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2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4.2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4.2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4.2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过程

一、单选题

(2020·云南文山二中高二期末)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下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下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右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图中岩石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⑦--④--②--①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⑤D.②--④--⑤—⑥

【答案】1.C 2.D 3.A

【解析】考查岩石分类及转化,地壳运动过程,岩层新老关系判断。

1.根据材料可知,翠玉白菜属于变质岩;图中①②是岩浆喷发形成的岩浆岩,③分布在岩浆岩周围,是岩石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变质岩,④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③符合题意,故选C。

2.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由于a处受外力侵蚀,背斜形成谷地,b处岩性坚硬,不易被外力侵

蚀,向斜形成山地,两地地质作用的差异导致地形差异,①错、②对。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先经过了水平运动,产生褶皱,地壳下降,外力以沉积作用为主,③对、④错。故选D。

3.图中L1是明显的侵蚀面,说明岩层⑥形成于侵蚀面之后,且⑥的结构比较完整,形成时间应最晚;图中岩层④⑤⑦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上层岩层年龄新,下层岩层年龄老,所以⑤比④新,④比⑦新;图中沉积岩结构明显被岩浆岩破坏,所以岩浆喷发出现于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岩浆岩②的结构被①破坏,所以①形成于②之后;岩浆岩形成之时导致周围岩层受高温高压作用发生变质形成变质岩③,所以图中①—⑦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⑦—④—⑤—②—①—③—⑥,故选A。

(2020·永昌县第四中学高二期末)在地核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加热下,最靠近地核的那部分地幔会形成一个就像“烟囱中的滚滚浓烟一样”垂直上升的热柱,这种地幔中的呈柱状分布的热异常领域,称为地幔柱。下图为世界地幔柱局部分布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当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对接触岩石的影响主要是

A.侵蚀作用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D.冷却凝固

5.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出现地幔热柱的是

A.欧洲中东部B.北美中部

C.东非大裂谷D.青藏高原

【答案】4.B 5.C

【解析】该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4.地幔柱对接触到的岩石提供高温高压的环境,使岩石发生变质作用,不一定使岩石重熔再生,所以B正确。5.读图可发现,在非洲东非大裂谷可能出现超级柱,欧洲中东部、北美中部和青藏高原没有出现超

级柱,所以C正确。

(2020·浙江高三二模)不同沉积岩都有其特定的沉积环境。读某地沉积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据图判断,页岩的岩性是

A.松软易蚀B.坚固致密C.富含矿物D.容易断裂

7.推测该沉积剖面形成时期的海平面变化是

A.一直上升B.一直下降

C.下降-上升-下降D.上升-下降-上升

【答案】6.A 7.D

【解析】

6.据图判断,页岩受到水体侵蚀形成两部分,说明页岩的岩性是松软易蚀,A正确,B错误;矿物在图中无法看出,C错误;裂隙在页岩处没有,不能判断是否容易断裂,D错误。故选A。

7.该处主要为沉积岩,首先是海平面上升,沉积作用明显,然后海平面下降,向下侵蚀明显,便岩体下部向两侧侵蚀较多,说明此时海平面较低,两侧侵蚀作用大,后海平面上升,上部侵蚀较多,综合分析可知,推测该沉积剖面形成时期的海平面上升-下降-上升。故选D。

(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通过对地质构造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地质历史上生物、构造及其活动情况。下图为某地质勘探队员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三叶虫、恐龙、大型哺乳动物分别为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代表性动物。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8.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的地质时期是()

A.古生代前期B.古生代后期—中生代前期C.新生代后期D.中生代后期—新生代前期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岩石没有生物化石,为变质岩B.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

C.丙处岩石由岩浆上升冷凝而形成D.丁岩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答案】8.D 9.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和地壳的物质循环。完成第1题时要认真阅读题目中的材料,再结合图中的岩层就容易解决了。第2题要掌握岩石的特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

8.图中断层切断了含有恐龙化石的岩层,但未切断含有大型哺乳动物化石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于这两个岩层之间,即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

9.甲处岩层侵入沉积岩层中,为侵入型岩浆岩;乙下面的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表面有侵蚀的痕迹,说明在乙岩层形成之前该地发生过地壳抬升;丙岩层形成于侵入岩周围,属于变质岩;丁岩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属于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所形成的。

(2018年江苏卷)图3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0-11题。

10.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11.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

【答案】10.A 11.A

【解析】10.首先,确定甲乙一线的海拔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变化可知,由甲到乙,海拔先升高,再下降,排除C、D项。其次,判断地质构造,甲乙沿线地层变化为C—P—C,新老变化为老—新—老,即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弯曲。故选A。

11.岩层由地表向下的新老关系是不断变老,丙所在地层为D地层。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以发现D地层、S2地层、S1地层,即泥盆纪、志留系上段、志留系下段三个地层。故选A。

二、综合题

12.(2020·广东高二期末)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撒哈拉沙漠现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为解开撒哈拉沙漠的年龄之谜,地质学家在大西洋洋底沉积物中找到了撒哈拉沙漠形成的时间证据。如今这片表面荒芜的地方,有着丰富的资源等待着人们去开发。1902年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的法尤姆省沙漠中的一个山谷,发现了大量生活在4000万年前的鲸鱼化石而被称为“鲸鱼谷”,“鲸鱼谷”于2005年成为埃及第一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下图为“撒哈拉沙漠位置示意图”和“鲸鱼谷”景观图。

(1)描述“鲸鱼谷”中鲸鱼化石形成的地质过程。

【答案】(1)曾经是海洋,地壳运动(板块运动)使其成为陆地;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鲸鱼变成化石;外力作用(风力侵蚀)使埋藏在地下的鲸鱼化石出露。

【解析】

(1)鲸鱼化石形成的过程,首先要解释鲸鱼,因为鲸鱼为海洋生物,所以说嘛该地区曾经为海洋。后来随着板块运动,发生隆起,形成陆地。由于鲸鱼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死亡以后在地质作用下成为化石。在山谷中发现了鲸鱼化石,说明形成的化石被外力侵蚀掉表层物质,使得化石出露。

13.(2017·哈密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读图,完成问题。

(1)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原因。

(3)分析图中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变化的一般特点及成因(成因可从AB、CD两地段各自对应的不同流水作用来说明)。

【答案】(1)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要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

(3)沉积物颗粒依次变小。原因: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解析】

(1)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形成了地球的地表形态。根据图中的信息分析: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宁夏平原是经过断裂下沉后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

成。

(2)在河流的不同河段,流水作用不同,一般上游是侵蚀作用为主,下游是堆积作用为主,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处)凸出,由于上游段主要受侵蚀作用影响,河流向源头方向侵蚀;在河流下游段,处于河流出山口,河流主要以河流堆积为主,所以CD处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处)凸出。

(3)在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流水的搬运能力不同,泥沙堆积的颗粒也不同,从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依次颗粒变小。当流水携带大量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逐渐沉积,一般颗粒大,比重大的先

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河流的上游到下游,河流落差逐渐降低,河流的流速逐渐减慢,所以从

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积物依次颗粒变小。

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一、字头记忆法

【释义】即从同类地理知识中分别提取字头,编成简短话语进行记忆,这种字头法,简化知识,利于增强记忆。

二、综合法

【释义】认识地理特点的过程,绝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分析要素特征和各部分联系的基础上加以综合。

三、用地图学地理法

【做法】首先,要利用好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挂图。教师指图讲课时,学生一定要注意看图,不要自己看书,或是做别的事情。教师指图讲课,事先是经过充分备课的。他会把图中的知识直接指给学生,避免学生费时间走弯路地自己去查找。

四、谐音记忆法

【释义】即把枯燥的数据换成有趣的文字加以记忆。

五、识图记忆法

【释义】即通过看图、填图、用图来记忆地理知识。首先要掌握地图知识技巧,如辨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势高低、熟悉主要图例、了解经纬网等,练好看图的基本功。

六、简化地图法

【释义】简化地图法是根据学习的需要,把地图作简化处理,删去大量繁杂的图例,只保留有关知识的信息的方法。通过简化图的构思设计,达到突出重点、有利记忆和反映动态、易于理解的目的,并更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

七、归类记忆法

【释义】纷乱的无条理的事物是不容易记忆的。我们把事物做一点理顺和归类,记忆起来就比较方便。如山脉、河流、岛屿、湖泊等分别归类在一起,再进行记忆就比较容易。

八、比较法

【释义】它用于对同类地理事物或具有相似特点的地理事物问,进行异同比较。比较总是根据一定目的,按确定标准作比较,常用形式是列表。

比较法对理清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学了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之后,可按海拔、地形起伏、地形种类和分布立项作比较。

比较法一般要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揭示事物的特征、规律和联系。例如要认识我国东部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用比较法易理解。

地理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学习时要紧密结合、密切联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当地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让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更为鲜活有趣。还要尽可能地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亲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和现象,将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野外观察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应用,培养观察分析、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实践创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说一个问题,有的同学们觉得地理特别抽象和生活没太大关系,我想说,生活之中处处有地理,时时有地理,例如阴晴冷暖,昼夜更替,日长日短,抽洗脸池子按钮的旋转,冬夏季节影子长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们生活中,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学好地理其实真的不难,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地质作用学案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一、内力作用 自主地带 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主要是。它主要表现 为、、。其中,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和。水平运动使岩层,常形成和;垂直运动使岩层,引起。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为主,以为辅。 3、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的类型比较

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 000多米,但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 844.43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D.流水作用 (2)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 844.43米的主要原因是() A.搬运作用B.内力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 (3)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展演变说明了() A.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 B.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削高填低 C.内力作用先形成高山,然后外力作用再把高山削低 D.外力作用起的作用比较小,对山脉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二、外力作用 自主地带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 有、、、四种方式。 2、在、和等因素的影响下,或的岩石经常发生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这种作用叫。 3、、、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叫作用,常在原地形成地貌。 4、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5、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合作探究

【师说 雄关漫道】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2.4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课时作业

【师说雄关漫道】2015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2.4地质循环与地质 作用课时作业 (2013·自贡诊断)下图示意某地某种构造地貌。读图回答1~2题。 1.该构造地貌是( ) A.背斜谷 B.向斜山 C.陨石坑 D.火山 解析:从图中的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以肯定图示区域地貌为山地地貌,不是地势低洼的谷地,也不是洼地,排除选项A、C的可能。图中⑤的外围等高线是600,且是处在700和600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按照“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可以肯定该山地的山顶存在一个洼地,不可能是向斜山,只可能是火山喷发的火山口,故整个山体地貌是一座火山。故选D。 答案:D 2.根据图上信息,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 A.①地海拔比②地低 B.③地海拔比④地高 C.①地与②地的相对高度不可能小于③地和④地 D.④地和⑤地的相对高度有可能大于③地和⑥地 解析:从图上不难看出图上的等高距为100米,①②两地的海拔都在200到300米之间,没有办法直接比较出它们之间的高低关系。③④两地的海拔都在600到700米之间,也没有办法直接比较出它们之间的高低关系。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与③④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存在着大于、等于、小于的三种可能,故选项C的说法是不正确的。④地的海拔在600到700米之间,⑤地的海拔在700到800米之间,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大于0小于200米;③地的海拔在600到700米之间,⑥地的海拔在700到800米之间。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也是大于0小于200米,完全有存在④地和⑤地的相对高度大于③地和⑥地的相对高度的可能。 答案:D (2013·绵阳诊断)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为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据此回答3~4题。

土壤形成基本规律,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试论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 答: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过程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矛盾的统一。 ①、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及其对土壤形成影响 A、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岩石经过风化,其产物通过各种形式的剥蚀和搬运过程堆积在低洼的地方成为沉积物,并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成为沉积岩,再经地壳运动抬升出露于陆地表面。这个以地质历史为周期的过程称为地质大循环。 B、对土壤形成影响:大循环中以岩石的风化和风化产物的淋溶剥蚀过程与土壤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风化过程表现为原生矿物的破坏以及其中养分的释放,它对土壤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输入过程;而淋溶剥蚀过程对土壤系统来说则是一种输出过程,它使系统中的物质流失,使有效养分不能集中于土壤表层。 ②、生物小循环及其对土壤形成影响 A、生物小循环: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对立统一的过程(即通过植物从土壤中选择吸收所需的养分并储存于活质中,再以残落物的形式归还给土壤,并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而重新进入土壤中的过程)。这个循环的范围相对较小、效率高。 B、对土壤形成影响:在土壤形成与发育过程中涉及生物小循环中的吸收、归还和分解三个环节的物质流通。 ③、二者之间的关系 A、生物活动过程是与土壤物质淋溶、流失作用相抗衡的调节机制。这是由于地质大循环中风化过程与淋溶剥蚀过程对土壤系统养分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不协调,而生物活动可以调节二者之间的供求矛盾,生物过程由于速度快、效率高,它既能把风化释放出来的有效养分保存于土壤中。 B、地质历史上来看,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终也将纳入地质大循环的行列之中,没有地质大循环就没有生物小循环。 概言之,地质大循环乃是土壤形成的基础,生物小循环则系土壤形成的核心。在土壤肥力的发生发展中,生物起着积极主导的作用。 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点) ①、海洋本身构成了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是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的主要接收者和蓄积者海水冷却时将向大气散发大量的热、增温时将从空气吸收大量的热),海洋借助与大气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间接影响气候和受气候影响的各种地理现象。 ③、海洋的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④、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交换过程 A、蒸发和降水是海气之间的水量交换,伴随着物质的交换,还有能量的传输和交换半因此蒸发既包含在水量平衡中,又包含在热量平衡中,入它成为联系水热平衡的纽带。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因而它们即影响海水的温度,又影响海水的盐度,从而也影响到海水的密度,这是导致大洋温盐环流的重要原因之一; B、海洋与大气之间还进行着多种气体的交换,如二氧化碳的交换就对气候有重大意义; C、海洋与大气之间也进行者广泛的固体物质交换。陆源物质、火山物质、宇宙物质通过大气进入海洋,构成海洋沉积物重要来源;由于海浪花破碎和海水气[泡破裂等原因,海水中的盐粒会进入大气参加水循环。 ⑤、洋流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A、洋流对热量的输送,如北大西洋暖对沿岸气温的影响;

2020届高考地理大一轮试题第五章课时规范练6地质循环与内力作用作业(湘教版)

课时规范练6地质循环与内力作用 模拟题组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瓦屋山(左图)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海拔最高为3 522米,垂直高差近1 000米,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地质学家誉其为“中国桌山,人间仙台”。瓦屋山顶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下面是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1~2题。 1.右图中,能代表瓦屋山顶部岩石类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瓦屋山顶成“桌台状”,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A.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沉积作用、断裂上升 B.岩浆活动、断裂上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2.C 1题,根据材料,瓦屋山顶部岩石为玄武岩,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型岩浆岩。根据图中箭头方向,三类岩 石都能形成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即只有一个指向的箭头。图中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B正确。第2题,瓦屋山顶为玄武岩,下面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说明石灰岩形成早于玄武岩。石灰岩是沉积岩,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然后才有岩浆活动,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周边悬崖陡壁围绕,说明桌状山是断裂上升后,受外力侵蚀形成平坦“桌台状”山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C正确。 (2018湖北荆州质量检查)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千米,大陆边缘的地壳一般属于陆壳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壳,有宽有窄。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A图)和活动型(B图和C图)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完成3~5题。

浙江省2020届高三地理选考二轮复习课后作业 专题三:岩石和地质循环

202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岩石和地质循环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下图)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它建在裂隙发育、岩层近于水平、颗粒较细的砂岩石壁上,虽历经多次地震,但仍保存至今。千余 年来,云冈石窟风化严重,岩石呈板状剥落。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岩石 A.形成于地球表层B.由岩浆侵入形成 C.经历高温高压作用D.由侵蚀作用形成 2.导致云冈石窟风化严重的主要因素是 A.植物B.地震C.风D.水 澳大利亚威廉湾国家公园绿水潭以其碧绿的海水和花岗岩巨石环绕的海滩而享有盛名。下图为“绿水潭景区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景区的岩石 A.多气孔B.可能含有化石 C.多层理构造D.球状风化明显 4.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A.岩浆喷发→地壳下沉→变质作用 B.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岩浆喷发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D.地壳下沉→岩浆侵入→变质作用 广东河源拥有全球馆藏数量第一的恐龙蛋化石,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恐龙蛋、恐龙骨骼以及恐龙足迹“三位一体”的恐龙化石资源的地区之一。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岩石中,有可能分布恐龙蛋化石的是 A.大理岩B.花岗岩C.砂岩D.玄武岩 6.形成恐龙蛋化石的地质作用是 A.固结成岩B.冷却凝固C.重熔再生D.变质作用 下图为某处地层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形成时间越来越早。读图,完成7、8题。 7.根据岩石的成因,甲、乙两处的岩石分别为 A.岩浆岩和变质岩B.沉积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岩浆岩D.变质岩和沉积岩 8.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A.石灰岩B.大理岩 C.花岗岩D.板岩 图Ⅰ是浙江省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图Ⅱ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形成“石瀑”的岩石属于图Ⅱ中的 A.①B.②C.③D.④ 10.造成图Ⅰ中“石瀑”悬挂在半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 下图示意北美洲四个相距较远地点的岩层剖面,岩层没有发生翻转,数宇①、②、③、④代表岩层中的化石。据此完成11、12题。 11.指示化石是指通常只和某一特定时代的岩石共生的化石。数字①、②、③、④最能代表指示化石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2.四地岩层中最古老的是 A.黄褐色沙岩B.灰色石灰岩C.黑色页岩D.绿色页岩 13.喜马拉雅山上有大量石灰岩分布,说明该地区 A.目前变质作用强烈B.曾经地势低洼 C.有过强烈的火山喷发D.冰川地貌广布

高考地理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0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专题0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大瓦山位于我国四川省,横断山东侧,为世界第二大桌状山。桌状山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大瓦山是地形倒置的向斜山,山体分两层:下部是构成山体基底的石灰岩,上部是层层堆叠的玄武岩。完成1、2题。 1.大瓦山桌状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抬升 B.板块挤压——岩浆侵入活动——地壳抬升——周边岩层被侵蚀、搬运 C.板块挤压——褶皱断层——地壳下陷——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D.褶皱断层——岩浆喷出活动——断块下沉——外力沉积形成石灰岩 2.假若玄武岩层和石灰岩层的上下位置颠倒一下,呈现的地貌最可能是 ( ) A.桌状山 B.丹霞地貌 C.雅丹地貌 D.喀斯特地貌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1 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郭亮村绝壁岩层( ) 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丰富的化石 C.由变质岩构成 D.由岩浆冷凝而成 4.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 A.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长江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图甲为蜿蜒于四川、西藏、云南三省(区)的金沙江干热河谷景观,该地区森林覆盖率低。图乙为鄱阳湖附近区域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甲所示河谷中碎石遍布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干燥,岩石物理风化严重 B.河谷多大风天气,风力搬运作用强烈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作业(含答案)

专题4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一、选择题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图X4-1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1~3题。 图X4-1 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因为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淀积最快 B.因为b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淀积最快 C.因为c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淀积 D.因为d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淀积 2.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间纹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 A B C D

图X4-2 图X4-3为山西南部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的地形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 A.断层 B.背斜 C.山岭 D.山谷 图X4-3 5.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层相对凸起,导致图示区域汾河改道,其流向( ) A.由向北流变成向东流 B.由向东流变成向南流 C.由向西流变成向北流 D.由向南流变成向西流 峡谷是在新构造运动迅速抬升和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谷地,是一种两壁狭长且陡峭、深度大于宽度的地貌景观。图X4-4示意太行山某峡谷横剖面。据此完成6~7题。 图X4-4 6.关于该峡谷各部分形成的年代,从早至晚的次序为( ) A.“V”形峡谷、“U”形宽谷、盘状宽谷 B.“U”形宽谷、“V”形峡谷、盘状宽谷 C.盘状宽谷、“V”形峡谷、“U”形宽谷 D.盘状宽谷、“U”形宽谷、“V”形峡谷 7.下列对峡谷地区的地质推断,成立的是( ) A.石柱地貌形成早于孤峰

普通地质学-第12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12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冰川冰川冰粒雪雪线成冰作用冰川的积累区冰川的消融区海洋型冰川大陆型冰川冰舌冰山大陆冰川(冰盖)山岳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悬冰川山麓冰川单式冰川复式冰川冰前冰蘑菇冰芽冰塔挖掘(拔蚀)作用磨蚀作用冰溜面冰川擦痕冰蚀谷冰斗刃脊角峰石盆地羊背石漂砾冰运物冰碛物(侧碛、中碛、终碛、底碛)终碛堤侧碛堤鼓丘蛇丘冰前扇地纹泥古冰川冰期间冰期冰进冰退冰蚀湖 二、是非题 1.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气温很低,常常终年积雪形成冰川;而赤道和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根本不可能形成冰川。() 2.雪线位置最高的地区在赤道。() 3.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川是由海水长期冻结而成的。() 4.雪线以上地区都能形成冰川。() 5.高纬度地区雪线高度比低纬度地区高。() 6.雪线通过所有的活动冰川。() 7.冰斗的位置可以作为识别雪线位置的依据之一。() 8.一般来说,山的东坡与北坡比山的西坡和南坡雪线位置低。() 9.冰川流速小,所以其剥蚀和搬运能力都很小。() 10.冰川冰与沉积岩类同,也具有明显的层理。() 11.冰川的进或退主要取决于冰川的流速。() 12.某地冰溜面上钉字型擦痕的尖端指向南东,由此可判断古冰川流向为北西。() 13.冰碛物沉积的主要原因是冰川流动速度减小的结果。() 14.世界上哪里气候最冷,哪里就有冰川形成。() 15.海平面不仅是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也是冰川的最终侵蚀基准面。() 16.冰川冰中也具有明显的层理。() 17.冰床基岩突起处迎冰溜面挖掘作用强烈,背冰溜面磨蚀作用强烈。() 18.羊背石是冰蚀作用的产物,鼓丘是冰川沉积作用的产物。() 19.凡具有擦痕的砾石,都是冰川砾石。() 20.南极洲冰盖和格陵兰冰盖部分位于海平面之下。() 21.大部分冰川作用所塑造的冰蚀谷在横剖面上呈“U”字型。() 22.串珠状分布的冰蚀盆地(冰蚀湖)、羊背石、漂砾链等冰川遗迹,均可作为判断古冰川流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专题复习学案

地质循环与地质作用专题复习学案 【考试说明】 1、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教学目标要求】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关联图。(2)、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外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形地貌的影响(3)、板块构造学说及其应用,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其边界类型。

河口三角洲 风力侵蚀 成都平原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风力沉积 新疆雅丹地貌 风蚀蘑菇 流水侵蚀(溶蚀) 黄土高原的形成 新月形沙丘 流水沉积 云南路南石林 【例题讲练一】(2011珠海测试题改编) 2010年8月,“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它是一种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在内陆盆地中沉积的砂岩、砾岩等)地貌。右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两个小题。 1、左图中对应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右图中的地质作用分别为( ) A 、a ② B 、b ① C 、c ③ D 、d ④ 2、有关左图中岩石类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②受高温高压变质作用形成 ③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④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⑤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侵蚀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④⑤ D 、①③④ 【变式训练一】(汕尾2011调研题) 1、下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a ——侵蚀——兴建深水港 B 、甲——c ——沉积——兴建聚落 C 、乙——a ——沉积——种植农作物 D 、乙——c ——侵蚀——修筑防护堤 【基础要点二】 六大板块的名称及板块的边界类型 甲

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九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目的要求 在一定条件下,冰川对地表的岩石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因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冰川的形成与流动特征,掌握冰川的类型和运动的特点;掌握冰蚀作用的特点和产物特征;了解冰川的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点,以及沉积物的特征;了解冰川作用与板块运动的相互关系。 课时:4学时 授课内容 一、冰川的形成、类型和流动 二、冰蚀作用 三、冰川的搬运作用 四、冰川的沉积作用 重点 冰川的溶蚀作用的特点与产物,冰川的沉积作用与产物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 冰川作用的地质学意义学生难以理解。可借助一些典型的实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讲解。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等以讲授为主,结合部分实地照片进行说明。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一、冰川的形成、类型和流动 (一)冰川的形成 冰川主要分布在两极(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的地区,经长年降雪积聚起来形成冰川。我国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为高海拔区的山岳冰川。 (二)冰川的类型 1、大陆冰川:分布在两极的巨大冰盖,占总量的99%。 2、山岳冰川: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冰川,占总量的1%。 (三)冰川的流动 冰川呈塑性的固体流流动,其速度缓慢。 冰川的前进与后退,在同一位置,随着温度降低,供冰量大于消融量时,则前缘前进,为冰川的前进。随着温度升高,供冰量小于消融量时,则前缘绝后退,为冰川的后退。 冰期:为寒冷时期(冰进时期)。 间冰期:为温暖时期(冰退时期)。

二、冰蚀作用〔冰川的刨蚀作用(exaration)〕 (一)、刨蚀作用的方式 1、挖掘作用(sapping) 冰川将冰床底部及两侧基岩破碎,并将破碎物质掘起带走。其原因一方面是冰川的压力,如冰层厚100m时,其压力达90t/m3,可以使岩石压碎;另一方面是渗入到岩石裂隙之中的冰融水冻结膨胀,促使岩石崩裂。崩裂的岩块被冻结在冰川底部或边侧随冰体移动。 2、磨蚀作用(abrasion) 冻结在冰川底部或边部的岩块在运动中,象锉刀一样不断研磨和刮削着谷底及两侧的基岩,其本身也同时被磨损。 (二)、冰蚀地貌 1、冰斗(cirque) 雪线附近的围椅状的半圆形洼地是冰斗冰川的源地。因为雪线附近冰冻风化作用极为盛行,普通的积雪洼地易被冻裂崩解。崩解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而搬走,洼地的周壁后退而拓宽,底部蚀深,积雪洼地便发展成为冰斗。 2、鳍脊与角峰 冰川作用之初,高地上冰斗规模较小,相邻冰斗的间距较大。随着冰川作用发展,冰斗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靠拢,在平行发展的两冰斗之间的分水岭变得愈来愈窄,形成象鱼鳍一样的山脊,称为鳍脊(kuife-edge crest)。如果同一山头有三个以上冰斗同时进行溯源侵蚀,可形成锥形的孤峰,称为角峰(horn peak)。 3、冰蚀谷(glacial valley) 它是由山谷冰川剥蚀而形成的谷地。谷地宽阔、平直。其横剖面呈“U”形。 4、羊背石(sarsen stone) 突起于冰床上的坚硬基岩受刨蚀后变为一系列低缓的椭圆形小丘,其长轴方向与冰川流动方向一致,且迎流坡较平缓,并有许多镲痕或磨光面,背流坡为陡坎。羊背石可以指示运动的方向。 三、冰川的搬运作用 冰川的搬运颇具特色:①它具固体搬运即载移搬运能力;②冻结在冰体内的岩石碎块不能自由移动,彼此间很少摩擦与撞击,只是岩块与岩壁间有摩擦;③冰川具有较大的压力,往往形成“丁”字擦痕。 冰川将刨蚀的产物以及堕落冰面的风化物一并冻结于冰体之中,像传送带一样将它带到冰川的前端,为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的搬运物都是碎屑物,在冰川中呈固着状态。除因冰体不同部分运动速度有所差异,某些粗大碎屑物相互之间可以局部发生摩擦,以及位于冰川底部和边部的碎屑物可以和冰床基岩发生摩擦以外,绝大多数搬运物在冰体内不能自由转动和位移,不能相互作用,因而在搬运过程中难以受到改造。这是冰川搬运和流水搬运的重要区别。 其次,由于冰川是固体介质,尽管其流速很慢,但其搬运能力很强,它可以将直径达数十米的巨大石块搬运很长的距离。大陆冰川以冰山的形式伸入高纬度地带的海洋中,将大量粗大的碎屑物带入海洋中沉积,能造成异常的海底沉积物分布。这是冰川搬运和流水搬运的又一重要区别。 四、冰川的沉积作用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二轮 专题二 第一讲 地质循环和地质作用试题

【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二轮专题二第一讲地质循环和地质 作用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1·福州调研)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 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① B.⑤ C.③ D.④ 解析:第1题,此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丘”。由于风的磨蚀作用,小丘的下部往往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第2题,此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从图中可以看雅丹地貌的岩石具有岩理结构,应为沉积岩。图中①是岩浆,②是侵入岩,③是喷出岩,④是沉积物,⑤是沉积岩,⑥是变质岩。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⑤。 答案:1.B 2.B (2011·广州调研)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 ) A.从变质岩到岩浆岩B.从沉积岩到变质岩 C.从岩浆岩到沉积物D.从岩浆岩到变质岩 解析:第3题,图中①是峡谷地貌,由流水侵蚀而成;②是河口三角洲,流水堆积所致; ③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④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第4题,③图表示岩浆

岩的形成,经①图所示的流水侵蚀作用,最终大量泥沙等碎屑物在河口地带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图②)。 答案:3.D 4.C 5.(2011·广东高考)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断层是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丙处岩层向下弯曲,则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甲处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运动,故甲处为断层。 答案:B (2011·南京模拟)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外力侵蚀作用统计图,回答6~7题。 6.图示的外力是( ) A.流水B.海浪 C.冰川D.风力 7.新疆的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都很突出,是因为( ) A.自然环境整体性强 B.地域广阔,距冬季风源地近 C.自然环境的垂直差异显著 D.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显著 解析:第6题,据图可知,这种外力侵蚀作用以新疆、内蒙古等省区较为典型,故这种外力是指风力。第7题,新疆的地形以“三山夹两盆”著名,其中新疆中部的天山可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南、北疆的自然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导致它们的侵蚀强度存在很

推荐-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课时规范练6地质循环与内力作用湘教版

课时规范练6 地质循环与内力作用 模拟题组 (2018云南师大附中模拟)瓦屋山(左图)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海拔最高为3 522米,垂直高差近1 000米,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地质学家誉其为“中国桌山,人间仙台”。瓦屋山顶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下面是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1~2题。 1.右图中,能代表瓦屋山顶部岩石类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瓦屋山顶成“桌台状”,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A.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沉积作用、断裂上升 B.岩浆活动、断裂上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裂上升、侵蚀作用 2.C 1题,根据材料,瓦屋山顶部岩石为玄武岩,为岩浆岩中的喷出型岩浆岩。根据图中箭头方向,三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即只有一个指向的箭头。图中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B正确。第2题,瓦屋山顶为玄武岩,下面是石灰岩,属于沉积岩。说明石灰岩形成早于玄武岩。石灰岩是沉积岩,先有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然后才有岩浆活动,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周边悬崖陡壁围绕,说明桌状山是断裂上升后,受外力侵蚀形成平坦“桌台状”山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 质作用依次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C正确。 (2018湖北荆州质量检查)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3千米,大陆边缘的地 壳一般属于陆壳性质,但厚度往往小于大陆内部的地壳,有宽有窄。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

高三地理专题04 地质作用与地质循环(详细答案)

2020届专题04地理 测试范围:地质作用与地质循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澳大利亚的神奇岩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奇观。它是滨海嶙峋兀立的巨大黄岗岩巨石,读图完成1—3题。 1.嶙峋兀立的花岗岩居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嶙峋兀立的花岗巨岩的成因是() A.变质作用 B.溶蚀作用 C.岩浆活动 D.风化作用 3.嶙峋兀立的花岗巨岩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岩浆侵入—地壳上升—海浪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喷发—海浪侵蚀 C.板块运动—地壳上升—海浪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力侵蚀 读图,回答4—6题。 4.凤凰山、仙人冲、元宝山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背斜、向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断层、向斜、背斜 D.背斜、向斜、背斜 5.仙人冲处地貌形态形成的正确原因是() A.槽部受到张力,不易受侵蚀 B.槽部受到挤压,岩石比较坚硬 C.顶部受到张力作用,易受侵蚀 D.岩石比较坚硬,易发生上下移动 6.关于图中所在地区正确规划利用的是() A.在凤凰山上进行天然气的勘探 B.在龙潭肖处一定不能建设水库 C.仙人冲处一定是良好储煤炭处 D.在元宝山中进行水资源的勘探 排石位于辽宁大连瓦房店骆驼山海滨森林公园东部岬角处,有一排礁石伸向海中,故名排石,下图为该景区著名景点。读图完成7—8题。

7.据图判断图示岩石类型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8.图示地貌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A.风化和风力侵蚀 B.风化和流水侵蚀 C.风化和海浪侵蚀 D.风化和冰川侵蚀 下图为某地“沿110°E南北向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地质剖面的特点是() A.黄河至洛河之间为背斜 B.黄河至洛河之间是受到强大挤压力而成 C.北山为背斜山 D.渭河是在向斜处发育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剖面黄河至渭河段总体地势南高北低 B.花岗岩体中能发现岩石 C.北山和秦岭岩层的成因不一样 D.图示区域地貌特征主要是风力侵蚀形成 某一研究时刻的水面线与河底线包围的面积称过水断面。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P表示() A.水流搬运 B.河床风化 C.水流沉积 D.河床沉积 10.流水作用与过水断面之间的关系是()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1.概念 一、冰川——陆地上终年缓慢移动的巨大冰体。 现代地表陆地面积约有1/10被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 全球冰川若融化,可成为24000000km3的淡水,占全球总淡水资源的)85%,如注入海洋可使海面上升65米。 因此,研究现代冰川,利用冰雪融化可直接为人类提供水源,古冰川的研究则可子解古气候及古地理的变化情况。 二、冰川的形成 积雪冰川冰冰川 1.终年积雪区——年降雪量>年融化量的地区,地面雪终年不化,并逐年积累,形成终年积雪区。 主要分布在两极及中、低纬的高山地区,这里气温<0°C,大量的降雪则终年积雪,气温是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这里山坡上某个高度年降雪=年消融理,这个高度月雪线。 2.雪线——终年积雪区的下界。 终年积雪 雪线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1)气温:成比,一般赤道两极高度降低。 非洲赤道附近雪线海拔5700——6000米北冰洋0米 (2)降水量:雪线最高的地方不在赤道,而在纬度20°-25°地带。 (3)地形:陡-雪线高;缓—雪线低 东南坡(阳面)高 西北坡(阴面)低 3、冰川冰的形成 三、冰川的类型 按冰川发生的形态规模及所处的地球条件分:

1.大陆冰川(冰盖、冰盾——分布在两极) 特点: 1°面积大,可达几百万km2280万km2 最厚3200m 2°冰层厚,中部上千米,中原四周薄,呈盾形。南极125/cm2>3000m 3°运动不受地形影响,由于压力使中心向四周缓慢运动。 2.山岳冰川——高山地区各咱形态的冰川。 特点: 1°规模小 2°冰层薄 3°形成和运动主要受地形影响和限制。 冰斗冰川——积雪盆地象转椅,只有一个缺口,其余都是陡峭的后壁,后壁冰冻风化强烈。壁崩塌,造成雪崩,冰斗扩大积雪增加,形成冰斗冰川。 山谷冰川——顺山谷流动的狭隘长冰体,是山岳冰川的主要形式。常常在冰斗冰川的缺口处连接至山谷,使冰斗冰川成为山谷冰川的补给来源。 发育成熟者分:补给区,流动区、冰舌、冰前,山谷冰川也可向河流一样由几个支冰汇集为主冰川。 悬冰川——山坡洼地,小沟槽中的冰体 四、冰川的运动特点---------固体流 1.运动原因: (1)重力:山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向低流动。 (2)压力:大陆冰川,中部原压力大,向四周压力小方向流动。 运动速度缓慢:通常肉眼难以观察冰川的运动,现冰川通过打桩来观察桩位的变化。 1959-1960 珠峰北坡V=M-129m/y 南极的大陆冰川V=25M/y 冰体从南极大陆的中部运移到海岸需10万年。 2.冰裂隙:由于冰体与冰库之间的磨擦阻力,使得各冰层的地运动速度有差异,两侧速度慢,中部速度快。由冰川是固体流,在表面产生许多冰裂隙,气温暖时,具冰裂隙的冰体发生差异融化,裂隙处融化快,形成冰塔、冰牙、冰磨等奇特现象,随气温进步转暖则消失。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一、知识讲解 1.岩石 (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右面的模式图:

二、高考经典试题 1.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回答(1)~(2)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B.③C.④D.⑤ 答案(1)C(2)C 2.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双选)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解析读图可知,①指向沉积岩且在此过程中有离子参与到水圈中,应为化学沉积作用;③由变质岩指向土壤、沉积物,应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②由土壤、沉积物指向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④由岩浆指向大气圈,应为火山喷发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的过程。 答案AD 3.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据此回答(1)~(2)题。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第(1)题,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充分结晶,矿物结晶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第(2)题,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气泡,如流纹岩;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质地不坚硬。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D正确。 答案(1)D(2)D 4.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B.片岩C.板岩D.石英砂岩 解析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形成深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板岩是变质岩,分别有片理和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弱,易被风化剥蚀,形成群峰林立景观。石英砂岩抗侵蚀破坏的能力较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 答案D 5.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生物地质化学循环(全)

生物地质化学循环 生物地质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又称作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学上指的是化学元素或分子在生态系统中划分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循环的过程。这使得相关的元素得以循环,虽然实际上在某些循环中化学元素被长期积聚在同一个地方而不发生移动。 类别 有机体中的所有的化学元素都参与了生物地质化学循环。除了参与有机体的构成外,这些化学元素亦可经过生态系统的各种非生物因素进行循环,例如水(水圈)、陆地(岩石圈)和空气(大气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因素都可以被认为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所有的化学物质、营养物质或者更进一步说——元素,例如碳、氮、氧、磷——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的封闭系统中,同时有机体又与开放系统相互循环这些化学物质以保持收支平衡。生态系统的能量则由开放系统所提供;太阳持续地为地球以光的形式提供能量,最后被食物网中的各个营养级所利用或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氮循环 环境中氮的流向示意图。相关的细菌是循环中的关键因素,生产出不同种类的含氮化合物供更高等的生物体进行同化作用。参看条目马尔亭乌斯·贝叶林克。 氮循环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单质和含氮化合物之间相互转换过程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基本概念 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绝大部分的氮元素。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是构成诸如DNA等的核酸的四种基本元素之一。在植物中,大量的氮素被用于制造可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分子。 加工,或者固定,是将气态的游离态氮转变为可被有机体吸收的化合态氮的必经过程。一部分氮素由闪电所固定,同时绝大部分的氮素被非共生或共生的固氮细菌所固定。这些细菌拥有可促进氮气氢化成为氨的固氮酶,生成的氨再被这种细菌通过一系列的转化以形成自身组织的一部分。某一些固氮细菌,例如根瘤菌,寄生在豆科植物(例如豌豆或蚕豆)的根瘤中。这些细菌和植物建立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为植物生产氨以换取糖类。因此可通过栽种豆科植物使氮素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还有一些其它的植物可供建立这种共生关系。 其它植物利用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硝酸根离子或铵离子以获取氮素。动物体内的所有氮素则均由在食物链中进

第13章 冰川的地质作用

第十四章冰川的地质作用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冰雪气候的产物。 冰是水的一种形式。从地球演化过程来看,冰是地球物质分异最后的产物。作为最轻的矿物之一,密度只有0.917g/cm3,比水的密度小。这一特点使它总是处在地球的表面,在水体中则总是浮在水面。如果冰不具有这一物理性质,那么,在低温条件下水体将一冻到底,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灾难。冰具有不稳定性,在目前地表温度状况下,自然界的冰很容易发生相变。冰在地球上的分布非常广泛,上至8~17km高的大气对流层上部,下至1500m深的地壳中都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广义冰川学把冰的分布范围称为冰圈。冰川是冰圈的主体。 在冰川分布地区,冰川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冰蚀地形,同时又把破坏下来的岩屑搬运至它处堆积。所以,冰川是促使高纬地区和中、低纬地区地壳变化、发展的主要外动力。由古代冰川地质作用形成的堆积物和地貌,是地质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冰川是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的扩张与缩小,影响到海面的升降。如果现代冰川全部融化,海面将因此上升50m;即使仅是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也足以使世界海面升高20m。显然,海陆分布、大气环流、世界气候以及生物分布都将随着海面的升降而变化。可见,冰川对地壳的地质作用和地表自然地理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类型 一.冰川的形成 1.雪线和雪原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增加而降低,到达一定高度的高山地区和一定纬度的高纬地区,气温经常在0℃以下,水份的降落和保存多处于固体状态。降雪不能在一年之内全部融化或升华掉,便长年累月的积聚起来,形成终年积雪区,叫做雪原。 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大约等于年消融量;雪线以上,降雪量大于消融量,形成冰雪的积聚。雪线高度与气温、降雪量、地形等因素有关,所以各地雪线高度不同,总的规律是自赤道向两极迅速降低。 雪线高度在赤道非洲地区为5700~6000m,中纬度的阿尔卑斯山降低至2400~3200m,再到高纬度的挪威更降低至1540m,而到北冰洋,雪线已接近海面。 局部地区的雪线高度与降雪量和地形有关。气候干燥使雪线位置升高。20~30°地区的雪线普遍比赤道地区高。地形影响当地太阳辐射强度和气候。喜马拉雅山雪线南坡高度为4400~4600m,北坡为5800~5900m。 2.冰川冰 成冰作用是指积雪转化为粒雪,再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雪是一种晶体,而任何晶体都具有使其内部包含的自由能趋向最小,以保持晶体稳定的性质,这就是最小自由能原则。晶体的自由能包括内应力和表面能两部分。表面能的大小与晶体表面积成正比。圆球体是表面积最大的几何形体之一。在外界环境条件稳定时,雪晶力图向球形体转变。这一过程称为自动圆化或粒雪化。雪的圆化是通过固相的重结晶作用、气相的升华、凝华作用和液相的再冻结作用三种方式来实现的。结果是消灭晶角、晶棱,填平凹处,增长平面,合并晶体,形态变圆,雪花变为雪粒。 粒雪化过程可以分为冷型和暖型两类。前者没有融化和再冻结现象,过程缓慢,雪粒直径通常不超过1mm;暖型粒雪化过程进行得较快,雪粒直径比较大。

《地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中的第一节。从宏观来讲,它是对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结构这一部分内容的升华,同时也是学习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在整个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从微观上来说,该节内容主要有地壳的组成物质以及地壳的物质循环。对地壳的物质组成,教材简要介绍了矿物和岩石的概念、分类,及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岩石作为地壳物质的基本组成物质,教材中用了较多的篇幅加以阐述,尤其是对三类岩石的成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对应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岩石,为学习地壳的物质循环打下伏笔。地壳的物质循环教材只扼要的讲述了地质循环的概念、能量来源和转化,教材把重心放在“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其与岩浆间的相会转化”上,并配以简单的示意图加以说明。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但推理能力较差。加上学生远离野外,学生对地壳、矿物、岩石等概念更是缺乏感性认识,需要教师从分利用地理实物和图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2.叙述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 3.能运用示意图,简要说明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可以识别常见岩石。 2.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说出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观察能力。 3.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出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关于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通过“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的学习,培养关于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 化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 (四)、重难点 重点:地壳的物质循环 难点:三大岩的成因和转化 (五)、教学用具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ppt一份、常见矿物标本几份、矿物视频一份。 (六)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时间分配) 教学行为学习行为设计意图说什么做什么 导入新课(2')天上掉下的陨铁太稀 少,人类最终只能在地 向学生呈现图片及其相 关的文字素材:20世纪 观察 思考 巧妙地运用 新颖的材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