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测定凯氏氮

测定凯氏氮

测定凯氏氮
测定凯氏氮

凯氏氮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

GB 11891—89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kjeldahl nitrogen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663-1984《水质——凯氏氮的测定——硒催化矿化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以凯氏(Kjeldahl)法测定氮含量的方法。它包括了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被转化为铵盐的有机氨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质、月示、胨、氨基酸、核酸、尿素及其他合成的氮为负三价态的有机氮化合物。它不包括叠氮化合物、连氮、偶氮、腙、硝酸盐、亚硝基、硝基、亚硝酸盐、腈、肟和半卡巴腙类的含氮化合物。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工业废水、湖泊、水库和其他受污染水体中的凯氏氮。

1.3 测定范围

凯氏氮含量较低时,分取较多试样,经消解和蒸馏,最后以光度法测定氨。含量较高时,分取较少试样,最后以酸滴定法测定氨。

1.4 最低检出浓度

试料体积为50mL时,使用光程长度为10mm比色皿,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 /L。

2 原理

水中加入硫酸并加热消解,使有机物中的胺基氮转变为硫酸氢铵,游离氨和铵盐也转为硫酸氢铵。消解时加入适量硫酸钾提高沸腾温度,以增加消解速率,并以汞盐为催化剂,以缩短消解时间。

消解后液体,使成碱性并蒸馏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中。然后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测定氨含量。

汞盐在消解时形成汞铵络合物,因此,在碱性蒸馏时;应同时加入适量硫代硫酸钠,使络合物分解。

3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均为无氨水。

3.1 无氨水制备

3.1.1 离子交换法:将蒸馏水通过一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流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塞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1.2 蒸馏法:于1L蒸馏水中,加入0.1mL浓硫酸,并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然后集取约800mL馏出液于具磨口玻塞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2 硫酸,P20=1.84g/mL。

3.3 硫酸钾(K2SO4)。

3.4 硫酸汞溶液:称取2g红色氧化汞(HgO)或2.74g硫酸汞(HgSO4),溶于40 mL(1+5)硫酸溶液中。

3.5 硫代硫酸钠一氢氧化钠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于水,另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上述溶液中,稀释至1L,贮于聚乙烯瓶中。

3.6 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H3BO3)溶于水,稀释至1L。

3.7 硫酸标准溶液,c(1/2H2SO4)=0.02mo1/L:分取11mL(1+19)硫酸,用水稀释至1L。按下述操作进行标定。

称取经180℃干燥2h的基准试剂级碳酸钠(Na2CO3)约0.5g(称准至0.0001g),溶于新煮沸放冷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内,稀释至标线。

移取上述25.00mL碳酸钠溶液于150mL锥形瓶中,加25mL新煮沸放冷的水,加1滴甲基橙指示液(0.5g/L),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淡橙红色止,记录用量。

计算:

式中:c——硫酸标准溶液浓度,mo1/L;

m——称取碳酸钠质量,g;

V——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消耗体积,mL;

53——碳酸钠(1/2H2SO3)摩尔质量。

3.8 甲基红-亚甲蓝混合指示液:称取200mg甲基红溶于100mL95%乙醇。称取100mg亚甲蓝溶于50mL95%乙醇。以两份甲基红溶液与一份亚甲蓝溶液混合后供用。每月配制。

4 仪器

4.1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参见下图。

4.1.1 500mL凯氏瓶。

4.1.2 氮球。

4.1.3 直形冷凝管(300mm)。

4.1.4 导管。

4.2 10mL酸式微量滴定管。

5 采样和样品贮存

实验室样品可贮于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

如不能及时进行测定,应加入足够的硫酸(3.2),使pH小于2,并在4℃保存。

6 步骤

6.1 试料

分取250mL试样,经消解、蒸馏后所得馏出液,取试料最大体积为50.0mL,可测定凯氏氮最低浓度为0.2mg/L(光度法)。分取25.0mL试样,经消解、蒸馏后所得馏出液全部作为试料,可测定凯氏氮浓度高至100mg/L(酸滴定法)。

6.2 测定

6.2.1 试样体积的确定:按下表分取适量,移入凯氏瓶中。

水样中凯氏氮含量(mg/L)

试样体积(mL)

~10

250

10~20

100

20~50

50.0

50~100

25.0

6.2. 2 消解:加10.0mL硫酸(3.2),2.0mL硫酸汞溶液(3.4),6.0g硫酸钾(3.3)和数粒玻璃珠于凯氏瓶中,混匀,置通风柜内加热煮沸,至冒三氧化硫白色烟雾并使液体变清(无色或淡黄色),调节热源使继续保持沸腾30min,放冷,加250mL水,混匀。

6.2.3 蒸馏:将凯氏瓶斜置使成约45o角,缓缓沿瓶颈加入40mL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3.5),使在瓶底形成碱液层,迅速连接氮球和冷凝管,以50mL硼酸溶液(3.6)为吸收液,导管管尖伸入吸收液液面下约1.5cm,摇动凯氏瓶使溶液充分混合,加热蒸馏,至收集馏出液达200mL时,停止蒸馏。

6.2.4 氨的测定:加2~3滴甲基红-亚甲蓝指示液(3.8)于馏出液中,用硫酸标准溶液(3.7)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绿色至淡紫色为终点,记录用量。

6.3 空白试验

按6.2所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以与试样相同体积的水代替试样。

7 结果的表示

凯氏氮含量接式(2)计算:

式中:CN——凯氏氮含量,mg/L;

V1——试样滴定所消耗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O——空白试验滴定所消耗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V——试样体积,mL;

C——滴定用硫酸标准溶液浓度,mo1/L;

14.01——氮(N)的摩尔质量。

8 对特殊情况的说明

8.1 氨的测定除酸滴法外,亦可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或水杨酸一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

馏出液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后,分取适量(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移入50mL比色管中,滴加1mo1/L氢氧化钠溶液至pH7~9,用水稀释至标线,以纳氏试剂比色法(见GB 7479《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测定氨量。

如以水杨酸一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见GB 7481《水质铵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氨,则应以50mL 0.02mo1/L硫酸标准溶液代替硼酸溶液为吸收液,其余操作步骤相同。

8.2 蒸馏后残液中,含硫化汞沉淀,应过滤分离后作妥善处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处提出。

本标准由杭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叔平。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

凯氏氮的测定

TKN 百科名片 TKN既凯氏氮,水质监测指标的一项。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肽、胨、核酸、尿素以及合成的氮为负三价形态的有机氮化合物。通常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氨氮和有机氮的总和。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 GB 11891—89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kjeldahl nitrogen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663-1984《水质——凯氏氮的测定——硒催化矿化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以凯氏(Kjeldahl)法测定氮含量的方法。它包括了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被转化为铵盐的有机氨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质、月示、胨、氨基酸、核酸、尿素及其他合成的氮为负三价态的有机氮化合物。它不包括叠氮化合物、连氮、偶氮、腙、硝酸盐、亚硝基、硝基、亚硝酸盐、腈、肟和半卡巴腙类的含氮化合物。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工业废水、湖泊、水库和其他受污染水体中的凯氏氮。 1.3 测定范围 凯氏氮含量较低时,分取较多试样,经消解和蒸馏,最后以光度法测定氨。含量较高时,分取较少试样,最后以酸滴定法测定氨。 1.4 最低检出浓度 试料体积为50mL时,使用光程长度为10mm比色皿,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 /L。 2 原理 水中加入硫酸并加热消解,使有机物中的胺基氮转变为硫酸氢铵,游离氨和铵盐也转为硫酸氢铵。消解时加入适量硫酸钾提高沸腾温度,以增加消解速率,并以汞盐为催化剂,以缩短消解时间。 消解后液体,使成碱性并蒸馏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中。然后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测定氨含量。 汞盐在消解时形成汞铵络合物,因此,在碱性蒸馏时;应同时加入适量硫代硫酸钠,使络合物分解。 3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均为无氨水。 3.1 无氨水制备

物质含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生物物质含氮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一、目的 1、了解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本试验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 1.生物材料中含有许多含氮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等,故含氮量 的测定在生化研究中十分重要。知道了含氮量,就可推知蛋白质量。本法适于测定0.2~2.0毫克的氮。 2.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有机物转变为氨,氨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后者与强 碱作用释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硫酸液中和的浓度,即可计算出样品的含氮量。 3.本实验用直接法来判断中和程度。用硼酸作为氨的吸收溶液,结果使溶液中 氢离子降低,混合指示剂(pH4.3~pH5.4)由黑紫色变成绿色。再用标准酸来滴定,使硼酸恢复到原来的氢离子的浓度为止,指示剂出现淡紫色终点,此时所耗的盐酸量为氨的量。 NH 3+H 3 BO 4 → NH 4 H 2 BO 4 NH 4 H 2 BO 4 +HCl —→ NH 4 Cl+H 3 BO 4 4.为了加速消化,可加入CuSO4作催化剂,硫酸钾或硫酸钠可提高溶液的沸点。 此外硒汞混合物或钼酸钠可作为催化剂,且缩短作用时间,H2O2也可加速反应。 三、试剂和器材 1、试剂的配制 (1)样液 7.5g蛋清溶于0.9% NaCl液,并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如有不溶物,离心取上清备用,即为7.50%的鸡蛋清溶液。 (2)30% 氢氧化钠溶液 (3)2% 硼酸溶液 (4)混合指示剂 (5)1mol/L标准盐酸溶液 2、材料 硫酸(A.R.)、硫酸钾:硫酸铜=3:1(W:W)混匀研成粉末、凯氏定氮管、凯

氏定氮仪。 四、操作 1、消化 每人1支凯氏定氮管编号,第1、2组加1.0ml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其他各组加1.0ml鸡蛋清样液。然后加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约20mg及浓硫酸2ml,并放入3-4粒玻璃珠,放在消化炉上加热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将消化温度控制在150℃5 min,然后再增加至200℃,消化10 min。注意勿使瓶内液体冲至瓶颈。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释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至300℃消化10 min,然后增加火力至450℃,直至消化液透明并呈淡绿色为止(1.5-2 h),冷却,准备蒸馏。 2、蒸馏 每人取50-100ml锥瓶1个,先按一般方法洗净,再用蒸汽洗涤3次,每次15-20s,冷却,用吸管各加入2%硼酸溶液5.0ml及指示剂2-3滴。如瓶内液体呈葡萄紫色,盖好备用。如锥形瓶内液体呈绿色,需要蒸汽重新洗涤。 将装有消化液的消化管,加入定氮仪左边反应室,再在冷凝管下置一盛有硼酸液及指示剂的锥形瓶,并使冷凝管口插入酸液面下约0.5 cm处。 打开碱开关,通入10-15ml的30%NaOH溶液,让NaOH液缓缓流入反应室内的消化管中。关掉通碱开关,打开通气阀开始蒸馏。开始蒸馏后,即应注意硼酸溶液颜色的变化。当酸液由葡萄紫色变成绿色后,再蒸馏20s,若绿色不变,降低锥形瓶,使冷凝管口离开酸液液面约1cm,再通气数秒钟(让凝管口上的溶液进入锥形瓶)后关掉通气阀,移去锥形瓶,盖好,准备滴定。 3、滴定 用0.01mol/L的HCl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硼酸溶液至浅葡萄紫色,记录所耗HCl溶液的量。 4、计算 蛋白量=(A-B)×10-3×M×14.008×6.25 ×100/7.5 即为每g鸡蛋清中所含的蛋白质的量 A=滴定样品用去的HCl液ml数; B=滴定空白用去的HCl液ml数; M=滴定所用盐酸的摩尔浓度; 14.008=氮之原子量。

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摘要:叙述了凯氏定氮仪在使用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浅谈凯氏定氮仪的维护与保养。 关键词:凯氏定氮仪;使用经验;保养方法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作为测定蛋白质的首选仪器,广泛应用于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的测定。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具有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所需试样少,设备和操作比较简单等特点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的仪器。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的简单分析装置流程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1)蒸馏装置;(2)滴定装置;(3)检测装置; (4)排废装置。下面就本人在工作中的心得,分别谈谈对这四部分的维护与保养的认识。 特别提示:反复认真地阅读仪器使用说明书,做到对仪器的主要部件如蒸馏装置、滴定装置、检测装置和排废装置的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联匹配情况,熟悉、理解,融会贯通。严格按照说明书和仪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规范操作,这是正确使用和科学保养仪器的前提。 1使用经验 1.1开机之前,保证各个溶液能够满足此次试验测定,检查去离子水,碱液和接收液的使用情况,以及废液桶中废液得到了及时的清理。如果在去离子水,碱液和接收液的液位低于液位传感器的话,或废液的液位高于液位传感器的话,仪器将报警,正在进行的试验将被停止,影响测定工作的正常进行。 1.2 开机之前,保证冷却水的开关是打开了。如果冷却水开关关闭,仪器虽然能自检通过,但是在蒸馏过程中,由于蒸馏装置的温度太高,仪器将报警,提示打开冷却水开关。打开冷却水开关后,仪器将继续工作。但此次试验被停止,影响正常测定的同时,在没有冷却水保护的情况下,对蒸馏装置具有损伤。 1.3 等1.1和1.2确认无误后开机,仪器自检,自检通过后,仪器进入等待选择程序阶段。首先进入手动模式对滴定器中的气泡进行排除。气泡的存在会影响测定结果,因为气泡进入后,会占据标准滴定酸的体积,使标准滴定酸的体积减小,测定结果偏低。 排除气泡的方法是;首先打开仪器前盖,仪器报警,提示仪器前盖被打开,找一块小磁铁放在仪器前面的触点上,按面板上回车键,此时仪器默认前盖关闭。将仪器功能选择滴定器充液,滴定器活塞向上移动停止后,用收捏住滴定器的塑料软管,选择滴定器排空,滴定器活塞向下移动,等移动3~5秒后立刻松手,滴定器中气泡将上浮至滴定器上端,选择滴定器充液,气泡被排除滴定器,反复2~3次,将气泡排净后开始测定。 1.4空白的测定 在空白测定时,首先测定水空白,水空白的测定是为了检查仪器的稳定程度。当前后两次空白测定值小于0.05且水空白值小于0.2时,仪器稳定。测定试剂空白,并将空白值输入仪器。如果不先测定水空白而直接测试剂空白,即在仪器不稳定的情况下就进行试剂空白的测定,将会得到偏高的试剂空白值,测定结果将偏低。 1.5样品测定 牛乳样品需要混合均匀后取样,因为牛乳样品容易脂肪上浮,不事先混合而直接从上层取样的话,测定结果将偏低。乳粉样品混合均匀后用称量纸称量,并用镊子送如消化管底部。因操作不当残留在管壁上的样品,在加入硫酸的时候用硫酸冲入消化管底部。如果残留在管壁上而不用硫酸冲入的话,将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在加酸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样品的组成对消耗酸量的影响。酸量小,样品消化不完全,测定结果偏低;酸量大,在上机过程中与碱中后酸过量,游离胺不能被蒸馏出来,严重影响测定结果。所以,要严格控制硫酸的用量,表1列出了乳与乳制品中各个组分对酸的消耗量。 表1 乳与乳制品中各个组分对酸的消耗量 样品的成分消耗的酸量(ml硫酸/g) 脂肪9.7 蛋白质 4.9

蛋白质含量测定 凯氏定氮法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凯氏定氮法)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习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 2、掌握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包括样品的消化处理、蒸馏、滴定及蛋白质含量计算等。 二、实验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化合物。食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共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留在消化液中,然后加碱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来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含量。 因为食品中除蛋白质外,还含有其它含氮物质,所以此蛋白质称为粗蛋白。 三、仪器与试剂 硫酸铜(CuSO4·5H20)硫酸钾硫酸(密度为L)硼酸溶液(20g/L) 氢氧化钠溶液(400g/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混合指示试剂:%甲基红乙溶液液1份,与%溴甲酚绿乙醇溶液5份临用时混合。 微量定氮蒸馏装置:如图3-所示。 图3-微量凯氏定氮装置 1、电炉; 2、水蒸气发生器(2L平底烧瓶); 3、螺旋夹a; 4、小漏斗及棒状玻璃塞(样品入口处); 5、反应室; 6、反应室外层; 7、橡皮管及螺旋夹b;8、冷凝管;9、蒸馏液接收瓶。 四、实验步骤 1、样品消化 称取样品约(±),移入干燥的100mL凯氏烧瓶中,加入硫酸铜和6g硫酸钾,稍摇匀后瓶口放一小漏斗,加入20mL浓硫酸,将瓶以450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使用万用电炉,在通风橱中加热消化,开始时用低温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停止后,再升高温度保持微沸,消化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继续加热,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无损地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混匀备用,即为消化液。 试剂空白实验:取与样品消化相同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按以上同样方法进行消化,冷却,加水定容至100mL,得试剂空白消化液。 2、定氮装置的检查与洗涤

最新的AOAC凯氏氮测定公认标准方法(2001) (1)

最新的AOAC 凯氏氮测定公认标准方法(2001) 的要点和说明 ――AOAC 公认标准方法988.05、984.13、976.06和990.02 由于凯氏定氮法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各种相关标准很多,且有些方法对其公认的参比性提出挑战,认为凯氏定氮法存在缺陷,不能测定所有的氮(如氧化态氮和杂环氮化合物)且精度不是最好等,作为参比标准方法有点混乱。 在2001年,AOAC 经过了验证,最后确定了以模块式加热消化、蒸汽蒸馏、硼酸吸收、盐酸滴定、指示剂指示颜色终点法的凯氏定氮方法学作为定氮技术参比试验条件,在欧美的14个权威实验室(FOSS 的凯氏定氮仪技术规范完全符合选定标准,因此成为唯一指定的可选试验仪器,FOSS 公司的实验室也是其中的一个)开展了凯氏定氮法的升级完善认证试验,形成新版(2001年)的AOAC 最新定氮标准,使当今的实验室有了一个包含全自动凯氏分析的现代分析技术的规范新标准,以获得符合GLP (好的实验室规范)执行标准和合格鉴定方法要求的数据质量。 **所有AOAC 公布的标准都经过协作验证试验,并且所有对应的验证试验报告都同时另刊发表,公开供需要者查询。AOAC 公布的方法也因其严谨的科学性和公开且明确的科学态度而得到全世界的公认,获得最权威的参比方法的美誉。 新的凯氏定氮法标准要点: 1. 使用模块式整体加热方式消化样品。推荐使用带强制排废功能的设备; 2. 使用硫酸铜/硫酸钾混合催化剂和浓硫酸消化样品; 3. 使用水蒸汽蒸馏碱化的消化液。推荐使用FOSS 的SAfE 蒸馏功能; 4. 使用硼酸吸收蒸馏出来的氨; 5. 使用稀的强酸滴定。推荐使用盐酸; 6. 使用嗅甲酚绿/甲基红混合酸碱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 7. 除已知确切的样品类型如小麦(5.70)外,所有(粗)蛋白质含量计算都使用6.25的转 换系数; 8. 指定FOSS 的KJELTEC?凯氏定氮仪系列及其样品磨可以作为测定仪器。 新的凯氏定氮法方法学简要说明: 模块式整体加热方式的优点: 加热模块储热,使消化时温度保持稳定,波动小; 整体式的加热模块,使样品消化条件一致化,有利于减少误差; 配合FOSS 的消化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消化效率和减少化学试剂消耗; 推荐使用强制排废,更有利于稳定的消化和安全操作。 不同加热方式比较评价: 普通加热方式可以消化样品,但难以控制一致的条件和最高效率的消化; FOSS 的模块式消化方式条件严格控制,可达到最高效率的一致性消化而不会出现 过度作用; 红外辐射方式的消化,工作温度变化大,难以控制实际作用温度,无法进行最高 效率的消化,否则可能造成过度作用; 微波消化难以满足定氮消化的特点(因定氮消化有临界限制温度),微波用内部受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法测定粗纤维素中蛋白质含量 1、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蛋白质含量。 2、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 2.1 硫酸铜。 2.2 硫酸钾。 2.3 硫酸。 2.4 2%硼酸溶液。 2.5 混合指示液:1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5份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也可用2份0.1%甲基红乙醇溶液与1份0.1%次甲基蓝乙醇溶液临用时混合。 2.6 30%氢氧化钠溶液。 2.7 0.025mol/L硫酸标准溶液或0.05mol/L盐酸标准溶液。 3、仪器 安全管导管汽水分离管样品入口塞子冷凝管吸收瓶隔热液套反应管蒸汽发生瓶 如图1所示:

图1 3、操作步骤 3.1样品处理:精密称取0.2-2.0g固体样品或2-5g半固体样品或吸取10-20ml液体样品(约相当氮30-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毫升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度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微沸,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小时。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水,放冷后,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取与处理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硫酸钾、浓硫酸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但是此法比较危险,不易在实验室演示,现在大多数实验室有消煮仪一次可以进行多个(一次可以消煮16个样品)样品处理,并有通风橱进行通风,温度可以自己设定,更加安全和可操作性,因此逐步成为主要的凯氏定氮法的首选处理方法。 一般消解温度都设在240度及240度以上,如果想快速消解可以适当提高温度甚至可以用最大温度进行消解。 3.2、按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器内装水约2/3处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3.3、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 2%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滴,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吸取10.0ml样品消化液由小玻璃杯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不能立即将玻璃盖塞紧,这样易使玻璃塞粘在进样口,应先用蒸馏水冲洗然后再盖,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漏气。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蒸气通入反应室使氨通过冷凝管而进入接收瓶内,蒸馏5min。移动接收瓶,使冷凝管下端离开液皿,再蒸馏1min,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取下接收瓶,以0.05N硫酸或0.05N盐酸标准溶液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10.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3操作。 4、计算 X =((V1-V2)*N*0.014)/( m*(10/100)) *F*100%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及其消化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及其消化、蒸馏 以凯氏定氮法测定氮含量换算蛋白质的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重复性和重现性都很好,广泛用于各种食品、谷物、饲料等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此法又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法三种。国家标准规定为半微量凯氏定氮法。其测定原理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常量法的样品及试剂用量较微量法多。而微量法则具有实验规模小,实验费用低的优点。但微量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常量法要差一些。凯氏定氮法整个测定过程分为消解、蒸馏、滴定三步。凯式定氮法包括消化炉和蒸馏装置,它们的结合能够让实验尽可能的简单。 要使测定结果有更好的正确度、准确度和精准度,认真细致掌握测定的每个步骤、各个细节及相应的注意事项,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验过程操作 1、主要试剂的配制 40%氢氧化钠:化学纯400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无氨蒸馏水中。 2%硼酸:分析纯20g硼酸溶于1000ml无氨蒸馏水中。

0.05mol/L盐酸:分析纯4.2ml盐酸定容至1000ml,通过无水碳酸钠标定。 混合指示剂:把溶解于95%乙醇的0.l%溴甲酚绿溶液5份和溶于95%乙醇的0.l% 甲基红溶液1份混合而成. 2、实验过程注意事项 (1)样品应是均匀的。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 固体样品一般取样范围为0.20g~2.00g;半固体试样一般取样范围为 2.00g~5.00g;液体样品取样10.0mL~25.0mL(约相当氮30mg~40mg)。若检测液体样品,结果以g/100mL表示。 样品应是均匀的。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 (2)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万一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被检样消化不完全,结果偏低,或者用滤纸包裹好一起投入消化,滤纸影响通过空白扣除。消化时应注意旋转凯氏烧瓶,将附在瓶壁上的碳粒冲下,对样品彻底消化。若样品不易消化至澄清透明,可将凯氏烧瓶中溶液冷却,加入数滴过氧化氢后,再继续加热消化至完全。 (3)消化时,不要用强火。若样品含糖高或含脂及较多时,注意控制加热温度,以免大量泡沫喷出凯氏烧瓶,造成样品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土壤学实验讲义 (修订版) 吴彩霞王静李旭东 2012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实验二、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实验三、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实验五、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六、土壤酸度的测定

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说明 为开展土壤科学实验,合理用土和改土,除了野外调查和鉴定土壤基础性状外,还须进行必要的室内常规分析测定。而要获得可靠的科学分析数据,必须从正确地进行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做起。一般土样分析误差来自采样、分样和分析三个方面,而采样误差往往大于分析误差,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即使室内分析人员的测定技术如何熟练和任何高度精密的分析仪器,测定数据相当准确,也难于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故土样采集和制备是一项十分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二、实验方法步骤 (一)土样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图1 土壤剖面坑示意图

2. 土壤混合样品 混合土样多用于耕层土壤的化学分析,一般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按地块分别采集混合土样。一般要求是: (1)采样点应避免田边、路旁、沟侧、粪底盘以及一些特殊的地形部位。 (2)采样面积一般在20—50亩的地块采集一个混合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样品数。 (3)采样深度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一般土壤表层取0-10cm,取样点不少于5点。可用土钻或铁铲取样,特殊的微量元素分析,如铁元素需改用竹片或塑料工具取样,以防污染。 (4)每点取样深度和数量应相当,集中放入一土袋中,最后充分混匀碾碎,用四分法取对角二组,其余淘汰掉。取样数量约1公斤左右为宜。 (5)采样线路通常采用对角线、棋盘式和蛇形取样法。 (6)装好袋后,栓好内外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深度、采集人和日期,带回室内风干处理 (二)土壤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要求: (1)样品处理过程中不能发生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以免造成分析误差。 (2)样品要均一化,使测定结果能代表整个样品和田间状态。 (3)样品制备过程包括:风干一分选一去杂一磨碎一过筛—混匀一装瓶一保存一登记。 风干一将取回的土样放在通风、干燥和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摊放在油布、牛皮纸、塑料布上,尽可能铺平并把大土块捏碎,以便风干快些。 分选一若取的土样太多,可在土样均匀摊开后,用“四分法”去掉一部分,留下1000克左右供分析用。 去杂、磨细和过筛一将风干后土样先用台称称出总重量,然后将土样倒在橡皮垫上,碾碎土块,并尽可能挑出样品中的石砾、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等杂质,分别放入表面皿或其它容器中;将土样铺平,用木棒轻轻辗压,将辗碎的土壤用带有筛底和筛盖的0.25mm 筛孔的土筛过筛,并盖好盖、防止细土飞扬。不能筛过的部分,再行去杂,余下的土壤铺开再次碾压过筛,直至所有的土壤全部过筛,只剩下石砾为止。(样品通过多大筛孔、应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 混匀装瓶一将筛过的土壤全部倒在干净的纸上,充分混匀后装入500~1000ml磨口瓶中保存。每个样品瓶上应贴两个标签,大标签贴在瓶盖上。书写标签用HB铅笔或圆珠笔填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 中文名称:凯氏定氮法 英文名称:Kjeldahl determination 定义: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 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 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蛋白质含量。含氮量*6.25=蛋白含量 .有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CuSO4,浓H2SO4作用下,硝化生成(NH4)2SO4 凯氏定氮法 反应式为: 2NH2+H2SO4+2H=(NH4)2SO4(其中CuSO4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NH3,收集于H3BO3溶液中反应式为: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NH3+4H3BO3=(NH4)2B4O7+5H2O 3. 用已知浓度的H2SO4(或HCI)标准溶液滴定,根据HCI消耗的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 (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试剂 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氨的蒸馏水配制。 2.1 硫酸铜。 2.2 硫酸钾。 2.3 硫酸。 2.4 2%硼酸溶液。

凯氏氮的测定方法

凯氏氮的测定方法 (1)、原理 当样品与浓硫酸和硫酸钾的混合物(沸点315~370℃)在催化剂硫酸铜或硫酸汞存在时,一起加热,其中的有机氮和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然后加入NaOH溶液使之成碱性,蒸镏使氨释放出来并以硼酸吸收,然后用硫酸滴定硼酸铵。 此法测得的总氮包括了有机氮和原来即以氨态存在的氮,但不包括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形式存在的氮,有机氮中的某些化合物如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吡啶、叠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硝基和亚硝基化合物等也未包括在内。以此法测定的总氮称之为凯氏(Kjeldagl)氮,即TKN。测定同一水样中氨态氮含量后,总凯氏氮和氨态氮的差值即为有机氮。 (2)、药品与仪器 ①、浓硫酸,密度1.84g/cm3;②、50% NaOH溶液;③、10% CuSO4溶液;④、4%硼酸溶液; ⑤、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 ⑥、0.020mol/L(1/2H2SO4标准溶液:吸取分析纯浓硫酸2.80ml,溶于1000ml蒸镏水中,得到约0.10mol/L(1/2H2SO4)溶液,用碳酸钠标定。然后从中吸取200ml,用蒸镏水稀释至1000ml 备用。⑦、混合指示剂:取0.05g甲基红和0.10g溴甲酚绿溶于100ml乙醇中; ⑧、1%酚酞的乙醇溶液;⑨、4%Na2S。9H2O溶液; ⑩、蒸镏水:将普通蒸镏水酸化后加入KMnO4进行蒸镏,并重复蒸镏一次,以使其中不含有任何铵盐或氨。本试验所用蒸镏水均应经过这样的处理; ⑩、浮石:在蒸镏水中煮沸后干燥备用;⑩、600瓦可调温电炉两台;⑩、凯氏烧瓶及凯氏蒸镏装置 (3)、操作步骤 ①消化: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以含氮0.5~10mg为宜)的废水水样置于凯氏烧瓶,加入10ml浓硫酸、5克硫酸钾或硫酸钠、1ml硫酸铜溶液,并放入几块沸石,将凯氏烧瓶以45度的角度固定于通风橱内加热煮沸,烧瓶内将产生白烟。继续煮沸,烧瓶中颜色逐渐变黑,直至溶液完全透明无色或浅绿色。再继续煮沸20分钟。 ②蒸镏: 将凯氏烧瓶冷却,以约150ml蒸镏水冲洗烧瓶壁,加入2.5ml硫化钠溶液和3~5滴酚酞,然后缓慢沿壁加入50mlNaOH溶液尽量使其不与烧瓶内液体混合。立刻将烧瓶按图所示安装到蒸镏装置上去(事先安装好含50ml硼酸的吸收瓶),小心转动烧瓶使烧瓶内的两层液体混合并开始加热。煮沸20~30分钟或在不使用蒸气发生器时蒸发至烧瓶内液体体积减少至原体积约约1/3时,停止蒸镏。 ③滴定: 卸下吸收瓶,加入几滴混合指示剂,以0.02mol/L(1/2H2SO4)滴定至溶液变为紫色。 ④空白试验: 用同样体积蒸镏水代替废水水样,按上述步骤作空白试验。 (4)、计算 总氮=(V1-V0)* C *14000 / V (mmol/L) V1  ̄ ̄滴定样品消耗的标准硫酸溶液的体积,ml; V0  ̄ ̄滴定空白试验消耗的标准硫酸溶液的体积,ml; C  ̄ ̄硫酸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 14000 ̄ ̄每摩尔氮的质量(毫克)数; V  ̄ ̄样品水样的取样体积,ml。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2.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未知样品的消化、蒸馏、滴定及其含氮量的计算等) 二、实验原理 凯氏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的含氮量。 当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此过程称为“消化”。 此过程进行的相对较为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溶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 消化过程: 4 24423)(2SO NH SO H NH →+3 22242NH O H SO CO SO H +++→+含氮有机物 蒸馏:在消化完全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

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 OH NH SO N OH N SO NH 4424242a a 2)(+→+ 吸收与滴定: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即滴定至蓝紫色),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氮量。 324333BO H NH BO H NH →+ 334324BO H CL NH HCL BO H NH +←+ 三、实验试剂、材料和器材 实验材料:食用面粉。 实验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01M HCL 。 实验器材:凯氏烧瓶、电炉、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锥形瓶、100ml 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四、操作步骤 1.消化 (1)准确称取1克食用面粉,用称量纸卷好小心送入至50毫升的凯氏烧瓶底部,切勿沾于瓶口或瓶颈上;

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装置 仪器使用->凯氏定氮装置 凯氏定氮仪由蒸汽发生器、反应室、冷凝管三部分组成(见下图)。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示意图 1.电炉 2.蒸气发生器 3.安全管 4.橡皮管 5.碱液室 6.反应室 7.加样口 8..安全管 9.冷凝管10.接受瓶 11.棒状玻塞12.夹子 仪器原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有机物中所含氮转变成氨,并与硫酸结合为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用氢氧化钠碱化后,释出氨,随水蒸馏出,用硼酸溶液或定量的酸吸收后,用标准酸液或标准碱液滴定,用空白试验校正。 使用方法: 1. 定氮仪的构造和安装 蒸汽发生器包括一个电炉(1)及一个3~5升容积的烧瓶(2).蒸汽发生器借橡皮

管(4)与反应室相连。反应室上边有二个小烧杯,一个叫加样口(7) 上面有棒状玻塞(11)供加样用;一个叫碱液室(5) 盛放液。样品和碱液由此可直接到反应室 (6)中。反应室中心有一长玻璃管,其上端通到反应室外层,下端靠近反应室的底部。反应室外壳下端底部有一开口,连有橡皮管和管夹 (12),由此放出反应废液。反应所产生的氨可通过反应室上端气液分离器 (8)经冷凝管 (9)通入收集瓶 (10)中。反应室与冷凝管之间由橡皮管相连。 2. 样品的处理 固体样品随机取一定量研磨细的样品放入恒重的称量瓶中,置于105℃的烘箱中干燥4h用坩锅钳将称量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待降至室温后称重,随后继续干燥样品,每干燥1h,称重一次,恒重即可。 血清样品取人血(或猪血)放入离心管中,于冰箱中放置过夜。次日离心除去血凝块,上层透明清液,即为血清。吸出1ml血清加到5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备用。 3. 消化 取3支消化管并编号,在1、2号管中各加入精确称取的干燥样品0.5~1g,加催化剂6.4g,浓硫酸10ml和2粒玻珠,在3号管中各加相同量的催化剂和硫酸(若样品是液体时,还要加与样品等体积的蒸馏水)作为对照,用以测定试剂中可能含有的微量含氮物质。摇匀后,将瓶口上放一小漏斗,再把烧瓶斜置铁筐内放在通风厨内的电炉上消化。通常消化需要1~3h(对于那些赖氨酸含量较高的样品需要更长的间)。直到消化液由淡黄色变成清晰的淡蓝绿色,消化即告成功。为了保证消化彻底,再继续加0.5h。消化完毕,取出消化管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蒸馏水,无损的转入100ml溶量瓶中,用蒸溜水定容至刻度,混

测定凯氏氮

凯氏氮 水质凯氏氮的测定 GB 11891—89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kjeldahl nitrogen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5663-1984《水质——凯氏氮的测定——硒催化矿化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以凯氏(Kjeldahl)法测定氮含量的方法。它包括了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被转化为铵盐的有机氨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质、月示、胨、氨基酸、核酸、尿素及其他合成的氮为负三价态的有机氮化合物。它不包括叠氮化合物、连氮、偶氮、腙、硝酸盐、亚硝基、硝基、亚硝酸盐、腈、肟和半卡巴腙类的含氮化合物。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工业废水、湖泊、水库和其他受污染水体中的凯氏氮。 1.3 测定范围 凯氏氮含量较低时,分取较多试样,经消解和蒸馏,最后以光度法测定氨。含量较高时,分取较少试样,最后以酸滴定法测定氨。 1.4 最低检出浓度 试料体积为50mL时,使用光程长度为10mm比色皿,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 /L。 2 原理 水中加入硫酸并加热消解,使有机物中的胺基氮转变为硫酸氢铵,游离氨和铵盐也转为硫酸氢铵。消解时加入适量硫酸钾提高沸腾温度,以增加消解速率,并以汞盐为催化剂,以缩短消解时间。 消解后液体,使成碱性并蒸馏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中。然后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测定氨含量。 汞盐在消解时形成汞铵络合物,因此,在碱性蒸馏时;应同时加入适量硫代硫酸钠,使络合物分解。 3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均为无氨水。 3.1 无氨水制备 3.1.1 离子交换法:将蒸馏水通过一个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氢型)柱,流出液收集在带有磨口玻塞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1.2 蒸馏法:于1L蒸馏水中,加入0.1mL浓硫酸,并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然后集取约800mL馏出液于具磨口玻塞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3.2 硫酸,P20=1.84g/mL。

凯氏氮检测分析方法

凯氏氮 GB11891--89 凯氏氮是指以凯氏(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了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被转化为铵盐而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是指蛋白质、胨、氨基酸、核酸、尿素以及大量合成的,氮为负三价态的有机氮化合物。它不包括叠氮化合物、联氮、偶氮、腙、硝酸盐、亚硝酸盐、腈、硝基、亚硝基、肟和半卡巴腙类的含氮化合物。由于一般水中存在的有机氮化合物多为前者,因此,在测定凯氏氮和氨氮后,其差值即称之为有机氮。 测定凯氏氮或有机氮,主要是为了了解水体受污染状况,尤其是在评价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时,是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概述 1.方法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并加热消解,使有机物中的胺基氮转变为硫酸氢铵,游离氨和铵盐也转变为硫酸氢铵。消解时加入适量硫酸钾以提高沸腾温度,增加消解速率,并加硫酸铜(或硫酸汞)为催化剂,以缩短消解时间。 消解后液体,使成碱性蒸馏出氨,吸收于硼酸溶液中,然后以滴定法或光度法测定氨含量。 如以硫酸汞为催化剂,则消解时形成汞铵络合物。因此,在蒸馏时应同时加入适量硫代硫酸钠,使络合物分解。

2.方法的适用范围 当凯氏氮含量较低时,可取较多量的水样,并用光度法测定氨量。含量较高时,则减少取样量,并用酸滴定法测氨。试料体积为50ml 时,使用光程长度为10mm比色皿,最低检出浓度为0.2mg/L。3.水样的保存 水样如不能及时测定时,应加入足够量的硫酸,使pH<2,并在4℃保存。 仪器 (1)凯氏定氮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 或配有100ml凯氏定氮烧瓶的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定氮装置。 试剂 实验用水均用无氨水。 (1)硫酸(ρ=1.84g/ml)。 (2)硫酸钾(K2SO4)。 (3)硫酸铜溶液:称取5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水,稀释至100ml。 (4)氢氧化钠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L。 (5)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释至1L。 步骤 1.常量法 (1)取样体积的确定:按下表分取适量水样,移入500ml凯氏瓶中。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氮含量

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氮含量 摘要: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氧化汞、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次氯酸钾等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消化完成后,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仪反应室,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将NH4+转变成NH3,通过蒸馏把NH3驱入过量的硼酸溶液接受瓶内,硼酸接受氨后,形成四硼酸铵,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原来的氢离子浓度。滴定消耗的标准盐酸摩尔数即为NH3的摩尔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总氮量。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采用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定。测定出的含氮量是样品的总氮量,其中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关键词:

1.实验部分: 1.1实验仪器及样品 1.1.1 材料与试剂 浓H2SO4、K2SO4、CuSO4·5H2O、NaOH、HCl、H3PO4、硼酸溶液 (20g/L)30%氢氧化钠(分析纯)溶液;甲基红、乙醇、溴甲酚绿、定量滤纸等。 40 %NaOH 溶液:40 g NaOH 溶于100 mL水中; 0.05 mol/LHCl标准液:4.2 mL HCl 溶于1000 mL 水中,碳酸钠法标定盐酸; 2 % H3BO3溶液:H3BO 3 2 mL 溶于100 mL 水中; 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硫酸钾与硫酸铜以3:1 (W/W)配比混合研磨成粉末加速剂:K2SO4 150 g ,CuSO4·5H2O 10 g 仔细混匀研磨。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甲基红溶于乙醇配成0.1 % 乙醇溶液,溴甲酚绿溶于乙醇配成0.5 % 乙醇溶液,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阴凉处保存(保存期三个月以内)。 混合指示剂:0.1%甲烯蓝乙醇溶液50ml与0.1%甲基红乙醇溶液200ml 混合配成(贮于棕色瓶备用,这种指示剂酸性时为紫色,碱性时为绿色,变色范围窄且灵敏)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1]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题目:蛋白质浓度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姓名:余振洋学号:200900140156 系年级:09级生科3班 同组者:张刚刚时间:2011/5/28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 二、【实验原理】 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消化完成后,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仪反应室,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将NH4+转变成NH3,通过蒸馏把NH3驱入过量的硼酸溶液接受瓶内,硼酸接受氨后,形成四硼酸铵,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原来的氢离子浓度。滴定消耗的标准盐酸摩尔数即为NH3的摩尔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总氮量。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采用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定。测定出的含氮量是样品的总氮量,其中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 NH2CH2COOH+3H2SO4 =2C02+3SO2+4H2O+NH3(1) 2NH3 +H2SO4 = (NH4)2SO4 (2) (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 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凯氏蒸馏烧瓶中进行(图1)。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平均为16%)。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含氮量,再乘以系数6.25,即为蛋白质含量。 三、【试验器材】 1. 卵清蛋白 2. 凯氏定氮仪 3. 电炉 4. 消化架 5. 锥形瓶100ml(×5) 6. 量筒10ml(×1) 7. 滴定管(5ml,可读至0.02ml) 8. 凯氏烧瓶(×2) 9. 玻璃珠 10. 吸耳球

植株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DB37T1627-2010

ICS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 1627—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泉维洁、赵建忠、侯小芳、蒋斌、卢桂菊、王健。

植株全氮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植株全氮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的籽粒与秸秆全氮含量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DB37/T xxx 植株实验室样品制备 3 方法原理 样品用浓硫酸加过氧化氢消化,将有机氮转化为铵盐,在碱性条件下蒸馏,经硼酸吸收溶液吸收,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测定植株全氮含量。 4 试剂和溶液 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分析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至少三级水的规格要求。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它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603之规定制备。 4.1 硫酸:ρ(H2SO4)=1.84g/mL。 4.2 过氧化氢:φ(H2O2)≥30%。 4.3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0mol/L。 4.4 氢氧化钠溶液:c(NaOH)=0.1mol/L; 4.5 硼酸吸收溶液:20g硼酸溶于950mL约60℃的水中,冷却至室温后,每升硼酸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4.7)20mL,并用氢氧化钠溶液(4.4)调节至微红色(pH约4.5),定容至 1L。 4.6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0.02mol/L。 4.7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将0.099g溴甲酚绿和0.066g甲基红于研钵中,加少量乙醇(体积分数为95%)研磨至指示剂全溶为止,最后用乙醇(体积分数为95%)定容至100mL。 5 仪器设备 5.1 凯氏定氮仪:全自动或半自动型。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记录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 2.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技术(未知样品的消化、蒸馏、滴定及其含氮量的计算等) 二、实验原理 凯氏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的含氮量。 当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此过程称为“消化”。 此过程进行的相对较为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溶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 消化过程: 4 24423)(2SO NH SO H NH →+3 22242NH O H SO CO SO H +++→+含氮有机物 蒸馏:在消化完全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

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 OH NH SO N OH N SO NH 4424242a a 2)(+→+ 吸收与滴定: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即滴定至蓝紫色),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氮量。 324333BO H NH BO H NH →+ 334324BO H CL NH HCL BO H NH +←+ 三、实验试剂、材料和器材 实验材料:食用面粉。 实验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01M HCL 。 实验器材:凯氏烧瓶、电炉、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锥形瓶、100ml 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四、操作步骤 1.消化 (1)准确称取1克食用面粉,用称量纸卷好小心送入至50毫升的凯氏烧瓶底部,切勿沾于瓶口或瓶颈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