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_分析框架

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_分析框架

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_分析框架
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_分析框架

尼赫鲁政府的

对华边界政策:分析框架

马荣久*牛军**

=内容提要> 理解1949~1962年印度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需要一个整合性的分析框架。它涵盖三条线索:当时在中印关系中日益凸显的西藏问题、印度国内政治和反对派,以及主要决策者尼赫鲁的认知与心理。上述因素交织在一起,直接催生了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变化的立场、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途径和行为方式。中印争议边界至今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显示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对此既应该从各层面、更需要整体地认识和理解其历史和现实。

=关键词> 西藏问题国内政治尼赫鲁边界争端

印度和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领土争端,是当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亚洲和国际舞台上新兴的独立的政治力量,当时似乎已经走上携手合作的道路,然而历史遗留下的、甚至一度不为人知的边界争议最终诱发了1962年的边境战争。考察这段历史,仅就印度尼赫鲁政府处理同中国的边界争议而言,其立场和态度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从最初/寻求默认0的冷处理发展到后来的升级争端和诉诸武力。如何理解当时印度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为什么尼赫鲁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会发生变化?

近五十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基于某个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过思考。比如,针对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有研究指出,/印度同美国关系的迅速发展以及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印政策的变化,直接导致尼赫鲁在中印边界问题上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采取强硬的立场0。1此外,无论是印度的还是中国的学者都认识到印度国内政治的消极影响,认为其强大压力促成了印度政府日趋强硬和僵化的对华政策。o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学者对尼赫鲁政府决策过程的分析,?显然有助于揭示印度政府的/失策0,但就研究本身而言,过于细微地关注决策过程,难免会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0的缺憾。

上述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提供了观察问题的不同视角,但所指出的各种因素事实上很难彼此分离,完全用其中的一个去解释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和决策,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在经验上都是不充分的。尤显不足的是,现有研究对于尼赫鲁政府处理印中领土争端缺乏一个动态的和整体上的把握。有鉴于此,本文基于外交政策分析的视角,通过系统梳理影响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的诸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并具体考察不同时段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的目标和意图、制定与实施,为1949~1962年中印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的发展脉络提出一个解释框架。

一、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及其决定因素

政策这个概念一般用在比决定更宽泛的地方,是概括性比较强的决定,表现为一组或者一系列决定;它同时含有对目标(Ob jecti v e)、行动(A ction)和规则(Ru le)的阐述。在这里,目标是指人们特别期望出现的一种未来状态,这种状态必须是具体的。除目标或意图之外,政策在内容上还应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行动,即已经采取的、正在采取的和即将采取的那些行动;另一个是规则,即行动的指针。规则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未来某种状况作出反应的主旨;二是作出某种反应的特殊条件,即在什么情况下才作出这样的反应;三是有关未来事件或状况的解释。?从上述角度来界定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指的是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政府所作出的、用以处理与中国的边界纠纷和领土争端的一系列决定,它同时反映出印度统治阶层的精英人

1o??牛大勇、沈志华主编:5冷战与中国的周边关系6,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500

页。

参阅王宏纬:5喜马拉雅山情结)))中印关系研究6,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年版;Sh ri Ra m Shar m a,Ind i a-China R ela ti on s,1947-1971:F ri end sh i p G oes w it h Pow er(N e w Del h:i D iscovery Pub H ouse,1999).

See S teven A.H off m ann,Ind ia and t he Ch i na C risis(B erk el ey,Cali.f:Un i v.of Cali forn i a Pr., 1990);P ra m oda Kum ar Panda,M aking of Ind ia.s F orei gn P olic y:P ri m e M i n isters and W ars(D el h:i Ra j Pub licati ons,2003).

R. C.Snyder,B.W.Bru c k,B.S ap i n,F orei gn P olic y D ecisi on-M aking(Rev isite d)(N e w York:PalgraveM ac m ill an,2002),p.74.

物如何认识印中边界和印中之间的边界争端,以及在此问题上的立场、目标及其追求目标的途径和行为模式。

从动态的、整体的角度来看,印度对华边界政策是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的,即西藏问题、国内政治以及作为主要决策者的尼赫鲁。

(一)西藏问题

在1947年英国殖民势力退出南亚次大陆之后,印度共和国不仅继承了英印殖民政府在中国西藏的一系列特权,而且在维护地缘政治与安全利益问题上同后者的战略如出一辙。这一战略意味着,中国中央政府继续在西藏行使/宗主权0,而西藏保持事实上的/独立0并在客观上成为印中之间的/缓冲区0。基于此,在印度决策者看来,西藏局势的演变,尤其是中国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印度的地缘政治利益以及北部边境的安全构成挑战。这同时意味着,一个/高度自治0的西藏符合印度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在此背景下,边界问题并不构成挑战。如果西藏/高度自治0得不到维持,西藏失去/缓冲区0的地位,那么,印度主张的印中边界理应得到中国方面的承认和尊重,以此作为对于印度地缘政治与安全利益的某种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讲,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与西藏局势的变化密不可分地纠缠在一起。

(二)国内政治

任何国家的外交政策,包括外交政策目标和原则的确立、对外事务的程序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国政治体制与权力结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内部变革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博弈以及主要领导人对于国内压力的敏感度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外交是内政的延续0。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领土0具有的/象征意义0)))被认为是国家主权和国民身份的象征,所以,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往往在一国国内政治中发挥不同寻常的作用,甚至经常被政治上的反对派堂而皇之地用以实现国内政治斗争的目标。

尼赫鲁政府的边界政策与印度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紧密地纠缠在一起。一方面,尼赫鲁政府的外交政策包括边界政策一直以来就受到国大党内的右翼、反对党派以及其他政治势力的挑战,当中印领土争端凸显以后,这种挑战直接转化为强大的政治压力;另一方面,尼赫鲁政府在边界问题上推行公开外交,并且经过不明真相和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推波助澜,随之带来的是公众舆论的巨大声浪。其中既有大唱反华的高调,也不乏指摘政府的声音。在此背景下,国内的政治角力就和国际的边界纠纷完全搅和在一起,两

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看来是在服务于同样的一个目标。

(三)尼赫鲁

理解印度对华政策和边界政策,不能不考虑尼赫鲁个人的政治地位和作用。作为印度外交的奠基人和主要决策者,尼赫鲁一度主张并且积极推动印度政府发展同新中国友好合作的双边关系。这无疑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是印度寻求大国地位并且在国际社会中扩大影响力的客观要求。尽管如此,这一政策还是遇到来自国内右翼的阻力,只不过这种反对的力量尚不足以挑战尼赫鲁在印度国内政治中的权威地位。但遗憾的是,尼赫鲁本人最终还是逆转了由他一手确立的对华合作的外交方针,除了西藏问题和国内政治的考虑外,主要还在于其认知心理的变化。

在印度决策者看来,独立后的印度争做世界大国和扩大国际威望的努力,既需要中国的合作,同时又面临来自同样是亚洲大国的中国的挑战。身为总理的尼赫鲁早在1952年就指出,/东南亚地区的挑战存在于印度和中国之间。这种挑战构成了亚洲(政治)的中枢0,/决不能让中国人小瞧了印度0。11954年尼赫鲁第一次访问新中国,会见了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据说尼赫鲁在会见后感到似乎他-就像从中华帝国的属国或附庸国来的臣民一样,被引进谒见.。0o在处理同中国关系的问题上,印度领导人的敏感以及对于威望的非同寻常的诉求由此可见一斑。?在1959年印中围绕西藏问题的交锋以及双方士兵在朗久和空喀山口的流血冲突发生后,尼赫鲁感到,中国方面不但没有大方地回报印度政府及其领导人的友谊与帮助,反而一再地损害印度的政治影响和地缘安全;印度的国家威望及其领导人的自尊心甚至受到中国方面有意的而且是严重的伤害。毫无疑问,印度领导人特定的/受害者心理0,?直接影响到在处理中印领土争端问题上印度边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1o?

?F rank M oraes,W it n ess t o an E ra:India,1920t o t he P resen tDay(London:W ei den fel d and N i co-l

son,1973),pp.220-221,i nferred fro m L i u Xuec h eng,The S i n o-Ind i an Border D is pu t e and S i n o-Ind i an Re l a tions(Lanha m,M d.:U n i vers it y Press of Am erica,1994),p.81.

[英]内维尔#马克斯韦尔:5印度对华战争6(陆仁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94页。

对于这一点,美国学者斯蒂芬#科亨试图从印度社会和历史的源头寻找问题的答案。他认为,印度种姓制度是根据个人在等级制度中的地位衡量他人,同时也被他人衡量。这能说明为什么印度领导人,尽管他们大部分来自上等种性,一旦遇到外国人对自己或对自己国家的一点小小的蔑视,都会极为敏感。参阅斯蒂芬#科亨:5大象和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6(刘满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马荣久:5/受害者心理0与外交决策)))以领土争端中的印度对华决策为例(1959) 1962)6,5国际政治研究6,2008年第2期。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影响印度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且其中一个因素的作用又会引起连锁反应。如果可以把印度对华边界政策比喻成一列前行的火车,那么当它行驶在交错的轨道上时,可能会迷失正确的方向。基于此,本文提出,西藏问题、国内政治,以及作为主要决策者的尼赫鲁个人的角色和作用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当时尼赫鲁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不断变化的立场、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途径和行为方式。下面将循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分三个阶段予以实证分析。

二、寻求默认

印度在1947年实现独立,它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界主要是继承了英印帝国推行扩张主义边境政策的历史遗产,并因此带来了不少尚未解决的分歧与矛盾。就中印边界问题而言,这既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又是两个新生民族独立国家需要面对的新挑战。如果双方一开始都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的原则,这个复杂问题应当可以得到比较顺利的解决。

然而,就印度当时的尼赫鲁政府而言,依循地缘政治需要和周边形势的变化,最大限度地维护在次大陆的政治影响和安全利益,成为其边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而其中的重要一环是维护和保障同中国接壤的印度北部边境的安全。为此,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政府一方面竭力维护所谓西藏的/高度自治0以及一个事实上的印中之间的/缓冲区0;另一方面,通过外交的或者军事的手段而想方设法寻求在中印边境存在争议地区由其单方面确定一条边界线,并要求中国政府予以承认,至少是默认。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独立后的印度仍然继承和享有过去英印帝国凭借武装侵略在中国西藏强取豪夺的特权。随后的形势发展要求印度政府同中国谈判在西藏的利益,当时是否向中方明确提出/麦克马洪线0进而确认所谓的印度与西藏的边界,一度在印度决策层引起争议,1但最终的意见是不去主动提出。这是因为,在印度决策层看来,由印度政府主动向中国方面提及争议边界问题是不够明智的。

其一,搁置不失为一种/最经济的办法0。所谓搁置,就是在边界问题上采取既不满足现状又不急于挑战现状的做法;搁置的前提是西藏的/高度自治0。因此,印度需要在外交上维持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因为/这是获取北部

1Sarvep alliGopa,l Jaw aharl a l Nehru:A B iography(vol12)(Del h:i Oxford Un i versity P ress, 1979),pp.177-178.

边疆和平与安全的最经济的办法0。11951年3月28日,印度外交部一位副部长在议会阐述边界政策时指出:/政府并不是对保卫我们与西藏的边界漫不经心。我可以进一步说,政府认为保卫这段边界的最好办法是有一个友好的西藏和一个友好的中国。显然,如果我们的邻国对我们抱敌对态度,如此错综复杂和漫长的边界是不可能得到很好保卫的。因此,我们觉得处理西藏和中国问题时,我们应该记住一个友好的中国和一个友好的西藏是我国国防的最好保证。0o

其二,既然印度对于自己的领土边界确信不疑,那就没有理由主动寻求中国人的承认。很明显,这里涉及的不仅仅是与中国的领土争议,还有印度的国家威望。独立后的印度是一个民族主义情绪相当浓厚的国家,文明自豪感、历史荣誉感以及尼赫鲁的政治抱负等,是影响其对外关系的重要因素。对于尼赫鲁政府而言,它所/确信不疑0的边界不仅象征着印度的国家权力,而且代表着这一权力的良好声誉。因此,尼赫鲁在议会毫不含糊地宣称,/我们的地图表明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边界,不管地图不地图,这就是我们的边界。这个事实没有变。我们坚持这条边界,我们决不让任何人越过这条边界0。?

其三,尼赫鲁认为在1950年或1954年向中国提出边界问题,那么,印度什么都得不到。有如尼赫鲁后来在议会宣称的,/结果就是中国人完全取得对西藏的控制,然后我们和他们争论,双方的关系几近破裂。边界纠纷随即而来。0?因此,对于印度决策者而言,印度政府暂时不向中国方面提及边界争议不失为明智之举。

印度政府刻意搁置边界问题本质上是等待时机寻求中国方面承认或者是默认它所主张的中印边界线,然而,中印在边界问题上日益凸显的矛盾和分歧正与此背道而驰。1957年中国新藏公路的建成通车,在印度政府看来,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首先,/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将使中国人得以从东、西两线进入西藏,如此西藏将会更加难以抗拒中国(的入侵)。另外,鉴于印度在阿克赛钦地区没有交通线路,而新藏公路就使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存在处

1o

??陈平生主编:5印度军事思想研究6,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印]卡#古普塔:5中印边界秘史6(王宏纬、王至亭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25~26页。

[英]内维尔#马克斯韦尔:5印度对华战争6,第75页。

Jayantanu j a Bandyopadhyaya,Th e M aking of Ind i a.s F orei gn P olic y:De t er m i nan t s,In stit u tions, Processes,and P ersonaliti es(Ne w Del h:i A lli ed,1980),p.303.

于军事上更加有利的态势。01至此,可以说,印度政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搁置政策已经处于改变的前夜,而随后发生在中国西藏的叛乱事件以及中国政府平叛的有关举措客观上充当了印度边界政策变化的催化剂。

三、/不承认,不谈判0

如果说从1949~1959年在印度政府总体上奉行对华合作的方针、中印两国相互支持并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双边关系的背景下,边界问题还只是一股暗流,那么伴随着中印两国总理的通信往来、两国外交部门有关照会、备忘录的抗议和指责,尤其是1959年边界流血冲突事件的发生,领土争端就成为摆在中印两国政府面前不容回避并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遗憾的是,印度政府的搁置政策未能奏效后转而顽固地坚持/不承认,不谈判0的政策立场。

印度政府坚持认为,印度同中国并不存在划界问题,这个冠冕堂皇的观点源自于其统治阶层的精英人物三种片面认识。首先,印度的国际边界是几个世纪以来由历史、地理、习惯和传统以及国际条约等解决了的;o其次,中印边界是通过历史过程划定的,因此,它只需印度政府公开宣布一条线就足以最后确定边界;?最后,中国已经接受了印度的主张,中印边界是已经被承认的边界。?既然/不承认0存在尚未解决的划界问题,印度政府也就不会打算进行认真的谈判;所以,它为谈判设置前提和障碍,即印度领导人声称可以会谈,但不是有意义的谈判。尤其要指出的是,谈判本身已不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是一份政治资本。因为就印度政府而言,与中国方面的任何谈判,意味着自身立场的软化,从而会损害印度的国家形象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

作为解决边界争端和缓解边境局势的重大外交努力,中国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等亲赴印度首都新德里,寄希望于同印度领导人的会谈能够有所突破,至少是有助于稳定边界局势。然而,仅仅从印度国内政治

1o??B.R.D eepak,Ind i a&Ch i na,1904-2004:A C e n t u ry of P e a c e and C onflic t(Ne w Del h:i M an-

ak Pub licati ons,2005),pp.197-198.

5尼赫鲁总理给周恩来总理的信6,1959年9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编印5中国和印度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来往文件汇编6(1950年8月~ 1960年4月),1960年版,第200页。

Ja w aharl a lN ehru,P ri m eM inister on S i no-Indian R elation s(V o.l1)(Ne w Del h:i External Pub lic-i ty D ivi s i on,1961),pp.134,139.

5尼赫鲁总理给周恩来总理的信6,1958年12月14日,5中国和印度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来往文件汇编6(1950年8月~1960年4月),第172~174页。

的角度来看,新德里会谈是注定不会取得成果的。因为这一会谈若要有所突破,客观上需要双方做出一定的妥协;但这种妥协对于印度决策者而言,国内政治的代价太过沉重而难以接受。就在中国总理来到新德里积极寻求与印度方面达成一项解决办法时,尼赫鲁别有用心地安排潘特(G.B.Pant)和德赛(M orarjiD esa i)等国大党内热衷反华的右翼分子与周恩来会面。之所以这样做,尼赫鲁是向中国客人显示印度上下一致的强硬态度,同时又要使其政治对手们相信他并没有向中国政府做出任何让步,也没有与中国人达成什么秘密交易。曾任印度外交部秘书的梅农(K.P.S.M enon)后来不无遗憾地写道,周恩来1960年4月访问印度时,提出过一个解决中印边界争端的方案,/根据这个方案,中国政府将一劳永逸地承认麦克马洪线,以报答我们(印度)方面对中国人在有争议的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要求的某种承认0,/尼赫鲁个人似乎有意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但是由于他在内阁中的一些高级同僚的反对和议会的批评,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而摆出了坚定不移的姿态。01事实上,早在新德里会谈之前,尼赫鲁就所谓的/物物交换0的建议发表看法时就宣称,/如果我把那块地方给他们,我就不是印度总理了)))我决不会这样干的。0o

印度政府一味地坚持在争议边界问题上/不承认,不谈判0的立场,实质上是要在外交上压服中国政府去接受印度单方面的边界主张。然而,这种做法使得凸显后的中印边界争端完全处于僵持的局面,而印度政府随后采取的升级步骤进一步把双方的争端推向两国边境战争的不归之路。

四、升级争端

所谓升级争端,即一方为实现或者满足向对方提出的要求而由外交上的说服转而诉诸军事力量和军事手段的胁迫。升级是一个迫使对方停止做或不得不按照胁迫者的意图去做的过程。如果说外交上的说服甚至是压服还在于寻求对方主动去改变其行为方式,寻求对方主动接受某些主张与要求;那么武力胁迫的目标则是试图完全否定对方的主张和要求,或者强迫扭转对方已经采取的行动。

中印领土争端的升级直接缘起于尼赫鲁政府制定和实施的/前进政策0。所谓/前进政策0,即印度要向它所认为的中国侵占下的/领土0上派遣军队

1oK.P.S.M enon,Tw ili gh t i n Ch i na(Bo m bay:Bharati ya V i dya B havan,1972),p.260;Du rga

Das,Ind i a:F ro m Cu rzon toN ehru&After(Ca l cu tta:Rupa&C o.,1969),pp.360-361.

[英]内维尔#马克斯韦尔:5印度对华战争6,第174~175页。

和增建据点,以此来改变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并最终赶走中国军队。从时间上说,/前进政策0可以追溯到1960年初,但直到1961年底,这一政策才得到保障真正付诸实施。从具体行动来看,一是部署军队,先行抢占印度自认为属于它的领土,二是采取军事行动,/清除0所谓印度领土上的中国军队。总体来看,尼赫鲁政府升级争端的政策制定与实施,既有以武力胁迫中方在争议边界问题上/屈辱从命0的目的,又有虚张声势以提高印度国家威望和安抚国内躁动情绪的用意;同时,这种做法也切合了印度领导人尼赫鲁的认知和心理需要。

对于尼赫鲁而言,1959年中国政府平定西藏的叛乱,同时意味着他所苦苦寻求的西藏/高度自治0和/缓冲区0目标的彻底破灭。在印度领导人看来,中方没有回报印度先前的友谊和帮助;在此背景下日益凸显的领土争端,变成了中国政府的/领土要求0,是对印度的/背信弃义0。这样,印度领导人先入为主地自视为/受害者0,中国政府就成了/加害人0。尼赫鲁认知和心理的变化,伴随着/直到那时为止印度外交政策的一个关键因素,即同中国友好合作的政策,倒转了过来0。1对于和中国的领土争端,印度决策者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立场,而对中方的主张采取的是简单否定。基于此,决策中为应对彼此间的分歧与争端的政策选项,不是寻求相互间的谅解,以求问题的解决,而是追求单方面的利益和来自对方的尊重,/补偿0己方所谓的/损失0。1961年11月2日,在印度总理办公室召开的一次关键性会议上,产生了/前进政策0立即付诸实施的新指令。它本质上是印度决策者寻求补偿、先占为强的/受害者心理0作用下的产物。o这一指令的具体实施意味着印度要打破边界现状,向印度认为属于它的地区推进。在中印边界西段,既然实际控制线是中国主张的边界线,并且中国已在沿线建立据点,那么印度实施/前进政策0就是要使军事力量渗透到中国控制的地区,甚至在中国哨所的背后建立印度的新哨所。在中印边界西段,尽管中国政府从来不承认所谓的/麦克马洪线0,但为了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中方事实上把/麦克马洪线0作为实际控制线来对待。然而,印度政府认为,最初的/麦克马洪线0没有严格地按照地形特征画线,印度实施/前进政策0是要修正该线,使其符合地理特征的要求,更进一步说,符合印度单方面的要求。

同样不能否认的是,尼赫鲁政府不惜诉诸武力升级领土争端的做法,决

1o[英]内维尔#马克斯韦尔:5印度对华战争6,第129~130页。

马荣久:5/受害者心理0与外交决策)))以领土争端中的印度对华决策为例(1959)

1962)6,第183页。

策者对国内政治的考量无疑是一个重要推动因素。由于同中国方面围绕西藏问题而发生的利益纠葛和冲突,印度国内形形色色的政治势力以及精英人物所操控的公众舆论在西藏平叛前后掀起了强大的反华声浪,而且这种不满政府和怨恨中国的情绪在中印领土争端问题上觅到了宣泄的机会和目标。面对政治上的挑战和舆论的压力,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了。1962年10月3日,已被委以指挥前线印军作战的第四军军长考尔(B.M.K aul)面见尼赫鲁时,印度总理就认为,印度已经忍耐中国入侵其领土太久,现在已到不计后果采取强硬立场的阶段,,只能采取驱逐行动或者尽最大努力尝试这样做。如果印度政府不能采取此种行动,将彻底失去人民的信任。1国防部长梅农(V.K.M enon)也认为,在边界问题上的任何一点妥协都不能指望得到印度国内舆论的谅解。因而,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印军即使不能在边界的东段采取军事行动,那也决不能因为严冬来临而后退一步,印军应坚持与中国军队对立的态势。o当时,陆军参谋长撒帕尔(P.N. Thapar)曾经就印军在中印边界东段采取军事行动的问题向尼赫鲁提出抗议,负责国内外情报收集工作的马立克(B.N.M u llic k)立即指出,(如果不那样做)政府可能会倒台。?

毫无疑问,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以实现单方面的领土要求,这意味着在一个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上,争执中的双方不再有任何转圜和妥协的余地,意味着一方完全取得同时彼方完全丧失权力与威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尼赫鲁政府诉诸武力和升级争端的做法是将其推向与中国的边境战争的最后步骤。

结语

本文的分析为理解1949~1962年尼赫鲁政府的对华边界政策以及中印边界争端的发展趋向构建起一个基本的框架,即西藏问题、国内政治和反对派,以及作为主要决策者尼赫鲁的认知与心理缠结在一起,决定了印度在争议边界问题上的立场、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途径和行为模式,而这与当时中印边界争端最终演变为边境战争可谓息息相关。

1o?Sarvep alliGopa,l Jaw aha rl a l N e h ru:A B iography(Vol13)(D el h:i Ox f ord Un i vers i ty P ress,

1984),p.219.

B.N.M u llick,M y Years w it h N e hru:The Chinese B etraya l(D elh:i A llied Pub lis h ers,1971), pp.368-371.

Steven A.H off m ann,Ind i a and t h e China Crisis,p.128.

透过西藏问题对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的辐射,可以看到权力政治的/魅影0。正如本文已经指出的,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扩大印度的地缘政治权力,包括安全利益和扩大地区影响力等。而且,印度领导人无疑是认为,在西藏作为印度同中国之间的/缓冲区0的地位及其内部的局势出现/逆转0的背景下,上述地缘政治权力和利益的得失对于印度尤为紧迫和重要。印度边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此做出的反应。事实上,印度国内的政治波澜、尼赫鲁认知和心理的变化,更多的是和西藏局势而不是边界问题本身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划界或领土纠纷如何才能避免成为国家间权力斗争的衍生物或者避免为某些国家争夺权力提供/合法舞台0,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课题。

不能不指出的是,中印边界和领土争端直到今天仍然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显示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本文基于对印度尼赫鲁政府对华边界政策和决策的研究而提供的阐释框架,启示人们既应该从各层面又需要整体地去认识和把握现实问题。

(编辑吴兆礼)

N ehru.s Boundary Policy towards China:An A nal y tic Fram e w ork

M a Rong ji u&N iu Jun

ABSTRACT:The paper foc uses on India.s boundary po licy to w ar ds t h e S i n o-I n-d ian territorial d ispute fro m1949to1962.A ccor d i n gly,on the perspecti v e of for-eign policy analysis,the paper prov i d es an ana l y tic fra m e w or k,that i s,ho w a ll three variables,the issues of T i b e,t do m estic po liti c s and po litica l opposition,as w e ll as Nehru.s role,co mb i n e to deter m i n e I ndia.s standpo i n,t goals and behav-i o r patter n regarding the S i n o-Ind i a n border dispu te.The above analysis w ou l d he l p to understand S ino-I ndian border issue and its developm ent trends,dyna m-i ca ll y and i n tegrally.

KE Y WORDS:the issue o fT ibe;t do m estic po litics;Nehru;bor der d ispute

第二讲 市场与政府的边界汇总

第二讲市场与政府的边界 一、导言: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演变 1.市场与政府职能演变的简要概述 市场与政府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组织,它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历来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不管是在欧洲还是在亚洲,在中世纪时期,经济活动中都存在大量来自有组织的力量和既得利益阶层的干预,包括政府、行会等组织、贵族等,他们控制产品价格、规定生产方法,并对行业的准入、人员的雇佣加以控制,这些封建主义的枷锁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在欧洲中世纪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崩溃,行会制度的瓦解,自由经济制度逐渐替代了封建经济制度。在19世纪,经济自由逐步达到高峰,成为经济史上著名的自由放任时代。但自19世纪末期以后,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爆发席卷西方的经济大危机以后,自由市场经济逐步开始向一种混合经济制度变迁,直至20世纪80年代前后,政府的经济职能基本上处于不断增强的状态;政府在管理社会秩序,提供社会福利,编织社会安全网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国家,政府甚至替代市场直接介入具体的经济活动。 2.经济制度演变所造成的结果 ▲从封建经济制度→自由经济制度 在19世纪,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替代封建经济制度后,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形成在较大程度上就是依靠了自由市场机制的力量。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起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双边协定的国家。美国尽管在国际贸易方面曾经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但在国内经济方面,政府的干预则非常少,经济的自由度很大。美国能够在后来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强国,也与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 一般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也存在其不能解决的问题,如由于经济剧烈的周期性波动,导致失业、经济衰退等问题。这些问题被认为需要由政府来解决。还有,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也可能会导致其反面——垄断的出现,而限制垄断也需要以政府规制的形式来实现。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政府指导和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混合经济制度)的共同作用下,西方发达国家克服了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 有的专家认为,资源配置有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在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市场可以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在资源配置的宏观层次,市场不应该、也不能够起决定性作用。我个人认为,上述看法会导致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估计不足,甚至导致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起决定性作用。 要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关键要推进政府改革,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地方政府改革涉及地方官员利益的调整,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需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强有力的推动才能迈步。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一个最大的难题。 今后需要加强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包括怎样完善法规政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做到在一个经济单位内部,各类资本能够得到同等保护产权、同等使用生产要素、同等受益,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今后要很好界定各类国有资本的职能,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公益性,还有一类是商业性,第三类是介乎两者或者两者兼有的。与上述资本职能相适应,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分别制定不同类公司对各个企业出资和投资方式,确定他们的经营目标和考核体系。 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适用范围 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代替已经沿用了21年的基础性作用的提法,这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一个亮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此之前,我国经济界和理论界还没有人明确提出过这一个论断,说明这次《决定》走在改革理论的最前列,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我记得这次起草文件的时候,曾提出希望改革文件能够在改革理论方面走在最前列。在这一点上,我想可以说已经做到了。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怎么样来界定?我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适用于经济领域,并不像适用于经济领域那样适用于文化社会等领域。虽然在文化社会等领域中,产业的部分也需要很好运用市场机制。文化社会等领域有不少公共服务的部分,比如,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的基础养老、廉租房供应等等,这些资源的配置是不能够由市场来起决定性作用的。过去曾经一度出现过上述领域也搞市场化的倾向,使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没有很好到位。所以,这次《决定》明确指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没有说其他领域的改革也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展开。

(完整版)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读书笔记

《公共政策分析》读书笔记 本书共十二章,分别对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框架;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公共政策系统分析;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内容执行分析;效果评价分析;方法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分析方法;分析模型与框架以及量化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作者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某类政策主体,如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的基础上,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有三个: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利益究竟分配给谁?在通常情况下,下列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者。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是: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书中指出,从一般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共同管理过称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包括四点:1、公共政策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2、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3、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4、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管理制定准则。 在书中第二章,作者集中考察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种考察将有助于回答如下问题:政府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政府应当在哪些方面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实际上,这些问题同时也就是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问题。 由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性,社会科学中的许多理论都对其有所涉及。此书主要以经济学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析为线索来进行讨论。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学理论在此领域的分析是到目前为止最为系统的理论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理论对该问题的分析,已经影响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从而成为一种基本的分析途径。大致上,经济学理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

如何才能明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

如何才能明晰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 2013-10-15 09:13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为了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的公共服务,以及落实引导民间投资措施。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地,诸如北京、广东、江苏南京,正在开展各种探索,全国工商联也对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有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方调查评估。这些探索和评估的实质是,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以及落实民间投资措施来试水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边界,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充满创新活力市场和充满活力的社会。 近年来,各地在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小政府,大社会”、“强政府,好社会”的改革思路,并在操作层面上提出“凡是市场可以做的,政府一般不再介入;凡是社会能够做的,政府也不再介入”的具体实施方案,这些都大大推进了市场化的改革,完善了社会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还需要在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问题上开展更加细致的工作,从历史经验看,必须实现三个根本转变。 从明晰公共利益到实现公共利益 (一)以公共利益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

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是市场与整合社会的边界,这个问题我们过去考虑不多,关注不够,尤其是对公共利益。公共利益一般是指公共福利或一般福利,它是政策争论、政治学、民主问题和政府本质问题的核心议题。从经济学角度说,它不具有非排他性(non-excludable)和非敌对性(non-rivalrous),一个人的使用和获取并不影响其他人使用和获取,通常包括公共领域的空气、灯塔和知识等。在个人生活中的住宅小区,通常是指小区环境、安全、卫生、整洁、管理等。几乎每个人都声称参与和增加公共利益是有益的,但若不明晰公共利益的组成内容和概念,并将其与个人利益密切联系起来,一切会无济于事。按照兰登书屋词典(Random House Dictionary)的解释,公共利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公共福利或一般福利。二是与平民百姓有关的利益。本文所指的公共利益更应该是倾向于后者,即与百姓和民众利益相关的、关系民生的利益。一方面,这样界定符合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从“卫生产业化”和“教育产业化”转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政策脉络的演变,另一方面,也符合当前中央提出的关注民生的战略部署,还适合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例如,被各种因素不断推高的房价,使业主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住房价值,房价除了取决于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外,还与小区的环境有重大关系,这是为什么近来越来越多的业主组织起来维护园区公共环境的重要原因,他们因关注个人利益而关心

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摘要】:经济理论和社会经济现实的发展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奉行了政府和失常相结合的政策,但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替代局限是怎么样,两者干预的成本、效益怎样,政府应该怎么介入经济,这都是各国政府必须要面对的难题.为了在实践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我们就要从理论上揭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基本关系.政府与市场是两种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机制或制度安排。下面就根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特点和规律,把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概括为相互替代、相互互补、完全排斥和共同失灵四种情况. 【关键词】:政府;市场;相互替代;相互互补;完全排斥;共同失灵. 据查阅资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府单纯地发挥作用。现代制度经济学家G.霍奇逊认为,一个纯粹的市场体系是行不通的,“一个市场系统必定渗透着国家的规章条例和干预”,“干预”本质上一定是制度性的,市场通过一张“制度网”发挥作用,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政府纠缠在一起。所以,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根据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特点和方式不同,将政府与市场关系抽象为相互替代、相互互补、完全排斥和共同失灵四种情况. 一、相互替代 政府与市场的相互替代关系是一种“非此即彼”和“此消彼长”的博弈关系,即选择一定的政府,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来获得一定的产出,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一定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或者说,选择一定的市场,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获得一定的产出,就意味着放弃一定的政府职能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相互替代条件下,关于政府与市场的优化组合问题,除了可采取以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关系来描述以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来描述。由于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各自都有成本和收益,因而可以根据政府和市场的成本或收益的比较,来确定政府与市场最优组合的均衡点。如果用政府去替代市场,目的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但同时将增加政府的成本,当增加的政府成本等于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时,则政府与市场处于均衡点,这个均衡点就是政府与市场相互替代的有效边界。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大于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就应该选择和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直至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达到替代边界;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小于节约的交易费用时,则应当选择和扩大政府职能作用,直至政府与市场替代边界。就政府的某一项具体的政策而言,也可以依据政府与市场的均衡关系来进行选择。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可能引起政府成本的增加或减少,也可能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当某项政策措施带来的政府成本的节约大于其所引起的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或者该项政策措施所带来的政府成本的增加小于其所节约的市场交易费用,就应该选择和实施该政策;反之,就不应该选择和实施该项政策措施。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1. 公共政策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 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孤立的解 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 3)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 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 显示出多样的特征。 6)合法性。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 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 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论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格式:一引言(提问,思路),二文献综述(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好于不好),三自己看法(边界理论),四验证(若干举例证明,什么是市场做的,什么是政府做的,不该做的做了,是理论问题还是政府的错) 一件事长期以来政府做了,跟我的理论不符,是我的理论不对吗 验证:①理论推出某个结论(政府或市场的行为)。②事实与结论相符?若不符,理论错,若相符,理论暂时不错 五、结论及建议 5000 文献参考,必须注明 论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120602404161-统计1243-莫彩云 一、引言 1776年,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针对封建专制,提倡自由竞争,主张政府不干预主义,政府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这一理论在西方经济学界占主导地位长达150年之久。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掀起了一场凯恩斯革命,主要针对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弊端,主张政府干预,政府干预主义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普遍接受的观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历来是经济学家和政府热衷关心的事情。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政府的职能的不断转变,政府、市场和企业的规模和权限边界的讨论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 政府与市场是两种不同的配置资源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看待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呢?实践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我们有必要探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政府与市场之间存在的不同关系进一步解释两者的边界。 二、文献综述 蒋淑玲和吴建军认为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分工也必然会越来越细,人们普遍会专注于某一职业,提供某一特定的产品或服务,但人们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不能只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必须拿自己的产品去交换别人的产品,这也是市场存在的应有题中之义。但是矛盾也就因此产生,人们越是专业化便越是对专业之外的事知之越少,也就是说信息就会越不对称,这时政府介入市场也就责无旁贷了。因此,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政府的作用不是缩小而是扩大,政府与市场在推动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是互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对市场乱加干预,其干预的目的应是为了让市场更好地运行。政府如何做到“不错位、不越位、不缺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是因为,政府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有成本的,成本的大小有时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运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更多的成本是由于其错位和越位造成的,如果政府的行为阻碍了市场的运行和发展,结果是政府的扩张与市场的收缩,这也就是其错位和越位的内在涵义,这种政府行为的代价是巨大的。当然政府的行为也是有收益的,因为政府解决了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而使市场

边界值分析法案例

1.边界条件测试 边界条件是指软件计划的操作界限所在的边缘条件。 程序在处理大量中间数值时都是对的,但是可能在边界处出现错误。比如数组的[0]元素的处理。想要在Basic中定义一个10个元素的数组,如果使用Dimdata(10) AsInteger,则定义的是一个11个元素的数组,在赋初值时再使用For i =1 to 10 ...来赋值,就会产生权限,因为程序忘记了处理i=0的0号元素。 数据类型:数值、字符、位置、数量、速度、地址、尺寸等,都会包含确定的边界。 应考虑的特征:第一个/最后一个、开始/完成、空/满、最慢/最快、相邻/最远、最小值/最大值、超过/在内、最短/最长、最早/最迟、最高/最低。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边界条件。 根据边界来选择等价分配中包含的数据。然而,仅仅测试边界线上的数据点往往不够充分。提出边界条件时,一定要测试临近边界的合法数据,即测试最后一个可能合法的数据,以及刚超过边界的非法数据。以下例子说明一下如何考虑所有可能的边界: -------------------------------------------------------------------------------- 如果文本输入域允许输入1-255个字符。 尝试:输入1个字符和255个字符(合法区间),也可以加入254个字符作为合法测试。 输入0个字符和256个字符作为非法区间。 -------------------------------------------------------------------------------- 如果程序读写软盘 尝试:保存一个尺寸极小,甚至只有一项的文件。 然后保存一个很大的——刚好在软盘容量限制之内的文件。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3870237.html,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作者:许晶晶 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05期 摘要:市场和政府是调节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主体。市场调节不是完全有效的,政府干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正确认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关系,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市场调节;政府干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 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市场的优势在于它能保障效率的快速实现,政府的优势在于它所拥有的强制和社会动员能力。改革开放之初坚持“政府是万能的、市场是无用的”的理念,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不断摸索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开始放权,市场成为主要的调节方式,两者形成一种有机结合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中国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市场应主要发挥好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应主要发挥好保障公平公正的作用。 [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政府和市场能够有效配合的一个关键所在是两者极强的互补性:政府失灵的地方往往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比如在官僚主义和公共决策方面;同时,市场失灵的领域却恰恰政府可以发挥优势,比如当面对公共物品和外部效应等问题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协调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互补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中,成本和效益是衡量经济活动高效与否的重要标准。为了达到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人们应当理智的加以抉择,只有当市场调节出现失灵或者比政府干预带来更高的成本时,才应选择政府干预;只有当政府干预出现低效率或者比市场调节带来更高的成本时,才应选择市场调节。市场与政府合理边界的确定,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必须明确,现实经济社会不应该是在绝对的市场和绝对的政府之间进行二者择其一的简单选择,而是应当根据客观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经济条件,对两者进行合乎理性的排列组合,进而取得“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良好效果。 二、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两大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分析-学习知识自学点

公共政策分析 题目 b. 界定政策问题 题目2公共政策的主体 正确答案是: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 题目 正确答案是:外部性 题目4控制社会、经济运行的两大并行力量是 正确答案是:市场和政府 题目5下列属于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的是 正确答案是:政策的合法性受到更多重视 题目1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将政策的执行过程看成是从最高的行政机构开始发出并层 层传递所形成的命令序列。该方法从最初的命令开始,逐层分析每一次发出的命令被执行的程度及其原因,并由此来分析政策执行过程是否理想。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政策执行包括三个阶段,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政策执 行的总结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豪伍德与彼得斯所谓的政策病理是指政策分析人员常常因为他们解决的是错误的问题而导致失误,而非因为他们为正确的问题找到了一个错误的方案。政策分析中最致命的错误是第三类错误,即当应该解决正确的问题时,却解决了错误的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一般认为,能够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政策就是具有合法化的政策,而使政策能被公众认可、接受、遵从和推行的过程就是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政治系统自身的合法化和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两个层次。 正确的答案是“对”。 知识点自学1——公共政策分析的含义 政策分析是对政府行为的动因和结果的解释。应当关注解释(Explanation)而不是开处方(Prescription)(戴伊) 政策分析是一种客户导向性建议,这些建议与公共决策有关,并反映了社会价值。(韦默、维宁) 知识点自学2——公共政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价值和事实等导向 ?控制功能:制约或促进社会人的行为和事件的发展 ?协调功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象征功能:符号意义,不产生实质性效果 知识点自学3——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类型和代表人物 公共政策的类型 依照领域或管理部门而划分:产业政策、农业政策、教育政策等 依实际的效果而划分:实体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 依照政策的功能而划分:分配性、规执行和再分配性政策

试论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

试论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关系 摘要: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对于如何调整好这二者之间 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均衡点,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关键所在。通 过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演变的探究,进 一步确定目前我国政府应该怎么做,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促进经 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政府市场职能关系 一、引言 在政府与市场问题上,迄今有两种极端的理念和实践:意识市场至上和市场万能论,结果导致市场失灵;另一个是政府至上和政府全能主义,结果导致政府失灵。这两方面经验使当代各国政府都努力寻求政府职能的恰当定位,既避免市场垄断和市场失灵,也避免政府垄断和政府失灵。一般而论,政府的职能定位可以概括为:弥补市场不足,促进社会公平。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进入具有历史意义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并日趋完善,政府只能也开始转变。 二、理论基础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和深化。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他指出,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每个人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他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去实现公共利益。政府应放任经济自由发展,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亚当斯密在主张由“看不见的手”充当社会经济主要调节器的同时,认为政府的经济职能是有限的,无非是充当一个经济上的“守夜人”的角色。市场机制广泛地发挥作用,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与社会进步。但随着资本主义向其高级阶段的发展,种种难题也随之出现,而且是市场本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在西方经济学个学派,古典经济学派、货币主义、供给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等主张市场出清、货币中性,他们认为市场可以自发调节至最佳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作为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 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对于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化过程,也大致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前, 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国内国际社会政治的影响, 我国实行的是一种全能政府模式, 政府主导国家一切经济社会活动。政府的权力无限大, 政府包揽所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政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按计划进行, 社会资源在国家的统一分配下实行计划配置, 不允许有国家计划外的经济活动, 社会功能完全处于一种被弱化的状态。当然,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并且为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和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社会历史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而改革开放后, 在国内国际新经济的推动和影响下, 我国的政府与市场的职能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慢慢从“全能政府”中淡化, 市场机制逐渐在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的政府与社会关系逐步从国家主义模式中走出来开始还权于社会, 政府开始从一些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撤出, 市场机制开始在一些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是, 目前的中国还处于一种经济转型时期, 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划分还不十分明确, 同时,还存在市场失灵等诸多问题,这些还有待于在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中进行有效地规避和完善。 现如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这样几个特点:(一)相互替代,即选择一定的政府,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来获得一定的产出,就意味着必须放弃一定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或者说,选择一定的市场,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获得一定的产出,就意味着放弃一定的政府职能作用。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大于节约的市场交易成本时,就应该选择和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直至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达到替代边界;当增加的政府成本小于节约的交易费用时,则应当选择和扩大政府职能作用,直至政府与市场替代边界。就政府的某一项具体的政策而言,也可以依据政府与市场的均衡关系来进行选择。(二)相互补充,即在许多情况下政府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关系。在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中,不存在政府一定要排斥市场或者市场一定非要排斥政府问题。从整个社会经济体来讲,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关系。更严格地讲,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市场互补关系是政府对市场的补充关系,因为

论述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论述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中争论不休的核心议题,各种理论观点相互碰撞,常谈常新。经济自由主义时期,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张经济的完全自由,政府只要做好“守夜人”的角色;到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大萧条,凯恩斯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主流思想是政府干预主义;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出现了滞涨现象,对凯恩斯的政府干预主义提出了严峻挑战,新经济自由主义迅速崛起,重申要以经济自由为主,但是承认经济自由不是不限度的自由,认为政府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对经济进行一些干预。 将上述历史演变过程综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各学术流派的争论可以归纳为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之争,但一般讲来,各学派的理论均包含了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的思想,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自由多一点还是干预多一点,并在各自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政策主张。 明确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1市场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第一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发明的社会制度中最接近大自然的运作机理的制度,因为符合趋利避害,计算得失的人类本性和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而且有无可比拟的长期效率、整体效率。世界范围内各国现代化经验也表明,对市场价值的尊重,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往往是一国取得长远发展的基础。 2政府干预保障现代化的秩序和速度。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分析,原则上讲,市场能够解决的事应全部交由市场去办,但问题是能够体现高效率资源配置的完

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纯理论化的抽象,现实的市场机制无法提供完全符合的样本,也就是说,市场理应在价格的引导下提供各种劳务,但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市场不一定做得到。此外,市场还存在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性问题、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社会分配不公平等固有的缺陷。这就决定了在某一时期当市场的诸多缺陷暴露无遗并联合作用导致市场失灵,秩序混乱,经济衰退的时候,应辅之以适度的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市场确实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二是政府的干预确实矫正了市场失灵而不是加剧了配置失效的程度。第一点谈的是该不该干预,第二点谈的是如何做才能有效的干预。只有当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时候,合理有效的干预才成为可能。适度的政府干预能解决市场功能的扭曲,调节市场失灵,使全社会的经济福利最大化;能通过税收,社保和公共部门服务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能通过管理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在宏观层面上,通过财政、货币和其他经济政策来实现控制通货膨胀和失业等目标。 3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相互替代。这种替代机制的作用机理是:市场失灵对政府干预产生了需求,当政府干预的预期收益大于干预成本时,政府干预将让位于市场机制,也就是说政府将放弃干预。当政府干预所带来的边际预期收益等于干预的边际成本,政府干预就达到了最优水平。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相互替代是一个动态过程。市场失灵和干预失灵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在动态经济中,这种行为边界是比较模糊和发展变化的。当出现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规范运行需要政府干预,同时,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市场结构的动态调整和干预绩效的变化,政府干预行为也应该相应发生变化,但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市场的经济自由优先于政府的干预并决定政府干预的限度。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一、中国的政策过程 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共识”的目标诉求。共识就是意见一致。我国的宪政制度、政府体系以及党政关系均将共识视为政策目标。在政策过程的实践中,共识诉求甚至超越单纯的理性目标,如用政策方案的“可批性”代替“可行性”的情形。共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成,如指令、协商、竞争等。 政策过程由政策舞台、政策参与者和共识过程三个变量构成。政策舞台即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门、机构或非正式组织。政策参与者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政策制定的行为个体。共识过程即意见收敛的过程,在政策研究中,共识过程与信息流动的方向、官僚组织的层级、参与政策制定的组织及网络等均相关。 政策过程的模式受到制度环境的显著影响。 制度环境包括政府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方式、产权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变量。 政府组织结构决定了政策制定的舞台、程序和规则,并规定了政策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资源配置方式和产权结构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利益格局和政策立场。 意识形态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政策信仰和政策偏好。 由于不同的政策参与者在权力关系、利益格局和政策偏好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性,政策压力和冲突随即形成,政策过程就是缓解政策压力、解决政策冲突的共识形成过程

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是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是政策过程的组织基础和制度框架,它规定了各个部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能分工,从而限定了政策在哪些政府部门制定、经由何种程序和规则、最后以何种方式颁布和执行。制度化层面上的官僚体系提供政策过程的正式规则,其政策压力和意见传达、收敛、并达成共识的过程通常是自下而上的、程序化的过程; 政策舞台的社会化层面就是参与或影响政策过程的机构、团体或个人所组成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即协商网络。揭示了官僚组织和正式制度背后的动态因素,如哪些人在积极推动、其影响力的来源、作用途径和影响强度等。协商网络因政策领域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通常根据行为主体参与程度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即决策层、酝酿层、影响层,形成由内及 外渐次扩散的涟漪。社会化层面上的政策协商网络则为政策过程提供了潜在的、关键的动力,其政策压力或意见的传达、收敛和共识形成的模式通常是自上而下的、间断性的过程。由于制度化层面上的政策过程缺乏动力和自发收敛的可能性,而社会化层面上的政策过程又缺乏相应的合法性,因此,两者的有效互动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政策共识。

边界值法练习题

1.请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三角形问题的测试用例 2.在三角形问题描述中,除了要求边长是整数外,没有给出其它的限 制条件。在此,我们将三角形每边边长的取范围值设值为[1, 100] 。边1,边2,边3,还是a、b、c 按钮名称【提交】。 边界值:0,1,2,99, 100, 101

2.请用边界值分析法写出NextDate函数的测试用例 3.在NextDate函数中,隐含规定了变量mouth和变量day的取值范围为1≤mouth≤12和1≤day≤31,并设定变量year的取值范围为1912≤year≤2050 。 边界值:year 取 1911 1912 1913 1990 2049 2050 2051 mouth取 -1 1 2 11 12 13 day取 0 1 2 30 31 32 测试用例:

3.邮箱用户名:6~18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下划线,以字母开头,用户名以字母或数字结尾,用户名中必须包含@符号,@符号后可以为数字、字母,邮箱以或或.结尾

根据要求可以确定5个有效等价类和6个无效等价类 邮箱用户名测试用例:

等等(8)(9)(10)(11)任意两个、三个、四个组合都是错误的邮箱用户名。 4. 假设商店货品价格(R) 都不大于100元(且为整数),若顾客付款(P)在100元内,现有一个程序能在每位顾客付款后给出找零钱的最佳组合(找给顾客货币张数最少)。假定此商店的货币面值只包括:50元(N50)、10元(N10)、 5元(N5)、1元(N1) 四种。 请结合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为上述程序设计出相应的测试用例。 有效等价类: 0 < R < = 100 ,R<= P <= 100 R :货币价格 无效等价类:R > 100 or R<=0 ,p>100 or p 100 or R<=0 ,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决策、新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发展。其中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是:《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按照这个要求,提出了经济领域众多新的重大改革举措。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和发展,将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一、我国改革理论的重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所谓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35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始终是围绕着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根本特征就是否定和排斥市场作用,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当时主导的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因此,改革开放要在实践上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就必须在思想上突破否定和排斥市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我们对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推动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个精辟论断,使我们对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随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党的十四大提出市场作用的定位之后,我们党一直在继续探索适应改革和发展客观实际变化要求的准确定位。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删去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定语。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在市场基础性作用前面所加的关键词虽有所不同,但都集中在强调改革取向是增强市场作用。这些重要论断为此次《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思想和理论上作了准备。 从实践背景看,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迫切要求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而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如部分商品和要素价格扭曲、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不合理、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和金融风险积累、生态环境恶化等,都与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市场功能发挥不够有密切关系。《决定》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广泛考虑各方面意见,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却是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种表述不是矛盾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考研重点笔记

育明教育 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 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 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笔记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师整理汇编·五年积淀一、政策目标的确定 政策目标的作用(说到任何目标的重要性都是这三个方面) 1.是政策方案设计和优选的基础依据 2.是政策方案执行的指导方针 3.是政策绩效评估的参照标准 正因为目标的作用比较重要,所以才要保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 政策目标的有效性 取决于两个环节:一是正确设计,一是不同参与者对目标的共识,要做到以下几点 1.目标要具体明确:表达要准确;约束条件要具体;要尽可能量化 2.要具有前瞻性:一定的难度才能产生激励 3.要具有可行性:分析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4.要具有协调性:多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5.目标与手段的统一:目标的层次性,具体目标往往是具体目标的手段,会形成复杂的目标——手段链, 要避免目标置换 但其实要做到这些并不是容易的,也就是说,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并保证其有效性是有困难的:表现在:价值因素;政治因素和目标冲突上(但是这里的概括比较简单,答题时看情况自己进行补充) 1.价值因素:政策目标到底确定为什么,很大程度上受到决策制定者的价值判断的影响,而机制受到政 治地位,利益偏好,传统习俗等的影响 2.政治因素:决策是政治的产物,决策者从政治的角度出发常常故意把目标弄得模糊不清

3.多目标的冲突:横向和纵向上都可能冲突,要分清主次轻重 二、备选方案的设计 两步:政策方案的轮廓设想;对政策方案加以细化——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政策方案的轮廓设想:两者的不同在于轮廓设想是大致的,所以可以大胆地设想,运用更多的是创造性的思维,之所以备选方案的设计一开始并不要求细节地进行轮廓设想,主要目的也就是在于激发这种创造性思维,省得它受到束缚,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 1.政策方案整体上的全面性与多样性:既然是创造性思维,当然就要求方案要全面,所以当决策者发现 只有一种备选方案而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时,就陷入了“霍布森选择” 2.政策方案彼此间的互斥性:说白了就是指两个方案之间不能有雷同 3.注重创新性:轮廓设想的核心,要摆脱旧的政策的束缚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 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摘要】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供求、竞争等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使社会更有效率。落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凡是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不要去干预;凡是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市场决定性政府职能和作用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所谓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力量一步步得到释放。 一、市场的作用――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性”的来龙去脉。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和排斥市场作用,资源配置完全由政府通过计划来进行。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使我们对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随后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之后一直到十八大,我们一直是在强调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虽只两字之差,但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定位更为科学。因为原来“基础性”上面必然要有一个决定性,那就是政府干预。政府就可以借着这个名义对市场实施不合理的干预,这就为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或政府干预型经济模式找到借口。决定性代替基础性,是我们党对市场规律认识的又一次升华。 “决定性”的内涵。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经济活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实现效率最大化。资源配置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计划分配资源,行政力量特别强大,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配置资源就是靠市场价格去指引资源分配。一种商品价格有高有低,那么它一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