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肠杆菌生化特性

大肠杆菌生化特性

大肠杆菌生化特性

EHEC O157生化特性,三糖铁培养基底及斜面呈黄色,H2S阴性,山梨醇发酵阴性或迟缓纤维二糖发酵阴性,胰蛋白胨肉汤靛基质阳性,MR阳性,VP阴性,西蒙氏柠檬酸盐阴性,赖氨酸脱羧酶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阳性,棉籽糖发酵阳性。凡是符合上述特性,经用抗O157:H7标准血清或O157:H7乳胶凝集试剂测试,呈阳性结果者即可报告为检出。

大肠杆菌生理生化鉴定

1、氧化酶巴氏杆菌 1、原理: 氧化酶亦即细胞色素氧化酶,为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终末呼吸酶,氧化酶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然后此氧化型细胞色素C再使对苯二胺氧化,产生颜色反应。 2、试剂 盐酸二甲基对苯撑二胺(或四甲基对苯撑二胺)1%水溶液于茶色瓶中在冰箱中贮存。 3、方法 在干净培养皿里放一张滤纸,滴上二甲基对苯撑二胺的1%水溶液,仅使滤纸湿润即可,不可过湿,用金丝接种环(不可用镍铬丝)取18~24 h的菌苔,涂沫在湿润的滤纸上,在10 s内涂抹的菌苔现红色者为阳性,(四甲基对苯撑二胺为蓝色)10~60 s现红色者为延迟反应,60 s以上现红色者不计,按阴性处理。 4、注意事项: a.盐酸二甲基对苯撑二胺溶液容易氧化,溶液应装在棕色瓶中,并在冰箱内保存,如溶液变为红褐色,即不宜使用。 b.铁、镍铬丝等金属可催化二甲基对苯撑二胺呈红色反应,若用它来挑取菌苔,会出现假阳性,故必须用白金丝或玻璃棒(或牙签)来挑取菌苔。 c.在滤纸上滴加试剂,以刚刚打湿滤纸为宜,如滤纸过湿,会防碍空气与菌苔接触,从而延长了反应时间,造成假阴性。 2、苯丙氨酸脱氨酶变形杆菌 1、原理: 某些细菌(如变形杆菌)具有苯丙氨酸脱氨酶,能将苯丙氨酸氧化脱氨,形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遇到三氯化铁呈蓝绿色。本试验用于肠肝菌科和某些芽孢杆菌属的鉴定。 2、培养基 酵母膏3g NaCl 5g Na2HPO4 1g DL-苯丙氨酸2g (或L-苯丙氨酸) 1g 蒸馏水1000 ml pH为7.0,分装试管,121℃蒸气灭菌10min,摆成长斜面。

3、试剂 10%(W/V)的FeCl3溶液 4、方法 适当浓度接种,37℃培养4h或8~24h测定。将试剂4~5滴滴到生长菌的斜面上,当斜面上和冷凝水中产生绿色时为阳性反应,即表明己形成了苯丙酮酸,不变则为阴性。 3、H2S(TSI) 变形杆菌鸡白痢沙门氏 1、原理: 有些细菌可分解培养基中含硫氨基酸或含硫化合物,而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遇铅盐或低铁盐可生成黑色沉淀物。 2、培养基: 牛肉膏7.5g 蛋白胨10g NaCl 5g 明胶100~120g(或琼脂15g) 10%FeCl2 (培养基灭菌后无菌加入) 5 ml 蒸馏水1000 ml pH 7.0,112℃灭菌20min 在明胶培养基尚未凝固时,加入新制备的过滤灭菌的FeCl2,用无菌试管分装,培养基高度约为4~5 cm,立即置冷水冷却凝固。 3、方法 用穿刺法接种,30℃培养,1、3、7天,观察,变黑者为阳性,不变为阴性。 4、注意事项 ①此方法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鉴定 ②在实验过程中可用硫酸亚铁代替氯化亚铁 ③可同时测定明胶液化,20℃培养 4、DNA酶金黄色葡萄球菌 1、培养基 酪朊水解物15g 大豆蛋白胨5g NaCl 5g DNA 2g 甲苯胺蓝0.1g 琼脂15g 蒸馏水1000 ml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 09级生科3班李雪彤(200900140061) 同组者:刘雯雯、娄峰、潘红芳、朴薇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极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细菌鉴定中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了解IMViC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 由于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它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原理如下: 1.淀粉水解试验:在淀粉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四种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培养两天以后,再往培养基中加碘液染色,若该细菌能分泌胞外淀粉酶,则能利用其周围的淀粉,淡然在染色后,其菌落周围不呈蓝色,而是无色透明圈。 2.糖发酵试验:不同的细菌分解糖的能力不同,有些细菌能利用糖发酵产酸和产气,有些则不能。酸在加入溴甲酚指示剂后会使溶液呈黄色,且德汉氏小管中会收集到一部分气体。若细菌不能使糖产酸产气,则最后溶液为指示剂的紫色,且德汉氏小管中无气体。 3.IMVC实验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 (1)吲哚试验:在蛋白胨培养基中,若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则可将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分解为丙酮酸和吲哚,吲哚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玫瑰色的玫瑰吲哚。本次不做该试验。 (2)甲基红试验(MR):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后者进而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和乳酸等多种有机酸,是培养液PH值降至4.2以下,加入甲基红后溶液呈红色。 三、实验材料 1.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ohn), 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vulgaris)。 2.培养基 固体油脂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葡萄糖发酵培养基(5支,附德汉式小管),乳糖发酵培养基(5支,附德汉式小管),蛋白胨水培养基,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 3.溶液和试剂 革兰氏染色用卢戈氏碘液,甲基红指示剂,乙醚和吲哚试剂,无菌水。 4.仪器和其他用品 平板,试管,接种环,试管架,电子天平,称量纸,玻璃棒,三角瓶,烧杯,药匙,标签纸,酒精灯,滴管。 四、实验步骤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

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观察 一结果观察 1葡萄糖发酵实验 直接观察试管, 试管变黄者为葡萄糖发酵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为恶臭假单胞菌,有气泡并变为黄色;右边为大肠杆菌, 2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 将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两个干净的小试管中,在一管中滴入2-3滴甲基红试剂, 溶液变红的为甲基红阳性菌,不变的为甲基红阴性菌. 在另一管中加入V. P. 试剂,在37℃保温15分钟, 变红者为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VP,图为右边为大肠杆菌,溶液变红,为阳性菌。 3吲哚实验 在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厘米高的乙醚,振荡,静置分层,加入2-4滴吲哚试剂,在掖面交界出现红色者为吲哚反应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为大肠杆菌,出现红色阳性菌;右边为产气杆菌,颜色不变,阴 性菌。 4硝酸盐还原实验 在点滴板上滴入革里斯试剂A液和B液,如过溶液变红说明有亚硝酸盐,为硝酸盐还原阳性菌,如果不变色需要再倒出部分培养基在另外的小孔中再滴如耳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明此菌为阴性菌;如果不变色,说明此菌为硝酸盐还原强阳性菌. 右下方恶臭假单胞菌,加入革里斯试剂A、B后不变色,再加入二苯 胺试剂后变蓝,为阴性菌;左上方大肠杆菌为红色。 5柠檬酸盐实验 直接观察斜面,斜面变兰色者为柠檬酸盐利用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产生蓝色,产气杆菌阳性;右边为大肠杆菌,阴性。 6明胶水解 向培养好的明胶培养基中加入酸性氯化汞或三氯乙酸溶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明胶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左边为大肠杆菌,出现透明圈,阳性;右边为枯草杆菌,阴性菌。 7 淀粉水解实验 向培养好的淀粉培养基平板上加入碘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淀粉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微生物鉴定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2月4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鉴定常用的生理生化试验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 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和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4.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5.了解IMViC反应的原理及其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 1、生物对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才能被微生物吸收利用。胞外酶只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的物质为较小的化合物,使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内。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和单糖;脂肪酶水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等。这些过程均可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淀粉遇碘液会产生蓝色,但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测定不在产生蓝色,表明细菌产生淀粉酶。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可改变培养基的pH,使pH降低,加入培养基的中性红指示剂会使培养基从淡红色变成深红色,说明胞外存在着脂肪酶。 2、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和能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糖、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的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发酵培养基含有蛋白胨,指示剂(溴甲酚紫),倒置的德汉氏小管和不同的糖类。当发酵产酸时,溴甲酚紫指示剂可由紫色(pH6.8)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3、IMViC反应是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伏-普试验和柠檬酸试验4个试验的首字母缩写。这四个实验主要是用来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多用于水的细菌检查。 (1)吲哚试验:某些细菌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形成吲哚(靛基质),吲哚能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 (2)甲基红试验:某些细菌在糖代谢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被分解成为甲酸、乙酸、琥珀酸等,使培养基pH下降至4.5以下,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可呈红色。如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量少,或产生的酸进一步转化为其他物质(如醇、醛、酮、气体和水),培养基pH在5.4以上,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橘黄色。本试验常与V-P试验一起使用,因为前者呈阳性的细菌,后者通常为阴性。 (3)伏-普(二乙酰)试验:某些细菌能发生如下转换:葡萄糖→丙酮酸(脱羧)→乙酰甲基甲醇→2,3—丁烯二醇,在有碱存在时氧化成二乙酰,后者和胨中的胍基化合物起作用产生粉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及检验 一、大肠菌群介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

作中。 二、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由于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因此大肠菌群的检测一般都是按照它的定义进行。 目前国内采用的进出口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两个标准方法在检测程序上略有不同。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 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 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生理生化鉴定

2.2.4.3 生理生化特征测定 2.2.4. 3.1 生长温度测定 将待测菌株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置于10 ℃、15 ℃、40 ℃、45 ℃、50 ℃、55 ℃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每隔12 h观察菌株的生长情况,确定菌株生长的最低及最高温度。 2.2.4. 3.2 需氧性测定和运动性测定 将待测菌株活化24 h后,穿刺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30±1℃培养,3 d后观察生长状况。 2.2.4. 3.3 pH 5.7培养基中生长状况观察 取营养肉汤中培养的菌株接种在液体基础培养基(葡萄糖0.5 g、MgSO4·7H2O 0.02 g、NaC1 0.02 g、K2HPO4 0.02 g、CaSO4 0.01 g、酵母浸膏1.0 g、蒸馏水100 g)试管中,30±1 ℃培养1~7 d,观察菌株生长状况。 2.2.4. 3.4 耐盐性试验 采用PB培养基,分别加入2%、5%、7%、l0%的NaC1。取幼龄菌种接种培养,30±1 ℃培养7 d,在第3 d、第7 d各观察一次,设未接菌的空白对照。 2.2.4. 3.5 接触酶试验 将待测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斜面上30±1 ℃培养24 h,滴入3%的H2O2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2.2.4. 3.6 脲酶试验 将待测菌株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斜面上,在第3 d和第7 d进行脲酶试验的测定。方法参照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91]。 2.2.4. 3.7 淀粉水解 将培养基(肉汁胨中加0.2%的可溶性淀粉)倒成平板,倒置过夜后,接种新鲜菌种,30±1℃培养,待形成明显菌落后滴加卢哥氏碘液,观察菌落四周颜色变化。 2.2.4. 3.8 明胶液化 培养基:蛋白胨0.5 g、明胶10 g、蒸馏水100 mL、pH 7.2~7.4。 取斜面培养18~24 h菌体穿刺接种,并设未接种的空白对照,置于20±1 ℃培养箱中培养,第2、7、10、14和30 d观察明胶液化情况。 2.2.4. 3.9 糖、醇类发酵

大肠杆菌

目录 ? 1 概述 ? 2 分类 ? 3 性状及特点 (1) 原核生物 (2) 形态与染色 (3) 培养特性 (4) 生化反应 (5) 抗原构造 (6) 抵抗力 (7) 异养厌氧型 (8) 人体与大肠杆菌的关系 (9) 鉴别 (10) 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 4 致病性 (1) 致病物质 (2) 病原体 (3) 潜伏期 (4) 所致疾病 ? 5 检查法 (1) 细菌的分离鉴定 (2)卫生细菌学检查 ? 6 治疗方法 ?7传播途径 ?8 预防方法

大肠杆菌简介 大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1885年由Escherich发现,分布在自然界,大多数是不致病的。主要附生在人或动物的肠道里,为正常菌群,少数的大肠杆菌具有毒性,可引起疾病。 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 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技术上,大肠菌群被定义为所有好氧或兼性好氧。 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人肋膜炎。侵入人体一些部位时,可引起感染,如腹膜炎、胆囊炎、膀胱炎及腹泻等。人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症状为胃痛、呕吐、腹泻和发热。感染可能是致命性的,尤其是对孩子及老人。 1. 大肠杆菌性状及特点 (1)原核生物 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2)单个菌体的形态与染色 大小0.4~0.7×1~3um,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革兰氏阴性杆菌。 (3)代谢类型 大肠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 (4)菌落特性 在血琼脂平板上,有些菌株产生β型溶血。在鉴别性或选择性培养基上形成有颜色、直径2~3mm的光滑型菌落。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发酵葡萄糖、麦芽胞、甘露醇、木胶糖、阿拉伯胶等产酸产气。IMViC试验为“+、+、-、-”。即为典型大肠杆菌。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遇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可鉴别大肠杆菌是否存在。 (5)抗性 较复杂,有O、K、H、F四种抗原。O抗原为脂多糖,已有171种,其中162种与腹泻有关,是分群的基础。K抗原有103种,为荚脂多糖抗原。从病人新分离的大肠杆菌多有K抗原,有抗吞噬和补体杀菌作用。根据耐热性等不同,K抗原分为L、A、B三种,其中L、B不耐热,有60种。F抗原至少有5种,与大肠杆菌的粘附作用有关、表明大肠杆菌血清型的方式是按O:K:H排列,例如O111:K58(B4):H2。

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16111202班史政伟112012268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2)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利用情况。 3)了解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的不同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黄色—pH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试验(M.R试验) 甲基红试验,pH4.4红色~pH6.2黄色,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到4.2以下。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 3.Voges-Proskauer试验(伏-普试验,V.P. 试验) 伏-普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成丙酮酸,再将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4.靛基质试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 5.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6.明胶液化实验 明胶在25度以下可维持凝胶状态,以固体状态存在,而在25度以上时明胶就会液化。有些微生物可产生一种成为明胶酶的胞外酶,水解这种蛋白质,而使明胶液化,甚至在4 度仍能保持液化状态。 7.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此时培养基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 pH6.0(黄)~7.6(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8.淀粉水解实验 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以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仪器:32度恒温培养箱、4度冰箱; 微生物材料: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待鉴定的未知菌的平板单菌落;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生化试验鉴定表

大肠杆菌和沙门是杆菌鉴定表 1.糖发酵试验取纯培养物分别接种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和蔗糖发酵管,37℃培养2~3d,观察结果。 2.吲哚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蛋白胨水,37℃培养2~3d,加入吲哚指示剂,观察结果。 3.MR试验和VP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葡萄糖蛋白胨水,37℃培养2~3d,分别加入MR和VP指示剂,观察结果。 4.枸橼酸盐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枸橼酸盐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5.硫化氢试验取纯培养物接种醋酸铅琼脂,37℃培养18~24h,观察结果。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生化试验鉴别表 注:⊕产酸产气、+ 阳性、- 阴性、+/- 大多数菌株阳性/少数阴性、v 种间有不同反应。 (四)运动性检查及在鉴别培养基上的培养特性 1.运动性有周鞭毛,镜检可见呈圆周运动;半固体培养基穿刺培养使培养基呈云雾状。 2.培养特性钩取纯培养物分别接种远滕氏琼脂平板、伊红美蓝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37℃温箱培养18~24h,观察菌落特征。 1、给出周鞭毛菌镜下观察结果的动态图片画 2、给出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结果观察图片 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在鉴别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由于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15-46℃。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2)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3)粘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此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所用培养基pH为若pH值低于或高于则生长缓慢。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细菌常用生理生化鉴定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录入时间:2009-8-13 15:12:12 来源:中国生命科技论坛 1、实验原理 (1)细菌生化试验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2)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亦不相同,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判定。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溟甲酚紫[P HS . 2 (黄色)一6 . 8 (紫色)] ,当发酵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气体产生可由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3)甲基红(Methylred )试验(该试验简称MR 试验) 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 降低到4 . 2 以下,这时若加甲基红指示剂呈现红色。因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4 . 4 (红色)一pH6 . 2 (黄色)。若某些细菌如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但很快将丙酮酸脱梭,转化成醇等物,则培养基的pH 仍在6 . 2 以上,故此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现黄色。 (4)大分子物质代谢实验. 靛基质(口引睬)试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蛋白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叫睬),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红色化合物)。 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肌氨酸、半肌氨酸等),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铅盐或铁盐,形成黑色沉淀硫化铅或硫化铁。为硫化氢试验阳性,可借以鉴别细菌。 明胶液化实验 某些细菌具有胶原酶,使明胶被分解,失去凝固能力,呈现液体状态,是为阳性。淀粉水解试验(在紫外诱变中做,本实验不做) 细菌对大分子的淀粉不能直接利用,须靠产生的胞外酶(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小分子糊精或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或麦芽糖),再被细菌吸收利用,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5)有机酸盐及氨盐利用试验 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柠檬酸盐培养基系一综合性培养基,其中柠檬酸钠为碳的唯一来源。而磷酸二氢按是氮的唯一来源。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此时培养基中的溟廖香草酚蓝指示剂由绿色变为深蓝色。不能利用柠檬酸盐为碳源的细菌,在该培养基上不生长,培养基不变色。 2、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1)实验仪器 37OC 恒温培养箱、20OC 恒温培养箱(室温代替)。 (2)微生物材料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这四种菌种的斜面各1 支。 (3)试剂

大肠杆菌及其检验

大肠杆菌及其检验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简介: 大肠埃希氏菌习惯称为大肠杆菌,分类于肠杆菌科,归属于埃希氏菌属,并且大肠杆菌株ATCC 11775是该属的模式菌种。 附:肠杆菌科各属 大肠杆菌的不同菌株间DNA相关性为80%,而与同科的志贺氏菌属(除鲍氏志贺氏菌外)的DNA相关性可达80-87%。 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一般多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形态与染色 大小0.4~0.7×1~3um,无芽胞,大多数菌株有动力。 有普通菌毛与性菌毛,有些菌株有多糖类包膜,革兰氏阴性杆菌。 附:有动力是什么意思?请看动力试验。 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什么意思?请看革兰氏染色介绍。 大肠杆菌扫描电镜照片 大肠杆菌透射电镜照片 大肠杆菌分裂照片 最新: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照片 ?培养特性 由于此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胺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 15-46℃。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表现3种菌落形态:

(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容易分散。 (2)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3)粘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 此菌兼性厌氧,在有氧条件下生长良好,最适生长pH为6.8-8.0,所用培养基pH为7.0-7.5,若pH值低于6.0或高于8.0则生长缓慢。 附:菌落形态有什么用处?菌落形态学 生化反应 大部分菌株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并发酵葡萄糖、麦芽胞、甘露醇、木胶糖、阿拉伯胶等产酸产气。 IMViC试验为“+、+、-、-”。即为典型大肠杆菌。 ?抗原构造 比较复杂,主要由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夹膜K抗原组成。 ?抵抗力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致泻性大肠杆菌简介 大肠杆菌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一般多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 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肠杆菌,统称为致泻性大肠杆菌(enterovirulent E. coli )。 一般包括四种: 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一、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大肠杆菌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一般约0.5-0.8μm*1.0-3.0 μm,多单独存在或成双,但不呈长链排列。约50%的菌株有周生鞭毛,但多数只有1-4根,一般不超过10根,故菌体动力弱。多数菌株有菌毛,有的有荚膜或微荚膜,不形成芽孢,对普通碱性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培养特性: 大肠杆菌合成代谢能力强,在含无机盐、铵盐、葡萄糖的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42-44 ℃条件下仍能生长,生长温度范围15-46 ℃。 在普通营养琼脂上有3中菌落形态: 1)光滑型:菌落边缘整齐,表面有光泽、湿润、 光滑、呈灰色,在生理盐水中易分散; 2)粗糙型:菌落扁平、干涩、边缘不整齐,易 在生理盐水中自凝; 3)黏液型:常为含有荚膜的菌株 三、大肠菌群及大肠杆菌测定——MPN法检验流程(FDA BAM)检样50g+450ml稀释液,适当十倍稀释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LST肉汤(每管9mlLST肉汤并加有导管),每管接种1mL,如没有产气,则报告为阴性;如有产气,

则分别接种BGLB肉汤管(35 ±℃,48 ± 2h)和EC肉汤(44.5±0.5 ℃(水浴培养)24 ± 2h ~48 ± 2h ),对于接种BGLB肉汤管的查MPN表报告结果,验证是否为大肠菌群;对于接种EC肉汤的产气管接种EMB平板(35℃、18~24h)从EMB平板上挑取5个可疑菌转接到PCA斜面,进行革兰氏染色、IMVC生化鉴定、接种LST复检产气查MPN表报告结果验证是否为大肠杆菌。

细菌常见的生化鉴定

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2)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利用情况。 3)了解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的不同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试验 原理: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黄色—pH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培养基的制备: 操作:编号:在各试管上分别标明发酵培养基名称,所接种的菌名和组号,下同。 接种:取葡萄糖发酵培养基3支,按编号1支接种大肠杆菌,另1支接种普通变形杆菌,第3支不接种,作为对照。同样取3支乳糖发酵培养基,1支接种大肠杆菌,1支接种普通变形杆菌,第3支不接种,作为对照。 将已接种好的培养基置32℃温箱中培养24h。 2.甲基红试验(M.R试验) 原理:甲基红试验,pH4.4红色~pH6.2黄色,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到4.2以下。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 甲基红(MR)试剂:甲基红:0.04g 95%的乙醇:60ml 蒸馏水:40ml,先将甲基红溶于95%的乙醇中再加入蒸馏水即可。 试剂的制备: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在100ml邓亨氏蛋白胨水中加入1g葡萄糖即可。 步骤:将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分别接种到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32℃培养24h,加甲基红指示剂数滴,观察结果,呈现红色者为阳性,呈现黄色者为阴性。 3.Voges-Proskauer试验(伏-普试验,V.P. 试验) 原理:伏-普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成丙酮酸,再将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培养基的制备:V—P试剂:在100ml蒸馏水中溶解40gNaOH,再加入0.3g肌酐(VP 甲液)即成 步骤:将被检菌接种到葡萄糖蛋白胨水中,32℃培养24h,取出,加入40%KOH 7滴,然后再加入等量的5%a-萘酚溶液,用力振荡,再放入37℃温箱中保温30min,以加快反应速度。若培养物呈现红色,为伏—普反应阳性。 4.靛基质(吲哚)试验

细菌鉴定中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六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的测定方法。 2、通过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分解利用情况,了解细菌碳、氮代谢类型的 多样性。 3、了解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4、学习各种接种技术。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实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指示剂溴甲酚紫【pH 5.2(黄色)~ pH 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实验(M.R.实验) 甲基红【pH 4.4(红色)~pH 6.2(黄色)】实验,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 降低到4.2 以下。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 升至大约6。 3、Voges-Proskauer 实验(伏-普实验,V.P. 实验) 伏-普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成丙酮酸,再将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为 V.P. 反应阳性。 4、靛基质(吲哚)实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红色化合物)。 5、硫化氢实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6、明胶液化试验

实验五 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实验五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生理生化反应原理,掌握细菌鉴定中常见的生理生化反应方法。 2)了解不同细菌对不同含碳、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利用情况。 3)了解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的不同生长现象及其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存在差别。以此用生理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 1.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的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不同: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指示剂溴甲酚紫,pH5.2黄色—pH6.8紫色,当发酵产酸时,培养基将由紫变黄。产气可由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2.甲基红试验(M.R试验) 甲基红试验,pH4.4红色~pH6.2黄色,是用来检测由葡萄糖产生的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乳酸等。有些细菌分解糖类产生丙酮酸,丙酮酸进一步反应形成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降低到4.2以下。有些细菌在培养的早期产生有机酸,但在后期将有有机酸转化为非酸性末端产物,如乙醇、丙酮酸等,使pH升至大约6。 3.Voges-Proskauer试验(伏-普试验,V.P. 试验) 伏-普试验是用来测定某些细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非酸性或中性末端产物的能力。某些细菌分解葡萄糖成丙酮酸,再将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乙酰甲基甲醇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培养基中所含的胍基作用,生成红色化合物为V.P.反应阳性。 4.靛基质试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 5.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沉淀,为硫化氢试验阳性。 6.明胶液化实验 明胶在25度以下可维持凝胶状态,以固体状态存在,而在25度以上时明胶就会液化。有些微生物可产生一种成为明胶酶的胞外酶,水解这种蛋白质,而使明胶液化,甚至在4 度仍能保持液化状态。 7.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有的细菌如产气杆菌,能利用柠檬酸钠为碳源,因此能在柠檬酸盐培养基上生长,并分解柠檬酸盐后产生碳酸盐,使培养基变为碱性。此时培养基中的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 pH6.0(黄)~7.6(蓝),由绿色变为深蓝色。 8.淀粉水解实验 细菌水解淀粉的过程可以通过底物的变化来证明,即用碘测定不再产生蓝色。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实验仪器:32度恒温培养箱、4度冰箱;

细菌鉴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反应

细菌生化试验 1、实验原理 (1)细菌生化试验 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用生化试验的方法检测细菌对各种基质的代谢作用及其代谢产物,从而鉴别细菌的种属,称之为细菌的生化反应。 (2)糖(醇)类发酵试验 不同的细菌含有发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发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其产生的代谢产物亦不相同,如有的产酸产气,有的产酸不产气。酸的产生可利用指示剂来判定。在配制培养基时预先加入溟甲酚紫[P HS . 2 (黄色)一6 . 8 (紫色)] ,当发酵产酸时,可使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气体产生可由发酵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3)甲基红(Methylred )试验(该试验简称MR 试验) 很多细菌,如大肠杆菌等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产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养基的pH 降低到4 . 2 以下,这时若加甲基红指示剂呈现红色。因甲基红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4 . 4 (红色)一pH6 . 2 (黄色)。若某些细菌如产气杆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但很快将丙酮酸脱梭,转化成醇等物,则培养基的pH 仍在6 . 2 以上,故此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呈现黄色。 (4)大分子物质代谢实验. 靛基质(口引睬)试验 某些细菌,如大肠杆菌,能分解蛋白质中的色氨酸,产生靛基质(叫睬),靛基质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质(红色化合物)。 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肌氨酸、半肌氨酸等),产生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铅盐或铁盐,形成黑色沉淀硫化铅或硫化铁。为硫化氢试验阳性,可借以鉴别细菌。 明胶液化实验 某些细菌具有胶原酶,使明胶被分解,失去凝固能力,呈现液体状态,是为阳性。淀粉水解试验(在紫外诱变中做,本实验不做) 细菌对大分子的淀粉不能直接利用,须靠产生的胞外酶(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小分子糊精或进一步水解

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 1概念 1.1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大肠菌群(Coliformgroup)是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由于微量的粪便难以用化学的方法检测出来,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 1.2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 微米。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 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

微生物鉴定中的生理生化试验

微生物鉴定中的生理生化试验 一.实验目的 1.证明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有机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能力不同,从而说明不同微生物有着不同的酶系统。 2.掌握进行微生物大分子物质水解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糖发酵的原理,掌握通过糖发酵鉴别不同微生物的方法。 4.了解吲哚和甲基红试验的原理以及其在肠道细菌鉴定中的意义和方法。二.实验原理 由于各种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所以他们能利用的底物不同,或虽利用相同的底物但产生的代谢产物却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反应来鉴别不同的细菌,尤其是在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中,生理生化试验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的原理如下: 大分子水解试验 1.微生物对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不能直接利用,必须依靠产生的胞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后,才能被微生物利用。胞外酶主要为水解酶,通过加水裂解大分子物质为较小化合物,使其能被运输至细胞内。如淀粉酶水解淀粉为小分子的糊精、双糖和单糖,脂肪酶水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蛋白酶水解蛋白质为氨基酸等,这些过程均可通过观察细菌菌落周围的物质变化来证实。如淀粉遇碘液会产生蓝色,但细菌水解淀粉的区域,用碘液测定时,不再产生蓝色,表明细菌产生淀粉酶。脂肪水解后产生脂肪酸可改变培养基的pH,使pH降低,加入培养基的中性红指示剂会使培养基从淡红色转变为深红色,说明细胞外存在脂肪酶。 2.糖发酵试验 糖发酵试验是常用的鉴别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在肠道细菌的鉴定上尤为重要,绝大多数细菌都能利用糖类作为碳源,但是它们在分解糖类物质的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生有机酸(如乳酸、醋酸、丙酸等)和气体(如氢气、加完、二氧化碳等),有些细菌只产酸不产气。例如,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和葡萄糖产酸并产气;伤寒杆菌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分解乳糖;普通变形杆菌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产气,不能分解乳糖。发酵培养基含有蛋白胨、指示剂(溴甲酚紫)、倒置的德汉氏小管和不同的糖类。当发酵产酸时,溴甲酚紫指示剂可由紫色(pH6.8)转变为黄色(pH5.2)。气体的产生可由倒置的德汉氏小管中有无气泡来证明。 3.IMViC试验 IMViC是吲哚(indol)、甲基红(methylredtest)、伏-普(Voges-Prokauertest)和柠檬酸盐(citratetest)四个实验的缩写,主要用于快速鉴别大肠杆菌和产气肠杆菌,多用于水细菌学检查。硫化氢试验也是检查肠道杆菌的生化试验。大肠杆菌虽非致病菌,但在饮用水中超过一定数量,则表示受粪便污染,产气肠杆菌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检查水时要将两者分开。 吲哚试验是用于检测吲哚的产生,某些细菌可产生色氨酸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遇吲哚形成玫瑰吲哚(红色)。但并非所有的微生物都具有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的能力,因此吲哚试验可以作为一个生物化学检测的指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