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闽南的神灵信奉习俗之地方神灵

闽南的神灵信奉习俗之地方神灵

闽南的神灵信奉习俗之地方神灵
闽南的神灵信奉习俗之地方神灵

闽南的神灵信奉习俗之地方神灵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b13887428.html,/xblin11.aspx?al1=2

千百年来,闽南民间泛神崇拜(即杂神崇拜)普遍而又突出,人们以为宇宙万物均有神明或鬼魅在主宰。诸如天有天公,海有龙王,地有土地,山神河鬼,花仙树怪,甚至尿壶、马桶也附有“铃鎯公”和“栖栖妈”等等。为了祈求保庇平安福寿,不论城镇乡村,供奉菩萨观音、关帝、城隍、夫人、王爷、将军、阎罗等名目繁多的寺院道观随处可见。都里乡间,除各都分建都祀庙,各宗族建宗祠外,一个小小的村落甚至出现多座“挡境佛”、“角落神”、“土地公”等赫然的神观佛庙。居民宅室,同样也奉祀厝主、灶君、床母,以及关帝、菩萨、土地等等。各种行业祀奉着形形色色的神明:种田的奉祀田头土地;行船的奉祀*娘;做医生的奉祀保生大帝;土木工匠奉祀鲁班;经商的奉祀赵公明;教书的奉祀魁星爷及孔夫子;理发的奉祀吕洞宾;演戏的奉祀相公爷田都元帅;乞丐营奉祀李铁拐等等。

1.武夷君

武夷君的传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在民间流传。一说武夷君是神仙,修真于武夷山,受上帝之命统管群仙,武夷山因此而得名。另一说是彭祖曾隐居于武夷山,活了七百七十岁,他有二个儿子,长子名武,次子名夷,武夷山因此而得名。汉武帝时曾遣使到武夷山,用“乾鱼”祭祀武夷君,武夷君由此名声远播,影响渐大。朱熹曾指出:“武夷君之名,著自汉世,祀以乾鱼,不知果何神也。……颇疑前世,道阻未通、川雍未决时,夷落所居,而汉祀者即其君长。……没而传以为仙也。”(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6《武夷图序》)认为武夷君的原型可能是闽地氏族首领,死后因宗教信仰的影响,逐渐演化为神仙。唐宋以后,武夷君曾多次受到朝廷敕封,仅宋代就有四次:绍圣二年(1095年)因祈雨获应,敕封显道真人;元符元年(1098年)因屡降吉祥,加封为显道真君;端平元年(1234年)和嘉熙二年(1238年)又先后加封为显道普利真君和显道普利冲元真君。武夷山也因武夷君的种种传说及其在道教中的影响,被道士奉为三十六洞天的第十六洞天,名“真升化玄天”,成为福建道教的传播中心。

2.何九仙

相传何九仙为何氏九兄弟,安徽庐江人,九人中除老大的额头中间有一只眼睛隐约可见外,其余人均双目失明。汉武帝时,何氏九兄弟因担心其父参与淮南王刘安谋反会殃及自身,遂结伴入闽。最初隐居在闽县九仙山(今福州于山),后来隐居于仙游九鲤湖,炼丹修真。丹成,他们分乘九鲤仙去。九仙的传说在福建广为流传,与之有关的胜迹遍布八闽,除了福州九仙山、仙游九鲤湖外,相传福清石竹山为九仙离宫,建瓯西峰洞为九仙的住处,遇到旱灾,当地人常到这里祈雨。漳平、德化、东山等处均有“九仙山”地名,在仙游县,有关何九仙的“仙迹”最多,诸如留仙山、何岩、仙岭、将军井、仙水桥等等地名,均与何九仙的传说有关。何九仙不但成为莆仙民众祈福禳灾的对象,而且成为为祈梦百姓示兆的神仙。在古代,九鲤湖祈梦之灵验闻名天下,即所谓“九鲤祈梦,海内咸知”。有关祈梦活动的文献记载连篇累牍,不胜枚举。至今,九鲤湖仍是莆仙一带百姓祈梦的最重要场所,不少善男信女千里迢迢来到九鲤湖,祈求何九仙赐梦,兆示吉凶。

3.梅仙

俗名梅福,字子真,汉代寿春(今安徽寿县)人,曾担任南昌县尉,后来突发奇思,抛弃妻儿,隐居九江学道,自称“九江道人”,经常到南平衍仙山玉华洞炼丹。丹成飞升,里人奉之为神。在闽北,梅仙有一定的影响。顺昌县有梅仙山,相传梅仙炼丹于此;泰宁有梅真岩,相传为梅仙炼丹之处,宋代在这里立梅仙祠祭祀,泰宁的长兴保也建有梅仙祠;建瓯的郭岩、斗四庵等地都建有梅仙祠,当地百姓每遇旱涝疾患,常到梅仙祠烧香礼拜;建宁梅仙山为当地百姓祈梦圣地,

“土云:四月有宿山求梦者,皆有应验。”(清·刘世英《芝城纪略·芝城八景》)

4.欧阳佑

隋代洛阳人,曾任泉州太守。据方志载,隋大业十四年(618年),欧阳佑调任蒲西,上任途经今邵武时,听说隋代已被唐所灭,他耻事二主,遂带领全家跳河自尽。当地人感其忠义,将其夫妇合葬于大乾山,并在墓侧立欧阳太守庙奉祀(《八闽通志》卷60《祠庙》)。又传,欧阳佑与妻子乘舟经过邵武时,被大乾一带的美丽风光迷住,对妻子说“这里可以立庙”。当晚,从大乾发舟,江水忽然暴涨,欧阳佑夫妇溺死于江中,尸体顺江飘流,至舟船停靠处辄止。艄公顺流将尸体送到20里之外,第二天早上尸体又漂回;再将尸体顺流送到30里之外,第三天早上尸体又溯流复返。众从惊诧不已,遂殓而葬之,奉之为神。唐宋时,邵武一旦发生水旱兵疫,“必诣大乾迎神祈祷”(《八闽通志》卷60《祠庙》)。宋代咸平年间(998~1004年),县令张仕逊向欧阳佑祈雨有应,遂扩建庙宇。此后,朝廷多次敕封:康定元年(1040年)封通应侯,元丰五年(1082年)封佑民公,政和六年(1116年)封广佑王,后来累封至“仁烈显圣文惠福善王”,在邵武一带颇受百姓的尊崇。旧时,欧阳太守庙内还设有祈梦堂,“邑人多至庙祈梦,岁时致祭”(清·咸丰《邵武府志》卷9《祠庙》),“每岁大比,士大夫多谒梦于此”(《八闽通志》卷60《祠庙》)。

5.黄仙师

又称黄先师,原名黄七翁,上杭人。相传上杭未置县前,这里有山精石妖经常出没,为害百姓,黄七翁精于巫术,率领两个儿子前往深山,以符法治之,并隐身入石,不出,石壁隐映有人影,俨若仙师像,群怪遂息。旧传每逢风雨天,石中隐隐有金鼓声,当地百姓敬畏之,建祠塑像祭祀。上杭建县后,在县治西建祠奉祀。元明清时,上杭县至少有14座黄仙师庙,武平县至少有6座黄仙师庙,永定县也有若干座黄仙师庙(民国《上杭县志》卷20,民国《武平县志》卷20)。至今,黄仙师在上杭县仍有影响。县西黄仙师庙楹联写道:“虎跨三川临福地,龙回一邑卫杭川”,说明上杭人把黄仙师作为地方保护神来奉祀。

6.扣冰辟支古佛

又称扣冰辟支老佛、扣冰藻先古佛等。佛俗姓翁,崇安人。生于唐会昌四年(844年),13

岁出家为僧,法号藻先,先后拜谒雪峰义存、鹅湖大义禅师。广明元年(880年)卓锡于崇安瑞岩,创瑞岩寺,徒众云集,“一时瑞岩道场,遂与天台、曹溪并峙千古”(《扣冰古佛全传》卷上《古佛实录》)。由于他提倡“刻苦修行”,夏天穿棉衣,冬天扣冰沐浴,故世人称之为扣冰古佛。扣冰古佛在世时,民间流传许多有关他驱邪镇妖、捍灾御寇的神话传说,把他看做是印度佛教传说中以独觉和因缘觉著称的辟支菩萨的化身。天成三年(928年),他去世后,被闽王谥为“妙觉通圣大师”,百姓则奉之为神,焚香礼拜。南宋时期,扣冰辟支古佛受到朝廷的多次敕封,绍兴六年(1151年)封为“慈济大师”,乾道元年(1165年)封为“法威慈济妙应大师”,淳熙十一年(1184年)封为“法威慈济妙应普照大师”,宝佑元年(1253年)加封为“灵感法威慈济妙应普照大师”。

扣冰辟支古佛在崇安等地有较大影响,每年二月初神诞,百姓必到瑞岩寺迎请扣冰古佛神像入城,建道场四昼夜,“是期,万众云集”(《扣冰古佛全传》卷上《古佛实录》)。随后,各乡村*流迎请,直到冬天才送回瑞岩寺。届时,家家户户燃烛二条,昼夜不熄,以答神庥,俗称“蜡烛会”。此俗自南宋时就形成,民国时,各乡村*流举行盛大蜡烛会,“其夜则高烧蜡烛,以禳瘟疫而厌火灾也。蜡烛高数尺。插架上,曰烛桥;为方筐,以烛逐层环之,曰烛*;为小亭,插烛其中,曰烛亭。百数十架,红光灿烂,结队*,远望如火龙夭娇,曲屈腾空,壮观也。”(民国《崇安县新志》卷6《礼俗》)俗传扣冰古佛神像所到之处,必获丰年,所以崇安等地又形成了争抢佛像的风俗,俗称“抢佛子”。但争执斗殴的事时有发生。

7.开漳圣王

本名陈元光(656~711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青年时随父陈政入闽平定叛乱,唐垂拱二年(686年)首任漳州刺史。在任20余年中,勤于吏治,政绩卓著,为开发漳州立下不朽功勋。战

殁后,百姓立庙祭礼,尊称为开漳圣王,从功臣演变为一方神灵。历代朝廷多次赐额加封,唐代追封陈元光为“颍川侯”,敕建威惠庙。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敕封“辅国将军”,绍兴十六年(1146年)加封“灵著顺应昭应广济王”,宝庆二年(1226年)赠“忠毅公”称号。明代加封“昭烈侯”。

北宋时,漳州府各县都建有祭祀陈元光的威惠庙。明清以后,威惠庙遍及闽南城乡,大小庙宇多达200余座。并且随着福建移民传到台湾省,至今,陈元光仍是漳州和台湾地区主神之一。

在闽南地区,自唐朝以来,每逢陈元光的诞辰(二月十五日)、忌辰(十月初五)、“封王日”(四月初十)及上元节、中秋节等,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典,迎神赛会。在漳浦威惠庙,遇开漳圣王圣诞,按村庄或街道*流祭祀。祭祀时,除村落集体供上全猪、全羊外,家家户户还要上供鸡鸭鱼肉及红龟果等;除了上香、点烛、烧纸钱外,有的村落还请僧道诵念《开漳圣王武德真经》,也有请戏班助兴,家家户户请客送礼。

旧时在泉州一带也有不少威惠庙,每年二月十五日举行祭奠。泉州西郊的潘安村,是日举行迎神赛会,俗称“进香”。8人抬着开漳圣王的神辇浩浩荡荡,巡视本境。民国初年,因“巡境”越界引起与邻村械斗而停止。当地居民至今仍尊称陈元光为“境主公”,奉为本境护境神,每逢正月初四和二月十五日,家家户户设香案,摆供品祭祀。

除此之外,陈元光的一些亲属和随从陈元光入漳的有功将领也被当地群众奉为神明,单独立庙祭祀;并且,还与各姓的祖先崇拜密切联系起来,如李姓奉祀“辅胜将军”李伯瑶(俗称“辅胜公”),沈姓奉祀“武德侯”沈世纪(俗称“沈祖公”),马氏奉祀“辅顺将军”马仁(俗称“马王公”),许姓奉祀“顺应侯”许元正(俗称“许王公”)。陈元光的父亲陈政、夫人(俗称“王妈”)及其女儿(俗称“柔懿夫人”)均为陈氏所奉祀。

8.临水夫人

本名陈靖姑,福州下渡人。出身于一个世代行巫的家庭,耳濡目染,自身也熟谙巫术,后嫁给古田刘杞为妻。相传,唐贞元六年(790年),福州大旱,陈靖姑脱胎祈雨,不幸身亡,终年24岁。临终前她曾发誓死后要“扶胎救产”。后乡人立庙祭祀,俗称娘奶、奶娘,尊称临水夫人、太奶夫人、陈夫人。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朝廷赐匾“顺懿”,敕封“崇福昭惠慈济夫人”。元、明、清各朝屡有敕封,封号颇多,有“天仙圣母”、“护国太后元君”、“顺天圣母”等。

自宋末临水夫人受封后,其影响迅速扩大。明代谢肇淛说:“罗源、长乐皆有临水夫人庙。”(《五杂俎》卷15《事部三》)晚清施鸿保《闽杂记》载:“陈夫人亦称临水夫人,闽中各郡县皆有庙,妇人奉祀尤谨。”(《闽杂记》卷5《陈夫人》)据统计,清代霞浦县城乡有临水夫人庙9座,连江县5座,福安县9座,古田仅城关就有6座,福州城内有13座。近现代以来,临水夫人的信仰以古田至福州为信仰中心区,以闽北、闽东、浙南为亚中心区,以闽南、台湾以及东南亚为散播区。在福建众多的女神中,其影响仅次于*。

民间传说临水夫人有降妖镇魔、呼风唤雨、破解疑案等法力,但主要还是“扶胎救产、保赤佑童”。故千百年来,她一直被作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为人们所崇拜,所以在民间形成了一些与妇女、儿童密切相关的习俗。主要有:

祈子古田临水夫人祖庙前有一座百花桥,桥下溪涧红白花争奇斗艳。相传每一朵花都是一个婴儿,白花为男孩,红花为女孩。已婚妇女,多于正月十五日陈靖姑生日前去庙中祭祀,向临水夫人请愿,然后采一朵花供在香案上,俗谓“请花”。意在祈求“开花结果”,生男育女。

助产妇女临产时,到临水夫人庙请香火或小神像,供奉在产房中,祈求临水夫人帮助顺产。婴儿平安降生后,必须办酒席答谢临水夫人恩德,把神像送还宫内,俗称“回銮”。在临水夫人祖庙内,排列着许多临水夫人的小像,供乡人随时来请。

“洗三旦”和“开冲”婴儿出生3日,由接生婆来洗澡,俗谓“洗三旦”。这天,须煮糯米饭供临水夫人。第14天,要到临水夫人庙烧纸钱,纸上印着“禁冲”二字,俗谓“开冲”。

婴儿满月时,也要设香案祭拜临水夫人。

绑红丝线每逢正月初五,要给儿童手臂绑上红丝线,七月初七日再将红丝线取下。俗信这样可以得到临水夫人的保佑。

请奶过关旧时,婴儿死亡率高,农村人以为是邪祟作怪,须请师公作法“过关”,以免死亡。“过关”的程序有造楼、栽花、请神(靖姑)、请婆(36婆神,俗传是临水夫人的助手,临水夫人经常派她们出外拯救儿童)、加魂、剪花、破胎、过关门、落房、送婆、送神。旧时古田,每个小孩在1、3、6、9诸岁生日,均要请师公作法过关。《福州地方志》载:“以竹支架,用纸糊作城门形,由道士穿‘娘奶’法衣,口吹号角,引护小孩过关,意为如此小孩便易成长,一直到十六岁为止。”(《福州地方志》第十一章《社会习俗·迷信活动》)

收惊孩子偶有受惊吓,情绪波动大,俗谓是魂魄离体,须请女巫念《陈靖姑咒》以收魂定魄。

行粲斗礼粲斗为红漆木质容器,上有“五子登科”字样,斗内盛米,上插筷子十双,灯、烛各一盏,还放有镜、剪刀、花朵。每年陈靖姑祭日,若家中有未满16岁小孩,须请师公行粲斗礼。在粲斗中,按未满16岁的男孩数放置若干木制小人(俗称“童子弟”),师公鸣角、摇铃、作法,将粲斗放在小孩床上,须待上面的“流芳灯”自行熄灭才算吉利。

糊杉亭孩子长到16岁,于当年的七月初七日,须糊杉亭一座,备花粉、香果、三牲等祭品,敬献临水夫人及36婆神,叩谢她们保佑孩子长大成人。36婆神为临水夫人的陪祀神,分别职掌注生、注胎、监生、抱送、守胎、转生、护产、注男女、安胎、养生、抱子等生育的各个环节。36婆神是陈大娘、黄莺娘、方四娘、柳蝉娘、陆九娘、宋爱娘、林珠娘、李枝娘、杨瑞娘、董仙娘、何莺娘、彭英娘、罗玉娘、吴月娘、郑桂娘、张春娘、王七娘、倪凤娘、包云娘、孙大娘、赵娥娘、周五娘、程二娘、叶柳娘、铁春娘、云燕娘、聂六娘、刘娇娘、翁金娘、潘翠娘、凌艳娘、邓三娘、朱巧娘、金秀娘、树梅娘、胡大娘。除此之外,每逢正月十五临水夫人诞辰,要举行祭奠、游神。平时抽签卜卦者不在少数。《闽都别记》第128回写道:“无事之家,亦去请香灰装入小袋内供奉。”至今犹然。

9.三平祖师

又称广济大师、祖师公等,是闽南地区特别是漳州一带的主神之一。俗名杨义中

岁出家,27岁受具足戒后,云游天下,遍访海内名僧,曾拜谒怀晖、智藏、怀海等禅师。宝历元年(825年),回漳州弘法,在三平山半云峰下建立“三平真院”。会昌五年(845年)武宗毁寺灭佛,义中避居大柏山麓,继续聚徒讲法,并教给当地少数民族以桑麻耕织知识,为群众治病,深受人们的爱戴,唐宣宗即位后,恢复佛教合法地位,敕封义中为“广济大师”。咸通十三年(872年),义中去世,后人在三平寺修建三平祖师殿,把义中作为神灵奉祀。

数千年来,三平祖师作为一方神祇,香火不断,每年朝山进香的虔诚香客达数十万人次,“其香火之盛,为闽省古刹之冠”(王雄铮编《广济大师与三平寺》,1983年11月)。

三平寺有药签75首、卜事签75首,俗信这里的签诗特别灵验,虽然地处偏僻(过去从漳州步行到那里需16个小时,现在汽车可以直接通到寺庙前),但香客络绎不绝,漳州一带居民事无巨细都要到那里求签。求签者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出门前,要在自家门口放一串鞭炮,点一炷香,在动身前一天还要戒荤吃素,以示虔诚。出门后,不能折回头,路上不能口出秽言,更不能说有关亵渎神灵的话。来到三平寺时,先供上祭品,再点香跪拜,报上自己的姓名、地址,说明来由后再抽签。抽完签后再次向三平祖师跪拜叩谢。民间还传说,越远地方来的人求的签诗越灵验,俚语称“三平荫外香”。故浙江、广东、台胞和东南亚华侨纷纷来此抽签。求完签后,为了表示虔诚,信徒还要捐献若干钱财,俗称“添油”。许多香客还要抓一把香灰,放入专用的香灰袋带回家。回到家门口时,须再放一串鞭炮,才进家门。进门后,供上香灰袋(在其信奉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供奉三平祖师的小塑像),点上香,再拿出祭品(多是糖饼、水果之类)分给家中小孩

吃,俗信可保佑小孩平安。

正月初六、六月初六和十一月初六分别是三平祖师的生日、出家日和圆寂日,在这三个日子里,三平寺往往要奉行盛大的祭典,善男信女云集,寂静的山间喧腾起来,正月初六尤为热闹。没有进山礼拜的善男信女,也要备办果品、饯盒在自家门口遥祭。

三平寺出售三种三平祖师的塑像,一种是小巧玲珑的陶瓷塑像,另外两种塑像分别是以硬纸片压制和金属浇铸而成,四边有框,且有对联。正面的对联是“法大无边龙虎伏,道家有象鬼神惊”,横批是“广恩普渡”,背后的下框还有一个装香灰的小槽。漳州一带不少家庭供奉上述三种神像,一些汽车司机在驾驶室里挂后二种神像。据说每月初二、十六日烧香礼拜,可保全家平安。

远离漳州的罗源县起步乡,每年正月十三举行迎三平祖师仪式,抬着神像走村串户。据当地百姓说,他们的祖先是从漳州迁徙来的,故三平祖师作为保护神随移民到罗源,俗称“三太公”。每三年还要“过火”一次,即抬着神像赤脚从熊熊燃烧的火炭堆上走过。

10.樊公

原名樊令,松江华亭县人,唐末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曾奉命入闽剿寇,战死于清流的罗城之凹,“乡人义其死节,立祠祀之。”(明·嘉靖《清流县志》卷3《庙祠》)最早的樊公祠建于宋淳熙、庆元间(1174~1200年),庙址在清流县东的渔沧潭,俗称“渔沧庙”。宋代,当地出现许多樊令显灵御寇捍灾的神话传说,元代樊公被敕封为“渔沧感应王”。明清以后,樊公成为清流的“一邑之神”,百姓事无巨细都要到樊公庙祈求祷告,因此香火鼎盛。九月初一为樊公诞辰日,而庆祝活动从七月二十日就开始了,十分隆重,至今犹然。志称:“是月(七月)二十日至八月朔,阖县祭渔沧庙樊神,福首三十余案,牛酒大会。中秋望日迎灯庆神。二十七日奉神像出游,扮杂剧以乐神,商旅咸以货来会,谓之‘樊公会’。九月朔,送神归庙,县官致祭。”(明·嘉靖《清流县志》卷2《岁时》)旧时,“樊公会”与商品贸易结合,江西、浙江、广东及福建许多地方的客商,在八月初就云集清流县城,进行商贸活动,一直到九月才结束。

11.灵安尊王

又称青山公、青山王,是惠安县的主神之一,被奉为“惠安境主”。灵安尊王原名张悃,是五代闽国(一说三国)的一名将军,曾率兵驻扎在惠安的青山下,因抵御海寇有功,殁后乡人“庙而祀之”(明·嘉靖《惠安县志》卷2《山川》)志称:宋建炎间(1127~1130年),张悃“阴助”官兵抗御海寇有功,朝廷“赐庙额诚应,封灵惠侯,妻华氏封昭顺夫人。景炎元年(1276年)进封灵安王,夫人封显庆妃。至今有司,岁一致祭。”(明·嘉靖《惠安县志》卷10《典祀》)祭祀灵安尊王的庙宇统称青山宫,至今惠安县有大小青山宫近百座,台湾省也有5座。

自古至今,每逢三月初十(青山王忌日)和十月廿三日(青山王诞辰),惠安群众都举行隆重的祭典。届时,进香群众络绎不绝,庙内庙外人山人海。旧时,举行祭典时,值年炉主要把三个玉环(据说是张悃的遗物)摆在香案上供奉。祭祀后,往往要抬出青山王塑像绕境,沿途铺户张灯结彩,设香案迎拜,供四果香花。

俗称青山王的签诗很灵验,故平常到青山宫抽签者颇多。民间传说青山王有两位妻子,即“大妈”、“二妈”。一般信仰者都说“二妈比大妈显”,所以乡民请神,常常由二妈降乩。

12.广泽尊王

又称圣王公、郭圣王、郭尊王等。原名郭忠福,安溪县(或云南安县郭山)人,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性至孝,相传少小为人牧牛,路至远,每日必归家省亲。父亡后,偕母迁徙南安县诗山。后晋天福二年(938年)牵牛携酒登郭山绝顶,日暮不归,主人异之,入山寻找,见忠福蜕化于古藤上,酒尽于器,牛存其骨,时年16岁。里人异之,在郭山下立庙祀之,称郭山庙或将军庙,因山势似凤凰,故称凤山寺。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3年),里人吴德“奉忠福神香火入京,适值皇宫起火,神麾以白旗,火遂灭”,敕封“威镇广泽侯”,敕建“威镇庙”。宋庆元元年(1195年)和开庆元年(1259年)先后加封“威镇忠应孚惠广泽侯”和“威镇忠应孚威武英

烈广泽尊王。”

广泽尊王在南安等地影响很大,是当地的保护神,所谓“上则为国保障,佐时太平,下则为民休庇,相世荣达。御灾孚佑,福善祸淫。消水旱之灾,屏盗贼之患。利国安民,周且悉,悠且久。”(清·光绪《郭山庙志》卷6《艺文》)明清时,南安县有数十座广泽尊王庙,仅十一都、十二都、十三都一带就有13座,称“十三行祠”。泉州府属各县及漳州、厦门等地也有广泽尊王庙。“八月某日为广泽尊王圣诞,远近男女,于前后一个月间,咸跻山叩拜,谓之上香山。又以神于某日往安溪某山,扫其父母墓,率皆往焉。人持一纱灯,书神号,一红羽旗,书凤山寺进香。”(《温陵岁时记》)

明清时期,广泽尊王信仰随南安移民传到闽东、闽西和台湾省及东南亚地区,至今这些地区仍有广泽尊王庙,台湾省最多。福鼎县点头镇百姓,每逢广泽尊王诞辰和成圣归天日,都要设宴祈福,举行祭仪。旧时遇时疾病灾,必举行出巡活动,历时二日,仪式隆重。

广泽尊王的祖庙南安诗山的凤山寺近年已修葺一新,殿宇巍峨,前来进香者络绎不绝。每逢二月廿二日广泽尊王诞辰和八月廿二日广泽尊王忌辰,当地群众必举行盛大祭典。

13.马元帅

原名马容容,福清县人。生于唐光化二年(899年)九月廿八日,卒于后梁贞明元年(916年)十月初四,年仅18岁。志称:马氏生前为人善良,常济贫扶危,见义勇为,受到村民的爱戴。去世后乡民感其恩德,立庙祀之。后晋天福八年(941年)因“阴助”官兵御寇有功,被敕封为“调遣阴兵卫国护民元帅”。马元帅信仰后传入罗源,在城关东郊建庙祭祀,成为罗源城关一带的保护神。当地群众事无巨细都要到庙中祈求保佑,每逢其生、忌辰也要举行隆重的祭典。其主庙罗源城东的马元帅庙于1983年修葺一新,香火颇盛。

莆田等地的一些寺庙也奉祀马元帅,俗称“马公”或“马灵官”,相传为南斗第六星所化,生来就三头九目,手执玉戟金砖,跨火犀,职掌驱邪祛疫。

14.哈蝴公

哈蝴公或说是王审知,或说是其儿子王延钧,不可考。连城县建有不少奉祀哈蝴公庙宇,最早的建于宋绍兴年间(1131~1163年),名镇川庙,位于县城南门外。朋口马埔村的明代哈蝴庙保存完好,庙里的神像被称为“哈蝴公太”,每年二月初二河源13个乡村和邻县乡村(如长汀中尾村)群众都要来此祭神,每年还*流迎抬“哈蝴公太”到各村奉祀,俗称“出庙”,又称“入公太”。到了翌年二月初一,再将神像抬回祖庙,俗称“入庙”。凡*到“入公太”的乡村,都要请戏班演戏,设宴招待客人,还要抬神出游,群众不惜倾多年积蓄,大肆铺张。

15.定光佛

又称定光古佛、定光大师、定光菩萨、定应大师等,姓郑,名自严,同安县人。生于后唐应顺元年(934年),11岁时出家为僧,拜本郡建云寺契缘和尚为师。17岁时拜谒江西庐陵西峰圆净大师,盘桓五年后,云游天下,遍访名僧。乾德二年(967年)结庵于武平南安岩。不久到江西南康盘古山弘法,三年后返回南安岩。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月初六圆寂。定光佛去世后,象苏东坡、黄庭坚这样的“名公巨卿”纷纷撰写诗文赞叹,百姓“收舍利遗骸,塑为真像”(《临汀志》卷7《仙佛》),顶礼膜拜。

宋代,定光佛在福建就颇有影响,所谓“七闽香火,家以为祖”(《临汀志》卷7《仙佛》)。在闽西地区影响更大,几乎成为当地的守护神。志称:“佛氏之盛,精蓝绀宇遍海内,而汀之禅院独称定光。定光禅院于临安、于泉南、于江右无弗有,而汀为最著。”(《临汀汇考》卷4《山鬼淫祠》)每年正月初六,闽西百姓必举行隆重的庆祝定光佛诞辰祭典,翌日,定光寺僧拿长竹二竿,悬挂数十块书写伏虎佛号的小牌,久婚不育者三五成群,用长钩钩之,木牌一坠地,则纷然抢夺,并用鼓乐迎请回家供奉,俗信得到木牌者会喜生贵子,俗称“抢佛子”。闽北的建瓯、顺昌、崇安也有定光禅院。明清时期,定光佛信仰随福建移民传入台湾省,至今台北、台中尚有两座专祀定光佛的寺庙。

关于定光佛的生平,民间还有不同的传说。或传定光佛名郑光光,是一名机智勇敢的长工。他曾在长汀为民除蛟患,筑定光陂,造福于民,所以百姓建定光寺奉祀他。

在一些地方,还有与定光佛信仰并行的伏虎大师信仰。伏虎大师,俗姓叶,名惠宽,宁化人,稍早于定光佛出生,也是一名高僧,因擅于以“解脱慈悲”驯服猛虎,故名。伏虎大师又以善于祈雨著称。宋建隆三年(962年)圆寂后,即被当地百姓奉为神,塑像奉祀。此后,百姓往往把伏虎大师与定光佛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甚至说俩人是兄弟。每年九月十三日,俗传是定光佛和伏虎大师巡游凡间的日子,百姓都要抬着定光、伏虎的神像出游,沿途百姓供三牲,点香燃烛,虔诚礼拜。在长汀东北部的彭坊、大埔、下坑、刘陈、曾坊、龙头坊、珊坑、云峰、肖岭、南材等乡村,形成了祀奉伏虎的信仰圈,神像从正月十三日开始,由上述十个乡村*流抬去打醮。

16.马天仙

又称马仙、马氏真仙、马仙姑等,原名马元君,俗名马五娘,或云建瓯人,或说霞浦人,还有永安人说等。据何乔远《闽书》、冯梦龙《寿宁待志》载,马五娘出嫁前夕,未婚夫突然去世。她发誓不嫁,奉侍公婆至孝。民间传说有一次外出,遇山洪暴发,溪水暴涨,只见她将雨伞仰置于水上飞渡而过,观者以为是仙女下凡。马五娘自称非凡世女子,待公婆终其天年后,就飞升而去。当地百姓遇到旱灾,常请她祈雨,据称随祷随应。马五娘去世后,当地人奉之为神,立庙祭祀。马五娘的生平在永安民间则另有传说,相传马五娘不愿婚嫁,在九天玄女的指导下,吃了桃源洞百丈岩的仙桃而成仙。宋代,宋真宗先后两次敕封马五娘,分别为“灵泽感应马氏真人”和“懿正广惠马氏真人”,其影响逐渐扩大,浦城、沙县、松溪、崇安、寿宁等地都建有马仙宫或马仙祠。明清以后,马仙信仰逐渐向闽中、闽南传播,古田、闽清、侯官、永春等地也建有马仙宫。冯梦龙《寿宁待志·香火》指出:“民间佞佛者,男奉三官,女奉观音,他非所知矣。惟马仙则不问男女,咸虔事焉。……今建中名山,所在有香火,而寿宁尤盛,凡水旱无不祈焉。”马仙信仰至今在闽北、闽东地区仍有较大影响,是群众祈福禳灾的主要对象之一。

俗传马仙生于元宵节,故正月十五到马氏真仙庙进香礼拜者云集。松溪南霞乡茶坪村保存一座明初的马氏真仙庙,被当地群众奉为农业神。每年正月初,当地群众要举行“游庙”活动。游庙活动由“龙头”组织(一共10人,1人为“大头”,9人为“小头”),举行祭典后,“仙奶妈”被安放在有顶蓬的竹轿里,由两名健壮青年抬着前行,全村男女老少排成长队跟随其后,唢呐队、锣鼓队间隔行进。队伍沿着村子四周的田间小路缓缓而行,沿途诸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类的喊声此起彼伏。绕村一周后,把“仙奶妈”抬进“龙头”家,放在厅堂的香案上,献祭五牲。祭毕,“龙头”宴请众人,每桌固定12人,22碗菜肴(“龙头”出10碗,赴宴者每人出1碗)。宴会后,举行舞龙等活动,庆贺去年五谷丰登和预祝今年风调雨顺,最后择日送神回庙供奉。

17.二徐真人

即徐知证、徐知谔兄弟,又称徐仙、二徐真君、灵济真人、洪恩真君等。五代十国人。南唐时徐知证被封为江王,徐知谔被封为饶王,陆游《南唐书》和吴任臣《十国春秋》等史书中均有他俩的传说。相传后晋开运三年(946年),二徐率兵入闽平定叛乱,路经今闽侯青口一带时,应当地乡老请求,剿灭盘踞在鳌峰山的贼寇,当地百姓感恩戴德,立祠奉祀。宋代,福州一带建造不少二徐真人庙,私谥为“护境感应王”。嘉熙二年(1238年),朝廷赐庙额曰“灵济”。元代,敕封徐知证为“九天金阙明道达德大仙显灵溥济真人”,徐知谔为“九天玉阙宣化扶教上仙昭灵博济真人”。明代,因二徐真人显现“灵异”,治愈明成祖的病,所以二徐真人备受推崇,不但先后4次敕封二徐真人,封号从“真人”升为“真君”,并一度被封为“上帝”,而且拨巨资在京城和福建闽侯建造规模宏伟的灵济宫,二徐真人信仰盛极一时。所谓“灵济香遍及一方,当时人物繁盛,随处立庙,如玉水、清江、桂宫、岳山、玉坂、富山、旗龙、新安、江尾、石舍、蓬山,青布之西南北至于白鹿合山、福藏、护法、迦蓝殿庙,虽异香火,皆本于祖宫,其实洪恩祖宫之一源也。”(《徐仙真录》卷1《香火源流》)

闽侯青口灵济宫今已修葺一新,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殿内除供奉二徐真人外,还供奉边、许、赵、查、岳、魏、马、刁元帅和魏少爷、郑都总管等。每逢七月十五徐知谔诞辰、九月十七徐知证诞辰、九月二十一日郑都总管诞辰,当地百姓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典,并演戏酬神。前来进香礼拜者络绎不绝,成千上万。九月二十一日这一天,青口乡的群众还要设宴请客。

18.惠利夫人

又称福灵太太,俗名莘七娘,五代时人。民间传说莘七娘原是总兵夫人,在拜天地后,丈夫就奉命出征,战死沙场。莘七娘继承夫志,率兵出征,凯旋而归。死后,被明溪等地百姓奉为神灵。又传莘七娘是江西人氏,知书达礼,并精通医术。五代时,随夫出征福建,转战于明溪雪峰镇(今城关)。丈夫不幸病亡,为了陪伴丈夫的亡灵,她侨居明溪,义务为当地群众治病,死后被明溪百姓奉为神灵,立庙祭祀。另据方志记载,南宋初,有一位游客寄宿于明溪巡检司驿馆,夜里听到附近有一女子吟诵悲凄诗歌,略云自己是良家女,随丈夫征闽,丈夫染瘟疫客死他乡后,她也侨居明溪以陪伴丈夫的亡魂。200年后,坟墓荒芜,无人照管,他们也成了孤魂野鬼。这位游客将所听到的诗歌写在墙壁上,当地百姓知道这件事后,遂修建莘七娘坟墓,定时祭祀,并建造宫庙奉祀,遇到旱涝疾疫,就向莘七娘祈祷(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27《坛庙》)。嘉定年间(1208~1224年)朝廷敕封为“惠利夫人”,不久加封为“惠利福顺夫人”,其影响扩大到宁化、清流、建宁、长汀、连城等地。

至今,惠利夫人在闽西、闽北一些地方仍有影响,其中在明溪的影响尤大。每年正月初一、元宵、六月初六为惠利夫人的祭典,六月初五这一天最为热闹,俗称“惠利节”。当天,要举行盛大的敬迎惠利夫人出游仪式。执事者焚香祷告后,抬出惠利夫人神像,浴以香汤,给神像换上袍带,由一群小孩扮成小鬼在前开道,惠利夫人神辇紧随其后,还有财神爷、弥勒佛等神像陪游,神辇之后是乐队,踩高跷、舞狮、跑旱船等表演队伍,最后是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游神队伍绕城一周,回到宫庙,接着搭台演戏,举行隆重的祭典。这一祭祀活动前后延续三四天,旧时这期间商贩云集县城,宗教活动与商业贸易结合在一起。本世纪五六十年代,惠利节一度停办,80年代中后期又恢复活动。

19.练氏夫人

名隽,五代浦城练湖人。清代彭光斗《闽琐记》载,练隽为章仔钧之妻,章率兵驻扎建州时,两个军校违抗军令当斩,经练氏夫人求情后免死。后来,两军校投奔南唐,为南唐大将,率兵入闽,攻破建州,因感念练氏夫人活命之恩,下令不许杀戮无辜,建州百姓幸免于难。练氏夫人去世后,建宁百姓在城中为她安葬建墓,供后人凭吊。民间传说与《闽琐记》略有不同,相传章仔钧镇守建州时,抓获一个从南唐来的盐贩,疑是奸细,下令斩首。练氏夫人见盐贩年纪轻,且模样善良朴实,不类奸细,劝其夫赦免他。年轻人回南唐后,被征兵入伍,若干年后,成为南唐大将,奉命率兵攻打闽国。大兵包围建州时,守军早已闻风溃逃,南唐主下令屠城,这位年轻人迟迟不肯动手。第二天深夜,潜入城中,请练氏夫人随他出城,以免明日屠城遭殃。练氏夫人不愿只身离去,誓与建州城共存亡。年轻人无奈,临行时嘱咐练氏夫人,明天务必在门口插一根柳枝作为记号,南唐兵就不敢破门而入。练氏夫人急忙将插柳枝为号的消息转告全城。第二天,南唐兵入城后,见家家户户门前都插着柳枝,无从下手,唯独练氏一家被杀。原来城内柳枝都被人采光,练氏夫人家仅有的一枝也让给了别人。建州人感恩戴德,在城中心的芝山上安葬练氏夫人,墓碑上镌刻四个大字“全城之母”。宋代以后,练氏夫人被当地群众奉为城隍女神,旧时,建宁府属县官上任,都要到练氏夫人墓进香礼拜,每年还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祭典。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练氏夫人,清明上山扫墓后,都要折一柳枝下山,插在自家门口,祈求练氏夫人保佑全家平安。

20.妈祖

原名林默,莆田湄洲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传说林默秉性聪明,自幼熟悉水性,常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拯救遇难舟楫,还能为人治病,“言人祸福”,人称“通贤灵女”,敬而爱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林默在湄洲岛“升天”,时年28岁。人们

为了纪念她,就在其“升天”处立庙祭祀,称之为“*”,俗称“娘妈”,奉为海上保护神。历代帝王均有敕封,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的“顺济夫人”,一直累封到清代的“天后”、“天上圣母”,地位不断上升,影响也从莆田一域逐渐扩大到全国,甚至超出国界,成为福建省影响最大的神灵。据统计,当今全世界有*庙1500多座,湄洲岛上的*庙被奉为祖庙,成为信徒的朝圣地。近几年,在*诞辰纪念日期间,每天都有数万人上湄洲祖庙进香,有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

由于长期的积淀,在*信仰中形成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以湄洲岛最有特色。主要有:

*元宵湄洲岛除祖庙外,还有15座*宫庙。从正月初八起,各宫庙按次序先后抬着*神像到祖庙上香,随从仪仗队有大旗、大灯、大吹鼓等,还要请道士做醮,敬请*庆赏元宵。上香仪式结束后,抬着*神像回村巡游,家家户户在门前设香案、供米糕、斋菜6大碗迎接。元宵之夜,不论大宫小庙,都要装点“烛山”。所谓“烛山”,即在天后宫前的广场上,用铁或木头制成高低不等的排架,上有插烛的竹尖,信徒们各献一对龙烛、花烛,点燃后插上,于是远看似一座烛山,象征*在海上显灵光。待龙烛烧到只剩一、二寸时,各自吹灭取回,继续点完,祈求一年内全家平安。

*诞辰每逢三月廿三日*诞辰的前一夜,必举行隆重的庆贺祭典。古代称之为春祭,祭典十分繁缛,有一套定规,连祭品的数量和品种都有明确规定。现在,一般是请6名经师做清醮,供品简化为五牲、五汤、十锦,还有奏吹八乐、演戏等。翌日,抬神巡游全境,岛内其他15座*宫庙也抬*神像陪游。若遇闰三月,要再次举行祭典、出游。近年来,外地*庙也有将座驾游街到湄洲祖庙。在*诞辰的前后数日里,湄洲岛渔民不敢下海捕鱼或垂钓,俗信此时海中水族都集于洲前庆贺*诞辰,若下海捕捞,凶多吉少。

*忌日九月初九是*“升天”日,这一天基本活动与诞辰大体相同,只是祭品一概用素食,神职人员也要吃素,行三戒六斋。

*信仰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及岁时节庆等诸方面。*岛上的中老年妇女的发型,多是在头的中后部梳成一个高约10多厘米、形似船帆的发髻,常穿一条上半截为红色,下半截为黑色或蓝色的外裤,据说这是仿效*生前的发式和服式,以此来表示对*的崇奉,希望因此得到*的庇护。莆田沿海渔船出海,常在桅杆上挂一帆式草席(后来改为布制),上插“天上圣母”三角旗,俗信可保一帆风顺。*祭品中,除了常用的食物外,还有面粉制作的“水族朝圣”36盘,有鱼、虾、蟹、蚌等36种水族动物,栩栩如生。近年来,还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集神话传说与中国食文化为一体的“*宴席”,有名为“丹凤朝阳”、“群仙聚会”、“龙王点兵”、“*寿面”、“桂元寿桃”等12道美味佳肴,造型奇巧,独具匠心。莆田端午节的龙舟上必奉*像,挂“天上圣母”旗。

从80年代中期起,*诞辰几乎成为莆田民间的一大节日,集宗教、旅游、贸易、学术交流、文娱活动及体育比赛于一体。*被誉为“海上和平女神”,赋予新的意义。

21.保生大帝

又称吴真人、大道公等。俗名吴夲(979~1036年),同安县人。少时父母亲亡故,孤苦伶仃,遂立志学医,访师学道,寻方求药,慈济苍生。17岁时,精通医术,回乡为民治病。此后数十年行医生涯,医术精益求精,“按病投药,如矢破的,或吸气嘘水,以饮病者,虽沉痼奇 亦就痊愈。是以疠者、疡者、痈疽者,扶舁携持,无日不交踵其门。”(清·乾隆《海澄县志》卷22《艺文志》)特别是其医德高尚,对求医者“无问贵贱,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远近咸以为神”(清·乾隆《海澄县志》卷22《艺文志》)。58岁时,因上山采药,不幸跌下悬崖而死。讣告传来,“闻者追悼感泣,争肖像而敬之”。同时还建庙祭祀。同安县从绍兴二十年(1150年)颁诏立庙于白礁,随后真君庙、万寿宫、福寿宫、和凤宫、怀德宫、金山寺、会堂宫、龙腾宫等相继建立。龙海县也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颁诏立庙于青礁,随之后坑慈济宫、山尾慈济宫、吴真人宅、真君庵、山后庵、六社庵也相继建立。闽南其他州县的保生大帝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并扩大到福建其他州县及两广。据志书载,保生大帝的影响在宋代“北逮莆阳、长乐、建、剑,南被汀、潮以至二广”。(清·乾隆《海澄县志》卷22《艺文志》)历代朝廷先后追封其谥号,从宋代的“妙道真人”到明代的“万寿无极保生大帝”,地位不断提高。至明清,其影响扩及台湾省和东南亚地区。

保生大帝信仰历千载而不衰,至今仍是闽南和台湾的主神之一。香火最盛的莫过于同安县境内的白礁慈济宫和龙海县境内的青礁慈济宫、晋江县深沪的宝泉庵和泉州市内的花桥慈济宫,闽南其他城乡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保生大帝庙。保生大帝的神职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扩大,但最主要的还是被奉为医神。几乎所有的保生大帝庙都备有药签,白礁慈济宫内有内科药签120首,小儿科药签36首,外科药签28首;青礁慈济宫有内科药签120首,外科24首;泉州花桥慈济宫也有内科药签100首;南安丰州慈济宫有内科药签153首,外科药签60首,儿科药签60首。这些药签均附药方,能治疗50多种临床常见病,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加上心理因素的作用,确实能治愈一些人的疾病。民间深信保生大帝的药签能治百病,不但常见的病要到庙里求签求药,甚至一些疑难病症也往往求助于保生大帝。据说许多人服了保生大帝庙药签的药而痊愈。庙里挂着不少善男信女赠送的诸如“妙手回春”之类的锦旗、匾额,还有一些用红纸写的贴在庙堂墙壁上的感谢信,有声有色地叙述自己患重病后,求医无效,向保生大帝祈求药签,服“神药”后如何灵验,迅速痊愈的过程。

旧时在泉州花桥宫还专设赠药处,此处自清光绪四年(1878年)开创至今,100多年来赠药不计其数。仅1981年来这里索药的就有28033人次。1985年起增设义诊,每年来就诊者达3000~5000人次。所赠药品除海内善男信女热心捐助外,还自垦药圃,精心制作各种偏方、秘方、丹膏丸散等190多种,四时赠药不缺,很受群众欢迎。

与其他宗教信仰一样,每逢岁时节庆,善男信女要烧香上供,祭祀保生大帝。在保生大帝诞辰日,各庙宇还要举行巡香典礼,沿途锣鼓喧天,龙狮齐舞,踩高跷,演社戏,搞得热火朝天。在保生大帝祭典中,最具特色的是唱颂歌。志书记载,古代祭祀保生大帝,有迎享送神之词,漳州的锦歌吸收了保生大帝祭典中颂歌曲调,传到台湾。1928年,在锦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台湾“三乐轩”歌仔戏剧团,横渡海峡,到龙海白礁慈济宫进香谒祖,连演三天歌仔戏,轰动闽南,从此歌仔戏在大陆扎根,发展成福建六大戏剧之一。

保生大帝在畲族中也有影响。南安码头乡一带畲民,每年正月要为保生大帝举行“行香取火”仪式,其间穿插有大鼓阵、小锣鼓、花鼓唱等。在祖宗的祠堂中,供奉着檀香木雕成的保生大帝像。清末民国初,每遇疠疫流行,乡民必举行盛大的迎神仪式,求神赐药。善男信女从木雕神像臀部刮下檀香木片回去煎服,医治病人。

22.清水祖师

又称祖师公、显魔祖师、明应祖师等,俗名陈普足,福建永春人。生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幼年出家为僧,学成后热衷于慈善事业,施医济药、铺路造桥,深受群众敬仰。据民间传说,清水祖师法力无边,为民祈雨十分灵验。圆寂后,乡民在安溪清水岩建庙祭祀,香火鼎盛,“每逢病疫,乡人即恭抬佛像,求师祛除。每遇亢旱,乡邻以至府县官员,也必迎请佛像,祈雨驱灾。于是师名大噪于泉、汀、漳等地。”(《清水岩志·清水祖师传略》,安溪清水岩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泉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印刷)南宋朝廷先后敕封“昭应大师”、“昭应慈济大师”。明清时期,“自上游延、建、汀、邵,以及下游福、兴、漳、泉,晋殿而分香火者,不胜纪数。”(《清水岩志·历代文诗联》)这一信仰随着福建移民传播到浙江、台湾和东南亚各地,至今台湾清水祖师庙多达100多座。

清水祖师作为安溪、永春、德化一带的主神,各行各业都信奉他。每年前去安溪清水岩进香礼拜者数以万计,甚至有人千里迢迢来此取“圣水”回家治病。近年来,台湾信徒来此谒祖进香者也成百上千。

在安溪县,清水祖师信仰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迎春绕境习俗,此俗早在宋代就初具规模,一

直延续至今。

迎春巡境主要在蓬莱平原点以及汤内、涂桥等地进行,按姓氏居住的自然区域,划分顶、中、下3个庵堂。各庵堂又自分为3个“保社”,每个保社再分为3个“佛头股”,共27股。每年迎春巡境3天,由顶、中、下三庵堂中各一个当值的佛头股负责执事,各股9年*值一次,周而复始。

清水祖师迎春巡境的目的古今相同,不外是祛灾集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历代《迎春告示》还告诫善男信女互相礼让,戒争端、毋赌博。1987年的《迎春告示》还写道:“丁卯岁开,兔年到来。新春美景,康乐开怀,宜各自爱。无端生争,要受制裁。迎春集福,更勿赌博。更高姿态,快乐和谐。”

23.罗仙公、欧阳仙公、赖仙公

罗仙公,相传为唐代太和年间(827~836年)连城人,早年修行于清流县惠济桥旁的广福堂,62岁时移居清流盈山庵,几年后得道飞升,当地人奉其为“真仙”,塑像奉祀,“凡遇旱疫,祷之无不应者。”(民国《福建通志》卷48《福建列仙传》)欧阳仙公,元末清流人,曾修炼于丰山顺真道院,坐化后,乡人立祠奉祀,成为祈雨的主要对象。赖仙公,生平事迹无考,民间传说罗仙公、欧阳仙公和赖仙公是同一人。在闽西一带,罗、欧阳、赖三仙公颇有影响,庙宇不少,主庙在清流县的大凤山上。每年九月十四日,各村群众换上新装,打着彩旗,提着彩灯,抬着神像,浩浩荡荡地上大凤山进香朝拜。九月十六日回銮,留在村里的人要在村口恭迎,护送神像回庙。此后数天,各村请僧道念经、打醮、跳“八卦”,有的还请来木偶戏班表演,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在清流县城内,进香朝拜三仙公时间在三月初,与乡村错开进行。

24.照天君

是福州南门兜、茶亭一带百姓信仰的主神之一,此神的产生与榕树崇拜有关。相传在鸦片战争前后,南门兜澳尾巷一带河塘交错,有一条用石条铺成的小路穿过河塘进入帮边村,在这小路中段有4棵古榕树。这里因地势凹凸不平,夜里常有人掉入河塘溺死。一天夜里,有人走到榕树下,面前突然出现一团火光,照得路面隐约可见,此后夜夜如此,因而不再有人跌入水中溺死。百姓以为是神火照路,就在大榕树下搭一座神龛,供奉一男性神仙塑像。最初神无名号,后乡人众议命名为天君。为了区别于福州其他地方的天君神,乡人又议为天君加一姓氏。因天君以亮光照耀路面,使乡人免于落水,故取“照”为姓,名照天君。后来,几棵古榕树相继枯死,群众将照天君神像迁至不远处接龙亭内供奉。照天君最初被奉为闽越境境主,名不见经传,影响不大。近十多年来,香火日盛,福州附近长乐、福清、罗源等县也有香客来此礼拜。周围居民信奉更虔,一些家庭供奉照天君神像,朝夕烧香礼拜。农历七月十九日照天君诞辰(实际上是神像的点眼开光日),来接龙亭礼拜的人最多。在福州诸地方神祇中,香火之盛,莫过于此。

供奉天上仙女、浦东浦西仙师、裴仙师、王母娘娘、齐天大圣、水面将军、顺天圣母、陈绪者等。

祖、白鹤仙师等。这些神祇都是“文化大革命”时迁来的。如水面将军是从茶亭搬迁来的,王天君是从于山搬迁来的,吕祖是从乌山搬迁来的,赵天君是从洗马桥搬迁来的,白鹤仙师是从三叉街搬迁来的。每逢这些神灵诞辰,这里都要举行仪式,祭祀一番。

25.瘟神

由于古代卫生条件落后,福建瘟疫流行史不绝书,成为威胁人畜生存的主要灾害之一。人们“谈瘟色变”,在宗教信仰上就表现为对瘟神的虔诚崇拜。

在民间,瘟神众多。福州有五帝信仰,《乌石山志》载:“榕城内外,凡近水依寺之处,多祀疫神,称之为涧,呼之为殿,名曰五帝,与之以姓曰张、关、刘、史、赵。”(《乌石山志》卷9《志余》)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官府视之为“淫祀”而拆毁,并下令“民再祀者罪之”。但不久又恢复,“庙貌巍然,且增至十有余处,视昔尤盛。”(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

俗》)在闽南等地,奉众多的“王爷”为瘟神,每个王爷都冠以姓氏。明清时期,泉州王爷崇拜盛行,普遍奉祀的王爷有:赵、康、温、马、萧、朱、邢、李、池、吴、范、姚、金、吉、玉、周、岳、魏、雷、郭、伍、罗、白、纪、张、许、蔡、沈、余、潘、陈、包、薛、刘、黄、林、杨、徐、田、卢、谭、封、何、叶、方、高、郑、狄、章、耿、沈、王、楚、鲁、齐、越、侯、殷、沐、虞、苏等数十姓,王爷庙遍布沿海各地。供奉三尊王爷的称“三王府”,四尊王爷的称“四王府”,五尊王爷的称“五王府”,其中以泉州南门富美宫最为有名,该庙主祀萧望之萧王爷,配祀王爷数十尊,香火兴盛。关于王爷的来历,史无明文,多为口碑传说,或谓是秦始皇

的360名进士,等等,他们被玉帝敕封为王,“代天巡狩”。

民间祭祀瘟神活动五花八门且十分繁缛,以《榕城纪闻》记载的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福州祭祀五帝为例:“二月,福州疫起,乡例祈禳土神,有名为五帝者。于是,各社居民鸠集金钱,设醮大傩。初以迎请排宴,渐而至于设立衙署,置胥役,收投词状,批驳文书,一如官府。而五帝所居,早晚两堂,一日具三膳,更衣晏寝,皆仿人生礼。各社土神,忝谒有期,一出则仪仗车舆,印绶笺简,彼此忝拜;有中军递帖,到门走轿之异。更有一种屠沽及游手之徒,或妆扮鬼脸,或充当皂隶,沿街迎赛,互相夸耀。继作绸绉彩舟,极其精致,器用杂物,无所不备。兴工出水,皆择吉辰,如造舟焉。出水名曰‘出海’,以五帝逐疫出海而去也。是日,杀羊宰猪,向舟而祭。百十为群,鸣锣伐鼓;锣数十面,鼓亦如之。与执事者,或摇旗,或扶舟,喊呐喧闹,震心动魄。当其先也,或又设一傩,纸糊五帝及部曲,乘以驿骑,旋绕都市四周。执香随从者以数千计,皆屏息于烈日中,谓之‘请相’。及舟行之际,则疾趋恐后,蒸汗如雨,颠踬不测,亦所甘心,一乡甫毕,一乡又起,甚而三四乡,六七乡同日行者。自二月至八月,市镇乡村日成鬼国,巡抚张公严禁始止。”《乌石山志》也载:“闽中乡社,多奉五帝。五、六月间,昼夜喧呼,奉神出游,所谓‘请相出海’”(《乌石山志》卷4《寺观》)。

《乌石山志》所说“出海”,又称“送船”、“送王爷船”等,福建各地皆有此俗。福州城的“瘟船”多为纸竹扎成,《闽杂记》载:“出海,驱遣瘟疫也。福州俗,每年五六月中,各社醵钱扎竹为船,糊以五色绫纸,内设神座及仪从供具等,皆绫纸为之,工巧相尚,有费数十缗者,雇人舁之,鸣螺挝鼓,肩各庙神像,前导至海边焚化。”(《闽杂记》卷7《出海》)《乌石山志》载:“出海剪彩为舟,备食息起居诸物,并神鬼所请之相,纳于舟中,鼓噪而焚于水次。以祭祀毛血贮木桶中,数人负之而趋,谓之‘福桶’”(《乌石山志》卷4《寺观》)。泉州、厦门一带的瘟船是木制的,称“王爷船”。《闽杂记》载:“漳府属亦有之,然亦皆绫纸糊耳。惟厦门人别造真船,其中诸物,无一膺品,并不焚化,但浮海中,任其漂没,计一船所费,或逾中人之产,付诸无用,殊可惜也。”(《闽杂记》卷7《出海》)此俗明清至民国时盛行,每3年举行一次,祭典极隆重,称之为“王醮”。民国时期,泉州富美宫附近还有一专门制造“王爷船”的工场,祭典就在晋江江边举行,有些“王爷船”漂至台湾海岸,当地居民辄立庙祭祀,故台湾王爷崇拜多源于闽南。

在将乐、清流等地,瘟神船也是木制的,但加以焚化。据乡老介绍,旧时将乐县每年正月十七送瘟神,按东、西、南、北门预制4条瘟船,每条长3丈余,高约2尺,宽约3尺,船中放置数个纸竹扎成的如真人大小的瘟神,个个呲牙咧嘴,凶恶狰狞。是日,请数名道士作法后,船头船尾各站4名青年,由20多名强壮青年抬着瘟神船在大街上巡游。后面有一匹高头大马,马上骑一个用绳索固定的杀气腾腾的“驱瘟之神”,俗称“司斩公”,马左一人执缰,马右一人扛铁锏。一路前呼后拥,吆喝声不断,还唱《送船歌》。各家各户鸣炮送行。瘟神船送至溪河大坝上,“司斩公”骑马绕船三周,众人一涌而上,刀砍斧劈,须臾捣毁船体,然后焚化。寓意让瘟疫鬼葬身火海,可保全境年内平安。清流县的瘟船多用陈旧小木船改装而成,家家户户送来家禽家畜的羽毛,堆放在船舱内。元宵之夜,请道士作法后将瘟船付之一炬。

除了定期祭祀瘟神外,一旦瘟疫流行,各地又另行祭祀瘟神。《福州府志》称:“俗当瘟疫

之疾一起,即请邪神奉事于庭,惴惴然朝夕礼拜,许赛不已。幸而病愈,又令巫作法事,以纸糊船,送之水际,船出人皆闭户避之。”(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俗》)历代有识之士曾对福建祭瘟神之风所造成恶果予以抨击,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卷6)指出:“闽俗最可恨者,瘟疫之疾一起,即请邪神,香火奉事于庭,惴惴然朝夕拜礼许赛不已。一切医药,付之罔闻。不知此病原郁热所致,投以通圣散,开辟门户,使阳气发泄,自不传染。而谨闭中门,香烟灯烛,焄蒿蓬勃,病者十人九死。即幸而病愈,又令巫作法事,以纸糊船,送之水际。”清代查慎行在《毁淫祀歌》中写道:“八闽风俗尤信巫,社鼠城狐就私 。巫言今年神降殃,疠疫将作势莫当。家家杀牛磔羊豕,举国奔走如风狂。迎神送神解神怒,会掠金钱十万户。”(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俗》)《厦门志》也说:“有所谓王醮者,穷其奢华,震鍧炫耀,游山游海,举国若狂。扮演凡百鬼怪,驰辇攒刀,剽疾争先,易生事也;禁口插背,过刀桥,上刀梯,掷剌球,易伤人也,赁女*,饰稚童,肖古图画曰台阁,坏风俗也;造木舟,用真器,浮海任其所之,或火化,暴天物也。”(清·道光《厦门志》卷15《风俗志》)

由于人们对瘟疫的极端恐惧,加上巫师们把瘟神形象装扮得十分丑恶,民间对瘟神敬而远之。福州五帝“其貌狰狞可畏,殿宇焕俨,过其前者,屏息不敢谛视。又传五月五日为神生日,前后月余,酬愿演剧,各庙无虚日。即无疾之人,亦皆奔走呼吁,惟恐怨恫获罪谴。或疫气流染,则社民争出金钱,延巫祈祷,谓之禳灾”(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俗》)。禳解仪式也被渲染得十分恐怖,许多妇孺不敢贸然参观,惟恐冲犯瘟神,给全家带来灾难。在泉州,送“王爷船”时,要沿途敲大锣大鼓,严禁小孩观看,怕魂魄被王爷带上船去,《泉俗激剌篇》写道:“送王流水去,锣鼓声动天。吓得乡人悸半死,恐被王爷带上船。”至今一些老人谈起此等闹剧,仍心有余悸。

1949年之后,由于卫生条件极大改善,人民健康水平迅速提高,瘟疫绝迹,人们对瘟神的畏惧也逐渐淡化。80年代起,一些地方又有祭祀瘟神之举。福州、福清、莆田、仙游、惠安的一些五帝庙在端午节要举行送五帝瘟船活动,仪式隆重,花费往往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元。漳州西街王爷庙,每年六月十九日,必举行祭祀李王爷仪式,参加者多达三四万人,有时还抬着“王爷”出游。泉州的富美宫和同安沿海一些地方还举行送王爷船活动。不过,人们已不再是祈求瘟神驱逐疠疫鬼魔,而是希望通过祭典祈求全家安康。

26.境主神

旧时每一村落、街道都奉祀一特定神祇,作为本境内的保护神,俗称境主、社公等,也有称大王者。一般建一小庙,内置境主神,往往还有马夫、皂隶等土偶。

泉州的境主神最富特色。旧时泉州城分36铺94境,每境都有小宫庙供奉境主,宫庙星罗棋布,各路神仙应有尽有,列表如下:

表5-1泉州城旧时所供境主神一览表

闽南的神灵信奉习俗之普通神祇

1.观音

亦称观音菩萨、观音大士,原称观世音,因唐代避世宗讳而去掉“世”字。观音是中国影响最大的菩萨。

闽人祭祀观音,由来已久。最早的观音寺是晋江安海龙山寺,建于隋代。唐宋时期,福建各地都有观音寺。明清时期,观音崇拜进入百姓家。谢肇淛说过,天下崇拜观音、真武上帝、碧霞元君和关羽等4种最为普遍,“遐陬荒谷,无不尸而祝之者。凡妇人女子,语以周公、孔夫子,或未必知,而敬信四神,无敢有心非巷议者,行且与天地俱悠久矣。”(《五杂俎》卷15《事部三》)梁章钜说:“吾乡人家堂室中,亦无不奉观音者。女流持斋讽经,尤为敬信”(《退庵随笔》卷10)。在福建,以观音为名或以供奉观音为主的寺庙、阁、堂、庵不可胜数。农家厅堂的神龛,除了供奉“天地君亲师”或“历代先祖之神位”外,大多同时敬奉观音菩萨。如遇难,则呼“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无子,则祈“观音送子”,有子,则往往“契”给观音做干儿子。男人把观音看作是无所不能的仙女,女人更把观音视为可以向她倾吐心中秘密又可得到她真诚帮助的贴心人。每逢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这三个传说中的观音生日、成道日、涅槃日,妇女们便三五成群到观音庙朝拜,虔诚者每逢初一、十五焚香祈祷,甚至有些妇女终生吃素奉祀观音,称“观音斋”。有一些斋会,自己组建经堂,形成“观音堂”。明代,观音堂在崇安有3个,松溪有2个,瓯宁有1个。清代以来,观音堂如雨后春笋在民间涌现,不可胜数。

在诸多观音寺庙供奉的观音神像中,晋江安海龙江寺的千手千眼观音最有名。该观音塑像用一棵千年樟树雕刻而成,信徒们相信此尊观音最为灵验,因此香火鼎盛,仅在台湾,从安海龙江寺分香出去的龙江寺就有490座。

2.关帝

又称关圣帝君、关老爷、关公等。神名关羽,字云长,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19年。曾随刘备东征西讨,为蜀国立下赫赫战功。死后屡被加封,由侯而王、而帝、而神。道教封其为“关圣帝君”,佛教封其为伽蓝神,儒学者称之为关夫子、武圣人,与孔子等同看待,清代朝廷下令各州建武庙,春秋致祭,备受尊崇。

在民间,关羽被视为忠、义、勇的化身。福建各地关帝庙林立,明谢肇淛说:“今天下神祠,香火之盛,莫过于关壮缪。”(《五杂俎》卷15《事部三》)李光缙在《通淮庙记》中说:“今天下祠汉寿亭侯者,遍郡国而是,其在吾泉,建宫毋虑百数。……上自监司守令,居是邦者,迨郡缙绅学士,红女婴儒,无不人人奔走,祷靡不应,应靡不神。”清代信仰关帝之风尤烈,梁章钜说:“今吾乡街巷皆有关帝祠,……即士大夫无不知敬关帝者。”(《退庵随笔》卷10)民国时期,信仰关帝之风不减,《永定县志》载:“五月关帝诞辰,十一至十三结合,庆祝者遍乡邑,又六月二十四日重祝,亦有结会庆祝者。”(民国《永定县志》卷15《礼俗》)《宁化县志》亦称:“武圣庙尤为灵应,士女祈祷者咸趋之。”(民国《宁化县志》卷11《礼俗志》)在闽南,每年中元节都要举行迎神赛会,“泉中上元后数日为关圣会,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鍧,一国若狂。”(《闽书》卷38《风俗》)一般神灵出巡,只坐四抬大轿,唯有关帝、保生大帝、*可坐八抬大轿,其中关帝又在众神之前。每次赛神,“关大帝、吴真人灯牌以数千计”(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信徒最多。古代泉州,发生大瘟疫时,都要抬出关帝像出巡,最近一次是在民国32年(1943年)举行。当时鼠疫流行,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组织关帝出巡,关帝坐十六抬大轿,前面是二帝岳飞,坐八抬大轿。沿途民众纷纷跪迎念祷,争相出钱替换抬轿者(俗信抬神轿可免灾祸)。人山人海,沿途民户设香案迎接,鞭炮声震耳欲聋。

1949年之后,大多数关帝庙或关闭坍塌,或改为他用,但关帝信仰并未消失。民间相信关帝具有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巡视冥司、招财进宝等功能,因此各行各业都信奉他。不少人把关帝神像放在家中奉祀,或在关帝庙门口烧香叩头。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是如此,泉州通淮关帝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改为工厂,神像被毁,而信徒们仍成群结队在庙前空地,叩头祈愿;或晚上悄悄前去礼拜。每逢节日,庙前人山人海。人们结拜兄弟时,要去关帝庙换金兰谱,发誓仿效刘、关、张“桃园结义”,永不变心。做买卖的视关帝为财神,希望互相间以义气为重,和气生财。航行于海上的人除奉祀*外,在船中也往往奉祀关帝。生病时,要去关帝庙占卜抽签,甚至祈雨也找关帝帮忙。

80年代以来,一些关帝庙被修复。规模较大的是泉州通淮关岳庙和东山铜陵关帝庙,每年到两处进香的都有数十万人,其中不少是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在铜陵,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大厅上悬挂关帝画像,有立像,有坐像,最常见的是关帝读《春秋》的坐像。初一、十五烧香礼拜,二月抬关帝像出巡,五月十三和六月廿四日为关帝祝嘏,搭戏台,演大戏,万人空巷,观者如堵。有些远地香客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也赶来进香,瞻仰大典。

3.城隍神

中国古代称城邑的护墙为城,绕城的护城河为“隍”。城隍神原是守护城池之神,据说最早是由《周礼》蜡祭八神之一“水庸”衍化而来的。

福建最早的城隍庙是建于晋太康三年(282年)的福州城隍庙。两宋时期,福建城隍庙陆续增多。如长乐、连江、福清、古田、罗源、建安(今建瓯)、崇安(今武夷山)、永春、尤溪、建宁、莆田、仙游、宁德、霞浦、福安等县城隍庙皆建于宋。明代,朝廷将城隍庙列入祀典,明文规定州县官员祭祀城隍,城隍庙于是进一步普及,以至许多卫、所、要隘都建城隍庙。在莆田,除县城隍庙外,在平海、莆禧、涵江还各有一座城隍庙。宋以前,城隍神仅仅是城池的保护神,宋以后发展为司民之神,成为秉人生死、立降祸福的神祇,民间许多疑难之事都到城隍庙祈祷。城隍神成为冥冥中的一位父母官。明代以来,城隍神还兼管孤魂野鬼,主山川坛。宋以前城隍神本无姓名,宋以后,一些传说中的地方人物或有功德于地方的官吏死后被奉为城隍神,于是城隍神便有了姓名。

旧时新官上任要去城隍庙参拜,每年城隍神诞辰要举行祭典。各地祭祀城隍神的时间不一。宁化县“年例正月十五、九月初九二日皆迎神巡坊,正月设醮,九月演剧”。长汀县在正月十六日祭祀,正月十八日出巡。泰宁在五月廿七日、将乐在正月十三日、顺昌在三月初三日、莆田在五月十九日分别迎城隍神。在民间,城隍神祭典常与庙会结合。清末民国初,莆田县城隍会多由行会出面筹庆,连台献戏,首出必演“八仙过海”,随后由各业商人*流献戏,一般连台20余日,长者达一两个月。迎城隍神时要抬城隍神出游,前面由马牌鸣鼓开道,“肃静”、“回避”开路牌随之,手捧香炉、身佩香袋的香客队伍紧跟。香客队中有为父母疾病,或为自己疾病祈祷许愿的香客,赭衣满路,枷锁铿然,他们每行三步,向城隍神跪拜一次,极为恭谨。香客队伍之后是由8人大轿抬着的城隍神,轿前扮有执香童子、鬼判之类,最后是仪仗队和乐队。福州迎城隍在农历十月初一,九月廿六日开堂,设祭演剧,十月初一出游城内;翌日,从公馆出发游南台,仪仗十分隆重。龙岩县民祭祀神祇,以城隍神为首。金门百姓推崇城隍神,“夏仲迎城隍,日出巡,间五岁一举。先期,鸣金鼓,喧绕境内。至日,穿华极侈,阅游乡村。状饰人物执事,旌旗飞扬,音乐间作。人家置几椟香楮甚恭。正神端拱辇上,余神驰辇拥进。旋庙,设醮演剧极伙。”(清·道光《金门县志》卷15《杂俗》)

迎城隍和抬城隍神出游今已废除,但到城隍烧香礼拜者仍不乏其人。莆田城隍庙楹联曰:“作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用;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此联对信仰者不无警诫意义。

4.东岳大帝

即泰山神。泰山为五岳之一,古人以为五岳皆有神,以东岳最为著称。道教宣扬泰山是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神灵之府。后来,进而附会泰山神掌管人间生死,所谓“东岳泰山君,领

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死生,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云笈七签·五岳真形图序》)故泰山神信仰遍于全国,各地建立东岳庙。每年三月廿八日,官府依例祭祀,全国皆然。

福建民间崇祀东岳大帝至迟始于五代。闽国时,王氏将东华宫改建为泰山神庙,“乞福人多,纸钱飞雪。祭神客众,竹叶成池”(民国《福建通志》总卷9《坛庙志》)。宋以后,安溪、海澄、同安、诏安、泉州、龙溪、清流、宁化、长汀、连城、邵武等县都建有东岳庙。福建民间的东岳大帝信仰,以福州、罗源等地的迎东岳最具特色。福州东门外泰山庙是福州最大的神庙,每年三月廿四日和廿五两日为出游时间,第一日迎城内,第二日迎南台。仪仗用天子例,东岳大帝像着黄袍,轿夫穿黄色衣服。出游队伍最前面的是高照、金鼓,接着是皂班,继则为持香和执灯者,再接下去是八家将、太监、小鬼等装扮者,最后是东岳大帝的八抬神銮。罗源县后张泰山庙,在每年三月廿五日上午十一时举行迎东岳仪式,游神队伍前导是撒纸钱、香亭、“六保”(六名头戴高帽、面画脸谱、身穿白长袍、手持圆形羽扇、足登木屐的扮神者)、“三人吹”(三支唢呐和锣鼓组成的小乐队),随后是三对“黑无常”和“白无常”的扮演者、五抬菩萨、高跷队、舞狮队、鼓吹队、十音队;紧接着是数十个披头散发、穿赭衣、戴木枷、上锁链的虔诚信徒,其间还有人扮演各种鬼怪,最后是小乐队。此项活动一直延续到翌日清晨,活动期间万人空巷。是日,当地群众要购买特制的大麻饼馈赠亲友,名曰“迎饼”。旧时建瓯每年举行“天齐会”,热闹非凡,志称:“东门外白鹤山东岳庙,土称‘迎泰山’。三月二十八日为正日,有戏赌,厂多,买卖多,游人多,是非多。”(清·刘世英《芝城纪略·庙会游胜》)迎东岳活动在民国时仍盛行,今已不常见。

5.玄天大帝

又称玄武大帝、真武大帝、北极大帝、上帝爷、上帝公等。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与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合称四方四神。其形象最初为龟或龟蛇合体。《三教搜神大全·玄天上帝》称,其本为净乐国王子,后修炼成仙,玉帝封其为玄天上帝,斩妖伏魔,威镇北方。按五行学说,北方属水,故玄武成为消除水患火灾之保护神,其神像披发跣足,身黑衣,执宝剑,足踏龟蛇,侍者执黑旗。宋时因避讳,改玄为真,尊称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明成祖朱棣自称真武转世,对其特别尊崇,真武大帝之庙宇渐多。

福建至迟在唐宋时就有真武庙。泉州城东南石头山上的真武庙,就建于宋代,为祭海神之所。其他各州县均有真武庙,其中莆田黄石的北辰宫规模较大,每年元宵节、三月初三(诞辰)、九月初九(去世)、十二月廿四(上天)、正月初六、初七(回銮)都举行祭典。

在闽南等地,玄天上帝的来历与传统的说法不同,《闽杂录》载:“上帝公,五代时泉州人,姓张,杀猪为业,事母至孝。母嗜猪肾,虽高价亦不售,留归奉母。母死后一日,顿悔杀生过多,罪恶深重,乃走至洛阳挢畔,以屠刀剖腹,投肠肚于江中,遂成佛。后其肠化为蛇,肚化为龟,每兴风作浪,竟又再显灵收之。故民间庙祀者极多,所塑金身,都穿盔甲、手执剑,一脚踏龟,一脚踏蛇,状其降伏二妖也。”

6.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即天官、水官、地官,又称三元大帝(即紫微大帝、青灵大帝、阳谷大帝),原是道教所尊奉的神灵。俗传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福建大多寺庙陪祀三官大帝,有些民居内还供奉三官塑像。一些老人相信,崇奉三官可以祛病长生,或在每年的正月、七月、十月这三个月里吃素,或每月初一、初七、初十这三天吃斋,名三官斋。

福建畲族群众也有信仰三官大帝。漳浦一带畲民称三官大帝为“三界公”,建庙祭祀。结婚时,新郎要从三界公庙里请出三界公和马王公(即马仁,陈元光的部将)到家门口,两张供桌相叠,下面的供桌,上陈10杯酒、10杯茶和一些荤食祭品敬献天公;上面的供桌上陈10杯茶和一些素食祭品敬献三界公,旁边另一供桌摆荤菜、酒、茶各4杯敬献马王公。新郎、新娘依次向天公、三界公、马王公各拜四拜。有些人家在厅堂上设三官神像,或用红纸书写“三官大帝”4字,设香案祭品礼拜。生孩子后,送小孩给三界公做“契子”(干儿子),此俗至今仍有。其仪礼如下:

家长先向三界公献祭米龟,交些香火钱,再呈上一张书写有愿将小孩给三界公做契子的红纸字。庙祝代神赐赠几把米、一壶水,俗信让契子吃喝神赐的水米,可使小孩无病无灾。

逢虎、蛇、猴、猪年的正月二十至二十六日的某日(通过掷筊确定),畲民云集三界公庙,举行隆重祭典,并抬着三界公、马王公等神像出游,周边村落也往往抬神像参加。妇女们手持扫帚跟随在神辇之后,寓意为三界庙扫地,以示虔诚。扫帚上端插有竹、松柏和龙眼枝,歌谣道:“插竹丫,会持家;插松柏,不生病;插龙眼,好尾景。”有时还请芗剧戏班连演两天,说是“请三界公、马王公看戏。”

7.王灵官

又称豁落王灵官、王天君等,亦称玉枢火府天将。据《三教搜神大全》记载,王灵官原是湖南湘阴的城隍庙神,因庙宇被萨守坚真人焚毁,暗中跟随萨真人12年,欲报仇雪恨。后被萨真人的道行所折服,遂拜其为师,死后玉皇大帝封其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间封为“隆恩真君”。道观内多塑王灵官像,赤面,三目,戎装执鞭,以为镇守山门之神。

福建民间的王灵官传说与上述不同,据传王灵官为后晋皖南人,幼谙水性,有“江上鳄王”之称。石敬塘起事后,曾投其麾下,骁勇善战,随身仅带一刀,每战皆捷,因号王一刀。后因愤慨石敬塘卖国,乃弃官入海为盗,凡20年。因缺粮率舟师南下,至福建白犬洋一带,遇台风袭击,舟船覆没,生还者只有王一刀与侍从郑畿、黄福斌三人。乃易服剪须,在天目山以杀猪为业。一日忽有悔悟,放下屠刀,前往五台山学道,渡黄河时,在舟中与一西域喇嘛僧相遇,听讲经典后,求道之心愈切。到了五台山,又想往天竺,适有两僧亦将往天竺拜佛,王欲与之同往。两僧戏之曰:“君能剔腹剜肠,由老僧带往便可。”王立用戒刀剖出肠胃付僧。僧带之往天竺,至火焰山舍身岩,岩前置有油锅,司锅者告僧曰:“凡拜活佛须先入锅。”两僧不敢入,将王之肠胃扔入沸锅,王遂显法身而成道(民国陈文涛《闽话》卷3)。又传:王天君原是杀猪屠夫,时有人赴西天求佛,屠夫对求佛者说:“烦君代向佛祖,吾可以成仙否?”其人曰:“你终日杀生,心太恶,何必问。”屠夫以刀自刳其心,捧以付之,曰:“请君持此心问佛祖。”其人携屠夫之心往西天,途中遇一童子,指路旁水井,说:“此中即是西天,请你跳下去吧!”其人探头俯视,深不见底,不敢跃下。忽然想起屠夫之心,遂抛入试之。刚扔下井,即闻空中有人喊道:“谢君善意!”原来屠夫已登仙而去。

王灵官在福建颇有影响,许多地方有王灵官庙宇。唐末,福州乌山、于山均建有王天君殿。民国时,“于山王天君殿香火之甚,冠于会城各神庙。每岁六月十六日神诞,香火彻夜不绝,庙中成市。”(民国陈文涛《闽话》卷3)平时,每天进香者亦超过百人,且多于清晨抢头炷香,甚至有半夜就去进香者,俗谓头炷香特别灵验。乌山王天君殿的香火也相当旺盛,“年例六月十六日,凡在乌山拜香者多属沿海居民。天君诞日,香火极盛,沿途五步或七步拜香者不下千余人。炎威之下,汗出如浆,弗顾也。”(民国陈文涛《闽话》卷3)1949年之后,香火犹盛。后来,于山天君殿被改造成图书馆。近年,有人在天君殿前盖了两个小神龛,内供王天君塑像,前来烧香礼拜者仍络绎不绝。每天早晨,有数十名信女在此诵《豁落院王灵官真经》,风雨无误。

8.文昌帝君

又称“文曲星”、“文星”,是传说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旧时学校多崇祀之,文人尤其信仰。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加封梓潼帝君为“辅仁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此后,民间往往将文昌帝君与梓潼帝君合而为一,统称“文昌帝君”。

古代福建文人普遍奉祀文昌帝君,梁章钜说:“今海内皆知尊奉文昌,文人学士尤亲敬之。吾乡家塾中无不奉香火者。”(《退庵随笔》卷10)清代“祀文昌者,必将祀魁星,家塾中亦然。”(《退庵随笔》卷10)福建大多数州县都有文昌祠,仅长乐一县就有数十座。咸丰六年(1856年)以前,“岁以二月三日暨仲秋诹日致祭”。(民国《长乐县志》卷18《祠祀》)以后,“每岁仲春另诹日致祭,仍祭二月初三诞日。祭品仪注均与关帝同。”(民国《长乐县志》卷18《祠祀》)只是迎神乐章及祭文有异于关帝祭典。文昌帝君信仰在民国时期的文人学士中还存在,今已难得

一见。

9.财神

财神即掌管财富之神。福建民间不少人信仰财神,特别是商人信奉财神尤众。一般在商店里或在家里供一尊财神,初二、十六烧香祭祀,祭品多用来招待伙计或某些老顾客、房东及邻居等。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信仰的财神,带有随意性。有的奉陶朱公范蠡为财神,有的奉土地公为财神,有的奉关帝为财神,有的奉齐天大圣为财神,有的奉招财童子为财神,有的则奉赵公明为财神,其中奉赵公明为财神者较普遍。赵公明又称赵公元帅,或赵玄坛,据《三教搜神大全》卷三记载:“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南山人也。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成,钦奉玉帝旨,召为神霄副帅。……驱雷役电,唤雨呼风,除瘟剪疟,保病禳灾,元帅之功莫大焉。至如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故被上帝敕封为都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执法赵元帅。《封神演义》对上述进一步喧染,使赵公明的影响超过了其它财神。

10.门神

中国古代有门、户、井、灶、中雨留五祀,门神乃五祀之一。门神原无具体名,汉代以传说中的神荼、郁垒书于桃板,挂在两扇门上以镇邪,视为门神。唐代以后,多以钟馗或以秦叔宝、尉迟敬德为门神。清代以后有的地方以姜子牙为门神。

福建自古以来不太注重门神,只在春节时有些人家在前门贴上秦叔宝、尉迟敬德的年画,后门贴钟馗的年画。一般贴福禄寿年画于门上,代替门神。结婚时,往往要在后门贴上“姜子牙在此”的横批,以镇邪驱魔,纯粹是受《封神演义》的小说影响,今仍偶尔可见。

11.灶神

灶神是古代五祀之一,俗称灶君、灶公、灶王爷等,民间谓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委派到各家各户的“司命之神”,每年腊月廿三日(有的地方廿四日)要上天向上帝汇报所辖家庭一年中的善恶,正月初一再从天上回到原来管辖的家中。故福建民间一般在腊月廿三日祭灶,送灶神上天,正月初一要设香案迎回灶神。

12.井神

井神是古代五祀之一。闽人对井神较为崇拜,各地都有自已特殊的井神。

三明地区的井神叫太保公,旧时几乎所有乡镇都有其神庙。据传太保公原是个磨豆腐的,一天早起劈柴,看见五个恶鬼往水井投毒,为了保护一方百姓的生命,太保公喝光了有毒的井水,然后奋不顾身地追杀恶鬼。当他砍死恶鬼时,中毒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其为民除害、舍已救人的高贵品质,建庙祭祀,并按上述传说雕塑神像。每年三月初三,为太保公遇难日,家家户户挂艾草和碎鱼草以避邪,吃烙巴表示对太保公的纪念。并到太保公庙烧香祭祀,祈求井水水源充足,清甜无毒。

福州的井神称拿公,姓卜,名福(一说名偃),邵武拿口人,传说故事略如太保公,不同的是恶鬼尚未投毒于井就被拿公抢去自己吞掉。(详见《闽都别记》第258回《明将兴师六军攻五虎,拿公行仁一字救万民》)福州大庙山有其庙宇,旧时每年五月十六要举行祭祀和巡游。一些船民也信仰拿公,三保一带就有一座“拿公楼”供船民祭祀,成为水神。

泉州地区的井神名五府王爷,传说故事与上述大同小异,《闽事钩沉》云:昔有池、李、朱、邢、金五进士,在赴京途中,宿泉州某驿。夜梦疫神数名,商议某月某日欲投毒某井中,使附近居民受瘟疫之厄。五人醒后,互语所梦皆同,大惊。遂相约一同投身于所指井中,使附近民家无人敢汲水而幸免于难。后乃立庙祭五人之灵,称五府王爷。

13.紫姑

紫姑在福建或称之为“姑姑”,或称之为“东施娘”。相传紫姑姓何,名媚,小名丽卿,山东莱阳人,原为伶*,后嫁寿阳刺史李景为妻。因受大妇虐待,在正月十五*于厕中,天帝见怜,封为厕神。

福建自古就有信仰紫姑之俗,宋代时,不少文人信仰紫姑。宋代洪迈《夷坚志》记载:“莆田方翥次云,绍兴丁已秋,将赴乡举,常曰能邀至紫姑神,于是以题目为问。”(宋·洪迈《夷坚志戊》卷2)明清以后,不但文人士大夫常以紫姑神扶乩,且许多妇女也信仰紫姑神,《闽杂记》载:“闽俗妇女多善扶紫姑神。上诸府则在七月七日,称为姑姑;下诸府则在上元夜,称为东施娘。”(《闽杂记》卷7《紫姑》)闽南地区至今仍保留此俗:当地姑娘在元宵节之夜,取若干花生、柑桔、菜饭、鸡头等,到厕所致祭。并各制作一双小鞋,献祭后焚化,灰烬用菜叶包裹投入厕池。在祭品中,鸡头是必备的,据说用鸡头祭紫姑,会使致祭者聪明伶俐。紫姑虽为厕神,但却不理厕事,而专为人们卜休咎,占岁事。姑娘们祭紫姑,往往卜问婚嫁。

14.齐天大圣

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谈到福建有三件奇怪事,其中之一就是“祭孙大圣”。闽人对齐天大圣的信仰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对孙大圣崇拜的雏形,早在五代、两宋时期就已有了,泉州开元寺东西塔有类似孙大圣的雕刻,宋代洪迈写过《福州猴王神记》。在漳州南靖县山城三卞畲族村,曾发现一尊明代“大圣公”孙悟空的神像,该神像高半米,用硬木雕刻并加以彩画,腰间系一面照妖镜。其形象已脱离早期民间猴神的写实手法,而完全人格化了。据史书记载,明代该地建有“大圣庙”,供奉“大圣公孙悟空”。至今三卞村畲民仍尊奉“大圣公”为驱邪镇恶之神。每年六月初一传为大圣诞辰日,除举行祭典外,还要演三日戏酬神。平和、永泰有许多猴王庙;福安一带也有猴神宫,供奉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影响较大的地区是福州。清代褚人获在《坚瓠余集》卷2“齐天大圣庙”条引《艮斋杂说》:“福州人皆祀孙行者为家堂,又立齐天大圣庙,甚壮丽。四、五月间,迎旱龙舟,装饰宝玩,鼓乐喧闹,市人奔走若狂,视其中坐一弥猴耳。”至今福州的屏山、程埔头、邦州、排尾等地有规模不大的齐天大圣庙,庙宇主神是按《西游记》故事来雕塑的齐天大圣像。初一、十五来庙烧香礼拜的人较多。七月十五(有的地方是七月初一、如闽侯天水村)为齐天大圣生辰,十月十二日为成佛日,届时要举行祭典,供奉素食祭品,往往还要演戏、讲评话等酬神。有的家庭中也供奉齐天大圣像,逢初一、十五烧香礼拜。

闽南的禁忌回避风俗

闽南和台湾,生活中的禁忌和回避的习俗,至今大都仍保留着。

衣着衣服洗干,须折叠后才穿;不可从妇女裤裙下穿过;穿在身上的衣服不缝补;夜间衣服不晾于露天。衣服忌反穿、忌直接和衣带鞋入睡、忌衣服穿在身上打补钉、寡妇忌讳艳服等。有的“贵器”儿童常着“百补衣”,以避邪。

食物忌食耕牛肉;小孩子不吃老母鸡肉;筷子不插在饭上;吃鸡翅膀或鸡脚不能只吃一只;坐船讨鱼,吃鱼不宜翻另一面,瓢不得覆置。古有“食不语”等禁忌。今仍存有若干食忌,例如:餐桌上菜忌6碗,以避“活祭”之讳;上9碗也视为自嘲或无礼,因方言的“9”与“狗”同音。用三个指头端碗为“乞丐相”。筷忌竖插饭碗中,以别于“辞生”之俗。用餐时严禁敲碗筷,才能家和。饭后碗底不留饭粒,以免生“麻子”脸。沿海一带的渔民,碗、瓢之类均不准覆置、吃鱼不得反翻,忌“船翻”。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

婚嫁习俗 结婚在诏安民间称为“嫁娶”,由于各种礼品都得贴上红纸,门口要贴红联,故又称结婚为“做红事”、“喜事”或“好事”。结婚的环节是很多的,首先要择日(用男女的生肖、出生日辰,由算命先生或懂阴阳五行术数的专业人士,按五行相生相克去挑选一个所谓黄道吉日),婚期择定后,男女在十二天前要“行聘”(如男方入赘,就不用这项)过去,所谓“行聘”实际是送彩礼行聘送礼主要包括:聘金、酒、肉、大饼等,后来改为衣料、金银首饰、食品和其他用品,并议明数量,实际上是变相买卖。女方在收到礼品后,便全面准备嫁妆。在制新衣服中,一定要制二套“象头衫裤“(用白布制成的贴身衣裤,这种衣裤结婚后一般不穿,留为百岁后收殓的内里衣裤)。 嫁前姑娘要“挽面”,(先由一个中年妇女用粉抹姑娘的脸,然后用二支纱线交叉松紧拉动,拨掉脸上汗毛)表示成人。姑娘出嫁距今五六十年前是坐轿。轿分两人抬(小轿)或四人抬(大轿)到夫家门口,还有一套仪式:女婿要踢轿门,公公要用米筛引媳妇进门。后来没有轿子也,改为步行,有了自行车以后,出嫁时改骑“脚车尾”(自行车后座,现在改坐轿车),新娘穿新衣服,头发扎红头绳,插红石榴花(纸制的),过去女方如果嫁妆多的要装在嫁妆匣里,每匣二人抬着,沿途让人观看。陪伴新娘到新郎家的,要有一个中年妇女(俗称“指古妈”负责孝礼节),还有一个男孩,手执枝叶齐全的榕树枝,叫“拖青”寓意婚后的日子如榕树般茂盛长青。对抬嫁妆、拖青的人称为“青奴”,结婚双方都热情招待,每人并送一个红包。 新娘一般应在中午前抵夫家,下午由新郎伴同吃“新娘桌”,旧上摆十二碗菜,由“指古妈”代新娘夹菜,每夹进新娘碗里一种菜,就要说一句顺口溜的吉利话,如“吃鸡,百岁好夫妻”、“吃猪肚,好性素(好脾气)……等等。”新娘桌“要庙在洞房里,过去“吃新娘桌”要点一对红烛,表示洞房花烛。桌上摆一个红斗,内装白米,上插一把红尺,一把戟,一个红竹筒。表示婚后财丁兴旺,百年偕老。吃“新娘桌”时,村里的人可以挤围在周围观看。 晚上是闹洞房,闹洞房的花样很多。新人睡前还有两个节目:一是新郎新娘要搓“合房圆”(合读鸽)这是搓一种糯米浆的红团子,寓意——和合之意,一种是由新郎的弟侄辈(年纪几岁)一人,登床翻滚,寓意——婚后早生孩子之意。第二天,新娘对长辈要拜茶(请长辈吃密枣,长辈要赠送礼物或红包等),第三天新娘一早要下厨,饭后要回娘家“做三日客”(也有十二天才回娘家的),去时要带饼、肉和糖果,在娘家不能过夜,傍晚要赶回来。路途遥远的也有改为“做满月客”,去时可住3~5天,回来时,新娘的小弟弟(或堂弟)要带一瓶花生油,称巡油,婆家要宴请小舅子。捧油寓意——“添丁”的意思。女儿回去时,娘家要送一对童鸡,寓意——传宗接代。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

闽南文化的传承及闽南产业的发展.doc

第 1 页泉州文化的传承及其产业发展 一、泉州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宝库。近2000年的陆地开发和海外贸易历史,给泉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及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台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五缘”关系尤显。两岸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活动中共同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闽南文化,精彩纷呈的闽南文化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纽带。泉州文化不但具备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等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其独特的乡土情怀、习俗传承、地域风情,其创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均展示了其对闽南文化的延伸和创新。泉州文化将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等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泉州文化对闽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泉州文化的传承 泉州和厦门同处闽南地区,厦门最早也是归属于泉州。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可是,现在的泉州比起厦门显得如此逊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泉州的软硬件很多方面赶不上厦门,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泉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却是厦门可望而不可及的。关键在于泉州一味地在经济领域追逐,忽略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忽视了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整合泉州文化资源,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形成泉州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先有传承才能发展。泉州人对本土文化的淡漠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加以保护,本土文化总有一天将离我们远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说闽南话 闽南文化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随着闽南人足迹的蔓延,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可是,不知道 第 2 页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特别是小朋友们开始不说闽南话了,他们的交谈完全是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固然重要,但闽南人应该学会说闽南话。要挽救闽南语这个“活化石”,可以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可以开设闽南方言课程,不管是本土的还是非本土的学生,都可以一起学习。一方面,教会学生说闽南话;另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发扬闽南方言与文化。 (二)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悠远的历史,有多彩的民俗,它的宗教、饮食、建筑艺术、民间工艺、旅游等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可是,即使是本土人士,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接受全面的泉州文化教育。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让更多的人了解泉州文化,激发大众对泉州文化的追溯,在探索中传承和推广。 (三)开设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班 地方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完整word版)闽南传统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心得 对于闽南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闽南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闽南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泉州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系指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 它具有的特点有: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4、闽南文化

闽南入厝习俗

闽南习俗“入厝” 自从人类定居生活以来,房子在人的生活中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建一所漂亮的房屋,供自己和家人幸福美满地生活一辈子。所以,当建好房子、买了房子,自然要举行一个仪式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乔迁新居,就是搬入新家,用闽南话讲,叫“入厝”。闽南一带民间信仰比较盛行,古代的一些风俗习惯经过时代的更新和弥补,到现在依旧盛行。 “入厝”的准备:首先,要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查看是否有生肖、宅向相冲,最好选择水日为佳,少用火日,时辰则阳日用阴时,阴日用阳时 (子寅辰午申戍为阳日,其他为阴日) 。家中有人刚参加过别人丧礼时不要搬家,否则会把“阴气”带到新居中。确定好日子后,再通知亲朋好友,邀请他们过来帮忙,过来一起热闹。 乔迁新居前,妻子娘家要“添灯”,就是送红灯笼悬挂在大厅,闽南话念即为“添丁”,寓意添丁进财,灯笼越多越好,母亲娘家,儿媳娘家如果比较注重礼节,也会过来添灯,灯下面要绑红包,红包里面放不放钱均可。现在也有少数人改用精美的吊灯。 通常主人的舅舅要送一副贺联,习称“母舅联”。“母舅联”一般长五六尺,宽一尺,连同果品等四式贺礼送去,挂于厅堂正中,直到陈旧破损才取下。过去贺喜的“母舅联”大都是用红布替代联纸,再贴上剪好的金色字。现在,“母舅联”大多用两个镜框镶挂,用白泡沫板刻字,立体感和装饰性俱强。也有一类是纯为玻璃工艺联,显得高档且有艺术欣赏价值。 亲友送礼,一般以烛炮为主,也有送衣服布匹、大镜、时钟、家具、电器等,有的直接送红包。各媳妇娘家要送菜刀、火夹等各种家庭用具来祝贺。入厝前要先

搬入一窝鸡母鸡仔,各房夫妇俱全者添置摇篮椅轿,以预兆人丁兴旺。各项物品可在入厝前先行搬入,重要、贵重的家俱最好在入厝当天再搬入。所有的生活用品,包括牙刷毛巾筷子碗,能用新的尽量用新的。每样家具都要贴上红纸,以求吉祥如意。在客厅内人们常会摆放发财树、万年青,用红纸贴在盆上。树叶上还要挂几个红包,红包里面放不放钱都可以。 乔迁时,新居张灯结彩、贴乔迁内容红对联。为了增加气氛,也有亲友会在报纸上、当地电视台登广告、点歌,庆祝某某某乔迁之喜。最常见的是租拱门气球,拱门和气球上面都会有恭贺乔迁之类的祝福语,还有赠送人的姓名或单位,这也反映了户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拱门和气球一般都会放三天以上,比较富裕地方,甚至在通往新居的路口就开始放一排排的拱门,甚为壮观。 “入厝”仪式:如今,为了精简仪式,常把拜门神、拜地基主、拜土地公、谢土和敬天公(拜玉皇大帝)一并举行,直接在大厅口摆了天公坛、设天公神位,挂天公灯,备办三牲果合馔盘敬奉天公,设三牲筵碗敬土地公。 事先把所有东西准备好,良辰一到(一般都是在晚上12点),把房子里所有的灯都关闭。全家在房子外面依长幼排成一队,不会走路的孩子由大人抱着,队伍由一家最长辈的人带领(或请母舅参加),因为闽南俗语有言:“请母舅,甲会富”。但人数忌四、六、九(可以亲戚亲人凑数)。主人要带着家中的金银财宝(现在通常放在公文包里面),手捧斗灯(米斗装谷子,内竖一镜一剪,上点香烛,象征出丁)排在前面;母舅挑鼎(圆铁锅)、柴、米和自旧灶引火点燃的木炭及灶君香火,家庭主妇将金银首饰戴在身上,挑着桶箍(细篾条)等,要有一人带着火炉,象征兴旺发财。其余家人口袋里装着钱,都不得空手,各拿菜刀、拨火叉、锅铲、扫帚畚斗等用具随后,象征将财气带进新宅。队伍排好后,全家人高声大呼“进啰”,一边喊一

(完整word版)闽南文化的传承及闽南产业的发展

泉州文化的传承及其产业发展 一、泉州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宝库。近2000年的陆地开发和海外贸易历史,给泉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及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台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五缘”关系尤显。两岸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活动中共同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闽南文化,精彩纷呈的闽南文化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纽带。泉州文化不但具备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等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其独特的乡土情怀、习俗传承、地域风情,其创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均展示了其对闽南文化的延伸和创新。泉州文化将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等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泉州文化对闽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泉州文化的传承 泉州和厦门同处闽南地区,厦门最早也是归属于泉州。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可是,现在的泉州比起厦门显得如此逊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泉州的软硬件很多方面赶不上厦门,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泉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却是厦门可望而不可及的。关键在于泉州一味地在经济领域追逐,忽略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忽视了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整合泉州文化资源,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形成泉州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先有传承才能发展。泉州人对本土文化的淡漠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加以保护,本土文化总有一天将离我们远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说闽南话 闽南文化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随着闽南人足迹的蔓延,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可是,不知道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过年有哪些习俗

闽南春节习俗闽南过年有哪些习俗 闽南,即指福建的南部。闽南地区信奉神明,所以过年风俗特别多。闽南春节习俗,下面一起来看看。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地区的春节习俗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传统,“敬天”“敬神”“拜祖先”是其中最为浓重的春节礼俗。过去,从闽南地区到海外的华人华侨光宗耀祖的三件大事是“娶妻”、“生子”和“建大厝”,而在传统春节,海内外的闽南人都无一例外地把“敬天”、“敬神”和“拜祖先”三大习俗给保留下来,并作为最隆重的三大礼俗,而正月初一拜天公便是其中最为隆重的礼俗之一。闽南春节习俗如下: 1、筅尘日 这是年终的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以便能清清爽爽过个年,同时也是为了驱除病疫,扫除瘟物,祈求来年平安。扫完尘,扫把上的嫩竹枝叶、稻草、甘蔗叶等一般都不会丢弃,而是收藏起来,待到除夕夜时,再拿出来,用来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2、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祭先祖 每年的大年三十,家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得忙起来。泉州的习俗认为“年兜”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节日。那天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备办丰盛菜肴敬奉祖先,即便是贫寒之家也要尽力而为。供桌上摆满各色糕果和鸡鸭鱼肉,中间高堆“过年饭”,以陶钵盛大米,上面再搁碗糕、柑橘、红鸡蛋、红米丸和米粉蒸制的金、银锭,中插春枝。以前很多农户过年时都要在存放大米的米缸和存放粮食的米囤上贴个“春”字,既寓意春节来临,更寓年年有余。 供桌前还要再置放一个火炉,象征家运亨通、红火。芋头也要上供桌。也许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如果你看过芋头刚挖出来是怎样的,你就会明白。刚挖出来的芋头是有许多小的芋艿附在一个大芋头上的,象征着多子多孙,坚信多子

闽南传统建筑

闽南传统建筑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闽南建筑—屋顶 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南传统建筑屋顶进行研究。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别对各个部分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闽南地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 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大量的民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主导。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儒学、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汇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着名的贸易大港,名扬内外。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顶峰。外来的西方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等都开始了融合的过程。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华侨文化,更是对后期的闽南民居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闽南民居建筑色彩中多以红砖为主旋律,闽南红砖民居建筑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渊源。据专家推断:闽南地区开始出现红砖建筑是在宋元时期,随后开始日趋流行起来,红砖也成为了闽南地区所独有的一种建筑材料。所以说,闽南红砖民居建筑是在历史的积淀和闽南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熟。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上看,并不是类型化千篇一律的,也不是张扬、个性的形式,它在屋顶的装饰和美化美学角度上,有着较为特殊精彩的表现。闽南民居建筑的屋顶装饰从审美的角度上体现了闽南地域的风格和特性,这就是所谓的闽南风格建筑。

闽南春节习俗

闽南春节习俗 一、传说故事 有关春节的传说是延续除夕的故事而来,总共有两种说法: (一)人们为了庆祝没有被可怕的年兽吃掉,所以大年初一的早上逢人便说「恭喜!恭喜!」 (二)人们为了庆祝没有被坏心的灯猴陷害,差一点遭到玉皇大帝下令要四海龙王淹死人们,后来还多亏观世音菩萨去玉皇大帝说明,才免除人类的一场浩劫 缘却竽瓿跻皇保 嗣羌 娑家 サ馈腹 玻棺:刈约汉颓着蠛糜涯芄惶庸 唤佟? 二、相关习俗 旧俗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为春节,现今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称为「新春」或「新正」,是民间重要的节庆。所以每天有不同的习俗,现在说明如下: (一)初一 1.拜年:亲友互相往返拜年,互道恭喜,祝福对方来年事事顺利、身体健康。 2.穿新衣:新衣代表万象更新,尤其是小朋友对新年的期待,有一套自己喜欢的衣物,从帽子、衣服到鞋子全是新的,是多么另人兴奋的一件事。 3.行春:新年第一次出门,通常会到庙里祈福,祈求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尤期会注意出门时的方位,先往东走走会大吉大利,就鲜少有人会往南走的。 4.开门、关门看吉时:开门、关门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在初一这天就显得隆重,因为农民历上都有注明几时开门、关门是大吉,所以大家宁可按照时间讨个吉利。 5.禁忌多:新年期间凡是认为不够吉利的事,都被列为禁忌之列,如:不能口出秽言、不能骂人、不能倒垃圾清秽物、不能用刀剪、不能白天睡觉、不能煎粿等。 6.早餐吃素:这是以前农业社会,一般吃荤家庭唯一一定吃素的一餐,是祖先们怜惜万物的仁爱之心,现代的想法认为初一吃素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前一晚的年菜太油腻,清肠胃也有益健康。 (二)初二

闽南民风民俗

闽南民风民俗 一、节日、民歌与方言 春节,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闽台两地普遍行开正仪式。家家户户贴新春联,象征岁序更新,万象皆春。男女老少,穿着新装,设斋果、茶酒、岁饭,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早饭,多吃长寿面(线面)或年糕,寓意“长命高寿”、“年年高升”。饭后,少长序拜,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道吉祥语。长辈大都要给晚辈压岁钱。客至,以果糖、福橘、瓜子、槟榔等,一品既行。与拜年同时进行的还有出行习俗,即身着新装,到某一寺庙烧香磕头,祈求菩萨保佑。初一日,普遍忌杀生、吃粥、吃香薯、清粪、哭泣、吃药、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利。明代开始,福建有春节上坟的习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华门巨姓大都携长幼扫祖坟。正月初四,为接伸日。所接之身,一般是指灶君、灶妈等家神。初五为假开日,鸣炮开市。莆田、仙游等地,定初五为“做大岁”。据说是明代某年过除夕,倭寇突袭,烧杀掠夺。初二日倭寇被赶出后,逃难者才相率归来。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户均忙于收殓亲人尸体出殡,无心串门拜年。遂相约今后初二日为各家祭祀受难者之日,互不串门拜年,于初四、初五日补行度岁过年。所以,以后莆仙地区

每年都在初四晚补过大年,初五日再行大岁之礼。 闽南语系民歌就是指用闽南话演唱的民歌,它在闽台地区流传甚广,并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在福建主要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在泉州地区,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变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漳州地区的民歌以调式居多,色彩比较淳朴。当地锦歌和剧也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漳州《做戏歌》与剧《杂碎调》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羽商、商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色彩鲜明。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尽管如此,这些民歌仍具有共同的闽南乡土气息,台湾学者统称其为福佬系民歌。福佬系民歌在各地流传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如福佬系人进入恒春后,受客家系影响,创作了《思想起》、《四季春》、《三声无奈》、《牛尾摆》等民歌;进入台北后,创作了《台北调》、《莰仔脚调》、《艋胛哭调》等。此外,一些古老的闽南民歌流传到

闽南礼俗

闽南礼俗 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和宗族得以延续下去的保证,向来为人们所重视。 婚后产前 就母亲而言,与诞生仪礼有关的习俗自婚嫁之日即已开始。当新娘坐上花轿离开娘家时,轿前要有一人提着烘炉火炭,上覆贴有红纸双喜字样的瓦片两丸以寓日后子孙繁衍之意。 未怀孕前,则有生殖崇拜及岁时节日中的求子习俗,如泉俗元宵节,娘家要为新婚女儿送上红、白成对的莲花灯和“仙女送子”的皇都市灯,寄以“早生贵子”的祝愿。 新妇怀孕,俗称“病子”或“有身”,期间凡事需小心在意,有诸多禁忌。孕妇要注意营养,多从鸡鸭鱼肉、猪肝猪肾等补养身体,促使胎儿健壮。 娘家于孕妇临产前,通常要送鸡蛋、线面、鸡等物品到男家,俗称“催生”,祈望外孙降生顺遂,顷注着外家深厚的戚族情谊。 诞生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婴儿出生后,要派人向产妇娘家“报生”,娘家要再次送来鸡蛋、线面、鸡等礼品,以示庆贺,并让产妇补养身体。 当古代中国进入宗法社会后,人们就特别重视传宗接代。 《诗.小雅.斯干》曰:“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故后人称生男为“弄璋”。璋即圭璋,是一种宝玉,为春秋时功臣朝见王侯时所执,使男婴弄璋,是希望他长大后做官。生女为“弄瓦”。瓦是古代妇女纺织时用的纺锤,让女婴弄瓦,有从小就培养她勤于纺织的寓意。 孔子更是大肆宣扬“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使得男尊女卑的偏见越来越重。 泉俗旧时生男,要马上到祖祠去燃放鞭炮,有的甚至鸣火铳,以示向祖先报喜。在家门口或庭院则摔“土结”(一种建筑用的泥土坯块),意在祈求日后幼儿好养育,长大有胆略。生女则缺乏热烈气氛,且所送礼品也有别,亲友一般仅送鸡蛋,不送线面,以免有连续生女之嫌。有的地方在清代甚至还有溺女婴之陋习。如今传统观念改变,生女的也放鞭炮、送线面。 在婴儿出生的一个月内,三旦后,还有七旦、十四旦等,各旦均要敬祀“床母”、“七娘妈”等妇幼保护神,并宴请亲戚、邻居。同时还要在各旦中选一个时间,备上米、鸡、酒、油、肉、菜等物,送到婴儿外婆家“报酒”,供献外祖。“公妈”、外婆要回赠外孙婴儿衣服、帽、裙子以及活鸭一只。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或第五天),要为婴儿洗澡(澡汤用茅草、蕨叶、竹叶等煮沸,待稍冷后用),称“洗三旦”(或“洗五旦”)。一般认为“洗三旦”原为满族风俗,后来才逐渐流行到汉族地区。殊不知早在五代时,泉州即有“浴儿”之俗。如五代.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三十四岁始得子,感慨万千,作有《丁未年(九四七年)浴儿诗》(安溪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筹建理事会辑录:重建开先县令詹敦仁纪念馆暨詹敦仁学术研讨资料汇编.詹敦仁诗文选》)。 这一个月也是产妇的调养期,俗称“做月内”,要在房内卧床静养,多吃富有营养的食品以恢复体力,并保证婴儿奶水充足。是月产妇房间,外人一般都不能进入。 满月 这是婴儿出生后满一个月时所行的仪礼。 届时产妇外家要送婴孩衣服、被仔、背中(襁褓)等,另有银项圈、天官牌、八卦图、脚环、手镯等避邪金银饰品,意在锁住小孩,不让受灾受难,永保长命。德化习俗,还要送大米约○.五公斤,陶器一个,内装带骨的猪肉一块,以祝愿婴儿根基壮固。 “剃满月头”:是日祀神宴客,宴毕,请一位高龄剃发匠给婴儿剃胎发。

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

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 ——来自“海丝”起点的光芒闪耀 有人说一种文化的命名,就在于它具有自身独立的特色和存在价值。福建泉州,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闪耀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形成了特有的泉州文化,养育了一批批泉州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泉州文化之所以称得上是一种文化,与它自身所存在的特色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形成过程是分不开的。自宋代起,泉州便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商文化——这是由当地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不断碰撞与交融所逐渐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文化。抱着对泉州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我选择这个课题进行调查。泉州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说起来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括普度、提线木偶、南音等。 进行调查的这几天,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忧之——早已经沦为陋习的普度如今被视为百害而无一利;让人喜爱的提线木偶后继不力,最具代表性的泉州木偶剧团成员少而且年龄大。喜之——泉州南音已远播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了。 泉州南音 正如之前所说的,艺术要存在于受者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而南音就是如此。南音在泉州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我们闽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而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在泉州最为常见。下午四五点的时侯,走到小区的亭子里,你会发现有很多老人聚在一起。而我就是挑这个时间去看看,听听曲调优美南曲,来荡涤一下思绪。走了几个小区,看到两三个小亭子,都聚集着老人们,还有陪老人出来逛逛的小孩子。不过,也有一些老人聚在了太阳照不到的花丛中,坐在石椅上泡着荼乐呵乐呵。清唱也有,伴乐也有,可惜我实在不懂如何去欣赏,只能说听起来很舒服。尤其是看在眼里的那番景象着实让人感动。在落日的黄昏里,老人们听着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的南音,安静地坐着,微笑地闭着眼,好一幅祥和的画啊!也有小孩跟随着老爷爷来听多了,清清喉就大声唱起来,引得老人们笑呵呵的,童音稚语,听起来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想拍张照留恋,但放弃了,不忍打破这样一种平静。等着声音一停,我就走到一位老爷爷旁边,老人心情很好,他说不只在这里,在其他地

闽南地区春节习俗

闽南地区春节习俗 闽南地区春节习俗1、筅尘日 这是年终的大扫除。人们为了迎接新年,用嫩竹枝叶、榕树枝叶,或用稻草、甘蔗叶等扎成长长的掸子,用来清扫屋角梁上的灰尘蛛网,同时也用“桌布巾”来清洗各种农具、物品。“筅尘”的主要目的当然是为了清洁干净,以便能清清爽爽过个年,同时也是为了驱除病疫,扫除瘟物,祈求来年平安。扫完尘,扫把上的嫩竹枝叶、稻草、甘蔗叶等一般都不会丢弃,而是收藏起来,待到除夕夜时,再拿出来,用来作燃料,以便“跳火群”。 2、蒸碗糕 “筅尘”节之后,在闽南一带的很多地方,如泉州、晋江、石狮等沿海一带,为过好春节,还要蒸“碗糕”,这“碗糕”也称为“发糕”。在闽南语里,年糕是越“发”越好,因为“发”就是发财、发达的意思。蒸“碗糕”得先“发酵”,所以“碗糕”寓意着能够发达发财、发家致富。而且,米粉发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顶部就会裂开,寓意为“笑口常开”,象征全家幸福安康、欢欢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 3、敬天公 是每一年正月初一最为隆重的仪式,新年的第一天敬奉上天,向上天祈福,今年丰收平安。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

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敬祀祖先。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 4、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迎来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时“敬天公”的同时,家家户户燃放爆竹,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5、贺正 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 6、团拜 所谓“团拜”,即使村民一起到村里最大的祠堂敬拜天公,在早上八九点的时候开始。团拜的由来与村民的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祠堂敬拜天公时,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仪式叫做“爻杯”。“爻杯”在闽南以及台湾一带盛行,也叫“博杯”、“掷筊”。 7、压岁钱 未成年晚辈给上辈拜年,上辈给一“红包”作为压岁钱。 闽南春节过年吃的重口菜放在鸡公碗里的血蚶大多紧闭着,如果特别新鲜,偶尔有微微张开壳来透气的,露出里面玉红色的肉体。蚶的身体没有水管,开口喘气要比其他贝类含蓄得多。

闽南传统建筑

闽南传统建筑

————————————————————————————————作者:————————————————————————————————日期:

闽南建筑—屋顶 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南传统建筑屋顶进行研究。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别对各个部分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闽南地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 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大量的民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闽南文化的主导。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儒学、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汇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著名的贸易大港,名扬内外。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顶峰。外来的西方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等都开始了融合的过程。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的华侨文化,更是对后期的闽南民居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闽南民居建筑色彩中多以红砖为主旋律,闽南红砖民居建筑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渊源。据专家推断:闽南地区开始出现红砖建筑是在宋元时期,随后开始日趋流行起来,红砖也成为了闽南地区所独有的一种建筑材料。所以说,闽南红砖民居建筑是在历史的积淀和闽南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熟。 闽南民居建筑从建筑形式上看,并不是类型化千篇一律的,也不是张扬、个性的形式,它在屋顶的装饰和美化美学角度上,有着较为特殊精彩的表现。闽南民居建筑的屋顶装饰从审美的角度上体现了闽南地域的风格和特性,这就是所谓的闽南风格建筑。 二、闽南建筑屋顶屋脊的特色

家乡的传统文化——厦门.

家乡的传统文化 厦门,是我的家乡,它地处闽南,而闽南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其保留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蕴含着深刻悠远的历史,它的风俗文化使得每一个厦门人引以为傲。在这里,我仅仅介绍我最为熟悉的传统,它们是伴着我成长以来最深刻的记忆。 传统习俗——颜色的象征 中华民族崇尚红色,厦门人也一样以红色象征幸福、吉祥。门联、请帖都用红纸;馈赠礼品时也要在包装纸上放张红纸条;迎娶的车辆要挂红彩带;喜幛、寿屏都要用红绸缎制作,丧事人家和他人共住一座楼房的,还要在大门口挂块红布。 其次,黑、白、蓝等色调,则被视作端重、衰思的象征。我深深的记得,小的时候,长辈们是不让我们头发上扎蓝色或着黑色的皮筋的,那时我虽不明白,但也得遵从了。但是今天,时代的进步,讲究科学性,我们传承的意识渐渐淡薄了,难道这就是进步? 传统节庆活动 厦门同全国各汉族地区一样,很注重民间的传统节庆。以下是几个特具代表性的节日习俗。 (一)、春节 和全中国各地区的传统一样,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贴春联、合家围炉等等习惯都大同小异,但是,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在厦门,初三这天,被作为新丧之家的消愁日,一般不串门,也不外出贺年。

(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厦门俗称“五日节”。以前,家家门口要插艾蒲、家中洒雄黄酒、给小孩佩带香袋,用以驱邪,但是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对我来说,甚至不曾耳闻。但人们还是保留了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习惯,而厦门的集美龙舟是历年组织龙舟竞赛的场所,每到这时现场都热闹非凡。 (三)、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被称为中秋节,这天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对厦门人来说,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最为独特的民俗活动,那就是“搏饼”,其极具特色,充满乐趣。 博饼,是厦门人几百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厦门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思乡之情、激励鼓舞士兵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厦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中秋会饼每盒63块饼,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在“搏状元”活动中分别俗称状元、对堂、三红、四进、二举、一秀)。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的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 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地飘出,个个眼底洋溢着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闽南普渡民俗信仰研究

闽南“普渡”民俗信仰研究 林茗茗外语系12英语7班 11号传统习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态,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不管是西 方的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还是中国的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等,每个 节日都是为了纪念一个特别重要的历史节点,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印迹。 闽南奇俗——“普渡”也不例外,“普渡”是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普渡”祭祀对象是“普渡公”,它是一种没有具体传说、没有具体形象和神像的存在。对于“‘普渡公’什么样、他平时在哪”之类的询问,人们的回答是“具体样 子不知道,他到处有”、“也许是一个,也许有很多个”,“是孤魂野鬼的头头, 是管理孤魂野鬼的”,“是孤魂野鬼,有很多是被杀了头的人,在地狱里很饿” 等等。 宋代以来,“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的,小时候,在大树下乘凉的老人告诉我们,这天晚上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会异常频繁,小孩子最好是不 要外出,以免撞上不洁物而生病。在闽南地区,我们的童年就在这种浓浓的宗 教色彩中成长,在七月半迫使活着的人强烈的记起那些过去了的人和与他们有 着关系的事。当然,这天与清明不同,他可以用任何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 纪念。 古代闽南“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隍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为祟作乱人间,并利用“城隍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 上枉下。利用“普渡”活动来为封建政权统治服务,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对官员的沟通民意,对稳定封建秩序,对封建官员的自律,和对老百姓心理的 自我净化等,还是起了一定约束作用的。 至新中国成立前,闽南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在晋江,“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内有38个铺,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 初二日,如适逢闰月,又得复始重普。闽南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

闽南传统文化

闽南传统文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闽南传统文化》心得 对于闽南传统文化以前只是知道一个大概,通过这次的延津之行,我对闽南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认知。闽南传统文化内容丰 富,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 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文化及方言等。 自统一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与闽南大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汉民迁入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成为“”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 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文化,起源于。系指生活在南部地区的人(主要是人)共同创造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各区、市、县(原辖待统一)。 它具有的特点有: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2、

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语言大师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着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