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战争的发生对交战国双方各国经济的影响以及负作用。所谓战争经济学,实际上从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角度来看,一个就是尽量减少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另一个就是从战争中获利。战争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避免战争的爆发提供一些理论上的防范和免疫,减少战争发生的几率,从而为避免战争的发生和升级起到缓冲作用。

有的人说是因为中国人口多,可是用人口总量除以国土面积,日本的相对人口比我们多得多!而且日本到2007年将全面普及大学教育,他们的大学生比我们多得多!可是日本为什么没有我们的问题?

解决之道只有两个字——战争!

只有战争,才需要大量的投入,才需要把一切人力资源都动用起来,而且迫使人们不断地接受教育。为了战争,德国快速“生产”出大批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战争对科技人员的大量需求又反过来刺激了对人才的需求。中国当然打不过美国,也许连日本都打不过。但我们可以战胜越南,可以战胜蒙古及东南亚诸国。如果我们够疯狂,也许还可以将澳大利亚踩在我们的脚下。

我们应该用宏观的眼光来看待战争。站在整个宇宙的角度看,如果人类不是互相作战,互相弱肉强食,将来果真有外星人来犯,我们当中最优秀的狮子能斗得过他们吗?我们看看北美洲5000万千印弟安人是怎么灭绝的就知道了。这就是没有战争的后果。

中国虽弱,但几千年来屡屡被草原部落欺负,因此还保有一定的战斗力,再加之中国人口基数实在太大,否则中华民族能否续种,还是个未知数。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不是经常有内战吗?北美洲的印弟安部落也经常发生战争,可是为什么还一样打不过西方列强?我们要看到,中国的战争,是政权更迭的战争,不是征服异族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本身,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平。北美印弟安人的战争就更低级了,仅仅是部落间的摩擦或报复。

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应该是“以战养战”!就象美国和日本那样。通过战争,刺激尖端科技的发展;通过战争,调动全民的能动性,让全民族疯狂起来追求科学、努力工作;通过战争,使人类物种实现优胜劣汰!

在经济领域,经济学家常提到一个词:“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其实人类最大的竞争首先是生存的竞争。没有哪个民族天生就有权享有肥美的土地,富饶的矿藏和源源不断的石油,只有强者才配享有最好的东西。这正如陈胜、吴广说的那样:“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可是那些信仰孺教文化的腐朽势力偏偏认为有些东西天生就该如此,比如皇帝天生就是“天子”。如果没有战争,就是鼓励落后,没有战争,人们就不会拼命去学习,不会拼命去工作。这正如没有健步如飞的羚羊,狮子就不会疯狂奔跑一样。

如果没有战争,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进入原子时代。如果没有战争威胁,或者更准确说,如果不是为了有实力主动发动核战争,美国不会绞尽脑汁开发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由于美国人做梦都在想着侵略,他们不停地以战养战,不停地开发新武器,因此最后连本国的科学家都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他们对人才的需求简直到了发疯般饥渴的程度。由于这个国家对人才的无比饥渴,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杠杆作用下,全世界的很多“人才”,可以不顾自尊、不顾廉耻、不顾祖国的养育之恩,发了疯一样地投向美国的怀抱,然后饥渴地吮吸她的奶水,全不顾里面可能有艾滋病病毒!

我们也谈尊重人才,可我们得到人才也没用!我要又不想发动战争,与战争相关的整个链条的诸多产业极不发达,我们就算花钱养着这些人才,也会让他闲着没事干。难怪他们有时候会说说真心话:“我们也不只是为了钱,其实是为了自己的科研能有进展,毕竟科学无国界嘛。”你个科学无国界,那么凭什么这个“无国界”就不是美国、日本、西欧的科学家跑到我们中国来,而是中国的精英跑到美国去?

研究经济学的人都会知道,与战争相关的产业,其本身和其辐射的产业链条能给经济发展和人才就业带来多么巨大的好处。中国常困扰于科研成果无法转化成产业,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一个只满足于吃饱饭的国家,不可能需要这么多科研成果。我们现在一边是政府想方设法提高科技水平,一边是市场上不需要这么多科研成果,有的地方为了增加就业还鼓励使用落后的生产方式,中国中西部也就成了西方工厂二手机器安置的乐园。

战争是科技、经济发展最好催化剂,正视战争,中华民族才能得到长足发展。我们提战争,不是因为我们天生爱杀人,而是弱肉强食本是宇宙的规律,进攻别人,尤其是进攻那些与我们为敌的人,是为了防止将来有一天被他们进攻。

日本人的战车开始发动了,我们还等什么?

朝韩炮战,让我们嗅到了一点硝烟的味道。本书作者保罗·波斯特主要在大学教授经济学和国际研究课程。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为了回应学生们不断高涨的兴趣,他开始关注战争的经济层面问题。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数据,例如美军的工资表和国防部每日合同报告;他也会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很多我们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例如自杀式炸弹袭击的理性因素、恐怖主义的融资以及内战爆发的经济因素等。

战争对经济的破坏是多

方面的,除了人员的死伤外,

战争几乎总是与通货膨胀相

伴而生。战争意味着军工企

业增长,民用企业下降,货

物匮乏,物价上涨,民不聊

生。战争的规模越大,现代化程度越高,杀伤力越大,死亡人数越多,对经济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现代战争不仅对交战双方会造成重大损失,在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世界各国也会带来程度不同的损失。如目前仍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据西班牙《起义报》2004年9月7日发表的文章分析,仅石油价格上涨一项,给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多达7800亿美元。战争的时间越长,破坏的程度也就越严重。所以在每次战争结束以后,都有一个医治战争创伤的问题,有一个经济恢复时期。由于现代化战争远比过去对基础设施、生产力破坏程度大得多,有的几乎是毁灭性的,所以不是什么恢复,而是重新建设的问题。阿富汗、伊拉克的"重建"问题,就是根据破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新概念。

军事学家都知道,一个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人民和民族,最终都能战胜侵略。对侵略者来说,他们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看不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战争潜力。战争的基本原则是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但在对军事力量,包括战斗部队、战机、坦克、导弹和大炮等装备是相当容易计算出来的,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有些无形的因素是很难用数字计算出来的。只考虑到军事实力方面的优势是不全面的,甚至会陷入惟武器论的泥淖。毋庸讳言,军事实力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在军事实力背后的制约和激励因素,是人们往往容易忽视与估计不到的。为什么小国能够战胜大国,弱国能够战胜强国?这就是战争的性质在起着决定的作用。历史上凡是侵略别国的非正义战争,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战争与经济

战争与经济 摘要:本文简单论述了经济对战争的影响,战争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战的 相关内容。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经济的角逐。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利益的战争,任何战争的目的和本质,无非是为了稳固政权的稳定,或是谋取经济的利益。 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离开一定的经济条件,战争就无法进行,战争是经济 的竞赛。战后,国家经济是会发展还是会倒退?无人能给出准确答案。人们描 写未来的战争都侧重于使用武器的战争,其实另一种形式的战争-经济战一直在 悄悄地在暗中进行着。面对经济战,我们应采取措施正确去应对。 关键词: 战争经济经济战 战争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特别 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增长,增强了战争的 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促进了军事技 术的进步,军事技术的进步又引起了军事编制、作战方法的变革, 从而使战争也发生了变化。 一、经济对战争的影响 1、战争的起因与经济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的、国家的和民 族的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它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相 互关系。由于不同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因此,这些不同的阶级、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必然要自觉地、充分地反映和维护不同 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就是说,战争根源于阶级 之间、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 对于战争的经济根源问题,古代兵家大都有所察觉、有所论述,有些论述 还相当深刻。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变篇》中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在《作战篇》中又指出:"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的一系列战争,为经济利益而战的目的越来越明显,如果说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还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的话,那么90年代的海湾战争则是一场典型的以经济因素为主要目的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盟 国为了确保其能源产地的安全,维护其经济安全,不惜对伊拉克动武。 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战争中,战争的起因更是与经济利益密切联系。战 争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是服从服务于经济目的的:或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振 兴本国经济;或是为了掠夺他国财富,为己所用。 2、战争的发展与经济 “让战争进行下去的根本,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这是拿 破仑的话,一语道出了经济在战争中的作用。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战争是

战争与国际关系

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知识结构 1、两次世界大战 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 一战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 过程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一战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客观原因:英法绥靖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 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 战争爆发 二战过程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26国签署《》 召开:1945年2月,美、英、苏首脑()()()雅尔塔会议内容: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二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了() 主要战役柏林战役;1945年4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操纵国: 2 构成:《》 巴黎和会作用: 国际联盟: 操纵国: 构成:《》 华盛顿会议作用: 年,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 严重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 1933年 1922年,出现法西斯政权 1933年()上台,() 1936年,军部控制政府,亚洲策源

冷战政策表现政治: 经济: 世界格局的演变军事: 冷战中的对峙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五六十年代:1962年,发生 ()。美国占优势 美苏争霸70年代:1979年,苏军占领() 。苏联占优势。 80年代:1989年,苏联从() 撤军。美国占优势。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一超多强;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 多强”,局面,朝多极化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科索沃战争: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 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 系日益密切 经济的全球化 1 2 表现 3 影响: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1 2 中国应对措施 3

经济战争

经济战争 如果你是中国人请花5分钟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看完这篇文章一定也像我一样积极转发! 想过好日子,不想破产的中国人,都好好读一次这篇文章吧!(转帖)股市你挣了钱,楼市你挣了钱。请先不要乐,你只是在为自己挖坑。说白了,你就是你的掘墓人。 有钱,大家谁不盼望,但,钱是相对的,也是最靠不住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有多少人哭着喊着卖出本币,兑换美元。 所以你今天挣了钱,你只不过是在享受摇头丸带来的快感。还是想想如何配合国家,做一些保住胜利果实的事情吧。 美金融战争早已开打,中国处境艰难! 现在很多国人都很关心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但又不了解美国迫使人民币升值的真正意图何在,现在鄙人就此浅薄的发表一下我的个人看法! 相信大家对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吧!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国际投机集团“美国索罗斯财团”搞的,但是,你就没有想过它背后难道就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了吗?下面,我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你就会明白了。 从1980开始的,特别在1990年至1995年,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美国人没有吭声。 按理说,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战时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

政治与战争关系

1毛泽东认为战争的本质是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这一论断既揭示了战争的政治本质,也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暴力本质。 2自古战争的本质不外乎2种(或多种)文明以及社会(或个人)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一种为达到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其本质,是战争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属性,战争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继而发动的战争,是人类文明社会或个人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这是战争本质的核心。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目的,通过战争谋求自身文明社会的发展3.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又是和经济利益密不可分的,当然这其中还包括地缘政治,宗教,民族矛盾等等,但归根结底是利益,只要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当矛盾可以通过政治手段比如谈判协商等解决或是暂时行的掩盖时,那么就可以避免战争,但当矛盾不能化解时矛,盾激化的最后结果是武装对峙武装冲突直至战争。战争的发起是为了迫使对方接受本方的利益要求,或是完成本方的利益企图。 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的交流来往日益增多,那么各国间就难免会在某些利益点上发生冲突和矛盾,当冲突和矛盾不可化解时,战争就爆发了。 战争的本质就是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 4.战争本质,是战争固有的最根本的政治属性。战争是政治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战争行动,是阶级的政治通过武装斗争手段的继续。这是战争本质的核心。它规定着战争的经济本质和军事本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战争观理论所揭示的战争本质的特性与其理论功能在于,①战争在阶级政治斗争的继续中,由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目的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政策与军事战略方针。②阶级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以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手段。这种手段的运用,通常是在政治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再也不能照旧前进时,就用战争的手段,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求取发展。列宁把这种复杂的斗争发展过程概括为战争是“‘以剑代笔’的政治“。③战争的政治属性规定着,战争是政治性的行动。自古以来,任何阶级进行的战争,都带有阶级性质,都是为达成一定的政治任务与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毛泽东把它概括为”战争是流血的政治”。④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决定着战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是为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进行的战争,是侵略、掠夺、扩张、奴役政治、政策的继续;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战争.是民族解放政治的继续;人民革命战争,是人民解放政治的继续。资产阶级军事理论,有的也承认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但其共同特点是,极力掩盖战争的阶级目的和侵略性质,甚至把侵略战争美化成“解放”战争。⑤战争的政治属性决定战争的军事本质,即战争的军事目的。任何阶级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都是务求发展自己,消灭对方。所以,它赋予战争的军事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⑥战争的政治属性还规定着战争的经济本质。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也是阶级与阶级之间关系的基础。这决定着任何阶级进行的战争,在其政治目的中就包含着经济目的,有的也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进行战争。古埃及的第四王朝,从公元前2600年起,就把对外侵略战争的目的放在经济目标上,掠夺金、铜矿产和财富。就战争与经济的关系而言,战争依赖经济,经济为战争提供作战工具和手段,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与组织力,对战争胜负的影响极大。 战争性质,是战争在政治上的本质属性。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和反革命战争的政治目的,决定着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所以,战争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正义战争包括:奴隶、农民起义战争,人民革命战争,阶级、民族解放战争,反侵略战争,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卫国战争等等。非正义战争包括:镇压奴隶、人民起义的战争,反革命战争,殖民战,侵略战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战争等等。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非正义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破坏、阻碍作用。判定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性,惟一的标准是政治,主要是看这场战争的政治内容、目的是什么,是由哪一个阶级

从经济角度看抗日战争

从经济角度看抗日战争 日本 到了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日本经济濒于崩溃,此时日本生活水平低下,社会矛盾尖锐,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军队,严重刺激了日本军队的畸形发展,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以及转移社会毛队矛盾,日本走上了战争的道路...... 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大肆掠夺中国资源,国内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一般消费品的生产却开始放缓。到了1941年,由于战争持续时间过长,日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日本日益激增的经济需求,在北进苏联受挫后,日本把军事重点转向太平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先发制人,侵占东南亚大部,初步完成了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国内经济得到了短暂的发展,日本军方以此为契机,使日本工业经济从半战争状态彻底转型为战争状态! 到了二战的中后期,由于各大战场上日军主力相继被歼灭,战争主动权彻底丧失,再加上美国对日本的无差别轰炸和封锁,日本生活品生产基本进入了停止状态。至此,濒死的日本开始了最后的疯狂,彻底进入了穷兵黩武的发展模式。 自明治时期以来所积累的财富消耗一空。一个负责民生经济的日本将军曾在日记里这样写道:“至日本投降时整个日本只剩下了两种人——死人和濒死的人,日本平面能吃进嘴里的就只有子弹啦。” 国民党: 抗日战争时期,财政经济建设是围绕战争进行的,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克服战争的困难,国民政府运用国家机器的行政力量,对社会经济实行统制战略政策。 民国二十七年三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了临财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并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和《非常时期经济方案》,拟定了一套战时经济政策的实施方针和办法:

(一)推进农业生产;(二)发展工矿业以应供需;(三)筹办工垦以安难民;(四)发展交通便利运(五)分别地区调剂金融;(六)管理贸易以裕外汇;(七)励行节约以省物力 根据上述纲领、方案,可以看出国民政府战时财政经济统制的要点:(一)把平时财政经济的各个方面转入战时轨道,建立以军事为中心的国防经济体系;(二)努力发展生产,满足军事需要,注意改善人民生活;(三)采取行政干预和经济手段,在高度集中统一条件下,对财政经济实行统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从生产到流通,实行全面统制。 影响: 战时财经统制,是在战争情况下,国家政权按照战争的需要,利用国家行政的法律的力量,采取强制的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国民经济的各个主要部门以及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主要环节。这种体制,从总的来看,对于坚持抗日战争,对于赢得最后胜利,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这一统制政策,注意改善人民生活,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注意开发大后方的经济,对于促进大后方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统制政策是在非常时期从服务于战争的目的出发用强力实行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克服社会经济的深层问题。在实行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弊端。而且,由于全面推行统制,各级政府权力巨大,一部分官僚贪污受贿、假公济私等腐败行为愈演愈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恶劣影响,并扩大了阶级矛盾,削弱了国民党统治的基础。中共 由于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首要任务,因此,为了抗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也调整了自己的策略路线和政策: 1.抗战开始后,为广泛团结农村社会各阶层人民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把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政策,一方面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另一方面也规定农民要交租交息。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减轻了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削弱了地主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同时,也照顾了地主的利益,团结了各阶层人民,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抗日根据地的抗敌斗争和生产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30多个国家卷 入了这场战争,历时4年多,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带了了深重 的灾难。一战削弱了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一美国参战时 间迟,时间短,战场不在本国,从而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 国,世界的金融中心,日本经济开始崛起,上升到世界经济第 三的位置。 英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早在1913年已经让位给美 国,战后英美之间经济实力的差距则拉开得越来越大,英国海 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接受了各国的大批订货单,出口的猛烈扩大带动生产的急 骤发展。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 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美元在世界货币 中的地位上升,英镑地位开始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异乎寻常的畸形发展。它利用 “大战的天赐良机”,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趁英、荷、法忙于战争,加紧向其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俄、英等协约国 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大大刺激了日本经济。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开始部门: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业,标志: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 18 世纪 60 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18 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它表现在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均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提高了劳动效率。正是因为蒸汽动力的运用,使运输机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世界航运史上的新时代,火车的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铁路使世界经济联成一体,机器代替手工,宣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利完成。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形成了许多工业

论战争与经济的辩证关系

论经济与战争的辩证关系纵观人类的发展历史,从原始社会至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直至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每一次的社会变革或历史进步都要伴随着战争的爆发,同时经济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这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一.战争的起因与经济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的、国家的和民族的经济利益的集中表现。它反映了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不同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因此,这些不同的阶级、民族和国家的政治,必然要自觉地、充分地反映和维护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就是说,战争根源于阶级之间、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的矛盾。对于战争的经济根源问题,古代兵家大都有所察觉、有所论述,有些论述还相当深刻。孙武在《孙子兵法*九变篇》中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在《作战篇》中又指出:"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在现代战争中,战争的起因更是与经济利益密切联系,战争或是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振兴本国经济;或是为了掠夺他国财富,为己所用。 以二战为例,1929——1933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有两种对付手段。一种是美国英国式,他们有大量殖民地,结成排他型经济组织,实行国家干预,就像罗斯福新政。

而德日意三国,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殖民地被协约国瓜分,并且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受到协约国的压榨,国内复仇主义盛行。意大利在一战时为协约国战斗,但协约国并未在战后遵守诺言,意大利只在非洲得到了一点殖民地,而且多是不毛之地。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晚,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英国美国威胁,加之国内军国主义盛行。这三个国家无力用自身的力量改变经济危机的现状,只得对外扩张。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发动战争不仅能够通过军工企业的发展增加本国人口就业,恢复国民生产,还能通过侵略获得大量资源,打破英美在世界经济上的垄断。 我们再来看看“世界警察”美国在近期的所作所为。自2001年以来,受911事件的影响,美国对外发动了两起战争:阿富汉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什么要对这两个国家发动战争,主要是为了石油这一工业血液和霸权的需要。美国利用国际社会对9.11的同情,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功地插足到上合组织的核心地盘,同时建立了里海根据地,为日后控制里海石油打下了基础。2003年,通过20多天的战争,就把伊拉克占领了。梦想就是为了中东的石油。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现在又想发动伊朗的战争,为什么一个烂伊拉克困住美国仅二十万的作战精英部队呢?目的就是盯住伊朗的石油。大家都知道现在美国是自以为是的人权主义国家,却不断地向外发动战争,想打败伊朗,而控制全世界的石油。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社会,特别是西方

战争与冲突

战争是什么?我认为战争就是有利益关系的双方或几方之间通过暴力行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到战争,大多数人会感到恐惧,认为这会破坏人类和平与阻碍经济发展,带给人们不可抹去的心理阴影,这是人类产生以来最残暴的行为,总之,评价负面居多。 冲突又是什么呢?在牛津大辞典的解释是人们之间对不同观点或信仰的不同意见。我认为冲突就是利益关系的双方或几方之间发生的争端。 在历史上,战争往往是被采用来解决冲突的一种暴力的方式,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它是世界列强之间为了解决金钱和土地冲突的一场霸权争夺战,其中有两场战争让人影响深刻,分别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这两场战役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双方伤亡都极为惨重。其中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时间发生在1916年7月1日到11月18日间,英、法两国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于是在位于法国北方的索姆河区域实施作战。双方阵亡共130万人。而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时间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的兵力,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战争的后果是什么呢?索姆河战役后,英、法两国与德军胶着,胜负未分。凡尔登战役后,德军不但没能实现它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反而在耗尽兵力后再也找不到出路,以致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的失败。由此可见,战争非但不能解决冲突,还使无数家庭的悲苦离散,生命被烙上暴力的印记,精神上的巨大伤害一生抹不去,还会流传数代;战争还会对人类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致命破坏;还有,战争会大大削弱国家的经济实力,使国家的经济发展倒退几十年。 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冲突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长期没有冲突的关系根本不存在。凡是人们共同活动的领域,总会产生不同意见、不同需求和不同利益的碰撞。如何处理冲突,我们有五种选择,回避、退让、竞争、妥协和合作。就拿中日之间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来分析吧。日本挑事在先,中国应对在后,但斗争的主动权正在越来越多地转到中国一方,日本反而日益陷入被动。之所以出现

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

论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 机械122 吕涛 2012022218 摘要: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1840年鸦片战争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战后的中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其影响所及上至国体、政体、经济形态、价值理论,下迄婚姻教育,衣食往行等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更多的掠夺,广大农民生活更加困苦,中国社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小农经济制度解体,封建制度开始动摇,自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 关键字:鸦片战争近代经济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丧失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由一个主权独立国家开始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一些有识之士,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开始试图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从十九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师夷长技”,大张旗鼓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新式陆军和海军。他们开矿山、筑铁路、设邮电、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掀起了一股办洋务的热潮。他们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萌芽。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经济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所谓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就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为生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自然经济并不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世界各国的封建社会时期也无例外地存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有着自己明显的特点: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相结合;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 自然经济产生在于农业生产不发展,特别是手工业和商品经济不发达,使社会财富增长有限;历代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思想观念陈旧落后,自西周以来两千多年中国形成了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的传统思想,形成了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自然经济的作用是积极性大于消极性。然而,到封建社会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自然经济由于生产规模过于狭小,妨碍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严重地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既不买又不卖,严重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自然经济,是历代封建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为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提供了政治上的保护,使得其作用是消极性大于积极性,让它变成了一种极端落后、极端保守的经济形式,严重阻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经济的发展。 鸦片战争前夕,由于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商业信贷的发展,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剩余价值和雇佣劳动制开始出现。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个超稳定的社会有着自身的特点。使得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需要租种地主土地并缴纳高额的地租,封建地主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必然尖锐。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主要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战争对经济的影响 计算机一班刘蓉蓉1006010109 摘要在世界上,很多战争都是因为经济而引起的,世界大战也是因为有些国家国内矛盾激化,需要转移视线,刺激国内经济,如果发生经济危机,也有可能爆发 战争。由此可见战争和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一场战争的结束对与战胜国和战 败国的也会有着不同但是巨大的经济影响,令人无法忽视。 关键词战争经济美伊战争 正文战争与经济关系密切。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也是通过暴力解决政治问题的手 段,而经济的强大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国际政治地位,所以说经济对战 争的胜败有直接客观的重要影响,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做后盾打赢一场战争基本不 成问题,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做后盾战争的胜负基本上是凶多吉少,然而, 战争虽是一种暴力行为,它在摧毁经济破坏经济的同时又在不知不觉地拉动着经 济的发展,而经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又在围绕着各种利益展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 无休止的战争。 战争对于每个人都并不陌生,而战争对于经济的影响早在《孙子兵法》中就加入了讨论的行列。孙武对于战争和经济的理解是:战争必须以国家的经济实力 为基础,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战争是无法取胜的。同时,战争还会给国 家造成经济破坏,给人民造成惨重损失加重负担。此所谓辩证看待问题。 一提起战争和经济,总会自然而然想到美国。这个既有经济实力又有军事实力的强国和多起战争无法分割。而多次让美国脱离经济苦难的也正是那些耗资巨 大的战争。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据估计美国的战争耗费竟然占到了1940年美国 GDP的130%。可正是这场耗费巨大的战争,才是最终把美国从1929—1933年大萧 条的泥潭中拖出来的真正力量。通常认为美国大萧条在1933年就结束了,但事实却 是,美国的失业率直到1938年仍旧高达17%;而到了二战结束时的1945年,这个数 字接近零。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通过这场战争,美国还成了世界上第一强国。这 正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第一次世界大战便是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反例。那场被称为 “既没有英雄也没有坏蛋”的战争,对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而言不啻为灾难。 再次具体的例如伊拉克战争,在这场全球强权对抗地区强权的战争之后,人们也开始认真分析这场战争背后的经济利益,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经济利益何 在?美国试图通过强权主义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些是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1.恢复经济秩序,维护自身利益。20世纪后期,美国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和 全球化市场形成了对全球经济的控制和驾驭能力。这一点显著表现在美国通过提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战争的政治本质反映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就战争是政治继续,即战争的政治本质问题有着诸多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一)战争是政治性质的行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中,曾深刻地指出: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79页)。这段话,说明战争不是单纯的暴力行为,而是和政治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 它告诉我们,在战争和政治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由于政治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抗性矛盾,又包括非对抗性矛盾,并贯穿阶级社会的始终,因而相对战争来说,属于共性的范畴;而由于战争只是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表现,因而它属于个性的范畴。又由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包含任何共性的个性,任何个性总要这样或那样地包含着共性,体现着共性,因此,为深刻地认识战争的政治本质,毛泽东首先在共性的范围内,从战争与其它社会各种现象的联系中考察和研究战争。显然,战争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同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自然等诸因素都有着广泛而多样的联系,但其中最直接、最深刻的联系则是政治。这是因为,从实践上看,古今中外的战争都不能离开一定阶级的政治而独立存在,政治总是贯穿、渗透、表现在战争之中。比如,任何战争都离不开一定的政治目的,离不开一定的政治总方针,离不开政治思想的动员,也离不开国内外—切同情和赞助者在政治上与道义上的声援。尤其是人类社会进入到帝国主义时代以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一点就显得更加突出。从理论上看,毛泽东所说的战争和政治的一致性,在很大程度上讲的是战争和政治的阶级性。毛泽东指出: “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人的行 为”(《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6页)。这就是说,在阶级存在的历史时期内,一切政治斗争都不可避免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都要打上阶级的烙印。而按照马

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经济与军事

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经济与军事力量——看《BBC History of World War II》有感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次大战、二战,英文为World War II;1937年或1939 年-1945年),是至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交战双方是以英国、法国、苏联、美国、中国等国组成的同盟国,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战争进展到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结束。 历史河流在不断地向前流动。转眼二战胜利已经过去了67年。二战留给人们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一个国家要在现代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否则终究只有失败。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结果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战前的苏联,在1928年工业生产超过一战前的工业生产水平。经随后的十多年发展,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28年增长了6倍。由于苏联工业以当时全世界最高的速度发展,所以在1937年时,苏联机器制造工业和石油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电力、钢、生铁和铝产量居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煤、水泥产量居欧洲第三,世界第四。所有这些经济成就为苏联战前的国防物质准备和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8年,苏联生产5469架飞机,1939年生产10382架,1940年生产10565架。而德国在这三年飞机生产数量分别为:5235架、8295架和10826架。 1941年6月22日凌晨,法西斯德国未经宣战就以190个师,500多

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 战争经济学主要是研究战争的发生对交战国双方各国经济的影响以及负作用。所谓战争经济学,实际上从战争对经济的影响角度来看,一个就是尽量减少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另一个就是从战争中获利。战争经济学的研究可以为避免战争的爆发提供一些理论上的防范和免疫,减少战争发生的几率,从而为避免战争的发生和升级起到缓冲作用。 有的人说是因为中国人口多,可是用人口总量除以国土面积,日本的相对人口比我们多得多!而且日本到2007年将全面普及大学教育,他们的大学生比我们多得多!可是日本为什么没有我们的问题? 解决之道只有两个字——战争! 只有战争,才需要大量的投入,才需要把一切人力资源都动用起来,而且迫使人们不断地接受教育。为了战争,德国快速“生产”出大批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战争对科技人员的大量需求又反过来刺激了对人才的需求。中国当然打不过美国,也许连日本都打不过。但我们可以战胜越南,可以战胜蒙古及东南亚诸国。如果我们够疯狂,也许还可以将澳大利亚踩在我们的脚下。 我们应该用宏观的眼光来看待战争。站在整个宇宙的角度看,如果人类不是互相作战,互相弱肉强食,将来果真有外星人来犯,我们当中最优秀的狮子能斗得过他们吗?我们看看北美洲5000万千印弟安人是怎么灭绝的就知道了。这就是没有战争的后果。 中国虽弱,但几千年来屡屡被草原部落欺负,因此还保有一定的战斗力,再加之中国人口基数实在太大,否则中华民族能否续种,还是个未知数。也许有人会说,中国不是经常有内战吗?北美洲的印弟安部落也经常发生战争,可是为什么还一样打不过西方列强?我们要看到,中国的战争,是政权更迭的战争,不是征服异族的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战争本身,实现国家的统一和平。北美印弟安人的战争就更低级了,仅仅是部落间的摩擦或报复。 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应该是“以战养战”!就象美国和日本那样。通过战争,刺激尖端科技的发展;通过战争,调动全民的能动性,让全民族疯狂起来追求科学、努力工作;通过战争,使人类物种实现优胜劣汰! 在经济领域,经济学家常提到一个词:“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其实人类最大的竞争首先是生存的竞争。没有哪个民族天生就有权享有肥美的土地,富饶的矿藏和源源不断的石油,只有强者才配享有最好的东西。这正如陈胜、吴广说的那样:“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可是那些信仰孺教文化的腐朽势力偏偏认为有些东西天生就该如此,比如皇帝天生就是“天子”。如果没有战争,就是鼓励落后,没有战争,人们就不会拼命去学习,不会拼命去工作。这正如没有健步如飞的羚羊,狮子就不会疯狂奔跑一样。 如果没有战争,我们不知道何时才能进入原子时代。如果没有战争威胁,或者更准确说,如果不是为了有实力主动发动核战争,美国不会绞尽脑汁开发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由于美国人做梦都在想着侵略,他们不停地以战养战,不停地开发新武器,因此最后连本国的科学家都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他们对人才的需求简直到了发疯般饥渴的程度。由于这个国家对人才的无比饥渴,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杠杆作用下,全世界的很多“人才”,可以不顾自尊、不顾廉耻、不顾祖国的养育之恩,发了疯一样地投向美国的怀抱,然后饥渴地吮吸她的奶水,全不顾里面可能有艾滋病病毒!

战争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战争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9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的论断,无疑向我们揭示战争的本质——政治的延伸。而通过高中政治的学习和一段时间的军事理论学习,我们深知何谓“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既然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延伸,那么战争必定也和经济环环相扣。 书中提出这样的基本观点:“政治决定军事,战争是政治的工具.”。 引用《毛泽东选集》的观点:“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虽然在书中这段话是用来论述战争与政治的差别性,而我认为这也体现了战争与政治的一致性,因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出战争的原因和目的都可以归结于政治,也就是战争起于政治又服务于政治,从这一点上我认为战争与政治必然具有一致性,才能满足政治发展的需求。 再论战争与政治的差别性,书中有这样的观点: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毛泽东在《矛盾论》认为这是阶级矛盾双方采用暴力手段进行的外部对抗方式。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时,看到这样的例子:英阿马岛战争在战争爆发之前双方进行了长达150多年的谈判而没有结果,阿根廷为了达到收复马岛主权的政治目的于1842年以战争手段从英国手中夺回了马尔威斯纳群岛,英国则派出特混舰队重新占领了马岛。政治手段像是一把软刀子,在潜在的力量对比和形势变化中达到其政治目的,而战争更像是硬碰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政治手段暂时无法达到的目的。战争不同于政治的特殊性决定了战争必须有一套特殊的组织、特殊方法和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 从英阿马岛战争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战争反作用于政治。因此正如老师所言,战争与政治地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可以易位。比如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提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由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为了战胜敌人不得不采取一系列的政策。由此可见,战争对政策的变化几乎是决定性的。战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使苏维埃政权陷入两难,而这时又产生新经济政策。这又能说明,战争与政治的不同,非常时期的一套模式并不能适应一般时期的发展需要。 就如同经济政治的关系是相互的,我认为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也是相互的。 首先,经济关系是战争的根本动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 其次,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编制装备、战略技术、物资十分重要,而且视战争规模越大、时间越长这些因素就更为重要。例如曹操削发代首和火烧乌巢的典故,告诉我们在古代战争中粮食的重要性。试想一个国家如果民生凋敝、百业具废,那么这个国家何以供养军队、建设国防? 那么战争对于经济呢?第一个念头,是破坏。这一点对于每一个国人来说想必都是深刻的,在八年抗战中,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苟延馋喘。而然又再细想,正是因为推翻了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以及后来独裁的国民政府,社会生产力才得到了解放。 战争对于经济,既有破坏又有推动,这取决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曾经看过一个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推测,这种推测认为是因为肯尼迪想要从越南战争中抽身将会使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受损才招致杀身之祸。为什么中止战争会让某些利益集团利益受损呢?就如军火利益集团,战争的成本由人民的税收负担,而他们却能从战争中吸取巨大的利润。战争一向与美国的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战争在短期内往往能够刺激内需、增加就业等,正对了美国的“胃口”。然而战争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远非我所说的那么简单,也不是我这几天的学习就能够明白,这只是我一个比较粗浅的理解。但是正如赫斯特对于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战争给经济带来的繁荣只是暂时的。

浅析叙利亚战争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

某某学院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论文 (浅析叙利亚战争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 姓名:林果 院系:教师与音乐学院 年级:12 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 提交日期:2013年11 月17日

摘要:战火在叙利亚经济中心阿勒颇外围继续燃烧,但城里的生活还要继续。叙利亚议题给全球资本市场注入了不确定性。由于投资者仍担心叙利亚局势,8月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部下跌,其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普500得2012以来最大月度跌幅。受利好经济数据推动,这种根据叙利亚动武局势瞬息变化的“震荡市”格局将延续。战时通胀进一步加剧叙利亚战争危机将影响全球经济;那么叙利亚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真的像市场反应得这样大么油价上行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并对居民的其他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影响美国等国的经济增长。美国对叙利亚短期的军事行动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引发连锁反应并冲击到国际油价,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放大。尽管叙利亚并非全球主要产油国,但市场担心美国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影响中东地区石油供给量,国际油价走高。 关键词:叙利亚战争全球经济市场阴霾经济走势

一、叙利亚简介以及战争原因分析 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是世界主要的石油产地。石油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影响力非常大。因此中东地区也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地区,所以中东地区矛盾冲突不断,是世界上最动荡的地区之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叙利亚执政集团主要属于伊斯兰什叶派,叙利亚与伊朗在中东地区一直是联盟关系) 1.政治原因,叙利亚爆发危机的原因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北非国家相继兴 起的“阿拉伯革命”。“阿拉伯革命”具有明显的扩散性特点,从突尼斯总统本.阿 里弃国出逃、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辞职、巴林发生流血冲突、也门总统萨利 赫宣布同意以辞职换取免予起诉,之后三次反悔,目前与反对派继续胶着,再 到利比亚爆发了西方主导的又一场地区局部战争。叙利亚爆发的政治动荡完全 效仿了突尼斯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反对派的“经验”。 2.经济原因。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且是中 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 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想 通过控制叙利亚政权进一步获取石油等资源. 3.宗教原因,阿拉伯国家联盟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执政,其中沙特阿拉伯 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一直阿盟中扮演老大角色(什叶派、逊尼派、哈瓦利吉派、穆 尔吉埃派,并称为早期伊斯兰教的四大政治派别。其中逊尼派是人数最多的教 派其次就是什叶派)。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斗争由来已久,在阿拉伯国家眼 里,这是一场教派战争,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叶派, 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沙特认为,伊朗企图通过挑起 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其控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因此,两个国家形成对抗 局面。 西方炮制的叙利亚危机已成为中东动荡的最新火药桶;当前,叙利亚问题是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各大矛盾的总爆发,内外局势渐趋复杂。

经济战争性质及其战略

经济战争性质及其战略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对中国发动一场经济战争,我国如果创立自己的经管理论,建立自己的科学法规制度,使经济运 行平衡、小幅波动、缓慢爬升、劳动者工薪高产品利润小,则外资只 能是投资而难以投机,更难发动掠夺该国财富、扰乱该国社会经济秩 序的经济战争。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的问题不能用纯经济手段去 解决,更不能抄搬外国经济理论,现阶段,我国经济改革的主线应向 计划消费市场生产的天然模式转变走符合自然的经济创新模式,从而 超越发达国家。 关键词:经济战争战略战术游资炒作获取倍乘差价 我国经济发体现状表现在两方面:国内方面,以权力剥削为龙头的武力、财力剥削混存所引发的分配不公造成了贫富悬殊,进而使产消不 平衡,加之套用凯恩斯理论使投资大于消费,从而加剧了产消不平衡,这是主要原因,而非纯经济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经济问题则是各种原 因中占绝对多数的重要因素;国际方面,因人民币升值,游资逐渐进入,以炒作方式推动股价、楼价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从中获取成 倍的差价利润以掠夺巨额资源财富。本文认为,要夺取当前这场经济 战争的胜利,必须具有同时打赢国内国外二场硬仗的战略战术。 对华“经济战争”的表征 战争是一种强弱冲突不平衡的结果,找准对方弱点开战是战争的导火线。如:不能诊断中国特色经济的主要问题,却用外国经济理论治理 国内特色经济;加入WTO后,政府政策法规受制于国际,独立性或者 说中国特色越来越不能发挥能动性,又不熟悉国际规则;其关键点在 抄搬国外管理理论,即被动适用国际规则;其危险点在于短时间内大 量变现库存资源,国民财富以货币形式决堤般外流。 对华经济战争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资潜入中国投资、置业;第二,鼓噪中国经济形势大好,以误导中国变现宝藏资源来提升GDP,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