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生活、生产的意义和用途。

2.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真观察现象并获取信息,再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渐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

1. 在第二单元已经学习过氧气的性质,对物质的性质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在前面的化学实验操作中,学生具有基本的动手能力, 便于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更好的完成相应的实验探究并进行总结反思。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通过实验探究直观地掌握总结,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等知识点由于缺乏必要的学科知识,不易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四、教学策略

这一节课,教师用“引导—探究—实验—观察—归纳”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模拟一些实验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提出假设——实验探究――合作交流T归纳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立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成学生学科知识、实验技能和价值观的形成。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

仪器: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玻璃片)、阶梯型铁皮架、软塑料瓶、镊子等。

药品:醋酸、澄清石灰水、一小瓶雪碧、蜡烛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实验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总结法等。

七、教学过程

2、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做一组关于纸花的实验。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完成课本115页表格。

【小组讨论】

通过四个实验中的纸花的颜色变化说明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将变红以后的第四朵小花烘干,你能观察到什么?这又能说明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学生讨论,然后老师讲解,要求重点掌

握)

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研究实验报告

姓名:郑葵秀学号: 201210900019 姓名:学号: 实验一二氧化碳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实验目的】 1. 学习组装用滴液漏斗和锥形瓶进行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 2. 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探究内容】 1.CO 2 的实验室制备 2.CO 2 溶于水生成碳酸 3.CO 2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4.CO 2 的密度探究 【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石灰石(碳酸钙)、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烧杯、滴液漏斗、锥形瓶、具支试管、导管、乳胶管、橡皮塞、火柴。 【实验原理】 1.CO 2 的实验室制备: CaCO 3+ 2HCl==CaCl 2 + CO 2 ↑+ H 2 O 2.CO 2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H 2O + CO 2 = H 2 CO 3 碳酸能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 3.CO 2 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白色物质碳酸钙,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 2+Ca(OH) 2 =CaCO 3 ↓+H 2 O 4.CO 2 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低处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装制图如下图所示: 利用滴液漏斗控制稀盐酸加入的量以控制二氧化碳产生的速度和量

【实验步骤】 1.预计算:排除大理石(碳酸钙)含有杂质的因素和反应不完全的因素,排除残留在实验仪器的气体,为保证二氧化碳性质验证的实验顺利进行,需要二氧化碳的理论产量为1L,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需要大理石(碳酸钙)约4.5g,稀盐酸的量可以控制,故不用计算用量。 2.按照图示安装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称取 4.5g大理石(碳酸钙),加入具支试管中 4.量取20mL稀盐酸,加入滴液漏斗中 5.在后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紫色石蕊试液和10mL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使用前需过滤),在烧杯中放好两根长短不同的蜡烛。 6.待反应一段时间后,点燃蜡烛。观察各具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和蜡烛的熄灭 顺序。记录现象。 7.实验完毕,拆除装置,清洗。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实验现象 1.碳酸钙粉末溶解并产生气泡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改进集锦

对“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的改进 如图: (一)制作材料 喝水用的薄塑料瓶两个(带盖),废旧的自行车气门(两个),胶皮管10cm,止水夹一个(可不用)。 (二)制作方法 1、用打孔器在饮料瓶盖上打孔。 2、然后固定好气门。 3、用胶管连接两个气门。 (三)使用方法 1、准备一瓶凉一些蒸馏水,盖好瓶盖。 2、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盖好瓶盖。 3、将有水的瓶子放上面,用手挤压瓶子,水进入另一瓶,然后振荡有二氧化碳的瓶子,再挤压有水的瓶子,反复几次,可见瓶子变瘪了。 4、为了说明问题,可以用空气作对比实验。 (四)其他用途 1、上述实验的水可用于和石灰水反应、与石蕊试液反应,效果良好,同时可用蒸馏水作对及实验,现象明显。 2、该装置可用于其他气体溶解性对比。 3、该装置可用于比较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效果。使用时溶液大约用 10mL就可以,效果明显。 (五)优点 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易于操作,使用安全,不易损坏,造价低廉,替代品多,可大可小,有利于环保,可用于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改进实验 塑料制成的饮料瓶在我们初中化学实验中常有“不俗”的表现,例如可作实验容器(能截开用),可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可用来制作简易净水器,可用于说明二氧化碳与

水化合的反应(碳酸饮料)及有机化合物(塑料)等,相信开动脑筋仔细想想,应该还能想出不少,完全可以形成一个饮料瓶教具系列。 以下就是利用饮料瓶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的三则化学实验加以改进的情况:一、第六单元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课题中有“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使高低不同的蜡烛熄灭”这样一个实验,实际操作中用集满二氧化碳的大容量集气瓶向杯中倾倒时,常出现两支蜡烛都不熄灭或高的先灭等现象,标志着实验失败了,还要重来。对此我想可以用稍大一些的(如250 mL以上的)饮料瓶来代替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并倾倒,效果一般很不错,原因有二:1、饮料瓶各种容量规格的都好找到,一般都较大,能收集足够多的二氧化碳;2、饮料瓶的瓶口比集气瓶的要小很多,便于集中倾倒,能有效防止二氧化碳四处扩散。当然影响该实验成败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两支蜡烛的火焰大小、烧杯的大小等,都要给 对二氧化碳熄灭蜡烛性质实验的改进 一、目的 验证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而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二、装置图(如右图) 三、操作 1、在贮气瓶中收集一瓶二氧化碳,盖上玻璃片。 2、点燃小烧杯中阶梯上的两只短蜡烛。 3、将导管伸入到小烧杯的下部。 4、打开弹簧夹。 5、移开玻璃片。 四、效果 打开弹簧夹,移开玻璃片后,贮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沿着导管 “流”到烧杯里,使烧杯中下面的蜡烛先熄,上面的蜡烛后熄。形 象而生动。 五、注意点 1、贮气瓶口最好涂上凡士林,防止盖上玻璃片后二氧化碳散失到瓶外。 2、贮气瓶的容积应比小烧杯的容积大得多,以保证在实验时有充足的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 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实验改进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化学P113在讲到CO2的化学性质时,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在梯形架上放两支蜡烛,点燃后放入烧杯内,往烧杯中倒入CO2时,可以看到梯形架上的蜡烛由下至上先后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了CO2的三条性质:本身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比空气重。 笔者在教学巡导和片区教研活动中观察到大部分教师在做这个实验时都失败了,经分析原因,有三点不好掌握:一是倒入的角度不正确而使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二是如果蜡烛燃着时间稍长,再加上蜡烛直径过大的话,由于温度高,烧杯内气体膨胀,很难倒进CO2而导致实验失败;三是由于CO2比空气重,稍不注意,如果将CO2倒入过快就会出现高位上的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莆田七中化学组蔡丽金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选自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它是初中化学重点知识——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点部分,二氧化碳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其中所包含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和CO 2 的实验室制法是历年来中考的重点。二氧化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二氧化碳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从中学生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二氧化碳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 课程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 2的性质以及CO 2 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熟悉CO2的重要化学性质,并通过试验验证,最后回归生活,知道这些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演示实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 (2)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四、说教法与学法 (1)教材的内容特点:实验多 (2)学生的实际:学生通过前面氧气的学习,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现象和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因此联系生活来学习二氧化碳显得很重要。如何记忆和应用,重新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发挥教师“导”的主体功能。 (3)采用的教学法:实验组合策略:视频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验证实验。设计思路:“视频实验引出问题,演示实验提炼知识,学生实验感受过程,验证实验运用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视频实验:在热水中倒入干冰后产生大量气体,有些蜡烛熄灭,没有熄灭的蜡烛显示出I love you字样。。 (设计目的:视频的效果比动画更真实,又选自学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师生关系更亲近。而且视频实验又包含了干冰的气化,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等内容。让本节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呼之欲出。激发起学生心中强烈的好奇心。) 【解释现象】这种像冰一样的固体正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遇热升华形成云雾缭绕的壮观场景。今天就来认识这种具有魔力的二氧化碳 【教师演示】【模仿实验】视频的台阶试验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得出二氧化碳的部分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分析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对学习二氧化碳有帮助。 2.二氧化碳的性质较容易掌握,但是学生对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生成物不易理解,这一节课,我们让学生做实验的同时运用多媒体模拟一些实验过程,激发了他们的做实验的兴趣,为实验的成功提供了保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准备: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 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探究法、归纳法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份之一,自然界中的生命 活动都离不开二氧化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二氧化碳,一起来研究它的性质。 请每位同学收集一 瓶二氧化碳气体。全班同学分组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在上课前完成。 1、回顾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验 能力。 二、探究二氧化碳的颜色、气味、状态。 每个学生认真观察,并用适当的方 法闻一闻,作好记录,准备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基 本实验操作能力。 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密 度。 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然 后学着做实验。 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参照此图倾倒二氧化碳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讨论题:我们还能找到其它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依据吗?1.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的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 2.盛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是正放的。 3.岩洞、枯井下层二氧化碳的浓度比 上层大。 培养学生探究能 力。 四、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 性。 请同学们做实验。利用刚才收集到的二氧化碳, 请同学们参照书上114页图6---13, 自己动手做一做。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 力, 调动学生学习兴 趣,从 实验中得到二氧化 碳 溶于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讨论题:假如老师给你二氧化碳气体和一定量的水,你能自己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二氧化碳的确溶于水吗?1.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 玻璃片充分振荡,用手试试玻璃片是 否容易拿开? 2.向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 玻璃片充分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 玻璃片是否掉下来? 培养学生探究能 力, 联系生活实际调动 学生学习兴趣。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Word版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设计 西安市周至县西周中学蒲蜜蜜 【教材分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选自义务教育教材(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继水之后比较系统的研究的第二种化合物,其性质和制取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之一,跟水一样,二氧化碳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按照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围绕三维目标开展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并掌握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化学素养。 【学情分析】: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自然和生物学科中学生都有所了解,知道它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灭火、制汽水、鸡蛋保鲜、也知道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等,为什么它有这样的用途呢?是由什么性质决定的呢?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方法,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大化学观”,培养学生化学素养。 【教学目标】 1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重点难点) 2.了解温室效应的危害、减缓措施,增强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3. 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及合作交流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讨论—归纳”,培养学生

“归纳、总结、质疑、辩论问题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贴近:使学生学 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创新点】:通过自制教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发乡土教材,让学生参与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运用“讨论、实验、探究、归纳”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提问──假设──实验──结论”为主线的思维程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学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仪器与药品】;酒精灯、火柴、烧杯、集气瓶、塑料瓶、塑料吸管、阶梯蜡烛、试管、试管夹、试管架、滴管、紫色石蕊、澄清的石灰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猜谜语: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的先锋”;建筑师称它是“粉刷匠”;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导致“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学生认真思考揭开谜底是“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二氧化碳,引发学生思考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知道二氧化碳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吧!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 宿豫实验初中李想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通过课堂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③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及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目标 ④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及人身安全教育。 注:①②④达纲目标,人人要掌握。③对于中等学生是培养能力;对于高层次学生是提高能力。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教学难点: 二氧化碳的鉴定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方法: 实验﹑设疑﹑引导﹑分层启发式教学 教学设备: 微机﹑投影仪 实验改进及其补充: ⒈增加二氧化碳与固体石蕊的反应 ⒉增加学生分组实验:石灰水中吹入二氧化碳 ⒊增加课外活动实验: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教学过程: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是分层教学。学生分为三类:A—高层次,B—中等层次,C—低层次。问题的设置也是分层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容易观察的实验现象等由C类生回答;分析﹑推断﹑归纳由A B类生回答;重难点由A 类生突破。 [看录像] 泽地魔鬼吃狗之谜 很早以前,在西德的一个州,有一片奇异的泽地:每当猎人牵着狗通过的时候,猎人安然无恙,狗却死了。当时那里的人们都传说这泽地上有魔鬼,它最嗜好吃狗。世间上是否真有魔鬼呢? [引言]这里的魔鬼就是二氧化碳。通过这节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习,我们就可解开“泽地魔鬼吃狗之谜”。 [设问]二氧化碳有魔鬼之称,在空气中的含量只占0.03%。那么我们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去掉行不行? [投影]课本图7-9引导学生回忆自然课和生物课有关知识[学生讨论] [讲述]根据已学知识,我们可以肯定回答不行。因为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二氧化碳 [讲述]要求同学们观察瓶中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并闻气味。 [板书] 1.无色、无味、气体 [展示]一瓶汽水,并打开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学生讨论]出来的气体是什么? [点拨] 打开瓶盖,压力减小,二氧化碳气体冒了出来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及可能的减排措施 性质:二氧化碳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碳与氧反应生成其化学式为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不支持燃烧。固态二氧化碳压缩后俗称为干冰。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1.977g/L,所以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能溶于水,没有闪点。无色无味,液体状态表面张力:约3.0dyn/cm密度:1.816kg/m3 粘度:比四氯乙烯粘度低得多,所以液体二氧化碳更能穿透纤维。二氧化碳分子结构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与织物发生化学反应。它沸点低(-78.5℃),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加压降温可得无色CO2液体,再降温可得雪花状固体,再压缩可得干冰,干冰达到-78.5℃,会升华成为气体CO2,不会形成CO2液体。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用途:二氧化碳可注入饮料中,增加压力,使饮料中带有气泡,增加饮用时的口感,像汽水、啤酒均为此类的例子。 固态的二氧化碳(或干冰)在常温下会气化,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用在急速的食品冷冻。二氧化碳的重量比空气重,不助燃,因此许多灭火器都通过产生二氧化碳,利用其特性灭火。而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直接用液化的二氧化碳灭火,除上述特性外,更有灭火后不会留下固体残留物的优点。 二氧化碳也可用作焊接用的保护气体,其保护效果不如其他稀有气体(如氩),但价格相对便宜许多。 二氧化碳激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激光来源。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可以用作植物温室的气体肥料和水草缸水族箱的肥料。 二氧化碳可用来酿酒,二氧化碳气体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有助于防止细菌在葡萄生长。二氧化碳可控制pH值,游泳池加入二氧化碳以控制pH值,加入二氧化碳从而保持pH值不上升。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碱工业和制糖工业。 二氧化碳可用于塑料行业的发泡剂。 干冰可以用于人造雨、舞台的烟雾效果、食品行业、美食的特殊效果等。 干冰可以用于清理核工业设备及印刷工业的版辊等。 干冰可以用于汽车、轮船、航空、太空与电子工业。液体二氧化碳通过减压变成气体很容积和织物分离,完全省去了用传统溶剂带来的复杂后处理过程。液体CO?和超临界CO?均可作为溶剂,尽管超临界CO?具有比液体CO?更高的溶解性(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高溶解性,并兼备气体的低粘度和高渗透力)。但它对设备的要求比液体CO?高。综合考虑机器成本与作CO?为溶剂,温度控制在15℃左右,压力在5MPa左右。

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化学实验仪器创新成果展示表 一、实验名称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创作者:陈中能杨光梅黄虹秦大润 重庆市万盛区进盛实验中学400802 二、实验目的 1.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2. 进一步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3. 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1. 实验器材: 烧杯(1个)集气瓶(2个)软塑料瓶(1个) 铁架台(1个)玻璃导管(3根)三通管(3根) 锥形瓶(1个)长颈漏斗(1个)双空橡皮塞(1个) 药品及实验用品: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水两节蜡烛火柴小木条 2. 适用范围: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3. 优点:(1)操作更简单;节约药品,节省时间 (2)试验现象更明显; (3)流程更简洁,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四、实验仪器装置图 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流程复杂,实验过程中比较浪费药品。 2.熄灭蜡烛的时候倾倒二氧化碳是通常会失败,而是使上面支蜡烛先熄灭。 3.耗费的实验时间比较长。 五、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我对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六、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实验过程 先如图连接好装置,在锥形瓶中首先装足量的大理石,然后检查气密

性,如图在两只试管中分别装适量的石灰水和紫色的石蕊试液,在烧杯里点燃高低蜡烛,最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以及蜡烛的燃烧情况的变化,并描述现象。软塑料瓶收集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熄灭了,就想里面到如入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振荡观察现象。 七、实验效果 此实验改进后现象同样明显,操作更简单;节约药品,节省时间。流程更简洁,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动手的能力。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分析并理解实验。

第9讲二氧化碳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要点整理】 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体积二氧化碳,加压可使 其溶解得更多。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密度的 1.5 倍,因此,可采用倾倒法转移二氧化碳。 (4)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的液体,甚至变成白色雪状的固体。通 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_________________ 。干冰易____________ ,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说明:CO2本身没有毒性,但含量超过一定量时具有窒息作用,空气里CO2含量达到4% / 5% (体积分数)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等;达到10%就会使人窒息,导 致死亡。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受热分解更快。 CO 2 + H2O===H 2CO3, H2C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f 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常用此反应 的存在。 C02 + Ca (OH ) 2== 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 ?实验药品及原理 置中的导管要刚刚露出橡皮塞,以利于生成的气体排出,易于收集气体;③二氧化碳 近集气瓶的底部,使空气完全被排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将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装入锥形瓶;③塞紧 双孔橡皮塞;④由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 .氧化碳 例1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 C02物理性质的是(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 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其反应原理是CaCO 3 + 2HCl==== 2 ?实验装置及步骤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 CO 2 f 。 说明①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 :②反应装 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应用 法收集,集气瓶中的导管要伸到靠 稀盐限 77施石 (I 城 水 I :( I

第八讲 二氧化碳的性质-班课

师:意大利北部有一个奇怪的山洞,当人们牵着小狗进入山洞时,小狗便会莫名死亡,而人却无妨。但人蹲下去想要抱起小狗时便也会倒地身亡,后来人们发现此山洞中聚集着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师:为什么小狗先死而后死?师现在同学们思考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 师:既然二氧化碳能使我们心爱的小狗死亡,那么干脆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除掉好了,行吗?为什么? 生:回答 师:那么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起什么作用?让我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循环中的作用。 师:其实,没有二氧化碳,也就没有地球上一切的生命活动了。 师:这则故事涉及到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生:回答 年份2018 2017 考点泰安、青岛、江苏盐城、湖南长沙: 二氧化碳的制取 江苏苏州(期末):二氧化碳的性 质 可见,期中期末考试甚至中考中,二氧化碳的制取流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考点。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2、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消耗。 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和用途

3、填写下表 氧气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药品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收集方法 验满方法 放置方法 (20-40分钟) 二氧化碳的制取 考点1 【典题导入】【亮点题】

【方法提炼】 【小试牛刀】 二氧化碳的循环

【典题导入】【亮点题】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五幅图片是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和水圈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数据表示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没有具体单位.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五幅图中所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与所有释放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比较,你的发现是______. (2)图(Ⅰ)所示土壤中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途径中包括:①土壤中的碳酸盐与酸作用;②土壤中的碳酸盐受热分解.请你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② (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①化石燃料燃烧不仅释放出二氧化碳,还会产生______(写化学式)等有害气体, 污染环境. ②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之一,其成分之一为C7H16,写出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 ③化石燃料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 编号).A.石油的裂解 B.石油的分馏 C.煤的焦化D.煤的气化 E.煤的液化 (4)图(Ⅲ)中海水吸收比释放二氧化碳的相对量大的原因是:. (5)图(Ⅴ)中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相对量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生成葡萄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法提炼】(1)看图分析找规律;(2)碳酸钙是土壤中常见的碳酸盐,据碳酸 盐与酸反应的规律些化学方程式;(3)化石燃料中含有氮、硫等有害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如SO2、NO、NO2;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化学方程式;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4)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5)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后转变成葡萄糖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化学方程式; 【小试牛刀】 下图是“生物圈碳一氧平衡”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课题三(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从日常生活出发,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了解由浅入深的科学认识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并学会从生活现象中认识和学习化学。 2)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质的探究、与石灰水的反应的原理。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和手段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此外,本节课实验较多,尤其要注意借助于板书和教学课件组织引导学生对学习重点进行归纳总结!成功的教学在于解决了问题,又引发学生思考更多更深入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作业之外,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思考题“是不是无毒就一定无害?”以此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建立科学观念。 四、药品与仪器:

药品:阶梯蜡烛、澄清石灰水、一矿泉水瓶(内充满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蒸馏水、汽水、浸过石蕊试液的干燥小花四朵、四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一烧杯二氧化碳气体、稀醋酸、小木条 仪器:酒精灯、烧杯(250mL)、镊子、试管、喷壶、火柴、试管、试管架、玻璃片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引入: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打一物 质的名称。 生:二氧化碳 讲解:二氧化碳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呼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也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也是中考的重点考点。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探讨二氧化碳到底具有哪些性质呢?在生活中,它又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课题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提问: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几方面入手? 板书:一、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指哪几方面?) 演示:展示一瓶已经收集好的二氧化碳气体,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板书: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提问:你能根据老师存放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瓶口方向猜出它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还是小吗?是这样吗? 生:密度比空气大,正放。 板书:2、标况下,密度比空气大 提问:你认为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 演示:向一瓶盛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约1/3的水,然后拧紧瓶盖,振荡。 生:振荡后,塑料瓶瘪进去。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板书:3、能溶于水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以及其性质的探究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尚云龙10111550142 班级:1班小组成员:刘堃陈善旭尚云龙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组装用启普发生器进行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并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 2. 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实验用品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镁带、砂纸、木条、烧杯、集气瓶、启普发生器、试管、导管、乳胶管、单孔橡皮塞、试管夹、酒精灯、玻璃片、火柴。 三、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从球 形漏斗口处加入水,当水浸 没球形漏斗下端后,继续加 入水,球形漏斗内外会出现 液面差,观察液面,在一段 时间内不发生变化,表明气 密。 装置气密性良好 (2)在启普发生器中加入 石灰石,倒入稀盐酸,通过 控制出气口开关来控制反 应发生速率。用集气瓶收集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排水集气)。块状颗粒溶解,液面上升, 有大量气泡产生,集气瓶收 集到无色透明气体 启普发生器通过调节出气 阀门控制反应速率,气体即 产即收,大理石与稀盐酸生 成了二氧化碳。 CaCO3 + 2H+ ==Ca2+ + H2O + CO2↑ (3)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持 续通入大概3分钟以上,白 色浑浊程度降低(变澄清) 持续通入15分钟仍然没有 变完全澄清,倒出液体,发 现有白色固体附着在试管 先生成碳酸钙沉淀,持续通 入二氧化碳又与碳酸钙生 成碳酸氢钙(可溶)。 (1)CO2+Ca(OH)2=CaCO3+ H2O (2)CaCO3+H2O+CO2=Ca(H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策略 2014.2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试卷中,推断题是考查的热点。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推断题的 答题技巧。 策略一:循序渐进、各个击破 此类推断题给出了物质结构、性质或数量关系等。且已知条件充分, 层次清楚,所求问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依次根据相关的已知条件直接 得出各个问题的结论。 例 1(2013?朝阳)如右图所示,A、B、C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液体、气体和 固体,气球套在试管口且保证密封性良好。 (1)若 A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B 为空气,将金属固体 C 倒入试管中产生 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 A 是 (填化学式) ,金属固 体C是 (填化学式) 。 (2)若 B 为空气,将黑色固体 C 倒入试管中产生气泡,同时气球因膨胀而鼓起来,则 A 是 (填化学式) ,黑色固体 C 是 (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若 A 是水,将气球中的固体 C 倒入试管中,气球很快被吸入试管中,则气体 B 是 (填化学式) ,固体 C 是 (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 。 解析: (1)已知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即 A 显酸性。而 C 为金属固体,且现象为冒气 泡,所以 A 可以是稀盐酸或稀硫酸。而 C 为常见的活泼金属例如 Fe、Zn、Al、Mg 等均可。 (2)已知 C 为黑色固体,A 为液体,两者反应现象为冒气泡,联想到固液产生气体的反应 原理有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锌粒与 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但 C 为黑色固体,所以满足条件的只有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即 A 为 H2O2,B 为 MnO2. (3)由于气球被吸入试管中,则意味着管内压强减小,而 A 为水,则气体 B 必然被吸收。 虽然水也能与 CO2 反应,但倒入固体 C 之后,气球是很快被吸入,所以联想到碱的固体溶 解于水,形成溶液,能够吸收气体 B。 答案:没写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借助反应现 象、物质颜色等关键点解题。另外,还需对常见吸收气体的反应有所了解。 练习:
( 2013?沈 阳 ) 体 会 内 在 联 系 , 填 写 下 表 内 容 :
物质名称 组成元素 ( 1) C 石墨 C
微观结构模型
物 质
颜色 硬度
无色 ( 2)
黑色 小

最新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教材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四、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石灰石的用途。 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建议 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灭火这一二氧化碳重要用途。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静,上面的二女儿及邻居一男孩亦跟下去,结果三人身亡于井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 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呼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零散的、不成

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南城县浔溪中学江爱民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重难点 1. 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化学性质 2.难点:性质的实验探究 四、教学建议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质。 3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不宜一次就讲到二氧化碳与碳酸钙反应得到碳酸氢钙,这样只会使难点集中,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五、课堂引入指导 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们叫他“死狗洞”。有一天大侦探牵着他的爱犬追坏蛋来到人们传说的“死狗洞”,进入不久,他的爱犬突然倒下死了。大侦探很惊讶,但他很快恢复镇静,忙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但是他怎么也点不着火。后来他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你们知道吗?那咱们就为解开这个谜团一起进入今天的内容吧! 六、性质的教材分析: 二氧化碳作为气态化合物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无论吸入的新鲜空气还是呼出的浊气中都含有二氧化碳。虽然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二氧化碳的知识,但都是

零散的、不成系统的。通过这节教学,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与前面的物质学习联系起来,织成知识网。通过本节的学习,为下节学生对二氧化碳在自然界、在生命活动中作用的认识奠定基础。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到物质的用途学习,物理性质主要学习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沸点等内容。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此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知识的教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知识的重要作用。实验探究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均有重要作用。 本节知识的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为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学科中已经接触过的知识。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这一点上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 七、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学生学习物质性质、形成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利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模式。根据学校实验条件,我将采用演示实验(或叫一两个学生上台完成一些简单实验)的方式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采取小组讨论式回答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及实验结论等问题。 八、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导入】在意大利,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们叫他“死狗洞”。有一天大侦探牵着他的爱犬追坏蛋来到人们传说的“死狗洞”,进入不久,他的爱犬突然倒下死了。大侦探很惊讶,但他很快恢复镇静,忙掏出打火机准备点火,但是他怎么也点不着火。后来他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是谁在作案呢?你们知道吗?那咱们就为解开这个谜团一起进入今天的内容吧!资料显示: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如果超过1%,就对人类有害处(如气闷、头昏、心悸);4%~5%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10%的含量人就会神志不清、窒息死亡。 【板书】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二氧化碳的气体。【讲解】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演示】实验6-3 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阶梯架上,把阶梯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观察现象并分析。【提问】看到的现象是什么?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板书】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讲解】除了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的性质》详细说课稿

二氧化碳的性质说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演示,学会观察,学会归纳,从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b5E2RGbCAP 通过已有知识的掌握、思考和老师的引导,来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对温室气体之一的二氧化碳的介绍,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知识讲解指导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建议以探索式学习为主,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而不是教师先讲二氧化碳的性质,然后做实验验证给学生看。plEanqFDPw 2.讲授方法上,建议以谈话法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学生讨论每一点二氧化碳的具体性 质。 3.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强调不可燃性和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同时,单独列出二氧化碳的不可燃性和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有利于学生理解二氧化碳灭火这一重要用途。 DXDiTa9E3d 4.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学生并不陌生。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学生不好理解,因为没有反应现象。需要证明它们确实反应了,通过设计实验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现象,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RTCrpUDGiT 三、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找有关温室效应或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录像放1到2分钟。然后提出问题: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多少?多些行否?没有行否?通过学生的回答,从而体现二氧化碳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5PCzVD7HxA 方法二:据纸报道,某农村一户农民挖了一口井,约十四、五米,因民工施工时在井下烧火照明,而家人不知。一日,其大女儿想看看井下是否有水,于是沿梯而下,结果很久不见动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法

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二氧化碳的性质(重点)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H2CO3是一种弱酸,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且H2CO3不稳定,常温或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为H2O和CO2。因此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由于石蕊遇到生成的碳酸而变红;加热时,由于碳酸的分解,红色试液又恢复紫色。化学方程式如下:CO2+ H2O === H2CO3H2CO3 === CO2+ H2O (3)二氧化碳可以与碱溶液反应(比如,氢氧化钙溶液,这也是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方法)。 CO2+ Ca(OH)2 == CaCO3↓+ H2O 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就是二氧化碳气体。 知识点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难点) 1.反应原理: ⑴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固液不加热型) ⑵制取原理: CaCO3 + 2 HCl === CaCl2 + H2O + CO2 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用,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不能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导致CO2不纯。 ②不能用硫酸。虽然硫酸也能跟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2SO4+CaCO3 === CaSO4+H2O+CO2↑;但由于产物硫酸钙微溶于水,形成的沉淀会附着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所以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时,一般都选用稀盐酸。 ③不用粉末状碳酸钙或碳酸钠固体,虽然Na2CO3+2HCl ==== 2NaCl+H2O+CO2↑,但此反应激烈,不便于控制。 2.实验装置: 任何实验装置的设计都是由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时所需的条件、反应过程和生成物的性质等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说明:上述装置中锥形瓶也可用大试管、广口瓶、烧瓶等来代替,长颈漏斗也可用分液漏斗代替,也可不用长颈漏斗。 【方法探究】⑴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⑵反应器内的导管稍露出胶塞即可,不宜太长,否则不利于气体导出; ⑶集气瓶内的导管应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以便于排净空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