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衡水高考语文原创优质模拟试题(1)

2018年衡水高考语文原创优质模拟试题(1)

2018年衡水高考语文原创优质模拟试题(1)
2018年衡水高考语文原创优质模拟试题(1)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已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如果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就没有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种观念在那个发展阶段出现决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并且往往是一种真正的不幸,例如在希腊人那里就是这样。关于个人不死的无聊臆想之所以普遍产生,不是因为宗教上的安慰的需要,而是因为人们在普遍愚昧的情况下不知道对已经被认为存在的灵魂在肉体死后该怎么办。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随着各种宗教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神越来越具有了超世界的形象,直到最后,通过智力发展中自然发生的抽象化过程——几乎可以说是蒸馏过程,在人们的头脑中,从或多或少有限的和互相限制的许多神中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神的观念。

因此,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

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而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还要繁杂和荒唐得多),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它们在这里也不是在别的意义上使用的。

(摘自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部哲学问题都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B.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在中世纪觉醒后才十分清楚地提出的。

C.由于对自然界的本原的不同认识,哲学家分成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两大阵营。

D.恩格斯观点中,可以认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意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入手,展开论证。

B.文章讨论了个人不死的臆想产生的原因,并认为也是由于这一原因产生了神。

C.文章在论证中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界的本原,从而引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D文章通过大量的篇幅阐述了哲学基本问题和哲学中两大阵营根本对立的原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如在人死时灵魂离开了肉体却继续活着,那就不能设想灵魂还会死亡,灵魂不死的

观念就产生了。

B.一切宗教的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

问题亦是如此。

C.一个人是德国唯心论哲学代表人物,那么他断定精神是自然界本原,但认为创世说非

常繁杂和荒唐。

D.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但是自然界的本原是

物质而非精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车轮轧过麦子

陈柳金

在架子之间来回找寻,十几个木架子,摆满款式各异的坛坛罐罐。我想起大冬天在围龙屋斑驳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唏嘘起这霜冻,连地里的油白菜都挂了冰条,好一阵沉默之后,呼出白气呵一下微疼的指头,猛地打开了话匣子,说书人一样唠叨着前尘旧事、家长里短和田间稼穑。一拃宽的阳光正好照在这群壑纵横的脸上。

这里却没有阳光,也许这些坛坛罐罐是拒绝阳光的吧,簇拥在一排排木架子之上往幽暗处延伸。我没有感到阴森之气,而是在似醒未醒的晨雾里,隐约看见山谷与田垄间摇曳着草木的欢欣,那里一定有稷谷、花生、豌豆、玉米、红薯、香芋、山药的影子。我耸了耸鼻翼,循着熟悉的气味往前走,时隔多年,我依然能辨认出它们的气息。在啁啾鸟唱和盛大蛙鸣中,我看见了母亲的影子,她在那块浮着泥油的田里弓腰播撒带芽的谷种。

汗水濡湿了母亲的鬓发和衣衫。她看见我时,很惊愕。是的,母亲至少有六年没见过她的儿子了,恍若隔离在个世费里,只能将思念托付给断断续续的梦。管理员啪地拧亮灯,天花板上的五六盏大瓦数灯泡洒落橙黄色亮光,一定刺到了母亲的眼睛。我逆着光往前走,每一步都很深沉,母亲被罩在神奇的光晕里,我的视网膜疼痛来,一股温暖面滞湿的液体喷满

眼眼母亲轮廓分明的验庞瞬间变得模糊。我使劲揉眼,生的母亲从视域中消失。终于、母亲笑了,豌豆花一样放出的笑意我用力抱紧她,说,!

那些谷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动情眉眼间挂着的不知是泪水还是露珠。一阵风吹来,田垄上响起塞塞率的声响,晨光帮我翻译出一句句自然之语。我听出来了稷谷、花生、豌豆们到底是与母亲有深感情的,它们舍不得她。而母亲,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了,她要在约定的时间回家!

一支鼓乐队吹奏唢呐,击响鼓钹,热热闹闹地从我们身边走过。跟在后面的那群人穿着浅红色上衣有低眼的哭声传来,更多的人却表情如常,还有几个人脸带微笑。我奇异地想起了婚礼,传统习俗有哭嫁的仪式。记得母亲在我小时候曾唱过几首哭嫁歌仍能默念其中的几句:一滴泪儿落在枕头上/薄身穿上新衣裳/打起灯笼找嫁妆坐在门口眼泪不住淌/他有几头牛和羊他有几个打谷场/我不稀罕只要我的娘/心里话儿对谁讲/半夜起身冰凉凉/水里丢个月亮白晃晃/哎呀我的天呀/哎呀我的娘……

……

母亲的骨灰坛一放就是六年,这六年时间母亲是何等的孤独。要是还在这个世上,她已经在田地里至少播撒了六次种子这些年,阁楼木棚上的种子坛也枯等了六年,它们渐次变成一只只空坛子。父亲也老了,他再没有能力下地耕种,我们兄妹仁忙着各目的事,田地只能在鸟鸣蝉唱中荒芜。

七月,我们在村里选了一块向阳的墓地。母亲,终于可以回家了。

那晚,我开着车从三百公里外的珠三角回家,在老家的高速路上,孩子看见前方飘浮着星星点点的亮光,很是好奇。我告诉她那是萤火虫、孩子非常兴奋,毕竟从来没有看过真实

的萤火虫。我还告诉孩子萤火虫喜欢啃食南瓜苗,你祖母用鸡蛋壳熏烤,萤火虫最怕这味道,远远闻到就飞走了。孩子当然见过她的祖母,但再过几年,祖母的印象便会越发模,就像很多城里的孩子不认识萤火虫一样。

进村的水泥路面,晒着金黄的稻谷,没有预留车行道。我不知多久没看过这奇异的乡村景致,这大概在偏的乡下才能看到。小时候没地方晒谷,干脆把尼龙纸摊在路面,谷子均匀地撒开,直到晒干时再收拢起来。我不忍把车从稻谷上开过去,但入宫时辰很紧,这是绝对不能延误的。我只得往前开,在快要轧上稻谷时、车突然熄了火无论如何都打不着。

一定是母亲不愿意我把车从稻谷上开过去,我跪在母亲面前,抱起坛子奔跑着跨过沟渠田垄,把母亲送进墓穴,如同把一粒种子到工地里,耳畔传来深深浅浅的鸟唱和蛙鸣……(有删减)

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散文开头写母亲像说书人一样唠叨着家长里短,阳光照在母亲脸上,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引出了下文对现在幽暗而不阴森的环境描写。

B.母亲与作者隔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作者只能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梦到母亲,在梦中他用力

C.鼓乐队走过去,跟在后面的那群人更多的人表情如常,还有几个人脸带微笑,反映了这群人的冷漠,讽刺了当今社会普遍流行的形式主义。

D.车快要轧上稻谷时的突然熄火被作者认为一定是母亲不愿意他把车从稻谷上开过去,直接表现了封建迷信对作者的影响之深,毒害之严重。

5.《车轮轧过麦子》中被删减的一段有:“即使日子再拧巴,母亲也会像一尾健忘的金鱼忽略掉一些不愉快,而在耕作上,她却挺直筋骨,撑起日子的脊梁。”请简要分析这一段文字的作用。(5分)

6.理解文中三处划线句子中“回家”一词的含义,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政治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刻领会“新时代”

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的到来,是长期奋斗的结果。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

(摘自《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我有一个朋友在欧洲,最近他也想开个公众号写东西,过了好久还没开始写。我就好奇问他,他说家里的网络太慢了,下个word都要好久好久,公众号排版一次都要排崩溃,都是网速闹的。他无比怀念在国内便捷快速的网络环境。

这跟国内日新月异的发展反差太大了。国内的新模式发展太快了,这两天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都开始刷屏了。刚好这两天看到个新词,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这个新四大发明,据说是在中国的老外评出来的,他们现在回国,没了这几个宝贝,都觉得生活很不方便。

我问这个朋友怎么看新四大发明的提法,他说,太认同了。还有国内的网红,视频直播,微信,美图秀秀,他觉得都是国内很牛的领导世界的产品。他都觉得,现在在欧洲呆久了,都有OUT的感觉,想做点什么事情,都要靠国内。

(摘自互联网)

材料三:……但如果时光机真的被发明出来的话,那样的未来也一定是令人恐惧的吧,因为如果现在的一切都能被修改,那么此刻也就失去了意义……技术革新催生了匿名人胆大的“键盘侠”、骂不绝口的高端玩家,也污名了“公共知识分子”……一个为“倒退主义”提供口实的突出情况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反而比前人读得更少、看得更少、听得更少……

(摘编自萌芽杂志惊奇组《新四大发明考》)

材料四:首先,我们讲人工智能在语音方面的突破,人工智能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上面最近都取得了非常瞩目的结果。2016年10月份由微软美国研究院发布的一个语音识别的最新结果实现了错误率为5.9%的新突破,这是第一次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跟人类似的语音识别的错误率。

其次,在图像方面,人工智能也有很多长足的进步,比如图像识别的ImageNet比赛,用计算机去识别数据集中1000个类别的图像。在2015年,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ResNet,获得了2015年ImageNet的冠军,错误率是3.5%,而人的错误率大概是5.1%。所以可看出在特定领域、特定类别下,其实计算机在图像识别上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的水平。2016年我们微软亚洲研究院再接再励,在比图像识别更难的一个任务——物体分割上面取得了冠军。

除了语音和图像以外,其实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上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左边这张图描述了各大公司都在不断地提高各自语音机器翻译的水准和技术,右边这张图展示的是去年

12月微软发布了Microsoft Translator的一个新功能,它支持50多种语言,可以实现多个人多种语言的实时翻译,比如大家每个人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只要拿着手机用这个APP我们就可以互相交流。你说一句话或者输入文字,对方听到/看到的就是他的母语。

(摘自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工智能达到了什么程度》)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赢得未来,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必然是长期奋斗的结果。

B.从新四大发明可以看出,中国的科技水平目前在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C.人工智能在语音方面、图像方面、自然语言上面都有了巨大的进步,这对自然科学、经济、社会都会有影响。

D.科技在少部分层面对人类有好处,但其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一些人提出了倒退主义,指出人类文明在倒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和拓展,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经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透过高铁的窗看到几千里的山河如受到惊吓般后退,与骑上自行车行驶在乡间的小道上清风拂面,前者和后者相比之下,后者更令人心驰神往。

C.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生产率的逐渐提高,大部分人类将会以出生率逐渐下降的方式被自然淘汰,而人工智能只不过是其中的最后一棒。

D.现在的中国正在科技大爆发,并且规模越来越大,科技成果输出在以远快于经济成长速度的速度成长,在最新科技发展上中国是全球核心力量。

E.共享单车的受欢迎,是公众对共享经济的拥抱和选择,是中国人对通行便利性提高的自然需求,它解决了交通站点到具体地点的“最后一公里”。

9.汉语盘点2017中,“新时代”、“新四大发明”、“人工智能”入围五大候选国内词,结合材料及你所了解的知识,说一说你对这三个词的看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文盛,字道茂,彭城人也。世仕

..魏为将。父庆之,天监初,率千余人自北归款,未至道卒。文盛仍统其众,稍立功绩,高祖甚优宠之。大同末,以为持节、督宁州刺史。先是州在僻远所管群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獠感之风俗遂改。

太清二年,闻国难,乃召募得数万人来赴。世祖嘉之,以为持节

..、散骑常侍、左卫将军、督梁、南秦、沙、东益、巴、北巴六州诸军事、仁威将军、秦州刺史,授以东讨之略。于

是文盛督众军东下,至武昌,遇侯景将任约,遂与相持。久之,世祖又命护军将军尹悦、

平东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珣等会之,并受文盛节度

..。击任约于贝矶,约大败,退保西阳。文盛进据芦洲,又与相持。侯景闻之,乃率大众西上援约,至西阳。文盛不敢战。诸将咸曰:“景水军轻进,又甚饥疲,可因此击之,必大捷。”文盛不许。文盛妻石氏,先在建邺,至是,景载以还之。文盛深德景,遂密通信使,都无战心,众咸愤怨。杜幼安、守簉等乃率所领独进,与景战,大破之,获其舟舰以归。会景密遣骑从间道袭陷郢州,军中凶惧,遂大溃。文盛奔还荆州,世祖仍以为城北面都督。又聚赃污甚多,世祖大怒,下令责之,数其十罪,除.其官爵。文盛既失兵权,私怀怨望,世祖闻之,乃以下狱。时任约被擒,与文盛同禁。文盛谓约曰:“汝何不早降,令我至此。”约曰:“门外不见卿马迹,使我何遽得降”文盛无以答,遂死狱中。

(节选自《梁书·徐文盛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是州在僻远/所管群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獠感之/风俗遂改/

B.先是/州在僻远/所管群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獠感之/风俗遂改/

C.先是/州在僻远/所管群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獠感之风俗/遂改/

D.先是州在僻远/所管群蛮不识教义/贪欲财贿/劫篡相寻/前后刺史莫能制/文盛推心抚慰/示以威德/夷獠感之风俗/遂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仕,是指世代做官,仕,即做官,这里可以翻译为“他家世代在魏做官,担任将领”。

B.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也指官职名,在文中取后一种解释。

C.节度,官名,三国时吴孙权始置,初为掌管军粮,至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

D.除,在文中是“授予官职”的意思,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还有:拜、陟、擢、赏、迁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盛立下功劳,深得高祖宠爱。徐文盛继续统领手下的一千余人马,渐渐立下了许多功劳,高祖对他很是优待宠爱。大同末年,高祖授任徐文盛为持节、督宁州刺史。

B.文盛心忧国家,忠义得到嘉奖。徐文盛听说国家发生祸乱,于是招募将士,他率领数万人赶来救援,世祖嘉赏他的忠义,授任他许多官职,把向东进讨的方略交付他。

C.文盛能屈能伸,面对强敌避战。徐文盛等人在贝矶大败任约,又进军占据芦洲,与任约相持。侯景听到消息,就率大军顺流西进援救任约,也达西阳,文盛不敢出战。

D.文盛贪赃枉法,深为财物所累。徐文盛逃回荆州,世祖于是命他为城北面都督。徐文盛又贪脏纳贿,暴敛财物,世祖十分生气,下令惩处徐文盛,列举他的十条罪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水军轻进,又甚饥疲,可因此击之,必大捷。

(2)会景密遣骑从间道袭陷郢州,军中凶惧,遂大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过比干墓聂夷中

佞是福身本,忠作丧己源。

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

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

腐骨不为土,应作石木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前两句表面上写奸佞才能有福,忠臣只能惨死,实际上是讽刺统治者的亲奸佞远闲人。

B.虎毒尚且不食子,但是人却没有这种骨肉的恩情,比干是纣王的叔叔,却被纣王挖心而死。

C.日光不能照入黄土之下,黄土之下埋葬着比干以及千万直言忠臣的冤死之魂,实令人叹惋。

D.作者感叹比干的身体即使腐烂也不应该作黄土,应该作为石木的根,表达了诗人对其称颂。

E.作者经过比干墓,虚写比干其人其事,再加上描写实景,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诗格得以提升。

15.中国诗歌以含蓄美见闻,诗歌常常都有“话外之音”,请简要分析概括作者通过这几句诗所要表达的话外之音。(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紧承开头写茅草乱飞的情景。

(2)《赤壁赋》中写苏子与客到赤壁后不久的月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据悉,在当天地铁作恶后,该男子又尾随另一女子,不仅强行拥吻还上下其手

....。

②我们目前自顾不暇,郑成功不来就是天主保佑了,我们还好去惹他么我们不能为别人火中

..

取栗

..。

③工会的善意之举也存在易遭诟病之处——拿着企业的赞助借花献佛,难避瓜田李下

....的嫌疑。

④文艺既要普及,又要提高,群众熟悉的是下里巴人,但他们也需要阳春白雪

....的作品。

⑤来此演出的歌女,有半老的徐娘,有豆蔻年华

....的少年,也有未成年的幼童。

⑥无论是“三人成虎

....”还是“以讹传讹”,自古至今,谣言的传播速度总是令人咂舌不已。

A.①③⑥B.①③④

C.②④⑤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新加坡《海峡时报》11日报道,这是英拉逃离泰国后第三次被发现出现在公共场合。去年12月底和今年1月初,英拉两次被爆出现在英国伦敦。

B.但在这背后,却是“全民游戏时代,孩子沉迷引担忧”,那么,游戏产业是洪水猛兽吗游戏公司该做些什么如何告别野蛮生长,以及“跪着发展”

C.传统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是基于区域规划的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的,指的是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的理论,同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

D.沿着崎岖山路走访,习近平主席一一走访贫困户,并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座谈交流,结合当地特点给村民们支招致富路。

19.下列各诗句中,所描绘的景物中流露出的情感最相似

...的两句是(3分)

①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②绿桑非苑树,青草是宫莎。③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④荒谷啸山鬼,深林啼子规。⑤幽冀桑始青,洛阳蚕欲老。⑥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⑦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⑧酒旗和柳动,僧屋与云齐。

A.⑦⑧

B.①⑤

C.③④

D.②⑥

20.请简要赏析下面给出的现代诗歌。(5分)

《眨眼》(顾城):在那错误的年代/我产生了这样的“错觉”/我坚信/我目不转睛/彩虹/在喷泉中游动/温柔地顾盼行人/我一眨眼——/就变成了一团蛇影/时钟/在教堂里栖息/沉

静地嗑着时辰/我一眨眼——/就变成了一口深井/红花/在银幕上绽开/兴奋地迎接春风/我一眨眼——/就变成了一片血腥/为了坚信/我双目圆睁

21.在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问题作答,不少于80字。(6分)

(1)文学类:让你最心酸的一瞬间是什么

(2)实用类:如何去看待中西结合的月饼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成为课标修订重点,古诗文背诵篇目从原来的64篇增至72篇。对此有人表示:事是好事,但这样72篇的量,会不会太大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背背古诗就能行了吗

请从个体成长的角度,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要求选好立场,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一)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 CBD 4 D 7-8 D AE(多选题只答对一项给2分)10-12 BDC 14 CE 17-19 BAA

1.C A项,原文表述为“全部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选项中删去定语,表述有误;B 项,原文表述为“只是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并不是中世纪觉醒提出的,表意不清且有误;C项,与原文表述相符合;D项,原文表述中“除此之外”“别的”被删去,表述有误。

2.B 原文表述为“由于十分相似的原因,通过自然力的人格化,产生了最初的神”,并非由于这一原因,文中也没讨论这一原因,只是指出这一原因,B项表述不正确。

3.D 根据原文可知,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D 项表述不正确。

4.D A项,表述基本正确;B项,表述基本正确;C项,“反映了这群人的冷漠,讽刺了当今社会普遍流行的形式主义”表述并不完全正确,作者并没有过分的讽刺,但是这也是对这一文段的一种理解方式,相比D项,不能作为正确选项;D项,“直接表现了封建迷信对作者的影响之深,毒害之严重”纯属无中生有,于文无据,题目要求选出最不恰当的一项,故选择D项。

5.①表现了母亲乐观向上、热爱劳动的性格特点,丰富了母亲的人物形象,母亲愿意选择忘去那些不愉快,是对生活的一种乐观、积极;②更能勾起读者对母亲过世的哀婉,有利于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与深爱之情的表达,这样一个对生活乐观、对家庭有担当的母亲,怎不伟大;③完善了散文的情节,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更加突出。(前两点每点2分,第3点1分,共5分)

6.①“回家”是指母亲入土为安,在黄土中安息,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安息,生者方觉心安;②母亲一生热爱黄土,热爱这片土地,所以黄土就是她精神上的家,母亲到了黄土中,也就是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③母亲回家,突出的是散文的主旨,反映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深爱与挂念,六年来,母亲终于得以安葬,正是此事,勾起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思念。(6分,每点2分)

7.D D项,“一些人提出了倒退主义,指出人类文明在倒退”与前文并未构成因果关系,而且“人类文明在倒退”并不是既定事实,因此使用“指出”一词并不正确。

8.AE A项完全正确,B项“后者更令人心驰神往”的判断并不一定准确,C项只是一种预测,而并非既定事实,作为正确答案不妥,D项中国只能说是全球核心力量之一,而非全球核心力量,E项表述基本正确,故最恰当的选项为AE。

9.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每个词的分析和评价各给1分,综合评价给1分,合4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徐文盛字道茂,彭城人。他家世代在魏做官,担任将领。徐文盛之父徐庆之,在天监初年,率领一千余人来投诚归顺,但还未到达,途中就死了。徐文盛继续统领手下的一千余人马,渐渐立下了许多功劳,高祖对他很是优待宠爱。大同末年,高祖授任徐文盛为持节、督宁州刺史。徐文盛任职以前,宁州因为地处僻远,管辖的群蛮不懂教化礼义,只是贪图钱财,抢劫争夺接连不断,前后担任刺史的人没有谁能制止。徐文盛推心置安抚存恤,既示以威,又施以德,夷僚都被他感化,宁州风俗于是发生改变。

太清二年,徐文盛听说国家发生祸乱,于是招募将士,他率领招募到的敷万人赶来救援。世祖嘉赏他的忠义,授任他为持节、散骑常侍、左卫将军、督梁南秦沙束益巴北巴六州诸军事、仁威将军、秦州刺史,把向东进讨的方略交付他。于是徐文盛督领众军沿江而下向东进讨,到武昌,遇上侯景的将领任约,徐文盛于是和任约对垒相持很久。世祖又命护军将军尹悦、平束将军杜幼安、巴州刺史王殉等人率军和徐文盛会师,要他们都听从徐文盛调度指挥。徐文盛等人在贝矶攻击任约,任约大败,退兵据守西阳,徐文盛进军占据芦洲,又舆任约相持。侯景听到逭消息,就率领大军逆江而上西进援救任约,也到达西阳。徐文盛不敢出战。他手下众将都说:“侯景的水军轻率进军,军士又很饥饿疲劳,可以乘此机会进击他们,一

定获得大捷。”徐文盛不答应。徐文盛之妻石氏,原先在建邺,在遣时候,侯景用船载着石氏送回徐文盛那儿,徐文盛深深感激侯景,于是派出使者和侯景秘密来往,全无交战的打算,他手下的将领都愤怒且怨恨。杜幼安、宋遥等于是率领自己手下的部队单独挺进,舆侯景交战,大破侯景军,缴获侯景的船舰归来。正逢侯景秘密派遣骑兵从小道袭击郢州,郢州被攻陷,徐文盛军中恐惧不安,于是全军溃败。徐文盛逃回荆州,世祖于是命徐文盛为城北面都督。徐文盛又贪脏纳贿,聚敛财物很多,世祖十分生气,下令惩处徐文盛,列举他的十条罪状,削除他的官爵。徐文盛丢失兵权以后,心怀怨恨,世祖知道后,就把徐文盛囚入狱中。当时任约也被擒获,舆徐文盛关押在同一个地方。徐文盛对任约说:“你为什么不早些投降,现在害得我被关在这个地方。”任约说:“我军营门外见不到你的马蹄痕迹,叫我怎么投降。”徐文盛无话可答,最终死在狱中。

10.B 汉语翻译为:徐文盛任职以前,宁州因为地处僻远,管辖的群蛮不懂教化礼义,只是贪图钱财,抢劫争夺接连不断,前后担任刺史的人没有谁能制止。徐文盛推心置安抚存恤,既示以威,又施以德,夷僚都被他感化,宁州风俗于是发生改变。

11.D 除,在文中是除去官职的意思。

12.C 由原文表述“乃率大众西上援约”可知,侯景率大军逆流而上西进援救任约,而非顺流而下,C项错误。

13.(1)侯景的水军轻率进军,军士又很饥饿疲劳,可以乘此机会进击他们,一定获得大捷。(2)正逢侯景秘密派遣骑兵从小道袭击郢州,郢州被攻陷,徐文盛军中特别地恐惧不安,于是全军溃败。(重点词语:①轻进:轻率进军②因此:乘此机会③必:一定④会:恰逢⑤间道:从小道⑥凶:特别地,过甚地)

14.CE C项,“黄土之下埋葬着比干以及千万直言忠臣的冤死之魂”于文无据,诗歌中并没有提到千万直言忠臣;E项,诗歌中并没有对实景进行描绘。

15.①佞是福身本,忠作丧己源:诗人的话外之音是,当今小人得志,奸佞当道,是因为社会的不公,讽刺了统治者的亲小人而远贤臣;②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诗人的话外之音是,人之间需要亲情,倘若连相互之间的感情都没有,那么活在世上也就失去了意义;③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诗人的话外之音是,上苍无眼,只能被表象所迷惑,这也是小人得志的原因之一,讽刺了君王只能看到表面;④腐骨不为土,应作石木根:诗人的话外之音是,比干为了坚守正义而死,为了忠臣而死,是值得我们称颂的,应该在我们心中永远的活着。

⑤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有忠言而不敢进谏的无奈,对奸佞当道这一社会现象的痛恨。(前四点每点1分,第5点2分,合计6分)

16.(1)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合5分)

17.B ①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在此使用不妥;③瓜田李下:指容易引起怀疑的地方,在此使用不妥;④阳春白雪:后面不需要加“的作品”,在此使用不妥。

18.A B项,应改为“却是‘全民游戏时代,孩子沉迷引担忧’的争议”,C项,删去“的理论”,D项,删去“走访”。

19.A 解析略。20-22 略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 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8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 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一棵倔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 .. 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深邃蜿蜒荒疏 B.幽邃蜿蜒稀疏 C.深邃曲折稀疏

D.幽邃曲折荒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Ⅰ及答案word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赏鉴,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2018年高考全国卷2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答案 1 2 3 35 39 1~3题。 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 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 为其重要前提 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无助于思想的创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d12701561.html,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 一。 13 A

当代思想癿组成部分。 B 上思想家癿思想内涵。 C 下形成创造性癿思想。 D 既有思想演进癿过程。 23 A 子之学癿差异。 B 癿关系进行论证。 C 癿必要和可能。 D 实癿顺序推进癿。 33 A 上是互相隔膜癿。 B 国和世界文化癿建构。 C 劣亍促进新思想生成。 D 逐渐过渡到“接着讱”。 315 4~6题。 赵一曵女士阿成 他人的风度。 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 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赵一曼女士喜 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 很没面子。

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1936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 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 点了一颗烟。 道上山。 20天时间。 幼年丧母、恋 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 20 一曼、韩勇义、董 赵一曼女士淡淡的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一 些松树。 前夕了。

!赶快 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 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4 3A 引起了读者癿注意。 B 到有价值癿回答。 C 曵仍活在人们癿记忆里。 D 了赵一曵癿英雄本色。 5 6 6 6 312 79题。 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 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 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于 2017年8月10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 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 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 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 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 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 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 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 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 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 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 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 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 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 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江苏卷-精华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要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一。,。,,,,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 B.抖空竹荡秋千下围棋放风筝 C.下围棋放风筝抖空竹荡秋千 D.抖空竹放风筝下围棋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3.00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从懵.(mē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2.(5.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 ....,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含的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蜂、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 伐。”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当然,关于 ..绘本创作者,需要 1

2018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天津卷及答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一棵倔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1.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 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 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 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深邃蜿蜒荒疏 B. 幽邃蜿蜒稀疏 C. 深邃曲折稀疏 D. 幽邃曲折荒疏 【答案】1. D 2.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A,悄(qiāo)无声息——(qiǎo),盘垣——盘桓;B,蓊(wēng)郁——(wěng);C,倔拗(ào)——(niù)。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深邃:深远、.深奥、深沉;幽邃:幽深、深远。根据文中“悄无声息”,形容环境的安静,选“幽邃”合适。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曲折,指弯曲、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违背自己本意的奉承。第二空修饰的是“流水”,选“蜿蜒”合适。荒疏:指浮躁、荒唐;没有注意而失礼。稀疏:(物体、声音等) 宽松;不稠密。第三空修饰的是“枝叶梢头”,选“稀疏”合适。所以本题选B。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 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主语不一致,应该把“写作了”改为“写作的”;B,语序不当,把“倾尽毕生精力”调至到“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这句的前面;D,关联词语误用,把“无论”改为“不论”。 4. 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四书语录体舍生取义逝者如斯夫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真题及答案详解

2018年高考全国卷I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新课标1)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 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 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 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 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 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 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 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 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与西 方的思想文化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 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 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 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 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

2018年全国卷I高考语文试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I)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展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2018年全国二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 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 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 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 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 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 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 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 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 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 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 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 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 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

2018年度届高三语文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以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基础,其思想性、抽象性都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直接的关系。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书法家沈鹏则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他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它在文化中无法担当核心的重负。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历史地看,书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法风格的发展史。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进入,挤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书法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书法既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是一种真正地对人、社会、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有滋养作用的艺术。这滋养的力量正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共同涵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源流的儒释道思想给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儒家给了书法中正平和,道家则让书法飘逸超迈,佛家赋予它空灵玄远。 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艺术形式,抑或是文化内涵,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要健康有序地发展,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处理好的问题。 传承至极是经典,经典至极才是创新。失去传统的参照,创新只能是造作概念,闭门造车。针对文化传统缺失和盲目创新之风盛行的现实状况,书法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应该而且必然是回归传统——回归它文化的传统,艺术的传统。 书法回归文化传统,回到儒释道的文化根源是要获得思想的滋养。如果书法本身没有文化精神的内蕴,书法工作者不了解它的文化传统,它就会丧失文化上的独特性。书法承载着道,同儒释道的原典一样,书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而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是完成这一切的根本。 书法回归艺术传统是为了艺术审美的纯化,这就要在书写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既要对历史的技法层面诸如笔法、墨法、结体和章法等基本要素有全面体会和熟练掌握,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也要在审美上以古代经典文论、法帖为理想,通过研习、临摹和吸纳,体现对于经典艺术品格的追求。无论帖学与碑学,它们都在长期的操作实践中确立了书法创作的基本范畴和审美规范。书法是用其极简略的笔墨、精粹的线条去表现对万物的情思,用线条的起伏、粗细、曲直、干湿、轻柔、光润的不同变化去传达作者的精神人格。这种审美的纯化有利于书法作者感情的凝结和表达,塑造自己的风格特色。没有情感的注入,书法只会沦为冰冷的技术,不管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抑或苏东坡的《寒食帖》,里面无不灌注了浓烈的情感,当然也就形成了光耀书法史的个人风格。 (摘编自《科学对待中国书法的文化传统》)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书法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以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的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B.熊秉明认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书法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因此,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 C.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所以,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进入中国。 D.沈鹏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书法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指出书法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B.文章认为,书法艺术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就是回归传统。 C.文章采用层层深入的顺序展开论述,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中心论点。 D.文章笫六段运用例证法阐述了审美的纯化对书法作者的有利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法回归艺术传统就要在书写性和艺术性上下功夫,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审美上体现对经典艺术品格的追求。 B.当今社会,造作概念、闭门造车的书法创新,是缺失文化传统的表现,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应该而且必然是回归它文化、艺术的传统。 C.线条对于书法极其重要,线条起伏、粗细、曲直、干湿、轻柔、光润的不同变化可以传达书法作者的精神人格,表现其对万物的情思。 D.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都注入了书法作者浓烈的情感,形成了光耀书法史的个人风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纯生活 冉正万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全国1卷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学@科网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III卷)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一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的强调空间公共性或片面的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人,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结果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 (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丧失了基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