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雷自立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

雷自立教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

阳东区2016年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类别:小学数学论文题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

作者姓名:雷自立

作者单位:阳东区大沟镇中心小学寿长教学点

联系电话:18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

【内容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标生活乐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也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从生活经验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

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如在认识“>”、“<”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两边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那么这样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记忆。还有我们在学习认识数字1-9时,每一个数字都编出不同的顺口溜,如:“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嘎嘎叫,3像耳朵认真听,4像小旗迎风飘,5像钩子空中挂,6像哨子嘟嘟叫......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们记忆,也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身边”不起眼“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春天到了,沈老师带领全班47名小朋友去划船,如果每条大船坐8人,每条小船坐6人,各需要几条大船和几条小船?”这样的题目包含的信息量还是比较大的,要想准确的判断出大船和小船的只数,需要学生先确定划船的人数,再来计算需要的船的只数。那么这样的案例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如果这是学生们身边的真实经历,联系自身的亲身实践,对于题目的顺利解决有一定的帮助。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

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数学。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例如教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时,通过认识自己一根食指的宽度就是1厘米,田字格的每一边是1厘米以及订书钉的宽也是1厘米,就把抽象的1厘米具体到实实在在的物体,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米”的认识时,也是一样,5根没有用过的铅笔合起来大约是1米长,从脚跟到孩子的胸口的位置大约也是1米等。当然这两节课都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来验证和观察,教学效果也是很明显的这样。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眼光留心观察广阔的生活情境,就能发现在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

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过了“身体

尺”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测量和计算教室的长和宽、学校操场的大小;还有我们这学期学过的“观察物体”,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和图形的经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又如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等。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3] 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