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讲稿之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概述

心理学讲稿之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概述

心理学讲稿之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概述
心理学讲稿之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概述

第五章感觉与知觉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感知觉的种类,理解感觉和知觉的规律,了解社会认知中常见的几种效应,在教育教学中能够运用感觉和知觉规律

教学重点: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关系,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教学难点:感觉和知觉的规律,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及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

课时:5

具体内容: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通过感觉,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通过知觉,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本章主要讲解五个问题:

一是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二是介绍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三是学习感知觉的规律

四是社会知觉

五是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感觉与知觉的概述

一、感觉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客观事物都具有各自不同属性。当某一事物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的不同属性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人脑中就会产生对这一客观事物的不同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这就是感觉。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最初级的反映,也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感觉具有以下特点:

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由于感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反映,是眼前的、现时的,因此,记忆中再现的事物属性的映象,幻觉中的各种类似于感觉的体验等不是感觉。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通过感觉我们只能知道事物的声、行、色等个别属性,还不能把这些属性整合起来整体地反映客

观,也还不知道事物的意义。不过人的感觉并不是同时只能反映事物的一种属性,它可同时反映事物的多种属性,只不过这些属性在人脑中没有形成相互联系,从而不能对事物产生一个总体认识。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以及对起意义的揭露是比感觉更高级的心理过程的机能,然而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必须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

感觉的产生是分析器工作的结果。分析器是人感觉和分析某种刺激的神经结构。它由外周感受器、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以及相应的神经中枢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三个部分组成。

感觉的产生首先依赖于客观刺激物的存在。这些刺激物把它的信息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与人的不同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注意是“相互作用”而不是简单“接受”)。当某一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它的状况可能会改变,以至下一步刺激可能会引起不尽相同的效应。一般说来,某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刺激特别敏感而产生兴奋。如视觉感受器主要对物体发出的或反射的光波作出反应,听觉感受器主要对物体振动、通过空气传导的声波特别敏感。当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作用于特定的感受器时,刺激的能量就被转化为神经系统中共同的生物电能(即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刺激物的各种信息,只有经过它的换能作用,才能通过神经传向中枢。

来自各种感受器的神经冲动,分别经各自的感觉传导通路传向各级神经中枢,最后到达分析器的高级部位——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这里有着精细的结构,它保证着分析器对刺激物特征的精细分化,并且通过传出神经调节感受器与刺激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清晰的各种相应的感觉。

不同感觉虽然收集的信息不同,产生它的机构不同,但作为一个加工系统,它的活动基本上包括以下三个环节。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感觉活动的第二步是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机构称感受器(receptor)。不同感受器上的神经细胞是专门化的,它们只对某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发生反应。感觉活动的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人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三)感觉的意义

感觉是人们从外部世界,同时也可以从身体内部获取信息的第一步。

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成分。通过感觉,人们从外界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在感觉系统的不

同水平上经过加工,并与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对照、补充,从而产生了对外界事物基本属性的反映。因此,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感觉担负着对复杂事物的简单要素进行分析的任务。

感觉是认识的入口,通过感觉,人才能认识和分辨事物的各种基本属性,才能知道自己身体的运动、姿势和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只有在感觉所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其他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才能得到产生和发展。

感觉虽然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在成年人的认识活动中,以纯感觉的形式来反映外部世界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并不是说,感觉可有可无,并不重要。相反,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源泉,通过它,人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平时我们意识不到感觉的重要,只有当感觉发生障碍,或者丧失某种感觉时,才会认识它的重要。如盲人看不到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只能从别人的描述中去想象它的情景;聋哑人听不到声音,世界对他们来说,可谓万籁俱寂。如果一个正常人突然失去了感觉,那么他的正常心理活动必将受到一定挫伤。

1954年,加拿大蒙心理学家贝克斯登、赫伦等人在特利尔大学首先进行感觉剥夺实验。说明如果没有感觉,人不仅不能进行认识活动,就连正常的心理机能也将遭到一定的破坏。由此可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漫不经心”地接受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觉是多么重要,它既能提供人类生存的重要线索或依据,也为人们及时把握客观环境产生新的认识,维持身心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二、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人脑对各种感觉的综合,反映了事物的整体特征。比如,我们把一个具有圆的、红的、光滑的、芬香的、酸甜的,这些属性的物体,运用过去的知识经验,通过大脑的综合而形成了一个苹果的印象,这就是人对苹果的知觉。显然,人的知觉必须依赖过去的知识经验,只有借助这些知识经验,人才能把当前知觉的事物认知为确定的事物,才能把握所反映事物的意义。当然,知觉还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的存在为前提,但它并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的孤立印象,而是由各种感觉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对事物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感觉只是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

人们通过感官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整合

和解释),产生了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过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同时,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在现实中,我们总是要把通过感觉所得到的有关事物的各个属性整合起来并加以理解。

知觉的产生不仅需要具体的客观对象,还需要借助于过去经验或知识的帮助。过去经验、知识甚至还可以补偿部分感觉信息的缺欠。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刚出生的婴儿既不能把握物体的远近和大小,也没有关于时间的概念。这些知觉是随着他们后天不断的生活实践才发展完善起来的。

(二)知觉的生理机制

对于知觉来说,则比较复杂,它一般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只有在许多分析器共同参与下,才能反映该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属性以及整体特点。这里既有着当前发生作用的复合刺激物引起的兴奋,也有着以往相应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

三、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从内容上看,感觉是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即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从生理机制上看,感觉是某一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而知觉较为复杂,一般是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

从影响因素看,感觉主要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影响,而知觉除此之外,更要受过去的知识经验、语词和个性心理的影响。

(二)联系

首先,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都是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一旦客观事物在我们的感官所及的范围内消失时,我们对这个事物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停止。

其次,由于事物的整体和个别属性是不可分割的,作为反映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一般也是不可分割。没有反映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知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总之,感觉和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人们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一个人若没有感觉和知觉,就不可能形成记忆、

思维、想象、意志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可见,感觉和知觉是一个人正常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感知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的性质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指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和肤觉。肤觉又细分为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指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位置、动作和内部器官不同状态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一)外部感觉

1.视觉

在人的各种感觉中,视觉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人们就手的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视觉获得,而且在正常人的全部感觉结构中,视觉起支配作用。如果视觉信息与其他感觉信息发生矛盾,人们所确认的往往是视觉信息。

视觉的器官是视分析器,它包括眼睛、传入神经、皮下中枢及皮层枕叶。眼睛是视觉的感受器,眼睛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完善的视觉结构。其中的角膜、房水、水晶体和玻璃体等为眼的折光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使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分散光线聚集在视网膜的中央凹而形成清晰的物象;视网膜是眼的感光系统,在视网膜上有大约650万个视锥细胞和大约1.2亿个视杆细胞,它们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中央凹处十分密集,而视杆细胞则分布在边缘部位。视锥细胞对强光很敏感,是专管白昼和彩色感觉的外围结构;而视杆细胞对弱光有较高的敏感性,是专司暗光感觉的外围结构。在视神经进入的地方,没有光感受器,物体投射到这个区域的映象不能昌盛视觉,形成盲点。感光细胞接受光刺激,并把光能转变为神经冲动,这种冲动沿着视神经经过视交叉传到皮层下的外侧膝状体进行初步加工,最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枕叶,引起各种视觉。

宇宙间的各种电磁波,只有很小一部分产生视觉,视觉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NM毫微米之间的光波,也叫可见光波。

自然界中不同的动物各有适合其生存条件的不同视觉系统。人的视觉虽然在某些方面似乎不如动物敏锐,但是人眼是一个非常完善的视觉机构,它能够看近处和看远处,在亮光下和在昏暗处米看东西,适应各种环境,并且更重要的是,人的眼睛有完美的色觉,使人能够欣赏到色彩缤纷的美好世界。

2.听觉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产生周期性的压缩、膨胀的波动,这就是声波。声波通过介质传递给人耳,并在人耳中产生听觉。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20~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振动叫次声,高于20000赫兹的振动叫超声波,是无法引起人的听觉的。振幅是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振幅决定声音的强度,振幅大,压力大,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振幅小,压力小,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弱,用分贝来表示,20~20000赫兹的,超过140分贝时,所引起的不再是听觉,而感到不舒适,发痒或发痛。声波赫兹最简单的形状是正弦波。由正弦波得到的声音叫纯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的大部分声音不是纯音,而是复合音,这是由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正弦波叠加而成。

人耳是听觉器官,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组成部分。外耳是外在辅助机构,叫耳廓,作用是收集声音。耳鼓也称鼓膜,将外耳与中耳分开,并通过鼓膜的振动将声音传递给中耳的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通过它们将振动送到卵圆窗的小薄膜而进入到内耳中。内耳的耳蜗是听觉的主要器官。声波通过液体作用于耳蜗内基底膜时,它上面的一些长短不同的毛细胞就与听神经联系起来,将声音传向大脑皮层。由于在和听神经联系时,基底膜上各个毛细胞的物理形态变化不同,改变了一些神经细胞的电活动,这种冲动沿着视神经经过听交叉传到皮层下的内侧膝状体进行初步加工,最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颞叶上的听觉中枢,引起各种听觉。

3.味觉和嗅觉

凡能溶于水的物质都是味觉的适宜刺激,其感受器是舌头和软腭上的味蕾,它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感觉区的头面部下侧。基本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每一味蕾中有2—6个味觉细胞。

味觉感受性随着舌面的位置不同而略有不同,舌尖对甜的感受性最大,舌尖和舌边对酸,舌侧前部对咸,舌根对苦。不同的味蕾感受不同的味道。味觉还与人的需求状态有关,如饿者,甜、咸感高,酸、苦感受性低。味觉感受性往往受食物温度的影响,在20—30度之间,味觉感受性最高。人们对味有多种偏爱。

嗅觉是挥发性物质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受细胞(鼻腔上部的嗅细胞)而引起的。它与其他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嗅觉的神经冲动无需交换神经元,而直接投射到嗅觉中枢边缘叶的前底部。

嗅觉和味觉都是对化学物质的感觉,二者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关系非常密切。当嗅觉功能发生障碍,味觉功能也会随之减退,如人患感冒和鼻炎时常会见

到这种现象。

4.皮肤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它们的感觉器呈点状不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其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区。在体表的同一部位,痛点最多,压点其次,然后是冷点,温点最少。从全身来看,鼻尖的压点、冷点和温点最多,胸部的痛点最多,而触点主要分布在手掌、手指和嘴唇上。手部触觉和它的肌肉关节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触摸觉,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器官,用它可以获得物体表面的光滑度、硬度和粘性等信息。

每平方厘米的皮肤感觉点:平均100—200痛点,10—15个冷点,1—2个热点,25个触点。

(二)内部感觉

运动觉其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之中,凭借它们人们能感觉到四肢的位置、肌肉的收缩程度以及言语器官的状况。

平衡觉其感受器在内耳的前庭器官中。

机体觉反映机体内脏器官的状况,其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壁上的神经末梢。

二、知觉的种类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运动着。人对事物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运动特征的反映,就是通常讲的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一)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征在人脑中综合整体的反映。物体的空间特征有形状、大小、远近、深度和方位等。各种空间知觉都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不断与事物接触而形成和逐步精确起来的。

(二)时间知觉

就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人总是通过某种衡量时间的媒介来反映时间的,可能是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和其他客观标志,也可能是有机体内部的一些生理状态,如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月亮的盈亏、季节的更迭等,时钟、日历、神经生理状态、节律性活动等。

影响时间估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人的活动内容(紧要、兴趣);情绪、态度;回忆(相反,有趣、欢乐的事情回忆长,单调乏味的事情回忆短);利用时间标尺。

(三)运动知觉

就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影响运动知觉准确率的因素: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钟慢,光速快);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考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

似动现象

三、错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错觉现象相当普遍,在各种知觉中都能够发生。如图形错觉、形重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

第三节感知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感觉是刺激直接作用于某一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总是由外界物理量引起的,物理量的存在以及它的变化是感觉产生和发生变化的重要条件。研究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科学称为心理物理学,是早期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所提出的一些规律,至今仍在实践领域中起很大作用。

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的大小来说明的。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不同的人对剌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剌激存在或剌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1.绝对感觉阈限

指最小可觉察的剌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也就是说,绝对感受阈限越大,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相反,绝对感受阈限越小,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感受性就越大。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感受性不同的人感觉能力不同,即感受性有很大差异,实践证明它能通过训练而改感觉阈限变。

2.差别感觉阈限

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它在生活实践中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实践锻炼而提高。

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差

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差别越小,即差别感觉阈限越低。研究发现,为了辨别一个剌激出现了差异,所需差异大小与该剌激本身的大小有关。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剌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剌激变化量与原有剌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

差别感觉阈限是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之间的一个固定比例关系。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称最小可觉差,简称jnd。每个人的最小可觉差不等,它可以因训练或其他条件而改变。

(二)适应

适应指的是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剌激物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是提高感受性,也可以是降低感受性。

视觉的适应现象最常见的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明适应又称光适应。由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会感到光线刺眼发眩,几乎看不清外界物体,几秒钟之后逐渐看清物体。这种对光的感受性下降的变化现象称为明适应。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区分出物体,人眼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

听觉的适应、嗅觉、味觉的适应、皮肤觉的适应都很常见,但是痛觉适应很难发生。

(三)感觉对比

由两种不同的刺激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使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是指两种刺激同时作用于人的某种特定的感受器时所产生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继时对比(先后对比)是指两种不同的刺激先后接受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四)不同感官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引起另一种感觉器官产生感觉或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一般规律是,一种感官受到弱的刺激后,会提高一些感官的感受性,而受到强的刺激后,则可能会降低另一些感官的感受性。

相互补偿: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联想:指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另一种感官会出现感觉的现象。如色听联想,味色联想等。

二、知觉的特性

知觉包括从复杂的环境中将一些感觉分离出来加以组织,并根据过去经验做出解释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它首先依赖于剌激物的结构,即剌激物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分布。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指出,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并且大于个别感觉的总和。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被普遍接受,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3)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5)良好图形: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知觉的整体性不仅与对象本身的特性有关,而且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与主观状态。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同样,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有时会忽略部分或细节的特征,如做文字校对工作,由于对整个语句的感知,有时就难以发现句中的漏字或错字。

(二)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分则留为背景。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觉对象具有一定意义,并且轮廓清晰,似乎突出在背景之上,而作为背景的部分则轮廓模糊,对你不具有意义,也不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通常很明显,但有时也并不清楚。

知觉对象的选择与很多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强度较大、对比明显、色彩鲜明、具有活动性的客体容易成为被选择的对象,知觉的选择性也明显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任务和知识经验的影响。

实际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注意的选择性有关。当注意指向某个客体的时候,该客体就成为知觉的对象,其他客体成了背景;当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的时候,原来的知觉对象就成为背景,原来的背景就成为知觉对象。因此,注意选择性的规律也就是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规律。

(三)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知觉的这一特性叫理解性。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影响对同一对象的知觉,理解在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理解,知觉更为深刻。对某一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对该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富有内容,对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由于理解,知觉更为精确;由于理解,知觉的速度可以提高。

除了知识经验之外,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还有言语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的任务、情绪状态、定势的影响。

(四)知觉的恒常性

人们在剌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与颜色恒常性。其他领域中也有恒常性,如听觉方位恒常性。

第四节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一般概念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信息;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如果说后者是社会性信息,则前者为非社会性信息。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对物的知觉,而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就叫做社会知觉。所以,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有一些独特性:

(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人能体验其内部世界,而物不能,所以社会知觉的主体可能同时还是社会知觉的对象。(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会知觉过程:社会知觉的主客体能够理解彼此间的行为对对方的利害关系,于是知觉者和被知觉者都可以有意识地操纵和利用彼此。当个体能够预测他人可能做出的行动时,他自己便可以预先计划自己的行动。因此相互间的期望会影响彼此的知觉。

(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进行社会知觉也需要对知觉对象的各种信息加以组织和分类,但社会知觉往往根据他人的外表和行为进行概括和判断,而且在加工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也更容易采用以点代面的策略,所以,个人的经验会严重影响社会知觉的过程。另外,人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获得对人的知觉要比对物的知觉更为困难。

近年来,现代认知心理学介入社会心理学,出现了社会认知这个词,社会认知的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下面,

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社会认知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过程

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

(一)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剌激与刺激背景之间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除此之外,社会信息的选择途径也有独特之处。人们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取足够的信息。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很多的,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的气氛等,都是信息的来源。

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例如你新到一个工作单位,同事们对你很冷淡,你便有了这里的人很冷漠的印象。你总要去寻找一些与先前经验一致的信息,如自己不知道去哪里打水而没人告诉你等。其实,水房就在办公室的隔壁,而且门口有醒目的标牌,别人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才没告诉你。先前的经验使你忽略这些信息。先前经验容易使人得出错误的判断,因为先前经验本身可能是错误的,而认知者意识不到自己的先前经验是在信息搜集时就产生了误差,下的结论是不合适的。认知者搜集到许多信息后,还要对其加以选择。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

(二)信息的整合过程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对被知觉者进行判断和推测,以便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信息整合方式很独特,以下介绍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几种效应。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研究发现,近因效应一般不如首因效应明显和普遍。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就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个性特点也影响近因效应或首因效应的发生。一般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

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3.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社会刻板印象之所以会形成,主要的原因有:(1)认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的推论;(2)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3)接触机会的限制,人们通过间接方式得到的信息形成了刻板,又由于缺乏直接接触的机会,因而印象难以改变;(4)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常与人们的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而且还可以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5)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但它又往往造成社会知觉中的以偏概全和固着反应模式,使社会知觉出现偏差。

当然,社会刻板印象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文化水平越高,他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就越容易改变。另外,一个人对社会刻板印象的性质越了解,他也越容易改变自己所持的社会刻板印象。

第五节感知觉规律的应用(自学)思考:

1.有人说,在教学中,一般来说直观教具使用越多,效果越好。你认为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2.举例说明师生间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3.联系自己实际,谈谈观察力对学习的意义。

4.由于身心发展的飞速,有些中学生过分关注自我,出现了所谓“自闭”倾

向,对于这样的学生,你认为应该如何培养其观察力。

本章思考题:

一、感觉、知觉的概念,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二、感觉、知觉的种类

三、什么是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什么是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两者的关系

四、适应的概念,感觉对比的概念和种类,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偿和联觉

五、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的涵义等

六、社会知觉的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社会刻板印象的涵义

推荐阅读书目

1.迈尔斯(黄希庭等译).心理学(第七版),第五、六章[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Coon(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九版),第

六、七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沈政,林庶芝.生理心理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贝纳特(旦明译).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5.荆其诚,焦书兰,纪桂萍.人类的视觉[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沃尔克,小皮克(喻柏林等译).知觉与经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2

教育学考试题(二)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 1.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明显的和隐含性,因而只能在学生进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之后 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2.荀子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作用与国家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他说:“国将兴,必;国将衰,必。” 3.班集体是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4.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二是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工作。 5.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连续性强,时空领域大,因此必须抓好工作计划和具体执行计划的制定。 6.说服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讲道理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7.通常,人们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的的数量,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和。 9.教育目的的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这是核心部分;二是。 10.教育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它通常包括和教育基本建设费两部分。 11.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只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因素和决定因素。 12.原始形态的教育是与劳动紧密结合的,而古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3.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①《论语》②《劝学》③《学记》④《进学解》 14.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①凯洛夫②夸美纽斯③昆体良④赫尔巴特 15.学校正式出现在()

2020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查报告

2020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查报告 一、主题: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状况调查 二、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并分析相关的消费心理及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三、方法:问卷调查 四、对象:大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所受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我们通过对部分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对他们的消费状况和消费的特点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线索。 五、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象 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50-500元的占7%,500-800元的占27%,800-1200元的占50%,1200元以上的占12%。消费的主要项目中,伙食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93%,交通、通讯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8%,购物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5%,娱乐占每月消费总额的52%,学习费用占每月消费总额的47%,交际占每月消费总额的28%,其他类别占每月消费总额的6%。就每月花在娱乐方面的费用而言, 13%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元以下,30%的大学生的花费在50-100元,24%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00-150元,15%的大学生的花费在150-200元,18%的大学生的花费在200元以上。每个月的情感投资费,或者说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中,花费在100元以下占10%,花费在100-200元的占9%,花费在200-400元的占4%,花费在400元以上的占3%,另外本次调查中单身的大学生占74%。大学生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考试、考证、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中,花费在200元以下占47%,花费在200-300元的占20%,花费在300-400元的占13%,花费在400-600元的占11%,花费在600元以上的占9%。 大学生的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与设计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一、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对于管理心理过程及组织管理规律的理解,既需要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又取决于可靠有效的实际数据。理论和数据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两个必要元素。其中,准确的思路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先决条件。管理心理学研究有三种理论思路:微观、中观和宏观的思路。 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需要根据研究的不同目的,选择相应的理论思路。 1.微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微观思路注重于研究个体特征或小团体中的个体行为。管理心理学微观思路与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密切相关。实验心理学为学习、动机、知觉和压力等专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个性与咨询等领域运用了许多临床心理学方法;社会心理学则提供了有关态度、群体和社会化方面的理论;而人事心理学有关人员测量、选拔、培训、奖励、绩效等的研究与应用,与管理心理学有着尤其密切的关系。微观的研究思路在研究设计、测量和分析等方面都从心理变量出发,考察各类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2.中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中观思路以个体心理为基础,把注意力放在群体行为和管理过程方面,并特别侧重于研究群体动力机制、领导行为和管理决策模式等。同时,在研究中注重群体变 量和有效管理行为的具体情景条件。 3.宏观的研究思路 管理心理学的宏观思路重视组织层面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组织环境、组织体制、组织文化和组织战略等宏观因素及其效应的考察。同时,宏观的研究思路倾向于采用整体设计,注重多重组织因素作用下人员特征、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之间的交互影响。

管理心理学研究特别重视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假设作出多重检验。图2-1为理论检验 过程的各个环节。 二、研究的计划与设计 为了开展有效的管理心理学研究,首先,应该对有关的研究与应用文献有足够的考察和了解,尤其需要注意那些把研究结果转换成实际应用的杂志。熟悉以往研究,是计划和设计的基础;其次,应该对简单化的结论持怀疑的态度并进行透彻的分析;第三,应该确保研究所运用的概念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努力尝试新的思想,使自己的组织成为不断更新发 展的“学习组织”。 制定好研究的计划是成功研究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一环。在制定研究计划时,不仅需要认真考虑研究的理论基础、具体课题和研究方法,而且应该充分预计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在研究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还应广泛听取同行的意见与建议,完善整个研究计划。一项研究 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研究的目的和以往研究的考察研究计划需要说明研究的具体目的和问题,考察和综合与该课题有关的知识与经验,总结以往研究状况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使本研究建立在以往 研究的基础上。 2.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构思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论文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 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阶段经济来源受教育经历和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 的消费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要群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也是未来我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对未来我国消费文化的构建甚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掌握大学生独特的消费现状,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他们消费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才能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理性负责的消费观,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一、大学生消费的总体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消费状况,日前,笔者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了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600 份,回收有效问卷548 份,问卷回收率91.33,并同时进行少数案例的个案访谈本文所引用的数据均来自此次调查及访谈。 1.消费来源上,主要来源于父母 调查结果显示,85.4,的学生日常消费完全来源于家长,12.5,的学生父母和个人共同解决,0.9,完全个人解决,1.2,来源于国家贷款奖助学金或社会亲友捐助父母的经济资助仍然是大学生最重要的消费来源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消费来源于家长,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或社会兼职来赚取生活费。 2.消费水平上,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调查结果显示,月消费总额 600 900 元的学生占 53.2, ,900 1200 元的学生占 34.6,,600 元以下的 6.5,,1200 元以上的占 5.7, 人均月消费额为 865 元87.8,的同学生活费集中在 600 1200 元这个阶段,600 元以下和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精心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理对象.现象:(一)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2情绪过程(情)(喜、怒、哀、乐、爱、憎、惧等)3意志过程(意)(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决断和坚持等);(二)心理状态1认知状态(好奇、疑惑、沉思等)2情绪状态(淡泊、焦虑、渴求等)3意志状态(克制、犹豫、镇定等);(三)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2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智力)3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活动2解释和说明人的心理现象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状态。 4、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定量与定性研究结合原则。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心理测验法4调查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个案法7活动产品分析法 6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种类:(1)时间:长期观察、定期观察。(2)内容:全面观察、重点观察。(3)观察者参与性: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4)场所:自然场所的观察、人为场所的观察。 优缺点: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使用的,因而简便易行,所得的材料也比较真实的。但由于它不能严格控制条件,不易对观察的材料做出比较精确的量化分析和判断,这也是观察法的局限性。 7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普莱尔《儿童心理》是观察法的典型研究。 8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种类:(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9实验室实验法:指在特定的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能主动地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其发生的原因,而且所获取的信息也比较精确。但实验法也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被试者在这样的情况中,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就有可能降低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质,如个性等问题,有很大局限性。 10控制实验的四方面?一是严格控制实验情境,尽可能排除无关变量。二是严格控制被试,实现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三是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不同水平、性质、条件,按规定的方式、时间、顺序呈现。四是严格被试反应,用指导语引导反应方向和范围。 11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对某些条件加以适当控制或改变来研究心理的方法。 优缺点:一方面仍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使之能继续保持实验室实验法的某些优点,能主动获取、探究原因;另一方面又适当放松控制,使之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浅谈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

浅谈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消费心理 [摘要]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消费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轻,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关键字]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引导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据最近一项调查,家庭生活水平在小康水平以上的只占4.2%,且有19.5%的学生家庭处在仅能维持正常生活的水平。另外,有10.5%的学生不太了解自己的家庭收入的情况。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发现大学生的消费存在下面几个特点: 1.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追求时尚和名牌。 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在调查中,一些同学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

小米4等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2.恋爱消费热。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恋爱成为了大学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问卷调查中发现,有42.1%的同学在大学里谈恋爱。为了维持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就不得不额外的多了一项开支。 3.网络消费热。 在调查中发现,73.1%的学生拥有电脑,尤其以理科学生居多。他们大多数都用于学习,充实自己。但有的学生没有用在学习上,而是用于上网,游戏。 4.储蓄观念淡薄。 据调查,高达99%的被访同学的主要生活资金来源于父母。其主要原因是,我们还处于求学阶段,受到自身时间及能力的限制。另外,中国传统教育或观念也不像西方那样较早提倡并培养学生的经济独立能力,生活费主要由父母支付有其一定的客观原因。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产生提供了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共99页)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共 99 页) 1. 下面哪点不是对学生的真爱: () (1.5 分) A. 坚持教育民主,建立平等师生关系 ………Y B. 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 C. 对有个性的学生要进行改正、教育 D. 要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情感 -… ★标准答案: C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1.5 分 评语: 2.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A 4…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3. 激发内发动机的途径不包括() A. 创设情境 ■ B. 实施发现学习 C. 开展合作学习一 D. 适当开展竞赛--… ★标准答案:D ☆考生答案:C ……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4. 因“材施 教 ” A. 差异性 云端天籁论坛 ) E" U& o, z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1.5分)…达+… A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1.5 分 评语: 5. 在 17 世纪, 育家是()。 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 (1.5分) A. 北欧的尼德兰 B. 捷克的夸美纽斯 C. 法国的斯图谟 D. 德国的福禄培尔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 C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6. 下列哪一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 (1.5 分) 1.5 分) 1.5 分)

D. 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标准答案: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云端天籁论坛 r5 e l* ?( W A. 惩罚为主, 教育为辅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13886921.html,' r/ V" V5 c7 W' a+ \7 r4 e+ k 3 D B.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 C. 教育惩罚并重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 B ★考生得分: 1.5 分 评语: 10. 在实施班主任工作评价时, ( A. 确定标准 云端天籁论坛4 ”…” B. 组织动员 C. 收集资料 F” ■网—? D. 分析判断 云^- " ★标准答案: B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1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 1.5 分) 1.5 分) A. 课堂教学 B. 课外教育 C. 课外活动 ( x" W, W! A4 \1 B ) u$ R D.家庭教育…- '-a%? ★标准答案: A 云端天籁 论坛马蹄达达2 H3 M3 l. ?5 Y# V ☆考生答案: C 4 E7 f% m' K6 t4 Y* q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7. 设身处地的、像体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样体验他人精神世界的态度和能力的技术是 (1.5 分) A. 真诚 B. 尊重 C. 接纳 D. 同感 ★标准答案: ☆考生答案: ★考生得分: 8. 课外校外教育是 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A. 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 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 在学校之外 ☆考生答案: A ★考生得分: 0 分 评语: 云端天籁音 画文学网专属论坛( g/ ?: U1 C' R7 p4 Z D C 0 分 评语: 1.5 分) D )是评价的前提。 A.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 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 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标 准答案: B

浅析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浅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观也在随之转变,受社会风气、广告媒体以及消费观教育的缺失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存在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并给学生个人以及社会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立大学生科学的消费观,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成为社会以及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西方消费主义的冲击,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具有快速接受新事物的特点,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形成了独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同时,存在着一些偏驳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误区。本文将对大学生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不合理的消费行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 1、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特点 1.1消费来源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父母,占到人数比例的70%以上;其次为兼职所得,占到18.3%;奖学金为7%[1]。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来源于父母,而奖学金、勤工俭学等个人所得,所占比例较小。反映了大学生大学生作为消费主体的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经济独立意识普遍较弱,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 1.2消费水平普遍偏高,高消费逐渐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发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算扮酷,四五千元是大户”这首大学校园里流行的顺口溜,可能有夸大不实的情节,但基本上反应了当今大学生消费的真实水平。42.3%的学生月消费在 300~500元之间,31.2%的学生的月消费在 500~800 之间[2]。由此数据也可知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普遍较高,而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教师专业知识试题:精选知识点练习 1.中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这里教师所运用的记忆规律是( )。 A.多感官参与 B.学习程度适当 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时复习 2.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容为“六艺”,“六艺”包括( )。A.礼、乐B.射、御C.文、算D.书、数 3.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提高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4.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 )。A.亲知B.熟知C.闻知D.说知E.见知 5.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兰贝制 C.特朗普制 D.文纳特卡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教材。(判断题) 8.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判断题) 9.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判断题) 10.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ABD。 3.【答案】ABC。 4.【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5.【答案】C。 6.【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8.【答案】×。 9.【答案】×。10.【答案】√。 2015教师招聘《教育学》班级管理单选题练习三 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答案:B 2、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答案:B 3、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答案:B 4、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 )。 A、班主任工作总结 B、建立学生档案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答案:D 5、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 )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B、教师C、教育容D、学生答案:D 6、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答案:A 7、班级建设设计以()最为重要。A、实现目标的途径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答案:D 8、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答案:A 9、教学管理的核心是()A、教学思想管理B、常规管理C、教学质量管理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答案:C 10、我国当前班级管理的实践中,采用的最多的领导方式是( ) A、“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 B、“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 C、型的领导方式 D、型的领导方式答案:A 11、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答案:A 12、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管理心理学第2章习题

第二章习题 一、填空题 1.知觉是_______________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 的意义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2.____________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基础。 3.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修正角色行为使其符合角色期待的主要 根据和基本要求。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个体自我角色认识和角色扮演的基 本条件。 5.常见的社会知觉效应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效应等。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称为社会知觉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心理定势现象 D.晕轮效应 2.社会直觉是由()心理学家首次提出的 A.海德 B.凯利 C.布鲁纳 D.巴甫洛夫 3.知觉者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时趋于自利的倾向,基本表现为知觉者常常把成功归功 于内因,把失败往往归结于外部因素的影响。这是() A.利己偏见 B.基本归因错误 C.主观归因偏差 D.客观归因偏差 4.凯利的协变分析模型中,在面对他人的行为表现时,只要按三个标准去考虑,即可确定 宜于采用何种归因方式。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确定归因方式的标准?() A.特殊性 B.共同性 C.选择性 D.一致性

5.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这就是说,我们认识一个人要根据他的言论和行 为。这里所说的是社会知觉中的() A.自我知觉 B.对他人的知觉 C.角色知觉 D.人际知觉 三、多项选择题 1.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是()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E.复杂性 2.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包括() A.知觉对象 B.情境 C.直觉 D.知觉者 E.错觉 3.产生错觉的原因有() A.知觉者的能力 B.知觉者的生理状况 C.知觉者的心理状况 D.知觉对象和背景的特点 E.知觉者的背景 四、简答题 1.根据知觉的对象,简述社会知觉的分类。 2.简述归因基本错误主要包括的内容。 3.简述海德认为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予以归因解释时遵循的两大原则。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社会知觉的印象整合与管理。 2.联系实际论述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归因偏差及归因偏差的克服。 答案:

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

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09园林技术(1)班 郭伟 2009011691 在社会生活中,大学生是个很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离开亲人,有的人甚至千里迢迢地来到自己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增长才干,过着相对独立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消费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家庭,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供给越多。虽然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仍以家庭供给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努力寻找机会靠自己劳动所得取得经济收入,以减轻家庭负担,因此劳动所得是大学生消费的第二大来源,劳动形式包括公司兼职、学校勤工助学、家教等。近几年,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体系逐渐完善,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数额较大,受益面较广,因此各种奖助学金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第三大来源。 然而,当把眼光投射到大学生身上,看看他们是如何“自主”时,却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消费心理也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一)独特性 大学生处于消费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时期,一方面表现得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颖玩意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因此他们往往走在了朝流的前列,同时又追求个性,喜欢做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或是购买一些与众不同的物品,以求引人注意,达到一种自我满足的效果。 (二)兴趣性 目前许多年轻人都是“追星族”,大学生也是如此。于是,他们便把生活费的一部分用在购置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画报,娱乐报,还有一些专业杂志等和明星有关的东西。另外还有上网,其实每个大学生都会有这样一笔开支,只是或多或少。总的来说,大学生容易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钱,主要消费对象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 (三)时尚性 有人说,大学校园是最时尚的地方。他们总喜欢时尚消费,比如旅游、电脑、和手机消费,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特别是女生们的服饰,不要很多钱,但是搭配很现代、很时尚。她们在选购服饰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想花不是很多的钱,去购买那些有一定知名度品牌的衣服,结果呢,实在是喜欢,一狠心,花一个不低的价格把它给买下来了,过后却难过好几天,在选购其它东西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男孩子就有些区别了,他们一般是准备已久,根据手头情况去购买相对较高档次的品牌,也不会太计较已花掉的钱。由此可总结出两句话,男生少购买,大品牌,强出手;女生多出动,中品牌,软上手。 (四)从众性 不同的校园环境也会有不同的消费习惯,这跟校园内的氛围有关。如某人搞了一个发型,大家觉得不错,在理发的时候也就自然会想到那种效果。其它还包括穿着消费,运动消费等,都有一定的从众性,但也要注意各校的差异性。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名时间归类

教育学人名和时间归类 美国:早期教育评价,分层教学在美国十分流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最为典型 德国:教学本质的交往说最先在德国提出,课程结构的多样化 英国:课程结构的多样化 隋唐五代:使用等级分 中国,前苏联,日本,法国: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最典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统一性 日本:一直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20世纪30年代:教育评价里程碑的研究时期 20世纪初:现代的学校咨询和辅导起源于美国的指导运动 公元4世纪:班级授课制起源 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形成了比较成熟丰富的教学模式的理论 80年代:我国开始了教学模式的研究 18世纪前后: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论争 19世纪中叶:科学主义课程 20世纪中叶:人文主义课程 19世纪末期:开始实行正规的教育评价活动 二战之后:综合课的研究和尝试达到高潮 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课程 赖斯:经典评价研究—拼写测验 布鲁姆:建立教育目标分类学,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 桑代克:现代教育测验之父 帕特森,威廉森:1938年出版《学生指导技术》 罗杰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42年出版《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非指导教学法,教学原则体系,自我实现课程 沃恩:发表《变化世界中的咨询者》,强调咨询服务不应当只是局限于对少数学生的治疗矫正,而要关心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 布洛克尔:《发展行咨询》中提出,咨询应当帮助广大学生认识。理解和接受自己,度过发张过程中的危机。 沃尔普:提出系统脱敏法 马卡连柯:建设学生集体应该从善于向学生提出建议开始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奠定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编写的《世界图解》是较早的教科书,将观察引进了教学活动,在夸美纽斯时期,主要是将学生编成班级,一个教师同时教许多学生,即突出班的特征,提出“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韦伯:传统的学校组织机构的建立,基本上是按照韦伯心理性科层制的原则建立 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提出发现学习法,发现学习模式,结构化教材,教学原则体系 沙塔洛夫:前苏联,创立纲要信号图示法 卢扎诺夫:保加利亚,创立暗示教学法 瓦根舍因:西德,范例教学模式和克里夫斯基:德国,倡导范例教学 施腾策尔:以乌克兰的防风林带课程为例具体说明范例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 裴斯泰洛奇:《林哈德和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算术箱,注意到能力的

(完整版)管理心理学_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1、什么叫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2、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心理学?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中国管理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中国式的管理心理学的体系,通过学习起到以下作用: 1、对推进管理现代化的作用 2、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3、对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 3、管理心理学为什么以人作为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1、“企业就是人”。 2、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3、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4、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之间有何关系? 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心理学是在广义行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心理学中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也是既有联系又区别的。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的学科,它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而组织行为学则是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规律性的学科。 5、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在学习过程中,要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以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国内和国外经验相结合。做到学能致用,用能生效。 一、要明确管理心理学的两种属性 二、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三、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行为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在工业中的应用,由此产生的工业应用心理学和同期先后出现的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三个分支学科为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提供了素材,奠定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由必需变为可能。 2、梅奥的“霍桑实验”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实验他得到了什么新的理论观点? “霍桑实验”历时八年,分为四个阶段( 四项实验):工厂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谈话研究;观察实验(接线板接线实验)。梅奥的结论是:人们的工作效率不仅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简析

浅谈大学生消费观 ——剖析理性消费与感性消费 摘要:小组成员阅读多篇论文后讨论总结了关于大学生的感性消费,理性消费的特点。从个人心理因素和大学生本身的社会心理因素来分析关于这两面消费的深层原因。根据原因我们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理性消费感性消费特点心理因素建议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经济既是独立的,又是非独立的。他们本身没有收入来源,但是每个月可以对父母给予的生活费自由支配。消费心理学的含义实质是一种购买决策的过程,消费者在购买过程及行为中反映出其内心的活动。而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十分多元化,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自身的消费能力,社会的消费观念,家庭的经济状况,个人心理需求等等。我们的综述根据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即消费行为)和背后的消费心理因素大致分为感性消费和理性消费,用一些例证详细来说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用社会心理学角度和个人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大学生消费的背后深层原因。 大学生理性消费 有需求才会有消费,而理性的消费是建立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性消费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知觉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当物质还不充裕时的理性消费者心理追求的商品是价廉物美经久耐用。 随着消费观念的发展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是顺应着时代的变化,但还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消费,并且在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也始终保持着节俭的优良品德,接受“从俭”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于父母,也有不少兼职打工的现象,他们理解金钱的来之不易,知道更多的收入意味着能更自由的支配财富。同时,大学生对自己付出辛苦挣来的钱更不容易乱花费,也更加注重商品的物美价廉,追求消费的有效性。 现今大学生有经济独立的意识,会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收支。即使在面对周围和网络上繁多的商品都有一颗慎重的心,在购买前会进行同类商品的对比,选择适合的一个,不会轻易消费。在大学生的社交圈内,普遍会以口碑商品为中心的消费,这之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是饮食方面的消费。大学生在进行选择时,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综合考虑到地点、味道、价格等的差异,在不同的时间场合上有不同的倾向性。比如在一般上课时,时间比较匆忙,会选择近一点的地方就餐;在一些聚餐的情况下,一般来说时间都比较充裕,而这种人数较多的就餐选择会更加注重味道和店家的优惠策略,选择适当的地点。 消费的内容是体现着不同的生存阶段,大学生购买的商品也表达着人在这一阶段内心的需求,先要解决现实问题,再在有充裕财富时做出需要的购买决策。中国的大学生都在宿舍内居住,相互之间有交流影响,在价值观之间也会有倾向于集体共同的价值观,可以避免个体产生盲目消费。并且作为一名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当代大学生是在素质人才培养中成长起来的,也愿意在提升自身素质和促进自我发展上消费。因此在学习的主流环境下,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花费也显得更加理性从容,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来决策,并且也满足了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内心需要。 大学生感性消费 首先我们从大学生的感性消费方面来详细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背后的心理因素。 感性消费顾名思义是基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产生的。比如说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买无用的东西,有时是受价格波动的影响,有时是因为名人效应引起的。而在消费过程中,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要点全概括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手抄全知识点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大学生消费心理学研究报告

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报告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探索在校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和行为,我们设计了在校大学生的消费方式调查问卷。 二、研究的相关说明 (一)研究目的 通过了解我校在校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以及消费理念等情况,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消费习惯以及不合理的消费理念,对比男女生各项消费的差别,得出存在差别的原因,以探索男女生在日常消费中各自存在的问题,研究各年级之间的差异,探索年级给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的影响,并引导大家解决不正确的消费行为及消费理念。(二)研究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消费意识,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合理消费,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理念,培养大家的理财意识,合理开支自己的每一笔钱,不铺张,不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三)调查方式 我们对我校在读生进行一次题为“大学生消费方式调查问卷”的抽样调查,首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为94%,第二次补充调查了6分问卷,有效问卷总数100份。调查普及多个院系,多个年级,并分别对男女生做了相应统计,能够比较地真实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日常消费方面的情况,体现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在消费行为习惯中的诸多差别。 (四)调查时间 4月28日-5月4日 (五)误差分析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可能存在同学敷衍的因素,没有仔细看题目而造成最终结果的偏差,另外一个因素可能是大家对于自己的生活费的用途没有一个客观的了解,自己也不清楚在那些地方消费了,消费了多少,造成误差;其他方面,较大笔的支出是另外向家里索要的,没有计入父母给予的每月生活费当中,比如技能培训、旅游支出,而我们的问卷中要求将这些费用平摊至每月,造成了最终结果的一些偏差。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4.管理心理学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个体关怀和宏观关心——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时应表现出个体关怀的特征。 2) 是什么或为什么——发挥心理学的优势,不仅回答“是什么”或“怎么做”的问题,还要弥补组织行为学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方面的不足。 3)务实或理论——强调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 4)行为或意识——强调提高或改变员工的意识或觉悟水平。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调查法 第二章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1)心理技术学:德国斯腾1903年提出。最早研究的是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1912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研究人-机关系问题,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向一致,但是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