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学案

一、文言文复习指要:

1、文言文阅读要点:①结合注释,通晓文义。②调动积累,掌握关键词义。③理清层次,把握文章主题。

2、翻译语句要点:

①译(文言文翻译应逐字直译,尽量不要意译)例:不以疾也。译:不认为这样快。

②留(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及常用词语均可保留,不须翻译)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

③增(文言文语句常常省略主语、宾语等成分,翻译时应把这些成分补充上去)例: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译:(那两人)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此时)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

④调(文言文语法与现代语句有所区别,应在翻译中依现代语言习惯调整顺序)例:相与步于中庭。译:(我俩)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二、关键词语积累:

略无阙处。 通 , 。 余挐一小舟。 通 , 。 蝉则千转不穷。 通 , 。窥谷忘反。 通 ,

。 1. 乘奔御风 2. 猛浪若奔 3. 素湍绿潭 4. 急湍甚箭 5. 回清倒影 6. 晴初霜旦 7.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9. 际天而来 10. 尽奔腾分合 11. 弄旗标枪 12. 披发文身 13. 争先鼓勇 14. 大雪三日 15. 客此 16. 风烟俱净 17. 任意东西 18. 互相轩邈 19. 亦不详其姓字 20. 亲旧知其如此 21. 期在必醉 22. 短褐穿结 23. 以乐其志 1. 略.无阙处 2. 略.不相睹 3. 略.不沾湿 4. 自.三峡七百里中 5. 自.非亭午夜分 6. 自.富阳至桐庐 7. 或.王命急宣 8. 或.置酒而招之 9. 虽.乘奔御风 10. 虽.席地 11. 属引..凄异 12. 四时..俱备 13. 晓.雾将歇. 14. 与.其奇者 15. 念无与.为乐 16. 但.

少闲人 17. 方.其远出海门 18. 仅.

如银线 19.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20. 更.

定 21.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2. 及.下船 23. 好鸟相.鸣 24. 略不相.睹 25. 在昼犹昏. 26. 因.以为号焉 27. 造.饮辄尽 28. 念.无与为.乐.者 29. 为.最盛 30. 海涌银为.郭 31. 为.火所焚 32. 回清.

倒影 33. 清.荣峻茂 34. 清.

流见底 35. 沿溯..阻绝. 36. 绝.巘. 37. 天下独绝. 38. 哀转久绝. 39. 猿则百叫无绝. 40. 一百许.

里 41.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2. 直.视无碍 43. 争高直.指 44. 沉鳞竞.跃 45. 负势竞上.. 46. 横柯上.蔽 47. 不以.疾也 48. 因以.

为号焉

49. 以.此自终 50. 以.乐其.志 51. 问其.姓氏 52. 与其.奇者 53. 亦不详其.姓字 54. 亲旧知其.

如此 55. 其

间千二百里 56. 飞漱其.

间 57. 其.言兹若人 58. 际天而.来 59. 随波而.逝 60. 溯迎而.上 61. 或置酒而.

招之 62. 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 63. 而.

旗尾略不沾湿 64. 而.僦凭看幕 65. 相与步于.中庭 66. 出没于.鲸波 67. 不戚戚于.贫贱 68. 不汲汲于.

富贵 人物略不相睹。 5、关键字词: 1. 不见曦.月 2. 至于夏水襄陵.. 3. 飞漱..其间 4. 晴初..霜旦 5. 林寒涧肃. 6. 五色交辉.. 7. 沉鳞..竞跃 8. 月色入户. 9. 积水空明.. 10. 既而..渐近 11. 吞天沃.日 12. 势极雄豪..

13. 每岁.京尹 14. 倏尔..黄烟四起 15. 吴儿善泅.者数百 16. 珠翠罗绮溢目.. 17. 倍穹.常时 18. 而僦凭..看幕 19. 席地..不容间.也 20. 上下一.白 21. 湖中焉得.. 22. 天山共色.. 23. 水皆缥碧.. 24. 急湍甚箭.. 25. 鸢飞戾.天者 26. 望峰息.心 27. 经纶世务....者 28. 横柯..上蔽 29. 不求甚解.... 30. 曾.不吝情..去留 31. 环堵萧然.... 32. 晏如..也 33.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34. 不戚戚..于贫贱 35. 不汲汲..

于富贵 三、文学常识填空:

四、练习:

㈠三峡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其中水流交冲,素气①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②。其水尚崩浪万寻③,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④,鼓若山腾⑤,浚波颓垒⑥,迄⑦于下口⑧。(《水经注〃河水〃孟门山》)(丙)峡中猿鸣清,山谷传其响,泠泠⑨不绝。行者歌之:“巴东三峡猿鸣悲,猿鸣三声泪沾衣。”(《宜都山川记》)

①素气:白气。②窥,看。深,深处。魄,心魂。悸,惊动。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④浑洪,水势浩大。赑(bì)怒:巨兽怒吼。⑤鼓,鼓荡。山腾,象山腾起。⑥浚波(jùn),深大的波涛。颓垒,水势平缓。⑦迄(qì),至。⑧下口,指龙门峡下游出水口。⑨泠泠(líng)形容声音清越。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A.悬.流千丈悬.泉瀑布

B.峡中猿鸣清.清.荣峻茂

C.泠泠不绝.哀转久绝.

D.行者歌.之故渔者歌.曰

2. 翻译:

①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

3. 甲文先总体描写了三峡两岸的高山,强调了山势的,再按照的顺序分别描写了、、三个季节的水流,分别强调了水流的迅疾、及。

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水流的气势,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侧重于写水流之,乙文以“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侧重于写水流之;甲丙两文都描写了猿啼,强调了猿啼声的连绵不绝,甲文中等词语与丙文“泠泠不绝”一句内容相近,但甲文还渲染了环境的。

5.乙文与《三峡》“夏水襄陵”一段均描写了水流的汹涌迅猛,两文的描写方法有哪些相似之处?

6.《三峡》中所选的歌谣源自丙文,但作者将“猿鸣悲”换成了“巫峡长”,这样修改起了什么作用?

㈡《答谢中书书》

7.本文描写的角度变化极多,从“高峰入云”到“清流见底”,视角由到,从“青林翠竹”至“沉鳞竞跃”,不仅有的变化,还结合了视觉与。

8.作者用“欲界”称呼人间,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

㈢《记承天寺夜游》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9.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月色入户.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然.数年恒不一见

C.时.闻风铎四时.俱备

D.不复.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0.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B. 相与步于.中庭

C. 不戚戚于.贫贱。

D.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11.在甲文中,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月色,用比喻,用比喻,写出了月光的。

12.翻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3.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4.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

㈣《观潮》

15.本文描写江潮,用“既而”一词联结“远出海门”及“渐近”两个方位,表现潮水的,用“银线”及“玉城雪岭”来描写潮水的和,用“大声如雷霆”表现潮水的,用“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来形容潮水的。

16.本文描写声势浩大的水军演习,至“水爆轰震”演习进入高潮,转瞬间便“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采用了的写法,表现出水军的。

㈤《湖心亭看雪》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①。日晡②,至北固,舣③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④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⑤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陶庵梦忆〃金山夜戏》)【注释】①兖:兖州,位于山东省。②日晡bū:傍晚时分。③舣yǐ:停船。④噀xùn:喷洒。⑤韩蕲(qí)王:南宋名将。

17.解释加点字。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徐.定睛()视为.何许人()

18.下列加点字与“露气吸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何陋之.有

B. 大道之.行也

C. 石青糁之.

D. 春冬之.时

19.下列加点字与“有老僧以手背采眼翳”中“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盖以.诱敌

C.能以.径寸之木

D.以.此夸能

20.本文描写湖心亭景色,以一系列独特的量词表现了环境的及自身的。

21.翻译:

①雾凇砊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③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①剧完,将曙,解缆过江。

22.《湖心亭看雪》中深夜赏雪,本文金山夜戏,说说张岱具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

(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

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上下一.白()(2)从武林门而西.()

(3)即.棹小舟入湖()(4)取道……石径塘而归.()

2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湖中人鸟声俱绝.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因以为号焉.

C. ①草草领略,未及.遍赏②及.下船

D. ①次早得.陶石篑帖子②家贫不能常得.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26.下面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㈥诗四首

27.《归园田居》一诗描写的生活环境虽然朴实平凡,但却充满了,这与诗人追求的心愿是对应的。

28.在《使至塞上》中,诗人用“征蓬”及“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情感,他在描写边塞风光时强调了落日的“圆”,为茫茫大漠渲染了的色彩。

29.《渡荆门送别》中,诗人用“随”与“入”两字表现了自己从中来到了,景物在变化,他的心情也由变得。

30.《登岳阳楼》一诗充满了的情感,而“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一联则将个人的痛苦与、结合在一起。

㈦《与朱元思书》

3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

B、猛浪若奔./永之人争奔.走焉

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

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3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的泠泠之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

3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34.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35.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36.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7.翻译下列句子。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④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8.对《三峡》及《与朱元思书》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

B. 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

C. 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D. 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

39.两篇文章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

㈧《五柳先生传》

40.翻译: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41.这篇人物传记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试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42.通读全文,你认为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请简要回答。

43.文中“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三峡》:《水经》文学《记承天寺夜游》:黄州《归园田居》自由自在地生活《使至塞上》雄壮开阔《渡荆门送别》寂寞孤独建功立业《登岳阳楼》亡国漂泊

四、

1、B (清越、清澈)

2、(河水)声势浩大,如巨兽怒吼,(上下)鼓荡,如高山腾起,巨浪澎湃,高低起伏,直至峡口。

3、高大连绵,水量由大到小,夏、春冬之时、秋,秀美、凄凉。

4、迅疾,气势雄伟,“长啸”、“属引”、“久绝”,悲凉。

5、都使用了侧面描写,甲文通过写船行之快来写水流之疾,而乙文则通过写“遥观者”所见所感来表现水流的气势;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

6、通过修改,突出三峡的地形,强调了水流本身。

7、高、低、动静、听觉。

8、摆脱名利束缚,高雅清高

9、C(时常,季节)

10、B

11、积水、月光、藻荇、竹柏的影子、皎洁

12、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13、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14、月色美好、幽静

15、速度快、颜色、形状、声音、气势

16、动静结合、训练有素

17、尽力、到……时、慢慢地、是

18、C

19、C

20、空旷宽阔、渺小模糊

21、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自上而下全是白色的。

剧演完了,天将亮了,解开缆绳过江。

22、崇尚自然,天真

23、旺盛的生命力,自然纯朴的自由生活

24、自己,寂寞悲凉,温暖和谐。

25、狭窄的峡谷、广阔的平原、悲凉、欢快

26、悲伤,国家的命运,悲凉的景物

5.(4分,每词1分,意思对即可)(1)全(2)往西走(向西去)(3)就,便(立即,马上)(4)回去(回来)

6.(3分)D(得到A.①消失②绝妙的,到极点的B. ①抬起②发动C. ①来得及②和)

7.(6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的人!)

(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啊!(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于此的人啊!)

(3)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8.(3分)B(写湖心亭上与金陵人同饮,主要表达幸逢知己之乐。)

27、《归园田居》,诗人成为景物的一部分;《使至塞上》,诗人的心情被雄壮的景象所改变;《渡荆门送别》,诗人的心情随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登岳阳楼》,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环境联系在一起。

28、D 29、D 29、B 30.B 31.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写水的“异”: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2.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33.①风消烟散,青天碧山融为一色。②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34.A35.疾(快)急(猛)山之高树之密意思贴近即可;4分,各1分)

36(先生)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2分,答到大意即可)

37文中多用否定句,例如“不蔽风日”“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对高洁志趣和独特人格的坚持,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2分。答到“多用否定句”得1分,具体分析1分,答对大意即可)

38陶渊明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率真自然、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2分,答到大意即可)39(1)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2)希望过上真淳朴实、恬淡自足的生活。(2分,答到一点给1分,答到两点即给2分)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六单元 让生活充满阳光 复习学案 鲁人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复习学 案鲁人版 教师寄语:学会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过快乐而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热爱生活,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高雅情趣,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2、能力:学会调控情绪,辨别分析不同情绪的影响;分清雅俗,提高思考、判 断能力,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培养对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3、知识: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的种类、情趣有雅俗之分、调控情绪的方法、培 养高雅情趣的途径;理解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培养高雅情 趣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情绪的影响、调节和控制;高雅情趣的作用,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教学难点:合理宣泄情绪;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 1、人的最常见情绪有哪些? 2、情绪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情境) 3、情绪对人有哪些影响?(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4、怎样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宣泄情绪) 5、什么是高雅情趣? 6、庸俗情趣有什么危害? 7、为什么要培养高雅情趣?(高雅情趣的意义) 8、盲目从众有哪些危害? 9、生活中如何杜绝不良嗜好? 10、中学生怎样才能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四条途径) (二)合作学习整合知识结构

(提示:知识结构的详略和层次可根据自己的思维和记忆特点灵活组织,在小组内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整理出尽可能合理的知识结构。) 让生活充满阳光 (三)探究交流 1、走进社会 据调查,我国中学生吸烟的人数正以大幅度的比例增长。据了解,中学生吸烟的动机,大多是希望通过吸烟满足内心的成人感,认为吸烟很“酷”。71.6%的吸烟学生是在朋友或同学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吸烟的,53.1%的吸烟学生是为了模仿公众人物。有的学生认为“流行的就是好的”,因此社会上流行什么,什么时髦,就去追逐什么。 (1)中学生跟风吸烟的做法是反映了什么心理? (2)这种心理有哪些危害? 2、中考链接 (四)典型例题 少年时代的茅盾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十分喜欢看《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他充分利用时间,博览群书。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

文言文复习学案

文言文复习 一、考点追踪 (2011年中考文言文部分涉及到的试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 雎不辱使命》) B.肉食者鄙(卑鄙,品质低下),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陶渊明《桃花源记》) D.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 家、思想家、革命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阅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贝U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 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六单元复习课学案 设计人:王秀莲审核人:张瑞英日期:2011.12.19 复习目标: 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3、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精华,传承美德,砥砺意志,自强不息。 复习重点: 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复习难点: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能力。 复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解释划线字词的含义: 1、陈涉少时 2、苟富贵,无相忘 3、会天大雨 4、寡人谕矣 5、长跪而谢之 6、孤不度德量力 7、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二、自主复习任务: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字,朝代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通史。 2、《战国策》是西汉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此书为体史书。 3、陈寿,字,朝代家。 4、《出师表》作者,字,号,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家,杜甫在《蜀相》中是这样评价他的,。 (二)通假字: 1、发闾左谪戍渔阳___通_________ 2、为天下唱___通_________ 3、将军身披坚执锐___通_________ 4、固以怪之矣___通_________ 5、故不错意也___通_________ 6、欲信大义于天下___通_________ 7、自董卓以来___通_________ (三)古今异义: 1、此诚不可与争锋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_____今义______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4、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四)一词多义: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故将 广故数言欲亡项燕为楚将 免冠徒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徒间又何间焉 徒以有先生也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遂许先帝以驱驰 许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重点句子填空及翻译: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出师表》中写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点出要赏罚严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分析归纳《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出师表》四篇史传的主旨立意、人物形象、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 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 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 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6课娜塔莎学案含解析 新人教版 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第6课 娜塔莎 作品导读 课文《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第二卷。《战争与和平》以1805年开始的争夺欧洲战争和1812年的俄法战争为主线,揭露了俄国首都彼得堡以伐西里为代表的宫廷显贵和官僚贵族的贪婪与卑劣。作品描写的年代跨度长达十多年,人物500多个,歌颂了民族的英雄品质和坚强性格,多方面反映了俄国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中各阶级的生活面貌。 娜塔莎参加舞会前,心情兴奋、激动与焦急,舞会上与安德来公爵相遇,并双双在心中埋下爱情的种子。已经许配给安德来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托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被所谓的爱情燃烧得失去了理智的娜塔莎,根本听不进朋友的劝告,甚至不惜和朋友翻脸。节选内容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他人、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性形象。 课前自主学习 1.记字音 (1)官邸.(dǐ) (2)花翎.(líng ) (3)勋绶.(shòu ) (4)砰.然(pēng ) (5)迸.流(bèng ) (6)皱襞.(bì) (7)怯.场(qiè) (8)憎. 恶(zēng ) 2.识字形 (1)? ???? dān 耽搁虎视dān dān 眈眈 (2)????? jiàng 绛红xiáng 降服 (3)????? huàn 涣散huàn 焕然一新 (4)????? 蔷wēi 薇安huī徽 (5)????? 茶liáo 寮liáo 燎原liáo 潦草liào 镣铐 (6)????? 惊huáng 惶彷huáng 徨辉huáng 煌huáng 蝗虫 (7)????? 功xūn 勋yǔn 殒身不恤yǔn 陨落 (8)????? bǔ哺育胸pú脯 3.辨词语 (1)掩盖 掩饰 ①四行树枝叶相连,把苏堤笼成一条绿荫 的巷子。 ②用他那老一套的傲慢的神情 他的窘态。 (2)耽误 耽搁 ①早告诉我一声儿,多大点子事,还值得 到这会子。 ②我在花园里头 久了,太太晓得会骂我的。 辨析:(1)掩盖:强调把物体盖在下面。掩饰:多数是用在人思想、情感上较多,具有伪装的意思。掩饰除了不让人发现事实的意思之外,还多了迷惑他人视野的意思。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语文教案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 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复习:黔之驴 一、考纲要求: 考查要点可细化为5个考点: (1)朗读节奏的划分 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 (2)解释实词的含义,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 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3)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 (4)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些题一般不是自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

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5)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 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 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二、点击中考 1、湖北省随州市。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10分)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 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蔽林间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技止此耳!译文: 1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 成语: 启示: 2、(福建省宁德市)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17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备课 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复习第一课时自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课文,掌握文中的字词,正确理解意思,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 2.正确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正确运用意思相近的词语。 3.积累有关景色描写的成语,会分类。 4.学习自主复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复习模式,培养独立复习能力。 教学难点: 学会文中字词,灵活运用,积累相关成语。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预习导航:自主复习第六单元,完成自主复习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广玉兰、夹竹桃、石灰、梅”四幅画面,说说你认识它们吗? 2.根据图片分别用一些词语形容它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第六单元。 二、自主复习: 大家已完成了自主复习表,我们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归纳整理,并把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一起交流。 三、梳理整合 《广玉兰》 (一)交流掌握的字 1.重点读音:凋皎(说说读音异同)翘舌音:琢绽后鼻音:漾婴茎 2.字形: (1)说说容易写错的:漾、琢、涵、婴、茎、锈(读音注意点) (2)比一比,分别组词: 漾()琢()涵()绽()蕊()婴()锈()茎() 泳()啄()函()淀()芯()樱()绣()经()逐()锭()缨()秀()径() 3.积累的多音字 (1)交流:细珠似(shì)的似(sì)乎 散(sàn)步钻(zuān)了进去 (2)选择正确的读音: A《广玉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sǎn sàn)文,读着读着,我也好似(shìsì)问到了那股淡淡的幽香。 B傍晚,我钻(zuàn zuān)入小竹林,发现很多春笋已破土而出,如新生的娃娃似(shìsì)的,可爱美丽。 (二)理解的词语 1.预习交流 2.方法: (1)可以通过说相近的词来理解 预设:绽放——渗透——凋谢——旺盛—— (2)可以联系上下文句子理解 (3)可以通过造句领悟意思

第六课导学案诚信伴我行

第六课《与诚信结伴同行》导学案 NO.6 班级姓名小组等级 【学习目标】 1.知道诚实守信是为人之道。 2.在生活中努力做诚实之人,学会践约守信。 3:掌握诚实的复杂性,以及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预习指导与使用说明】 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73—P77,查找、勾画基础知识,写上提示语,并标注好序号。 2.将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备课上小组探究、突破。 3.限时、独立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掌握成为一个诚信的人方法是本框的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理解诚信的意义是本框的教学难点。 【课前预习案】 1.依据学习目标阅读课本p74,结合书本里的内容理解诚信的含义以及其意义。 2.诚实与守信的关系是什么?(提示:课本p74-75分要点、写上序号) 3.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提示:课本P76-P77.分点,标序号) 【我有问题问老师】 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疑问和困惑?请你写下来和老师同学一起学习和分享.

【合作探究案】 探究一:小故事,大道理 从前有一个国王想在小朋友中选择一个最诚实的作为自己将来的接班人。他准备了许多种子给所有的小朋友看谁种出的花最漂亮。回家后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花瓶来种种子。其中有一个小朋友种下种子后每天给它浇水、施肥,很多天过去了可是花瓶里的种子就是不发芽。到了比赛那一天他只好捧着空花瓶去,他看到其他小朋友的花瓶里都长着漂亮的花。结果国王选上了这个种不出花的小朋友。原来国王给的种子都是炒熟的不会发芽。 (1)国王为什么选上了这个种不出花的小朋友? (2)国王的最终选择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3)故事中小男孩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 探究二:析案明理 材料一:为了信守一句承诺,19岁的高中生闫旭在过去的两年半中,坚持每天搀扶同班患有脑瘫的女同学肖晓琳上学。在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文明办和《中国小记者报》联合主办的“沈阳市感动校园好少年”评选中,闫旭光荣入选。闫旭的母亲为儿子乐于助人、信守承诺而感到很骄傲。 材料二:一名外地男子在甘肃省敦煌市从事地沟油加工,5年时间,该男子加工地沟油多达61250公斤,全部销往江苏省以及河北省两家公司。据实验测定,长期摄入“地沟油”将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仅易使人发生肝癌,也有可能引发其他部位癌变,用地沟油充当食用油,对消费者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1)我来点评:请你点评一下材料一中闫旭“信守承诺”做法的意义 (2)出谋划策:针对材料二中的“黑心老板”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加以制止? (3)诚信在我身边:学校倡议每一个同学向闫旭学习。倡导每一个学生从自己做起,诚实守信,你准备如何做?

(word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学案教师版

《孟子》二章 一、富贵不能淫 一、解释划线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中。 为、 怎么,哪里)得为大丈夫乎?子未 训诲)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女同汝,你)家,必 )准则、标准)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动摇), 使…屈服),此之谓大丈夫。” 二、翻译重点句子: 1、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安静),天下就太平无事。 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去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和儿子, 3、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理解性填空: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孟子关于妾妇之道的最终结论是: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3.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与这句话的意思相近的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大丈夫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大丈夫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问答题: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大丈夫的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孟子对大丈夫的理解是什么? 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认为公孙衍、张仪像出嫁的女儿完全顺从丈夫一样顺从君主的意志,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算不得大丈夫。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要一、讲仁德,守法礼,做事合乎道义;二、无论得知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三不能为了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指代什么?“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对于孟子提出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一主张你有怎样的认识?得志时与百姓同行,不得志时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即得志时要心怀百姓为民做主,做一个好官。不得志则要加强自我修养,决不能在道德修养上放低要求,力争做个好人。 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6.请谈谈“富贫威”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7. 文中大丈夫“独行其道”的“道”指的是。 这句话出自“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为“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因此,这里的“道”应该是大丈夫所坚持的原则。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列举几个人物说说, 富贵不能淫……关羽、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刘胡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第六课我的老师导学案

黄柏中心学校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学科:语文执笔:涂单妹审核:叶刚 内容:第六课我的老师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9月23日 【学习目标】 ⒈体会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培养尊敬、热爱老师的良好品德。 ⒉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材料的写法。 ⒊揣摩文章的语句。 【学法指导】 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感悟那深挚的师生之情。 ⒉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⒊在讨论分析中合作学习,促使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 【学习任务一】 一、自己搜集有关魏巍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褪()色卜()问焚()香黑痣() ⒉辨析下列各组字的形、音、义。 即()孤()卷()蜜()恋() 既()弧()券()密()念()

三、预习课文,看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下面。 四、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蔡老师的语句,看看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学习任务二】 一、自主学习反馈,交流预习成果。 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课文,同时思考:本文记叙的几件小事中,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详写: 略写: 作用: ⒉讨论:这几件事是如何贯穿起来的? 二、部分探索:品一品。

1、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⒊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巩固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或写汉字 旋即()()教诲()()炽()热半晌()痣()卜()问时辰()褪()色 kē()头 tuì()色 yú()钱焚()香 ⒉填空 (1)本文作者,是当代著名的。他的主要作品有 《》、《》。 (2)本文是篇回忆性。作者在文中回忆的老师名叫。

教材文言文复习学案1

教材文言文复习 学案1必修一 ——《劝学(节选)》、《师说》、 《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 学案目标 1.把必修一四篇文言文分散的文言基础知识前后勾连,连点成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2.重点掌握“可以”、“所以”、“以为”三个词的用法,对文中重点句子能准确翻译。了解一下通假规律。 3.背诵《劝学》、《师说》、《赤壁赋》全文。

1.下面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说出下面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 ①而????? 登高而.招 侣鱼虾而. 友麋鹿 扣舷而.歌之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②于?????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 其身也,则耻师焉 不拘于.时,学于.余 寄蜉蝣于.天地 3.写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看看它们有何共同特点。 ①君子生非异也: _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意有所极,梦亦同趣:_ 4.“而”的用法(请把下列的句子按照表承接关系和修饰关系进行分类) ①吾尝跂而.望矣②吾从而.师之③则群聚而.笑之 ④顺流而.东也⑤耳得之而.为声⑥到则披草而.坐⑦穷山之高而.止⑧箕踞而.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6.看看下面一组句子,找出它们在句式上的共同特点。 ①何为其然也②而今安在哉③而又何羡乎 ④何以知之⑤大王来何操⑥沛公安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名篇默写,在横线上填上所缺的字。 ①虽____槁____,不复挺者,____使之然也。 ②吾尝____而望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____。 ③蟹六____而二____,非蛇____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____也。 ④师者,所以传道____业解惑也。 彼童子之师,____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⑤位____则足羞,官____则近____。 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____。 ⑦浩浩乎如____虚____风。 ⑧舳____千里,旌旗____空,____酒临江,横____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⑨寄________于天地,渺____海之一____。 ⑩取之无____,用之不竭。 .翻译下面的句子。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第6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大王五中刘攀攀 教学目标: ①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的性质来考查它们的用途, ②掌握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重难点: 科学探究的方法 导学提纲: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性,性。可用于制 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3.C60, 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相对分子质量。 4、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可用于食品中除去色素,还可用于防毒面具;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而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练习: (1)以上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存在着差异。 (2)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3)碳和硫属于不同的元素因为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5)盐酸和硫酸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 (6).轻轨电车”(如右图)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高架交通工具,具有污染小的特点。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电刷材料中含有石墨。选择石墨作电刷材料是因为其具有下列性质:①;②; ③。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 质,是因为 1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反应方程式 不完全燃(氧气不充足),生成:反应方程式 3、还原性:(置换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时的现象 应用:冶金工业 练习: 1..右图集气瓶内为红棕色的的气体,投入几块木炭,过一段时间,看到 (1) (2) 由此说明了木炭具有的性质.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整理和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会分类总结,归纳整理和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分类整理: 出示一组口算卡片 25+8 39+40 36+7 59+2 50+16 21+6 42+3 47+30 小朋友们们看一看这些题目都是什么运算?(加法)请你认真观察这些题目,把它们分一分类好吗?谁愿意来试一试? 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 1、25+8 21+6 36+7 59+2 42+3 50+16 39+40 37+40 2、21+6 42+3 25+8 36+7 59+2 50+16 39+40 47+30 告诉小朋友你为什么会这么分呀?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不进位加),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计算各题,总结计算方法:

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你能很快算出来吗?比一比谁算得快? 总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突出进位加法。(请学生说算法) 三、练习: 这类的题目有很多,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谁愿意再给大家出几道这样的题?(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都有这样的一张表,请你们把表填写完整,各个小组四个朋友合作完成 (小组活动) 四、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公布给大家,让大家评评(重点讲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回忆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小朋友们自己出题,自己做题都很棒。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 两痊数加整十数 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

《琵琶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怀,领会诗歌《琵琶行》的深远影响及意义。 4、背诵全诗 学习方法:诵读法、品味鉴赏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铮.()铮贾.( ) 人悯.然()转徙.()浔.阳()荻.()花六幺.( ) 霓.()裳.()红绡.()谪.居()还.()独倾轻拢.()慢捻.()东船西舫.() 钿.()头银篦.()呕哑 ..()()虾.()蟆陵 ..()()啁哳 2、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铁骑突出刀枪鸣秋月春风等闲度 老大嫁作商人妇暮去朝来颜色故 整顿衣裳起歛容凄凄不似向前声 3、找出词类活用并说明其用法、意义。 闻船中夜弹琵琶者 遂命酒 商人重利轻别离 4、解释加点的字词 余左迁 ..九江郡司马,使快.弹数曲 委身 ..为贾人妇低眉信.手续续弹 如听仙乐耳暂.明却坐 ..促弦弦转急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白居易,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_______诗人。他倡导“________”运动,主张“________,________”。著有《________》。 2、写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长安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率先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思考“序”中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2、本首诗歌共5段,尝试用诗歌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第一段——浔阳江头夜送客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琵琶再起青衫湿 3、《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主要人物形象?主要人物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试做具体比较(用原诗文概括回答)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四、合作探究,分析描摹音乐的方法及环境烘托的作用。 1、文中描摹音乐的诗句,你认为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的?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文言文阅读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文言文阅读 【考点分析】 【考情分析】 从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内容来看,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考查有如下特点: 1.选材、文体的稳定性。命题者近几年一直坚持从“正史”著作中选文,并且一直选取古代人物传记。如2009年宁夏、海南卷的《宋史·朱昭传》,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的《明史·花云传》,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的《宋史·何灌传》,2011年辽宁卷的《旧唐书·宋庆礼传》,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的《宋史·萧燧传》。这些阅读文本选材范围的界定和文体的稳定性,体现了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升阅读境界、积淀阅读素养的精义,也为考生的备考复习指明了方向。 2.传主类型的忠义性。文言传记中的传主均为各朝的忠臣、良将,他们都忠君报国、舍生取义,成为后人效仿的典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考点、题型、分值的固定化。文言文阅读考查一直是4道题目,即实词含义判断、信息筛选、分析概括文意要点、文言翻译(2个语句)。题型一直是3个客观选择题+1个主观翻译题。分值为19分,其中文言翻译10分。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考试大纲》可知,新课标全国卷2013年的文言文阅读考查仍将延续近年来的命题特色,但也可能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作出一些调整,如选材的范围(这方面应重点关注“正史”选文中的人物传记,也应适当涉猎一下非“史”选文中的人物传记)或将进一步扩大,文体选择(平时可适当关注

一下政论文、游记文、序文等)也许趋向灵活等。 【学习方法指导】 掌握文言文阅读的金钥匙 文言文阅读必须脚踏实地地积累,否则可能到考试时感到不足以应对。学习阅读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掌握规律、循序渐进,是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文言文学习的终极目标的,即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要达到这个目标,需做好以下三点: 一、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虚词,是学习阅读文言文的重要基础 中学生学习阅读文言文,大都从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文言文开始,而后逐渐延伸到课外文言文(包括高考文言文阅读文)。这些文言文,都是从大量古籍中精选出来的,无论从语言到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学习这些文章,从初读第一篇开始,就要逐一弄清每一个文言实词的词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千万不能只满足于对所学文段内容的大体了解,不能如讲故事一般将其内容概述下来即视为翻译。 另外,在实词与虚词两者间,大量的、难于掌握的是实词。文言实词本身所具有的意义的把握,考生要重点考虑一词多古今异义、通假字、同义复词、偏义复词以及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文言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考试大纲》又明确指出“理常见文言虚词(18个)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应该说虚词比实词好掌握。但文言虚词同现代汉语的虚词相比,要比文言实词同现代汉语的实词相比的差距大。文言虚词中,几乎没有一个词是古今完全相同的,而且用法复杂,使用频率还颇高。所以在下工夫学习实词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虚词的学习。需要提醒的是: 1.文言虚词也存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混淆的问题。如文言文中的“所以”连用,常常是“所”和“以”两个单词,不能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同解。还有“于是”、“至于”,也常常是介词“于”和代词“是”、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其意义绝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和介词“至于”。 2.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更多,情况更复杂,甚至在同一语段中使用同一虚词,词性也相同,含义却各异。如《察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这段话中,用了四个“其”,第三人称代词,如果笼统地译为“他”就会指代不明,因为它们指 代对象不同,第一个指代“抱婴儿的人”(前文有交代),第二个指代“婴儿”,第三个指代“婴儿”,第四个指代“婴儿的父亲”。 3.注意文言中的兼词。所谓兼词,是指古汉语的合音兼义词。从语音上讲,是由两个(或三个)字音合成的一个音节;从词义上讲,是指一个词包含有两个词的意义。如“盍”、“焉”、“诸”、“叵”等有时“兼义”,要分别讲时为“何不”、“于其间(于之)”、“之于(或‘之乎’)”、“不可”。 4.同一个意义,可以用多个语词表达。如第二人称代“你”,在文言文中就用“女”、“汝”、“若”、“而”、“尔”等多个词来表示。

三年级第六课导学案

6.燕子专列 学习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 学习难点: 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第一课时 课前 一、学案自学: 1喜欢小燕子吗?能背一背描写燕子的古诗吗? 2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组讨论。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朗读。 2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殊”不要读成chū;“骤”不要读成zòu;“濒”不要读成pín。3交流。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通过交流,学生要对课文内容做到全面把握。可从两方面想:一是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二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3)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人对燕子的关爱。 (4)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写具体的。①政府的呼吁;②概括地写居民们是怎么做的;③具体写一位小姑娘是怎么做的。 四、指导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也好,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我们要怎样读才能体会这种爱呢? 2重点指导读好第3、4自然段。(1)第3段,应读出居民纷纷走出家门,不顾天气恶劣、路途艰难去寻找燕子的意思。(2)第4段,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

江苏省南通市2020届中考语文 七上 文言文复习学案(无答案)

七年级上文言文复习导学案 复习内容:七年级上册古文 复习目标: 1.背诵规定篇目以及名句 2.了解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3.理解文言文重要实词与虚词 4.了解文言语句的特殊句式,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浅易的文言文 5.提升课外文言文迁移阅读的能力 复习重点:理解文言文重要实词与虚词 复习难点:课外文言文迁移阅读 复习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 复习过程: 一、明确范围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考试篇目为:《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三峡》《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论语八则》《狼》 二、考点指津. 1.熟悉作者等有关文学常识 【典型例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吕氏春秋》是春秋末期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 B.《幼时记趣》作者通过细致观察,运用奇特的想像,从而使事物形象描写的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C.《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富有文字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D.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举

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 2. 背诵古文 考纲指定背诵篇目为《三峡》《论语八则》) 考察形式主要有记忆型默写、理解型默写、运用型默写、开放型默写。 理解性默写 【典型例题】 用《论语》中的原句填充。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②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④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 ⑤讲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 是:,。 ⑥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 界):,。 ⑦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⑧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是:,。 【典型例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及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3.写的时候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核心素养】 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写的时候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如果把心情的变化写出来就更好了。 【评价任务】 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 (1)《自相矛盾》讲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盾和矛,因互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前后不一。 (2)《田忌赛马》用自己的话讲讲田忌赛马的故事。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他的门客孙膑告诉他有办法取得赛马时的胜利,于是忌同齐威王和贵族们约好一起赛马。孙膑告诉田忌用下等马对齐

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巧妙地安排马的出场顺序后,田忌赢得了赛马的胜利。) (3)《跳水》,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抢孩子的帽子,孩子追猴子,爬上桅杆,处于危险境地)→(船长机智救孩子) (4)习作:基本思路指导: A.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象,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构思“探险”内容。 B.根据课本上提供的素材,或是自行想象,选择与自己同行的人物、探险的地点、携带的装备以及可能遇到的险情。 C.写作时,把遇到的困境、解决的办法等内容要写得曲折离奇、生动具体。 D.还可以描述自己的心情变化或心理活动。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 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阅读《舍弃》完成课后题。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本组课文围绕“思维火花”这一专题编排的,要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五、评价检测 1.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冲.着(chōnɡ chònɡ)放肆.(sì shì)桅.杆(wié wéi) 龇.牙(cī zī) 推荐.(jiān jiàn) 陷.进(xiàn xàn) 吾.辈(wǔ wǒ) 计策.(cè cē) 2.读拼音,写汉字。 一shōu( )帆船在大海上hánɡ( )行,大家在甲板上正说笑,一只猴子过来dòu( )船长的儿子。猴子sī( )咬孩子的mào( )子,并把它挂在了wéi( )杆上。孩子mó( )拳cā( )掌,去追猴子。船长从船cānɡ()出来,准备去打海ōu( ),看到了孩子非常危险。就用枪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教学案(新版)新【部编版】

第六单元 一、复习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3)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 2、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诗文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 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复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 术魅力。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 3、中招考点 近年来,河南省中招以课标推荐背诵的16篇古文为考查范围,注重对词、句、篇 的考查。2012年、2015年河南中招对《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曹刿论战》的考查点出 了实词的解释和句子翻译外,还有文意理解和迁移运用。 4、学情分析 学生文言基础比较薄弱,本单元学习结束后,基础知识还需要复习强化掌握,对作 品主旨的理解还需通过练习巩固。 二、复习目标 1、通过朗读复习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梳理和区分本单元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意 义和用法。 2、通过翻译练习,能运用翻译“五字诀”准确翻译重点文言句子,尤其是一些特 殊句式。 3、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进一步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4、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人物特点,说出从中受到的启发。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同桌合作,梳理本单元重点文言词语。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找出每篇课文的主旨句和几个特殊句式,同桌互相翻译。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口头填空解答。 4、针对目标4,设计一个活动,口头填空解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朗读复习课下注释和有关资料,梳理和区分本单元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意 义和用法。 2、通过翻译练习,能运用翻译“五字诀”准确翻译重点文言句子,尤其是一些特 殊句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