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反思

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反思

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反思
小悦悦事件的道德反思

小悦悦事件引起的反思

10月21日零时32分,遭两车碾压的广东佛山女孩小悦悦离开人世,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提前凋谢。

一个年幼生命的离去,带给我们的是巨大的心灵震撼,她引发了一场关于道德危机的全社会的大讨论。

近年以来,我国的GDP是逐年增长,可是社会的道德水平却是逐年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市场经济来看,一些人不是勤劳致富,而是缺德致富,如造假售假,起到负面效应,他们的行为不是商人的行为,而是伤人的行为;从道德实践来看,一些行善的人反而被人诬告,救人惹来一身官司,处于“被套”的状态,从而造成做好事的成本太高;从监控技术来看,“满城尽是摄像头”还没有变为现实,一些地方摄像头的缺席,使得行善行为较难取证,也使得一些犯罪分子更加猖狂,也就是犯罪的成本太低;从制度层面来看,由于“见义勇为”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造成绝大多数人对“见义勇为”不敢“看多”,而敢于“看多”并勇于付诸行动的只是“散兵游勇”。凡此种种,说明当前的道德上升趋势遭到严重破坏,行善积德成了风险行为,所以社会上的一些人在德行上不敢见义勇为,而选择见危不救。

小悦悦等事件体现我们社会的道德水平出现危机。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也是国家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重视道德建设,社会将会出现生意盎然的景象。否则,将导致社会犯罪率的上升,见义勇为者大大减少,社会动荡不安。

小悦悦事件使人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社会停止冷漠?如何才能让类似的惨剧不再发生?如何才能让见义勇为者越来越多?就我看来,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在社会方面,社会担当着主要的责任。社会应该完善法律制度,对做好事的人给予保障和奖励,对做坏事或者见危不救的人给予惩罚。社会要从根本扭转“做好事成本太高,做坏事成本太低”这个局面。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做好事的人得不到保障,他们本应该得到表扬,然而他们却被别人诬陷。彭宇扶起了徐老太,却扶不起徐老太的道德水平,反被她诬陷是彭宇把她撞倒的。陈媚婕救小孩却不被小孩的家长承认。现实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事例使得人们在伸出援手之前有了顾虑,使他们想救却不敢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需要证据来支持。受助者,以及救助行为发生时的在场公民都是见义勇为行为的见证者,他们的证言是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的重要证据,但现实中,有些受助者害怕支付见义勇为受伤、死亡者的补偿费用,一跑了之,或者干脆不承认被救的事实,因此社会还应该在公共场合安装摄像头,这样才可以记录事件的整个过程。

在家庭方面,家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家长们应该身体力行,多做些公益的事情,引导孩子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而不是教导他们见危不救。社会的确存在一些救助别人却被别人诬陷的事情,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教导孩子不要多管闲事,而是要教导他们如何提高社会现实认知能力,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

在学校方面,学校不应该只注重理论知识,整天空谈如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而应该更

加注重实践,如组织互助队去帮助别人,引导学生助人为乐,这样才能达到思想道德建设的目的。同时,学校也注重培养学生救助他人的能力。中国存在的一个基本事实是:整个中国的民众,无论贫穷富有,地位高低,都普遍缺乏一种最基本的在危急时刻实施救助的知识与能力。相反,在美国,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再到社区教育,如何应对危急时刻的自我救助、救助他人的技能都成为最基本的学习内容。这是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的地方。

在个人方面,每个人都要反思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现实认知能力,提高自救和救助他人的能力,注意自己救助他人的方法,在救助他人的同时保护自己。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伸出援手,这样即使受助人想诬陷别人也找不到对象。也正如见义勇为者王国栋所说的“做好事要一起做”。一个人做好事能影响一个群体,让我们行动起来,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吧!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对小悦悦事件的看法 悦悦去世,是否能唤起人们对城市冷漠的关注,尚属未知之数,因为人们对冷漠的原因没有充分的认识。 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2岁的小女孩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可惜的同时,也在批评那18个冷漠的路人,可是自己又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又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是不是也是想着,总归会有好人替自己救那个女孩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行为,什么道德不道德也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只考虑自身不顾他人的心理是很可怕的,若长期以往下去,定是失道者寡助。 不过说实话,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害的,怨不了别人。前段时间“彭宇”一案就可说明,好人不好做啊!一个老太婆不小心摔了,好人的彭宇去扶她,送了她去医院,还帮她掂了药费,但是老太婆知道自己摔断脚了,要好几万药费,就讹人,把人家告上法庭,法院居然是这样判的“人不是你撞的,你完全没必要扶她”,结果呢,好人就这样被讹了好几万。 但是,若是那18个路人都像第19位路人陈贤妹一样,将小悦悦救起,那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么?很可能不会。如果第1位路人救起了小悦悦,那么也不会有第二辆卡车从她身上压过。小悦悦的生命被18名路人忽略了387秒,在这段时间里,小悦悦不懂什么叫做“冷漠”,不懂什么叫做“爱心”,也不懂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小悦悦的生命在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已最痛苦的方式结束了。 思品课上,不是有一课是讲关爱生命的么?这关爱生命并不只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的生命。如果那18个路人也懂得关爱别人的生命,那么就不会再有悲剧发生。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不也是关爱生命么?试问:如果是当时是你碰到了小悦悦,你会像那18位路人一样视而不见么?你会想…总会有人去救那个女孩么??在我们批评那18位冷漠的路人时,同时也要自我反省,如果是我,那我该怎么做?。对于这次事件,我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加强对公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尊老爱幼和助人为乐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弘扬这种好的传统,给未来的一代做好榜样。社会上以前是出现过一些有损感情的事情,如钓鱼执法、搀扶老人反被告的一些现象,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果大家都这么想,那以后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第二、加强普法意识宣传。当前我国在建设法治国家上投入了巨大精力,但还得继续努力,加强普法的力度与广度,尤其是要加大在基层的普法力度,让广大底层人民也能够学法,懂法和用法,假设那位撞人的司机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那么他就应该不会逃逸,而是想办法如何救人,承担起该负的责任。 第三,加强制度的完善。当记者采访者为撞人的司机时,司机说了这样的一席话:“假如这个小孩没被撞死的话,有可能在治疗上回花掉自己几十万,而撞死了几万就可以了。”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制度设计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该找出制度的漏洞,提高违法犯罪的成本,我想他们就不会有这种愚蠢的想法了。 如今,只望肇事司机得到应有的惩罚,希望类似小悦悦事件不再发生。

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反思

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反思 两岁的广东女童小悦悦于10月13日在佛山被两辆汽车碾过,18名经过的路人对此视若无睹,最后由第19名路人抱起的事件,经由传统与网络媒体的传播后广为人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道德反思热潮。 事发至今已有2个多月的时间,小悦悦因伤重已于10月21日不治身亡。两名司机肇祸逃逸的不负责任行为,以及那18名路人见死不救的表现,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广大舆论的谴责,而见义勇为的拾荒阿姨受到表扬。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道德和良知的探讨,总体而言是件好事,但也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首先,能否单凭此孤立事件就认为整体社会道德水平已经严重滑坡?相信并非如此,中国社会也不乏乐于助人也勇于助人的好人好事,但是相对于诸如“小悦悦事件”的负面新闻,并不能在大众传播上吸引眼球而获得轰动效应,因此较不为人知。不过,那18名路人的冷漠态度,也应该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当人们从“小悦悦事件”联系到自身经历过的类似事件,遂不免认为社会道德已经出现了危机。也就是说,此事虽然未必有普遍意义,但却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其次,从此事发生后媒体上所出现的种种反思言论看,不少人认为媒体在报道五年前的“彭宇案”时,在导向方面出现了偏颇,片面渲染和夸大南京市民彭宇搀扶摔倒老太,反而被老太以撞倒自己为由控上法庭,因此造成今日民众普遍有“想救不敢救”的心理。姑且不论媒体是否该为此负起责任,“急公好义、济危抒难”终究是一种先人后己的高尚道德行为,倘若要先考虑到救人的成本与代价再来决定是否救人,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 其三,还有一些反思言论主张立法奖励见义勇为者、惩罚见死不救者,持此观点者包括一些著名律师和学者。事实上,早在“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酝酿此事。表扬见义勇为者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善举,但是一旦与金钱挂钩,恐怕会引起更大的社会道德问题。 政府和全社会应该如何积极、公正的面对小悦悦事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一、有效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建立正确社会舆论导向。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是反映人民心声的重要渠道,发挥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作用。尤其是主流媒体对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既是由媒体的政治责任所决定的,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要求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我国媒体来说可谓意义重大。小悦悦之死经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在人们指责人人冷漠、社会道德退步的同时,新闻媒体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且看,这些年来,媒体上所宣传的是什么?从南京彭宇案到天津许云鹤案,大家看到的是如“东郭先生”一般热心帮助他人的下场,是数年的官司缠身、心力交瘁。近段时间,媒体报道的又尽是某老人摔倒没人敢搀扶,或者是要去搀扶的人还有找个路人做旁证……新闻媒体如用放大镜般把那些极个别的讹人事例拿出来赚取观众眼球、博取收视率,导致一些没有是非辨别能力的人也跟着盲目起哄,社会互信状况被负面案例不断蚕食,报道的多了,仿佛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我相信,现实社会中每天都会有人跌倒,而且每天都在发生扶人的事件。但是为什么扶人的事件是没人报道?因为他不是一个新闻视点,因而他不会得到人们更多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哲学的故事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哲学的故事》是杜兰特所著。杜兰特身上有着非常优良的人格质量。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七卷。杜兰特带领我们思考了人要获得幸福感应该具有的思考方式。不管别人做什么说什么,我们都必须行善,毕竟在当今社会,发生如“小悦悦事件”也并不奇怪了。人们已习惯于做冷眼的看客,但其实选择麻木或伸出善意的援手只在一念之间;同时要爱护、宽容犯错之人,多做有益他人之事,自己也从中受益,并常行不辍,永不倦怠。审视自身,当我们看到对犯错之人的处罚从重从严,岂不大快人心。中国人不缺乏同情心,但缺乏广泛的同情心。 他能虚心发现他人身上的优秀的品格,为己所用,摒除傲气和骄妄,排除利欲的驱使和冲动,时刻沉思自身能力修养。他在自己的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甚至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非常深刻地解析了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社会责任,如何达到内心的平静。杜兰特还告诫我们,不仅要处处思考,还要付诸行动。一个君主更应该是一个实干家,而不是空想家。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

要超凡、决绝的勇气。《哲学的故事》原著并非英文,而由拉丁文翻译为英文再译为中文,其中有不少生涩的语句,英文也多为古语,读起来并非易事。但是杜兰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了然于心的。思想决定人生,思想决定命运。杜兰特几乎无法用帝位改变所统治的世界,但他最终用思想改变着人类世界。《哲学的故事》并非时髦之书,但它是经久之书。若每一个君主都如一个真正的哲学家一样思考,那国家的政治与智慧也就合二为一了;如果个人实现了真正的内心宁静,那么幸福之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要忍耐痛苦,看淡虚名,要朴素,视死亡为宇宙之变化,是自然而然的。杜兰特虽是奴隶社会的君主,却把死亡视之平常。回想我国封建社会的君主却个个炼丹求佛,幻想长生不老。这种超然的境界就是源自于他宁静而致远的心路历程。他关注内在,因为善的源泉就在其中,善随时都会喷涌而出,要追求自由、谦虚、友好。除此之外,书中还教导人们按照你的本性度过你的余生。在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性,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仰仗于社会性的人的自然性才能得到诠释。其中想要获得幸福之感并不需要占有过多的物质,只要有能力活得没有压力,内心宁静。 假期我读了美国哲学家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受益匪浅。哲学,这种让人觉得很深奥的东西,它却用简洁的故事娓娓道来,给人以启迪和警醒,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能不能细细地去体会,能不能去行动。这本讲哲学的书和我以前所接触的哲学书不同,它用一种近似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了许多哲学家的生平、观点以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境遇和情感,在这些故事中让我们体会着深奥的哲学。

小悦悦事件材料作文及范文

迟钝的力量 江西省赣县中学钟慧琳指导老师谢人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世界?冷漠,浮躁,敏感......社会的复杂与人心的险恶渐渐把我们锻造成了外表坚固的铁人。脆弱的心房虽然涌动着如岩浆般炙热的情感,却只能以冷漠处世,一件细微的小事便会牵动敏感的神经,继而引发思想的斗争,有时不自禁地想,如果这个世界多一份迟钝,减一分敏感,所有的一切将会更加美好。 家庭依靠互相珍惜而建立,但如果要长久而和睦,迟钝是一件法宝。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被公认为是一位集智慧和口才于一身的成功女性,大多数人认为,夫妻双方如果是女方太过出众,则会令男方产生自卑感,继而导致家庭矛盾,但于丹教授却与丈夫相敬如宾,持家有道,有人曾向她请教秘诀,她却幽默地说:“我从来不带脑子回家。”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啊!一分的迟钝和一分的傻气却换来家庭百分百的和气,这又是多么睿智的行为啊! 都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样说来,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应该舍弃一些精明,注入一分迟钝。 看着这个繁华喧嚣,物质横流的世界,你是否感觉到你原有的本真随着城市高速发展的步伐而一步步地消耗殆尽?你甚至不敢在别人面前展示你真实得一面。对名权利弊高度敏感的神经早已失去了感知人性冷暖的弹性。 看着一起起搭救老人却被诬陷的案例,你是否会感到心寒?听到小悦悦被两次碾压,却有十几名行人路过而不施救,最终因脑死亡而结束了短暂的生命的噩耗,你是否会燃起满腔怒火。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前者带给社会的阴影,才酿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如果当时人们考虑的不是自身的清白,迟钝一些,想到的仅仅是要尽快救人,不让怕被诬陷的想法后来居上,蒙蔽了内心的善良光辉,那么拯救的将不仅是生命,更是良心与人性。 精明处事是一个事业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但却不适用于一个人所充当的所有角色。学会拥有一份迟钝吧!这也许不能为你的事业增分,却能让你的生活添彩。在为人处事方面,保留那一份纯真,将自私与抱怨钝化,你的人生将会因这迟钝的力量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前进。

从小悦悦事件浅谈中国道德建设问题

从小悦悦事件浅谈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张亚力 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国人的腰包鼓了起来,而与经济建设相关的文化道德建设却被远远地抛在了脑后。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的“小悦悦事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评论,更引发了全国性的舆论大反思。关于小悦悦事件所引发的全国各个社会阶层道德、法律、人性等的讨论。反思随着小悦悦的离世达到了一个高潮。有人认为,小悦悦事件是我国道德当今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的一个典型事例。也有人认为,在面临着道德日益滑坡的情况下,我们国家只能通过法律来阻止这种道德持续滑坡的趋势。同时,不同的人性在小悦悦事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人性的自私更体现地淋漓尽致。因此,小悦悦事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问题。本论文就是以道德建设为主题,通过介绍道德建设的含义,总结当代中国道德现状,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人们对这种现状的反思,最终提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措施,来更深刻的探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问题。 关键词:道德建设小悦悦事件法律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知的尖刀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针对小悦悦事件后在广东省委常委会议上对全国人民的呼吁,旨在提醒那些在丰富的物质生活环境下却丢失了道德认知的人们。小悦悦事件中,18个冷漠的路人就是那些丢失了道德认知的人群的典型代表,但小悦悦之死到底是谁在犯罪,这一问题却很难回答,但作为局外人,大多数人都会把这个最加在18个冷漠的路人身上。他们认为正是因为他们的冷漠,他们得到的缺失才引起这么一起悲惨的事件。的确,这样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因此,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尤为必要。 一、道德建设的含义

2020正能量心得感受5篇汇总

2020正能量心得感受5篇汇总 2020正能量心得感受800字汇总1 正能量,这个令人感到温暖的新词,总会让人以为它是多 么伟大,多么高不可攀。其实,正能量无所不在,只要你细心 观察,生活中每个人都拥有正能量。 没有了看起来卑微的保洁员,社会将变得肮脏不堪;没了穷困的山村教师,山里的孩子将一辈子无法得到知识的灌溉;没了受人唾弃的农民工人,将没有我们高楼林立的城市……这些缺 一不可的人,正为社会默默做出贡献,奉献着自己的正能量, 比如最美老师——张丽莉。 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 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 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看到这里,我的心被触动了,这是一种不顾自身安危保他 人周全的伟大啊!张丽莉老师把爱学生这一品质融入了自己心中,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也没有失传的大爱之举,她,用自己的生 命完美的诠释了“师德”二字的千钧之重和崇高伟大。这,不 就是正能量吗?

同样,在我居住的小区里,有一群穿着朴素的保洁阿姨们,为了大家有一个整洁干净的家园,每天冒着酷暑炎热,爬楼梯,扫楼道,擦窗户……默默地做着看似平凡而又卑微的工作,但 正是因为她们辛勤的劳动和奉献,才有我们环境优美的家园,这,不就是正能量吗? “正能量”,它就想汪洋大海里的一座航标塔,为人们指 引方向,像寒冬里的一盆炉火,让人感到温暖……身边的正能量,鼓励我们前行,作为我们的目标、榜样! 2020正能量心得感受800字汇总2 成功,他与机遇有关,但是,一个不会抓住机遇的人是不 会成功的。 可能有些同学一直很想成为比尔·盖茨、乔布斯或偶像作 家韩寒,象他们一样散发着巨大的光环。他们一个是微软帝国 的创造者,一个是苹果帝国的创始人,尤其是韩寒,他是中国 文坛上不可多得的珍宝,他是集“中国80后领袖”与“著名赛车手”等一系列荣誉于一身的作家,他曾经高中未读完就缀学 在家,将全部精力用于写作,最终在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以《杯中窥人》荣获一等奖,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尊敬。 可是,你们是否看到他们成功背后的`辛酸吗? 韩寒是高中没有读完就辍学,但辍学在家中他没有停止学习,还是认真学习有关文学的书籍,抓住机遇并取得了成功。 他在新概念作文赛上获得一等奖,并一举成名。假如他当初不

小悦悦事件反思

小悦悦事件反思 导读:范文小悦悦事件反思 【篇一:小悦悦事件反思】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终小悦悦还是于21日凌时32分离世。此事件由此引发国民广泛热议。 “小悦悦事件”之后,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见死不救的行为展开了谴责、质问和反思。“冷漠”成为时下中国最热的话题。从民间到官方,小悦悦不断被提起。其实归根到底这件事件最终围绕着:小悦悦事件为何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18个路人是否应该接受道德审判?陈贤妹的好心救人是否是炒作?等这几个问题而成为时下的热点。 中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自秦汉来,中国就有着优越的思想与传统美德。古人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蔚然。然而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到如今,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却丢失了他的灵魂,

丢失了他自古就有的道德!曾记得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好心的彭宇去扶起被撞倒的老太,最后却被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在彭宇案之后,多少热心助人的人选择了避让,多少内心淳朴的人选择了麻木,又有多少心存善念的人选择了冷漠!彭宇的正义没有得到伸张,因为好心扶起老人,却被判刑罚款。一件事情的处理反映了一个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然而,继彭宇案后,小悦悦事件再此激起了社会道德的反思。 小悦悦事件为何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小悦悦事件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交通事故,更重要的是它反映的是一个日益滑坡的道德该怎样唤起人们的良知。如同一些国民所讲,道德的崩塌不敢肯定每个人都是无辜者,但可以肯定每个人都会是受害者。小悦悦事件给了大家一个反思和情绪发泄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大肆的宣泄我们的情感,一起探讨挽救道德的解决之道。 曾几何时,我们会义不容辞的救起无助的伤者;曾几何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扶起跌倒的老人;曾几何时,我们会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然而此时的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吗?18位路人的见死不救再一次遭到社会和媒体的批判,将他们冠以“麻木”和“冷漠”。然而当国民大声谴责他们冷漠的时候,请想一想如果在场的是你,你会毫不犹豫的去救她么?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洗礼变迁之后,你会无所顾忌的去救她么?或许你会陷入那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从小悦悦事件看当代中国社会道德建设 摘要:虽然小悦悦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小悦悦事件引发的人们的深刻思考与讨论却不能停止。近年来,国内见死不救事件屡屡发生,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人心冷漠现象越来越凸显,一次次类似"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本文试从道德建设的角度入手,浅论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待道德滑坡等社会现象该如何维护社会正义,减少"小悦悦事件"再次发生。 关键词:道德建设社会自身 两岁的广东女童小悦悦于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被两辆汽车碾过,18名经过的路人对此视若无睹,最后由第19名路人抱起的事件,经由传统与网络媒体的传播后广为人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道德反思热潮。 事发至今已有半年有余,小悦悦因伤重已于10月21日不治身亡。两名司机肇祸逃逸的不负责任行为,以及那18名路人见死不救的表现,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广大舆论的谴责,而见义勇为的拾荒阿姨受到表扬。这起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道德和良知的探讨,总体而言是件好事,但也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首先,当我们谴责这十八个路人的时候,是否反省过自己,如果我们当时也是路人之一,难道我们都能保证做到像陈贤妹阿姨那样吗?我们需要的是反省自己,从自身做起。 小悦悦事件之后,一位网友的留言很有代表性,“我们表现出的痛苦相当可疑,我们的咒骂缺乏内在的力量,我们的正义感从一开始就摇晃不已。当我们迫不及待地发表道德演说之后,我们是否真正愿意追随这种信念,为‘社会道德’的改变和提升尽绵薄却尊贵的力量?” 网友的拷问十分有力,更在给人信心。每一名公民个体的力量诚然渺小,但却尊贵,而汇聚这样的力量,基本公德无法立足的社会基础才可能被一寸寸撬动。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我们再对社会痛心疾首,而社会本身终究无法反思和改进,使社会趋善,这副担子实际上仍然只能由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个体肩荷。一个 能动的主体,其对社会的责任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来论,消极的层面,

佛山小悦悦事件

我们中国人怎么了 佛山小悦悦事件感想10月13日,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小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小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小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小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18个路人竟无一人相助,小悦悦所遭遇的同类冷漠与怜悯缺失,的确让所有的有血有肉的人感到汗颜。当我们身处生命险境时,当我们需要同类伸手相扶时,由于这种冷漠情绪的负面传导,我们都可能成为抖颤着无助双手的孤魂。 随着两岁小女孩被两车碾轧遭遇路人冷漠,广佛五金城被推上了舆论评点的风口浪尖。一时间,“佛山”成了“冰山”,佛山人成了冷漠的代名词。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真的只是佛山的问题吗?我想不是的。小悦悦事件只是碰巧发生在佛山,这不是佛山的道德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冷漠的缩影。 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文化水平提高了,道德却在滑波,于是就有了这18个路人的行为,这18个人不得不为整个论落的社会道德背书。一场球踢不好时可能是球员的责任,可是十场球踢不好时可能是教练的责任;同样,一件或几件不德的事情发生时可能是个体的责任,但成千上万件不道德的事情发生时则可能是社会的责任。

助人为乐本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崇高的社会风尚,然而在当前的社会,助人为乐却要付出成本,甚至是高昂的成本或代价,那么人们为何要去助人为乐?一个捡垃圾阿姨的援手是这件事最好的注解,捡垃圾阿姨的人性光辉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可是我想每个人都有这人性的一面,只是这18个人或更多的人顾忌自己的拥有,而在这个道德滑坡的社会,这种顾忌阻挡了人性的光辉,而这位捡垃圾的阿姨已经一无所有,如果这第19个路人不是类似捡垃圾的阿姨的一无所有者,那么无动于衷路人也许会大于18个。我们需要思考的不是这18个的道德伦理观,而是我们自身,以及整个社会所呈现出来的风气面貌,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可以不痛不痒的经历一次悲剧,甚至战胜自身的灵魂,不顾良知,事不关己? 或许,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南京彭宇案(2006年发生在南京路人扶起跌倒老太反被诬陷事件)的判决结果让路人不敢再去随便搭救陌生人,缺乏好人有好报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度保障,是此类事件一再发生的根本原因。但这又何尝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国人自私怕事的思想劣根性呢 一个社会为了老人倒地该不该扶,激烈争论,已经让许多传统上被我们认作“蛮夷”或“腐朽”的国家的人,笑掉大牙,也让我们

小悦悦事件引发的道德思考

小悦悦事件引发的道德思考 2011年10月,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由此发酵成了全民反思的对于道德的大讨论。为什么大家对小悦悦事件如此关注呢?因为这起悲剧所呈现的人心冷漠、道德滑坡令我们不寒而栗。我们也有子女,我们也有朋友,我们也有街头需要人搀扶的时候,我们也会有需要他人伸出援手救助的一天,那么在此时此刻,我们还能指望谁呢?小悦悦事件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是他给我们所有人发出了危险的信号,敲响了凄厉的警钟。 小悦悦事件让大家真实感受到了诸如“礼崩乐坏”、“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等等负面情绪。小悦悦事件最让人心寒的是从小悦悦身边走过的18位路人,他们或视而不见,或停下观望,或绕道走开、但是就是没有一个人上前救助,哪怕拨打急救和报警电话。18位路人为什么会如此冷漠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析。早期中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传统纽带,多是熟人之间交往,而现代社会的转型渐渐破坏了这种传统的人际交往关系。小悦悦事件是因为信仰缺失,信仰的丧失致使人们对生命缺少了几分敬畏。没有信仰,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持,没有统一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功利教育使得我们失去了与同类守望的本能,任何情况下都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行善有风险,出手要谨慎”,把此事件归于世态的炎凉,环境的使然,助人反被讹诈,使得人们面对此种情况不敢伸出援助之手。 归根结底是案件涉及人性中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善与恶,触碰着人们对于“助人为乐”的情感底线,拷问社会诚信和道德。使得人们对碰到诸如需要救助的人的时候产生了矛盾、观望的心理。道德行为是自觉自主的事情,在需要救助而没有实施救助的行为者并没有必须要负责的法律责任。即使想要救助,但是如果被救者道德水平低下,救助者反倒得不偿失。这也是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冷漠的原因。 传统道德及其实践却停留在了口头上,或仅是在书本中,随时等待被提取和利用,反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少管闲事”成为了大众的口头禅。一场五折的网购促销,能导致服务器被挤爆;一个所谓的光棍节,能导致各大娱乐场所场场爆满。而中国的弱势群体,却很少受到关注;关注弱势群体,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却被认为是炒作。人们在快速追求利益的路上,是否能够停下来,或许只是放慢脚步,做些所谓的闲事。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和外在的美丽相与的,还有内在的美。泛爱众,而亲仁。这句我们从小就熟记于心的名言,有多少事后被实践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大家继承、维护和发扬。法律的制定,是遵循公平、正义的道德准则,凭着立法者和司法者对公平、正义观念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识,对人们的外部行为进行限制。对于肇事者,法律可以限制他的权利和自由,但这种外部的限制是把双刃剑。有的人在躯体被限制的同时,灵魂却在升华,继而恢复对道德的信仰;有的人在躯体被限制的同时,他的灵魂也腐烂在了里面,即使重新获得了自由,他还会继续践踏法律,危害社会。只有道德,尤其是德,才是改变人心的终极武器。盲目改变自己身上继承来的历经千年修炼的道德,急于脱掉身上这层“俗气”的外衣,不做“老好人”,只做“理性人”,努力尝试改变和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就会向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受到规律的惩罚”。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小悦悦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任何社会群体事 件的发生都可以通过社会心理学的剖析,观察社会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隐含事物,明白社会事件的缘由、影响及应对措施。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就“小悦悦事件”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关键字:社会心理学小悦悦事件从众心理从众效应责任分散社会抑制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辆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不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网络上都引起轩然大波,甚至登上国外网站报刊的头条。 人们不禁思考着,是什么原因导致这18名路人的冷漠旁观,我们的人性何时变得这么无情,我们的社会为何如此残酷?当然,小悦悦事件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社会上道德缺失的现象,然而作为一件社会群体事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又该如何解释呢?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是指在一个突发事件中,旁观者的数量会影响亲社会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即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在无旁观者的情况下,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90%,许多人在场时,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拉坦内和戴布斯和他们的145位同行在1479次乘电梯时“偶然”掉落硬币和铅笔,当电梯只有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有40%次得到那个人的帮助,而当电梯里有6个人的时候只有20%次得到帮助。 在“小悦悦事”件中,这十八个路人无疑也受到这样的社会心理学原因的影响,导致他们纷纷路过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小悦悦的身边却纷纷熟视无睹,因而成为备受社会谴责的冷漠路人。而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中的出现不乏此一例,在国外也有发生。如在闹市中老人摔倒无人出手相助而导致伤亡,美国的“吉诺维斯案件”等。 “榜样”力量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助人的榜样对助人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拉布顿和坎贝尔曾发现,英国人通常是不愿献血的,但是,当看到其他人献血的时候,他们也会这样做。当然,在助人行为产生的过程中,好的榜样会引发助人行为,而坏得榜样同样也会抑制人们产生助人行为。在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前,早就有老人摔倒该不该扶的讨论的产生,也同样有热心人因为帮助别人而被栽赃的事情发生。如郑州的大学生李凯强因为扶起老人而被判赔钱的事情,南京的“彭宇案”,这都让大众产生了迷茫,在助人与旁观中间徘徊,最终大家都选

年度三好学生获奖感言

年度三好学生获奖感言 在XX年度中,我被评为了“三好学生”,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我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的各位老师。各位老师尽职尽责的教导我们, 不但交给我们知识,还教育我们如何做人。老师谢谢您们!您们辛苦 了!我也要感谢我的同学,特别是帮助过我的同学,是他们的鼓励声 让我有了信心,让我有了超越的理想,才能换回今天的成绩。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有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还要有爱心,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班集体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我们 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只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以人为镜,我们可能 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缺陷,从而完善自己,发展自己。也 只有有了这种集体意识与奉献精神,我们身边才能洋溢着温馨、充 满爱的阳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富有爱心时,学会去关心别人时于 是便会少一些“小悦悦事件”,我们的生活将会是多么温暖。 其次,我们每个人走进这所美丽的校园,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在毕业后展翅飞翔,飞向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拥抱属于自己 的天空,只有学习才能给我们这双翅膀,也只有勤奋的学习才能让 我们这双翅膀上的羽毛愈加丰满,飞的更远。因此,我们应该在有 限的时间里争分夺秒,脚步不停,执着前进,勤奋学习,去实现自 己最初的梦想。 第三,我们应该积极锻炼身体,我们每个人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有高昂的精神,才能充实自己的生活,才能踏实的过好每一天。因此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我们还应该适当的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用来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同时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也是我们能够 更高效率学习的保证,让我们能够更好更快地学习,这对我们来说 也尤为重要。因此在上体育课和早操时,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学 习不可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是学校一直坚守的信念,也是我们 在学习当中坚持的原则,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正确的理念武装自己的 头脑。在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遇到问题,就会去图书馆查阅有关 书籍寻求答案,或者去找老师帮忙解释,有一次,在上完数字电路

小悦悦事件反思

小悦悦事件反思 导读:本文是关于小悦悦事件反思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小悦悦事件反思】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终小悦悦还是于21日凌时32分离世。此事件由此引发国民广泛热议。 “小悦悦事件”之后,社会各界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见死不救的行为展开了谴责、质问和反思。“冷漠”成为时下中国最热的话题。从民间到官方,小悦悦不断被提起。其实归根到底这件事件最终围绕着:小悦悦事件为何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18个路人是否应该接受道德审判?陈贤妹的好心救人是否是炒作?等这几个问题而成为时下的热点。 中国向来都是礼仪之邦。自秦汉来,中国就有着优越的思想与传统美德。古人云: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蔚然。然而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到如今,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却丢失了他的灵魂,丢失了他自古就有的道德!曾记得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好心的彭宇去扶起被撞倒的老太,最后却被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在

彭宇案之后,多少热心助人的人选择了避让,多少内心淳朴的人选择了麻木,又有多少心存善念的人选择了冷漠!彭宇的正义没有得到伸张,因为好心扶起老人,却被判刑罚款。一件事情的处理反映了一个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然而,继彭宇案后,小悦悦事件再此激起了社会道德的反思。 小悦悦事件为何会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小悦悦事件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交通事故,更重要的是它反映的是一个日益滑坡的道德该怎样唤起人们的良知。如同一些国民所讲,道德的崩塌不敢肯定每个人都是无辜者,但可以肯定每个人都会是受害者。小悦悦事件给了大家一个反思和情绪发泄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大肆的宣泄我们的情感,一起探讨挽救道德的解决之道。 曾几何时,我们会义不容辞的救起无助的伤者;曾几何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扶起跌倒的老人;曾几何时,我们会在人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然而此时的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吗?18位路人的见死不救再一次遭到社会和媒体的批判,将他们冠以“麻木”和“冷漠”。然而当国民大声谴责他们冷漠的时候,请想一想如果在场的是你,你会毫不犹豫的去救她么?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洗礼变迁之后,你会无所顾忌的去救她么?或许你会陷入那么一点点的犹豫。这就是中国道德的缺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缺失。其实18位路人的见死不救说明了一个社会的现状,而他们也只不过是激起人们愤慨的导火线。他们承担这舆论的压力,生活大受影响,甚至受到死亡威胁。其实只是要了解他们的身份和背景,问清他们当

法制教育听后感 优选20篇.doc

法制教育听后感优选20篇 【导语】 法制教育听后感优选20篇由***整理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目录】 篇1: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2: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3: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4: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5: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6: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7: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8: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9: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0: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1: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2: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3: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4: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5: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6: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7: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8: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19:法制教育听后感 篇20:法制教育听后感 【正文】 篇1:法制教育听后感 上周星期三午时,同学们在学校的安排下,聆听了我校法制副校长的法制宣传讲座。时间虽仅有短短的一个小时,但我的感想却颇多。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老是犯错误,法律纪律观念淡薄,屡教不改。认为:只要自我不去杀人放火就行了,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这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的形象抹黑,并且会渐渐腐蚀你的心灵。 渐渐地,就会使你经常情不自禁地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你不能够痛改前非,继续发展下去,那些恶习就会在你心理根深蒂固,并且会越变越严重。到时,你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最终等待你的,就仅有失去人生自由的监狱了。虽然我们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但也时常受到侵害。此刻尽管有教师、家长的保护,但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呵护着我们,况且总有一天我们会离开父母,离开学校,踏入社会,独立生活的。所以,自我保护也就成了我们中学生防止自身受到伤害的必要措施了。

《南方都市报》“小悦悦事件”报道案例研究

《南方都市报》“小悦悦事件”报道案例研究 分析报告 研究小组成员: 徐宁蔓、李惠婷、李敏霞、赖雪颖、崔楸仪、 庞华芳、胡飞凤、汤震利、梁美林、王秋洁

研究工作分配表: 一、研究工作策划与安排:徐宁蔓、李惠婷 二、制表:李惠婷 三、数据采集(按时间顺序): 2011年10月16日:王秋洁 2011年10月17日:赖雪颖 2011年10月18日:汤震利 2011年10月19日:庞华芳 2011年10月20日:胡飞凤 2011年10月21日:梁美林 2011年10月22日:李惠婷 2011年10月23日:李敏霞 2011年10月24日:崔楸仪 四、数据录入与校对:李敏霞、崔楸仪、王秋洁 五、数据整合:李惠婷 六、分析报告撰写: 案例简介:汤震利 研究范围、研究方法:胡飞凤、徐宁蔓 研究动机与目的:梁美林 研究发现与分析:李敏霞、李惠婷 思考与建议:徐宁蔓 七、后期资料整合与排版:赖雪颖、庞华芳

《南方都市报》“小悦悦事件”报道案例研究 分析报告 一、案例简介: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上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几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由此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小悦悦事件”广泛引起媒体和民众的关注和热议。《南方都市报》在“小悦悦事件”发生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度报道,甚至设置了数个专题报道。如在17日、20日、22日的报纸里,占据了头版头条的位置,并在《重点》版面栏目里跨好几个版面报道。“小悦悦事件”的被关注,同样也引起媒体对同类事件的关注。《南都》除了对“小悦悦事件”加大报道力度,还对同类事件也加大了报道力度。从2011年10月16日至24日,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就有61篇,占报道版面总量26.23%;而同类事件的报道有27篇,占报道版面总量11.66%,差不多是“小悦悦事件”的一半。25日、26日的报纸仍旧有“小悦悦事件”报道,但由于此次研究时间有限,并为把其列为研究范围。 关于《南方都市报》对“小悦悦事件”的研究分析,《南都》由浅入深,由相关报道到同类事件报道,通过对小悦悦父母的采访报道、好心人陈贤妹的采访报道以及路人的采访报道,清晰向读者呈现小悦悦遇害的经过与结果,就此基础上,再通过收集社会各界——专家评论、法律界、政府态度、网友等的不同观点与看法做出进一步的深入报道,南都报道“小悦悦事件”不仅仅局限于小悦悦遇车祸后因抢救无效离世的普通交通事件,它还深入调查小悦悦遇车祸时为何18位路人无一人出手援救,其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社会道德沦丧还是社会制度不可逃避的缺陷?是风平浪静的社会和谐表面上隐藏的惊涛骇浪的自私自利?性本善的在人的身上又是如何展现的?南都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跟踪报道,为读者揭开事情的幕后真相。除上述之外,《南都》还特意设立特刊,宣传自救与救人知识,刊出《孩童看护手册》(详见24日《南都》AⅡ叠),为民众设立一个安全知识学习的平台。 二、研究范围 从小悦悦13日事发的第二天开始,即从14日开始到24日的《南方都市报》上的报道。包括所有与小悦悦事件的相关报道,例如小悦悦事件本身的起因经过结果,社会对此事件的态度等,还有同类报道,例如牛作涛事件,还有初三女生遭抢劫事件等。并且选择报道的题材,报道的方式,报道的总量还有报道占版面的比例等等角度去分析《南都》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策划过程和步骤。根据时间顺序,按照事情的推移,研究报道篇幅排版比例的变化,分析相关事件和同类事件之间的比例变化等。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______小悦悦事件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小悦悦事件 目录 一、小悦悦事件概述-----------------------------------------(4) 二、对冷漠路人分析-----------------------------------------(4) 三、加强道德建设的措施-------------------------------------(5) 四、具体措施的实施方法-------------------------------------(6) 五、总结---------------------------------------------------(7)

内容提要 走在大都市的马路上,举目四望几乎全是陌生的人,人们心里的距离随着城市变得越来越大。似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里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围墙。把自己隔绝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而我们对于路边的陌生人,也越来越冷漠。本文对小悦悦事件进行了概述并加以分析,之后强调加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并具体的论述了道德建设的内容以及道德建设的措施。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并提高社会公民的道德程度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悦悦,道德建设,措施。

对当今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反思 ——小悦悦事件 时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 地点:广东佛山南海黄岐镇广佛五金城 事件:两岁的小悦悦被迎面驶来的面包车撞倒卷进车底。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小悦悦被小型货柜车再次碾压。之后来往的十余个路人均见死不救,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小悦悦。 离世:在与死神抗争9天后,21日凌晨零时32分,小悦悦因全脑功能衰竭、多个脏器官衰竭,抢救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路人见死不救的原因 (一)没有法律保障 众所周知,南京彭宇案,是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而彭宇则表示无辜,表示自己是下车后看到老太跌倒好心扶起,却被老太及其家人一口咬定为“肇事者”。 而此类的事情在各地均有发生。 在“彭宇案件”的影响之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老人摔倒却无人敢扶的场面。不难看出,没有法律的保障,大家害怕简单的做个好事之后,各种麻烦却也接踵而来。这是诚信缺失的后果,同时也是法律不健全的遗憾。 (二)社会道德建设力不够 1社会诚信的缺失 在一家门户网站关于小悦悦事件的网络调查问卷中,有一项题为“你认为出现所谓道德底线丧失的原因是什么?”三千余名参与问卷的网友中,有71.9%选

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

小悦悦事件反应了当今社会对他人普遍冷漠的心理,2岁的小女孩竟然没有人出手相助,我们心里在对这个女孩感到可惜的同时,也在批评那18个冷漠的路人,可是自己又没有好好问过自己,如果你是当时的目击者,你又会不会出手相助呢?是不是也是想着,总归会有好人替自己救那个女孩的?因为法律没有规定不救人是犯法的行为,什么道德不道德也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只考虑自身不顾他人的心理是很可怕的,若长期以往下去,定是失道者寡助。 若是那18个路人都像第19位路人陈贤妹一样,将小悦悦救起,那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么?很可能不会。如果第1位路人救起了小悦悦,那么也不会有第二辆卡车从她身上压过。 小悦悦的生命被18名路人忽略了387秒,在这段时间里,小悦悦不懂什么叫做“冷漠”,不懂什么叫做“爱心”,也不懂怎样珍惜自己的生命。小悦悦的生命在还没有正式开始的时候就已最痛苦的方式结束了。 思品课上,不是有一课是讲关爱生命的么?这关爱生命并不只是关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关爱别人的生命。如果那18个路人也懂得关爱别人的生命,那么就不会再有悲剧发生。在别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不也是关爱生命么? “小悦悦的事件不能用冷漠来形容,完全可以用冷血来形容,人性的泯灭已经达到无可复加的地步!”中国好人网总编、华师大政治与行政学院理论部副主任谈方感叹,“这个事情真让我联想到《动物世界》里的场景,有动物被吃掉了,其他动物却若无其事,这还是人类的社会吗?”“见义不为的事情我看得很多,但是没有一件像这件那么让人触目惊心的!”他说,“一个人不救可以理解,但是有18个人都不救,而牵涉在旁起码30多人,幸亏有一个拾荒者,如果没有一个拾荒者,我们还能够说我们精神和建设一起抓吗?还能说我国是礼仪之邦吗?” “我觉得应该把这类冷落事件编成册子警醒国人。小悦悦事件应该立个碑,叫道德拾荒碑,让所有人警这起事件,再一次挑战国民的道德底线,很明显及格的只有一个人!!这起事件,我觉得悦悦父母有很大的责任,他们是小悦悦的监护人,首先是他们监护不到位,才让这件悲剧发生在悦悦身上。司机的道德缺失,也促进了悲剧的必然性,他要是在撞倒悦悦后,能下来看看,送到医院,结果可能大不一样。至于路人,我不想多说他们什么,大家也看到了,连最起码的一个求救电话都没有打,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泯灭人性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一点也不过分。醒,让这样惨痛教训再也不要发生了。” 那一刻,巨大的汽车从我的弱小的身上碾过 将我的灵魂碾离了我的躯体 于是我飘在半空 俯视我沾满鲜血的身体 还有来来往往冷漠的人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