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慎行

慎行

慎行
慎行

慎行:“另可错放十个坏人,不可冤枉一个好人

重刑主义:又称重典主义,是指以严刑酷罚、轻罪重刑和原心论罪等为主要特征的刑罚思想商鞅推崇性恶论韩非子的严刑重罚宋代时有很大的影响

1

宋代阿云之狱

/

赵晓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宋史?刑法志》中记载了下面这样一个案件,千百年来成为被后世人谈论最多的一个案例。何以会如此呢?因为此案关系到

古代传统法律中一个

最重要的刑法适用原

则——自首的认定。案

的大概情形在古书中是这样记述

的:

(以下楷体)

-------------------------

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宋神宗下诏说:

“谋杀已伤,司法官经审问将要纠举时,

罪犯自首,依照谋杀罪减刑二等论处。”

早先,登州报奏有一个叫阿云的女子,在母亡服丧期间许聘给姓韦的男子,她嫌恶

此人丑陋,谋杀而没有杀死。在审问过程中,决定将要检举她的时候,她供认了犯罪事实。审刑院、大理寺判定为死罪,用违律为婚的理由奏报皇帝裁决,皇帝赦免了她的死罪。登州知州许遵上奏,引用《宋刑统》律文中关于“有所因犯杀伤罪而自首的人,可

以免所因的罪,依旧按照故意杀伤法处断”的规定,以阿云图谋杀人作为原因,认为应

当依“按问欲举自首”的诏条予以减刑二等论处。刑部核定的意见与审刑院、大理寺相

同。当时许遵刚任职大理寺卿(中央司法长官),御史台奏劾许遵判决的不当,而许遵

不服,请求将案件发下内外两制讨论。于是皇帝命令翰林学士司马光、王安石共同议论,两人意见不同,就各持己见分别上奏皇帝。司马光认为刑部的判决是对的,王安石则支

持许遵的判处,皇帝诏命采纳了王安石所议。而御史中丞滕甫仍要请求再推选官吏评议

决定,御史钱顗并奏请罢免许遵判大理的官职。皇帝又下诏将案件送交翰林学士吕公著、韩维、知制诰钱公辅重行审定。吕公著等人的议论与王安石一致,于是皇帝制书说:

“可以”。可是法官齐恢、王师元、蔡冠卿等都议论并奏告皇帝,说吕公著等人所议是不当的。于是皇帝又命王安石和法官等人共同讨论,反复研究这一案件。

第二年二月(1069年)庚子,神宗下诏:“今后谋杀人自首,一并奏报皇帝听取裁

决。”这一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于是上奏说:“律文意思是因犯杀伤罪行而

自首的,得以免去所因的罪,仍然依故意杀伤法律规定论处;若是已经杀了,则准照故

杀法的规定,为首的必判死刑,不须奏报皇帝裁决;从犯的处理自有编敕奏裁的条文,

不须再立新的诏制。”他与唐介等在皇帝面前争论了多次,最后皇帝还是接受了王安石

的意见。于是皇帝又下诏令:“今后此类案件一律依去年七月诏书办理。”判(任职)

刑部尚书的刘述等又请求由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合议,御史中丞吕诲、御史刘琦、钱顗

也都提出同样要求。神宗认为律文很明确,无须合议。而曾公亮等都认为,广泛收集异

同的意见,说服意见不同的人也是无妨的,这样,才以众议而付诸枢密院评议。文彦博

认为:“所谓杀伤者,就是图谋杀死而致伤,也就是说,已经杀了,不可以用自首。”

吕公弼认为:“杀伤罪在律文上是不可用自首的。今后已经杀伤人的罪犯请依律惩办,

其从犯协助加功(有血亲关系)者自首,要奏报皇帝裁决。”陈升之、韩绛的意见与王

安石的主张略同。正巧富弼升任宰相,神宗皇帝令富弼主持议论,富弼以有病辞,久而

不议。至此才作了决定,而富弼因告老请假,始终没有参预。

元丰八年(1085年)尚书省上奏:

“凡是捕获的盗贼,有已经杀人,以及原来犯有强奸罪、强盗罪免死而改判流配的人,如果再犯罪被捕获,官吏照例适用知人欲告、或按问自首减免法。况且律文规定的自首减等判处遣流之例,是因为其罪情还不是最严重的危害行为,并且有改过自新的愿望。至于强奸、劫盗,与其他犯罪不同,难以照自首之例减刑。现在奏请凡是强盗已杀人,以及强奸罪或原犯强盗罪宽贷免死,还有三人以上持有器械的,知道他人将要告发,或按问将要举发时自首的,以及有人代替罪犯自首而应该宽减的,都不属减等之例。”

在此以前,王安石与司马光曾经争论过“按问自首法”,神宗最后采纳了王安石的

意见。到了现在,司马光任宰相,又重申自己以前的观点,改过来了。于是哲宗皇帝下诏:“强盗罪按问欲举而自首的,不适用减等法例。”不久,给事中范纯仁上奏:“熙

宁时按问欲举条款都是得以原宥减免的,所以,庇护纵容坏人太多了。元丰八年,就另

立了条制。我考察了法律,已杀人、强奸等罪,依法规定是不该以自首处理的,不应改

用按问自首减等法。至于强盗死罪宽贷免死和持有器械的强盗,也不减等处理,实在是

太重了。依照《嘉祐编敕》规定:…应定犯罪的人,因有嫌疑被拘系,赃物证据还不确

凿,或同案人已捉获,还未被指控,但是罪犯本人在审讯过程中—经诘问就供认犯罪事

实的,都按照按问欲举自首减等法科罪。如果已经诘问,却隐瞒拒不供认罪行,就不在

自首减等之例。?这条敕令是合理的,当时运用于司法实际,全国上下都说刑罚允当。我请求依法不得自首的罪犯,一律不得宽宥减免刑罚,其他犯罪可以适用《嘉祐编敕》定罪量刑,这样用法是合情的,在上有帝王广布的仁爱之德,在下的臣民就没有人蒙受不白之冤。”哲宗接受了这个意见。

2.法律评析

这是发生在北宋神宗时期的一桩疑难案件。案情事清楚,争议的焦点在于对案犯的惩处,这一案例涉及到的宋代法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宋代对疑难案件的司法管辖。

北宋神宗以前,州级官员发现死刑案件有任何情节上的疑点,有责任将其上报至三个中央司法机构(大理寺、刑部、审刑院)裁决。若某疑案仍有争议之处,可以由两制官员组

织临时委员会作进一步审议并提交建议报告,这两制人员主要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

有时也可能包括来自御史台的官员。如问题依然争议不休,皇帝可以考虑再进一步交由二府(指中书省和枢密院。为中央最高政务和军事机关)讨论,这已推进到中书省和枢密院的

正副宰相,等于变成国家最高层次的一项决策。而由阿云杀夫未遂案件所引发的争议正是循着这样的诉讼级别逐渐升级到“两府”的。在本案中,案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地方管辖。由案件发生地登州知府许遵管辖,审判完成后,由于该案件是杀人未遂性质并存在适用法律方面的疑问,从而被上报到中央司法机构裁决。

第二,中央司法机关管辖。由审刑院和大理寺作为对地方上奏狱案的审理机构,它们以“违律为婚”的罪名审断该案,并认为应对阿云判处绞刑。皇帝以敕令的形式免除了阿云的死罪允许她以钱赎罪。许遵对此判决不服上奏,以阿云存在自首情节为由,应该按谋杀已伤减二等论处。由于是死刑案件,应由刑部复核。而刑部核定的意见与审刑院、大理寺相同。

第三,由两制讨论。由于许遵仍不服,又“请下两制议”。皇帝命令翰林学士司马光、

王安石共同议论,两人意见不同,就各持己见分别上奏皇帝,皇帝诏命采纳了王安石所议,并制定了熙宁元年七月诏,即:“谋杀已伤,按问欲举,自首,从谋杀减二等论。”众多官员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大理寺和许遵的观点,并长时间争议不休,神宗在熙宁二月庚子重新下诏:“今后谋杀人自首,并奏听敕裁。”想要求得在两派势力中采取折衷的态度。但由于王安石坚持,神宗又重新采纳了他的观点,下令以后类似案件要按照熙宁元年七月诏书处理。第四,由两府讨论。由于群臣仍然争议不断,并要求由中书省、枢密院二府合议,神宗认为律文很明确,无须合议,但在群臣的坚持下,付诸枢密院评议。但后来仍然是遵照熙宁元年七月的诏令了。但对这一案件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元丰八年的时候,司马光为相,在他的努力下,最终适用了以前《嘉祐编敕》的相关规定。

(2)对该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争议

一是对阿云身份应如何确认?

阿云和受害人韦姓男子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对她处刑的轻重。审刑院、大理寺以“违律为婚”的罪名奏裁,是因为根据《宋刑统·户婚律》规定:“诸居父母及夫丧而嫁娶者,徒三年。”阿云在居母丧期间许聘给韦姓,因此这一婚姻无效,即阿云与韦之间没有法律上的夫妻关系,因此,应以“凡人”论处否则,如果他们之间有夫妻关系的话,“谋杀已伤”的情节就构成了“十恶”罪名中的“不睦”罪,由于“十恶”罪名为常赦所不原,从而不适用自首情节,会被处以死刑。

二是阿云的行为能否减等处断?

当时的大理寺、刑部和审刑院都认为阿云的行为应当适用《宋刑统·贼盗律》“谋杀”条的相关规定:“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因为阿云的行为是“谋杀已伤”,所以“当绞刑”。虽然阿云具有自首情节,《宋刑统·名例律》“犯罪已发未发自首”条规定“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对于“所因之罪”,该条的解释是:“假有因盗故杀伤人,或过失杀伤财主而自首者,盗罪得免,故杀伤罪仍科”,阿云的杀伤行为并不具有上述情节,因此,他们主张仍从“故杀伤法”。而皇帝是在承认这一情节的基础上赦免了阿云,准许其赎罪的。许遵认为:“云被问即承,应为按问。根据《宋刑统·名例律》

“犯罪已发未发自首”条

的相关规定:“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免其罪。”“其知人欲告及亡叛而自首者,减罪二

等坐之。”《疏议》将之解释为:“犯罪之徒,知人欲告及案问欲举而自首陈,及逃亡之

人,并叛已上道,此类事发归首者,各得减罪二等坐之。”“因犯杀伤而自首者,得免所

因之罪,仍从故杀伤法。”以“谋”为“所因”,主张按“谋杀减二等”论处。那么,在自首情节成立的情况下,“谋”是否能作为“杀”的“所因”成为对阿云定罪的关键,如果观点是肯定的,那么根据法律的规定就应减等;反之则不应减等处罚。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分歧焦点正在于此。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涉及的是对法条的认识和解释问题,因此并不存在标准答案。在传统的君主制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皇帝是最高的立法者和司法者,因此争议的最终解决应该由皇帝来决定。而在这个案例中,神宗皇帝在这场长达十七年的争论中,先是支持王安石的观点,

但最终仍然采取了司马光的观点。这中间虽然不乏政权派系斗争的成分,但从性质上看,这一法律适用方面的疑难问题所引发的旷日持久的论战,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法制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反映出这些参与讨论的朝

臣的法律素养是相当高的。

(3)敕和律的关系

从这一案例引发争议的焦点来看,主要是因为对律文已有规定的理解不同而引起的,所谓的“律”是我国传统法律的主要形式,是朝廷用以定罪正刑的常法,在宋代一般是特指《宋刑统》。“敕”是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形式,具有补充、修改甚至废弃律的法律效力。由于敕大多是针对特定的人和事发布的,所以还需要进行整理编订,才具有普遍适用的法律效力。宋代的编敕活动已经趋于制度化,成为朝廷的一项重要立法形式。正因为编敕具有比律文更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所以为统治者经常使用。随着编敕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它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到宋神宗时,已经发展到“律不足以周事情,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以敕”(《宋史?刑法志》)的程度。

在本案中,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一特色。由于对法律条文的认识观点不同而引发的争议,最终靠皇帝发布的敕令来加以补充和解决。在适用法律的时候,敕的效力一般高于律文。但是,这也为敕令的滥用埋下了隐患。在本案中,随着神宗观点的变化,对同一案件就下了三条不同的敕令,如此反复势必会影响法律的稳定性与可预期性,最终会削弱法律的权威性。通过对阿云之狱这一案例的分析与评述,我们可以管窥到宋代法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第一,从立法上看,律和敕是宋代的两种主要法律形式,它们作用和效力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关系,经过了以敕补律、敕律并行到以敕破律、代律的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在阿云之狱这一案例中,敕主要是用来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律文的。

第二,从司法管辖上看,该案经过了州、三司、两制、两府等众多司法机构和官员的大范围长时期的反覆讨论辩驳,体现了宋代对于处理疑难案件的体制上的完善与观念上的重视。

第三,从宋代统治者对案件的辩驳分析的内容来看,虽然夹杂着一些党派纷争,但在讨论具体问题方面,他们在内容上紧扣律文,在程序上也是按照当时的司法审级逐级上升的,体现了这些官员对于朝廷律法的尊重与遵守。

综上所述,从阿云之狱这一案例,我们可以推断出宋代法制发展已经达到了比较规范完善和系统的程度。但是,由于君主制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天然缺陷,即皇帝集立法和司法的最高权力于一身,对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等方面造成了很多的负面效应,宋代后期的法治状况也体现了这一点。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按:《孟子》一书关于修身养性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极大。与《论语》相比,《孟子》多形而上之论,风格亦与《论语》迥异。总的来说,《孟子》一书在修身养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深度,有其不朽的价值。考虑到原书的章节结构对于理解该书修身言论之间的关系并无直接帮助,因此这里在编排时将原书的章节结构打乱,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论养心,第二类主要论养心之法,第三类为修身境界等。 (1) 〖尽心〗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 〖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存心〗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离娄下》) 〖操存〗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蘗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茍得其养,无物不长;茍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告子上》) (2) 〖反身而诚〗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尽心上》) 〖自求〗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尽心上》)

文明修身思想汇报四篇

文明修身思想汇报四篇 文明修身思想汇报篇一:大学生思想汇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伊始,我有幸参加了机电学院第十六期积极分子培训班,听了董嵩斌老师激情洋溢的有关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演讲后,受益非浅。对于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我想来说点自己的体会。 我个人认为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是要多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多向前辈们看齐!但这个不是谁能帮谁提高的,关键是看自身的悟性!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你对那地痞流氓说破天,他也不见得能听进去一个字的! 作为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我们都有着讲求文明礼貌和崇尚社会良好风尚的优良传统。每一个人都应当有点谦让精神和豁达气度,多些社会公德意识。人际交往中坦诚相待,将心比心,不虚不假,言行一至,表里如一,更要充满爱心和奉献精神,心目中有他人,善于考虑他人的需要,善于替别人排忧解难,以助人为乐,当别人遭遇不幸时,及时给予同情和安慰;当别人需要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帮助,才能建立起一种充满关怀、信任、温暖之情的美好关系。 其实,心中愤怒不如休,何需经县又动州,纵然费得千般

计,赢得猫来输掉牛(范仲淹语)。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只要人人都多一份宽容,多一些忍让,献一点爱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处处美好,处处和谐,我们公民道德修养就会大大提高。 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还得做到日三省吾身。首先,应当分得清先与后,该先的一马当先,该后的甘居最后。再次,要有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优良品质,艰巨任务抢在先,危难之际冲在先。生活享受往后靠,物质待遇不与人攀比,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人、带动人。第三,要有正人先正己的律己意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提高道德修养还要培养坚强的意志。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烦恼是生来具有的。碰到困难要发扬百折不屈的精神,千方百计地解决困难。要忍得住,挺过去。否则,将前功尽弃,一事无成。有道是有志者事竟成。 提高道德修养还要做到诚信待人。诚实的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说假话。承认错误是认识错误的过程,是改正错误的机会。正直诚实的人知道羞耻,能够把握自己。诚者有信,有信用就能得到帮助。否则,假话连篇,不能改过迁善。自欺欺人,不知羞耻。失去信用,得不到帮助。 提高道德修养还是做到宽容待人,与人为善。凡事要大公无私,不要贪图功名。当社会或他人需要帮助时,要义无反

中庸中的修身思想

《中庸》中的修身思想 按:按照二程、朱熹等人的看法,《中庸》思想代表儒家道德境界中的极高层次,非初学者所易理解。其后所注章数据朱熹《四书集注》。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第一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詩》云:『鳶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二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第十四章)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第二十章)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第二十五、二十六章)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然後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第二十七章) 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第二十九章) 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上律天時,下襲水土。辟如天地之無不持載,無不覆幬,辟如四時之錯行,如日月之代明。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第三十章)

孔子修身为政思想

孔子修身为政思想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孔子修身为政思想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言行思想虽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之中,但研究起来博大精深,特别是他的修身之见和德政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学习方法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年的一个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3岁丧父,17岁丧母,幼年家里很穷,没有条件进入官学读书。但他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从15岁确立学习志向开始,就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着名学者,创立了儒学派。 孔子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在学习中,它不仅勤奋读书,而且注意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他的学业进步很快,能够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大约从30岁开始,他在长达40年之久的讲学活动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作了总结和改进,把它们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博学)、思(慎思)、行(笃行)三个大的阶段。这个学——思——行的学习过程,基本上符合人们学习知识的认识过程,在每个学习阶段,孔子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学习原则和方法。 学识占有感性材料,获取感性知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孔子主张要“博学”,以便尽可能多地学到一些感性知识。他所说的博学,既指阅读书籍,从书本上得到间接经验知识,也指广泛接触社会,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直接经验知识,他提倡要多读、多闻、多见、多识、多问。多读,就是广泛阅读文化典籍,“博

学于文”,获得书本知识,“闻”和“见”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孔子认为这是学习的一项基本功,强调要多闻、多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而且要“视思明,听思聪”,仔细看个明白,听个清楚,绝不可稀里糊涂,含糊不清。据统计,在《论语》一书中,谈闻的有五十七处,谈见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对闻、见的重视。在多读、多闻、多见的同时,孔子还强调要多识即多记,做到“默而识之”,通过记忆把已知的知识随时储存积累起来。否则,如果只学不记,学过就忘,将会前功尽弃,等于白学。在读、闻、见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弄不明白的地方,因此孔子又主张多问。他强调要“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只要别人有一孔之见,一技之长,就要虚心去请教,而且态度一定要谦逊,“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学是思的基础,只有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活动,提高到理性认识。孔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抓好这个学习环节,做到“博学”,打好基础。否则,“思而不学则殆”,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劳而无功,甚至走上邪路,那是非常危险的。孔子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也同样要求他们刻苦学习。他曾多次赞扬颜渊“好学”,而严厉批评白天睡大觉的宰予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粉刷)也”。他曾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诫学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思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抽象、综合、归纳、演绎,形成概念,做出判断和推理,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抓好这个环节,就不可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孔子极其重视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作用,他说:“学而不思则罔,

论儒家修身思想对现代自我管理的启示

论儒家修身思想对现代自我管理的启示 【摘要】儒家理论博大精深,在其所涉及的管理领域中,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管理目标,而“修身”作为儒家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强调“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它进行的是一种由“内圣”到“外王”的自我修炼,突出了“修身”在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性作用。尽管现代社会正日渐崇尚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文化,注重自我价值和追求法治,强调管理的制度化、定量化和严格化,但我以为追求至善心性、反求诸己、慎独主敬的儒家修身之道,对于当代人面对安身立命问题,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管理思想修身之道自我管理 儒家思想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由孟、荀进一步发展、丰富,形成了思想比较丰富的儒家理论学派。其中儒家管理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它是围绕着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及如何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而展开的。儒家管理思想体系庞大,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对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修身之道进行了提炼、分析、整合,归纳整理出其中对现代人进行自我管理有益的部分。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内涵 儒家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被后世誉为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关系的“德治主义”大成的《大学》之中,其所阐述的儒家管理以德治为目标,并通过“修身”和“齐家、治国平天下”两条途径来实现。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前提和基础 治人是儒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儒家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治人展开的。儒家管理思想“治人”中的“人”既包括管理者以外的别人,又包括管理者自身。所以治人首先是修身,即自我管理。“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句话表明了要想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先修身,修身被儒家看作是进行社会管理的逻辑起点,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无从谈起。 (二)儒家管理思想的目标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管理思想的终极目标。它视家为国之根本,认为家庭道德是国家治安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根本。《大学》明确规定:“教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使众也”。 (三)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贵和”与“中庸”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贵和原则是人在实施“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仁爱原则涉及处理家庭、家族、社会和国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应遵循的又一重要原则。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理不如人和”。中国人历来以中庸为美德,为人处事讲究不偏不倚,“中庸”思维又称中和、中行、中道,也就是均衡,这种“执两用中”、“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渗透到政治文化管理以及

论语中的修身思想

《論語》中的修身思想 按:《论语》中的修身言论,多为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之道,显得异常平实;与《中庸》相比,很少有高深玄远之论;与《孟子》相比,则很少关于心灵的直接反省,而多论及品格德行。如果说《大学》、《中庸》都是综论性质的修身之作,那么《论语》则是随感而发式的人生箴言。由于该内容多接近日常生活,对初学者易于理解,因此我们将《论语》放在最前面。下面摘录《论语》有关修身的部分言论并按原书顺序排列。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学而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学而第一》)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学而第一》)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学而第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学而第一》)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学而第一》)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学而第一》) 子貢問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学而第一》)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第二》)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为政第二》)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第二》)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为政第二》)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为政第二》)

修身的重要性

修身的重要性 时下的社会,随处可见文明的现象。社会的文明之风刮向了世界的十方。在街上,随处可见助人为乐的感人场面,在家里,随处可见其乐融融的生活场面,在学校里,随处可见积德行善的好青年。在路上,随处可见搞社会建设的善知识。在工厂里随处可见救济他人,表彰他人,关心他人的工人。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辛勤耕耘的农民。在十字路口,随处可见为大家指路的交警。青少年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学会了自觉地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学会了尊老爱幼的方法,学会了搀扶老人,学会了弘扬正法,学会了以道济世。 在道德经中,圣人告诫弟子:“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圣人告诉弟子,一个人通过长时间的修身,可以治理好家庭,管理好国家,从而使天下更加太平。为了稳定江山,为了效劳大众,为了整合廉价的文化资源,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我们在实践各种修身的方法。在修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他人积累巨大的福德,我们可以完善自身的行为,从而正确地认识身边的人。社会现实告诉我们,管好自己,就可以正确地认识他人的福德,他人的善行,他人的荣誉。因此,大家应坚持真理,朝着光明,正义,文明的未来前进。有善念必定要实行,有机会行善,必定要抓紧时间去做善事。我们可以从小善做起,做的时间长了,我们就可以做成大善事,成为大善知识。大善知识是上德之人,是上礼之人,是上智之人,是上善之人,是上仁之人。圣人总是强调修身的重要性,因此大家应该早日安放丹

鼎,修成圣人,筑基接命,化身成真人。在三世因果经中,圣人强调了修行与修心的重要性,前世修来今生受,世人各修因,由因而得果。有善因必定有善果。因此,大家应该勤于修行,修心,与修身。让德光闪亮世界,让道德文化永世延续,让文明的言行造福大自然。 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天性中就有福德,就喜欢修身。在修身的过程中,你可以知道自己的三十二相,知道他人的善行,知道世间的功德与正气。

浅谈大学生如何修身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浅谈大学生如何修身 修身,即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儒家的伦理学说当中,修身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还须本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学习和借鉴儒家学说中的修身理论和思想,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具有完美人格特征的“四有”新人。 儒家认为:修身的第一要务是志存高远。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仅是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和亲睦族、安邦治国、教化天下,也如孟子所言的“修其身而天下平”。 孔子曰:“苟志于仁,无恶也。”“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他立志于仁,笃守勿失,即使面以挫折、贫困,也要做到“君子穷固”,在贫穷的时候也要坚守自己的志向,由此做到“无恶”,成为集“温、良、恭、俭、让、宽、信、敏、惠、仁、智、勇”等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一代宗师,万世师表。所以,只有先立志,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才能把修身变成一种主体的自觉行动,不断鞭策自己,激发起修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加强自我修养的锤炼。 学思结合,是儒家加强修身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立志是修身的前提和基础,但仅有立志而不学习,终将一无所获。“君子学以致其道。”刻苦求学、博览群书,既是实现个人宏图大志的途径,也是培养君子人格的前提和基础,“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在博学的同时,还要注意“慎思”,即对所学内容的伦理思考和对自己言行的自我检查,这是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一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恩而不学则殆。”学思二者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学习必须以“思”为中心,抱着思考的态度去学习,用学去养思,才能自造为圣人。正是基于此,孔子提出“君子九思”的主张:“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如何“思”,那就要不断进行“自省”,时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的要求,自觉地进行道德监督,尽量减少缺点,努力改正错误。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现实生活中,从不犯错误的圣贤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对错误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孔子曰:“过则勿惮改。”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过而能改,则善莫大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不断加强自省自律,知过必改,有过即改,这样,“君子

先修身而后治国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14344319.html,)/党团工会/入党思想汇报 先修身而后治国 向三从老师是目前我最喜爱的预备党员培训班课程的授课 老师,今天晚上,向三从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党性修养”这一课,没有PPT,不用讲稿,向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结合自身经历和国内国外的时事,指点江山,妙语连珠,赢得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掌声。而我,通过这一次的党课学习,对党、对自己、对党性修养、对党员这个身份又有了新的认识。 何为党性?向老师讲,从广义上来讲,党性就是一个政党的属性,从一个政党的阶级基础能看出这个政党与其他政党的区别、差异。。刘少奇前辈曾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 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人的阶级性[1]》,刘少奇,1946.6)。从狭义上来讲,通俗的说就是“别人做的我们做,别人不做的我们不做,有的时候别人能做的我们不能做,别人不做的我们要做”。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党性的要求也不一样,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对党性的要求不再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战斗精神,而是要做到立法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 何为修养?修养是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在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古人曾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便要求了我们要注重自身道德、学识、处事各方面修养的培养,“修身”是“平天下”的第一步,是我们共产党员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一步,是人类历史翻开新篇章的第一步。 那么何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治理能力修养等等。党性修养就是中国共产党员在实践中通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使自己在政治、思想、纪律、作风、道德品质、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向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党性修养的培养,不千锤百炼除尽钢铁中的杂质,就没有办法成为一把锋利的宝剑,就会走上歪路,腐败从不纯净中滋生,落后就是从不坚定中出现。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群众实践中,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一生自觉地经受考验.应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把唯物主义观点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各项活动中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地加强党性的锻炼和修养,不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深刻认识正确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

论曾国藩修身思想

论曾国藩修身思想 邢应驹,陈九如 (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曾国藩修身思想乃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典型代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文章从曾国藩修身内容、思想 渊源、影响等诸方面来剖析曾国藩的修身思想。对当代青少年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修身思想;儒家思想;启示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骂名。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先生对曾国藩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曾国藩一生官运亨通,在朝廷有较高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德、立言、立功封建士大夫的理想追求。被后人称为道德修养的楷模。当前学术界对曾国藩的治军思想、治家思想、政治谋略思想、治学思想等研究已经硕果累累。通过前人的这些研究,笔者进行了深刻反思:曾国藩为什么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曾国藩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十分注重修身。他在求学、立业、从政、治军等诸方面的成就无不和他一生严谨的修身思想有关。 一、曾国藩修身思想的精髓 曾国藩曾经说过:“余近年默省之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就中能体会一二字,便有日进之象”[1]1247他这句话,就从整体上对自己的修身处世做了概括,下面就据此对曾国藩修身思想进行探讨。 (一)勤奋努力,持之以恒 曾国藩早年祖业并不富裕,所以父亲曾麟书从小就培养曾国藩。曾麟书自知天分有限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给曾国藩,但他有一套方法,那就是不厌其烦对曾国藩进行砺其志,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曾国藩读书。正是少年的励志启蒙教育,培养了曾国藩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在以后的岁月里,曾国藩从进士到翰林院庶吉士,再到翰林院侍讲学士,最后官至到礼部右侍郎,可谓平步青云,这些都是曾国藩用勤恒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曾国藩曾经感慨的说:“‘朱子之学得于艰苦,所以为百世之师’二语,深有感于余心,天下事未有不自 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2]527曾在治军时,多次亲自视察军营,遇到问题必亲自解决之,体现了其“治军之道,必勤字为先”[3]1752的思想。在他看来,做官要有政绩,就必须做到“勤政”二字。曾用自己一生的行为证明“勤恒”二字对其成功的巨大作用。 (二)节俭持家,独善其身 或许是幼年清贫的家境和父亲曾麟书的启蒙教诲,对曾国藩的节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时代,曾国藩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实在是难能可贵。他不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俭”字。他曾说:“清贫如寒素,廉奉尽充官用,未尝置屋一廛,食不过食四簋。”[4]1037曾国藩官至翰林,回家探亲还向京城朋友借盘缠,并嘱咐弟弟保管好账目。他还规定女儿出嫁时嫁妆不超过二百金。他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兴家,更主要的是想改变当时的社会现实。尽管他势单力薄,但是在他看来:“凡欲者不能俭,好动者不能俭”。 (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曾国藩认为,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应当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走得稳,还要让别人走得稳;自己有门路,绝不堵别人后路;不和自己政见不一的斤斤计较,绝不锋芒毕露。曾国藩晚年眼看李鸿章的淮军逐渐强大,有取代湘军之势,他没有嫉妒;他与左宗棠政见向左,他并没有与之有正面冲突。他用宽恕赢得部下的尊敬,但这并不影响他从严治军。曾国藩晚年在朝廷的威望,与他宽容的崇高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 (四)谦虚谨慎,激流勇退 晚清时局动荡,官场形势复杂,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舍官丢命。而曾国藩早就洞察这一切,他深刻明白“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第24卷青年学术专刊2009年10月 Vol.24Special Issue Oct.2009

大学生文明修身

文明修身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开展的系列活动。它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修身思想。从实践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抓住了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具有针对性;传承了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具有教育性;创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具有实效性。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文明修身活动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新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文明修身活动紧紧抓住了当代大学生成长中的薄弱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总体精神风貌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当代青年独特的优点和特征。其次,文明修身活动传承了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师范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们把“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生的培养中,重视师德养成和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修身活动的开展,较好地体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 我们注重文明修身活动的实践性,将文明修身的活动内容与学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渗透到各个教育环节中去。一个人思想道德是在实践中形成,同时又会在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反映出来。因此我们每举办一次文明修身活动,都要通过宣传教育、讨论交流、征文演讲等形式来提高大家的认识,同时通过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环节,促进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内化。

我们注重文明修身活动的连续性,不失时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因为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一劳永逸,需要反复抓,使其不断提高和深化。通过长期反复的倡导和培养,使学生逐渐养成文明习惯,最终达到提升文明修养的目的。我们注重文明修身活动的示范性,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引领社会道德文明风尚中 文明修身是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开展的系列活动。它具有较为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论;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了我国儒家传统的修身思想。从实践意义看,文明修身活动抓住了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具有针对性;传承了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具有教育性;创新了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具有实效性。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机遇和新挑战。文明修身活动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新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文明修身活动紧紧抓住了当代大学生成长中的薄弱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总体精神风貌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当代青年独特的优点和特征。其次,文明修身活动传承了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师范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们把“为人师表”的师范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生的培养中,重视师德养成和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修身活动的开展,较好地体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 我们注重文明修身活动的实践性,将文明修身的活动内容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按:《孟子》一书关于修身养性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极大。与《论语》相比,《孟子》多形而上之论,风格亦与《论语》迥异。总的来说,《孟子》一书在修身养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深度,有其不朽的价值。考虑到原书的章节结构对于理解该书修身言论之间的关系并无直接帮助,因此这里在编排时将原书的章节结构打乱,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论养心,第二类主要论养心之法,第三类为修身境界等。 (1) 〖尽心〗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养心〗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存心〗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

孔子修身为政思想

孔子修身为政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 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言行思想虽 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 的《史记?孔子世家》之中,但研究起来博大精深,特 别是他的修身之见和德政思想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 意义。 一、孔子学习方法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年的一个没落奴隶主贵族家 庭,3岁丧父,17岁丧母,幼年家里很穷,没有条 件进入官学读书。但他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从15 岁确立学习志向开始,就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博 古通今的著名学者,创立了儒学派。 孔子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在学习中,它不仅 勤奋读书,而且注意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 的学习方法。所以,他的学业进步很快,能够取得超 乎常人的成就。大约从30岁开始,他在长达40年 之久的讲学活动中,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将自己的 一套学习方法作了总结和改进,把它们传授给学生, 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把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学(博学)、思(慎思)、

行(笃行)三个大的阶段。这个学——思——行的学 习过程,基本上符合人们学习知识的认识过程,在每 个学习阶段,孔子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 具体的学习原则和方法。 学识占有感性材料,获取感性知识的阶段。在这 个阶段,孔子主张要“博学”,以便尽可能多地学到一些感性知识。他所说的博学,既指阅读书籍,从书本 上得到间接经验知识,也指广泛接触社会,从现实生 活中得到直接经验知识,他提倡要多读、多闻、多见、多识、多问。多读,就是广泛阅读文化典籍,“博学于文”,获得书本知识,“闻”和“见”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孔子认为这是学 习的一项基本功,强调要多闻、多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而且要“视思明,听思聪”,仔细看个明白,听个清楚,绝不可稀里糊涂,含糊不清。 据统计,在《论语》一书中,谈闻的有五十七处,谈 见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对闻、见的重视。在多读、多闻、多见的同时,孔子还强调要多识即多记,做到“默而识之”,通过记忆把已知的知识随时储存积累起来。否则,如果只学不记,学过就忘,将会前功尽弃,等于白学。在读、闻、见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弄不 明白的地方,因此孔子又主张多问。他强调要“不耻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孟子》中的修身思想 按:《孟子》一書關於修身養性的內容對後世影響極大。与《论语》相比,《孟子》多形而上之论,风格亦与《论语》迥异。总的来说,《孟子》一书在修身养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深度,有其不朽的价值。攷慮到原書的章節結構對於理解该书修身言论之間的關系並無直接幫助,因此這裏在編排時將原書的章節結構打亂,大致分爲三類,第一類論養心,第二類主要論養心之法,第三類爲修身境界等。 (1) 〖盡心〗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上》) 〖求放心〗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養心〗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爲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爲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盡心下》) 〖存心〗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乃若所憂則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離婁下》) 〖操存〗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茍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告子上》) (2) 〖反身而誠〗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盡心上》) 〖自求〗孟子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盡心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