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读美国文化传播中个人英雄主义范式的类型和发展

解读美国文化传播中个人英雄主义范式的类型和发展

解读美国文化传播中个人英雄主义范式的类型和发展
解读美国文化传播中个人英雄主义范式的类型和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资本运作

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及资本运作 阎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一、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并已成为现实,其表现方式就是: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 文化产业不再仅仅是国家文化形态,而且越来越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并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最直观、最具体的反映。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德国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等都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文化产业同高科技产业一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有前景的两个巨大产业之一。 今天的世界文化市场可谓四分天下:美国占有市场总额的约43%,欧洲34%,亚洲、南太平洋国家19%,其他国家占有剩余的份额。 1、美国的八大措施 究其美国强势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立法、政策、产业运作、人才战略和调控措施五个方面,来分析美国文化产业。 1、创意园区孵化 它通过提供一系列新创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帮助初创阶段或相对弱小的新创企业,使其能够独立运作并健康成长。从1980年到2001年,美国的产业园区数量从12个迅速发展900个以上。 2、全面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1790年美国就颁布实施了第一部《版权法》。此后,根据美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国会不断地对《版权法》加以调整和完善,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保护。美国文

化产业中得益于知识产权法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对迪斯尼公司“米老鼠”的保护。鉴于“米老鼠”已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美国国会多次修改版权法,延长其保护期限。2003年1月15日,美国最高法院再次做出裁定,决定维持1998年国会通过的延长书籍、电影、音乐和卡通人物的知识产权保护期的法律,并将个人著作权保护期从著作人终生及死后50年延长至70年,公司版权保护期从75年延长到95年,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迪斯尼、好莱坞等集团的利益。 3 、政府保驾护航,推动文化产品出口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文化产业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棋子,因为文化产品的输出不仅能获取商业利润,同时也可以通过文化产品来传承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文化即商品,商品即文化”,正是因为文化产品具有这样一种特殊意义,美国政府一直通过制定各种政策,为文化产品的出口保驾护航,以实现其文化产业的全球化扩张目的。 2000年以来,美国一直以巴西保护知识产权不力为借口,在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上对巴西施压,以取消巴西产品出口美国所享受的普惠制待遇相威胁,要求巴西加强其版权保护力度。如果美国取消这项优惠,巴西每年将蒙受大约20亿美元的损失。在中国加入WTO 的谈判中,美国政府就坚决要求中国开放文化市场,并强烈要求中国取消文化产品进口配额,接纳美国的各类影视制品。 4、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运作模式 美国文化产业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依靠商业运作,让最好的文化产品流行于市场,为社会认知和接受,继而影响民众。 5、注重文化创新,开拓产业资源 《花木兰》、《角斗士》、《300勇士》等由外国传统文化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热卖;突显美国文化产业的巨大汲取能力。当然,美国的文化产业精英们大胆追求创新,进行“美

浅论从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转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5798999.html, 浅论从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转型 作者:丁文浩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4期 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特别是在国家加大文化建设的战略背景的影 响下,传统的艺术范式向文化范式的转型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其使中国艺术范式由曲高和寡走向平民大众的,由自身走向国际,与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的必经之路。在新时期,传统艺术范式已经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如何加强艺术学研究,实现在各领域的相互融合,实现信息时代电子时代的发展需要是值得我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艺术范式;文化范式;转型;趋向 [中图分类号]:J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行业的构建,尤其是在信息化和多媒体时代的来临对于艺术范式也提出新的要求,艺术范式已经很难去囊括新型行业的发展,艺术要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适应,并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艺术学不再是单一的独立发展,也不再作为美学、社会学等的依附学科,而是能够形成与美学、社会学、哲学等相交融的学科。 一、转型是艺术范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毋庸置疑的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艺术范式已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悄然应用着,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先生在介绍其产品时,就十分自豪的介绍道,在苹果产品中,从界面、字体到排版上就应用着大量其在大学时代所研修的书法艺术,所以苹果的产品才会如此完美。这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缩影,在家装装潢,饰品设计等等领域,都渗透着艺术范式的痕迹,艺术范式俨然已经成为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一部分,如果艺术学的研究没有走出传统的思维,依然禁锢在艺术本身,不能和其他学科,不能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话,那么艺术学的研究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其研究成果也很难实现强有力的突破。传统的艺术范式常作为精英文化存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状态难以展开,单一的培养形式造成学科的内容的匮乏,难以在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现实社会达到融合同一。对艺术范式进行转型也是近年来艺术学界和国家战略的规划,在党的十七大中提出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问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总方针,也体现了全社会对于艺术学进行转型的迫切需要。教育部和文化部将艺术学科作为单独学科进行设置也是其自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自身理论,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这样的历史机遇下,艺术范式的转型是其理论学科升级的必经之路。 二、艺术范式到文化范式的转型需要一个过程

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及模式创新分析(精)

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及模式创新分析 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爆发性增长期,新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由量变到生产方式出现质变;第二个阶段是协调期,慢慢形成适应新技术的新的经济社会形态。目前,“互联网+”这一轮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仍然处于爆发性增长期,这个时期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变,不仅仅体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包括了产业自身的适应性调整,“互联网+”生产经营方式、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征。 一、“互联网+”生产经营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迭代,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决策关注的重心转向非物质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的提升,客户价值、私人订制、粉丝经济、共享经济等概念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既是新兴商业生态系统的真实写照,也描摹了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变革的图景。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要素,文化产业领域最具成长性的企业大都跻身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2004年,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信息服务的增加值是51.05亿元,2008年增加到192.66亿元,截止2013年末已经达到1941.12亿元,增长超过10倍。互联网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日益明显,贡献也逐渐增加,同时也揭示了新兴文化产业所具有的鲜明的互联网特征。 “互联网+”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不仅限于将传统产业的内容搬到互联网平台上,更多的作用在于将从业者的思维引入互联网世界,以进行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文化产品是精神和物质生产高度融合的结果,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载体和工具,可以在不改变文化资源原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整甚至更优化的呈现,将资源转化为更加多样的产品形态。比如,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经过高新技术动态化处理的《清明上河图》,将原本静态的古画生动并完整地呈现在观者眼前。另外,需要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使文化遗产获得一种现代发展方式,能够巧妙的融入现代人的意

_公共危机与跨文化传播_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公共危机与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单 波 罗新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公共危机 国际学术会议中图分类号|G 206作者信息|单 波,男,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430023。 罗新星,博士生,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博士生,430023。 跨文化传播的产生与发展和公共危机紧 密相连。从主体关系上讲,公共危机(public crisis )是指不同文化群体的人之间从事传播活动的一种障碍,它使人产生焦虑与不确定性,从而使文化间的交流失去平衡,表现为权力关系的博弈,影响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此时,跨文化传播就失去了和谐的前提条件,自身也陷入危机之中。另一方面,公共危机也呈现出跨文化传播的新问题,砥砺着人们的跨文化传播思想,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内在动力。2007年11月1~2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公共危机与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旨在探讨当公共危机来临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沟通,如何认知公共危机突显的文化矛盾,如何寻找和应对公共危机的可能途径,如何使不同文化背景的媒介介入人类的危机管理,通过对此类全球性问题的讨论,把跨文化传播研究置于矛盾和冲突的语境中,发现更多的理论途径与创新动力。这次会议在跨文化传播与公共危机的关系、公共危机中的跨文化传播障碍、跨文化传播的内在危机、公共危机问题报道的跨文化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产生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当公共危机发生的时候,跨文化传播能对它产生怎样的影响?当人们建构跨文化共识的时候,又埋下了怎样的危机?对于这个 老问题,本次会议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 见解。香港中文大学的陈韬文认为,在处理 涉及全球性风险的事件时,国家传播系统在 面对国内外压力时,必须顺应全球环境的传 播要求,而其中来自外部的压力比内部的压 力更为关键,中国在“非典”疫症期间出现的 传播同步现象正说明了这一点,虽然这种现 象是暂时的并且局限在疫症问题内,并未使 传播系统发生显著的结构性变化,但将会成 为中国传播界日后争取更开放的传播政策时 的重要符号资源。香港中文大学的李少南也 通过S ARS 危机在香港的发展过程得出结 论:跨文化传播对公共危机在不同时期有不 同影响,分别是扩散危机、引入国际力量、调 解分歧、团结内部及监控危机。当本土危机 出现时,假若危机处理者对跨文化传播不能 作出适时的使用及回应,危机将会持续,会对 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 上海大学的戴元光、赵士林认为,在全球 化的背景下,对于危机的透明与及时的报道 也往往有助于危机得到更快的解决,而且许0 21学术 动 态

大众文化的三种范式

陶东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 陶东风: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 在中国的学术思想语境中,“大众文化”这个词常常有很大的歧义,这是因为早在193 0年代,就有“左”翼领导的文艺“大众化”运动,出现过“大众化”、“大众文艺”、“大众文化”等术语。但是它与诞生于1980年代的“大众文化”意义完全不同。简要地说,19 30年代左翼的“大众文化”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的一部分,它没有商业色彩,也不是由商业性的文化工业机构利用高科技媒介技术批量生产的,它受到的影响来自当时的苏联普罗文化;而1980年代出现的“大众文化”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它恰恰是对起源于1930年代,极盛于文革时期的“革命大众文化”的否定,并明显受到港台地区和西方国家大众文化(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话说是“文化工业”)的影响。但很长一个时期,中国学术界没有对两者进行明确的区分。在我发表于1993年的文章《欲望与沉沦——大众文化批判》中,对于“大众文化”进行了这样的界定:大众文化是“商业化的、批量生产的、以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子传播媒介传播的、娱乐性消费文化”。[1] 这个界定已经比较接近西方学术界由法兰克福学派确立的大众文化或“文化工业”概念。在发表于199 5年的《官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妥协与互渗——89后中国文化的一种审视》一文中,我对“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商业性大众文化”、“革命性大众文化”等概念进行了区分。该文指出:“民间文化”(folk culture)主要是前现代社会的非官方文化类型,主要存在于农村,是人民自己创造的文化,它还没有被纳入商业化、工业化的文化工业生产体系;而“大众文化”则仅仅是与现代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相伴随并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手段制作的具有商品消费特点的市民文化形态。 关于“商业性大众文化”(commercialized mass culture)与“革命性大众文化”(r evolutionary mass culture),文章指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所谓“大众化”、“大众文艺”、“大众文化”等文化运动和文化类型,这种革命性的大众文化(群众文化)包括30、40年代的那些快板书、街头剧、顺口溜等,还包括赵树里的小说、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50年代的新民歌等通俗文学艺术。这些作品同样具有流传广、文本简易通俗等特点,但却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追求利润、感官刺激的色彩。它是革命文化的一种类型。[2] 本文考察的“文化文化”和“大众文化研究”不包括革命的大众文化,而是特指以大众传播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

■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 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实证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与解释学(或建构主义),以及与这种两种方法论对应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 ■关于“科学”概念的界定 今天所说的或所使用的“科学”一概念是以17~20世纪西方的知识活动为基础而立起来的。关于“科学”概念的界定: 《不列颠百科全书》:“涉及对物质世界及其各种现象并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的所有各种智力活动。一般说来,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作用[2]”。(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P137)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P2664) 科学活动又是与理论密切相关的: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科学理论是“由人类的想象力构想出的广阔领域的系统性概念化结构,它包括关于物体和事件内在规律性的经验定律的体系;这些物体和事件可以是可观察的,也可以是假定的;由这些定律所提出结构并设计用科学的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事物”。(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P720) 由此可以得知,科学是指通过理性精神和手段用以探索具体事物规律性的知识活动,它与无知和迷信相对立;理性精神与理性手段(包括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假设、推理、分析、综合、计算、实验等)彼此关联、互相依赖,而科学活动既包括质化研究,也包括量化研究,在理论形态与技术形态之间,这两种研究不存在排斥关系(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P4~5)。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活动以及中国有无科学史? 吾淳先生认为,古代中国的知识活动是以经验为核心,这种知识活动除了通过目标———反复(实践与观察)———归纳(总结)———修正(提高)———目标这样一个结构模式以提高技术水平、达到精湛技艺这一条重要路径外,还有另一条路径,那就是倾向或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又依赖于积累、直觉、类比、归纳、试误、修正等与经验密切相关的方法[5]P32。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活动带有明显的经验(直觉)思维特征,由此推断中国思维忽视逻辑的观点较为流行。 中国逻辑中的最典型的判断形式主要不在与对事物的性质有所确定,而主要在于对因果关系等有所确定。另外,中国逻辑具有辨证思维、综合思维、注重概念内涵多样性及对应性等特征,由此可以对中国逻辑冠之为“形式更多样或更复杂的逻辑”或“非形式化的逻辑系统”。(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P350~35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要追求的“理”所用的方法是归纳法,近代科学也用归纳法来追求这个“理”,但还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演,而这种逻辑推演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杨振宁.中国文化与科学[J].杨振宁、饶宗颐.中国文化与科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P13) ■什么是“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把“empiricalresearch”翻译成“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normativeresearch)”相对立]是指以实证主义(positivism)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有不少学者误将其等同于定量研究。在英语世界中,“empiricalresearch”的确切涵义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theoreticalresearch)相对应,涵义要比国内学者指称“实证研究”要宽,以…后实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之一的“质化研究”应属于广义的实证研究之列[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什么是“定性研究”?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发展及原因

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发展及原因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已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3—6%。 据统计,美国和西欧国家的文化消费(包括旅游等) 占家庭消费的30 %左右。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 总量的18 —25 % ,位居军事之后,是第二大产业。从市场规模上看,现在美国、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强国,仅这两个国家就占了世界文化产业市场2/ 3 的份额。在文化产业出口方面,美国占世界第一位。从世界范围看,文化产业的年增长率为6 % ,其他产业的增长率为3 %。在产业规模上,文化产业已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在互联网交易方面,美国2002 年占全球3330 亿美元网上交易总额的64%;音乐产品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1/ 3 强,海外年销售额为600亿美元。 然而直到20世纪初,文化在社会活动中还局限于狭窄的概念范围之内,人们很少出于经济目的开发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运用经济手段,让文化创造商业价值,于是文化产业走上历史的舞台。 20世纪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框架;20世纪中期,美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80年代以后,随着文化商品化程度的加深,美国凭借经济、技术和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产品的倾销;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产业壁垒不断被打破,企业兼并重组浪潮汹涌澎湃,在美国出现了一批超级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引领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今,美国文化产业已发展到一种巅峰状态,其总体实力和竞争优势无人能及。美国文化产业中诸多成功运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哈利·波特》。2007年7月21日,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全球同步首发,当天在英国、美国和德国售出约1135万册。英国女作家JK·罗琳在创造了“魔法男孩”传奇故事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文化产业的销售神话。今年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问世10周年,迄今为止,这个系列小说已被译成65种语言,总销量已达到3.25亿册。《哈利·波特》发端于英国,真正开花结果是在美国。美国的出版商和电影公司可谓大赚特赚。最近在全球公映的影片《哈利·波特与凤凰令》,两周内创下票房新纪录,北美市场收益1.4亿美元,国际市场收益3.5亿美元! 究其强势发展的原因,可以从立法、政策、人才引进、产业运作和调控措施五个方面,来分析美国文化产业成功发展的原因。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特点研究(一).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其特点研究(一) 在我国,文化领域长期以来是作为非经济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事业’’而非产业。文化产业的提出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以区分,二者的功能日渐明确,2002年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官方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目前,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迅猛发展,不仅成为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而且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及其特征 随着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日渐重要,已经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美国不仅以高科技产业称雄于世界,也是世界头号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文化传媒产业不仅在政治上发挥着重要影响力,成为主导世界的力量,影响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和走向,而且在经济上也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成为美国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促使各国政府结合本国实际,对文化产业的范围进行界定。我国国家统计局2004年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和《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两个文件,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有关的活动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可分成三类:1.核心层:包括(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2.外围层:主要包括(1)网络文化服务;(2)文化休闲娱乐服务;(3)其他文化服务,如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3.相关文化服务层:主要包括文化用品、文化设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由于各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根据本国具体情况,给出不同的文化产业界定。但这些界定虽然简单明了,便于执行,人们却通常无法从这些这种界定从中理解文化产业的本质特征。 学术界首先提出文化产业概念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和阿多诺(Theodor Adorno)(1947),他们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首次从批判的立场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此后,有关文化产业的内涵和界定,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学术界之所以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义,主要是因为只有在内涵上对文化产业加以正确说明,对文化产业本质特征上有所认识,才能揭示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文化产业的界定,国内学术界不同学者的看法侧重点有所不同。谢名家认为,“文化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形态。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1.这是从精神生产角度定义文化产业的。而我国在2002年出版的《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则从现代工业社会大规模生产技术的特点,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工业标准生产、

动画的文化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策略

动画的文化传播及跨文化传播策略 摘要: 中西方动画作品中的传播过程都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经受了岁月的沉淀与磨练,在中西方丰 富多彩的动画作品中淋淋尽致地发挥出来。我们了解到,在进行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时,都会在无形之中给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与延伸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推动了社会文化更好、更快地向世界前行。整体而言,中西方动画作品中的文学艺术的传播形式不尽相同,却是表达着同样的艺术内涵,而大致方向不变。并且动画都是通过文化的传播来达到动画作品的大力宣传,然后供本土及世界的观众来欣赏。下面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研究与探讨,如何才能大力地推进动画的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进而实现动画文学的全球化。 关键词: 动画;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策略;深远影响 无论是中国动画作品,还是西方动画作品艺术,都会在无形之中给人类文化水平的发展提供了 便利的条件,这些都是社会精神文化的产物,能够推动社会的动画艺术,为社会的文化发展创造财富。 尽管中西方动画作品中艺术传播的形式各显神通,不尽相同,却是表达着同样的艺术内涵,同样是运用 动画作品来表达艺术的文化气息,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是社会环境的缩影,从而让儿童乃至大人认识到文化知识真正的力量,所谓的真善美的真实所在。 一、动画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 1)由于动画的深入人心,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属于自己心中的动画偶像剧,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简单的动画内容都能够脱口而出,比如说:《熊出没》这部动画的兴起,成为多少儿童心中的所爱,家喻户晓。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都会模仿其中的话语,进行通话的交流。千万不要觉得这些简单 的话语通俗易懂,就不值得一提,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当你通过看动画而有了这些话语感觉的时候, 说明你对语言的交流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就证明你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进步。动画的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不同的语言,了解许多简单的跨国文化知识、简单的短语,经过反反复复地 观看,重复地听取,自然而然深入人心,久而久之,达到了文化宣传的效果,看的动画越多,对文化学 习的开展越有利。 2)动画是孩子们的启蒙老师,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儿童解决这些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对于文化交流来说,观看动画让人们在身心愉悦、身临其境的同时轻松地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这个过程既简单又方便,还不需要刻意地去记忆,听多了画面中的描述,自然就刻在脑海中了,至少也会给我们 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动画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比如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在不经意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一)

“西游”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一) 摘要:《穆天子传》所讲叙的穆王西游故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巡狩、封禅,也不是寻常的旅游、探险,是西周帝王对华夏版图以西的西部所特有的神玉源头的一种朝圣之旅。这种西游范式,铸就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华夏本土神话与宗教信念之中最重要的源头地区是充满美玉的西部神山。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发源的印度古国取代先秦神话的昆仑,成为建构新的西方想象的范型。《西游记》在此转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穆天子传》;《西游记》;文化范式 Abstract:TheStoryofEmperorofMurecordedthestoryinwhichEmperorofMup ilgrimedtotheWest.Thiswasnotahuntingtrip,amountdedicationingeneralsen se,norausualtouroradventure,butapilgrimagemadebyEmperorofMuastheS overeignoftheWestZhouDynastytotheoriginofholyjadeinthewestoftheChin eseterritory.ThispatternoftravelingtothewestestablishedthebeliefinChinese nativemythologyandreligionpriortotheintroductionofBuddhismtoChinathat allChinesegodswereoriginatedfromtheholymountainsinwesternChinawher emajesticjadeswereabundant.AftertheintroductionofBuddhism,theancient Indiaastheori stobethemodeltoconstructanewimaginarywest,towhichTheBuddhistJourne ytotheWestpromotedthetransition.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1)

跨文化传播学理论笔记 1、爱德华·霍尔的非语言传播理论 1955年在《科学美国》(Scientific A merican)发表了第一篇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论文,即《举止人类学》(The Anthropology of Manners),通过日常沟通行文来分析文化。扩展此文章思路,形成通俗读物《沉默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他将文化看作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所习得的行为模式、态度和物质的总和”,并认为他从深层持续稳定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掩藏着人们行为方式的很多层面。 分析方法:通过定义文化的基本单位或“元素”(isolate),然后把这些元素联系到生物基础上,这样就能在不 同文化间进行对比,从而建立统一的文化理论。 核心意义:学习理解眼意识层面的交流过程,即理解我们的潜意识文化(unconscious culture),因为“理解和洞见他人心理过程的工作比我们多少人愿意承认的困难得多而且情况也严重得多。”霍尔所揭示的作为文化隐藏之物的无声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时间与空间等,无不蕴藏这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尤其是非语言传播的文化无意识特点。 其他著作:《潜藏的层面》(The Hidden Dimension,1966)、《超越文化》(Beyond Culture 1976)、《理解文化差异》(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 Germans, French and Americans, 1990)等。 归纳出两种奠基性的跨文化传播学思想与方法: 1、将人类学对单一文化的研究扩展为比较文化研究,关注不同文化的人之间如何互动。最具启发的思想是:文 化是人类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他们与他者互动的方式。(这成为后来文化差异与互动研究的理论来源,如丁允珠的“面子协商”理论) 2、将文化研究从宏观视野转为微观视野转向了微观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界定了文化的“基本讯息系统”(Primary Message Systems),即互动、联合、生存、两性、领土、时间、学习、消遣、防卫、利用,构成了对文化的立体化理解。其空间行为模式(proxemics)把空间当做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认为来自不同的感官世界中,一种文化中的人根据其文化感知模式而获得的体验会完全不同于其他文化。同时,在文化身份确认笼罩下的人们往往把他者视为他们自己的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交流障碍,为此,必须超越文化,把自己从潜意识中的文化网络中解脱出来。 2、霍夫斯特德的“文化差异的维度” 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Greet Hofstede)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一次迄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价值调查研究,调查了66个国家117000位IBM员工

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

的文化范式及其转换 摘要:《穆天子传》所讲叙的穆王西游故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巡狩、封禅,也不是寻常的旅游、探险,是西周帝王对华夏版图以西的西部所特有的神玉源头的一种朝圣之旅。这种西游范式,铸就了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华夏本土神话与宗教信念之中最重要的源头地区是充满美玉的西部神山。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发源的印度古国取代先秦神话的昆仑,成为建构新的西方想象的范型。《西游记》在此转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关键词:《穆天子传》;《西游记》;文化范式 Abstract: The Story of Emperor of Mu recorded the story in which Emperor of Mu pilgrimed to the West. This was not a hunting trip, a mount dedication in general sense, nor a usual tour or adventure, but a pilgrimage made by Emperor of Mu as the Sovereign of the West Zhou Dynasty to the origin of holy jade in the west of the Chinese territory. This pattern of traveling to the west established the belief in Chinese native mythology and religion prior to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to China that all Chinese gods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holy mountains in western China where majestic jades were abundant.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the ancient India as the origin of Buddhism took the place of the Kunluns in the pre Qin myths to be the model to construct a new imaginary west, to which The Buddhist Journey to the West promoted the transition. Key Words: The Story of Emperor of Mu; The Buddhist Journey to the West; cultural pattern 一、《穆天子传》:昆仑玉乡朝圣史诗 《穆天子传》所讲述的穆王西游故事,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巡狩、封禅,也不是寻常的旅游、探险,而是西周帝王对华夏版图以西的西部边地所特有的神玉源头的一种朝圣之旅。 今通行本《穆天子传》共6卷,前3卷讲述西征过程;第4、第5两卷讲述东归及以后事;第6卷为后人添加,叙述盛姬死丧之事。若将前3卷看做一个整体的穆王西征故事,那么其叙事的主干大体围绕着玉神话及玉礼仪而展开。其情节如下: 第1卷讲穆天子北出边塞,先到达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宗之邦。天子向邦主河宗伯夭赠送玉璧,让他将此玉璧向西方向沉入黄河,以祭献河神。有祝官们辅佐这个盛大的仪式典礼,将牛马豕羊等作为祭献牺牲沉入河底。河宗告诉天子:“昆仑山有高原四处,清泉七十处。那里特产珍稀绝伦的宝玉。你应该去昆仑之丘,看看那里的宝玉。”天子接受建议,折向西方进发。在黄之山上观看图典,了解所谓“天子之宝器”的情况:主要有“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 第1卷不妨视为西征的序曲:始于以玉璧献祭河神的礼仪,引出穆天子对西方的昆仑美玉的探索欲望。二事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河出昆仑”的信念。 第2卷讲述西征过程的主体。共有4个与宝玉相关的情节单元: 其一,在吉日辛酉这一天,天子登上昆仑高峰,参观黄帝之宫。备齐全套的牺牲,祭拜昆仑山。随后再度北征,住在一个名叫珠泽的大泽畔。当地人献上白玉。 其二,天子盘桓在昆仑一带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还向当地人赏赐黄金之环、朱带、贝饰等。季夏丁卯日,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感叹说:“舂

文化研究维度

文化研究维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文化研究维度 荷兰霍夫斯泰德 权利距离,其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人之不平等的问题,在等级制度中,上司B与下属S之间的权利距离是指B能决定S之行为的程度与S能决定B之行为的程度的差异,通过权利距离指数来衡量。 不确定性避免,指一个民族对所生存的社会感到有无把握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情景威胁时,试图以技术的、法律的、宗教的方式来避免不确定性局面的发生。 个人导向性/集体导向性 阳刚性/阴柔性 长期导向性/短期导向性,这也是被邦德称为传统儒家伦理的新维度,被霍氏借用。 加拿大莱恩与迪斯特芬诺的六文化维度系统 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为臣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主宰自然) 人的时间导向(面向过去、面向现在、面向未来)

管理人性观(可改变的性恶论、不可改变的性善论几介于两者之间的中性或混合性) 人的活动导向(自在、自制与自控、自为) 人际关系导向(等级型、群体型、个人型) 对空间的态度(私有型、混合型、公有型) 进入异文化前,应当按下列程序做好四件事: 清楚自己文化的特点 归纳整理好自己所掌握的有关另一文化的所有情况和资料 对两种文化中的主导性价值观进行系统的比较 注重价值观的类别,并从这些差别出发,预计那些可能出现管理问题的领域,并预先准备好几套应付这些问题的备选对策。 荷兰斯特罗姆佩纳斯的五文化维度系统 通用主义/特定主义(通用主义认为好的管理模式可以界定,适用于世界各地,特定主义强调某种特定情景的独特性) 个人导向性/集体导向性

中立性/感情性(中立性倡导谨慎、不动声色,感情性倡导袒露、性情率直、爱憎分明) 具体性/扩散性(具体性将感情和工作截然分开,扩散性认为工作为其他生活层面互为表里,互有联系,不可能也不宜划分开) 成就导向/因袭导向(任何文化都会给其中一些人以高于别人的地位,在企业中这属于功能性。成就导向价值观主张根据每人成就大小给予相应的地位和关照,因袭导向价值观主张根据年龄、社会阶级的尊卑、性别、学历等条件因袭地位,与现有成就无关)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第10卷第1期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 10N o 1 2010年1月Jo ur nal of China U niver sity o f Geosciences(Socia l Sciences Edition)Jan.2010 主持人语 文化创意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落实中央精神,各地政府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创意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 走出去 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呈现一种 虚热 的情形,存在着一哄而上,大轰大嗡的个别现象。因此,我们对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必须保持清醒的估计和科学的决策,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而上,在选择好切入点的前提下,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给出一个总体的合理的布局。 本专题中,几位学者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探索。金元浦从宏观视角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进行了概括和论述;胡晓鹏研究员从理论层面上分解了影响发展中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分类;陆军荣副研究员则从经济政策角度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成长特性,提出了文化政策与技术创新政策双轮驱动的发展内涵。这些研究成果都从某一个角度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研究,观点新颖,视野开阔,将有助于我们去反思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我非常期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将来更多,这对于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或许有更大的作用。我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这一领域,以理论和实践的优异成果,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主持人:金元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 金元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如何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逆势上扬,本文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两轮驱动与两翼齐飞,提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 式。并强调指出,在全球化的观照中,面对具体的国情,进行具体的分析,寻找我们自己的发展文化 创意产业的 中国特色 、 地区特色 ,是一切判断的基础与出发点。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型国家;阶梯;模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0)01-0020-05 本文将探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梯与三种模式,它与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认真思考,认真研究。 *收稿日期:2009-10-25 作者简介:金元浦(1951 ),男,浙江浦江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文化创意产业。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本文由milo70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话题及代表性观点 一、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范式及基本理论的引进与介绍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新的时代语境,研究首先在国外兴起其知识内涵和理论框架涵盖多学科知识。翻译在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取向、思维框架、主要理论以及基本理念等,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代表性论著有:刘双、于文秀著《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郭镇之主编的《跨越文化障碍:传播的挑战》,麻争旗等翻译的萨默瓦所著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等,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论、社会文化背景、跨文化互动的主要方式、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改进等国外的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范畴和概念都有广泛涉及,并对国外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视角、方法论、理论模式、学科前沿和现实关切、理论思想源源进行梳理介绍。二、跨文化新闻传播基本理念的探讨与建构与传播学的发展轨迹一样,跨文化传播研究也面临着本土化、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关切、现实旨趣和学术关怀的课题。一些学者从文化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等视角,对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念进行梳理和建构。如单波的《浅议跨文化新闻传播》、麻争旗的《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认为跨文化传播作为一种精神交往现象,,不是县时代特有的景象。”它是文化同协商、沟通、理解的基础上的全球新闻传播,它肯定文化经验的多样性、文化的无边界性以及文化表达方式的无限可更新性。“跨文化新闻传播应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又信守全球新闻自由原则,推行文化间的非垄断化市场原则、传播技术均衡原则、新闻报道平衡原则。”吴予敏《跨文化传播研究与现实关切》,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性质、内涵、目标进行描述,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是解决显得性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人类文化共同体内部调适文化差距与冲突、达成对话与理解的解决方案。它的目标有: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更好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与分野的过程。”三、全球化文化经济发展趋势与跨文化传播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单向的不平等的传播扩张。互联网和跨国公司的结合,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全球化”空间,不仅使全球化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而且进一步打破了有关国家、民族、种族、性别等传统的意识形态,带来跨国、或跨文化传播的新问题。一些学者把目光投向全球化文化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冲突、融合和互动现象展开研究。如尹鸿与李彬主编的《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冲突·融合·互动》[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陈卫星主编《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段京肃《跨文化传播中的“逆差“现象》,刘卫东《全球化:华夏文明》传播的新机遇》、刘建明《媒介全球化的价值宝库》、汤清圣《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新闻》、李强《经济全球化与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探讨了全球化为中国大众传媒发展带来的发展机遇,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造成的跨文化传播的不平等和文化帝国主义、全球化与传播霸权、西方文化观念与文化产业对中国大众文化及传媒的冲击、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与传播策略、跨文化交流的国际秩序、全球文化与区域文化国际和地区冲突中的传播活动评估,认为在传 1 播全球化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文化传播生态的危机,跨文化传播中的“不对称”现象,对文化传播弱国的文化传播主权和文化传播资源构成威胁,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文化紧张和被同化或文化殖民的危险。(外国关于“神州 5 号”的报道。传播中的民族中心主义) 四、网络及新技术环境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 20 世纪传播技术变革,深刻地改变着传播的面貌。一些学者关注信息传播新技术,尤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