键字:暖通空调;环保节能;特点;途径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HVAC characteristics, role and effect, energy-saving ways to start, analyzed HVAC’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Key words: HVAC;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characteristics; way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暖通空调业发展所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就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保证建筑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适应国家的能源结构调整战略,贯彻热、冷计量政策,创造不同地域特点的暖通空调发展技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因而此暖通空调技术创新势在必行,节能建筑也成为建筑发展的必要趋势,绿色建筑也随着应运而生。 一、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用于暖通空调的能耗又

自然辩证法1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又称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或作用,是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分析,它是指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环境、经济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作用的总称;从更高层面上看,这仅是科技社会功能的表现类型之一,是其全部价值体系当中的一种价值形态。 1.1科学技术革命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力,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高速度乃至跳跃式的发展 高度的竞争性 高度社会化 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2)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型的生产方式 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正在被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取代 刚性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 大规模集中型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 分割型的生产方式正在改变为系统整体型的生产方式 3)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型的市场交换方式 明显地扩大了市场交换的客体 不断地扩大着市场空间,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迅速提高着交换速度和交换频率 改变着交换的形式和手段,市场交换日渐电子化、信息化、符号化 推动了市场机制、体系和功能的不断完善 4)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新兴的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传统的制造业正处于衰微和通过技术改造振兴的过程 1.2科技进步促使世界经济形成和持续增长 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这一概念的延伸,它和世界经济一样,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科技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促进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进步决定世界经济格局 正确利用科技进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1.3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 1)什么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1983 保罗·罗默新经济增长理论) 2)知识经济的特征 第一,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在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 第二,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经济,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马哲论文 我与自己做斗争

“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每一个人似乎都明白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但在生活之中,我们与自己的斗争中,真正能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却是少之又少。我们常常感到另一个自己的强大,在和自己的斗争中,有多少次不得不败阵而逃。然而,我们却依然向自己发起了宣战——战胜自己,塑造一个更为完美的人生。 在人生中,我们与自己相伴相随,既为敌人,也为盟友。一方面,自己阻碍着我们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倍感挫折和痛苦。而另一方面,自己却又以他的阻力磨励着我们的意志,带给我们强劲的动力,让我们不断的飞跃,从而获得质的提升。在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收获,不断成长。 我们追求上进,渴望成功,一直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然而,我们又有另一个自己,懒惰,享乐主义。于是,我们与自己不断的做着较量。当我们想要进步时,另一个自己就出来捣乱,引诱我们说:“别那么努力了,你看大家都在尽情享受生活,不是过得很快乐吗?”于是,我们便有了犹豫,有了困惑,有了迟疑。我们开始放缓前进的脚步,思索“人生是否要及时行乐呢?”,人生苦短,为什么要与自己过不去呢?不如停下来歇一歇吧。然而还未等我们停顿脚步,卸下梦想。“我们”已然从心中跳出来,对自己疾言利色,“你怎么能容忍自己没有追求,过着庸俗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又有何价值可言?古语有云:‘浪费别人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难道,你也要准备慢性自杀?’”于是自己在这样的呵斥之下,不由惶惶然,不得不收起了及时享乐的思想。我们窃喜,“狭路相逢勇者胜”,瞧,我们又一次战胜了自己。 我们做事坚韧执著,不达目的不言放弃。而另一个自己,却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做工作的时候,我们总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以我们的勤奋踏实、兢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给大家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像。而另一个自己,却对我们努力营造的美好形像,想法设法给予最大程度的破坏。我们惶恐、愤怒,却又深深无奈,沉陷于自己情绪的潮流中,如风雨中飘摇的小舟。这个时候,我们似乎感到了另一个自己的无限强大。我们苦苦挣扎着,奋勇抗争着,在这场与自己的争斗中,我们时有力不从心之感,并感到深深的痛苦。然而,我们却不甘于认输,我们不能容忍把我们打下的半壁江山拱手相让。我们咬咬牙,说,不能屈服于自己的懒惰,给人一种华而不实,有头无尾之感。所以,我们得奋起与自己相搏,当我们跨越了一道道由另一个自己设置的障碍时,我们感觉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我们又一次获得了成长,我们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原来,另一个自己并非不可战胜。 我们自信自尊,有一颗美好而纯洁的心灵。但却常常被另一个自己的自卑心理所折磨。自卑的心理,在另一个自己心中扎下了深根。能力不如别人时,自卑;长相不如别人时,自卑;经济条件差于别人时,自卑。自卑就像一种毒药,沁透心灵;自卑就像一条毒蛇,盘踞心底。当我们被自己的自卑心理深深折磨时,我们感到压抑、感到痛苦、感到愁闷。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挣脱自己自卑的桎锢,我们想,不能任由自己的自卑毁掉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不得不在生活中寻求那些强者,给我们做坚强的后盾。当我们看到生活中,不如我们的人,却活得恣意而快乐、自信而坚强时,我们不由感到了惭愧。怎么能在自卑面前低下高贵的头呢?于是,我们不再害怕自己的自卑,我们对自己说,“别妄想用自卑将我打败,生活,会永远向强者敞开怀抱。”于是,我们努力一次又一次战胜了自己。并在驱逐自卑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大。

环境科学论文

环境科学论文 两种总磷测定方法的比较 摘要:采用氯化亚锡还原法测定水中的总磷,与抗坏血酸还原法比较,显色时间短,灵敏度高,且氯化亚锡甘油溶液保质期长,更适宜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关键词:总磷抗坏血酸氯化亚锡甘油 1、前言 磷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关键元素之一,是天然水体的主要营养物质。最近中国农科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氮、磷含量过高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水质污染的最主要因素,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富营养化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造成溶解氧的失衡,对水生动物有害,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因富营养化水中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人畜长期饮用这些物质含量超过一定标准的水,也会中毒致病。

随时检测水体中磷含量,监管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用水科学合理排放,是水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现在磷含量的测定方法多采用钼蓝比色法,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分解,将聚磷酸盐和有机膦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或氯化亚锡还原成磷钼蓝,用分光光度计在710nm 处比色。 2、实验方法 A:取10.00mL试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1+35)稀硫酸溶液和 5.00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25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加热煮沸15min至溶液接近蒸干为止;取下后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钼酸铵和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然后在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比色皿,以蒸馏水+试剂为空白,测其吸光度。 B:取10.00mL试样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1+35)稀硫酸溶液和 5.00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25mL,置于可调电炉上缓缓加热煮沸15min至溶液接近蒸干为止;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科学”“技术”呢?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人们一般总是把科学与技术联系在一起,这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科学是一种精神活动现象,属于意识形式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它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等的总和,是物化的科学。长期以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总是平行地分别发生的。从19世纪开始,特别是在当代,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已经一体化。“科学技术革命”反映的正是这一崭新的社会现象。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首先,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其次,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二、科学技术发展是现代社会生产及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增长点所在。最明显的是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自从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逐渐超过了农业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例如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消费方式、学习方式、休闲方式以及娱乐方式。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 首先,了解一下科学技术的概念。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它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性或精神性活动,属于意识形式范畴;技术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巧等。总之,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辩证学告诉我们,事务都具有两面性。无例外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马克思曾概括: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我们论古谈今,可以发现其引起的社会巨大进步。 一、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机械农机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 其二,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是人类有了更多更新

现代科学技术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论文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计算机技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摘要:本文讲述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史、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发展社会影响 在近代社会的发展史中,计算机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从计算机诞生,我们世界也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使我们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地球村”打开电脑,点击一下鼠标我们就可以随便“遨游”我们的“地球村”。 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软硬件技术,将计算机发展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其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 (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 (4)没有系统软件。 ②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其主要特点是: (1)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 (2)普遍采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3)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 ③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69)其主要特点是: (1)采用中小规模继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 (2)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 (3)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 (4)在程序设计方法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 ④第四阶段: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其主要特点: (1)基本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作为主存的半导体存储器,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储器除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外,还引进了光盘。 (3)各种使用方便的输入输出设备相继出现,如大容量的磁盘、光盘、鼠标器、图象扫描仪、数字化照相机、高分辨率彩色显示器、激光打印机等。 (4)软件产业高度发达,各种实用软件层出不穷。 (5)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地区网、局域网)把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6)多媒体倔起,计算机集图象、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于一体,在信息处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与之相应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筹划实施之中 二、计算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的计算机将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1.巨型化 巨型化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强。目前正在研制的巨型计算机其运算速度可达每秒百亿次。 2.微型化

马哲论文(人与自然)

题目《哲学观点浅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残酷的现实在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一幕一幕的上演着,凶残的枪声,悲惨的叫声,无情的风声弥漫在那片充满悲剧的沙漠上,暴利驱使着人们的贪婪,羚羊被残杀,濒临灭绝,人们的理性,信仰被利益所掩盖,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反思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怎样相处······ 关键词:客观规律和谐发展联系矛盾实践与认识 正文: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生存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所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客观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界的运动也存在它的规律人们的实践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否则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客观规律性的观点。人也不能肆意的改变自然的规律,只能在大量的实践过程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认识和发现自然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因此承认自

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从自然中来,依存于自然,要和自然和谐发展;人有能力改造自然,要使自然符合人类的需求,也要保护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要求;人对于自然的认识还有待于深化,要保护现存自然原始环境,以便认识、利用自然资源;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最终要回归于自然;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系统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利用和发展自然,尽可能的利用自然为我们谋福利,若是我们不适度的利用,而是肆意的破坏,那我们就会和自然一起灭亡。因此,人与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存在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关系,而且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矛盾才不会被激化。否则,矛盾的双方在斗争中会两败俱伤。 首先,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具体体现在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的场所和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前提就是能够生活,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所以必须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存发展环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过分注重斗争性的一面,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总是以“人定胜天”的思想盲目的自以为是。当人类与自然关系不和谐时,自然会让人类付出更大的代价。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发展,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导致了空气污染严重、世界水资源危机、森林惨遭毁坏、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臭氧层变薄、全球气候变暖等世界性环境问题,最终

论文 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然而,作为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所以,在科学技术的问题上,应该趋利避害,努力造福人类社会。 关键字: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双面性 正文: 科学就像一座山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时,它的面貌是不同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诸多领域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是通过渐进和飞跃两种形式而实现的,渐进过程是科学进化过程,是科学知识的量得积累阶段。技术是人类为了实现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社会需要而创造的各种手段和方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进步和创新愈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愈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又是信息时代。当前社会风起云涌,瞬息万变,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科学技术的地位已越来越重要。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表现出二重性[1],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祸害。 1 科技进步对社会的正面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能力的集中反映。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变化,科学技术取得了全面的、长足的进步,推动了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空前发展。 1.1科技技术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科技进步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科技进步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科技进步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但是也正因为人口多,才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他人无法企及的业绩。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正是我国将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的人力资源财富的根本途径[2]。

科学社会学结业论文

默顿对科学社会学学科建制的理论贡献概述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科学社会学诞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专注于研究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在其创立之处,作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默顿对科学社会学的学科建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以默顿对科学社会学学科建制的理论贡献加以探讨。 关键词:科学社会学;默顿;理论贡献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此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带动了的巨大变化,我们已经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了。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一批学者开始研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开始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最终以此建立了一门新学科——科学社会学,其中作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默顿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20世纪30年代,默顿开始从社会学和科学史的视角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他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概念, 他从科学与其他社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近代科学首先在英格兰制度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开启了当代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先河,对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使科学社会学成为社会学新的分支学科 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立者,他建立起来的科学社会学成为了社会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这位社会学的研究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默顿的学术兴趣广泛,但正如他自己所说:“在各种社会学主题中,只有一个特别的领域——科学社会学持续地吸引着我的兴趣”。[1]他于1938年发表了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开启了科学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2]虽然在当时科学社会学还并不为许多学者所接受,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科学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认识才被认可,但默顿一直在研究相关理论,始终处于 [1] George Ritzer,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M]. McGw - Hill,2004,109.

马哲论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年级专业:10级公共关系姓名:秦雪学号:010******* 被奉为欧洲哲学的奠基者的苏格拉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意谓这样的生活不是通过世俗的物质的方式,而是要透过理性,审视人的生命的终极需求,从而引导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而这样的生活态度,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正逐渐被世人认同。 苏格拉底虽然平生未曾著书一本,但他的思想与言论却对欧洲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死别的时候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知道。”他,自称牛虻、知识的“助产婆”,并以此为荣。他最终被雅典民主派以“毒害雅典青年子弟”等罪名起诉,并于公元前339年饮鸠而亡。这一年,苏格拉底七十岁。中国人说,七十岁乃是古稀之年——中国人为能够活到七十岁而自豪、珍重,但苏格拉底在审判中则拒绝为自己生命的存活而求情。在法庭上,他的言辞被学生柏拉图记了下来(《申辩》),然后,我们知道,他说过:“未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意思的是,苏格拉底另有一句箴言,铭刻庙堂,是可与其意思相映照的,叫做“认识你自己”。可人性的贪婪和自私往往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往往会让我们走过一些弯路。要想真正的认识自己,真正的审视自己所过的生活,苏格拉底的箴言的确值得我们去深刻借鉴。而如何“认识自己”?凭借什么而能“审视生活”?这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在我看来,我们的生活要经过理性的、客观的、认真的审视,才能更好的活着。对社会、家庭责任和个人健康,需要通过不断的追求,需要通过理性的审视,才能够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意义。这里的审视,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检验。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为什么呢?一个“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些启示。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开水时,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把青蛙先放入冷水然后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开始因为水温舒适而悠然自得,随着温度慢慢升高,它也慢慢适应,当温度到了它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无力挣脱,被活生生的煮死。 由于缺乏理性,青蛙进入了一个不该进入的命运轨道,并且被动地适应着,糊涂地承受着,随着对渐变的适应和习惯,逐步失去戒备,慢慢无力抵抗,最终招致悲惨的结局。在现实生活中,突而其来的大敌,或者非常明确的坏人,会使人立即戒备防范,往往不会出问题。

科技创新论文6篇

科技创新论文6篇 科技创新论文6篇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WTT整理的科技创新论文,供参考! 产业科技创新建设的战略研究 摘要:文章在综合借鉴全球各类创新中心提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辨析了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异同,对美国硅谷、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日本筑波等世界知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归纳,凝练出它们共同的做法和举措,并通过梳理这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经验,对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顶层设计,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获取世界级科技成果、培育世界级创新型企业、打造世界级科技园区、集聚世界级领军人才四个战略路径,为江苏突破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低端技术锁定、价值锁定和市场锁定,形成更多国际产业先发引领优势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撑. 关键词: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创新驱动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竞争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举措,加快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江苏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和科教大省,制造业规模全国第一,约占全球的3%,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居于全国首位.面对新的趋势变化和现实挑战,江苏要把握好当前的机遇,发挥科教与人才、企业与产业的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牢牢掌握新一轮全球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权,为发展全局赢得新的更大空间. 一、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和特征 1.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 目前,理论界和实业界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但相关提法却有不少,如联合国的“全球创新中心”、美国《有线》杂志的“全球高技术中心”和我国杜德斌教授的“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等.其中,联合国在《全球人类发展报告(2001年)》中公布了美国硅谷、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印度班加罗尔等46个“全球创新中心”,他们都具备较强综合经济实力、丰富的科教资源、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群体、较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创新文化氛围等特征;美国《有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