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分类标准实施分类评价

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分类标准实施分类评价

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分类标准实施分类评价
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分类标准实施分类评价

坚持分类指导制定分类标准实施分类评估

——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基本问题探析(二)

在全面总结首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成绩与问题 , 综合分析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模式、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 笔者提出了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总体构想。该构想对新一轮评估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和目的, 以及评估思路的调整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提出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分类原则、方案和分类评估框架。

一、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及其特点

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 ,通过法规政策引导、经济杠杆调节、检查评估监督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实施分类指导,这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估的关键点和难点是分类,其前提条件是提出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案。

鉴于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案服务于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 笔者将高校分类的角度定位于人才培养。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 : 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科学的人才观和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发展规律的多样化的质量观为指导 , 以已

经形成的高等学校现实分类为基础,同时兼顾分类标准的国际参考性与可操作性,尽可能避免误导和盲目攀比。具体而言可归纳为:科学定位,有限目标,导向清晰,便于操作。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分类的基本原则是 : 有利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 , 实现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 ; 有利于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和多样化发

展 , 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 ; 有利于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开放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 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多样化需求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有利于借鉴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评估的经验,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基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划分高等学校的类型 , 可以考虑多个维度。例如 : 学校是否设有研究生院或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 是否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 如 "985 工程 " 和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大学 ) ; 学校的学科专业覆盖面、科研规模和学术实力、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规格、取得本科学历授权的时间等。经过测算和研究分析 , 本方案从 " 是否设有研究生院 " 和 "取得本科学历授权的时间 " 两个维度来构建分类指标体系。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划分为第I类 ; 取得本科学历授权但未经过首轮评估的高校(包括还未培养出两届以上本科毕业生的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 ) 划分为第皿类 (新建本科院校); 其余的本科高校划分为第 E 类。采用这种分类标准的理由是:

1. 指标体系比较客观 , 分类方法简单 , 便于操作实施。此分类指标体系基本上是一种行政上已经确定的分类结果 , 具有较强的现实可操作性。而若以学位授予权、学科覆盖面、科研规模或师资力量等为标准进行分类,会使分类边界模糊,且层次较多,易引发盲目攀比 , 不易操作 ;

2. 由于 "211 工程 " 的建设目标是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 且在确定 "211 工程 " 重

点建设大学时还考虑到了区域平衡因素 ,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 国家"985 工程 " 的建设目标是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 仅涉及少数高校。因此 , 不宜以是否进入 "211 工程 " 或 "985 工程 " 作为本科教学评估的分类标准 ;

3. 国家 "985 工程 " 重点建设的大学中 , 除 2 所大学外,全部设有研究生院( 这 2 所大学已进入 "985 工程 " 创新平台建设系列 ) ;56 所建有研究生院的大学中,除l所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外 , 全部属于国家"211 工程 " 重点建设大学。按笔者提出的标准确定的第 I 类大学的数量界于 "985 工程" 和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大学的数量之间 , 基本上

能够代表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最高水平。而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有研究生院的 56 所高

校 , 承担了全国 78.04% 的博士生和 55.439 岛的硕士生培养任务,科研总经费占全国高

校的60.04%, 拥有占全国高校 75.21%;国家重点学科和 93.8% 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因此,以设有研究生院为分类标准可以同时覆盖学位授予权、学科覆盖面、科研规模、师资力量、学术水平等维度。此外,随着新一轮研究生院申报工作的开展,第1类高校数量会适当扩大 , 这将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办学水平更为吻合 , 也将使这一分类方案更趋合理。

二、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案

按上述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对我国具有本科以上授权 ( 含本科授权 ) 的高等学校进

行分类 , 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 这种基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分类方案简洁合理、操作方便。如果与之对应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设计合理 , 将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针对高校人才培养工

作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现多样化发展;亦有利于增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 , 调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但同时 , 这种分类结果也存在值得推敲之处 : 1. 介于第I 类大学和第皿类高校之间的第 H 类高校,除少数中央部委管理的高校外,绝大多数为地方大学 , 且数量较多、覆盖面较宽、水平差异也较大。其中既有 "211 工程 " 重点建设大学 , 也有地方重点建设大学 ; 既有历史悠久、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 , 也有取得本科学历授权时间较短、刚通过首轮教学评估的新建院校。因此有专家建议将第II类高校再细分为两类或两个子类 , 以便于分类指导。

表 1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案(一)

2. 一所高校的优良育人传统和校风学风的形成,需要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积累 ; 一所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 , 也需要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逐步提升。因此有专家建议第III类高校 ( 新建本科院校 ) 应以取得本科学历授权 10 到 12 年为界限 , 即以培养出 6-8 届本科毕业生或通过两轮教学评估为标准 , 以保证基本的人才培养质量。

三、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分类评估框架

基于上述高校分类方案 , 根据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借鉴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有效做法 , 以及国内首轮评估的经验总结 , 可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设计不同性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 , 确定不同的评估重点和评估周期 , 并采取不同的组织实施方式。根据研究 , 对于第I 类高校和第II类高校 , 原则上采取质量审核方式 , 以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 , 保证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但在审核标准和组织实施上体现出两类院校的差异性。对于第III类高校 , 原则上采取质量认证方式,以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和培养质量。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分类评估框架如表2所示 :

1、第I类高校框架性评估方案一一质量审核

评估性质和组织实施:对这类高校进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审核式评估 , 由教育部制定审核标准并组织实施。

指导方针与目标:推动教育创新、强化办学特色、促进自主发展、提高培养质量。主要审核学校是否确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 , 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运行有效、效果优良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重点是是否取得了标志性的教学改革成果 , 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办学优势 , 是否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是否在世界知识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模式充分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质量监控权 , 目的是积极引导和鼓励这类高校自主办学和多样化发展。

重点审核内容:使命和目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学改革与创新成果及辐射、办学特色等。可考虑与专项评估或专业评估相结合。

结论方式:公布质量审核报告。

审核周期:8 年;每4年自我审核一次。

2、第I I 类高校框架性评估方案一一质量审核II

评估性质和组织实施 : 对这类高校进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审核式评估 , 由教育部制定指标体系 ; 部委院校由教育部组织实施 , 地方院校由教育部授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具有评估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实施 , 教育部可组织随机抽查。

指导方针与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审核学校是否确立了符合国家、地方或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 是否具备了良好的物质资源和师资力量。重点是是否建立了科学有效、运行良好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 是否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建设培养出了高素质本科毕业生 , 是否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种模式和第一类高校的质量评估模式相同,但在审核指标和实施方案设计方面更强调导向性和规范性 , 目的是引导这类高校科学定位, 注重质量, 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 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改善宏观管理的效能。

表 2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分类评估框架

表3基于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分类方案(二)

重点审核内容 : 使命和目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师资源和教学条件、教学改革与管理服务、学生学习效果等。结论方式 : 通过 / 暂缓通过 / 不通过 ; 选择性公布质量审核报告。

审核周期 :6 年 ; 每 3 年自我审核一次。待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后进入第 I 类高校。

3. 第I I I类高校框架性评估方案一一质量认证

评估性质和组织实施 : 对这类高校进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认证性评估 , 由教育部制定审核指标体系并组织实施。

指导方针和目标 : 加强教学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主要检查学校是否确立了明确的办学目标 , 是否形成了符合本科教学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重点是是否能够保证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 是否建立了合理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的是引导这类高校遵循本科人才培养和教学规律 , 通过认真实践和不断积累 , 达到基本的质量标准。

重点认证内容 :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办学条件、教学管理与服务、教学建设与教学效果等。

结论方式 : 合格 / 不合格。

认证周期 :6 年 ( 已有 2 届本科毕业生 ) ; 每 3 年自我审核一次。待质量认证通过后进入第二类高校。

对于第三类高校的质量认证式评估框架 , 有两点需要予以说明 : 一是对于第I I I类高校中包含的 30 余所民办本科高校,考虑到其办学体制、经费来源及师资队伍等与公立高校均有明显差异 , 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时应加以区分或另外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 , 以体现分类指导和规范、鼓励民办高校发展的原则 ; 二是对于第I I I类高校中包含的 300 余所独立学院 , 根据教育部2008年 26 号部长令的要求 , 将用 5 年的时间进行规范并逐一验收。因此 , 建议在 5 年的过渡期中, 作为独立学院验收内容之一 , 按目前正在试行的 " 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专项评估指标体系 " 进行评估 ( 相当于本科人才培养资质认证 ) ; 在独立学院验收通过之后 , 则正式纳入第皿类高校开展评估。另外 , 针对本文上一节末提出的两个问题 , 笔者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此框架性方案提出如下两种解决思路,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其一 , 通过调整评估指标体系加以解决。对于第I I类高校中获得本科学历授权时间较短 ( 如 10 一 12 年及以下 ) 且已经通过首轮教学评估的新建院校,在质量审核标准和审核方式的设计方面予以特殊考虑 ; 亦可对第I I 类高校中的 "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或省 ( 市、自治区 ) 重点建设大学单独设计质量审核标准和审核方式 , 以体现出差异性和分类指导的原则。

其二 , 通过调整高校分类标准加以解决 ( 见表 3) 。将第I I 类高校中已经通过首轮教学评估但本科学历授权时间较短的新建院校 , 划分到第I I I类高校 , 在质量认证指标体系和评估方式设计方面予以特殊考虑 , 以体现出与取得本科学历授权但未经过首轮评估的高校之间的差异性 ; 同时规定这类高校在通过第二轮评估后 ( 此时已取得本科学历授权10-12 年 ) 进入第I I类高校 , 按相关要求进行质量审核。

总之,上述两种思路均可以解决专家就分类评估框架提出的问题 , 使分类指导和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原则以及保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得以体现 ; 而且,只要最终确定解决思路 , 在技术实现上是完全可行的。

在确定高校分类方案和分类评估框架的基础上 ,则可以深入探讨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和相应的实施方案,对此,笔者将另文予以分析和阐述。

[ 本文为教育部、财政部 "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分类评估方案项目 "( 教高函 2087 27 号 ) 和全国教育科学 " 十一五 " 规划2006年度国家重点课题 "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质量保障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 ) "(AIA060009-1)的阶段性成果。 ]

[ 作者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 , 钟秉林系校长 ]

( 责任编辑 : 徐越 )

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调整设备管理理念及策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设备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为生产经营提供安全可靠的设备保障。2适用范围 适用于作业公司各班组对设备的管理。 3职责 各班组设备管理人员负责本班组设备的分级划分。 各班组班长负责对设备分级划分情况进行审核。 4工作要求 设备等级划分 划分的依据:综合考虑设备的自身因素(设备原值、设备用途)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对安全、生产、成本的影响),确定设备等级划分标准。 划分的范围:作业公司所有设备资产以及使用的业主设备。 划分的方法:采用矩阵分析法进行设备等级划分,将设备划分为关键设备、重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个级别。 划分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设备自身因素的分值。 设备自身因素分值的计算方法:设备原值、设备用途两个方面分值的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示例:如一台设备,该设备原值为9万元,对应原值分值是4;该设备为一般生产设备,对应设备用途分值是3;则按照计算方法,该设备自身因素分值是:(4+3)/2=。第二步:确定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 关键影响因素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安全、生产、成本三个方面影响程度的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

计算示例:如一台设备,该设备存在低风险,对应安全影响程度是3;该设备事故、故障对生产有严重影响,对应生产影响程度是5;该设备每年维保、检修费用在5000元-10000元之间,对应成本影响程度是4;则按照计算方法,该设备关键影响因素影响程度是:(3+5+4)/3=4 第三步:确定设备等级 确定设备等级的方法:根据设备自身因素的分值和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两者在设备等级划分标准矩阵中的交点确定设备等级。 示例:如一台设备,该设备自身因素的分值为,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4,则根据设备自身因素分值和关键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两者在矩阵中对应的交点确定该设备是:关键设备。 设备等级划分评价工作应由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参与完成,并且至少每年评价更新一次,确保设备分级合理、客观和保持最新状态。 结合公司设备特点,采用是非判断法,将特种设备以及在公司范围内发生过事故的设备统一定义为关键设备。 设备分级管理 管理责任。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标准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标准 1.目的 为确保所采购的物品符合罐头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要求,必须根据考核评价标准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罐头产品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 3.职责 3.1采购部门:负责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并组织对供方的评价和分级管理。 3.2品管部:参与对供应商的评价和分级管理。 4.工作程序: 4.1采购物资分类: 按照罐头食品的加工特性,生产加工所需物资可分为: a、原料:肉类、禽类、水产类、果蔬类、粮食类。 b、辅料:香辛料、调味料。 c、食品添加剂。 d、食品相关产品:空听、盖子、纸箱、容器、机器设备等。 4.2对供方的评价: 4.2.1由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生产办、品管部、工程设备部对供方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出合格供方。 评价内容:

a)、评审供方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情况及售后服务情况; b)、审核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其提供产品的能力进行评价; c)、调查供方的顾客满意度情况; d)、调查供方的财务状况,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等。 4.2.2对a、b、c类物资的评价 4.2.2.1对大宗主要物资的供方,应提供充分的书面材料,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 a)、《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b)、对a、b、c类实行生产许可的产品必须有《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此外,对肉类产品还必须有《屠宰许可证》。肉类产品还必须随货附有“三证”:《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动物及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牲畜五号病非疫区证明》。非农副产品原辅料必须随货附有该批产品有效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注:1、重庆市范围内属非疫病区,凡重庆市范围内采购的肉类原料可以不附《牲畜五号病非疫区证明》。2、未实施“三证”管理的地区,要提供《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c)、对供方产品供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 d)、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情况。 e)、本公司对供方其它顾客的满意度调查。 4.2.2.2对初选供方的评价: 供方提供样品,经品管部检验合格后,派员到供方调查相关情况

客户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度

客户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度 为准确把握客户的价值贡献,做好客户的开发与管理工作, 在遵循公司的销售管理制度下制定本制度,供部门人员参考学习。 本部门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客户经营性质和业务合作方 式等不同,将本部门客户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另外根据对业务合 作量、应收款情况、经营信誉等方面结合考评,将客户类别中重 要等划分A、B、C三个等级。 客户按照经营方式的不同,分为:建筑工程公司、贸易公司、运 营中心、建筑工程方零售(商场、店铺、工厂、办公楼等)四类 客户群体,(销售合同模板) 建筑工程公司,指建筑公司和装修公司,有间断持续性订单的合作方。 客户开发:通过公司资源或个人业务开展进行开发,与建筑工程公司达成共识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让我司成为供应商的一类客户群体。 运营中心,通过公司前期的努力开发并签订合作合同长期合作的客户群体,享受公司商品货物的特供单价,以便更好的拓展业务。 贸易公司:主要就是商品的买与卖,没有生产商品,贸易公司最重要的是信息和业务渠道。通过业务人员努力开发的客户,属长期合作对象,部分享受公司商品的特供单价,具体根据合作的紧密度而定。 工程方零售:是单个项目工程合作,由终端店方直接采购,此类单一般为小型的店铺、办公室等; 以上对象是本部门的主要客户群体。

客户分级主要根据销售指标来界定:

职责: 针对本部门客户群体分级指标的评定和确认,主要是通过各业务人员对接的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与服务、维护与提升工作;业务人员要切实做好客户管理工作与基本文件定时定点的记录与确认,以便更好的开展业务工作。 业务人员要求制作的表格: 《客户信息表》; 《客户单价系数确认表》;

GJB7688-2012装备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 解析

GJB7688-2012装备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解析主编单位:总装电子信息基础部标准化研究中心、总装装备论证研究中心、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航空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委员会、空军装备研究院装备总体论证研究所、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航天工程咨询中心 GJB 7688-2012《装备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及定义》规定了装备技术成熟度的等级划分及定义。适用于装备技术成熟度评价。该标准适用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开发研究项目等,但不适用于基础研究项目。因为基础研究属于科学研究范畴,不属于技术研究范畴。此外,按技术的通常分类,该标准适用于生成“产品(含软件产品)”或“系统”的技术,但不适用于生成“工艺”的技术。这里的“工艺”包含了制造工艺、科研和试验方法。对于制造工艺,宜采用制造成熟度等级(manufacturing readiness levels,MRL)或类似的概念。 技术成熟度是技术满足预期的装备应用目标的程度。技术成熟度等级是用于衡量技术成熟程度的尺度。技术成熟度等级划分为九个等级: (1)提出基本原理并正式报告 (2)提出概念和应用设想 (3)完成概念和应用设想的可行性验证 (4)以原理样品或部件为载体完成实验室环境验证 (5)以模型样品或部件为载体完成相关环境验证 (6)以系统或分系统原型为载体完成相关环境验证 (7)以系统原型为载体完成典型使用环境验证 (8)以实际系统为载体完成使用环境验证 (9)实际系统成功完成使用任务 在技术成熟度等级定义的基础上,设置等级条件作为判定等级的依据。GJB 7688-2012附录A给出了等级条件的参考内容。在衡量装备技术的成熟度时,除了了解技术的设计和验证情况,可能还需要了解制造和管理方面的情况。因

诚信评价等级划分及标准

诚信评价等级划分及标准 机动车维修企业诚信评价等级分为优秀、优良、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分别用AAA级、AAA级、AA级、A 级和B级。 由“广东省道路运输企业诚信信息网”根据企业填报材料以及检查组的检查结果,自动评分定级。 各等级标准如下: (一)评价期内,被评价企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其评价等级为AAAA级: 1、未发生人员死亡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2、未发生重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 3、未发生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4、系统评分达950分及以上。 (二)评价期内,被评价企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其评价等级为AAA级: 1、未发生人员死亡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2、未发生重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 3、未发生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4、系统评分达850分至949分。 (三)评价期内,被评价企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其评价等级为AA级:

1、未发生人员死亡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2、未发生重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 3、未发生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4、系统评分达700分至849分。 (四)评价期内,被评价企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其评价等级为A级: 1、未发生人员死亡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2、未发生重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 3、未发生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 4、系统评分达600分至699分。 (五)评价期内,被评价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评价等级为B级: 1、发生人员死亡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 2、发生一次重大恶性污染责任事故的; 3、发生一次特大恶性服务质量事件的; 4、列入省交通厅安全重点监管对象(黑名单)的; 5、系统评分低于600分的; 6、企业有30%以上子、分公司评价等级为B级的; 7、不按照要求参加年度评价,或者不按照填报评价材料,拒不改正的; 8、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经查证属实的;

设备等级划分评价标准

北京金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设备等级划分评价标准 文件编号: JX-ZY- ZC -03 版本:A 修改状态:0 受控号: 制定: 审核:批准: 2014—10—27发布2014—10—28实施北京金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1.设备等级设定的目的…………………………………………………………………………2页 2.设备等级评价的思路…………………………………………………………………………2页 3.等级划分、评价标准…………………………………………………………………………3页 4.依据评价标准的评价输入……………………………………………………………………4页 5.样表:《设备重要度评价表》 (4) 页 6.修改履历记录表………………………………………………………………………………5页

一、设备等级设定的目的 1.对所有的设备都进行最好的预防保全不仅需要很多保全费用,同时也背离生产保全的目的,因此应当考虑“对设备最经济的保全”。 2.适当的保全运行必须是在考虑了投入(保全费用)和产出(品质、安全、环境、停止损失)之后所进行的最合适的保全。 3.本标准书是确定“保全力量重点投向哪台设备(生产线)”的判断标准,是实施最合适保全的基本。 二、设备等级评价的思路 1.重要性分类(等级)区分 对每台设备进行A、B、C等级分类,根据各等级采用相应的保全方法。 (本标准书是对设备进行整体评价,然后进行等级划分。根据设备的构成不同,有时需要设定各个构成部件的重要性等级,此时的思路与本标准书一样) 3.重要性评价尺度 从Q、D、C、S各方面评价点的累加值来进行等级划分 ★各等级的评价范围: A等级:16-10点B等级:9-6点C等级:5-4点 例:各评价点:Q 4点、D 4点、C 4点、S 4点的情况下,4+4+4+4=16点,则划分为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方法及标准 (试行)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

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局部要求:医疗业务部门可通过任何方式(如界面集

消费类贷款客户分类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消费类贷款客户分类 管理办法(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0 第二章客户分类 0 第三章客户营销 (6) 第四章客户服务 (9) 第五章客户管理 (10) 第六章附则 (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消费类贷款客户服务体系,推行客户分级管理,进一步增强我行客户服务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贷款通则》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消费类贷款客户是指符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关评定标准,向我行申请消费类贷款的个人客户。 第三条客户管理遵循“规范管理、注重维系、层级服务、合作共赢”的原则。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办理消费贷款业务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级分支机构。 第二章客户分类 第五条分类原则。消费类贷款客户分为一至五类,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年龄、户籍、学历、家庭资产、是否有特殊技能等基本信息; (二)客户的工作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所在行业、工作单位、担任职位、薪酬等; (三)客户的信用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客户的征信记录;

(四)客户与金融机构的交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存款、理财、贷款和客户在银行获得的评级情况等; (五)其他与客户相关的情况。 第六条一类客户标准: (一)年龄在30周岁(含30周岁)至55周岁(含55周岁)之间,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收入稳定,且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1.副处级以上(含副处级)的正式编制公务员,副团级以上(含副团级)军官; 2.副处级以上(含副处级)的事业单位正式编制员工; 3.公立学校或当地知名私立学校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校领导职务;其中,对于部属高校可以为担任一级学院院领导职务; 4.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获得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以上(含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职称的正式编制医生(中药、西药人员,护理人员,其它卫生技术人员),或担任院领导、一级科室负责人职务; 5.优质企业总部(在华总部)、省(大区)级分支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和高级技术人员,以及省(大区)以下分支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优质企业(下同)包括: (1)美国《财富》杂志最新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在华一级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修订版) 1 总则 一、安全性评价的定义 安全性评价也称“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它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系统中人、机、物、环境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度量的一种科学方法。对机械工厂进行安全性评价,既可使宏观管理抓住重点,分类指导,也可为微观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二、适用范围 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适用于机械工业生产性企(事)业单位。 2 评价原则 安全性评价分为危险程度分级和安全性评价分级。 一、危险程度分级 危险程度分级是指企业实际拥有的生产作业设备、设施固有危险的容量指数。分为: I级——低度危险; II级——中度危险; III级——高度危险。 企业设备设施及物品的拥有量的多少和大小,决定了企业危险程度的大小,企业规模的大小,也决定了危险程度的高低。(计算方法见附录1) 二、安全性评价分级 采用千分制分级法,按企业生产的作业环境、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和管理效果分为: I级(特级安全级)——950分以上(含950分); II级(安全级)——800~949分; III级(临界级)——500~799分; IV级(危险级)——500分以下。 危险程度分级是为企业宏观管理提供固有危险程度的基础数据,而安全性评价分级则是为企业微观管理提供本质性的安全状态信息。 3 评价程序 一、自评 企事业单位成立专业评价小组,实施设备、设施100%自评,填写报告书,上报主管部门并提出安评认证申请。

4 评价方法 一、在安全性评价过程中各级评价均应按照危险等级划分计算方法,首先确认工厂的危险等级,然后按照安全性评价项目(见附录2)逐项进行评价。 (1)综合管理评价,主要是评价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和对事故发生的控制能力。 (2)危险性评价主要评价生产设备、设施及物品的危险性大小及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的可靠程度。 (3)劳动卫生和作业环境评价主要是评价生产作业环境带来的危险与危害而引起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可能性的大小。 二、评价采用资料核对、抽查考核和现场查证的方法。 (1)抽评原则: ①综合管理评价对人员抽查考核数量不少于现场(或在册)数量的10%。 ②设备设施评价,按设备设施及物品的拥有量(H )比例抽样: H ≦10 全部抽样 10﹤H ≦100 抽10只 100﹤H ≦500 抽10% H ﹥500抽5%且不少于50台 ③评价项目可按评价检查表计算得分(见附录3) 5 附则 附录1:机械工厂危险等级划分及计算方法 根据机械工厂主要设备设施按下表所列每项拥有总量及易燃易爆物品储存量,分别按每项分为Ⅰ、Ⅱ、Ⅲ类,并由此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确定机械工厂的危险等级。 计算公式:18 C N C N C N III III II II ++=I I T 式中:T ——企业危险程度 N Ⅰ、N Ⅱ、N 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存在状态的次数。 C Ⅰ、C Ⅱ、C Ⅲ——分别表示Ⅰ、Ⅱ、Ⅲ类危险容量的指数,反映Ⅰ、Ⅱ、Ⅲ类危险容量对企业危险的影响程度,为便于计算,取三个整数作为基准分别取C Ⅰ=10,C Ⅱ=20,C Ⅲ=30。 N Ⅰ=∑(H Ⅰ=1) N Ⅱ=∑(H Ⅱ=1) N Ⅲ=∑(H Ⅲ=1)

全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意见

全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x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试行)》(x 转升办〔x〕13号)、《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市工业企业资源效益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x政办〔x〕73号),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综合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x区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实施意见。 一、总则 (一)指导思想。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资源产出导向,健全推动落后产能淘汰、企业转型升级、绿色经济发展的倒逼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综合效益,改善我区工业经济要素资源短缺、资源利用率不高、“低小散”现象未改观的现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以“省转升办”提出的坚持市场主体、坚持分类施策、坚持分级推进、坚持分步实施为基本原则,以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为评价重点,以高效运用生产要素获取产出最大化为原则,倒逼企业产业转型,鼓励加大工业投资。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原则上一年一次,指标体系根据发展情况实施动态调整,每年视情修订工业企业效益综合评价办法。在对象选择上,要有序推进、逐步扩面;在指标设

置上,要先易后难,合理推进,注重可操作性;在措施落实上,要循序渐进,合理把握政策力度。 (三)主要目标。从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和用电量在10万度以上的规下企业开始实施分类综合评价,逐步扩大评价范围;从电产比、电税比指标开始建立分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用地、排放指标数据后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扶优扶强,退低进高,推动企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二、建立分类综合评价机制 (一)企业评价和分类 在明确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评价方法,以年度为周期定期开展综合评价工作。根据综合评价得分结果,分行业分别进行排序,将企业分为ABC三类: A类为重点发展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高、经营效益好、转型发展成效明显的企业; B类为鼓励提升类,是指资源占用产出较高、经营效益较好,但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企业; C类为帮扶整治类,是指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综合效益不佳,需要重点帮扶、重点整治的企业;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明令禁止或淘汰的企业。 (二)评价结果应用

烟草商业企业卷烟零售客户分类标准

附件 烟草商业企业 卷烟零售客户分类标准 一、前言 在烟草商业企业实行统一的客户分类标准,有利于统一全国卷烟销售网络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模式,加快全国网建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步伐;有利于把握全国卷烟零售客户的结构状况,不断优化服务手段,深化客户关系管理,夯实网络终端基础;有利于加快网络标准化、信息化的进程,有效、准确、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卷烟销售网络的竞争实力。 实施零售客户分类,要坚持烟草专卖专营、优质服务的指导思想,按照统一、科学、实用的原则,搜集客户信息资源,选择关键维度,适当地划分客户群体。 二、零售客户基础信息 客户基础信息是从不同层面、多视角反映客户状况的数据集合,是判断客户分类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客户入网注册、公司服务人员搜集、客户分析和评价、客户交易记录等环节。 客户基础信息通过客户经理在《客户档案》中实施更新和维护,并由营销部检查信息维护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客户档案》中的信息要经过计算机信息系统数字化处理之后建立并提供使用。 表1所列客户信息为要求全国统一建立的基础信息。各省、地市级烟草公司在执行此标准基础上,可以根据本地客

户服务和市场管理的需要,适当增加客户信息的项目或指标,新增的项目或指标不得与全国统一执行的标准重复、冲突。 表1 客户基础信息表 指标项数据项 1) 识别信息01-01)店铺名称(文本) 01-02)许可证号______ 01-03)经营者姓名(文本) 01-04)客户编码______ 01-05)订货电话______ 2) 基本信息02-01)客户零售业 态■食杂店■便利类■超市■商场■烟酒店■娱乐娱乐类■其他 02-02)市场类型■城市■农村 02-03)商圈类型■商业(集贸)区■工业区■学区■政务(商 务)区■居民区(村)■娱乐(旅游)区■旅 客中转区■其他 02-04)是否连锁■连锁■非连锁 02-05)连锁方式■总店■分店 02-06)是否夜店■夜店■非夜店 02-07)营业时间■ 12小时以下■ 12-16小时■ 16小时以上 02-08)信息终端■P C■P O S■电话■无 02-09)门头标识■连锁形象标识■单店形象标识■无标识 3)经营水平03-01)经营规模■大■中■小 03-02)进货数量______条 03-03)进货金额______元 03-04)进货均价______元/条 03-05)经营品种数______个 4)业务模式04-01)订货方式■电话■网上配货■家家e ■网络订货 ■手机短信■其他 04-02)订货频次■1周2次■1周1次■10天1次■其他 04-03)送货时间■次日送货■隔日送货■其他 04-04)送货方式■直送■委托代送■定点取货■其他 04-05)结算方式■传统结算方式■电子结算方式 5)守法情况05-01)守法情况■合法■非法违规 说明: 1、“客户编码”指计算机软件为客户分配的系统编码。 2、“客户零售业态”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烟草零售业态分类标准>的通知(国烟法〔2005〕 845号)》执行。 3、“经营规模”按季度更新,“进货数量”、“进货金额”、“进货均价”按月更新。 4、“经营品种数”按客户上月订货的卷烟牌号规格数量维护。 5、“守法情况”根据专卖部门提供的信息更新和维护。 三、零售客户分类

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价标准

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价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申报要求、评价程序、评价要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家政服务机构评价,也用于机构自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24.1-2003 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总则 GB/T 20647.8-2006 社区服务指南第8部分:家政服务 GB/T 19038—2009 顾客满意测评模型和方法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家政服务机构 提供家政服务的组织,包括企业、社会团体等。 专家评审委员会 由与家政行业有关的专家组成的,对家政服务机构进行评价的组织。 4 等级划分规定 4.1 家政服务机构等级设置 家政服务机构设置为五个等级,即一星级家政服务机构、二星级家政服务机构、三星级家政服务机构、四星级家政服务机构、五星级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机构等级依据服务质量、服务机构实力等方面,从低到高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星级,字母数量越多,表示家政服务机构的综合实力越强。 4.2 等级评定原则 等级评价中应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谨、全面准确、前瞻性原则。 4.2.1客观公正性原则 要求评价工作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独立判断,不偏不倚,给出公正的结论。 4.2.2科学严谨性原则 要求评价人员应当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采取科学严谨的评价方法,严格尊重事实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4.2.3全面准确性原则

《郑州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解读

《郑州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解读 日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郑州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郑政办〔2020〕10号,以下简称《办法》)。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实施《办法》,现对《办法》进行解读。 一、《办法》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郑州市关于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的实施意见》(郑政〔2020〕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工作,依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办法》(豫集聚办〔2019〕1号),结合郑州市实际,组织制定了《郑州市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通过推行“亩均论英雄”的科学综合评价企业机制,切实提升全市工业企业单位资源占用产出效益,引导企业高质、高效发展,形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导向,着力构建以亩均用地税收产出、用地利润产出、能耗产出、研发投入强度等为主要指标的制造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分类分档、公开排序、动态管理的企业综合评价机制,为全市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工业企业分类施策提供依据。 二、《办法》主要内容 《办法》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分别明确了综合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是评价范围,明确综合评价以各县(市、区)、开发区为单位,对全市所有制造业企业进行评价。 第三部分是评价方法,具体包括综合评价指标及分值、指标基准值、计算得分三个方面内容。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评价指标包括亩均税收、亩均利润、研发投入强度、单位能耗总产值、单位污染物排放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等6项,基本分值分别为30、15、20、15、15、5。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主要评价亩均税收指标,分值为100分。各县(市、区)、开发区参照上年本辖区各指标相关数据,按年度确定本辖区企业评价的统一基准值。同时还明确了对上市企业、科技型企业、拥有各级研发平台企业、获得各级质量奖企业、参与相关标准制定企业以及获得各类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项冠军(产品)、绿色制造等荣誉称号企业进行适当加分的相关内容。 第四部分是评价分类。根据年度综合评价结果,将参评工业企业按照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分别划为A、B、C、D四类。A类为优先发展类,占比15%;B类为鼓励提升类,占比75%;C类为倒逼转型类,D类为淘汰退出类,C、D两类共占比10%,两类企业具体占比由领导小组最终研究确定。同时对特殊情况下的调档情况也进行了具体规定。 第五部分是分类实施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政策。重点从七个方面制定了差别化扶持和限制政策。其中:差别化用地政策主要是对A类企业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优先安排、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优先协调落实,对于C、D类企业原则上不新增工业用地等内容;差别化用能机制主要包括差别化实施电力直接交易试点、差别化年度能耗消费总量、差别化落实有序用电、

客户分类标准

担保客户分类管理试行办法 (讨论稿) 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担保业务管理工作,针对公司目前不同层次的客户,实行差异化的管理,根据客户的不同类别,采取“重点支持、谨慎发展、维持现状、逐步退出”四种措施,为更好地实施“有进有退、有保有压”的业务方针,特制定本办法。 一、客户分类原则 为培育优质客户群,实行差异化管理,针对公司不同层次的客户,根据客户具体情况,遵循以下分类原则进行客户分类。 1、真实性原则:应以客户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现金流量、信用记录等为主要依据,对客户进行准确分类,真实反映客户的类别。 2、动态性原则:在定期进行客户分类的基础上,及时、动态地掌握影响客户分类的变化情况,对发生变化的客户应及时进行重新分类认定。 3、风险性原则:客户分类应以担保的内在风险为主要依据,内在风险指潜在的、已经发生但尚未实现的风险。 4、发展性原则:遵循客户业务发展态势灵活调整。 二、客户分类标准 根据对客户的基本情况和信息全面了解,从国家政策、行业地位、产品市场、经营能力、客户信用评级、财务指标、合作情况等方面,结合担保公司的特点,采取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为五类:重点合作类客户、重点培育类客户、重点关注类客户、一般合作类客户、逐步压缩退出类客户。划分标准如下: 一、“重点合作类客户”划分标准: 1、国家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发展要求,能得到国家扶持和

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2、行业地位:具有显著区域经济特点,当地知名度高,行业地位突出;在本区域行业内属一流企业。 3、产品市场:市场开拓能力强、产品适销对路、获利能力较强、收益率连续两年在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 4、经营管理能力:经营期限3年以上,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经营管理能力卓越,市场竞争能力强、经济成长性较好。 5、客户信用情况:与我公司合作期间履约情况良好。 6、财务指标:财务指标良好、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水平(一般不高于75%)。 7、合作情况:持续与我公司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符合我公司业务发展的策略导向,具备长期合作并有深度开发价值的客户。 8、反担保能力:资产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 二、“重点培育类客户”划分标准: 1、国家政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发展要求。 2、行业地位:具有显著区域经济特点,当地知名度高,行业地位突出;在本区域行业内属一流企业;有一定的产品供货合同在手资源垄断型客户。 3、产品市场:市场开拓能力强、产品适销对路、获利能力较强,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经营管理能力:经营期限1年以上,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经营管理能力卓越,市场竞争能力强、经济成长性较好。 5、客户信用情况:与我公司合作一年以上,履约情况良好,无不良信用记录。 6、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合理,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处于较

遂昌县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和

遂昌县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和 要素差别化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工业企业优化升级,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根据《关于全面推行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试行)》(浙转升办﹝2015﹞13号)和《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丽水市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和要素差别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丽政发﹝2014﹞30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进一步推进“四换三名”工作,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加快发展,构建生态工业科学发展体系和发展导向,促进我县生态工业健康发展。 二、评价体系 (一)评价范围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县范围内独立核算的规模以上(以下简称规上)工业企业(不包括电力热力和水生产供应业)。 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内供地的所有工业企业;园区外实际用地面积在3亩(含)以上或年用电量10万千瓦时(含)以上的工业企业。 (二)评价指标及权数

规上工业企业(5+1):亩均税收30%、亩均工业增加值占20%;单位电耗工业增加值占15%;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值15%;税收贡献度占20%;产业导向分。 规下工业企业(3+1):亩均税收占30%、亩均产值占30%、单位电耗税收占20%;产业导向分。 (三)计算方法 1.指标数值:对企业评价的各项数据均为上年数。企业单项指标得分为该指标上年度的数据除以基准值乘以权重,最高得分不超过该项权数的1.5倍,最低为零分(企业某项指标为负值或空缺的,该项得分为零)。基准值采用规上或规下样本户工业企业的平均值,其中亩均税收以省控指标(2014)分行业标准70%为基准值。产业导向分最高为15。企业综合得分为每项指标数据得分之和加产业导向分。 2.计算公式: (1)亩均税收(万元/亩)= 实缴税金/土地面积 (2)亩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亩)= 工业增加值/土地面积 (3)单位电耗工业增加值(万元/万千瓦时)= 工业增加值/总用电量 (4)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值(万元/吨)= 工业增加值/污染物排放量 (5)税收贡献度= 实缴税金/规上企业实缴税金平均值 (6)亩均产值(万元/亩)= 工业产值/土地面积

(完整word版)银行客户分类标准

××银行企业金融客户分层分类标准 企业金融客户分层分类管理是企业金融客户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客户和产品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为更客观有效地评价客户与本行合作的成效,增强客户评定标准的直观性,以客户的经济资本收益这一指标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本行企业金融客户评价体系,现将本行企业金融客户分层分类标准明确如下: 一、企业金融客户分层 ××银行企业金融客户分为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客户)。公立医院、学校和设计院纳入机构客户管理;个体工商户纳入零售业务条线管理。 (一)企业客户分层标准 企业客户区分信用客户和非信用客户,实行不同分层标准。 1、信用客户按照客户总资产指标分层: (1)特大型:总资产≥300亿; (2)大型:6亿≤总资产<300亿; (3)中型:0.6亿≤总资产<6亿; (4)小型:0.1亿≤总资产<0.6亿; (5)小微型:总资产<0.1亿。 总资产以客户最近一期的年度财务报表数据为准,本年新成立的客户以最新一期报表数据为准。 2、非信用客户按照客户注册资本指标分层: —1—

(1)特大型:注册资本≥50亿; (2)大型:1亿≤注册资本<50亿; (3)中型:0.1亿≤注册资本<1亿; (4)小型:0.05亿≤注册资本<0.1亿; (5)小微型:注册资本<0.05亿。 (二)机构客户分层标准 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1、大型:省、部级、直辖市党政机关、行政事业、社会团体及所属单位和工会; 2、中型:地、市、区(县)级党政机关、行政事业、社会团体及所属单位和工会; 3、小型:乡、镇、村级组织所属单位和工会。 二、企业金融客户分类 (一)分类定义 客户分类指在客户分层的基础上,根据客户对本行的贡献度和与本行合作的紧密度将企业金融客户由高到低分为:战略基础客户、优质基础客户、有效基础客户、培育型客户、调整型客户。各类客户均无包含关系。 1、战略基础客户是对本行的贡献度和与本行合作的紧密度最高的客户群体。 2、优质基础客户是对本行的贡献度较高的客户群体。 3、有效基础客户是对本行贡献度达到一定水平,达到本行—2—

设备等级评估管理规程

1目的 为更好的进行设备管理,对设备进行关键等级划分,并对其采用各自相适应的管理、维护保养、维修策略。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公用系统、工艺设备/设施。 3职责 3.1工程设备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设备关键等级评估; 3.2使用部门:参与设备关键等级评估; 3.3QA:负责评估结果的审核与批准。 4定义 无 5内容 5.1设备关键等级划分定义 5.1.1设备等级分为A、B、C三级。 5.2设备关键等级评价 5.2.1评价需考虑的因素 5.2.1.1关键影响因素:包括质量影响因素、生产影响因素、设备利用率因素、安全环境影响因素等四项; 5.2.1.2设备因素:包括设备可靠性、设备故障发生频率、设备维修成本等三项。5.2.2评价表 5.2.2.1每个影响因素的分值都为四个:1、2、3、4分; 5.2.3A:健康、安全与环境

5.2.4B:设备利用率 5.2.5C:GMP 5.2.6D:生产影响 5.2.7E:设备可靠性

1Low几乎没有故障 2Medium每年最多两次故障 3Moderate每年故障3~5次 4High故障次数大于6次 5.2.8F:维修时间 5.2.9G:维修成本 5.3关键等级的计算 第1步关键因素得分CS=A*B*C*D 第2步设备因素得分ES=E*F*G 第3步总分=CS*ES 5.4设备等级分类定义(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变更分值) 5.5评估小组 评估小组至少应包括:工程设备部负责人、使用部门负责人、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等。

6附件 R01-SOP设备关键等级评价表 7相关文件 无 8参考资料 无 9变更记载 版本号变更描述生效日期00新增文件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最新

最新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方法及标准 (试行)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内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局部要求:医疗业务部门可通过任何方式(如界面集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部门外数字化数据信息,本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可供整个医疗机构共享。信息系统具有至少1项自动规则检查功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餐饮企业的等级划分和评定标准doc-三峡宜.doc

餐饮企业的等级划分和评定 (标准号:GB/T 13391—2009 发布单位: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餐饮企业等级划分的术语和定义、等级划分的依据和评定方式、等级的评定和管理原则、监督管理原则以及等级评定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合法经营资质的餐饮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4930.1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 GB 14930.2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消毒剂卫生标准 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6153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ISO 9001:2008,IDT)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卫法监发[2007]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卫监督发〔2007〕274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餐饮企业restaurant 即时烹调加工、销售餐饮制品并为消费者提供就餐场所和消费服务的企业。 4 等级划分与标识 4.1 等级划分 餐饮企业共分为五个等级,即一钻级、二钻级、三钻级、四钻级、五钻级(含白金五钻级)。 4.2 标识 以钻石为餐饮企业的等级标识:一颗钻石表示一钻级、二颗钻石表示二钻级、三颗钻石表示三钻级、四颗钻石表示四钻级、五颗钻石表示五钻级(白金五钻以颜色不同来区分)。钻石的颗数越多,表示餐饮企业的级别越高。 5 等级划分的依据和评定方式 5.1 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餐饮企业建筑特点、设备设施条件、菜品质量、服务能力、管理水平、技术力量以及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状况等。 5.2 餐饮企业等级的具体要求见附录A。 1

相关文档