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京地铁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南京地铁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南京地铁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南京地铁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do:i 10.3969/.j issn .1672-6073.2011.01.003

都市快轨交通#第24卷第1期2011年2

热点研讨

南京地铁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王新民

(南京地铁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8)

摘 要 介绍南京地铁新街口换乘站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概况。以取得的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为实例,说明在城市繁华的中心地区,结合地铁建设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 地下空间规划 开发利用 经济效益 南京地铁中图分类号 U 231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73(2011)01-0011-04

城市地下空间是不可再生的重要的城市空间资源,位于城市地下的轨道交通,构成了规模庞大的网络,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南京地铁1、2号线工程概况

1.1 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南京都市区4388k m 2

,其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2050年)17条线,总长610k m 。南京地铁1、2号线是该线网中的骨干线路,两线在主城中心的新街口广场地下相交,为缓解主城特别是中心区交通的紧张状况,也为加强新城与主城的快速联系,先期建设。

1.2 南京地铁1、2号线概况

南京地铁1号线2000年12月12日开工建设,2005年9月3日建成运营。2号线2006年5月1日开工建设,2010年5月28日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约85k m,共56站,其中:1号线21.72km,16站;1号线南延24.2km,15站;2号线25.24k m,19站;2号线东延12.24k m,6站。新街口站是1、2号线的换乘站,见图1。

2 新街口换乘车站规划与设计

2.1 新街口地区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

新街口站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周边为长江路、上海

收稿日期:2010-11-30

作者简介:王新民,男,科技公司专家组成员,高级工程师,

w ang xm 1942@163.

com

图1 南京1、2号线示意

路、管家桥、王府

大街、石鼓路、淮海路和洪武路所围的面积约1k m 2

,是南京市商业最集中,商业面积容积率最高、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其商业利润约占全市的1/3。但是,由于城市各种设施的缺陷,新街口地区存在

以下问题:

1)该地区地下空间面积虽达30万~40万m 2

,但基本为高层建筑地下室,且功能上以机房和车库为主,相互独立,没有统一规划,布局凌乱,缺乏联系,其状况制约了地下空间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2)地面交通极其繁忙,这里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同时又是市中心的汉中路、中山东路(东西向)和中山路、中山南路(南北向)交通主干道的交会点,因此人流、车流十分拥挤。

3)道路狭窄、街区拥堵,该地区主干道路仅宽40m,两边高楼林立,中山南路及圆形广场上架设多座人行过街天桥,整个街区人流拥挤、车流嘈杂。每逢节假日,情况更加严重,过街天桥上人满为患,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新街口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

4)该地区客流量大,以商业客流为主,商业营业规模约占全市的30%。据历年统计,新街口地区是全市客流量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日均客流量超过50万,节假日的突发客流量更大,可达60万~100万人次。

为改变新街口中心地区布局凌乱、人流拥挤、车流拥堵的状况,改善周围环境,促进商业经济发展,以地铁建设为契机,于1998年~1999年由规划局牵头组

11

都市快轨交通#第24卷第1期2011年2月

织,进行了5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地区地下空间规划6,规划主要目标为:考虑中心区改造的需要,以地铁建设为依托,结合现有地下设施,有序地开发具有一定规模、高质量的地下空间,以增加城市空间容量,使城市上下部空间协调发展,通过规划调整和建设,提高该地区的空间利用效率,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改善交通组织,环境品质,使新街口地区成为/功能布局合理、空间利用高效、形态有序、交通便捷、设施齐备、环境宜人、特色鲜明的城市与建筑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商业、商务中心区。0

2.2 地铁新街口换乘车站设计概况

依据5新街口地区规划6和5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地区地下空间规划6总体思路,新街口地铁换乘车站设计经多方案比较,选择了T 型换乘的3层方案。该站的布置主要为商业、公交以及地铁换乘客流服务。车站地下1层形成地下步行商业街,通过24个出入口把车站周边地下商业建筑连接起来,成为该地区地下商业网的联络枢纽(见图2)

图2 新街口换乘车站

南北向1号线新街口站位于新街口圆形广场以南,淮海路以北的中山南路之下。车站长311.872m 、宽24.2m,总建筑面积35365m 2

,是1号线一期工程最大的一个车站。为地下3层岛式站台车站,其中地下1层为附建式商业层,地下2层为站厅层,地下3层为站台层,站台南端设有单渡线。车站共设16个出入口和3组风亭,其中9个出入口、2个风亭与周围建筑结合建设,采用盖挖逆作法施工。总工期852d ,车站总造价17682.5万元。

东西向2号线新街口站位于汉中路和中山东路之下,为地下2层岛式站台车站,其中地下1层为站厅层,地下2层为站台层,西端设单渡线。车站共设8个出入口和3处空调通风机房(风亭),车站净宽21.6m,总长约440.3m,总建筑面积23308.27m 2,其中商业面积5409.8m 2

。采用明挖法施工,为2层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主体结构总工期480d ,车站造价约17481.20万元。

由图3可见,地铁1、2号线新街口换乘站建成后,西从汉中路管家桥地下过街道向东至破布营步行商业街,北从新街口圆形广场南到淮海路、石鼓路路口,1、2号线在新街口站地下1层全部是贯通的,通过地铁12号和13号出入口之间的地下通道与正洪街人防地下商业街互通,这样就将新街口地区最繁华的商业景点全部连接起来。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地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促进新街口地区商业的繁荣、发展,

而且也给地铁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图3 新街口站站厅示意

新街口换乘站依据5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地区地下空间规划6及南京地铁/经营、景观、创新0的理念进行设计,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1)在控制车站规模、优化地铁使用功能(进出站/换乘)的同时,保证地下商业空间的相对完整、独立。

例如,不在地下1层设置售检票设备,从而避免地铁与商业功能混杂。

2)地下1层的步行商业街,整合了周边建筑的地下空间,将地铁与商场联系在一起,促进新街口地区地下空间系统的形成;整合了地上、地下步行交通体系,改变了广场及周边街区的景观和城市面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和经济效益。

3)地铁车站的地面出入口、风亭设计结合景观要求,与周边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4)新街口站客流量非常大,设计首先要满足客流进出站及换乘需要,地铁客流通过2号、11号和12号出入口直接进入站厅层,也可通过分布于环岛至淮海路路口的中山南路两侧的14个出入口进入地下1层,再由3组楼扶梯和1组楼梯达到站厅。地下1层作为步行商业街与地铁功能完全分开,保证周边商业客流方便穿行,同时作为地下过街道(拆除能力不足的过街天桥),24h 开

12

南京地铁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放,整个路段形成多个过街点,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5)事故状态下,地铁与商业空间各自独立分区、独立供电、独立救助。商业与地铁分别设有专用消防通道,在正常状态下既要保证两部分间的联系方便,又要保证不同营业时间情况下地铁车站的正常使用。

6)先期建设的车站为后期车站的建设预留条件,地铁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节点(新街口圆形广场下的地下空间)由1号线先期实施,节点的设计制约着后期实施的2号线车站设计,因此,1号线车站设计考虑了2号线车站的使用功能和设备需要,为后期车站的实施预留了条件。

2.3 车站附属建筑结合建设情况

附属建筑设计贯彻景观理念,

做到景观协调一致。图4 6号出入口

出入口分为3种情况:设地面亭的出入口见图4,考虑景观需要,外形和色调与金陵饭店一致;和建筑物结合的出入口

见图5 15号出入口

图5,进入大洋百货公司地下1层;敞开的出入口见图6所示的破布营步行街口。出入口和周围商厦、公司地下1层(或地下

2图6 24号出入口层)全部连通。地面风亭设于花坛内(国药大厦广场上)。冷却塔设于建筑物(如招商局)裙楼。

3 新街口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根据南京地铁总公司三位一体(建设、运营、资源开发)的定位,对地铁资源(尤其核心资源)进行总体策划,以使效益最大化。

3.1 新街口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

南京地铁资源开发主要内容:核心资源、工程建设服务、运营服务。新街口站开发主要内容:广告、

商铺、

图7 新街口站开发内容

冠名权、视讯、银行、通信见图7。

3.2 地铁资源开

发4项原则

1)规划引导。事先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规划,在实现地铁运营服务基本功能的同时,提升地铁资源的技术含量和价值水

平。以规划的理念引导资源开发,实现地铁资源开发与运营服务的和谐共生和协调发展,提升地铁服务的含金量和社会影响力。

2)设计到位。将资源开发规划形成的概念和框架转变成资源开发实施方案,以市场为导向,完善资源类产品的使用功能,设计到位与经营需求相结合。

3)同步建设。与地铁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和建设,有利于资源类产品的建造,降低建造成本,为后续资源开发经营预留空间。

4)有序开发。地铁空间开发利用的资源很多,地铁资源类产品作为新生事物有一个被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地铁资源开发在营造都市时尚新生活的同时,

应 图8 大厅广告

重视消费者的感受和适应能力,对资源实施分步、递进式的开发,创造和谐的地铁新生活。

3.3 开发利用实况

新街口站开发利用的主要情况见图8~图12

图9 通道广告

图10

站台视讯

图11 车站银行

图12 商铺

13

都市快轨交通#第24卷第1期2011年2月

3.4招商情况

资源招商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环节。通过资源招商运作、合作经营实现资源价值。根据市场情况和资源特性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制订阶段性的经营目标,根据不同资源特点,选择不同的招商时机、采取不同的招商方式。例如,车站商铺选择有大型商业连锁经营业绩的企业参加招商,整体承租。

3.5新街口换乘站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济效益

2005年南京地铁1号线开通至今,随着客流的增长,经济效益也不断增长(见图13)。截至2010年7

月,1号线实际收益超过2亿元人民币(含新街口站)

图13经济效益增长

地铁新街口站地下空间开发收益情况如下:

1)核心资源。车站商铺1号线2500m2,2号线5409m2,整租800~900元/月m2(按建筑面积),零散1200~1500元/月m2(按使用面积)通道接口按实取费,以上均为固定收益。

2)衍生资源。户外广告、书报亭、自助设备、D M 杂志、广场活动等固定收益,2010年新街口站各项收益合计超过2000万元。

4结语

通过南京地铁新街口车站的规划建设实例,可以得到几点认识。

1)必要性。地铁的规划建设,为城市中心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带来了机遇,结合地铁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势在必行。地铁车站一般建在城市中心区和副中心区,连接城市其他地区中心,形成地下空间的骨架,城市地铁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方向。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核心,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依托,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和地铁交通密切相关。南京地铁新街口站的建设促进其周围地区的规划和建设就是一个实例。

2)加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由于地铁系统能形成四通八达、相互换乘的关系,因而是城市地下空间中最活跃的因素。地铁的建设将为旧城改造、环境整治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创造条件。为使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改变为有机的统一整体,需要对地铁车站所在地区进行统一规划。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持续有序地进行建设,以发挥该地区的整体效益。

3)形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体系。地铁车站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需统一规划,在立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一整套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体系,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结合地铁规划建设应尽早起步。

4)资源开发总体策划。地铁资源开发和利用,需明确资源开发利用理念,并进行资源开发总体策划,做到有序开发。

5)可行性。地铁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除了带来社会效益外,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新街口换乘站的开发利用实例说明结合地铁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是可行的。参考文献

[1]南京市新街口中心地区地下空间规划[G].南京:南京市

规划局,1999.

[2]王文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

出版社,2000.

[3]南京地铁1、2号线新街口车站设计[G].北京:北京城建

设计研究总院,2004.

[4]南京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丛书[M].南京:南京地铁

总公司,1999.

[5]探索并推进积极有效的资源开发模式促使地铁经济良

性健康发展[G].南京:南京地铁总公司,2006.

(编辑:郝京红) Underground Space U tilizati o n

and Deve l o p ment of a Nanji n g

M etro Transf er S t ati o n

W ang X i n m i n

(N anji ng M etro Science&T echnology Consultant

Co.,Ltd.,N anji ng210008)

Abs tr ac:t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 bes t he plann i ng,desi gn and constr ucti on of X i n ji ekou transfer stati on of Nan jing m etr o.

C iti ng t he project as the exa mp le t hat ac h ieved both econo m i c and social benefits s m i ulta neously,author postu l ates t hat 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 b le to develop under gr ound space i n t he pr ocess of m etro co nstr uctio n in do w nto w n are a of Nanji ng cit y. Key wor ds:unban rail transi;t transfer stati on;under gr ound space p l ann i ng;utilizati on and devel op m e n;t econo m i c be nefi;t N anji ng

1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精编版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试卷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是()。 A .美国 B.德国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 [A] 得分: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 A .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D] 得分: 3.综合案例分析,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当注重于()。 A.政策驱动力和商业理念 B.统一规划 C.合理开发 D.综合管理 E.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一体化 用户答案:[BCDE] 得分: 4.国内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主要应用在()。 A.地下研究,试验 B.轨道交通 C.地下街、地下商场 D.应急给水池,贮水池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分析及设计对策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分析及设计对策 摘要长沙地铁体育公园站,位于劳动东路上,规划体育新城南侧,为2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2号线垂直于劳动东路,3号线平行于劳动东路,2号线与3号线同期实施,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换乘形式是此类车站的设计要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车站换乘形式的分析,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铁;车站;同期实施;换乘形式分析 1 工程概述 体育公园站是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的中间站,位于长沙市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劳动东路上,规划体育新城南侧,为2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站,2号线垂直于劳动东路设置,3号线平行于劳动东路设置,2号线与3号线同期施工。 2 边界条件介绍 体育公园周边现状为少量的居住用地,车站所在的劳动东路为双向8车道,由于近期周边规划尚未实现,客流及车流量较小,现状地下控制性管线主要为劳动东路北侧东西向22万伏的电力隧道,隧道断面3550×3100管底标高36.77m。 3 车站换乘形式分析 换乘车站从站台相交形式分为“十”字型、“T”型和“L”型和通道换乘四种换乘形式。 首先从建设时序和线路的走向上讲: 1)若建设时间不同步,相差较远,而且线路为弹性线,则选择通道换乘形式,因为通道换乘近期工程量最小,投资也小,远期线走路向灵活,如长沙地铁1号线省政府站和新河三角洲站都是采用的通道换乘形式。 2)若建设时间同步,或相差较近,两条线的线路走向固定,则有“十”字型、“T”型和“L”型这三种形式。如体育公园站是同期施工。 以上三种换乘形式,每种形式的特点及选定原则如下: 1)“十”字型:①特点如下:换乘客流集中在车站中部,换乘路线较明确、简捷;可形成公用站厅;站台形式的组合方式灵活多样;客流吸引均匀;楼扶梯以及换乘楼梯布置易受限制;当车站设置在十字路口时,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难度较大;当不能同期建设时,先建设的车站要为另一车站预留好条件;②选定原则:在线路相交时,车站尽可能的选择十字型换乘,以照顾路口四个象限的客流。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完整版)简述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

简述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 一.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起步早,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验成熟。 (一)欧美等国城市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始于建设地铁并大力发展城市地铁 (二)第二世界大战中,战略轰炸成为战争的重要样式,巨大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各交战国充分认识加强民防建设,修建地下防护设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城市注重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多功能四通八达的地下城 从地铁交通工程、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形成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人流疏散休闲购物工程。 市政设施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 公共建筑转向地下发展:如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四)值得参考借鉴的国家事例

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了解其特色和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日本的经验作法、特点 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比北欧等国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地下共同沟的建设规模,成熟程度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地下街建设规模大,抗灾能力强。 日本的地下共同沟建设经验成熟,建设数量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瑞典的经验作法、特点 地质条件良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民防工程的结合,实现平战兼容是其突出特点。 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除了住宅的地下室及城市设施外,利用坚固的岩石洞穴建设城市构筑物,地下商城、地下街道、地铁隧道、公用设施沟、停车场、空调设施及地下的污水处理场,地下工厂、地下核电站、石油储罐、食品仓库及地下避难所等。 城市大型地下排水系统居世界上领先地位,不伦在数量上还是处理率上,斯德哥尔摩市: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全在地下,大型排水隧道200公里。拥有大型污水处理厂6座,处理率为100%。 南部地区供水的大型系统全部在地下,埋深30--90米,隧道长80公里,靠重力自流。 芬兰的经验作法、特点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并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本文将从开发利用的目的、动因入手,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及我国现阶段的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具体的矛盾问题,总结未来建设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趋势 正文: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应该是从1863年英国伦敦建设成的世界第一条地铁开始。在迄今为止的一百多年中,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再到地下城(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系统),并在f日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下市政设施也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在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方面,从专项规划逐步形成系统规划,在一些地下空间利用较早和较为发达的国家,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正从城市中某个区域的综合规划,走向整个城市和某些系统的综合规划。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一、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与动因 1.现代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之一是向地下延伸。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上空间开发利用相比有其独到之处,但地下空间建设成本高,工期长,难于利用太阳光及天然景观,方向性感官差。

而且一经建成后,对其改造和改建的难度相当大,单从这一点远不及地上空间的可逆性大。因此,人们对在地下工作和生活抱有一种主观上的偏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正在快速提高,城市人口激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加重,用地更加紧张,城市基础设施包括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近20年以来,上海地下空间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平面布局 B.分层利用的竖向布局 C.人性化的构建形式 D.相互衔接的功能体系 用户答案:[C]得分:6.00 2.标志着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在()建成并通车的。 A.巴黎 B.伦敦 C.东京 D.莫斯科 用户答案:[B]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得分:6.00

4.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得分:6.00 5.下面关于地下空间火灾防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防火分区设计面积必须超过500平方米 B.建立监测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 C.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至少要两个 D.提高自救能力 用户答案:[A]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B.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牵头部门的专业优势和控制作用 C.可应用于地下空间建设快速发展阶段 D.统筹协调管理能力得到强化,并兼顾了各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优势 E.目前表现出来的弊端较少 用户答案:[BCD]得分:0.00 2.下列选项中,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意义的是()。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就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就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与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就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就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就是()。 A.不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84分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84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2.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提升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主要途径不包括()。 A.控制污染物的发生 B.合理设计地下空间气流组织方式 C.稀释通风和置换通风 D.种植绿色植物,减少垃圾排放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5.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早期所建人防工程的特点是,质量差,渗漏水严重,内部三防设施不完善。B.1978年10月,国家人防办和建设部在“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人防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C.1997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法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该法规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备空袭而建造的人民防空工程。从1950年开始,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78年,第三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提出了“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1986年国家人防委、建设部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进一步明确了平战结合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实行平战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使人防工程除战略效益外,充分发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成为今天以解决城市交通阻塞和缓解城市服务设施紧缺为动因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据2005年统计,平战结合开发利用的人防工程达数千万平方米,年产值和营业总额近千亿元。 国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情况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始于防空需要而修建的人防工程。目前,除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建设了地下交通和少量共同沟之外,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地下项目主体依然是人防工程。许多城市建设的地下商城和地下商业街,也大都是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项目。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与经济建设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建设也实现了一个跨越跃式发展。 一是结合城市广场公园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目前,北京比较流行的方式是结合绿地公园修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契合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主题。河南省信阳、驻马店、漯河等中小城市引资建设的平战结合人防项目,都是位于城市广场地下。 二是结合城区道路改扩建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著名的长沙市黄兴北路地下商业街,就是抓住了黄兴北路打通的机会而修建的。 三是结合大型场馆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青岛市“五四广场”人防工程就是结合奥运场馆建设而修建的。济南市经十一路地下商业街项目,也是结合省体育中心及周边设施改造而同步建设的。四是结合地铁建设修建公用人防工程。 广州市黄沙区地铁站地下综合体,就与地面广场、汽车站、过街地道等实现了有机组合,将商业、娱乐、人员转乘、掩蔽等多种功能集为一体。 在城市交通的改善方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地铁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南京,地铁总运营长度近500余公里,目前,国家还批准了青岛、杭州、武汉、重庆、成都、哈尔滨、苏州、无锡等城市兴建地铁。同时大连、兰州、昆明、西安、长春、鞍山、佛山、乌鲁木齐等城市也正着手筹建地铁的工作。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是未来杭州的中心,是以行政办公、商务贸易、金融会展、文化娱乐、商业功能为主,居住和旅游服务为辅的行政商务中心(CBD)。核心区用地4.02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用地159公顷,地面总建筑面积达65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3440户,提供就业岗位18万个。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50万至200万平方米。其重点区域集中位于富春江路与新安江路和奉化路交叉口处的地下轨道交通站之间形成的南北轴;市民中心东部市民公园、杭州大剧院、商务科技馆、高架城市阳台和市民中心西部中央公园、会展中心之间形成的东西轴之间。 新城地下空间功能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商业、文化、休闲、停车、防灾等,届时,两条地铁线、两个地铁站将把地下城和其他城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新加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新加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前言 地下空间是指在地面以下的岩层或土层中天然形成或经过人工开发形成的空间。现代意义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问题的解决而逐步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地下空间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由被动利用到主动开发地下空间的历史过程。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可以发现,地下空间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会伴随人类活动而存在,是可供人类利用的宝贵资源。 1地下空间的发展 1.1地下空间的历史发展 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自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多功能型的地下综合体,包括地下街、地下城。同时地下市政设施也从单纯的交通设施,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排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共同沟。在北美、西欧及日本,地下空间的环境、防灾措施、安全设施以及运营管理水平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法国巴黎最早的地下空间开发为废弃矿穴的再利用。利用几个世纪之前挖掘的废弃矿井布置城市下水道、共同沟、防空防灾设施,并于1890年成功用于巴黎世博会中国馆与印度馆的设置,取得了轰动效应。巴黎城中心地区的雷亚诺中央广场改造实行立体化再开发,把贸易中心改造成一个综合功能的公共活动广场,在强调保留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同时,开辟一个以绿地为主的步行广场,为城市中心区增添一处宜人的开敞空间;与此同时,将交通、商业、文娱、体育等多种功能都安排在广场的地下空间中,形成一个大型的地下城市综合体。 波士顿中央大道经历了由高架道路到地下道路的地下化过程。这个工程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工程量最大、工期最长、资金投入最多的市政工程,验证了城市道路及高架道路的地下化趋势。 共同沟,又名共同管道,或综合管廊,最早形成于法国巴黎。而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日本达到成熟阶段。日本东京的共同沟的长度在世界各大城市中排名榜首,在规划、设计、施工、管理、营运等方面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规定、办法。 1.2国际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城市地下利用的主要有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商业、能源、水利及其他设施等。日本和欧美地区,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对地下空间利用的研究,并加以实施,至今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并建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地下空间综合体。 欧洲各国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城市环境、自然景观和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欧洲自古以来都在城市开发的同时非常注重对历史性建筑和城市景观的保护,所以欧洲各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将有碍城市景观的设施建在地下。 北美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在于利用地下空间克服恶劣气候、创造舒适性生活环境。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为了克服恶劣气候和创造舒适生活环境,将地下街、地铁车站、地下人行道连接成了地下网络。 日本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对地下空间进行大规模综合性开发利用,起步比北欧晚,但是其成熟程度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地下空间以地铁等轨道交通系统为骨架,以大型地下综合体、地下交通换乘枢纽为节点,构成了丰富、完整的地下空间网络体系。 1991年12月,在东京召开的“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国际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从构成城市建筑物的发展历史来看,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人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教学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在空间权法制上,以判例形式确立了空间权制度,确立空间可被单独租赁、让与的国家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用户答案:[A] 得分:6.00 2.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的区域总体框架是()。 A.以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整体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B.改善老城区的人口,交通压力 C.现有地下空间主要有地下店铺和步行街组成 D.以市中心为核心,并辐射到与其相邻的地区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3.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4.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管理法制建设的关键问题不包括()。

A.明确地下空间的国土资源属性 B.地下与地上城市规划之间的协调 C.地下空间的建设融资方案 D.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5.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快速推进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B.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C.城市绿地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复合开发 D.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将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E.深层先进技术广泛应用 用户答案:[ABC] 得分:8.00 2.下面关于专业职能部门牵头管理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DOC)

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 陈孝琼15120992隧道1507班 摘要 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对它进行有序、合理、经济、高效的开发和利用,将其广泛应用于交通仓储、防空、环保、能源、居住、商业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发展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此时地下空间资源应运而生,成为解决现代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地下空间的重点开发地区为地铁线路及车站、城市主干道及交叉点、中心广场(绿地)、商业中心、大型居住区及大型公共设施等。城市以地铁线路为坐标轴线来开发地下空间,能够带动地铁周边地区的发展,通过地铁集聚的巨大人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建设,有利于调整城市的整体结构。 本文将在杭州市的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既有基础上,分析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特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其案例,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特点 Abstract Underground space as a kind of precious natural resources, many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o it in the orderly, rational, economic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t will be widely applied in traffic storage, air defen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residential,commercial, etc.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rength of the ascension of cities and the demand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space has become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The key development areas for metro lines and stations, urban main road and the junction, central plaza (green), business center, large residential area and large public facilities. The subway line a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xis, the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area function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e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the underground space based on Hangzhou city.Meanwhile,I will give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based on examples at 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Urban underground space,Features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 浙政发〔2011〕17号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型城市化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现就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城市用地紧缺、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空间制约和挑战。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有利于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促进人防民防一体化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随着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不增强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经济技术条件更趋成熟,并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新体制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依法加强管理,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优化城市功能配置,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坚持地下规划与地上规划相结合、适度超前与量力而行相统一,加快形成规范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努力构建城市立体发展新格局。 ——公共优先、综合利用。坚持把公共利益放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首位,平为战(灾)用、战(灾)为平用,综合利用、服务民生,努力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战备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质量第一、确保安全。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和技术支撑,加强规划建设全过程监管,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城市地下工程质量,确保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安全。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统一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加强政府规划调控、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加快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努力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开发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摘自《中国房地产报》 现代城市呈立体化的组合,它要求地上、地下同步开发。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表明,人均GDP进入500美元后,基本具备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条件和实力。人均GDP在1000美元~2000美元之间,则达到了开发利用的高潮。如今,我国不少城市即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新时期。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战略对策: 一、开拓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思路 城市空间发展,应当从过去主要向四周扩展和兴建大量高层建筑转到重点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轨道上来。有人说,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城市建设应当顺应城市空间发展的这一趋势,结合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突出抓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现在,此项工作更显得紧迫而重要。 一是因为只有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才能缓解城市空间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靠向城市周边地区扩展,会受到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制约和现行体制的限制。而向高空发展,建高层、修高架路和立交桥,又会加重城市空间密度,使城市空间发展逐步走向恶性循环。因此,最明智的选择是转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二是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为创造一个最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良好条件。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和地下停车场等项目不仅提高了城市人防备战功能和防护能力,同时改善了城市地面环境,保证地面有更多绿地、可以建更多广场,缓解了市内交通的拥挤状况。 而地下商场、地下商业街和地下停车场,则直接扩大了服务业的规模,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今后,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大规模展开,开发利用内容的扩大和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设施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城市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是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才能增强城市的总体防灾减灾能力。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尤其是建设用于防空的、有防护能力的地下工程,是高科技局部战争条件下增加城市防护能力、预防和抗御自然和人为灾害的最重要手段。 二、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 当前必须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抓紧制定城市地下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城市地下空间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不可再生。特别是面临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新时期的到来,更加需要制定一个地下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既要统一规划整个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与建设,又要把各层地下空间和地下设施建设的平面布局与纵向布置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安排,并制定综合控制性详细规划。 二是搞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城市防灾减灾建设的有机结合。防止和减轻灾害对城市的破坏是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功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各种地下设施和多功能的地下综合体,既可供民用,又可抗震减灾,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为此,必须对防灾设施与常用设施,进行统筹建设、综合利用。 三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与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规定与法规条例。地下空间设施的规划建设,要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各项防灾技术规范与标准,做到依法开发、依法利用、依法管理。 三、尽快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的转换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由单一的开发利用模式转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上来。这是因为,传统单一的开发利用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为了加快这种模式的转换,必须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确立立体的综合开发利用观。城市地下空间是重要的城市空间资源,又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必须从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出发,把城市的地面、高空和地下,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规划建设。要牢固树立立体化观念,反对把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局限于地面和高空,排除地下空间的片面观点,又要防止完全撇开地面的高空而单独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二是要把地下设施建成一物多用、一物多能、多功能的综合体。首先要对现有地下设施进行改造,凡是能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报告及对策建议

专题报告 2012年第16期(总第25期) 市规划委研究室2012年9月1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城市地下空间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行土地综合利用,已成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选择。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规划制定与实施方面 1.缺乏综合利用的战略规划 地下空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一方面,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对城市关键性资源的战略部署,涉及国土、规划、城建、市政、环卫、民防等多个城市行政管理部门,综合性很强。另一方面,地下空间规划具有系统性,需要考虑在地面条件的制约下,科学规划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促进地上、地下两大系统以及地下空间各功能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地下空间资源供给的稀缺性、开发结果

的不可逆性和利用效果的外部性等自然和经济属性,要求政府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 目前,从各地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市都缺乏超前的、整体的地下空间规划,更没有对未来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的安排,造成城市地面的大规模建设对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如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对地铁的规划、选线、建设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各个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亟需制定涵盖地下交通系统、市政设施系统、防灾系统、物资储备系统、资源再循环系统等综合的城市地下空间战略规划。 2.规划的先行性和强制性难以落实 一方面,前瞻性是城市规划的固有属性,但与地面建设不同,地下空间的开发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建成很难改造和拆除,同时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较高,而地下空间的环境、防灾及社会等间接效益体现较慢,这些都决定着地下空间规划需要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立足全局。 另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有关发展战略、规模、功能、布局等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必须以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以保证规划的强制性与实施。然而我国在地下空间规划方面的专门立法还没有,只是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2020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100.0分,用时1360秒,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关于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体系的主要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对采集的地下空间实时数据分析处理,来时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排查。 B.事故发生后能够立马启动相应的事故等级预案并发布信息。 C.通过红外感应器实现对地下空间人、车、物信息的实时精确掌握。 D.通过对地下空间的人员流动、管线运行、出入口、设施巡检的实时监测及数据分析,作出风险预警及评估。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2.下面哪座城市地下空间管理体制现状采取的是职能部门分工管理模式()。 A.上海 B.深圳 C.沈阳 D.北京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3.上海市首部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法规是于哪一年审核通过的()。 A.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3年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说法错误的是()。 A.大部分早期所建人防工程的特点是,质量差,渗漏水严重,内部三 防设施不完善。 B.1978年10月,国家人防办和建设部在“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 相结合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人防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是与城市建设 相结合。 C.1997年12月,建设部颁布了国家层面的法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利用管理规定》,该法规明确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D.1953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工作会议。 用户答案:[B] 得分:6.00 5.加拿大蒙特利尔地下城建设的特点不包括()。 A.与地面联系紧密 B.混合功能区取代单一功能地下空间 C.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D.分层开发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地铁车站换乘方式的思考

地铁车站换乘方式的思考 杨健 摘要: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立体化的契机,必然使地铁车站成为城市交通换乘和衔接系统中的重要节点。本文以宁波地铁2号线甬江北站为例,对地铁换乘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使车站既满足了地铁功能的需要,将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有机衔接,形成内外公共交通客运系统的一体化服务。 关键词:地铁车站;换乘方式 Abstract:opportunities for urban subway traffic three-dimensional, bound to the subway station become important node of urban traffic transfer and cohesion system.This paper to Ningbo metro line2 YongJiang north station as an example,the study of metro transfer scheme in detail,to satisfy the need of the function of the subway station,external transport and internal traffic of the city to city organic link,form th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ublic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services. Key words:subway station;Change to the way.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目前地铁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城市的地铁规划已经不是单一的一条线,均已成地铁网络。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立体化的契机,必然使地铁车站成为城市交通换乘和衔接系统中的重要节点。因此,以地铁车站为核心吸引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往往会在大城市形成大型的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吸引各方向客流和车流,并结合地下公共空间形成城市中的重要节点。将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有机衔接,形成内外公共交通客运系统的一体化服务。 本次研究重点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一)交通枢纽中心(换乘站)的设计原则及现状 交通枢纽中心(换乘站)的设计原则及现状 1)设计原则 对于大型公交枢纽,我们应当根据枢纽站周边的环境条件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此区域的土地规划、预留发展和客流预测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确定枢纽站的规模。并且优化其易达性,方便乘客进入车站或与其他交通模式的换乘(地面公交、出租车、自行车、步行),从而使其更有效地吸引客流。这就需要规划部门的大力支持,对于此规划区域得到合理安排和监控,尽量减少原则性的变动。 2)设计现状 大型公交枢纽站的换乘形式多种多样,目前设计的车站换乘形式多为十字换乘、T型换乘和通道换乘。但目前各地换乘节点的设计存在预留节点不准或是完全浪费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规划和前期的准备工作做的不够细致深入,控制规划的后续工作执行的又不严格。比如多条线路在某一地段交汇,往往缺乏深入地综合分析和规划。在车站设计时,哪条线先设计,就把有利的土地资源占尽,很少为后续线路统筹考虑,从而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并使后续工程的施工设计难度加大、费用增加、换乘形式单一、换乘距离加长,甚至造成许多好的规划方案难以实施。因此,在开始建设时就需要统筹考虑,把大型枢纽站的土建结构一次建成,为后续工程的建设提供条件。 (二)枢纽中心(换乘站)的功能定位及换乘方式 准确定位换乘站在城市轨道线网中或是整个城市中的功能,以及各条线的修建时序及敷设方式,对枢纽中心(换乘站)规模及换乘方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换乘功能主要有以下方式: 1)地铁换乘 包括地铁与地铁换乘、地铁与铁路换乘以及地铁与长途客运、道路公交换乘等。 地铁与地铁间最基本的换乘方式有站外换乘、平行换乘、立交平行换乘、立交换乘、三线及多线立交换乘等,其他形式的换乘无非是上述换乘形式的组合。 地铁与铁路之间的衔接通常利用地下空间,采用多层地下通道的衔接方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