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堂观察,让英语课堂活动更有效性---何立群

课堂观察,让英语课堂活动更有效性---何立群

2011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首页)

类别:外语教学

编号:06

题目:课堂观察,让英语课堂活动更有效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作为校本研究的一种新型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本文从两节区级读写研究课的开展过程阐述,利用课堂观察法确实解决教研中听课、评课低效的问题。构建一种提升有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营造一种互动研讨和坦诚交流的教研文化氛围。

主题词:课堂观察法有效性课堂活动设计

作者单位:海淀区(县)农大附中学校

作者姓名:何立群

通讯地址:圆明园西路三号

邮编:1000193

联系电话单位:62896811

住宅:

手机:136********

(注:住宅或手机必填一项以备编辑论文集联系)

2011年度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

(第一页)

类别:外语教学

编号:06

题目:课堂观察,让英语课堂活动更有效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作为校本研究的一种新型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本文从两节区级读写研究课的开展过程阐述,利用课堂观察法确实解决教研中听课、评课低效的问题。构建一种提升有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营造一种互动研讨和坦诚交流的教研文化氛围。

主题词:课堂观察法有效性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观察,让英语课堂活动更有效

——两节区级读写研究课分析

提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观察作为校本研究的一种新型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本文从两节区级读写研究课的开展过程阐述利用课堂观察法确实解决教研中听课、评课低效的问题。构建一种提升有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范式,营造一种互动研讨和坦诚交流的教研文化氛围。

一、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交流目的、真实的交流意义和具体的操作要求。要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语言实践内化语言,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一节课是否高效,取决于教师课堂活动设计。从课堂观察入手,聚焦课堂活动时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效果是实现有效活动甚至高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观察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对课堂的活动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改善课堂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课堂观察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农大附中情况来看,学生来源于城乡结合部,本地生源与外地随迁子女各占一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基础没有打好,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而初中《新目标》这套教材对学生英语基础要求提高,他们往往在起点时就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为此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就更显必要。而活动是否有效仅靠授课教师的个人努力仍不够,同组教师采用课堂观察的方式来共同优化活动设计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通过课堂观察也可以促进教师由观察他人的课堂教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获取实践知识,吸取他人的经验,改进教学技能。本文将就本校两节区级读写研究课,从课堂观察的角度谈谈如何提高读写课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三、研究课示例

(一)背景

本学期农大附中初中英语教研组在海淀区“打造高效英语课堂”的背景下,先后开展了两节区级读写研究课。两节课分别于2012年3月6日和2012年5月29日在农大附中举行,前者是初一年级“Unit4 I want to be an actor.”,后者是初二年级“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在这两节课备课、说课、磨课、上课、评课的活动中,全组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根据预设的维度观察任课教师的教学。此外,农大附中还请全区的观摩教师来对授课教师当堂的研究课进行实时的观测与评价并填写观察记录表,获取了许多兄弟校老师的第一手记录,为了进一步研究农大附中英语组的课堂活动设计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二)课前准备会

1. 活动过程

评价一节课的活动是否有效,观察者应通过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学习投入状态,教学活动的设计,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前,农大附中英语组老师们先明确了四个关键问题,即:“课堂观察中我要观注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与哪些课堂现象相关?”,“我要如何观察和记录相关现象?”,“根据观察结果我如何展开分析?”。在会上,授课教师对本节课进行了说课活动,分别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活动设计及教学流程等进行说明。观察教师也从个人的观察点出发,针对任课教师的说课进行提问,如:“你的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什么?”“预期效果会如何?”等。[3]

为了呈现两节代表农大附中研讨成果的读写研究课,老师们在说课后分别进行磨课,在一次一次的上课,观察,修改,再上课的磨练中,授课教师与观察教师均对课堂活动设计的可操作性有了共识。

2. 反思

通过课前的准备,授课教师在设计思路、环节、教学目标等方面又做了适当的修正。为了验证老师们的活动设计,老师们使用观察量表,从教师顾及学生面、师生互动方式、教师评价手段、板书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学生学习投入状态等维度进行评价、记录。为实施全区教师的现场观察奠定了基础。

(三)课中观察

1. 活动过程。观察是系统的、持续的过程,零散的观察所获得的信息是不稳定的,因此也难以说明具体问题。为了使观察更系统化和具有可操作性,老师们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相关技能的要求,拟出了观察的具体指标,从导入新颖度、环节相扣度、知识巩固度、知识拓展度、教材处理合理度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观察记录。表一即为一份初一年级读写课的原始记录。[1]

从记录内容可以看出,观察教师对整节课的评价较完整。但需要指出的是,表一对授课教师的整体帮助并不具体和有针对性。因此,在第二节初二的区级研究课上,老师们就对以往的观察表做了自主开发。设计了“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观察评价表。(表二)

节均事先写好,并预设了每个活动的时间。这就有助于观察者对每个环节的评价与记录,做到聚焦重点,使评价的指向性更强。从听课教师的分析和建议可以看出,任课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的思想。通过视频导入,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旅游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根据拉克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习得”是首要的,第一位的。英语课堂上语言的充分输入是学生语言自然输出的关键。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口头、笔头造句,习得语言,内化知识,在猜谜游戏中,积极参与,口头输出了话题作文。这种输出是潜移默化和有效的。在转入文本写作时,篇章分析和作文评价量化表又为学生的笔头输出做了充分的铺垫,学生写起文章便水到渠成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在例句和练习的选取上尽量做到了词汇和句型的高复现,使学生温故知新。观察量表的细化,使得听课老师的反馈建议更具体,参考价值更高。显然,本节课对于读写课的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模式探索以及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此外,《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接受能力、班级特点,在认真分析教材、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对教材的活动内容进行加工整合,使活动的难度适中,内容更加贴切学生的生活。[4]在初二年级的读写课上,任课教师整合教材,将内容复杂,句型繁多的阅读材料结合初中阶段必会的60个句型改写成学生易于模仿的写作文段,适合农大附中的学情,这在课后评课活动中也得到了广大兄弟校老师的充分认可。

2. 反思

本学期的两次区级研究课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听课模式,听课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转化,他们是记录员、观察者更是研究者。观察表就像一面镜子,它不仅记录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也映射出观察教师个人的教学理念,更为今后上好读写课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有效模式,即:导入(激活已有知识)阅读文段(获得并处理信息)习得词汇(词汇输入)摘抄好句(句型输入)对话练习(口头输出)篇章分析(结构输入)评价量表分析(写作要点输入)书面表达(笔头输出)同伴互评(使用评价量表)班级展示(互相学习)。

然而本学期的区级课堂观察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观察者需要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才能做出可靠性强的,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观察记录;观察记录结果的使用应更科学化等。

(四)课后研讨会

1. 活动过程。

农大附中英语组教师在课堂观察结束后均做了反思和总结,思考如何结合实

际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这应是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研讨会首先由任课教师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等的得失等做自我反思,并根据外校观摩教师的观察记录做更深入的总结。另外,每位本校的观察者也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既指出了教学中的亮点,又结合自己的思考指出一些教学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2. 反思

在课后的教研会上各位教师的交流与讨论热烈、务实。大家围绕设计高效课堂活动这一主题,从各自的观察点出发,有理有据地畅谈、分析课堂教学过程,分享亮点,讨论不足提出老师们需要反思的东西。课堂观察所提供的平台对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开辟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四、后记

作为一线教师,老师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这种研究和改进主要在教育现场进行,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对自己的课进行实践反思,二是对同事和校外其他老师的课进行观摩和研究。观摩课堂是教师研究课堂的主要方式。而本学期农大附中组织的观摩活动中,课堂观察量表的再认识和使用是让老师们受益颇深的。它加强了研究课研讨的互动性,给观摩教师提供发表见解与意见的机会,培养观摩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观察教师迅速地把握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关键,敏锐地发现老师的优点和不足,在评课、交流看法、指正、探讨的对话方式上让与会老师很是信服,得到了及时的点化。它在校本教研中起到了以下的作用。

(一)激发了教师参与主题研讨活动的热情,形成了互动合作的研讨氛围。

教师们带着问题来参加,课堂观察后有针对性的研讨,成了教师感兴趣的重要内容。教师由被动的要我来,变为自愿想参加,课后评析活动也不再有老师请假,围绕课堂教学,根据自己的深度观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想法。大家认为,分享想法是一件很美妙的事!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二)唤醒了教师自我提高与专业发展的意识

对教师而言,一旦学着去科学地观察课堂,必然会被带入一种研究状态。他们就会去思考“我记录前需要进行哪些准备”、“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或次要数据”、“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的思路”等问题。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像专家一样思考”。[2]

(三)形成了一批会上课、善研究的骨干团队

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它不仅能促使被观察者更好了解和提升自我,同时也有利于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课堂观察是一种合作的研究方式,如何扩大教师参与面和参与程度,从“要我观察”转变成“我要观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如何提高观察者的素质,这是农大附中英语组校本培训下一步要研究的重点。

总之,只有从课堂观察入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才能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带来较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Borich,G.D. Observation skills for effective teaching[M].New York Macmillan.1994.

[2]崔允漷,沈毅等.课堂观察20问[J].当代教育科学,2007,(24).

[3]崔允漷,郑东辉.论指向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J].教育研究,2008,(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