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戊戌变法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第15课戊戌变法

1.“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的“大梦之唤醒”表现为( )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运动

B.认识到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真正实现富强

C.暴露清政府的腐败,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D.认识到日本的先进,大批知识分子赴日留学

解析:甲午战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呼声。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A

2.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 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

C.康梁维新派D.顽固派

解析:材料体现号召商战,争夺利权。主张商战,挽回利权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

答案:B

3.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

C.组织学会D.创办《国闻报》

解析:A项是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C、D两项是维新运动的发展,只有B项是由理论传播到政治实践的转折点。

答案:B

4.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下列关于康有为变法活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著有《劝学篇》,全面维护封建纲常名教

B.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变革

C.进呈《日本变政考》,帮助光绪帝坚定变法决心

D.成立保国会等团体,促使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解析:张之洞著有《劝学篇》,他不属于维新派。准确识记史实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

意分析相关选项。本题既可根据基本史实直接选出,也可通过分析选项得出答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实行君主立宪,不可能维护封建纲常名教。

答案:A

5.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活动,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完整、准确地理解维新变法的爱国启蒙作用。然后,结合相关知识点,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B

6.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图1 《马关条约》的签订图2 “公车上书”题名记

图3 瓜分中国漫画

请回答:

(1)图2反映的事件与图1是什么关系?

(2)图3反映了什么问题?此后,康、梁维新派是怎样推动维新运动发展的?

(3)上述信息说明维新运动首先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解析:本题为图片材料题,要结合时代背景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根据问题要求组织答案。第(1)问考查民族危机与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的关系。第(2)问围绕瓜分狂潮和维新运动的开展来组织答案。第(3)问结合时代背景和材料分析维新运动的性质。

答案:(1)《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引起反响,康梁发动各省举人“公车上书”。

(2)问题: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推动:光绪帝在维新派推动下推行维新变法,康有为三次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施政纲领,组织救亡团体——保国会。

(3)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基础巩固]

1.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

C.洋务运动没有任何成效

D.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

解析:材料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国人有了民族危亡意识,这主要与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关,故A项正确;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在华北地区反洋教运动下兴起的,不具有广泛性,故D项错误。

答案:A

2.1901年1月29日,清廷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变法谕旨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深念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这表明( )

A.清政府决心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政治制度

B.清政府认识到了“变法”的重要性

C.清政府学习西方仍然停留在器物的层面

D.清政府决定放弃纲常伦理

解析:A项中“根本”明显不正确;从题干材料看,清朝政府对“近数十年积弊”不满,希望整顿“政事”,可知C项错误;从材料中“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可知D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希望通过“变法”以改变现状的情景。

答案:B

3.下图是一则晚清时期的报纸摘要,其记录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

A.维新思潮的兴起

B.康梁公车上书

C.光绪帝“百日新政”

D.慈禧太后“戊戌政变”

解析:材料中报纸记录的是“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害的公告,这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一个重要表现。

答案:D

能力提升

4.《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

A.康熙帝B.乾隆帝

C.光绪帝D.宣统帝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注意两点:一是《清史稿》,二是材料中的内容“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材料主要表述了该皇帝亲政时有洗雪国耻、锐意改革、发奋自强的意向,符合题意

的是光绪帝,故C项正确。康熙帝、乾隆帝在位时没有“引新进小臣”的改革;宣统帝于1909年即位,未到亲政年龄即于1912年退位,也没有进行改革。

答案:C

5.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结合维新派宣传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特点是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答案:B

6.戊戌变法才103天就归于失败,这主要是因为( )

①光绪帝无权②康有为、梁启超缺乏政治斗争经验③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强大④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解析:光绪帝与康、梁既无实权又缺乏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在以慈禧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反扑下,变法运动昙花一现,终归失败,而这一切又说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答案:C

7.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论文数量”。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推崇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和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均符合这些观点,故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较多。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与1949—1978年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环境不相符,故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数量较少,故选C项。

答案:C

8.“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史学家胡绳语)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场“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把思想宣传转化成了爱国实践

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起了重要思想启蒙作用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讲的是一千三百多名举人在1895年甲午战败后公车上书的情形,它留下的“现代化”运动指的是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功绩在于思想启蒙。

答案:D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无徵不信,不信民不从,故一切制度托之三代先王以行之。若谓圣人行事不可依托,则是以硁硁之小人,律神化之孔子矣。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著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现当开创百度,事务繁多,度支岁入有常,岂能徒供无用之冗费,致碍当务之急需。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办……均著即行裁撤,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旗丁生齿日繁,徒以格于定制,不得在外省经商贸易,遂至生计益艰……现当百度维新,允宜弛宽其禁,俾得各习四民之业,以资治生。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材料三比年以来,皇上有意变法,而盈朝汹汹,不可向迩,亲贵抗违,耆老力诤,群僚面从而后言,举政始行而中废。乃至奉旨发议,乃推延而不议;明诏施行,乃束阁而不行。人心众论,缉缉仳仳。

——杨深秀《请告天祖誓群臣以变法定国是折》材料四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发展趋势而不断革新,是现代化的本质,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尤其在善于利用传统因素作为革新的动力。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方式。该方式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改革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三,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的实施结果。这一结果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顺利推行变法,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方式:托古改制。积极作用:有利于减少变法阻力;有利于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2)措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撤并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特权等。结果:遭到大多数官员的抵制。说明:改革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造成树敌过多,阻力过大。

(3)认识:善于利用传统因素,化阻力为动力;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注意改革方法、策略;措施要切实可行。

10.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材料二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材料三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马洪林《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时人对变法的“节奏”所持的看法并做出评价。

(2)材料三中对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信息不难概括;第二小问,应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评价。第(2)问,围绕材料三“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这句话,列举相关史实即可。

答案:(1)看法:节奏过快。评价:一方面反映了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迫切愿望;另一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为改革失败埋下隐患。

(2)正确。说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 戊戌变法岳麓版习题

2019年精选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近年来,许多史学家在研究戊戌变法时,认为康有为依靠光绪帝进行变法,反映出他具有高超的政治艺术。所谓“高超”应是指这种方式有利于( ) ①减少变法阻力②弥补资产阶级力量的不足 ③获得列强的支持④取得顽固派的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是结果却相反,下列原因中不包括( ) A、新兴阶级力量的强弱有关 B、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C、群众发动的程度与领导的强弱有关 D、皇帝(天皇)是否支持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 ) 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 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 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 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维新运动留下的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主要包括( )①解放思想②建立社团③兴办学堂④创办报刊⑤提倡女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海国图志》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近代,康有为将《论语》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传统句读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引起了思想界不小的震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侧面反映了文言文不加标点容易引起歧义的局限性 B、体现了康有为借传统儒学阐述政治主张的思想特点 C、表明了资产阶级有启发民智以推进民主的思想认识 D、说明维新变法运动在当时已经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20】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选修一)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选修一)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文科班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完成历史选修i、ii规定的各项教学任务。 2、历史教学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使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学习,锻炼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中汲取营养,达到渊博学识、提高自身修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3、在抓好基本能力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顺利完成高二历史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 教材按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民主思想与政治实践》,教师可依据课标要求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如下: 1、认真研究课标、教材,妥善处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 2、教学中应着重于对教材中提供的原始文献资料的运用等方面,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能力。

3、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所接触的历史,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属于自己的历史论辩,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四、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 (1)主抓基础知识,每一单元的复习都以基础知识为主,让学生脑子里有清晰的线索。 (2)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 (3)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具体措施: (1)立足课堂教学,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高中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相较于初中生来说,已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理性思维的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毕竟高一、二年级的学生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历史选修一 专题综合测评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专题综合测评(九)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本试卷共6个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材料二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的主要意图是什么?对此应如何评价?(8分)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可知主要意图是抵制革命,挽救民族危亡,维护清朝统治。第(2)问根据材料三、四可知是由皇帝主持变法;依据是俄日改革。第(3)问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1)主要意图:以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以变法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评价:变法以救亡图存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的统治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依据:日俄变法取得成功;中国风气未开。 (3)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维新派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第 15课 戊戌变法

第15课戊戌变法 一、历史根源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联系必修二)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联系必修三)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一)开始:“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二)发展: 1.变法宣传: ①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 ②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 ③创办学堂: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 影响: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2.施政纲领:1898年,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 3.组织机构:保国会。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影响: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三)高潮:百日维新(措施)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目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3.内容: 从6月11日到9月21日,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提议下,光绪帝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变法诏书。 变法具体措施:

三、评价: 1、结果:失败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新政内容除设立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废除。 2、失败原因: 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旧势力的反对和镇压;②维新派力量弱小,不掌握实际权力;③维新派在方针策略方面的一些失误。④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⑤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⑥严重脱离群众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⑦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 3、影响:启蒙的,进步的,爱国的,尽管它是失败的。 ①.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的) a维新思想的传播,起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 b各种社团及新式学堂的创办,促进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新式书局、报刊、杂志等近代传媒的创办使人们的认知空间空前扩大。 d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 ②.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进步的) ③.维新变法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爱国的) 3、经验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思维拓展】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1)相同点: ①背景:两国都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并且得到发展。 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激化。 ②性质:都通过最高统治着颁布诏书加以实施;都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③内容:注重学习西方;发展教育;振兴工业。 (2)不同点: 社会背景: ①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②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 ①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②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 ①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高二 选修一教案 第15课 戊戌变法

第15课戊戌变法 枣庄八中北校王永平(364918101,lliuxingyu69@163.com) 【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课标领会: 从社会背景、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等方面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了解戊戌政变,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学习康、梁等维新志士们力图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操。 【本课分析】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戊戌变法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了解“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失败的原因及意义。通过对戊戌变法的科学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介绍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不同评价,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课堂讨论。学生应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讨论形成对戊戌变法的整体认识,得出正确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面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维新思想内容和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通过对戊戌变法经过的学习,了解维新志士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不懈努力,体会其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对戊戌变法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了解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重点:1、戊戌变法的背景。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3、戊戌变法的内容。4、戊戌变法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选修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二、工商业发展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一、颁布“解负令” 二、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三、建立“四百人会议” 四、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确立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 第一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新人 二、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三、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一、商鞅之死 二、富国强兵的秦国 三、变法的历史局限 第二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三、移风易俗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二、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第三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一、起用王安石 二、富国之法 三、强兵之法 四、取士之法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命运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 探究活动课一历史上的改革与发展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二、宗教“异端” 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一、“九十五条论纲”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第五单元资料与注释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一、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二、法国和英国的殖民入侵 三、穆罕默德·阿里的崛起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土地制度 二、促进经济发展 三、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第3课改革的后果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第15课戊戌变法学案

第15课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来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曲折性,需要有勇气和牺牲精神。 【学习重点】 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基本内容。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 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对百日维新的评价。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知识链接】必修一15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必修二11课《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必修三20课《西学东渐》 【问题探究】 第一课时 1.联系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谈谈甲午战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②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某些爱国志士提出“设厂自救”的主张。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提供了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2、总结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 社会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入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在知识分子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潮,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戊戌变法前影响最大的一位维新人士,是中国主张君主立宪的第一人,提出著名的“商战”观点)等。他们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兴办学校,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他们的维新宣传为康、梁的维新思想作了思想理论的准备。 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挺身而出,四处奔走,呼吁通过变法来谋求国家的富强,挽救民族危亡。他们联合统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2.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有识之士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联系必修三的知识,填下列表格,了解资产阶级维新人士的思想,并比较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想同早期维新思想的不同。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教案岳麓版选修1

第九讲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了解“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与本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而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维新思想内容和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教学重点: 1.戊戌变法的背景。 2.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 2.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实质。 授课时间:2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教学主题: 一、变法的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5.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政治团体的建立。 二、戊戌变法的过程 (一)开始:“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二)发展: 1.变法宣传: ①创办报纸: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纸《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强学报》后改为《时务报》,当时《时务报》发行最为广泛。②组织学会:1895年在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维新派的第一个政治团体强学会。③创办学堂:长沙创办了“时务学堂”。 影响: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2.施政纲领:1898年,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 3.组织机构:保国会。 宗旨:“保国、保种、保教”. 影响: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三)高潮:百日维新(措施)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目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

最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选修课高效教学浅谈精品版

2020年:新课标下高中历史选修课高效教学浅谈精品版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选修课高效教学浅谈 【摘要】新课标对选修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开设选修课的必要性,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要认真组织学生选课,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选课方向。在具体教学中,要有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选修课课堂教学务必追求高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必要性选课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颁布后,再加上部分内容纳入高考范围,所以选修课越来越受到重视。选修课不但是对必修课有力的补充,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无论哪个学科,只有做到选修课教学与必修课教学的高度统一,才能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选修课的教学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轻视。教师应该摒除这种观念,不但要开好选修课,更要追求选修课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一、充分认识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是学好选修课的前提 从学习论的角度来看,设置历史选修课程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学习价值,更能满足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组织学生选课是学好选修课的关键 新的选修课程设计共有六个学习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六个学习模块从时空地域来看,贯通古今中外;从选材上来看,分别涉及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和文明成果等。这些选修课程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类的“文化自助餐”,供学生自主选择,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因此,新的选修课程不仅更具有“选修”的价值取向,而且也具备了实施“选修”的可行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岳麓版选修1高中历史第4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学业达标测评62

第15课戊戌变法 教材整理1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1.社会根源 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基础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 (1)阅读教材P104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的材料,联系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想一想,他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提示】①其目的是利用古代圣贤、经典著作的影响力来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

治学说,寻求救国理论。 ②在顽固派旧势力还很强大,封建传统观念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还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借用儒家学说和孔子作偶像对外进行宣传可以减少阻力和压力,在当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斗争策略。 ③康有为的维新活动一开始就抱住孔子的理论权威和皇帝的政治权威,也表明他所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尝试理解教材P105吴汝纶《天演论·序》中的材料的意思。 【提示】大意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无法抗拒的社会变化规律。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任天为治”、无所作为的态度是不足取的。只有发愤图强,“以人持天”、“与天争胜”,才能在竞争的世界上生存发展。 教材整理2戊戌变法的经过 1.开端——公车上书 (1)概况 ①1895年春,《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立即发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 ②由于保守派官员的阻挠,致使“公车上书”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里。 (2)影响 ①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 ②“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发展——强学会与《时务报》 (1)表现 ①维新团体的建立:1895年,由文廷式出面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宣讲“中国自强之学”。1895年,康有为在张之洞的资助下,创办了上海强学会。 ②维新报刊的创办:1896年,康有为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创刊后,由梁启超担任主笔,使其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 (2)影响:宣扬了维新变法,使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政治。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3.高潮——百日新政 (1)施政纲领: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组织机构: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救亡团体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其影响下,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3)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6月11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

选修一 梭伦改革 1、背景: 前7世纪,雅典贵族政治确立。贵族政治上垄断国家政权、占据首席执政官、把持长老会议,使得公民大会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盘剥平民。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国内形势更为紧张;麦加拉占领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前594年,梭伦实行改革。 2、改革 (1)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2)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土地收入的多寡享受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基础,为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 (4)进行民主化改革,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5)组建公民法庭(公民陪审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3、基本特点: 梭伦充当了“调停者”的角色,走中间路线。他站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立场上,为维护雅典的长久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削弱保守的氏族贵族势力,又不使其受到不当损失;另一方面扶持平民阶层,但又不使其过分强大。 4、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采用了可行的措施;梭伦既是全权的立法者,又严格遵循法治精神,为法律制度的推行树立了尊贵守法的典范。 5、历史影响: (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 (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a物质基础:经济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B社会基础:采取措施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C制度保障: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1、经济:(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2)魏楚等国进行变法。 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社会动荡。 4、文化:(1)“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 变法: 目的:富国强兵 中心:“农战”与“法治” 内容: 前期:a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后期:a废井田,开阡陌。B推广县制。C统一度量衡。D“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历史作用: 1、政治上:(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2)秦国基本上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高二历史选修一_戊戌变法导学案

选修一:专题九 戊 戌 变 法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梳理】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社会根源: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剧。 2、经济基础: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 发展。 3、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条件:维新思想的传播。 (1)产生: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 ①经济上发展 。 ②教育上兴办 ,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③政治上建立 的政治制度。 (2)进一步发展:康有为的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思想特点:托古改制 ③作用:奠定了变法的思想基础。 (3)声势日大:(甲午战后) ①主张:维新派提出了旗帜鲜明的 口号,明确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 。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 梁启超:思想核心是 。 谭嗣同:大声疾呼“冲决网罗”。 严复:宣传西学的方式是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影响最大的是 ,宣扬的社会进化论观点。是“精通西学的第一人”。 二、目的:一方面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方面是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三、戊戌变法的过程(1895----1898) 1、兴起——公车上书(1895) ⑴直接原因:《马关条约》草案电传回北京。 ⑵主要内容: ②富国、养民、教民和改革内政——长久之计。 ③模仿西方议会政治,提出设 一职。由各府、县民选产生,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 ⑶结果:由于保守派阻挠,“公车上书”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中。 ⑷影响:①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 ②他们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 ③“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 理论宣传走向 。 2、发展——建立组织、创办报刊 (1)表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