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布点规划说明书

中小学布点规划说明书

第一部分文本

第一章总则

1-0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永州地改市以来,城区人口年均递增高于城区中小学生的年均递增率,而城区教育设施配套相对滞后,城区学生“入学难”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1-02为合理配置、布局城区中小学,缓解城区中小学就学压力,达到兴教重教的目的,促进我市城区基础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1-03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以下简称“布局规划”)是在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二○○三年-二○二○年)的基础上,根据永州市城市发展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而制定,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是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1-04本规划所称的“城市规划建设区(或城区)”是指永州市总体规划(二○○三年-二○二○年)确定的冷水滩区,芝山区,岚角山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为73.9 KM2,其中冷水滩城区规划建设总用地45.5平方公里,芝山城区规划建设总用地24.7平方公里,岚角山规划建设总用地3.7平方公里。

1-06在永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区内的城区开发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与本规划相衔接,服从规划管理。

1-07本规划由永州市教育局组织编制,永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由永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即具法律效力。

1-08 本规划由市规划建设局和市教育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二章编制原则与依据

2-01着眼全局,科学预测,保障供给,适度超前,按照“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高中逐步剥离且初中相对集中,高中扩大规模”的基本思路,通过“撤,并,扩,建”等途径,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布局,促进城区基础教育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2-02立足现状,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贯彻“优秀城市需要优秀学校”的理念。

2-03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使学校规划布局真正在城市发展中起超前指导作用。

2-0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法以及《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省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性规范、标准。

2-05依据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二○○三年-二○二○年)和市教育行政部门、市规划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布局规划的有关会议纪要精神,与其它有关的规划相衔接。

2-06 参照国内发达地区和省内周边地区的中小学布局与规划建设标准。

第三章规划范围、年限及目标

3-01 以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冷水滩区,芝山区,岚角山城市规

划建设区为地域空间范围,并兼顾市区之间的教育体制关系。

3-02近期至2010年,以解决“入学难”问题为主,盘活建成区现有教育资源,新区适当新建,努力实现小学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中学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

3-03 中期至2015年,着重解决教育设施的合理供给,通过新建、扩建适量的中小学校,实现中小学配比合理化和班额小额化。

3-04 远期至2020年,全面解决布局不均衡问题,基本实现中小学建设现代化。

第四章总体规划布局

4-01城区人口数预测采用宏观控制的人口增长率法和微观推算的人口密度法,两种方法同时使用,互相校核和纠偏。

4-02城区中小学生数量的预测采用千人指标法,按人口平均增长率千分之十二考虑(包括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

4-03根据零陵区和冷水滩区城区人口,并考虑郊区农村中学生入城就读和外地学生流向,到2020年规划期末,小学初中每个学龄段入学人数为:冷水滩43万×13‰=5590人,零陵24万×12‰=3120人.高中每个学龄段入学人数为:冷水滩65万×13‰=8450人,零陵65万×13‰=8450人(说明:农村不再办高中,初中毕业生全部进城读书).这样预测到2020年城区实际学位总需求约为12.3万,其中小学生为5.3万(冷水滩区3.4万,零陵区1.9万),初中学生为2.6万(冷水滩区1.7万,零陵区0.9万),高中阶段学生5.6万(含农村并考虑外地学生流向,其中冷水滩3.1万,零陵2.5万)。岚角山3万×13‰=390人,小学生为1500,,初中学生为1800人(考虑乡村没中学)。

4-04中小学布点应遵循:

a、合理服务半径与安全就学原则;

b、现有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原则;

c、良好教学环境选址原则;

d、合理利用土地原则。

e、扩征中小学校校园用地应按现实与可能、循序渐进的原则。

4-05在旧城区规划宜细,侧重于微观处理;新城区规划侧重于宏观控制,以保持规划的弹性与现实性。

4-06规划期末,城区共规划设置学校7l所,示范性幼儿园3个,青少年宫2个。其中:冷水滩区(含岚角山)需设置小学学校25所;初中学校11所;高中阶段需设置普通高中6所,职业高中4所,示范性幼儿园2个,青少年宫1个;零陵区需设置小学学校15所,初中学校5所;高中阶段需设置普通高中6所,综合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示范性幼儿园1个,青少年宫1个。详见文本中附表。

4-07 学校规模和班额。根据全国高中教育工作天津会议精神和教育发展规律要求,以及全省中小学核编定岗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确定各类学校最大发展规模和班额。一是高中校规模3000人,班额近期控制在55人/班,远期控制在40-50人/班;二是职业高中(含综合高中)校均规模4000人,班额近期控制在55人/班,远期控制在40-50人/班;三是初中校均规模1800人,班额近期控制在50人/班,远期近期控制在40-45人/班;四是小学校均规模1200-1500人,班额近期控制在50人/班,远期近期控制在40-45人/班;五是其他类教育机构:幼儿园按每园450人,

每班30人确定。

4-08中小学校用地由建筑用地(不含教工住宅)、运动场地、绿化用地和勤工俭学用地四部分组成。

4-09城区中小学校生均用地指标规定如下:小学为9-18M2/生,中学为16-22M2/生。

4-10保证校园合理规模的用地,以保持正常的教学活动需要,对老城区中小学改、扩建按照现实与可能的原则,生均用地指标可按标准下限实施;对于新城区的中小学一般采用上限标准实施;配建400M标准运动场的地段中心规模学校的生均指标,可适当突破规定指标上限。

4-11控制教职工住宅占用校园面积,引导现有教职工住宅用地逐步退还给校园,保证必要的、合理的生均用地标准。

4-12在旧城区,鼓励教职工购置商品房或扩征校园用地来满足必要的校园用地面积。对于新城区,可采取3-5座中小学间规划建设一处教工新村的办法。

第五章教育资源整合利用规划

5-01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老城区学生“入学难”与近期教育经费紧缺和用地紧张的矛盾。

5-02依据就近入学、合理布置的原则和城市发展时序,分期分批选择性地将子校转为公办学校。

5-03利用等级学校的辐射效应,缓解等级学校办学压力,合理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民办学校联合办学。

5-04全日制中专层次学校全转或部分承担城区中小学普通基础教育职能。

5-05合理布局,统一完善,形成规模,方便教学。

第六章规划实施措施

6-0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中小学建设规划,并把中小学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6-02多渠道筹措小学生建设资金,除用好用足政府财政资金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各行各业建设资金,促进教育设施的配套完善。

6-03严格控制改变用地性质,因城市发展必须改变时,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应配套的教育设施的位置及规模。

6-04在需增配学校的片区中,控制小规模地块出让,鼓励小区成片开发,若干小地块应各自划出中小学建设配套用地。

6-05对于用地性质大部分改变为住宅用地的工业用地,政府应控制回收一定量的工业用地,配建教育设施。

6-06灵活使用需扩建学校的周围用地,通过土地置换或合法调整用地性质作学校扩建用地,对目前有一定困难学校,严格控制其周边用地的改建,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扩建。

6-07城区新开发地段必须配套教育设施并与开发建设主体同步建设。

6-08教育部门应加大中小学的“改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跨区入学的问题,保证中小学布局的整体平衡协调。

6-09 增强教育设施规划实施的应变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

政策的变化,提高规划的可调节性。

6-10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民办学校的机制优势和资金优势,积极稳妥地引导民办教育按规划实施。

6-11 建立完善的中小学动态监控机制,有利于分期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第七章附则

7-01本规划由文本、规划图则(纸)和附件(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则(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7-02本文本中加粗部分条文为强制性条文,是参与建设活动各方执行规划建设强制性标准和政府对执行情况进行实施监督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7-03本规划自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实施。

7-04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本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附表一: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总体规划一览表(小学部分)

附表一: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总体规划一览表(初中部分)

附表三: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总体规划一览表(高中部分)

附图目录:

1、学校规划布局现状图(另附)

2、学校规划布局规划图(另附)

3、各学校分图图则(小学部分)(另附)

4、各学校分图图则(初中部分)(另附)

5、各学校分图图则(高中部分)(另附)

第二部分说明书

一、前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的大计,教育设施是一项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规划,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教育设施规划一般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确定学校规划控制指标及配置原则,在详细规划阶段再进行具体定点、定规模及方案设计,这种做法模式基本能满足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要求。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常规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了教育设施规划(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中小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扩容提质的加强,特别是在1995年永州撤地建市后,城区内适龄入学人口呈无序激增状态,而中小学用地规模和校所数量增长缓慢,甚至部分学校用地受到侵占,造成中小学校普遍出现严重的学位短缺、班额超编、生均校园面积不足、教学设施配套不完善的矛盾。入学难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家长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此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区中小学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布局,并共同编制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以期利用城市规划对城市公共资源配置的职能和手段,发挥其应有的调控作用,以缓解城区中小学就学压力,达到兴教重教的目的,促进我市城区基础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概况

2003年底,永州市完成了撤地建市后第二版地级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修编,规划中心城区总面积为73.9KM2,冷水滩城区总用地45.5平方公里,芝山城区总用地24.7平方公里,岚角山3.7平方公里;规划人口规模为67万人,冷水滩城区人口43万人,芝山城区人口24万人,岚角山3万人。

规划空间形成两区(冷水滩区,芝山区)一组团(岚角山组团)的城市布局结构。冷水滩城区为主中心城区,是城市的行政、文化、商贸物流中心和工业基地,是综合性的城市核心组团,城区建设以现状城区为中心向四周有序扩展,重点向南适度发展。芝山城区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发展旅游、文教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城市功能区,城区建设主要安排在河东,以向北和向东发展为主,并注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和山体环境,河西地区结合洛湛铁路芝山站的建设适当发展。

1995年末,永州市城区人口仅 21 万,即原县级永州市城区人口规模,城区面积也只有 18 KM2。地改市以来,随着城市“两区一组团”发展战略的确立与深入实施,通过9年多的规划建设,截止到2004年底,城区规划已扩展到30 KM2,城区总人口35 万,城市人口平均每年递增7 %,是永州市有史以来城市建设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扩容提质,城区中小学生数量和学校规模也呈急剧增长态势。1995年底城区在校学生数为3.5 万人,中小学校26所,中小学生占城区人口比例为16.7 %(含城区外就学人数,下同)。截止到2004年底,城区办公学校在校中学生人数为7.8 万,公办学校36 所,另有子弟学校 2 所,社会力量办学 4 所,中小学生占城区总人

口比例为22.3%。地改市以来,中小学人数年均递增17.2 %,明显高于城区人口的增长速度,而且这种快速增长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三、现状分析

通过近半年时间对城区各类中小学的实地走访、座谈、调查,经归纳、整理和分析,自地改市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永州市城区的规模迅速扩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教育变化问题。经统计计算,地改市八年来,城区人口年均递增率为10 %,而中小学生入学的年均递增率为17.2 %,明显高于城区人口的增长速度,与此相对应的是城市配套的教育设施滞后,跟不上城市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显示教育设施配套不足,超编现象严重,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具体表现在:1、班数规模过大,如冷区四小有53班,永州四中有63班,永州二中53班。

2、学校班额规模过大,如冷区一小74人/班,永州六中77人/班,京华中学69人/班,几近国家标准的2倍。

3、生均用地严重不足,生均用地小于国标8M2的中小学数占城区中小学总数的40%以上几上,最小的京华中学校园面积957 M2,生均用地仅有0.51M2.冷水滩区二小为3.55M2,零陵区三小为4.4M2,还包括教工宿舍的用地。

4、城区中学布局不尽合理,旧城区学校相对集中,但学校规模偏小,如芝山三小与四小,用地面积分别为4000 M2、4070 M2,相距只有200 余米。而新建城区内中小学校相对不足,学校服务范围过大,如冷水滩河东新城区450ha城市建成区地块内仅有二所小学,该地段内入学适龄儿童就学距离远,给学生安全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

教育设施配套不足所带来的中小学生入学难已成为突出的社会焦点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其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具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直接原因是蓬勃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得到有力引导,导致应当配置的一部分教育设施得不到落实。通过对永州市城区近10年来的房地产市场规律和开发方式分析,大致可分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的初期,土地批租转让分散和零星开发情况较为普遍,给教育设施的统筹配套、同步建设制造障碍。对于若干片零星用地聚集人口教育需求和对房地产分散开发所潜藏的诸多隐患难以把握,对小地块的公共配套用地调控难以落实,如在旧区改建中成尤为突出;另一方面是成片住区的开发中,规划先行,但建设滞后,由于受投资收益和资金紧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育设施同步建设做法尚未得到投资主体认同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对教育设施的建设时序也未能实行有效的控制;再次是在城区用地调整时,土地使用性质的不明确性而导致中小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难以配套。城区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会对个别街区或地块的用地性质进行调整,如果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应对措施,则会出现被动、服从的窘态,迫于市场的压力就可能出现教育设施不配套、学校设置不均衡的状况。

2、根本原因是城区适龄入学人口出现非正常快速无序增长,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教育设施不堪重负,这主要受户籍政策及户籍管理不规范的情况所影响。一方面,为活跃房地产市场,永州市城市户籍管理推行购房优先入户的政策,只要在城区中购买一套商品房,一般可解决2-3个城市户口,而且对入户者条件也未作太多限制。为了让子女能到城区接受良好的教育,城区周边县市有不少人通过购房或购买入户指标将孩子

户口迁入城区,于是便出现了户主年幼和一户多孩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户籍管理不规范,一些家长为让子女读理想的学校而临时迁移学生户口,造成一户多寄及空挂户现象,这种情况在等级学校周围地尤为严重,甚至成为紧邻等级学校周边房地产价格的筹码。

3、间接原因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不足,这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筹划教育设施供给量的主要是城市规划部门,而熟悉生源即需求量的是教育部门,可能影响需求量的是教育部门,可能影响需求量变化的是公安部门,在教育设施规划的问题上,上述三个部门关系密切。如教育政策的实行直接影响教育设施规划,教育与规划部门不能及时相互沟通,以致造成彼此间的互不协调。而适龄人口入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户籍,小学初中取消择校生本应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但是学校教育质量与环境参差不齐,户籍管理又存在漏洞,学校服务半径的规定也不尽合理,学生跨区域就读等级学校的现象就得不到有效控制。

四、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1、规划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4.1)

③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6.8)

④《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⑤《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⑥《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⑦《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⑧国家、省、市其它相关行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2、规划指导思想

①着眼全局,科学预测,保障供给,适度超前,按照“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高中逐步剥离且初中相对集中,高中扩大规模”的基本思路,通过“撤,并,扩,建”等途径,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布局,促进城区基础教育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着眼全局,科学预测,盘活资源,合理布置,保障供给,促进城区基础教育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②立足现状,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贯彻优秀城市需要优秀学校的理念。

③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公共资源的调控作用,使学校布局规划真正在城市发展中起超前指导作用。

3、规划目标

①近期至2010年,以解决“入学难”问题为主,盘活建成区现有教育资源,新区适当新建,努力实现小学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中学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

②中期至2015年,着重解决教育设施的合理供给,通过新建、扩建适量的中小学校,实现中小学配比合理化和班额小额化。

③远期至2020年,全面解决布局不均衡问题,基本实现中小学建设现代化。

五、总体规划布局

1、中小学生数量预测

通常进行的教育设施规划是由规划居住用地总量和人均居住用地面

积计算出总人口数,再根据规划规定的千人指标和学校建设指标测算出需要配置中小学的数量和规模。这种方法对于规划条件比较明确的居住区有一定的准确性,但对于住宅开发规模和开发时序都不太确定的地区以及用地性质混杂的地段,其预测值与实际需求量可能存在较大的缺口。因为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受户籍人口低龄化、跨区入学、用地功能调整、“普九”以及今后实行的“普高”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规范规定的指标在某些地区、某一时期内并不适应。本规划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参照千人指标做法,采用动态趋势推算法预测学生数。

人口密度法可用于计算用地性质确定的一定范围地块内的居住人口数,适应范围较广,缺点是静态性较强,而动态性不足,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规划公共性政策的影响。而人口增长趋势法则可在宏观上动态控制和预测人口数,对人口密度法的计算结果可进行校核和纠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增强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中小学生总人口数预测:参见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至2020年,两区总人口130万。一是芝山区总人口65万人, 其中城区人口24万人,城区规划建设总用地24.5平方公里;二是冷水滩区(包含岚角山)总人口6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46万人,城区规划建设总用地45.5平方公里.根据人口增长率法(地改市以来城区人口的增长计算的年均增长率),按年均增长率为13%计算。

2、规划布局原则

①合理布点: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要求,结合规划建成区内的人口密度、学生来源、交通等因素,考虑中小学生就近上学,又要使学校形成适中规模,以发挥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资源充分利用:布局充分考虑现有教育设施的合理利用,结合教育政策的发展需求,实现教育资源的规模化和共享高效化。如子弟学校转公办学校。

③合理服务半径与安全就学。

有关中小学服务半径推荐值

注:引自《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在我国中小学的服务半径规定值:小学:最大值1000M,推荐值为500M;中学:最大值2000M,推荐值为1000M;并为安全起见,规定中小学上学路线不应或尽量避免横跨城市干道,其中中学生不应跨越城市次干道上学,中学生不应跨越城市主干道上学。

④良好的教学环境选址:新建和扩建的中小学校应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如地质、地貌等)和周边环境(如安全、卫生、安静等)。

a、校址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b、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c、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d、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⑤中小学选址应合理利用土地,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利用和改造丘陵、坡地,并注重土地节约使用。

⑥扩征中小学用地应按现实与可能、循序渐进的原则。特别是旧城中心区,由于人口密度大、服务规模大、用地紧张等历史造成的原因,在无法分流而压缩现有招生规模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教学地向周边控制用地而扩征时应根据扩征用地权属、性质、资金投入等因素权衡。如本规划中小的扩建需控制面的用地、小需利用用地、小土地置换并与小合二为一等等,既要保证必要的教学活动用地,又要依据各项条件的现实性与可能性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实施扩建改造。

3、规划指标的确定

①班数与班额规模:根据中小学数量预测值,规划必须合理确定教育设施供给量,即中小学的学校数、班数。种类指标确定一般采用《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但是,鉴于目前永州市城区中小学规模、班额超编的纠正难以进一步到位,本次规划拟对部分规范指标略作调整。一是高中校规模3000人,班额近期控制在55人/班,远期控制在40-50人/班;二是职业高中(含综合高中)校均规模4000人,班额近期控制在55人/班,远期控制在40-50人/班;三是初中校均规模1800人,班额近期控制在50人/班,远期近期控制在40-45人/班;四是小学校均规模1200-1500人,班额近期控制在50人/班,远期近期控制在30-40人/班;五是其他类教育机构:幼儿园按每园450人,每班30人确定。

②中小学校用地规模

a、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和勤工俭学用地。

b、建筑用地含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和小片课间活动场地。建筑用地的确定建筑容积率为主要指标,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幼儿园不宜大于0.6。

c、运动场地含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整片场地。运动场地应能满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小学校生均不宜小于 2.3M2,中学校生均不宜小于3.3M2。

学校田径运动场设置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d、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0M2,小学不应小于每学生0.5M2。

e、学校开展各种类型的勤工俭学用地指标为1.0M2/生、

f、合理确定生均用地指标,作为确定中小学规模的主要依据。

表一永州冷水滩城区现状生均地指标表

表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园用地生均面积测算表

(M2

注:本表根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而列。

表三各类学校用地面积参考表

注:本表摘自《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规定

表四全国中小学用地及建筑面积统计(M2)

注:本表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1)制作

根据中小学校的用地组成和国家有关指标规定以及《湖南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年度检查评估方案》和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结合永州市城区现状人口、学生数、用地条件以及将来发展趋势,鉴于目前城区生均用地指标偏低难以一步到位的状况,本次规划根据分期建设的原则,对有关指标略作调整,以便有效组织实施,将生均用地指标拟定如下:

表五永州市城区中小学校规划生均指标表

注:①对旧城区的中小学改、扩建可按标准下限执行。

②对新城区的中小学建设一般采用标准上限实施。

③配建400M标准运动场的区域中心学校生均指标可适当突破

标准上限。

4、城区中小学规划布局

①规划布局一览表

附表一: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总体规划一览表(小学部分)

附表二: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总体规划一览表(初级中学部分)附表三: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总体规划一览表(高级中学部分)

②中小学规划布局情况汇总表

注:本统计表中“所”包含同一座学校的不同类型。

六、老城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规划

永州地改市以来,旧城改造在老城区迅猛发展,房地产遍地开花,急剧膨胀,造成城区人口呈无序增长。一方面是“入学难”矛盾日益突出,而另一方面是老城大量的教育资源设施未得以充分利用,整合利用好老城区现有教育资源设施,是在目前经济紧缺和土地利用紧张等条件下缓和老城区学生“入学难”问题的首选。

1、企业办子校转公办。企业生产走社会化路子,自办子校纳入政府教育系统,既可使企业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又可有效解决一定区域内适龄儿童的“入学难”问题。规划依据就近入学、合理布点原则和城市发展时序,将冷水滩跃进子第学校转为公办学校。

2、企业子校与公办学校联合办学。

利用等级学校的辐射效应,缓解等级学校的办学压力,充分利用子校的闲置教学设施,规划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长丰子第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与冷水滩六小联合办学。

3、全日制中专层次学校全转或部分承担城区中小学教育职能。目前的市工商职业中专学校生源严重匮乏,教育资源设施闲置,规划拟将该学校全转为综合高中,承担城区高中教育职能。

4、合理布点,统一完善,形成规模,方便教学。如京华中学与永州四中,一墙之隔,随着永州四中新校选址建设,规划将校园用地置换合并为一所初级中学,充分利用现有两校教育设施,资源重组,合理组织教学。

七、规划实施措施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中小学建设把中小学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

2、多渠道筹措中小学建设资金,除用好用足政府财政资金(如教育费附加等)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各行各业建设资金,促进教育设施的配套完善。

3、规划一经永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即具法律效力。保证教育设施的合理供给,是保证中小学规划严肃性和连

续性的关键,规划应从以下具体措施加以保证:

①严格控制改变用地性质,因城市发展必须改变时,应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应配套的教育设施的位置及规模。

②在需增配学校的片区中,控制小规模地块出让,鼓励小区成片开发,若干小地块应各自划出部分建设配套用地,是开展商应有的职责。

③对于用地性质大部分改变为住宅用地的工业用地,政府应控制回收一定量的工业用地,配建教育设施。

④灵活使用需扩建学校的周围用地,通过土地置换或改变用地性质作学校扩建用地。

⑤对于目前扩建存在一定困难的学校,严格控制其周边用地的改建,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扩建。

⑥新开发地段应配套教育设施并与开发建设主体同步建设。

4、教育部门应加大中小学的“改薄”力度,除从硬件上和师资方面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外,可采取等级学校与薄弱学校“一帮一”或联合办学的办法,辐射等级学校的名牌效应,从根本上解决跨区入学的问题,保证中小学布局的整体平衡均调。

5、增强教育设施规划的应变能力,提高可调节性。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存在时段性,不同可能相异,人口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急速增长后将趋于平缓,而且教育政策在今后某个时间也有可能调整。对此,规划实施中应体现:

①由于各街区、街区内各地块的开发时序不同,学校的办班规模远、近期可取不同标准,并适当扩大小学用地规模,为发展九年制学校预留空间,同时可以缓冲小学入学高峰的预后反应。

②对于教育政策,应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为发展中等教育和实现“普九”,中专与职中、初级中学与九年制学校在一定时期内应运而生,今后,义务教育向“普高”发展,将引发高级中学的需求高潮,而中专、职中、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的办学设施相近,为充分利用资源,将来把中专、职中、初级中学可转办为高级中学。

③积极稳妥地发展民办教育。由于民办学校有着明显的机制优势和资金优势,而且近几年得到了较大发展,因此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背景。积极稳妥地发展民办教育,对缓解短期内的“入学难”问题可起一定作用。

6、建立完善的中小学生动态监控机制,有利于分期建设,进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教育设施属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一方面,这类设施须由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其公共性;另一方面,受市场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类设施的需要具有时效性与多变性,对于市场需求量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对经济、行政、政策、社会等因素实行动态监控,及时研究对策,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教育设施的现时性,推动规划的时期实施。

八、附有关调查资料表

资料一:永州市芝冷两城区中小学校布局公办学校现状情况表

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现状情况一览表(冷水滩区)

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公办学校现状情况表(零陵区)

资料二:地改市以来芝冷两城区学生人数调查统计表

零陵区冷水滩城区

第三部分图则137******** 梦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