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教法探索222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教法探索222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教法探索

——“无问胜有问”

程鹏绩溪中学

通讯:安徽省绩溪中学邮编:245300

邮箱: cpcry@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13823424.html,

电话:138********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教法探索

——“无问胜有问”

摘要:本论文尝试为新课程下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笔者结合对近几年出现的高考试题的分析,当今习题课教学的现状的分析,以及采用“无问式”习题课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整理和分析,努力探索出对物理教学有积极意义的好方法。

前言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物理中出现的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无问式”

习题教学。通过多次课堂习题课实际检验,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不仅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更重要的是让习题课不再枯燥无味。本论文试图对“无问式”习题教学的

形式、情景的选择、问题的选择、问题的讲解、取得的直接和间接效果进

行分析研究,并试图对当前高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

一、习题课现状: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物理教学的中心任务,教材的习题通

常具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的答案”,然而现实中,人们遇到的许多情

况大多是“模糊的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但希望达到的目标状态(答案不

固定),甚至也没有普遍赞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为提高学生的现实

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加强物理开放性教学就显得十

分必要。

然而在目前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由于高考的指挥棒,“题海战术”频繁

使用,其中大量的封闭性问题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上存在着明显不足;自

2006年安徽实施新课改以来,虽一直强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可具

体到习题课教法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无问式”习题教

学的分析研究,为新课程下物理习题课教学添砖加瓦。

二、对近几年开放式高考题思考

1.高考真题:

(05全国Ⅰ卷) 16. 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由火星和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06全国Ⅰ卷)17. 图中为一“滤速器”装置示意图。a、b为水平放置的

平行金属板,一束具有各种不同速率的电子沿水平方向经小孔O进入a、b

两板之间。为了选取具有某种特定速率的电子,Array可在a、b间加上电压,并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

加一匀强磁场,使所选电子仍能够沿水平直线

OO'运动,由O'射出。不计重力作用。可

能达到上述目的的办法是?

2.思考: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不在列举过多的高考真题以及解法。从上

述物理开放问题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物理开放问题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

点:

①物理开放问题的条件具有一般性,需要动态地分析所有可能的情况;

②物理开放问题的结论具有不确定性或不唯一的,存在着多种乃至无数的

解答;

③物理开放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构建,使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

识经验和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的参与,而不管其属于何种程度和水平;

④物理开放问题特别是综合开放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可传统教学下的学生很“害怕”此类习题,于是,笔者采用“无问式”

教学,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下面就该教学的相关问题和效果进行深入

的分析。

三、“无问式”教学

所谓“无问式”教学,并非真的没有问题,而是让学生提出他们力所

能及或者是想知道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在传统习题课教学的基础上,将

习题的问题全部去除,只保留习题的物理情景。但是为了增强习题课的效

率和教学效果,物理情景的选择、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的选择、

对学生问题的评价、问题的解决和延伸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一)物理情景的选择

一堂习题课的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一个开放而又不失严谨的物理

情景,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物理情景呢?

1.直接把一般性习题的问题去除,只保留习题的物理情景部分。

例如:第一(原题):质量为m的物体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的质量为M的小车上,物体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设小车足够长。试求物体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

第二(去除问题):质量为m的物体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轨道上的质量为M的小车上,物体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设小车足够长。

试求……

第三(学生提出可能的问题)

问1:物体从滑上小车到相对静止需要多长时间?

问2:物体和小车最终相同的速度是多少?

问3:从滑上到两者相对静止物体和小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移是多少?

问4:物体在小车上滑行的距离多少?

问5:若要物体不会从小车上滑下,小车至少多长?

问6:物体的动能损失了多少?小车的动能增加了多少?

问7: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问8:系统全过程产生了多少内能?

……

这种物理情景选择的优点在于选材方便,节省教学准备的时间,从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看来,几乎可以把这个物理情景所能涉及的问题全部解决,对某一类习题的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缺点在于物理情景本身可能过于单一,从长远来看,对课本知识教学针对性不强,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要求也过高,也许学生提不了这么多广泛的问题,笔者建议此方法最好在高三复习时使用,在高一高二学生还在构建物理知识框架时使用效果不明显。

2.根据现阶段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果和教学所预期达到的目标,教师自编物理情景。

例如:高一下学期进行“平抛运动”教学之后,相关的习题比较多,其中一部分习题本质上是重复出现的,传统教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习题,可最后学生还是很难将这些习题归类和知识的系统化。如果采用“无问式”教学,效果很好。

案例:

在h的高空有一驾飞机以v0的速度水平飞行,试求……

(学生提出可能的问题)

问1:如果飞机上掉落一个物体,地面上的人看来做什么运动?

问2:如果飞机上掉落一个物体,飞机上的人看来做什么运动?

问3:这个掉落的物体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地面?

问4:物体到达地面时离抛出点的水平位移多少?

问5:物体离开抛出点多远?

问6:物体到达地面的速度多少?方向如何?

问7:如果每隔一定的时间释放一枚炸弹,这些炸弹在空中是什么状态?他们的距离如何变化?

问8:如果炸弹要轰炸地面上的某个目标,飞机需要提前多少时间释放炸弹?

问9:如果要轰炸地面上相距x的两个目标,两次释放炸弹的时间间隔多少?

问10:(教师)如果炸弹垂直的撞上倾角为θ斜坡上,所需时间是多少?

……

从上面案例分析,“无问式”习题教学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充分挖掘了大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但把课本知识系统化,还把几种平抛运动的问题一并解决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充分得以发挥。这种物理情景的选择适合新课之后的习题教学,对知识的全面性要求不高,让学生有的放矢。

(二)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第一、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多鼓励学生,使学生敢于提问;学生的提问能力其实是一种心理素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敢提问,害怕提问不好被老师、同学讥笑,或是不知从何而问,久而久之,在课堂上不乐于、不敢于提问。教学中,创设师生间平等、轻松、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赞许的目光和专注的神情,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非

常重视的,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使学生急于提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乐于提问;新教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选择学生身边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产生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第三、培养几个喜欢提出问题的学生起到“引子”的效果

(三)如何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于课堂而言,45分钟是宝贵的,而我们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都具有普遍性,针对性,甚至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的必要性,那么如何合适的选择学生提出的问题呢?

在课堂上,常听到教师这样说:“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好学生,我们就从他提出的问题开始研究”。仔细分析该教师的言语,就会发现,“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真好”是教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教师代替学生对问题进行了不容质疑的评价,在充分肯定这位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否定了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

在“平抛运动”这节课时,学生提出一组问题后,笔者继续问学生:“那么在这几个问题中,首先要研究的是哪个问题呢?这样,提出问题的学生也不会觉得自己没有被重视,相反,他还会急于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

这样看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选择问题时一定要发挥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既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完成预期的目的。

(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评价

一是看是不是一个科学问题;二是看问题的表述是否明确、具体;三是看问题的探究价值高不高。面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比如,面对一棵枝叶繁茂的松树,科学家可能会问它的分类地位、树龄、虫害等问题,诗人可能感叹它历经多少风霜,商人可能关心它值多少钱。前者是科学问题,后二者则不是。此外,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往往还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学生想像空间的广阔程度来评价问题的价值也是重要的。所以教师应该从更高更宽阔的角度和视野去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对问题的解决和延伸

第一、有的问题是某个同学已经解决了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大胆的让这位同学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说出来,教师再加以点评,不但可以增强这位同学的自信心,而且也给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第二、有的问题是学生没有解决的,但学生有解决的基础,这样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处理:分组讨论可解决小组内部的问题,又可以组间相互解决问题,还可以分享每组优秀的想法与做法。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学生还能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第三、对于学生目前不可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讲解,但要注意讲解的台阶式递进,甚至一些目前不可能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暂时选择放弃或者是明确的告诉学生实际的情况。

总之,从采用“无问式”习题教学以后,笔者所带的高一(3)班物理成绩取得了不少进步,而另外一个采用传统教学的班级则相对进步较慢,学生的创新能力也相对挖掘较少,另外,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物理开放问题教学的态度也存在着差异性。中等生和差生更为欢迎这种授课方式,因为它能很好地调动中等学生和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优等生基本上持肯定态度,他们在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下学习成绩很好,情感体验积极,改变授课方式就需要优等生改变习惯来适应新的教学,而改变习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至于这种教学的方式对学生今后的高考成绩是否会产生积极影响、对学生未来更持续的发展是否会产生有益的促进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是,笔者一定会对物理习题课教法做更多更好的尝试。总之,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这种艺术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其方式多种多样,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知常,又要晓变,用自己的心血探索出对物理教学有积极意义的好方法。

参考书目:

①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张天宝,王攀峰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②高中新课程目标的研究与开发黄甫全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

③高中新课程评价丁朝蓬著天津教育出版社

④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