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契机 (1)

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契机 (1)

2011年11月(总第369期)

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师角色转变的契机

曹述蓉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本文以湖南省高职院校开展的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为背景,阐述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以及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革新契机下,高职院校教师由传统教师角色向现代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角色转变;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1)-11-0121-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信息化迅速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随着信息化手段及网络在高校教学领域的迅速推广,政府部门日益重视为教育信息化搭建平台,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一、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的特点

2010年6月,湖南省教育厅在全省职业院校中推广“世界大学城”网络学习平台(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3495018.html,/),加快职业教育网络化、信息化的进程。

1.教学空间网络化

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搭建以来,职业院校教师利用湖南省教育厅统一配发的个人空间账号,在个人空间中重新解构所教授的课程,将课程教学资源分解为概念、原理、方法、案例、图片、视频、技能训练等部分,并利用网络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空间,形成课程的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案例库、图片库、视频库、技能训练库等系统性、模块化的资源栏目。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超链接技术制作表格化电子教案或者图像教案。运用表格化教案教学使教师犹如在虚拟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学生犹如在虚拟的图书馆查阅信息资源,教师的教更加系统、深入,学生的学更加便捷、自主。

2.教学方式交互化

在世界大学城,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个性化的空间,包括收藏、分享、发布、交友互动、及时通讯、电子商务等功能,改变了传统网络应用单纯的“阅读”功能。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提供的群组式师生互动平台中,教师通过建立课程群组(可以设置为公开形式),将课程所涉及的班级学生纳入到空间群组中,教师在群组中发表与课程相关主题的帖子,来和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网络互动。世界大学城空间群组的广泛建立,使得教学空间突破教室,延续到网络中,教学时间突破课堂45分钟,延续到课外更多自由的时间段。群组互动体现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式、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趋向平等。

3.教学活动协作化

协作性是指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提供了跨年级、跨专业、跨学院等之间的学生的分工合作,通过大学城空间平台,学生一同探讨完成作业、设计等。同时,世界大学城空间也为教师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技术的学习与互助,提供了一个开阔的平台。

二、世界大学城的使用对高职教师角色的冲击

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一方面得力于湖南省教育厅的大力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各职业院校领导干部的身体力行。继2010年9月下旬教育厅发放第一批世界大学城师生空间帐号后,湖南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刘晓校长指出:“用空间上课将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学校从校领导到各个学院院长,再到各个系的教师都全身心投入到世界大学城空间建设和教学运动中。这场以世界大学城空间为平台引发的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到来,对高职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甚至师生关系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教学的信息化所产生的诸多影响更对教师这一角色也产生了冲击,这就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势在必行。

1.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变了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一是教学目的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赋予学生学习者的角色,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逐步提升。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自学、互动、互助的广阔平台,让学生在庞大的网络资源库中有效地获取信息资源,分析信息资源,处理信息资源,掌握信息资源,提升了学生的认知、协作和办事的能力,更能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会学习、会应用的创新型人才。

二是教学手段的改善。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传统教学手段所持的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手段已日显落后,并逐步为网络教学所替代。网络教学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来教授知识,传递信息,声音、图片、动画等都能在大学城空间教学过程中清晰呈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更加多元,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更加广阔。而学习场景的虚拟化,使学生可以在有网络设备的地方与教师进行对话,分享网络中的教育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打破了传统的“大学城”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局面。

2.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关系。在这一对关系中,传统教师角色集中了传授者、权威者、管理者等一系列的角色于一身,是一个角色丛,教师通过系统化的课堂教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随着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都发生了革命式的变革。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平台的出现,使学生对学习资源的依赖大大增强,学生不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学习,高度的学习自主性与交互性提高了学生学习(下转第123页)

收稿日期:2011-10-29

作者简介:曹述蓉(1982-),女,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社会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

2011年11月(总第369期)

(上接第121页)的速度和效率,也迫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实现信息化、模块化。此外,信息时代生存的特质以及网络特有的高效性、信息共享性、互动性、虚拟性、平等性等特点,使历史上师道尊严观念失去存在的意义和空间,传统的管理者、灌输者的地位也因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动摇。因此,传统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必然。

三、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1.教师是信息技术的研究者、学习者

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应该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者,教学活动的反思实践者。”[1]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接受教育和不断接受再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个人发展的新命题。教师应该反复钻研,学会将技术运用到个人生活和专业工作中,提升自我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运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信息技术的受益者,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相关课程教学整合的途径、方式、模式等。”[2]同时,教师还应规划并参与到终身学习的活动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轻松地将教学资源、专业知识信息建立起链接,使之前孤立、不连贯的教学变成连续性、协调性的教学。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能力,适应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2.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协作者与推动者

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的推广,使社会文化和大众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有了变迁。信息化时代教育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变化就决定着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

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中,除了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之外,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在教师的协作与指导下完成的。一方面,空间教学的信息化、国际化,使学生在资源的个性、有效、准确选择上会遇到困难。学生要准确、有效地获得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进行协作与引导;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教学情景,使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一定程度的体验来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而教师提供什么样的活动场景及问题,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模仿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始终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循环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选择学习方向,整合学习资源,阐述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承担选择的后果,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完成知识的提炼、加工、重组,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去与学生交流和合作,要善于倾听、置疑、引导、答疑、认同。

网络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教育信息化赋予教师这一角色新的内涵,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做信息化时代的领路人,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洁:《教师角色转变的六大趋向》,《教书育人》,2003年第2期。

[2]王晓玉:《论西部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中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3期。

责任编辑:刘雨凡

目前,大学生所具备的媒介素养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相应的敏锐度和洞察力,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并采取相关的有效措施予以应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加之面临着复杂的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有计划地系统性地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一是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对媒介的认知、使用和批判能力,这是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提出的具体方式。在传媒蓬勃发展的今天,面对日益开放的信息环境,大学生极容易被表层的信息泡沫所淹没,逐渐失去自身的思考和批判力。波兹曼认为:“如果某种媒介的使用者已经了解了它的危险性,那么这种媒介就不会过于危险。”应此,大学生应该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基础上,保持积极的价值取向、健康的思想修养和清醒的行为意识,提高警惕抵制住某些不良信息的侵蚀。同时加强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塑造,了解媒体的运作方式,提高对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的能力以及对信息的获取、辨别、加工能力。在媒介的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下,根据不同媒介的具体内容,掌握媒介接触的技巧,形成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培养媒介创新意识和情感意识。

二是大力开展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以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和系统的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系统性的培养更多地集中在新闻传播专业的领域之中,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还很欠缺。高等院校要承担起重任,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在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媒介素养目标的同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媒介素养培养计划。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加强优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相关评估体系,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出针对性强、实效性大的大学媒介素养教育方式。

三是媒体加强自律,营造和谐的媒介生态环境。媒体作为公共资源的使用者,肩负着良知道义,理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人文关怀精神。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提高把关意识,多一点本色表达,避免庸俗化和低俗化。充分发挥其技术和资本优势,关注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特点,传播媒介知识,实施符合大学生心理的传播策略,致力于搭建一个有利于学生们媒介素养健康发展的公共平台。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的题中之义。它的实践是一个不断摸索、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予以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章艳译.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208页.

[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3]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J].中华新闻报,2002,(1).

[4]张冠文.论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1).

[5]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2004, (1).

责任编辑:刘雨凡

潘颖芳〉〉〉浅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您可能需要以下参考文献:

[1]王祖析. 基于“职教新干线”云平台空间教字探讨[J].科技信息.2013(22)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3495018.htm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6&CurRec=2&recid=&filename =KJXX201322168&dbname=CJFD2013&dbcode=CJFQ&pr=&urlid=&yx=&v=MjM2NTVEYklSOGVYMUx 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K2ZZK1JwRkN2bVU3dk5MaWZUZHJHNEg5TE9yWTU=

[2]霍芳. 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超女”模式空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3)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3495018.htm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 JYXX201213033&dbname=CJFD2012&dbcode=CJFQ&pr=&urlid=&yx=&v=MDMwMzVUcldNMUZyQ1VS TCtmWStScEZDdmdWci9MTHpUVGRyRzRIOVBOckk5R1o0UjhlWDFMdXhZUzdEaDFUM3E=

[3]宋冰冰. 取代还是互补——浅析职业学校空间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J]. 职教通讯.2014(2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3495018.htm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8&CurRec=1&recid=&filename= ZJTX201426015&dbname=CJFD2014&dbcode=CJFQ&pr=&urlid=&yx=&v=MjgxNDVyRzRIOVhPcVk5 RVlZ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CtmWStScEZDdmhVNy9OUHlmZmQ=

[4]李金兰.基于职教新干线的《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资源建设探讨[J].生物技术世

界.2014,(01):136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3495018.htm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1&CurRec=1&recid=&filename =SWJJ201401111&dbname=CJFDLAST2014&dbcode=CJFQ&pr=&urlid=&yx=&v=MjgxNDVMRzRIOVh Ncm81RVpZ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CtmWStkc0Zpbm5XcnpKTmpyQlo=

[5]吴名星.基于”职教新干线”的空间教学[J]. 中国科技信息.2012,(19):157-158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3495018.html,/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2&CurRec=11&recid=&filenam e=XXJK201219104&dbname=CJFD2012&dbcode=CJFQ&pr=&urlid=&yx=&v=MzExMDFYMUx1eFlTN0 RoMVQzcVRyV00xRnJDVVJMK2ZZK2RzRmlubldyck9QVFhCWmJHNEg5UE5wbzVGWUlSOGU=

对高职院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对高职院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发表时间:2018-01-11T17:08:07.993Z 来源:《教育学》2017年11月总第130期作者:马慧郭姣龙[导读] 判断学校课程的实施程度是否符合社会和个体的需要,是对课程的现实程度和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作出判断,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课程,增加课程价值和教学意义的目的。 马慧郭姣龙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系统调查与描述的基础上,判断学校课程的实施程度是否符合社会和个体的需要,是对课程的现实程度和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作出判断,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课程,增加课程价值和教学意义的目的。 2.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所谓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是指评价者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在目标培养过程中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进行判断,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意见和问题解决的对策。 3.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就是把课程评价专家、教育实施者、高职教育的教师和学生以及行业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等作为主要评价对象,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课程目标体系、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过程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判断高职教育实践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的改革提供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构建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时,每个指标都必须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检验,并且都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每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和学生接受程度,能够比较科学公正地反映教学过程中全部基本因素的特点。 2.发展性原则。为了保证评价指标的完整、独立,就必须要考虑评价体系中的所有因素,考虑它们间的发展和联系,明确界限、避免重复。 3.多元化原则。在对实践课程进行评价时,要考虑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可以根据类型和形式的不同,把评价对象分为专业理论老师、专业实践老师、企业教学指导老师等。 4.灵活性原则。在构建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时,一定要考虑其灵活性的特点,一方面在对评价项目做定量评价时一定要根据实践教学的计划来进行;另一方面在对评价项目做定性评价时又要根据实践教学情况来进行。 三、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所谓比较分析法,就是把事先预想和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拟定为标准,然后把实际教学效果与其进行比较,在充分考虑学校的硬件措施、保障条件、学生变化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做出最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根据得出的评价结果,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正和提高的措施。 2.评教与评学相结合。只有做到评教与评学相结合,才能使老师提高其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评价体系,即实证评价和人文评价,对应地也存在两种评价模式,即指标量化和观察理解。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不能通过一场简简单单的考试就展现出来的,此时则必须借助定性评价的手段,即通过描述性评价、经历评价、激励评价等方法,把诊断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的评价代替静态的评价。 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指标 1.课程教学体系。为了检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制定了4个二级指标: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是否完整、教学内容的讲授是否是根据逻辑循序渐进地进行的、教学设计是否与培养目标相符以及能否突出高职教育实践性的特点。通过对这四个评价项目的评估,可以看出实践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以及可行性如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也可以通过这些指标体现出来。 2.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照着书本念课文,而要做到灵活地讲授知识,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掌握本课程的最新动态知识和内容。 3.课程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主要特点就是实践课程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实践课程的讲授时,老师首先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把握好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最大的程度。在实践课堂上讲解操作技巧,并结合理论让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知识,而不是死记硬背,保证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能够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4.课程教学方法。由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性质,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多多采用实际教学的方法,在教授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时,能够带领学生多去企业和单位参观,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对知识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更多的还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5.学风。好的学风是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化,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必要因素之一。作为班主任,要在班级中树立榜样意识,鼓励学优者更进一步地提升自己,同时也要对学困生进行鼓励和嘉奖那些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这样才能带动全班一起进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6.教学效果。想要知道这门课程老师的教学效果如何,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教学效果是评价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教学效果达到了理想的程度,才可以说本次教学是有效的,对学生也是有益的。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彦高职院校校本课程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5:9-10。

新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图3组成模块分析Fig.3Moduleanalysis图4空间分析 Fig.4Spatialanalysis (5)学生生活区.一条大学城的主干道使生活区与教学区脱离,学生生活区可以面对社会开放.单独管理,形成社会化的产业。学生生活区的公共设施在大学城内可以集约共享,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学校资源利用与运作的效率。生活区的空间规划与教学区形成强烈的对比.内部形式细腻,丰富.变化多。 4.2.2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规划 通过大学城环形路的组织,整个校园外部空间形态被分为内外两层.首先,教学区.对外交流与运动区按照构成形态的逻辑关系组成了第一层次空间.学院组团按照组团形态的逻辑关系组成了第二层次空间。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轴线空间将校园中心区划分成尺寸不同的地块。建筑布置于各个地块中,学院组团形成一个教学中心区,同时又充分尊重了各个单元的自主性,让它们自发而整体地应对校园空间的动态变化。 (1)开放型线型空间模式——以有机连接.有机形态的开敞空间为主体。在方案中,以有机形态的开敞流线空间为主体,作为校园空间的主轴线,同时两条不同主题的流线空间与主轴线垂直相交,形成开放型线型空间模式.开放空间构架将校园内的主要地标串联在一起,形成校园强烈的可识别性以及景观特征(图4)。 (2)多元化的网络模式——网络化的交往空间。本设计方案运用不同尺度的廊作为建筑群体平面构图的基本要素,将各个学院当作由。门”。堂”“廊”组成的庭院,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条件具体处理成闭合或开放.不同层次的庭院空间,是正格与变格并存的设计理念的产物。这些大小 凰5空间网络分析 Fig.5Spatialnetworkanalysis 不等的庭院空间按一定轴线排列所形成的线型空 间,是对天津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里”空间的 模拟和诠释。方案中形成的一系列层次的公共的 开放空间和半私密的开放空间与交通空间和功能 模糊的廊空间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空间网络 模式(图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金广君.美国城市设计导则介述【J】.国外城市 规划,2001.(2). 5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 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04. 4【El】芦原叉信.外部空间设计【M】.伊培桐,译.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汤纪敏.美国校园一瞥[J】.世界建筑,1980, (2). 6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01,(1). 7吕斌.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 法【J】.城市规划,2002,(5). 8高箕生.高校校园建设跨世纪的思考【J】.建筑 学报,2000,(6). 65 孽l岽 瞳l替 汁I)I;} 小 岈I辫 薰I 斟l 海l 造l 盏l 万方数据

浅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浅议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09-12-02T14:37:20.51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9月下旬刊供稿作者:饶欣王静 [导读]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饶欣王静(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高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高职高专院校如何进行专业教改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目前教育部大力推行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工作,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方法等方面阐述了教学改革的基本任务和方法途径。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 0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高等教育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现,主要表现在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如何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高专对专门人才的培养,也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等方面简单谈谈对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体会。 1 教学思想革新 现代教学观主张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导向,师生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 1.1 树立现代教学任务观传统的教学任务观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同时还忽视了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内容。现代教学观要求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内容,陶冶健康情操,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风格,培育独立自主能力,高职高专更要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2 树立现代教学质量观传统上习惯于用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学质量,现代教学观既要看考分也要看创新能力,还要看学生的思想情况或受教育的程度,高职高专还要看学生对某种技能的掌握程度。如果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本专业的某种技术工作,那么他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高职高专毕业生。 1.3 树立现代教学的学生观传统上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教师总希望学生“听话”、“服从”、“循规蹈矩”。学生现代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人格、个性,大学生更是如此,因而要求教师在学生守纪律的前提下,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 2 教学内容探讨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正在探索和构建满足高职高专教育全局需要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2.1 课程设置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即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及精选内容。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的职业能力和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职业岗位的职责分析时,要进一步扩大分析范围,即不仅要分析职业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分析非专业技术能力;既要分析职业的智力因素,还要分析职业的非智力因素。 2.2 理论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课程要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有课程都要打破学科的束缚,按照综合化思路进行重组和整合,在教学内容上要防止狭隘于技术和技术上狭隘,实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有机结合。 2.3 实践教学体系要设置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系列实验室,系列实践教学基地(群)。加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仿真的职业实训环境。 3 教学方法改革 高职高专院校在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为主),教学手段落后(粉笔加黑板)的局面并没有根本转变,没有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局面。当前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已经成为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因此,加速教学方法改革,尽快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从教学实际看,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注重以下几种方式。 3.1 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教法的运用上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指导,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3.2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及各种教学法的相互配合,不但有利于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可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学生投身学习、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3 重视操作技术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不仅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具有某一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应该是一种专业理论够用、技术操作熟练的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如果在教学中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则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4 考试方法创新 考试是教育效果测量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学达标的重要环节。它具有显示功能、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考试也是个指挥棒,“考什么”和“怎么考”,直接关系到考试结果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师生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有什么样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法和学法。因此,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将直接影响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4.1 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试考核体系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 4.2 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在考试考核方法选择方面应根据考试课目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

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交通运输方式不断进步,物流在 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作为培养专项人才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不断与时俱进,加强对物流仓储教学的改革和优化,就成为充 分发挥物流专业引导人才发展、对接社会职业渠道的必然选择。面对当今社会不 断发展的外部形势,必须与时俱进,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从而让自身的发展 满足学科建设和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技能的需要。本文就物流仓储 教学现状和对策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在教学方法上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物流仓储;教学改革;研究;实践 一、物流仓储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大专层次的物流管理应用型人才,因此,应按照“理论知识 适当、突出应用技能培养、提高综合素质”的方针,突出应用特色,并以此来组织物流教学。但由于物流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一切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加之高职 院校自身发展条件的一些限制,导致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 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目前学校教育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体系欠缺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从 2002 年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开办了物流专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水路运输、公路运输、汽车运输、铁路运输 等传统专业基础上转化而成的,还有一类是在工商管理专业平台上构建的物流管 理专业。所以对于物流专业的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纵观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大部分没能充分体现物流专业的系统性及各门课程的关联性特征,课程体系不完善,不能形成一定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2.理论多,实践少 由于许多高职院校的经费不足,对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建设投入较少,实习实 训设施和场所非常有限。导致在教学计划上理论教学课时偏多,实践教学课时偏少,有的学校实践教学课时甚至不到 10%。所以在具体教学中,理论讲述多,实 习实践少,关门办学,闭门教书。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导致物流人才进 入企业不能适应的主要原因。 3.师资力量薄弱 国外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教育系统,许多高校设置了与 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物流教 育起步晚,培养的物流人才有限,走上教育岗位的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更少。目 前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中,中老年教师毫无疑问都不是物流专业毕业的,而 招进来的绝大部分青年教师是与物流相关的专业毕业的,如交通运输管理、国际 贸易、经济学等,真正物流专业毕业的是凤毛麟角。许多老师都是在边学边教边 干的过程中进行物流教学的。再加上学校资金有限,教师出去培训进修的机会很少,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毕业生质量难免差强人意。 二、物流仓储教学改革对策 1.健全课程配置,紧扣教学主题 首先,课程的设置需要以有效的教学目标为依托,而笔者认为,既然目前高 职类学校以面向社会、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为教学目标,那么物流专业的仓储实 训教学的目标设计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比如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为其

新版世界大学城操作说明

一、空间基本建设 (2) 1、账号登陆 (2) 2、新旧版空间切换 (2) 3、基本信息完善 (3) 4、账号密码修改 (3) 5、左侧栏目建设 (4) 6、文章视频的发表 (5) 7、查找、添加好友 (6) 8、好友管理 (8) 9、视频推荐播放 (9) 10、其他的设置功能 (10) 二、空间美化 (12) 1、模版选择 (12) 2、Banner制作 (13) 3、Banner发布 (15) 4、背景修改 (16) 5、Flash插入(空间快速导航) (17) 6、板块比例更改 (19) 7、板块位置调整 (20)

一、空间基本建设 1、账号登陆 第一步,登陆世界大学城网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3495018.html,,在账号和密码的输入框内,输入账号及密码,如图1所示: 图1 2、新旧版空间切换 第一步:登陆世界大学城,进入我的管理空间,如图2所示: 图2 第二步,在我的管理空间中,找到最上方的居民信息管理,点击进入,如图3所示: 图3 第三步,找到中间的设置键,点击进入,如需使用新版空间,刚在将使用勾选,点击保存即可。如图4所示: 图4

3、基本信息完善 第一步,进入我的管理空间,找到设置管理,如图5所示: 图5 第二步,在设置管理左侧的个人资料设置中,逐一对基本信息、个人爱好、头像信息进行填充即可。如图6所示: 图6 需要注意的是: 1、每个页面的资料填充完,都需要在页面最下方点击保存。 2、上传头像的格式只能选用.jpg。 3、最好使用大头照,不然缩小之后容易看不清楚。 4、账号密码修改 第一步,进行我的管理空间,点击设置管理,如上图5所示。 第二步,在最下方的空间设置,默认的账号设置中,进行姓名、账号、密码的修改,如图7所示: 图7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前提下,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创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将有利于创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幅度提高。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普遍认识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两方面 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1.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同时,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使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从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近5年来,高职院校普遍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机制,探索工学交替、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与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 实践能力。 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现存的问题 1.高职院校虽然理论上采用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强调技能进课堂,明确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但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知识本位的影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从教学方式和课程导向上真正转变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模式。 2.由于教育部大力倡导推行工学结合,一些高职院校给所有的课程都贴上了“工学结合”的标签,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进行工学交替,套进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模板进行教学。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取得较好效果,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于 不适合或不完全适合进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而事与愿违。 三、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可行措施 (一)课程改革必须审慎选择重点专业 选择课程改革专业时必须审慎、科学、可持续,关键是考查其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所开设的课程是否具有改革的可操作性,其改革成果是否具有可对比分析和参考性。例如,有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考证对接,主干课程全部为社会考证课程,如果强行进行课程改革,会致使学生失去考取证书的优势。而有些专业虽然近年很热门,各大院校争相开设招生,但办学历史短,招生人数少,甚至有

浅议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

浅议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10-07-29T15:40:52.623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4月下旬刊供稿作者:陈京京 [导读]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一些新变化。 陈京京(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和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学校教学组织形式正在发生一些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课程教学能力,还应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强化教师对企业工作过程的分析及高度概括的能力;学习性工作项目的开发与设计能力;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控制能力;引导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而教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实训课改工作过程 1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 实训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的教学方法,已被教育界所公认。实训教学的目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培养社会、企业所需要的熟悉职业生产实践的应用人才,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进行校内外实训,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的“零距离”教学。 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上,数字图像压缩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多媒体技术等迅速发展起来,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要求开创新的应用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也就是说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纵观学院设置的实训课,大部分内容是验证性实训,也就是说验证理论的真实性实训所占的比例过大,学生学习兴趣不大,造成的现实问题是学生根本不把实训课当回事,实训时思想上不重视,早来晚走现象有之。这就需要我们想改革课程教学一样,也需要进行实训课的“重塑”。 2 实训课程需要教学过程的改革 实训课程“重塑”,关键是教师思想观念的“重塑”。“重塑”的难度有: 2.1 也许有的老师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学院经费有限,配备新技术设备的步伐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进程,教师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空有远大的抱负难以在校园内实现,更谈不到培养学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了。 2.2 绝大多数教师,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教师,从未在企业工作过,更谈不上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如果学生出难题,教师做不出来产品,或解决不了动手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岂不是让学生瞧不起,被领导要求待岗吗? 2.3 如果到企业去,势必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盈利,责任太大,风险冒不得。还是有几斗米就蒸几锅饭吧,教师省心,领导放心,学生省事。 殊不知由此带来的现象是:学生在实训中提不起兴趣,依赖性太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学生动不动就叫教师帮忙做实训中的每一个步骤,教师比学生还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学生心烦,教师“头大”。 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改革思路 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质量保证和实训监控体系,对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保证实训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规范实训教学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3.1 实训改革的思路实训教学改革具体体现是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训教学要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也就是说,在讲授理论内容时就要为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是为了用,而不是为了研究,深奥的理论对于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只要点到为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查资料,个别辅导,针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着眼点在技能的掌握上,因此需要教师先改革自己的教学思路,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2 加强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方法的改变,不是说不讲理论,教师动手演示,学生一味的的模仿。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地去把握所学知识。争取达到,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对应的课程实训时,脱离开教师的具体指导,让学生自己完成,最大限度地打消学生的依赖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3 工作过程的检验当然,由于多年的教学传统的传承,要想实现上述目标,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实践的检验。有的教师进行了三年多的实践,有了小小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首先,从学院现有的实训条件的课程,最基础的课程实训入手进行尝试。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众所周知,这是一门大一新生的必修课,同时又是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的一门课,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Ms office考试的课程。 刚开始,实训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行教师教学内容的验证,根本没有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像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争着做教师的好学生,比的是谁听课认真,谁的模仿能力就强。任课教师总觉的授课效果不理想。虽然学生等级考试通过率很高,但作为教师,感觉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改革实践 2008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增加,给实训机房的压力很大,要求教师要: 4.1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在教授理论课的时候,有意识的给学生出一些题,课堂上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实训中寻找答案。一段时间后,带实训的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高,经常有学生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但又是实际在操作中会出现的问题。改革有了收效。此时的学生已经不满足为了毕业考一级全国计算机一级Ms office了,而是为了就业,积极主动地要求考二级C,二级VB,这些是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自学的,说明学生已有了学校兴趣,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工作过程要循序渐进近一年来,教师在白天上理论课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训课的质量监控作用,既有实训课的题目要求,又会在隔周的实训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而在实训课上又牢牢把握实训时间,分阶段给学生布置实训内容的要求,同时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训内容检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当他的实训成绩高于其他同学时,他会沾沾自喜;低于其他同学时,他会奋起直追;实训课上同学们比学赶帮,热情高涨,学生实训气氛浓厚,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高,实训效果良好,基本上杜绝了学生上网打游戏的现象发生。 5 结语 首先实训专业的实训课程应以主题为中轴,围绕实训教学主题而展开,在学习理论与教学论引导下,以实训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10.1、教学研究 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中心,积极主动地研究人才需求的新特点,调整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应用来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和谐统一;在教学方法上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充分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具有鲜明的教学特点和显著的教学效果。要建设好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数控实训中心,以高规格装配好数控实验实训室;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任务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社会化考证行业认证为主的专业考评考核体系和以用人单位反馈为主的能力素质考评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快教材和实践教学讲义及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建设步伐,建立起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公共服务平台和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进一步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包括基本素质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专业方向平台、专业拓展平台和专业技能平台五大平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体系交叉渗透,相辅相成,每一个体系又由若干模块组成。基本素质平台由文化素质基础模块和信息工具模块组成;公共技术平台由机械基础模块和相关知识模块组成;专业方向平台由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模块;专业拓展平台由专业拓宽模块和创新创业模块组成;专业技能平台由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专业技能实训模块、综合技能实训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些课程能够涵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和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围绕“一专多能、一生多证”,建立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实训三大模块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个模块包括若干实训课程,并配有实训大纲,每门实训课程由若干独立的基本训练单元组成。系列实训课程主要包括机加工操作实训、电工电子实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场综合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年级主要进行基本技能实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技能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要求的各项专业技能;三年级主要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让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利用产学结合,让学生参与生产及就业环节,完成第一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毕业后就能顶岗工作,缩短了磨合期。 在突出主干课程教学的前提下,设置了人文、社科等人文素质类以及专业拓宽和创新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关系探索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关系的探索 章祥伟龙丹 [摘要]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在健全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业时的岗位适应能力和面对复杂环境应变能力;它充分体现了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实训基地是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补的重要平台。因此,处理好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的关系,将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应用型专门人才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在制造业、软件开发业、品牌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也正迅速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大,加之管理观念的不断进步、用人理念的不断更新,现代企事业单位在选聘人才时,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都会聘用能快速适应岗位环境、动手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甚至是有相关经验的员工。但真正选聘下来,能满足聘用条件的并不多,甚至有些岗位根本就无法选聘到所需的人才。这样的现象,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状况,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建立,除受传统教学模式、资金紧缺的影响外,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对职业能力目标内涵认识不清、标准模糊,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尚未贯通,教与学的运行不相协调,缺乏行业和企业参与的机制,教材编写存在闭门造车、低水平重复甚至错误、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它们的解决是决定高职教育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的关系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职业活动为起点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作为肩负为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级实用人才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并不是简单沿袭普通高校“教、学、做”相结合的学科理论教学形式,而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主题为轴心,以实践为“先导”和“主线”,以在“做中学”为主的“实践性学习”形式;打破普通高校沿袭的学科理论界限,调整知识的知行结构,从“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之类的问题入手,再按知识逻辑不断展开,用职业的逻辑来选择、吸纳和整合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才能以职业活动为起点来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二)从职业能力的设计出发,促进和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人们对能力的认识,有多种看法,所以也就导致了不同的人力资源建设导向,导致了不同样式的教育类型的建设。但人们普遍认同“人的能力是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活动保持着紧密联系”,如学习能力与学习活动有关,实践能力与实践活动有关,人的能力总是与一定的活动对象有关。“职业”是高职学生活动的对象,因而从这一意义上说,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更不是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而是针对职业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即“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表现中所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才称之谓能力。所以,在职业教育体系中,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我们要设计一种教学,使理论学习与职业的现实及潜在需要相结合,促进整合性学习,从而引导、保障、促进、健全实践教学体系。

如何美化(个性化)您的“世界大学城”空间

如何美化(个性化)您的“世界大学城”空间 1、如何更换世界大学城空间首页背景颜色? 登录您的“世界大学城”空间,然后,打开居民信息管理---编辑---个人爱好---自述,在“自述”中加入如下代码再保存。 注:pink为粉红色,又如:red。 2、如何改变世界大学城空间背景图? 登录您的“世界大学城”空间,然后,打开居民信息管理---编辑---个人爱好---自述,在“自述”中加入如下代码再保存。 注:你可以在您的空间建一个相册,然后将您想要的背景图片上传到您的空间相册中,然后再找到那张背景图,复制图的地址就是“图片URL” 3、如何改变世界大学城空间LOGO+Banner效果? 用PS或FW做好LOGO+Banner,然后上传到相册中,然后找到上传的那个LOGO+Banner的URL,打开居民信息管理---编辑---个人爱好

---自述,在“自述”中加入如下代码再保存。 加入下面的代码中 4、如何去掉世界大学城那个默认的网站名与欢迎语? 登录您的“世界大学城”空间,然后,打开居民信息管理---编辑---个人爱好---自述,在“自述”中加入如下代码再保存。 注:表示.banner中的a、p标记不显示。 5、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首页上加上背景音乐? 在居民信息管理---编辑---个人爱好---自述中加入如下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