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九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议议的参考答案

八九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议议的参考答案

八九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议议的参考答案
八九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议议的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八九年级物理课本中“想想议议”的参考答案

【想想议议】是课堂中的一些学习活动。参考书目有初中物理课本、教师教学用书、新课标物理英才教程等。

一、八年级课本中有33个想想议议

1、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说一些比较

新奇的发生现象吗?例如,禅是怎样发生的?(八上第一章第一节

P13)

解答:蝉的腹部有发音器官(发音膜),当蝉的发音膜振动时才

发声;又如笑树的果实外壳上有很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会撞

击壳壁发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2、我们已经知道固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那么,声能在液体中传播吗?你能找出事实或做实验来支持你的说法吗?(八上第一章第一节P15)

解答:能,把一发声体(如闹钟)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好后,放入液面下进行验证。

3、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八上第一章第三节P21)

解答:蝴蝶翅膀振动频率小于10Hz ,蚊子振动频率为500~600 Hz 。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当然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生的声音。

4、过节燃放鞭炮是我国的传统。近年来,许多大城市采取了一些禁止性的方法。从环境保护以及喜庆的角度,发表你对此事的看法,并且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更合理的建议。(八上第一章第四节P27)

解答:过节燃放鞭炮可以增添喜庆的气氛,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把鞭炮的响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后重新播放。

5、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你能说明

其中的道理吗?(八上第二章第三节P44)

解答:平静的水面就好像是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 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

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的像距

水面就越近。

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得了。

6、请你猜测,如果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是否发生折射现象?射到空气中的光线将向哪个方向偏折?画图表示你的想法。你在作出这个猜想时,作了什么样的假设?实际做做,看这种假设和猜想是否正确?(八上第二章第四节P47)

理由: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查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八上第三章第三节P67)

解答: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像距比物距大;成缩小的实像时,物距比像距大。在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逐渐变小,则像和像距均变大。

8、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八上第三章第一节P77)

解答:若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仅读不出示数,温度计里的液体还可能把温度计账破;若超出了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则液柱的上表面对应位置无刻度,将测不出温度。

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主要依据测量对象的温度范围及所需要达到的精明程度来设计的。

9、测量液体温度时,下面的哪些做法

是正确的?错误的做法错在哪里?讨论一

下,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

(八上第四章第一节P78)

解答:前四个图中,第4

个图是正确的;第1种做法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底;

第2种做法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第

3种做法温度计的玻璃泡未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玻璃泡的一部分与空气接触。

右面的图中,之间的做法是正确的;上下两种做法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的错误:对于被测温度来说,温度计的量程不合适;测量中未待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便读数;测量中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读数等。

10、在图4.2-5甲中,EF 、FG 、GH 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处于什么状态?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八上第四章第二节P84)

解答:(1)EF 表示温度下降,物质为液态;FG 表示

温度不变,物质为固液混合态(FG 两点除外);GH 表示

温度下降,物质为固态。

(2)不能使用,可用实验室用的酒精温度计,刻度

线应向下增加。

11、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水、冰和水蒸气。给图4.4-2填字,

说明它们三者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吸热、放热的关系。(八上第四

章第四节P93)

解答:水蒸气→水,液化,放热; 水→水蒸气,汽化,吸热;

水→冰,凝固,放热;

冰→水,熔化,吸热;

水蒸气→冰,凝华,放热;

冰→水蒸气,升华,吸热。

12、下面图甲画的是某人连接的电路。小电动机能转吗?在图乙中连接正确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和电流方向。(八上第五章第二节P104)

解答:不会转动。

1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是如何流动的?你能在图5.3-1乙、5.3-2乙图中画出电路闭合时电流的方向吗?(八上第五章第三节P108)

解答:均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

14、测量电流时,如果电流表的指针没有正好指在某个刻度线上,应该怎样读数?

(八上第五章第四节P112)

解答:(1)若表针非常接近某一整刻度线,可以从此整刻度线结合量程读出电流值,此时估读教困难,但误差较小;

(2)若表针位于两刻度线的中间位置(附近),应从表针左边的整刻度线上读出对应的电流值,然后根据表针偏过的程度估读对应的电流值(若电流表用0-0.6A 量程,可估读为0.01A ;若选用0.3A 量程,可估读为0.05A );最后将两个电流值相加,作为此时电流表的读数。

15、在绘图6.1-5的电路连接电源时,哪端应连接电源正极?

哪端应连接电源负极?被测电阻两端电压的测量范围是多少?你

能在图上标出电流的方向吗?(八下第六章第一节P6)

解答:右端应连接电源正极,左端应连接电源负极。

测量范围是0~3V ,电流的方向从右向左。

16、我们看到。高压输电用的电线,使用的金属线又粗又直。为什么不用细导线输电呢?电炉上面的电炉丝,为什么不用粗而直的导线呢?(八下第六章第三节P16)

解答:高压输电用的电线电阻越小,就越能减小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金属线的材料一定时,又粗又直可增大其横截面积的同时减小其长度,从而尽量减小输电线的电阻,故不用细导线输电。

电阻要求较大,在电炉丝的材料一定时,细而长的导线可减小其横截面积的同时增加其长度,从而增大电阻丝的电阻,故不用粗而直的导线。

17、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如果用干电池做实验,怎样改变电路的电压?如果用学生电源做实验,怎样改变电路的电压?(八下第七章第一节P26)

解答:如果用干电池做实验,可以通过改变电池组内干电池的个数来改变电路的电压;如果用学生电源座实验,可以通过调节“输出电压”旋钮来改变电路的电压。

18、第七章第二节的例题,告诉我们一种求电流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已知电压、电阻的情况下,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路的电流。如果要利用欧姆定律得出电路的电压或电阻,各需要什么条件?(八下第七章第二节P27)

解答:要利用欧姆定律得出电路的电压,需要在已知电流和电阻的情况下,利用R

U

I =变形为U=IR 通过计算求得;要利用欧姆定律得出电路的电阻。

19、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那么,电阻串联或并联时,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八下第七章第二节P27)

解答: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比原来大了,理由如:这时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等;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比原来小了,理由如:在电压一定时,总电流大于支路上的电流,由欧姆定律R U I =变形为I

U R =可得,总电阻比原来小了等。

20、测量到一个灯泡中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后,怎样才能知道它的电阻?你能设计一个电路,用来测量灯泡中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吗?(八下第七章第三节P29)

解答:根据欧姆定律R U I =可推得I

U R =用来计算电阻;设计电路可参考课本图7.3-1.

21、电路闭合之前为什么要把变阻器调到⑩电路中电流最小的位置?(八下第七章第三节P30)

解答:电路闭合前把变阻器调到使电路中电流最小的位置,是为了保护电路元件,不至于使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及电灯等。

22、一种彩色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6V ,要接在220V 的电路中。大约要串联多少个这种灯泡,才能正常工作?一位电视记者在讲到某工厂上半年共节电5000kW ·h 的时候,手举一只理发用电吹风机说:“我这只电吹风是500瓦的,也就是0.5千瓦,这个厂节省的电力可以开动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这位记者错在哪里?(八下第八章第二节P44)

解答:(1)串联这种灯泡的个数∨

∨==362201U U n ≈6.1,只取6只(但需在串联一合适的电阻);(2)这位记者把电功率和电能的概念混淆了。5000kW ·h 指的是电能的多少,500W 指的是电功率的大小;这位记者应说:“这个厂省的电能可供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同时工

作1小时”。

23、参考上以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你能设计一个方法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吗?怎样计算?(八下第八章第三节P46)

解答:能,方法是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电流表、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再把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调节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使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小灯泡两端和通过的电流;用公式P=UI 即可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24、我们知道,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二者似乎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八下第八章第四节P50)

解答:二者并不矛盾。我们对同一纯电阻电路进行分析,消耗的电能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时Q=W=Uit=I 2Rt=U 2t/R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通电时间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则由Q=I 2Rt 可知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同样由Q=W=I 2Rt 可知导体产生的热量也越多;反之亦然。可见这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同一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进行综合考虑,而片面地利用某一公式进行讨论所致。

25、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在进行供电线路的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电线换成更粗的,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换成更大的。结合你对家用电器的了解,你能推测出用电功率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吗?能不能应用科学知识证实你的推测?(八下第八章第四节P51)

解答:可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 推出U

P I 。由此可见,家庭电路中电压U =220V 是一定的,电功率P 越大,电流就越大。

26、商场中,一位顾客和一位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出现了不同意见。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他们各是从什么角度说的?应该怎样用科学术语表达他们饿意思?你能解决他们的矛盾吗?(八下第八章第五节P53)

解答:售货员是以微波炉消耗电能的多少这一角度来说的,而顾客是以微波炉功率大小的角度来说的。售货员应说:微波炉消耗的电能少,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应说:我家微波炉的功率大,一开就容易“烧保险”,可以换用功率小的微波炉或换额定电流稍大的保险丝。

27、下面图中示出了在家庭中的几种容易引

起触电的情况。想一想,

除了图示的几种情况外,还有哪些情况可能引起触电?(八下第八章第六

节P57)

解答:还有(1)人站在地面上使用试电笔

鉴别火线和零线,人手接触到了笔尖金属体;(2)

2切断电源检修电路时,人手接触火线,而脚站

在地上或人体的某一部分接触墙体;(3)湿手拨

动开关;(4)用湿抹布擦洗插座等情况可能引起触电。

28、图9.1-4的一组图表表达了基本的磁现象,

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描述吗?在空栏中给这些图的图

注填上关键的字。你还记得这些实验吗?(八下第九

章第一节P63)

解答:磁体有两个磁极。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29既然可以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磁场又是有方向的,那么你能在下图的磁感线上标出

它们的箭头吗?(八下第九章第二节P65)解答:

30、条形磁铁的磁性减弱了,你能用电流来使它增强吗?应该怎么办?(八下第九章

第三节P71)

解答:能用电流来使它的磁性增强。如图所示,将

S N

条形磁铁插入通电螺线管内,注意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使条形磁铁的极性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相同。使它在通

电螺线管的强磁场中,通过磁化的方法使其磁性增强。

31、如果用一根导线做个电磁铁,怎样可以使它的磁性强些?(八下第九章第四节P73)

解答:(1)增大线圈中的电流;(2)在电流一定时增加线圈的匝数;(3)在线圈中插入铁芯等方法使电磁铁的磁性强些。

32、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各用什么方法传递信息?(八下第十章第一节P92)

解答:古代人用烽火等方法传递信息;近代人用信鸽、书信等方法传递信息;现代人用电话、因特网等方法传递信息。

33、一个地区有5部电话,如果一部话机只能固定地同另一部话机接通,要使这5部话机中的任意两部都能互相通话,要架设多少对电话线?在图10.1-4乙中把电话线画出来。(八下第十章第一节(P94)

解答:要架设10对电话线,如图甲所示;要减少线路数量,可用电话交换机,如图乙所示。

二、九年级课本中有44个想想议议

1

、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念成粉末,颗粒越分越

小。如果不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第十一章第一节

P5)

解答:物质分割的限度是分

子,若再分割下去,就会改变物质

原来的性质。因此,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大还是变小?你能

说出一些现象支持你的说法吗?(第十一章第一节P6)

解答: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会变小,如:

钢水凝固成钢钉、焊锡的凝固、液态蜡的凝固等,它们的

凝固均有凹陷;但也有例外,水凝固时体积变大。

3、一卷细铜线,怎样做能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第十一章第第三节P16)

解答:根据这卷铜线的质量和密度可以算出它的体积,想办法测出(或查出)它的横截面积,便可以用几何知识求得它的长度。

4、你会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奖牌是什么金属做的吗?怎样做?这种鉴别方法是不是绝对可靠?为什么?(第十一章第四节P20)

解答:能,用天平和量筒(水)分别测出奖牌的质量m 和体积v ,由v m =ρ算出奖牌的密度,然后查密度表即可鉴别这块奖牌是用哪种金属做的。

这种鉴别方法并不绝对可靠,因为有些奖牌可能是合金材料制成的,而不同金属材料和不同比例制成的奖牌的密度各不相同。

5、你会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奖牌是什么金属做的吗?(第十一章第五节P23) 解答:分别用天平、量筒(杯)和水测出这块奖牌的质量m 和体积v ,接着用密度公式v

m =ρ算出奖牌的密度,然后从密度表中查找与奖牌密度对应的金属即为所求。

6、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图

12.1-1所示的运动及类似的运动,

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

结论。(第十二章第一节P28) 解答: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

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7、每个同学都来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第

十二章第一节P29)

解答: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同。

8、运动有快有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第十二章第二节P31) 解答: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相同路程内所用的时间;

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比较单位路程内所用的时间。

9、“频闪摄影”是研究

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

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把

照相机固定在地面上,快门时

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物

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

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的时间

(例如0.02s )闪亮一次,闪

亮的时间很短,只有大约

1000

1s 。光源发光时,物体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光,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图12.2-2甲、乙是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根据照片记录的网球位置,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哪个小球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第十二章

第二节P32)

解答:甲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甲球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乙球的运动越来越快。

10、图12.3-1中帽檐

直径AB 与帽子高度CD

哪个更长?图12.3-2中,

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

大?先看看,再用尺量。

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的

吗?

请一位同学看着表,

自己闭上眼睛,估计闭眼1min 时睁开。我们对时间

的感觉总是可靠的吗?(第十二章第三节P35)

解答:我们的视觉和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并非总是可靠的,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仪器来测量。

1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哪些?

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关系

(比

如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

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最多。(第十二章第三节P37)

解答: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有木尺、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人体上带着几把“尺”,如“一拃”(约15cm )、“一步”(约60cm )、“一庹”(约1.60m ,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利用这些“尺”估测长度。

常人肩宽约为两个头长;上身约为三个头长;腿长约为四个头长;脚长约为一个头长;手长约为头长的三分之一;一个人两手虎口相合的周长约等于自己脖子的周长等。

12、古代人和现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比一比,看谁说出的测量时间的方法最多。(第十二章第三节P38)

解答:古代人的测量方法很多,有些沿用至今,例如太阳的升落位天,月亮的盈亏为月、四季的更替为年等,利用日晷、沙漏等粗略测量时间间隔。

现代人使用钟表、停表等测量工具准确地测量时间间隔。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感觉疼吗?打你的同

学也感到疼吗?

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不动吗?(第十二章第四节P43)

解答: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会感到疼,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

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不能够把另一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小船不动,两只小船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些都说明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在图13.2-7

中,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

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

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第十三章第二节P57)

解答:我们所说的“下”指向地心的方向;背离地心的方向

叫做向上。

15、使用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提起重物,有的省力、有的不省力;使用它们时,有的力可以移动移动较短的距离,有的力却要移动较长的距离。通过这几种简单机械的学习,你认为省力或费力、省距离或费距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第十三章第五节P71)

解答:省力机械必然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必然费力。

16、阅读图14.1-1和图

14.1-2,你能提出什么问

题?(第十四章第一节P76)

解答:提出的问题如压

力的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

些因素有关?等

17、用什么办法可以增

大压强,什么办法可以减小压强?

下面的三幅图中,哪些是要增大压强?哪些是要减小压强?通过什么办法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第十四章第一节P78)

解答:增大压强的办法增大压力或减

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办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

面积;

三幅图中斧头要增大压强,推土机减

小压强,铁轨减小压强。

斧头:压力一定时采用减小受力面积

的方法最多压强; 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

定的情况下,采用增大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

铁轨:铺在乙根根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采用增大地面的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铁轨对路基的压强。

18、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

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第十四章第二节P80)

解答:没见过。带鱼生活在深海中,受到海水压强较大,一旦到浅水或水面处,带鱼的身体结构将不适应低压强的环境,不能生存。

潜水艇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是用来抵抗深水中的巨大压强。

19、根据计算压强的公式gh p ρ=,说一说,液体的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系?是什么关系?跟所取得面积有关系吗?(第十四章第二节P82)

解答: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所处的深度有关;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的压强跟所取的面积无关。

20、工程师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图

14.2-7)?(第十四章第二节P83)

解答:水对水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下部受到

的压强胶其上部要大,拦河坝要起到挡水的作用,所以水坝下部

要做得更结实。

21、连通器上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中为什么总是相同的?从液态压强的角度来考虑,如果连通器上某一容器的液面比别的高,那么……(第十四章第二节P84)

解答: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设想在连通器底部有一个小薄塑料片AB ,当液体不流动时,薄小塑料片AB 处于平衡状态,则两侧受到的液体压强应相等,根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知:连通器上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那么液体就会产生流动,直至各容器的液面相平为止。

22、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够流动。空气也能流动,我们周围是否存在超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你能举出几个实例或者做几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或否定大气压强的存在吗?(第十四章第三节P86)

解答:我们周围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

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证实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吸管吸饮料时,大气压的作用使饮料上升到嘴里;塑料吸盘靠大气压的作用紧贴在光滑的墙面上等。

23、屋顶的面积是45m 2,大气对屋顶的压力有多大?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屋顶压塌呢?(第十四章第三节P86)

解答:大气对屋顶的压力F=PS =1.01×105Pa ×45m 2=4.55×106N 。

由于屋顶上下表面都受到相等哦大气压力的作用,上下表面的压力互相平衡,所以不会把屋顶压塌。

24、抽水机也叫水泵。图14.3-6

画出了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

的工作图。你能对照这两幅图说出它们

的工作过程吗?(第十四章第三节

P86)

解答:

活塞式抽水机工作过程:提起活

塞时,阀门A 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

开阀门B 进入圆筒;下压活塞时,阀

门B 关闭,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A

涌到活塞上面;再提起活塞时,阀门A

关闭,它上面的水从出水管流出,大气

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 进入圆筒。

离心式水泵工作过程:水泵启动

前,先往原壳里灌满水。起动后,叶轮

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泵壳里的水也随叶轮高速旋转,同时被甩入出水管

中,这时叶轮转轴附近压强减小,大气压迫使低处的水推开底阀,沿着进水管进入泵壳。进来的水又被叶轮甩进水管……,这样不断地把水抽到高处。

2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但是有的物体要

上浮,有的却要下沉,这是为什么?你能画出图14.6-1中物

体所处几种状况下受力的情况吗?(第十四章第六节P97)

解答:取决于物体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浸在液体

中的物体,当它受到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受到浮力小于所受重力时,物体下沉;

当它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

重力相等时,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或漂浮在液面上。如下图:

26、假如由你来设计一个可以载人的带吊篮的气球,气球里充的是氢气,为了使乘客能降回地面,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如果气球里充哦不是氢气而是热空气,你又打算用什么办法?(第十四章第六节P97)

解答:为了使充氦气的气球降回地面,可以放出球内的一部分气球,使气球体积缩小,浮力减小。为了使充热空气的气球降回地面,只要停止加热,气球就会缩小体积,减小浮力。

27、图15.1-1是力做功的几个实例。想想这些做功的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点?

图15.1-1是力没有做功的几个实例。结合实例,想想力为什么没有做功?(第十五章

第一节P104)

解答:共同点是一方面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另一方面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

离。

图15.1-2甲乙两图中,虽然对物体用了力,但物体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故这时力没有做功。

28、要把重100N 的沙子运上三楼。图15.2-1

中画了三种办法,同学们讨论一下:哪种

办法最好,哪种办法最不好,为什么?(第十五

章第二节P107) 解答:图中从左向右三种办法中,第三种办法最好,第一种办法最不好。

三种办法的目的都要把重100N 的沙子提高

m 运上三楼,做功600J ,这是达到目的的必须做

的功,是有用功。

第一

种办法不得不克服人和桶的重力做

2520J 的额外功;

第二种办法不得不克服桶和动滑轮的重力做180J 的额外功;

第三种办法不得不克服口袋和动滑轮的重力做90J 的额外功,

由此可见,第三种办法总共做的功最少,办法最好;第一种办法总共做的功最多,办法最不好。

29、不同的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可能不同,

时间短的做功快。

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它们做功的多少可能不

同,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的物体,做功比较快。

图15.3-1中他们爬相同的楼时,做功相等吗?做功的

快慢相同吗?(第十五章第三节P111)

解答:他们爬相同的楼时,假设他们的质量(或所受

的重力)相等,则做功相等,做功的快慢不同。

30、我们用路程与时间之比“

t s ”表示运动的快慢,也就是速度;用做功与时间之比“t

w ”表示做功的快慢,也就是功率。想一想,在物理学中或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的快慢?我们是怎样表示的?(第十五章第三节P111)

解答:了解比值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在其他方面也有许多应用。物理学中,振动次数与时间之比表示振动的快慢,熔化温度与时间之比表示熔化快慢等;在生活中,从媒体经常可以听到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都表示物理量变化的快慢。

31、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为什么要对机动车的行驶速度

进行限制?为什么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车速度不一

样?

为什么骑车速度不要太快?(第十五章第四节P114)

解答:机动车(质量不变时)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越不容易刹车,因此要对车辆的速度加以限制,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在同样的路面上行驶时,假设速度相同,质量越大,动能也就越大,所以大型客车,载货汽车的限制速度比小型客车更小。

在人和自行车的质量一定时,骑车速度越快,所具有的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容易出交通事故,因此骑车速度不要太快。

32、分析实验现象,讨论以下问题。

(1)前面的几个实验是否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者?

(2)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系吗?

(3)你还能对分子的运动做出哪些推测?(第十六章第一节P125)

解答:(1)这些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分子的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系;

(3)分子的运动是无规则的。

33、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第十六章

第二节P126)

解答:暖水瓶中水面上方热空气的内能转化为瓶盖的机械能。

34、物体的温度变化,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要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哪些办法?(第

十六章第一节P125)

解答:只要能改变物体的温度就可以,例如通过热传递、做功等。

35、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与水温升高的多少有什么关系?要用生活中观察到得现象来支持你的观点。

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例如水,(第十六章第三节P131)

解答: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其他物质也是这样的。

36、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加热或散热的情况?

解答: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有利于用水作冷却剂或取暖,比如北方楼房取暖用的“暖气”,就是让流动的热水慢慢经过散热器时放出热量;工厂中的一些机器利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37、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 J/(kg·℃),这表示质量是1kg的铝块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 J。计算: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如果以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量,t0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的温度;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由比热容计算热量的公式:Q= 。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公式会有什么不同?(第十六章第三节P133)解答:(1)Q吸=cm(t-t0)

(2)Q放=cm(t0-t)

38、(1)在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

(2)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3)哪个冲程排出了汽车的尾气?(第十六章第四节P137)

解答:(1)压缩冲程: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燃料混合物的内能;

做功冲程: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做功,内能在转化为机械能。

(2)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3)排气冲程排出汽车的尾气。

39、燃料的种类很多,固体燃料有木炭、煤等,液体燃料有汽油、柴油等,气体燃料有煤气、天然气等。根据你的经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是相同?要找出事实来支持你的论点,并进行分析。(第十六章第三节P138)

解答: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相同,例如:燃烧1kg的干木柴、1kg 的烟煤和1kg的煤气,干木柴释放的热量较少,烟煤释放的热量较多,煤气释放的热量最多。

40、停止用力,秋千越摆越低,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会

跳起,但是越跳越低。

讨论秋千和小球在运动中的能量转化。

为什么它们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

你认为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第十六章第五节P143)

解答: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机械能减少了,但能量并没有丢失,实际上是通过摩擦或碰撞把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41、小组讨论,结合生活中和生产上能源的使用情况,看看能源大致分为哪几类。(第十七章第一节P148)

解答:能源家庭成员种类

繁多,而且新成员不断加入,

只要可以从中获取有用能量的

各种能源都可以加入到能源家

庭中来。能源家庭从不同角度

可以进行划分:(1)从其产生

的方式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

源;(2)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

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

可再生能源;(3)根据能源在

技术上的成熟情况和使用普遍情况,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4)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可分为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

42、根据图17.3-4

,说明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的利用、转化和守恒的情况。(第十七

章第三节P156)

解答:地球上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来

源于太阳能。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在吸收太阳的热量,

但是由于地面每个部位受热的不均匀性,空气的冷

暖程度就不一样,于是暖空气膨胀变轻后上升,冷

空气冷却后变重下降,这样冷暖空气便产生对流,

形成了风;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水吸收太阳的热量经

过蒸发形成水蒸气,升到高空凝成云,遇到冷空气

就形成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植物体内,人类和动物

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生物质能以维持生命。

43、下图是按豆子生

长过程画的,不过次序已

经打乱了。请你按照正确

的顺序把编号填在空白

内。相反顺序的情况会不

会发生?你能举出其它例

子说明自然界中类似的现

象会(或不会)发生吗?

(第十七章第四节P161) 解答:

正确的顺序是:B 、A 、C 、F 、E 、D

例如:人的生长过程是由胎儿→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样的顺序

不会打乱或相反,说明自然界的实际过程是有方向性的。

冰箱里的热量不会自动转移到外部,而必须消耗其他的能量才能把热量转移出来使冰箱内部变冷,说明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

44、在耗用各种能源时,对环境是否会造成破坏呢?在下表中,用“√”表示大量耗用该能类源对环境会有明显破坏,用“×”表示对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破坏。(第十七章第五节P164)解答:

新人教版八年物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物理教材分析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号召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物理分为上下两册,在初中阶段已经推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新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进行如下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材的编排上学科逻辑更加合理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较大的改动。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 如: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放在第一节,为以后学到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打下了相应的基础。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先学习“速度”的内容,为后面“声速”“光速”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中的难点,新教材将“物态变化”安排在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将“重力”“弹力”内容提到了“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具体内容。在新教材中有“测量摩擦力”的实验,直接放在“二力平衡”后一节,既方便学生理解和计算摩擦力,又巩固二力平衡。 将“功和机械能”放在“简单机械”之前,可以为学生计算使用滑轮、斜面的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2.适当删减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课标要求删去“颜料的混合”的内容。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删去,因为在生物教材中重点讲解,物理新教材里将该节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原教材有一节“看不见的光”,新教材将其删去,部分内容放在“光的色散”一节中。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 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地磁场” (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 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 1. 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 2. 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 3. 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 4. 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 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 1、次序调整 (1)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故此次修订将电学内容调到9年级学习。 (2)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 (3)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

(完整word)初中物理人教版最新教材目录.pdf

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第3节运动的快慢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3节声的利用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物变态化 第1节温度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3节汽化和液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第2节光的反射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4节光的折射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眼睛和眼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第2节密度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 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第2节滑轮第3节机械效率

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内能的利用第2节热机第3节热机效率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相关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一、教科书的特点 1、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结构 2、注重探究活动,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 3、形式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5、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基本内容概述 (一)本册的物理知识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章“机械运动”从长度的测量,和运动的问题出发,对运动进行研究。 第二章“声现象”,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等问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介绍温度计的使用及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第四章“光现象”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几何光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介绍透镜的概念、生活中的透镜和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初步知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在质量,密度,以及相关的测量方面进行学

习,然后又对密度和社会的联系进行了介绍。 教材从自然现象中的机械、声、光、到透镜,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不论是自然现象或人工现象都隐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巨大力量。 在过去的教材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在序言中通过各种实验、图画等形象化、趣味化方式刚刚调动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紧接着的内容却是非常枯燥的测量、速度计算等逻辑性、规范性强的力学内容,从而很快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而本册教材不再出现传统力学内容,代之以学生感兴趣的、不涉及任何公式及运算的内容,避免了上述弊端的出现。 每节由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内容介绍、探究、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等内容及栏目组成,每一栏目都有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个延伸与拓宽的知识点,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整个教材内部还始终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在想想议议、想想做做栏目及探究的各个环节步骤等内容的操作时,需要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来完成,科学世界等栏目也为学生的讨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场所。因此,学生的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体现在本教材的各个角落。 本册教材在体现探究这一内容标准重要组成部分上,有着如下的特点。 (1)探究面广。从“科学之旅”中介绍伽利略的探究过程,到

初中物理部编新人教版目录.doc

最新(2013版)人教版物理教材目录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3节运动的快慢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 第3节声的利用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三章物变态化 第1节温度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3节汽化和液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光的反射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4节光的折射 第5节光的色散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透镜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4节眼睛和眼镜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第2节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第2节弹力 第3节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 第3节摩擦力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第2节功率 第3节动能和势能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第2节滑轮 第3节机械效率 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热机 *第2节热机效率 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五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测量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电功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第2节核能 第3节太阳能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注:加* 为不作要求章节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 table,td { font: 100%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 table { width: 100%; border-collapse: collapse; margin: 1em 0; } th,td { text-align: left; padding: .5em; border: 1px solid #fff; } th { background: #328aa4 url(tr_back.gif) repeat-x; color: #fff; } td { background: #e5f1f4; } tr.even td { background: #e5f1f4; } tr.odd td { background: #f8fbfc; } th.over,tr.even th.over,tr.odd th.over { background: #4a98af; } th.down,tr.even th.down,tr.odd th.down { background: #bce774; } th.selected,tr.even th.selected,tr.odd th.selected { } td.over,tr.even td.over,tr.odd td.over { background: #ecfbd4; } td.down,tr.even td.down,tr.odd td.down { background: #bce774; color: #fff; } td.selected,tr.even td.selected,tr.odd td.selected { background: #bce774; color: #555; } /* use this if you want to apply different styleing to empty table cells*/ td.empty,tr.odd td.empty,tr.even td.empty { background: #fff; } 课本目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版权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扉页人教版八年级 物理上册:编写人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致同学们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有趣的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声音的特性--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声音的特性--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声的利用--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声的利用--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光的传播--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光的传播--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光的反射--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光的反射--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平面镜成像--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平面镜成像--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光的折射--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光的折射--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光的色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六、看不见的光--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六、看不见的光--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透镜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生活中透镜--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生活中透镜--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眼睛和眼镜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显微镜和望远镜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温度计--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温度计--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熔化和凝固--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熔化和凝固--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汽化和液化--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汽化和液化--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汽化和液化--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升华和凝华--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升华和凝华--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功勋卓著的电与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电荷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电流和电路--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二、电流和电路--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串联和并联--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三、串联和并联--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四、电流的强弱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索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后记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修订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修订介绍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谷雅慧的报告整理 教材修订的依据 ?本书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三维目标、科学探究、STS。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3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继承了上一版教材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的优点,注意综合考虑物理学的学科体系(课标中已经没有“改变学科本位”的说法),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中教学的实际(征求各地的意见建议,到学校试教),教材的体系结构更加合理。 ?加大文字量,增加可读性。 ?注意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 体系结构的变化

?机械运动、密度从九年级移到八年级,物态变化移到光学前面。 ?第一章:把原来第十二章中第三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移到第一章第一节、把原来第十二章中第一节、第二节移到第一章的第二、三节。增加了第四节的内容:测量平均速度。(因为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如先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所以教材就从最基本的测量开始。 另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先学习“速度”的内容,为后面“声速”“光速”的学习做好铺垫。基于这些考虑,教材把“机械运动”安排在第一章来学习。这一章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第二章:把原来的一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移到第1节中,先讲声音的利用后讲噪声的危害。 ?第三章: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因为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延后难点的学习。 ?第四章:把原来光现象中的第6节“看不见的光”移到现在的第5节光的色散中。 ?第五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加入了探索宇宙的历程。 ?第六章是把原来的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删去第1节后的内容,原来第1节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内容分散到其他章节中了。 栏目的设置 原来的有探究栏目,现在是实验栏目。探究已经渗入各个地方,不用都写上探究的名称。增加了扩展性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说明

八年级物理教材/课程说明书 (袁场中学张月石) 新学期伊始,新领导上任,认真贯彻落实了有关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突破了以往老掉牙的教学常规,开学第一课之前一定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个教材,通览全书,拿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比如,阅读教材后,要知道学生要学什么?我要教什么等?为本学期教育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招对于一个有志于探究教育教学的我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平台,兴趣和动力。 一、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1、老教材内容编排较为杂乱,没有良好的学习线索; 2、新教材将重点考虑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严格按照知识的建构特征,将九年级物理的《机械运动》、《质量与密度》调整到八年级上册,从知识的建构顺序来说,这是了不起的突破。之前我在教学中,比如上运动有关知识时,固然要遇到速度或路程的测量计算问题,可是这又要用到简单的测量知识,很多时候就犯难了,只得牵强附会的抬出未知的物理量甚至是物理概念之类的东西了,这于学生学习十分不利。 3、旧教材留给教师太多、太大的教学空间,但显得过于空洞,容易让不少教师离本离纲地“尽情”发挥,这样会让学生学得杂而乱,常常也让老师不着边际。新教材弥补了这一缺点,空间虽然仍然大仍然足,但十分充实,“杂”而不乱。 4、“扩展性实验”这一环节编排得十分到位,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做,这充分发挥了教材的示范功能,相当具有普遍性意义。其实只要我们稍加阅读分析,你会发现,“扩展性实验”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作为老师可以为自己充电,变通地执行该教学环节,也是相当有用的。 5、新教材图文并茂,知识载体的界面更加人性化,亲切化。 6、“动手动脑学物理”属于课内或课外的学习活动,包括问题的探讨,练习、实验、社会实践以及小论文的写作等。这一环节中,对于练习题的选取可以说是用了相当的功夫的,既注重课内基础,又注重了课外的延伸,习题经典颇具代表性,与测试,中考,期考紧密联系。 7、“STS”、“科学世界”挖掘潜力较大,内涵,内容丰富,教师可作为出试题的素材用。 二、学生究竟应该学到什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尺要尽量贴所测量的直线;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参照物 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当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时,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取,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3、速度 速度的定义; 平均速度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4、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目录(全)

新人教版八年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3节运动的快慢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第二章声现象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2节声音的特性 第3节声的利用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三章物变态化 第1节温度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3节汽化和液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第四章光现象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光的反射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4节光的折射 第5节光的色散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4节眼睛和眼镜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质量 第2节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第2节弹力 第3节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第2节二力平衡 第3节第3节摩擦力 第九章压强 第1节压强 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第1节功 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1节杠杆 第2节滑轮 第3节机械效率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1节内能的利用 第2节热机 第3节热机效率 第十五电流和电路 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 第2节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 第4节电流的强弱 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第1节电压 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 第4节变阻器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3节电阻的测量 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1节电能 第2节电功率 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 第二十章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号召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八年级物理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在初中阶段已经推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新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进行如下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材的编排上学科逻辑更加合理,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较大的改动。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如: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放在第一节,为以后学到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打下了相应的基础。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先学习“速度”的内容,为后面“声速”“光速”的学习做好铺垫。而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中的难点,新教材将“物态变化”安排在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将“重力”“弹力”内容提到了“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具体内容。在新教材中有“测量摩擦力”的实验,直接放在“二力平衡”后一节,既方便学生理解和计算摩擦力,又巩固二力平衡。将“功和机械能”放在“简单机械”之前,可以为学生计算使用滑轮、斜面的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打下基础。另一方面,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2.适当删减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根据课标要求删去“颜料的混合”的内容。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删去,因为在生物教材中重点讲解,物理新教材里将该节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原教材有一节“看不见的光”,新教材将其删去,部分内容放在“光的色散”一节中。又如原教科书在讲摩擦力之后,安排了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的练习题,该题的缺点是开放度太大,学生完成此类问题的课业负担较重,但优点是能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新教材将此题改成“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仍然保留了发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功能,但要求更贴近初中学生的水平、且能大大减轻学生课外练习的负担。原教科书有“功的原理”内容,此内容不需要单独提出来讲,在“机械效率”中贯穿,而且在《物理学名词》中并没有此原理,所以将该内容删去。 3.教材的可读性增强,图文并茂书中使用了很多彩色照片,尝试以视觉形象向读者传递更多的信息,以适应当代青少年的阅读习惯。蛟龙号潜水艇和“辽宁号”航母的图片,使学生对我国的科技事业有更多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的思想。在适当的地方加了旁批,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中的一些主方法。例如,在第三章第二节“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的“猜想与假设”旁加了旁批;在第四章第3节“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的“设计实验”及“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旁加了旁批;第五章第3节“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分析与论证”旁加了旁批;在第八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 第一章声现象第二章光现象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光的传播1、透镜 2、我们怎么听到声音2、光的反射2、生活中透镜 3、声音的特性3、平面镜成像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4、光的折射4、眼睛和眼镜 5、声的利用5、光的色散5、显微镜和望远镜 6、看不见的光 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六章电压电阻 1、温度计1、电荷1、电压 2、熔化和凝固2、电流和电路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3、汽化和液化3、串联和并联3、电阻 4、升华和凝华4、电流的强弱4、变阻器 5、探究串、并联电路中 电流的规律 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八章电功率第九章电与磁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 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电能1、磁现象 2、欧姆定律及其应 用 2、电功率2、磁场 3、测量小灯泡的电 阻 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3、电生磁 4、欧姆定律和安全 用电 4、电与热4、电磁铁 5、电功率和安全用电5、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6、生活用电常识6、电动机 7、磁生电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1、现代顺风耳──电话1、宇宙和微观世界1、运动的描述 2、电磁波的海洋2、质量2、运动的快慢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3、密度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4、测量物质的密度4、力 5、密度与社会生活5、牛顿第一定律 6、二力平衡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1、弹力弹簧测力计1、压强1、功 2、重力2、液体的压强2、机械效率 3、摩擦力3、大气压强3、功率 4、杠杆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动能和势能 5、其他简单机械5、浮力5、机械能及其转化 6、浮力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分析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一、教科书的特点 1、从学生兴趣、认知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结构 2、注重探究活动,提倡学习方法多样化 3、形式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5、注意学科间的综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基本内容概述 (一)本册的物理知识体系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章“机械运动”从长度的测量,和运动的问题出发,对运动进行研究。 第二章“声现象”,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等问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介绍温度计的使用及常见的六种物态变化。第四章“光现象”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几何光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介绍透镜的概念、生活中的透镜和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初步知识。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在质量,密度,以及相关的测量方面进行学习,然后又对密度和社会的联系进行了介绍。 教材从自然现象中的机械、声、光、到透镜,这种编排有利于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不论是自然现象或人工现象都隐含着许多的物理知识,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巨大力量。 在过去的教材中,一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端:在序言中通过各种实验、图画等形象化、趣味化方式刚刚调动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紧接着的内容却是非常枯燥的测量、速度计算等逻辑性、规范性强的力学内容,从而很快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而本册教材不再出现传统力学内容,代之以学生感兴趣的、不涉及任何公式及运算的内容,避免了上述弊端的出现。 每节由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内容介绍、探究、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等内容及栏目组成,每一栏目都有着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个延伸与拓宽的知识点,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 整个教材内部还始终隐含着讨论、探究、创造三位一体的内在结构在想想议议、想想做做栏目及探究的各个环节步骤等内容的操作时,需要学生的相互讨论与合作来完成,科学世界等栏目也为学生的讨论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场所。因此,学生的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体现在本教材的各个角落。 本册教材在体现探究这一内容标准重要组成部分上,有着如下的特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 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 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 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 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 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 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每一个探究活动点,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了一些这样的“情感点”,这些点是我们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情感点在外在的形式上也是一种探究活动,这种探究不同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经历”的探究,而是一种查阅资料式探究或者物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这样一种活动,让学生在对社会、生活、物理问题上做出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现出来。情感点在要求上都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反应、第二层次——领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