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乐清经济概况

乐清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在外乐清人发扬“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乐清人经济,推动着乐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潘孝政市长在今年人代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认真实施‘乐商回归工程’ ,积极引导海内外乐清人回乡兴办高层次产业,实现乐清人经济和乐清经济互动双赢发展。”为此,本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开展调研活动,认真梳理乐清人经济(不包括境外国外,下同)发展状况,分析乐清人经济和乐清经济的互动关系,探讨乐清人经济和乐清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乐清人经济的发展状况

(一)从业人数多,地区分布广。乐清人经济是特指乐清人在乐清域外组织经济活动而创造的经济成果,实现的经济价值,取得的经济效益,带来的就业岗位,构建的市场网络,积累的人脉资源,也即乐清人在乐清域外组织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是相对乐清本土经济——乐清经济的创新名词。乐清人经济的主体是在外乐清人,我们把在外乐清人界定为因经济因素自行到乐清域外从事各类经济活动的人口及其家属。据乐清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推算,全市在外乐清人总数约 31 万人(其中男性 17 万,女性 14 万),外出人口占全市户籍人口比重达 26%,略高于温州全市平均水平,远高于全国 10%左右的流动率,扣除部分未成年人和部分操持家务的妇女,实际在外务工经商的人数约 20 万。从人员身份看,大多数为农民,其余有国有、二轻集体企业下海的管理者,也有党政机关、学校下海的知识商人。从地域分布看,在外乐清人分布面广,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所辖县市均有乐清人在投资、经商、办实业,流入最多的前 10 个省(直辖市)为北京、河北、上海、江苏、陕西、山东、四川、广东、山西、湖北,约占在外务工经商乐清人的 65%。

(二)行业分布广,经济总量大。改革开放初期,“走出去” 的乐清人主要以做修鞋匠、做裁缝、做木工、做泥水工、理发、拾破烂、摆地摊起步,随后从事服装服饰、电子电器、建筑装饰、皮革皮具、家具加工、餐饮服务等行业,逐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随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市场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在外乐清人充分利用先发性优势,实施了多领域扩张,向电气、电子信息、电缆、房地产、商业地产、能源、环保、文化教育、旅游服务、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经过 30 多年的创业发展,乐清人在外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经济现象。如在上海创办的 26 家上规模的电气、电缆企业,累计总投资额达到 35 亿元,估计年产值为 200 多亿元。据统计推算,至 2008 年底,乐清人在全国各地累计投资额达到 1500 亿元以上,创办工业企业约 3800 余家,创办商品交易市场200 多个,实现年工业总产值近 1000 亿元,年市场成交额达到 1000 亿元以上。

(三)人脉资源多,社会影响大。自 1995 年乐清人在昆明成立第一家异地温州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至今,以乐清人为主的在外温州人已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城市共组建了 172 家温州商会,其中商会会长为乐清人的比例达 40%,商会理事、副会长为乐清人的比例高达 65%以上。此外,全国 30 余家异地浙江商会中乐清籍会长占 4 人、理事和副会长比例占 25%以上,全国各地还建有 10 余家异地乐清商会。这些在外商会组织成为在外乐清人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获取商业资讯的场所,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促进区域合作的桥梁。在外乐清人利用地缘、血缘、亲缘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张覆盖全国的乐清人网络,不仅具备强大的商品营销功能,还具有配置社会人脉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功能。经过多年锤炼,在全国各地创业的乐清人不但成为所在地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是传播市场经济意识和带动全民创业的友好使者,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参与当地政治生活,成为当地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委)和政府经济顾问,在兰州的张建友、沈阳的胡定海还被当地推荐为北京奥运

火炬手。

(四)新建项目多,投资规模大。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开,全国民营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期,为乐清人经济快速扩张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外乐清人以“温商”作为特有品牌,以在外商会作为主要发展平台,以乐清本土资本作为坚强后盾,实现了超常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外乐清人投资亿元以上的在建项目有 35 个,计划总投资达 245.79 亿元(详见附表)。这些重大项目投资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依托乐清本土产业基础,向外扩张投资制造业;二是依托外地城市改造与开发,进军房地产业;三是依托外地市场商机,开发商贸市场;四是依托外地学科研或资源优势,创办科技型企业;五是依托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构建总部经济;六是依托区域比较优势,兼并收购企业。

二、乐清人经济与乐清经济的互动关系

(一)构建营销网络,提高乐清产品市场占有率。乐清经济是“两头在外” (原辅材料在外,销售市场在外)的民营经济。改革开放初期,乐清“以商带工” ,在外乐清人架通了乐清产品与各地市场的桥梁,而今已从创业初期的外出上门推销、摆地摊等营销方式发展到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网络,形成乐清独特的战略资源。乐清企业则依靠在外乐清人构筑的市场网络,实行分级代理、特许专卖、连锁经营,从而把乐清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向全国,牢牢把握住市场终端。如低压电器行业,1995 年开始掀起“集团热” 各集团公司筛选利用遍布全国各地的乐清籍经营者作为各地,的代理商,在当地注册成立低压电器销售公司,确立集团公司与销售公司的契约关系,从而很快形成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网络。据统计,乐清低压电器企业依托在外乐清人共设立了 3000 余家销售中心、分销公司和经销点。

(二)回归投资创业,推动乐清产业结构调整。自 2005 年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至今,乐清共引进在外乐清人回乡投资项目 38 个,内资 16.5 亿元,推动了乐清产业转型升级。乐清籍企业家周星增创办的上海建桥集团参与乐清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改制,组建温州建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并晋升为建工集团,成功获得一级建筑资质,成为乐清建筑业的龙头企业,2006 年至 2008 年共纳税 1.05 亿元。乐清籍企业家周荣创办的苏州路之遥科技有限公司在北白象镇投资 4.3 亿元建设自动化控制传感器、汽车控制器系列生产线建设项目已进入土建施工,建成后年产值可达 40-50 亿元。在石家庄经商的乐清籍企业家林成法引进国家“863” 计划成果新型液晶项目,正在争取启动建设。乐清籍企业家陈国崇创办的江苏安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计划在乐清投资 3.5 亿元建设柴油机零部件生产基地,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三)参与慈善捐赠,促进乐清新农村建设。乐清籍在外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纷纷参加慈善事业,既积极参与当地的扶贫济困活动,更不忘家乡的新农村建设。2007 年由乐清市委宣传部会同市委农办、市经合办等有关部门评选产生的乐清市十佳在外回报家乡新农村建设个人马林法等 10 人,历年累计捐资额就达 6300 万元。在山西太原成功创业的企业家苏德生 2008 年被推选为清江镇北塘村村委主任后,制定实施北塘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到目前为止苏德生已个人捐资 550 万元,用于修建道路、整治河道、绿化环境、兴建公园;并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全村耕地流转,计划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乐清籍在外企业捐资家乡新农村建设的总额达 10 亿元以上。

(四)盘活民间资金,创造乐清社会财富。调查发现,一般乐清籍企业家在外投资重大项目,都有乐清民间资金以参股或借贷形式投入。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乐清籍在外企业家自身经营的流动性和各类金融政策的限制,难以从当地金融机构大量贷款;二是面对近几年房地产行业的勃发态势,富有投资意识的乐清各界人士充满投资回报的良好预期,纷纷产生追求更大财富的投资冲动;三是具有良好信誉的民间借贷,引导着乐清富裕民资的流向。因此,乐清富裕的

民间资金,股份合作形式的融资机制,就成为乐清籍企业家在外投资重大项目的坚强后盾。据有关部门推算,常年投放在外(包括购置不动产)的乐清民间资金达 1000 亿元以上。民资外投为广大乐清中小投资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回报,积累了乐清的社会财富。但因此也加大了金融风险,有少数乐清籍企业家因信用缺失或因项目投资失败,造成中小投资者的亏损。(五)开展区域合作,扩大乐清知名度和美誉度。遍布全国各地的乐清人顺应国家宏观形势,抓住机遇、捕捉商机,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参与“双对口” 、山海协作工程,积极参与“5·12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赢得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的赞誉和敬佩,扩大了乐清在国人心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他们以在外累积的独特优势,内外互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进技术,创新营销,拓展市场,实现产业对接、优势互补,拓宽了乐清与全国各地合作与交流的渠道,为乐清生产要素保障、粮食供应安全、区域品牌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乐清人经济与乐清经济互动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交通设施条件不断完善,乐清区域辐射功能显著增强。乐清地处东南沿海,曾经是一个交通“死角” 改革开放以来,, 104 国道拓宽升级、金温铁路、温州机场、甬台温高速公路、七里港码头陆续建成通车或通航,现已形成公路、航空、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并存的对外交通体系,为区域内的加工制造业、商贸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服务。去年5 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今年 8 月份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又将建成通车,使乐清缩短了与长三角中心城市、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的距离。随着温州机场的扩建、沿海高速公路复线的加快建设、金丽温铁路复线的全面施工,乐清对外交通条件将越来越好,物流成本会越来越低,乐清与全国各地时空差距也越来越小。

(二)沿海产业带建设步伐加快,发展空间逐步增大。乐清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乐清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的意见》,着力构筑“一轴一湾四片四区”总体发展布局,建设“一基地二集群二中心”产业发展体系,推动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努力把沿海产业带建成温州沿海产业带的先行区、乐清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为适应沿海产业带的建设,全市在完成围垦海涂 8000 多亩的基础上,争取到 2010 年再完成围垦海涂 3.03 万亩,以此缓解建设用地的不足;同时乐清正在全力建设乐清湾港区,重点发展港口物流、船舶修造、电力能源、新型建材、绿色化工、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临港产业。因此,乐清经济开发区(三期)、市中心区、乐清湾临港工业区、雁荡山旅游风景区将成为选商引资的主战场,为在外乐清人回乡投资提供了可选择的空间。

(三)乐清总部经济园启动建设,发展前景比较看好。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常是中心城市)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设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设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区域,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经济实现最优空间布局的一种经济形态。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总部经济,已规划在市中心区滨海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300 亩的总部经济园。乐清发展总部经济的定位是吸引民营企业总部为主,重点发展民营企业区域总部和业务总部,明确启动阶段的重点是留住本地大企业大集团的总部,同时鼓励在外乐清人的企业总部回归,进而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来乐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业务中心或研发中心。随着乐清市中心区滨海片区中央商务区(CBD)的逐步形成,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乐清总部经济园必将会迈向美好的前程。

(四)“温州名购”计划正在实施,内外互动必显成效。为了发挥在外温州人市场网络和温州产品两个优势,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通过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由在外温州商会、域内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牵头,精心筛选一批温州名品,统一以“温州名购”的标识,在国

内大中城市主要是温州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内集中展示和销售,计划两年内在国内重点城市创建100 家温州名品购物中心(简称“温州名购”。今年 1 月份,全国第一宗温)州名品购物中心已在乐清籍在外企业家胡时俊创办的天津麦购时代广场试营业。“温州名购” 计划的实施,既可提升温州区域品牌,助推温州企业抱团开拓市场,又为包括乐清人经济在内的温州人经济和乐清经济的互动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乐清人经济和乐清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理性分析,准确定位,充分认识乐清人经济在乐清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届乐清市四套班子领导都十分重视在外乐清人工作,从各个方面关心、支持乐清人经济发展壮大,这既体现了人文关怀,更着眼于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今天,促进乐清人经济与乐清经济相互融合、互动发展,不失是明智的战略举措。一要既要承认资本的逐利性,又要正视人的社会性特别是乐清人的家乡情结,全面评估乐清人经济和乐清经济互动发展的潜在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二要把乐清人经济作为乐清发展的战略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三要继续加大在外乐清人工作力度,不断增加乐清人经济与乐清经济的关联度,促进乐清人经济和乐清经济互动双赢发展。四要充分发挥在外乐清人的资本资源、营销网络、人才资源和人脉资源优势,积极传递经济技术信息,有效解决乐清发展的要素制约,促进乐清区域经济做大做强。只有这样,乐清人经济才能在乐清未来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二)建立机制,创新载体,不断加强在外商会和在外乐清人工作。在外商会包括异地浙江商会、温州商会、乐清商会,是在外乐清人集中参加的民间组织。加强对在外商会的联络、服务、协调、指导工作就抓住了在外乐清人工作的牛鼻子。一要建立健全市领导定期察访在外商会制度,尤其是要请市领导出席在外商会举办的重大活动,这既是对在外乐清人莫大的鼓励,又能使市领导了解在外乐清人经营状况,加强与在外乐清人的情感联络,增强在外乐清人对家乡的认同感。二要加大在外乐清人创业成就和乐清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投身家乡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三要开展乐清人经济普查工作,建立完善乐清籍企业家动态数据库,全面准确掌握乐清人经济的量化指标。四要建立在外乐清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帮助在外乐清人解决重大困难。五要给予为乐清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在外乐清人相应的政治待遇,在授予荣誉、安排市人大列席代表、市政协特邀委员名额时适当增加在外乐清人的比例。

(三)构筑平台,优化服务,完善在外乐清人回乡投资创业的支撑体系。吸引在外乐清人回归投资创业,资源保障是基础,政策创新是关键,服务到位是根本。一要以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为契机,引导在外乐清人回乡投资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努力打造在外乐清人回乡创业平台。二要建立动态的乐清本土投资项目库和信息沟通网络,全面收集实力较强的在外乐清人的投资动态信息,及时推出适合在外乐清人回乡创业的投资项目,积极打造在外乐清人回乡创业的信息沟通平台。三要在市经合办(市招商局)增设在外乐清人服务中心,实行在外乐清人回乡投资项目报批和进入总部经济园的全程代理服务,并及时帮助回乡创业的乐清人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不断提升对在外乐清人回乡创业的服务水平。四要对乐清籍企业家回乡投资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既要看投资对象的资金实力,更要看投资对象的团队能力和专业营运水平,以确保重大投资项目能发挥预期的综合功能和效益。

(四)科学规划,统一建设,着力把乐清总部经济园打造成为实施“乐商回归工程”的“乐商家园” 。从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实施“乐商回归工程”的实际出发,乐清总部经济园开发建设必须注意:一要充分认识乐清总部经济园这一战略资源。根据乐清市中心

区发展规划,滨海片区是未来乐清的中央商务区(CBD),而乐清总部经济园规划区位于滨海片区的核心地段,必将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商务制高点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高端平台,是乐清发展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决策者、投资者、开发者、入园者理应重视对待,舍得投入,乘势而上,各得其所。二要加强组织领导,理顺条块关系,明确投资主体、开发主体和招商主体,建立总部经济园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各个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合力推进开发建设进度。三要及时制定政策措施,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专业营运商,也可由市政府组建乐清总部经济园投资公司,或以乐清市在外企业家联合会凝聚在外乐清人的实力组建投资公司,严格按规划开发建设,做到统一开发、统一设计、统一物业管理,为入园企业提供“交钥匙工程” ,切忌让入园企业变成房地产商。四要加快滨海片区基础设施和总部经济园配套项目的建设,尽快集聚滨海片区的人气商气,不断改善总部经济园的环境条件。

(五)要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符合条件的乐清内外企业入园,吸引有置业欲望和发展潜力的在外乐清人进入总部经济园,引导他们从初始的投资置业向中长期的回归创业转变。我相信,只要能在较短时期(2~3 年内)将乐清总部经济园一期打造成“乐商家园”——乐商回归的家园、乐商创业的家园,集聚“在外乐清人”这一独特资源,乐清总部经济园的未来就有活力和希望。

乐清的困惑

2006年,大量关于温州的报道充斥各大媒体。一是GDP增速减缓,产能过剩;二是炒房团成了房奴一族;三是苏州模式PK温州模式;四是王建满的“招商引资”新政的重新解读;五是大笔民间资本回流,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途径。

温州是不是真的遇到发展中的“天花板”?这之前,温州也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经济界与地方官员都能找到一种很好的说法,解释温州现象与原因。比如,改革开放初的温州模式理论的推出,把“政府无为”解释为对民营经济的保护,把企业外迁、资金外流更名为资本外扩,以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的关系说明区域经济和藏富于民,其中诞生了“地瓜经济”,以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格局,并把这项工作命名为“一号工程”。温州企业与经济发展,好象是一个淘气的小孩子,不断惹事,政府官员只得充当保姆或者家长角色,不断地出面解释:这孩子的确不听话,但前途不错,现在大家只能将就了。

温州模式早已过时,现在的政策环境也无需政府无为,把温州人经济变为温州经济也找不到有效的途径,“地瓜经济”在人们记忆中渐渐褪去,“一号工程”任重而道远。2006年,温州人

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解释目前遇到的困境呢?

4月,各媒体像是约好了似的,纷纷对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内容进行披露,报道中提及:曾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中居功至伟的民间金融摇身一变,已成为掣肘该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因素。报告呼吁,应改造和提升温州传统的民间金融市场,“适当放弃对自发性金融结构变迁的迷信和依赖”。在报告中,温州人行课题组提出的具体建议是:改造和提升传统民间金融市场,逐步消除金融结构的二元化,采取如民间借贷契约的票据化、允许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公司进行资金调剂和内部集资、设立信贷组织和社区银行等措施,提高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组织化和机构化,实现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并轨。

民间资本的作用首次以专业部门的报告形式提到台前。这之前,中国精算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建军出版了《地下金融规模及对中国影响分析》和《中国地下金融》引起人们的注意,他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方法研究地下金融规模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民间资本市场在温州发育较早,而且规模较大,在其中能不能找到一种途径,化解温州发展中遇到的“成长烦恼”呢?

“巨华”事件

7月20日晚,央视一套《焦点访谈》栏目播出题为《电器也能用纸糊?》的节目,记者以采访浙江巨华电气公司销售经理,拍摄该企业生产车间以及产品销售柜台为主要内容,报道了该企业采用水泥、瓦楞纸做产品绝缘体生产QJJ3自耦减压起动器行为,这对打假打出来的“中国电器之都”来说不啻是一个晴天霹雳。

电器居然可以是纸糊的,这在我们听来几乎就是一个天方夜谭。然而,它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常言道,纸包不住火。纸糊电器很就快引起了一场“大火”,它不仅蔓延到了温州整个电气行业,也危及整个全国电气销售市场。

《焦点访谈》播出的节目实际上是柳市低压电器质量问题的一个缩影。虽然节目中提到的浙江巨华电气有限公司是温州市翁垟镇的一家企业,其辖区不属于中国电器之都——柳市镇,但此现象的存在,却也是对柳市部分电器生产企业的一种影射。

事实上,“纸糊电器”事件并非一个偶然现象。“大火”之前就已经有“青烟”冒出来了。在它未呈燎原之势前,业内人士却始终保持沉默。有人装作视而不见,也有人知而不言。于是,“纸糊事件”就在众人的沉默中爆发了。

柳市分布着近2000家电器生产企业,然而如此众多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却参差不齐。同样的产品,大企业的价格和小企业的价格差别很大。柳市低压电器因此也被认为是一半清水一半烂泥。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柳市低压电器同种产品的价格通常会分两到三个等级,A级产品通常符合国家标准、质量也不错,B级产品质量接近合格、材料则有所偷减,C级产品往往粗制滥造、产品蒙混过关。柳市各大集团生产的通常都是A级产品,个别集团公司迫于成本压力也有生产B级产品的现象存在。而分布于柳市大街小巷和乡村地带的小企业(许多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则多生产那些C级产品和B级产品,以低价优势生存于市场。据技术监督部门抽查,去年上半年,BK控制变压器、小型断路器、防爆电器、自动交流稳压电源等高危行业的产品合格率分别只有60.0%、60.7%、58.3%、50.0%,去年年底断路器等产品抽查合格只有62%,接近质量预警警戒线,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

“纸电器”的背后

商务部长薄熙来曾算过一笔账:中国卖8亿件衬衣所赚的钱,才能买1架空客A380飞机。这并非笑话,这真实地反映出中国相当一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尴尬地位。在温州,这样的企业并不鲜见,它们大打价格战所形成的“杀价”怪圈。

“杀价”像是一种传染病,几乎感染给了温州每一个制造行业。在能源、原料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今年温州五金洁具、低压电器等价格反跌。1月到7月,阀门行业一些产品价格比去年下降15%左右。一些服装、皮鞋企业,营业额虽然上升,利润却下跌了。

“杀价”虽乱,但在温州,已是市场常景。温州目前几千亿民间资本,绝大部分都挤在轻工制造业捣腾,加上产业进入门槛低,真可谓“人挤人,挤死人”。而今,“杀价”已普遍影响产品质量。

对此现象,企业界一些人义愤填膺,谓“杀价”毁了行业前途。于是,在温州召开了一次电器行业座谈会,商讨“遏制跌价”。会上,大小老板痛陈“杀价”之弊,期望正泰、德力西、天正等龙头率先提价,力保行业利润。三大龙头也曾协商价格,温州电气行业协会甚至出台“成本价格备忘录”。但是,“备忘录”墨迹未干,价格战就又开打了。

“其实,温州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杀价’史,”温州大学经济系教授马津龙说,“几乎每一个反对‘杀价’的老板,都是‘杀价’高手。”

低价竞争是一个老话题。2006年,与产品降价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生产成本一直在攀升。价格低于成本,肯定伤及质量,最后走入恶性循环怪圈。市场竞争压力肯定会带来市场的格局变化,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天性,重新洗牌也势在必然。但是,“价格低于成本”的反常现象,多少也有点扭曲。这种反常最后演变成用瓦楞纸代替变压器的“纸电器”。

柳市,这个“电器之都”来之不易,是十年打假打出来的。对于假冒伪劣,温州人都有一股刻骨铭心的痛。现在看来,如果没有严厉的遏制机制,这股痛每隔一段时间总要发作一次。上一次是温州人追逐更大的利润,银触点换成铜触点,赚得更多;这一次是产能过剩,成本能少则少。生产合格的产品,几乎每个厂家都能做到,那为什么偏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呢?这背后是存在严重的亏损或者利润极其微薄,这不是一个质量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盲目逐利的结果,也是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后的集中体现。为了在此残酷的市场中得以继续生存不被淘汰,绝大多数企业选择压低价格,抢占市场以增加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借此来弥补或适应因产品价格因素而造成利润过于微薄的困境。但事与愿违的是,企业不但没有从困境中得以突围,而相反的是企业又进入新一轮的价格战,继而重新进入另一番恶性循环的怪圈。当然这种尴尬只能使企业陷入无休止的价格竞争中,而相应的利润从微薄再微薄,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保证也就无从谈起。

由于没有合适的市场退出机制,不少企业还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专业化做不了,只得多元化,而多元化又遇上资金链断裂的困局。按理说,企业倒闭应该是个正常现象,有淘汰,有新陈代谢,这个产业才会健康发展。但是,现在即使“价格低于成本”,企业也宁肯继续生产,做无望的反抗。企业不能正常破产,不仅是恶性竞争产生的根源,也使相当一批生产资源得不到重新配置和利用,企业也无法通过债务重组、压缩成本的方法重新获得生机。

明天(12月17日)德力西正式“卖给”施耐德

德力西亮三“底牌” 与施耐德合资进实质阶段

温州商报从德力西得到证实,坊间流传的德力西和施耐德的全面合作已经进入实质阶段,

一旦施耐德接受德力西的三个先决条件,夏梦杰尼亚的故事可能在温州电器行业重演。

亮出合资的“底牌”

前段时间,德力西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在上海东方卫视和主持人方宏进对话时,已经亮出了德力西的底牌。胡成中表示,“我们公司(德力西)应该和国际大公司合作……现在谈起来不是某一个产品在合作,要整个公司,包括低压的、高压的和成套的,全面合资”。但他的底线是:第一条原则就是股份的比例,要百分之五十对百分之五十;第二条原则就是要打双品牌,合资公司的商标要打上去,德力西的商标也必须打上去;第三是必须在温州生产,因为温州有很多的优势。

国际合作很多

实际上,在柳市,不光是正泰、德力西,很多电器企业都在和国际跨国公司接触。正泰尝了鲜,但用南存辉的话来说,和GE的合作只是“很小的”,“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GE的妥协,因为像GE、西门子、施耐德这样的国际巨头并不希望给我们做老师,而希望做主导者”。南存辉还透露,GE当时要求的比现在的“大得多”。还有消息说有的企业自动放弃控股权寻求合作,但国际巨头并不买账。因此,德力西和施耐德各抱着什么样的期望就很让人期待。

合作仍在商谈中

“德力西确实在和施耐德谈判,而且现在也只和施耐德一家在谈判。德力西的三个原则依然没有动摇,只有施耐德接受了德力西的这三个原则,谈判才能继续下去。”

胡成中的秘书施永存昨日表示谈判还在进行中。至于双方目前具体进展到什么程度,施永存说:“由于(最终结果)没有明确,进展不好讲。”

德力西的另一位股东胡成虎则表示,由于签署了保密协议,所以不能透露信息。

合资是为更好的发展

据了解,虽然GE、西门子的名头和规模要比施耐德大得多,但近年来对温州柳市电器造成冲击最大的却是施耐德,“它甚至连高压都不做,就是低压电器,它去年做到八十多亿欧元”,胡成中这样评价施耐德的专业化。

胡成中认为,德力西不和国际大公司合作,至少生存“二三十年没有问题”,和国际大公司合作,“它有国际化的网络,它的技术含量比我们高一些;我们有成本的优势,有机制的优势,合作起来,发展得会更好”。

有消息说,施耐德在去年对温州某电器企业提出了高达百亿元的专利索赔,最后在有关部门的调解下,温州那家企业以放弃生产销售涉及纠纷的产品而收场。“在施耐德们看来,与其在市场上拼杀,不如将其收编。”乐清电器行业一业内人士这样分析施耐德。他还说,更何况温州的成本优势还比较明显,德力西的国内销售网络也很有含金量。

施永存表示,一旦双方合作确定下来,德力西将高调对外公布。

相关链接

法国施耐德,是一家国际知名的跨国企业,以生产低压电器著称,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4300多名员工,4家分公司,32个地区办事处,14家生产型企业,以及4个物流中心,2个培训中心和1个研究发展中心,400多家代理商和全国性的销售网络。

德力西与施耐德良缘已定?

该集团表示,外界有关涉案12亿元的并购说法不准确

本报讯(首席记者夏海鹏)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近日在温州公开场合透露,德力西集团与世界著名电器企业德国施耐德集团达成并购协议,德力西的资产被评估为25

亿元,施耐德拟打入现金12.5亿元。

记者就此事采访德力西集团董事局秘书处周先生时,他明确说:“关于与施耐德的合作我们还没有发表任何说法,现在也不会向任何媒体记者透露相关情况,外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有的甚至是毫无根据的,如果德力西真的与国外集团达成合作或合资实质性协议的话,我们会在适当时机召开记者会予以披露。对于一些说法,德力西正通过法律手段交涉。”

但也有人注意到,最新一期德力西内部刊物报道:3月3日,施耐德电气公司董事局主席拉克曼造访德力西集团,并与德力西洽谈合作事宜。在报道中,拉克曼表示,温州是民营企业发祥地,正在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施耐德十分重视“本土化”经营,希望挑选最好的城市、最优秀的企业共同合作,德力西是一家很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德力西与施耐德过去有过合作,双方关系很好,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合作促进双方的发展,达到1+1>2的效果。

施耐德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是电气,在世界上150个国家拥有分公司,2005年实现销售额1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施耐德主要在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

华仪悄悄上市

再过一段时间,华仪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锣上市。

在乐清这个集团林立的电器王国,华仪并不是唯一值得总结的优秀企业。华仪在公众面前一直是低调的,有媒体称之为“高压电器王国中的一匹黑马”。2006年,华仪之所以引人注目,除去一直刻意与公众保持距离而引发诸多好奇之外,还因为它的“一鸣惊人”:上市、与德国艾罗迪公司合作开发1.5mW大功率风机……这些“动作”把华仪在这一年推向“第一排”。华仪成功上市,对乐清来说,也是值得庆贺的事。之前,上市在乐清始终是坚冰一块,无人触及。华仪作为温州第一家上市的电器企业和乐清首家上市公司,肯定能催化更多的乐清企业踏上上市的征途。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一个资本角逐的时代,在资本的这块短板上,温州企业因为这个,漏掉了太多的利润的水分,华仪也同样如此,正是在这个竞争环境里,华仪开始留意上市这根稻草。这根稻草的浮力到底有多少?它能对华仪提供多少推动力?相比较那些还没有浮出水面的其他电器企业来说,华仪是一个幸运者,毕竟他获得了一些额外的浮力,但是,人们更多的还是将对华仪的兴趣放在了它的水面下的那一段挣扎的过程,以及抓取上市这根稻草之后的航向发展方面。华仪也好、其他大大小小的温州电器企业也好,不管什么形式,华仪上市毕竟提供了一个排头兵的高度。

我们对华仪手中的这根稻草十分感兴趣,同时也希望能对华仪能有一大致了解,特别华仪的上市对区域经济的示范意义。我们以前没有较多的机会这么直接地接触一个集团公司。介入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我们获益不少。这一次与其说是调查,不如说是整理思路和文字。我们没有一丝轻松之感,反而有点惶惶然,毕竟没有时间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内核,也没有才力为目前温州电器企业遇到的困难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这虽然有违初衷,但许多事情的发展往往并非事先所设计的,这如同五六年前的温州百家排队上市的民营企业。

民间资本开始显示力量

1、铜业公司像吹汽球一样,一个子大起来。

2、投资公司如雨后春笋,正和、朝阳呈现王者气派。

3、进入基金、期货、股票等证券市场的市民比炒房团多,资本投放大大大于炒房。今年乐清

民间资本的盈利大部分来自于证券市场。

4、炒房、炒煤、炒矿开始四面楚歌。

5、传统产业开始死一批、勉强撑一批,能够存活的也很困难

"温州模式发祥地"乐清求变将迎来新一轮变革

作为一个以工贸为主的县级市,乐清被誉为“温州模式的发祥地”,市场经济运作体系初具规模。而今,旨在寻求更好发展的乐清,迎来了新一轮变革

一度出现的“温州经济还是温州人经济”的争论及批评,也给乐清人带来不小压力。但是,乐清埋头于转变发展模式,走上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之路

陈棉权见到记者时,脸上挂着温和的笑。他是浙江乐清市委书记,说“社会各界不满于温州经济发展的现状,一度围绕温州经济还是温州人经济产生争论,批评也很多,我们乐清干部的压力也很大”。

如今,乐清可以用经济健康增长的事实来回答社会了。今年前10个月,乐清实现工业总值434亿元,同比增长19.4%;财政总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36.8%,增幅居浙江强县市第一。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37.9%,增幅居全省强县市第四位,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处于近年来最佳水平。

“经过考验的经济增长更有生命力”

———国家宏观调控,给民营企业最好的产业结构调整机遇

“经过考验后的经济增长更有生命力。”陈棉权说。

作为一个以工贸为主的县级市,乐清被誉为“温州模式”的发祥地,有着“浙江看温州,温州看乐清”之说。乐清的产业集群曾觅得市场经济规律的先机,市场经济运作体系初具规模。然而,取得先发优势后的乐清经济发展之路,也曾走得跌宕起伏:资本外流、资源短缺、增速放缓,种种问题无一例外困扰着乐清。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如何让产业进一步升级?在持续不断的调整后,乐清悄然迎来厚积薄发的新阶段。

“为什么说我们的发展经过考验呢,因为要素贫乏矛盾突出,只有冲过这一关,前面才有艳阳天。”陈棉权打了个比方。

针对土地紧张的现状,乐清的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向天空要土地”。在符合总体规划、确保安全质量、符合产业要求的情况下,政府积极支持企业将容积率上限从12提高到15。据测算,总规划面积4.45平方公里的乐清市经济开发区,按平均提高容积率0.5测算,相当于可增加用地1000余亩。与此同时,一项围垦造地计划也在启动,将为乐清增加2.5万亩土地资源。

面对今年的电力紧缺,乐清也采用了独到的应急措施。电网供电告急,乐清的企业主就自购发电机发电,不让机器停下来。截至今年8月初,向乐清市供电局申报安装自备发电机组的企业超过1400户,总容量为22.5万千瓦。

治标还要治本。针对土地、电力等要素制约,乐清市出台相关政策,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限电,对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污染少的企业采用优惠政策,保证用电。这是乐清以宏观调控为契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表现之一。

“平时乐清也强调产品结构调整,但往往因各种原因成‘空调’。因为乐清民营经济占98%,

乐清经济是老百姓经济。产品结构调不调,往哪里调,如何调,其自主权在企业,取决于市场,党委政府不能也不会干预其生产经营方向的。所以,这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给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好的机遇。”陈棉权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由“无为而治”到“有的放矢”的政府变革

在乐清经济发展中,政府作用日益凸现。从早期“无为而治”,到近年来“有的放矢”,政府的扶持政策无疑是助推乐清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快速形成、成功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饱尝“低、小、散”之苦的乐清,紧抓高新技术这一拉动产业优化升级的“牛鼻子”,避开低成本扩张的发展老路,以高新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的瓶颈制约,引导制造业发展。

今年第一季度,乐清50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8亿余元,占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半壁江山”,占全市工业总产值1?"3,同比增长35%,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因素,成为乐清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人们普遍关注“温州模式走到拐点”的说法,在乐清似乎得到印证。不同的是,这个“拐点”正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折点,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起点。

陈棉权说,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政府不能越俎代庖,但是,政府一定要做好公共产品提供者和结构调整组织者。

在依靠科技进步过程中,乐清市逐步形成政府科技工作新的着力点:抓重大共性科技攻关和市场化科技服务。在重大共性技术攻关项目中,政府出资占一定比例,但不要企业给政府回报,而规定要将这项技术给其他企业共用。

近3年来,乐清全市企业投入技改资金36.9亿元,研发经费达6.6亿元。去年,乐清市科技三项经费2450万元,在浙江县级市中居首位。

在科技服务方面,乐清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投资6500万元,建设占地100多亩的科技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同时以网上技术市场为载体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自2002年10月开通以来,已完成技术难题379项,提供研发经费1.7亿多元。

在民营经济地位尚未确立的当年,温州政府聪明地选择“放手”,释放民间经济的巨大能量。如今,市场经济的制度障碍早已消除,温州当地政府再次进行选择,努力当好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器”。

“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推进政策,一些新政策也在酝酿中。政府将努力当好‘助推器’,采用政策手段切实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乐清市市长黄正强说。

万变不离其宗

———变革的核心是温州精神的延续

今年前10月,乐清的发展成绩,是在攻克宏观形势趋紧、要素紧缺、自然灾害突发等难关后交出的。

作为区位优势不明显、矿产资源贫乏、国家投资不多的县级市,乐清在改革开放期间快速崛起的秘诀,就在于当地人务实的精神,不服输、不怕苦。今年,在遭遇百年一遇强台风袭击,50年一遇旱情,自然灾害突发的条件下,乐清人迎难而上,取得了一份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都处于近8年来最佳水平的答卷。

自然灾害没有让乐清人弯腰,他们更为紧张的是以往发展模式的延续困难———土地紧张、资金趋紧、电力短缺、要素吃紧等无法满足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面对发展瓶颈,乐清人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契机,将以往发展模式面对的制约变为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温州人宝贵的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精神,得到了传承与延续。

6月28日,精心筹备的乐清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这个采用全新管理模式的“政府超市”,管理人员很少,却几乎囊括政府部门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进一家门办成、盖一个章办好、收规定费办实、按承诺日办结”。

近日,注册资金高达500多万美元的“通用正泰(温州)电器有限公司”在乐清成立,这个乐清近年来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在乐清工商部门审批时仅停留一天。

制度创新释放出巨大生产力,也让人们感受到收获的愉悦———国内著名IT业巨头恒基伟业与乐清市政府达成投资100亿元的合作项目,创建恒基伟业温州(乐清)高科技项目园区,这是乐清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大项目。

产业集群效应也在形成。在乐清柳市,可以买到一个普通低压电器的所有配件,而且是全国成本最低的。比如,正泰集团有800多家专业协作厂,每个产品分工甚至细化到一颗螺丝钉,通过整合,集小为强,这个产品最终成为众多协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汇总。

企业“扎堆”、相关企业衍生、配套企业发展,使区域经济竞争力核心得以形成,并显示出强大的吸盘效应,吸引更多企业加入壮大产业集权。“库柏”等世界500强企业近来纷纷进驻乐清,与当地企业开展合作。

如果说,乐清前一轮飞速发展的秘笈,依托于乐清人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宝贵精神,那么,乐清如今取得的成绩,在于这种精神的延续———求真务实、敢于求变。

从1亿到1000亿——乐清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脚步

乐清民营经济发展的30年是一部经济增长与社会制度变迁的历史。

1979年突破亿元上世纪70年代,自由的水流,在计划经济的坚冰之下,从裂缝里悄无声息地渗出。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农村全面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原来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柳市、北白象、湖头、茗东等乡镇,率先出现了从事低压电器等生产的家庭工业和联户工业,然后遍及虹桥等区。接着,村及村以下的城镇合作和个体工业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1979年,乐清县工业产值实现12301万元,第一次突破亿元大关。关键词:社队企业1977年之前,全国“文化大革命”,许多全民和大集体企业停工停产,市场上一些产品供不应求,给社队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乐清全县陆续办起采石场、蛎灰厂、修建社、鞋业社、成衣社,逐步发展小五金、小电器、小塑件、粮食加工和服装皮革等行业。这些社队企业是乐清民营经济的启蒙者,后来好多家庭作坊就是从这些社队企业中“分”出来的。据统计,到1978年,柳市全区社队企业数增到421家,从业人数31598人,总产值达4062万元,与1976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1988年突破10亿元。关键词:“八大王”事件

1982年初,中央下发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紧急通知,以“投机倒把罪”抓了一批走在市场经济“风头浪尖”上的人。人称“八大王”的8位经济领域的“领头羊”,7个人被判刑,1人潜逃在外。“八大王”事件是1982年经济整肃运动的冰山一角。此后,乐清经济三年徘徊不前。该事件于1984年平反。股份合作是上世纪80年代乐清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据《乐清县志》记载,上世纪80年代,境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家庭工业为基础的股份合作经济迅猛发展,形成全民、集体、个体、股份合作、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新格局;全县工业体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城乡个体、股份合作、村办工业成为全县工业的主导成份。

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6.22亿元,其中,乡镇工业产值达4.6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5.12%。1988年,乐清工业经济实现104424万元,突破10亿元大关。1993年突破50亿元关键词:国家七部委柳市打假上世纪80年代末,13.5万人口的柳市镇有7.8万人卷入低压电器行业。他们超热的市场经济行为夹杂着唯利是图、技术低下和无序竞争,无证假冒伪劣产品祸及全国。1990年5月,国家七部委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假治劣活动。现任乐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陈胜峰当时是万家乡乡长,他作为基层干部之一参加了国家七部委工作队座谈会。“我们的县委、县政府反复强调‘打击的时候要疏导,堵截的时候要扶植’,当时我们几个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也据理力争。如果没有‘打击、堵截、疏导、扶植’八字方针,不敢想象现在的柳市会是怎样。”经过这场整顿,乐清工业出现了跳跃式高速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原有的以家庭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小企业,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组建成为3000多个股份合作企业,乐清工业出现空前规模的扩大生产投资热潮。正泰、德力西、天正、新华等一大批企业走上了集团发展之路。1993年,乐清撤县设市,并开始跨入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同年,乐清工业总产值达504111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1996年突破100亿元1994年,乐清推出了“质量立市、品牌兴业”系统工程,低压电器产值1990年时仅1亿多元,

至1999年,该产业产值超出100亿元,成为乐清支柱产业。1996年,浙江省首家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标志着乐清乡镇企业组织形式向更规范的公司制发展。当年,乐清工业总产值达123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2004年突破500亿元从1995年到2000年,乐清工业规模经济开始形成。昔日家庭工业户已蜕变成为5321家股份合作企业和2897家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各类企业集团47家。5年来,乐清划出4000多亩土地,沿104国道两侧,建立了19个工业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使之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据统计,“工业走廊”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值的75%。

2000年9月,乐清市中心工业园区创建。2000年11月16日,乐清市召开“质量立市、名牌兴业、科技创新”暨打假创优十周年纪念大会,向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省、温州市著(知)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称号的正泰、德力西、天正、长城、新华、万家、人民、环宇等19家企业颁发了47个奖项(正泰、德力西各获得100万元巨奖),并表彰了电器行业打假创优突出贡献者。2001年,柳市镇成为中外闻名的低压电器之都。从当年起,“中国电器文化节”年年举办。

2004年,乐清跨入首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行列。年底,乐清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5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3%。2007年突破1000亿元。关键词:中美知识产权第一

2007年7月10日,中国浙江民营企业通领科技集团历时3年多时间,耗费巨资,获得美国法院下达的中美知识产权官司第一份胜诉的判决书。判决书判定中国通领科技制造并销往美国的GFCI产品,不侵犯美国莱伏顿公司第6,246,558号专利。美国媒体的评论文章指出:“其重大的政治意义远远超出了商业价值。”

关键词:温州首个工业产值超千亿县(市)

2007年1月,华仪电气(16.72,-0.07,-0.42%)上市,成为温州电气行业第一家主板上市的民企。11月,德力西与施奈德共同投资组建的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挂牌运行。截至2007年,乐清已

获得中国电器之都、中华全国钻头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等9张国字号工业产业金名片。全市拥有驰名商标38个,中国名牌产品12个,国家免检产品32个,是全国知名品牌最多的县市之一。

2007年,乐清实现工业产值1008.7亿元,成为温州首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县(市)!从1

亿元到10亿元,乐清用了9年时间;从10亿元到50亿元,用了5年时间;从50亿元到100亿元,用了3年时间;从100亿元到500亿元,用了8年时间;而从500亿元到1000亿元,仅历时3年。

作客乐清经济开发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沃尔夫冈·库恩;刘媛媛译):一阵清脆的铃声唤醒了熟睡中的我们。今天从淳安到温州的车程要超过四个小时。温州位于浙江省南部,因其繁荣的经济而享誉海外。许多国际上成功的私有企业在这里落户。这座拥有800万人口的都市不仅仅仰仗其繁忙的港口而发展至今,许多当地人也在全世界创业。据说,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能发现温州人的足迹。温州,在某种程度上,堪称一个繁荣的经济中心。

今天采访的是代表浙江省成功经济政策的两家私营企业。首先是通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这家私营企业主要生产接地故障漏电保护器(GFCI)。通领科技在美国拥有4项专利,在中国本土的专利多达29项。全世界仅有5家生产该类仪器的公司,通领科技是中国唯一的一家,因此它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所以,这家公司作为200年奥运会国家体育馆“鸟巢”漏电保护电器的独家供应商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此外,通领科技在产品研发时尤其注重降低能耗。在这方面,通领科技也被冠以“绿色环保企业”的美名。

我们访问的另一家私营企业是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也是一家电器生产商。正泰集团从一家5万元的小作坊起家,经过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从“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的跨越。如今的正泰是低压电器最大的供应和生产商之一。正泰集团在中国拥有八大专业公司,2000多家国内销售中心和特约经销处。还有40多家销售机构活跃在美国和欧洲,产品覆盖高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等产业,畅销9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泰集团不仅仅因为它在商业上的成功而闻名,也更因为它一直积极地履行其社会责任而备受关注。它是全国首家对职工实行“五险一金”和相应社会福利的民营企业。公司还定期举行文化和体育活动。为了不断提高员工的教育水平,正泰还与上海理工大学签订了合作协定,将员工培训常规化。公司近年来在社会公益事业上的投入超过亿元。这些措施的成果也相当显著:正泰的员工士气旺盛,也鲜有人才流失。

第三天的行程与前两天游览秀美的自然风光构成鲜明有趣的对比,就像隔着(汽车)冷却器看到了经济发展的马达。并且毫无疑问:这个马达无比强劲!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乐清海洋经济发展迎来大机遇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是浙江省首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

乐清作为拥有绵长海岸线的沿海大市,其海洋经济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些企业已开始大手笔地谋篇布局。最近,浙江金海湾风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忙着筹备位于雁荡镇的金海湾旅游项目的开发。据悉,这个旅游项目总投资2.8亿元,前期已投入3000多万元。金海湾旅游项目将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是乐清发展海上旅游、做好山海旅游结合文章的有效载体,对完善雁荡山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海上名山”品牌、促进乐清旅游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乐清的产业和发展长期以来受到空间制约,面对这次重大机遇,乐清许多企业把目光对准了辽阔的大海。乐清湾港区一期围垦新增用地近5000亩。慎江阀门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特大重型特种精密合金铸件、锻钢制造中心投资建设项目就选择落户乐清湾港区。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战略,也给乐清雄厚的民间资本指明了投资的方向。专家估计,未来几年,乐清民间将有上百亿元资金投入到海洋经济相关产业。

浙江乐清上百亿资金布局海洋经济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这是浙江省首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也是我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

乐清作为拥有绵长海岸线的沿海大市,其海洋经济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一些企业已开始大手笔地谋篇布局。

企业吃了定心丸

最近,浙江金海湾风景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方伦忙着筹备位于雁荡镇的金海湾旅游项目的开发。

据悉,这个旅游项目总投资2.8亿元,前期已投入3000多万元。

“手续已经办好了,土地也已进入挂牌阶段,接下来将建一个五星级的度假村,有人工沙滩、人工游泳池、会务中心、海鲜大世界、泥浴桑拿馆等,集旅游和度假两大功能。”黄方伦表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战略,给本就在海洋领域投资的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

金海湾旅游项目就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快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是乐清发展海上旅游、做好山海旅游结合文章的有效载体,对完善雁荡山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海上名山”品牌、促进乐清旅游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港口资源潜力大

乐清的产业和发展长期以来受到空间制约,面对这次重大机遇,乐清许多企业把目光对准了辽阔的大海。

乐清湾港区一期围垦新增用地近5000亩。慎江阀门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特大重型特种精密合金铸件、锻钢制造中心投资建设项目就选择落户乐清湾港区。

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岁青表示:“港口物流便捷,特别是我们公司的产品都是重型大吨位,选择海运会比陆路运输成本低得多,而且乐清湾港区围垦解决了企业生产的土地瓶颈,港口资源优势潜力大。”

吸引更多民间资本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战略,也给乐清雄厚的民间资本指明了投资的方向。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估计,未来几年,乐清民间将有上百亿元资金投入到海洋经济相关产业。

“近年来国家一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新型产业。国家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民间资本有望大量进入海洋港口物流、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等领域。”周德文表示,乐清此前在造船业、滩涂的开发利用方面在温州占领先地位,加上地理优势更具天时地利,规划出台后,正好给民间资本找到了一个好的投资方向。

乐清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目录前言 1

一、发展基础与条件 3

(一)海洋资源概况 3

(二)发展的现状评价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7

(四)发展的有利条件9

二、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基本原则11

(三)发展目标13

三、主要海洋产业发展15

(一)港口物流业15

(二)临港(滨海)工业17

(三)海洋渔业20

(四)滨海旅游业22

(五)海洋新兴产业24

四、区域布局及发展重点26

(一)总体布局26

(二)北部山海旅游产业区27

(三)中部临港综合产业区31

(四)南部沿海特色产业区35

五、海洋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41

(一)合理规划岸线资源41

(二)综合利用滩涂资源43

(三)保护海洋生物资源44

(四)改善近海海域生态环境45

六、对策与措施47

(一)健全海洋综合管理体制47

(二)实施“科技兴海”战略48

(三)创新海洋开发新机制49

(四)拓展海洋经济外向空间49

(五)强化涉海基础设施建设50

(六)加强海洋经济持续发展51

附表:《乐清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建设项目表

[1] 港口及集疏运系统建设项目表;

[2] 临港(滨海)工业建设项目表;

[3] 海洋渔业建设项目表;

[4] 滨海旅游建设项目表;

[5] 水利(围涂造地)工程建设项目表;

[6] 海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表。

附件1 温州市乐清湾港区开发规划

前言

乐清市东临乐清湾,隔乐清湾与玉环、洞头县相望,南隔瓯江与温州市区相对。全市陆地面积约1174 km2,海域水面积约270km2,沿海岸线长约193.3km,沿海地带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全市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规划背景: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乐清市从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依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沿海市、县(市、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导意见》(浙发改地区[2004]529号)以及《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等有关精神,制定了《乐清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规划目的:《发展规划》是为加快海洋开发步伐,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规划以海洋经济发展为重点,确立海陆并进发展和区域布局优化的战略,推动沿海区域经济按梯度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规划范围:包括乐清濒临的海域、海岛以及海洋经济发展所依托的沿海平原地带。全区陆域(含海岛)总面积约660km2,海域水面积约270 km2。主要有湖雾、大荆、雁荡、清江、南塘、南岳、蒲岐、虹桥、芙蓉、石帆、天成、乐成、翁垟、柳市、象阳、黄华、北白象、七里港、磐石等19个沿海乡镇。

规划内容:《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乐清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涉及港口物流业、临港(滨海)工业、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新兴产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