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读史有所思

读史有所思

读史有所思
读史有所思

读史有所思

内容摘要:历史学在中国是冷门学,在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反而冷淡,是因为下现在的中国社会发展出现了问题,特别是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成了权势和金钱了。纵观历史几千年,我们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专制制度,对中国的影响特深远了,不管是经济还是思想。今天的中国的同样面临制度问题,急需改革。

关键词:历史学学术自由民主改革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是的,人生处处皆学问,就看你有没有那心。读史使人明智,可见读史书的重要性,所以历史是每个人都应该学的。。

现在的中国历史很冷门,这是很不正常的,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中有很多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也有很多让我们值得借鉴制度政策,还有一些让我们引以为戒的的惨痛教训。难道就这样抛弃了吗?中国历史冷门的原因在于咬文嚼字,刻薄难懂。有一些所谓的专家专家大写一通,可是除了他自己懂其中意思外,没几个能懂了,好像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的学识渊博,其实就是让历史脱离了大众,同时也失去了其研究的真正价值。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吸取历史中优秀的东西和接受教训,反思今天,为社会服务,你的作品人都读不懂,你写它干什么。黄仁宇先生写历史的风格可以让大众接受,

虽然缺乏历史的厚重感,但是如果把厚重感也以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完美了。历史不可以重演,史书典籍中的记载有很多伪品,那么既然都是研究者,只要有根有据大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有什么不好。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写明朝时说:“明朝是一个内向的国家。”在说唐朝的时候说:“唐朝时一个外向国家.”对于国家,一般人会说“内敛”、“封闭”,或者“开放”来说,能用形容人的“内向”和“外向”形容一个王朝帝国,用这样词语,有种让人平易近人和通俗易懂的以及吸引人的眼球的新鲜感。

黄仁宇敢于打破常规,写出自己的风格,我觉得很好,历史书本来就没有死的规矩。中国文化培养出来的不少研究者都是渐开线式的研究模式,总是力求不尖不锐、中正平和、面面俱到、圆通定慧、(废)话多人不怪,决不一条道走到黑,还小心的回避着敏感问题。于是其研究路线是从原点开始绕圈,走了很久之后发现离出发点的直线距离并不远,说得好听点,他们每个人都是“宏观理论研究者”。不幸的是,研究同一个问题(即同样的出发点),如果所有研究者都在盘旋着往外走,一定时间后,把他们的研究线路叠加起来,只是一个小圆。西方人研究问题则显得很直线,从原点出发,锁定一个方向就使劲往前钻,对于同一问题,西方研究者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找个方向使劲往前走,相同时间后把所他们有人的线路叠加起来,会覆盖一个更大的圆。

历史学的发展趋势必然是大众化,通俗易懂化,而且研究也将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要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当然可以博采众长。《史记》之所以被后人给于后人很高

的评价是因为司马迁的思想没有受到专制统治者统一的思想束缚,有自己的个人独到见解,同时写《史记》不受统治者着的控制,不扬善避恶,避重就轻,接近历史的真相。后来的史书就很难做到这个了,写史书的大家们都受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史书都经过统治者的查阅,这样就为统治者服务了,很多就成了伪造。唐朝文化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唐太宗的功绩,他对政府很有信心,不管是宗教还是各种文化任其去发展。所以,学术的生命是自由的意志!

中国历史几千年了,可是为什么走不出王朝更替兴亡的历史轮回怪圈呢?一个王朝灭亡了,人们就开始反思了,反思的结果不是暴政,就是皇帝昏庸,或者是朋党之争,女后掌权,外戚坏政,宦官干政等等。其实这些根本不是王朝灭亡的本质原因,只是表象。东汉的13个皇帝,只有光武刘秀和明帝刘庄是成年人践祚,其他要不是弱冠登基,就是在襁褓孩提中拉来算数。而且除了最后一个禅位于曹丕的献帝享年54岁之外,其他没有一个活到40岁。桓帝去世时年36,灵帝34,也算得长寿。殇帝,少帝,冲帝,质帝都没有机会庆祝他们的10岁生辰。因此洛阳的政局,总是受宦官,女后和外戚的操纵。试问一个还没满月的孩子,怎么能治理一个国家?他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何以安天下。这样治理国家可不就别人代劳了,但是这些人根本不懂的治理国家,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不免就走向了错误。国家没有一个核心,,再加上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都喜欢搞专制掌握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勾心斗角争夺权力就避免不了。这样就导致国家灭亡。

有的皇帝是成年了,也掌握实权治理国家,有的甚至很尽心尽力,但是导致国家灭亡了,这样就背了一个昏君的骂名。可是人们怎么不想想更深层次的原因呢?一个国家,其实就是一家之天下,偌大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把兴亡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呢?再说亡国之君往往都是远离人民群众,脱离人民群众,身居深宫,不知人民疾苦,治理国家措施难免出现错误,为什么手下的当官的不指出来,这是制度的问题,不是君王一个人的问题。有的皇帝根本自己不想做皇帝,只想诗词歌赋一生,只想做个逍遥王,可是你非得让他做皇帝,他的心思根本没在这上面,怎样治理好国家。其实这样做往往让中国历史上少了一位有才换横溢的大诗人而多了一位亡国之君。这能怨的了他吗?谁让他身在帝王之家,无可奈何。他还要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自由,不能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国家统治出现问题,不是一个人的错误,而是整个国家文化,经济,政治制度出现问题。这样就造成民不聊生,农民无法生存,只能被迫起来反抗,这就是农民起义,也就是一场革命,生灵涂炭,白骨遍野。对经济的破坏是无法估计的,把经济破坏的几乎一无所有的时候,然后建国制定一些休养生息的政策,过不了多久这样的政策弊端就暴露,或者换了统治者改变统治政策,如果遇到所谓的昏君就又走向灭亡。就这样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家族朝廷,一个个专制制度国家,一家之国。反反复复,不仅没有推动历史的发展,反而破坏历史进程,因为这样不利于资本的积累,并且专制制度越来越死板,越来越把权力集中在一个人的手中,这样一个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一个人的手

中,国家的兴旺衰败就直接和这个统治者性格道德品行以及处理事情的判断能力挂钩,这样的话就可以说中国几千以来王朝兴替轮回不是哪一个君主亡国,而是制度的弊端导致以及腐朽文化的影响。只可叹:“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中国要走出王朝更替兴亡的历史轮回怪圈,毛泽东就说过,只有民主。可惜他没有付诸行动。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在这里不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取得的成绩也是很巨大的,但是成绩已经属于过去,如何继续带领中华民族完成伟大复兴,使国富民强,祖国统一,人民安居乐业,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声。而现在,阻碍社会稳定、和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我想,全体国人的眼睛都是雪亮的,这几个主要因素是:第一,两岸尚未统一,耗费大量资源;第二,贫富差距过大且愈演愈烈;第三,官员腐败严重且与利益集团勾结。上述三点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解决了上述三个主要的社会矛盾,我国目前的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只要我们国家自己内部不出问题,任何国内外的反对势力就不能把我们怎么样。国内不乱,就不会亡国亡党,这是内因,也是根本。

纵观历史中可以看出以下:

第一,国家政权不能被某一利益集团所掌控。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政权实际是被大地主所掌控。这些大地主从出现的那一天起就天然是国家的癌症。他们用合法、非法的手段侵渔国家资源,逃避国家义务,这一过程不到与国家同归于尽的那一天而不止。在传统中国,由于民智未开,国家的选材范围有限,各级政权到头来只能被地主把持。虽

然中国的科举取士制度相比于域外的世袭、推举好点,但大地主的子弟容易入仕却也不不争的事实,小民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怎能同其相比?为今之计,不大力推行教育公平是不行的,尤其应重视义务教育。现在国家实行的教育产业化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这将会使中国陷入国家政权继续被利益集团把持的怪圈。公务员考试选拨其实和科举制是一个性质的。考试的人不管是不是有为人民服务的心,是不是有品德,这些根本看不出来。第二,必须倡导民主,只有给最基层小民以足够的权力才能使他们有力量通过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才是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道。一个大量的小民利益被无限制侵渔的社会是不可能稳定的;一个专制的国度想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民主实际是是一种利益制衡的机制,历史证明,靠人在道德上自我抑制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如果我们现在还指望它,这几千的历史是白过了。第三,当一个国家把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推到社会底层时,最后就只剩下了金融寡头和社会底层人民的对立了,而这个国家也就快结束了。第四,平等、人权的说法源于西方,从古希腊就有了,这是因为城邦制度,推行民主。其实中国秦朝统一中国太早了,是不成熟的政治,最后导致思想僵化,政治制度只在原有的基础上微变,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制度也越来越僵化。所以今天我们要补回来,推行民主。我们需要民主,不需要明主。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必须要积极稳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放开人们的思想。增强政府的自信心。

注释:①《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作者黄仁宇。

②《中国文化转型综论》,唐德刚编辑。

读史有所思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09历教班

学号:12009242131

姓名:马玉明

学有所思 学有所得(学习培训心得)

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丽水市高中政治教师疑难问题解决培训教研室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平台,每位教师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特级教师的教学展示,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说课、评课。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现场的教学观摩,还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这几天来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喜悦地获得了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通过《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和《国家财政》等分析教师在选择和利用教学素材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改进的措施,既有实例又有理论分析总结,让我深有感悟,颇有所得。某位教师讲授的新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风格幽默风趣,教学内容理解和把握水平非常高,教学素材选择和整合非常好,讲解过程中环环相扣,层层展开,深入浅出,做到了平淡而不平凡,让我们深有感悟题为《政治生活之公民篇》的复习课,根据学生平时作业中反映的疑点和易错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通过学生作业的再现和评价,处处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注重解析题的方法和运用,特别通过典型材料讲解,清晰地再现了解题的过程,既有理论和实践。这种复习课思路、方法给人眼睛一亮,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值得学习。 在培训中无论是每一次的听课学习,还是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展示,都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我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案例和资源,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这都是一个让我进步的有效良机。在交流过程中,我也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

《有所思》古诗译文注释及赏析

《有所思》古诗译文注释及赏析 《有所思》古诗译文注释及赏析 《有所思》 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 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 昆明当欲满,葡萄应作花。 流泪对汉使,因书寄狭斜。 译文翻译 西征登上大陇山头,往东眺望看不见故乡。 边关树木抽出紫叶,塞外小草发出青芽。 昆明春水当已涨满,葡萄也该已经开花。 对着汉使热泪长流,请把捎信寄往长安的曲巷里头。 注释解释 有所思:属乐府古辞鼓吹曲。 陇(lǒng)首:今陕西陇城县有大陇山曰“陇首”。 关树:边关的树木。 昆明:长安附近有昆明池,武帝时造成。春能积雪,江湖水满。

作花:开花。 因书:捎去书信。狭邪:长安的街道,代指故乡。 创作背景 《有所思》原是乐府《鼓吹曲辞·汉饶歌》十八曲之一,写一个女子决意要与负心郎断绝关系而又难下决心的复杂而悲伤的心情。南朝齐永明初年,沈约也以“有所思”为题作诗,以与其他诗人所作的“有所思”相与唱和。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刘绘、萧衍所作的和诗主旨均为一般男女相思之作。刘绘“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托意思妇,萧衍“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也是思念良人之作。而这首诗特点在于写征人思家情绪,并描绘了边塞风光。 首两句“西征登陇首,东望不见家”。陇首,表明抒情主人身份是征戍之人。远征在外,登大陇山东望而见不到故乡的情景,领起全篇。三、四句承接“望”字,东望不见家,见到的.是边关景物,塞上风光:“关树抽紫叶,塞草发青芽。”草木抽叶发芽,意味着时序变换,春到人间,紫叶、青芽,色彩新美。边地异域风物变换触动征人的乡思。五、六两句,用设想推开出去,宕出故乡景象来:“昆明当欲满,蒲萄应作花。”春天到来,冰融雪化,江湖水满,征人想象故乡当是春池水满,景色宜人,比起关塞来另是一种风光。内地比边塞暖和,引进的葡萄该已开花。那葡萄开花的庭院里,居住着

_凭阑静听潇潇雨_故国人民有所思_省略_性改造_兼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比较_李秋菊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反思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兼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比较 李秋菊 (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412000) 摘要:国民性批判,是自晚清以来贯穿整个20世纪的重大精神命题,集革命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独特而卓越的贡献,它们都已凝结在他史诗般的诗词里。透过其诗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和以国民性批判享誉中国文坛的鲁迅,在国民性认识、国民性改造方面,很典型地代表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并各以其探索启示着中国国民性的现代化策略。 关键词:国民性;毛泽东;鲁迅 中图分类号:C9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12(2006)01-034-04 晚清以来,国民性问题曾引起过许多文人志士的关注和思考。一批批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毛泽东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鲁迅和毛泽东作为他们那个时代的两位巨人,在对国民性的批判和改造上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也许他们不曾谋过面直接接触过,但他们在精神和心灵方面却是相通的。不仅毛泽东对鲁迅的经典性评价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且毛泽东还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鲁迅的钦敬。综观毛泽东的诗歌全集,以与他同时代的已故人士做对象的诗歌并不多,除了“谁与共平生”的“芳年友”易昌陶、御外侮“沙场竟殒命”的将军戴安谰、“红军队里每相违”可与商量国之疑难的战友罗荣桓、“红霞万朵百重衣”的“骄杨”杨开慧,就是鲁迅,并且为他做了两首[1]。代表新文化方向、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的国民性批判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而毛泽东的国民性改造与鲁迅是并驾齐驱、相辅相存的。早在长沙读书期间,毛泽东就开始关注国民性问题了,这种对国民性的探索和改造,可以说终其伟大而多姿多彩的一生,并形象地把它们凝结在他的诗词里。透过其诗词,如果我们把他和鲁迅对国民性的认识、改造对比起来看,就可以发现他们实践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 一、对国民性的认识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以“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自勉。从离开家乡韶山,经湘乡东山学堂而到长沙,伴随求学经历,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不仅看到了中国积弱积贫的现状,而且政府的腐败无能,军阀的混战,帝国主义的蚕食鲸吞,都让他忧心如焚,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并投身社会实践探寻深层的原因。他的忧国忧民意识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思考上。早在1912年,他在《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中就写到:“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在这以后,毛泽东对中国的国民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1917年8月他在《致黎锦熙信》中说:“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丧我志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他和被他誉为“博大胆识铁石坚”、“忧忡为国痛断肠”的鲁迅一样,发现了国民身上“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2]。如果说鲁迅的国民性认识是在西方的中国国民性话语传统影响下结合特殊现实形成的,那么,毛泽东早期的国民性认识则显然是承接了本土思想启蒙先驱尤其是梁启超等人的思想。梁启超最早提出国民性批判理论,主张从变化民质入手来寻求社会改革的途径。早在东山学堂求学时,毛泽东就接受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 第6卷第1期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6 No.1 2006年3月Journal of Hunan M etallurgical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Mar. 2006 收稿日期:2005-11-01 作者简介:李秋菊(1968-),女,四川渠县人,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离别诗鉴赏教案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离别诗鉴赏教案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而送别诗又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今年湖北卷考查了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和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安徽卷考查了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那么,掌握鉴赏送别诗的方法,就非常必要。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掌握呢? 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

教有所思(读后感)

以人为本,教有所思 读了李老师的《教有所思》这本书,我被李老师对教育的热诚投入深深折服。真的教育,真的生活,真的随想,真的反思……在李老师朴实的笔触中,可以感觉到他对学生的浓浓爱意,他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方面,反思教育,批判教育。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身上的担子是沉甸甸的。这个担子不能假手于人,必须亲力亲为,只能通过自己的摸索和自我能力提升,用最恰当的方式把学生送达快乐的彼岸。为什么说是快乐的彼岸而不是成功的彼岸,因为所谓成功于不同的人而言,也是不同的。 阅读此书,我的思绪也许会不知不觉随李老师的心灵一起飞翔……题记中写道:“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需要一种把人当成人的教育!我们向往并为之奋斗的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我的心灵不禁一颤:这才是我们“寻常百姓”教育一线工作者们爱读的,这才是最贴近我们教学实际的呀!教书育人,就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本书的代序上写着:“生命与使命同行。”尽管只有短短七个字,但是言简意赅。生命的范畴广阔,可理解为人的生命,也可以理解为教师职业精神之魂,而使命,就是教师这份职业

对我们的要求。如果说,教育是孕育新的生命,那这是每一位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使命。这是李镇西老师的理想,也是我们的理想,更是我们坚定的人生信念!李老师正是抱着这种信念,一边教书,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一边写作。教育与文学并进,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生命与使命同行! 书中分为六辑,分别为:边教边想、胡言乱语、师恩难忘、心动时刻、说语论文、凝望窗外。每一辑都是那么朴实而又深刻,使人启迪,引人共鸣,促人深思。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要学会反思,学会换位思考。去年,我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刚开学那会儿,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高昂的教育理想迎接孩子们。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一样的,我要求自己要用关心和耐心感化每一个孩子。但是,随着教学任务日益繁重,我分给孩子们的精力也越来越少,加之班级管理不成熟,孩子们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初时,我还是很有耐心地个别指导纠正,但是后来,我的耐心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锐减。我的心态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我开始出现“某某孩子真的是没办法教了”这一类的想法。我的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对着那几个孩子,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恨。我甚至开始抱怨,为什么我们班那么多让人操心的学生。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问我:“你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这样吗?你有站在他们的角度想过吗?”我顿然醒悟,是呀,我有换位思考过吗?哪个孩子不想学好?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严于律己,那还要老师来干嘛?老师的职责不就是要帮助

有所思

有所思 2018-06-23 1966年6月,诗人毛泽东以一首著名的七律《有所思》,拉开了十年探索的大幕—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和他的其他诗作一样,大气磅礴,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的情怀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红学家冯其庸也有所思,他写了一首题为《感事》的七绝— 千古文章定知有,乌台今日已无诗。何妨海角天涯去,看尽惊涛起落时。 冯其庸知道大事不好,劫难将临,以为跑到天涯海角就可避秦,从容看惊涛起落。 想得美! 诗人写下《有所思》两个月后,1966年8月23日下午。由“红五类”组成的红卫兵把抄家抄来的京剧戏装、道具及其他封资修破烂堆在国子监文庙大院烧毁,一时火光冲天。在火堆旁,跪着29个牛鬼蛇神,他们中间有老舍、萧军、骆宾基、端木蕻良、荀惠生、侯喜瑞等。牛鬼蛇神们已经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牛逼,他们头上是皮鞭与皮带齐舞,他们身上是棍棒和藤条齐落,一个个头杵地,嗷嗷叫。

头破血流的老舍次日投湖自尽。 萧军写下了七律《国子监》,为后人留下了这一天的惨烈记忆—烈火堆边喊打声,声声入肉地天惊。藤条皮带翻空舞,棍棒刀枪闪有风。俯伏老翁呈瘦脊,恐惶妇女裂褫裎。英雄猛士多年少,袒露臂章耀眼红。 陶铸也开始有所思,他在大红大紫的当口突然莫名其妙的坠落深渊,那感觉自是不一般。身陷囹圄,被迫与妻子曾志分别的时候,他给妻子留下了这样一首七律—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松树的风格,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田汉也有所思,但他的所思不同凡响。1967年7月1日,受尽折磨已经病危的国歌词作者,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先烈热血洒神州,我等后辈有何求?沿着主席道路走,坚贞何惜抛我头! 正能量。 他还在诗后写了一行注:“党的生日,入党35周年纪念。” 一年后他死在狱中,连骨灰都没给留。 最正能量的有所思还是我们那位写过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南关草》、《武则天》、《虎符》、《蔡文姬》、《卓文君》、《高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 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刘禹锡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朝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刘禹锡的诗全集: 《竹枝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翻译】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乌衣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翻译】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上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翻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秋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

有所思才能有所得

发表于《考试.高考数学》2012.8 若有所思,略有所悟,必有所得 ——浅析高一学生解题习惯的养成 江苏省昆山中学陶华215300 目前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的常见特征是:课上听听都懂,课后很快就忘,动笔一做就错,考试一考就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会出现如此现状的呢?如何改变此种状态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学生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而好的解题习惯的关键又在于要有善于思考的习惯——大胆的去想,勇敢的去尝试。如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呢?笔者对此研究多年,现将点滴思考介绍如下: 一.学生形成不愿思考,不会思考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因素 1.不了解初高中数学的差异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数学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推理要求、符号化程度也大幅度提高,数学的应用性也随之加强。故而本应在学法上也作较大的改变。加之进入高一后,学校不一样,环境不一样,管理模式不一样,教师授课的方式不一样,同学的组成也不一样了,总之,一切都变了,都变得很新鲜,又暂时少了象初三一样的升学压力,或者自认为初中基础蛮好,心想高中有三年时间,长得很,不妨先放松一下,由此各方面放松自己,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这种懒散心态,造成了他们不愿思考,久而久之也就不会思考了。 2. 缺少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习惯 进入高一之后,学生仍象在初中一样,对老师有很大的依赖心理,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课前没有适当预习的习惯,课上没有主动的思维参与和积

极演练的习惯,往往要在老师反复提醒下才启动自己的思维,心想:只要不叫我回答就没事;也没有适当记录笔记的习惯,看到别人记了,才猛然醒悟,自己也该记了,或者是“满堂记”“全程抄”,无暇参与教学;课后没有主动整理、感悟、反思的习惯,只是模仿着完成作业,稍有困难就向周边的同学求救,或者轻易放弃,没有自己独立研究的习惯,缺乏必要的自信;对于老师预留的思考探究题更是置之不理。这样的学习惯,不能掌握知识、方法的本质,单元学习时,还能凭记忆模仿着解出部分问题,但稍有知识的交汇和内容的综合,就缩手无策了。长此以往也就不会思考了。 3. 缺乏对错误的认识和错误校正习惯 学生对于平时作业或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认识不够,有些只是将答案修改正确,就以为是订正完毕。没有错因分析、整理、校正、收集的习惯,更没有定期回顾、反思的习惯,长期之后,又会错误重现,严重影响学习的自信心。 以上几点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高一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受到极大的影响。 原因二:教师长期的影响 1. 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在现有的教学改革大潮中,部分教师仍坚守他原有教学套路,以教学任务重、进度要求快等为借口,课堂上变相的“满堂灌”,虽有学生的活动,也只是形式性的集体回答几个结论显而易见的问题,没有学生自己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方法的探求归纳的过程,有的只是模仿性解决题型化的问题,没有自己独立思考、探究的习惯。 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会渐渐形成这样一个很糟糕的习惯:老师提出题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学期复习要点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提纲 1 山中访友 一、《山中访友》作者(李汉荣)。 二、课后习题: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文章主要内容的体现,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⑵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抄下来。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 草虫的村落 一、《草虫的村落》的作者是(郭枫)。 二、课后习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印象最深的有: 5 詹天佑 一、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二、课后习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学讨论: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的许多地方都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如.面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嘲笑.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创造性地开凿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等等,都体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才能。 (2)默读课文,知道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什么不同方法。 居庸关隧道: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 6 怀念母亲 一、《怀念母亲》一课的作者是(季羡林)。 二、课后习题: (2)读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2020年高考语文重难点专练04 分析鉴赏现代诗歌艺术特色【带答案解析】

重难点04 分析鉴赏现代诗歌艺术特色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 诗歌,尤其是近现代诗歌作为文学类文本的重要一环,已经走出“学得不考、考得不学”的误区,登上了山东等地新高考的模考试卷中,给广大考生带来了极大的“惊喜”,也给学校的教与学工作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以考促教,希望考生重视近现代诗词的复习备考工作。 除了思想内容的答题技巧之外,现代诗歌的手法运用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 【满分技巧】 在现代诗歌鉴赏中,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考生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1.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反复、排比、双关等。 现代诗歌修辞手法的解题技巧:(1)指出何种修辞手法;(2)分析其表达作用。 例如:艾青《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考生可以按步骤作答:(1)全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便于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容易与读者亲近。 2.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等。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技巧:(1)指出何种表现手法;(2)阐述其表达作用。 例如:纪弦《一片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这两句运用了何种手法?有何作用? 考生可以按步骤作答:(1)虚实结合;(2)虚写对祖国的那份思念,实写诗人肯定这片槐树叶来自祖国。这片叶子并不是代表某一个具体地方,而是祖国的很多地方。如果说在某地捡的,就把他思念的地方具体化了,就缩小了。诗人思念的不只是捡到叶子的江南,或江北,而是江南江北都思念。这就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祖国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寸土地。 3.篇章结构。包括首句领起下文、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前后呼应、卒章显志、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 现代诗歌篇章结构解题技巧:(1)指出诗歌结构如何;(2)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阐述。 例如:纪弦《一片槐树叶》: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汉乐府《有所思》赏析

汉乐府《有所思》赏析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呔,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这首诗字面上的解释便是:我所思念的人,在大海的南面。用什么来赠送给他呢?我将送他那用美玉装饰的双珠玳瑁的发簪。突闻他已经喜欢上了他人,我将这爱情信物砸碎,烧毁并且将灰烬随风抛掉。从今往后,与他断绝往来,再也不要思念想起。然而我们之间的事情,兄嫂已经隐约的知道,我将怎样向他们交代呢。秋风飕飕的清晨,听到晨风鸟求偶的鸣叫,我的心更烦乱了,太阳是会察知我的心。 我一直不喜现在爱情诗的缠绵,却独偏爱这夹着千年前风雨的淳朴的文字,那炽热仿佛能灼烧人的灵魂。对待曾经温柔体贴,而今转身成陌路的情人,有些人会死死痴缠,放不下手,一种痛萦绕于心久久不能释怀。有些人离了便是离了,散了便散了,继续过自己的日子,云淡风轻,波澜不兴。然而,诗中的女子让我看到了一种真性情,理性而又决绝。

这个女子所思念的人,远在海之南。昔日良人远去,杨柳依依,而今雨雪菲菲,想写一封信与他,尽诉衷肠,然而落笔千言,终是付之一炬,只恐徒惹生笑,或是让人厌烦了那样絮絮叨叨的她。这是怎样的入骨相思。 终是忍不住,想寄些东西予他。双珠玳瑁簪,知这入不了他的眼。却忍不住开始想象他归来的那一刻,戴着这支簪的无尚风华,才惊绝世。用玉带细细缠绕其上,包住的是簪子,缭绕的却是她的相思。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尚未来得及将簪子付予鸿雁,便听闻了他的事。往日的温暖已属于别的她,曾经的情份如大厦瞬间坍塌已分崩离析。只是如今,旁人当他翩翩佳公子,一言一行都被传为风流佳话,于她,却只剩下不堪,成了个彻彻底底的玩笑。 新人美如玉,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自古男儿多薄幸,哪堪朝夕红颜老。她以为,她们会是例外。曾经那么刻骨铭心的感情,却因为几度春秋的光阴,几十里路的距离而灰飞烟灭?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自己的真心付出,而他却全然不知。是年少的爱情注定轻狂,还是她们爱的不够深刻? 未送出的双珠玳瑁簪已成了一种无声的嘲讽。愤然将它折断,摔得粉碎,却仍不足平她的怨恨。一腔痴情在他眼中怕只是一个笑话吧?有个女子能如此执迷于他,于千里之外寄来一支玳瑁簪,可见他是何等迷人? 将玳瑁簪投入火中,熊熊炉火烧得是簪子,化做飞灰的却是她的心。心字成灰,相思成灰。原来玳瑁簪亦不过如此,片刻便化做飞灰。物犹如此,情何以堪? 将飞灰洒入风中,便是从今不复言相思!她要的感情,容不得一丝一毫的瑕疵。每个女子所求的永远不过是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而以。

七言律诗(精选100首)_诗词优秀版

《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精选(一): 01.《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诗从严格好处上说不能算律诗,但它却被后人尊为唐人七律之首。《黄鹤楼》能成为千古绝唱,说明律诗气势、意境更为重要。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也称七律第一!李白所赞叹的珍品) 02.《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代九月九有登高习俗,此诗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写其长年飘泊的痛苦,孤独无依,老病孤愁之感,此诗被称为古今第一律诗。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其诗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这首律诗很个性,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03.《秋兴(八首)》杜甫 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唐诗宋词离人泪

心音独守,寂寞谁诉?此刻,冷月寂然,夜不能寐,轻捻灯花,独守一纸灯楣,浅奏一曲离歌,在流烟袅袅的一声叹息中,聆听着风儿的诉说,缱绻着月色迷离,书一卷素笺,落墨下款款深情,行吟在寂寥的诗端,在千年彼岸的守候中,拈起唐风的遗韵,婉约着宋词的悠雅,斜听那轻笛横吹在轻纱流霜里,渐响渐远,若隐若离。信手拈来清风玉露,纤指清舞,穿过斜风疏云,编织缕缕清浅淡薄的思绪。一池研墨,跃然而止,挥笔作情,断章残句款款而行,吟哦声声,咏唱数千年,诉不尽的人世苍凉,案前宣纸,在古典文辞的落拓下最后一韵。美玉兮流光,佳人兮天一方。蝶在花间飞舞,花香袭衣,月映池波粼粼,浮影暗香,枕泉听漏,独倚西楼,天涯望断,断鸿声里,一弯娥眉,在碧波潋滟中流转;一袭水袖,在风来尘往里飘舞。我掬一阕宋词,盈一缕幽香,在柳絮尘嚣,烟波浩渺的津渡里,着那一搦白衣婆娑,在小楼吹玉彻寒生的春风里,丝丝弄碧,亭亭玉立于周敦颐的荷塘,在我唐宋的诗词里,轻舞飞扬……那一世,不为羁客,只为卿人,她身化为鸿若翩仙的娇子,从周敦颐的荷风中徐徐走来,执一叶扁舟,载我孑然清寒的一蓑烟雨,与殷殷期盼中,卿卿我我。她点绛朱唇,闭花羞月,有采莲女子轻快的歌谣,有秦淮浆声灯影里的旖旎温润,有烟雨楼台的隐约迷蒙,有檀板清歌的婉转清丽,有折叶为舟,织荷为裙的古韵流转……舞动文字水袖的女子,不辞抚琴一曲,于千载之下,拨弹着十指光阴,针针如意绣,沉沉同心结,采撷一池碎影,踏过忘情的水,身登轻云的梯,泛波在墨香古卷的烟海浩渺文字中。尾随着文人墨客从幽远的远古走来,循着前朝蹒跚的步履,正把唐宋的盛装一一取下,凝眸处,醉舞泪裳,衣袂临风,指尖下正挽着是谁家的少年?回眸间,一处香袖,又添新瘦!每一束唐诗都荟萃一生的剪影,每一朵宋词都泛着一世的涟漪……是谁,从唐风宋韵里提笔,细细从金陵秦淮描绘到天明?是谁,在巴山秋池的夜雨里,婉约人世别离?是谁,在后世凄美的月色下,提笔写下三千辞海,寄予诗情?是谁,在等霜林染尽,月落乌啼,深藏了回忆?朦胧的烟雨,斑驳了诗意,焚一炉思绪,暖三尺深寒,又是谁,跟随着浮云浪迹,沧海觅尽,万世飘零,才续写下珍惜?是谁,在千年唐宋里轻舞飞扬?是谁,在凝眸处醉舞胭脂泪裳?是谁,在风花雪月中诉说忧伤?一袭浅香不知打搅了谁的前朝记忆,春梦秋云又上演着人间哪一幕离合悲欢,兀自徜徉在唐朝似画如诗的烟雨中,孑然梦醉于宋时胭脂画堂的楼阁里。烟雨之外,楼兰之外,青山之外,绿水之外,是谁在轻按檀板,微启朱唇,玉润珠圆中,飞歌缭绕?是谁袅袅而来,幽幽情深,络绎千年?是谁在守侯,那一缕清澈柔和的月光?是谁在书写,那一段凄美婉约的诗章?是谁在等待,那一怀缱绻温馨的柔情?是谁,任性的,肆意的在这飘渺的暗夜里无眠,在这绵长的曲调中心伤,在这空灵的意境里怀想?风轻抚着我的长发,缠绵着如梦的记忆,如水的思念。在如此宁静的夜晚里,我深情的遥望着远方,那里有我深深的眷恋和梦想——-是谁让思念这样美丽,是谁让思念这样深沉,是谁在梦的最深处把过去的故事珍藏?你踏着月光向我走来,我用多情的笔蘸满思念为你谱写千古绝唱。再回首,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笔墨书旧梦,诗酒赋闲情。相思未老花先瘦,无计怎消冷清愁?酒兑疏狂图一醉,怎教桃李闹春风?只是,那生长在秦淮河畔的依依杨柳,化作此时眼底的绿水茫茫;那挂满荷叶上晶莹剔透的白露,换作我望你时眼波流觞;那岸萧瑟凄凉的西风,吹皱的不再是春江,而是如今烟花三月的碧波流淌。一卷诗案,半纸松墨,在平平仄仄的诗章中,呢喃轻语的吟哦中,泪水盈满了眉眼。那一岸的晓风,那一弯的残月,离岸的青舟,一番缘聚云散,相望的只能是永远?携一缕清风,踩着古韵悠悠的诗词,笙歌墨咏,袖手千年,伫立在楼兰的烟雨中,踏遍青山绿水,拂看五千年的历史长廊:隔世恍惚中,走过秦时明月,雁过汉时城关,穿过魏晋遗风。一蓑烟雨任平生,融了世俗的尘埃,纵横阡陌的心事,明灭闪现。将缱绻的旧事伴着月色的辉映,肆意泼墨写意着相聚的渴望。屏障起尘埃飞扬的俗世,掬着天河之水,细磨一纸砚香。填一阕阕相思词,横枕千年情丝于彼岸,试将遗恨,写入婉约的旧章中。提杯把盏,在暮落黄昏、

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今天,参加了镇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感觉收获很多!武正美老师的讲解让我们明白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及近段语文教学应该完成的工作。 两节不同课型的阅读课的展示,更让我感悟颇深。 《槐乡五月》本文文质兼美,如诗般清新流畅,如歌般富有韵律。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人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并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表达美,再现美。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喜”是因为祖国重新得到统一,这种喜之情正是杜甫爱国情的体现。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课堂上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介绍杜甫或背诵杜甫的诗,对杜甫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第二句诗句“初闻涕泪满衣裳”时,老师问学生此时的诗人流出什么样的眼泪,学生说高兴的泪,激动的泪……,为了了解时代背景及诗人更深处的情感,就相机让学生学习杜甫的一篇名作《春望》。教师补充当时的写作背景:杜甫被叛军抓到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诗人为这样的时局感伤

的见花落泪,听到鸟声都感到心惊肉跳。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谈体会。问: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伤心的、痛苦的、悲伤的、愤怒的泪)。学生就体会到诗人落泪不仅仅是与亲人分开,孤身一人,更是因为国家破碎,爱国的情怀表露无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也流泪了,但这次流得是高兴的、激动的泪水。应该说此时的杜甫是悲喜交集。两首诗中都写了诗人流泪,一悲一喜都关情——浓浓的爱国之情。让学生体会到,杜甫的伟大,是因为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教学这首诗时,老师还联系与这首诗同处一课的《示儿》来教学,两首诗都是爱国诗篇,教学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围绕“喜”字展开,诗人为何而喜?让学生找找诗人“喜欲狂”的表现,抓住“即从”“穿”“直下”“向”等词体会诗人的“归心似箭”;《示儿》可围绕“悲”字展开教学,诗人因何而悲?从哪些词句中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悲伤?两首诗有着诸多的不同,但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内心无比强烈的爱国之情。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通过写诗人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来体现——喜之狂。《示儿》则通过诗人临终前的牵挂——“但悲不见九州同”来表达——悲之切。一喜一悲,都是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总之,学然后知不足,学习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本次培训在每位学习者的脑海中应该会留下一些思想,思考!

人教版语文重点课文资料

六年级上册语文重点课文复习资料 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 1、作者 2、文章标题及含义 3、文中重点问题 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 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 6、评价主要人物 7、文章情节 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 ★《山中访友》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 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草虫的村落》 1、作者:郭枫 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 (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 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2)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 “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 “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 5、写作方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第二单元重点课文: ★《詹天佑》重点问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咏唱故国诗情2《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我用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 2.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的诗歌语言。 [资料下载] 1.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3、5-1950、2、2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魏尔伦的诗。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 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 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 2.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的炮火震动了诗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戴望舒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1938年他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香港。次年,他被日军逮捕,投入狱中,备受摧残,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但监狱的铁窗可以禁锢他的躯体,却禁锢不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所处的“物理场”受到限制,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的“心理场”却变得广阔了。他的心飞出了铁窗,飞到了祖国蒙难的土地,飞到了志士流血的战场。正是这铁窗关不住的爱国之情,使他眼前浮现了一幅中国地图的意象,这幅地图又成为他投射主观情思的对应物:地图是祖国母亲的象征,“残损的手掌”则是身陷囹圄的诗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的写照。 3.名家点评 据冯亦代回忆:“我昔日和他在薄扶林道散步时,他几次谈到中国的疆土,犹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如今他以《残损的手掌》为题,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香港文学》1985年2月号)

《俯而学与仰而思》阅读附答案

阅读《俯而学与仰而思》,完成下列各题。 俯而学与仰而思 ①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特别警示世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乙】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这样一种【丙】。 ②俯而学,就是要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但要真正学得学问,能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 ③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遭,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这里的究通就是思考;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就是指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一家之言就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客观现实形成的独到见解。实践也一再证明:在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 ④孔子曾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孔子这句话再精辟不过地论述了俯而学与仰而思的辩证关系。我们应牢记先贤的教导,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 1.请按照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人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 ①科学的学习方法②常用的学习方法③联系实际的方法 【甲】处应填:____ 【乙】处应填:____ 【丙】处应填:___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