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土文化之我见

国土文化之我见

国土文化之我见
国土文化之我见

国土文化之我见

国土资源文化是伴随我国对土地、地矿、海洋包括测绘管理行业管理体制的变化应运而生的新名词,新提法。但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资源文化也同样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从有关书中,我们知道词源“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都有教化和指导的意思。而从哲学中我也了解到属于意识范畴的文化对人类行为有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既有积极推动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具体是看这种文化是积极先进的还是消极落后的而定的。同样作为社会文化重要部分的国土资源文化对国土资源人也不例外有能动作用。

作为国土资源人的我,深有体会这一能动作用。就像荷兰学者Geert Hofstede曾在他的《文化与组织》一书中把文化称为“心灵的程序”和“心灵的软件”(software of the

mind),他认为,文化之于人犹如程序之于计算机。计算机的运行依靠软件,程序怎样写,计算机就怎样运行。文化就像事先写好的程序一样,决定人的行动。人若想脱离自己的文化而行动,就像计算机不按软件运行一样困难,国土资源文化同样对国土资源人的行为也起着软件的作用。

一、先进合理的国土资源理论武装人

我国现在在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总理论前提下,按照十七大会议精神形成了“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国土资源工作理念和“和谐国土,科技兴土”的国土战略路线。在这种国土资源文化理论指导下,国土资源人在实践中,处处坚持做到贯彻保护国土资源,服务社会,和谐国土;积极创新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技术,做到科技发展和利用国土资源;做到先进的国土资源文化理论武装头脑。这种国土资源文化理论为我国国土资源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引导我国国土资源工作走上一个健康,合理,有效地发展道路。

二、正确的国土资源舆论引导人

我国几十年的国土资源实践总结出了廉政文化建设的作风建设工作经验。我国国土资源领域内日渐成熟的廉政文化使我国国土资源领域形成一种廉洁行政,依法行政的正确舆论氛围;为我们国土资源领域内的工作人员设定了一个健

康的工作方式;向国土资源工作人员树立了提出了一个要坚持一种服务的工作态度和廉洁的工作形象的要求,引导国土资源工作人员合法,合理,及时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我国国土资源领域内的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理念上的保障,预防腐败的发生,使国土资源发展靠人民,国土资源发展为人民,国土资源发展成果由人民享用。

三、优秀的国土资源文化作品鼓舞人

通过几代国土资源人的努力总结,我国国土资源领域内主办的刊物和杂志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这些作品记录了国土资源实践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反映了国土资源现领域内的现实需求。这些作品的逐渐完善和正规化,丰富了我国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的文化生活,也充实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文化,提高了他们工作能力,鼓舞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国土资源工作的效率,同时也为下一代的国土资源人保存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如《中国国土资源周刊》中刊载的好多作品就为我们的国土资源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模式和不可多得的工作技术,对提高国土资源工作效率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而《国土资源报》中记载的国土资源先进工作典范,对我们国土资源工作也有正确的引导作用。

四、严格的制度约束人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国土资源领域内也不例外,制度作为文化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外在行为的导向作

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的好的制度会促使一个群体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态度,工作程序,工作方式。我国国土资源领域内最近几年内逐渐建立起来的诸如国土资源共同监管责任制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内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主办人制度、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会审制度、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举报制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报告备案制度、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纪律制度都促使国土资源工作人员逐渐培养起来了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团体合作的工作方式,遏制了一些了诸如工作毛躁,拖拉的不良作风,惩罚分明的国土资源制度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虽然我国国土资源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在还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创新精神不够、文化体制不够合理等等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以改进和完善,才能更加深入地挖掘国土资源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土资源文化的指南针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国土资源文化导我行。

大学生弘扬传统文化之我见

大学生弘扬传统文化之我见 前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都肯定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影响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也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弘扬传承见解 一、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现状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淡薄,也就是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由来、作用、功效以及意义了解甚少,甚至不知道某些文化本身,由此也淡薄了文化的神圣意义,自然缺失了对传统文化的信仰。传统文化内容的流失使文化本身陷入困境,难以吸引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力。这也体现了现代化过程中,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们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都发生较大变化,有一些传统习俗似乎失去了对现代人的吸引力。这必然导致了大学生、甚至广大社会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信仰。 科技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使得世界越来越向着多元化发展,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随着我

国对外开放的日益加大与深入,各种不同形式的异域文化也因此而纷至沓来,侵袭和影响了这块古老的土地,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这些以往还只是见于书刊载体的西方文化产物今天已被大 多数青年人所熟悉,所接受。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使人们的生活更趋于多元化,使人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和人类。但同时我们也要切实关注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认识西方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百年来这已成为不容置疑的真理,一个闭塞的民族永远不会拥有广阔的空间,历史已给予了证明。我们向西方文化学习,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要向西方学什么,怎么学,依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辉煌的科学成就的确值得我们学习,西方人的合作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西方的创业精神值得我们借鉴,难道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也要照搬吗?显然不是,不同的地域养育不同的人民,因而产生不同的文化,这是符合自然发展要求的。如果刻意去模仿别人的生活方式、跟随别人的文化传统,那样无疑是扼杀了自己的民族根源,是不可取的。 二、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

黑龙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课程 期末作业 姓名杨文杰学号1223001457039 学校松林电大成绩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连绵起伏的大、小兴安岭;有沃野千里的松嫩平原;有气势磅礴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有风景秀丽的镜泊湖、五大连池;还有绿草如茵的天然牧场,这些无不勾勒出一幅幅绚丽的画卷。黑龙江省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45.46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六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振兴黑龙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分析黑土文化,发扬其积极方面、规避消极方面,使黑龙江在本次文化建设高潮中不落伍,且得到新的突破和跨越,服务于社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交互影响的地域文化历史造就了黑龙江人独特的文化性格,即"粗犷豪放的气质,质朴率真的品性,热情大方的特质,包容海涵的气度,幽默机敏的智慧"。但同时,黑龙江人也存在着知足常乐、小富即安、拒斥理性等经验式、人情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是与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核心的总体性文化转型的高度来认识问题,努力建构新世纪黑龙江人新的形象工程,为龙江大地和黑土文化增添新的内涵。 黑土地域文化,我们特指黑龙江地域文化,因为黑龙江省以丰腴的黑土地而著称。黑土地域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与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接壤,历史上古肃慎人后裔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曾非常繁荣,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大小兴安岭森林丰茂、东部煤炭储备巨大、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农业上有“北大仓”的称号……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物产使得黑土地域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粗犷豪放、不拘小节的气质将黑土地域文化中的彪悍和开拓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始全面建设东北,东北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仅“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的大项目有56个在东北,其中22个在黑龙江,另外,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黑龙江占了十分之一。上世纪5黑土地域文化发展历史及特征黑龙江位于中国东北边陲,与俄罗斯0年代末,10万官兵和5万山东支边青年挺近三江平原,加入到开发北大荒的队伍中来,后来的知青下乡、知识分子下放又使黑龙江产生了一次人口迁移的高潮。这些来到黑龙江的人不但为黑龙江的建设贡献了力量,同时也给黑土地域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通过共和国的建设者们的不懈奋斗,“四大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区精神)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实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黑龙江精神,集中体现了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1、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一是为拯救中华民族愤然而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高度自觉性;二是众志成城、一致抗敌的空前广泛性;三是为了民族尊严而绝不苟且偷生的民族气节。2、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一是一往无前,百折不挠。二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3、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一是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二是淡泊名利,忘我工作。三是不计得失,勇于牺牲。4、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0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的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

浅谈当今国土文化

浅谈当今国土文化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浅谈当今国土文化 近几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把“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引向深入,正在继续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活动,从而把干部的素质修养和工作作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得国土文化的理念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国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国土干部职工为适应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国土文化,是指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所凝结产生的文化和文明成果的提炼与升华。 国土文化的基本框架: 一、核心内容“说好国土话,办好国土事,做好国土人” “说好国土话”,重点抓一个“德”字,在家庭讲孝德,在单位讲诚德,在社会讲爱德。 “办好国土事”,重点抓一个“忠”字,忠于事业,忠于百姓,忠于国家。 “做好国土人”,重点抓一个“实”字,对工作实,对他人实,对上级实。 二、主要目的“五提升、五做到”

提升政治素质抓教育,做到“围绕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 提升业务素质抓落实,做到“会干事、能干事、不误事”; 提升服务素质抓诚信,做到“想民、爱民、为民”; 提升行政素质抓学习,做到“懂政策、讲政策、用政策”; 提升思想境界抓提高,做到“诚心待人,热情帮人、老实做人”。 三、言行要求“五提倡、五不准” 在政治方面,提倡讲原则、讲大局、讲觉悟,不准办事无是非界限、遇事斤斤计较、交往相处低级趣味。 在工作方面,提倡讲创新、讲标准、讲竞争,不准工作上平平庸庸,生活中虚度时光、干劲上缺乏活力。 在团结方面,提倡讲忍让、讲宽容、讲理解,不准鸡肠小肚,相互猜忌,互不信任。 在纪律方面,提倡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小局”服从“大局”,不准本位主义、技术封锁、我行我素。 在履职方面,提倡讲程序、讲责任、讲宗旨,不准乱办事、乱答复、乱用权。 国土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选修课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1500字

一直以来就对中国文化传统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读大学之前根本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如今很高兴自己可以在大学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因为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平时少有机会能接触的这些东西。通过对这门课程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的了解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因此,我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角度来完成这篇论文。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很遥远,和我们生活不相干,我不这么认为,其实,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这些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联。 要想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988年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集在巴黎开会,他们在宣言中呼吁: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那我们怎样去看待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比如古人对于“言”和“行”有过精辟的论述,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要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相反,传统文化中的“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阻碍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东西必须剔除。近年来,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盛行,而冷落了象端午节,清明节等这样一些传统节日,不知城市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自己包粽子,去看赛龙舟?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在面对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毕竟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应保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其次就是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将西方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人权理论融合到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中去。在学校教育方面,我觉得我们应该将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开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让更多的人去系统的了解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而在媒介传播方面:利用现代化传播媒介的高速化、系统化、全面化的优势,向广大群众、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在保有原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前提下,重新唤起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总之,在将来中国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不能丢下我们几千年来宝贵的文化资源,未来的社会并不能屏弃前人的智慧,中国人也应该多从前人的经验中摄取智

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点滴之我见

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点滴之我见 源城区金沟湾小学刘小丹 写作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侃侃而谈的青少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他们说着流利外语,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许多诺贝奖获得者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传统文化居然被现在的青少年遗忘,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痛心的事!然而只要从我们的家庭教育、文化教育、社会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就可以找到原因了。 一、在中国的大部分家庭,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长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样样代劳,忽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传统美德教育,造成许多孩子都没有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更谈不上感恩的心。 二、我们的学校教育是应该教育,缺失智慧同步开发。特别小学教育,更是地地道道的应该教育,这其中有教育制度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为了分数,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被过早地扼杀在摇篮里,以致于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习惯按别人的思路做事,缺乏主见和创造力。 三、现在社会物欲横流,由此带来人们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导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种咱冲突与矛盾。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用中华传统经典全面启迪孩子们的慧识,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拯救我们的民族,拯救愚智的心灵,滋养人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 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

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传统文化重视启蒙教育,小学阶段正是启蒙教育的重要时期,继承传统文化,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大有裨益。将传统文化寓于德育内容之中,会使德育教育更生动活泼,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其内容的熏染。同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个女儿的家长,下面我将从我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中,谈谈如何让传统文化走进小学生的心: 一、创设环境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性,好的环境能对孩子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先贤有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创设环境,在这里我强调的是创设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因为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学校可采取传统“上墙”的办法,赋硬件以生命,赋软件以灵魂,将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物化、固化,让师生们随时随地“面壁”沉思。例如可以在校园的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活动区,以及文化长廊通过木刻、写真、喷绘等多种传统形式为载体写楹联、碑拓、名人画像和名言名句等传统文化元素。学生置身于这些文化长廊,在潜移默化中便可感受传统的经典的熏陶,充分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家长为载体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真正基础,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而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良好习惯培养。以家长为载体对孩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就可以造就孩子良好的品格。

注重剪纸群体建设打造黑土文化品牌

注重剪纸群体建设打造黑土文化品牌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注重剪纸群体建设打造黑土文化品牌海伦剪纸历经百年、享誉中外。经过数代艺人的传承、变异、复合,从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发展成如今具有较高艺术性、鉴赏性、珍藏性及经济价值的民间艺术奇葩,已成为全省知名的寒土文化名牌。1993年,海伦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称号。海伦剪纸只所以有今天的艺术成就,总结起来,主要是我们多年坚持抓剪纸群体建设的结果。 一、抓组织培育优秀创作群体 只有一流的团队,才会创作出一流的艺术作品。在培育优秀剪纸群体上,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一是依靠领军人物,推进剪纸艺术发展。在海伦剪纸百年传承中,历史的形成了以傅作仁、毕再生、刘卫平、于忠厚等为代表的剪纸带头人,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作了不同时期的剪纸代表作品,奠定了海伦剪纸的艺术地位,带出了一支热爱剪纸艺术、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创作队伍,对海伦剪纸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全市剪纸创作骨干已达120余人。这些领军人物创作的优秀作品不仅装饰过人民大会堂,有过成为国家领导人礼品的骄傲,而且有150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民族文化宫、俄罗斯纪念馆收藏,有3000多件作品先后赴美国、日本、法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销。大型剪纸《满族婚俗图》、《金陵十二钗》、《古典四大名着故事图》等代表作

品相继问世,不断将海伦剪纸推向新的高度。二是扩大群体规模,形成群体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形成了以文化馆为龙头,以剪纸艺术发展公司、任景权手工剪纸广场、傅作仁满族剪纸艺术馆、李晓霞古月斋装裱社等剪纸实体为纽带,以各乡镇剪纸创作小组和相关中小学校为基础的遍布城乡的剪纸创作群体网络。目前,全市城乡有剪纸创作群体15个,创作骨干120人,整体规模达1200人。这些剪纸群体边研究、边创作,推出了大批剪纸新作。2001年,文化馆集体创作的《剪纸京剧脸谱》一书,已由省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在新加坡、台湾举办的国际书展中,荣获北方优秀图书金牛奖。在文化部等四部委举办的“中国剪纸大赛”上,海伦市文化馆荣获“德艺双馨”奖及金奖。傅作仁老先生全家已有5代18人从事剪纸创作,可称为剪纸世家。赵春爽、李晓霞、陈福增等人设计、创作完成的114幅、长14米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头像剪纸作品被列入毛泽东诞辰111周年纪念大会的专用纪念品,在人民大会堂澳门厅展出;刘卫平、李晓霞等人创作的《清明上河图》15米长卷,首开剪纸创作仿古名画的先河。三是注重人才培养,建设生力军。为了焕发海伦剪纸的生机和活力,弘扬海伦剪纸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我们着眼长远发展,不断加大剪纸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1)创办了剪纸艺术培训班,面向社会招生,培养剪纸艺术人才。(2)在各级剪纸创作群体中,采取以师代徒的方式培养人才。(3)在中小学校开设剪纸进修课,培养剪纸人才。杂海伦师范学校、海

土与中国文化

摘要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部分及其附属物,是人类和所有生灵生存的空间场所,这神奇的物质却因其过于常见、外表平凡而常被人忽视。但是生命生生不息的精神却源自土。 土地不仅是人类安身立命之锥,它所代表的生殖力是生命的象征,在远古先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其实,土在中国人的心灵中已被抽象出来,其生生不息的意蕴早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现实生活。从远古先民对土的狂热崇拜到儒家“仁”的思想的提出,从以“礼”为形制的对生命的崇敬到内化于中国人生命之流的生生不息的思想底蕴,无不深刻反映了土生生不息的思想之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意义。比如,中国古代艺术反映了对生生不息的思想内流的返璞归真,“气韵生动”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与目标,更是中国古典美学显著的审美标尺之一。 艺术中暗含着节奏与律动的音乐感,这就是“韵”,即是生命的精神。然而土终究也还是平实之物,中国文化中的现世精神则源自土的实在性。实用理性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自身性格上所具有的特色。所以,对土的解读是理解中国文化之谜的又一通经。 以往学术界对于土的研究,多把目光集中在先民对土地(神)的崇拜,并由此衍生出恋土情结及安土重迁的社会心理等方面,而稍有专门探讨关于土与中国思想文化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所以,本文试图说明文化是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的人们张扬人性精神而进行富有生命力的活动,土生生不息的精神给予我们深刻且生动的启发,是解开中国文化之谜的通经,中国人的心灵是钟情于土的。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因此呈现出强调本根性、生动性和实用性的文化特征。 前言 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前人已经著述颇多。在以往学者对土与中国文化的研究方面,总的说来一般都是围绕着土的生殖功能而展开的民间对土的信仰和土地神的崇拜方面的研究,而对于土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还局限在“安土重迁”的层面上。对于土的文化意义及其背后深刻内涵的渊源虽有提及,但少有从土的生生不息来解读中国文化的专门论述。 关于土的文化意义的研究,学者们多把目光集中在先民对土地(神)的崇拜,对土的理解也只是局限于土的化生万物功能,以及中国人自古就有强烈的土地崇拜意识,并由此衍生出恋土情结及安土重迁的社会心理,在学术界,对“安土重迁”的社会心理方面的研究已是司空见惯,但几乎没有直接以土与中国文化为题的专门论述著作,探寻土与中国思想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只是只言片语散落于文化通论和汉字研究一类的论著中,重点论述的也大多局限在神话传说中女娲捏土造人、土地原型解析及后世人们对土地神的崇拜这类问题上。但也有另辟蹊径,从文学的角度探讨土的文化意义成因,如臧克和所作的《中国文字与儒家思想》从汉字中“土”字、“地”字的字型和原初义来分析土的生生不息之意蕴,而朱狄著的《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则侧重于探究古人对土地的生殖崇拜的缘故信仰等方面。杨利慧在《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一文中,从民俗学、神话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土的生殖意义进行探讨和思考,她将女娲置于中国民族信仰的大背景下,从考察其在信仰中历史与现时的状况入手,探讨了女娲及其神话与信仰在现实生活中和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 同样,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土的生殖意义上,如《土地原型与恋土情结》的作者肖四新认为神话中女娲用土创造了人,因而远古对土是极其崇拜的,而且因为土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多以人们有着强烈的恋土情结,深入到人的心灵,则把土视为灵魂的归宿,表现在文学创作上,由此产生的恋土情结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对土的生殖文化心理探讨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从汉字中体现出先民崇土的文化心理,如韩伟所作《汉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 黑龙江地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有活力的一部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黑龙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发展历程上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从而使黑龙江地域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气质。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过重要贡献。 一黑龙江的概括与自然地理 中国四个极点东极抚远、西极喀什、南极三亚、北极漠河,东北两个极点都在黑龙江境内。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省会哈尔滨。共划12个地级市、1个地区、18个县级市、46个县、1个自治县、64个市辖区。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 米。 二黑龙江的悠久历史发展历程 黑龙江地域有自己极为独特的历史沿革。从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从商周到清代,其中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都曾入主中原,先后建立过北魏、辽、金、元、清等王朝,对推动多民族融合与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科技的交流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形成了黑龙江特有的历史积淀。多民族的文化优势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大省,满、赫哲、鄂伦春、达斡尔、锡伯、鄂温克、柯尔克孜、蒙古、朝鲜、回、汉等众多民族聚居在这里,漫长的社会历史和各自不同的民族差异,形成了黑龙江省古老、独特的渤海文化、金源文化和满族文化。在近代历史中,东北人民一次又一次的抵抗沙俄日本等外来侵略者,显示出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民族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天,这些特有的文化优势为黑龙江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开发的民族文化蕴藏。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 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说明的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如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

文化的土地思想的人

文化的土地思想的人 前言: 这是我于2009年2月份写的一篇文章,是汕头市图书馆举办的“读潮汕书,知潮汕人,评潮汕事”读者有奖征文比赛的参赛作品,该文章获得了优秀奖(参见当时写的日志《洗面奶》),不算很好的成绩。现在看来,该文章确实是一篇离题的文章,本来是应该写一篇黄羡章《潮汕民国人物评传》的书评的,但后来写成了一篇借题发挥的文章,所以,能得奖乃万幸。 如今,该文章终于出版了,在新言、颜烈主编的《钩沉补遗、存史资政—〈潮汕民国人物评传〉评论集萃》(汕头:祥瑞天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39-43页)。前几天我在汕头市鸿欣书店买到了此书,所以把文章贴出来。写此文的时候我还在北京,刚读博,离毕业还有两年半。如今,我已经回到家乡,那种漂泊感几乎荡然无存,不过,我仍然珍视这份漂泊感。在汕头大学里,我尽量不说潮汕方言,因为这是一个相对与世隔绝的空间,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职工和学生(最远的有河南、江苏、四川等地的学生),大家用普通话交流,探讨的也都是国内国际的大事,以及超越现实世界的学术问题(所谓的“可能世界”)。所以,我还能在相对遥远的距离中观看我的家乡,观看潮汕文化,保持一种乌托邦的视角,以及一种批判的态度,继续探索这片“文化的土地”,观看这些“文化的人”。

正文: 初到北京求学,别人问我:“老家在哪儿?”我回答:“广东汕头。”“哇,有钱,能吃!”几乎是统一的答案。很多人并不知道汕头,因而这个评价是针对所有广东人的,“有钱”当然不是什么坏事,但“能吃”却多少带有贬义——不是夸我们的饮食文化发达,而是讽刺我们“吃遍天下”。我琢磨,这“有钱”和“能吃”的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思索半天,这个潜台词叫做“没文化”。 “没文化?”这我可不服!自公元819年韩愈来潮州当刺史的那一天,潮汕地区就开始走“海滨邹鲁”的文化路线,与主流的儒家文明紧紧相连。可是不能光拿历史来说事啊,我们说一个地区的人有“文化”,一是说这种历史遗产仍在作用着当地的人民;二是说这种历史遗产在保持自己独特性的同时传递着某种普遍性,让人在惊叹之余流连忘返。 那么,潮汕文化的魅力在哪呢?在京潮籍大学生聚会的时候,我发现乡亲们彼此之间注重伦理,尊老爱幼,并且还把这套儒家伦理运用到乡亲以外的人,这让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潮商而言,此“道”就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伦理。潮商的成功使人们开始关注其背后的管理哲学,惊叹其所依托的文化之博大精深,值得学习和借鉴。 可是,潮汕文化的理念不能仅由潮商去间接地传播,还需要靠学者深度耕犁并将之发扬光大。在外的潮人需要文化的依托,以摘去中原人和西方人为我们戴上的面具——根深蒂固的“野蛮人”形象。于

黑土音乐文化

黑土音乐文化 [课题]《黑土音乐文化》 [课型]音乐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录音机、竹板、手绢、扇子等 [课时]一课时 [教学理念] 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弘扬民族音乐为宗旨,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培养自主学习音乐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目标] 通过黑土音乐文化“现象”的研究和探讨,体会黑土地上四种音乐表演形式的各自风格特点及内在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艺术潜能。初步掌握民歌的唱、秧歌的舞、二人转的扭、龙江剧的韵。并通过聊、看、听、唱、舞等形式,来感受黑土地上红红火火的音乐文化,黑土人朴实、豪爽的性格,了解黑土地上的民俗、民风、民情,感受黑土音乐无穷的魅力,从而喜爱家乡的音乐文化,弘扬本土音乐艺术。 [教学方法] 本课将我们生活的这片黑土地上的音乐文化,以东北二人转作为线索,以民歌作为引导,顺其发展,将秧歌及龙江剧等东北特色音乐形式展现出来,以本土的多元音乐文化为背景,体现东北音乐浓郁的地方风情。用“聊天”、“说话”等形式进行教学,课堂始终保持活波、轻松的气氛。用教师的设问引出学生的问题,然后总结归纳学生所说的内容。为避免牵着学生的思路走,注重人文关怀,不离谱地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充分起到“导学”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们自主地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中的聊、看、听、唱、跳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来,学习的热情高涨,使学生们有着持久自主的参与意识。 为了培养和丰富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特别注重教学过程和方法。本课是以介绍黑土音乐文化现象为主体,把枯燥的音乐知识与民俗民风融入到民间的一些生活小故事中,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掠奇”、“欲讲便收”等心理方法,来

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之我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耀世界,影响深远,是人类文明的宝库。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路径。很多长辈认为,我们“90后”物质丰裕,精神疲软;不懂传统文化,根底浅薄,崇洋媚外。也有人认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高考,距离传承传统文化还远着呢。其实不然,作为中国大家庭的一员,不管在成长的哪个阶段,我们都需要传承祖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另外,近几年媒体报道了很多不道德、不诚信、不和谐之事,社会戾气很重。怎么办?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想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在家孝顺父母,让家庭和睦 我母亲从小让我背诵传统文化经典,二年级背完《论语》,三年级背完《道德经》。那时我连这些书里的好多字都不认识,更别说懂其中的精妙之义了。但母亲的教诲自有她的道理,她说一是为了训练我的记忆力;二是这些知识会慢慢发酵,成为我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里的自然养分。现在我已经是高中生,尽管小时候背的很多内容依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 用心。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中一些已经明白的道理让我获益匪浅。比如孔子谈“孝”,试举一例。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乍一看,孔子的回答真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孟武伯问孝,他却回答说父母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但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孔圣人真是和平常人不一般,他的回答非常深刻而精妙。你要问什么是“孝”吗?想一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会知道“孝”了。我理解,所谓“孝”,不外乎是对父母爱 心的回报,只要记得自己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焦急,而以同样的心情对待父母,就是孝。这种体验,在我们幼时躺在病床上,望着父母满怀爱怜地为我们喂汤喂药、掖被子,这种温馨记忆不是时常在我们的脑际萦回吗?我想,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做到这一点,每个家庭不就和睦了吗? 孔子“孝”的理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植入我的思想意识。我的不少同学在青春叛逆期遭遇父母的更年期后,经常与父母发生语言冲突。尽管他们也知道尊敬孝顺父母,但终归免不了呛仗。但我与父母相处得非常好,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我明白所谓“孝顺”,既要孝,也要顺。因为我们“90后”独生子女,不愁吃穿用,不会因为物质需求而与父母冲突,更多的是思想冲突。尽管我们不能接受父母的某些思想观点,但我们也应该充分地表示理解和尊重,这 样会免去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潘春晖-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统文化之我见》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而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而也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处于《周易》所形容的“生生不息”的继承和变易的对立统一发展之中: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所代替,而在新的形式中又包含着持久恒常的民族精神。自从先秦诸子开启了中华民族智慧之门,往后各个时代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大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继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并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对传统进行了开拓和创新。由此可见,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而是流变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感情,并激励我们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孔子文化节”,就是对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纪念与敬仰,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每年都有更多的人到曲阜,到孔庙,去瞻仰孔子,这不就说明了孔子的思想文化对海内外人们的影响之大了吗?我认为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去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并要有所感悟和体会。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已经不可阻挡的“抓住”了很多人的“心”,认为这个社会是纯粹是由物质构成。于是,人变得愈来愈空虚,变得愈来愈浮躁……而这种空虚、浮躁已经如同“病毒般”慢慢地扩散,甚至连作为学生的“我”和“我们”,或许都已经被“感染”。在这个时候,我们迫切需要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信仰来治疗“自我”,而我们中国有良好的传统文化,这不正是最好的“药方”吗?对这个社会来讲,传统文化是我们最具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在战争年代,是能够支撑着我们的最后信仰;在刚刚改革开放的年代,是我们国家进步的精神支柱。那么,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什么?它是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需求,是对这个社会的一种反思,更是“治疗”我们的唯一“药方”! 有人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未来”,我觉得这话不假,的确,若是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现代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猜忌与虚伪横行,欺骗和贪婪遍布?无声的恐惧将会降临在每个人的头上。这会是我们想要的世界?我想答案会很统一:不!没错,不会有一个人会喜欢这种世界! 我觉得这个社会,特别是我们学生,更应该注重于传统文化,我们要从心底去重新“拾取”它,传承它,发展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少一些“空虚”,多一些“积极”,减一分“浮躁”,增一分“安心”;整个国家才能稳定下来,逐步向前。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过去几千年中,历史文明的精华凝聚而成。如果我们能够从现在起,更加地留心于传统文化、注重于传统文化,那么,也是对华夏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负责。

肥沃的黑土地

《肥沃的黑土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肥沃的黑土地”由“初识东北”“东北探宝”“城市掠影”和“回眸历史”四部分内容组成。活动重点是了解东北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和地理环境以及这些自然条件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密切的关系,明确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从而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并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把我们生活的环境开发、建设得更加美好。“城市掠影”主要利用图片、文字的提示及问题引领学生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体会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然后以材料为依据探究人们生活与环境之间密切的联系,了解当地人为了适应环境而采取的种种方法,初步明确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道理。在对东北地区民风民俗的了解方面,教科书设计的层次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使他们能够感受当地文化的独特性,体会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教学内容:山东美术出版社五年级下册《肥沃的黑土地》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能够在中国地图上指出它的大致位置。知道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知道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知道要保护森林和珍稀动物。 三、了解东北具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知道这里重工业集中,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工业基地。

四、知道抗战时期东北军民抗战的事例,体会当时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地形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培养体会民国时期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1、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图片。 2、《中国地图》、《东北地图》。 3、视频:东北“黑土地”风光、“九一八”事件。 4、小组自查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初视东北 1、师:(出示东北图片——肥沃的黑土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中国的哪个地方的吗(东北)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东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 2、出示:《中国地图》教学挂图。 找一找:中国的东北是指哪里东北都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东北,古称辽东、关东、关外、满洲,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以山海关和乌兰察布为分界,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即“东五盟市”,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土地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04年GDP总量万亿元,占全国的%,人口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自然地理单元完整、自然资源丰富、多民族深度融合、开发历史近似、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实力雄厚的大经济区

传统文化中华师道之我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 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教育传统,师道在不断的传承中发展,逐步积累和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师者风范要求。重温师道的含义,继承和发扬传统师道,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让教师这一职业在今天依然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文化传承的精神使者,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好友相见时总会不约而同谈起师道的话题。为师之道,本不是个有新意的话题,世人对于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早已耳熟能详,但是仔细想来,传道授业解惑更多是从师者的工作内容来讲的,甭管德行高低,一个人只要有个教师资格证在身,似乎就天然有了资格去做这三件事。当然,传的是什么道,授的是什么业,解的是什么惑,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说到“德”字,《说文》上讲“德,升也”,这不禁让人想到冯友兰先生把人的不同生命境界所做的四种划分:第一境是“自然境界”,此境界之人以本能的生物形式存在;第二境是讲求实际的“功利境界”,只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第三境是“道德境界”的人,只做符合道义的事;第四境是超越世俗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简言之就是生物的人,现实的人,道德的人,宇宙的人,他们由低级向高级渐次而成。说白了,德是什么?它就是人生逐渐脱离低级走向高级的那些台阶,是孟子所说的自“从其小体”而到“从其大体”的过程。 《康熙字典》上是这样解释“德”字的: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从造字法来看,德的甲骨文写法,左边是“彳”(chì),表示“行走”之义;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面有一条直线,表示眼睛要看正;二者相合就是“行得要正,看得要直”之义。到了金文阶段,又在右边的眼睛下加了“一颗心”,也就是说,这时人们又给“德”加了一条标准,即除了“行正、目正”外,还要“心正”,可见人们对“德”字要求越来越高。 事实上,任何一个对“德”有要求的人,都会有一种敬畏之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正是因为我们常常要和自己容易放逸散乱的心角力、要和本能和私欲作抗衡,所以君子人格才能成为少数人才所具备的黄金一样珍贵的东西。 身为人师,每次看到北宋思想家周敦颐的一段话,都会让人不得不有所思——“或问曰:曷为天下善?曰:师。……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师道立,则善人多”。如果一名教师,自己没有“觉”,没有“明”,那么师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