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用资料】地方债务风险及防控.pdf

【实用资料】地方债务风险及防控.pdf

【实用资料】地方债务风险及防控.pdf
【实用资料】地方债务风险及防控.pdf

2013年第1期

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毋晓雷

地方债务风险及防控

据国家审计署首次针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

10.7万亿元,相当于我国当年经济总量的27%。从偿债年度看,2012

年、2013年、2014年分别有

17.17%、11.37%和9.28%的债务到

期。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地方债务偿债高峰期,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有效法律防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地方债务及其风险地方债务可划分为显性和隐性债务两种类型。显性债务一般包括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借款、解决地方金融风险专项借款、拖欠工资、国有粮食企业亏损新老挂账、拖欠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除了明确的负债外,常表现为未支付的应付支出。隐性债务包括地方政府担保债务、担保的外债、地方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等,一旦出现金融机构清算,地方政府将承担资产损失。

地方债务风险主要指由于受不确定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从而造成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或者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府正常

运转、职能正常行使以及引发的其他可能干扰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情况。地方债务风险诱发空间大、传导性快、隐蔽性强、危害性大。

二、地方债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1.债务透明度较低,以隐性负债为主。我国总体债务相当于GDP

的比重一直处在较低的可控范围内,但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情况复杂,负债运营已成为一些地方财政运行的常态,甚至有“拆东补西”、“这任借了下任还”的情况,难以准确统计。这成为地方债务风险的重大源头。地方财政的债务过高,地方政府机构总是“勒紧裤腰”运行,其后果,一方面,造成各种乱收费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另一方面,风险与日俱增。

2.整体虽然可控,但局部、阶

段性风险突出。地方债务的流动性强、局部地区非常集中,短期内存在较大的风险。在未来几年偿债集中期内,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资金链条脆弱。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过大,将导致投资者信心动摇,影响投资,减缓经济增速,形成恶性循环。

3.偿债能力过度依赖土地升

值。据审计署报告显示,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

诺以土地出让金作为偿还来源的债务超过2.5万亿元,总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目前,随着中央不断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地方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国库,支出则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同时,土地属不可再生资源,土地出让金是一次性税源,与地方刚性、连续性财政支出不相匹配。因此,仅靠卖地还债会造成长期的、更大的风险。

4.规模大,还债高峰集中。一

些地方政府已经陷入循环举债的怪圈中。截至2010年底,有22个市级政府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20%。部分地方出现了逾期债务,有4个市级政府和23个县级政府逾期债务率超10%。此外,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有近30%的负债2013年至

2015年开始到期,另有30.21%的债务余额在2016年以后到期。

三、地方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我国《预算法》明文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在财政预算中开列赤字、不允许发行地方债券、不得提供担

观察与思考

41

2013年第1期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保等地方财政行为。各级地方政府则通过注册成立各种建设、投资公司等,搭建融资平台向金融部门借款或向社会发行债券(如表2所示),而我国现有法律并未对这类变相举债作出实质性约束。表面上看,导致地方政府负债的理由繁多,但根本性原因不外乎以下方面。

1.分税制改革带来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冲突。分税制改革规范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收入的分配关系,初步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但这项体制并未完善财权与事权的匹配关系。分税制之前,中央政府掌握全国财政收入并统一安排全国财政支出。随着财政分权改革的实施,税收收入的大部分归中央财政,地方政府的财权相对缩小。同时,事权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划分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事权下移,中央政府以各种方式将其应承担的事权转移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承担了本该由中央政府承担的事权,从而导致地方政府长期面临资金缺口。因此,尽管《预算法》等法律严禁地方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但各级地方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借债,违规融资,负债运行。

2.地方无序竞争,政府行为不规范。地方债务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之间关系密切,涉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问题。我国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在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各地方政府为解决经济发展受制约的矛盾,大量举借地方债务(如表3所示)。一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性质和角色决定了其在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中,承担

更重要的角色。同时,政府官员惟

GDP增长为目标,大搞形象工程,

盲目举债,也是造成严重债务包袱

的原因之一。

3.债务管理制度不规范,风险

控制体系未形成。地方政府对债务

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国家尚未

成立统一规范的债务管理机构,债

务管理权较为分散,各部门管理侧

重点不同。同时,地方政府债务的

转让和交易多是通过隐秘方式进

行,并未建立举债信息披露和监督

机制,对于举债与否没有科学的评

估机制,从而导致各级地方政府随

意举债,债务规模也不断加大。

四、政策建议

1.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

方政府一定的融资权。目前,我国

尚未有统一的法律作为划分中央

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依

据,也没有权威性的政策依据,仅

有一个行政文件作为指导。目前,

应通过合法的事权规划带动划分

中央与地方的财权支出责任,提高

财政转移支付的使用收益和分配

透明度,平衡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

权。同时,在保障中央各项权力的

情况下,赋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建

立地方税收体系。借鉴国外经验,

在财政制度安排上赋予地方债务

投融资主导权,从而建立起比较健

全的地方政府融资疏导体系。应使

地方政府能够根据自身运行状况,

按照资金市场规律从民间进行债

务融资。因此,可在优先保证中央

政府国债的情况下,给予地方政府

发行地方债的优惠政策,允许各级

地方政府成为发债主体,依据市场

化信用评级制度,给予不同经济水

平、筹资能力、发债信誉的地方政

府不同的融资待遇。

2.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形成地

方债务风险标准和预警机制,规范

主体行为。地方债务主体未严格执表

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偿债年度情况(单位:亿元)

:《:》,。

资料来源:国家审计署《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表2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来源(单位:亿元)

观察与思考

42

2013年第1期

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上接第38页)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四)缩小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医疗公共品供给差异带来了城乡经济增长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和拉大。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指出,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学设备差,人力资本自然薄弱,由此出现“贫二代、贫三代”。此外城乡二次分配不公,城市居民多是公费或医保看病,而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看病自掏腰包的份额明显大于城市居民。就如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厉以宁先生给出了四条建议,一是必须给农民以产权;二是教育资源配

置一定要均衡;三是一定要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四是让经营农业的农民能赚钱。

由此可见,加大对农村公共资源配置力度是解决当前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来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和生存条件,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改善农村教育设施、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农民知识技能和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劳动收入;通过公平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供给水平,逐渐减少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通过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率,解决农村养老难等社会保障问题,从而有效减少农民支出,缩小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

(五)加大对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巩固和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研究并实施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农业偏向政策下的固定资产投入力度,改革农业税费制度,提高对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作者单位: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

行《担保法》相关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有关问题的通知,他们的不规范行为加剧了债务风险。国际经验表明,地方政府所面临的债务危机最终极易转化为中央财政风险。因此,建立地方债务风险标准和预警机制,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在债务危机爆发前分阶段采取对应措施,以控制问题的严重性。在具体的法律制定修改上,《预算法》要引入政府会计准则,理顺资产负债结构,对

地方财政的赤字和负债问题、赤字负债与财政收支的比例关系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应实现政府财报的标准化和建立定期披露制度。《担保法》应该把地方行政机关对外担保与国家财政对外担保区别开来。建议出台专门法律法规,促进地方政府负债的公开透明,便于监管,引入破产制迫使地方政府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行事。

3.建立专门统筹地方政府债

务的管理监督机构。美、澳、法等发

达国家均建立了专门统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机构,如美国政府间合作机构、澳大利亚借款委员会,根据国家财政政策目标进行有效的调控协调,实现了对地方各级政府债务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我国也应建立专门的国家债务监督机构,具体负责国家和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督和管理,统一组织地方政府债务专项审计调查,把政府债务的举借和筹措计划、债务资金的使用和归还、债务项目的规划和管理等纳入规范化管理。□

【该文为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投资结构优化问题研究》(编号:

2012B28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资料来源:国家审计署《关于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观察与思考

4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案例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案例分析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局部已经显现,未来潜在的风险很大,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向中央政府转嫁,将会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背景和反映问题,并提出防范化解的对策(启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背景 债务总量不清,但规模巨大,局部风险已经出现。我国地方政府目前有多少债务,谁也说不清。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在20多年的经济体制转轨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既有地方政府举借和担保产生的直接债务,又有经济、社会中公共风险可能向政府转嫁而形成的或有债务,直接债务是确定的,而或有债务具有不确定性。二是政府债务统计主要包括直接债务,未涵盖全部或有债务。三是由于政府任期制,地方政府往往从政绩出发,认为或有债务不需要本届政府偿还,因而有意不披露或有债务。但这绝不能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大,从一些媒体披露出来的看,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相当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方债务课题组粗略统计,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0000亿元以上,其中,乡政府债务2200亿元,平均每个乡负债400万元。如此巨额债务与地方政府目前有限偿债能力的严重不对称,在一些地方已引发了局部性债务风险,出现了支付危机。 或有债务占有相当的比重,具有隐蔽性,潜在的债务风险很大。在地方政府债务中,或有债务占有相当的比重。虽然或有债务目前

还不是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不需要地方政府现期偿还,但它是潜在风险很大的债务,因为或有显性债务在借款人无法偿还的情况下,或有隐性债务在地方政府出于“道义”或公众压力承担还债责任的情况下,都会变成政府直接显性债务,这将会引发地方政府局部性债务风险向全局性债务风险的演变。 缺乏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为了克服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隐性担保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地方政府通过过度举债享受债务短期收益而未来债务成本由中央政府承担,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都制定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监控,如果哪个地方政府可能出现债务风险,便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种类多,或有债务比重大,而政府债务统计口径又不统一,主要是直接债务,未包括全部或有债务。这就使中央政府无法全面掌握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规模,从而使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偿债率等指标无法运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建立,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控,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债务风险危害严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旦形成并引发地方财政支付危机,一方面将会大大限制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地方公共产品的投入,使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难以改善,延缓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支付危机造成的干部职工工资拖欠,国有企业破产财政兜底、下岗人员生活费和再就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支出缺口,不仅会影响政权运转、群众生活,严重的将会影响社会稳定。 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反映的问题

2020年(财务知识)中级财务管理教材

(财务知识)中级财务管理课件

第三节证券市场理论 本节要点: 1、风险和收益的壹般关系(客观题)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重点,主观题、客观题) 3、套利定价理论(了解) 壹、风险和收益的壹般关系 1.关系公式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R f+b×V 无风险收益率(R f)通常用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来近似地替代;风险收益率能够表述为风险价值系数(b)和标准离差率(V)的乘积。 【例题单项选择题】某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10%,其标准离差为0.04,风险价值系数为30%,则该股票的风险收益率为()。(2005年) A.40% B.12% C.6% D.3% 【答案】B 【解析】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0.04/10%=0.4,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0.4×30%=12%。 2.风险价值系数(b)的影响因素: 风险价值系数(b)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的态度越是回避,风险价值系数的值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公式的缺点 现实中,对于公式中的风险价值系数b和标准离差率V的估计均是比较困难的,即便能

够取得亦不够可靠。因此,上述公式的理论价值远大于其实务价值。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R=R f+β×(R m-R f) 其中:(R m-R f)市场风险溢酬,反映市场整体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或厌恶程度)。 【例题】当前国债的利率为4%,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9%,甲股票的β系数为2,问: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是多少? 解答: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4%+2×(9%-4%)=14% 课件【例2-8】某年由MULTEX公布的美国通用汽车X公司的β系数是1.170,短期国库券利率为4%,S&P股票价格指数的收益率是10%,那么,通用汽车该年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应为: R=R f+β(R m--R f)=4%+1.17×(10%-4%)=11.02% 通过公式R=R f+β×(R m-R f),要注意俩点:壹是为主观题打基础;二是注意相应的结论,这是客观题的考核点。 从客观题方面见,第壹:通过公式要注意哪些因素影响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壹个是无风险收益率(R f),无风险收益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第二个是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R m),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第三个是β系数,β系数越大,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 第二:注意有关的概念。如(R m-R f)指的是市场风险溢酬。 【例如判断题】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某项资产的风险收益率是等于该资产的系统风险系数和市场风险溢酬的乘积。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防范措施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使得各国尤其是我国地方政府对债务的管理实践中,均出现了预防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客观上增加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可见,预防和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目前财政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本文将试着提出风险化解的应对方法和建议。 标签: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 从世界范围看,由美国次贷危机发展到欧洲债务危机,进而引发的一系列财政问题,导致了世界各国政府债务风险的加剧,各国对于如何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如何管理地方政府债务,纷纷进行讨论研究,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 1、优化各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防御体系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类繁多、成因复杂。而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风险及造成的不良反应影响也较为深远,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尽快建立有效的预防体系来应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1)完善风险预警系统 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时要对风险的把握、预警信号的收集和处理、相关人员的考核等进行完善,保证债务风险系统监管完整可查。在进行指标的选取中,要保证指标的充足性并且保证指标能够覆盖各个层面;在确定风险预警指标警戒线时要多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使警戒线的确立具有区域针对性指标之间具有关联性等;在进行整个体系设计时尽量将风险出现的各种预警结果在一个体系中反映,使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债务状况便于政府作出相应政策调整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2)优化债务风险监管体系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形成往往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政府部门也尝试过相应的解决措施,但这些措施常常是单一的不全面的,一些债务风险问题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通过建立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对债务风险进行监督管理可以为政府债务提供有效地科学保障。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借债情况使用过程进行审批核算,量化举债资金,从而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状况清晰明了便于排查。通过对地方政府人员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根据不同地区的债务状况编制与本地区相匹配的资产负债表,并根据此表分析地方政府的收入与支出匹配情况,多层面入手,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3)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

【实用资料】地方债务风险及防控.pdf

2013年第1期 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 ○毋晓雷 地方债务风险及防控 据国家审计署首次针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 10.7万亿元,相当于我国当年经济总量的27%。从偿债年度看,2012 年、2013年、2014年分别有 17.17%、11.37%和9.28%的债务到 期。这意味着我国将进入地方债务偿债高峰期,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有效法律防控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地方债务及其风险地方债务可划分为显性和隐性债务两种类型。显性债务一般包括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国债转贷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借款、解决地方金融风险专项借款、拖欠工资、国有粮食企业亏损新老挂账、拖欠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等,除了明确的负债外,常表现为未支付的应付支出。隐性债务包括地方政府担保债务、担保的外债、地方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等,一旦出现金融机构清算,地方政府将承担资产损失。 地方债务风险主要指由于受不确定的主、客观因素影响,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从而造成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或者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府正常 运转、职能正常行使以及引发的其他可能干扰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情况。地方债务风险诱发空间大、传导性快、隐蔽性强、危害性大。 二、地方债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1.债务透明度较低,以隐性负债为主。我国总体债务相当于GDP 的比重一直处在较低的可控范围内,但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情况复杂,负债运营已成为一些地方财政运行的常态,甚至有“拆东补西”、“这任借了下任还”的情况,难以准确统计。这成为地方债务风险的重大源头。地方财政的债务过高,地方政府机构总是“勒紧裤腰”运行,其后果,一方面,造成各种乱收费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另一方面,风险与日俱增。 2.整体虽然可控,但局部、阶 段性风险突出。地方债务的流动性强、局部地区非常集中,短期内存在较大的风险。在未来几年偿债集中期内,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增大,资金链条脆弱。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过大,将导致投资者信心动摇,影响投资,减缓经济增速,形成恶性循环。 3.偿债能力过度依赖土地升 值。据审计署报告显示,在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中,承 诺以土地出让金作为偿还来源的债务超过2.5万亿元,总共涉及12个省级、307个市级和1131个县级政府。目前,随着中央不断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要求地方将土地出让收入全额缴入地方国库,支出则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同时,土地属不可再生资源,土地出让金是一次性税源,与地方刚性、连续性财政支出不相匹配。因此,仅靠卖地还债会造成长期的、更大的风险。 4.规模大,还债高峰集中。一 些地方政府已经陷入循环举债的怪圈中。截至2010年底,有22个市级政府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20%。部分地方出现了逾期债务,有4个市级政府和23个县级政府逾期债务率超10%。此外,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有近30%的负债2013年至 2015年开始到期,另有30.21%的债务余额在2016年以后到期。 三、地方债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我国《预算法》明文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在财政预算中开列赤字、不允许发行地方债券、不得提供担 观察与思考 41

财务管理教材 电子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第二节财务管理目标 第三节财务管理工作环节 第四节财务管理环境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 第二节风险与报酬 第三节成本习性分析及本量利关系 第三章筹资决策 第一节筹资概述 第二节权益资金筹集 第三节负债资金筹集 第四章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 第一节资本成本及计算 第二节杠杆原理 第三节目标资本结构 第五章项目投资决策 第一节项目投资决策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与应用第三节所得税与折旧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第四节投资风险分析 第六章证券投资决策 第一节证券投资概述 第二节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率 第三节证券投资决策分析 第七章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营运资金概述

第二节货币资金管理 第三节应收帐款管理 第四节存货管理 第八章利润分配管理 第一节利润分配概述 第二节股利分配政策 第九章财务预算 第一节财务预算概述 第二节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第三节现金预算与预计财务报表编制 第十章财务控制 第一节财务控制概述 第二节责任中心 第三节内部转移价格 第十一章财务分析 第一节财务分析概述 第二节财务分析方法 第三节财务指标分析 第四节财务综合分析 附录资金时间价值系数表 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财务关系及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理解财务管理基本概念及财务管理目标的科学表达;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环节和财务管理环境。 第一节财务管理基本概念 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运用人力、资金、物资与信息等各项生产经营要素来进行的,其中包含了生产经营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两个方面,与之对

应的,在企业中必然存在两种基本管理活动,即生产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还必须了解资金运动、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等相关概念。 一、资金运动及形式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实质是再生产过程中运动着的价值。资金运动是指企业实物商品运动和金融商品运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实物商品资金运动 企业再生产过程是实物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与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的统一。实物商品经过采购、生产和销售三个基本环节,既表现为其使用价值的实现过程,又表现为实物商品的价值运动过程。这种价值运动过程可以图示为: A G——W <——P——W′——G′ P m 随着实物商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的进行,货币资金(G)依次转化为商品资金(W —表现为一定数量的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 m)、生产资金(P)、产成品资金(W′)和更多的货币资金(G′)。资金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资金的增值性要求。 (二)金融商品资金运动 金融商品是指在金融市场反复买卖,并有市场价格的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企业进行的各种金融商品投资或买卖活动可以图示为: G——G w——G′ 随着金融商品买卖的进行,货币资金(G)依次转化为金融商品资金(G w)和更多的货币资金(G′)。 如果企业利用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以及之后的偿付资金(如回购股票、支付股利;还本付息),完整的实物商品资金运动可以图示为: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防范的探索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防范的探索 发表时间:2011-07-27T08:39:02.75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上供稿作者:李新辉[导读]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引起的将会导致经济资源外流的政府现有责任。李新辉(新密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河南郑州 452370)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000-01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支出增加,财政债务风险陡然增加,这种现实引起社会各方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就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分析。关键词:政府债务;主体;偿还机制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引起的将会导致经济资源外流的政府现有责任。政府性债务关系到政府信誉,影响到地方投资发展的软环境,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带来的财政风险,达到既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确保财政经济平稳运行,是实行政府性债务科学管理的更本目的。 一、要增强风险意识,根据政府财力适度举债 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要树立一定的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始终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危害性和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的重要性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政府举债必须与地方经济发展和可用财力增量情况相适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财政收支形势和现有政府性债务规模,科学合理制定政府举债的中长期规划。在保证偿债负担均衡的情况下,规划未来的债务期限和结构,对于不同的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程度,做出合理的未来债务资金的使用方向,然后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举债限制措施,防止重借轻还和只追求贷款数量、忽视项目质量的倾向,用以保障债务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偿还能力。 二、理顺管理体制,明确主体严格审批制度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的归口管理,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在政府性债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严禁政府各部门、单位直接举债或间接承担偿债责任,尽快扭转多头举债、分散使用、财政兜底的局面。作为政府性债务的主管机关,财政部门要承担起对区域内政府性债务进行统一监督管理的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严格界定举债的范围,各级政府要成立政府性债务审批管理领导小组,要负责对本级政府的举借债务进行严格审批并密切监督政府性债务的使用的偿还情况。财政部门要做到整合融资平台,盘活国有资产,集中管理,避免各部门、单位直接举债或间接承担偿债责任,导致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程度加深。严格基本建设程序,规范投资管理行为,尤其要杜绝将政府性债务资金投向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实现对财政投资项目资金运用和财务活动的有效监管。要以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为重点,从落实偿债资金入手,结合预算编制改革,逐步把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以预算约束举债和偿债能力,实现财政的可持续发展。 三、落实债务责任,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要建立政府性管理办法,用制度明确政府举债的范围、原则、程序、条件等,建立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借、用、还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切实优化并落实偿债方案,在确定举债计划的同时,必须一并制定偿债计划,明确偿债的资金来源。对以收费等经营性收入作为偿债来源的,要对预期的收入进行认真的测算评估,确保偿债资金来源可靠,避免收入计划落空,影响债务偿还。现实中不少举债单位为了举债计划容易通过,借到更多的钱,往往高估举借项目的收入,与项目投入营运后的实际收入差距很大,造成偿债困难,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对需要财政安排资金作为偿债资金来源的,在制定偿债计划时必须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和政府批准,财政部门要按照偿债计划把偿债资金列入预算并及时拨付;对以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资金来源的,土地的开发利用和出让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划,并充分考虑土地报批、出让价格、政策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对由于不同原因造成偿债资金来源变化的,必须及时调整偿债方案,重新落实偿债资金来源,确保偿债方案稳妥、可靠。并且要加强政府间转贷资金管理,注重还贷能力。为数不少的地方政府为取得所谓的政绩,不顾地方的实际需要,不顾项目的效益,不顾本级财政的偿债能力,想尽办法争取国债转贷资金和农业开发转贷资金。这部分项目转贷资金,借时容易还时难,上级财政只好采取扣款的方式回收资金,导致借债的地方政府财政运行困难,或是挤占其他的公共支出形成债务种类的转换,或是向上级财政借新债还旧债。因此,对政府间转贷资金必须加强管理。 四、明确偿债主体,建立地方政府债务偿还机制 债务的偿还,是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建立和完善偿债机制,明确偿债责任,要按照“谁借款、谁还款、谁担保、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在举债时就确定偿债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承担债务偿还任务,要进一步完善责任制,采取约束性措施,加大督查力度,强化偿债主体的偿债责任。偿债责任主体单位要组织落实偿债资金,及时按合同支付本息;对于由于某种原因偿债计划确定的偿债资金不能落实、偿还出现困难的,应千方百计筹措其他资金,弥补偿债资金的不足,并主动做好与债权单位的沟通,确保及时足额偿还到期的政府性债务。再建立偿债基金,这是确保政府信誉和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从理论上讲,储备的偿债基金与其他正常支出一样,也是一种财政支出,当未定的或有债务转化为直接债务时,较大规模的偿债基金储备可以减少地方财政短期内所面临的支付压力。对于那些自身有部分偿债能力的债务项目,各级地方政府应对其经营情况和财务收支进行监控,要求其制定出偿债计划,并监督执行。 五、拓宽财源渠道,增强政府偿债能力 政府应牢固树立综合财政理念,在切实加强政府财政资金管理的同时,统筹安排其他政府可利用资源以扩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达到综合平衡的目的。彻底打破地方部门既得利益的障碍,把以部门所有制为基础的个别决策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决策,提高政府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改善政府资源配置的效率。对竞争性项目,财政今后不应再对其进行担保;而对于确需财政担保的项目,为了减轻担保风险,地方政府可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建立健全分级担保、反担保和实物担保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担保制度。今后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渠道的多样化和规范化,地方政府应不断缩小债务的担保规模和担保范围,而应尽量通过其他方式如财政补贴、财政贴息、参股、控股等方式实现融资目的。提高地方政府资信水平,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偿还机制。偿债基金具有偿付、减债、调节增殖和担保等优势,为了合理调整债务规模、加强地方财政的后备资金,地方政府应建立和规范对偿债基金的提取、存储、管理和运用等相关制度。地方政府偿债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应包括,地方政府的年度预算安排,财政结余调剂、债务项目效益提成等。在充分保证偿债基金建立、运转长期性、稳定性的前提条件下,偿债基金务必专项用于各种地方政府债务的偿还。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思考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级政府普遍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在地方财力普遍有限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通过各种形式举债进行城市建设,但随之而来的地方债务问题也日渐突出。而政府的负债就如同一把“双刃剑”,在适度负债、规范管理、统筹安排、加强监督的前提下,政府负债能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也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在管理失控、负债过度、违规融资的情况下,政府负债则将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财政预算正常执行的重大隐患。本文就西湖区地方债务(主要就城市建设引起的负债)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财政的角度提出加强债务风险控制的建议与措施。 一、西湖区政府债务管理现状 近几年西湖区财力呈逐年增长态势,但除了保障“吃饭财政”,每年只能安排7000万左右的资金用于基本建设,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06%。这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因此西湖区的城市建设资金基本上通过举债完成。政府债务在西湖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利用融资加快了西湖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步伐。投资环境日益优化,招商引资的区位优势凸现。 据统计,至2006年12月底,区本级政府债务余额为1.4亿元(不含之江、各集镇指挥部),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2.96%,占全区

可用财力的比重为10.65%,各项指标均在风险控制范围内。然而西湖区承担着西溪湿地、古墩路等多项市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虽然建设资金由市政府明确以某块土地资金作为平衡,但在地块出让前,项目的建设仍需通过大规模融资完成。随着近年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地价受市场波动因素影响很大,隐藏了较大风险,一旦土地跌价,不能及时出让,将直接导致未来债务支付困难,资金链断裂,引发财政风险,因此融资风险不容忽视。 西湖区政府十分重视债务问题,在债务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一是摸清全区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汇总各部门的年度建设计划,并在此基础上核实债务存量,进行分类化解,明确偿债责任。二是建立政府负债办公室,负责定期统计汇总全区负债数据、分析全区负债动态。负债办公室设在财政局,在统计汇总负债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月报表制度,每月向区委区政府提供负债动态分析。三是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明确建设资金由建设主体负责筹措和平衡,谁举债谁负责。四是2007年试编基本建设项目预算,全面反映基本建设收支、借贷执行情况,做到一本预算管吃饭、一本预算管建设。五是建立债务偿还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签订政府债务责任状。由区委区政府与各建设单位负责人签订政府债务责任状。将地方政府债务考核落实到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 二、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单位对各自项目管理和举债资金管理自成一体,封闭运行,集融资、建设、支付职能于一身。

(财务知识)中级财务管理教材

第三节证券市场理论 本节要点: 1、风险与收益的一般关系(客观题) 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重点,主观题、客观题) 3、套利定价理论(了解) 一、风险与收益的一般关系 1.关系公式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R f+b×V 无风险收益率(R f)通常用短期国债的收益率来近似地替代;风险收益率可以表述为风险价值系数(b)与标准离差率(V)的乘积。 【例题单项选择题】某种股票的期望收益率为10%,其标准离差为0.04,风险价值系数为30%,则该股票的风险收益率为()。(2005年) A. 40% B. 12% C. 6% D. 3% 【答案】B 【解析】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0.04/10%=0.4,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标准离差率=0.4×30%=12%。 2.风险价值系数(b)的影响因素: 风险价值系数(b)取决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对风险的态度越是回避,风险价值系数的值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3.公式的缺点 现实中,对于公式中的风险价值系数b和标准离差率V的估计都是比较困难的,即便能够取得亦不够可靠。因此,上述公式的理论价值远大于其实务价值。 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表达式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R=R f+β×(R m-R f) 其中:(R m-R f)市场风险溢酬,反映市场整体对风险的平均容忍程度(或厌恶程度)。 【例题】当前国债的利率为4%,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9%,甲股票的β系数为2,问: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是多少? 解答:甲股票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4%+2×(9%-4%)=14% 教材【例2-8】某年由MULTEX公布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β系数是1.170,短期国库券利率为4%,S&P股票价格指数的收益率是10%,那么,通用汽车该年股票的必要收益率应为: R=R f+β(R m--R f)=4%+1.17×(10%-4%)=11.02% 通过公式R=R f+β×(R m-R f),要注意两点:一是为主观题打基础;二是注意相应的结论,这是客观题的考核点。 从客观题方面看,第一:通过公式要注意哪些因素影响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一个是无风险收益率(R f),无风险收益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第二个是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R m),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越高,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第三个是β系数,β系数越大,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收益率越高。 第二:注意有关的概念。如(R m-R f)指的是市场风险溢酬。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几点建议概要

审计研究简报 第6期 (总第201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2010年9月14日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得举债、预算不列赤字。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规避法规约束,多头举借债务,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融资规模膨胀迅速,资金运用效率不高,偿债风险日益加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方政府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融资的现实需求,也有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导致地方政府资金紧张等体制性因素,还有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导向偏差引发的地方官员非理性投资冲动,以及统筹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监督等管理因素。对于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情况及债务风险,各级审计机关要予以高度的关注,客观分析和看待其形成的原因,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从如何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角度,研究和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建议。 一、分类施治,疏堵结合,完善风险管理,建立控制体系 (一)清查存量债务,积极化解风险。 根据先清理后规范的要求,应该把妥善处理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作为当前地方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 1.摸清债务总量,分清类别结构。 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当务之急是全面摸清各地债务规模底数,并在与各地财力比较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债务总体风险大小;同时分清地方政府债务结构,掌握各种类型债务的特点及成因,以确认偿债风险,划分层次、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研究制订相应化解措施。 2.区分举债主体,落实偿还责任。 对政府部门、机构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债务,以及由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因提供公共服务产生且无偿债资金来源的债务,地方政府应承担直接偿债责任;对各类融资平台公司因基础设施、公益性项目建设而产生,且有偿债资金来源的债务,地方政府应督促其按计划、合同的要求严格履行还款义务,尽量避免其向政府直接债务转化;对与公共服务无关的市场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应本着“谁举债,谁偿还”的原则,由举债主体自行偿还,政府不承担兜底责任。3.保障还款来源,全力化解风险。 在分清举债主体、落实偿还责任的基础上,要及时制定偿还计划,科学筹措偿债资金,按时履行偿债义务。其中:

财务管理学教材练习参考答案全部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第四版 《财务管理学》 章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总论 二、案例题 答:(1)(一)以总产值最大化为目标 缺点:1. 只讲产值,不讲效益; 2. 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3. 只抓生产,不抓销售; 4. 只重投入,不重挖潜。 (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优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缺点:1. 它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 它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这可能会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 去追求最多的利润; 3. 它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即只顾实现目前的 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优点:1. 它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2. 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 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也会对企业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3. 它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缺点:1. 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则很难适用; 2. 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 3. 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 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 (四)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优点:1. 它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2. 它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 它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 响企业的价值,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所起的作用更大。 缺点:很难计量。 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要正确权衡报酬增加与风险增加的得与失,努力实现 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它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优目标。 (2)青鸟天桥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 (3)青鸟天桥最初减少对商场投资并导致裁员的决策是不合理的。随后的让步也是 为了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同时也适当地考虑了员工的一些利益,有一定的合理性。 作为青鸟天桥的高管人员,会建议公司适当向商场业务倾斜,增加对商场业务的投资,以提高商场业务的效益,而不是裁员。 (4)控制权转移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1. 控制权转移会引发财务管理目标发生转变。传统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公司)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转向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在案例中,原来天桥商场的财务管理目标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在北大青鸟掌控天桥商场后,逐渐减少对商场业务的投资,而是将业务重点转向母公司的业务——高科技行业,因此天桥商场在控制权发生转移后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控股股东利益最大化。 2. 控制权转移中各利益集团的目标复杂多样。原控股方、新控股方、上市公司、三方董事会和高管人员、政府、员工利益各不相同。因此,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应对多方利益进行平衡。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二、练习题 1. 答:用先付年金现值计算公式计算8年租金的现值得: V 0 = A ·PVIFA i ,n ·(1 + i ) = 1500×PVIFA 8%,8×(1 + 8%) = 1500××(1 + 8%) = (元) 因为设备租金的现值大于设备的买价,所以企业应该购买该设备。 2. 答:(1)查PVIFA 表得:PVIFA 16%,8 = 。由PVA n = A ·PVIFA i ,n 得: A = n i,n PVIFA PVA

财务管理人大第八版pdf财务管理单选题

财务管理人大第八版pdf财务管理单选题 一、财务管理单选题 1、下列各项财务活动属于筹资活动的是()。 A.吸收直接投资 B.购买国库券 C.分配利润 D.购买固定资产 2、企业经营而引起的财务活动是()。 A投资活动 B 筹资活动 C资金营运活动 D分配活动 3、作为企业财务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较之利润最大化的优点表述错误的是()。 A.强调了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内 B.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运用时间价值 C.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D.克服了企业经营的短期行为趋势

4、我国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 A.总产值最大化 B.利润最大化 C.股东财富最大化 D.企业价值 最大化 5、企业财务目标,每股利润最大化较之利润最大化的优点在于()。 A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因素 B 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C 考虑了风险因素 D 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6、“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对经济活动中的所费与所得进行分析比较,对经济行为的得失进行衡量”所表述的财务管理原则是() A.资金合理配置原则 B.收支积极平衡原则 C.成本效益原则 D. 收益风险均衡原则 7、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财务预测 B财务决策 C财务预算 D财务控制

8、财务分析中,将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A.比较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趋势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 9、资金时间价值通常被认为是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 A.平均资金利润率 B。利息率 C.利润率 D。额外收益 10、以下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资金时间价值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 B.资金时间价值不包括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因素 C.资金时间价值包括风险价值但不包括通货膨胀因素 D.资金时间价值包括通货膨胀因素但不包括风险价值 11、每年年底存款100元,求第5年末的价值,可用()来计算。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及其防范

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 一、地方财政风险的含义 所谓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地方财政风险是指地方财政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特别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财政的正常支出发生困难而导致政府机器难以正常运转、地方经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社会稳定受到破坏的可能性。 二、特点 (一)地方财政风险的综合性。地方财政风险是由社会各种风险转化、综合而成, 呈现出综合性特点。当社会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 便迅速转化为财政风险。如自然灾害将导致财政减收增支, 金融风险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等。同时,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府机关所需要的经费及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开支,一旦地方财政出现风险,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机器的运转,导致其功能严重失调。因而,地方财政风险不应只看成是地方财政部门的风险, 同时也是地方政府甚至整个国家的风险,对社会各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地方财政风险地域层次性。从横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历史和现

实等多种原因的影响,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财政收不抵支,赤字突出是中西部地区财政运行的显著特点。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相对于财政收入增长过快,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所存在的财政风险明显高于东部沿海地区。从纵向看,我国地方财政风险不同程度地存在于省、地( 市) 、县、乡四级政府之中,其中县乡两级财政风险程度较高。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财政危机。 (三)地方财政风险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地方财政既存在显性风险又存在隐性风险,但更多地表现为财政隐性风险,甚至一些财政显性风险也会通过人为的手段被处理成隐性风险而成为潜在的隐患。由于通常情况下大部分财政风险处于隐蔽状态, 这就造成各部门对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意识不强, 从而加剧了财政风险的累积和膨胀。如果地方财政风险的积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化解,最终将会引发财政危机,导致地方经济萎缩,引发社会动荡。作为兜底财政,财政所存在的风险是最为严重的社会风险。 (四)地方财政风险的诱因是全方位的。由于财政在经济领域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风险不仅包括源自财政系统内部的内生性财政风险,而且还包括社会经济领域转化到财政领域的外生性公共风险。在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来自经济、金融和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风险都有最终集中导向政府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

2011年第9期山东社会科学No.9总第193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研究 尹芳 (湖南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湖南怀化418000) [摘要]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规模风险和结构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不合理的财税制度;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地方 政府债务监管机制滞后;不科学的政绩考核助长了盲目举债等。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 险的举措:规范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控制债务余额;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构建科学合理的债务 融资渠道;严格举债程序,设立相应的偿债准备金;完善债务风险防范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 债务纳入地方主要决策者和金融监管负责人的问责范围。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风险;结构风险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1]09-0138-03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地方单位,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各部门及其所属机构,包括省、市(地)、县、乡四级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以政府名义从社会公众及外国政府等组织取得的收入,并承诺在将来某一时间予以偿还,是根据信用原则,有偿、灵活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在2011年2月下发的《关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包括: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 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指地方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举借,确定由政府财政资金偿还,政府负有直接偿债责任的债务。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 (一)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风险是指由于债务规模过大可能导致的到期债务无法支付的风险。我国对地方政府负债实行严格控制。但是,事实上地方政府会用一些规避法律的、非规范的融资方式举债,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搭建地方融资平台。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截至2009年5月底,全国共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家左右,总负债规模5.26万亿元。根据中国银监会和来自债券市场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6月末,中国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达7.66万亿元;城投债(现已停止审批)余额为4882.5亿元,再加上财政部代发的地方政府债券2670亿元,2010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公开可以计算的总债务已超过8.42万亿元。考虑到地方融资平台的投资项目对资金需求有一定的刚性,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还在继续实行,以及对地方政府债务统计口径较小等因素,并参照我国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预算,2010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将达139%。②而世界上许多国家地方政府的债务率一般控制在100%左右,相对而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已经偏高。③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数量和规模正在超常增长和急剧累积,规模债务风险凸显。如此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已严重影响到本级财政的运转,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重大潜在风险因素之一。 收稿日期:2011-02-19 作者简介:尹芳,女,湖南怀化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高级会计师。 ①潘文轩:《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风险及其化解》,《财政与税务》2010年第8期。 ②政府债务率=负债/地方政府本级财政收入。 ③斯兰:《警惕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中国改革报》2010年3月5日。 83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衡量、分布与防范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衡量、分布与防范(上)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1-04-01 摘要:本文以负债率、债务率、利息支出率、担保债务比重四个指标为中国债务风险衡量的主要指标,结合指标测算和债务情况及收入水平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中国地方政府整体债务风险可控,在近几年间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利息。但中国债务风险区域分布不均衡,防控重点是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的省市,这些省市亟须举债而在风险控制上相对较弱,经济发展较弱的省份需要中央政府的担保举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基本可以负担本地融资。本文认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一致性,在债务清理、融资平台公司的处理上应分区域、公司区别对待,这样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府债务,债务风险 自2009年以来,关于地方融资平台的讨论不绝于耳,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已经逐步开始。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规范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的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20LO年6月10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至此,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国家层面解决方案正式出台。 虽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已经从政策层面开始,但地方政府的举债经营究竟有何必要性和局限性?政府对债务的容忍度和风险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有多大,未来几年会发展到多大?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有多大?在什么情况下会触发?是局部风险还是系统性风险?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 一、政府负债经营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近年来不断累积,导致担负一方经济建设重任的地方政府背负着巨大的偿债压力。金融生态环境决定了市场主体的外部融资条件,势必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然而鲜有学术文献尝试探讨二者间关系。鉴于此,本文以2007-2014年期间的省级城投债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为地方政府筹措资金创造条件,有效地降低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地方的经济基础越好,当地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越低,这在财政分权程度也比较高的地区更为明显;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越高,政府债务融资的成本越低,尤其是在法律环境相对薄弱的地区。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能够提供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影响因素方面新的经验证据,而且对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中国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一、引言 目前,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有明确的限制和约束,但事实上地方政府已经存在着大规模的债务数额。如何对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实施监管,已经引起了中央与地方的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可以看出,随着讨论的深入和研究的拓展, 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通过预算的法定性、严肃性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管理和规范,已经成为业界与学界的广泛共识。在这种前提下,“如何纳入”就成为下一步工作中需要关注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从我们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 国外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研究非常少, 他们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预算赤字和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以及政府债务的风险控制等方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各国普遍认为,政府债务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自然应当纳入预算统一管理,而且实际上他们已经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正如哈维·罗森(2000)指出,“某个时点上的债务是以往所有预算赤字的总和”。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政府债务纳入预算是财政预算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 鉴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混乱与无序, 出于控制债务风险的考虑,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进行了研究,重点就是在债务纳入预算的必要性、思路原则、方式方法以及隐性债务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于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张青和周菊芝(2003)认为,各项地方政府债务与现行纳入预算的其他政府收支活动相比,无论其属性还是具体内容, 都没有大的差别, 因此在管理方式上也不应该游离于地方政府预算之外。樊丽明等(2006)认为政府债务是财政学的一个特殊范畴,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与其他财政收支相比更为复杂和特殊,为此他们建议应尽快制定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改革方案。 关于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思路和原则,刘佳凯(2012)认为科学编制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的基本思路包括:一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收支进行科学分类;二是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预算报表体系;三是规范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编制流程。朱大兴和郭志强(2001)提出,编制政府债务预算的原则包括完整性、及时性以及分类控制和支出优先等。 通过对以上的研究梳理和回顾表明, 尽管目前各界对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已经形成共识, 但现有的研究只是从防范债务风险的视角,对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进行了初步的和原则性的探讨,很少有人从政府预算体系完整性的角度, 对政府债务管理的模式进行全面整理和构建。同时, 也很少有人从理论创新与实践推动相结合的层面,对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路径进行全面规划与安排。鉴于此,在简要梳理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相应地提出地方政府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