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精选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精选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精选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精选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After reading or practice, get the feeling, and after reflection and summary,to guid

the work or life.

姓名:

班级(单位):

日期:

对高校通识必修课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

温馨提示:本文是通过读书或实践后,对某个事件、某个现象、某个问题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性文章。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后套用。

摘要: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中尚属刚起步阶段, 因此在通识课程的教育理念、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识课程的具体设置乃至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着诸多尚待发展和完善的环节, 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的偏失, 借鉴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经验, 整合我国高校教育的优势资源是推进我国通识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通识教育;现状调查;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上时间不算太长, 1995年, 国家教委在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召开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 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内地通识教育的起点。1999年, 教育部建立了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XX年, 复旦大学率先成立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文理学院复旦学院。XX年, 清华大学启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计划。近年来, 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在内地高校确立起来。湖北经济学院XX 年也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我校开始重新制定了培养方案, 并把通识课程设置正式写入了XX年新颁布的培养方案中。湖北经济学院的通识课程的构成以通识必修课为核心主体, 通识限选课和通识任选课作为延伸通识教育的辅助课程, 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通识课程体系。然而处于初创期的我校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有待完善和深入的地方。因而, 本人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一

次我校通识必修课程设置的调查。问卷采用自编调查问卷, 主要由封闭式问题组成。调查实际发放问卷650份, 收回623份。此外, 本人还对学生进行了访谈, 认真听取了他们对我校通识课程的一些想法和意见, 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目前通识课教学的真实情况。

一、调查问卷的分析

(一)学生对通识必修课程的认识

调查显示, 52%的学生都知道我校开设了哪些通识必修课程, 但仍有48%的同学不知道我校开设通识必修课的具体科目。

61%的学生对通识课程教学在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方面持正向评价, 即认为通识课重要。但有35%的学生表示通识必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从学生对通识必修课作用的认识上, 我们看到67%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是为了拓宽课本以外的知识面, 55%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人文素养, 42%的学生认为通识课是为了辅助专业知识学习, 另外16%和12%的学生认为通识必修课的开设可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和获得人生指导。可见, 学生很大程度上还是把通识必修课程看作一种辅助专业学习的知识学习。

(二)通识必修课程的设置

58%的学生认为我校的通识必修课只能勉强满足需求, 因为某些想上的课程却没有。35%的学生认为能满足求知的需求, 还有10%的同学表示对我校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都没有兴趣, 这些课程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本次调查中, 有68%的学生对我校开设的通识必修课表示都没兴趣, 由此可见, 我们在通

识必修课的内容设置上还存在与学生接受心理相脱节的状况, 通识必修课的开设并未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也就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于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能引起学生广泛的共识, 在此次调查中学生也表达了自己的兴趣方向, 如71%的学生表示感兴趣的内容是文学艺术类, 48%的学生喜欢历史文化类, 而哲学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则只有19%和10%的支持率, 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我校作为文科院校学生主体大多是文科生的现状。

(三)通识必修课的教学方法

关于通识必修课教学方法的选择, 我们看到52%的同学主张以课堂讲授为主,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学应试教育中刚刚走出的大一新生还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但我们也看到还有39%的学生把课堂讨论的形式当作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纳入到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中, 也有16%的学生赞成学术讲座这种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二、对通识必修课程的反思

从这次的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中, 我们可以看到我校的通识必修课的设置和教学还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 对于课程的设置而言, 全校的通识必修课并未凸显出应有的价值。从数量上来看, 我校的通识必修课共有16门课程, 而专业课程每个院系平均可以达到30门。而从学分设置来看, 除了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和高等数学外, 我校的通识必修课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 学分平均在2分。因此, 对于学生而言, 通识必修课设置的权重比例, 明显给学生的直观感觉就是可有可无的, 它的地

位远不及专业课程。另一方面, 对于教师而言, 承担通识课程任务的基本都是我校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的教师, 因为学校更加倚重特色专业导致这些公共基础课教师在专业上未形成强烈的归属感, 所以也把对公共基础课的惯性思维带到了通识课的教学中, 所以在通识必修课的师资力量中我们也鲜有某一学术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总之, 通识必修课这个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头戏却在我校遭遇了不尴不尬的礼遇, 即看上去很重视, 但实际上却缺乏强势支撑的基础和环境。

其次, 我校的人文素质类课程定位不明确导致课程缺乏科学的设置和系统的体系。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它应该是本科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 但在不少学生看来通识类课程就是一种扩大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的调味课, 学校也未明确通识课在大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地位, 这样一来, 我校的通识必修课的设置很大程度上照搬以往的公共基础课内容和模式, 比如我校16门通识必修课分别为: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__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大学英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及其应用、管理学原理、法学通论、就业指导, 在其中英语课和政治课占相当比例、各种大杂烩式的概论课是普遍的形式, 这就导致学生学习也不过是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很难真正意义上做深广的推进性认知。显然, 这种为通识而通识的方式, 是画饼充饥徒有其表, 当然是无法实现通识课程的真正意义的。

三、通识必修课课程设置的建设性意见

教育的大众化实现了大学生数量的飞跃, 但并不必然带来大学生素质

的全面提升。大学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了教育的教化意识, 过度注重自然科学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 过分强调狭窄的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 片

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不仅实际能力薄弱,

而且人文底蕴缺失。于是, 我们不得不反省近些年, 尽管我们也一再强调把人文素养的提高放在大学教育的重要位置, 但为什么教育的结果却仍然不能令人满意, 我们在教学中缺失的到底是什么呢?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精神它将会是速朽的, 如果一所大学丧失了内在的人文底蕴也将会是短命的。因此, 要整饬日趋功利主义的学风, 充实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需要在大学课堂上

形塑一种精神的力量。由此, 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群建设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 真正使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经典的思想成为学生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自我的精神导师。为此, 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探讨通识课程的建设:首先, 大学之道在于立人之本, 通识课应该从人类文明的深厚积淀中

汲取精神的力量。《大学》首章有: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显然,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告诉我们一个人真正通达学问之道, 其根本在于精

神品格的锻造与提升, 社会责任的熔铸与砥砺。很难相信我们的学生如果没有人格意识上的完善, 他能够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他能为社会或者

为自己所投身的企事业单位承担责任。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与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区别, 往往不在于他获得了多少知识和技能, 而在于他由内而

外体现出的涵养和素质。因此, 我们的通识课首先应该形塑一种人类共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信念, 它的来源正在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所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包括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 从一定程度上讲,

它们留给学生的将是受用终身的一种人文精神。

其次, 通识课还应帮助学生理解当今世界的状况及其多元化的特质。今天的大学生之所以一踏入社会的大门, 很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被现实击倒, 就在

于他们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往往是脱节的, 他们缺乏对社会多角度和更加深入的体察和认知, 因此, 我们有必要构建与他们所身处的现今世界直接相关的

社会知识, 从瞬息万变的万象中了解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知识处境, 这样不仅

能够让他们更快地心智成熟起来, 而且可以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将所学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 增强未来从业的适应性。

再次, 在通识课的开设上, 我们应该改变以往概论和通史的内容模式, 真正让阅读经典、深度解析经典成为大学生通识教育的主要方式。以往的公共必修课流于表面、效果不明显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开设的课程试图把要传递的信息全景式地展现给学生, 然而学生往往却只能如坐过山车般极速浏览,

却无深解, 这样的学习效果既不能从根本上去建构一种知识体系, 也不能让学

生真正意义上深入钻研。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失的恰恰是对经典的细读和深读, 知识只求浮光掠影, 当然印象不深, 因此, 我们的通识教育不能一味停留在讲史, 讲概论, 更应有一种向经典学习的认真精神, 这不仅可以让学习摆脱浮躁的学风, 而且也真正让学生领会原汁原味的经典魅力,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印下人

类文明的深层意蕴。

最后, 要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通识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应简单采取其他课程的授课方式进行。应根据通识课程的意义和目的, 宜采取讲座、学术报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我们的课堂往往形式都极为单一, 尽管现

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研究性学习对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我们今天的大学课堂上依然沿用了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 师生之间互动少, 学生自我参与的机会少, 都会是阻碍真正通识教育意义实现的问题所在。因此, 我们的课堂怎样从磨砺学生的自由思想出发, 为他们创造更多思考的机会, 是通识教育课程群着力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