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地球的运动1》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一、说教材

1.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自然地理范畴,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基础,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完成了前两节(《宇宙中的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学习,充分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后开展的学习活动。本节内容开始让学生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从这点上说,此内容不仅体现了我们研究问题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思路,也体现了我们把握问题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念,也是对所学基础知识的再运用。同时,学习了本节知识后,对后面第二章《大气环境》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注重“双基”的三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及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

2.能力目标

①读图分析能力:能用示意图来解释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与联系

②实践能力: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转的运动规律、线速度公式的推导

难点: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掌握自转的运动规律是理解自转地理意义的前提与基础,意义的推导来源于对规律的理解。正因为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转动的,才有了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等意义。对于公式的推导,是掌握线速度随纬度变化规律的前提,因为只有得到不同纬度线速度的具体值,才能够依托数据总结出规律。

掌握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理解“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周期”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二、说教法

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施教之初,在于得法。所以要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本节难点多,而且较为抽象,如果应用传统教学,不太便利。所以应该在教学上有所创新。

1.演示法

演示法的合理运用,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以及中天等概念时可运用。

2.对比教学法

比较法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一种,也是认识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使知识内容更加清晰、集中、有序。对于地球自转周期的学习,就可通过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来学习。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故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四、说学法

要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的方法

识图、读图、用图是学生学习地理要掌握的最主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时

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第16页探究活动1的图,复杂但又很重要,深刻理解此图,对于掌握本节知识至关重要。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2.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

3.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得出的,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对于地球自转角速度、线速度随不同纬度变化的规律总结,可指导学生通过对不同纬度情况的比较自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此知识的深度理解。

五、说教学程序

1、首先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强调自转方向为人为规定的。

2、分别讲解从不同半球的人们观察的地球自转方向,来进一步阐释自转方向。

3、通过对恒星日与太阳日的讲解,可推导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4、在自转速度的讲解,可分为角速度与线速度两个层次;而对于其意义的讲解,则须分为昼夜交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三个层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