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6月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6月月考)语文试题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考试(6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市场上大概有几百个品种,

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

....,令人震惊。

②网络之上,不乏飞短流长

....者,他们热衷传播一些“小道”消息,以博人眼球,冲击法律底线,戏耍社会大众的认知,我们应坚决抵制。

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满怀信心,才能勇敢进取,挥洒自如

....。宽阔的操场上,1200多名高三学生,在国旗下宣誓,给自己加油。

④学会拒绝,学会淡然,是现代社会公民交际的基本素养。对于责任和义务要勇于担当,

而对别人过分的不情之请

....,也要敢于说“不”!

⑤彼岸,就是我们念兹在兹

....的诗和远方吧。理想、青春、诗意,这些即使在暗夜里也会闪烁幽光的词汇,每一个都能征服我们年轻的心灵。

⑥研讨会上,大家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蓝图见仁见智,时而争辩不已,面红耳赤,平日健

谈的规划专家刘集,却一反常态,不赞一词

....。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④

2.下列各句中,全都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此次演练预案,全程采取“红蓝”对抗、情况诱导、随机导调、复盘检讨等方式进行,实战化大练兵打通了通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在复杂陌生环境下锤炼了部队的打贏能力。

②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昂的学费,不仅给农村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也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③西安市一位消费者多次举报食品安全问题,这惹恼了一位食药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给自己的工作添了麻烦。

④通过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使人们记住了要求:心中有了榜样,做到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⑤周有光不断反思个人思想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规律”“五大自由”等思想,为当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启发。

⑧伊罗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新闻实践以及他对“宣传”与“真实性”的质询和挑战确

立了他在中共新闻史上的独特地位,他倡导的“宣传也要讲求事实”的观点在今天得到了充分认可。

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⑤⑥D.①③④

3.下列各句在修辞方法上与例句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A.树缝里也漏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面平滑的布。C.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下列有关中国文化常识的表达,全都不正确一项是( )

①座次,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②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孔雀东南飞》中有几句“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六合”就是指的六礼。

③我国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风、镜台、桌、椅、柜等。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指的是坐具。

④五声,也称“五音”,是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加上变宫、变徵,也称“七音”。《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土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就是微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复为慷慨羽声”中的“羽声”声调也是很悲凉。

⑤初七、下九,“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叫“七夕”,相传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下九”是指农历每月二十九,十九为“中九”,初九为“上九”。汉时,七夕、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⑧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隅中,太阳西斜叫作昃(太阳偏

西)。12 个时辰为夜半、鸡略、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哺时、日入、黄昏、人定。《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黄昏”是戌时,“人定”是亥时。

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④⑤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君既.若见录既.克,公间其故B.且.暂还家去年且.九十

C.小姑始.扶床始.而不解,继而恍然D.不久当.还归何当.共剪西窗烛6.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7.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组是( )

①槌.床便大怒(用拳头敲)②葳蕤

..青

..自生光(繁盛的样子)③否.泰如天地(坏运气) ④踯躅

驄马(缓慢地走)⑤晻晻

....日欲暝(昏暗)⑥赉.钱三百万(赠送)⑦耳著明月珰.(耳坠)⑧伶俜

萦苦辛(孤单的样子)⑨自可断来信.(音信)⑩多谢.后世人(感谢)

A.①②④⑤⑦B.①②⑧⑨⑩C.③⑥⑦⑧⑩D.②④⑤⑧⑨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项是( )

A.①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奔放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重金征求

B.①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奏料想②旦日飨.士卒犒劳

C.①怨灵修之浩荡

..兮荒唐②匪我愆.期拖延

D.①所以游目骋.怀敞开②逆.以煎我怀预料

9.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何厌之有|惟利是图

C.渐见愁煎迫|信而见疑

D.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0.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 固时俗之工.巧兮(善于)

B.背绳墨

..以追曲兮(准则) 虽.九死其犹未悔(虽然)

C.竞周容以为度(法度) 鸷鸟之不群.兮(众多)

D.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孤独) 忍尤.而攘诟(尤其)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敬弘,琅邪临沂人也。与高祖①讳.同,故称字。曾祖暠,晋骠骑将军。祖胡之,司州刺史。父茂之,晋陵太守。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静,乐山水,为天门太守。

敬弘妻,桓玄②姊也。敬弘之郡,玄时为荆州,遣信要令过。敬弘至巴陵,谓人曰:“灵宝见要,正当欲与其姊集聚耳,我不能为桓氏赘婿。”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妻在桓氏,弥年不迎。山郡无事,恣其游适,累日不回,意甚好之。玄辅政及篡位,屡召不下。高

祖受命

..,补宣训卫尉,加散骑常侍。永初三年,转吏部尚书,常侍如故。敬弘每被除召,即便祗奉,既到宜退,旋复解官,高祖嘉其志,不苟违也。复除庐陵王师加散骑常侍,自陈无德不可师范令王固让不拜又除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不就。太祖即位,又以为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领江夏王师。元嘉三年,为尚书仆射。关署文案,初不省读。尝豫听讼,上问以疑狱,敬弘不对。上变色,问左右:“何故不以讯牒副仆射?”敬弘曰:“臣乃得讯牒读之,政自不解。”上甚不悦。六年,迁尚书令,敬弘固让,表求还东,上不能夺。改授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给亲信二十人。让侍中、特进,求减亲信之半,不许。及东归,车驾幸冶亭饯送。二十四年,薨于余杭之舍亭山,时年八十八。追赠本官。

顺帝升明二年,谥为文贞公。敬弘形状短小,而坐起端方,桓玄谓之“弹棋八势”。

所居舍亭山,林涧环周,备登临之美,时人谓之王东山

..。太祖尝问为政得失,敬弘对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上高其言。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太祖嘉而许之。敬弘见儿

孙岁中不过一再相见,见辄克日。恢之尝请假还东定省

..,敬弘克日见之,至日辄不果,假日将尽,恢之乞求奉辞,敬弘呼前,既至阁,复不见。恢之于阁外拜辞,流涕而去。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二十六》,有改动)(注)①高祖,南朝宋的开国之君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史称宋武帝(宋高祖)。

②桓玄,字敬道,一名灵宝,大司马桓温之子,东晋将领、权臣,大亨元年逼晋安帝禅位于己。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吾欲使/妆处于不竟之地/

B.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竟/吾欲使汝处于不竞之地/

C.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竟/吾欲使汝处于不竟之地/

D.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竟/吾欲使汝处于不竟之地/

1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名讳。封建时代对于帝王将相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王敬弘因与宋高祖刘裕的名相重,故只称字。

B.受命,受命于天。古代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地位,宣扬君权神受论.称他们做皇帝是顺从天意接受天命。这里指刘裕接受禅让。

C.东山,指代隐居地,在今浙江上虞,是东晋宰相谢安出仕前隐居的地方。这里称王敬弘为“王东山”是说他好隐居。

D.定省,指子女早晚向父母问安。《礼记》:“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这里指王恢之请假回来探望、问候父亲。

13.下列对系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王敬弘少有清尚,不慕权贵。王敬弘的夫人是权臣桓玄的姐姐,王敬弘却不愿亲近桓玄。桓玄辅政及篡位时,多次征召他,他都拒绝了。

B.敬弘为政长于清淡,短于操作。皇上曾经向他为政得失,他的回答让皇上推崇不已,皇上问以疑狱,他却连审讯记录都看不懂。

C.王敬弘淡泊官场,一生多次辞官。他性恬静,乐山水,好隐居,仅在宋朝他就有多次辞让官职的纪录。有时朝廷一再封以高官,他却屡屡推辞。

D.王敬弘为父慈爱,但国事为重。他一年之中要多次见孩子,一见一整天,但是儿子回来看他,人已至门外,因为假期将尽,敬弘都忍住不见儿子。

14.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郡无事,恣其游适,累日不回,意甚好之。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香雾噀(注)人惊半破,清泉流齿

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噀:xùn,喷。

15.“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16.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四、情景默写

17.(1)《氓》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

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

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扎满鲜花的吊桥

阿成

姑姑的第二故乡,在“白山王气,黑水霸图”的坡镇。那是中东铁路上的一个重要车站。旅客站在月台上环顾四周,的确有一种东北大野的苍茫之感。

镇子中央,便是那条古时可以扬帆的蚂蚁河。蚂蚁河源自张广才岭,早年水势极壮,清冽而湛凉。法国人产的三星啤酒,就是汲这里的水酿成,并从这儿运出去,享誉整个战乱迭起的欧洲市场。

斗转星移,到了20世纪初,蚂蚁河的水势渐渐地小了,几叶扁舟,一域静水。于是,便有了那“座”用数十根粗麻绳拉就的绳索桥。若女人在桥上面走,悠悠然,十分的俏——这情景的确是坡镇的神来之笔。

到了盛夏避暑的季节,每值周末,照例会有一趟从省城哈尔滨驶向这里的旅游专列。那些到伪满洲淘金的俄国人、波兰人、法国人,纷纷洗净一双双掠夺的手,领着自己的家眷到山清水秀的坡镇来度假。

姑姑就住在蚂蚁河南岸的一幢俄式的铁路房里。

姑姑每天都要提一个很大的篮子,带着她的儿子,到阳光灿烂的南山坡上去采野花。那时姑姑已经20岁了。20岁的女人在那个时代,似乎是很大很大的岁数了。不像现在这个宽容而充满着同情心的年代,连40岁的女人依然可以甜甜地称自己是个“女孩儿”,并在自己很时尚的坤包上系一个可爱的小浣熊。

姑姑是坡镇上出名的美女。几十年后,我去看望姑姑,仍然能看出来姑姑年轻时那美人胚子的影子。

姑姑初到坡镇时,没人知道有关她的故事。单知道她的男人死了,带个儿子从她的第一故乡博平,千里迢迢到黑龙江来谋生。

在坡镇人的眼里,姑姑是一个谜一样的女人。

那时的坡镇,差不多是俄国人的地盘。不会俄语,几乎无法在这里谋生。于是,姑姑便进了当地俄国人开的女子中学。那时候姑姑只有18岁。两年后,姑姑已经可以讲一口流利的俄语了。

……坡镇的南山坡,俨然一个天然大花园,姹紫嫣红,盛开着数不清的百合、芍药、玫瑰、野菊花和达子香。姑姑要赶在省城来的那趟旅游列车到来之前,采满一大篮子的野花。然后,带着儿子,去那个横跨蚂蚁河的绳索桥,把采来的鲜花,分别扎在长长的绳索上……

旅游列车到了,一下车,就能看见那个扎满着鲜花的绳索桥,它像一条锦龙似地拦江而过,于是,那些来度假的洋人都欢呼起来。

这是姑姑的工作。由一家旅游公司付给她一点点微薄的工资。

有时候,姑姑用野花扎成一个个花环,卖给那些来这里度假的洋女人……

日月如梭,光阴如箭。蚂蚁河的水越发地瘦了,越发地憔悴了,只剩下深沟里的窄窄一束,坡镇人甚至可以赤着脚趟过去了。

那座绳索桥已经不见了,似乎已无存在的必要了。每逢周末的旅游列车早就停了,过去的一切恍如梦境了。

姑姑仍然住在蚂蚁河南岸的那幢铁路房里。姑姑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壮实得像头牛,他完全有力气养活姑姑了。

姑姑老了,已经是满头的银丝了。每逢天清气朗的日子,姑姑照例要提个小篮子,去阳光灿烂的南山坡采野花。

清和的南山坡上空旷无人。年迈的姑姑把采来的芍药、玫瑰、野菊花,扎成一个绚丽的花环,然后戴在自己头上。

南山坡一下子变得神圣起来。姑姑曾经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她也有一个女人的绚丽而温馨的梦啊……

一次,成了男子汉的儿子突然向姑姑问起了他的父亲。

姑姑凝视着儿子,突然苍老地痛哭起来……

儿子望着窗外,望着那开满鲜花的南山,长长地叹气了。

(选自阿成《扎满鲜花的吊桥》)18.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写姑姑在异地他乡为了生存,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俄语,不仅表现了姑姑的聪慧,也表现了她的顽强,对命运的不屈服。

B.作品的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结尾写姑姑凝视着儿子,突然苍老地痛哭,是一种长久潜藏于心底的情感宣泄,有一种苍凉的况味。

C.作品的结尾写长成了男子汉的儿子突然向姑姑问起他的父亲,这一内容是文本故事的合理发展,也含蓄地交代了姑姑的身世之谜。

D.作品以抒情的笔调,叙述了姑姑艰辛抚养儿子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道理:苦难的生活泯灭不了美。

19.作品是怎样叙述姑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20.作品多处写到“绳索桥”和“南山坡的野花”,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六、语言表达

21.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

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一段关于《左传》作者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唐代赵匡首先怀疑“左氏”非左丘明,清代姚鼐进一步提出:“左氏之书,非出一人所成。”他还提出《左传》作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张《左传》为刘歆所作,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分根据。关于左丘明的记载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清代朱彝尊认为左氏为复姓(《癸巳类稿·左丘明子孙姓氏论》)。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孔子家语·观周篇》说:“孔子将修《春秋》,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未知所据。不过一般论者据《左传》所记事实,都认为作者的生活年代要比孔子晚。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算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什么?夏衍在《野草》中写道,是植物的种子。因为不管上面的石

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透地面上来。而这份力量,正是源于“为着向往阳光”和“达成生之意志”的使命。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应有这样颗种……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把你的感触与思考写成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①望文生义,“言不及义”,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语境为译作水平低,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②使用正确,“飞短流长”,指造遥生事,搬弄是非。③不合语境,“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缚。也形容写文章流畅酒脱。④不合语境,“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含褒义。不合语境,此处应为“一发而不可收拾”。⑤使用正确,“念兹在兹”,形容对某事非常重视,念念不忘。⑥使用正确,“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①句不合逻辑,此句中“情况诱导、随机导调”、“实战化大练兵”和前文“演练预案”矛盾,可将“此次演练预案”改为“此次演练不设预案”。④句成分残缺,属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通过”或“使”任意去掉一个。⑤句“为当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启发”句式杂糅,“为当代研究者予以深刻的启发”将“予当代研究者以深刻的启发”和“为当代研究者提供了深刻的启发”杂糅,可取前者。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第④句,属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比如⑤句把“予当代研究者以深刻的启发”和“为当代研究者提供了深刻的启发”两句杂糅为一处。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

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在修辞方法上与例句相同的句子”,这是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一句使用通感的修辞,该句将月色的视觉感受,写作“名曲”的听觉感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D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也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荷花的清香”是嗅觉,而“远处高楼上的歌声”是听觉,这是将嗅觉写作听觉。A项,以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来写从树缝里透过来的路灯光暗淡中又明暗不均的特点,以“没精打采”形容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形态,并把它比喻成人的眼。B项,“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的比喻写出了梅雨瀑水花飞溅的壮观。C项,“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②“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适。④“复为慷慨羽声”中的“羽声”声调激愤。⑤“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5.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一词多义现象。考生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D项,两个“当”均是“应当”。A项,“君既若见录”中“既”解释为“既然”;“既克,公间其故”中“既”解释为“已经”。B项,“且暂还家去”中“且”解释为“暂且”;“年且九十”中“且”意思是“将近”。C项,“小姑始扶床”中“始”解释为“才”;“始而不解,继而恍然”中“始”解释为“最初”。

6.D

【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古汉语文言句式有

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以”引导。D 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安在”即“在安”,“何羡”即“羡何”。A项,介宾短语后置句;B 项,五特殊句式;C项,被动句。故选D。

7.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⑨“自可断来信”,句中的“信”指使者,送信的人,此指媒人,整句话的意思是“那么你可以回绝来说媒的人”。⑩“多谢后世人”,“谢”应解释为“告诉”“劝告”,这句话的意思是“多多劝告以后的人们”。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8.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可以借助具体的语境,联系课内所学以及成语积累辨析正误。A项,“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句话意思是“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遒”应解释为“强劲有力”。“遒”如解释为“奔放”则与语境不合。

9.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项”,这是考查文言特殊句式的辨析。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装句,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A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是定语后置句,应为“太子及知其事的宾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判断句,标志是“……者也”。B项,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应为“有何厌”,“之”起到提宾标志;“惟利是图”应为“惟图利”,“是”起到提宾标志。C项,“渐见愁煎迫”和“信而见疑”都是被动句,“见”表被动。D项,“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和“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都是介词结构

后置句,前者应为“使于前毕使”,“于”是标志,后者应为“以事具告”,“以”是标志。10.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啊,既有实词,也有虚词。B项,“虽九死其犹未悔”中“虽”应解释为“即使,纵然”,表假设;“虽”如解释为“虽然”,就变成事实了。C项,“鸷鸟之不群兮”,句中的“群”本是名词,用在否定词后,应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群”,如解释为“众多”,在语法上讲不通。D项,“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中“独”应解释为“单单,只有”,是副词;“忍尤而攘诟”中的“尤”应解释为“责骂”,“忍尤”与“攘诟”结构一致,相同位置的词语意思和词性应一致,这就可以明确“尤”的意思和词性。

11.B

12.A

13.D

14.(1)郡里无事,便尽情游山玩水,往往一连数日不归,心情非常高兴。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正是切肉用的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和肉。为什么(何必)告辞呢?

【解析】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为求奉朝请,与恢之书曰:“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竟。吾欲使汝处于不竟之地”,这句话的含义是“敬弘的儿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替他请求任奉朝请,并写信给恢之说:秘书郎名额有限因而有竞争,奉朝请则没有名额限制,所以没有竞争。我想让你处在没有争斗的地方”,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子”“恢之”“秘书郎”“敬弘”“奉朝请”“秘书”“朝请”“吾”“汝”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奉朝请”是官职,是专有名词,故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且“奉朝请”是“敬弘”为儿子“恢之”所请求的官职,故排除D项,选择B项。

1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

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王敬弘名裕之,避的是宋高祖刘裕的讳。此处的“高祖”不是“高祖父”的意思。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项,“他一年之中要多次见孩子……”错误,从文中来看,“敬弘见儿孙岁中不过一再相见”的意思是敬弘一年见儿孙不超过一两次,选项曲解文意。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

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D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见孩子”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最后一段,选项曲解“敬弘见儿孙岁中不过一再相见”这句话的意思。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恣”,尽情;“累日”,多日;“意”,心情,内心;“好”,高兴。第二句中,“因”,依靠;“敝”,损害;“与”,结交,亲附;“知”同“智”,明智;“以”,用;“易”,代替。第三句中,“细谨”,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细枝末节;“让”,谦让;“方”,正;第一个“为”,是;第二个“为”,语气词,呢。参考译文:

王敬弘,是琅玡临沂人。因为他和高祖的名相同,所以以字称呼。曾祖王廙,担任晋骠骑将军。祖父王胡之,担任司州刺史。父亲王茂之,是晋陵太守。敬弘年轻时就有高尚的节操,始任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敬弘性情恬淡宁静,喜欢游览山水。任天门太守。王敬弘的妻子是桓玄的姐姐。敬弘到郡县去时,其时桓玄镇荆州,桓玄送信给敬弘请他到府上拜访。王敬弘到了巴陵,对人说:“桓玄邀请我,只是要和他姐姐相聚罢了,我不做桓家的入赘女婿。”于是他派另一条船将妻子送到江陵。妻子住在娘家,王敬弘整整一年也没有去接她。郡里无事,便尽情游山玩水,往往一连数日不归,心情非常高兴。桓玄辅佐国政及后来篡位屡次征召他,他都不答应。高祖登基,敬弘补任宣训卫尉,担任散骑常侍。永初三年,王敬弘转任吏部尚书,常侍之职不变。敬弘每次被征召,即使敬奉高祖,已经到了应该退下来的

时候,他就立即解去官职,高祖赞赏他的志趣,不随意违背他的请求。又被任命为庐陵王的老师,担任散骑常侍,他自称无德才不配做庐陵王的老师,坚决辞谢不接。又被任命为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担任散骑常侍、本州中正,又未接受。太祖即位,又让他任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统率江夏王的军队。元嘉三年,任尚书仆射。刚开始不懂关署文案。有次参加判案,皇上问他一件疑案,敬弘回答不出来.皇上变了脸色,问有关人员:“为什么不将案卷交给仆射?”敬弘说:“臣已拿到案卷读了,却弄不明白.”皇上非常不高兴。元嘉六年,调任尚书令,敬弘坚决辞谢,上表皇上请求回到东部,皇上难以改变他的想法.改而任命他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分给他随从二十人。敬弘辞去侍中、特进,并请求减去一半随从。未被允许。等到敬弘回东部时,皇上亲自到冶亭为他饯行。二十四年,敬弘死于余杭舍亭山,时年八十八岁。朝廷追赠他原先的官职。

顺帝升明二年,追授谥号为文贞公。王敬弘身材矮小,但举止姿态方正端庄,桓玄称之为“弹棋八势”。他所住的舍亭山,溪流环绕,极具登山临水的美景,当时人都称他王东山。高祖曾向他请教朝廷政事得失成败的关键,敬弘答道:“天下有道,普通老百姓不会议论政事.”高祖极其推崇他的话。敬弘的儿子恢之被召为秘书郎,敬弘替他请求任奉朝请,并写信给恢之说:“秘书郎名额有限因而有竞争,奉朝请则没有名额限制,所以没有竞争.我想让你处在没有争斗的地方.”高祖赞赏并答应了他。敬弘一年见儿孙不超过一两次,见一次也总是一天时间。恢之曾经请假回来看望他,敬弘限定一天见他,但是到了那一天(因事耽搁)没能实现,而恢之到家那天假期快结束了,恢之请求回朝廷,敬弘喊他,恢之已到了门口,敬弘又不见他了。恢之在门口跪拜辞别,流泪而去。

15.“惊”:吃惊、惊讶。“怯”:胆怯、害怕。擘开橘皮,芳香的油康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进裂时香等溅人,“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出喜爱之情。

16.正面:“新苍绿叶”“青黄”“香雾”“清泉”,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凉的特点。

侧面(1)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3)侧面描写着意夸张,“吴姬三日手犹香”,尽得吴橘之味矣。

【分析】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型题目。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堪称绝妙。“惊”、“怯”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叶。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试题分析:这首咏橘词,巧言物状,体物细微,属“纯用赋体,描写确尚”的咏物佳作,颇耐玩味。“菊暗荷枯一夜霜”,布置环境以使下文有余地抒发。“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狙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的概括。“一夜霜”,经霜之后,橘始变黄而味愈美。晋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拣贡橘书情》诗:“琼浆气味得霜成。”皆可参证。“新苞”句,轻轻点出题目。新苞,指新橘。橘有皮包裹,故称。又,橘树常绿,凌寒不凋。《楚辞。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沈约《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东坡用“新苞绿叶”四字,形象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绘之,可谓尽得橘之神。“竹篱茅舍出青黄”,好一“出”字。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形象可感,堪称绝妙。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吴中产橘,尤以太湖中东西两洞庭山所产者为最著,洞庭橘唐宋时为贡物。“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矣。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7.(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3)固时俗之工巧分,偭规矩而改错。(4)进不入以离尤今,退将复修吾初服。(5)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第一句“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的语句”,第二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第三句“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第四句“表明自已在朝中被指责,不如隐退的两句”,第五句“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考生可以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蜉蝣、

渺沧海、粟、固、俗、偭、尤、虚诞、彭殇、妄。

18.C

19.①以“我”的视角叙述人物零碎的生活片段,使姑姑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留下了想象空间;②将人物的故事与情景描写相结合,有意淡化命运的残酷,便于揭示故事的人性内涵,赋予故事以诗意美。

20.①“绳索桥”是过去年代的事物,象征了苦难的岁月和艰难的生存,它的消失暗示了人物境遇的改变;②“南山坡的野花”芬芳鲜艳,生命力顽强,象征了人物乐观的态度和坚忍的内心,烘托了人物的美;③“南山坡的野花”与“绳索桥”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营造作品哀而不伤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分析】

18.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形象,B项考核手法,C 项考核结构,D项考核主旨,其中C项,作品结尾写儿子向母亲询问自己的父亲,并没有交代姑姑的身世之谜。

1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材料组织特征的题目,注意从叙事的视角、结构的安排以及叙事中的手法的角度作答,此题主要以“我”的视角叙述人物零碎的生活片段,使姑姑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留下了想象空间;将人物的故事与情景描写相结合,有意淡化命运的残酷,便于揭示故事的人性内涵,赋予故事以诗意美。

点睛:分析小说的叙事方式注意结合小说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是事件的叙述方式,主要有倒叙、插叙等,然后注意叙事的视角,以第几人称或谁的视角叙诉,然后是叙事的重点,叙事离不开人物,叙事选择的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的哪一方面,答题时注意和结合文本分析作用。

20.试题分析:小说和散文中经常见到分析某个细节或某种物象在文中多次出现的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文中找到这些语句,然后结合文章的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分析时主要从反应人物的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进行,有时还是文章的线索。散文主要分析结构上的照应、线索,内容上的强调情感和文章的主旨。此题从情节的角度看,“绳索桥”是过去年代的事物,象征了苦难的岁月和艰难的生存,它的消失暗示了人物境遇的改变;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南山坡的野花”芬芳鲜艳,生命力顽强,象征了人物乐观的态度和坚忍的内心,烘托了人物的美;从文章的主旨角度看,“南山坡的野花”与“绳索

桥”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营造作品哀而不伤的意境,含蓄地表达作品的主题。

2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友人之间的“愁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李白与朋友之间的“谢别”

【解析】

本题考查仿用句式。其基本句式为写出一名句,点出其情感,内容上则选用伤离别的诗句,表现一种伤感。

22.(1)关于《左传》作者的众多怀疑之说都是没有充分根据的。(2)关于左丘明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3)一般论者认为有关孔子与左丘明的交往的记载是不符合事实的。

【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先将所给材料按照行文思路划分为三个层次,前三句为一个层次,“关于《左传》的作者,《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说是左丘明”“《左传》作者可能是吴起。还有人主张《左传》为刘歆所作”“不过这些怀疑之说都没有充分根据”;四、五、六三句为第二层,“清代朱彝尊认为左氏为复姓……至于其生卒行事,史皆不详”;七、八、九三句为第三层,分好层次之后,可以从作者、姓氏和孔子与左丘明的交往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23.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什么?夏衍在《野草》中写道,是植物的种子。因为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而这份力量,正是源于“为着向往阳光”和“达成生之意志”的使命。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这样一颗初心的种子。它或如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说的那样宏大:“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也可能像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外出求学时那么励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更多的则是“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在生活琐事里不忘理想追求,在往来奔波中寻找价值实现。这些初心都值得尊重,因为它们都有一个执着的信念充盈着,都有一个奋斗的使命守候着。

其实,人生的许多奋斗,都源自最初的梦想;世界上的很多伟大,都来自不变的追求。在看似简单的动机里,往往有着最原始的动力和最难得的坚持,不经意间就会爆发出惊人的伟力。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牺牲奉献,就是因为“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坚信“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冲破重重阻挠回国效力,正是因为“改变不了的中国心”。而初心的宝贵,就在“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的抱朴如初,就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强不息,就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

哲人有言,“守真志满,逐物意移”。随着时光变迁,人们往往会纠结于现实的纷扰,淡忘了本来的追求。有的人精致利己,把利益当作唯一驱动,只看得见眼前的浮华,却失去了生活的本义。更有甚者腐化堕落,与初心背道而驰,头撞南墙才后悔不已。虽说生命的高度不是只有一种形式,人生的追求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但听不到内心的呼唤,就会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己,缺少了奋斗的支撑,就会在生活的狂涛巨浪里失去重心。

“生命的本相,不在表层,而是在极深极深的内里”。给初心奋斗的使命,就是给人生奋斗的意义,给生命拓展的空间。要知道,有始终如一的追求极致,普通工人也能成为大国工匠;有默默无闻的长期坚守,平凡岗位也能成就不凡事业;有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身边小事也能闪耀最美的人性光辉。对共产党人而言,永葆不老的初心,也是保证“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秘诀。每一名党员都是时代的播火者、初心的践行者,都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因为,自打从上海石库门出发,就注定这是不凡的征程;自从走出西柏坡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赶考”永远在路上。

“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初心里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奋斗和使命。即使时光再匆匆、人生再无常,每个人都应不忘提醒自己:你曾经最初的梦想,今天还是不是你最高的追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解读材料,材料由两个部分组成,材料第一部分说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原因是“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透地面上来”,而这种力量源于“‘为着向往阳光’和‘达成生之意志’的使命”;材料第二部分指出“每个人的心里,都应有这样颗种”。“这颗种子”可以是初心、梦想、目的、目标和信念,也可以是人生的规划。因为有了梦想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初心”既是原点,又是目标,回望的是过去,指向的是未来。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它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是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是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是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它在向真向善向美的追寻中,在升迁进退的守候里。考生可以围绕“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等进行立意。

参考如下:

不忘初心,是一种理想和信念。

不忘初心,才能把握人生的方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