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机电产品贸易利益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机电产品贸易利益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机电产品贸易利益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机电产品贸易利益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机电产品贸易利益分析

日期:2010-01-07

自贸区降税将促进双方机电产品加工的区域性合作:首先,降税有利于区内资源的整合,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双方的竞争力;其次,贸易自由化降低了我国企业“走出去”制度壁垒,使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条件更加成熟,这将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

我国目前许多机电产品在垂直差异上已经超过东盟有关国家,但由于缺乏著名的品牌和可靠的销售渠道而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应有的价格,只能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赚取一点加工费,这就大大降低了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实际利益。因此,我国的机电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形成一套统一、完善的机制,充分利用和整合全球的开发设计优势和本地生产的成本优势,在利用建立自由贸易区先机,开拓东盟等国际市场时,强化产品的差异性,从而创造出我国的国际品牌,使我国的机电产业逐渐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目前机电产品已在中国与东盟产品贸易中取代了传统出口产品如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的地位,成为第一大类贸易产品。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外贸增长第三次历史跨越的战略机遇期,其中机电行业的发展对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机电行业同时也是多数东盟国家重点发展并具备一定实力的工业部门,因此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并对机电产品实施降税,如何影响自贸区内各国机电行业的发展,我国制造业能否由此争得更大的空间,这一问题必将为有关产业及社会各界所关注。下面从贸易利益这一角度对双方机电产品在互补与竞争方面的特点进行的分析,并简单评述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我国机电行业的利益得失。

一、中国与东盟机电产品贸易现状及结构分析

机电产品互为中国和东盟的出口优势产品,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十分突出。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机电产品的总体竞争力略低于东盟国家,是构成中方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之一。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明显加快步伐。中国与东盟从1999年的贸易总额272亿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贸易额105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31.2%。其中,机电产品贸易额在1999年和2004年占双边贸易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4%和57%,年平均增长率为45.7%,超过了所有产品贸易的增长率。2004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情况请参见表1。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逐步由基于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传统产业间贸易逐步走向基于规模经济和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且贸易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正在形成互补性的分工。产业内贸易日渐成为中国与东盟间重要的贸易形式,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增强。机电领域中国对东盟的巨额贸易逆差主要来自机电仪零部件、工业整机和钟表;而中国在家用电器、机械基础件、交通工具及零部件等领域对东盟的出口则明显保持顺差。机电仪及其零部件在中国和东盟贸易中既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也是主要的进口产品,双方发展各有侧重,显示出由于产品分工和规模经济带来的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

2004年中国向东盟出口的237亿美元机电产品中,工业整机出口85.8亿美元,占机电产品出口的36.2%;机电仪零部件出口108.8亿美元,占45.9%;家用电器出口10.4亿美元,占4.4%;交通工具7.8亿美元,占3.3%;交通工具零件7.6亿美元,占3.2%;技术含量较低的机械基础件为15.3亿美元,仅占6.2%。

2004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中整机和零部件的比例大体相当,既直接进口一部分先进设备,又进口相当数量的零部件进行加工组装后再出口到国外市场或用以国内市场消费。自东盟国家进口机电产品主要以电子零部件为主。2004年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365.7亿美元的机电产品中机电仪零部件为262亿美元,占71.6%。在进口零部件中电子元器件占62.6%。

从贸易方式看,也体现了分工合作的特点。2004年加工贸易的出口额到占我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65.7%,从国别上看,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是东盟国家中与我开展加工贸易合作的主要伙伴。我国与上述国家的机电产品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双方在机电贸易领域关联度很高,这是因为外资企业在我国及东盟机电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制造业加快向我国转移,分工合作、贸易双向流动的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而另一方面,我国与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印尼、文莱等国的进出口则以一般贸易为主。更多地体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单方向输出,以满足当地生产生活消费的需要为主要目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后,关税的降低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国产品在上述国家的竞争力,贸易转移效应将会发生。可以预见,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盟机电产品的传统强国在上述6国市场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二、中国-东盟自贸区下机电产品贸易利益分析

(一)自贸区降税对机电产品贸易竞争关系的影响

1、机电产品是中国与东盟双方均关注的重点之一

机电产品是我国目前越来越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品之一,面对机电行业同样较为发达的东盟国家,双方机电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按照货物贸易协议规定,双方可将前期降税存在一定困难的少量产品列为敏感产品,敏感产品将进行缓慢的降税,另外其中高度敏感的产品还可长期保留比较高的关税税率(如50%)。正是出于对中国机电产品竞争力的担心,除新加坡以外的其他东盟国家都将自贸区下的机电产品作为关注的重点产品之一。例如多数国家都将部分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作为高度敏感产品;而将部分家用电器等机电产品列为一般敏感产品,机电产品占东盟国家一般敏感产品的比例也普遍偏高,如柬埔寨的机电产品占其一般敏感产品的比例达51.1%,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也比较突出,所占比例分别为38.8%,29.0%,24.7%,20.9%。我国与越南尚未结束敏感产品的谈判,可以预见机电产品将会是双方谈判的内容之一。各国机电产品敏感产品情况参见表2。

在东盟各国的高度敏感产品清单中主要包括:部分汽车、摩托车及主要其关键零部件等;一般敏感机电产品清单中则主要包括了部分家用电器,如涉及彩电、空调、冷藏箱、洗衣机、吸尘器、VCD、DVD、照明器材、游戏机、录音机、收音机的部分产品,还有部分国家将包括

发动机、钢琴、工程机械、铜制绕组电线、农具中的部分产品列为一般敏感产品。

中国提出的高度敏感产品清单则包括了部分数字电视机、柴油客车、轿车和轻型卡车等产品;一般敏感产品清单包括部分汽车零部件、公路牵引车、非柴油大客车、重型卡车、汽车底盘、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滚装船、浮船坞等产品。

2、机电产品降税步骤及其影响根据货物贸易协议规定的正常产品及敏感产品降税模式,中国和东盟6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文莱)正常产品2010年关税降为0,一般敏感产品2012年降至20%,2018年进一步降至0~5%。高度敏感产品在2015

年降至50%。东盟新成员正常产品2012年关税降为0,一般敏感产品2015年降至20%,2020年进一步降至0~5%。高度敏感产品2018年降至50%以下。目前中国及东盟各国机电产品的关税税率结构分布如表3所示。

东盟国家中,目前马来西亚、柬埔寨和越南机电产品的税率水平较高,越南的税率分布偏向20%以上的高税区,柬埔寨的税率高峰则主要集中在15%~20%之间,马来西亚、泰国、文莱的税率则两极分化,一部分集中在20%以上的高关税区,另一部分则集中在5%以下的低关税区。其他东盟成员国机电产品的主要税率多分布在0~5%之间,只有少部分产品(主要指汽车、摩托车等)税率在20%以上。泰国机电产品的平均税率在14.7%,印尼的平均税率为6.9%,菲律宾的税率为4.7%。由此可知,相对而言,东盟国家中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越南和柬埔寨需要进行更多实质性降税。

当前我国机电产品的降税压力也非常明显。由于我国机电产品的税率总体偏高,且相对分散,约58%的税目集中在5%~15%之间,还有大约19%的商品税率在15%以上。按照正常商品的降税模式(见表4),我国多数机电产品从2005年7月1日起就将承受降税的压力,每隔两年总体的降税幅度约为2~3%左右(见表5)。

按照协议规定,2005年双方应将40%的产品税率降为0~5%,2007年应将60%的产品税率降为0~5%。由于新加坡、菲律宾、印尼、文莱的多数机电产品的税率水平已经在5%以下,因此,以上东盟4国机电产品的税率水平在2009年之前降幅很小。而中国与马来西亚、泰国从2005年7月起,其机电产品的关税将进行实质性减让,并连续降税,直至2010年双方多数机电产品实行零关税。就总体而言,中国与东盟各国机电产品大范围降税将发生在2009年,整体降幅约为3%。马来西亚的机电产品具有明显的关税高峰,部分汽车的关税高达250%~300%,且属于敏感产品,虽然其机电产品平均税率降幅相对较大,但在2012年以前,其平均关税水平仍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15年随着汽车等高度敏感产品开始降税,马来西亚的平均税率将会有显著的下降。泰国部分商品的税率维持在10%左右,要满足2007年60%的商品降到5%以下的要求,泰国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可以预见,2007年泰国税率的降幅相对比较明显。对国内的机电企业而言,在2009年之前,应重点关注马来西亚和泰国两国逐步开放市场带来的诸多变化,并且留意2009年双方全面降税幅度最大的这一年,尽早做好准备,届时把握好全面开拓东盟市场的有利商机。

由于目前中国从东盟进口主要商品是电子类产品,2002年我国加入信息技术产品协议

(ITA),目前大部分电子类商品的税率均已降为零,2004年我国从东盟进口的365.6亿美元的机电产品中,已经享受零关税待遇的商品达309.6亿美元,约占进口额的85%。因此,中国虽然全方位降税,但预计来自东盟进口机电商品中仅有15%左右将会感受到降税带来的价格变化,其影响范围也会十分有限。根据协议规定,一国所提敏感产品将自动成为对方的敏感产品,即最终双方均适用的敏感产品清单是由双方所提敏感产品清单的总和构成的。因此,部分东盟国家提出的诸多机电敏感产品也将自动成为我方的敏感产品,可同时减轻我对这些国家降税的压力。按照协议规定,敏感商品在2012年以前没有太多的降税义务,即使到2018年以后也可继续保持0~5%的低税率。对于汽车、高端彩电等高度敏感产品,根据协议规定,2015年应降至50%以下。对中国而言,50%的关税税率远在入世承诺的水平之上,因此并没有过多的负担。但对东盟部分国家高达100~200%的高关税而言,2015年将汽车关税削减到50%以下,将为我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期盼。高端数字电视的保护主要是双方对开放市场还都有所顾忌,希望先立足于开发本地未来市场。可以预期中国与东盟在未来数字电视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制定、吸引外来投资和技术、市场准入、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东盟新成员中越南、柬埔寨对机电产品的保护较为突出,其总体平均关税税率为7.0%和17.3%,而机电产品的平均税率为17.2%和18.4%,越南机电产品税率是其总体平均税率的2倍多。经过正常产品降税过程(见表6),越南和柬埔寨的机电产品税率将缓慢降低,到2011年税率水平有一个明显的降幅,2015年以后较为平和,市场准入将得到显著改善(见表7)。

目前,我与东盟新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还很小,但发展比较迅速。随着东盟新成员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双方开展贸易的潜力也会随之增加。正常降税进程启动后,我国对东盟新成员的出口优势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对国内的一些传统机电产品,物美价廉,将会得到更多的贸易机会。

(二)自贸区降税将促进双方机电产品加工的区域性合作

1、降税有利于区内资源的整合,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双方的竞争力。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增长的潜力在于:双方都有大量的产品贸易是面向发达经济体出口的。面对共同的欧美日市场,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整合区内资源,充分发挥产业合作的潜力。从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上看,双方在进出口贸易上都以机电产品为主导产品。但是如果对机电产品进行细分,就会发现中国与东盟之间存在不同的产品结构。在机电仪零部件的生产上,双方也各有侧重,更多地体现出分工协作、互补和配套的关系。追求产业规模经济是国际产业内贸易产生的主要动力。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东亚经济体在原有垂直分工基础上,水平分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表现为产业内的“产品差异化分工”、企业内的“生产工序型”分工和“零部件专业化分工”等形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机电行业在更广阔的空间内扩大行业规模,从而促进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区内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

从而能够在企业自身规模不变条件下获得外部经济效益。

2、贸易自由化降低了我国企业“走出去”制度壁垒,使我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条件更加成熟,这将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

东盟历来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无论是投资项目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都呈增长趋势。我国对外投资正处于起步阶段,机电行业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势产业之一,由于具备区位、文化等各方面的优势,东盟地区将是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重点所在。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各经济发展迅速,日益成为机电产品消费的新兴市场。中国与东盟开展经贸合作具备地缘和人文优势,随着东盟国家逐步降低产品进口关税,我国与东盟国家机电产品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得到加强,有利于改善双方投资和贸易流向,使其趋于平衡。在高新技术产业全球新的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中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并购国外的技术及研发类公司,提高整个企业的技术研发的规模、层次和水平,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在国际产业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

(三)启示与建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的机电行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同在,竞争与合作共存。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力争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机电行业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双赢的局面,以争取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

对中国政府而言,可以通过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在国际产业转移中争取战略主动,利用非均衡协调手段促成和强化机电产业的整体聚合力量,以迎接共同的挑战。通过对主导产业部门的重点保护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加强对煤电油运等瓶颈产业和生产薄弱环节的扶持来缓解结构性约束;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行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重视与技术领先国家间的国际合作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快我国机电行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产业层次。

对中国企业而言,在与东盟企业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应重视和强化产品差异性的创造,这是进一步发展国际产业内贸易的微观内核。产品差异不但体现在质量和技术上的垂直差异下,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品的营销渠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差异上,例如广告、包装以及人们主观意识上的差别等,这些差异性极大地增加了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对汽车、大型成套设备的出口尤其如此。事实上,我国目前许多机电产品在垂直差异上已经超过东盟有关国家,但由于缺乏著名的品牌和可靠的销售渠道而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应有的价格,只能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赚取一点加工费,这就大大降低了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实际利益。因此,我国的机电企业应该在这方面形成一套统一、完善的机制,借鉴海尔、TCL、华为、联想等企业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和整合全球的开发设计优势和本地生产的成本优势,在利用建立自由贸易区先机,开拓东盟等国际市场时,强化产品的差异性,从而创造出我国的国际品牌,使我国的机电产业逐渐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尽快加入到整个国际间的产业内贸易中去获得应有的利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基础上,适用以下规则: 规则1:定义 对于此附件: (a)“缔约方”意为协议的各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莱、柬埔寨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b)“原料”应包括配料部分、部件、组件,和/或那些可经过物理合成另一商品,或那些从属于另一商品生产过程的商品。 (c)“原产品”是指符合原产地规则2中规定的产品。 (d)“制造”意为获得商品的方法,其中包括种植,开采, 收获,饲养,繁殖,榨取,采集,收集,捕捉,捕捞,诱捕,狩猎,制造,生产,加工或装配。 (e)特定产品的原产地规则是指原材料的税目号发生了改变或产品经过了特殊的生产加工过程或满足增值标准或同时满足上述任意几种标准的规则。 规则2:原产地标准 1、鉴于此协议,进口到缔约方的产品,如能满足以下列出的任一原产地要求,就能享受优惠待遇: (a)在规则3中所陈述和定义的完全获得或生产的产品;或 (b)非完全生产或获得的产品,特指符合规则4,规则5或规则6的产品。 规则3:完全获得产品 按规则2(a)的意义,下述产品应被认为是完全生产或获得于缔约方的产品: (a)植物和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产品; (b)生长和饲养的活动物; (c)获取于上述b项所指活动物的动物产品; (d)通过狩猎,诱捕,捕捞,采集或捕捉所得的产品; (e)从土地、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矿物及其他自然产生物质,但a项至d项所列不包括在内; (f)缔约方从其领海外的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产品;只要根据相关国际法该成员国有权开发这些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 (g)由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该方旗帜的船只自公海捕捞的海产品和其他水产品; (h)于已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缔约方旗帜的捕捞船上加工并/或制作的产品,上述(g)项所涉及的产品除外; (i)所采集的物品既不能再发挥其原有作用也不能被储存或修理,只能供回收原料用或用于循环再生目的,和 (j)在缔约方境域内获得或生产的货物只限于上述项目(a)至(i)所涉及的产品。 规则4:非完全获得产品 (a)鉴于规则2(b),如果符合下述要求,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 (i)产品源自任何缔约方的成份应不少于40%;或 (ii)如果源自非缔约方的原材料、零件或产品的总价值不超过该产品离岸价的60%,且该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在缔约方境域内完成。 (b)鉴于该附件,规则4(a)(ii)中所列出的原产地标准可以参考“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40%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计算公式如下: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国贸80902 郁华萍指导老师:谭燕 摘要:世界经济的发展除了货物贸易又多了服务贸易这样一个新兴元素,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其对于如今的知识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来说,服务贸易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各国竞争的焦点。然而我国是以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为主的国家,在服务贸易的竞争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所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服务业的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型人才,大力发展服务业,以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本文从两个比较优势指数出发,计算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以及分行业的比较优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人力资本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in addition to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rade is a new element,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human capital intensive industry, the knowledge economy is now dominated era, service trade come very natur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global competition. However, our country is mainly in labor-intensive industry country, deficiencies still exist in the service trade competition. Since joining WTO in 2001, our country faced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becomes the focal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quires our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ultivate new talents, vigorously develop the service industry,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mpeti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two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姓名:王雪勤 学号: 2011312200213 班级:经济学(金融与贸易)1101班 年级:2011级 专业:经济学(金融与贸易方向) 学院: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向新 完成时间:2015年 04 月03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经济学(注册经济师方向) 作者学号:2011312200213 作者签名: 年月日(手填时间)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雪勤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ve Strategies Wang, Xueqin 2015年4月3日

目录 引言 (1) 一、服务贸易概述 (2) 1、服务贸易的定义 (2) 2、服务贸易的类型 (2)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1、服务贸易总量增大,逆差扩大…………………………………………… 2、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仍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3、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 三、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比较低……………………………………………… 2、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 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4、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以及比较优势…………………………………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4.2.1 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4.2.2 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4.2.3 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2.4 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4.2.5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4.2.6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欧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1997年12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首次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确定了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方针。 为扩大双方的经贸交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东盟国家的积极回应。2000年11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专家组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两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的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10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的认可后,于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为各缔约方之间更紧密的经济合作开辟新领域等全面经济合作的目标。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8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贸易额达4.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自贸区建设进程回顾 ·2001年11月,“10+1”宣布十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一、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4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2881.9亿美元,增长9.2%;服务进口4248.1亿美元,增长18.6%;服务贸易逆差缩减至1366.2亿美元。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达15.3%,比2014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占总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1.2%,服务进口占总进口(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和)的比重为20.2%,均比2014年有所提升。 图12007-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1、中国服务贸易全球地位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超过13.6%,服务进出口全球排名不断提升。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出口与进口增长速度均大幅高于全球水平,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达到4.9%和9.6%,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服务进口额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大幅缩小至320亿美元(按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计算)。 表12015年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2、服务贸易逆差同比缩小 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366.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旅行贸易逆差仍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来源,达1237.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90.6%。服务贸易逆差第二大来源为运输服务,逆差额488亿美元,同比下降15.7%。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额209.1亿美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险服务逆差由2014年的179.4亿美元大幅缩窄至30亿美元,金融服务逆差也由2014年的9亿美元下降至4亿美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中国与东盟国之间构建地自由贸易区,即“+”,缩写.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地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地第一个自贸区,建成后地自贸区将覆盖万平方公里,惠及亿人口,年达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超过万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地自贸区,也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间建立地最大地自贸区. 年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首次东盟-中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确定了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地方针. 为扩大双方地经贸交往,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年在马尼拉召开地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地联系,这一提议得到东盟国家地积极回应.年月,朱镕基总理在新加坡举行地第四次中国一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地构想,并建议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就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地可行性进行研究. 年月,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联合委员会框架下正式成立.专家组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地影响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两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研究,认为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盟和中国是双赢地决定,建议中国和东盟用年时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一建议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和经济部长会地认可后,于年月在文莱举行地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年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地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了中国与东盟加强和增进各缔约方之间地经济、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逐步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并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地投资机制;为各缔约方之间更紧密地经济合作开辟新领域等全面经济合作地目标. 年月,中国-东盟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规定自年月起,除年已实施降税地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个税目地产品实施降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贸区建设进程回顾 年月,中国时任外长钱其琛出席第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是为中国与东盟首次接触; 年月,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正式提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年、月,中国与美国、欧盟先后达成加入世贸组织()地协议; 年月,中国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地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在承 诺基础上,建设更加互惠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倡议.

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摘要:服务贸易是一种跨越国界进行服务品交易的商业活动。具体包括旅游、运输、保险、金融、通信邮电、建筑安装与承包工程、计算机与信息、专利与技术许可、咨询、教育、医疗保健、广告宣传、电影音像、个人劳务等。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水平、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贸易水平、贸易法规、贸易人才及规模等方面仍处于明显劣势,服务贸易逆差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利用国内外环境和资源优势,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企业的积极配合,在发展我国传统优势服务行业的同时,开拓更加广阔的服务贸易市场,提高服务贸易的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意义 (一) 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抓住新一轮服务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提高我国承接世界服务外包的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跨国公司基本竞争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服务外包业务范围,由业务流程外包 (BPO)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步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30%至40%的增长速度,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在全球外包支出中.关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发展中国家是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承接地,亚洲是承接服务外包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4、5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抓住全球兴起的离岸服务外包的历史机遇,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能力,以赢得这一场新的国际竞争。 (二)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对外贸易增长万式的转变,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积极扩大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抓住第三次国际制造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总体上看是规模的扩张、速度的扩张、外延的扩张和数量的扩张,是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难以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英语专业窦一鸣 11331049) [摘要]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政治上致力于相互信赖、平等协商;经济上谋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正在建设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中国周边政策的又一成果。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必然性进行了充分论证,概述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现状;对策;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理论背景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彼此间就国家整体经济或某些经济领域、经济地区的经济联合而达成经济联盟的状态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不断趋向自由化流动,从而带来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亦即世界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改进。 (一)关税同盟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关税同盟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石。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Jacob?Viner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一书,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书中重点论述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但同时又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保护贸易,因此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世界福利的净增加。维纳得出结论,关税同盟效应就是贸易创造收益减去贸易转移损失所取得的实际利益。?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旅游服务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比重正在下降图1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的比重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计算得出。 如图1所示,2000-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的很大比重,几乎占达到了1/3-1/2,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量中一直排在首位,但从年度变动趋势来看,从2001年开始呈下滑趋势,这与世界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受阻有一定的关联。旅游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44.46%下降到2009年的28.68%。其中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53%下降到2009年的32.98%;进口比重由2000年的37.07%下降到2009年的25.19%。 旅游服务贸易平稳高效发展,已成为我国主要创汇产业之一以下两个图表显示了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图2、表1) 图2 来华旅游人数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表1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旅游服务贸易 292.96 339.49 419.19 408.43 396.75 出口 旅游服务贸易 217.37 243.19 297.89 361.6 424.16 进口 旅游服务贸易 75.59 96.30 121.30 46.83 -27.41 差额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数据、《中国旅游统计公报》计算得出。 从图2看,来华游客从1980年至1985年增长了1213.1万人,增长了2倍 多;2005年至2009年增长了19%,人数却增长了2285.64万人,可见我国旅游 服务贸易平稳却高效的发展。从表1看出,2009年旅游服务贸易总收入为420 亿美元,而1978年只有2.63亿美元,增长幅度超过160倍。由此可见,旅游服 务贸易创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为我国创汇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另外,我国的 高额贸易顺差一直是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而旅游服务贸易存在双面性,即入境旅 游可以赚取外汇;出境旅游可以促进居民境外消费,弥补贸易的差额,缓解国际 贸易的摩擦。近年,我国的出境旅游持续快速发展,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2009 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4750万人次,旅游花费约396亿美元。目前我国已 成为亚洲第一大客源输出国和全球出境旅游市场增幅最快的国家之一。 旅游服务贸易持续增长,发展潜力大 图3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量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研究 学号:20100003236 姓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02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重要角色,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主要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国际竞争力政策研究 1.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和我国服务贸易之间的概况 1.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 服务贸易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的地位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比重也在逐步的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中,增长迅猛,规模也持续扩大。根据WTO不完全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8.8个百分点,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占有19.6个百分点,到2009年占到了21.1个百分点。虽然在十年的发展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可是在全体中还是发展迅速的。 表1 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与全球贸易的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全面的发展中,服务贸易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虽然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低,只有17.97%的是服务贸易,而82.03%是货物贸易。所以服务贸易未来发展潜力也不断提升,我们要把握发展机会。 1.2)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 我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分析占比重低,但在发展速度上看较快,可是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在2000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2.2个百分点,到2009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4.5个百分点。如下表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的现状及展望 20101200130 王英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的现状及展望 姓名:王英杰 20101200130 单位:青岛滨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10工造一班 [摘要] 世界各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在加速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我国意义重大。经过三个阶段的建设和两个次区域合作的建设,中国和东盟成功的组建了自由贸易区,并且经贸往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保持高速增长。虽然在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仍有足够的理由对东盟—中国自贸区的未来充满信心。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自由贸易区前景意义 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政治上致力于相互信赖、平等协商;经济上谋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正在建设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中国周边政策的又一成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它是一项互惠共赢的经贸合作,对实现本地区共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发展现状,又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充分论证,最后展望了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未来发展前景。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性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对我国意义重大: (1)从地理上看,东南亚对我国的经济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 东南亚地处太平洋西南的黄金水道,内有连接欧、澳的海上交通咽喉——马六甲海峡,堪称我国经济安全的生命线。该区域蕴含着丰富的有色金属和海洋生物,21世纪公认的11个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中,有8个在亚太。 (2)从扩大我国的国际地位看,东南亚是我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区域 美、日、欧盟至今未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和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就足以说明他们对我国的“和平崛起”仍保持打压心态。北面“上海合作组织”的功能基本上是政治和安全领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缘起东亚合作的日益增强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日益改善的国际背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东亚金融危机使各国醒觉,增强了深化经济合作的紧迫感。在这场世纪末的大危机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所谓“华盛顿共识”的指导下,处理东亚金融危机。当时以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为首的一些经济学 家就对“华盛顿共识”提出严重质疑,认为在拉美国家解决金融危机的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华盛顿共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把它作为普遍适用的药方不分青红皂白地开给面临金融危机的所有国家。而事实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处理东亚金融危机的迟钝与失误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东亚依靠别人的救援是不现实、不成功的,只有加强自身的合作才能拯救自己、发展自己。其中,日本对东亚经济联合的态度在危机后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积极主张设立亚洲货币基金以防范危机。2000年2月2日,日本为印度尼西亚、南韩、马来西 亚和菲律宾提供了210亿美元的资金,还为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提供22.6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这是日本力促东亚联合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开创互利双赢新局面的需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 效益,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自由贸易区,游离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外。无论是从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潮流,还是从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密切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失为一项审时度势的战略。同时,中国与东盟合作,也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增进互信,消除误解,这不仅对双方经济的发展是双赢的,而且对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有利。 对东盟国家而言,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地理上与东盟相依相连,无疑是东盟理想的经贸伙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盟一直没缓过气来,“9·11”恐怖事件后,由于美国经济下滑,对美国市场严重依赖的东盟国家随之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在东亚地区,只有中国经济仍然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东盟认识到,与中国合作,搭中国经济快车是摆 脱目前困境和保持今后发展的重要出路。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深化经济合作关系,因而是东盟一项及时而必要的战略选择。 第三,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投资和出口拉动的。

关于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原

关于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签证操作程序 修订案有关事顶的通知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签证操作程序修订案》(以下简称“修订案”)将于2011年1月l日起开始实施。为使我国出口到东盟的产品能够继续顺利享受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定项下关税优惠待遇,自20ll年1月1日起,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开始签发新版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FORM-E原产地证明书(以下简称新版证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修订案适用范围:东盟成员国中,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和越南(第一批实施修订案的国家)已履行国内程序、将于20ll 年1月1日起实施修订案。自20l1年1月1日,对以上5国按照修订案签发新版FORM-E原产地证书。因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菲律宾和缅甸等5个国家目前尚未完成国内程序,无法于2011年1月1日实施修订案.经与东盟协商确定,在以上5国实施修订案前,对其按修订前的原产地规则签证操作程序签发新版证书(即本文填制要求不适用)。以上5个国家实施修订案的具体时间将另行通知。 二、凡办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明书的申请人,必须提交《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优惠原产地证明书申请书》、按规定填制的FORM-E原产地证书、出口商品的商业发票副本及必要的其它单据。 三、本次修订案启用新版证书,填制要求见证书正本背面所列的填制说明(详见附件1)。新版证书包含一份正本及两份副本,其中正本提交给进口国海关,第二副本由签证机构留存,第三副本由出口商留存。 四、新版证书应当于产品装运前或装运时签发。如因特殊原因未

能在产品装运时或装运后3天内签发证书的,应出口商要求,可根据相关规定在产品装运之日起12个月内补发证书,但必须在证书第13栏补发字样前机打(√)。 五、在填写新版证书第8栏原产地标准时,对于完全原产的产品,应填写“WO”;对于在我国加工但非原产材料均来自东盟以外国家的产品,填写单一国家成分百分比;对于在我田加工但部分非原产材料来自东盟国家的产品,填写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累计成分百分比;对于符合产品特定原产地标准的产品,填写“PSR”。 六、证书第12栏加盖FORM-A签证印章,证书正本和两份副本均需加盖签证印章。 七、申请人申请新版证书时,可使用第三方发票,即由驻在第三国的公司或者在出口方为该公司代销的出口商开具的发票。只要产品符合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要求,可签发FORM-E原产地证书,但需在证书第10栏注明第三方发票号,且货物出口商和收货人必须驻在缔约各方。同时在证书第13栏“第三方发票”字样前机打(√),开具发票的公司名称及所在国家等信息应在第7栏空白处注明。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理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大学生社会调研报告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球贸易结构正在不断向服务贸易倾斜,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了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快速的领域。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服务贸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整体竞争力低下。本文主要主要阐明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内涵及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 竞争力 措施 1.国际服务贸易概述 1.1 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及形式 国际服务贸易指国家之间的服务的交换,表现为国家之间的服务的提供与消费。国际服务贸易的出口表现为提供,进口表现为消费。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则是以服务提供的地点和消费的地点划分,一般而言,他们主要是发生在一国关境以内的地区。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提供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为: (1) 跨境交付:从以成员国境内向其他任何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2) 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国境内向其他任何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 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通过建立营业企业或者其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 (4) 自然人流动:来自于一方成员国境内的服务提供者个人在其他成员国境内提供服务。 1.2 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由于服务本身存在的一些独特特点,导致国际服务贸易也呈现出与国际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比较,国际服务贸易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服务是无形的,具有不可触摸性、不可储存性和不易运输性,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往往具有同时性 ,其生产过程常常也是消费过程。 (2) 国际服务贸易更多地依赖于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服务机构的跨国设置,国际间的服务交换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它都与资本、劳动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紧密相关。在服务贸易中,提供的只是使用价值而价值载体通常并不提供给服务的消费者,这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中货物价值载体与货物的使用价值一起提供给买方的交易方式有显著的区别。 (3)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和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一样,在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得到体现。但是,服务贸易的统计数据却无法像货物贸易的统计数据那样,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上显示。 (4) 国际服务贸易所涉及的服务行业常常涉及一些诸如跨国银行、通讯工程、航空运输、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 班 级: 2012级02班 姓 名: Xxx 学 号: 惺惺惜惺惺xx 调研报告成绩(百分制)

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13592637.html, 2012年5月 225 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石家庄经济学院 段亚敏 摘 要:虽然我们的服务贸易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但还必须从相关理论出发研究服务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稳定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可能性,以及阐述了应如何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关键词: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服务业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225-03 1 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的现状 从大处着眼,服务贸易依存度指的是一国的对外服务贸易额对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是衡量一国第三产业是否发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体现其整体服务业水平在国际环境当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的计算公式是: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额/GDP ×100%。服务贸易包涵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方面,具体到服务贸易依存度则可以分为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服务进口额占一国GDP 的比重)及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服务出口额占一国GDP 的比重)。改革开放30年 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2008的26年间,我国的服务贸易就从原先的45.4亿美元跃升到3044.5亿美元,总共的服务贸易总额占到世界总服务贸易总额的4.19%,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不可小觑。而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攀升。1997~2008年,服务贸易依存度从5.48%升到7.03%;服务贸易出口贸易依存度从2.57%升到3.38%;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从2.91%升到3.65%。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供应链融资主要就是银行在供应链中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在企业贸易结算记录、合同履约能力和现金流转情况规范的基础上提供金融支持。也可以根据产业、区域、集群供应链的模式和特点,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信贷评级的办法,对企业的规模并不重视。当前社会,供应链融资发展得很快,其生产模式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主流产业的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例如2008年5月,全球最大的银行中90%以上都向企业提供了此项服务,甚至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尽管西方国家的银行信贷紧缩,却丝毫没有影响供应链成为国际性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中持续高速增长、稳居业务榜首的地位。不仅国外,对国内而言,发展供应链金融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此情况之下,国内银行业也开始了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实践和创新。在深圳发展银行的带动下,我国多家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也都开办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并将其纳入银行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体系,逐渐形成了风险可控性及营销模式的理念。3.2 典当融资模式 典当融资是指中小型企业快速获得资金筹集的一种融资方式,它根据典当行业的基本特点,以抵押或质押的方式来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典当行是国家特许存在的以从事特殊的融资放款业务的一种机构,与作为社会主流的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相比较而言,其旨在面向中小型企业和特殊个人,为解决短期的资金需求而发挥的辅助性作用的一种筹资方式。当然,典当行业因其自身简洁的手续,快捷的服务,高效的放款速率等优越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开始利用典当作为为企业融资、周转资金的有效方式,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融资短缺问题。自从典当行业复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变是在2005年经由国家商务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经公安部同意正式公布的《典当管理办法》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在2008年遭遇的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新兴起的当行行业任层出不穷。典当行业的作用已从初始的救济快速转变为融资、理财等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方式。基于银行信贷的高台阶,民间贷款的不稳定性,典当不断的转变成为为广 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短时的抵押贷款的特殊非银行机构的金融型组织,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新型、便捷、快速的融资通道。同时,商务部吧《典当管理条例》的相关行政法规作为2010年的重点任务。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将作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要不断改进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方式,坚持为其服务的宗旨,促使其合理快速发展。在新环节的发展中,典当业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3.3 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融资模式 2010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提案。要全力支持广大中小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拓宽小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发展交易所内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来直接向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并为其提供长期性资金作准备。但是由于交易所的本身数量有限,所以只能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状,就需要大力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展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3.4 探索信贷担保体系新融资模式 共建各级贷款担保体系,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在信用担保的基础上,由各金融金融机构出资设立担保公司,扩大担保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数额十倍的信贷担保业务。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既遭受着挑战,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因此,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实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加强融资模式创新,提高自身经营水平,拓展融资渠道,以最合理的办法走出融资困境,扭转融资难的局面,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旭红.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3). [2] 沈瑾.后危机时代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研究[J].中国商 界,2010(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材料汇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材料汇编 第一部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2 我国推进自贸区建设措施 1.3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成效 第二部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与规则 2.1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2.2 “早期收获”计划 2.3《货物贸易协议》 2.4《服务贸易协议》 2.5《投资协议》 2.6 原产地规则 2.7 原产地证书

第一部分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介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构建的自由贸易区,它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目前我国建成的最大的自贸区。自贸区的建成将会创造一个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面积、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其经济规模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具体建设进程如下: 谋划探讨阶段(2000—2001年):2000年11月,在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1年11月,第五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正式宣布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启动并大幅降低关税阶段(2002—2010年):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其间包括,通过2004年1月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和2005年7月实施《货物贸易协议》启动降税进程,2007年1月签署《服务贸易协议》,以及2009年8月签署《投资协议》等。 全面建成阶段(2011—2015年):届时东盟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四国与中国贸易的绝大多数产品也将实现零关税。与此同时,双方实现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一览表(2000-2009) 资料: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8月,创始成员国包括印尼、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

2012年第7期下旬刊(总第487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7,2012 (CumulativetyNO.487)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研究 赵 婉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自从中国与东盟2002年11月份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加强了合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着眼于当前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展开论述,希望能促进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是从2005年7月份开始的,此时的首批关税降至20%左右。而中国更是对6个东盟成员国的关税低至8.1%。按照原定计划,到2015年双方成员国之间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可以降到0%。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逐步深化,但是仍然存在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干预,中国与东盟在投资领域也存在着竞争,中国和东盟在贸易领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中国威胁论以及自由贸易区领导权问题等方面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下面几点。 一、政治信任是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 中国和东盟地区幅员辽阔,但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更是不同,要想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完整的区域集团,是需要坚实的信任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需要通过共同努力、满怀诚意的相互合作来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当然,各国之间一定要相互信任,并开展合作的政治意愿,不然,在制定有关法规和条约时就难以达到顾及双方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虽然目前世界各国提倡和平友好的关系,也不存在各种尖锐的政治和安全矛盾,但是仍然有很多因素会受到各个国家的政治、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困扰,需要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信任是必须的,因此,中国要想建立和东盟各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必须要先行外交,建立起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外交,通过这种友好的正常外交活动来提高与盟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获得更多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在处理各国之间的敏感问题或者相互之间利益关系时,就能更好地和各个国家进行谈判和磋商,进一步提高与各个国家之间的领土、领海的沟通和合作,最好能够对这些焦点问题达到意见一致、得到合作共识,最终改善各国之间的区域安全问题。 二、建立双方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为了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产业早日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应该根据比较优势去调整产业政策,从而促进产业水平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竞争性强、互补性弱,为了避免出现相同的产业结构、经济形态等带来的激烈竞争,中国和东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调整双方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其优化和互补。首先,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和东盟各国应该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导产业。中国和东盟各国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克服技术水平不高的缺点,进一步提高和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发展外向型和自主型的高新技术。其次,中国和东盟各国在不断扩大区域内市场和降低关税的同时,都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是一个大国,要和东盟各国在市场、技术和人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分工体系,尽量减少对外依赖,形成优势互补。另外,中国和东盟各国还需要拓展多元化的市场,避免出现恶性贸易竞争现象。 三、中国要尊重东盟利益并且担负起大国责任 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和妥善解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主导权问题。中国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东盟各国的角度看问题,要考虑东盟各国的利益,要去理解东盟各国,不然就无法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立。另外,中国在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要主动表明自己的立场,表明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级基础,不再另做打算,这样就可以安抚各个盟国,让他们心安,不会担心被中国“吞掉”,这样在商谈建立中国——东盟各国自由贸易区时积极性就能得到大大提高。 四、发展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巩固与东盟的关系 美国和日本已经在东南亚苦心经营数十年,因此,他们在东南亚地区基本上建立了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重要利益,中国要想在短时期内获得这样的影响力是不可能的。基于此,中国必须要巩固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和美国、日本的关系,这两者是不矛盾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美国、日本已经在东南亚经济和政治中起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积极处理好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对我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运用内部挽救措施提升本国的影响力 内部挽救措施是对正处于危机中的国家进行挽救和帮助,保证合作区域内部各国家的经济平稳发展,规避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扩大化所运用的一种挽救措施。它可以有效预防个别国家的经济衰退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影响,内部挽救机制的稳定和良好运作可以提升合作区域内的经济、政治影响。例如,墨西哥1994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当时美国政府200亿美元的帮助,才将其顺利控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稳定性在于各国是否可以遵守全面合作的合约,当整个贸易区的利益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贸易区内的各国应该首先考虑贸易区的整体利益。另外,还要强化贸易区内的组织协调,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贸易区的各个国家的利益,增强贸易区对外谈判的力度。 六、结语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盟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实践表明,在一定制度安排下的贸易集团化、区域化是促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三大内因[J].华人世界,2011(10). [2]冯力,孙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东南亚之窗,2009(01). [3]伊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J].东南亚之窗,2010(01). [4]古炳玮,李国淮.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1(05). 作者简介:赵婉(1992-),女,河南南阳人,本科,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责任编辑:刘晶晶) Times Finance 299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