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49章原发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目标吴海英

第49章原发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目标吴海英

第49章原发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目标吴海英
第49章原发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目标吴海英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目标

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一直受到全球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血压水平直接与心血管事件相关。然而,高血压很少单独存在,多数合并血脂紊乱、糖耐量异常、肥胖以及早期或亚临床靶器官结构或功能异常。血压水平相同的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越容易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诊断高血压时不能单纯着眼于血压水平,基于这一理念,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了高血压新定义,认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把高血压从单纯的血压读数扩大到了包括总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建议将全身血管床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损害、危险因素、亚临床疾病和心血管事件。新的定义结合了有无危险因素、疾病早期的标记物和靶器官损伤,更准确地说明了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和其他器官的病理异常。因此,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作为医生,在积极应用非药物疗法和(或)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并将之控制在目标范围的同时,干预患者检查出来的所有可逆性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病人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这才是对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治疗。

一、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

高血压的治疗应紧密结合前面章节所述的分级与危险分层方案(见第45章),全面考虑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存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情况,全面评价患者的总危险谱,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不同危险等级的高血压患者应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具体如下:低危患者: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观察数月后如无效,再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如果患者病情允许,首先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病情,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高危患者和极高危患者;无论经济条件如何,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无论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度如何,都应首先或同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即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应作为治疗任何类型高血压患者的基础。部分轻型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后,可减少甚至不用进行药物治疗;病情较重的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后也可以减少用药剂量或种类。

二、降压治疗的目标

根据新指南精神,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合并有肾病和(或)糖尿病时,血压应降至130/80mmHg以下。

既往比较重视舒张压的降低,但众多循证医学证据显示,50岁以上成人,收缩压≥140mmHg是比舒张压更重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且收缩压升高在50岁以上老年人比舒张压升高更为常见。收缩压的控制也比舒张压控制更为困难。因此在降压治疗中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努力使收缩压和舒张压

均达标。

三、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如前述,高血压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任何治疗方案均应以非药物疗法为基础。积极有效的非药物治疗可通过多种途径干预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起到一定的降压作用,并有助于减少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非药物治疗主要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各种不利于心理和生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这不仅对预防高血压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治疗高血压必不可少的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1. 控制体重:体重下降10kg可使血压下降5-20mmHg。高血压患者应控制体重指数(BMI)在25kg/m2以下,或者注意控制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控制体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例如采用DASH饮食计划,多摄入水果蔬菜,强调低饱和脂肪和总脂肪含量少的食物的摄入,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力活动量,增加热量的消耗,如快走、慢跑、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纠正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绝烟酒等。应把减重看成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绝不能急于求成而采取危害身体健康的减肥方法。

2.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主要包括限制钠盐摄入,WHO建议的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6克,主要应减少烹调用盐,少食或不食含盐高的腌制品等,其次是减少膳食中饱和脂肪,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类食物,摄入足量蛋白质,注意钾、钙、镁的摄入,严格限制饮酒。

3. 适量运动:适量运动可以降低血压4-9mmHg。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以控制体重,使人保持良好心态。患者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爱好等选择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运动时间。一般可选择快走、慢跑、游泳、健身操等,不宜选择过于剧烈的项目。运动频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50分钟左右。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170-年龄,或采用本人最大心率的7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

4. 保持健康心态:不良情绪可明显影响血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均可不同程度升高血压。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也是高血压的常见诱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心胸开阔,努力保持宽松、平和、乐观的健康心态,避免紧张、急躁、焦虑的状态。

四、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 药物治疗原则:

(1)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视血压控制情况逐渐加量以达到降压目标;

(2)推荐使用每日一次、24小时平稳有效降压的长效制剂,以保证一天24小时平稳降压,防止靶器官损害以及清晨血压突然升高所致的猝死、卒中和心脏病发作。并且此类药物可以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便于患者坚持规律服药;

(3)单一药物疗效不佳时应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提高降压效果而不增加不良反应,而不宜将一种降压药物的剂量加得过大;

(4)判断降压药物是否有效或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药物达到最大疗效所需的时间。不应过于频繁的改变治疗方案。

(5)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般应监测血压,坚持服药。

2. 临床常用降压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以及α-受体阻滞剂。这六类降压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见下表:

表1 主要降压药物选用的临床参考

禁忌证

类别适应证强制性可能

利尿剂(噻嗪类)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痛风妊娠

利尿剂(抗醛固酮药)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肾功能衰竭,高血钾

β受体阻滞剂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

充血性心力衰竭,妊娠II-III度房室阻滞,哮

喘,慢性阻塞性肺病

周围血管病,

糖耐量减低,

运动员或经常运动

钙拮抗剂(二氢吡啶类)老年性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妊娠,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

颈动脉粥样硬化

快速型心律失常,(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室上性心动过速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ACEI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

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

1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ARB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

ACEI所致咳嗽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α受体阻滞剂前列腺增生,高血脂体位性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

(1)利尿剂:由于新药的迅速发展,利尿剂一度被人们忽视。2002年公布的ALLHAT试验的结果表明噻嗪利尿剂(氯噻酮)和CCB(氨氯地平)和ACEI(赖诺普利)等新的高血压药物有相似的良好效果。氯噻酮和氨氯地平在致死性冠心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所有原因死亡、中风、联合心血管疾病、联合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外周动脉疾病、癌症或终末期肾脏疾病等方面也没有显著性差异。氨氯地平组心力衰竭的危险比氯噻酮组高38%。同样,氯噻酮组和赖诺普利组致死性冠心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所有原因死亡率、联合冠心病事件、外周动脉疾病、癌症或终末期肾脏疾病差异也没有显著性。但是赖诺普利组中风危险高15%,联合心血管疾病危险高10%。ALLHAT试验表明收缩压的控制较舒张压更难控制,而利尿剂降低收缩压的作用还要高于CCB和ACEI。在联合降压方面,利尿剂也是最常用的药物,在5年治疗期中,氨氯地平组有16.6%患者合用利尿剂,赖诺普利组有15.7%的患者合用利尿剂。

对于利尿剂的副作用,ALLHAT试验表明在第5年,氯噻酮组有8%的患者需要补钾,而氨氯地平组和赖诺普利组分别为4%和2%,基线时非糖尿病患者在第4年发生糖尿病的比率在氯噻酮、氨氯地平和赖诺普利组分别为11 6%、9 8%和8 1%,但是以上代谢的改变并没有导致心血管事件增加和总死亡率升高,因此利尿剂的副作用并非如人们以前预想的那样严重。糖尿病患者服用利尿剂后血糖升高并不显

著,所以JNC7将糖尿病列为应用利尿剂的强适应证。对血脂的影响在长期服药后可以恢复,一般较轻。利尿剂的不良反应多见于大剂量(50~100mg/d氢氯噻嗪或氯噻酮)时,近年主张小剂量,氢氯噻嗪或氯噻酮25mg/d,12.5mg/d或更低,降压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低。因此,JNC7提出血压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以上,选择2种降压药作为初始用药时,其中一种通常为噻嗪类利尿剂。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血管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包括1)抗高血压作用;2)抗缺血作用;3)通过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RAS系统;4)改善左室重构;5)改善心肌能量代谢;6)抗心律失常作用等。因此对于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的人群,β受体阻滞剂是降压治疗的不错选择。最新研究证实了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是早期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致病因素,且交感神经系统早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治疗高血压应在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之前,先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活性。这提示在无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中,应在使用ACEI/ARB前,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人们对β受体阻滞剂相关的副作用有很多误区,许多副作用的产生不是因为药物本身,而是由原发疾病或并发症以及心理因素引起的。如对性功能的影响,有研究将患者分成3组(均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不知道用药情况组;知道使用的药物但不知道有性功能障碍组;知道使用的药物同时也知道可能会有这种副作用组。结果显示,发生阳痿的比例分别为3%、15%和30%。这充分说明了,β受体阻滞剂并不是导致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心理因素在这方面起重要作用。

(3)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滞细胞浆膜的钙离子通道、松弛周围动脉血管的平滑肌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发挥降压作用。1995及1998年美国两次掀起CCB风波,提出高剂量及短效CCB可能增加心肌梗死的危险,并可能增加高血压癌症发生率及胃肠道出血风险。但HOT 、INSIGHT、STOP 2 、NORDIL 与ALLHA T等试验的结果结束了CCB的争论风波,确定了CCB长期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尤其是长达6年的ALLHA T试验证明CCB长期治疗不增加心肌梗死的死亡,也不增加肿瘤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JNC7及ESC/ESH 2003均重申了CCB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

由于CCB扩张入球小动脉,对肾脏血流动力学不利,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曾受到限制。然而在多项大型临床试验研究中发现,CCB在降压中不影响糖代谢、脂代谢,长期治疗中新发糖尿病概率极低,在高血压糖尿病亚组中血糖增高的比例及发生肾脏损害加重的比率明显低于利尿剂组,因此在JNC7的6项强制性适应证中将糖尿病作为了CCB治疗的强适应症,确立了CCB在高血压伴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

SYST-CHINA、SYST-EUR、NORDIL、ALLHA T等试验均证明CCB可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这在脑卒中高发国家,如中国,有重要的意义。

CCB除降压以外还有抗动脉硬化的效果。ESC/ESH 2003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 mm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器官损坏的标志,而CCB经INSIGHT、ELSA等大型临床试验证明,与其他降压药物相比,在降压达标效果一致的情况下有较好的延缓或逆转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作用。

1995年的一些荟萃分析提示,钙拮抗剂有增加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的危险,严重妨碍了CCB的应用。最近先后公布的ACTION和CAMELOT试验证明二氢吡啶类CCB能使冠心病患者获益。ACTION试验中,入选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的亚组中(占全部患者的

52%),硝苯地平治疗使主要效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减少13%(P=0.015),表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特别适用于合并有高血压的慢性冠心病患者。而CAMELOT研究比较了血压正常(<140/90mmHg)的冠心病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或依那普利对降低血栓事件的影响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果显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比较,降低心绞痛住院危险41%(P=0.003)。血管内超声显示,与基线时相比,安慰剂组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进展,依那普利组有进展趋势,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则没有进展。在收缩压高于均值的亚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有更显著的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是与安慰剂组相比,ACTION及CAMELOT试验中CCB治疗组的总死亡率均没有降低,最可能的解释是,在已经接受最佳基线治疗的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加用一种现有药物很难进一步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发挥降压作用。ACEI自问世以来,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明确了这一类药物平稳的降压作用,以及良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JNC7中六大类降压药中,ACEI是唯一拥有全部6个强制性适应证的降压药。

ACEI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①作用于循环及组织RAS系统,使血管紧张素Ⅱ(AngII)减少和Ang(1—7)升高;②减少去甲肾上腺素释放;③减少内皮素形成;④增加缓激肽及扩血管的前列环素的形成;⑤减少醛固酮的分泌,使钠潴留减少。从而发挥以下作用:①降低血压:②逆转左室肥厚,使阻力血管中层/管腔径比值减小,从而减少高血压、心肌梗塞后及心功能障碍的心肌细胞过度增生及肥厚,改善心肌梗塞后的预后,减少或防止高血压病靶器官的损害,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功能障碍,增加大血管的顺从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抗心肌缺血;③减轻胰岛素抵抗。但是由于ACEI的干咳副作用发生率比较高,尤其是在亚洲人群中,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上市后,由于ARB对RAS系统更完全的阻断作用和没有干咳副作用,曾有人担心ARB会取代ACEI,但是1999年公布的ELITE-2试验研究将3152名心衰患者随机分到卡托普利治疗组和氯沙坦治疗组,结果表明除了耐受性卡托普利稍差之外,其余各项终点指标包括所有原因的死亡率、猝死率或心跳骤停复苏等,卡托普利治疗均显示出比氯沙坦治疗组更为有益的结果,从而巩固了ACE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一线地位。

大量实验研究表明ACEI具有一些区别于ARB独特的作用机制,从而在肾脏病和心血管病治疗中体现出重要价值。主要包括:1)虽然ACEI减少缓激肽降解使咳嗽发生率远较ARB高,但是缓激肽是强有力的扩血管因子,可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全身及肾脏血流动力学,延缓心肌和肾脏间质纤维化。理论上ARB也可因用后上升的AngII进而通过中性肽内切酶降解以及刺激A T2受体产生缓激肽和Ang(1—7),但是A T2受体在各组织分布及密度究竟如何还远未明确,所以很难说这方面有多大作用。而ACEI明显升高缓激肽的作用则十分肯定。2)近来有研究表明AngII的某些致病作用是通过A T1和A T2两种受体同时发挥的,因此过度刺激A T2不一定有益。所以在高血压治疗中ACEI与ARE不应相互偏颇,均应该充分重视。

既往肾功能衰竭(血肌酐>265μmol/L或3mg/dL)患者禁用ACEI。但最近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

院侯凡凡教授等完成的一项为期3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苯那普利(20mg/d)对血清肌酐水平在3.0~5.0mg/dl的第4期非DM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具有明显肾脏保护作用,使晚期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和进入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险性减少43%,且未增加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通过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发挥降压作用。临床作用与ACE 抑制剂相同,但不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降压和重要靶器官保护作用上至少不逊于ACEI,最显著的优点是耐受性好,几乎没有不良反应。现代心血管治疗的里程碑——LIFE研究表明以氯沙坦为基础的治疗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LVH)的逆转程度,减少脑卒中发生危险达25%(P=0.001),服用氯沙坦的患者新发房颤危险降低30%,新发糖尿病的危险下降25%,新发蛋白尿者在氯沙坦组仅为阿替洛尔组的一半(7%vs13%,p<0.002)。此外,氯沙坦还有明确的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而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并发症直接相关。最新研究还表明氯沙坦独特的代谢产物EXP3179分子结构类似消炎痛,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COX-2和ICAM-1上调,显著降低PGF2α,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能,可以改善高凝状态,降低卒中风险。最近有多中心研究表明ARB与长效CCB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疗效相似,LIFE—ISH亚组研究还表明氯沙坦可以降低总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新发糖尿病和卒中风险。

(6)а-受体阻滞剂:可阻断突触后а-受体,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降压效果较好,因为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应用于老年人时,而且目前尚无α受体阻滞剂靶器官保护作用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在实际降压药物选择中,通常医生不会将其作为第一选择,甚至曾有学者提出将该类药物排除在初始和维持降压药物之外。但因为此类药物可以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症状,对血脂没有不良影响,因此从JNC7、ESC/ESH 2003到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仍将其作为六大类主要降压药物之一。

3. 降压药物的选择:无论选用何种药物,目的均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预防或减轻靶器官损害。降压药物的选用应根据以下各点做出决定:

(1)患者血压水平

(2) 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情况;

(3)既往使用降压药物的经验和不良反应;

(4)患者是否合并受降压药物影响的其他疾病;

(5)患者合并疾病所使用的药物与降压药物之间有无相互作用;

(6)所在地区降压药物品种供应与价格状况及治疗对象的支付能力。

4.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合理地小剂量联合应用不同种类降压药物,不同药物之间可协同作用或作用相加,而其不良作用有可能相互抵消,比单用较大剂量的一种药物降压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联合用药日益受到推崇与重视。现有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以下组合:

?利尿剂和β阻滞剂

?利尿剂和ACEI或ARB

?CCB(二氢吡啶类)和β阻滞剂

?CCB和ACEI或ARB

?CCB和利尿剂

必要时也可用其他组合,包括中枢作用药物如 2受体激动剂、咪达唑啉受体调节剂,以及ACEI 与ARB等。

目前合并用药有2种方式

——采取各药的按需剂量配比处方,优点是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调节品种和剂量;

——采用固定配比复方,优点是服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目前市售的复方降压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具有价廉、有效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广大基层高血压病人,但应掌握适应证,不要盲目服用,以免药物副作用给病人带来痛苦,经济上造成浪费。如老年人服用含利血平的降压药可发生抑郁症等。近年来有多种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上市,目前国内已有的品种多为与利尿剂合用,如海捷亚(氯沙坦+双氢克尿噻)、安博诺(厄贝沙坦+双氢克尿噻),具有降压疗效好,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等优点,其应用必将越来越广。

5. 特殊人群的降压治疗

(1)老年人:欧美国家一般以65岁为老年的界限。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于1982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会议所定而提出的老年界限为>60岁。大量随机化临床试验均已明确,各年龄段(<80岁)高血压病人均受益于抗高血压治疗。但选择降压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人群的特点,如常伴有多器官疾病、肝肾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药物耐受性相对较差、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等,在选择药物时,同一类药物中应选择作用缓慢、降压平稳,持续时间长,防止血压波动;最好每日服用一次,提高患者依从性,避免老年人记忆力减退而漏服;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以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来看,首选CCB。考虑到老年患者肝脏、肾脏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选择多通道代谢药物更佳。药物的剂型应设计合理,便于从小剂量开始逐步调整至合适剂量,方便老年人服用。无论使用何种药物,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老年人降压药物的起始剂量、增加剂量应该比年轻高血压患者少,用药间隔时间也应比年轻高血压患者长,如无动态血压证实有明显的夜间血压升高,不可临睡前服药。老年人降压治疗时要防止血压降得太低,以防止因心、脑、肾血流量减少而发生意外(如诱发心肌梗死等),尤其是伴有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另外,如有严重肾动脉硬化,肾功能明显减退,也应慎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选择需多方兼顾。在降压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随时调整药物剂量。

但需要说明的是现有大规模临床研究所观察的老年患者中,80岁以上的高龄病人并不多。正在进行中的HYVET研究入选患者≥80岁,使用的药物为利尿剂和ACEI—吲达帕胺和培哚普利,其结果的揭晓,将有望使诸如降压对高龄患者的影响,高龄患者降压的目标水平等问题得到解答。

(2)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时首选β受体阻滞剂或长效钙拮抗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选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心肌梗死后患者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

(3)心力衰竭:症状少者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症状多的可将ACEI、β受体阻滞剂、AR

B和醛固酮拮抗剂与袢利尿剂合用。

(3)糖尿病:要求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因此常须联合用药。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和钙拮抗剂均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有益;ACEI对1型糖尿病、ARB对防止2型糖尿病肾损害有益。

(4)慢性肾病: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重度患者须合用袢利尿剂。

(5)脑血管病: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有脑卒中史(非急性期)者,不论血压是否增高,进行适度的降压治疗能减少卒中的复发。

(6)妊娠高血压:治疗目的是减少母亲的危险,但必须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有效药物,如甲基多巴、拉贝洛尔、钙拮抗剂及β阻滞剂。

6. 降压治疗后随访

7. 难治性高血压的处理

难治性高血压,或称顽固性高血压,是指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包括利尿剂在内的合理搭配足量的至少3种降压药物后,仍不能将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在目标水平。

导致难治性高血压的因素包括:

(1)患者依从性差:主要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所致,如ACEI引起咳嗽,β阻滞剂引起乏力,利尿剂引起低钾,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导致踝部水肿等;或服药方案复杂,使用短效制剂,患者每日需多次服药;或因医患沟通不足,患者对高血压危害性及所用药物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不能坚持服药;或因药品费用高,患者不能坚持服用。

(2)外源性因素的影响:主要指存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或存在影响降压药物发挥作用的药物。例如高

血压患者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影响钠利尿作用引起扩容,抑制肾脏内扩血管的前列腺素,可对抗利尿剂、ACEI及β阻滞剂的降压作用。其他如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类、可卡因、环孢霉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甘草、麻黄等可以升高血压。病人酗酒、吸烟、肥胖及高血脂等也可影响降压疗效。过量酒精摄入是可逆性高血压最普遍的原因,可以抵消作用于中枢α2受体阻滞剂可乐定的降压效果。吸烟引起短暂血压升高,高血压吸烟患者中β-阻滞剂的降压作用减弱。肥胖和高脂血症患者常表现为更高程度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诱导血管平滑肌肥厚,增加血管阻力。饮食中高钠摄入,尤其使盐敏感高血压患者对多种降压药物疗效不佳。

(3)继发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最为常见的继发性原因。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增多。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对高血压药物治疗反应很差。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常常对降压药物反应不佳。

(4)抗A T1受体自身抗体:抗A T1受体自身抗体可模拟血管紧张素而激动血管紧张素受体,引起血压升高;同时,由于常规的降压药物不能阻断这种抗体的作用,而影响了高血压的治疗。

正确测量血压是评价高血压的基本要求。在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前,应用刻度血压计和适当宽度袖带在安静环境下测量血压,一般应排空膀胱,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血压,饮咖啡和吸烟者应休息至少30分钟后测血压。建议使用自测血压及动态血压监测。自测血压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状态下有价值的血压信息,既能正确评价降压效应,改变治疗依从性,又增强诊疗的主动参与性。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手腕或指套式电子血压计。动态血压监测能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的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可用于诊断难治性高血压,研究其心血管调节机制、血压波动及抗高血压药降压时程及稳定性,排除白大衣高血压。

对难治性高血压的处理通常从以下方面着手:

(1)首先排除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包括单纯诊所(白大衣)高血压和假性高血压,以及由于测量血压方法不当产生的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单纯诊所(白大衣)高血压可以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进行鉴别。老年人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用血压计测出的血压值,常常高于实际的动脉内血压,称“假性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愈严重,假性高血压愈显著。下列情况应当怀疑假高血压:①显著的高血压而无靶器官损害,②抗高血压治疗在没有血压过低时产生低血压样的症状(头晕、疲倦),③X线显示肱动脉钙化征,④上肢动脉血压比下肢动脉血压更高,⑤严重的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假性高血压需通过直接动脉内测压方法来鉴别,临床上可将气囊施加压力超过所测得的收缩压值,仍可触摸到桡动脉者为假性高血压。肥胖患者未使用适当的血压袖带可使测得的血压值较实际血压增高。按测量要求,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明确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及经济损失。

(2)寻找可能存在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对难治性高血压病人仔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检,进行继发性高血压相关检查。肾动脉超声和肾血管造影是诊断肾动脉高度狭窄的敏感方法,磁共振成像可以提供主

动脉和肾动脉主干显像,经皮肾动脉球囊成形术和支架植入可以有效治疗肾动脉狭窄。大约3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伴有难治性高血压,血中醛固酮显著升高,肾素明显下降。腹部CT可提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应用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有效。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血浆/尿儿茶酚胺增高,CT 扫描有助于定位诊断,嗜铬细胞瘤宜进行手术治疗,肾上腺髓质增生可以选用α-阻滞剂、β-阻滞剂治疗和随访观察。一部分男性难治性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关,治疗呼吸障碍后血压随之下降。

(3)提高依从性: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效果不佳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能坚持治疗。医师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使其认识到高血压的危害性、预后,如何控制血压和治疗的利与弊,血压控制的目标等。对于有漏服药物倾向的病人应选用长效制剂。简化用药方案,如选择固定剂量复方制剂等。根据患者支付能力,选择合适药物。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医师应进行解释,减量或改用其他药物,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如果所有的方法都失败,应在严密观察下停止现有药物治疗,严密监测血压,重新开始新的简单的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

(4)尽量排除外源性因素的干扰: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的影响血压的药物应在不影响患者所患其他疾病治疗的前提下,尽量停用或换用其他不影响血压的药物。教育和鼓励患者坚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高钠膳食、酗酒、吸烟、不喜欢参加锻炼等。通过锻炼和/或药物纠正高血压患者肥胖及高血脂状态。考虑有容量负荷过重因素参与时应加强利尿剂的使用。

(5)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的应用:在实施治疗方案前后动态监测血压以确定每日早、中、晚血压峰值时间,根据血压高峰与低谷时间,选择不同作用时间的降压药及调整服药时间,从而更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血压峰值与血药浓度峰值吻合可以更有效降压。

(6)特殊药物的应用:

1)螺内酯:有报道在已经应用包括一种利尿剂和一种ACEI或ARB在内的多药物方案的伴或不伴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加用小剂量螺内酯(12.5到50 mg/d)后能够明显地额外降低

伴有或不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针对AT1受体的药物ARB不仅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还可阻

断抗AT1受体自身抗体。这一发现为难治性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3)他汀药物:据有关文献报道他类汀药物能增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控制血压的作用,降压

机制可能与改善动脉内皮功能和血管弹性有关。有关内皮功能障碍影响高血压的机制研究尚

不够充分,他汀类降血脂药在加强降压药降压效果方面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ALLHA T Officers and Coordinators for the ALLHA 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Group. 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Major outcomes in high-risk hypertensive patients randomized to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or calcium channel blocker vs diuretic: The Antihypertensive and Lipid-Lowering Treatment to Prevent Heart Attack Trial (ALLHA T). JAMA. 2002 Dec 18;288(23):2981-97.

2.Poole-Wilson PA,Luben J, Kirwan BA, et al. Effect of long-acting mifedipine on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requiring treatment(ACTION tri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4; 364(9437):849~57

3.Nissen SE, Tuzcu EM, Libby P,et al. 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 and normal blood pressure: the CAMELOT stud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4 Nov 10;292(18):2217-25.

4.Pitt B, Poole-Wilson PA, Segal R,et al. Effect of losartan compared with captopril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 randomised trial--the Losartan Heart Failure Survival Study ELITE II. Lancet. 2000 May 6;355(9215):1582-7.

5.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nazepril for Advanced 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Fan Fan Hou, Xun Zhang,

Guo Hua Zhang, et al. N Engl J Med 2006; 354:131-140

6.Wachtell K, Lehto M, Gerdts E,et al.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ade reduces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subsequent stroke compared to atenolol: the Losartan Intervention For End Point Reduction in Hypertension (LIFE) study. J Am Coll Cardiol. 2005 Mar 1;45(5):712-9.

7.Liao YH, Wei YM, Wang M, et al. Effects of autoantibodies against A T1 receptor and angiotensin II on

refractory hypertension.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1; 2:84-8.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等,了解血压的波动范围。 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晕、胸闷、恶心、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二、护理措施 1.为患者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 2.给予低盐(钠少于6p/d)、低脂、低胆固醇、含纤维素高的饮食,清淡食物,保证钾摄入,减少脂肪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 3.掌握血压波动的特点,定时、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监测血压,指导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更不可突然停服。 4.注意用药后血压的变化,预防直立性低血压,服药期间起床或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 5.高血压急症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持续低浓度吸氧。 (3)连接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性降压。应用硝普钠和硝酸甘油时,应注意避光,严格控制

滴数,持续监测血压,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出现血压骤降。 (4)做好心理护理,稳定情绪,必要时使用镇静药。 三、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纠正和调整不良生活方式。 2.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血压。 3.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予以指导。 四、出院回访 1.了解病情,了解控制血压的必要性,长期坚持治疗。 2.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 3.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理安排运动量。 4.指导患者正确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能擅自突然停药。 5.指导患者定时监测血压,嘱其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高血压病历

XXXXXX医院病历 姓名:XXXXXX 科别(病区):内床号:20 住院号:2012000223 第3 页 医疗费用依据病情轻重而不同,最后以实际结算为准。患者对此前病史记录无异议。 沟通记录患方签字:医师签字: 病程记录 2012年10月09日12时20分 XXX,男,60岁,农民,因反复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于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 一病例特点如下: (一)患者老年男性、起病缓慢、病程长。 (二)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 (三)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四)入院查体: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内4-5肋间隙,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心律,心音正常,各心瓣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显露,腹式呼吸存在,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浊音界存在、肝脾肋下未扪及,肝区无叩痛,无肌卫,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未闻及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无畸形,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关节无红肿,运动自如,无杵状指、趾;肛门、外生殖器未查。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五)辅助检查: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二、拟诊讨论: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对诊断考虑如下: (一)诊断:1.原发性高血压①有长期、反复头晕、头胀痛、耳鸣、眼花等症状; 明确的高血压病史;入院血压:150/90mmHg。 2、高血压心脏病(代偿期):明确的长期高血压病史。(二)鉴别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 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t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5.药物性高血压: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有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丙酸睾丸素、苯丙酸诺龙等;避孕药;甘草类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麻黄素),以及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如消炎痛、利他林、甲状腺素制剂、碳酸氢钠等。

抗高血压药物论文

临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各类药物的特点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原则 【摘要】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而各类药物都有其独特作用和适应证。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在临床中,要掌握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原则,采取科学的选药策略和合理的应用措施,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临床 高血压可以引起患者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并与糖、脂代谢紊乱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如何结合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恰当地选择降压药物,仍是一大难题。因此,控制血压、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利尿剂:利尿剂又分为酚噻嗪类、袢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其中酚噻嗪类药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强制性禁忌证为痛风;可能禁忌证为妊娠。袢利尿剂用于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后;强制性禁忌证为肾功能衰竭,高血钾症。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绞痛、心梗后、快速心率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强制性禁忌证为Ⅰ-Ⅱ度房室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禁忌证为周围血管病糖耐量减低经常运动者。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用于周围血管病、妊娠及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可能禁忌证为快速心律失常。而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用于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室上性心动过速;强制性禁忌证为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可能禁忌证为充血性心衰。 α受体阻滞剂:用于前列腺增生、高血脂症;强制性禁忌证为体位性低血压;可能禁忌证为充血性心衰。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肾病、尿蛋白:强制性禁忌证为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左室肥厚、ACEI所致的咳嗽;强制性禁忌证为妊娠、双侧肾动脉狭窄。 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的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使用降压药治疗,虽然能控制高血压,但不能治愈。因此,需要长期治疗。特别是除临界高血压、轻度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外,凡有药物治疗指征者,均应终身治疗。在血压降到所要求的水平后,药量及服药次数应减至最小有效量,长期坚持治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个体化原则:临床医师要尽力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选药,区别对待,使血压保持在理想水平。治疗高血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同时患有的疾病和接受的治疗等,选用不同的药物及剂量,使治疗个体化,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抗高血压治疗,逆转靶器官损伤,维持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 合理联合用药原则:联合治疗具有安全有效降压、减少不利效应、更好保护靶器官、提高依从性的优点,但要避免同一类药物间的重复给药。现临床辅助用药中的抗栓治疗重复给药现象较为普遍,如阿司匹林+川芎嗪、川芎嗪+脉络宁等,也应引起高度重视[2]。 循序渐进原则:采用药物降压治疗,一般宜从小剂量开始,不宜操之过急,避免降压过快、过剧,以免造成重要器官灌流不足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完整)高血压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反复头晕5年,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诉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感头晕,头重脚轻,持续约半小时,自行缓解无头痛、视物旋转、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无心悸、面色潮红,无呼吸困难、发热,无咯血、发绀,无胸痛,无耳鸣、眼花,无晕厥、水肿,无四肢无力,无四肢疼痛等,曾多次就诊当地医院,测血压均高于150/95mmHg,血压最高达180/105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不规则服用“尼群地平10mg qd”等治疗,血压控制尚可,波动于正常范围。入院前3天,感头晕,头重脚轻,持续性,休息不能缓解,无视物模糊、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无力、二便失禁,无意识障碍,无心悸、气促,就诊我院,门诊查血压180/100mmHg 拟“高血压病”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化。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不良嗜好,生活习惯规律,无冶游史。 月经史:14岁5~7 28~30,2016年9月10日,经量一般色红,无血块及痛经,月经周期规则,量正常。白带正常,无痛经史。 婚姻史:25岁结婚,育1子1女,配偶及子女身体健康。 家族史:家族中否认与遗传有关疾病及与患者同样疾病。父、母、子、女健康状况良好,无持殊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36.5℃P78分R22次/分BP180/10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发育正常,额纹对称,双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廓无畸形,双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流出,乳突无压痛,双耳粗测听力正常。鼻外观无畸形,鼻翼无煽动,鼻中隔无偏曲,鼻旁窦无压痛。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双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运动自如,双侧语颤正常,无增强及减弱,双肺叩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左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肝睥肋下未及肿大,肝区、双肾区无叩痛,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检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可,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助资料:TCD:脑供血正常,心电图无异常。 入院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高危) 医生签名: __________ 首次病程记录 2016-09-17 9:09:26 一、病例特点: 1、患者系48岁未婚女性病程:5年加重3天 2、临床表现:无明显诱因,反复感头晕,头重脚轻,持续约半小时,自行缓解无头痛、

高血压用药原则

高血压用药原则 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的毛病,是人类的高发疾病,很多人都开始重视起这个疾病的治疗,我们在治疗之前一定得了解究竟如何判定。 判定方法如下:在未用抗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治疗前要先区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者的治疗不一样。 了解高血压的同时需要知道正常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病人的饮食治疗,是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 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

二、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利尿降压剂:、环戊甲噻嗪、氯噻酮、等。 2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等。 5钙离子拮抗剂如、等。 6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呱氰啶等。 7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 9复方制剂如、复方罗布麻片、安达血平片等。 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是: ①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最好选择中成类药物,该药适合长期用药患者。 ②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③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④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萝芙木类或复方降压片即可。第二期病

(完整word版)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心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按病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绝大多数病人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5%病人血压升高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基础之上的症状,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二、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因素有遗传、摄入钠盐较多、精神过多紧张、体重超重等。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年龄男>55岁,女>65岁;(2)吸烟;(3)高胆固醇血症;(4)糖尿病;(5)家族早发冠心病史,发病年龄男<55岁,女性<65岁。次要危险因素有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肥胖、糖耐量异常、缺乏体力活动高纤维蛋白溶酶原血症等。 三、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起病缓慢,约有1/5的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在查体或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就诊时发现。部分病人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颈部紧板、眼花、乏力、失眠,有时可有心悸和心前区不适感等症状,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2.并发症:心、脑、肾、眼底血管损。 (1)脑血管意外; (2)心力衰竭; (3)肾衰; (4)视网膜改变,可出现视网膜动脉狭窄、渗出、出血、视乳头水肿; (5)高血压危象:在早期和晚期均可发生,主要表现有头痛、烦躁、眩晕、心悸、气急、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伴有动脉痉挛和累积靶器官缺血症状; (6)重症高血压病人易发生高血压脑病,临床表现为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抽搐,甚至昏迷; (7)脑血管病:包括TIA、脑出血、脑血栓、腔隙性脑梗塞等。 四、辅助检查 1、尿常规 2、血生化检查:血糖、血脂、肾功、血尿酸、血电解质。 3、检查眼底 4、心电图、超声心电图 五、治疗原则 使血压下降,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目的。 1、改善生活行为 (1)减轻体重,体重指数<25。 (2)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6g。 (3)补充钙和钾。 (4)减少脂肪摄入。 (5)戒烟,限酒。 (6)低中度等张运动,例如慢跑、步行,每周3-5次,每次20-60min。 2、药物治疗 (1)利尿药:常用呋塞米,主要不良反应为电解质紊乱和高尿酸血症。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阿替洛尔,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和支气管收缩,阻塞

高血压住院病历

高血压住院病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入院记录 姓名:葛XX出生地: 性别:女性常住地址:西化县城关镇 年龄:55岁单位:无 民族:汉入院日期:2005年10月12日 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05年10月12日 职业:务农病史陈述者:本人 发病节气:秋天可靠程度:可靠 主诉:发作性右侧肢体无力伴语言不清1周,加重6小时 现病史:1周前晨起时感右上肢无力,穿衣困难,1小时后恢复正常,未注意。3天前晨起床时出现右上肢抬举困难,下肢稍跛行,语言不清,无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到村卫生所就诊,测血压为170/100mmHg,诊为“脑血管意外”,给“复方降压片”等药物,约半天又恢复正常。6小时前(今晨4点)起床小便时又出现右侧肢体明显无力、行走困难、语言不清,立即上床休息。4小时前有上下肢不能活动,不会说话,但问话时可点头示意,左侧肢体活动正常。即到卫生所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症状无缓解送我院进一步诊治。病后无发热及抽搐,大便、小便、饮食均正常。 既往史:患有慢性咳嗽,气短20年,“高血压病”11年,平时血压波动在(150~190)/(90~110)mmHg之间,有时感头晕,无心脏病、糖尿病及肝肾病史。

个人史:无长期外地及疫区居住史。随社会接种疫苗。 婚育史:已婚,夫妻感情好,配偶及1子1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亲76岁死于“肺癌”,母亲有偏头通病,72岁死于“冠心病”,二弟近2年发现血压高,子女2人均健康。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遗传性家族病史。 体格检查 T:37℃,P:72次/分,BO/;162/94mmHg 发育正常,体质肥胖,皮肤黏膜无黄染、紫瘢及蜘蛛痔,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口唇不发钳,双侧颞动对脉及颈内动脉搏动正常,颈动脉听诊无血管杂音,气管居中,甲状腺不肿大。两侧胸廓对称,呈桶状胸,呼吸规则,无呼吸困难征,叩诊两肺呼吸音较弱。心尖搏动未明视,触诊心尖搏动范围正常;叩诊心界不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稍彭隆,肝脾未触及,膀胱未充盈。四肢脊柱无畸形,肛门、外生殖器无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 一般检查:神志清楚,情感正常,智能检查欠合作,右利手,完全性运动性失语,可作指令动作。 脑神经:嗅觉正常。粗测视力正常,视野无异常,眼底双视乳头色橘红,边界清楚,生理凹陷存在,动静脉比例为1:3,动脉细,反光增强,呈银丝样改变,动静脉交叉处有细及血流中断现象,静脉搏动可见,视网膜无出血及渗出。双侧眼裂等大,无上眼下垂,眼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精编WORD版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 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5.药物性高血压: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有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丙酸睾丸素、苯丙酸诺龙等;避孕药;甘草类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麻黄素),以及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如消炎痛、利他林、甲状腺素制剂、碳酸氢钠等。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也随之而来,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要靠长期药物治疗的,然而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呢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1)将血压控制到一个适当的水平,消除高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2)尽量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争取逐渐逆转已经形成的损害。 (3)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 (4)方案应尽量简便,能够长期坚持。 (5)坚持个体化,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出方案。 (6)提倡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强调病人与医院、家庭要密切配合。 (7)低剂量开始,如血压未能达到控制目标,应根据服药情况增加该药的剂量。 (8)如第一种药物无效,应进行合理的联合用药,通常是加用小剂量的第二种降压药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有效的五类联合用药组合是: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 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9)如果第一种药物疗效很差或不能耐受,可换另一类降压药物,而不是加大第一种药物的剂量或加用第二个药物。 高血压药分类 现在的高血压一般都是通过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高血压药分类目前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压起效角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征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律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时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他5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证,使用时要注意。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着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主要缺点是开始治疗阶段有反射性交感活性增强,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底下或心脏传导阻滞者患者中应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西拉普利。降压起效缓慢、逐渐增强。ACE抑制剂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作用,在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时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钾血症、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5)血管紧张素二受体抑制剂:常用的有氯沙坦,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但持久而稳定。最大的特点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刺激性干咳,持续治疗的依从性高。虽然在治疗对象与禁忌证与ACEI相同,但ARB有自身治疗特点,与ACEI并列为目前推荐的常用五大类降压药中的一类。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目前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 一、护理评估 1.患者有无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疲劳等症状。 2.有无靶器官损害 (1)脑:脑缺血、脑出血、脑梗死等。 (2)心: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肾:蛋白尿、肾功能损害。 3.辅助检查:眼底检查、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彩超。 4.心理社会因素:患者有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二、护理问题 1.头痛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高血压用药知识。 三、护理措施 1.病情监测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评估患者是否有头痛、

头晕、心悸、耳鸣、失眠、疲劳等症状。 2.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监测血压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直立性低血压可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应告知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嘱患者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不宜大量饮酒。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4.高血压危象的护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保持病室安静,协助生活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抚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连接好心电、血压、呼吸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监测血压的变化,避免出现血压骤降。 5.心理指导保持平和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等。 四、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者调整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增高。 2.饮食指导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应<6g,建议使用量具(如可定量盐勺)。增加钾盐摄入。体重超重者应注意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减少脂肪及动物内脏的摄入。 3.生活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劳逸结合,保

高血压脑出血病历

高血压脑出血病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江津市中医院 住院病案 心脑血管科床住院号: 姓名:性别:男病案号: 年龄:61岁婚况:已婚 职业:出生地:重庆江津 民族:汉国籍:中国 家庭地址或单位:邮政编码402260 入院时间:2/7/6 9Am 病史采集时间:20/7/6 9Am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成度:可靠发病节气:小暑前问诊: 主诉:反复头晕头痛10年,复发加重2小时,呕吐胃内容物1次。 现病史:患者于10年前,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出现头晕,头痛,面时潮红,曾测血压高,最高时达180/120 mmHg,曾服用卡托普利25毫克每日三次治疗,服用药物一月余,患者头痛症状好转,血压降至正常,故自停服用降压药物至今。但以后常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感头昏痛症状加重,经服中草药治疗(具本药物不详),患者头昏痛症状时轻时重,但未曾引起重视,也未曾治疗,长期血压值在170-180mHg/100-110mmHg之间。2小时前,患者突感头昏痛症状加重,且呕吐胃内容物一次,当时无意识障碍及抽搐,无肢体瘫痪,无大小便失禁,故急送至我院,急查头颅CT示:脑室出血,故门诊以“脑室出血”急收入院。

患病来,患者大小便正常,无潮热盗汗,无胸闷、心累及心前区不适,无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既往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手术输血史,无职业病史,无中毒史,余各系统回顾无重要病史。 过敏史:否认食物、金属等过敏史。 其它情况:出生于江津,我院退休职工。居住环境及生活条件好,不吸烟、饮酒。平素性格急躁,20岁结婚,育一子一女。爱人及儿子、女儿均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史及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T P 92次/分 R 18次/分 BP 168/105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步入病房,精神差,自动体位,身体肥胖,正力体型,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全身皮肤无黄染,温度、湿度、弹性均可,未见斑丘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外观无畸形,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对光反射灵敏。鼻腔中未见异常分泌物,耳听力正常,外耳道无溢浓,乳突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胸廓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节律均匀,叩呈清音,语颤对等,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处,无扪及震颤,心率92次/分,律齐,A2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3—5次/分,无腹主动脉搏动杂音。肝脾未扪及,莫非氏征阴性,脊柱四肢关节无畸形,双肾区无叩痛,肛门直肠及外生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2020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分级治疗原则(课件)

2020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分级治疗原则(课件) 高血压 1.诊断标准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 2.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 级别收缩压/舒张压 正常血压:<120mmH和<80mmHg 正常高值:120~139mmHg和/或80~89mmHg 高血压:≥140mmHg 和/或≥90mmHg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mmHg和/或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mmHg 和/或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 ≥180mmHg 和/或≥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mmHg和 <90mmHg 3.高血压心血管危险分层 其他危险因素血压水平 1级2级3级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 ≥3个危险因素、靶 高危高危极高危 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危险因素:吸烟;血胆固醇〉220mg/dl;糖尿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性〈65岁,男性<55岁)。 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电图);蛋白尿或/和血肌酐轻度升高(1。2-2。0mg/dl);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并发症: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2。0mg/dl);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周围动脉疾病);高血压视网膜严重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感谢聆听

高血压性心脏病完整病历

姓名:XXXXXX 科别(病区):内床号:20 住院号:2012000223 入院记录 姓名:XXXXXX 职业:农民 性别:男住址:XXXXXX 年龄:60岁病史供述者:本人 婚姻:未婚可靠程度:可靠 民族:汉族入院时间:2012年10月09日10时30分 籍贯:XXXXXXXX 记录时间:2012年10月09日13时30分 主诉:头晕、头胀痛20+年,加重伴心悸1天。 现病史:20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常在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痛、头额颞部为甚、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欠佳。激动或劳累后头晕、头胀痛明显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降压等相关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天前晨起出现头晕、头胀痛、双眼花伴心悸,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腹泻、胸痛等症状,自服罗布麻片病情无缓解,于今日来本院门诊求诊,门诊以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收住院。患病以来精神尚可,胃纳差,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罗布麻片,“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先天性失明,无内分泌、传染、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花粉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 个人史:生于重庆铜梁,未到过疫区,无烟酒等不良嗜好,无吸毒史;未婚。 家族史:父母双亡,死因不详;否认家族、遗传、血液性疾病。 体格检查 T 36.5℃P60次/分R 22次/分BP 150/90mmHg。 发育正常,肥胖,神清合作,对答切题,自动体位,慢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外耳道、口鼻腔无脓性分泌物,乳突、眼眶无青紫肿胀,乳突无压痛;双侧瞳孔等大等圆0.4cm,对光反射消失;口腔粘膜无溃疡,咽喉部无充血水肿,扁桃腺不肿大。颈部对称,颈软、无阻力,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不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肋间隙正常,两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增强减弱,节律规则,两侧语颤对称、无增强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皮下捻发感。两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在左锁骨中线内4-5肋间隙,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分,心律,心音正

高血压脑病护理常规

高血压脑病 概念 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过高的血压超过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时,导致脑组织血流灌注过多,大量液体通过血脑屏障漏出血管造成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弥漫性头痛、呕吐、烦躁、意识模糊甚至抽搐昏迷。 病因 1.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脑病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病率占1%左右,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高血压的疾病,如:急进性高血压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也可发生。伴有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亦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2.继发性高血压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3.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高血压脑病 少见情况下,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也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4.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 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与病因有关 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多见于儿童,子痫常见于年轻妇女,脑动脉硬化者多见于老年患者。 2.动脉压升高 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及速度。多发生与急进型高血压和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后者一般情况严重,血压显著升高,血压达到250/150mmHg左右才发生,而急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未达到200/130mmHg亦能发生高血压脑病。 3.颅内压增高 由脑水肿引起。患者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4.意识障碍 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兴奋、神情萎靡、木僵、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错乱亦有发生。 5.癫痫发作 可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有的出现癫痫连续状态。 6.阵发性呼吸困难 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7.其他脑机能障碍的症状

住院病案(高血压)

住院病案首页 科别:内科住院号:00092153 姓名:王海荣籍贯: 性别:女出生:1971年6月年龄:43岁 民族:汉现住址: 婚姻:已婚工作单位:无 职业:无入院日期:2014年11月5日上午9时0分 病史陈述者:本人病历完成日期:2014年11月5日 可靠程度:可靠过敏史:无 主诉:反复头晕、头闷、胸闷十余年年,加重两天 现病史: 该患十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闷、胸闷症状,在附近诊所给予口服丹参、维脑路通、银杏叶胶囊等药物治疗,略有好转。在哈尔滨医院诊为高血压,冠心病。昨天头晕、头闷及胸闷症状加重,今日为求系统方便治疗,故入我院求治。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史十年,糖尿病史四年。以“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收入院。患者此次发病精神、睡眠欠佳,饮食不振,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四年。否认有肝炎、结核等病。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外伤、手术及输血史。 系统回顾 呼吸系统:无咯血、呼吸困难、胸痛、食欲不振、发冷、发热、盗汗史。 循环系统:胸闷、无气短,无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无水肿、腹水、肝区疼痛。无风湿热、心脏疾病、动脉硬化等病史。 消化系统:食欲差、无反酸,无嗳气、吞咽困难、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呕血及黑便史,无发热与皮肤巩膜黄染,无体力、体重的改变,无口腔疾病,上述症状与食物种类、性质的关系及精神因素无影响。 泌尿生殖系统: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及浮肿史,尿量和夜尿量如常,尿的颜色淡黄色,无尿潴留及尿失禁等,无腹痛,无放射痛,无咽炎、水肿、出血。 血液系统:无苍白、乏力、头晕、皮下瘀点、瘀斑、反复鼻衄、齿龈出血、黄染、出血点、血肿、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骨骼痛史。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无营养障碍、怕热、乏力、多饮、多食、多汗、消瘦、胃寒、头痛、视力障碍、心悸、食欲异常、烦渴、多尿、水肿史,无体格、骨骼、甲状腺、体重、皮肤、毛发等改变,无发育畸形。 神经精神系统:头晕、无耳鸣、晕厥、失眠或嗜睡、意识障碍、抽搐、瘫痪、视力障碍、感觉异常、性格改变、记忆力和智力减退及精神错乱史。 肌肉骨骼系统:四肢关节无畸形、疼痛、运动障碍,无外伤、骨折、关节脱位、先天畸形史,无肌肉麻木、疼痛、痉挛、萎缩、瘫痪。 个人史:出生原籍,生活条件一般,无疫水疫区涉入史。无烟酒嗜好,否认吸毒史。 婚育史: 已婚, 家族史: 否认家族传染性、遗传倾向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是指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高血压按其病因是否明确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绝大多数病人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级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 80 正常血压:130 85 一级高血压:140—159 90—99 二级高血压:160—179 100—109 三级高血压:≥180 ≥110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本病与遗传因素、精神和环境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年龄等有关。 2、发病机制: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统一的认识,目前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肯定的有以下几个 环节。 (1)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高血压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反复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使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2)各种原因引起肾性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机体为避免心排出量增高,导致外周阻力增高,可使血压增高。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可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增多,导致:①直接收缩小动脉平滑肌,外阻增加。②使交感神经冲动增加。③使醛固酮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以上均使血压增高。 (4)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各种原因引起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可致细胞内钠、钙离子浓度升高,膜电位降低,激活细胞兴奋收缩偶联,使血管收缩反应性增高和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管阻力增加。 (5)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常与向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葡萄糖耐量异常并存,病人空腹和葡萄糖负荷时血桨胰岛素浓度增高的征象。 临床表现: 1、症状:(1)一般表现:起病缓慢,常有头晕、头痛、耳鸣、颈部紧板、眼花、乏力、失 眠,有时可有心悸和心前区不适感等症状,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但约有五分之一的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在查体或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就诊时发现。 (2)并发症:血压持续性升高,造成脑、心、肾、眼底等损伤,出现相应的表现。 ①脑血管意外:长期高血压,使脑动脉硬化,可发生脑动脉血栓形成和微小动脉瘤,如果动脉瘤破裂则引起脑出血。 ②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使左室后负荷加重,心肌肥厚与扩大,逐渐进展可出现心力衰竭。长期高血压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发生冠心病。 ③肾衰竭: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引起肾小球的肥大、硬化,同时还引起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肾小管损害,最终导致肾衰竭。 ④视网膜改变:视网膜小动脉早期发生痉挛,隋发展出现硬化,终可有视网膜动脉狭窄、渗出、出血、视乳头水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