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物分析文献综述

药物分析文献综述

药物分析文献综述
药物分析文献综述

2016-20 17学年第1 学期

文献综述

名称高效液相色谱法手性固定相分手性药物研究进展专业2016级药物化学

学号161320217

姓名李松子

导师柯美荣

指导老师林子俺

时间2016年12月19日

高效液相色谱法手性固定相分手性药物研究进展

摘要

手性(chirality)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式和结构式相同,因分子空间排列不同导致两个分子互为镜像和实物的现象。手性药物(chiral drug)是指药物分子结构中引人手性中心后得到的一对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对映异构体(enantiomer) 这些对映构体的理化性质基本相似,仅旋光性质有所差别。目前在约2000种常用药物中有近500种药物以外消旋体的形式存在。外消旋体药物中可能只有一种对映异构体有药效,其镜像分子却有毒副作用或药效相反或无药效:如左旋巴比妥酸盐抑制神经活动而右旋巴比妥酸盐却兴奋神经;右旋甲状腺素钠可降低血脂而左旋甲状腺素钠对心脏有毒副作用;抗菌药左旋氧氣沙星的药效高于其右旋体数倍对映异构体也对香料化学和农业化学方面有重要作用:如S-型的香芹酮有香菜味,而R-型却具有荷兰薄荷香味;农药溴氰菊酯的8个异构体中,(3R,1R,S)异构体的杀虫活性是(3S, lS,R)的70多倍。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在生物和化学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

色谱法利用固定相与外消旋体之间的作用力不同使流动相洗脱时各组分保

留时间不同而实现分离的目的。色谱法以其优良的识别能力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手性拆分方法,尤其在性药物的分离分析和纯度检测等方面。常用的手性色谱分离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毛细管电色谱法(CEC)等根据侍分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选择合适的手性色谱非常重要。

在用HPLC法分离手性物质时,可以通过改变色谱柱的流动相和固定相来改变改善HPLC的分离效果。根据手性固定相的不同来源,可分为天然、半合成和全合成三大类。本文介绍国内外近几年手性固定相拆分手性药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几种经典类型及一些新型手性固定相。固定相可分为几种经典的固定相:环糊精类手性固定相、多糖类手性固定相、Pirkle 型手性固定相、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根据添加剂的性质可将手性流动相添加剂(CMPA)分为4类:配基交换型手性添加剂、手性离子型配合剂、环型葡聚糖添加剂以及基于其他作用的手性流动相添加剂。

1.几种经典手性固定相的手性药物拆分

1.1 环糊精类手性固定相

环糊精(CD)手性固定相分为化学键合固定相及物理涂覆固定相。化学键合固定相是将CD 或其衍生物通过共价键键合至硅球表面,这类固定相具有耐溶剂且高柱效等优点。环糊精物理涂覆是利用硅胶吸附特性,将CD 或其衍生物直接涂覆至裸露的硅球表面,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有效的固定相制作方法,但由于这种方法多用于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这里主要介绍化学键合手性固定相。Nikolic 等使用中性β-CD 化学键合固定相对药物有效成分S-氯吡格雷和会引起不良反应的R-氯吡格雷实现良好分离,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由于天然CD 的手性识别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量不同结构手性药物的分离,因此多种多样的衍生化CD被应用于手性分离。沈静茹等以双[6-氧(3-间硝基苯磺酰基-丁二酸-1,4 单酯)-4-]-β-CD 键合全多孔硅胶基质为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以正相和反相模式对药物扑尔敏进行了手性分离。Rao 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反相模式及二甲基-β-CD 键合固定相对舍曲林手性对映体及5 种相关手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及方法学验证,此方法足以对舍曲林进行质量控制和纯度检测。目前研究较多的还有帽形(capped)CD,其中CD 和其他主体超分子化合物(如冠醚、杯芳烃等)偶联起来,形成一种具有多重识别位点的主体化合物,其中两种主体超分子的协同效应增加了对客体分子的识别,表现出优秀的手性识别能力和分离选择性。Zhao 等合成利福霉素帽形(- 3(- 2-O-β-环糊精)-2-羟基丙氧基)-丙基甲键合手性固定相(RCD-HPS),其具有两个手性结合位点:利福霉素和β-CD,对于华法林等几种芳香位置异构体的手性药物显示出良好的分离能力。

1.2多糖类手性固定相

多糖类手性固定相是将多糖键合至硅胶上,通过在羟基上连接各种不同取代基团,得到具有不同手性识别能力的HPLC 固定相。多糖含有众多的可能作用位点,其手性识别能力被归因到具有手性的碳水化合物单体及其螺旋形二级结构。目前,多糖类手性固定相是HPLC 手性分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固定相。Peng 等在反相HPLC 模式下,利用200 余种外消旋体手性药物,检测了20 多种多糖衍生化手性固定相的分离能力。Antonina 等利用多糖手性固定相分离了特康唑、联苯苄唑等10 种抗真菌手性药物对映体,并根据改变键合有不同类型多糖的HPLC 色谱柱、色谱分离温度、药物主要成分、流动相添加剂等条件,观察出手

性对映体经分离洗脱顺序的逆转。Mohamed等使用纤维素手性柱对血浆及药物制剂中的克仑特罗进行了分离及鉴定,通过方法学验证证实该HPLC 方法对该药物具有高度专一性,可以用于药物质量控制及治疗药物监测。Kazoka 等对两种吡拉西坦衍生物使用6 种多糖手性固定相进行了分离,并寻找出了手性识别能力较高的多糖固定相。通常,在HPLC 分离手性药物时,在流动相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可以改变分离效果。Mosiashvili 等系统研究了在极性有机流动相、多糖类手性柱作为固定相时,添加酸性或碱性添加剂对几种碱性药物手性分离的影响。

1.3Pirkle 型手性固定相

Pirkle 型手性固定相是将单分子层的手性有机分子通过适宜的连接基团键合到硅胶载体上制得的,因而被称之为“刷型”或“束型”。由于良好的载样能力,Pirkle 型固定相非常适用于临床前少量药物的HPLC 手性分离制备。过去几年,Pirkle 型Whelk-01 手性固定相在药物开发早期解决手性分离工作,在所有商业可得的Pirkle 手性柱中,研究显示只有Whelk-O 1 型对特殊的活性药物显示出了手性异构体分离能力。Thomas等发明了柱耦合方法,提高了Whelk-O 1 手性柱的分离效率及应用范围。William 等使用4 种Pirkle 型手性固定相分离一种新型的苯吗喃类药物,结果显示,仅有Whelk-O 1 手性固定相能够达到较好分离效果。Karol 等使用点击化学的方法合成Pirkle-阴离子交换混合型手性固定相,在正相、反相等液相色谱条件下,均基线分离了洛芬类药物。

1.4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为单位组成的具有复杂三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所有蛋白质都具有识别手性分子的潜力。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的优点是在反相液相色谱法中可以用水作为流动相,虽然具有良好的手性选择能力,但较差的稳定性和较小的载样量限制了此类固定相的应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α-酸性糖蛋白(AGP)是主要用于手性分离的蛋白质,它们通过多种方法被固定在二氧化硅基质上,制成HPLC 固定相。Stewart 等将BSA 固定在琼脂糖基质上,作为手性固定相进行液相分离。Mallik 等通过巯基将蛋白质及其他配体固定化在二氧化硅填料上制成固定相,其中HAS 作为被键合的模型蛋白在HPLC 中显示出高亲和力,对手性药物华法林和布洛芬实现了良好分离。由于青霉胺紫外吸收强度较弱,Bhushan 等以茚三酮作为可逆的标记试剂,利用AGP 手性固定相进行

分离,优化出了最佳分离条件(分离度超过2)并进行了制备。Akapo 等使用AGP 手性固定相对福莫特罗的4 种立体异构体进行了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2.基于不同手性流动相添加剂(CMPA)的分离方法

2.1配基交换型手性添加剂(CLEC)

在CLEC中,手性配基多为光学活性氨基酸(AA)或其衍生物,其光学纯度高,易与过渡金属配位。其拆分机理是?2:手性配基和二价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以适当的浓度分布于流动相中,被拆分的溶质消旋体也称选择靶,手性配基与选择靶基于对映异构体的选择性,与金属离子共同形成消旋异构体的配合物,然后在正相或反相色谱柱上完成其拆分过程。

常见的手性配基有:L-2-异丙基一4-N-辛基-二乙烯基三胺

(L-2-isopropyl-4-N-octyl-diethylenetriamine),L-脯氨酸-N-辛基氨

(L-Pro-N-octy-1amide),L-脯氨酸(L-Pro),L-精氨酸(L-Arg),L-组氨酸(L-His),L-氧甲基组氨酸(L-His-O-CH3),L苯丙氨酸(L-Phe),L-天门冬氨酸(L-Asp)等。配位螯合的金属离子有:zn2+,Ni2+,cd2+,Cu2+等。

早在1979年Lindner等首先用L-2-iso-propyl-4-N-octyl-diethylene triamine.Zn2+添加于流动相,用离子交换柱分离了未衍生化氨基酸对映体。近年来,王金朝等以L-氨基酸和锌离子作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用于直接拆分扁桃酸和邻氯扁桃酸,该法简便快速,并可以用于其他类似羟基酸对映体的拆分。在配位螯合金属离子中以Cl2+应用最多,王荣等研究得较为系统。他们用HPLC.CMP 法对甲状腺素对映体(D-,L-T4)进行了分离,使用L-脯氨酸作为手性添加剂,在流动相中加入Cu2+使之形成螯合物。该方法分离条件简单,重现性好。在此基础上,他们又用正相HPLC.CLEC,建立了甲状腺片中甲状腺素对映体(L-,D-T4)的拆分方法,通过流动相中添加L.脯氨酸、醋酸铜及三乙胺对甲状腺片中甲状腺素对映体进行测定。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甲状腺素L-,D-两种异构体得到基线分离,并测定了甲状腺片中的L-,D-T4的含量,结果显示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甲状腺片含量不同。该法简便、快速、准确、成本低,可作为样品的检测及药品质量控制方法。他们还用相同的方法和手性试液对人血清中D-,L-T4进行了测定,该法用于测定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甲状腺机能减退(甲低)患者血清中的

D-,L-T4的浓度,可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荣等运用已建立的配位体交换液相色谱方法,以新型配位添加剂(R,R).酒石酸-单-N-辛胺(TAMOA)为研究对象,将有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对配位金属离子手性添加剂拆分药物对映体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2.2手性离子型配合剂(CIPC)

CIPC添加剂是在离子对HPLC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机酸或碱能与离子对试剂在流动相中反应生成低极性不解离的离子对,其中的正相离子对色谱广泛用于手性药物分离,其基本原理是:在低极性的有机流动相中,对映体分子与手性离子对试剂之间产生静电、氢键或疏水性反应生成非对映体离子对。两种非对映体离子对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并且在有机相与吸附固定相间的分配行为也有差异,因而得以分离。

Bowman发现了酒石酸衍生物对对映体的手性识别作用,Prelogu利用这一原理使氨基醇类对映体用液.液分配色谱成功地作了拆分(含烷基酒石酸酯的有机相和六氟磷酸盐离子的水相)。He等用(2R,3R).双正丙基酒石酸(DPT)作为手性流动添加剂,在HPLC硅胶柱上成功的分离了4种烷基托品酸酯对映体。

2.3环型葡聚糖(CD)添加剂

含有6—12个葡萄糖单元,以a-(1、4)连接而成的手性环糊精类化合物(CD),其结构特征具有重要的色谱应有价值,将CD分子视为锥形筒体,筒腔内部呈相对疏水性,可容纳较低极性的分子或基团(也称客体),筒口则由于CD分子的a-OH 基呈顺时针向排列,可与客体的极性部分成氢键缔合,客体.受体形成所谓包埋配合物,因而具有良好的手性识别特征。

CD作为CMPA有一些重要性质:1)在溶液中CD的包埋作用不仅是立体择性的,而且是可逆的;2)复合物形成的速率常数与可控的扩散过程的速率常数通常为同一级,故在溶液中的平衡相对较快;3)在较大pH范围内cD分子是稳定的;4)CD 具有耐光性,在通常用于色谱检测的全部紫外检测波长范围内无吸收;5)CD无毒性,并可根据溶质的结构特征分别选用cD的Ot,a,b,r同系物。作为手性CD流动相,波兰学者Deboeski等先作报道,用以拆分扁桃酸的对映体。他们选择了各种不同性质及不同取代位置的扁桃酸衍生物,研究了包埋配合物结构与对映异构体选择性的关系,发现扁桃酸-Cl衍生物与-CD所形成的配合物具有很高的对映体选择性(a=1.8);反之,a-CD与扁桃酸及其衍生物的配合物的选择性较低。

2.4动态手性固定相

甲基化环糊精、(2R,3R)-双-正丁基酒石酸等可以少量强烈吸附于固体填充剂表面上,使伺定相表面手性化,形成的动态手性固定相在洗脱过程中与溶质分子相互作用,对映体因与覆盖于固定相表面的添加剂之间的作用力强弱而被分离。表面活性剂胆酸盐加到流动相中,形成由非胶束胆酸盐溶剂化的ODS和胆酸盐胶束吸附于ODS组成的非均态手性固定相,栾扬等采用手性流动相添加剂脱氧胆酸钠拆分1,1’-双萘基-2,2’-二氢磷酸盐手性化合物,方法简便,拆分效果及重现性好。

2.5万古霉素类添加剂

万古霉素是一种高效的手性选择试剂,已经有人成功地将万古霉素作为手性添加剂应用于CE和TLC的手性分析,并获得了很好的手性分离结果。Guo等以去甲万古霉素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拆分了(R)-,(S)-酮洛芬对映体,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所用的浓度小于万古霉素。叶晓霞等以丹酰化苯甘氨酸、丹酰化苯丙氨酸、丹酰化丝氨酸、丹酰化丙氨酸为模型化合物,通过对色谱柱类型、缓冲液类型、pH和盐浓度、万古霉素用量、甲醇用量、柱温等色谱参数进行考察,建立了以万古霉素为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在普通色谱柱上进行手性分析的色谱系统,并在该系统中成功地拆分了酮洛芬对映体。他们还以万古霉素为手性选择子,建立了酮洛芬对映体以手性柱法和CMPA法进行手性分析的方法。所建立的两种方法均可用于s-(+)-酮洛芬的光学纯度检测。

此外,还有蛋白质复合物和手性诱导吸附。蛋白质类(BSA,a1-糖蛋白)作为手性添加剂,可以通过疏水性、静电、氢键和电荷转移等反应,形成蛋白质.溶质复合物分离药物对映体。手性诱导吸附是利用诱导吸附原理,将手性诱导剂加到流动相中,与对映体分子共同竞争性地吸附到非手性固定相表面,发生立体反应形成不稳定的非对映体对复合物。

展望

总之,固定相与手性药物对映体发生手性识别作用,则一定有三点相互作用。随着计算机化学的不断发展,与传统方法相比,CSP 的设计达到了更高水平。组合方法与高通量合筛选已用于研制高选择性的具有手性识别能力的固定相。数据库结合扩展的自动筛选方法学,再配合多通道微流控HPLC,将提供一个真正高通

量方法,以快速鉴别最有前景的CSP。用CSP 法分析分离外消旋手性药物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途径。HPLC手性流动相添加剂法拆分对映体操作简便,分析过程较少发生消旋化,添加剂选择的范围较宽,纯对映体易从柱后洗脱液中回收。但是,CMP仍存在一些缺点,如系统平衡时间较长,添加剂消耗较大,对一些难分离的对映体拆分效果不够理想。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寻找更有效的CMPA;二是考虑协同作用,组合使用CMPA。而要得到分离效率高、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的手性固定相,和合适的流动相则需要对手性固定相和流动相添加剂识别机理更深入的研究。

毕业论文外文翻译-胜任力模型研究: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

Research on Competency Model:A Literature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ies Abstract Western countries have applied competency models to addressing problems existed in their administrative and managerial systems since 1970s,and the findings is positine and promising. However, competency model hasn’t been introduced to China until 1990s and it is still unknown and mysterious to many Chinese managers. This paper aims to uncover the mysterious veil of competency model in order to broaden the horizon of Chinese managers and boost China'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management. Keywords:Competency,Competency Models,Empirical Studies of Competency Models It has been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competency model was utilized t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In western countries,competency model first displayed its effectiveness i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meanwhile many multinationals and their branch companies applied the competency model to their daily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their business was a great success. As the notion of competency is gradually come to light and accepted by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have been trying to build their own competency model under the help of professional consultant firms. As a result,competency model has gradually been a very fashionable phrase in the field of management and quite a few enterprises are thus benefited from it. In recent years, competency model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the Chinese academia as well as big-,middle-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alike,many relevant writings and books have also been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However, competency and competency model are still mysterious to many Chinese scholars, business managers as well as government administrators.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aims to make a critical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ompetency model,clarify some confusion related to it and explore its applicati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re employed to guide this study:What is competency? What is competency model? What are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indings related to competency model?

药物分析论文

阿司匹林对抗血栓的分析研究方法 姓名:陈曦 班级:制药132 学号:2013013085

阿司匹林对抗血栓的分析研究方法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而抗血栓治疗是此类疾病抢救措施及预防策略的核心。抗血栓药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三类。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抗血栓治疗;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心脏及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抗血栓治疗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抢救措施及预防策略的核心。抗血栓药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三类。前两类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是抗血栓治疗的重要方法,后一类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后,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1.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抗凝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目前常用的抗凝血药根据化学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类: 1.1肝素类 肝素是一种由D-葡糖醛酸和N-乙酰-D葡糖胺残基交替排列,并经脱乙酰和硫酸化,D-葡糖醛酸转化为L-艾杜糖醛酸等一系列修饰而成的直链粘多糖。肝素是最早使用的抗凝药,在体内外均有很强的抗凝

作用,这是通过抗凝血酶Ⅲ来实现的,可有效地防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该制剂只能静脉给药,当用量过多引起出血时,可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长期使用肝素有引起出血的危险,副作用较大。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Xa因子活性和促纤溶作用,其抑制凝血酶及血小板的作用较弱,且不增加血管通透性,故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低,其生物利用度可达98%,量效关系明确,预期浓度和疗效准确,加之其本身对APTT影响不明显.故无需药物监测。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血浆半衰期长,达200~300分钟,为未分馏肝素类物质的2~4倍。因此用药简单,一般经皮下注射给药,每日注射1次即可。 在1993年以前,深度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几乎完全依赖于肝素(heparin)。然而时至今日,由于低分子量肝素类产品更易给药且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出血风险大为降低及用药后不需密集监测,故它们已经成为用来预防和治疗深度静脉血栓的主要临床选择。 1.2香豆素类 香豆素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口服参与体内代谢才能发挥抗凝作用,称为口服抗凝药,这是唯一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它们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类似,故亦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它们的药理作用相同。 华法林与维生素K竞争羧化酶,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

药物分析学现状及研究进展 药物是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帮助机体恢复正常机能的物质。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虽然药品也是一种商品,但是由于其特殊性,对它的质量控制远比其他商品严格。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等的方法,通过各个环节来全面保证、控制以及提高药品的质量。传统的药物分析手段大多包括化学方法来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但是,如今的药物分析无论是分析领域,还是分析技术都已经大大的拓展。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体外分析发展到体内分析,从品质分析发展到生物活性分析,从单一技术分析发展到联用分析,从小样本分析发展到高通量分析,从人工分析发展到计算机辅助分析,从而使得药物分析从20世纪初的一门分析技术,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日渐成熟的科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分析学采用化学、物理、数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分析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化学、光谱、色谱及连用技术,对化学药物、中药/天然药物和生物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等各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药物分析学作为药物科学研究的眼睛,梳理并逐步明确了重点方向的重大科学问题,形成了关键的技术和方法,观念不断更新,研究范围也不断拓宽。分析科学、计算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促进了药物分析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发展;药学学科的发展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药物分析学不仅是静态的化学药物、中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分析,而且拓展到对生物体内、代谢过程、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的动态分析、检测和综合质量评价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新药开发中日益受到重视,对药物分析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药物分析学已从以物质为中心转移到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即药物成分和药物活性的相关分析。现就药物分析学的一些较重要发展领域和分析技术的进展作一概述。手性药物分析 美国药典药名字典所收载的药物中有一半至少含有一个不对称中心。而其中绝大多数人工合成的手性药物,例如90%抗癫痫药,β-受体激动剂和阻断剂、口服抗凝剂,50%抗炎药和局麻药都以其外消旋体供药用。生物系统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如蛋白质、糖脂、多核苷酸、受体等,这些生物大分子都由L-氨基酸和D-糖类构成,因而生物体是一个手性环境。在手性药物的两个对映体分子被引入体内后,具有手性的受体、酶蛋白质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化合物处理,因而药物对映体具有不同的代谢途径和药理作用,进而产生不同的疗效或毒副作用。另外,一些药物在体内发生手性转化,如S-(+)-布洛芬是优映体,但低活性的R-(-)-劣映体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高活性的S-(+)-体。由于个体差异等原因使用外消旋体不易控制有效剂量,特别是当肾功能减弱时,S-(+)-优映体易在体内蓄积,通过抑制肾环氧化酶,加剧肾局部缺血,而发生毒副反应。美国等国药品管理部门已要求在申请新手性药物时,提供每一种对映体的药动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资料,并对研制外消旋体而不是单个对映体做出合理的解释。常规的分析方法用于外消旋体药物的药动学、浓度-效应关系研究时,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目前需要建立对映体选择性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手性药物对映体的药物动力学、药效学和手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对映体的分离和测定在分离科学上曾被认为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经典的分级结晶、旋光等方法的重现性或灵敏度欠佳。随着手性色谱学,尤其是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性气相色谱法和手性毛细管电泳法等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色谱法分离药物对映体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间接法(手性衍生化试剂法,CRD)和直接法。间接法采用手性衍生化试剂与手性胺类、醇类、羧酸类等反应形成非对映体衍生物。非对映体对在常规色谱系统中,根据非对映体分子的手性结构、手性中心所连接的基团、色谱系统的分离效率(包括溶

会计发展史

西方会计思想对近代中国会计发展的影响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西式复式记账方法开始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会计史上的 重大事件,对后来的会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式复式记账法,即源于13世纪以后的意大利沿海城市弗洛伦萨,热亚那和威尼斯等地,后经英美等国长时期不断改进而形成的借贷记账法。至大清银行的创办,标志着借贷记账法从此开始在中国的企事业中得以实际应用。西方会计思想的传人促使中国会计理论逐步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国在近代以前没有出现会计专论,中国古代会计史更多的是会计实践的历史。 关键词:复式记账西方会计思想传统会计现代会计 Abstract: After the Opium War, Western-style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method began to spread to China as a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ccounting, accounting for the later had a profound impact. Western-style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that is, from the 13th century after the Italian coastal city of Florence, Genoa and Venice and other places, long after Britain and other countries through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debits and credits. Tai Ching Bank was founded, marking the debits and credits began to be in China's enterprise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Double-entry bookkeeping Westernaccountingthought Tradition Accounting Modern intellectual Accounting 1、西方会计思想推动了中国传统会计思想向近代化转型 1.120世纪初西方会计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使得会计学研究的范围拓宽,有关会 计学包含的内容得以大为拓展。一方面增加了原来会计思想中从未有过的新内容,如整理帐和统驭帐。据杨端六介绍“整理帐法为英国学者所推崇,其法较繁,而统驭帐法为美国学者所鼓吹,其法较简,国人爱简恶繁,遂多采用统驭帐法而放弃整理帐法”,其认为采用统驭帐法“总帐内户数可以减少而易于试算准确,且报告表册较易明晰。至于记帐手续,并不十分增多”。 而整理帐法与统驭帐法的差异在于“进货销货现款三簿形式均同仅多过帐一次手续;进货总帐与销货总帐仅各多一整理帐户;进货总帐与销货总帐各有试算表,与统驭帐法之结差表相比较,仅多一户之差额”。在西方众多的会计理论学派中,会计目标理论上的“决策有用学派”和“经管责任学派”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笔者认为,系统认识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对于我国更新会计研究方法、构建会计理论体系以及推动会计实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构建理论的方法与理论结构的起点西方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是 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无论是归纳法、演绎法、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等传统研究方法,还是事项法、实证法、系统法等所谓新的研究方法,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且为人们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会计理论,解开会计理论之谜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工具。可以认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形成西方不同会计理论模式、不同会计理论学派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真正对西方会计理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方法还是传统的演绎法,因为按演绎法构建的会计理论至今仍强有力地指导着西方会计实

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报告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开放的贸易政策与和平的环境推动了浙江省对外贸易和经济的高速发展。1986年全市生产总值仅为502.47亿元,2012年达到34665.33亿元,26年间基本翻了69倍,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我国大陆始终处于前列;进出口总额从1986的12.93亿美元激增到2012年的3124.03亿美元,增长了240多倍,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由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外贸易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浙江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开辟国际市场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无论是从纵向的增长速度,还是横向的国内比较,以及结构性的产品升级,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堪称中国外贸奇迹的典型代表。因此,对浙江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方面的研究: 尽管国际贸易理论十分丰富,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按照大多数文献的处理办法,依据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演进过程可将国际贸易理论大致分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阶段(佟家栋,2000)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产生于 18 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Smith 认为,国与国之间只要按照绝对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就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生产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贸易双方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2)比较优势理论

会计发展史

1.为什么说人类的会计思想与行为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如何认识现代会计的基本职能?如何揭示现代会计的本质? 3.试分析“管算结合,古今一理”这句话的含义? 4.人类会计思想、会计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5.会计部门产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6.“官厅会计”和“官厅会计部门”产生的具体条件或主要标志有哪几个方面? 7.简述《周礼》一书中关于财计组织状况的叙述? 8.秦汉时代财计官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9.简述唐朝时期财计官制的建设情况? 10.宋朝时期财计组织建设的多次“变革”,给你哪些启示? 11.封建时代官厅财计组织演进的基本规律 12.分析会计环境的影响要素有哪些? 人类会计思想、会计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 生活资料的生产关系着生命的维持,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人们一开始便自觉地把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作为第一历史要务。所以,人们一开始便自觉地把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作为第一历史要务。为了把生活资料的生产正常进行下去,为了合理安排生活资料的分配和储备,人类便自然而然地要去管理生活资料的生产,要去合计生产和分配事宜,于是,围绕着管理生活资料生产和分配的计量、记录行为便产生了。一方面人类这一思想、行为的发生,需要一个过程,即需要一个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去认识去发现的过程;另一方面,这一思想、行为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有当人类生命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资料得到起码满足之后,人类的生存才能得到保障,也只有当食品吃而有余,余而备用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后,方能杜绝“食人之风”盛行的现象,进而才能解决人种蕃衍和传种接代的问题。综上所述,只有当具有上述两方面的含义的生产行为发生之后,人类的原始会计思想、会计行为才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人类能够正常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以至生产的收获大体能够保障人类生存和正常蕃衍需要的时候,人类关心劳动耗费、劳动成果的思想才油然而生。所以说,人类历史的发生、发展是由人类所进行的生产活动所决定的,社会生产活动决定着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由此,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只有人类生产行为发生之后,才有可能产生人类最早的会计思想、会计行为。第二,社会生产是推动人类原始会计思想、会计行为产生的第一历史动因,是原始会计思想、会计行为产生的根本前提条件。 秦汉时代财计官制的特点和进步 第一,封建财计组织系统的初步建立。 第二,国家财政和皇室财政分管、分算之制的建立。 第三,在秦汉两朝财计组织建设中,从实现经济集权出发,进一步从不同方面构建了相互牵制的关系。 第四,秦汉两朝财政、会计部门的组织形式,为隋唐时代的分部建制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后“三省六部”组织体制的构建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第五,秦汉时期会计已成为国家各级财计组织机构中的基本配备,会计工作既至上而下,又至下而上在国家财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隋朝中央政府的官制为五省六部制,中央设五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和内侍省,五省之中,事权最重的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一般讲,内史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共同执政,其地位相当于秦汉时代的宰相,其他两省无实权。故

国外教育游戏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国外教育游戏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教育游戏在我国认可度以及影响面的扩大,寻求科学而准确的研究方式、方法成为进一步研究教育游戏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外大量的典型研究文献,对教育游戏实证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总结了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的几种常用方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以期为国内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研究过程;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由于国内教育游戏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把游戏单纯的看成是“洪水猛兽”的人越来越少,但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短时间就能彻底改变的。对于把游戏引入教育的做法,社会各界仍普遍持怀疑态度。曾有相关人员做过一份调查(2005年),其中一个问题是“假如有一款内容健康的网络游戏,里面融入益智性的知识,你会让孩子玩吗?”,接受调查的41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中,一半以上对此持怀疑态度。[1]这说明,游戏对于教育的意义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口头上,它蕴藏的巨大的教育潜力还有待证实,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证数据来作支撑,从而打消家长对于教育游戏的怀疑。因此实证研究对于起步阶段的国内教育

游戏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另一方面,游戏开发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系统工程,一个成功的游戏背后,需要大量的前期调查论证,粗略说来主要包括:玩家调查、需求分析、市场调查等。涉及的问题包括:玩家需求、产品功能设计等。教育游戏的开发难度远远大于一般的游戏,主要体现在教育游戏不但要做到一般游戏所要求的“好玩”,而且要做到“不上瘾 ”,并在此基础上还能进行相关的学习活动,而所有 的这些都需要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 二、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的研究过程 “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类研究方法。由此可见,实证研究正是目前国内教育游戏研究所迫切需要的研究方法,参照国外的研究案例,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相关文献研究 介绍相关同类研究成果是进行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的第一步,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是查阅同类的相关文献,总结其他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给予相应的评价——这也是国外进行教育游戏实证研究的惯例;其次是声明与其他研究在研究问题的关注重点、研究方法、理论视角上的区别所在。 2. 描述问题,提出假设,确定研究思路

药物分析论文

药物化学论文 题目:苯佐卡因的合成 作者陈媛学号 系别化学化工系专业11师范班完成时间二0一四年六月十日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苯左卡因以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苯左卡因的实验制备过程。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苯左卡因的化学 性质和发展状况以及他在医药方面的相关用途。 关键词:苯左卡因;硝基甲酸;合成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d benzene left Kain take the nitryl benzoic acid as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as well as the benzene left Kain's experiment prepares the process.Through to this article study, we can understand the benzene left Kain's chemical property and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as well as he in the medicine aspect related use. Key word: Benzene left Kain; Nitryl formic acid; Synthesis

1 苯佐卡因概况 1.1苯佐卡因的基本性质 苯佐卡因,英文名BenLzocaine,化学名为对氨基苯甲酸乙酷(Ethylp一aminobenzoate)或4一氨基苯甲酸乙酷(p~Aminobenzoieacidethylester),化学分子式为CgHllNOZ,相对分子量为165.19。苯佐卡因为白色针状晶体,无臭,味苦。熔点91~92e,沸点183~184e(1.87kPa)。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它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可作为奥索仿!奥索卡因!普鲁卡因等前体原料。 1.2国内外制剂开发现状 国外使用苯佐卡因的制剂很多,美国药物索引1984年收载苯佐卡因制剂即达一百多种,其中片剂27种,软膏17种,霜剂6种,胶囊剂3种,还有凝胶剂!栓剂!洗剂!气雾剂等。苯佐卡因作用的特点适用于口腔科,如美国Beutllch生产的/Hurrieaine0是以水溶性聚乙二醇为基质,含20%苯佐卡因的软膏,主要用于口腔科注射前局部麻醉和牙结石!牙酿手术前的麻醉止痛;Armour生产的/AAA0气雾剂,含苯佐卡因1.5%,氯化节基十六烷基二甲基胺0.0413%,用于治疗由寒冷!滴鼻后和其他刺激所引起的咽喉痛,口腔溃疡及口腔咽喉的轻度感染;英国ICI的/复方洗必泰片0(HibitaneantisePtie)含盐酸洗必泰smg,苯佐卡因Zmg,治疗口腔和咽喉感染,缓解咽喉痛和喉炎,防止扁桃体切除术和牙科手术后的继发性感染。 美国药典(第24版)!英国药典(1998年版)!中国药典(2000年版)等对苯佐卡因制剂均有收载l6]。国内有制成散剂!5%软膏!栓剂,国外制剂品种较多,用于口腔杀菌!溃疡!咽喉止疼止痒,并且含片!喷雾剂!以及耳用制剂品种较多。与国外相比,苯佐卡因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是非常狭窄的,仅仅在一些外用软膏中作为止痒成份,因此它的作用特点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美国药典(24版)还收载有单复方凝胶!软膏!霜剂!表面溶液剂等,我国这方面品种还没有。仅见盐酸丁卡因片(1997年新药品种汇编)适用于消化道内镜检查前麻醉咽喉粘膜。苯佐卡因疗效确切,安全有效,5中国药品6把它列为我国第一批非处方药(OTC)。其制剂的开发需要进一步加强。 2苯佐卡因合成研究现状 苯佐卡因的制备,有从甲基苯胺出发,有从对硝基苯甲酸出发,亦有从甲苯出发。当前国内厂家生产的苯佐卡因大部分都以对硝基苯甲酸和乙醇为原料,经酷

维生素C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综述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综述 维生素C 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2015 年 4 月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维生素C 的结构、性质,详述了维生素C 的 鉴别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如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电极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并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维生素C;鉴别;含量测定; 前言:维生素C 作为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维生素之一,不仅广泛参与机体氧化、还原等复杂代谢过程,还能促进体内胶原蛋白和粘多糖的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综述 合成,增加机体抵抗力。缺乏时可引起造血机制障碍、贫血、微血管壁通透

性增加,脆性增强,容易出血等坏血病症状,故其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维生素C 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分D 和L 两种立体构型,但只有L 型有生理功效。维生素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互变,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其C2 和C3 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 由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维生素 C 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维生素c 的剂型主要有片剂、颗粒剂、泡腾剂、注射剂等 维生素C 分子结构图 1 鉴别 鉴别方法有:与氧化剂反应、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本综述只讲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 1.1 与硝酸银反应:: 除维生素C 钙、维生素C 钠、维生素注射液、维生素 C 银翘片,其余制剂均可用此方法。 1.1.1原理

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童珊珊1,余江南1综述 刘文英2,安登魁2审校 (1.镇江医学院,江苏镇江 212001;2.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09) 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包括柱切换技术、手性色谱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以及色谱联用技术。由于这些新技术在进样方式、分离模式、检测手段等方面独特的优越性,从而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使色谱技术成为体内药物分析中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色谱技术;色谱联用技术;体内药物分析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971(2000)06-0360-05 在体内药物分析中,色谱技术一直是研究体内药物及其代谢物最强有力的手段。目前,随着药物分析技术与其他学科新技术相结合,色谱技术在进样方式、分离模式、检测技术及适用对象等方面迅速发展。近年来,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柱切换技术、手性色谱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色谱联用技术。 1 柱切换技术 在生物样品分析中,随着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广泛应用,样品的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但预处理一般耗时,耗费试剂,还需要有足够量的样品,往往会给结果带来较大误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柱切换技术(column switching)得到迅速发展。柱切换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在线分离,在不降低灵敏度的情况下,不仅增强了色谱的选择性,对微量样品进行富集,防止样品在预处理中受到污染,还能在一个柱切换体系内以多种切换方式来分离复杂的组分。一般一个柱切换系统内有多个泵,多个分析柱或预柱,多种洗脱体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将直接进样固定相运用于柱切换系统中,可使柱切换技术处理含蛋白质等杂质的生物样品更加有效。直接进样固定相又称限进介质(restricted access media, RAM),其特点是:填料表面有足够的亲水性,避免蛋白质变性;填料孔径足够小,使蛋白质能完全洗  收稿日期:2000-03-29  基金项目:江苏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Q98043);镇江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9942)脱;内表面具有足够疏水性,使小分子物质获得满意的色谱分离。近年来研制的种类包括涂渍蛋白质的ODS柱,内表面反相固定相(ISRP),屏蔽疏水相(SHP),半渗透表面固定相(SPS),混合功能固定相(MFP)、二元层叠相填料以及以聚合物为基质的固定相等。 Oertel等[1]用柱切换技术测定生物体液中的药物,无需预处理,用一根分析柱,两根固相萃取柱的自动双柱系统将生物体液直接注入,首先在萃取柱上进行提纯富集,当生物基质充分洗脱后,再用柱反冲技术将待测组分带入分析柱进行分离。Eklund 等[2]用超过滤法和偶联柱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血浆中的游离沙美利定(sameridine)的浓度。偶联柱由一个反相柱,一个阳离子交换萃取柱和一个阳离子交换分析柱组成,用U V检测器于205nm处检测,最低定量限(LOQ)为1nmol?L-1,实验结果选择性很高。Cavaleri等[3]采用柱切换技术分析尿液中的肽类抗生素药雷莫拉宁(ramoplanin)。预柱固定相为ISRP,用醋酸调节到pH 3.3,反相分析柱,用两种不同的洗脱液4个泵以回路切换方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LOQ为0.1mg?L-1,线性范围0.1~2 mg?L-1,RSD为0.71%~8.75%,分析全过程35 min,选择性、准确度极高。 2 手性色谱 为了评价药物对映体的生物学活性,检查其光学纯度,近年来药物对映体测定技术尤其是拆分和定量方法有了迅速发展,并在分离分析生物体液中药物对映体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 湛吾委行管2班201207064099 之文献综述 【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1999 ~2011年发表在经管类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文献,将大学生消费调查分为以下四个研究领域:“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

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

药物分析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药物分析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近年来药物分析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几种新技术,包括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手性药物的液相色谱分析法,以及它们的最新 应用进展。 药物分析目的是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用药的安全有效。它研究药物的化学检验、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药物临床监测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定性和定量等。传统的药物分析,大多是应用化学方法分析药物分子,控制药品质量。然而,现代药物分析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的变化。本文主要介绍一些基于现代色谱、现代波谱、色谱连用技术上的用于药物分析的现代化技术方法。 1、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又称毛细管电泳(CE)。毛细管电泳 ( CE)是 8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是经典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其分析应用的范围极广 ,小至无机离子 ,大至生物大分子 ,都可以用 CE来测定。HPCE 在DNA、氨基酸及蛋白质的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已在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被用于DNA分析,如实现微量DNA的检测、DNA片段的分离、DNA的测序、DNA突变的检测、DNA损伤判断、临床诊断等[1]。 HPCE 技术因其特别适宜快速大量地分析复杂的中药成分而被广泛用于中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测定、中成药和中药制剂的分析。韩乐等[2]建立了HPCE 同时测定玄参中梓醇、桃叶珊瑚苷、哈巴苷、哈巴俄苷、毛蕊花糖苷及肉桂酸含量的方法,用于玄参药材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Yu 等[3]等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和多变量分析法,以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作为控制标准建立黄芩毛细管指纹图谱,对34个不同产地的黄芩进行质量分析控制,方法快速、精密、可靠,对所有来源的药材进行了质量评价。 2、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联用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它将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复杂样品的高分离能力,与MS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结合起来,在生物、药物、临床医学、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分析和鉴定复杂混合物的强有力的工具,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药物的测定。Zhu等[4]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普力农. 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技术是20 世 纪8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高效的新型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最初由美国国立健 康研究院(NIH)的Ito教授研制开发。HSCCC最大的优点是无需固相载体作固定相,并 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分离纯度高、样品回收率高、适用范围广、可一步制备纯品的优点。既 适用于小量分析,也可用于规模纯化,在中药、生化、食品、天然产物化学、环境分析等领域 有着广泛的应用。 HSCCC 在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有机酸、黄酮、生物碱、植物多酚、醌类、萜类、木脂素、香豆素、皂苷等几乎所有的天然植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中 都有应用。HSCCC可以用来对天然产物的粗提物进行有效成分的提纯以及对天然产物进 行除杂处理。 王晓丽等[5]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对高速逆流色谱仪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进 行研究,探索出分离芦荟多糖的溶剂系统为PEG600-KH2PO4-K2HPO4-H2O (5∶15∶15∶65,w/w)体系。钱俊青等[6]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大豆异黄酮,并选 用HPLC法测定样品的质量分数,成功分离得到大豆苷91.65%,染料木苷92.97%。高 赛男等[7]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3.0∶5.0∶3.5∶5.0,v/v)溶剂体系,采用高速逆流 色谱法从丁公藤中成功分离纯化得到东莨菪内酯,纯度可达98.04%。 4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assay,TR-F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非同

《会计发展史》读书笔记

《会计发展史》读书笔记 这两个月来,我读了一本很有意义的关于会计学发展历史的书,那就是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建忠译著的《会计发展史》。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记录下来了很多读书笔记。 一、会计的发展阶段 (一)古代会计阶段: 文明古国如中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与希腊都曾留下了对会计活动的记载。后来,欧洲庄园的管家需要就其管理成效向庄园主汇报。我国《周礼》中有会计官职的设臵,如“司会”,掌管国家和地方的财产物资。元代就形成了“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意思就是“原有的+新得到的=拿走的+还剩下的”。巴比伦人民精于组织管理,设臵“专门记录官”。埃及首先出现了“内部控制思想”。印度与希腊出现铸币,并记录在账簿中。 (二)近代会计阶段: 一般认为近代会计始于复式簿记形成前后。1494年,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专门阐述了复式计帐的基本原理,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人们称我为“会计之父”,但是我并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人,这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我只是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而已。——卢卡-帕乔利

复式簿记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随后传播至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又传入德国、英国、法国等。 工业化革命后,会计理论和方法出现了明显的发展,从而完成了由簿记到会计的转化。 1.折旧的思想 在工业革命出现以前,耐用的长期资产往往比较少,商人们一般都是将耐用财产在报废时一次性冲销,或者将耐用财产当作存货(未销售的商品),继而在年终通过盘存估价增减业主权益。但是随着长期资产的日益增多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做法已经无法正确地确定盈亏,因此长期资产应该在其经济寿命期内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分摊,“折旧”概念便应运而生了。 2.划分资本与收益 企业规模日益扩大,投资者与经营者日益分离并更加关心投入资本的报酬。因此,必须将业主的投资与投资报酬收益进行严格的区分,使得会计人员必须严格区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同时也要求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的恰当配比,更使收益表成为对外披露的重要报表之一。 3.成本会计 重工业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企业的制造费用激增,成为产品成本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着企业生产的日益复杂化,制造程序与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也相应复杂。这些变化都对成本会计制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最终,以存货的计价作为突破口,形成了

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A Review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acle Studies on Teacher Questioning in EFL Classroom 张玉梅 (女,1978.11.7, 讲师,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17)摘要: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语言习得的效果。自1992年以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硕果累累。本文通过研究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旨在归纳总结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找到方向。 关键词:课堂提问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 Abstract:Teacher questioning is “the core of effective teaching”. Its quality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students’ language acquisition. Since 1992,the study on it, empiracle and theoreticl, has been fruitful. Based on the related articles, the present author aims to sum up the achievement and pave the way for further study. Key words:teacher questioning; empiracle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achievement 有关课堂提问的最早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初。1912年,美国学者R.Steven第一次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的研究结果发现,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占80%,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于龙,于全鹃,2005)【1】。自Stevens的系统研究开始,语言教学界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功能与作用、提问的类型与分布两大方面;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问的类型、教师的等待时间、教师的反馈、提问的技巧等四大方面,继而对已有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一.理论研究 (一)提问的功能与作用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如帕特,1967;特纳,1973;黄丹婵,2007;威伦等,2009等)对提问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各自的建议[2]。黄丹婵(2007)【3】从三个层面上较好地总结和分析了课堂提问的功能: ●从教育学层面上,课堂提问具有三大功能:诊断功能(diagnostic),指导功能 (instructional function)和动机功能(motivational function)。 ●从认知学层面上看,大学英语课堂提问具有其特殊性: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 恰恰就是教授的内容及对象,即目的语(target language),这决定其功能可有 如下体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