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颀的诗歌世界

李颀的诗歌世界

李颀的诗歌世界
李颀的诗歌世界

李颀的诗歌世界

序言

李颀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诗人,与他同时代的殷璠在其《河岳英灵集》中曾称赞他的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秀,杂歌咸善,玄理最长”,并推许他为“伟才”。但由于新旧《唐书》都没有为他立传,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因此他的生平事迹一直比较模糊。八十年代以来,经过姚奠中、傅璇琮、谭优学、刘宝和等先生的梳理研究,李颀的生平情况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他长期居住于河南登封。于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中进士后,在开元末、天宝初曾担任过几年新乡县尉,因不得迁调,遂辞官归隐,直至天宝十一载左右去世。

李颀是一个视域广阔的诗人,他的诗歌在题材上很广泛,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盛唐文化的繁荣。在用诗歌描写音乐、反映人物风采等方面,都很有独创性,成就很高。研究李颀的这些诗,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李颀的创作情况。

李颀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但影响很大,历来很受研究者重视,这方面的论文也有不少。但李颀是否从军边塞,是否有过边塞生活经历,其边塞诗风格特点如何,都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李颀现存的诗不多,仅一百二十八首,但这一百多首诗中,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五言排律,七绝、五绝等各种体裁的诗都有,而且都有着较高的成就。其中,他的七言古诗成就尤高,得到了历代诗论家的一致赞赏。

本书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李颀的生平思想,以及其诗歌创作成就进行一些探索,以期对李颀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张平

2014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李颀的生平与思想

一、李颀的生平

(一)李颀的籍贯

(二)李颀的生卒年

(三)李颀的交游

(四)李颀的仕途

(五)李颀的行踪

二、李颀的思想

(一)儒家思想

(二)游侠情结

第二章李颀的创作与成就

一、丰富的题材

(一)边塞诗——边塞征战的热情与反思

(二)人物诗——盛唐文化创造者的群像

(三)音乐诗——用诗歌保存的盛世乐音

(四)题画诗——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五)赠答诗——跨超时空的聚散与离合

(六)玄理诗——抒情与哲理的碰撞交融

(七)体育诗——再现盛唐时代弹棋技艺

(八)咏史怀古诗——谈古论今中的深沉叹息

二、多样的体裁

(一)七言古诗

(二)七言律诗

(三)五言古诗

第三章李颀的地位与影响

一、诗作的流传与影响

二、现当代的研究与评价

附录

李颀研究资料汇编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廖仲安著《反刍集合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 年版

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齐鲁书社1988 年版

李珍华傅璇琮著《〈河岳英灵集〉研究》中华书局1992 年版

罗琴胡嗣坤著《李颀及其诗歌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年版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傅璇琮著《唐代诗人丛考》中华书局1980 年版

傅璇琮、陶敏著《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辽海出版社1998 年版谭优学著《唐诗人行年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刘宝和著《李颀诗评注》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

乔象锺、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年版

沈德潜著《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

葛晓音著《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王文濡编《历代诗评注读本》北京中国书店1983 年版

施蛰存著《唐诗百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傅璇琮著《唐诗论学丛稿》京华出版社1999 年版

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

谈谈杜甫诗中的忧患意识 杜甫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 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动荡和人间苦难,阅尽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正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与最底层人民一起颠沛流离,休戚与共。他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对后人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仍然滋养着华夏儿女的精神世界。 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儒守官家学渊源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儒家“入世”、“有为”的进取精神从小便对他产生影响,并终其一生。“忠君”、“爱民”的爱国思想也深入骨髓,成为其诗歌中体现的忧患意识的内在动因,也成为诗人漂泊艰辛的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他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的重视。20岁以后,他到江南的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又于次年到齐赵一带漫游。在这两次漫游里,他饱览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开阔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天宝三载(744),他在

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结下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这时唐王朝还算强盛,仓廪相当充实,可是玄宗开始好大喜功,开拓边疆,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社会上已经隐伏着不安定的危机。年轻的杜甫对此有所预感,但并未正视。他过着登山涉水、高歌游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浪漫生活,但也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其时诗作虽有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不同凡响的作品,但总的说来,没有超越杜审言那一时期名诗人的水平。 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体擦民情休戚与共 天宝五载(746),杜甫到长安,想求得一官半职,有所建树。次年,玄宗诏征文学艺术有一技之长的人到京都就选,杜甫参加了这次考试,但由于中书令李林甫阴谋破坏,应试者没有一人被选。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成三篇“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的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等待分配,又没有下文。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也都毫无结果。被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过着“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穷愁潦倒生活。最后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也未能改变“尝困于衣食”的处境。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出入贵族府邸,充当“宾客”,陪伴他们诗酒寓游,取得少许资助。同时,也结交与他同样贫困的朋友,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天宝十一载以后,他写出《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等不朽的

外国著名诗歌15篇

外国著名诗歌15篇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品读15首外文诗歌,体会含蓄隽永之美。假期,一起来读首诗吧! 作者:泰戈尔(印度)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作者:叶芝(爱尔兰)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作者:布朗宁夫人(英国) 说了一遍请再对我说一遍说我爱你 即使那样一遍遍地重复 你会把它看成一支布谷鸟的歌曲 记着在那青山和绿林间在那山谷和田野中 如果它缺少了那串布谷鸟的音节纵使清新的春天披着满身的绿装降临也不算完美无缺 爱四周那么黑暗

世界特色诗歌三十首

世界特色诗歌 世界第二次文艺复兴先驱者黄有柏 “世界特色诗歌”在诗体形式上,是东方特色诗歌“长短句对称多言体”与西方古希腊“六音部诗行”相结合。 天海图① ——世界特色诗歌宣言诗 天连海, 海连天, 高远浩渺, 气象万千。 (一)一轮红日, 撒下橙波铄铄。一弯晓月, 勾起绿浪闪闪。 七色彩虹, 出浴长天大海。纷飞白鸥, 融入天海一片。 (二) 一任春风, 吹涨满湾渔汛。一声螺号, 唤起斗海千帆。 渔帆片片,② 载满丰收喜悦。 海歌声声, 唱尽渔人心曲。③ (尾声) 天连海, 海连天, 一帧天衣无缝的自然挂图, 一幅海浪澎湃的时代画卷。 1990年1月写 2013年11月改 (注)①这是一首中国古诗“三言体”和“四言体”与古希腊“六音部诗行”相结合的长短句对 称多言体诗体形式,是多种言体的汇合。 这是一首节奏完全对称的浪漫象征主义 诗歌,象征世界特色诗歌的诗坛。 ②这里指继承诗歌优秀传统(渔帆属古有)。 ③这里指继承优秀传统而创新的世界特色诗歌诗人。

中国梦 花儿有着茂盛的树丛, 鸟儿有着蔚蓝的天空。 鱼儿有着浩瀚的海洋, 中国人有着美好的中国梦。 (一) 中国梦是富强的梦, 中国梦是幸福的梦。 中国梦是追求的梦, 中国梦是实干的梦。 (二) 中国梦是和平的梦, 中国梦是友好的梦。 中国梦是发展的梦, 中国梦是繁荣的梦。 (尾声) 啊………… 中国梦,中国梦。 啊………… 中国梦,中国梦。 载2017年12月中华诗词研究会 《伟大历程》(木书孤品) 极目大地 ——与温家宝总理的《仰望星空》和诗。温总理的诗《仰望星空》,是中国特色象征主义新诗的典范。“响起春雷”给新诗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令我感慨至深,欣然和诗。 我极目大地, 它是那样繁荣而昌盛; 那蓬勃的生机, 令人充满热爱、希望。 我极目大地, 它是那样和谐而凝聚; 那民主的集中, 令人意气风发、奋进向前。 我极目大地; 它是那样尊严而威武; 那钢铁的长城, 令人感到犀利、强大。 我极目大地, 它是那样悠远而深厚; 那文化的传承, 令人展望前程,升起彩虹。 载2012年12月中国文化传媒出版 《中国当代诗坛名家精选》P99 祖国,我们是你的七色彩虹 (一) 装饰你的美丽, 我们是你的七色彩虹。 显耀你的光芒, 我们是你的天星颗颗。 啊, 祖国! 我们是你五千年, 文化长河奔腾至今的浪花。 我们是你今天时代, 开拓创造的诗歌。 为了增加你的软实力, 我们甘守寒窗寂寞地写作。 为了复兴你的灿烂文化, 我们奔向群众火热的生活。 (二) 海洋里搏击风浪, 我们是你勇敢的海燕。 大地上七彩斑斓, 我们是你绚丽的花朵。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论杜甫诗歌中的爱国情节 摘要: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关键词:杜甫爱国情怀忧国忧民 一说起唐朝,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诗”,在那个诗意的世界里,既有山水田园的恬淡适意,又有边塞诗派的浪漫雄壮,既有李白的潇洒飘逸,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唐朝的诗人、诗作虽然众多,但很多都已湮灭无闻,其中杜甫的诗歌创作却如同“沙中之金,愈经磨洗愈能发出灿烂的光辉”①。翻阅杜甫现存的一千四百余首诗篇,我们读到的是诗人爱恨交加、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那就是杜甫诗歌的灵魂———诗人赤诚的爱国之心,深切的忧民之情。 杜甫的这份爱国情怀并不是单一的、苍白的,而是丰富的、立体的。他是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朴素情感出发,逐步上升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深厚感情,并最终将这份爱国情在报国卫家、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中升华。本文就循着这样的情感脉络,从以下三个侧面进行层层解析。 一、赞美河山忧患国运 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对祖国山河的赞美是他们表达爱国情怀的最直接的方式,杜甫也有很多描绘祖国名山大川的优美诗篇。他从20岁起,先是南游吴越,后又北游齐赵,饱览河山之胜。中年寄寓

京华,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留存。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三峡的奇峻,尽在笔下。 国家不仅是一个自然范畴,它还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因此,杜甫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当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时,诗人满怀自豪,热情赞颂;当国家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时,诗人又忧心忡忡,愤然痛斥。 杜甫的青年时代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此时唐朝的国力强盛,百姓富庶,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史称“开元盛世”。而杜甫作为一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诗人,却能够在盛世的光环中看到重重危机,觉察到“万方多难”的危机,唱出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悲歌,体现出诗人深刻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②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天宝十四载(755),就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杜甫途经骊山,唐玄宗正携杨贵妃在华清宫吃喝享乐,杜甫心忧玄宗昏庸,大权旁落,用诗歌讽刺外戚专权的政治现实。诗人听说皇宫内的金盘宝器,都已转移到国舅家的厅堂,而更加严重的后果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统治阶级和人民严重对立,唐朝已处于岌岌可危、行将倾覆的边缘。很快,安史叛军的鼙鼓也在渔阳敲响。所以千载以后重读这些诗歌,我们不能不佩服杜甫敏锐的洞察力。正是由于诗人怀着深切的爱国之情,才能及时觉察到当时社会中的各种隐患。

诗歌鉴赏事物形象

鉴赏事物形象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意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意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往往都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感情。1、分析思路一要注意意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为,情为端。 2、总结: 提问式: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涵。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诗歌前两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联系上面的背景材料,分析杜甫诗中的“落花时节”含有哪几层寓意。 如鉴赏事物形象——特点

颈联中“山鸟”和“井梧”是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请指出“山鸟”和“井梧”分别喻指哪类人?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简要分析“幽竹”这一形象在本诗中的作用。 答题依据: (1) 抓物形、色、香、影、声、习性等外在特征。 (2) 抓物的在品质。(正面描写) ⑶抓物所处的环境(侧面烘托)。 答案要点 ①找出刻画物象特征的词句; ②结合诗句,概括其特点(有几点写几点) 鉴赏人物形象 26.最爱东山晴后雪[注] [宋]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译诗: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因为只顾着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那仿佛是座座银山在向我涌来。 题:请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 【参考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描写 (前三句“只知”“逐胜”“忽忘”“小立”“最爱”这几个词,从行为和心理面塑造诗人形象。通过这些描写,很容易概括出诗人的形象。 如“只知逐胜”“小立”可见诗人心境悠闲,生活闲适; “忽忘寒”写出了诗人因醉而忘我之态; “最爱”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那一刻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那一刻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有多少人,难以忘怀;有多少事,可以重来.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恒久,点亮了我们的星空. 题记 岁月如花,流年逝去,转瞬又是几个秋.西风依旧紧,黄叶随风落那一刻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那一刻,我们身处于闹市,伸张正义.久而久之,迷恋上了琉璃繁华. 那一刻,我们沉迷于游戏,所限披靡.久而久之,便听惯了父母的唠叨. 那一刻,我们领悟与书本,静静体会.久而久之,我们的世界春暖花开. 15名、12名、11名层层递进.因为那一刻的我们,忘我、领悟、脱俗只为追求一种境界.俗世纷争、爱断情伤、尔虐我诈、皆已知其为虚幻也.亦谓春暖花开. 事事非非未必如人所愿,那一刻,我曾有过挫折,甚至跌入深渊.而又时那一刻的我穿过了千年的誓言,迈过了尘世的深渊.在那一刻的我们,十指相扣,不茶、不饭、不言、不语,只在眉头心间轻轻写下,情丝为笔,邂逅相遇,是我愿兮.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正所谓岁月不饶人.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谁又知道我们会奔向何方. 再回首,几多念,曾经的往事依旧新鲜,那一刻的人儿依然如在眼前,那一刻春风拂来暮然花开.

常回家看看 无意中听见阵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一歌,我突然陷入了深深沉思. 今天我回了一趟家,家里一切都很好,吃个年饭,我把刚换的衣洗了,妈妈叫我上坡帮助种花生,我非常乐意地答应了. 到了破上,我就拿着锄头开始挖了,种了几十分钟,我觉得腰也酸了,背也痛了手也被麦子划破了.唉,真难受呀!但是我并没有对妈妈爸爸叫半声苦.我知道,干活都是很苦的,如果我叫苦,妈妈又叫我回去休息,不让干那些困难的事.于是,我就咬紧牙,继续干下去.要酸就让它酸吧1背痛就让它痛吧1手破就让它破吧!大约到了六点钟,计划干的活都干完了,我们一家人就收好工具回家了.晚饭时,我吃的特多特多.没想到劳动有助于消化.可是痛苦还在后头呢1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时,全身每个关节都好象要与我罢工全都散了架,动也动不得,但是在父母面前显出男儿气概,不得不忍受着痛起床了. 在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父母是多么不容易,而以前与对是多么不应该,从今天起,我将会更加努力的学习. 多少会,脑中浮现出爹妈在地里顶着烈日辛勤劳动的身影,我却舒适地作在教室里学习,不用顶烈日和忍受暴风雨的袭击,我有什么由不好好的学习呢?我好学习,学得更多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创造更多新进的工具帮助农民减轻劳动.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锻炼了思想,劳动坚定了意志,劳动人民的子女要保持劳动的本色.可贵之在于倒出了真情实感.

诗歌鉴赏之鉴赏事物形象

诗歌鉴赏之鉴赏事物形象 一、解说: 1.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常见的物象有:菊、竹、梅、柳、蝉、鸟、马等等。 2.特点归纳: (1)咏物。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3.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区别:托物言志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象征重在客观意义,事物本身具有这样的本质,如草、白杨两者本身具有坚强、高大)、联想、比喻、(以物喻人)拟人、双关、衬托、对比。 二、解题步骤归纳: ①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②A物的这些特点与人的哪些品质相似?B 物与诗人自身经历、所处社会环境有哪些相似之处?或者与社会中哪些人哪些事物相似。C 诗人借此物要抒什么感情,言什么志向? 三、考题示意: 1、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题:诗歌中的梅是一个什么形象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2、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白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4、(20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6分)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最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歌

最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歌 导读:最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歌篇1: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最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歌篇02:家庭 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

起它的最后的金子。 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 天空里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的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的歌声 的辙痕跨过黄昏的静谧。 他的乡村的家坐落在荒凉的边上,在甘蔗田的后面,躲藏在香蕉树,瘦长的槟榔树, 椰子树和深绿色的贾克果树的阴影里。 我在星光下独自走着的路上停留了一会,我看见黑沉沉的大地展开在我的面前,用 她的手臂拥抱着无量数的家庭,在那些家庭里有着摇篮和床铺,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 还有年轻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最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歌篇3:孩童之道 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他所以不离开我们,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爱把他的头倚在妈妈的胸间,他即使是一刻不见她,也是不行的。 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

义。 他所以永不想说,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学习从妈妈的嘴唇里说出来的话。那就是他所以看来这 样天真的缘故。 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但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 他所以这样假装了来,并不是没有缘故。 这个可爱的小小的裸着身体的乞丐,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便是想要乞求妈 妈的爱的财富。 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 他所以放弃了他的自由,并不是没有缘故。 他知道有无穷的快乐藏在妈妈的心的小小一隅里,被妈妈亲爱的手臂所拥抱,其甜 美远胜过自由。 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 他所以要流泪,并不是没有缘故。 虽然他用了可爱的脸儿上的微笑,引逗得他妈妈的热切的心向着他,然而他的因为 细故而发的小小的哭声,却编成了怜与爱的双重约束的带子。【最适合朗诵的经典诗歌】

古诗词中忧患意识表现

古诗词中忧患意识表现 论文关键词:古典诗词忧患意识文化遗产继承学习 论文摘要: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心特征,几千年来一脉相承,且催生了古典诗歌忧国爱民的抒情主题这些诗歌有 着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忧患意识是人们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以及产生的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并进而形成希望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超越的心态。优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汉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古已有之,且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逐步深刻而丰富。 1忧患情结的形成和发展 首先,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先民的生活环境非常险恶,“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时常有洪水、大火、野兽威胁着人民的生命,“靠

天吃饭”的农耕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低下,收成极不稳定,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先民深感死亡的威胁,看到生命的有限,促进了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引发了他们强烈的生存渴求。这些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优患意识的民族。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战乱时代,诗人更容易感到人生无常的苦闷:“对酒当歌,人 生几何?”,“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作 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作者的感慨是和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 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感叹人生短暂之时,更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世诗人一脉相承了这种忧国情怀: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扰唱《后庭花》”论文下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位卑未敢忘忧国”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是以濡家思想 为主体的,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儒

三年级语文下册主题丛书语文主题丛书《我们的世界》练习题和答案

五实小三年级下册 语文主题丛书《我们的世界》练习题和答案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奇妙自然 1.《霞光》 1.霞光里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 A.恬淡的,和谐的 B.闪闪的,亮亮的 C.美妙的,安然的 D.朦胧的,喧哗的 2.文中描写的霞光有什么特点?( ) A.给世界带来光明。 B.给人们带来安宁。 C.给世间带来美妙。 D.让世间万物安然沉醉。 3.“夕阳坠在半山腰,浓艳的晚霞烧红了西天,抛洒缕缕红光,令人迷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对照 4.“这光芒洒在青青的柳梢,弥漫着阵阵仙气,映得柳叶呈现一片红晕。”这句话中的“弥漫”可以换成下列哪一个词?( ) A.充实 B.覆盖 C.泛滥 D.笼罩 5.请你展开想象,为什么说落日产生的火星点燃了云彩呢?( ) A.云彩燃烧起来 B.云彩飘动了 C.云彩变得火红 D.云彩变得热起来 2.《火烧云》 1.以下生字注音标注有误的-项是?( ) A.蹭(cèng) B.溅(jiàn) C.装饰(sì) D.黎明(lí) 2.火烧云中,作者说是什么点燃了云彩?( ) A.落日 B.夜空 C.天空 D.星星 3.“落日不见了,云彩们也不肯退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夸张 4.《火烧云》中,长成黎明的“柙子”具体指的是什么?( ) A.朝阳 B.露水 C.白云 D.朝霞 3.《地球什么样》 1.“啊,地球原来是个椭圆球,浑身穿着花衣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2.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

中华经典诗文朗诵稿

中华经典诗文朗诵稿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1.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啊,我为你自豪(诗词)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 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 用苍劲的大手, 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 擦去满眼的泪花, 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四大发明的荣耀,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讴歌我们的历史, 丝绸瓷器远涉重洋, 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

World Poetry Day世界诗歌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414713399.html, World Poetry Day世界诗歌日 作者:任新超 来源:《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2018年第03期 World Poetry Day is celebrated on 21 March, and was declared by UNESCO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in 1999. Its purpose is to promote the reading, writing, publishing and teaching of poetry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as the original UNESCO declaration says,to “give fresh recognition and impetus1 to nation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etry movements”.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宣布,在每年3月21日庆祝世界诗歌日。其目的是促进全世界诗歌的阅读、写作、出版和教学,并且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初的宣言中所说的,是“为国家、区域和国际诗歌运动提供新的认知和动力”。 World Poetry Day is a celebration of our favourite poets and poems, and reminds us of the great importance poetry has in child development. 世界诗歌日是对我们最喜爱的诗人和诗歌的庆祝,提醒着我们诗歌在儿童发展中的非凡重要性。 Reading poetry aloud helps children develop an awareness of the sounds of words through rhyme2, rhythm3 and repetition4. They can bring stories of life in the mind of a child, help children learn new words, become stronger readers and extend5 their vocabulary. 朗读诗歌有助于孩子们通过韵律、节奏和背诵来提高词语的发音意识。它们能让孩子理解生活的故事,帮助孩子学习新的词语,增强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 Words and phrases are often used in slightly different ways in poetry, allowing children to engage6 with language in a way that’s diffe rent to normal texts. 在诗歌中,词汇和短语的使用方式略有不同,这使孩子们能够以不同于普通文本的方式接触语言。 If you find a poem to read today, read it aloud. 如果今天你找到了一首诗,那么大声朗读吧。

我们的世界七年级作文600字

我们的世界七年级作文600字 我们的世界七年级作文600字 七彩的丝线编织出我们的世界,酸甜苦辣咸弥漫在空气中,她带给我们欢笑,带给我们泪水,更多的是,数不尽的奇妙。 到了,到了,终于要到了。轿车呼啸而过,停留在了鲜红的中国馆面前。 我们迈着大步走进去,照相机的闪光灯啪啪直响。一楼,二楼,三楼,之前肚子空空如也的照相机也算饱了一顿口福。到四楼了,舅舅故意卖弄关子,这可是难得一见的清明上河图哦,带回你们可得把眼睛睁大了。我不屑,不就是一幅画吗,门票还贵得惊人。 走进一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进了个山洞,不,要比山洞大得多。墙上闪出光芒,抬头一看,那是……我穿越了?不对,我擦擦眼睛,原来是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啊!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小孩趴在地上,旁边还有一个气势汹汹的大人,手里,好像还拿着鞭子。我暗想,莫非是小孩考试没考好,挨揍了?不过这大人未免太狠心了吧。又有一群人站在河边,这时已经是晚上,他们手中一闪一闪的河灯徐徐下落,难道这天是端午节,他们在给屈原照亮? 这时,马的“嘚嘚”声传了过来,一个高个子坐在马上,神采奕奕,东瞅瞅西望望,旁边的人连连躲闪,瞧这气势,想必是个大官吧,再看旁边那骑驴的,路颠簸不平,他在驴上摇摇晃晃,看见旁边的人过来,笑着伸出手去打招呼,却差点摔了个“狗啃泥”,我扑哧一下笑出声来。 天越来越黑,家家户户亮起了灯,那些大树更是显得粗壮挺拔,繁密的枝叶随风吹动,点缀着黑黑的天空。夜深了,人群都进入了梦乡

这就是我们的世界,眼前的清明上河图表面雄伟壮观,却凝聚了多少个中国人的汗水,正是这劳动的结晶,使得这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获得数不清的赞赏,被誉为“镇馆之宝”。 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奇妙的世界! 初一:谭凯文

世界名诗欣赏

The Appreciation of Emerson’ poems ——从超验主义到拉夫·瓦尔多·爱默生的诗歌1 ——翻译and 赏析 沐浴诗风,犹知诗意,晓诗理,揣诗情。”T he Appreciate of World Famous Poems”的学习已有些时日。还记得学习开始前,接触得更多的是已经翻译好的中文文字,学习开始后,跟着吴笛老师徜徉在英文诗歌的海洋里,分析诗歌的格调,鉴赏其韵律,剖析诗人的作诗情感及文化的启迪。渐渐的,对诗歌在不同国别,不同文化下的形态,知晓了更多,也理解了更多。 课余无聊的时间里,从图书馆借了本诗集,以充实无趣的时光。从最初的苦涩不懂,到寻着老师的方法慢慢赏析,也渐渐喜欢上在诗中徜徉的感觉,体味诗人在诗中蕴藏的喜怒哀乐和情思智理,也如曾经在阳光下品读中国古诗词曲一样。 许是十几年来中国式鉴赏思维的作怪,每每读完一首诗,我总会想象诗人作诗的情景,在意诗里传递的深意,也会刻意地寻找作诗者的一些生平,会将诗和诗人一起喜爱。 众多诗歌诗人中,说上喜欢的那是多不可计,最后,我选择了美国诗人拉夫·瓦尔多·爱默生,超验派运动领袖作为我的论文题材,其中又选择了他的两首短诗,尝试着翻译,和分析:诗一:”Faith”;诗二:”The Rhodora On Being Asked, Whence Is the Flower”。并且,欲中西法结合,以之西,从结构、诗体、韵律上鉴赏,以之中,结合我过古诗词的赏析方法以做欣赏。 首先,先谈谈超验派,引用吴老师书中的话:超验主义推崇直觉,认为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这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清教徒的思想束缚、抒发个人情感的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基础。也就是说,超验主义,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长在美国的一种新兴主义形式,其实也是浪漫主义的一种延伸发展,注重人自身的发展,强调人生而有之的情感,推崇思想上的自由,以精神为至上,但它也更理性现实,可能也正是生长在美国那片自由和律理并存的土地,才造就了如此一个自由浪漫的诗学流派。 当然,论文的主人翁是拉夫·瓦尔多·爱默生,这个超验派的领袖,可想,他却是成长在一个教士的家庭,也曾身作牧师。可能正是有了深刻的经历,让他更清楚的明白教会思想给人的深重束缚,他才如此迫切、激烈的想冲出这拉扯着人自由思想的枷锁。而他的诗作,也是独树一帜,没有一味的模仿欧洲诗歌的模式,也不求完美的形式和华丽的辞藻,着眼于现实,连接自己的国家,更关注思想和内容上的升华,简洁、精炼的语言总能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不仅如此,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他支持林肯政府,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读爱默生的诗,就已经欣喜于诗中传递的正能量,再而看了他的生平,更是对此人敬佩不已。就是喜欢这样阳光鼓舞的诗,就是喜欢这样大气热情的诗人。多少篇爱默生的诗里挑出的两首小短诗,逆境中依旧坚忍不拔的faith,黯淡角落依旧美丽的杜鹃,也 1《美国诗集选》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答案

(0066)《杜甫诗歌选讲与研究》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18分,每小题6分) 1、三吏三别: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2、社会良知三要素: 忧患意识、批判意识、重建意识 3、盛唐之音: 林庚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说:“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就是‘盛唐气象’与‘盛唐之音’的本质。”“一种青春的旋律,无限的展望,就是盛唐诗歌普遍的特征。”盛唐之音具体表现有三:一是崇尚风骨,在作品中表现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大量。二是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象玲珑的完美的诗歌境界。三是追求自然的美。 4、杜甫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社会危机和人生命运的焦心忧虑的思想意识。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机时,这种意识往往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杜甫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政治忧患(忧世)和生命忧患(忧生)。在杜甫的忧患意识中,最为可贵地表现出他对大厦将倾的唐朝政治的预见性,而壮志难酬的遭遇使得诗人心灵时时蒙上时不我待的阴影,其忧生之嗟便带上了迥异于其他忧生诗人的紧迫感。 5、民胞物与: “民胞物与”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即人民(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 6、社会良知: 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他们一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他们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之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 7、文章憎命达: (好)文章不喜欢命运通达的人。(意即生活的磨难和坎坷会产生思想深刻的文章) 8、反诛求: 诛求,责求,需索,一般指过分的索取。政府对百姓的索取。杜甫在批判战争带给人民的苦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必考题型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解析版)

专题03 分析诗歌中的事物形象 考点解读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技巧点拨 1、分析诗歌中所描写的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分析诗歌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经典例题 一、【2019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共12分)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答案】15.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妹气质。②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解析】15.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

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再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关于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2019·四川成都上学期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一首明词,完成(1)~(2)题。(9分) 满江红·咏竹 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①,名淇澳②。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①华胄:旧指贵族的后裔。②淇澳:淇河岸的弯曲处。历史上以盛产竹而闻名。 (2)这首词写出了竹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6分) 【答案】竹的特点:翠绿、姿态可爱、高洁、不畏冰霜。 表达的情感:表达了对竹的喜爱赞美之情,希望具有像竹一样的高洁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概括竹的特点,先从词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如“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性孤高似柏”“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等,然后加以概括即可。这首词是托物言志类的诗歌,作者一是表达对竹的喜爱,二是希望自己能具有像竹一样的品质。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注释:莫,莫非。 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垂杨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上片描写了一个喜爱春天、对春天的归去依依不舍的垂杨形象。(概括形象特点)春天来到后,楼外垂杨的千万缕枝条想要把春系住,可见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离开后,垂杨不舍春的离去,便飘起柳絮跟随着春要看它到哪里去。诗人借垂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春、惜春之情。(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解析】楼外杨柳垂下千万条如丝的枝条,好像要系住那春天,但春天经过短暂的逗留,还是决然离去了。天空随风舞的柳絮,是否要尾随春天归去,去探看春的去处,把它找回来?春残时节,花落草长,山野 一片碧绿。远望着这碁春的山野,听到传来的杜鹃鸟的凄厉?声,杜即使(便做)无情,也为“春去”而愁苦,因而发出同情的哀吗。我只好举酒送春归去,春却没有回答。看到的只是在黄昏中忽然下起的潇细雨。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信息” 2010-01-26 19:19 信息图形设计概述—信息的形式化表达系列一 引言 布林 分享/翻译 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图形图像,文字符号等形式系统正确且高效的表达(传递)信息。 本文的初衷旨在对表达信息所采用的交互与视觉原理,方法进行详尽的讨论与研究。由于该主题涉及诸多领域,一篇blog短文恐怕只够写成概述。为了能够较为深入的讨论这一信息组织的形式化体系,故将讨论分系列进行,本文是第一篇。引译国外的一篇介绍信息图形化的文章做个概念的普及,为全系列做开篇铺垫,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分享与文章,一起来探讨下列的话题! 1.了解信息的概念、结构(信息的三层次意义)及性质; 2.理解与认识用于表达信息的形式系统。图像、图形及高度抽象化的文字与符号(数学符号演化史)及形式演化的驱动

因素; 3.通过构建与现实世界的认知模型(现实世界-心理世界-柏拉图理想世界)及系列法则(格式塔原理-先天因素),关注人对信息及其结构的认知过程与原理。理解对一定量抽象的信息的组织法则(表达信息单元间的关联,并列,因果,包含,递进顺序,趋势,重要度及相互关系)与图形化需求的动机; 4.了解跨区域人群的文化认同(后天因素),了解人群的兴趣点以提升信息表现形式的趣味性; 5.对表达工具的讨论,通过对信息内部含义的挖掘,通过外在形式的表达(如颜色,形状,位置,大小,频率/速度,方向,质感等)形成受众的预感知,提升理解的效率; 6.简单的介绍哥德尔定理及相关的哲学论点,了解现实世界信息的复杂性与表达的限制。以求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更加有效的表达与组织形式的思考方式。 … 原文作者:Anders Ross 原文:InfoGraphic Designs: Overview, Examples and Best Practices

古典诗词的忧患意识

关于《宋词中的忧患意识》的心得体会 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才能理性地认识自已,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他们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要亡国”,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并创造了今天的奇迹。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他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 一、古典诗词中的忧患意识 著名翻译家严复说:“有人斯有群矣,有群斯有忧患矣。”(《天演沦》)。从根子上说,黄河流域那并不裕如的生存环境与“靠天吃饭”的农业活动,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具有深广的忧患意识的民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儒家价值观念所起的整合作用。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将人生忧患与社会忧患,个体忧患与群体忧患结合起来,从而将忧患意识提升到关系国家存亡的历史规律这一层面来认识。孟子认为人要忧患一生,自强不息,要在艰苦的环境中主动地接受磨炼。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败和国家的盛衰强弱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休戚相关。他所倡导的忧患精神绝不是个人荣辱得失的计较,而是对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博大关怀,是对“礼崩乐坏”、“大道不行”的深沉忧虑,所以孔子说:“士忧道不忧贫”,陈子昂说“圣人不利己”。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忧患意识被视为士大夫必备的修养,由此将忧患意识化为个体人格内在的历史责任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自然成为历代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传统的忧患意识是一种天下意识。 从内容上看,中国古诗词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分为三类:忧国、忧民、忧人生。前两种忧患意识常常是联结在一起,成为古诗词中忧患意识的主流,也是最值得我们研究、继承的部分。 (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