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化学上册课本习题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课本习题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课本习题答案
初中化学上册课本习题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本问题答案

P7实验现象记录

P7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见第2题)

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 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

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P15步骤2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多

P15步骤3现象:燃着的木条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而在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熄灭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少

P16步骤4现象: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而对其呼气的一块上有水雾出现

结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多

P19讨论1.细口瓶塞子倒放在桌子上是为了避免塞子沾染桌上的杂质而污染试剂。

2.瓶口紧挨试管口倾倒液体可防止液体流在试管外或洒落,倾倒时应缓缓倒入以防止液体溅出。

3.拿细口瓶倒液时,标签朝向手心是为了防止瓶口残留液体顺试剂瓶外壁流下而腐蚀标签。

4.倒完液体要立即盖紧瓶塞,是防止试剂与空气中的物质接触发生反应而变质。把瓶子放回原处是为下一次使用提供方便。

附:倾倒液体的方法:从细口瓶中倾倒液体时,应将瓶盖取下倒放在桌面上,将标签朝向手心拿起试剂瓶,使瓶口紧靠容器口缓缓倒入,倾倒完毕后,要把瓶口在容器口上贴靠一下(以防止瓶口残留液腐蚀标签)。最后盖好瓶盖,放回原处。

P20讨论: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

P20[实验1-8现象](1)中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碳酸钠粉末消失。(2)锌粒表面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锌粒变小。

P21[实验1-9]酒精灯灯焰中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P21讨论:1、不能,液体沸腾出后可能伤人

2、不能,可能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3、不能,热试管骤冷会破裂

4、手持试管夹在酒精灯火焰外焰处左右移动试管,如果试管固定可以移动酒精灯。

补充:对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位置在距试管口1/4处,长柄在下短柄在上,手握长柄,拇指不可按短柄,防止试管夹松开试管滑落。不可用手夹持试管,以防烫手。对盛固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口要稍向下倾斜,防止湿存水或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后,倒流回试管底部遇热造成玻璃破裂。先对试管均匀加热,然后集中在盛固体部分加热,防止受热不匀使试管破裂。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保持45°倾角,加热部位在斜面下方,并且试管口不准对着人。这些措施都是防止液体沸腾时溢出,或者发生暴沸时冲出伤人。

P22给物质加热的正确方法是:加热时,受热容器外壁不能含水,以防止受热不均而破裂。操作时,先要来回移动使试管均匀受热,以防局部受热而使试管破裂。对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要使管口向斜上方倾斜(约45°角度),不得将试管口对人,以防液体喷出试管口而伤人,加热时,还要不断振荡试管,以防止局部受热沸腾而飞溅。

P22[实验1-10]现象:(1)试管中有蓝色沉淀出现;(2)试管中的蓝色沉淀转化为黑色不溶物。

P27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分析: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P27讨论:如果整个装置密封不好、红磷的量不够或没有等到红磷熄灭并冷却就打开弹簧夹均有可能造成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另外,随着燃烧的进行,氧气含量不断减少,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值时,红磷就不能燃烧了,故瓶中还有少量残余氧气。

P29讨论: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该现象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3、空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不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氮气的性质(如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却不能在氮气中燃烧)。

P30讨论:1.汽车尾气、工厂废气、沙尘暴、酸雨、使用含氟冰箱造成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

2.使人发生呼吸道疾病、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水中生物濒临死亡、温室效应使沿海城市下陷、酸雨使建筑物被腐蚀、臭氧空洞使人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易得皮肤病和影响视力等等。

3.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爱护花木,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及保护空气应采取的措施。

P33习题1.氮气氧气,氮气,氧气

2.(1)B (2)C (3)A (4)C

3.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4、略

5.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答案可有多种。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一般空气质量较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安静。

P34【实验2-2】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

P34【实验2-3】现象:

P34讨论:物质在空气里燃烧不如在氧气里燃烧剧烈,这说明物质的燃烧主要是与氧气反应(而不是与空气里的其他成分反应)。空气里氧气含量只有约1/5,物质的燃烧反应没有在纯氧中剧烈,这说明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P34【实验2-4】现象:铁丝在空气中只能发生红热现象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

P35讨论:1、

氧气

2、共同特征是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另一共同特征是这三个反应都是物质与氧的反应。

P36习题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为淡蓝色。(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点燃Fe3O4(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点燃 2P2O5(4)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 点燃 SO2

(5)碳在氧气中燃烧:C+O2 点燃 CO2(碳充分燃烧);2C+O2 点燃 2CO(碳不充分燃烧)

(6)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 点燃 2H2O (7)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 点燃 2CO2(8)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 点燃 CO2+2H2O (9)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氧气的用途:用于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等

2、氧气助燃,氮气却不助燃;氧气可以和金属,氢气等物质反应,氮气却不能;氮气可以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氧气则不能。

3、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入瓶内若木条复燃就是氧气

4.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硫+氧气二氧化硫铝+氧气氧化铝

5. (1) C (2)D (3)C (4)BD

6、燃料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应生成CO2等

P37[实验2-5]

P37[实验2-6]现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继续放出的O2

P38[实验2-7]

P38讨论:共同特征是它们都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P39讨论:(1)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木块、棉花、胶塞、导管、集气瓶、水槽 (2)(铁架台左边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铁架台右边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

(3)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两手紧贴试管的外壁,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两手,使它冷却,导管中就会形成一段水柱。 (4)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P40(5)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6)如果先熄灭酒精灯,水倒会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P41(1)

氧气

(2)

氧气

P42习题1、

①过氧化氢 水+氧气 化学方程式: 2H 2O

2==== 2H 2O+O 2↑ 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

MnO 2

加热

化学方程式

③碳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C+O2 点燃 CO2以上三个化学反应中①②都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

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③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2、(1) C (2)B (3)A (4)D

3、(1)会有一段水柱倒吸进导管

(2)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流到试管底,引起试管底部破裂。

(3)应该先预热,然后再用酒精灯外焰对试管底部进行加热

(4)防止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如①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间不够;②用排水法收集,开始时集气瓶中没有装满水;③用排水法收集,没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等。

4.目的一是可以防止燃烧产物落下时炸裂集气瓶;二是可以用水来溶解吸收产物。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目的不同,若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是防止集气瓶底部炸裂,可以用细纱来代替;若是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不能用细纱代替。

P44本单元小结:一、氧气的性质、用途: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P47讨论:1、有新物质生成,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2、没有变化。

P49习题:1、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2、方法较多,如把新鲜的植物(菜叶、树叶、水果等)密封于干燥的塑料袋内,不久塑料袋内出现水珠。

3、混合物(1);纯净物(2)(3)(4)(5)(6)(7)(8);单质(2)(6)(7);化合物(3)(4)(5)(8);氧化物(3)(4)(8)

4、(1)不正确。自然界中的氧气、氮气就是单质。(2)正确(3)不正确(4)正确

(5)不正确。只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才是氧化物。

P49开始时红色慢慢扩散,静置较长时间后得到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P50活动与探究:向蒸馏水中滴入酚酞溶液仍为无色。

2、(P51)

P51讨论:1.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在水的蒸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只是水的状态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水分子也没有发生变化,仍为原来的水分子,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了。而在水的分解过程中生成了两种新物质——氢气和氧气,此变化是一个化学变化。在此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

化,反应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构成的。

2.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反应示意图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反应物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氯气是由氯分子构成的,而生成物氯化氢则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氢气中的氢、氯化氢中的氢是同样的氢原子;氯气中的氯、氯化氢中的氯也是同样的氯原子。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不是原子。

由示意图可以看出,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在反应中被拆成氢原子和氯原子,而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了氯化氢分子。

P53家庭小实验:1、不等,混合后所得体积小于这两体积之和。因为豆子之间有间隔。

2、不等,所得溶液体积小于200 mL。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所得溶液的总体积会小于200 mL。

P53习题1、(1)间隔间隔较大间隔较小(2)不同同(3)原子分子2、(1)B (2)B (3)CD

3、(1)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2)花香分子在空气中不断运动、扩散。

(3)有阳光的地方温度较高,较高温度和通风都可加快湿衣服上水分子的运动,使其较快地运动到空气中去。(4)香水和汽油分子不断运动,如果不密封保存,分子会运动到容器外,造成损失。

(5)水蒸气改变的只是水分子的聚集状态,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其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6)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可以压缩到钢瓶中。

4、(1)正确(2)不正确。CO2、H2O等化合物分子都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3)不正确。空气是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空气不是一种分子。(4)不正确。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只是混合在一起,并没有相互反应,仍各以其分子形式存在。(5)正确。

P55 活动与探究第一问:①加入明矾的两个烧杯经静置后,河水变得较澄清;没加明矾的烧杯静置后,河水也略微澄清,但不如加明矾的烧杯中的水澄清。②经过滤后的水变得更澄清。

第二问:漏斗的代用品可以用各种饮料瓶自制;滤纸可以用脱脂棉或半透膜等代替。

P56[实验3-3]现象:盛软水的烧杯出现了非常丰富的泡沫,而盛硬水的烧杯则没有泡沫出现。

P56[实验3-4]实验后得到的蒸馏水硬度较低,因为将肥皂水倒入后产生了更丰富的气泡。

P64习题1. 农业用水70.43%,工业用水20.14%,生活用水9.43%。 2、1650mL

3、4.32L。滴漏浪费巨大,应及时修理,并在平时应注意定期检修。

4、略

5、略

P72习题1. (1)B (2)B (3)B 2.一种氧原子是由8个质子、8个中子和8个核外电子构成的。因为中子不带电,质子和电子数量相等,所带电荷相反,所以,整个氧原子不显电性。 3. N 14.01, Cl 35.45, Na 22.99,Fe 55.85

4. 钠最多,铝最少。因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铝最大。

P73讨论: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都发生了变化,元素没有发生变化。

P74活动与探究:1略。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P76活动与探究:1、①6号元素为碳,符号C,核外电子数6,相对原子质量12,为非金属元素(以下顺序相同)。②7号:氮,N,7,14,非金属。③12号:镁,Mg,12,24,金属。④14号:硅,Si,14,28,非金属。

⑤16号:硫,S,16,32,非金属。⑥18号:氩,Ar,19,39,95,稀有气体。⑦20号:钙,Ca,20,40,金属。⑧29号:铜,Cu,29,63.5,金属。⑨47号:银,Ag,47,108,金属。

2、除第一周期外,每周期开头为金属元素,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

这说明元素之间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元素周期表”的名称与这一规律有关。

P77习题1.(1)A (2)C 2、3参考课本P75表4-3 4. Cu,Zn,Ag,Cl,Ca

P80习题1.(1) 17 3 8 7 得到 (2)少于失去 (3) 8 2 惰性 (4)正阳负阴阳阴不显 2. C

P81讨论:①H表示氢元素或1个氢原子。②2H表示2个氢原子。

③H2表示氢气这种物质或1个氢分子或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组成。④2H2表示2个氢气分子。

P83活动与探究:2、记忆歌诀:正一氢钠钾和银,氟氯溴碘负一寻;二价氧镁钙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四二是碳三二铁,一二铜汞一三金,硫逢双价二四六,锰为二四六和七,单质规定为零价。

P84活动与探究:1、在SO2里,O为-2价,根据化合价为0的原则,S肯定为正价。设S的化合价为+x。

+x+(-2)×2=0,求得x=+4,所以二氧化硫里硫的化合价为+4价。

2、NaBr、CaO、Al2O

3、NO23、二氧化锰、氧化铜、三氧化硫、碘化钾、氯化镁

P86习题 1.(1)B (2)B (3)C (4)B (5)A (6)A 2.(1) 4CO2 (2)3K (3)8NO2 (4)7N (5)H2

3. S +4,Na +1, Ca +2, Ag +1, W +6

4.

(1)+2 (2)+4 (3)+5 (4)-3

5. BaO, SO2, CO, N2O5, MgO, CaO

6. KCl, FeCl2, AlCl3

7.(1)71 (2)98 (3)74 8. 9∶8 9. 46.7% 10.碳酸氢铵

P91表格:方案一现象:在白磷燃烧这个实验中看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方案二现象:铁钉表面有一层红色的物质析出;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用天平称量,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在化学反应中,只是由于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才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但在这一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和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P92[实验5-1]天平不平衡,反应后小烧杯中的物质比反应前轻了。[实验5-2]反应后所得的产物比镁条的质量重。

P93讨论1、实验5-1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挥发到了空气中,所以会出现反应后小烧杯中的物质比反应前轻这种情况;

在镁带燃烧这个实验中,因为反应物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而我们反应前所称量的仅仅是镁带的质量,所以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的质量这种情况。 2、天平平衡 3、在反应C+O2 点燃 CO2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碳和氧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这个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P94讨论参考P95“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中的3。

P95习题1、(1)B (2)D (3)D

2、不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了是因为燃烧时生成的CO2 和水蒸气逸

到空气中去了。

3.(1)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

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大。

(2)由于纸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后逸走,故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锰酸钾(固体)、二氧化锰(固体)和氧气。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高锰酸钾

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之和,而氧气逸走了,所剩余固体的质量必然比原高锰

酸钾的质量要小。

4.(1)正确。(2)错误。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这个反应同样遵

守质量守恒定律。

P99习题1、(1)2H2O 通电 2H2↑+O2↑(2) 2Mg+O2点燃 2MgO 2、124 160 284 3、2KClO3 MnO2 2KCl+3O2 ↑ 4.(1)未配平,没有注明反应条件“△”。(2)“↑”符号使用不当。 5.

C2H4

P101课堂练习:解:设需要氯气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y。

H2+C l2点燃2H C l

2 71 73

100g x y

2/100g=71/x x=3550g 2/100g=73/y y=3650 g 答:需要氯气3550 g,生成氯化氢气体

3650 g。

P101习题1.(1)D (2)B (3)D

2.(1)C2H4+3O22CO2+2H2O (2)2NaOH+CuSO4=Cu(OH)2↓+ Na2SO4(3)Fe2O3+3H22Fe+3H2O (4) Fe2O3+3CO2Fe+3CO2

3. (1)CH4+2O2CO2+2H2O (2)Zn+H2SO4(稀)=ZnSO4+H2↑

4. 3.8g。

5.需消耗水112.5kg,可得到氢气12.5kg。

6.可制得氢气0.11g,氯化锌

7.7g。

P105[实验6-1]现象:红色液体变为无色。

P105讨论: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如石墨的物理性质为质软、有滑腻感、能导电等,所以可用于制铅笔芯、润滑剂和电极等。

P107化学方程式:C+O2点燃 CO2

P108家庭小实验:1、灯泡发亮,这个实验说明石墨能导电。 2、蜡烛不充分燃烧可产生炭黑,说明蜡烛的成分中含有碳元素。

P109习题:1.碳 2(1)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作刀具等; (2)石墨可作电极、电刷等; (3)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及制糖工业;

(4)焦炭可从铁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铁;(5)可用墨书写或绘制字画;(6)可用煤(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放出的热来取暖、发电。

3.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4.木头烤焦以后就变成了木炭,木炭与空气、水分接触不容易发生反应,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5.由于木炭疏松多孔,有效表面积大,具有吸附性,能吸附二氧化氮,因此集气瓶中的红棕色消失。

6. 6 g

2. 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有以下几处错误:(1)长颈漏斗下口没有伸入液面下,会导致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2)出气导管管口不应伸入液面下,这样二氧化碳会把酸液沿导管压出,无法收集气体,出气导管管口应在锥形瓶上方,略伸出胶塞部位。(3)集气瓶瓶口应向上,改用直形导管并把导管伸入锥形瓶底部。

3. ①C+O2CO2 化合反应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H2CO3=CO2↑+H2O 分解反应

4.可以生成二氧化碳110 g。 5、

P114[实验6-5]

P115

P116讨论:先将蜡烛点燃,用绳子拴上,然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到深井或者菜窑的底部,如果蜡烛可以保持燃烧,不熄灭,那么氧气的含量就应该可以支持人的呼吸,可以进入,如果蜡烛熄灭,则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可以进入。

P118讨论: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P119家庭小实验:现象: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鸡蛋壳逐渐溶解,玻璃片上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推测鸡蛋壳可能含有碳酸钙。

P119习题:1(1)氧气;(2)二氧化碳;(3)一氧化碳;(4)二氧化碳,氧气;

(5)一氧化碳,2CO+O22CO2;(6)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7)二氧化碳,CO2+H2O=H2CO3;(8)一氧化碳,CuO+CO Cu+CO2;(9)固态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

3.干冰

4.(1)将二氧化碳气体沿杯壁缓慢倒入一个装有高低2个点燃蜡烛的大烧杯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2)在瓶子里放上半瓶水,然后通入半瓶的二氧化碳,把瓶口塞紧,过一会发现瓶子变瘪,说名二氧化碳溶于水。

5、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另一端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6.不对。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仅能溶解约0.02体积的一氧化碳。

7、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浆[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8.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O2+Ca(OH)2=CaCO3↓+H2O 9. 8.8g

P124[实验7-1]现象: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

P124[实验7-2]现象: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发黄光,产生大量白烟。

P125讨论一:1、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4、(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P131习题:1、(1)C (2)AD 2、燃烧要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原理是通过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 3、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大氧气的浓度,加大反应速率,燃烧更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时,增加空气流通的同时,使温度达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4、煤的着火点比较高,而纸和木柴的着火点比较低,容易点燃。

5、打开门窗,增加空气的流通,增大氧气的浓度,反应加快,燃烧更旺。

6、(1)用湿抹布覆盖,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2)可以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灭火,隔绝空气;同时报警。(3)切断电流;同时报警。

P132活动与探究:1、煤、液化石油气等 2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 3、煤 4、利:易燃、放出热量高、成本低等

弊:燃烧时会放出CO、SO2、NO2等污染物,同时放出大量的CO2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等

P133讨论:1、不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石油产品中的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和柴油等常用作燃料。 2、煤气泄漏会造成人体中毒,使用灌装液化石油气时,不能加热,不能猛烈撞击,注意通风等。(若发现有煤气泄露,千万不要立即开灯,关着的电器不能开(包括手机、电话与电灯开关)开着的也不能关,不要穿着不纯棉的衣服在家里跑!避免一切能引起火花的东西!千万别在煤气泄漏的地方接电话或是打电话报警!切记切记!!!)

P137讨论:如切割或焊接金属、驱动汽车、加热物质等。

P137讨论:应将固体燃料加工成小块或加工成蜂窝煤状。这样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P139习题1.(1)A (2)C 2、汽油、柴油、车用乙醇汽油等可燃冰 3、如调节燃气灶阀门,使燃气与空气流量合适等。

4、汽油——汽车燃料,石蜡——作蜡烛,沥青——铺路,等等。 5略。

6、通风、严禁烟火等;在矿井口及煤矿醒目的地方贴禁止烟火的标志。

P146习题1. (1)A (2)A (3)D (4)D (5)C 2、燃煤中含有硫元素,冬天取暖产生SO2,使空气中SO2增多;尽量减少含硫原煤的燃烧等。 3、不能。可燃物燃烧产物是CO2和水,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还可能含有氧元素。

4. A:一氧化碳 B:甲烷 C:氢气

化学方程式:2CO+O2 点燃 2CO2 CH4+2O2 点燃 CO2+2H2O 2H2+O点燃 2H2O CO2+Ca(OH)2=CaCO3↓+H2O

5、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等。

6、如目前制氢气的成本高、存放、安全等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分析

目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与原子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课题3 元素 课题4 离子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课题2水的净化 课题3 水的组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学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材分析 总特点: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元素化合物知识与理论知识交叉编排。 3、直线式编排和螺旋上升式相结合。 4、由易到难。 课程总目标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最新初三化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S—32Zn—65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A) A.盐B.酸C.碱D.有机物 2.有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苹果主要能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B) A.油脂B.维生素C.蛋白质D.无机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量取液体时读数B.稀释浓硫酸C.过滤D.酸碱中和 4.(2018?贵港)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B) A.混合物:煤、石油、冰水共存物 B.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C.复合肥料:尿素、*钾、氯化铵 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5.为了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的体液具有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下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体液唾液胆汁胰液

pH6.6~7.17.1~7.37.5~8.0 A.人体的唾液一定呈酸性B.人体的胆汁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D.酚酞试液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B)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容易锈蚀 B.酸溶液的pH<7,常温下测得某溶液的pH=3,所以该溶液一定是酸性的 C.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D.CO2溶于水后能跟酸一样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酸性土壤里撒熟石灰,可调节土壤的pH B.推广加碘盐是为了预防胃酸过多 C.钢铁在干燥的环境中比在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被腐蚀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习题答案第10页: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3.为什么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答:因为蜡烛受热熔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是化学变化。所以说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4.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

(2)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变成水、二氧化碳等。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描述铜的密度、熔点。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7)酒精能燃烧。 答:是化学性质,因为这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8)酒精能挥发。 答:是物理性质,因为这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根据你的观察,描述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的物理性质。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查找一下有关的数据。) 答:食盐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咸味,能溶解在水和油中。 第23页: 1.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A B C D 【分析】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正确的实验操作。

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

2016年初三化学综合测试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4至8页,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除作图可用2B铅笔外,其他都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全卷共30个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Cl-35.5 Fe-56 H-1 C-1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 选,漏选均不能得分) 1.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的煤层气发生爆炸B.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盐酸除去铁制用品表面的锈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 A.白色污染B.酸雨C.臭氧层被破坏D.温室效应 3.锌铬黄(化学式为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6 D.+7 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 B.Zn C.Cl2 D.H 5.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净化水时,常会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它作杀菌、消毒 B.过滤是通常净化水必须采纳的基础工序 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6.下列各图所示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最新初中化学溶液综合测试卷

初中化学溶液综合测 试卷

初中化学溶液综合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6道,每道10分)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不一定都是液体 B.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C.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 g,则100 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 g 2.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3.一定温度下,向如图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水,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4.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60℃时,100 g水中加入90 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5.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3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 C.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约为50 g D.50℃时硫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后一定饱和 6.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下册)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知识点总汇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1.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①大多数的金属呈__银白_色,(但是铜呈_黄_色,金呈_金_色);②常温下为_固体(但是汞为_液体_体);③具有良好的_导电_性、_导热_性和_延展_性。 决定金属用途的因素有:是否经济、是否有害、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是否污染环境和是否便于废物回收 2. 合金:(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__金属_和_非金属__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例如:生铁和钢是含__碳量_不同的铁的两种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约为_2%~4.3%,钢的含碳量为_0.03%~2%_。 (2)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耐腐蚀性好、熔点低。 1、通过观察上面的表格,你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密度比较大、熔点比较高、硬度比较大 2、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答:铅的硬度小,而铁的硬度大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如果用锡,则锡丝易烧断。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铬硬度大, 耐磨、美观,又防锈;金的价格高、硬度小如果镀金则会增加成本且不耐用。 5、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银的价格比铜高许多 6、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性质___,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资源、废料是否易于回收、价格、对环境的影响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8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9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10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初中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一)1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免费版含答案】 一、化学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产和生活中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过程中的各种能量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而来的是()A.氢能源汽车行驶B.天然气灶具做饭 C.太阳能热水器烧水D.火力发电厂供电 2.“环境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下列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A.B.C.D. 3.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B. C.D. 4.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5.连二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a2S2O4),又名保险粉,属于一级遇湿易燃物品.会危害人体健康.连二亚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2 C.+3 D.+6 6.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2016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

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其直径比分子小 B.空气质量级别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C.“水华”与“赤潮”诱发的根源不同 D.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7.将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预测可能不正确的是() A.铁钉表面将产生气泡B.铁钉表面将很快出现铁锈 C.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D.溶液质量将增加 8.如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 ①浓H2SO4,②浓NaOH溶液,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B.只有②C.①②D.①②③ 9.“我爱生活,我爱化学”学习小组发现: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6:1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分子 10.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且溶液显无色的是() A.BaCl2、Na2SO4、Ca(OH)2 B.MgCl2、CuSO4、NaNO3 C.NaNO3、BaCl2、KOH D.CaCl2、K2CO3、NaNO3 11.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 B.H2SO3 C.H2SO4 D.SO2 12.下列对课本中的原理、图表、数据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 B.根据“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判断金属能否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D.根据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该物质在某一温度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13.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 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 水要在通电的条件才能分解,而双氧水只要加入二氧化锰就迅 速分解 催化剂

(完整版)最新初中化学教材目录完整版(人教版)

初中化学教材目录(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5)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6)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1)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7)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25) 课题1 空气 (26) 课题2 氧气 (33) 课题3 制取氧气 (37)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5)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47) 课题1分子和原子 (48)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53) 课题3 元素 (59)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67)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68) 课题2 水的净化 (74) 课题3 水的组成 (79)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83)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91)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92)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99)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02)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05)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106)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113)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17)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25)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27)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28)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36)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150) 附录Ⅰ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 (151) 附录Ⅱ 相对原子质量 (153) 附录Ⅲ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154) 元素周期表 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 课题1金属材料.............................2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9)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4)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24) 第九单元溶液 (25) 课题1溶液的形成 (26) 课题2溶解度 (33) 课题3溶质的浓度 (42) 实验活动5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47) 第十单元酸和碱 (49)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 (50) 课题2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60)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69)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7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71)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72) 课题2化学肥料 (79)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87)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89) 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90)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97)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102) 结束语 (113) 附录Ⅰ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 (114) 附录Ⅱ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115) 附录Ⅲ 元素周期表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答案】t2℃ 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60g B>A>C降温结晶 【解析】 【分析】 【详解】 (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样。 (2)依据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10g,故溶液的质量为50g+10g=60g。 (3)A、B的物质此时依然为饱和溶液,t2℃时B的溶解度大于A,则B的质量分数大于A,C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应该使用t3℃时C的溶解度进行计算,C的溶解度明显小于A、B。则其大小关系为:B>A>C。 (4)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较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过氧化钙晶体(CaO2?xH2O)是优良的供氧剂,受热会逐渐失水,120℃时完全分解为CaO2,350℃时CaO2迅速分解为CaO和O2。 (一)(性质探究)取少量CaO2于试管中加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再加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静置、取上层清液,逐渐加入碳酸钠溶液,先产生大量气泡,再出现白色沉淀。 ⑴CaO2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⑵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的气体是___;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上层清液中含___。 (二)(制备流程) 方法1:由Ca(OH)2为原料制备CaO2?8H2O流程如下: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H 2 2H 2 2H 2H 2O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分,每小题1分。) 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加热使水沸腾 B .向石灰水中通 入二氧化碳 C .向玻璃片呼气 玻璃片变潮湿 D .干冰升华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有机合成材料是材料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维生素 B .蛋白质 C .合成橡胶 D .合金 4.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会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从微观角度解释被动吸烟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是可分的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 B . C . D . 6.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A .钙元素 B .钙原子 C .钙单质 D .钙离子 7.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26 B .88 C .50 D .38 8.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A .煤 B .石油 C .地热能 D .天然气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雪碧饮料 B .石灰水 C. 蒸馏水 D .矿泉水 10.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 原子经过放射后,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上册)

上册知识点总汇(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一种_______,主要是由和组成。空气的成分得出按_________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占21%,氮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空气污染可分为两类,有害气体如、、等和粉尘。污染源有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________,汽车的等。NO2、 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_________。防治污染的方法:、、 注意:空气质量日报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有害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_。二氧化碳虽能造成温室效应,但不是质量日报所报告的。 3、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药品是,该物质燃烧时有大量的______生成,同时集气瓶内水面_______,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以上实验测定氧气的含量往往偏低,引起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② ③;④ 该实验不能用燃烧后生成_________的物质(如碳、硫等)代替红磷,也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因为。 考点二、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色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的化学性质的气体,具有________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氧气不足,碳与氧气反应则生成___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火焰,生成一种 的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色的________(填化学式),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 注意:在硫燃烧的集气瓶中要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燃烧的集气瓶中加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4、危害:氧气对人也有有害的一面,如缓慢氧化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一般可燃性气体和熔沸点较低易汽化的固体、液体,燃烧时有火焰,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易汽化的固体物质,如_______、_______等,燃烧时没有火焰。 考点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属于变化)

初三化学综合复习选择题专题

初三化学选择题专项练习 1. 下列家庭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甜酒 D.用双氧水杀菌消毒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要加热就能够在表面生成MgO B.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固体 C.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D.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3.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做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化学性质完全不同 4.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是一种红色固体,用于制铬矾、火柴、铬颜料、并供鞣革、电镀、有机合成等用,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C ) A.+4 B.+5 C.+6 D.+7 5、实验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酸的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取用碳酸钾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C ) A. A B. B C. C D. D 6.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2 ① 2H ② 2NH3③ SO2④ CuO ⑤ Mg2+⑥ 2OH-⑦ 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B.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D.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7.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 A. Fe + MnSO4 = FeSO4 + Mn B. Mg + MnSO4 = MgSO4 + Mn C. Mn + H2SO4 = MnSO4 + H2↑ D. Mn + CuSO4 = MnSO4 + Cu 8.下列对一些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 )序号现象或事实解释 A 铁锅不宜长时间储存酸性食品铁易与酸性溶液反应 B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 用洗洁精清洗盘子上的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A. A B. B C. C D. D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 )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固体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0.初中化学的学习来自于生活、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夜里厨房天然气管道漏气,应立即开灯查看 B.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C.右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中,a和b两试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2:1 D.炼铁高炉里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11. 右图是元素M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初三化学试题:酸碱盐综合训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试题:酸碱盐综合训练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 本卷所需的相对原子质量:H-1 Zn-65 S-32 O-16 Na-23 C-12 一、填表题(22’) 注:俗称只需填写一种,种类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二、选择题(20’) 1. 一些食物的pH 近似为: 2. ①苹果2.9~ 3.3 ②葡萄.3.5~ 4.5 ③番茄4.0~4.4 ④鸡蛋清 7.6~8.0 3. 这些食物中,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多吃的是:( ) 4. A.④ B.①②③ C.③ D.①②③④ 5. 某则广告中说:“吃完饭后,口中的酸碱度会降低”,这里“降低”的指的是:( ) 6. A.pH 上升 B.pH=7 C.pH 向7靠拢 D.pH 降低 7. 实验室以锌粒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反应中,锌粒与稀硫酸的质量比为:( ) 8. A.65:98 B.65:73 C.65:96 D.无法判断 9. 下列各组四种无色溶液,只用酚酞就能鉴别的是:( ) 10. A.KNO 3 KCl HCl K 2SO 4 B.MgCl 2 NaOH HCl NaCl 11. C.Na 2SO 4 NaCl NaOH HCl D.NaOH KOH NaCl H 2SO 4 12. 欲除去混在硝酸中的少量盐酸,可加入适量的( ) 13. A.AgNO 3溶液 B.NaOH 溶液 C.AgCl D.锌粒 14. 为了鉴别一桶实验室用的蒸馏水是否被某种酸污染,不可取...的方法是:( ) 15. A.取样品用pH 计测定样品的pH 值 B.测定样品的密度 16. C.取样品滴入酚酞试液 D.测试样品的导电性 17. 使空气依次通过烧碱溶液,浓硫酸和灼热铜网,最后剩下的气体是(不考虑杂质):( ) 18. A.N 2和O 2 B.N 2和CO 2 C.N 2和水蒸气 D.N 2和稀有气体 19. A 、B 、C 三种金属,根据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 20. ①A+B(NO 3)2→A(NO 3)2+B 21. ②C+B(NO 3)2→C(NO 3)2+B 表表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综合题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化学综合题 1.化学竞赛周之前小胖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如下总结: A.工业炼铁 (1)工业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如下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小胖说应该在酒精灯上加一个灯罩,酒精灯罩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应该先______________(填“点燃酒精灯”或“通入CO”),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小胖说应该先关闭硬质玻璃管和澄清石灰水之间的止水夹,否则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小华觉得他分析的不正确,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应做出的改进是 ______________。 (4)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4.4g,则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肯定大于 _______g,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侯氏制碱法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纯碱的产品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请写出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分析下表,反应后能得到碳酸氢钠的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氯化钠氯化铵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溶解度(20℃)36g37.2g8.5g29.8g (2)写出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__________。

初中化学试题:鲁教版化学综合试题以及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鲁教版化学综合试题以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气体受热膨胀; B、水蒸气遇冷凝成水滴; C、粉刷后的墙壁时间长了变白; D、100mL酒精溶于100mL水中后体积小于200mL。 2、下列变化中一定伴有发光发热现象的是() A、生石灰与水化合生成熟石灰; B、石灰石高温下分解; C、黑火药爆炸;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3、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的还原性; B、酒精的挥发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D、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下列措施主要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A、食用盐加碘; B、禁止饮用工业酒精; C、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D、禁止使用氟里昂冰箱。 5、蜡烛燃烧的条件是() A、温度; B、空气(); C、可燃物; D、有空气和达到蜡烛着火点的温度。 6、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原子和分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微粒; C、分子的大小和质量都比原子大; 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 7、在、、和四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有显著不同,这种物质是()

A、; B、; C、; D、。 8、在实验室制取、和的实验中,都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A、酒精灯; B、试管; C、水槽; D、玻璃导管。 9、有以下四种化学反应: ①; ②; ③; ④ 其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11、据环保部门监测,造成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总悬浮颗粒(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的氧化物。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 ①煤燃烧排放的烟尘和气体;②汽车排放的尾气; 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气体;④空气与土壤、水长期接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熟石灰用作建筑材料; B、二氧化碳作灭火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核心教材图片

附录本册核心教材图片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教材图1-1水的沸腾(P6) 现象:试管口有水雾生成,玻璃片上慢慢有水珠生成。 结论: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教材图1-3石灰石与盐酸反应(P7) 现象: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试管和烧杯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CO2+Ca(OH)2===CaCO3↓+H2O。 3.教材图1-4化学反应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P8) 现象:三支试管中依次出现产生红褐色沉淀;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现象;火柴燃烧发光放热。 注意: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教材图1-5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P9) 操作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注意: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5.教材图1-10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P13) 现象:火柴梗与外焰接触的部位先变黑。 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6.教材图1-11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P13) 现象:烧杯内壁蘸有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7.教材图1-12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P13) 现象: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 结论: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固体小颗粒聚集物。 8.教材图1-15收集呼出的气体(P15) 操作方法: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放在水槽中。将塑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内,吹气。 注意:装满水的集气瓶内不要留有气泡。 9.教材图1-17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气体(P15) 现象:燃着的木条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在充满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熄灭。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高。 10.教材图1-18用澄清石灰水检验(P15)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H 2 2H 2 2H 2H 2O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得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分,每小题1分。) 1、下图所示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得就是 A 、加热使水沸腾 B、向石灰水中通 入二氧化碳 C。向玻璃片呼气 玻璃片变潮湿 D、干冰升华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得气体就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有机合成材料就是材料发展史上得重大突破。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得就是 A 、维生素 B 、蛋白质 C 。合成橡胶 D、合金 4。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会造成她人被动吸烟。从微观角度解释被动吸烟得原因就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就是可分得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得就是 A、 B 。 C 、 D 。 6、钙就是构成人体骨骼与牙齿得重要成分、这里得“钙"就是指 A 。钙元素 B 、钙原子 C 、钙单质 D、钙离子 7、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得“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得钟。已知一种锶原子得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就是38,则这种锶原子得核外电子数为 A 、126 B 。88 C 、50 D 。38 8、化石燃料就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得蕴藏量有限,开发与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得就是 A 。煤 B 、石油 C。地热能 D 、天然气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得就是 A 、雪碧饮料 B、石灰水 C 、 蒸馏水 D 。矿泉水 10、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得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得原 子经过放射后,变成另一种元素得原子,它一定就是放射了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分,每小题1分。) 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加热使水沸腾 B .向石灰水中通 入二氧化碳 C .向玻璃片呼气 玻璃片变潮湿 D .干冰升华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有机合成材料是材料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维生素 B .蛋白质 C .合成橡胶 D .合金 4.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会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从微观角度解释被动吸烟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是可分的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 B . C . D . 6.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 A .钙元素 B .钙原子 C .钙单质 D .钙离子 7.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已研制成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126 B .88 C .50 D .38 8.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有限,开发和有效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能源中,属于新能源的是 A .煤 B .石油 C .地热能 D .天然气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雪碧饮料 B .石灰水 C. 蒸馏水 D .矿泉水 10.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 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后,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原子核

初三化学综合试卷

初三化学综合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Cl:35.5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相应题号的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白玉为床,金做马(《红楼梦》)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诗词选》)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下列有关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净水B.蒸馏水C.自来水D.矿泉水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石墨作润滑剂B.金刚石作玻璃刀 C.活性炭作冰箱除臭剂D.氧气供呼吸 4.下图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5.生活中下列物质,都含有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的有害成分。其中通过呼吸导致中毒的是: A.假盐(亚硝酸钠)B.假酒(甲醇) C.霉米(黄曲霉毒素)D.煤气(一氧化碳) 6.能量守恒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用于电池做电源。B.用电灯照明 C.用潮汐发电D.用电动机带动水泵将水抽到高处7.下列药品若保存不当容易变质的是 A.烧碱生石灰澄清石灰水B.食盐纯碱石灰石 C.氧化铜氯化银硫酸钡D.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 8.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14(四氯合金酸)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A.十1 B.十2 C.十3 D.十4 9.小芳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决定自制一个“无壳鸡蛋”送给妈妈。他将鸡蛋放到盛有半杯液体的口杯中,看到鸡蛋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得到一个没有硬壳的鸡蛋。请分析盛在口杯中的液体是 A.醋B.白酒C.酱油D.食盐水 10.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活塞时,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11.你认为下列哪种生活中的习惯做法应该纠正 A.洗净的杯碗都应口向下,倒置在洁净的器皿上 B.玻璃杯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水滴时,表明已洗干净 C.倒开水时,瓶塞拿下应正放在桌面上,以免落上灰尘” D.纯碱与袋装食醋应分开存放,以免发生反应而失效 12.自来水常用漂白粉[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来消毒杀菌。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辨别真伪,你想选用的化学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B.石蕊试液C.硝酸银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13.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①用托盘大平称取15.6gCuO粉末②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3.52 ③用 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硫酸溶液④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52℃ ⑤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6.6mL A.①②B.②③④C.④⑤D.①⑤ 14.“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A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十A=N2+4H2O2,则肼的化学式为A.N2H6B.N2H4C.NH2D.N2H4O2 15.已知通常状况下,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3NO2十H2O=2HNO3+NO;又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分子个数比等于其体积比。现将一支充满NO2红棕色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盛有足量水(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试管内气体由红棕色变为无色B.试管内液面上升并充满试管 C.试管内液体为红色D.试管内液面上升到约试管容积的2/3处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相应题号 题号16 17 18 19 20 答案 16 A.用完后的干电池应该回收集中处理B.加碘食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单质C.农药波尔多液可盛放在铁制容器中 D.某雪饼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CaCO3 17 物质食醋牙膏食盐水肥皂水火碱液 pH 3 9 7 10 1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