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图式与文化适应_蒋永远

文化图式与文化适应_蒋永远

文化图式与文化适应_蒋永远
文化图式与文化适应_蒋永远

文化图式与文化适应

蒋永远

(三明学院教师教育系,福建三明365004)

摘要:图式是表征人类一般知识的认知结构,由从个体先前所不断经历的环境或事件中抽取出的信息构成。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图式是便利或阻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适应的各个阶段均可以由文化图式的特有性质做出合理的解释。文化适应的过程并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损失为代价,跨文化交际培训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基本指导思想进行。

关键词:文化图式;文化适应;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343(2008)01-0057-04

CultureSchemataandCulturalAdaptation

JIANGYong-yuan

(DepartmentofTeacher'sEducation,SanmingUniversity,Sanming365004,China)

Abstract:Schemaisacognitiveframeorscript,consistingofgeneralorabstractknowledgeoftheworld.Cultureschemaplaysasignificantroleineitherfacilitatingorhinderingtheprocessof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Phenomenaarisingfromthedifferentstagesofaculturaladaptationprocesscanbeeffectivelyexplainedbytheuniquecharacteristicsofthecultureschemata.Theprocessofculturaladaptationisbynomeansontheexpenseofthenatalcultureloss.Thenotionofseekingcommonalitiesandacceptingdifferencesshallbestrengthenedthroughout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trainingprograms.

Keywords:cultureschema;culturaladaptation;cultureshock;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接触比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频繁,更加广泛。跨文化交际学融合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致力于从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社会组织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对人类的这种特殊的交际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寻找出有效的培训方法,以促进全人类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本文尝试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运用认知科学中的图式理论对文化适应过程作出解释。

一、适应与休克

文化适应是指“已完成某文化社会化过程的个体,在不断暴露于另一个全新而陌生的文化之中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其内部所发生的变化过

程”[1](P134-156)

跨文化交际学对文化适应的初期研究集中于对文化适应过程做心理动态变化的解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形成也就是一个调整心理、适应文化的过程。Oberg于1960年使用“文化

休克”一词来概括因不适应异文化而出现的疲惫、失落、孤立、混乱、焦虑及无望等种种症状。

Gullahorn&Gullahorn则于1963年用W曲线假

设来系统地解释个体回归本文化内部后再次经历文化休克的现象,亦即“回归休克”现象。其后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专注于探讨文化休克及回归休克的成因,形成了负面事件论、社会支持减少论、价值分歧论等理论[2](P187)。早期研究的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是,将文化休克及回归休克置于研究的核心位置,将其视作趋同于主流文化时所必经的一种从消极到积极、从不正常到正常的身心调整过程。其功绩在于使人们从根源、表征、调整到同化等个个侧面系统地了解了人类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见的心理变化过程,对人类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文化适应初期研究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忽视了附属文化的独立性、忽视了从事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个体的民族主体性与认知主动性,从而使整个文化适应研究领域弥漫着民族中心主义的

收稿日期:2007-11-07

作者简介:蒋永远(1973-),男,福建尤溪人,讲师。

2008年3月第25卷第1期

三明学院学报

JOURNALOFSANMINGUNIVERSITY

Mar.2008Vol.25NO.1

观念。现代的研究者针对传统研究的这一弱点展开了广泛而锐利的批判。Furnham等人认为心理

调整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沙文主义”[3](P161-198)

它强调的是牺牲本民族的文化以换取与主流文化的同化,宣扬的是“

不抛弃原文化,不可能溶入新文化”等观念。这种观念因全盘否定了图式的可兼容特性而明显违背了人类认知的基本规律。Smith则从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角度批判了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民族中心主义的跨文化研究方式,强调认可并尊重各文化的自主性[4](P46)。换言之,当代的文化适应研究更侧重于强调多种文化的并存而非附属文化向主流文化的同化,文化适应的过程与其说是本民族文化的被动损失过程,倒不如说是异文化的主动习得过程。文化适应过程需要得到更为客观、更为合理的解释。

二、图式与认知

图式是表征人类一般知识的认知结构,由从个体先前所不断经历的环境或事件中抽取出的信息构成[5](P203-217)。图式的提法最早可见于哲学家康德的著作,英国心理学金马特利特率先将图式概念运用于心理学领域。图式理论基本成型于20世纪70年代初。[6](P140-200)进入80年代,Rumelhart及Anderson等人运用图式理论解释意义构建过程,使图式理论得到丰富与发展,成为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阅读理解研究及第二语言教学中取得了丰硕成果。[7](P33-58)90年代后,图式理论开始与人工智能学、认知语言学、认知人类学及文化语言学等研究领域广泛结合,彰显出强大的解释力。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迅速发展,文化因素得到图式理论研究的重视,文化图式概念被广泛用于解释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及跨文化意识培养方法等。所谓文化图式,也就是指同一社会中个体所拥有的共同图式。文化图式将文化、认知及语言研究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陈贤纯基于Rumelhart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图式至少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图式是知识单位。图式所表征的知识是抽象的,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高度概括,由经验积累或后天学习而得;(2)图式具有变量。图式由空位构成,其激活依赖于空位的选择性填充程度;(3)图式具有层次性。大图式包含小图式,最小的图式为基本图式,可分为事件图式、场景图式、范畴图式及故事图式等;(4)图式具有心理现实性。图式是认知的结果,反过来影响认知行为,在不具备某图式时,新图式得以建立以适应新的认知活动;(5)图式具有差异

性。同一社会的个体既拥有共同的文化图式也存在个体变量差异。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各文化图式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严重影响着跨文化交际活动;(6)图式具有兼容性。环境变化不会改变图式,只会扩充原图式或形成新图式。新旧两图式互相兼容,不同的环境作不同的选择。[6](P140-200)

图式由文化决定,文化图式的形成基于人类的基本生活经验。Malcolm等人指出,无所不在的

[文化]图式是便利或妨碍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

之一,图式理论有利于揭示那些便利或妨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8](P261-289)。刘鸿宇等通过个案研究等方法也证实了图式理论与跨文化交际的相关性,并认为心理图式的有效调整和构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9](P122-24)。很明显,我们在关注人类图式的共性时,必须要关注各文化对图式的影响,以从认知的角度对人类的文化适应过程做出更为客观的解释。

三、文化图式与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通常经历蜜月期,休克期,解决期,稳定期等四个阶段。处于蜜月期的个体通常为异文化的新鲜事物所吸引,感到无比兴奋。处于休克期的个体开始遭遇种种麻烦,对异文化表现出种种不适应,以致身心疲惫。处于解决期的个体开始初步适应异文化,但仍旧经历着一定的精神孤独感。处于稳定期的个体完全适应新文化,工作、学习、生活等皆走上正轨。当个体从异文化返回到本民族文化时,也同样会经历大体相似的文化适应过程。文化适应过程的实质是个体内部文化图式的创建、调整、变化与发展的过程。

(一)蜜月期的图式创建

文化图式具有心理现实性,反映同一社会内的人们共同的认知结果。个体刚刚进入异文化社会时,原有的文化图式因与异文化图式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量差异,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现实的文化环境。这种因社会差异而形成的图式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严重妨碍了个体的认知活动,导致个体不得不创建新的文化图式或增补原有的文化图式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刚刚进入异文化社会的个体通常会受到异文化的强烈吸引,以主动而非被动、以积极而非消极的方式进行原文化图式的改造或新文化图式的创建。在行为上则通常表现为事事觉得新鲜,乐于交往,敢于体验各种异文化经历,具有极强的学习动机。这种蜜月期的表现,恰恰反映了人类乐于学习、乐于探索的天性。

三明学院学报第25卷

58??

文化差距越大,图式的社会变量差异也就越大,新图式创建的迫切性与积极性也就越高。然而,初次进入异文化社会的个体因个体差异而会有不同程度的蜜月期表现。那些在进入异文化社会之前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已具备一定异文化图式的个体,其蜜月期表现会较弱,反之,则较强。另外,图式创建的蜜月期通常都是短暂的,所生成的图式虽然在数量上显得极其丰富,但却多集中在异文化的表层范围之内,所反映的现实文化环境不够准确,无法为个体的社交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导,使个体开始感受到强烈的身心压力,迅速转入图式创建的休克阶段。

(二)休克中的图式冲突

图式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每个图式内部都以某个原型为核心,由模糊层度不同的各种变量构成,个体通过变量的有效激活来识别原型,从而实现相应的认知。另一方面,图式彼此间基于文化由深到浅排列并相互关联。文化具有层次性,处于文化深层的是人类的价值观体系;文化图式也同样具有层次性,处于深层的文化图式亦即被Samovar等人称为“文化价值观”的文化价值图式,[10](P65-103)这种植根于某文化、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深层图式,支配着个体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是个体在该文化内部的行动指南。

个体在经历了蜜月期的表层图式创建过程之后,原文化价值图式等深层图式开始与异文化表层图式相互作用。异文化图式中的变量因创建时间过短而具有较高的模糊性,无法得以迅速激活,对异文化世界的认知严重受阻。当个体求助于更为快捷的原文化图式来便利对异文化世界的认知时,也就很难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无法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新生成的表层图式与源于本民族文化的深层图式之间相互冲突以求彼此兼容,导致个体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陷入迷茫,从而表现出各种文化休克的症状。当与异文化表层图式相对应的异文化价值图式逐步建立之后,文化休克症状才会慢慢消除,文化适应过程才能得以成功完成。

(三)适应中的个体差异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进入异文化环境的个体都会经历文化休克的严重冲击。胡文仲认为出国旅游者、短期出访的商人、政府官员及外交官等通常不会受到文化休克的严重冲击,而留学生、长期在外工作的人员、移民及政治避难者等则会表现出种种休克症状[2]。价值分歧论的观点是,文化价值分歧越大,文化适应能力就越弱,也就越容易发生休克。然而,ZhongMei的一篇调查报告显示,现代的中国移民因具备目标国的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且乐意于被同化,文化休克表现并不明显,很容易成功地完成文化适应过程[11]。

Anderson等人认为,图式的空位使信息的编码、激活及提取省时省力;然而任务需求的本质与目标及个体潜在的动机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变量。这说明,文化图式既便是在同一文化群体内部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个体潜在的动机左右着赖以适应新环境的文化图式的增补或创建,使文化休克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反应。另一方面,图式最初的形成是无意识的,但图式的兼容却是有意识的。在进入异文化之前,通过学习的方式所创建的异文化图式有助于个体成功地化解掉文化休克的强大冲击力,顺利地完成文化适应过程。

(四)回归中的文化迷失

回归休克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是,个体对本民族文化持强烈的批判态度[10](P65-103)。Hall认为“移民是单向的,无路可退。”[12](P44)个体一旦为异文化所吸收,其世界观乃至生活便会发生彻底的改变。Clair针对回归休克概念提出“文化丧失”概念,认为在文化适应过程中,本民族文化很容易被异文化潜移默化地溶解掉,导致本民族文化的最终丧失[13](P287-291)。

文化休克概念过于强调文化适应中的负面现象,忽视了个体潜在的积极适应新环境的文化图式习得能力,而文化丧失则又过于强调主流文化的吞噬现象,忽视了文化价值图式的稳定性。文化适应过程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原有文化要素永远也不会被完全洗刷掉[10](P65-103)。文化图式具有兼容性,可以实现多种不同文化图式在同一个体内部的共存,供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作不同的选择。Guarahorn&Guarahorn认为回归休克是“认知图式失调”的外在表现[14](P33-47)。从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回归休克实质上是一种“文化迷失”现象,即个体为应对突变的外部文化环境,在已具备的两套文化图式(尤其是文化价值图式)之间做相应选择时,陷入了一时的迷茫。个体在重新面对本民族文化时,既可以按原有的文化图式行事,也可以按新形成的异文化图式行事。在两种图式的选择过程中,个体倾向于使用刚刚适应的异文化价值图式来评判本民族文化现象。本民族文化并不是丧

第1期蒋永远:文化图式与文化适应59

??

失掉了,而是被暂时闲置起来,个体换了副有色眼境在审视先前极为熟悉的世界。

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一个异文化图式的构建过程,是人类对突变的外部环境所做出的积极的认知过程。在这一图式构建过程当中,原文化图式与异文化图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依共存。处于深层的原文化价值图式所具有的稳定性,是造成文化不适应种种症状的关键所在。文化适应不意味着本民族文化的丧失。通过对异国文化的学习,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文化。寻求各文化之间的相通点,学会接受各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成功克服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重重障碍的关键所在。参考文献:

[1]Kim,Y.Y.Communicationandcross-culturaladaptation

[M].Philadelphia:MuitilingualMatters,1988.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1999.

[3]Furnham,A.,&Bochner,S.Socialdifficultyinaforeign

culture:Anempiricalanalysisofcultureshock[M].InS.Bochner(Ed.),Cultureincontact:Studiesincross-culturalinteraction.Oxford,UK:Pergamon,1982.

[4]Smith,P.Culturaltheory:Anintroduction[M].Malden,MA:

Blackwell,2001.

[5]Anderson,J.R.CognitivePsychologyandItsImplications

[M].NewYork:Freeman,1990.

[6]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

化大学出版社,1988.

[7]Rumelhart,D.E.Schemata:Thebuildingblocksof

cognition[M].InR.J.Spiro,B.C.Bruce,&W.F.Brewer(Eds.),Theoreticalissuesinreadingcomprehension.Hillsdale,N.J.:Erlbaum,1980.

[8]Malcolm,I.G.,&Rochecouste,J.Eventandstoryschemas

inAustralianAboriginalEnglishdisourse[J].EnglishWorld-Wide,21(2).

[9]刘鸿宇,徐洪果.”

图式理论与跨文化交际”[J].燕山大学学报,2006,(7).

[10]Samovar,L.A.&Porter,R.E..Communicationbetween

cultures

(3rded.)

[M].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11]Zhong,M.ChinesestudentsandscholarsintheU.S.[M].

Aninterculturaladaptationprocess.Paperpresentedatthe82thAnnualMeetingoftheSpeehCommunicationAssociation,1996,November.

[12]Hall,S.Minimalselves(p.44)[M].InL.Appignanesi(Ed,),

Identity,therealme,post-modernismandthequestionofidentity.London:ICADocument,1987.

[13]ClairR.N.Theinvisibledoorsbetweencultures[M].InJ.

Reyhner(Ed.),TeachingIndigenousLanguages(pp.287-291).Flagstaff,AZ:NorthernArizonaUniversity,1997.[14]Gullahorn,J.T.,&Gullahorn,J.E.AnextensionoftheU-

curvehypothesis[J].JournalofSocialIssues,19(3).

(责任编辑:叶松青)

三明学院学报第25卷

60??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2011-08-15 22:08:54| 分类:我思我在| 标签:|字号大 中 小订阅 【摘要】:近年来各国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日益旺盛,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方兴未艾,许多外国学生怀着对中国的向往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留学生会产生一系列的文化休克现象。本文以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休克”现象为例说明“文化休克”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并对如何解决留学生在文化适应中的“文化休克”问题寻找一些对策。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休克;文化适应;对策 一位法国教师曾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她收到了一封措辞十分尖锐的信,写信的是一位刚由她推荐到中国某高校学习汉语的法国留学生,信上指责法国教师不负责任的推荐让她错误地选择了我们学校, 致使她遭受了极大的内心折磨。这件事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视,经过深入调查,我们了解到事实上是由于这位法国留学生只身来到陌生的环境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而感到痛苦,于是她把这种情绪全部归咎到推荐她的老师身上。经过努力, 误会最终得以消除, 法国留学生在一年后回国向她的老师道了歉,并向她所在的学校递交了一份在我校留学情况的报告,其中记叙了她是如何从刚来的不适应到逐步适应的过程。这个案例所反映的就是跨文化交际中典型的“文化休克”现象。 一、“文化休克”的概念及其表现 社会学家借“休克”这一医学名词把由于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的使“文化休克”产生。这一时期的症状是:孤独、悲伤、想家、易激动、好发脾气等。这一时改变而引起对人的心理的冲击与震动称为“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文化休克”使在华留学生面临着心理上的挑战。它的表现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 “文化休克”前期( 也称观光期):这个时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也许数天、数周、甚至数月。由于身处异国他乡,对周围的一切都抱有“新奇感”:一套蓝色中山装, 一双布底鞋, 用筷子吃闻名遐迩的中国饭——似乎已经分享到做中国人的快乐。通过参观、游览中国的名胜古迹,似乎领略了东方文化的神韵,使他们再次分享到做外国游客的喜悦。一切都是很美好的。 2. “文化休克”期( 又称挫折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鲜感的减弱,语言上的障碍,生活上的不习惯,学习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促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绝大多数人经自身调节和外力帮助,转入“文化休克”的恢复期;二是少数人因情绪持续紧张而得不到缓解,最终导致精神崩溃。这方面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 3. “文化休克”的恢复期:这一时期, 来华留学生开始找到适应新环境的方法与途径。随着对周围一切的逐步熟悉和习惯, 他们开始扩大自己的交际领域, 适时调节自我心理, 坦然面对工作、生活中的相异, 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4. “文化休克”的痊愈期( 也称康复期):这一时期,留学生开始把东道国的文化、习俗看成是自己生活的另一部分。许多人自愿接受、自我调节, 更友好地看待周围事物, 使身心达到最佳程度,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存在特殊性,比如不同的文化圈、种族、政治体制、经济实力所形成的文化适应的障碍会有不同,或者身处不同的亚文化环境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经历的“文化休克”时间、程度和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是,“文化休克”的普遍性问题却是不可回避的。大多数人对环境的突然改变往往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适感, 对新的文化环境都要经历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5603890.html, 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 作者:陈依兰李利苏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3期 继生态旅游之后,民族旅游是近几年大热的新型旅游现象,借助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创建独具魅力的特色民族旅游景区是如今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出发,着重研究罗城民族旅游的开发对当地仫佬族居民造成的影响。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正北部,处于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麓,罗城县森林覆盖率达67.25%;城区绿地率为33.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26平方米,生态环境保存相对完好,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再者罗城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区,仫佬族文化保存得相对完好,浓郁的民族风情是民族旅游开发的核心竞争力。 一、仫佬族特色村寨开发现状 (一)东门镇石围屯 石围屯位于罗城县东门镇西北部,是罗城县重点打造的仫佬族特色村寨,2012年,石围 屯被广西区民委列为“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项目的村屯,同时还启动了石围屯仫佬族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工程,工程项目涉及进进村公路、仫佬族民俗博物馆、文化娱乐中心、休闲广场、古巷道修复等。其中古民居保护包括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复原一些传统民居、对民居的外墙进行统一粉刷等。2014年,在国家民委发布《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 中,石围屯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如今基础设施的建设已较为完备,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还建立了罗城县首个屯级博物馆,石围屯也是三个仫佬族特色村寨中开发程度最深、最完善的,因此这里也成了游客体验活态仫佬族文化的首选之地。 (二)四把镇铜匠屯 铜匠屯是最早设立的仫佬族特色村寨,2009年立项成功到2010年正式开始动工,如今已大致建成。屯里传承有刺绣、草编、竹编、蜡染等仫佬族传统工艺,地炉火锅食俗、传统生产习俗、婚丧嫁娶等仫佬族特色文化浓厚,十分适合作为仫佬族特色村寨而进行保护和开发。笔者采访了负责铜匠屯开发项目的民族局副局长游志华,向他了解了铜匠屯开发的详细情况。政府最初的想法是搞好古民居保护,但因屯里一直在陆续拆除旧房修建新房,不能整片保护下来,再加上现在土地紧张,无法找到合适的地皮修建楼房,所以再实施保护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另择一处,修建了六座代表仫佬族六大姓氏(银、吴、罗、梁、谢、潘)的不同特色的古民居,主要区别是香火台的设置,因为每个姓的来源不同,供奉的堂号不同。然而,吸引游客前来的并非这六座古民居,而是新修建的两座游泳池。每到夏日,周边几个县市都会涌入前来玩耍的游客。“你光搞这些(古民居),没有人会来看的,要搞点吃的、耍的,人家来过这里

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利弊

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利弊 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 旅游作为一种复杂的人类行为,既是人际交往,又是经济流通,同时又是文化交流与互动的过程。它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随着现代化步伐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更以其独特的行业特征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给接待地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另一方面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从旅游业对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分析,探讨丽江旅游开发中的文化保护问题,以期能促进丽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our is a complex human behaviour , It is a kind of communication among people, economic exchange as well as a process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 Tourism influences people’s life widely and deeply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ourism has been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brought an overall influence on its destinations . On one hand ,tourism could accelerate the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would bring negative affect on it . This paper begin with the double sides’ influence on Naxi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n discusses cultural protection in development of Lijiang tourism in order to develop its tourism continuably . 关键词: 旅游业,纳西族传统文化,影响 Key word: tourism,Naxi Nationality’s,traditional culture,influence 序言 近年来,丽江的旅游业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国内外产生着日益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据旅游主管部门统计2005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04.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8.59亿元。丽江已经从“被遗忘的角落”变成了具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重身份的旅游热点城市,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丽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丽江旅游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起步进而快速腾飞。丽江也因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 【复习指南】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及较为常见的日常交际礼仪,在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中所占比例较少,但与案例分析部分紧密结合;建议考生复习此块内容时,注意相关理论概念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考生可重点看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或吴为善的《跨文化概论》,这两本书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都有全面介绍。 【知识点归纳】 1.重点概念: (1)文化:culture,涉及内容十分广泛,不同研究者有不同定义。 广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式。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提到的定义影响很大。 总的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包括食物、器具,也包括信念、价值观、习俗、知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 其特性是:人类独有;来自后天习得;大部分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行动的指南;动态,与一定历史时期相联系。 (2)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交际活动,文化在交际中得到发展与传播。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主要指人际间通过语言等交际工具进行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活动。 (3)编码与解码 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编码是把思想、感情、意识等编成语码的过程,解码是对外界接受的符号或信息赋予意义或进行解释的过程。 (4)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是指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媒介; 非言语交际是指使用除语言以外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媒介,例如:文字、盲文、手语、手势、旗语、号语等。 (5)跨文化交际 广义: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往来或信息传播与沟通活动。 狭义: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宗教思想、价值观念、社会组织形式、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社会发展阶段;阶层、职业、年龄、性别等方面。 (6)文化模式: 分为特殊的文化模式和普遍的文化模式两类。 特殊的文化模式是指各民族或国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体系。 普遍的文化模式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种文化构造适用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C.威斯勒尔认为,普遍的文化模式包括:①语言;②物质特质;③美术;④神话与科学知识;⑤宗教习惯;⑥家庭与社会体制;⑦财产;⑧政府;⑨战争。 (7)文化深层结构 亦称为“文化潜意识”,相对于文化表层结构而言。指一个民族族体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固定心态,在一种文化中既不产生律动也不产生突变的心理层次。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不断地追求变动,渴望不断地超越”;而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则具有静态的目的性,寻求天下太平,维持整个结构的平稳和不变。 (8)文化定势 “定势”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政治评论家Lippmann 在1922 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的,指不同社会群体“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个体对一定情形作出反映的某种心理准备状态和确定的心理倾向。又分“自定势”和“他定势”

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这是一篇很好的范文,请参考 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弄清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全面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对于提高旅游行业素质,增强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一、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正如孙尚清指出的,“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正如先秦思想家墨子所讲的,“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大而言之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只能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盈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一个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二、文化的旅游功能

跨文化交际理论

跨文化交际理论 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1.“文化”的含义: ①“文化”二字最初没有联系在一起,它的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②西方的“文化”引申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理。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文化分为两种:狭义的文化指的是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文化的分类:按内容分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四个方面。 3.文化的特性: (1)文化史人类独有的,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主要标志,文化史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遗传。 (2)文化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3)文化中的大部分是不自觉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表现其文化色彩的。 (4)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 (5)文化是动态的,文化的形态与一定的历史时期相联系。 4.隐性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间观念,对空间的利用,成就感,交际模式,对环境的取向,家庭关系,上下级关系模式,对个人的看法,对竞争和合作的偏爱,谦虚的挂念,对规章制度的需要,对宇宙的看法,法律的观念,工作积极性,对领导的看法,社交频率,友谊的性质,控制感情的模式,依据年龄、性别、阶级、职业、亲属的关系,确定地位及相关角色。 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①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抽取文化内容,语言也不能独立存在。 ②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③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 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符号是人们交际时使用的主要手段,任何符号都可以用来交际。 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 ①信息源/行为源 ②编码 ③信息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_宗晓莲

旅游学刊第28卷2013年第11期Tourism Tribune Vol.28No.11,2013 和其他更多的区域。 大量名副其实的新的专业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实践活动已经不断涌现,并且远远超越现有观看历史名胜与风景区的传统海滨度假与短途观光旅行。例如,印度旅游者远赴英国以体验宝莱坞(Bollywood)电影中的特殊布景;现代主义建筑迷们被共产主义时代的东欧房产所吸引;一些“黑暗”旅游地则吸引着那些希望目睹暴行、事故与灾难发生地的旅游者。大量的文学旅行、饕餮之旅、葡萄酒旅游、志愿探险旅游和野生动物观光等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盛行。新西兰就被定位为旅游者能够蹦极、能在湍急水流中进行皮划艇漂流、能享受滑翔和进行其他冒险运动的旅游国家。 这种多样性在旅游的时间组织上也非常明显。直到最近10年,旅游活动一直都是在人们不需被迫工作的有限节假日期间进行的。当然,这种节假日通常只能是夏季里的一周或两周。然而,就目前而言,认为只有特定时间才适合度假的观点已经开始变得模糊。西方职业阶层原来局限于圣诞节、复活节和夏季的主要休闲间歇,开始被周末休息和因工作日程的日益灵活与弹性带来的外出工作所分散。节假日相较于“普通”生活的特殊性,以及没有休闲间歇而持续工作很长时间之后的那种(压力)释放的感觉,已经变得不那么常见了。 然而,旅游的发展并不仅仅关系到国际旅游市场上旅游地与旅游实践活动的增长。因为旅游可能更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观察和感知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世界的一种方式。在一个充斥着标志的景观社会,旅游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而非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明确追求。前工业化时代世界各地城市经济的再生,涉及大范围消费与休闲空间的激增,以吸引购物者、旅游者、投资者和中产阶级居民。复杂的零售战略,混合了各种与主题酒吧、餐厅、游乐园、民族或同性恋区、博物馆、遗产景观、艺术空间、节庆和标志建筑等相关的消费“体验”。舞台空间、活动与各种身份角色的激增,意味着城市栖居者越来越属于空间;在此空间中,对文化属性与历史属性的选择愈趋于常规化。这一切在多数情况下与并不显眼的文化全球化有关,从而产生一种也许之前就已存在且已建构起模糊他性的新体验。当然,这种建构是从来自世界各地音乐、食物、奇观与时尚的商品化中产生的,或者仅仅只是在西方多元文化、多种族城市中与人们和文化的简单日常相遇中产生的。而原先“异域风情”对日常生活空间的渗透,又促进了日常生活的调整以更经常性地凝视、谈论与购买他性。 尽管旅游体验的异质性不断增强,但国际旅游却同时生产着旅游者期望与寻求的熟悉居住方式的各种系列空间。这种空间在海滩度假村和可能是遍布“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的“国际标准”酒店的大发展中显得更为突出。通过特定的设计技术、建筑方式与管理技巧,这些地方被从周边区域中分离出来,并被设计来减少无序的(旅游)体验和培育消遣的艺术。通过精心维护的草坪,无障碍人行道,为产生同质化中的地方特色错觉而对本土或“异域”元素的选择性布置,缓缓流淌的轻松音乐,对飞地外分散注意力的景象、声音与气味的隔绝,都使得旅游的糟糕感受能够保持在最低限度。因此,旅游者能够在极少干扰的舒适状态中得到充分放松。 然而,这些全球同质化、可预测、飞地型环境的广泛生产,是与大量试图逃离熟悉感、寻找追求感与特殊空间的旅游实践共存的;还与旅游者追寻前述体育活动、游乐园的疯狂过山车、海滩狂欢和能够为背包旅行提供兼具陌生感与文化体验的大量景点共存的。 最后,还需要提及虚拟与现实旅行之间日益突出的相互交叉,因为旅游越来越多地涉及到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的使用。而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电话恰是日常生活中技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也是移动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旅游者设计并发表博客以使他们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虚拟联系,而其他网络追随者们则在远程关注与分享这些旅程经历。 (作者系该系博士,Tourists at the Taj(1998)、Urban Theory Beyond the West:A World of Cities(2011)等书的作者;张进福译;收稿日期:2013-09-16) 旅游人类学与旅游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宗晓莲 (日本福冈女子大学,福冈市东区香住ヶ丘1-1-1,日本813-8529) 旅游产业已经蔓延到当今世界的各个角落,旅游对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等带来的冲击也早已引起关注。可以说,旅游成为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不得不面对的议题,理解旅游也成为理解当代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途径。 早在20世纪中期,人类学者就已经注意到旅游在自己的调查地带来的巨大影响,因此,虽然人类学者对加入旅游研究曾有过种种顾虑,自60年代开始,旅游却被纳入各时期人类学的流行议题,如涵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精品

【关键字】英语、方法、模式、传统、矛盾、现代、合作、沟通、发展、研究、特点、位置、内涵、意识、理想、思想、精神、环境、方式、特色、作用、标准、结构、任务、反映、关系、分析、教育、转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Social Features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2 从女性主义看《兔子,跑吧》中女性形象 3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eaching Oral English 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 6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 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8 试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 浅析新闻中模糊语的翻译 10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 11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 12 《彼得潘》中的“成长”主题 13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 14 The Lost Generation—“Nada” in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 lace” 15 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 16 试析《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传统意识 17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18 Feasibility of Popularizing Bilingual Teaching 19 论商业广告中的翻译对等原则 20 《雾都孤儿》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 21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幽默与讽刺 22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23 听说法与交际法的区别 24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 25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in the Study of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26 身势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7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28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29 翻译美学理论下的唐诗英译意境美研究 30 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语用功能 31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夏洛的网》任溶溶译本为例 32 从语用角度谈英汉称赞语及其回应策略 33 论东西方文化中的体态语差异 34 探析中国电影英译的几个误区 35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前四部)的影响 36 从唐诗不同译本看数字词汇翻译得与失 37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38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分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文化休克阶段表现与应对方法

J 82文史纵横丨 W 文化休克阶段表现与应对方法 邓?晶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摘?要】?文章介绍了文化休克的实质和过程,以到中国工作的黑人教师Joey为例,分析他文化休克具体的表现和阶段性适应。探讨了文化休克的适应以及调节方法:克服文化休克需要时间的“治疗”,不要采取逃避的策略;要认识到文化休克的积极意义;要尊重和正视不同文化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文化休克;异文化;跨文化交流;应对 一、文化休克的实质和过程 1、文化休克的实质 “文化休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在1958年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在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从概念可知,一个异乡人来到一片陌生的土地,由于他对社会交流符号的不熟悉、对社会交流手段的不适应,会逐渐产生文化休克的各种反应,甚至产生更加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排斥感。社会交流符号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异文化语言。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敲门砖。如果异乡人不能及时的学会和运用异文化的语言,就会在交流上产生障碍,这些挫折会使人产生文化缺失感,从而加重文化休克的负面影响。 “休克”本身是一个医学术语,具体是指人体重要功能的丧失,如身体失血过多,呼吸减弱等造成的功能衰竭。“休克”和“文化”结合起来,在认同方面可以把其看作是一种症状,若不能及时调整救治,很有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精神疾病,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举例而言,当一个长期生活在自己所熟悉文化环境背景下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会逐渐出现一些文化休克的现象。由于每个个体的适应能力和文化认知度均有差异,克服文化休克所需要的时间和心理调整方式也不尽相同。再次,如果一个人要长期离开他所熟悉的环境,在异地、异国居住或工作,产生的不习惯、不适应极有可能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并且所经历的适应阶段会有反复。虽然他对异文化的语言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潜移默化的理解,但是如果不能掌握异文化语言中的语用功能,不能恰当的使用语言符号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应,从而呈现出文化休克的各种表现。 随着国际间各种层级组织团体交流的日益频繁,文化休克在跨文化交际上也体现出日常化。在广泛而深入的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出现于每一个身处异乡环境的人。文化休克的实质就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显现出差异,并导致无法适应的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失落与心理失衡。心理适应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时间性。 2、文化休克的过程 文化休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和适应。文化休克的适应过程一般会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蜜月期、挫折期、恢复期和适应期。挫折期作为文化休克的最为典型的阶段尤其值得重视。 对于来到异文化圈的人,经历的蜜月期会非常短暂。进入挫折期会尤为痛苦。挫折期很有可能对异文化产生敌对的态度。充满异文化排斥感的阶段是一个异乡人在异文化圈内,感到最迷茫、认知能力下降幅度最大、行为最不稳定、 心理承受能力最弱的阶段。挫折期或敌对期是关键的转折阶段,异乡人的敏感度激增。阻碍交流的因素,使他感受到异文化的侵略。但是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他又没有办法脱离当时所处的异文化社会环境。在矛盾的状况下,如果不能及时排解和消除自身的焦虑,很有可能给身体和心理都带来很大的创伤。所以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之前,必须意识到文化休克的严重性。只有采取相应妥当的应对措施,才能在出现文化休克表象时,做到及早预防,尽快度过文化休克的挫折期。 二、文化休克的表现和阶段性适应 1、文化休克的表现 “文化休克”在奥博格的学术论文中首次使用。他具体概括了跨文化交际中不同职业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种种不适应异文化的症状。更加体现出文化休克是一种可以视为“病症”但可以“治疗”的事实。根据奥博格的总结,文化休克有六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在不断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中而引起的疲惫;二是由于失去朋友、地位、职业和财产而引起的失落感;三是不能接受属于新文化的成员或者(以及)被这些成员拒之门外;四是在对于角色的期望、价值观念、感情和自我认同方面感受到混乱;五是在觉察到文化差异后感到的惊奇、焦虑,甚至厌恶和气愤;六是由于不能对付新环境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这些文化休克的具体表现都是由于出国者处于异文化圈环境后,失去了母语和母语文化对自己行为进行的长期指示,各种工作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发了焦虑感和挫折感。 本文从一项具体实例来分析文化休克。笔者认识一位来到中国当少儿英语教师的黑人老师Joey,他曾经透露过他所经历的文化休克。在最早的新鲜感后,就是迅速感觉到自己的社交能力下降,即不知道如何与人交谈。上述列举文化休克挫折期的六种具体表现他都有所体验和经历。通过与文化休克亲身经历者的交流,笔者认为,作为文化休克重要阶段的挫折期尤其值得深入分析。 2、文化差异下文化休克的挫折期表现 以黑人教师Joey为例,分析他文化休克具体的表现。 首先,Joey一直在美国生活。他初到中国,对周围的一切都不熟悉。在找到培训学校外教工作之前,在求职方面遇到不少困难。由于他的教师资格在中国的认定标准和适用程度不同,导致他找不到可以与他教学水平相当的教学岗位。另外,虽然中国在种族的歧视方面并不明显,但是当少儿遇见Joey这位和黄种人肤色不同的黑人老师时,仍存有一些戒备心理。Joey发觉所谓的蜜月期其实很短暂,他不仅要面对生存上的基本问题,如工作、住房、饮食习惯、语言交流等等客观条件上的问题需要他不断的适应,而更让他难以适应的是,他找不到定位。他要主动的去适应周围的环境,适时做心理调整。再加上对妻女的思念、没有朋友的 新西部 NEW WEST 2018年06月中旬刊

当地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第三,农村旅游市场开发要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功能(Value)。在开发过程中应清楚地认识到农村旅游市场的特点,农村旅游市场和城市旅游市场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农村旅游市场资源比较廉价,开发成本比较低廉,运营程序比较简单。因此,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积极利用这些特点,进行农村旅游市场附加价值的开发,利用成本优势增加旅游项目的附加价值,给顾客更多的价值让渡,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更加完善的服务。顾客让渡价值越多越能激发顾客消费欲望,从而提升整个市场收入。要给游客提供更多的让渡价值就必须有完善管理、服务、卫生等体系,特别是对于农村散户开发模式要进行整合,建立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强对散户开发的监管,使农村旅游市场经营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服务最优化、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实现诚信经营,树立农村旅游市场的良好形象,形成特色。 第四,农村旅游市场开发需要更多公众的参与,需要考虑消费者的“价值提供”(Vibration)。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加大开发宣传力度,广泛征求意见,了解消费者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市场项目,只有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利用市场,创造效益,保证开发的旅游项目实现持续占领市场,并保持竞争力的价值,给消费者或顾客带来“价值最大”,以此实现农村旅游市场利润最大化。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强调农村旅游市场项目创新与消费者的价值相联系。在创新项目时应清楚的认识到项目创新应该体现消费者旅游价值,体现旅游效用,因为旅游消费者看重的是旅游项目的实际效用,所以是否能使旅游消费者的心情愉悦非常重要,只有保证创新项目和消费者效用的紧密性才能实现农村旅游市场的优质开发。 总之,我国农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本文分析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运用4V营销开发模式,4V营销模式的运用必将带动农村旅游市场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游云飞.森林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策略[J].福建林业科 技,2001,(3). [2] 和军.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 学,2009,(4). [3] 张朋,曹新向,梁留科.关于开发农村居民旅游市场的思考[J].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 . [4] 张卫红.旅游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当地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洛阳理工学院 姬海苗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文化、社会生活都随之进步,旅游产业作为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添生活情趣的一种消费休闲产业,也随之活跃起来。旅游产业作为“无烟工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而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现代化印迹愈加明显,当地文化的变迁势必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文化变迁 旅游 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0)07(b)-140-02 1 文化变迁的一般原因 文化的动力首先来自人的价值取向,文化的基本形式在此意义上来源于人的基本需要。在狭义文化意义上,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成果,就表现为科学、艺术、伦理和宗教四种文化形式。而文化自产生以来,就在不断的变迁演进之中,这一过程从未停止过。而关于文化变迁的过程,并不是所有的要素一起发生变化,而是有层次上的先后顺序,首先是物质层次,其次是制度层次,再次是风俗习惯层次,最后是思想与价值层次。 人类的文化并非得自遗传,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所以当人类需要改变其文化时,他们可以抛弃或遗忘旧有的模式,而重新学习新的模式。人类文化的后天获得性,乃是文化变迁的基础,同时文化变迁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发现和发明是刺激文化变迁的最重要的原因。经过发现或发明而得到的新的文化因素可能是物质的,如车轮、犁或计算机;但也可能是精神的,如宗教、思想或主义。 (2)除了自身的发现和发明以外,一个社会里新文化因素的出现也可能来源于另外一个社会。这种从其他社会借用文化因素并且将之融合到自己固有的文化之中的过程,就称为传播。对于先进的文化因素的借用,有时可以使一个社会跳越事物发展的某些阶段,或者避免其他人已经犯过的错误。在19世纪德国工业化的过程中,就由于从英国和比利时引进技术而避免了失误。 (3)当一个社会与另一个经济文化上都比较强大的社会接触时,这个较弱小的社会经常要被迫接受较强大的社会的很多文化要素,这种由于两个社会的强弱关系而产生的广泛的文化假借过程即称为涵化。涵化与传播虽有相似之处,但其性质却有不同。传播是自愿地、有选择性地对某些文化要素的吸收,而涵化则是在外来的压力下进行的、对异质文化的大量输入。 (4)从整体上讲,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而且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迁的。文化的变迁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摒弃,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借鉴。而文化变迁与旅游产业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结果的关系。了解和分析文化变迁的一般原因,有助于更好的处理文化变迁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保护当地文化特色和实现旅游产业兴盛的双赢。 2 文化变迁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文化变迁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地文化的变迁可以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或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旅游产业的开放也必然对当地文化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可以说二者相 140《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Tourism旅游经济研究

文化及文化休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护理学导论》第五章第一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 官方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4015603890.html,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护理学导论》第五章第一节讲义 文化及文化休克 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各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联系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为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及保证。 一、文化 (一)有关文化的定义* 1.文化 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 ,是20世纪初由欧洲经日本传入中国。原意是种植、耕耘、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20世纪以后用于描述人的能力的发展。自近代以来,不同学科对文化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定义。有的强调文化内容,有的强调文化传承,有的强调文化功能,有的强调文化差异,有的强调文化普遍性。 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2010.10,2009.4名词解释)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劳动产品,涵盖一切社会意识形式。 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能力,以及物质的与精神的全部产品。 2.亚文化 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 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 亚文化是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不与主流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可以围绕着职业种类发展而成,如医学或军事部门的亚文化;亚文化还可能是基于种族或民族的差异,如中华民族文化是汉、满、蒙、回、维、藏等多种民族亚文化交融的结果;亚文化还可能是源于地区的差异,如中国的南北地区的文化差异。 3.反文化 直接对主流文化的中心因素如价值观、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等构成挑战的亚文化,称为反文化。 反文化多产生于青年群体中。例如,嬉皮士反文化就强烈反对已确立的生活方式,并直接对抗关于工作、爱国主义和物质财富等组成的主流文化。 4.文化现象 一般包含3个方面: √ 人们活动的物质财富(物质文化) 服、计算机等 √ 精神产品(精神文化) 理论、观念、心理及与之相联系的科学、宗教、符号、文学、艺术、法律、道德等 √ 活动方式本身(方式文化) 文化现象的核心和最基本的内容:包括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七个方面(2008.7单选) 5.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是一个社会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这种形式往往表现了一种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文化模式包括9个方面:

旅游与历史文化论文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界定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与此相对应的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旅游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公约规定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属于以下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是古代的东西,是经历了百千万年而至今仍在的东西,是没有备份,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独特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 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次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1999年lO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08年7月,我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成为了全世界共有的财产。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正在申报和未提级申报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典型的历史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点,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样需要我们进行保护。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云南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这个地方得到了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反之,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

旅游文化变迁研究

一、文化变迁的发展背景 (1) 二、文化整合的类型 (3) 三、文化变迁的动力 (3) 四、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 (4) 五、文化变迁机制 (5) 六、文化变迁模式 (5) 七、对策 (6) 一、文化变迁的发展背景 人类生态学教授周鸿给文化下的定义是,人类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因此,环境的变迁将导致文化的变迁。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将多样的文化带到了旅游目的地,旅游者的一言一行逐渐会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产生异化。此外,一些旅游开发商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对少数民族地区原本纯朴独特的民俗民风进行盲目开发,使当地的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无论对何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和它所依托的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旅游开发者必须明确的意识到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旅游资源和当地环境的保护在一定上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旅游开发商那种盲目式的开发很可能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造成衰竭和消失。旅游这一被称为“朝阳产业”的第三产业对民族文化的变迁起到了深刻的作用。 文化变迁是历史必然,是民族进步的必然。旅游者所追求的是“表演的真实”而不是“现实文化”。但文化变迁也会对旅游地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该考虑到每一种文化都代表了特定民族的传承积淀和特定地域的文明轨迹,也是现实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吸引物。所以,它的保护是必须和必要的。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稳定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人类学视野中,文化变迁一般指的是由于文化自身的发展或异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造成的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而自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的超越维度及其文化内在的自我超越、自我更新的维度构成了文化变迁的深层基础。 全球化的过程事实上加快了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流动的速度,扩大了民族文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