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学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学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学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学案 浙教版

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重点:

1. 了解植物茎的分类和结构,能说出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2. 了解导管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了解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

3. 了解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及其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4. 了解保卫细胞及气孔的组成、分布和作用。

5. 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6. 了解土壤污染及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难点:

1. 正确区分各类茎及观察茎的结构。

2. 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际运用。

3. 正确分析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引起土壤污染的因素以及对土壤的危害,制定出最佳防治污染的措施。

知识要点:

(一)茎:

1、茎的类别:

茎的类别

特点 代表植物 茎与环境的关系 直立茎 茎较坚硬,能直立,最常见 果树,甘蔗,白菜 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料

攀援茎 用卷须等攀他物上升的茎 葡萄,黄瓜等 缠绕茎

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的茎 牵牛,常春藤,菜豆 匍匐茎 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 草莓

2、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由内到外)

树皮: 作用

韧皮部:内有 ,运输

双子叶植物的茎 形成层:属_______组织,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木质部:内有_______,运输_______和_______

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3、茎的功能:

茎具有支持、 的功能。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①输送的方向: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根尖吸收进入根部????→?茎中导管的输送

输送到叶

②输送的组织:。它位于部。

③水分输导的动力:其中主要的是蒸腾拉力。

(2)有机物的运输:

①输送的方向:自上而下向根运输

②输送的组织:。它位于部。

(二)叶:

1、蒸腾作用:根从土嚷中吸收的水中只有很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其中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了。

(1)含义:叶将根吸收的水经气孔以形式向大气散发的过程。

(2)器官∶

(3)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湿度等。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

(4)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是根吸水的动力②能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③可降低叶面的温度

2、叶的结构:分为表皮(上有由保卫细胞组成的)、叶肉和叶脉。

(1)保卫细胞和气孔:表皮细胞是一种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无叶绿体,对叶起保护作用。表皮上还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就是气孔,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叶片的门户,也是蒸腾作用散水的通道。

(2)气孔和蒸腾作用的关系:

气孔可以张开或闭合,由保卫细胞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失水萎缩,气孔闭合,以此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当植物体水分较多时,气孔张大,蒸腾作用加强;当植物缺水时,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

(三)保护土壤:

1、目前土壤资源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土壤的和过度开发。

2、土壤污染主要有:农药化肥污染、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污染、生活垃圾污染。

3、我国的土壤资源并不充裕,因此保护土壤更是非常重要。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典型例题】

例1. 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A. 茎内有无韧皮部

B. 茎中有无形成层

C. 茎内有无木质部

D. 茎内有无髓

分析:茎能否增粗决定于有无形成层,形成层细胞能够分裂增生,属于分生组织;向外分裂产生的细胞生长形成韧皮部,向内生长形成木质部,所以双子叶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而单子叶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竹类等植物因为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

答案:B

例2. 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17年

B. 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 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 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17年

分析:年轮:茎生长时前一年的晚材(秋材)和后一年早材(春材)间的分界线,是指木质部的生长。春天外界的气温适宜,水分充足,茎生长快,排列疏松,颜色较浅;入秋后雨量少,气温低,生长慢,排列紧密,颜色较深。每年生成一轮,不包括木质部外的形成层、韧皮部、皮层、周层等环状结构,所以小刚的数法是错误的。而因树的种类不同,有的树一年里可以出现多个年轮,所以答案D是错误的

答案:A

例3. 如图所示的爬山虎的茎能产生不定根,能在竖直的墙壁上生长,你认为按生长方式分析,爬山虎的茎属于()

A. 攀援茎

B. 缠绕茎

C. 直立茎

D. 匍匐茎

分析:根据生长分式不同,茎可分为攀援茎、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四类,四类茎按是否能向上可以区别出匍匐茎;根据向上生长是否需借助他物可以区分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长是否利用变态茎、叶结构附着他物,可以区别攀援茎和缠绕茎。

答案:D

例4. 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图,分析图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结构:

A B C

(2)其中 C 中有,可以输送水分和无机盐。A 中有,可以输送有机物。

(3)图示的茎(填“能”或“不能”)逐年增加,是因为A 和C 之间有,能。

分析:双子叶植物的茎由外到内依次为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髓构成。其中树皮内侧是韧皮部,形成层也只是由几层细胞构成,而体积最大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是木质部,木质部再往里就是髓。髓由薄壁细胞(细胞较大,管壁较薄)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内有筛管,运输有机物。茎能否增粗决定于有无形成层。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

答案:(1) A. 韧皮 B. 髓 C. 木质部

(2)木质部;导管;韧皮部;筛管;

(3)能;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增补韧皮部,向内增补木质部。

例5. 在两棵小树之间,拴上铁丝用来晾衣服,日子久了结果发现小树形成节瘤。这是由于破坏了()

A. 韧皮部

B. 木质部

C. 形成层

D. 木纤维

分析:在小树上拴铁丝,日子久了,由于小树的茎会不断长粗,而铁丝不会变长,铁丝会破坏小树的树皮,相当于将树皮环割。我们知道:内树皮的韧皮部由筛管组成,担负着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根和其他植物器官的功能。所以小树被环割后,运输的通道被阻断,小树环割部位的上方就因积蓄大量的有机物而形成节瘤。

答案:A

例 6. 小明在摘甜桃时,发现桃树的树干上粘有紫色的粘稠物。他想:“粘稠物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什么物质呢?”他询问桃园主人,桃园主人告诉他桃干碰伤或遭虫咬后,都有粘液流出,久后变成粘稠物质粘在树干上。小明猜想粘稠物可能是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也可能是叶合成的有机物。他选取了一条将被整枝割掉的生长旺盛枝条,做了以下实验,在整枝处对枝条进行环割处理,观察到环割上端的树皮处有少量粘液流出,一周后观察到环割处出现图所示的现象,环割的上端出现较多紫色粘稠物。根据上述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摘甜桃时提出的问题是:

(2)他提出的科学猜想:猜想一:

猜想二:

(3)根据实验,你和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对小明的探究实验运用了哪些过程?

分析:粘稠物只能是两种成分:水分、无机盐或有机物。其中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根吸收的,并且是由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而有机物却是由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并且由树皮内侧的韧皮部自上而下输送的。所以若树皮割裂后有液体流出,则流出的液体是有机物,反之则是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1)桃树在干上附着的粘稠物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什么物质?(2)粘稠物是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粘稠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3)桃树干上的粘稠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4)小明的实验过程包含了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试验设计、得出结论等四个方面。

例7. 如图是研究环境因素对蒸腾作用影响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会(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2)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结果发现水银柱上升十分缓慢,这说明了

(3)如果把这一装置放在夏天的烈日下,结果发现水银柱几乎不动,则说明了:

(4)如果在实验室里,用电吹风吹叶片,结果发现水银柱上升也十分迅速,则说明了也影响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5)以上几种实验结果说明了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弱与环境因素关系密切。主要与、和有关。

分析: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蒸腾作用的强弱则由气孔开度决定。而气孔开度主要受温度影响,一般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30℃左右达到最大气孔开度,35℃以上的高温会使叶片过度失水,气孔会关闭,使蒸腾作用减弱。若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由于光照不足,湿度大,所以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减弱。一般气孔周围的湿度小,气温较高,光照强,则植物的蒸腾作用就强,反之就比较弱。

答案:(1)上升;植物具有蒸腾作用。

(2)光照强弱和湿度的大小,与植物的蒸腾作用强弱有关。

(3)光照太强反而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4)温度

(5)光照、温度、湿度

例8. 我们经常发现在城市绿化带上,园林工人摸黑将剪去部分枝叶、根部用草绳捆扎有较多泥土的移栽植物种植在花坛上、浇足水,罩上黑色的防晒网。阅读上述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将短文中园林工人为提高植物成活率而采用的措施用短线画出。

(2)上述措施中,为了使蒸腾作用减弱的是

分析与答:移栽植物提高成活率最重要的是使植物体内有充足水,种植应做到两点:一是利于吸水;二是减弱蒸腾。所以园林工人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是剪去部分枝叶、根部用草绳捆扎有较多泥土的移栽植物种植在花坛上、浇足水。其中使蒸腾作用减弱的措施是:傍晚摸黑栽种,减去部分枝叶、罩上黑色的防晒网。

例9. 把泥土按30度的坡度在一侧为玻璃的箱子内堆好(如图),在低处安上引水沟,放好接水桶。在其中A坡上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同样快的速度分别对两个坡面洒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下表所示:

水流运动汇入引水沟的水量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 较慢较少较少

B 较快较多较多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植物的根系把土壤颗粒紧紧地粘结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的保护,就容易发生。

(2)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这些行为必须加以制止。

(3)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洪水对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我国政府决定严禁砍伐长江上游的天然林,几万林业工人由伐木者变为育林者。这项措施对上游地区来说,主要是为了()

A. 改善大气质量

B. 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C. 保护当地珍惜野生动植物资源

D. 降低当地气温的日较差,从而减少洪灾

分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了植物对土壤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它能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但由于人类长期以来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忽视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1)植物;水土;植物;水土流失(2)乱砍滥伐(3)B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60分钟)

1. 如图所示,表示缠绕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的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

A. 形成层

B. 生长区

C. 韧皮部

D. 木质部

3. 下列哪一个过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A. 叶→根→茎

B. 根→叶→茎

C. 叶→茎→根

D. 根→茎→叶

4. 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

A. 外树皮

B. 髓

C. 形成层

D. 木质部

5. 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A. 木质部

B. 内树皮的韧皮部

C. 形成层

D. 外树皮的韧皮部

6. 植物体内的淀粉等有机物是()

A. 根从土壤中吸收而来的

B.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

C. 植物呼吸作用形成的

D. 茎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的

7. 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环割处就会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于()

A. 水不能向上运输,光合作用不能进行

B. 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部

C. 根吸收的无机盐不能运输到叶片

D. 形成层被破坏,细胞停止分裂

8. 如图所示,薄膜上的水珠主要是因为()

A. 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出来的

B. 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

C. 植物呼吸出来的

D. 空气中的水分凝结而成的

9. 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蒸腾作用利于有效地降低叶片温度

B. 蒸腾作用对根部吸水产生动力

C. 蒸腾作用促进溶于水中的无机盐运输到茎、叶中去

D. 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10. 下列方法能加强蒸腾作用的是()

A. 选取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

B. 放在阳光下照射

C. 放在通风处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11. 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植物体的()

A. 根的韧皮部

B. 茎的韧皮部

C. 叶片

D. 茎的形成层

12. 把带叶的茎插入红墨水中,被染成红色的应是()

A. 韧皮部的导管

B. 韧皮部的筛管

C. 木质部的导管

D. 木质部的筛管

13. 灌溉不久的植物,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的情况应是()

A. 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加强

B. 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

C. 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D. 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减弱

14. 在发生洪灾时,农作物被水淹没当洪水退去后农民通常要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这主要是为了()

A. 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

B. 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

C. 增强光照

D. 保证气孔的通畅

15. “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科学解释是()

A. 由于树木遮挡了太阳辐射的缘故

B. 主要是由于树木的蒸腾作用

C. 前两个选项合并起来

D. 空气不流通,降低了温度

16. 移栽树木时,往往要剪去部分枝叶,且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树木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B. 降低树木的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消耗

C. 以利树木生长,有利于受损的根恢复

D. 因根毛大量受损,必须减少蒸腾作用

17. 废弃的塑料制品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 因为它们都是有毒物质

B. 它们因不能自然分解而破坏土壤结构

C. 它们减少土地的使用面积

D. 它们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

18. 小张同学在做糖番茄时加入了大量的白糖,过了一会儿发现碗中出现大量的水分。请你分析一下这些水分的来历()

A.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失水引起的

B. 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引起的

C.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量吸水引起的

D. 是因为番茄细胞大部分变成了水

19. 小李同学在家中移植树木的过程中不小心弄破了树皮,他发现有许多的液体流出。经

过分析这些液体为有机物,说明树木运输有机物的部位是。

20. 人们在很早以前就会利用植物为人类服务,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木制家具和木制的课桌椅主要是利用茎的。

21. 移栽后的植物,因为折断了纤细的幼根和根毛,往往出现现象,因此,移栽植物应该在幼苗期,而且要尽量移栽。

22. 同学们在节假日去公园的时候是否发现每到夏季的时候园林工人在公园中忙于用割草机割草。请从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的角度考虑,这样做的目的是。

23. 常见的茎有直立茎、攀援茎、和等四种形态。

24. 桔子树枝顶端的桔子往往比较小,而枝条下部的桔子比较大。这是由于桔子形成过程中的有机物是由叶片提供的,而叶片制造有机物在植物体内是通过内的由上往下运输的。

25. 将植物的茎横切后发现分为明显的三层。由外至内分别是、木质部、。

26. 种子植物叶片中叶脉有多种作用,其中一项作用就是运输水分、无机盐和。

27.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两千多年前人们已经生活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但是长期的开荒种地和过度的放牧,历代朝廷的大量伐木建造宫殿丘陵以及战争的影响,使茂密的森林丧失贻尽。目前,我国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许多地区土地被沙漠覆盖,此现象说明了绿色植物有的作用。

28. 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

(l)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2)从实验中可知,植物体负责运输功能的是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其中导管位于,负责运输,筛管位于,负责运输。

(3)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A. 上面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

B. 下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C. 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上就越浅

D. 这是枝条自身的一个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4)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 放在黑暗环境中

B. 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C. 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 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5)实验中把枝端削成平整的斜面,是为了导管切口截面积,有利于和的运输。

29. 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植物可能处于萎蔫状态的是,因为此时

(2)在图中有叶绿体分布的是,起保护作用的是,气孔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出入叶片的。

(3)你能简单地用实验证明一般情况下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吗?

30. 根据图填空:

(1)图中1表示植物体的__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和

(2)图中2的结构为茎木质部的,它把从根部吸收的物质运输到叶等器官;

(3)图中3表示叶片纵切面图,通过将水分和光合作用产生的释放到大气中。

【试题答案】

1~5:BADDB 6~10:BBBDD 11~15:BCBDC 16~18:DBA

19. 筛管 20. 木质部 21. 萎蔫;带土 22. 减少蒸腾作用

23. 缠绕茎;匍匐茎 24. 韧皮部;筛管 25. 树皮;髓

26. 有机物 27. 减少土壤水分流失

28. (1)导管(2)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有机物

(3)C (4)A (5)增加;水分;无机盐

29. (1)A;气孔关闭(2)保卫细胞;表皮细胞;门户(3)略

30. (1)根毛;水;无机盐;(2)导管(3)蒸腾作用;氧气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动物体结构层次》一节的基础上,在理解了组织、器官等概念的基础上来学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要求学生能全面地认识由六大器官构成的植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及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本节课与生活实际结合紧密,如几种器官的辨认、实物的解剖等,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初一的学生喜欢动手,对探究世界的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通过讲授知识与探究相结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构成绿色植物的六大器官。 2.描述植物体中各组织的形成。 3.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4.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通过分辨植物体六大器官,提高观察能力。 2.尝试应用实验方法,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尝试应用实验法。 四、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归纳法、启发法、小组探究法、观察法、练习法。 五、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番茄、甘蔗、白菜叶等植物器官;PPT课件;探针、解剖刀、托盘、小木板(每小组一套) 学生准备:番茄、甘蔗、白菜叶等植物器官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复习旧课] 课前回顾: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的?学生:回忆、回答 [导入新课]

第一章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要点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要点 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了解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与主要结构;了解植物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特性;熟悉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胞间丝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物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和主要功能;了解植物细胞主要的细胞器如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骨架、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以及微体、圆球体、核糖体等的结构和功能;熟悉植物细胞周期与细胞的阶段性和全能性,了解植物细胞的基因组和基因表达的特点。 二、本章知识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原核细胞(prokaryotic-cell) 无典型细胞核的细胞,其核质外面无核膜,细胞质中缺少复杂的内膜系统和细胞器。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原核生物(prokaryote)。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属原核生物。 2.真核细胞(eukaryotic-cell) 具有真正细胞核的细胞,其核质被两层核膜包裹,细胞内有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器,多种细胞器之间有内膜系统联络。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eukayote)。高等动物与植物属真核生物。 3.原生质体(protoplast) 除细胞壁以外的细胞部分。包括细胞核、细胞器、细胞质基质以及其外围的细胞质膜。原生质体失去了细胞的固有形态,通常呈球状。 4.细胞壁(cell-wall) 细胞外围的一层壁,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界定细胞的形状和大小。典型的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以及次生壁组成。 5.生物膜(biomembrane) 即构成细胞的所有膜的总称,它由脂类和蛋白质等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生理功能。按其所处的位置可分为质膜和内膜。 6.共质体(symplast) 由胞间连丝把原生质(不含液泡)连成一体的体系,包含质膜。 7.质外体(apoplast) 由细胞壁及细胞间隙等空间(包含导管与管胞)组成的体系。 8.内膜系统(endomembrane-system) 是那些处在细胞质中,在结构上连续、功能上关联的,由膜组成的细胞器总称。主要指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高尔基体小泡和液泡等。 9.细胞骨架(cytoskeleton) 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等,它们都由蛋白质组成,没有膜的结构,互相联结成立体的网络,也称为细胞内的微梁系统(microtrabecular system)。 10.细胞器(cell-organelle) 细胞质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细微结构。依被膜的多少可把细胞器分为:双层膜细胞器如细胞核、线粒体、质体等;单层膜细胞器如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蛋白体等;无膜细胞器如核糖体、微管、微丝等。 11.质体(plastid) 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被膜,由前质体分化发育而成,包括淀粉体、叶绿体和杂色体等。 12.线粒体(mitochondria) 真核细胞的一种半自主的细胞器。呈球状、棒状或细丝状等,由双层膜组成的囊状结构;其内膜向腔内突起形成许多嵴,主要功能进行三羧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将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逐步释放出来,供应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故有“细胞动力站”之称。线粒体能自行分裂,并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但由于遗传信息量不足,大部分蛋白质仍需由细胞核遗传系统提供,故其只具半自主性。 13.微管(microtubule) 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质内的由微管蛋白组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主要功能除起细胞的支架作用和参与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外,还与细胞壁、纺缍丝、中心粒的形成有关。 14.微丝(microfilament) 由丝状收缩蛋白所组成的纤维状结构,类似于肌肉中的肌动蛋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汇总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课堂实录 荣成蜊江中学于秀美 【屏幕展示】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下面我们一起回顾。(结合上图说明)动物体是由一个细胞发育来的,这个细胞是——受精卵,那么受精卵经过哪些过程形成动物体呢? 生: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师:细胞分裂形成组织,组织进一步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动物体。那么什么叫组织?什么叫器官?哪位同学回答? 生: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师:非常不错。构成同一组织的细胞一定是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 生: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师:很好,请坐。我们知道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师:板书——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屏幕展示】

仔细观察下列向日葵和油菜植株,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让你把植株分解,你会把它分解成哪些部分? 在结构层次上,它们属于组织还是器官? 师:请看大屏幕,这两株植物是什么? 生:向日葵(声音响亮)、油菜(回答犹豫) 师:我们吃的小油菜等它开花结果以后就是这个样子。 师:我的问题是,如果让你把植株分解,你会把它们分解成哪些部分? 生:板书——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没有。 师:好,板书非常正规。请回。我下面的问题是,这些部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生:器官 师:为什么说它是器官?哪位同学能说明理由? 生:它们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所以是器官。 师:还有其他观点吗? 生:(迷惘的表情) 师:看来我们同学急迫地想知道原因。好,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来看看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 【屏幕展示】

植物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植物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例1]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 A.茎内有无韧皮部 B.茎中有无形成层 C.茎内有无木质部 D.茎内有无髓 [例2]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l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l7年 [例3]如图所示的爬山虎的茎能产生不定根,能在竖直的墙壁上生长,你认为按生长方式分析。爬山虎的茎属于 ( ) A.攀缘茎 B.缠绕茎 C.直立茎 D.匍匐茎 [例4] 在两棵小树之间,拴上铁丝用来晾衣服。日子久了结果发现小树形成节瘤。这是由于破坏了 ( ) A.韧皮都 B.木质部 C.形成层 D.木纤维 [例5] 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图,分析图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结构: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其中C_______中有_________ ,可以输送水分和无机盐。A_________中有 _______ ,可以输送有机物。 (3)图示的茎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逐年增加,是因为A________和 C________之间有_________,能__________。 考点应试必备 1.如图所示,表示缠绕茎的是 ( ) A B C D 2.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 ( ) A.形成层 B.生长区 C.韧皮部 D.木质部 3.下列哪一个过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 ) A.叶根茎 B.根叶茎 C.叶茎根 D.根茎叶4.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 ( ) A.外树皮 B.髓 C.形成层 D.木质部 5.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 ) A.木质部 B.内树皮的韧皮部 C.形成层 D.外树皮的韧皮部 6.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环割处就会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于( )

初中生物 第一章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细胞(课2) 本课可采用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先指导制作临时装片,当学生在显微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时,可出示挂图,让学生对照挂图找到视野中相应的细胞结构,同时仔细地观察,完成后让学生停止操作,以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将细胞的结构、相应的功能以及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验,一步步地展示出来。每讲完一步都要及时归纳,使学生将刚才看到的与现在老师讲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必然的联系,从而对细胞的认识、对细胞间联系的认识以及植物的生长与细胞的关系等问题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一些疑问可能会迎刃而解。当然,这样的教学方法需要老师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怎样将学生从实验观察引入到对观察内容的进一步了解,怎样去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从观察到思考,从思考到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怎样将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联系……等等。这些都要求老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去完成。总之,从实际观察出发,从结构到功能,从感性到理性,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引言设计:本课因为还要在实验室或临时专用教室来进行,所以,引人语可简单明了,直接切入主题。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个方法看一看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它们所具有的功能。”再例如:“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构成植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首先让我们利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先看看细胞有什么结构特点 ¬¬¬¬¬¬¬¬…… ”这样引入的原因是前两次课学生在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已经对显微镜下的物体的细微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有,本课的内容较多,没有必要在引言上占用太多的时间,所以,简洁的引入语比较妥当。 2.新课的引入: (1)指导学生制作洋葱表皮或大蒜瓣鳞叶表皮的临时装片,需要讲明的问题是:①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来制作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这是强化正确操作,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步骤,否则,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动作,再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习惯动作,对其将来的学习产生影响。②本次制作装片的目的是要观察细胞的结构,所以,装片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务必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装片,要达到:“少、薄、透”,这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③要提醒学生抓紧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制成装片,因为本课的重点不是装片的制作,而是观察了解装片中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可以采取表扬最先完成装片制作并在显微镜下看到物像的学生。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3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3、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观察器官完整的植物体,了解构成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2、指导学生观察根尖的四个区,并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信息,了解植物的几种重要组织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难点 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器官完整的盆栽观赏植物,草本植物实物,根尖模型,导管、筛管模型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两株绿色开花植物的图片,并指导学生分析下面的问 题:(1)图中的向日葵和桃树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2)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叙述向日葵和桃树的发育过程。学生分组观察、讨 论,最后达成共识,并尝试回答: (1) 向日葵和桃树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 (2) 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分裂外,其他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在发育的过程中开始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由器官进而组成植物体。 学生质疑:细胞、组织、器官是如何构成植物体的呢?教师引导: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引入课题。 推进新课学习目标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油菜植株及其六大器官,并指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 题:(1)你知道油菜是怎样生活的吗? (2)你认为一株完整的油菜植株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分别具有哪些功能?学生分 组观察,讨论,并在小组内展示: (1) 油菜需要利用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活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 2、识别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 1.通过分辨植物体六大器官,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 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三、教学方法 启发法、小组探究法、观察法、归纳法 四、教师准备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实物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现在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 复习提问:(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非常好,大家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否和动物的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来认识一下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分钟) 2、预习自学: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P63~P65,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的练习。(6分钟,完成以 后学生展示。) 3、合作互学,展示激学 学习任务一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通过刚刚的自主学习,同学们对植物体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植物体的六大器官。结合你们教材63页以及课件上展示的图片,认识植物体的六大器官,并把名称标注在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张明峰)

第二节植物体地结构层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绿色开花植物体地器官. 2、概述构成植物体地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地,会识别植物体地几种主要组织. 3、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地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能力目标】 1、养成探究问题地能力,创新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2、在小组活动中养成团结协作和相互交流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地空间想像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地生物学观点. 2、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地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由六大器官构成地植物体是统一地整体; 2、识别植物体地几种主要组织. 【难点】 1、识别植物体地几种主要组织; 2、植物地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教学方法】 教师:器官完整地绿色开花植物,如芹菜、菠菜、油菜等. 学生:收集不同植物标本.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物大家族中地一大成员——动物体地结构层次我们在上节课已有所了解,请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地内个性化修改 容. 复习提问:

⑴人地生长发育是从什么结构开始地? (生:受精卵-是人生长发育地起点.) ⑵动物体地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地? ⑶什么是组织?(见书P62) (生: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地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地细胞群叫做组织.) ⑷什么是器官?(见书P64) (生:不同地组织按照一定地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导入新课:非常好,大家对动物体地结构层次已经很清楚了,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类.那么,植物体地结构层次是否与动物相似呢?这节课我们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来研究植物 体地结构层次. 【板书】第二节植物体地结构层次 学习任务一: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1、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展示标本,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结合手中地标本) 请同学们分小组观看老师提供地“植物图片”,并讨论以下问题: (1)你所看到地标本中地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哪些结构? (2)你了解地绿色开花植物应具有哪些结构? (3)通过阅读课本,你认为完整地绿色开花植物还应具有那些结构? 师:巡视. 生:观看并讨论.(略)(可交换标本) 师: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用所观看地标本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所观看地标本中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哪些结构?它所具有地结构是完整地吗?你们通过观看标本认为完整地绿 色开花植物还应具有哪些结构? 生:代表发言.(略)(应选择一张具有完整结构地标本)通过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说明植物与动物体地细胞地分化、组织、器官地概念是相同地 师:其他小组地同学还有没有不同地想法? 生:补充说明.(略) 2、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地各种结构称为器官,请大家 综合各组地意见,说说一株 完整地绿色开花植物是由哪几大器官构成地? 生: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地.(老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师:那么这六个器官之间有何联系呢?我这儿有几个“绿色开花植物”地不同器官地图片,请一位同学上 来按照器官之间应有地关系,在黑板上标示出来. 生:上黑板按器官之间正确地位置贴图片.(略) 师:请注意这六幅图片并不是一株完整植物体上六大器官地真实比例,比如实 际地根比地上部分大得多. 师: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标示出绿色开花植物各个器官地名称.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细胞 本课可采用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先指导制作临时装片,当学生在显微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时,可出示挂图,让学生对照挂图找到视野中相应的细胞结构,同时仔细地观察,完成后让学生停止操作,以课前设计好的一系列问题将细胞的结构、相应的功能以及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验,一步步地展示出来。从实际观察出发,从结构到功能,从感性到理性,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引言设计:本课因为还要在实验室或临时专用教室来进行,所以,引人语可简单明了,直接切入主题。例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个方法看一看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和它们所具有的功能。”这样引入的原因是前两次课学生在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已经对显微镜下的物体的细微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有,本课的内容较多,没有必要在引言上占用太多的时间,所以,简洁的引入语比较妥当。 2.新课的引入: (1)指导学生制作洋葱表皮或大蒜瓣鳞叶表皮的临时装片,需要讲明的问题是:①严格按照操作步骤来制作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这是强化正确操作,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步骤,否则,学生会出现一些错误的动作,再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习惯动作,对其将来的学习产生影响。②本次制作装片的目的是要观察细胞的结构,所

以,装片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务必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装片,要达到:"少、薄、透",这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③要提醒学生抓紧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制成装片,因为本课的重点不是装片的制作,而是观察了解装片中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可以采取表扬最先完成装片制作并在显微镜下看到物像的学生。 (2)出示挂图。让学生对照挂图找到视野中相似的细胞,并仔细观察与挂图所示相对应的各个结构,也许学生一时难以找到,这时老师就应采取一些措施,如指导学生对装片内的材料进行染色(可在制作装片时一并完成),或者调整视野的亮度;或者移动装片,在视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细胞等等。 (3)停止观察。老师利用挂图和细胞立体模型来讲述细胞各结构的特点、位置和基本功能,要注意的是讲述顺序应由表及里,这是一般的认识规律,绝不能由内向外或从学生感兴趣的部位开始,这并不是不考虑学生的兴趣,而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清晰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养成有序的学习习惯,避开兴趣点会使学生对其产生更大的兴趣,在期待中集中注意力,这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在此不多赘述。 在讲述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可能学生会产生疑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是一动不动的,怎么能说它是活的呢?此时,老师应将课前准备好的黑藻的小叶或鸭跃草的叶表皮毛制成临时装片演示其细胞质的流动(让1~3个学生到演示镜前看一

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测验题

《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测验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成熟的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 ()和()三层。 2、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3、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的主要场所。 4、细胞繁殖的方式有()、()和 ()三种。 5、机械组织按其细胞壁增厚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其中后者为没有原生质体的死细胞,如()和()。 6、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有两类:一类是()和(),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另一类是()和 (),输导有机物。 7、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维管柱由()、()、()和()组成,其中()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可以形成侧根、不定根、不定芽、木栓形成层以及一部分维管形成层。 8、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木栓形成层是由()转变的。 9、禾本科植物的叶主要由()和()组成,有的还有()和()。

10、双子叶植物幼茎的各维管束之间,有许多辐射状排列的薄壁细胞,称为()。它外连皮层、内连髓,具有()和 ()的作用。 11、发育成熟的胚囊具有七个细胞(或八个核),其中靠近珠孔端的形成一个 ()和两个(),靠近合点端的形成三个(),位于胚囊中部的形成一个()或两个()。 12、西瓜、南瓜等植物的果实,()十分发达,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二、解释名词(每词3分,共15分) 1、胞间连丝 2、次生分生组织 3、皮孔 4、运动细胞 5、无融合生殖 三、选择题 1、禾本科植物茎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因渗入了(),从而使硬度增强,加强了保护和支持功能。

A.木质 B.木栓质 C.脂类化合物 D.二氧化硅 2、水稻体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则其发育成熟的花粉粒(三核)共含有()条染色体。 A.12 B.24 C.36 D.72 3、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活动的结果。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居间分生组织 D.次生分生组织 4、在双子叶植物的多年生茎中,一般()的比例最大。 A.初生木质部 B.初生韧皮部 C.次生木质部 D.次生韧皮部 5、以下植物中,具根状茎的是() A.莲 B.甘薯 C.马铃 薯 D.洋葱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央液泡的形成标志着细胞已发育成熟。() 2、细胞内形成核蛋白亚单位的部位是核仁。()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能力目标: 在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 2.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难点 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认识植物体,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物大家族中的成员——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我们在上节课已有所了解,请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内容。复习提问: 1.人的生长发育是从什么结构开始的?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的? 3.什么是组织? 4.什么是器官? 导入新课:大家对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已经很清楚了,动物体和植物体都属于生物类。那么,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否与动物体相似呢?这节课我们由宏观到微观来研究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讨论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1) ①你所看到的图片中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哪些结构? ②你了解的绿色开花植物应具有哪些结构? 问题(2) ①植物体的器官又是由哪些结构构成的?是否也像动物一样,由各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呢? ②植物体的组织是怎么形成的呢? ③用解剖番茄来探究组成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并解决几个问题: A.撕下番茄表皮进行观察,拉动其表皮,是柔韧还是脆弱?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B.番茄果肉是我们吃的部分,果肉细胞特点是什么?其功能是什么?属于什么组织? C.再观察果肉中黄色的细丝,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 ④动物体与植物体相比,在结构层次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认识到:(1)绿色开花植物有六种器官。(2)植物具有不同于人体的组织。 3.师生互动 教师点拨、讲解: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问题:下列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食物,它们各属于植物的什么器官? 教师点拨、讲解: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营养组织和机械组织。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2课时)教学目标: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年轮的判断等 第一课时 【引入】根有哪些功能?--固定和吸收。那么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的呢?--通过茎来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植物的茎有哪些形态呢?它的结构又是如何?我们来介绍茎的结构。 一、茎的结构 出示各种各样的茎,并给予介绍和简单说明 1、茎的分类:按照生长方式的不同: 自然界最常见的茎是直立茎。其次还有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 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攀援茎: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着在他物“上升”。如黄瓜、南瓜、丝瓜等。 缠绕茎:茎本身缠他物“上升”。 让学生举例各种茎的常见植物。 无论呈现什么特点,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变态茎有:根状茎—竹鞭块茎—马铃薯鳞茎—洋葱肉质茎—仙人掌 虽然茎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2、茎的结构: 【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⑴横切面可以明显看出三层:树皮、木质部和髓。 ⑵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⑶树皮较易剥下来。 A、木质部: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木质部一般由导管、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不少木质部是良好的木材来源。

导管一般是死细胞构成的,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自下而上输导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木纤维的细胞壁比较厚,属于机械组织,对茎的直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多年生木质茎中,木质部常常构成茎的主要部分。 B、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说明:水稻、小麦竹等植物都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加粗生长。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具有形成层。所以茎能加粗。 C、韧皮部:筛管:输导有机物。 韧皮部是维管植物体内具有输导功能的一种复合组织。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其中筛管为韧皮部的基本成分,有机物及某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由它们来完成。 D、树皮:具有保护作用。 E、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思考】1、如果铁丝缠绕小树,阻碍了植物体中茎的有机物的运输,所以铁丝下面部分的茎和根得不到有机物或得到很少,最后会导致死亡或发育不良,铁丝缠绕势必影响小树的生长。 2、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茎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因此它又硬又有韧性。 【学生实验】观察木质部的结构 【读图】年轮 数一数年轮,判断该植物的茎生长了多少年?其中,哪年生长比较快些?当时的气候怎样?哪年气候比较恶劣,不适宜植物生长?有没有连续几年的气候特别干旱或特别湿润?年轮上的“斑点”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树木,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很明显:春季气温升高,营养物质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 细胞的个体大,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较浅。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秋季气温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小,壁厚,因此,木材的质地致密,颜色较深。这样的木材叫做秋材。同一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但是,上一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相当明显,于是形成了清楚的纹理。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当年的秋材,它代表了一年当中所形成的木材,因此,根据树干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算出这棵树的年龄。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试题答案版

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______,它的内侧部分是______,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2)②叫做______,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______. (3)图中③的名称是______.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4)④的名称是______,具有______的功能.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2)②叫做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从而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 (3)图中③的名称是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4)④的名称是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贮藏营养的作用. 故答案为:(1)树皮;韧皮部;筛管; (2)形成层;加粗; (3)木质部;导管; (4)髓;贮藏营养.

2、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______.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______.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口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______被染成红色.在茎和木质部中,只有______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_向上运输的. 由题干“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与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时为加快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现象更明显,常采取促进枝条的蒸腾作用的措施,如,保留枝叶、采取光照等.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但同时都保留了木质部,导管依旧存在,所以可以看到木质部被染成红色. 故答案为:(1)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水分的运输(3)木质部(4)导管(5)相同(6)木质部;导管;木质部的导管自下.

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观察和实验的用具

第一章植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观察和实验的用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的研究是从观察和实验入手的,因此,掌握正确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是学好生物课的前提。 2.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使用生物学观察和实验中的常用用具。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初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 1.显微镜的使用为本课的重点,因为植物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基本结构都非常微小,用一般的放大镜(为单片双凸透镜,放大倍数从几倍到十几倍),是不能看清的,而显微镜放大倍数较高(一般为100多倍到几百倍),使用它就能看清植物体的细微结构了,所以显微镜成为了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用具,要了解生物体的结构首先要学会使用显微镜。 2.显微镜是初中学生第一次使用的实验仪器,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是本课的难点,这是因为:(1)由于显微镜是较昂贵的仪器,在不具备人手一台或两人一台的情况下,很难让学生学会正确地、熟练地使用。(2)学生是初次接触到显微镜,对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及使用要求一无所知。(3)初中生一般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在练习使用过程中,多余动作多,容易出现不正当操作以至损坏显微镜的现象。所以,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目标,解决这些问题是应该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的。 解决显微镜不足和没有专用教室的问题,可在普通教室,将两个或四个学生课桌并在一起,构成一个临时实验台,以避免因课桌太小无法练习操作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可以解决学生多,显微镜少的问题,以2~4个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轮换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本课的教学方法: 1.常规方法:先以挂图和教材为例,讲述实验用具的结构、名称和使用方法,然后分组练习,此方法优点为易于组织教学,缺点是学生的听、看与实际练习脱节,不利于操作能力的形成。 2.同步教学方法:挂图和实物相结合,边讲边看边操作,老师讲一步,让学生看一看实物并动手练习操作一下,此方法的优点为:使学生能同时听到、看到和触摸到实物,多种感官同时感觉一个知识点的内容,印象深刻。缺点为:组织教学难度大,学生出于对用具的新鲜感,往往会忽略老师对用具结构、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介绍,而急于动手操作。所以,建议在确有把握组织好教学的前提下采用此方法。 三、教学过程:(以同步教学法为例) 1.引言设计:此课内容是在学生刚刚学习完绪论,对生物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将学生引人生物学具体学习过程的重要一步,可以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心理特点来设计引入语,以下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1)以绪论引入。这是在绪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渴求生物学知识的欲望,例如:“在绪论中提到了将要学习的几大部分内容,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生物世界了,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植物,(板书:第一部分植物)首先我们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因为植物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是构成它们身体的基本结构却十分微小,不借助于一些专门的用具和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我们是观察不到的。所以,我们在了解植物之前,要先认识和熟悉一下观察植物结构时所使用的一些用具和方法。” (2)从日常生活引入。这样的引人可以使学生从自己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自然地将认识过渡到课堂知识中,不会出现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脱离的现象,同时也潜在地培养了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的思维方法。例如:“一提到植物,大家就会想到花草树木(此处语言设计应生动),一提到动物,就会想到虫鱼鸟兽,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那么,它们多彩多姿的外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它们神秘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就植物而言,虽然它们形态各异,但构成它们身体的基本结构都是相似的,都是由一些微小的单位组成的,这些小单位很小,必须借助于专门的用具和采用专门的方法才能观察到它……”下面就可以引入到本课的主题中来了。 (3)设疑引入。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生物学知识知之甚少,但他们有着十几年的日常生活经验,越是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与自然界接触得越多,对身边的生物了解得越多,然而,这些对于他们毕竟是一些零碎的、感性的认识。其中包括许许多多的疑惑。让他们把这些疑惑说出来,或许学生一时说不出什么问题。这时,老师就可以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去思索。例如:“一棵树的叶子和树干有何不同?”学生马上会说出许多形态上的不同点,再进一步地提问:“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学生的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只要抓住其中的一点就可以再引导:“树干也好,树叶也好,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也就

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

植物体结构与功能的一致性 中药学13(1)班陈琳1306501156 植物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化过程,才形成当今世界上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植物世界。 植物从最初的菌类和藻类,到苔藓和蕨类,再到裸子植物,最后到被子植物,植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植物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生理功能到形态结构上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每一次的改变都使得植物体的结构更加完善,也使得植物体的功能更加全面。 植物体在进化的过程中,其结构发生改变的同时功能也随之变化,但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却始终保持着一致性。 一株典型的被子植物是由地上部分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以及地下部分的根所构成。 植物体的根系主要起着吸收水分与无机盐、固着植物体地上部分的作用,它们也有合成、贮藏和繁殖功能,有些植物的根还能形成根瘤进行固氮。根系主要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但在其的演变过程中也出现了根的变态,如二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双子叶植物的根常变态成形状多样的贮藏根,它可以存贮养料,从而使植物在环境变得比较恶劣时也有充足的养料。也有一些植物的根生长在地面上的空气中成为气生根。气生根为了适应不同植物的各种需求,有的起支柱作用,有的起攀缘作用,也有起呼吸作用的,如玉米的支柱根可以起到增强植物整体支撑力量的作用,使玉米植株不容易被风吹倒。常春藤、络石、凌霄等的茎细长柔弱,不能直立,其上生不定根,以固着在其他树干、山石或墙壁等表面,而攀援上升,有些植物运用尖尖的钩爪(不定根),钩住树干上的裂缝,然后向上攀爬。然而长期生活在沼泽、海滩上的植物,为了适应环境,植物体在其的主茎周围,从潮湿的土壤或水中伸出许多不定根来,它们的内部具有发达的通气结构,在空气中可以自由呼吸,同时又与地下根系沟通,从而起到通气呼吸作用。在茂密的森林中由于高大的乔木植物挡住了阳光,所以一些生长在地面上的植物便借助不定根沿着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 (2)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

(3)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 试题分析:运输路线: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导管,除茎外,根和叶内也有导管,它们是连接贯通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就是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水中溶解的无机盐也就“搭着便车”运输了。运输路线:水和无机盐→根毛细胞→根毛表皮以内各层细胞→根内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植物体各处 2.在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细线,培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A.根冠B.成熟区 C.分生区D.伸长区 试题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 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3、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4、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所以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伸长区。 3.你见过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试回答下面问题: (1)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哪些物质?能起到什么作用?______ (2)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______.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说课稿 课题: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大多数生物都是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一个受精卵怎么会发育成一个多细胞的生物体呢?同学们已经在上节课学习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知道了动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再构成器官,再构成系统,最后形成动物体的。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不仅要学会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还要比较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的不同。这节课就学习这些知识。植物体也是有细胞通过细胞的分化形成了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再形成植物体。(二)教学目标及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任何一节课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对品德.知识.能力.审美等内在教育的需求。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分组收集整理分析资料获得知识。总结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一步掌握植物体和动物体结构层次上的区别。 知识方面:(1)识别植物体的几种器官和组织;(2)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 的生物学观点。 (三)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重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因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本节课最基本的问题,所以定位重点。 难点:不同组织的区别;找准组织的分布。 因为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组织有很大的区别,学生也不容易掌握。 二:教学方法: (1)教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将植物的组织直观地展现出来,有利于师生共同总结 (2)学法:根据生活经验,或收集整理从书籍.报刊等查询的有关信息来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或者根据实物分析。回忆上节知识,比较动物和植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 三:课前准备: 教师:计算机课件、苹果、番茄植株(能看到花和果实的)。 学生:苹果,甘蔗 四:教学手段: (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获得的主要知识是什么? 请以人体结构层次为例来描述。 带着学生的疑问导入新课(鼠标点击课题及丰富多彩的植物画面)。 展示:你知道苹果是怎么结成的吗? 展示茄子完整的植物体,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株植物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你知道这些部分是器官还是组织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