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氏文通 其余连字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 …

马氏文通 其余连字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 …

马氏文通 其余连字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 …
马氏文通 其余连字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 …

《马氏文通》中的连字研究及相关问题

《马氏文通》中的连字研究及相关问题 正如张清常先生在《〈马氏文通〉读本代序》中所言:“这本著作读起来比较困难。……内容上使人顿开茅塞之处固然很多,可是迷雾矛盾也不少。”[1]要真正领悟《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精髓,只有通过仔细研读,做到既能运用当今先进的、科学的语法观点去解读《文通》,又能站在马氏的角度去看《文通》,才能真正拨开蒙在《文通》上的“迷雾”。本文欲集中研究《文通》的连字章,并就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提起连字和承接连字 《文通》中的连字共分提承转推四类,其中尤以提起连字和承接连字最令人费解。这两类连字的差异究竟是什么?马氏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位置,但这样的解释并不令人满意。 (一)提起连字和承接连字在句读中的位置 马氏认为提起连字是“连字用以劈头提起者”[2],从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看,提起连字总是要冠于句首。如: (1)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史记·汲郑列传》) (2)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孟子·梁下》) (3)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孟子·告上》) (4)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汉书·高帝纪》) (5)今夫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羸,虽蒙尧舜之术……(《汉书·邹阳传狱中上书》) (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毫无例外,提起连字作为发端之辞,均列于句首,起提起下文的作用,这从马氏所举的例子中得到验证。 关于承接连字,马氏似乎在承接连字的定义中就已说得很明白:“承接连字者,所以承接上下之文,而概施于句读之中也。”[2](P281)马氏认为提起连字与承接连字的不同在于其在句中的位置,他在“提起连字”一节的末尾明确地阐释过提起连字与承接连字的不同:“是则‘夫’‘今’‘且’‘盖’四字,古未有以为发端之辞者。惟以顶承上文而弁于句读耳。惟然,而名为提起连字也可。不然,与承接连字何异。”[2](P281)由此看来,似乎提起连字和承接连字的不同已经

现代汉语语法

浅析现代汉语语法

————————————————————————————————作者:————————————————————————————————日期: 2

浅析现代汉语语法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得显著提高,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汉语热”的现象不断出现。“孔子学院”的兴建使更多的人领略到汉语之美,中华文化之博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通过学习汉语进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华文明。因此,现代汉语就愈发地凸显了其重要性。语法作为语言的核心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我们应当弄清楚几个概念。 首先,明确现代汉语和语法的定义。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汉语,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那么语法是什么呢?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说:“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其次,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内容。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主要是指词的构成、变化和分类规律;句法主要是指短语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包括语结构规则、句法结构规则、句子类型等内容。 最后,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简述如下: 1.词没有形态变化。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是词进入句子后没有形态变化。比如英语中名词加“-s”表示复数,动词加“-ing”或“-ed”分别表示进行时、过去时,谓语动词和主语名词在人称和数上一致,代词(名词)有主格和宾格的变化等,这些就是词的形态变化。汉语的词不论在词典中或在句子里,也不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上,读法和写法都是一样的。 2.虚词重要而丰富。汉语句子中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主要是通过虚词表示的。虚词的作用大致相当于印欧语言的形态变化,只不过不是词形的变化,而是独立出现的词。比较:“He is writing a letter/ 他正在写一封信”,“He has written a letter/ 他写了一封信”,“He was writing a letter/ 他写信来着”,“He had written a letter/ 他曾经写了一封信”。上面汉语句子中的“正在、了、来着、曾经”等都是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虚词。 3.语序的作用重要。例如汉语中说“老鼠捉猫”和“猫捉老鼠”这两句话中所用词语完全相同,只是由于语序相反,才使动作的发出者(施事)和承受着(受事)不同,意思也正好相反。而某些印欧语言,比如俄语,由于每个名词都有主格、宾格、所有格之类的变化形式,因此只要“猫”用主格形式,“老鼠”用宾格形式,那么不管句子的语序怎么变化,其中“猫”是施事和“老鼠”是

马氏文通白话文翻译

马氏文通白话文翻译 马建中 序 古代先人们把发现事物当作自己的事业,于是废弃结绳而创造了书契,然后文字就出现了。根据象形之法造出来的就叫文,形和声相搭配在一起的叫做字,形和声随着时代变化相沿习用,讹传谬误的地方可以说数不尽,上古时期文字不算太多,汉朝接着秦朝大兴文字之学,出现了郑玄,许慎等文字学家。他们进行探究的时候一定要考究最初的书籍,于是小学兴起了。从汉代开始衰退,小学各部分工,各司其职。欧阳永叔说:“《尔雅》产生于汉代,给名物正名,用了大量的文字去说明,于是有了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产生了偏旁之学,篆书和隶书的古文字,形体各不一样,于是产生了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孙炎开始研究字音,于是有了音韵学。吴敬甫把文字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体制,二是训诂,三十音韵。胡元瑞则说文字学的支端,有十数种观点,有多如形文的,意思的,音韵的,迹象的,考究的,评论的,都要统统删除掉,文字学不外乎训诂,音韵,字书这三种学说而已。这三种学说在清朝已经完备。凡是训诂解释的难处,点画的细腻,音韵的细微处,没有不详细地参考旁证书籍的,探究出最合适的答案,但是各家的得失不同。平凡的人和充满好奇心的人,通常又相互议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字形字声在传世的过程中不可能不发生变化,,如今想要用多次变化过后的字形字声区推测原始的字形字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根据已经变化的字形字声来证明那些原始的字的形声,应该追根溯源熟悉最开始的书籍。被证明的是一个字的疑问,一个音的讹传,一笔一画的错误。却不知道祖先在造字的时候,笔画音韵都是千变万化的,给他们字形和读音,原本就没有不变的道理,所以一个字有一个字的写法,一个字有一个字的读音。形声都要一致,经历千百年,其变化也不能太大。所以形和声最容易发生变化,是针对每一个字而言的。而形声变化了,但是也有不变的部分就是针对由字组合成句子来说的。《易经》说“艮其辅,言有序”。《诗经》说“出言有章”。说的有序有章就是说有形有声的字。使用的时候,都非常合适,这样子就能连成文章。《左传》说:“物相杂谓之文”。《释名》说:“汇集众彩以成锦肃,汇集众字以成词宜”。像锦縤一样。如今字形字声最容易发生变化,载文的书籍非常多,让学习者没有适从之感。汇集众字写成文章,所传载的道理没有发生变化了,古今还没有。然后又以易懂的只是教授学习的人,那些只是都到哪里去了?《礼记·学记》说:“每年招收学生,隔一年要考察检验成绩,第一次就要考察标点分段的能力。”《礼记》的注疏说:“离经就是使段落句子通顺。”《通雅》说:“离经辩句,就是让六经通达。”使学习者先要分辨句读。徐邈读作豆,皇甫茂正说:“读书不知道句度,下视服社。度即读”。这就是所谓的句心。但是古人在学习小学的时候必须讲解经理,断绝句读。要断绝句读一定要知道字汇集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论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 首先,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其次,汉语是重语用的语言,语法跟语境的关系密切;最后汉语是重韵律的语言,节律对句法结构有制约作用。三个特点的关系是“一体二用”。特点是通过比较显示出来的。一般是拿汉语跟印欧语比较,也可以拿汉语跟其他汉藏语言比较,或将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比较。比较的基点不同,得到的特点便会不同。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各种文献讲的“现代汉语”一般是狭义的,即普通话,不包括方言,因为各方言与普通话还有一些不同。比如,我们讲汉语语序(包括语素序和词序)属偏正式,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如“公鸡、母鸡”,这是就普通话讲的,南方的一些方言说“鸡公、鸡母(鸡婆)”。如果不分方言和普通话,笼统地讲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很多方面是不好说清楚的。下面就详细的介绍现代汉语的语法特点。 (一)汉语是分析型语言,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即汉语是无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的语言。 由这个根本特点可以派生出以下特点: 1.形态标志和词形变化既不丰富,也不严格。印欧语系语言一般都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也就是以词的形态变化为手段来表达各种语法意义,如数、性、格、时、体、态、级等。即使像现代英语这种形态变化已不十分丰富的语言,仍保留不少形态变化。下面以英语为参照点说明汉语词的形态特点。 名词、代词的数。英语可数名词、人称代词分单、复数,单数用零形式(不带标记的形式)表示,复数一般用附加词尾“-s”表示,如desk/desks、dog/dogs。也有用其他方式表示的,如foot/feet、man/men(内部屈折), I/we、me/us(异根)。甚至动词也有数,例如:He reads a book,表示动作的发出者是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数是从属的,因为处于主语位置的名词或代词已经表明数的概念,主谓一致的要求使动词带上了数标志。汉语有数的观念,但没有严格的“数”的语法范畴。汉语表示数用数量词或与数量相关的词,如“一本书、十本书、一些书、很多书”,“书”本身形式上没有变化。表人的名词、代词可用后面加“们”的形式表示群体(大致相当于复数),如“人/人们、同志/同志们、青年/青年们、我/我们、它/它们”。

《马氏文通》的指称理论(1)

《马氏文通》的指称理论(1) 指称问题在现代哲学、逻辑学、语言学、符号学诸领域的重要地位,现在已是众所周知。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指称研究更日益成为上述诸学科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的一个问题。十九世纪末,东西方各有一位学者几乎同时对指称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各自发表了对本学科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著。这就是德国的弗雷格从哲学和逻辑学角度所作的指称研究和中国的马建忠从语言学角度所作的指称研究。一《文通》指称研究的哲学基 础马建忠的指称理论,是他的语言观的核心。他的语言观集中体现在《马氏文通》(以 下简称《文通》)的《后序》中:荀卿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能群也。”夫曰 群者,岂惟群其形乎哉!亦曰群其意耳。而所以群今人之意者则有话,所以群古人之意者则惟字。传曰:“形声相益之谓字。”夫字形之衡从、曲直、邪正、上下、内外、左右,字 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出入、高下、清浊,其变幻莫可端倪。微特同此圆顶方趾散处于五大洲者,其字之祖梵、祖伽卢、祖仓颉,而为左行、为右行、为下行之各不相似而不能群;即同所祖,而世与世相禅,则字形之由圆而方,由繁而简,字声之由舌而齿、而唇,而递相变,群之势亦几于穷且尽矣。然而言语不达者,极九译而辞意相通矣,形声或异者,通训诂而经义孔昭矣。盖所见为不同者,惟此已形已声之字,皆人为之也。而亘古今,塞宇宙,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钧是人也,天皆赋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则常探讨画革旁行诸国语言之源流,若希腊、若辣丁之文词而属比之,见其字别种而句司字,所以声其心而形其意者,皆有一定不易之律,而因以律吾经籍子史诸书,其大纲盖无不同。于是因所同以同夫所不同者,是则此编之所以成也。(《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12页,以下仅注页码)这里,马氏从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思维两个关系的角度论证了语法的“天赋”性,其要点是:1.在思维领域里,人类有着不分 种族的、古今一贯的共同的意义世界。2.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此心之所以能意”)和交 流思维成果(“此意之所以能达”)的工具,语法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能意”、“能达” 是人类社会存在(“能群”)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所在。3.语言的表 层(“已形已声之字”)成分如语音、文字等,各民族间差别很大,因为这些都是“人为”的。然而作为语言的深层——“所以声其心而形其意”的语法,则各民族间的差别达到了最小限 度(“其大纲盖无不同”),因为这是“天赋”的。4.人类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具有天然的 联系,是天赋的。基于以上认识,马氏认为语言是人类创造智慧的惟一工具,他借用“文 以载道”的古语来阐说:天下无一非道,而文以载之,人心莫不有理,而文以明之。然文 以载道而非道,文以明理而非理。文者,所以循是而至于所止,而非所止也,故君子学以致其道。(13页)这就是说,语言既是人类意义世界的表达手段,也是人类意义世界高 度抽象化的精华。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我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从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科学工具,马氏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提出:要吸取西方科学文化的精髓,首先要抓住学习语言这一关键,而学习语言的捷径在于学习语法。由此他进一步论证了学习语法对于开发人的智力的巨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马氏特别强调汉语语法的特殊性表现于“易”,

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现代汉语语法(电子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本课内容 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二讲汉语句型与句类 第三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 第四讲汉语中特殊句式的教学 第五讲汉语中反问、活用、引申与比较句的教学 第一讲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精讲多练 二表达浅化、简化 三形式化、少用术语 四形式、语义、语用并重 五注重学生偏误 第一讲汉语句型与句类 第一节单句 第二节句型 第三节句类

第一节单句 一词组 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状中偏正/定中偏正)、动补词组、联合词组 二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动语(述语)、中心语 主语和谓语;动语(述语)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 三单句分析方法 1.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主、谓、宾、定、状、补) 2.层次分析法(二分法) 第二节句型 一句型:根据结构关系划分的句子的类。 二主谓句与非主谓句 主谓句:同时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非主谓句: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三主谓句按照谓语性质的分类 动词谓语句(普通动词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形容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名谓句) 主谓谓语句 四非主谓句的分类 名词性非主谓句:谁? 动词性非主谓句:下雨了。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好! 叹词句:哎呀! 第三节句类 一句类:根据句子的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 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 二陈述句 1 肯定形式的陈述句 2 否定形式的陈述句 3 特殊形式的肯定句 1)双重否定句

2)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结构的陈述句 三疑问句 1 一般疑问句 1)是非问句(吗) 2)特指问句(疑问代词) 3)选择问句(还是) 4)正反问句(不/没) 2 反诘疑问句(反问句) 3 测度疑问句(带“吧”表示猜测) 第二讲汉语中各种补语的教学本节介绍汉语中的七种补语。需要注意的是:特殊的结果补语的意义;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的位置,尤其要弄清楚说话人所处的位置;可能补语与程度补语在重音上的区别:可能补语重音在前,程度补语重音在后;时量补语中要弄清楚补语与宾语的位置。 一、结果补语二、趋向补语 三、可能补语四、程度补语 五、时量补语六、动量补语 七、数量补语

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简析

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简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汉文化不仅对韩国、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也都对中国文化给予了高度认同和重视。作为中国文化代表之一的汉语更是在全世界牵起了一股热潮,与早期英语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在英语遍布世界与汉语融入世界之际,我们应该将汉语与英语稍作比较。 如若想要很好的了解一个国家的语言,我们必须将语法的掌握了然于心。在此就简单的分析一下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 标准汉语语法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这一不同于英语的特点,使得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被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没有语法也没有词类,直到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在《文明的故事》第一卷《东方的遗产》一书中仍然认为汉语没有语法和词类。现在的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有语法也有词类,只是它的语法不同于欧洲语言,而且一个词语存在多词性现象。汉语语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省略。不影响大概意思的词往往省略掉。 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结构规律的学科。包括词、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则。古汉语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词以双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中的单纯词比例很小,绝大多数为合成词。合成

词有多种构词方式:并列式,如“语言”;偏正式,如“四季”;动宾式,如“司令”;主谓式,如“头痛”;补充式,如“降低”;词根加词缀式,如“木头”。短语的结构形式与词的构成形式基本相同。与印欧语系语法相比,汉语语法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语序是汉语里的重要语法手段。同样的语素,次序不同,构成不同的词,如“天明”不同于“明天”;同样的词,次序不同,组成不同的短语和句子,如“发展经济”不同于“经济发展”;句法成分的次序一般是固定的,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但为了强调某一成分,有时改变正常词序,如“她慢慢地走来了”是正常词序,“她走来了,慢慢地”改变了状语的正常词序,强调动作的状态。②汉语词类和句子成分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印欧语言里,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有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印欧语系语言名词与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与定语对应,副词与状语对应。汉语却不是这样,几乎各类实词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③在现代汉语里,音节多少影响语法形式,如有些单音节词不能单用,有些双音词要求后边也是双音词,有些双音词常常联合起来造成一个短语。④现代汉语的简称多,特点突出。简称的形式有:两个(或几个)平列的修饰语共用一个中心语,如“文体活动”;用数字概括平列的几项,如“五讲四美”;简称的语法功能介于词和短语之间。 ⑤汉语里的量词和语气词丰富。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姓名:李曼 学号:2013140016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年级:13级 课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 教师:刘吉艳 作业题目: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汇总 1、直观法 利用实物、图画、表格、示意图、符号、公式等辅助手段,化抽象的定义为具体形象的图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例如讲解趋向补语时,可以画简笔画的房屋、楼梯、人物来表示“进来、出去、进去、出来、上来、上去、下来、下去”等。 2、情境导入法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情境的设置,通过问答、展示图画、讲故事等方式,引导出要讲的语法点。 例如本课要学表示完成的“了”,教师进教室就问一个学生: 教师:××昨天来了没有? 学生:他昨天没来。 教师:哦,他昨天没来。××,你昨天去哪儿了? 这种闲聊其实是有意为之,在为该语法点教学做铺垫。 3、语境教学法 语法规则都是从一个个典型的语境中抽象出来的。与其空讲规则,对学生云里来雾里去地讲解,不如再重新回到语境中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自己发现、总结语法规律,从而掌握语法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语境或创造语境。 以副词为例,副词意义抽象,它们的意义体现在与句中以及前后句其他成分的关系中,体现在句子的内容与说话人的态度的关系中。例如“简直”一词,它常用来强调某种情况、状态达到很高的程度,含有夸张语气。但是,不说明说话人、行为者的主观态度,就不能充分揭示为什么它具有强调作用和夸张语气。例如:“妈妈平时总唠叨我找对象的事,这次听说有人要给我介绍……简直不知道怎样打扮我好了。”该句说明了“妈妈”天天急着让我找对象,“简直”的强调,夸张语气也就突显出来了。 4、对比教学法

马氏文通序

马氏文通序: 昔古圣开物成务,废结绳而造书契,于是文字兴焉。夫依类象形之谓文,形声相益之谓字;阅世递变而相沿,讹谬至不可殚极。上古渺矣;汉承秦火,郑许辈起,务究元本,而小学乃权舆焉。自汉而降,小学旁分,各有专门。欧阳永叔曰:“《尔雅》出于汉世,正名物讲说资之,于是有训诂之学;许慎作《说文》,于是有偏旁之学,篆隶古文,为体各异,于是又字书之学;五声异律,清浊相生,而孙炎始作字音,于是有音韵之学。”吴敬甫分三家:一曰体制,二曰训诂,三曰音韵。胡元瑞谓“小学一端,门径十数,有博于文者、义者、音者、迹者、考者、评者。”统类而要删之,不外训诂、音韵、字书三者学而已。 三者之学,至我朝始称大备,凡诂释之难,点画之细,音韵之微,靡不详稽旁证,求其至当。然其得失异同,匿庸与嗜奇者,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则以字形字声,阅世而不能不变,今欲于屡变之后以返求夫未变之先,难矣。盖所以证其未变之形与声者,第据此已变者耳;藉令沿源讨流,悉其元本所是正者,一字之疑、一音之讹、一画之误已耳。 殊不知古先造字,点画音韵,千变万化,其赋以形而命以声者,原无不变之理;而所以形其形而声其声,以神其形声之用者,要有一成之律贯乎其中,历千古而无或少变。盖形与声之最易变者,就每字言之;而形声变而犹有不变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易》曰:“艮其辅,言有序。”《诗》曰:“出言有章。”曰“有序”,曰“有章”,即此有形有声之字,施之于用、各得其宜而著为文者也。《传》曰:“物相杂故曰文。”《释名》谓“会集众采以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词谊,如文绣然也。”今字形字声之最易变者,则载籍极博,转使学者无所适从矣;而会集众字以成文,其道终不变者,则古无传焉。 士生今日而不读书为文章而已,士生今日而读书为文章,将发古人之所未发而又与学者以易知易能,其道奚从哉?《学记》谓“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其《疏》云:“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绝也。”《通雅》引作“离经辨句”,谓“丽于六经使时习之,先辨其句读也。徐邈音豆。皇甫茂正云;‘读书未知句度,下视服杜。度,即读,所谓句心也。”然则古人小学,必先知所以集字成句成读之义。刘氏《文心雕龙》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丽,句无玷也;句之清英,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一、语法知识概述 (一)词类 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样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 量词: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 名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 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 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 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现代汉语与英语语法的区别

现代汉语与英语语法的区别 现在大家都在学习外语,一般都是学习英语。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区别相当大,学习汉语语法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英语语法来套汉语语法。 凡是事物都有一致的地方。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都是事物,当然也有一致性。比如说,汉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人家英语也有。你会说"学生们热爱伟大的祖国",人家就会说"pupils love great motherland",一句话里面三种词都出现了。汉语里头有主语、谓语、宾语这些玩意儿,英语里头也有。上面那句话,"学生们"是主语,英语的主语是pupils;汉语的谓语是"热爱",英语的谓语也是love;汉语的宾语是"祖国",英语的宾语也是motheland;汉语的定语是"伟大",英语的定语也是great。你看,都一样,用英语语法来分析汉语难道不可以吗? 碰到两种语言一致的地方,当然凑合。为什么不说是"可以"而说"凑合"呢?因为严格说来,是不可以的。人家的主语、谓语等等,同汉语的主语、谓语等等都不完全一样。就拿前边提到过的he works来说吧,人家的主语he同谓语works在人称、数方面必须一致,汉语有这些名堂吗?没有。汉语的主语同英语的主语不是一码事,汉语的谓语跟英语的谓语也很不相同,所以严格说来,碰到了一致的地方,是不可以用一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去分析另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说"凑合",是因为大体一致,把那些不同的地方扔掉不管,用这种语言的语法去说明那种语言的语法,也只能说是凑合着用吧。 而碰到两种语言不一致的地方,那就决不能用这种语言的语法去套那种语言的语法,连凑合都不可能。大家平时在课堂里学习,英语语法讲得多,汉语语法讲得少,同学们对英语语法知识更为熟悉,对汉语语法知识反倒生疏。一用语法知识去分析问题,就很容易用英语语法知识去分析汉语的句子。比如英语里有a pioneer 's red scarf(一个少先队员的红领巾),人家的a是冠词,汉语里有冠词吗?没有,谁要是把汉语的"一个"说成是冠词,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英语里没有量词,谁要是把a cup of water(一杯水)的cup,把a piece of news (一条消息)的piece说成是量词,老外们也决不会认帐,那个a就说明它们是名词。这说明,用这种语言的语法知识去分析另一种语言的语法,是要碰钉子的。所以学习汉语语法,一定要注意同英语语法的区别。 第一,在词类方面不一样。 汉语的名词里头有方位词,如"里、内、外、上、下、前、后、左、右、中"等,其中的几个在英语里溶入了介词,如in、on、behind,有的成了形容词,如inner、outer、outside、middle。因此,见到了汉语的方位词,就不能说它们是介词或形容词。 汉语的许多动词后面能够加"着、了、过",于是有的同学便认为"着"是现在时,"了、过"表示过去时,这就是照套的结果。汉语的"着、了、过"可不是表示"时态"的,因为用了"着、了、过",既可以表示现在、过去的事情,也可以表示将来的事情。"他昨天吃着饭还看书呢",如果说这"着"是"过去时","他明天看着电影还会想到我的",如果说这个"着"又是"将来时",那汉语里还有什么时态呢?"他明天吃了饭到我家来""他后天吃过饭到我家来",这"了、过"是"过去时"吗?显然不是。 人家的形容词也跟咱们的不一样。political study(政治学习)、American films(美国电影)、brown overcoat(棕色大衣),"政治、美国、棕色"在人家那里是形容词,咱们可不能把汉语的"政治、美国、棕色"当作形容词看待,它们在汉语里都是名词。一些同学老是把"中国人民"的"中国",把"经济形势"的"经济"当作形容词,就是这么造成的。 汉语里的许多形容词可以做状语,如"勤奋学习""认真工作""严厉批评"的"勤奋、认真、严厉"都是做状语的形容词。英语的形容词绝对同状语无缘。例如hard study(勤奋学习)、work seriouly(认真工作)、criticise severely(严厉批评),人家的"hard、seriouly、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第十八节汉语语法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一、面向新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的状况 (一)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考验 经过整整一个世纪,汉语语法研究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语言事实的描写上,或者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手段的运用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外语言理论的介绍和运用,对汉语语法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语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很大的突破。过去的深厚基础与发展态势,为21世纪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营建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发展势必会遇到新的困难,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将会受到极为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理论上的合理解释和应用上的直接服务。正如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所说的“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所面临的挑战,2000)。 (二)新世纪汉语语法研究要做的工作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理论上的重新解释 21世纪的汉语语法研究,应该摆脱过去某一种语言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寻找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的,探讨这种对应关系背后的认知心理机制则是21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中心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建立功能范畴观 语言靠组合和聚合两根轴来运转,就聚合关系而言,不仅体现在词类、句法结构关系等方面,表达同一类范畴意义的不同手段也可以形成一个聚合。在现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依据功能范畴的观点研究同一范畴不同表达手段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价值,对于认识相关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会有所帮助。如语气范畴,其表达手段涉及到语气词、语调、语气副词、助动词、甚至某些相对稳定的结构;量的范畴涉及到数量词、某些形容词、副词、词的重叠形式等。时间范畴涉及到时间名词、时间副词、动态助词甚至某些句末语气词等。 (2)对语用因素进行句法处理 语言现象是句法、语义、语用的统一体,过去所总结的语法规则实际上是包含了句法规则和语用规则的。结构主义的语法分析基于句法结构体中某一成分在组合和聚合方面所具有的特点,如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句中语气词”,根据结构主义理论,它们出现在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主要起停顿、舒缓语气的作用。从功能主义角度看,此类词是说话人对句子心理结构切分的一种手段,是一种功能标记,而非句法标记。但上述两种分析都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句法和语用的“剥离”,对于语法规则的总结以及提高语法规则的有效性,是十分有益的。但这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语用因素的范围有多大,语法分析中如何处理此类语用因素、语用成分及其形式特征是什么,语用成分有何句法地位等。 2、应用上的直接服务 从语法研究的应用价值看,主要体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和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上。陆俭明、郭锐两位先生的论文中有过较为恰当的提法:这两方面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果来说,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试金石。研究中得到的语法规则,拿到这两个领域中去用,立刻就可以看出哪些行,哪些还不行,或者说还不太行。可以这么说,语法规则直接服务于这两个领域“适切度”的高低,也是检验我们语法研究成果优劣的一个标志。 就目前情况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脱节依然是比较突出的现象。这种脱节现象的产

马氏文通评价

《马氏文通》 是我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 在我国语言学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著名的语法著作写于 1898 年,由于是开创之作,历来难读难用。 《马氏文通》出版至今,已整整一个世纪了。 19 世纪末叶,清政府极端腐败,当时的 中国, “其见欺于外人也甚矣” 。 帝国主义的坚甲利炮,轰开了闭关锁国的中国之门, 也震醒 了中国人民, 尤其是他们当中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 马建忠作为当时进步的爱国知识分子之 一也在探索科学救国的道路, 他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 在于掌握知识的载体——汉语太 难,难的原因是“隐寓”在汉语中的“规矩”没有被揭示出来。这就使得国人“积四千余载 之智慧材力,无不一一消磨于所以载道所以明理之文” 。这样,要想与“达道明理之西人相 角逐焉,其贤愚优劣有不待言矣” 。 《马氏文通》作者马忠建,马建忠( 1844-1900 ) ,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太 平军进军江南时,随家徙居上海。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因愤外患日深,开始研习西学。主要 著作有《适可斋记言记行》 、有《文通》 (通称《马氏文通》 )十卷,以拉丁文法研究汉文经 籍的语言结构规律,为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语法著作。此外,马建忠还是位杰出的外交家, 参加平定朝鲜壬午兵变,现在韩国国旗图案即是马建忠的提议。 《马氏文通》

既是第一部汉语语法书, 也是中西方文化开始结合的产物, 因此它首先受 到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热情称颂。 即使对 《马氏文通》 多所指 责的书或文章也都对它的价值和开创之功给予肯定。杨树达《马氏文通刊误·序》云:“自 马氏著 《马氏文通》 而吾国始有文法书, 盖近 40 年来应用欧洲科学于吾国之第一部著作也。 ” 缪子才说: “鄙人对于《马氏文通》 ,钦其精博,谓作者心境极虚灵,而眼界极宽阔也。 ” 《比 较文法》称《马氏文通》 “是第一部沟通中西之大规模的创作,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 问世至今, 对它的研究一直是语法学界的热门, 尤其是对其词类问题的 讨论,各家说法不一。迄今为止仍存在某些不可回避的疑义。 《马氏文通》关于字类有两个 重要观点:一是“字有定类”说,一是“字无定类”说,以及由此引申的“字类假借”说。 二者看似矛盾,实则本质统一。 马建忠第一次系统地给汉语划分了词类,分类层级是三级九类。 “字类凡九,举凡一切或 有解,或无解,与夫有形可形、有声可声之字胥赅矣。 ” “字分九类,足类一切之字。无字无 可归之类,亦类外无不归之字矣” 。他先把汉语的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并对实词、 虚词作了进一步划分: “实字之类五,虚字之类四”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后题教学文稿

1、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那为什么这种联系既经确定之后就不能随便改变?如何理解语 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取决于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所谓“能指”,是指显示的事物,所谓“所指”,是指被代表的事物。例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这个“禁止通行”和“可以通行”就是“所指”,红绿灯就是“能指”。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表到与意义内容的结合并不依赖于因果关系,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每种语言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因而必须承认每次结合都是偶然的,都是使用语言符号的社会自然形成的习惯。同一种事物,每种语言都以不同的声音或文字来表示,这也是各种语言之所以不同的重要原因。如果音义结合不是任意的,而是必然的,人类语言就不会有什么不同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个人使用语言的随意性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进入符号系统之后,它就要受到该系统中其他成员的制约,必须按照某一语言的结构体系组成话语,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改变。 2、你是如何看待现代汉语形成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的?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答:(一)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 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代码,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语同汉文化是同步形成和发展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至少有四个文化因素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重要的影响,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文化时期,汉文化是华夏民族和境内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综合体。从春秋延至秦汉,四方异族有的被中原统治者征服融合,有的流散他方,汉语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与周围民族语言密切交流的复杂过程。属于长江文化的“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包括长江流域一带和中南半岛的一大片区域,在秦统一中国是,这些民族大部分成员,与中原人民共同组成了汉民族。中国北部边界地区为阿尔泰语系的人所管辖,因此阿尔泰与在汉语的一发力留下很多痕迹。 (二)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 秦统一了汉字,使全国“书同文”,最终把我国黄河和长江两大文化中心统一起来。 (三)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有史可考的是其大约在汉武帝征服西域之后,佛教文化自此融入汉民族文化,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一部分。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四声理论的建立2、书面语口语话倾向产生3、大量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四)社会动荡带来的人口迁徙 3、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答:1、北方方言区2、吴方言区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5客家方言区6闽北方言区7闽南方言区8粤方言区9晋方言区10平话方言区 3、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的变化。你是怎样看待汉语语序的价值的? 4、汉语的基本语法单位有哪些? 答:语素,词,短语,句子 5、怎么确定汉语的语法单位? 答:语法单位不能按音节来切分,应当按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来切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和答案(DOC)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词语是区别词的是()。 [A] 平常[B] 日常[C] 丰富[D] 富有 2、下列各组动词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是()。 [A] “出发”和“进行”[B] “咳嗽”和“毕业” [C] “成功”和“觉得”[D] “学习”和“休息” 3、成语“赏心悦目”的结构类型是()。 [A] 主谓并列[B] 述宾并列[C] 定中并列[D] 状中并列 4、下列各词中,不是集体量词的是()。 [A] 对[B] 群[C] 件[D] 打 5、“他连一口饭都没吃。”这一句式是()。 [A] 比较句[B] “把”字句[C] “连”字句[D] 被动句 6、教学语法又叫(),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 [A] 教材语法[B] 专家语法[C] 课堂语法[D] 学校语法 7、下列属于介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的句子是()。 [A] 进来参观的客人[B] 关于中国历史的文章 [C] 让他过去的时候[D] 不好的征兆 8、在受事主语句中,当主语是无生命体或者虽然是有生命体但不至于被误认为是后面动作的施事的时候,就可使用()。 [A] 意念被动句[B] “把”字句[C] “由”字句[D] “被”字句 9、“绝”和“绝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上。 [A] 句类[B] 肯定和否定[C] 音节[D] 位置 10、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非持续性动词的是()。 [A] 死[B] 听[C] 看见[D] 倒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

(完整版)陆俭明_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1)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跟大家所熟知的英语、俄语、日语等相比较,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一些特点。 一、语音上的特点 就现代汉语语音看,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属于有声调语言。音节的高低升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妈”、:麻”、“马”、“骂”,他们的声母和韵母相同,声母都是[m],韵母都是[a],就因为音高不同,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在书面上就写成四个不同的汉字。这种区别意 义的音高就叫“声调”。 就汉语标准语说,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简称“四声”。有的方言有9个声调,如广州话;有的方言有7个声调,如苏州话;有的方言有6个声调,如客家话;也有的方言是5个声调,如合肥话。我是苏州人,大家不妨听一听苏州的7个声调: 阴平高 阳平穷 阴上古 阴去肺 阳去洞 阴入不 阳入夺 汉语里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几个音节连读时,有的会发生变调。 例如普通话里上声跟上声连读时,前一个上声会变成类似阳平的35 调。如“土改”跟“涂改”在读音上差不多,而原先“土”是上声字,“涂” 是阳平字。 (二)汉语音节分明,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汉语是单音节性很强 的语言,音节特别分明。汉语以音节为基本的表意单位,每个音节都 有意义;汉语里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基本上都是单音节的。因此汉语 历来看重音节的分析。 对汉语音节的分析,除声调外,历来把一个音节分为声母和韵母 两部分。声母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那个辅音,韵母是指声母以后的 以元音开始的整个部分。拿“天”(tiān,[t‘ian‘‘])来说,其中t[t‘] 是声母,ian[ian)就是韵母。汉语中有的音节开头没有辅音,譬如 “安”(ān,[]),这个音节一开始就是一个元音o[a],但我们设想 它开头也有一个声母,只是那个声母是个零(记作o),这种声母就叫 做“零声母”。建立了“零声母”这个概念,汉语的音节分析就变得极 为简单明了了,那就是任何音节都可以分为三部分: 二、词汇上的特点’ 就现代汉语词汇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在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优势;在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 占优势。根据对使用频率最高的8000个常用词的统计,现代汉语 里,双音节词占71%,单音节词占26%,三、四、五音节的词(基本上

蒋硕果-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第二次作业-老师批改版

课程《汉语语法与语法教学》作业次第第二次成绩94 学号20140159 姓名蒋硕果 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汉语的词类主要是以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法功能)为依据而划分出来的。2.由于缺乏形态变化,汉语的词类除了跟(句法成分)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之外,还存在着某些词的(兼属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词类)现象。3.词的单双音节往往会影响到词语的(构成)和(搭配)。 4.汉语量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事物的单位和动作行为的量,它用在数词的后边构成(数量的词组)。修饰名词性成分的叫(名量词),补充说明动词性成分的叫(动量词)。 二、改正下列句子中不适当的地方:-1.5 (1)这是唐代新出土的珍贵文物。这是新出土的唐代珍贵文物。 (2)我下了课就回去宿舍。我下了课就会宿舍去。 (3)她跳舞得特别好。她跳舞跳得特别好。 (4)这两年我只跟他见面过一次。这两年我只跟他见过一次面。 (5)他很热得满头大汗。他热得满头大汗。 (6)他说普通话很流利。他说普通话说得很流利。 (7)他停汽车在宿舍楼前。他汽车停在宿舍楼前。 (8)老师跟他在教室里正谈话呢。老师跟他正在教室里谈话。 三、下面各题,在每一个句子下面都有一个指定词语,句中A、B、C、D是供选择的四个不同位置,请你判断这一词语放在句子中哪个位置上恰当,并将答案填入()内:-3 (1) 现在A人们B比较C重视D自己的日常生活环境。(B ) 都 (2) 这件衣服颜色太深A,我B不喜欢,有C浅D的吗?( D ) 一点儿

(3) 随着环境的A 变动,B 人在C每一个阶段中都会有不同的D 一群朋友往来。( C ) 任何 (4) 她红A 脸向B 王辉倾诉C 深埋D 在心中十年的那份感情。(A ) 着A (5) 展望2010年,A中关村科学城B将C走向世界D。( C ) 以全新的形象 (6) 妈妈,别着急,A哥哥B被C送到医院去了,D不会有危险的。(B ) 已经 (7) 在珠海市区的西边A10B公里C处D,有一段黄金海岸,这就是珠海西区。( B ) 多 (8) A 这是我B感到C自己没在她面前D出丑。( B ) 头一次 (9) A录音B电话的使用C方法D一般录音机差不多。(B ) 和 (10) 中国武术A 在历史上B很早C向海外D传播了。( C ) 就 (11) A盆景,盆栽作为B室内的装饰品,可以C给室内D带来浓厚的生活气息, 具有独特的风味。( A ) 把 (12) 一般人结婚A都希望天气好,B法国人C却认为结婚之日下雨D会带来幸福。( B ) 可 (13) A我B很C高兴地D参加了。( B ) 也 (14) A我下班后B常常去的那个商场C买的东西D很多。( D ) 可 (15) 荣获1957年A诺贝尔物理奖B美籍华人C杨振宁教授,开辟了微观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