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羊肉屠宰加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羊肉屠宰加工厂可行性研究报告

X羊肉屠宰分割深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〇〇九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7)

第三章建设条件 (15)

第四章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9)

第五章市场分析与产品方案 (20)

第六章项目建设方案 (23)

第七章营销策略、措施和管理 (28)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4)

第九章经济效益分析 (35)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38)

第十一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41)

第十二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43)

第十三章结论和建议 (47)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X羊肉屠宰分割深加工

2.项目性质:新建

3.项目建设单位:

4.项目负责人:

5.建设年限:1年,

6.项目地点:7.建设内容及规模

7.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羊肉制品1500吨。

7.2建设内容

(1)基础建设:新建厂房1000平方米,新建库房300平方米、办公室120平方米,锅炉房30平方米,试化验室50平方米。

(2)冷库建设:新建500吨冷库(结冻库100吨)。

(3)设备:500吨冷库一座,100吨结冻库机组及配套设备一套,IT热水锅炉一台,购置部分试化验设备。

(4)配电线路改建1处。

(5)运输工具:10吨冷藏车1辆。

8.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797.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资金1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6﹪;企业自筹797.7万元,占总投资的44﹪。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该建项目实施后,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11726万元,新增利润总额626.71万元,销售税金341.74万元;投资利税率33.11﹪,投资利润率21.43﹪;静态投资回收期4.84年;盈亏平衡点58.79﹪。10.项目内在的潜力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羊肉制品及其副产品。当地的羊以半野生形式终年生长在围栏草场,牧食无污染、丰美优质的纯天然牧草,喝的是矿泉圣水,尤其是当地特产紫花苜蓿为他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食物资源,是纯正的绿色天然食品。

本项目的实施将以高新科技为支撑,一方面大力推广科技养畜,使羊快速生长,加快出栏,减轻了草场压力,起到保护草场、保护生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副降低了羊的生长期,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产品质量,还节约了大量的资源。

11.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本项目以“公司+基地+农(牧)户”的农业产业化形式进行,形成羊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模式,使农牧民的养畜积极性得以提高,进而形成一个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羊良种繁育、科学饲养、产品加工并具有带动性的企业为龙头,以农牧户为龙尾的产业化格局,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良性循环,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经营体系,从而促进项目区及周边农户走向富裕,为当地农牧民发展规模养殖,实现脱贫致富开辟新的路子,为生产优质肉产品培育新的生产基地。

项目实施后发展规模养殖户5000多户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10000多人,带领20000多人脱贫致富,直接增加农牧民收入近亿元,户均增收18000元以上。可使企业产值达1.17亿元,利税626.70万元。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既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并且对于培育畜牧产业,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促进项目区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的调整,实现企业壮大、农牧民致富、地方财政增收的目标。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依据

1、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规定;

2 、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计委资[1993]530号文件);

3、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行产业化的决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有关农业产业政策;

4、甘肃省“十一五规划”22个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规划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一)综合评价

1、该项目符合党中央《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政策,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精神。项目立足于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大力促进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化进程,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畜牧业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地区发展。

2、项目地域性资源特征明显,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产品符合优质食品构成要素,产品方案适应国内外肉类产品市场需求发展方向,符合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全新消费观念,市场将越来越大。

3、本项目工艺合理,技术成熟,设备立足国产,产品方案充分考虑了市场变化的需求,工艺技术方案符合当地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该项目从整个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来看,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均高于行业基准值,并有一定的市场变化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另外,项目总投资1797.70万元,按实际经济分析和测算,偿还能力强,偿还期短,标准投资回收期(税前)只有4.84年。所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5、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高当地肉食品工业技术水平,促进当地工业生产的发展。项目实施后,除可直接提高广大牧区人民经济收入外,还可促进畜牧科技进步、畜牧基地建设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带动当地运输、包装、能源、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6、本项目是以羊养殖、产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项目,具有长期辐射带动效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前景看好,投资风险性比其它行业较小。另外该项目的环境污染和环保投资问题小,相反它对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7、本项目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组织形

式,即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治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又能逐步形成羊产业化的新格局,必将对项目区、甚至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论证结论

本项目充分利用了项目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羊在自然资源中的独特地位,将产业化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是农业调整的重大举措。建设项目投资方向正确,意义重大,科技含量高,示范性强,工艺流程合理,技术成熟,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切实可行。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项目区多年来一直以销售原材料为主,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难以形成稳定、持续发展的产业。

(二)建议

1、本项目以特色资源为依托,在提升畜产品深加工产业水平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将本项目列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

2、本项目要按照产业化运行模式进行,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优化资源,发挥规模优势,以质为本,树立品牌意识,瞄准市场,科学定位重视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建立网络,积极促进营销,拓宽和健全销售网络,加快资金周转,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和

生态效益。

3、当地政府需要对项目大力支持,积极协调、指导,以利于项目实施,要运用经济、法制手段,制定更细致和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以确保项目成功。

4、该项目切实可行,建议尽快立项、审批实施,以期不失时机,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

2001年2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正式提出了《全国食品工业“十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建设》。该建议明确要求,在肉类食品方面,要“在大中城市和重点县城全面推行工厂化屠宰,确保肉食的卫生安全与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稳步发展猪肉生产,加快发展羊肉生产,重点发展禽肉生产”。继续贯彻“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废为宝”的产品调整方针,大力发展冷却肉、分割肉、小包装肉和直接食用的熟肉制品,逐步提高熟肉制品在肉类消费中的比重。加快肉类行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改造,加强和完善冷藏链建设,建设现代配送连锁营销方式,为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打好基础“。

《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中部、陇东、陇南和少数民族地区,要根据全省的产业布局,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增长点……”。陆浩省长在《关于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区域和城乡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少数地区要立足于发展有特色的资源优势的产业,保护和‘三化’治理力度,扩大人工饲草种植,加快畜种改良,发展畜产品深加工。”

二、项目建设

肉食品是人体所需动物性蛋白的基本来源,肉类食品生产也是食品行业中最重要的工业门类之一。羊肉是世界各国普遍需求的肉类品种,无论在欧美、亚洲市场,其地位均不可替代。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广大亚非国家,羊肉更是肉类市场绝对的主导品种。在国际贸易中,各类羊肉产品历来属于大宗贸易的重要商品。中国正式加入WTO后,羊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将更加便利。目前,由于国内许多肉类生产企业受技术装备水平,产品加入质量及卫生指标达不到国际市场所要求的严格标准,加之现有生产规模及供货能力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从而造成我国羊肉产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十分有限的被动局面,这与我国作为畜牧业生产大国的现状及不相称。因此,提高技术装备,实现规模化生产,提升企业整体水平,是我国食品行业面对“入世”挑战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消费观念开始由只求温饱向追求小康、奔向富裕演变,对肉类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过去的家庭自已采购加工,逐步向加工精细、包装精致、方便烹调、安全卫生的小包装分割肉及熟制品的工业生产方向转化。国内专家预测,未来的肉类市场竞争,首先是产品质量,其次才是价格与服务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具各营养、安全、卫生、健康、方便的产品。肉制品的质量高低,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首要因素。国内肉类生产行业传统的原始加工方式和以整片胴体肉形式销售的生产模式己经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需求,肉类加工技术进步己经成为畜产品深

加工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问题十分重视,食品工业与农业关系密切,以市场为导向,以食品工业为龙头,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带动农业产业化,实现贸工农的有机结合,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是实现人民生活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过渡的首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引导农牧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使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按照新时期国家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通过技术引导、建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加快实现羊产业化的进程.同时,依靠国家发放优惠贷款,实施基地建设项目,建设优质、大型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牧草基地,使这里的畜产品具备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和天然无污染的显著特征。因此,当地具有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优越条件,在当前国内外注重健康保健、崇尚回归自然这样一大潮流的背景下,当地的羊肉生产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近几年来,尽管当地的畜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畜牧业商品

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还是处于初级规模水平,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 长期以来形成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格局,小而散的经营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及农牧产品加工运销方式的落后,阻碍了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第二,畜产品以粗放经营为主,没有通过加工增值,使资源优势、产品优势难以转变成经济优势。第三,由于加工手段落后和技术装备水平有限,当地的羊肉产品仅能以最初级的方式出售,无法进入国内、国际主流市场,因而尽管当地拥有资源优势,却无法获取应有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当地畜牧产业发展面临全新的机遇。面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的旺盛需求,面对当地优越的资源条件,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时间深入细致的调研、考察、咨询,坚定了大力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信心,并正式提出“羊养殖及加工项目”,以期运用已拥有的羊肉加工技术,建立规范化、现代化的羊绿色肉食品加工基地,通过加工带动农牧民养殖,从而促进当地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牧民收入。

三、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

项目区畜牧业发展缓慢,缺乏有效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较好的示范带头企业.本项目实行“公司+基地+农(牧)户”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合同制的形式将农牧户组织起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基地,由龙头企业扶持农牧民养殖,并收购养殖户的羊。在育肥养殖基地,实施科学养殖、适时出栏,龙头企业对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畜牧业的生产升级、结构优化、效益提高,产业链延

伸,彻底改变靠天养畜、粗放经营、农牧民收入没有保障的局面,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收入。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一)市场需要营养安全卫生、工厂化生产的肉制品

国内外肉制品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一是名牌产品、优质产品,越来越具有市场竞争力,附加值高,利润丰厚;二是对肉食品卫生和质量监控越来越严格;三是肉食品生产方式及其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畜禽产品安全事故,如英国的疯牛病,比利时的二恶英及韩国的猪口蹄疫等,在我国主要问题是在羊饲养环节中农药、兽药和激素的残留污染,屠宰环节中私屠滥宰,注水肉、病害肉,假冒伪劣肉食品屡禁不止,个体手工屠宰在城乡结合部相当普遍,加工环节中小型工厂卫生不严,加工技术和操作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多年监督抽样抽查合格率仅在65 % —75 %之间,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污染环境,国家税收流失,造成不公平竞争。因此,肉类食品的安全卫生己成为目前肉类产业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优质、营养、安全卫生、无污染的肉食品,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首选要求。

以羊资源为基础,以良好作业规范(GMP)为保障,实施HACCP 监控管理,从原料的环境、饲料、防疫、屠宰、加工、包装、贮运全过程进行质量安全控制,有效地减少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并经主管部门严格检测合格,这显然是肉类生产加工产业的质量升级和飞跃,有利于扩大消费者对高档优质羊肉制品的需求,有利

于引进技术和资金,促进国内肉制品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将“放心肉”摆上餐桌,是21 世纪我国羊肉加工和消费的发展趋势和主流。

(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肉制品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羊肉生产具有一定的潜力

在国际贸易中,各类羊肉产品历来属于大宗贸易的重要商品。据国际粮农组织统计,世界各国羊肉进口总量己突破700 万吨/年,其中美国、日本等主要进口国羊肉年进口量达到1000 万吨左右。欧洲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羊肉进口地区。自从英国发生口蹄疫和对整群实行大规模屠宰后,2001 年欧洲的羊肉产量下降10 % ,为11万吨。欧洲地区羊肉自给率从2000 年的81 %下降到今年的76 %。此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羊肉产量为80 万吨,比2000 年减少2000 吨。因此,国际市场羊肉供应格局也面临新的变化。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肉类产品的进出口,将是挑战和机遇并存。

(三)对羊进行科学饲养,羊肉进行精细加工增值,有利于带动当地畜牧产业化的发展。

尽管当地有一定的畜牧业生产的传统优势,但在草场建设、饲料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生产技术服务、卫生防疫、信息与营销等配套服务项目严重滞后,以零散喂养为主要形式的畜牧业,决定了农牧户没有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分散经营决定了农牧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很低,简单的初加工产品形式决定了畜牧业没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和较好的示范带头企业,本项目推广“公司+基地+农(牧)户”的畜牧

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切实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必将受到农牧民的欢迎,极大地促进当地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另外,该地区大约90 %左右的羊以活畜、眮体及粗分割形式出售,加工增值的很少。因此,建设羊肉深加工项目,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和加工增值,最终取得良好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四)加入WTO 后,我国羊肉出口贸易的需要

当前影响我国羊肉出口的主要原因:一是防疫问题。有些疫病时伏时起,难以断根,造成欧盟等国家把我国的羊肉拒之门外,日本、韩国等也有类似情况。此外,俄罗斯由于接受美国食品援助,减少了从我国进口羊肉的数量。二是羊肉中农药、兽药、激素等残留及重金属元素有时超标,污染了肉品质量。这种情况在农区的育肥牛中较为多见。三是在屠宰、加工环节及环保要求方面,国家还未出台新的与国际接轨的肉品卫生检验规程及相关技术指标。对羊屠宰场的设置还没有严格规定的具体要求,尤其是对环保的要求,我国目前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还不小。很多企业还没有通过1S09000 质量认证,尚未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没有根本保证,影响出口。在以上问题中,农业部门建设的无公害有机肉工程开始进行,但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难在短期内奏效。

同时,我国在羊屠宰场的设置、畜禽屠宰环节的检验程序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等方面,尚无严格的法规。这些问题不早日解决,我国羊肉的出口量难以扩大。因此,从原料到产品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生产合理化、规范化。才能和国际接轨,使羊肉

走向国际市场.

(五)畜产品经过精细加工,可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提供就业机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

当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畜牧业不发达。农牧民的生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经常出现返贫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单一,畜牧业产业链过短,技术薄弱等原因所造成的。本项目实施后,将实现项目地区的产业化经营,通过畜牧业产业化建设,促进项目区内的牛、羊的产业化生产:可以改变畜牧业长期以来,以原料销售为主的现状,实现从初级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跨越,延长畜牧业产业链,将畜产品深加工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资源优势商品化、经济化,使畜产品大幅度增值,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项目区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促进当地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该项目还可带动销售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扩大规模。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

2、项目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幅趋缓,原因之一是一些农产品难卖或卖不出好价钱。我国食品加工业占农产品产值仅为1:0.5,较美国(1:2.7)和日本(1:2.2)低很多。居民消费中,食品制成品的比例只有30%,据50%的目标还很远,而这一目标是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标志,只有农业发达了,才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项目区经济相对落后,随着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单纯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将会逐步降低。为此,必须把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畜牧资源,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产品品种化,系列化,标准化,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以增加农牧民的实际收入。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一)政策环境

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使甘肃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甘肃农业致命的弱点是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式生产,从种植方式,产品的精细加工,市场需求等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都没有竞争优势。当地政府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在出台各种政策里对农业产业化给予大力的支持,产业化也成了解决贫困,配置资源,加强民族团

结等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资源优势项目区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三)产品潜在的市场优势

1 .产品的原料全来自无污染的县区.该地区的牧场无酸雨侵害,也无农药、化肥的残留,使羊肉成为标准的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

2 .项目区牛、羊围栏放牧,牧食着纯天然、无污染的牧草。动物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充足的阳光、新鲜空气和洁净的泉水,尤其是采食紫花苜蓿等多种特有的纯天然植物.紫花苜蓿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苜蓿属多年生直立型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营养最全面的豆科牧草,其种子和茎叶可给人类和家畜提供有价值的营养。鲜草和干草是家畜、家禽的优良饲料,所含营养丰富,粗蛋白质占总干物质的18-26%,矿物质中磷钙也多,各种维生素也很丰富,被称为"牧草之王"。苜蓿还含有大量的Ca、Mg、P、Cl、Na、K和Si。这些元素都是维持人体和动物体各器官功能所必须的。苜蓿富含维生素A、B、D、E和G,以及Vc和有凝血作用的维生素K。苜蓿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虽只有谷物的一半,但其蛋白质含量却相当于后者的一倍半。苜蓿中含有精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等人体和动物体所必须的氨基酸。羊食用后使得牛、羊眮体肉质纤维细嫩、肥瘦适度,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表一牛肉营养成分表(%)

表二牛肉氨基酸含量(mg/100g食物)

表三牛肉微量元素含量(%)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羊肉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而且根据有关统计部门的资料显示,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肉、蛋、奶的消费种类和比例日趋科学合理,猪肉等脂肪类高的食品消费下降,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消化吸收率高的羊肉类食品消费上升.

4、本项目的实施,市场前景看好,项目极具竞争力。从国内市场看,

羊肉在我国消费水平还很低。我国羊肉在各种畜禽肉类总量中仅占12 . 6 % ,而国际市场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31 . 4 % .随着肉类消费水干上升,羊禽肉将是我国肉类消费增长的热点,羊肉市场的空间相当大:近年来,我国每年仍需进口羊肉 3 . 4 万吨(含部分牛杂),而国内羊肉生产年增长幅度仅为 3 %、8 % .因此,在羊肉生产中设备、技术、卫生环保相关环节水平提高之后,华池羊产品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

(五)科技开发能力

项目技术依托兰州工业研究院的科技力量,他们在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科技开发能力,能够通过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为建立支柱产业和经济建设服务。

(六)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基础设施情况较好,水源无污染,电力充足,通讯方便,交通便利,可满足项目要求。

三、主要障碍因素

1.原料生产与加工销售及产品开发严重脱节。该区虽然有一定的养殖业规模,原料充足,但产品深加工相对落后,产业链短,难以增值,从而使畜牧业生产不能形成良性持续发展。

2.产品深加工的设备短缺,使生产难以进行,成为影响该区畜产品加工的主要障碍。其解决方案是利用国家信贷资金、申请国家补助资金及招商引资自筹资金进行彻底建造,使其既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又有利于精深产品的加工,还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