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军事理论考点

军事理论考点

第一章中国国防

概念:

1、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

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法规是为调整国防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而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防法规是国家统治阶级在国防领域里的意志体现,是国家政权运作的重要保障和工具,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评价、教育、预测、强制的功能。

3、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简称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4、免征: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免服兵役。

5、缓征:《兵役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征公民是维持家庭生活的唯一劳动力或者是正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可以缓征。”国家鼓励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

6、不征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服兵役。应征公民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不征集。

7、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填空:

1、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根本任务。

2、中国采取自卫型国防

3、1997年3月14日,我国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4、《兵役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5、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和一个独立军种第二炮兵组成。

6、美国在全球划分有5个战区,即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南方战区和北方战区。

7、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

8、21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

9、强盛的经济,强大的国防,是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大支柱,二者反映了国家的根本利益。

10、早在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的出现,作为抵制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

11、兵制,即我们常说的军事制度,也称军制,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组织、管理、维持、储备和发展军事力量的制度。

12、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今北京通州区)、南至杭州,全长1794千米的大运河,把南北许多州县连成一线,成为军事交通和“南粮北运”的大动脉,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作用。13、1856—1860年,英国不满足它已获得的利益,联合法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4、1895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清朝战败,被迫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

15、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以保护在华侨民“利益”为借口,

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战败的清朝政府被迫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

16、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

17、历史证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全国军民一致共同抵抗侵略的精神和意志,才是国防真正的钢铁长城。

18、我国现行的国防法规有规范国防建设基本任务、方针原则、领导体制及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有规范我国兵役和兵役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有规范武装力量作战、训练、管理等内容的行政法规,有规范军官和士兵服役、军衔等内容的国防人事法规,还有规范发展武器装备、保护军事设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等。

19、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

20、预备役是公民在军队以外所服的兵役,是国家储备后备兵员的一种形式。预备役分为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并分别区分为一类预备役和二类预备役。、

21、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既是最实际的国防教育,又是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基本形式,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国防的性质集中体现为自主性、防御性和人民性。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权利。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25、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经历了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等几个发展阶段

26、陆军是以步兵、装甲兵、炮兵为主体,主要在陆地上执行作战任务的军种,是陆战场决定胜负的主要力量。

27、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28、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军种及其他专业勤务部队组成。

选择题

1、(D)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以清王朝禁烟为由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A 1848 B1654 C1753 D1840

2、1842年战败的清王朝被迫在英国的军舰上与之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B)

A《天津条约》B《中英南京条约》C《北京条约》D《北京条约》

3、_____ 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A)

A 1931

B 1930

C 1936

D 1837

4、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5、《兵役法》第二十条规定:每年___月____ 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周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B)

A.1月1日

B.12月31

C.8月1日

D.5月1日

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在(C)年8月1日诞生

A.1921

B.1928

C.1927

D.1925

7、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C)组成。

A、民兵

B、公安军

C、第二炮兵

D、地方军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国防活动的基本法,于(C)年3月14日通过,共有12章70条。

A 、1995 B、1996 C、1997 D、1998

9、我国的国防法规按调整领域可划分为(D)门类。

A、13个;

B、14个;

C、15个;D 、16个。

10、我国公民服现役的年龄是(D)。

A、18—19岁;

B、18—20岁;

C、18—21岁;D 、18—22岁。

11、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四个层次。

A 、规定B、规章C、规则D、规范

判断题

1、国防性质是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的政策所决定的。(√)

2 万里长城西起山海关,东至嘉峪关,总长达到约6700千米。(×)

3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了中英、中法《马关条约》和《北京条约》(×)

4、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2年;志愿兵服现役的期限至少为3年,一般不超30年(√)

5、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6、中国古代战争中,城池的攻守作战成为主要样式之一(√)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8、每年九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

9、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四总部分别为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指挥部。(×)

10、国防具有存亡、安危、荣辱、兴衰四个不同层次的目标。(√)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严重残疾不适合服兵役的人,”称为缓征。(×)

简答题:

1、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2)自卫型(3)联盟型(4)中立型

2、公民的国防义务有几方面:

(1)应征服兵役。

(2)参加民兵组织。

(3)参加军事训练。

(4)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军事机密。

(5)预备役军官要依法履行登记手续,按规定参加军事训练和军事活动,接受政治教育,随时准备应召服现役。

(6)公民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3、我国主要国防法规的内容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技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4、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享有的国防权利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

第二,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

第三,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

第四,国家依法保障预备役军官的合法权益。预备役军官享有法律规定的因服军官预备役而产生的权利,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

第五,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其他人员依法参加军事训练,担负战备勤务、防卫作战时,应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国家和社会保障其享有相应的待遇,按照有关规定实行抚恤优待。

5、组织应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依法完成民兵和预备役工作,协助兵役机关完成征兵任务。

第二,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

6、组织享有的国防权利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第二,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或者检举的权利。

第三,因国防建设和军事活动在经济上受到直接损失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补偿的权利。

7、兵役原则

第一项原则是平等原则。

第二项原则是合理照顾原则。

第三项原则是限制原则。

第四项原则是男女差别原则。

8、按照《兵役法》和《征兵工作条例》的规定,平时征集的方法和程序主要包括

兵役登记、体格检查、政治审查、审定新兵。

9、国防教育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形成自觉支持国防建设的社会共识,引导全社会做到三个认清,确立三种观念:一是认清“有国无防,国将亡”的历史规律,确立国家安全是首位的观念。二是认清“国家富裕不等于国防强大”的辩证法则,确立国防和经济建设两手抓的观念。三是认清“安全威胁无时不在”的客观现实,确立常备不懈的观念。

第二,在全民中确立强烈的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强化忧患意识的现实危机感。我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人们容易滋生麻痹安乐思想,国防教育可以使整个社会认清国家安全形势严峻的一面,激发全社会爱国图强的责任感。

第三,国防教育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在全社会激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全民共同为国家强盛不懈奋斗。

10、国防教育的主要目的为:

(1).增强国防观念

公民只有具备一定的国防观念,才可能积极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主动履行国防义务。增强国防观念,主要是培养公民的忧患意识、尚武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人人关注国家安定和兴衰,在不同岗位上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2).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

公民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可以使行动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在国防活动中应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从而更自觉、更有效地参加和支援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

(3).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学习军事技能的过程可以使公民进一步加深对国防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在战争中保卫国家和进行自卫的技术、能力。

(4).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内容。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精神是国防观念的基石,只有激发起人们对祖国无限的爱,才能对侵略者有刻骨的恨,才能为建设祖国积极献身,才能为保卫祖国流血牺牲。爱国主义表现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科学文化、悠久历史、优良传统的热爱,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5).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通过国防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明确应当承担哪些国防义务,履行义务对国防事业具有什么作用,从而更好地在国家的领导下实施国防行为。

11、中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1)中国人民解放军;

(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3)民兵

12、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主要职能作用是:

第一,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主要是通过执行边境武装警卫勤务、边防检查勤务、安全检查勤务、海上巡逻勤务,来履行这一职能的。

第二,维护社会治安。作为公安机关的一部分,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担负着用公开武装的形式预防和镇压敌对势力破坏,应付各种紧急意外情况,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

第三,保卫党政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主要通过执行警卫勤务、守卫警备、消防工作、反恐怖活动来实现。

1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依其任务不同分为三类:

第一类,内卫部队。这是武警部队主要组成部分,受武警总部的直接领导管理。其主要任务:一是承担固定目标执勤和城市武装巡逻任务,保障国家重要目标的安全;二是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三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担负抢险救灾任务。

第二类,列入武警序列由公安部门管理的部队。其中,边防部队主要担负边境检查、管理和部分地段的边界巡逻以及海上缉私;消防部队主要担负防火灭火任务;警卫部队主要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主要领导及重要来访外宾警卫任务。

第三类,列入武警序列受国务院有关业务部门和武警双重领导的部队。这些部队既担任经济建设任务,同时又负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其中,黄金部队主要担负黄金地质勘察、黄金生产任务;水电部队主要承担国家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以及其他建设任务;交通部队主要担负公路、港口及城建等施工任务;森林部队主要担负东北、内蒙古、云南森林的防火灭火以及维护林区治安、保护森林资源的任务。

14、民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2)担负战备勤务,保卫国疆,维护社会治安;(3)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15、第二炮兵的使命:是威慑,即平时遏制敌国对中国发动核战争的局部入侵,打败敌核讹诈,为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二是实战,即在中国遭到核突击时,根据需要对敌实施坚决、及时、有效的核反击,打击敌国战略目标;发挥战役战术常规导弹的突击作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打击敌海、空进攻力量,削弱敌远程航空兵和海军的作战能力,减轻来自空中和海上对我的威胁;打击敌重要交通枢纽,中断敌交通运输,以阻止或迟滞敌人的战略动机和物资补给;打击敌重要经济目标,削弱敌战争潜力和进攻能力;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在政治上、心理上威慑敌人,使其国民经

济和战争潜力遭到严重损失;打击敌军政首脑指挥中心,打乱和破坏其战略指挥;打击敌重要集团,杀伤其有生力量,削弱其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配合其他军种实施常规导弹打击,执行常规作战任务。

论述题:

1、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国防与国家的安全发展紧密联系

由于国防内涵的演变和发展,国防观念便有了新的深度和广度。现代国防观念认为:国防已不单是军队的事,它渗透于国家的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贯穿于和平时期和战争时期的全过程,因而成为党政军民的共同大事。它不仅是为了打赢战争,而且是为了达到多元化制约战争、推迟战争和制止战争,最终达到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国防不仅是保卫国家安全,同时也是国家稳定、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保障。在当代,任何国家的统治者和决策者都必须把国防问题提到国家全局的高度予以统筹规划和考虑,而不能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游离于国家、政府之外。

(二)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现代国防的主体是军事力量,但它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与国防有关的非军事力量。此外,现代国防不仅依赖于国家的现实国力,而且还依赖于国家的潜力,以及将潜力转化为现实实力的能力。诸如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产能力、人口数量和质量、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通讯状况、国家政策、管理能力、国际关系和国际地位等。如何充分运用本国所具有的各种条件和力量,并在战时尽快而有效地转化为战斗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体现。

(三)现代国防是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

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无论是影响力、谈判,还是威慑,都必须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和基础,甚至要随时准备把实力投入战场。国家武装力量强弱是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尽管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但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军队建设,战争手段作为最高仲裁者的地位还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一点上,现代国防观与传统国防观是相同的。现代国防观与传统国防观的根本不同之处,并不在于是否在战场上决一雌雄,而在于是否着眼于战争的发生。因此,运用影响力、谈判和威慑等非暴力手段已客观地居于国防的重要位置。现代国防也正是这多种手段和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

(四)现代国防目标具有多层次性

政治经济对现代国防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使现代国防呈现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从范围上,可以分为自卫目标、区域目标和全球目标。自卫目标着眼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区域目标在维护本国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努力为本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区域自卫的纵深和弹性。全球目标,是少数实力强大、推行扩张政策的国家,把国家利益遍及全球,出于保护国家利益,称霸世界的企图,将国防的目标对准世界,并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消除战争危险的旗号,将自己的意图强加给别国。从内涵上对国防的目标层次进行分类:一种是基于保证国家生存、民族独立型的国防,称为生存目标;另一种是国家生存无忧、民族独立无虑,其目标在于争取一个适合国家生存发展的空间,称之为发展目标。

(五)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更加密切

国家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制约着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的水平和国防力量的规模质量。当今世界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促使武器装备不断更新,现代国防对资源、财力的需求和对国家经济部门的依赖性也日益扩大。同时,国防又能为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为人民的和平劳动创造一个和平安全的国内国际环境。它能发挥其社会经济功能,多方面地支援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如参加救灾抢险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利用国防工业的人才和技术设备的优势从事民用生产与科研等,均可以实现国防“增值”,为国家创造财富的目的。

2、新中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分量越来越重,除了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发展之外,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铸造了一支现代化的合成军队

陆军从“步兵老大哥”发展到拥有以装甲兵、步兵组成的地面突击力量,以炮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组成的火力支援力量,以侦察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气象兵和电子对抗专业部(分)队组成的作战保障力量,以运输、输油管线、卫生、军需等专业部(分)队组成的后勤保障力量,以装备供应、修路、器材等专业分队组成的装备技术保障力量为一体的集团军,成为铁甲雄师,大大提高了现代化条件下的合成作战能力。

海军靠木壳等老式舰船起航,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水下潜艇、水面潜艇、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五大兵种的海上精锐之师,具备现代海上综合作战能力,也可协同其他军种进行海上作战。

空军从马拉飞机开始起飞,如今已拥有航空兵、空降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等诸多兵种,具备较强的空中攻防作战能力。在全国范围内,构成了航空兵和地面诸兵种合成的完备防空体系。

第二炮兵是我军的一个新军种,起步虽晚但发展快,目前已形成了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和洲际导弹齐备,能独立或协同其他军种对敌实施自卫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特别是核潜艇潜射导弹和车载式机动洲际导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们具有机动、隐蔽的二次核打击能力。

总之,近60年来,人民解放军由单一军种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军队,高技术军兵种已成为我军战斗力的骨干力量。我军已经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水平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二)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国防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军事电子方面,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门类齐全的新兴工业部门,特别是在指挥自动化、情报侦察、预警探测、电子对抗和通信等方面,为我军提供了各种新式装备和产品,进一步增强了部队侦察、通信、指挥和作战能力。在船舶工业方面,先后自行研制建造了核动力潜艇、常规动力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导弹快艇等作战舰艇,以及各种辅助舰船和新型鱼雷、水雷、反水雷等新装备。在兵器工业方面,研制生产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性能的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弹药、轻武器、军用光电器材和综合火控、指挥系统等新型武器装备,为我军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航空工业方面,已能够生产歼击机、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教练机等,基本满足了海空军作战和飞行训练的需要。在航天科技工业方面,已拥有地地、地空、海空和空空导弹武器系统,运载火箭、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实验能力,以及各种应用卫星的发射能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核工业方面,我国不仅可以生产制造原子弹、氢弹、中子弹,还掌握了核潜艇技术,形成了有效的核威慑力量。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我国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世纪初,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尖端武器技术和航天技术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国

防科学技术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三)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和优良传统,打下了坚实基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健全了国防动员机构

中国的动员体制,是在中央军委下设人民武装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国后备力量建设和动员工作。

军队从总部机关到各集团军、海军基地、战区空军、第二炮兵基地都设有动员机关。省军区、军分区、人民武装部,既是同级的党委的军事部门,又是政府的兵役机关,是后备力量建设与动员工作于一体的机构。

2.建设了强大的后备力量

国防后备力量包括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目前,中国预备役部队已经组建的预备役师、团正式列入人民解放军的建制序列,并授予番号和军旗,形成了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相结合的新体制,解决了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这一重大问题。中国的民兵,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炮兵、防空兵、通信兵、工兵、防化兵以及海、空军等专业技术分队的强大群众武装。

目前,中国已建立了一个完备、高效、权威的国家战争动员体制:完善了动员法规体系;制定了周密的动员计划;作好了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经济动员准备;建立了强大的后备力量;加强了动员物质储备,同时,还通过演习来检验和完善动员工作。

3.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人才,走出了一条培养后备人才的新路

为了进一步拓宽选拔培养高素质军队建设人才的途径,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优、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适应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运用的新形势,2000年5月,国务院与中央军委颁布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一是军队从普通高等学校低年级在校生中确定培养对象,毕业后选拔担任军队干部;二是从普通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热爱国防事业、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直接接收入伍担任军队干部;三是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下达的定向招生计划,招收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四是采取军地院校联合培养人才,选送现役干部到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深造。军队在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国防奖学金,享受国防奖学金的学生,毕业后应到军队工作。

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或在校大学生中录取的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享受由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接受必要的军政基础训练,毕业时按照协议定向分配到军队担任干部。毕业入伍的国防生,在首次评授军衔等方面,与同期入军队院校学习的毕业学员等同对待。

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29日发表的《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中国正在逐步提高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比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16所高等院校承担了国防生培养任务。

3、新世纪中国的国防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

防备和抵抗侵略,确保国家领海、领空和边境不受侵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防范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人民解放军坚决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确保能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二)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体系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科学统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军事斗争准备、机械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诸军兵种作战力量建设、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主要战略方向建设与其他战略方向建设。深化体制编制和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注重解决体制和机制上制约军队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推进军事组织体制创新和军事管理创新,提高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效益。

(三)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

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推进信息化、机械化复合发展,实现军队火力、突击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和信息能力的整体提高。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提高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紧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训练体制和保障体制,加强诸军兵种的综合集成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培养大批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创新训练内容、方式和手段。

(四)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立足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需要,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创新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坚持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各领域的斗争密切配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主动预防、化解危机,遏制冲突和战争的爆发。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结构合理、反应迅速、权威高效的现代国防动员体系。以联合作战为基本作战形式,发挥诸军兵种作战优长。陆军逐步推进由区域防卫型向全域机动型转变,提高空地一体、远程机动、快速突击和特种作战能力。海军逐步增大近海防御的战略纵深,提高海上综合作战能力和核反击能力。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提高空中打击、防空反导、预警侦察和战略投送能力。第二炮兵逐步完善核常兼备的力量体系,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威慑和常规打击能力。

(五)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中国的核战略贯彻国家的核政策和军事战略,根本目标是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坚持自卫反击和有限发展的原则,着眼于建设一支能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精干有效的核力量,确保核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保持核力量的战略威慑作用。中国的核力量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中国发展核力量是极为克制的,过去没有,将来也不会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

(六)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展对外军事交往,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合作关系。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加强与主要大国和周边国家的战略协作和磋商,开展双边或多边联合军事演习,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和军事互信机制,共同防止冲突和战争。支持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反对核扩散,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履行国际义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国际反恐合作和救灾行动,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4、中国国防史的启示

数千年的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孙子则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富国是强兵之本、强兵之基。这一观点抓住了国防强大的根本所在。我国古代凡是有

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王朝,无不强调富国强兵。秦以后的汉、唐、明、清各代前期国防的强盛,都是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结果。与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败,也都是由于经济的衰落导致政治腐败和国防孱弱所至。无数历史史实证明: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良好的社会政治是固国强兵的根本。以史为鉴,开明的治国之策,使经济发展,国力雄厚,国防巩固。如秦原为西陲小国,经商鞅变法,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国力增强,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初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才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有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形成了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而政治腐败,则必然国力衰落,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及晚清就是真实写照。国防史的兴衰,王朝的更替,近代中国的百年耻辱,都深刻地告诉我们,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基础,是国家得以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翻开几千年的国防史,就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巩固、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就颓败。

近代西方列强发动了对我国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山河破碎,有国无防。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清朝统治者在侵略者面前,不仅不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进行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甚至在义和团奋起抗击八国联军的时候,清朝统治者竟企图借外国侵略者之手消灭义和团。由于统治者害怕人民,采取与人民对立的立场,尽管广大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者,但都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缺乏统一指挥,没有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无法改变战争的局面。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张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寇侵略。同时,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指导方针,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击敌人。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根据地,运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同全国军民一道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最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历史证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全国军民一致共同抵抗侵略的精神和意志,才是国防真正的钢铁长城。只有采取人民战争的方针,团结全国各民族的力量,才能打败外来侵略者,使中国永远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