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全套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全套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全套
高一数学基础知识讲义全套

第一讲 集合

知识要点一:

集合的有关概念

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这些研究对象叫做元素。

⑵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

??的元素顺序无关无序性:集合与组成它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互异性:集合中任两个必须是确定的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

注意:这三条性质对于研究集合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经常会渗透到集合的各种题目中,同学们应当重视。

⑶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①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

②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注意:属于或不属于(?∈,)一定是用在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上)

⑷集合的分类:集合的种类通常分为:有限集(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无限集(集合含有无限个元素)、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记号?表示) ⑸集合的表示: ①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的表示方法。例:{

}2,1=A 描述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一般元素的符号及取值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

4>=x x B (如果元素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范围可省略不写)。

图示法(即维恩图法):用平面内一条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②特定集合的表示: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 N

*

;整数集记

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这些特定集合外面不用加{})

高考要求:理解集合的概念,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掌握相关的术语符号,会表示一些

简单集合。

例题讲解:

夯实基础

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大于5的自然数集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正确{}5>∈x N x 2)由1,2,3,2,1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共有5个元素。错误 3)所有的偶数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 正确

4)集合{}{}b a c B c b a A ,,,,,==则集合A 和集合B 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错误 二、用符号∈或?填空。

1)N __0 2)Z _____14.3 3)Q

______π

4)若{}

x x x A 22==,则A _____2-

5)若{}

0322

=--=x x

x B ,则B _____3

三、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一次函数12+=x y 与421

+-

=x y 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 ??517,56

????????? ??517,56?

??

???517,56区别是什么? 2)绝对值等于3的全体实数构成的集合。{}3,3-

3)大于0的偶数。{}*,2N n n x x ∈={},...8,6,4,2

能力提升 1)集合(){}N y x y x y x A ∈=+=

,,72,,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

,00

53

22

x y N x y N N ∈∴≥≥?∈∴解: 当x=1 y=3 当x=3 y=2

x=2 y= x=4 y= x=5 y=1

{(1,3),(3,2),(5,1)}

2)集合{}0122

=++=

x ax

x 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

21

2

21044a 1=0

a=1

x ≠++=?=-??∴解:当a=0 方程:2x+1=0 x=-合题意

当a 0 ax 当 3)用描述法可将集合{

} ,11,9,7,5,3,1---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1

{x x n *}N =∈解:(-1)(2-1),n

知识要点二: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⑴子集

①一般地,如果集合A 中的任何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那么集合A 叫做集合B 的子集 记作B A ?(A 包含于B )或A B ?(B 包含A )即:对任意B x A x ∈?∈,则B A ?。 显然A A ?,对于任一集合A ,规定A ?φ。

⑵真子集: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A x B x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A

B 。?

集合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⑵集合的相等

集合,A B 如果B A ?,同时B A ?,则称A B =。 ⑶严格区分,正确使用“,,,,

∈???”等符号。

前两个是用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上,后三个是用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上,一定注意区分。 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一般地,设(){}()

{}

,A x p x B x q x ==,如果B A ?,则B x A x ∈?∈,

{}

2x x x x

例: A={3} B=

于是x 具有性质()p x x ?具有性质()q x ,即()()p x q x ?。B ∈??若A B 当x 3x

2

当x

3x 2

我们说A 一定是的子集。

反之,如果()()p x q x ?,则A 一定是B 的子集。 集合的运算 ⑴交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 B ,由属于A 又属于B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 由定义容易知道:

⑵并集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 B ,由A ,B 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 由定义容易知道

⑶补集

全集:如果所要研究的集合都是某一给定集合的子集,那么称这个给定的集合为全集,通常用U 来表示。

补集:如果给定集合A 是全集U 的一个子集,由U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在U 中的补集,记作

U

A ,读作“A 在U 中的补集”。

高考要求:理解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全集的意义,了解包含、相等关

系得意义,掌握相关的术语、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命题趋向:这一讲应该说考查的重点是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近几年高考加强了对集合

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一般在高考中以客观题形式出现,

难度为容易。

例题讲解:

夯实基础

一、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

1){}2__1,2,3 2){}__,a a b 3){}{}_____,,a a b c 4){}__0? 5){}{}1,4,7____7,1,4 6){}0,1____N 7){}

2

____1x R x ?∈=-

二、已知集合{}2,0,1A =-,那么A 的非空真子集有_________个。

{}{}{}{}{}{}

20120211,0Φ---解:A 的非空真子集指的是,除A 集合本身与后所有子集 含有1个元素的 含有2个元素的,,

n 2n =给出计算子集的公式,全部子集个数,表示元素个数。

三、求下列四个集合间的关系,并用维恩图表示。U A C

{}{}

{}{}A x x B x x C x x D x x ====是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是矩形,是正方形 ????解:B A,C A,D A,D=B C

四、已知

{}{}{}

1,2,3,4,,10,21234U A B ===,4,6,8,10,,,,,求

()(),U U A B C A C B ??。

{}{}{}()(){}

24135795678910579U U U U A B A B A B ?===∴?=解:, C ,,,, C ,,,,,C C ,,

能力提升

一、若集合X 满足{}{}0121012X ??--,,

,,,,则X 的个数有几个? {}{}{}{}{}{}{}{}{}{}

0101320110120101232101220112010132102X --------解:中至少要含有,两个元素。

比,多一个元素的有个,,,,,,比,多个人元素的有个,,,,,,,,,比,多个元素的,,,1, 二、如右图U 是全集,,,M P S 是U 的三个子集, 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U A M P C S ??

()()

.U B M P C S ??

().C M P S ??

().D M P S ??

u M P C S ?解:先看如图所示 而为图以外部分

以上两部分公共区域显然为图中阴影

三、已知集合{

}{}{}2

4,21,,5,1,9,9A a a

B a a A B =--=--?=,试求实数a 。

{9}9B A

∴∴∴??=∴∈解:对于集合A 来讲(1)令2a-1=9

a=5A={-4,9,25} B={0,-4,9}A B={-4,9}与已知不符。a=5舍去A

2(2)933

3{4,5,9}a a a a A ===-==-令或时, B={-2,-2,9} 不符合集合的互异性,a=3舍去

A B={9}3{4,4,8,7,9}

a A B ?∴=-∴?=---(3)当a=-3

A={-4,-7,9} B={-8,4,9} 与相符 四、已知集合(){}

2

210,,A x x p x p x R =+++=∈,且A R +

?=?,求实数p 的取值

范围。

22

2(2)x 1041104p

0 -4p 0

A R p φφ

φ+?=+++=∴?-??+

∴解:若 等价于A= 或方程x 有两个非正根 若A=

则=(p+2)

p

21212(2)x 100p 0p 4

x x p 20p x x 10p -4p 0

p 2p 0p p +++=?≥?≥≤??

+=--???=?

≤≥??

-?∴≥

∞ (2)方程x 有两个非正根或 -2

或 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4,+)

注意:A R +

?=?的条件之一就是A =?,这是十分容易遗漏的,另外对

(){}

2210,,A x x p x p x R =+++=∈的正确理解应是二次方程()2210x p x +++=的

根组成的集合。那么应该有三种情况:两个不等实根、两个相等实根、无实根。而无实根就是使得A 为空集的情况。

第二讲 函数及其性质

知识要点一: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⑴映射:设,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关系叫做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记作::f A B →。

⑵象与原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a b 对应那么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

⑶一一映射:设,A B 是两个非空集合,:f A B →是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并且对于集合B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在集合A 中都有且只有一个原象,把这个映射叫做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一映射。

⑷函数:设集合A 是一个非空数集,对A 中的任意数x ,按照确定的法则f ,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 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这里x 叫自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所有函数值构成的集合,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

这里可以看出一旦一个函数的定义域与对应法则确定,则函数的值域也被确定,所以决定一个函数的两个条件是:定义域和对应法则。 ⑸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表法。 ⑹区间:

定 义 名 称 符 号

{}x a x b ≤≤ 闭区间 [],a b {}x a x b << 开区间 (),a b

{}x a x b ≤< 半开半闭区间 [),a b {}x a x b <≤

半开半闭区间

(],a b

闭区间是包括端点,开区间不包括端点。实数集R 可以表示为(),-∞+∞,“∞”读作“无穷大”,例如:“3x ≥”可以表示为[)3,+∞,“4x <-”可以表示为(),4-∞-。

高考要求:

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对应法则图像等性质,能够熟练求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例题讲解:

夯实基础

一、判断下列关系哪些是映射。 1),,:A Z B Z f ==平方; 2),,:A R B R f +

==平方;

3){}

11,,:A x x B R f =-≤<=求倒数;

4){},0,1,:A N B f ==当n 为奇数时,1n →;当n 为偶数时,0n →; 5){}

,Z A C Z B -

==正奇数,:21,f n m n →=-其中,n A m B ∈∈; 二、已知()23

,1

x f x x +=

-求()(),2f t f x +。 ()()()23

()1

223

2721

21

t f t t x x f x x x +=

-++++=

=

++-解:

三、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21

23y x x =

+-

2)y =

2230

(3)(1)031

x x x x x x +-≠+-≠∴≠-≠解: 且

3)

1x y +=

{}

1101

10x 110x x x x x x x ?≠-?-≥?≤?-=≠∴≤≠-≠解: 0且 且

四、求函数解析式: 1)已知

,1)1(2

x

x x f -=求)(x f 。 2)已知569)13(2

+-=+x x x f ,求)(x f 。

2

2

1()11

()1()1x f x x f x x x x

f x x =-∴=

-∴=-解:

222

21

313

(1)1

()965

93

212254848

t x t t t f x t t t t t x x -+=--∴=?-?+-+-++-+-+解: x=

= = =

3)已知)(x f 是二次函数,且满足

,2)()1(,1)0(x x f x f f =-+=求)(x f 。

222(0)(0)1(1)(1)2211x bx c a f C

x b x c x bx c x x bx a b bx x a b -+≠∴==+-++---=+++-=∴==-解:设a a a 2a

2()1f x x x =-+

4)若函数)(x f 满足方程a x R x ax x

f x af ,0,,)1

()(≠∈=+

为常数,且1±≠a ,求)(x f 。

222222211()()(1)1()()(2)a ()()a af f x a x x

a f x af a x x f x a x a a x a f x x

?+=???

?+=??

=--=

解: (-1) (-1)

注意:求函数的解析式大致有如下几种方法:

①拼凑法;②换元法;③待定系数法;④解析法。注意因题型而选择方法。

小结:求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求使得该函数表达式有意义自变量的范围,大致有如下几种方法: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②函数表达式形式是分式的,分母不为0;

③函数表达式形式是根式的,如果开偶次方根,被开方式要大于等于零;如果开奇次方根,被开方式可以取全体实数;

④零指数幂与分数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⑤在有实际意义的解析式中,一定要由实际问题决定其定义域; ⑥多个限制条件取交集。 五、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

()4113(1)4115(3)43111

f x x x f f =-+-≤≤-=-?-+==-?+=-解: 2)

()[]

222

()241234

1

22

(2)224211(3)234317

1,7f x x x x x f f y =-+≤≤==?=?-?+==?-?+=∴∈解:

3

y =

y =

=∴≤解: 0y 2

4

y x =-

2222220

151()24

1511()44

5

{}

4

t x t x t t y t t t t t t y y =≥∴-==--

+=--=--+=--++∴≤ =1-

注意:函数的值域一定是在其定义域下控制的值域,随着所给函数定义域的不同,相同表达式的函数的值域也互不相同。在今后我们将会学习更多的新的函数和相关性质,也会对其定义域和值域在进一步探讨。

知识要点二:

函数性质

⑴函数的单调性:

①定义:一般地,设()f x 的定义域为I :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2,x x ,当12x x <时,都有

()()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增函数;区间D 称为单调递增区间。

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12,x x ,当12x x <时,都有

()()12f x f x >,那么就说函数()f x 在区间D 上是减函数;区间D 称为单调递减区间。

②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同增异减 ⑵函数的奇偶性

①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D 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x D -∈, 且()()f x f x -=-,则这个函数叫奇函数。

(如果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当函数的定义域中有0时,我们可以得出()00f =) 设函数()y g x =的定义域为D ,如果对D 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x D -∈,

若()()g x g x -=,则这个函数叫偶函数。

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讨论一个函数的奇、偶性应先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判断,看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也就是说当x 在其定义域内时,x -也应在其定义域内有意义。 ②图像特征

如果一个函数是奇函数?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如果一个函数是偶函数?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③复合函数的奇偶性:同偶异奇。

高考要求: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

性的方法。

命题趋向:这一部分历来是考试重点,在函数的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判断函数的

单调性,奇、偶性考查较多,而且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有深度有力度,在客观题中主要考查一、两个性质,解答题中的综合运用往往是学生解题能力的体现,在这里也容易拉开学生的档次。

例题讲解:

夯实基础

一、判断下列函数的单调性。

1)()1

0,y x x =∈+∞当

12121221

1212

12,(0,)()()1101

()()x x x x f x f x x x x x x x f x f x y x

∈+∞>---=<∴<∴=↓证明:任取 =

2)(

)f x =[)1,x ∈-+∞

[(

)(

)()(

)()()[1212121221

1212,1,)1011

0()1,)x x x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x f x f x f x ∈-+∞>≥-==-=+-++

+∴-<∴-+∞↓

证明:任取

在是

3)()231

x

f x x -=

-在(11x -<<) 二、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3

3y x x =-+ 奇函数

2)()(

1f x x =- 1010111x

x x x +≥-≠-∴-≤∴ 关于原点不对称. 非奇非偶

3)()0f x =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4)

()???≤+>+-=)0()0(2

2x x x x x x x f

2222∴解: x>0 -x<0

f(x)=-x +x f(-x)=x -x f(x)=f(-x) f(0)=0 x<0 -x>0

f(x)=x +x f(-x)=-x -x f(-x)=-f(x)

5)

()2

212

-+-=

x x x f (

)()2220

1x x f x x

f x ≥+-≠∴≤≤≠≠∴=≠解:

1-x 0 -1 x -4 x 0 x 0

为奇函数

结论:函数就奇、偶性来划分可以分成奇函数、偶函数、非奇非偶函数、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

三、已知()y 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2

21f x x x =-+,求当0x <时,()f x 得

解析式。

解:设0x <,则0x ->

当0x >时,()2

21f x x x =-+

()()()2

22121f x x x x x ∴-=---+=++

()y f x =是奇函数,

()()()222121f x f x x x x x ∴=--=-++=---为所求0x <时()y f x =的解析

式。 能力提升

一、已知函数()1

21

x f x a =-

+,若()f x 为奇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 解:首先考虑定义域,知x R ∈,由奇函数的定义()()f x f x -=-建立等式求解计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我们还知道已知函数是奇函数,当函数的定义域中有0时,我们可以得出

()00f =,()00f ∴=易得12

a =

。 二、、已知()f x 是偶函数,()g x 是奇函数,且()()11

f x

g x x +=-,试求()()f x g x 与的表达式。

解:令()()11f x g x x +=-的x 取x -得()()1

1

f x

g x x -+-=--

()f x 是偶函数,()g x 是奇函数,

()()()(),,f x f x g x g x ∴-=-=-

()()()()1111f x g x x f x g x x ?

-=??--∴??+=?-?

两式相加得()()222

111121

2,11111x x f x f x x x x x x --++=

+==∴=+---- 两式相减得()()22

2111122,11111

x x x x

g x g x x x x x x -++-=-==∴=-+--- 三、设()x f y =的定义域是R ,对于任意y x ,都有()()()0,>+=+x y f x f y x f 时

()()12,0-=

性并加以证明。③求在[]6,6-上的最值。

0-==∴-=∴解: (1)令y=-x 则有f(0)=f (x )+f(-x) f(0)f (x )f (-x ) f(0) f (x )f (-x ) y=f (x )是奇函数。

解:在定义域任取21,x x ,且21x x >

那么令

)(0)()()(,21212121212

1<-∴>->-+=-∴-==x x f x x x x x f x f x x f x y x x 且又

上是单调递减

在是奇函数又R x f x x x f x f x f x f x x f x f x f x f )()()(0)()()()

()()(2

121212122∴><∴<-=--=-

第三讲 基本初等函数

知识要点: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知识点的回顾

(表一)

(表二)

指数与指数函数

⑴a 的n 次方根的定义:一般地,如果n

x a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

1,n n N >∈ 当n 为奇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为正数,负数的n

次方根是负数表示为;当n 为偶

数时,正数的n 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以表示为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0。 式子

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⑵n 次方根的性质:①当n 为奇数时,

a =;当n 为偶数时,

,0,

,0;

a a a a a ≥?==?

-

(n

a

=

⑶分指数的意义:)0,,,1m n

a a m n N n =

>∈>;()10,,,1m n

m n

a

a m n N n a

-=

>∈>

注意: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与0,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⑶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0,0,,a b r s Q >>∈ ①r

s

r s

a a a

+= ②()r s

rs

a a = ③()r

r r

ab a b =

⑷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①一般地,函数()0,1x

y a

a a =>≠且叫做指数函数,

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②通过描点我们得到指数函数在底数取不同范围时的大致图象,现将函数性质总结如下:

图 象

定义域 R

值 域 ()0,+∞

性 质

1)过定点(0,1),即0,1x y ==

2)在R 上是减函数

2)在R 上是增函数

3)当0,01x y ><<;0,1x y <>

3)当0,1x y >>;0,01x y <<<

一点建议:学好函数一定要对函数的各个性质非常了解,死记硬背是不能达到掌握的

要求的,那么在这里给同学们一点建议,准确掌握函数的基本图象,从图象中挖掘函数的相关性质。

对数与对数函数

⑴一般地,如果()0,1x a N a a =>≠且,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

log a x N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根据对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

0,1,log x a a a a N x N >≠=?=当时

这时我们可以看出负数和零没有指数,且log 10,log 1a a a ==。 ⑵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0,1,0,0a a M N >≠>>且,那么 ①()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 ②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③log log n

a

a M n M = 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log a y x =

①一般地,函数()log 0,1a y x a a =>≠且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

()0,+∞。

②通过描点我们得到对数函数在底数取不同范围时的大致图象,现将函数性质总结如下:

01a << 1a >

图 象

定义域 ()0,+∞

值 域 R

性 质

1)过定点(1,0),即1,0x y ==

2)在()0,+∞上是减函数

2)在()0,+∞上是增函数

3)当01,0x y <<>;1,0x y >< 3)当01,0x y <<>;1,0x y >>

这两个的函数性质要做到掌握精准,运用熟练。

高考要求: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

念、图象和运算性质。

2)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和图象。

3)能够利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题讲解

夯实基础 一、选择题

1)集合{

}{

}

2

2

23,,231,A y y x x x R B y y x x x R ==-+∈==-+∈则A B ?等于(

B )

()(){}.1,5,2,3A - {}.2B y y ≥ 1.28C y y ??

-≤≤????

1.8D y y ??

≥-???

?

2)若函数()2

1

34

x f x ax ax +=

++的定义域为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C ) 16.,9A ??-∞ ??? 16.,9B ??+∞ ??? 16.0,9C ??????

16.0,9D ??

???

二、计算

1)

()1335

2

9110

2

(ab ab a b

=

== )

2)

21123

3

3

3

x y x x y y -++

1121123

3

3333

21123

33

3

1133

()()

x y x x y y x x y y

x y

-++++-=

=

三、比较大小

1)已知1.4 1.4,m

n

>则___m n 2)1133

m n >,则___m n 3)已知0.60.6,m

n

>则___m n 4) 2.5

31.7___1.7

5)0.3

0.20.8

___0.8-- 6)0.30.10.8___4.9--

参考答案:>,>,<,<,>,>. 四、设 1.5

0.9

0.48

12314,8,2y y y -??=== ?

??

,比较123,,y y y 的大小。

解: 1.830.48

1.51232,2

,2y y y ?=== 1.8 1.44 1.5

1232,2,2y y y ===

2x y =是增函数 ,132y y y ∴>>。

五、计算7

lg lg142lg

lg 7lg183

x =-+-中的x 。

解:7

lg lg142lg

lg 7lg183

x =-+- 2

7lg14lg lg 7lg18

39147

49lg lg118

1

x ??

=-+- ?????==∴= 六、求2391x

x

y =?++的值域。

解:设30x

t =>,2

2

21(1)y t t t =?++=+,

而 {}0,01,1,|1t y y y >∴>-∴>∴>。 能力提升

1.求()

2log 34a y x x =--的单调区间。 解:先求定义域2

34014x x x x -->?<->或, 由于底数a 没有明确范围,∴要以底数a 分类。

设2

log ,34a y u u x x ==--,

1)01a <<, log a y u =为单调减函数,

2

34u x x =--在(),1-∞-,单调递减,复合后(),1-∞-为增区间,

2

34u x x =--在()4,+∞,单调递增,复合后()4,+∞为减区间。

2)1a >,log a y u =为单调减增函数,

2

34u x x =--在(),1-∞-,单调递减,复合后(),1-∞-为减区间,

2

34u x x =--在()4,+∞,单调递增,复合后()4,+∞为增区间。

2.已知函数12

2

log (3)y x ax a =-+在区间[)2,+∞单调递减,求a 的取值范围。

解:设2

3x ax a u -+=,对称轴2a u =,底数为12

,∴应当按2

3x ax a u -+=的增区间,

∴只需

2,42

a

a ≤≤;由定义域,当2x =时4-2a+3a>0,4a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