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斩蛇剑_象征与刘邦建国史的个性_王子今

_斩蛇剑_象征与刘邦建国史的个性_王子今

_斩蛇剑_象征与刘邦建国史的个性_王子今
_斩蛇剑_象征与刘邦建国史的个性_王子今

2008年11月

 第6期 C o l l e c t e dP a p e r so f H i s t o r yS t u d i e s N o v .,2008 N o .6 收稿日期:2008-08-15

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男,河北武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秦汉史。

·中国史研究·

“斩蛇剑”象征与刘邦建国史的个性

王子今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刘邦“斩蛇”故事有可能类同“丹书狐鸣之事”,经“史臣附会兴王之词”的渲染,被看作预言高祖

帝业成功的标志。而“斩蛇剑”因此成为有神异特征的政治文物。刘邦早年曾经使用的“斩蛇剑”,后来成为

武装创业成功的象征,成为“布衣”、“匹夫”成就帝业的纪念。刘邦多次自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可

以读作对于这种建国方式的意义的提示。李世民、朱元璋也曾经发表认同这种建国史历程的言论,同样值得

政治史研究者注意。

关键词:刘邦;斩蛇剑;三尺剑;布衣;帝业

中图分类号:K 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59-8095(2008)06-0020-08

刘邦于“丰西泽中”以“拔剑击斩蛇”作为反秦政治行为的标志性举动。所谓“汉高斩蛇剑”后来成为政治文物,竟然放射出神异光彩。刘邦是以“布衣”、“匹夫”身份通过武装斗争登上帝位的,“斩蛇剑”因此成为这种建国方式的象征。刘邦所谓“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提示了这种建国方式的历史个性。李世民说,刘邦“提三尺剑定天下”,又说“朕提三尺剑定四海”。朱元璋说“朕起布衣,提三尺剑”,“拯民艰”,“图至治”,又于怀念刘邦时表示“惟我与汝,不假尺土一民,提三尺剑,位至天子”。这种认同刘邦建国史历程的言论,也值得总结历代帝王创业方式的政治史研究者注意。

一、刘邦“斩蛇”事迹

汉高祖刘邦是“造反”取天下的帝王。刘邦的事迹中,有“斩蛇”传说作为其武装反秦的标志。

刘邦出身平民,曾经在秦时任基层官吏亭长。据说他在看到秦始皇壮丽的车队时,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他由秦政权的维护者走向当时正统体制之外的过程:“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司马迁还写道: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

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人乃以妪为不诚,欲笞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

之。

“斩蛇”神话一如陈胜、吴广发起鼓动群众的篝火狐鸣方式,开始树立起刘邦的权威。这一情节,宣示刘邦在流亡生涯开始的第一夜,就具有了放射神异光辉的政治领袖的身份,具有了即将开创新的政治史的“赤帝子”的地位。

“斩蛇”事迹在刘邦建国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艺文类聚》卷一二引后汉班固《高祖泗水亭碑》曰:“皇皇炎汉,兆自沛丰。干降着符,精感赤龙。承魁流裔,袭唐末风。寸木尺土,无竢斯亭。建号宣基,维以沛公。扬威斩蛇,金精摧伤。涉关凌灞,受爵汉中。勒兵陈东,剟禽三秦。陈张画策,萧勃翼终。出爵褒贤,列土封功。炎火之德,弥光以明。源清流洁,本盛末宏。序将八十,赞述股肱。休勋显祚,永永无强。于皇旧亭,留嗣是承。天之福佑,万年是兴。”班固简略勾画了刘邦政治业绩,其中对“扬威斩蛇”事的颂扬,笔调尤其醒目。曹植亦视“斩蛇”为帝业启动的标志。《艺文类聚》卷一二引魏陈王曹植《汉高皇帝赞》:“屯云斩蛇,灵母告祥。朱旗既抗,九野披攘。禽婴克羽,扫灭英雄。承机帝世,功著武汤。”《旧唐书·五行志》:“汉祖斩蛇而验秦之必亡,仲尼感麟而知己之将死。”可见,“斩蛇”已经成为改朝换代的政治文化象征。

《朱子语类》卷一二二记载了关于《左传》史学价值的一番对话:

又问:“《左氏传》合如何看?”曰:“且看他记载事迹处。至如说道理,全不似《公》《榖》。要知左氏是个晓事识利害底人,趋炎附势如载刘子`天地之中'一段,此是极精粹底,至说`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

祸',①便只说向祸福去了。大率《左传》只道得祸福利害底说话,于义理上全然理会不得。”又问:“所载之事

实否?”曰:“也未必一一实。”子升问:“如载卜妻敬仲与季氏生之类,是如何?”曰:“看此等处,便见得是六卿

分晋、田氏簒齐以后之书。”又问:“此还是当时特故撰出此等言语否?”曰:“有此理。其间做得成者,如斩蛇之

事;做不成者,如丹书狐鸣之事。”[1](卷122)

朱熹“也未必一一实”的判断是清醒的。他倾向于这些传说“是当时特故撰出此等言语”的认识,也是符合历史主义的原则的。“斩蛇之事”与“丹书狐鸣之事”的联系与比较,也给予读史者以有益的启示。《评鉴阐要》卷一《刘季拔剑斩蛇有老妪夜哭及亡匿芒砀山中所居常有云气目》下写道:斩蛇夜哭,云气上覆,多史臣附会兴王之词。然以此而惑众煽乱者,亦有之矣。

所谓“史臣附会兴王之词”,与朱熹等所谓“撰出”,是一种意思。当时这种传闻的发生,正“如丹书狐鸣之事”,属于“以此而惑众煽乱者”。元人方回《续古今考》卷二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秦之法严而实疏。刘季解纵所送徒,带剑夜行,略无呵禁。至此斩蛇之事,则必有心。老妪夜哭,赤帝子杀白帝子,又恐是伪为神奇者之妄言。汉有伪《泰誓》三篇出于河内女子,有周武王白鱼入于王舟,火流王屋化为乌二事。后孔壁真《泰誓》出,乃不然。太史公好奇,怪闻异说,无不备载。有如白鱼火乌之事,出于伪书,则赤帝子之说,无乃与之相似欤。”所谓“恐是伪为神奇者之妄言”的推断,应当说是合理的。

《抱朴子》外篇卷二《酒诫》说:“汉高作乐巨醉,故能斩蛇。”也许“斩蛇”故事的发生,原本只是刘邦“巨醉”之后的寻常行为。清人练贞吉《汉高祖斩蛇处》诗则写道:“沛公夜过芒砀路,白蛇当道撄其怒。剑光飞动溅血红,蛇本无知身死误。王业何曾关此蛇,事出偶然非有故。如何竟有老妪啼,乃使千秋闻见述。白帝赤帝纷相传,士人指点路东西。英雄挥剑不可见,至今云暗草萋萋。”[2]所见“高祖乃心独喜,自负”即所谓“自恃斩蛇事”者,[3](卷8,《高祖本纪》司马贞《索隐》引晋灼云)其实应如诗人所说,“王业何曾关此蛇,事出偶然非有故”。所以“千秋”记忆,致使“白帝赤帝纷相传”,自有特殊的政治文化原因,不能排除“史臣附会兴王之词”的可能,而当时情境下刘邦及其亲从们的宣传,可能也有“以此而惑众煽乱”的动机。

不过,“附会”也好,“妄言”也好,“斩蛇”故事的生成与传播,从起初的“特故撰出”,到后来“乃使千秋闻见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依然值得学者予以分析。

①《左传》成公十三年:“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二、“斩蛇剑”:汉王朝的政治文物

陈胜大泽乡举事,反秦烽火燃起四方,楚地声势最大。刘邦此时已经具有影响地方政治形势之力。《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二世元年秋,陈胜等起蕲,至陈而王,号为`张楚'。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萧、曹等皆文吏,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诸父老皆曰: `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

刘邦正式起义。“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由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故上赤。”从仪式的内容看,刘邦是十分重视“丰西泽中”、“杀蛇”故事的。司马贞《索隐述赞》:“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龙变星聚,蛇分径空。……”其中“蛇分径空”句,说明“斩蛇”情节,在刘邦早期反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彤云”指吕后制造的云气神话。“彤”,点明了“上赤”的政治文化基色,也与“所杀蛇白帝子,杀者赤帝子”有关。

秦末战争中,在楚怀王为名义上的最高统领的反秦军事阵营中,刘邦和项羽曾经多次联合作战。项梁战死后,楚怀王封刘邦为武安侯,封项羽为长安侯,令项羽随宋义北救赵,而令平素以能宽容待人著称的刘邦引军长驱西进,避开秦军主力直取关中。并且正式约定,先入定关中者为关中王。秦二世三年(前207)八月,秦二世以东方战事危局责难赵高。赵高指使亲信在望夷宫逼杀秦二世,又以为继任的秦贵族子婴“以空名为帝,不可,宜为王如故”,取消帝号,秦政权的统治被迫恢复到战国时代的状况。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子婴废帝号改称秦王四十六天之后,刘邦军入咸阳,秦亡。

刘邦在进军关中途中,已经开始注重网罗人才,在军事行动中,又往往在遇到顽强抵抗时与守军约降,保留其首领原有的军权和地方行政权,因而得以避免过多的兵员伤亡,率领主力部队急速西进。他在入武关(在今陕西商南南)之后,甚至曾经与秦权臣赵高联络,以谋求以反秦为基点的合作。①入关中后,约法三章,甚至曾经利用行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都不容忽视的“秦吏”宣喻其政令,事实上对秦国本土政治经济现状没有作根本性触动。这些行为与《史记·高祖本纪》所谓“沛公素宽大长者”的形象是一致的,反映了刘邦政治思想的成熟。据说当时秦人大喜,唯恐刘邦不为秦王。

刘邦在项羽强大军事压力下不得不南下汉中。而项羽率军东归后,刘邦于汉王元年(前206)八月起兵暗自从故道北上,迅速平定关中。又率诸侯联军56万人东进,攻破彭城。项羽军3万回兵反击,刘邦军大败。在得到萧何补充的兵员和军需后,与项羽军对峙于成皋(今河南巩县东北)、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今河南荥阳北)一带。汉王五年(前202),刘邦军又与诸侯军合围楚军于垓下(今安徽泗县西南)。项羽突围后逃至江边,拒绝东渡,在乌江自刎。同年二月,刘邦即皇帝位,汉王朝建立。

“汉并天下”之后,刘邦曾经因叔孙通制作朝仪有“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的感叹,②这柄“斩蛇

①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于(赵)高。”子婴曰:“我闻赵高乃与楚约,灭秦宗室而王关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

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剑”似乎也成为体现权力的道具而受到珍爱。

《续汉书·舆服志下》李贤注引《汉旧仪》曰:“乘舆冠高山冠,飞月之缨,帻耳赤,丹纨里衣,带七尺斩蛇剑,履虎尾纟句履。”《太平御览》卷六九七引《汉旧仪》曰:“乘舆带七尺斩蛇剑,履虎尾约履。”又《太平御览》卷二一九引《汉官仪》曰:“侍中左蝉右貂,本秦丞相史,往来殿内,故谓之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武帝时,孔安国为侍中,以其儒者,特听掌御唾壶,朝廷荣之。至东京时,属少府,亦无员驾,出则一人,负传国玺、操斩蛇剑,参乘,与中官俱止禁中。”

据清人宫梦仁编《读书纪数略》卷四六《物部·礼器类》,有“汉四宝”。原注:“《郊祀志》神爵元年立四祠于未央宫中”,以为汉宫“立四祠”分别珍藏。“汉四宝”是:“隋侯珠,斩蛇剑,受命宝(和氏璧),周康宝鼎(汾上所获)。”

东汉制度,“斩蛇剑”出现于新帝即位的仪式中,成为特殊政治表演的重要道具。《续汉书·礼仪志下》写道:“三公奏《尚书·顾命》,太子即日即皇帝位于柩前,请太子即皇帝位,皇后为皇太后。奏可。群臣皆出,吉服入会如仪。太尉升自阼阶,当柩御座北面稽首,读策毕,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中黄门掌兵以玉具、隋侯珠、斩蛇宝剑授太尉,告令群臣,群臣皆伏称万岁。或大赦天下。遣使者诏开城门、宫门,罢屯卫兵。群臣百官罢,入成丧服如礼。兵官戎。三公,太常如礼。”在帝位继承仪礼中,“斩蛇宝剑”和“传国玉玺绶”同样,也是被看作执政权力合法性的象征的。《太平御览》卷二一九引《齐职仪》曰:“东汉侍中便蕃左右,与帝升降,法驾岀,多识者一人参乘,兼负传国玺,操斩蛇剑。”也指出“斩蛇剑”和“传国玺”地位同等的情形。

三、“奋布衣,提三尺剑”的建国道路

《续古今考》卷二“拔剑斩蛇”条写道:“东莱《大事记》:`周威烈王十七年,秦初令吏带剑。'东莱曰:佩玉,三代也;带剑,秦也。秦与三代之分无他,观其所佩而已。是年秦简公六年。《秦纪》又书:百姓初带剑。又`秦始皇九年,王冠带剑。'东莱曰:始皇年二十一带剑,秦始也。人主带剑,废佩玉始此。其后荆轲难作,始皇赖剑以免。二十六年,初并天下,销天下兵,则民间刀剑戟槊锋镝,尽以为金人十二。意者吏尚带剑,而民则莫敢有带剑者矣。刘季为亭长,送徒骊山,而得带剑,为吏故也。汉记以三尺剑取天下,于是舍三代之佩玉,而佩秦之剑。”其实,刘邦身为“亭长”,“而得带剑,为吏故也”的说法,似未必确当。

刘邦早年曾经使用的“斩蛇剑”,后来成为武装创业成功的象征,成为平民成就帝业的纪念。《唐大诏令集》卷一一载录《太宗遗诏》所谓“朕拂衣于舞象之年,袖剑于斩蛇之地”,也体现了这样的政治意识。

刘邦安定天下之后,有故乡之行。《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对于这一情节,明代思想家李贽说:“亦悲亦壮。近古帝王所不能有。”[4](卷5,《汉纪》,上册,p.129)《大风歌》虽然文辞简洁,但是表现了开国帝王的心志和胸怀,他在开国之初安定社会局势的政治考虑,也有所透露。

刘邦保存“斩蛇剑”以为纪念,是有“慷慨伤怀”的心绪寄托其中的。这里有对建国成功的感慨,也有对艰苦的创业生活的追思。

有学者在对“中国历代创业帝王”进行历史总结时,注意到“历代创业帝王得国前的身份与凭借”。论者引《宋史·赵普传》载宋太祖赵匡胤谓赵普语:“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又写道:“旧王朝的衰亡,新创业帝王的代兴并没有固定的身份,也没有一个制度或习惯以规定某种人可以取代旧王朝。因此,在旧王朝濒于衰亡之时,虽然人有异志,都不能保证谁能成功。观察历代创业帝王其得国之前身份约有三种:(一)方镇强豪;(二)中央朝臣;(三)外族君长。所谓方镇强豪系指在政治

权力组织体内之方镇或人民,他们拥有强大的武力时,倘逢有利的时势便可举兵推翻旧王朝而成为另一新王朝的创业帝王。所谓中央朝臣系供职于京师之官吏,他们可凭借政权的威势,控制全国,以至受禅。所谓外国君长系在政治权力组织体之外,而时人视之为异族的政治组织之君长,他们可依赖强大武力创

造一个新王朝。”[5](p .73)其中“方镇强豪”和“外族君长”,①都是凭借武力施展政治才具。而所谓“中央

朝臣”,也不能离开武力的支撑。学者于是有这样的分析:“在历代创业帝王具有`朝臣'身份的四代中,皆掌握了强于地方的武力”,“王朝的转移既须凭借兵力(当然,有时只靠兵力并未必能成功,而需要将

兵力变成`威力”,才敢问鼎”。[5](p p .73-74)在论者所列《历代创业帝王得国前之身份分类录》中,

“(甲)中央朝臣”4例(晋司马氏,齐高帝,隋文帝,宋太祖),“(乙)方镇或割据者”16例(秦始皇帝,汉高祖,东汉光武帝,魏曹氏,宋武帝,梁武帝,陈高祖,北齐高氏,北周宇文氏,唐李氏,后梁太祖,后唐庄宗,后晋高祖,后汉高祖,后周太祖,明太祖),“(丙)外族君长”3例(北魏道武帝,元世祖,清爱新觉罗氏)。

论者的研究,似乎忽略了对以“造反”形式得天下的帝王们政治成功轨迹的分析。被归入“方镇或割据者”之中的“汉高祖,东汉光武帝”,其实就是平民“造反”者。然而论者予依靠“武力”、依靠“兵力”取得天下之程序以特别的关注,确实指出了中国古代帝制时代改朝换代时通常习见的规律。回顾中国古代的政治史,也可以肯定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名言,是对历史真理的发现。从历代王朝的开国史就可以得知,新的王朝的建立,必定有武装力量作为基础,有军事实力以为保障。

刘邦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3](卷97,《郦生陆贾列传》)对于这句历史名言,有的

记录是:“吾居马上得天下,安用《诗》、《书》乎?”②所谓“居马上得天下”,指出了一种历史常规。

“居马上得天下”这一说法的另一种形式,即“提三尺剑取天下”。这句话,同样也出自汉高祖刘邦之口。《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吕后迎良医,医入见,高祖问医,医曰:“病可治。”于是高祖嫚骂

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又《史记·韩长孺列传》可见梁国内史韩安国劝告梁孝王语:

高帝曰“提三尺剑取天下者,朕也”,故太上皇终不得制事,居于栎阳。

又《太平御览》卷三四二引《史记》另见一例:

(《史记》)又曰:高祖置酒洛阳宫,曰:“吾有三杰而能用之,故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

增而不能用,所以为吾擒也。”③

前两例亦见于《汉书》。第一例《汉书·高帝纪下》作“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颜师古注:“三尺,剑也。下《韩安国传》所云`三尺'亦同,而流俗书本或云`提三尺剑',`剑'字后人所加耳。”第二例《汉书·韩安国传》作“提三尺取天下者朕也”。颜师古注:“`三尺',谓剑也。”《后汉书·刘陶传》李贤注:“高祖曰:`吾以布衣提三尺以取天下。'”也说“三尺”而不说“三尺剑”。

《晋书·段灼传》:“汉高祖起于布衣,提三尺之刃而取天下。”庾信《皇夏》歌辞用刘邦故事颂扬帝权的神圣:“雄图属天造,宏略遇群飞。风云犹听命,龙跃遂乘机。百二当天险,三分拒乐推。函谷风尘散,河阳氛雾晞。济弱沦风起,扶危颓运归。地纽崩还正,天枢落更追。原祠乍超忽,毕陇或绵微。终封

三尺剑,长卷一戎衣。”[6](卷6,《郊庙歌辞·皇夏》)最后一句借用刘邦“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名

言。也有说汉光武帝刘秀“提三尺剑”取得成功的。宋人苏辙写道:“惟汉光武起布衣,治经术,提三尺剑以平僣乱,得治民驭兵之要。”[7](卷47,《编神宗御集奏请表状二首·进御集表》)

杜甫《重经昭陵》诗也写道:“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翼亮贞文德,丕①②③论者有时又写作“外国君长”。

《前汉纪》卷四:“(陆)贾时上前说《诗》《书》,上骂之曰:`吾居马上得天下,安用《诗》《书》乎?'贾对曰:`陛下居马上得之,宁能马上治之乎?”

今本《史记·高祖本纪》:“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饣襄,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8](卷1)诗句借刘邦“草昧”“风尘”创建“文德”“武威”的典故颂扬唐太宗李世民,所谓“三尺剑”“一戎衣”者,也有同样意境。据《旧唐书·王珪传》,贞观元年(627),唐太宗李世民谓侍臣曰:“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而《新唐书·西域列传上·疏勒》记载:“贞观九年,遣使者献名马,又四年,与朱俱波、甘棠贡方物。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曩之一天下,克胜四夷,惟秦皇、汉武耳。朕提三尺剑定四海,远夷率服,不减二君者。然彼末

路不自保,公等宜相辅弼,毋进谀言,置朕于危亡也。”大致相同的记录,亦见于《贞观政要》。①李世民自

称“朕提三尺剑定四海”,值得治政治史者关注。称颂李世民“提三尺剑定四海”的,还有宋人言论。[9](卷9,《房杜不言功论》)也有说宋太祖、宋太宗“提三尺剑”确立北宋帝业的。宋人孙觌《四令公祠堂记》:“惟太祖太宗提三尺削除僣乱”,

[10](卷21)另一位自称“提三尺剑”取得政治成功的帝王是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詹同以老乞归,朱元璋赐之敕曰:“朕起布衣,提三尺剑,总率六师以拯民艰,延揽英雄以图至治。”[11](卷5,《部学学士承旨兼吏部尚书詹同》)他曾经将自己的政功与刘邦进行直接的历史

比较,以为“惟我与汝,不假尺土一民,提三尺剑,位至天子”。②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写道:“高祖奋布衣,提三尺剑,八年而成帝业。其收功之速,如是何哉?”[12](

卷12)所谓“奋布衣,提三尺剑”,终于成就“帝业”,概括了刘邦建国“收功”的历史特征。刘邦这位“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西汉王朝的开国帝王,其文化资质颇值得我们注意。刘邦本人出身平民,他的功臣集团大多出身低微,除了张良家世高贵而外,其余多为“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者,萧何、曹参、任敖、周苛都是小吏,“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而樊哙是屠狗者,周勃是织席、吹箫服务于丧事者,灌婴是贩缯者,娄敬是挽车者。清代历史学者赵翼于是称此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他同时指出,这种打破贵族政治传统定式的“前此所未有”的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由此可以说明,“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赵翼认为,“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战国晚期这种贵族政治体系已经动摇,不过,秦开一统之局,“兼并之力尚在有国者,天方藉其力以成混一,固不能一旦扫除之,使匹夫而有天下也。”秦始皇时代,“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直到汉初,“天意已另换新局”,“于是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新的政治体制得以开创,“天之变局,至是始定。”而且新的贵族在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统治之下,权位随时可以消除。“于是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荡然净尽,而成后世征辟、选举、科目、杂流之天下矣。”[13](卷2,《汉初布衣将相之局》,p p .36-37)

柏杨曾经这样评价刘邦的文化资质:“刘邦先生是中国最伟大、最传奇的帝王之一,他出身于地痞流氓阶层,可能并不识字(即令识字,教育程度也不会高)。柏扬先生素来反对`天纵英明'———因有些头目,其蠢如猪,却自捧为或被捧为天纵英明,实在令人皮背发紧,但刘邦先生确实先天上有超越普通人之处。所有他的重要决策,几乎全来自部属们的建议,他也几乎是一个没有意见的人。但他大多数时候,对部属的建议,都有正确判断,而在发现判断错误时,决不`死不认错',反而马上改正。在刘邦先生身上,找不到予智予雄的镜头,找不到`指示机宜'的镜头。这要归功于他恢宏的胸襟和对新事物吸收

消化的强大功能。”“无疑的,刘邦先生是一位政治天才。”[14](《楚汉之争》,p p .107-108)这样一位“政治天

才”用传统眼光来看,是没有文化的,“出身于地痞流氓阶层,可能并不识字(即令识字,教育程度也不会高)”,但是在政治决策方面,却有胸襟,有眼光。这种特殊的政治文化资质,决定了他能够“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①②《贞观政要》卷八《赦令》:“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朕提三尺剑以定四海,远夷率服,亿兆安,自谓不减二主也。然二主末途,皆不能自保。由是每自惧危亡,必不敢懈怠。惟藉公等直言正谏,以相匡弼。若惟扬美隐恶,共进谀言,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一一六《吉礼·礼先代帝王》引王圻《续通考》:“洪武初,命绘诸帝像于庙。太祖临其祭,行礼毕,复至汉高祖之神位,笑谓曰:`刘君,今日庙中诸君,当时皆有所凭借,以得天下。惟我与汝,不假尺土一民,提三尺剑,位至天子,尤为难事。可多饮三杯。'后遂为制。每帝王前皆一爵,惟汉高帝以三爵。”

可以表明刘邦的文化倾向的史例,有著名的“溲溺儒冠”故事。《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清代学者查慎行《谷城山》诗说到刘邦“溲溺儒冠”是有秦时文化专制制度的背景的:“秦皇凶暴蔑贤圣,偶语《诗》、《书》皆弃市。布衣起自泗上亭,溲溺儒冠固其理。此非可以正道说,诡托阴符自兹始。”而刘邦建国成功,即所谓“大蛇中断群雄灭”,[15](卷23)可以说是遵循了在当时的文化条件下的另一种历史“正道”。

四、“斩蛇剑”神话

刘邦“斩蛇剑”在汉代以后依然受到珍重。“汉高祖提三尺以斩白帝子,取天下,后世宝之。至晋武库灾而后毁。”[16](卷2,《题斩蛇剑铭后》)

《古今注》卷上“汉高祖斩白蛇剑”写道:“汉世传高祖斩白蛇剑长七尺。汉高祖自称`提三尺剑而取天下'。有问余者,余告之曰:`汉高为泗上亭长送徒骊山,所提剑理应三尺耳。后富贵,别得七尺宝剑,舍旧而服之。汉之后世唯闻高祖以所佩剑斩白蛇,而高祖常佩此剑,即斩蛇之剑也。'”“三尺剑”和“七尺剑”,是“富贵”前后分别所佩。而在“斩蛇剑”的传说中,“三尺”与“七尺”,已经有所混淆了。

刘邦“斩蛇”故事是被看作预言政治成功的“符瑞”的。①“斩蛇剑”后来也被视作神物。《说郛》卷六六下刘歆《西京杂记》“斩蛇剑”条②写道:“汉帝相传以秦王子婴所奏白玉玺,高祖斩白蛇剑。剑上有七采珠、九华玉以为饰,杂厕五色琉璃为剑匣。剑在室中,光景犹照于外,与挺剑不殊。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开匣拔鞘,辄有风气,光彩射人。”《晋书·张华传》记载:

武库火,(张)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等尽焚焉。

时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

可知“汉高斩蛇剑”收藏在晋武库中,在意外的火灾中和“王莽头、孔子履等”一同焚毁。所谓“(张)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当然只是传说。元人方回《续古今考》卷二可见“晋武库火,汉高祖斩蛇剑火中飞去”,“诡异尤不足信”的说法。“剑穿屋而飞”者,或许是看到烈焰“穿屋”迸发引发的想象。关于“斩蛇剑”的神异传说,又见于《拾遗记》:“汉高祖斩蛇剑藏于宝库之中,守藏者见白气如云,出于户外,如龙蛇。”[17](卷27)

据《元史·舆服志二·仪仗》,当时舆服制度依然有应用“斩蛇剑”的内容:“虎君旗,白质,赤火焰脚,绘神人,冠流精冠,服素罗绣衣,朱裙,朱履,执斩蛇剑,引白虎。”

陶弘景《刀剑录》列举了历代名帝名剑。虽然记录的只是传说,却也可以告知我们,刘邦“斩蛇剑”这种特殊文物在古人心目中的政治纪念意义:

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岁次丁巳,采北祗铜铸二剑,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埋在阿房宫阁下,一在观台下,长三尺六寸。

前汉刘季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常服之。

此即斩蛇剑也。

文帝恒在位二十三年,以初元十六年岁次庚午,铸三剑。长三尺六寸,铭曰:“神龟”。多刻龟形,以应大横之兆。帝崩,命入玄武宫。

武帝彻在位五十四年,以元光五年岁次乙巳,铸八剑。长三尺六寸。铭曰:“八服”,小篆书。嵩、恒、霍、华、大山五岳皆埋之。

王莽在伪位十七年,以建国五年岁次庚午,造威斗及神剑。皆练五色石为之,铭曰:“神胜万里伏”,小篆书。长三尺六寸。

更始刘圣公在伪位二年,自造一剑,铭曰:“更国”,小篆书。

后汉光武秀在位三十三年,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一剑。文曰:“秀霸”,小篆书。帝常服之。

魏武帝曹操,以建安二十年于幽谷得一剑,长三尺六寸,上有金字,铭曰:“孟德王”。常服之。[18](卷95

①②《宋书·符瑞志上》载录刘邦“拔剑斩蛇”事迹。《魏书·礼志一》又有“赤帝斩蛇之符”的说法。又《旧唐书·五行志》:“汉祖斩蛇

而验秦之必亡。”

今本《西京杂记》卷一作“剑光射人”条。

上)

除了汉文帝和汉武帝外,其他几位帝王的剑,其实都可以看作他们政治实践中建国的标志。至于秦始皇剑铭“定秦”,刘邦剑铭“赤霄”,王莽剑铭“神胜万里伏”,刘秀剑铭“秀霸”,曹操剑铭“孟德王”等等,大概都是陶弘景们没有什么根据的“撰出”。

参考文献:

[1]黎清德编.朱子语类[Z].北京:中华书局,1986.

[2]练贞吉.汉高祖斩蛇处[A].永城县志·词章志[C].光绪二

十九年.

[3]司马迁.史记[Z].北京:中华书局,1959.

[4]李贽.史纲评要[Z].北京:中华书局,1974.

[5]王寿南.中国历代创业帝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7.

[6]庾信.庾子山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0.

[7]苏辙.栾城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范浚.香溪集[Z].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10]孙觌.孙鸿庆居士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廖道南.殿阁词林记[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司马光.稽古录[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3]赵翼.廿二史札记[Z].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柏杨.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第3册[M].北京:中国友谊出

版公司,1985.

[15]敬业堂诗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6]陈长方.唯室集[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徐应秋.玉芝堂谈荟[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陶宗仪.说郛[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责任编辑:孙久龙 马卫东

T h e S y m b o l o f S w o r dt o C u t S n a k e(斩蛇剑)a n d t h e I n d i v i d u a l i t y o f E m p e r o r L i u b a n g's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H a n D y n a s t y

WA N G Z i-j i n

(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l t u r e,R e n m i n U n i v e r s i t yo f C h i n a,B e i j i n g,10087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 h e s t o r y w h i c h t e l l s L i u b a n g(刘邦)c u t t h e s n a k e i s r o u g h l y t h e s a m e a s s t o r i e s o f“D a n s h u”(丹书)a n d“H u m i n g”(狐鸣),w h i c h i s r e g a r d e da s t h e s i g n o f f o r e t e l l i n g t h e s u c c e s s o f L i u b a n g's a c h i e v e-m e n t s,a n d t h u s t h e s w o r d t o c u t s n a k e(斩蛇剑)b e c a m e t h e s y m b o l o f p o l i t i c a l c u l t u r a l t r e a s u r e s o f m a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h e s w o r d t o c u t s n a k e t h a t L i u b a n g o n c e u s e d b e c a m e t h e s u c c e s s s y m b o l o f m i l i t a r y c a r e e r a n d t h e s o u v e n i r s t a n d i n g f o r o r d i n a r y m a n's e m p e r o r's a c h i e v e m e n t s.L i u b a n g c l a i m e d m a n y t i m e s t h a t h e g o t h i s d o m i n a t i o n w i t hS a n c h i s w o r d(三尺剑)a s a no r d i n a r y m a n.E m p e r o r L i s h i m i n o f S o n g a n d e m p e r o r Z h u y u a n z h a n g o f M i n g D y n a s t i e s a l s o m a d e s p e e c h e s i d e n t i f y i n g t h i s k i n d o f h i s t o r i c a l c o u r s e o f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c o u n t r y,w h i c h i s w o r t h b e i n g p a i d a t t e n t i o n t o b y r e s e a r c h e r s o n p o l i t i c a l h i s t o r y.

K e y w o r d s:L i u b a n g;s w o r d t o c u t s n a k e(斩蛇剑);S a n c h i s w o r d(三尺剑);c o m m o n p e o p l e;e m p e r o r's a-c h i e v e m e n t s

当项羽遇到刘邦 从说话看性格

当项羽遇到刘邦从说话看性格 性格决定成败。这话如今很流行,却也并不算什么发明,它不过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和总结。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决定着这个人做事时的态度、速度、热度,投入的程度不一样,产出自然也就不一样。 人生是坎坷的,所以人的性格也是复杂的、多变的,很难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去形容概括。判定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常说要看言谈举止。言谈即说话,举止是做事。人立足于社会,无非也就靠这两样和别人产生交流和联系,于是此二者也便成了体现一个人性格特征的外在信息。在某些时候,言谈甚至比举止还重要,它更能让人区分性格情况。言为心声,言多语失,言不由衷,言外之意,都是通过言谈这个外在表象,去看一个人的内心的本质。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也是人和人之间相区别的特征之一。人们评论一个人时,除了他的外貌特征,说得最多的可能就是他的言谈了:这个人很健谈、很会说;或这人说话不着调、不把门,等等。通过这些说话,进一步判断这个人的性格:这人说话实在,人一定厚道;或这人油嘴滑舌,办事肯定没谱儿。甚至还会对他的人生做出武断的判定:这人将来肯定有出息,有能力,是个当官儿的料;或这人不会说话,社交有问题,将来成不了什么大器。 一个人的言谈还决定着他的社会交往,人们往往会从一个人的言谈,去判断这个人是否可交,从而确定和这个人关系的远近亲疏。可见:说话是门了不起的艺术,而研究说话,则是一门了不起的学问。 对待同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也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从中我们既可判断这个人的性格情况,也能判断出这个人内心的一些东西,比如他的思维过程,他的认知程度,他的理想抱负,等等。 项羽和刘邦性格迥异,这在他们后来的军事和政治对决中展露无遗,他们不同的性格,也注定他们会做出不同的事,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这种性格,其实早在二人刚出道时,便已经流露出来了。 他们二位都曾经历过同一件事情,就是秦始皇的出巡。同样的出巡,虽然时间不一样,但是场景一样,形式一样。秦始皇一样风光无限,武士一样巡逻开道,地方官吏一样净水泼街,围观群众一样被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可以说,项羽和刘邦是在同样的距离、同样的环境下目睹此景的。然而,他们却说了不同的话。 项羽如是说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项梁和项羽叔侄两个去围观,当秦始皇车驾在铜锣声和吆喝声中威风凛凛地驶过来时,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我可以取代他,或我比他强。 这话是太史公的书面语,文绉绉的,生活中的口语肯定不这样,之乎者也的,体现不出气势。现在的干部看不上哪个上级,话说的比这粗多了,直言:他算个屁(或毬或屌或蛋)。北京人则就更加简单直接,俩字儿:姥姥。 项羽具体说的啥我们没必要去探讨了,也探讨不出来,既然太史公这样记载,大意是错不了的。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将项羽的性格暴露无遗了。从中我们最少能够得到三个方面的信息:

简析《史记》中刘邦负面形象特点及其原因

简析《史记》中刘邦负面形象特点及其原 因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高祖本纪》的开头,就有这样的描写:“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刘邦的家中并不富裕,却游手好闲,且仗着酒家每当年终总是将他欠下的账通通勾销,更是得寸进尺,每次喝了大量的酒之后不给钱而只打白条。寥寥数语,却已经描绘出了一个地痞无赖的形象。 汉元年十月,他带领着军队进入咸阳城之后,看着宫中“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便“欲止宫休舍”,幸亏有樊哙和张良的劝说,他才封死秦宫里的仓库和各种珍宝,带着人马重又回到霸上。一个简单的细节描写,让刘邦好色贪财的痞子形象,有了进一步的展现。不止如此,《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还借助于范增之口,对刘邦的这一性格作了侧面的描绘:“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此外,刘邦在攻入彭城之后,“收其货宝美人”,沉迷于酒色之中,只顾享

乐而已然忘了项羽军队正在不远处虎视眈眈、伺机而发的威胁,从而导致了他在彭城一战中的战败。 而《张丞相列传》中,又描绘了周昌奏事的一幕:周昌在汉高祖休息之时进宫奏事,撞见汉高祖正和戚姬拥抱,他扭头就跑,却被高祖骑在脖子上问”我何主也?”这样可笑荒唐的事情,却恰好揭示了刘邦放荡的生活,使刘邦的形象在读者的面前又一次呈现出来。 从“斩白蛇起义”,到“楚汉之争”,刘邦作为一名领袖,其遇到过的重重危机,自不必多说。《项羽本纪》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彭城战役之后,刘邦战败落荒而逃的情形:“楚骑追汗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当与自己的子女共同陷入险境的时候,刘邦实际上是有三个选择的,一是一起逃亡,和子女生死与共,二是让子女先行离开,自己下车避开追兵,三是抛下孩子,自己出逃。而他正是选择了最冷酷的一条,也就是最后一条。若不是因为随行的夏侯婴于心不忍,三次下车抱回孝惠和鲁元,只怕这两个孩子都已经命丧铁骑之下。 刘邦以一个父亲的身份,一连三次这样残忍地对待自己的子女,掩盖不住他自私自利、凶狠残暴的个性。不仅仅是子女,就连对于抚养他长大的父亲,刘邦也同样冷酷薄情。虽然在《高祖本纪》之中写“高祖

性格决定命运——论刘邦与项羽的成败

性格决定命运——论刘邦与项羽的成败

性格决定给命运——论刘邦与项羽的成败 [内容摘要]: 公元前209年,项羽随其叔父项梁在会稽起兵反秦,后经巨鹿一役大破秦军,成为统领各路诸侯的上将军,自封西楚霸王;刘邦壮年时由亭长起兵,不断壮大自身势力,虽多次战败,但最终赢下楚汉战争,并先后消灭四方诸侯,成就汉朝霸业。笔者现就刘邦、项羽二人先天条件及后天性格两方面对其成败进行简要分析比较。 [关键词]:成王败寇;楚汉争霸;性格;成败 第一章刘邦、项羽之先天条件对前期形势的影响 1.1 刘邦的起兵劣势 刘邦在起兵初期势单力薄,与各路诸侯相比,军事实力并不占优,分析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其出身低微;二是其缺乏优秀的军事才能。 刘邦出生在社会中下层[1],其父亲刘煓尊号太公,在沛郡丰邑务农为生。从现有史料考证,刘煓也并没有出自富贵之家。“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后高祖朝,太公拥篲迎门却行”[2]。从太公拥篲的行为来看,其成为太上皇后,按照其地位,本应过着极尽奢华的皇家生活,但实际上,其并没有提高所谓的层次,仍然愿意经常拿着扫把扫地,由此可以看出仍保持一个务农者的习惯。可见,刘邦为农民出生,至少并不是大富大贵。刘邦起兵抗秦前,以亭长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到骊山,但在半路趁夜将徒役放走,有十余人愿意跟随他[3]。

其后,刘邦带领这十余人返回沛县,会同沛县官吏萧何、曹参及好友樊哙等人,鼓动百姓杀掉县令,起兵抗秦。刘邦起兵时,跟随他的人多为沛县的低级官吏以及社会地位较低的朋友,其兵力也不超过三千,这在当时战火四起的秦末环境中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刘邦起兵后,虽然先后攻下胡陵、丰等地,但其部下雍齿叛变,将丰地降魏。刘邦带兵攻打丰,却先后两次失利。直到其投奔项梁,项梁给他增加了五千兵力及五大夫将十人,才最终依靠人数优势攻下丰[4]。其后,刘邦率军西征,两攻昌邑,虽与彭越、皇欣等人合兵一处,但仍然攻打不下,只能够率军继续绕道西行[5]。后来,刘邦在与秦军的战斗中虽然不断胜利,但大多是依靠张良、郦商等将领,并且很多时候遭遇的秦军皆为残余力量,战斗力极为低下。而在之后的楚汉战争中,刘邦多次经历大败。如彭城之战,刘邦与诸侯联军被项羽打败,军队被杀十万,溺水死亡十万,刘邦仅带数十人逃脱[6];在荥成(荥阳与成皋)对峙阶段,刘邦被困,最后不得不依靠陈平计策,采取反间计迫使项羽谋士范增出走归乡,才狼狈的逃出荥阳,之后又相继两次被项羽夺取成皋[7]。纵观刘邦的军事生涯,不得不说他算不上一位优秀的将领,连刘邦自我评价都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8],而韩信则认为刘邦带兵不能超过十万人[9]。由此可见,刘邦其实并不善于带兵打仗,而这在其军事生涯初期,因为手下没有韩信等将领而多次失利不无关系。 1.2 项羽的先天优势 项羽跟随其叔父项梁起兵,从会稽初出茅庐到巨鹿大破秦军,势力不断积累扩大,主要依靠两方面优势:一是贵族身份对其起兵带来的积极影响;二是天

鸿门宴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鸿门宴》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一、关于项羽的形象。 1、自矜功伐,自尊自大。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来处理之后,使放弃了进攻打算。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自矜功伐而最后终于遭致失败,就是项羽这一悲剧形象的实质。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说鸿门宴的斗争虽然是刘、项斗争的开始,却已经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 2、优柔寡断。项羽虽然英勇善战,骄横残暴,却又有他优柔寡断的一面,耳朵根软,容易轻信别人,他听了曹无伤的告密,马上大怒,要出兵进击刘邦,因刘邦冒犯了自己的尊严;而项伯一对他说刘邦的好话,他竟又允许“善待”刘邦。 3、刚愎自用。他自恃兵力强大,骄傲轻敌,没有足够的警惕心,在刘邦一副委曲求全的可怜相面前,他更加硬不起心肠,丝毫听不进范增的进言,对范增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企图迟迟不表态、终于放刘邦安然离去。他尽管能够称雄一时,但最终还是夺不到天下。 4、昏暗无谋,敌友不分。竟然十分愚蠢的出卖朋友,绝敌营内应。他傻乎乎地向对手泄露身在对方营垒愿意为自己充当间谍提供情报的曹无伤,彻底断绝了对方人员投靠己方之路,从而也切断了对方内部的重要情报来源。 5、意气用事,麻木不仁。运筹军事,如同儿戏,关键时候突然改变急击刘邦的决定,缺乏战略头脑,沛公逃席却安然受璧,麻木不仁,毫无政治军事斗争的敏锐性,根本就看不到事情发生后所形成的极大潜在隐患。 6、不善用人,养奸贻患。在关键时刻不听范增计谋,甚至后来竟然怀疑并撵走这位忠心辅弼自己的军师,而对充当内奸的叔父反而言听计从,竟然毫无怀疑,一直重用。 二、关于刘邦的形象。 1、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刘邦本来是一个不事产业的无赖,贪财好色。但是攻进咸阳之后,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想收买人心而争夺天下。他错误地采取了“距关,毋内诸侯”的策略,导致与项羽产生冲突。但是在张良的诘问下,又能够虚心地承认错误,接受意见。项伯来报信,他发现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就拼命地巴结他。面对强敌,他明智地没有采取硬拼的行动.而是冒险前去向项羽谢罪。到了项羽面前。他更加是一副无辜被诬的样子,而且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结果竟逃过了这一大劫,为日后的决战争取了时间。司马迁本着

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分析

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分析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此前,虽然其中的故事总是耳熟能详,但从未以领导力的观点去仔细研读过。根据张老师的提示,又重读《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两卷,结合领导力课程中学习到的框架去分析揣摩,确实收获良多,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的领导力学问绝对不弱于西方的理论,可能缺少总结和提炼的缘故吧,让我们的知识传承缺少了一些系统性。 读这两卷书,其实不只看到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行为,还有其他许多人的行为也值得我们去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在这里就只能重点讨论刘邦和项羽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异同点。 首先,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胸有大志。无论是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还是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都体现了这一点。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其次,一个领导者要具备“大义名分”。这点在中国的管理中尤其重要。项梁和项羽的立楚怀王以收民望和刘邦的斩白蛇起义,都是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有影响力,首先有“大义名分”,他的权力来源首先要来自于职位权力中的法定权利。只有权力来源是合法的,才能有感召力,才能凝聚人心。在这个方面,当项羽杀义帝时,已经丧失了这个大义名分,我认为这是项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领导者,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还有很多,篇幅所限就不分析了,这里重点分析二人领导力的方面的差异,并由此总结二人成败的原因。 首先,我认为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在用人方面,刘邦所说的一段话可以成为经典:“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

刘邦的性格特征和成功的原因

刘邦的性格特征 一﹑坚定坚持不懈——追求理想不惜牺牲一切 刘邦人生目标的初步确定,是从他见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尝徭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志向果然不小,他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且,在他的理想模式中,“大丈夫”就等后皇帝。这对当时还是一介草民的刘邦来说,真可谓狂妄之想。然而,刘邦的理想相当坚定,为之奋斗不惜牺牲一切。 二﹑耐挫越戳越勇——面对失败毫无退却之心 刘邦是个经受的起失败和承受的起挫折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他总是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惨败到身边只剩下一个人,他照样斗志昂扬,不久又卷土重来,继续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与项羽大规模的交锋一共有六次,刘邦失败了前五次,战胜了最后一次,就这一次,天下就改姓为“刘”。 但凡成就一番事业,都要经理曲折艰难的过程,只有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人,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楚汉相争中,数次面临险境,甚至绝境的刘邦,在逃脱之后从来没显现出一丝一毫的气馁,始终以高昂的斗志与项羽做战,这是刘邦成就霸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能忍能屈能伸——条件成熟时再行下手不迟刘邦是个能屈能伸之人。当年,刘邦执行楚怀王的命令,向西攻秦,率先进入咸阳,擒住秦忘子婴。根据约定,刘邦应该受封为“关中王”,或者为“秦王”。但是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随后冲入关中,刘邦的军队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素质上都远远不敌项羽,只能屈就项羽。项羽将刘邦另封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三郡。这个地方远离中原,对于家住沛县的刘榜及其手下众将,近乎于流放。不仅如此,刘邦原来统率十万大军,项羽只让他率三万人上任。就是这等“受气”,刘邦不仅丝毫不与项羽计较,而且干脆将身后栈道全部烧毁,一方面,防止有人偷袭自己,另一方面,向项羽示意无东归之心。这一招果然迷住了项羽,他不在视刘邦为主要对手,而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诸侯身上,结果,给了刘邦以喘息之机。四个月后,刘邦击败项羽用来防范他的原秦国三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将关中收归己有。 当忍责忍,不当忍就不忍,忍要忍得适时、适度,做到困逆苦厄的环境里,能忍得住气;患难危险时刻,能沉得住气;生死成败关头,能鼓的起气。 四﹑虚心纳谏听劝—决断之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楚汉战争开始前,刘邦激于项羽分封不均的愤怒,要同项羽在关中开战,结果被樊哙、萧何等劝谏而止,避免了败身家国运的孤注一掷。公元前203年底,项羽为摆脱困境,放回刘邦的老父和妻子,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罢战言和。项羽撤军东返后,刘邦也打算撤军西返。张良、陈平提出消灭楚军的最后时机已经来临,必须趁楚军因签订和约失去戒备,全军后撤的混乱情况,穷追猛打,置敌于死地。 五﹑善变——随时都能改变自己的注意 在楚汉相争中,郦食其劝刘邦制大印封六国后代诸侯,他立即照办;张良说这事万万不可,刘邦骂道:“竖儒,差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立即下令销毁大印。 六、敢为敢干敢想——为了天下可以全然不顾

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

鸿门宴人物性格分析 1.关于项羽的形象。 ①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对范增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沛公逃席而安然受璧——优柔寡 断 闻刘邦“谢语”而说出告密人姓名、闻樊哙语而“未有以应”——率直粗犷 在关键时刻不听范增——不善用人 宴会上的排座次——骄傲自大 ②要害是他“自矜功伐”(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在获 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来处理之后,使放弃了进攻打算。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 ③自矜功伐而最后终于遭致失败,就是项羽这一悲剧形象的实质。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说鸿门 宴的斗争虽然是刘、项斗争的开始,却已经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 2.关于刘邦的形象。 ①刘邦亲往鸿门谢罪,是一个大胆的决策,非此不足以阻止项羽进攻;“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从这些事都能看出的坚决果断。 ②刘邦“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唯恐有所不至,甚至“出” 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又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③初见项伯,即“兄事之”,“奉卮洒为寿”,“约为婚姻”,可见他善于拉拢人,为己所用。 ④心机细密。善于给谋士展现才华的机会。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有自知自明。 3.其他人物形象。 刘邦集团中的人物: ①张良——足智多谋(请项伯调停是他提出来,樊哙是他找来,“留谢”一事也处理得恰当。) ②樊哙——非凡勇敢而又粗中有细(闯帐的动作;入帐后怒目而不语;借机面责项王;主张不辞而 别)。 项羽集团中的人物:

①范增——有远见卓识而刚愎自用(断言刘邦“志不在小”;让项庄击杀刘邦;碎玉斗;断言“夺 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项伯——看重情义,而又易为假情义所盅惑。不能权衡利害关系。不明智。

鸿门宴中刘邦的个性特征

鸿门宴中刘邦的个性特征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戏剧性,更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下面笔者试从《鸿门宴》一文中分析刘邦的个性特征。 一、坚忍克己,胸怀大志。刘邦入关的真正意图,项羽的谋士范增看得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本来,刘邦也是一个贪财好色之徒,但为了早 日实现心中的宏伟目标——建立至高无上的刘氏政权,他坚忍克已,因而赢得关中父老的一致好评,为他将来胜算项羽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鸿门宴上,项羽为了表明自己的权势高于刘邦,设宴之时自己特意东向而坐,而让刘邦北向而坐。此时的刘邦明知项羽是在有意贬低自己,但为了自己的宏图大业,他隐忍不发,甘居下坐。 二、善用人才,虚怀若谷。刘邦善用人才,像张良,樊哙等这样一批能臣勇士都对他忠心耿耿。同时,他又虚怀若谷,善于采纳他人意见。他每走一步棋,必然卑躬征询。鸿门宴前他认真地听取张良的意见,拉拢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使项伯成为自己的保护伞;为了打消项羽对自己的疑虑,又接受项伯意见,第二天一清早就亲赴鸿门向项羽谢罪,因而得到项羽的信任;范增早就看出刘邦入关的的真正意图,于是鸿门宴上趁机想要谋杀刘邦,因而鸿门宴上杀机又起。为了只身逃走,刘邦再次接受樊哙的意见,最终在鸿门宴上逃过了杀头的危机。 三、遇事冷静,当机立断。刘邦先行入关后,由于曹无伤的告密,加上范增的煽风点火,令项羽勃然大怒,准备第二天就来攻打刘邦。紧急关头,刘邦并未自乱阵脚,他自忖以自己的十万大军来敌项羽的四十万大军,会如卵击石。因此他不想逞匹夫之勇,而是沉着冷静下来,与众谋士商议。商讨之后,当机立断,接受张良意见,马上笼络项伯。鸿门宴上当项羽说出是曹无伤的告密后,他不动声色,可等他回到军营,就立即诛杀了叛徒。刘邦的这一当机立断,为他的将来的宏伟大业消除了隐患。看到紧张的宴会气氛稍为缓和,刘邦又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借口“如厕”,以便趁机逃走。当想好对策,准备逃走时,又谨慎的交待张良,叫张良拖延时间,稳住项羽,等他回到军营后方可向项羽进献白璧与玉斗,从这里读者可以再次看到刘邦的遇事冷静和当机立断。 四、能屈能伸,有勇有谋。为了化解两军的对立情绪,也为了求得自保,刘邦亲临项羽军中释嫌。明知这一去可能有去无回,可他能够从容赴宴,这既表现了刘邦的能屈能伸,又表现了他的才能和胆识。为了用言辞进一步打消项羽的戒心,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言辞,可谓尽显其智谋。“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郄”,刘邦首先讲到自己和项羽的战友情谊,接着讲到他和项羽的战略分工,再言及自己无意立下了大功,终没料自己对项羽的赤胆忠心却遭到了不详其名的小人的“离奸”。寥寥数语,却分析得鞭辟入理,有理有节,使项羽对他的猜忌全部撇清。 鸿门宴虽是楚汉之争的开端,却通过会前斗争、宴会场面与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刘项两人的不同性格。

从鸿门宴看刘邦和项羽性格和命运关系

从鸿门宴看刘邦和项羽性格和命运关系 项羽和刘邦,一对一世的冤家。项羽才能出众,“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是古人对他的评价,而“霸王”一词,也是项羽的专称;而共同争霸的刘邦,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人了。鸿门宴时,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面对种种的差距,刘邦是怎么取胜的呢?从鸿门宴中不难看出,他们的性格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一、项羽。 古往今来,人们对项羽的评价都不差。他有蒲松龄笔下的“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决心,也有李清照笔下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但是他的性格影响了他的判断,也导致了他的失败。 项羽是优柔寡断的。“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就体现出了他的“妇人之仁”。面对自己成功道路上的阻碍,项羽本应该是“急击勿失”的,但他的犹豫,他做事的不干脆,使自己失去了除掉刘邦的大好机会。同样对于樊哙,项羽也是优柔寡断的。樊哙为了保护君主刘邦冲入军门,并且忍辱负重吃下生肉,在这之后,樊哙又当众说出项羽做法的错误。他如此的高调,就是为了给刘邦时间逃走。而项羽对待樊哙,却是“未有以应”。 同时,项羽也是傲慢的。他的胜利以及百姓对他的爱戴蒙蔽了他的双眼。项羽为什么要攻打刘邦呢?因为他听说刘邦在关中称了王,把珍宝全部占为己有。这严重的伤害了他的尊严,所以他要攻打刘邦。而范增的观点呢?他看到了刘邦的志向,认为刘邦是项羽称霸道路上的阻碍。两人的认识不同,也造成了鸿门宴上对刘邦的态度不同:一个是急着杀掉刘邦,另一个是在听到刘邦进入关中“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认为挽回了自己的面子,被刘邦虚假的讨好所蒙骗。 二、刘邦。 刘邦有着远大的志向,也有努力的决心。他以前贪图钱财,喜爱美女,但在进入关中以后,他清醒过来,并且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足见他的决心。 刘邦最可贵的在于他能屈能伸。“立诛曹无伤”可以看出他的决绝,而在鸿门宴中面对项羽,他却是卑躬屈膝的。刘邦带了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羽,到了鸿门,小心翼翼的道歉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语言之诚恳,使项羽对他放松警惕,最后使他从鸿门顺利逃出。 刘邦也是圆滑的。当他听说项羽要攻打他们,自己并没有能与项羽对等的士卒。他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毕恭毕敬地将项伯请了进来,“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用亲情来拉拢关系。使项伯替自己在项羽面前说情。而刘邦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项伯为了保护刘邦,也随着项庄拔剑起舞,用自己的身子庇护着沛公。 可见,性格的确能够决定命运。我们应以史为鉴,改掉自己的性格缺点,让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刘邦项羽分析

一代王者,威加四海;一世英雄,气盖寰宇 ——浅析《史记》对项羽与刘邦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伟大的文学著作。从历史的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纪传体的历朝“正史”的先河;从文学的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给人们展现了丰富多彩、各具个性的历史人物。《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在这一百三十篇中刻画了帝王将相、谋臣策士、游侠商贾等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众多人物形象,在这一百多个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中,或许这两位人物是最让人记忆深刻,不能忘怀的——西楚霸王项羽、汉之高祖刘邦。 在《史记》中,司马迁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更充分、集中地刻画历史人物形象,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命运,赋予了历史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在太史公的笔下,我们看到的项羽、刘邦,虽然同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具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运——沛公刘邦,机智果断,能屈能伸,贪财好色,狠毒阴险,最后威加海内,成就一代宏业;西楚霸王项羽,率直磊落,勇武过人,刚愎自用,寡谋轻信,最后自刎乌江,失去一生霸业。太史公以细腻的笔触精致地雕琢刻画出了两人复杂的人格特征。 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善于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他们各自的行为显现个性特征。如在《鸿门宴》中通过展现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揭示了项羽与刘邦两人的不同性格。先看项羽,当曹无伤派人将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告诉给项羽时,项羽大怒,准备“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可是在鸿门宴上,刘邦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席温顺言语对项羽讲过之后,他不但不杀刘邦,而且竟然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幼稚、轻信,缺乏最起码的政治斗争的意识,是个莽撞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樊哙进来保护刘备,进来后“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势,项羽丝毫没有看出来,反而称赞樊哙是个壮士,并赐给酒食。再看刘邦,当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虚心听取了张良的建议,想利用项伯度过难关。刘邦问张良何以与项伯有故,了解关系的深浅,考虑是否靠得住。接着又问项伯的年纪,想出一套逢迎项伯的办法。精细老练、会拉拢人、会利用人,表现出刘邦机智权变的性格。刘邦鸿门宴脱险后,立即诛杀了内部的叛徒曹无伤;可是,项羽对项伯的通风报信、吃里爬外的做法不闻不问,表明两个人政治警觉的差异。通过这个戏剧性的情节,成功地展示了项羽和刘邦两个历史人物的个性:一个豪爽、无谋和轻敌;一个机智、老练和精细。 《史记》善于通过一些细节琐事展示人物性格,看似闲笔,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座次,表现了项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弱点。又如在韩信平定齐国后,派人向被敌围困的刘邦请求封他为假齐王时,刘邦很生气,《史记》记载:“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与自立为王!?”可是,当张良、陈平一蹑其足,他立刻就醒悟过来了,马上话锋一转,“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为假!?”“复骂”得多么妙,一点痕迹都没有。但诚如清代何焯所说:“人见汉王转换之捷,不知太史公用笔入神也。他人不过曰…汉王怒,良平谏,乃许之。?”正是太史公对这两个细节的客观描述,显示出了刘邦的头脑机警;也表现出了刘邦的雄才大略。这也恰恰正是他最后能战胜项羽、统一中国的才识和性格上的原因。 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成功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如《高祖本纪》写刘邦与项羽对峙于荥阳时,项羽的部下一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而刘邦当时竟“乃扪足曰:虏中吾趾!”这生动刻画了刘邦那种聪明绝定,那种像是条件反射一样迅捷而自然的随机应变,同时又是“恢宏大度”、好骂人、好调笑的性格。又如写刘邦和项羽都看到秦始皇出行的场景,项羽在观看秦始皇渡浙江时,脱口而出说:“彼可取而代之也”,显示

史记中项羽和刘邦的人物形象对比分析(原创)

内容摘要:司马迁在《史记》中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等再现了项羽和刘邦之间波谲云诡的斗争,塑造了有悲剧英雄情怀的西楚霸王项羽和终成一代伟业皇帝刘邦两个生动形象。出身低微,无赖狡诈的刘邦战胜了所向披靡勇猛无双的项羽,这是由双方不同的性格,人心向背的程度和不同的斗争策略上决定的。刘邦的豁达从容,从谏如流,收取民心和舆论宣传都为他最终的胜利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性格部署人心策略成败 项羽和刘邦是楚汉相争的两大主角。项羽霸气逼人,锐不可当,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军队精锐。刘邦出身低微,流氓习气,游手好闲,狡诈无赖。但刘邦却打败了项羽,使项羽无可奈何自刎乌江,刘邦因此成就伟业,开创大汉王朝。 一、不同的性格 项羽出身贵族,自小受到叔父项梁的严加管教。但他“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这说明他学习缺乏耐心,眼高手低。项梁教育他:“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而项羽“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说明他没有恒心,意志力不强。虽然受过正式的军事训练,但是他暴戾残忍而没有谋略,志向高远但目光短浅,爱慕虚荣,且缺乏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 项羽在战场上刚毅勇武,对待敌人凶狠残暴。对待身边的人温和仁慈。对待爱人柔肠百结,所以才有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然而他在感情上单纯浅显,容易被欺骗和背叛利用。由于一直被叔父管教,缺乏独立性,没有面对险恶社会的经验,为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贵族文化培养出他诚信守义、光明磊落的品质,面对狡诈多端,无赖流氓一样的刘邦,没有办法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于是多次被处于被动地位。对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的承诺,他认为对刘邦已是背信弃义,心理上有不能跨越的障碍。所以在鸿门宴上一时不忍,放过了刘邦。当抓住刘邦老父之时,被刘邦的无赖行径花言巧语所蒙骗,又释放了刘邦的家人。项羽刚愎自用,盲目自大,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谏,于是失去了很切实的建议和珍贵的人才,使原来的人才济济,全都叛逃归于敌手。 刘邦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年轻时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但从不妄自菲薄,而是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他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进行规范,收敛自己的性情,以提高个人修养,力图

《从〈鸿门宴〉的座次排列中看项羽刘邦的性格》教学设计

《从〈鸿门宴〉的座次排列中看项羽刘邦的性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人座次排列的相关知识,并从鸿门宴的座次排列中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学习在场面描写中通过对比、语言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品读选文,联系实际,通过讨论宴会上的人物坐次,分析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项羽悲剧的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文言知识的积累及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文言知识有一定的积累。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容易被本文扣人心弦的情节所吸引,进而了解大意,能对相关问题发表一定的看法。 但从整体上看,学生在古文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了解古人座次排列的相关知识,去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古人座次排列的相关知识 难点:从鸿门宴的座次排列中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 【教学方法】目标导学、合作探究、迁移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鸿门宴》在表现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的同时,塑造了刘邦、项羽等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在此我们将从宴会中的刘邦、项羽座次

方位问题入手,分析二人在宴会中所表现出的性格特点。 二、新课 (一)学生朗读鸿门宴座次排列相关语段并参照注释,回答宴会上主要人物的坐向安排情况。教师点评并强调“东向”的含义,古人座次相关常识,用投影仪展示鸿门宴人物及座位安排。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1.古代礼仪文化中,坐在西边面向东的位置叫“东向”(向:动词,面对、面朝、面向)、“东乡”或“东面”,与现代汉语的“东面”方向相反。 2.古人座次相关常识: 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 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二)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讨论:从鸿门宴的座次排列中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 教师提问点评后小结: 按照中国文化传统,客尊主卑。在鸿门宴上,作为主人的项羽项伯,占据着坐西朝东的尊贵之位,居尊不让的心理意蕴表现出项羽“自衿功伐”、自大轻敌、善斗勇的性格特点。 而作为客人的刘邦处在坐南朝北的座位上,他在不利的形势下善于采取积极退让的应变之策,展现了老练成熟、能屈能伸的性格特点。 (三)知识迁移 学习在场面描写中通过对比、语言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 完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场面描写,学会通过对比、语言等塑造人

项羽本纪,刘邦、项羽的形象分析

根据《史记》之《项羽本纪》、《高祖本纪》,论述至少三点司马迁塑造的项羽、刘邦的形象,结合文本。 项羽 ①勇猛。《项羽本纪》中,用了四个莫敢(莫敢起、莫敢枝梧、莫敢纵兵、莫敢仰视),勇猛可见,不敢与他正面交锋。即使垓下被围,英雄末路,霸王别姬,左右依然“莫能仰视”。钜鹿之战,连用三个“无不”;楚汉相持未决,项羽提出与刘邦单挑,刘邦不愿意。项羽派一些将士挑战,刘邦派善骑射者楼烦,见到项羽,项羽“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不敢复出”,连用三个不敢。表现强调项羽的勇猛。 ②残暴。项羽打仗特点:坑之、杀之、烧之、烹之,种种对待敌人的手段。经常杀了投降的人。 ③优柔寡断,有妇人之仁。耳根子软,抓不住重点。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项羽与刘邦并无恩怨,并无直接来往,项羽始终下不了决心。项伯,项羽季父,鸿门宴前,向刘邦告密,后又以“沛公言报项王”,项羽非但不杀他,反而“许诺”。鸿门宴中,项庄舞剑,项伯又“常以身翼蔽沛公”,帮刘邦解围,项羽亦不杀。 ④不听劝告。项羽入关,将秦宫室烧一空,当时有纵横家策士言“关中阻山河西塞,地肥饶,可都为霸”,项羽不听,“心怀思欲东归”,离开关中,放弃了大好的兵家必争之地。 ⑤天真、单纯,胸无城府。楚汉相持未决,项羽谓刘邦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刘邦“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刘邦 ①无赖。彭城大战,项羽回师,刘邦溃败。家室被项羽掳走。刘邦途中“道逢得孝惠、鲁元”,楚兵追刘邦,刘邦“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面对患难,连亲生儿女都弃之不顾。项羽逼迫刘邦和谈,要“烹太公”,刘邦曰,我们同时奉楚怀王为天下共主,“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可以视自己的儿女、父亲于不顾。 ②不杀投降之人。刘邦兵至霸上,秦王子婴降,“诸将或言诛秦王”。刘邦以“人已降服,又杀之,不祥”。这是刘邦与项羽最大的区别。 ③当机立断。鸿门宴前,曹无伤向项羽告密,刘邦回“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④胸怀宽广,听得人劝。郦食其见刘邦,“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进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从头到尾都在听从别人的意见。 ⑤简单、粗鲁。刘邦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并不是刘邦有意为之,因为刘邦出身低微,不读书,简单、粗鲁的人。

《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的人物形象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15591099.html, 《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的人物形象与分析 作者:杨子盛 来源:《祖国》2018年第22期 摘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对汉高祖刘邦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较详尽的叙述,使其个人形象能够生动地展现在世人眼前。司马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刘邦进行描写,运用了多种不同的手法,讓我们能对《高祖本纪》中刘邦的人物形象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形象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在《史记·高祖本纪》中,我们可以从司马迁的笔下深入地了解刘邦其人——古代的一个经典的政治人物,复杂多变,有血有肉。我们在品读时,能感觉到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时至今日,刘邦的个人形象仍值得细细研究。本文结合材料,从其出生到成就霸业,分析《高祖本纪》中刘邦的性格及形象特征。 一、出身卑贱,平民形象 刘邦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刚登场时便给人一种卑贱的、平凡的市井形象。刘邦是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他的出身并不好,父亲被称为刘太公,而母亲则叫刘媪,均为下层社会的俗称。刘邦不干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之后做了官,喜好捉弄地方的小官小吏,喜欢喝酒,也好美色,到他人处赊账买酒喝,醉酒便睡。 刘邦的出身并不高贵,与日后他的对手项羽出身楚国贵族相比差得相当远。早年的汉高祖一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形象,爱与官吏处理好关系。《高祖本纪》载:“(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这种布衣经历,为他成就大业其实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异人之处,帝王之相 司马迁虽然把刘邦早年打造为一个卑贱的平民形象,但也给予了他许多美化的色彩。司马迁在着手写《史记》时,已经是汉武帝时期,距离刘邦过世已经有一百年左右。《高祖本纪》中记载,刘邦在出生前后发生过奇事异象:“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在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刘邦的母亲刘媪在大湖的岸边休息,在睡梦中与神相遇,当时电闪雷鸣,刘太公跑去看,发现有蛟龙在刘媪身上显现。不久她便有了身孕,生下来刘邦。

《史记》中历史人物刘邦和项羽的比较分析

《史记》中历史人物刘邦和项羽的比较分析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名人,也是世界的文化伟人。他在中国和全世界的文化史上都享有崇高的、不朽的地位。他为我们留下的《史记》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笔珍贵的财富。《史记》在我国的文学领域和史学领域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非常恰如其分的评价。 一、为什么要将项刘进行比较? 《史记》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大大超过了它以前的任何一部散文著作。司马迁善于在不违背历史事实的前提下,用他敏锐深邃的思想和匠心独运的手法,塑造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使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小吏酒徒,无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其中刘邦和项羽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尽管同为历史人物、同为英雄人物,作者对他们的写法,对他们的感情,对他们的好恶,并不是千篇一律地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盘否定,而是各有褒贬,以一个历史学家的公正、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去叙述,同时又以一个作家所特有的细腻、丰富的大写意手法去渲染,使其跃然纸上,出现在读者眼前,真可谓是掩卷而人物形神俱在。 刘邦和项羽两人同为一代英雄豪杰,既有相同之处:两人都出身于贫穷之家、崛起于草莽之间,同样生活在秦朝末年的乱世之中;后来又都加入农民起义,共立楚怀王,举兵攻帝阙;在农民起义中分别被推举为首领,为推翻暴君,两人均居功至伟,并携手推翻了秦朝的暴政。但又有不同之处:项羽在少年时学万人敌,力拔山河。其性格刚勇、率直而又暴戾,而刘邦则机智、多变且又无赖;在对待战争方面,项羽只是一味靠武力,而刘邦更讲究战略战术;对秦之态度,项羽大烧阿房宫,刘邦则秋毫无犯;在成功方面,早期项羽志满意得,刘邦谨慎卑谦,后来垓下之围,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则成就西汉大业。通过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两人从多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 二、具体比较 第一,在《史记》中,作者提到两人在秦始皇巡游时,都曾见到过。但两人的态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项王曰:“彼可取而代也!”既显示了项羽的远大志向,也说明他的性格中直率、狂妄而又自信的一面。而刘邦曰:“大丈夫当如此也!”出言谨慎、谦虚,但又暗含其志不在小。同时从这两句中,作者又为后文的成败垫下伏笔。项羽取而代之只是昙花一现,而刘邦当如此则是其日后成为两汉开国皇帝,为子孙开创万代基业的不朽功绩。 第二,成长过程。少年时项羽不学书剑而习万人敌,而且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可见其志不小,但也反映出他才大志疏。自从追随叔父起兵以来,他身经百战,敢打敢拼,靠武力、暴力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声威,令众人莫敢仰视、膝行而进。这其中他残暴、冷酷的缺点也暴露无遗。而刘邦少而无赖,尽管做过亭

刘邦性格分析

一、出身 刘邦完全出身平民,世代耕种,毫无背景可言。父亲叫刘太公(即刘大爷),母亲叫刘媪(即刘大妈),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刘邦这个时候叫刘季(即刘老三或刘老四,之所以有个“或”,是因为史书只记载了他有两个哥哥,没有弟弟),实际上也没什么名字。他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被视为无赖(“无赖”在古代并不是赖皮的意思)。嗜酒,但是没钱,因此经常赊账。有的酒钱是他妈还的;有的酒家在他去赊酒的时候生意就好,长此以往,酒家也赚了不少,因而就免了他的酒钱;估计还有一些是没有还的。有一次,吕公为躲避仇家,来刘邦所在的沛县投奔县令。县令为迎接他而大宴宾客,凡礼钱超过一千贯的到里面坐。刘邦没有钱,但是又想喝酒,于是诈称“贺钱万”。吕公大惊,出门迎接,待为上宾,并且非常赏识他的豪气,料定将来必成大事,还把女儿吕雉许配给他,即后来的吕后。就这样,刘邦不但白喝了一天酒,还白捡了个媳妇儿。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也揭竿而起。这一年,他48岁。 二、志向 秦始皇晚年曾说过,东南方有天子气,并派人寻找。刘邦听说后暗自高兴,认为是在说自己。 刘邦率先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说他“此其志不在小”,并建议项羽立刻剿灭刘邦。 刘邦和项羽看到秦始皇南巡时庞大豪华的车队后,说过类似的话。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 三、军事才能 彭城之战,项羽率3万骑兵,从齐地长途奔袭被刘邦56万诸侯联军占领的彭城,刘邦兵败,仅带着司机夏侯婴单车逃走,父母妻兄被俘。在路上遇到儿女,因为带上他们后车走得慢,于是刘邦多次把他们踹下车,要不是夏侯婴多次停车把他们抱上车,他们也要被俘。 荥阳之战,刘邦命彭越不断地袭扰项羽军队的补给线,使项羽被迫带兵去救。刘邦只有趁项羽不在的时候才能取得胜利,夺取城池,项羽回来后城池立即就丢。 鸿沟议和后,刘邦毁约,带领20万人追击项羽10万,不料项羽反戈一击,大败刘邦,并将其围于淮阳。 毫无疑问,项羽的军事才能远在刘邦之上,在项羽与刘邦的多次直接对话中,项羽以全胜的战绩完胜刘邦。纵观项羽一生,仅仅吃过一次败仗,也是他的最后一战,即垓下之战。刘邦、韩信和黥布总共60万左右的兵力,全部交由韩信统领,将项羽10万人合围于垓下。在与其齐名的军事天才韩信的面前,项羽没能再次上演以少胜多、绝处逢生的奇迹,最终兵败自杀。 四、对人才的态度 刘邦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骂人,而且骂的很难听。他什么人都骂,唯独对张良表现得彬彬有礼,常称他的字“子房”,对别人就直呼其名。有一次,郦食其来投,要见刘邦,刘邦手下的人就提醒他刘邦喜欢骂人,他说不要紧,还是见了。在谈话时,郦食其毫不留情地指责刘邦的傲慢无礼,刘邦立即改变做法,对他礼遇有加。后来郦食其成为刘邦帐下的顶级说客。一个随便的人往往能够接受别人对他的随便。这样,手下可以毫不留情地指出刘邦的过失,因为他们知道刘邦是一个随便的人,即使触怒了他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刘邦的这个特点,可以让他更亲近臣下,使他们与其对话的时候没有任何思想包袱。

《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对比阅读教案

两手分书 喉异曲 薂——《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比较阅 读 薈 蚅教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薆授课人:唐舒娅 肀班级:高二(8)班 薁时间: 螅【教学设想】 蚃《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从历史上说,此文具体记载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此文是我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文中描绘的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的项羽这一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对后世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巨大影响。 螂那么应该怎样正确的认识项羽、刘邦呢?学生更多的是从影视作品中学到这些知识,也是受影视作品价值取向的影响从而对这两个历史人物形成自己的评价。 莀我想通过还原历史的真相,让他们二人同时走到前台,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他们,理解他们,评价他们。所以我在讲完《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后,特地准备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对他们二人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学会用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袅【教学目标】 肄1、学会文本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发现异同,全面认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

蒄2、学会从人物性格中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腿3、通过他人对项羽性格的分析,小结历史原因,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学会与别人合作,改变自己的性格弱点。 羅【教学重、难点】对《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的比较阅读,分析项羽失败原因,并分析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蒅【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探讨法 羂【教学课时】1课时 袈【教学过程】 祎一、复习已学文言知识(通过请学生板演方式) 蚃(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关键还是要学好文言知识) 羀二、激情导入:中华民族虽然不是一个好勇斗狠的民族,然而我们的骨子里却时时还沸腾着英雄的血脉……读《项羽本纪》: 肅读“巨鹿解围”,想见其长驱北上,势如破竹的意气风发,每每使人击节称叹; 肂读“霸王别姬”,想见其挥别美人,仗剑悲歌的英雄气短,每每使人神情凝重; 賺读“东城快战”,想见其叱咤阵前,神威不减的酣畅淋漓,每每使人忧喜交集; 虿读“乌江自刎”,想见其不忍偷生,为故人德的男儿血性,每每使人叹息扼腕! 膅这样的一位英雄怎么就失去了天下,原因何在呢?是他所认为的“天之亡我”,还是另有原因呢? 蒃(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进入角色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